TWI431461B - 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可變形裝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可變形裝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1461B
TWI431461B TW100131636A TW100131636A TWI431461B TW I431461 B TWI431461 B TW I431461B TW 100131636 A TW100131636 A TW 100131636A TW 100131636 A TW100131636 A TW 100131636A TW I431461 B TWI431461 B TW I43146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area
shaft hole
chamfering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1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2316A (zh
Inventor
Wei Shu Chung
Ching Chiang Tsai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Bes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Bes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Besta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31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146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2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2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1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1461B/zh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可變形裝置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轉動裝置,更特定而言是關於一種連接件可多角度安全脫離連接座之轉動裝置。
轉動裝置常應用在許多地方,譬如應用在各式工具、或是應用在孩童的玩具。由於其安全性欠佳,舉例而言,轉動操作過程中常常容易造成孩童夾傷。亦容易因為施力不當而造成玩具本身的損壞破裂,而損壞產生的玩具碎片亦容易對孩童產生危險。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穎之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電子裝置及其方法,以克服上述問題。
在本發明之一觀點中,提出一種轉動裝置,包含:一連接座,包含一轉軸孔倒角區、一轉軸孔非倒角區、一支撐區、一第一固定元件及一第二固定元件,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孔非倒角區及該支撐區圍繞設置以定義一轉軸孔;該第一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區上;該第二固定元件設置於該轉軸孔旁;及一連接件,包含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該連接座,該連接部包含:一支撐部,設置於該連接部末端,用以對應於該支撐區;一第三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部上,用以卡合該第一固定元件;一突出部,設置於該末端之一側面,該突出部與該支撐部間夾有一避空區;一第四固定元件,設置於該突出部之一側,用以卡合該第二固定元件;一轉軸,連接該突出部,對應於該轉軸孔,其中該轉軸包含一轉軸倒角區、一轉軸非倒角區及一轉軸斜面區。
在本發明之另一觀點中,亦提出一種連接件,適用於連接一連接座,該連接座包含一轉軸孔倒角區、一轉軸孔非倒角區、一支撐區、一第一固定元件及一第二固定元件,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孔非倒角區及該支撐區圍繞設置以定義一轉軸孔;該第一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區上;該第二固定元件設置於該轉軸孔旁,該連接件包含: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該連接座,該連接部包含:一支撐部,設置於該連接部末端,對應於該支撐區;一第三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部上,用以卡合該第一固定元件;一突出部,設置於該末端之一側面,該突出部與該支撐部間夾有一避空區;一第四固定元件,設置於該突出部之一側,用以卡合該第二固定元件;及一轉軸,連接該突出部,對應於該轉軸孔,其中該轉軸包含一轉軸倒角區、一轉軸非倒角區及一轉軸斜面區。
