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0962B - Pressurized lif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ressurized lif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0962B
TWI430962B TW096127587A TW96127587A TWI430962B TW I430962 B TWI430962 B TW I430962B TW 096127587 A TW096127587 A TW 096127587A TW 96127587 A TW96127587 A TW 96127587A TW I430962 B TWI430962 B TW I4309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taining wall
well
floating device
top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7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08659A (en
Inventor
Mitsuharu Terashima
Nobuhisa Honda
Original Assignee
Kurita Water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064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7515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064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7515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ita Water Ind Ltd filed Critical Kurita Water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08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8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0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09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26Reducing the size of particles, liquid droplets or bubbles, e.g. by crushing, grinding, spraying, creation of microbubbles or nanobubbl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Description

加壓浮起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從含有懸濁物質(SS)的水中,將該SS予以加壓浮起分離處理之裝置,尤其,關於以簡單的設備就可以提高浮起槽的水面積負荷,藉由此方式可以達到裝置設備的小型化、處理效率的提高之加壓浮起裝置。
含有SS的水之處理法,其中一種為加壓浮起處理方法,該加壓浮起處理方法係將加壓水混合在原水中供應至浮起槽,在槽內使原水中的SS吸附在微小空氣中而浮起到水面,將該SS用浮渣耙(scum rake)來耙聚在一起予以排出。用於該加壓浮起處理方法之浮起槽有角型及圓型,不過基於減少設置面積或提高浮起浮渣的排出效率等的層面,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採用圓型。
圓型加壓浮起裝置中,原水與加壓水之混合水(以下,簡稱為「混合水」)係從浮起槽底部,經過被設置在槽內部之給水井(feed well),供應至槽上部(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00-176437號)。
另外,該日本專利特開2000-176437號中揭示:在給水井的上端與浮起槽水面之間設置遮蔽板,沿著水面的方向,導引從給水井向上方流出之水流,以防止往水面湧起。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176437號
為了要利用加壓浮起處理方法來既穩定又確實地獲得良好水質的處理水,其重要的條件是要由使加壓水所產生的微小空氣有效率地吸附在原水中的SS。
本發明的目的係提供使微細氣泡效率良好地附著在絮凝物,並且防止從給水井(feed well)所流出的原水走近路就往槽外流出,藉由此方式,可以效率良好地進行浮起分離處理之加壓浮起裝置。