在本發明之另一觀點中,亦提出一種連接座,適用於連接一連接件,該連接件包含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該連接座,該連接部包含一支撐部,設置於該連接部末端;一第三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部上;一突出部,設置於該末端之一側面,該突出部與該支撐部間夾有一避空區;一第四固定元件,設置於該突出部之一側;一轉軸,連接該突出部,對應於該轉軸孔,其中該轉軸包含一轉軸倒角區、一轉軸非倒角區及一轉軸斜面區,該連接座包含:一轉軸孔倒角區;一轉軸孔非倒角區;一支撐區;一第一固定元件;及一第二固定元件;其中,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孔非倒角區及該支撐區圍繞設置以定義一轉軸孔,用以對應該轉軸;該支撐區用以對應該支撐部;該第一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區上;該第二固定元件設置於該轉軸孔旁。
在本發明之另一觀點中,亦提出一種轉動方法,包含:提供如如前所述之轉動裝置;利用該第一固定元件、該第二固定元件、該第三固定元件及該第四固定元件,使該連接座與該連接件定位於一第一相對位置,使該連接座之基準面與該連接件之長軸之夾角略大於九十度;及當該轉動裝置受力超過一第一可承受力時,使該第二固定元件及第四固定元件不卡合,並利用該避空區,使不妨礙該連接件根據該連接座繼續轉動而使該夾角增大。
在本發明之另一觀點中,亦提出一種轉動方法,包含:提供如前所述之轉動裝置;當該連接座之基準面與該連接件之長軸之夾角呈現最大角度時,利用該轉軸孔非倒角區與該轉軸非倒角區之錯開,使不妨礙連接座與連接件之脫離;及當該轉動裝置受力超過一第二可承受力時,利用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倒角區、該轉軸斜面區或以上之組合,使助於該連接座與該連接件之脫離。
在本發明之另一觀點中,亦提出一種轉動方法,包含:提供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動裝置;當該連接座之基準面與該連接件之長軸之夾角小於九十度,且該連接座與該連接件之間夾合一異物時,利用該轉軸孔非倒角區與該轉軸非倒角區之錯開,使不妨礙連接座與連接件之脫離;及當該轉動裝置受力超過一第三可承受力時,利用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倒角區或以上之組合,使助於該連接座與該連接件之脫離。
在本發明之另一觀點中,亦提出一種連接件,其一端包含兩分支,該兩分支間夾有一槽,該兩分支各包含如前所述之連接部。
在本發明之另一觀點中,亦提出一種可變形裝置,包含:一本體;及至少一如前所述之轉動裝置;其中,該連接座連接於該本體。
圖一A、圖一B及圖一C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裝置1000之使用狀態示意圖。請參考圖一A,其為本發明之裝置1000之第一使用狀態示意圖。其中,裝置1000包含一本體1100、二連接座1200,及二連接件1300。其中,在圖一A所示的觀察面向中,本體1100大體上可區分為靠圖中右側之a端及靠圖中左側之b端。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座1200可大體上設置於本體1100之a端及b端的下方。在較佳實施例中,a端與b端大體上為對稱設置,故為方便說明之目的,以下敘述未必明確指出是針對a端或b端。部分敘述可能以a端為範例,部分敘述可能以b端為範例,兩者用以互為補充說明,以利理解。裝置1000可視為一種可變形裝置,可經由連接件1300與本體1100之不同位置,而產生不同的型態。
如圖一A所示,連接件1300以一端連接於連接座1200,而另一端可根據連接座1200為軸心進行轉動。以圖一A中a端之連接件1300為例,其大體上可區分為靠圖中右側之c1端及靠圖中左側之c2端。其中,c1端較靠近連接座1200,而c2端較遠離連接座1200。其中,連接件1300大體上可利用c1端為固定點,以c2端為活動點,以連接座1200為軸心旋轉,旋轉情況及位置可參考圖一A、圖一B及圖一C,但不以圖一A、圖一B及圖一C所示位置為限。此三圖中所示之連接件1300之位置為較佳實施例中設有固定效果之位置,但其間其他任意位置亦為可能位置,其他位置是否具有固定效果可視需求加以增添。另一方面,在圖一A、圖一B及圖一C所示各位置間的轉動變化過程可為連續性(無段)或非連續性(譬如轉軸及轉軸孔間設有格狀卡合件,使一次轉動一格或其他方式)。上述連接座1200及連接件1300於此中合稱為一種「轉動裝置(1200、1300)」。
請復參考圖一A,其為本發明之裝置1000之第一使用狀態示意圖。此時兩連接件1300大體上為向內收合狀態。以a端之連接件1300為例,其長軸(圖中較短之虛線指向線)與連接座1200之基準面(圖中較長之虛線指向線,亦可參考其所依附之本體1100之基準面)之間的夾角θ1大體上為零度。此角度亦可視為連接座1200及連接件1300之間的最小角度。此角度亦可視需求設置為其他較小之角度,譬如大約三度、五度或其他度數。其中,為更清楚夾角θ1的定義,亦可參考圖一B及圖一C。
以連接件1300為例,使用者可藉由拉取其c2端,使夾角θ1轉動至大體上為垂直。在較佳實施例中,此時夾角θ1係略大於九十度,譬如大約為九十三度。亦可視需求調整為其他度數,譬如大約九十二度、九十五度、一百度或其他度數。
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於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或本體1100間設有複數固定元件(將於後詳述),使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或本體1100間的相對關係可定位於如圖一B所示角度。其中,此固定元件係設置可承受一第一可承受力(或壓力),使在圖一B狀態下,置放於譬如地面1402,當所受力(或壓力)超過此第一可承受力時,兩連接件1300將會向兩側轉開(彈開),使分別之夾角θ1增大。舉例而言,當呈現如圖一C之狀態時,因地面1402或其他支撐表面而使夾角θ1大體上呈現約一百八十度。其可視為夾角θ1之最大角度。在較佳實施例中,因為在圖一B所示狀態下,夾角θ1係略大於九十度,因此受到過高受力時,將使兩連接件1300及1300向兩側轉開(彈開)。藉此,使兩連接件1300於受力過大時不會向中間收合,藉以避免因連接件1300與本體1100收合而造成使用者受傷,譬如避免使用者的手指被夾傷。另外,此第一可承受力係設置為小於可使連接件1300(a)斷裂之力。藉此,將避免連接件1300(a)斷裂損壞,並避免其斷裂片段傷害到使用者,譬如割傷使用者。
請參考圖一C、圖二A及圖二B,當裝置1000呈現如圖一C所示狀態時,即夾角θ1大體上呈現約一百八十度的配置時,若使用者再施力欲使夾角θ1再擴大時,將容易造成連接件1300之斷裂損壞。因此,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係設置為可承受一第二可承受力(或壓力),使當如圖二A所示所受力(或壓力)超過第二可承受力時,將使連接件1300的c1端脫離連接座1200,如圖二B所示。此第二可承受力係設置為小於可使連接件1300斷裂之力。藉此,將避免連接件1300斷裂損壞,並避免其斷裂片段傷害到使用者。
請參考圖三A及圖三B,當裝置1000呈現如圖三A所示之狀態時,即夾角θ1呈現大於零度小於一百八十度間的配置時,譬如以夾角θ1大體上呈現約四十五度為例,若使用者不慎將手指1404或其他物品(異物)放入其間空隙而又形成如圖三A所示施力時,將容易造成手指1404或其他物品之傷害(夾傷),亦容易造成連接件1300之折斷或是以其他方式之損壞。因此,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其係設置為可承受一第三可承受力(或壓力),使當如圖三A所示受力(或壓力)超過第三可承受力時,將使連接件1300的c1端脫離連接座1200,如圖三B所示。藉此將可避免造成手指1404或其他物品之傷害。另外,此第三可承受力係設置為小於可使連接件1300斷裂之力。藉此,將避免連接件1300斷裂損壞,並避免其斷裂片段傷害到使用者。
請參考圖四,其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裝置1000之一端(a端或b端)之進一步示意圖。其中,在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之數量並不限於兩個,亦可為其他數量。譬如一個、三個、四個或其他數量。若為多個連接件時,較佳實施例為對稱配置,譬如左右對稱,或正多角形對稱,但並不以對稱配置為限,且各連接件大小尺寸、材質、方向等皆可視需求做變化。
請參考圖四,在較佳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之c1端大體上可包含兩分支1302,並於其中界定出一U型槽1304或其他形狀之槽。連接件1300之材質較佳為略有彈性之材質,譬如金屬、塑膠、橡膠或其他材質,使兩分支1302可因受力而暫時往兩者中間靠攏,以利以壓縮狀態置入並於恢復非壓縮狀時卡合於兩連接座1200之間。各分支1302之末端設置一支撐部1306。在較佳實施例中,支撐部1306是以圓滑曲面覆蓋於分支1302之末端之側邊,以利於連接座1200上圓滑地轉動。支撐部1306上設置一第三固定元件1308。末端之側面設置一突出部1310。
在較佳實施例中,突出部1310可助於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之密合,使連接件1300和連接座1200間不會沿著軸心方向因空隙過大而產生位移。
請參考圖五A,其為相對於圖四上下相反觀察方向的連接件1300之進一步示意圖。如圖五A所示,除了第三固定元件1308之外,在突出部1310之一側邊上更設置有一第四固定元件1312。在突出部1310上更向外設置有轉軸1314。在較佳實施例中,從側面觀察,第三固定元件1308及第四固定元件1312基於轉軸1314之夾角約為九十度。
在較佳實施例中,突出部1310與第四固定元件1312為一體。
在較佳實施例中,突出部1310與支撐部1306間夾有一避空區1313。