本發明的第1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一種具備有:浮起槽、及被設置在該浮起槽內且上部張開之給水井(feed well)而形成,含有氣泡的原水,供應至該給水井的下部,給水井內的原水上升而從上部開口導入該浮起槽內之加壓浮起裝置,其特徵為:設有:環繞該給水井的上部之環狀的擋水牆(baffle)。
本發明的第2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1形態,其中,該擋水牆係將上下高度不相同地呈同軸狀設置複數道等徑的環狀擋水牆之縱列,以離前述給水井的距離不相同地呈同軸狀的方式設置複數列,相鄰2列的縱列當中,構成離該給水井的距離較遠側之縱列的至少1道環狀擋水牆,被配置成:構成離該給水井的距離較近側之縱列的相鄰2道環狀擋水牆的大致中間高度。
本發明的第3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1形態,其中,該擋水牆係上下高度不相同地呈同軸狀設置複數道等徑的環狀擋水牆之縱列,以離前述給水井的距離不相同地呈同軸狀的方式設置複數列,相鄰2列的縱列當中,構成離該給水井的距離較遠側之縱列的至少1道環狀擋水牆,被配置在:比起構成離該給水井的距離較近側之縱列的相鄰2道環狀擋水牆當中之下方的環狀擋水牆的高度,低於該相鄰2道環狀擋水牆的間隔的0~1/3倍的距離之位置。
本發明的第4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1形態,其中,前述擋水牆為圓環形。
本發明的第5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1至3形態中任一形態,其中,前述給水井被配置在前述槽體的中央,與該給水井呈同軸狀設置迴轉式浮渣撇除器(scum skimmer),前述環狀給水井為非圓形,變成支撐在該浮渣撇除器,可與該浮渣撇除器一體迴轉。
本發明的第6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1至5形態中任一形態,其中,讓含有微細氣泡的原水流入前述給水井之原水流入管,朝向對於給水井大致切線方向來予以連接。
本發明的第7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1形態,其中,具備有被設置在該給水井的上側之頂部構件,含有微細氣泡的原水,從該頂部構件與給水井上端之間的流出部流出,導入該浮起槽內,該頂部構件的下面側,朝該給水井的中心部成為凸的形狀。
本發明的第8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7形態,其中,前述擋水牆係環繞該頂部構件與給水井上端之間的前述流出部。
本發明的第9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7形態,其中,前述頂部構件的下面側,朝下方成為凸的大致錐形或是大致切頭錐形的凸形狀。
本發明的第10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7形態,其中,前述頂部構件之周緣部的下面成為大致水平。
本發明的第11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7形態,其中,前述頂部構件的下面側,係周緣部為大致水平,該周緣部所包圍的中央部,朝下方成為凸的大致錐形或是大致切頭錐形的凸形狀,該凸形狀的部分與前述周緣部相連接在一起。
本發明的第12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10形態,其中,設置高度不相同地設置複數道前述環狀擋水牆,高位側的至少1道該環狀擋水牆,設置成:與前述周緣部的下面相同高度或是更高位。
本發明的第13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11形態,其中,設置高度不相同地設置複數道前述環狀擋水牆,高位側的至少1道該環狀擋水牆,設置成:與前述周緣部的下面相同高度或是更高位。
本發明的第14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7形態,其中,設置高度不相同地設置複數道前述環狀擋水牆,低位側的至少1道該環狀擋水牆,設置成:與前述給水井的上端相同高度或是更低位。
本發明的第15形態之加壓浮起裝置,是如同第7形態,其中,該頂部構件的下面側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
本發明的加壓浮起裝置係以繞捲給水井的上部的方式,設置環狀的擋水牆。利用從給水井所流出的原水碰觸到該擋水牆,以使微細氣泡與絮凝物的會合頻繁度變高,並使微細氣泡附著在絮凝物的附著量增加。另外,設置該擋水牆,以使往從給水井所流出之原水的放射方向之流速變小,並且使水流成為一樣。在這樣效果的相輔相成下,本發明就會效率良好地進行浮起分離處理。
此外,如同第2形態來構成擋水牆的情況,從給水井所流出的原水藉由擋水牆來充分地被擴散。
如同第3形態來構成擋水牆的情況,從給水井流出朝向放射方向且是斜下方流動之原水流充分被擴散。