如圖五A所示,轉軸1314包含一第一轉軸倒角區1316、一第二轉軸倒角區1318、一轉軸非倒角區1320及一轉軸斜面區1322。此中所指倒角,亦包含俗稱圓角或R角或其他類似用語。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轉軸倒角區1316與第二轉軸倒角區1318大致位於軸心之相對側,且有高度落差。第一轉軸倒角區1316與第二轉軸倒角區1318經由轉軸斜面區1322連接。轉軸非倒角區1320設置於轉軸斜面區1322之一側。轉軸斜面區1322之另一側則與第一轉軸倒角區1316與第二轉軸倒角區1318夾有一斷差區1324。
請參考圖五B及圖五C,其為根據其他角度觀察之連接件1300之進一步示意圖。
在較佳實施例中,轉軸非倒角區1320對應於軸心大約涵蓋七十度。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轉軸倒角區1316對應於軸心大約涵蓋一百五十度。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二轉軸倒角區1318對應於軸心大約涵蓋一百四十度。
請參考圖六A及圖六B,其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連接座1200之進一步示意圖。連接座1200更包含轉軸孔1202、第一轉軸孔倒角區1204、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第二轉軸孔倒角區1208、支撐區1210、第一固定元件1212及第二固定元件1214。藉由第一轉軸孔倒角區1204、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第二轉軸孔倒角區1208及支撐區1210圍繞設置以定義出轉軸孔1202。此中所指圍繞,各元件間可能包含空隙且可能非共平面。在較佳實施例中,支撐區1210與另外三者並非共平面(此三者可為大體上共平面)。在較佳實施例中,支稱區1210與另外三者大體上可為垂直設置。轉軸孔1202用以容納轉軸1314,使連接件1300可據以轉動。第一固定元件1212及第二固定元件1214分別用以卡合第三固定元件1308及第四固定元件1312。以使夾角θ1卡合於93度為例,將使夾角θ1變大或變小,即往任一方向的轉動都有一定的卡合度,不會因為稍微施力而輕易改變,因而達到固定效果。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轉軸孔倒角區1204與第二轉軸孔倒角區位於轉軸孔1202之相對側,而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大致位於圖六A中轉軸孔1202之上側。
在較佳實施例中,圖六A中轉軸孔之下側可選擇性留空,以簡化製程。對應於此,則可利用支撐區1210補其不足。
請參考圖六B,其為根據不同角度觀察之連接座1200之進一步示意圖。
在較佳實施例中,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對應於轉軸孔1202大約涵蓋五十五度。
在較佳實施例中,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並非位於轉軸孔1202之正上方,而係較偏向第一轉軸孔倒角區1204之方向。
請參考圖七A及圖七B,其為第二固定元件1214與第四固定元件1312之卡合情形示意圖。如圖七A可見根據第二固定元件1214與第四固定元件1312之卡合程度(深度),大體上可決定可承受之下壓施力,即前述之第一可承受力之主要決定因素。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二固定元件1214與第四固定元件1312皆為卡榫。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固定元件1212可為凹槽,而第三固定元件1308可為卡榫。
如圖七B所示,當夾角θ1增大而使第二固定元件1214與第四固定元件1312脫離時,則利用避空區1313使不妨礙連接件1300之轉動。
另外,如圖五A所示,連接件1300上更包含一凹陷區1326,藉以當連接件1300被使用者誤吞食時,仍能保持使用者的食道/呼吸道之暢通。
請參考圖八A及B,其為連接件1300與本體1100結合之進一步示意圖。如圖八A所示,本體1100上可設置向下凹陷之收納區1102,以收納合起後之連接件1300。
在較佳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上可包含第五固定元件1328,且本體1100上可包含第六固定元件1104,使連接件1300於收納於本體1100時可達固定之效果。
本發明主要觀點在於轉動裝置(1200、1300),其包含連接座1200及連接件1300。在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座1200可為成對設置於裝置1000之一本體1100上,並連接成對之連接件1300。據此,連接件1300可作為裝置1000之可活動腳架,抑或其他用途。
請參考圖九A,其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一種轉動方法S100,包含:步驟S102,提供轉動裝置(1200、1300);步驟S104,利用第一固定元件1212、第二固定元件1214、第三固定元件1308及第四固定元件1312,使連接座1200與連接件1300定位於一第一相對位置(參考圖一B),使連接座1200之基準面與連接件1300之長軸之夾角略大於九十度(譬如九十度至一百度,抑或其他角度,較佳可為約九十三度);步驟S106,當轉動裝置(1200、1300)受力超過一第一可承受力時,使第二固定元件1214及第四固定元件1312不卡合,並利用避空區1313,使不妨礙連接件1300根據連接座1200繼續轉動而使夾角θ1增大。
請參考圖九B,其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另一種轉動方法S200,包含:步驟S202,提供轉動裝置(1200、1300);步驟S204,當連接座1200之基準面與連接件1300之長軸之夾角呈現最大角度時(參考圖二A,此角度視本體1100、連接座1200、連接件1300之形狀可能有所不同),利用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與轉軸非倒角區1320之錯開,使不妨礙連接座1200與連接件1300之脫離;步驟S206,當轉動裝置(1200、1300)受力超過一第二可承受力時,利用轉軸孔倒角區(1204、1208或以上之組合)、轉軸倒角區(11316、1318或以上之組合)、轉軸斜面區1322或以上之組合,使助於連接座1200與連接件1300之脫離。其中,各倒角區大體上可視為助於連接座1200及連接件1300之脫離,而各非倒角區大體上可視為礙於連接座1200及連接件1300之脫離。本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除較佳實施例中之配置,各倒角區及各非倒角區的數量、角度等,亦可選擇性變更,以利調整連接座1200及連接件1300可供固定之相對位置。
請參考圖九C,其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另一種轉動方法S300,包含:步驟S302,提供轉動裝置(1200、1300);步驟S304,當連接座1200之基準面與連接件1300之長軸之夾角小於九十度(在較佳實施例中,更特定為小於約五十度,但並不以此為限,可視需求調整),且連接座1200與連接件1300之間夾合一異物1404(手指或其他物品)時(參考圖三A),利用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與轉軸非倒角區1320之錯開,使不妨礙連接座1200與連接件1300之脫離;步驟S306,當轉動裝置(1200、1300)受力超過一第三可承受力時,利用轉軸孔倒角區(1204、1208或以上之組合)、轉軸倒角區(11316、1318或以上之組合)、轉軸斜面區1322或以上之組合,使助於連接座1200與連接件1300之脫離。
在較佳實施例中,轉軸斜面區1322係有助於夾角θ1超過最大角度(譬如約一百八十度)時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之脫離。
在較佳實施例中,轉軸非倒角區1320亦可稱為零R角凸緣結構,用來保持連接件1300之轉軸1314深入連接座1200之轉軸孔1202的崁合量。藉由與連接座1200之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亦可稱為零R角凸緣結構)之搭配,可確保轉動及靜止時轉軸1314不會滑出轉軸孔1202。
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轉軸倒角區1316及第二轉軸倒角區1318係用以在如圖二A、圖二B、圖三A、圖三B情形時,連接件1300與連接件1200容易分離。
在較佳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之支撐部1306係有助於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在非軸心方向之穩定,不易產生位移。
在較佳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之斷差區1324使轉軸1314深入轉軸孔1202之嵌合量有深淺區分,使在嵌合量比較淺的位置,譬如在圖二A及圖二B所示情形時,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較容易脫離。
在較佳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之轉軸斜面區1322係有助於在圖二A及圖二B所示情形下,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較容易脫離。
在較佳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之轉軸非倒角區1320與連接座1200之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係有助於在圖一B所示情形時,使轉軸非倒角區1320與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結構重疊,以維持兩者的卡合量,讓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不易脫離。
在較佳實施例中,轉軸非倒角區1320與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係有助於在圖一B至圖一C所示之轉動過程中,保持轉軸1314與轉軸孔1202必要之卡合量,使連接件1300與連接座1200不易脫離。
在較佳實施例中,轉軸非倒角區1320與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在圖二A所示情形時是錯開的,因此不妨礙連接件1300與連接部1200之脫離。
在較佳實施例中,轉軸非倒角區1320與轉軸孔非倒角區1206在圖三A所示情形時是錯開的(譬如夾角θ1小於約五十度時),因此不妨礙連接件1300與連接部1200之脫離。
應可理解上述僅為較佳實施例,旨在於於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性質。然而,上述所有元件或結構並非皆為必要或不可增減。舉例而言,連接座1200及連接件1300數量可視需求增減。舉例而言,連接件1300未必需要兩分支1302,在不具有U型槽1304之設計下亦可實施。舉例而言,分支1302未必需要成對使用,利用單一分支1302上所例示之元件或結構亦可直接實施於連接件1300之一端。
進一步言,圖四、圖五A、圖五B及/或圖五C中所述連接件1300之一分支1302及其上各元件或結構可總稱為一連接部,譬如圖五A及圖十A中虛線圈形所表示之連接部1301。連接件1300之非連接部1301可包含一連接件本體。請參考圖十A至圖十E,對應不同的形式的本體1100之需求,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可如圖十A所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可不設置U型槽1304,如圖十B所示。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連接件1300可不設置分支1302,其可視為僅具前述之一末端(c1端之末端),並利用連接部1301上之各元件或結構,如圖十C所示。換言之,圖四、圖五A、圖五B及/或圖五C中所述連接件1300即使切一半(從兩分支中間對稱線切開),亦為可獨立運作之元件,作為單邊之轉軸裝置。即原兩分支1302之任一者即為可獨立運作之元件,其可連接一連接座1200使用,亦可搭配另一不同構造之元件或構造使用。舉例而言,可將圖五A中較右邊的分支1302取消,僅利用圖五A中較左邊的分支1302運作,如圖十C所示。又舉例而言,亦可將圖五A中較右邊的分支1302換成其他形式之轉軸或類似結構,亦可搭配較左邊的分支1302使用,如圖十D或圖十E所示。惟此時對應被換掉的分支1302,其對應之連接座1200亦可能有所變更。
在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轉動裝置(1200、1300)可應用於一裝置及其腳架。其中,裝置1000可為各式電子裝置,譬如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攝相機或其他裝置,裝置1000內可包含處理器、記憶體、儲存媒體或其他元件,亦可安裝有作業系統及各式應用軟體。裝置亦可為非電子裝置,譬如孩童玩具或其他等,端視使用者如何利用。
上述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為簡潔說明之目的,習知的元件未必皆加以說明。但為實施所需要者則應包含於其中。上述部分元件或可整合為單一元件,且部分元件亦可拆解為分別之元件。
1000...裝置
1100...本體
1102...收納區
1104...第六固定元件
1200...連接座
1202...轉軸孔
1204...第一轉軸孔倒角區
1206...轉軸孔非倒角區
1208...第二轉軸孔倒角區
1210...支撐區
1212...第一固定元件
1214...第二固定元件
1300...連接件
1301...連接部
1302...分支
1304...U型槽
1306...支撐部
1308...第三固定元件
1310...突出部
1312...第四固定元件
1313...避空區
1314...轉軸
1316...第一轉軸倒角區
1318...第二轉軸倒角區
1320...轉軸非倒角區
1322...轉軸斜面區
1324...斷差區
1326...凹陷區
1328...第五固定元件
1402...地面
1404...手指
S100、S102、S104、S106、S200、S202、S204、S206、S300、S302、S304、S306...步驟
a、b、c1、c2...各端
θ1...夾角
圖一A至圖一C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裝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二A、圖二B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安全機制示意圖;
圖三A、圖三B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另一安全機制示意圖;
圖四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轉動裝置之進一步示意圖;
圖五A至圖五C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連接件之進一步示意圖;
圖六A、圖六B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連接座之進一步示意圖;
圖七A、圖七B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二固定元件及第四固定元件之互動示意圖;
圖八A、圖八B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連接件之進一步示意圖;
圖九A、圖九B、圖九C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轉動方法步驟示意圖;及
圖十A至圖十E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多種選擇性態樣。
1000...裝置
1100...本體
1200...連接座
1300...連接件
1302...分支
1304...U型槽
1306...支撐部
1308...第三固定元件
1310...突出部
c1 c1...端

Claims (8)

  1. 一種轉動裝置,包含:一連接座,包含一轉軸孔倒角區、一轉軸孔非倒角區、一支撐區、一第一固定元件及一第二固定元件,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孔非倒角區及該支撐區圍繞設置以定義一轉軸孔;該第一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區上;該第二固定元件設置於該轉軸孔旁;及一連接件,包含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該連接座,該連接部包含:一支撐部,設置於該連接部末端,用以對應於該支撐區;一第三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部上,用以卡合該第一固定元件;一突出部,設置於該末端之一側面,該突出部與該支撐部間夾有一避空區;一第四固定元件,設置於該突出部之一側,用以卡合該第二固定元件;及一轉軸,連接該突出部,對應於該轉軸孔,其中該轉軸包含一轉軸倒角區、一轉軸非倒角區及一轉軸斜面區。
  2. 一種連接件,適用於連接一連接座,該連接座包含一轉軸孔倒角區、一轉軸孔非倒角區、一支撐區、一第一固定元件及一第二固定元件,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孔非倒角區及該支撐區圍繞設置以定義一轉軸孔;該第一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區上;該第二固定元件設置於該轉軸孔旁,該連接件包含: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該連接座,該連接部包含:一支撐部,設置於該連接部末端,對應於該支撐區;一第三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部上,用以卡合該第一固定元件;一突出部,設置於該末端之一側面,該突出部與該支撐部間夾有一避空區;一第四固定元件,設置於該突出部之一側,用以卡合該第二固定元件;及一轉軸,連接該突出部,對應於該轉軸孔,其中該轉軸包含一轉軸倒角區、一轉軸非倒角區及一轉軸斜面區。
  3. 一種連接座,適用於連接一連接件,該連接件包含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該連接座,該連接部包含一支撐部,設置於該連接部末端;一第三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部上;一突出部,設置於該末端之一側面,該突出部與該支撐部間夾有一避空區;一第四固定元件,設置於該突出部之一側;一轉軸,連接該突出部,對應於該轉軸孔,其中該轉軸包含一轉軸倒角區、一轉軸非倒角區及一轉軸斜面區,該連接座包含:一轉軸孔倒角區;一轉軸孔非倒角區;一支撐區;一第一固定元件;及一第二固定元件;其中,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孔非倒角區及該支撐區圍繞設置以定義一轉軸孔,用以對應該轉軸;該支撐區用以對應該支撐部;該第一固定元件設置於該支撐區上;該第二固定元件設置於該轉軸孔旁。
  4. 一種轉動方法,包含:提供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動裝置;利用該第一固定元件、該第二固定元件、該第三固定元件及該第四固定元件,使該連接座與該連接件定位於一第一相對位置,使該連接座之基準面與該連接件之長軸之夾角略大於九十度;及當該轉動裝置受力超過一第一可承受力時,使該第二固定元件及第四固定元件不卡合,並利用該避空區,使不妨礙該連接件根據該連接座繼續轉動而使該夾角增大。
  5. 一種轉動方法,包含:提供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動裝置;當該連接座之基準面與該連接件之長軸之夾角呈現最大角度時,利用該轉軸孔非倒角區與該轉軸非倒角區之錯開,使不妨礙該連接座及該連接件之脫離;及當該轉動裝置受力超過一第二可承受力時,利用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倒角區、該轉軸斜面區或以上之組合,使助於該連接座及該連接件之脫離。
  6. 一種轉動方法,包含:提供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動裝置;當該連接座之基準面與該連接件之長軸之夾角小於九十度,且該連接座與該連接件之間夾合一異物時,利用該轉軸孔非倒角區與該轉軸非倒角區之錯開,使不妨礙該連接座與該連接件之脫離;及當該轉動裝置受力超過一第三可承受力時,利用該轉軸孔倒角區、該轉軸倒角區或以上之組合,使助於該連接座與該連接件之脫離。
  7. 一種連接件,其一端包含兩分支,該兩分支間夾有一槽,該兩分支各包含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部。
  8. 一種可變形裝置,包含:一本體;及至少一如請求項1所述之轉動裝置;其中,該連接座連接於該本體。
TW100131636A 2011-09-02 2011-09-02 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可變形裝置及其方法 TWI431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1636A TWI431461B (zh) 2011-09-02 2011-09-02 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可變形裝置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1636A TWI431461B (zh) 2011-09-02 2011-09-02 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可變形裝置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2316A TW201312316A (zh) 2013-03-16
TWI431461B true TWI431461B (zh) 2014-03-21

Family

ID=48482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1636A TWI431461B (zh) 2011-09-02 2011-09-02 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可變形裝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1461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2316A (zh) 201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3873B1 (en) Pivot assisted storage device unloading mechanism
US8806732B2 (en)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connection interface in a computer-docking assembly
CA2914943C (en) Coupling device
TW201210148A (en) The connector
JP2010010944A (ja) 雌コネクタ構造、雄コネクタ構造、バッテリ、アダプタ、及び電気機器
JP6400684B2 (ja) シェービング装置のようなパーソナルケア装置、このようなパーソナルケア装置のヘッド構造及びベース構造、並びに結合構造
TWI431461B (zh) 轉動裝置、連接件、連接座、可變形裝置及其方法
JP2015220790A (ja) ケーブルガイド
TW200924604A (en) Lock mechanism for rotatable cover
JP4948036B2 (ja) パック電池
TWI342737B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ngagement device thereof
JP6082199B2 (ja) ヒンジ構造および電子装置
EP1562352A1 (en) Mobile phone with buffer
JP2013130270A (ja) 連結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テーブルの連結装置
JP624483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9245799A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8286317B2 (en) Clutching jig
JP2008277225A (ja) コネクタ
US1002705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682244B2 (ja) ベッド用サイド部材の固定部材
JP2009010902A (ja) 遠隔制御モジュールが結合されたテレビカード
US9780477B1 (en) Box terminal with insertion limiter
JP2019066043A (ja) セレクタブル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
TWI774249B (zh) 通訊設備及其支架裝置
JP7354621B2 (ja) 電子部品収納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