擋水牆最好是圓環形,但也可是非圓環形(例如,多角形)。非圓環形的擋水牆的情況,從給水井起至擋水牆的各部分會有距離的分布。若要令非圓環形的擋水牆與給水井同軸地迴轉的話,從給水井起至擋水牆的各部分為止的距離,時間上來看會均等化,所以可以獲得與圓環形擋水牆大致同等的效果。
朝向原水流入管為對於給水井成切線方向流入之加壓浮起裝置,如第5a圖所示,受到給水井內之水流的影響,浮起槽內的水流因而產生偏流。環狀擋水牆則如第5b圖所示,具有使從給水井流往浮起槽的水流一樣化的效果,由於可以削弱偏流,故這樣的加壓浮起裝置,顯著有該效果。
第7形態的加壓浮起裝置,會使給水井內逐漸上升的水,從頂部構件與給水井上端之間的流出部流出到浮起槽內。被設置在該給水井的上側之頂部構件的下面,向給水井的中心部而成為凸的形狀,故給水井內逐漸上升之水流方向,順利變成順著浮起槽內的水面之方向。因而,防止:已經附著在絮凝物之氣泡的剝離、或凝聚絮凝物的破壞。
頂部構件下面的凸部為大致錐形或大致切頭錐形,則會順利變更給水井流出水的水流方向。
頂部構件之周緣部的下面設成大致水平,可以朝大致水平方向導引給水井流出水。該大致水平的周緣部與大致錐形或大致切頭錐形的凸部相連接在一起,給水井流出水的水流方向則會順利變成大致水平方向。
該頂部構件的下面側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則給水井內逐漸上升之水流方向,會順利變成順著浮起槽內的水面之方向。因而,防止:已經附著在絮凝物之氣泡的剝離、或凝聚絮凝物的破壞。
以下,參考圖面來說明實施形態。第1a圖為第1實施形態的加壓浮起裝置之縱向剖面圖,第1b圖為該加壓浮起裝置之平面圖(惟,圖中省略浮渣耙(scum rake))。第2圖為說明擋水牆的排列之剖面圖。第5b圖為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擋水牆的作用之平面圖(惟,圖中省略浮渣耙和頂部構件)。
該加壓浮起裝置係沿著浮起槽的圓形槽體1的內周來設置內槽,形成為處理水能夠將槽體1與內槽2之間的水予以上升。在該槽體1的中心部豎立設置給水井10,在該給水井10的下部,朝向切線方向連接原水流入管3,在該原水流入管3連接加壓水流入管4。
原水及加壓水則是由流入管3、4經過給水井10流入浮起槽內來進行固體液體分離。處理水繞經內槽2的下端而將內槽2與槽體1之間的水予以上升,由處理水槽5排出。一方面,浮起浮渣利用浮渣耙(scum rake)(撇除器(skimmer))6來耙聚在一起,落入浮渣箱8,從排出口(未圖示)排出。圖號7為浮渣耙6的驅動用電動機。
以繞組給水井10的上部的方式,呈同軸狀設置複數道圓環狀的擋水牆20。
該擋水牆20係經由支撐構件來支撐在給水井10或是浮渣耙6。
該實施形態中,擋水牆20均為圓環形,由呈上下2段配置在最內周側,即是配置在給水井10側之第1列C1 的擋水牆20、及與該外周側相鄰呈上下2段配置之第2列C2 的擋水牆20所構成。
該實施形態中,擋水牆20變成鋸齒狀排列。即是第2列C2 的擋水牆20當中,下段的擋水牆位於第1列C1 的擋水牆20、20的大致中間高度,上段的擋水牆位於比第1列的擋水牆20還要更高位。第3列C3 的擋水牆20位於與第1列C1 的擋水牆20相同高度。
C1 、C2 、C3 的任何一個,擋水牆20彼此間的間隔均大致相同。
擋水牆20最好是由管或是實心棒狀體所組成。擋水牆20的粗度(直徑)為10~100 mm,尤其20~60 mm程度則更恰當。各列C1 、C2 、C3 的相互間隔為20~300 mm,尤其50~200 mm程度則更恰當。擋水牆20的上下間隔為20~300 mm,尤其50~200 mm程度則更恰當。
該第2圖中的鋸齒排列的情況,從給水井10向放射方向流動的水與擋水牆20有很高的接觸頻繁度,微細氣泡則會效率良好地附著在絮凝物。
因此,依據該加壓浮起裝置,給水井10內的水上升而從該上端流入浮起槽內之混合水,藉由擋水牆20來擴散,微細氣泡充分地附著在絮凝物,效率良好地予以浮起分離。另外,還防止混合水走近路就流出到槽外,可以充分地進行浮起分離處理。
該實施形態中擋水牆20的道數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並不侷限於此。擋水牆20的列數為2~10,尤其3~5程度則更恰當。1列中擋水牆20之上下方向的數量為2~10程度則更恰當。與給水井10最接近的最內周列中擋水牆20的數量為2~4程度則更恰當,第2列以後最好是多出0~8道程度。
〔擋水牆20另外配置的例子〕
水從給水井10向上方流出,所以給水井10的上端的水深稍微深的情況等,會有從擋水牆20所流出的水,向斜上方流動的事態。
這種情況下,如第3圖所示,也可以將最外周之列C3 的擋水牆20配置在比內周側之列C1 、C2 還要更高位。此情況,第3列C3 的下側之擋水牆20位於第2列的擋水牆之上下的中間。另外,第3列C3 的上側之擋水牆20位於比第2列之高位的擋水牆20還要更上方。
此外,也可以與第3列C3 的擋水牆20同樣,將第2列C2 的擋水牆20配置在比第1列C1 的擋水牆還要更高位。
第6a圖為第2實施形態的加壓浮起裝置之縱向剖面圖,第6b圖為該加壓浮起裝置之平面圖(惟,圖中省略浮渣耙)。第7圖為說明擋水牆的排列之剖面圖。
即使該加壓浮起裝置,仍是沿著浮起槽的圓形槽體1的內周來設置內槽2,形成為處理水能夠將槽體1與內槽2之間的水予以上升。在該槽體1的中心部豎立設置給水井10,該給水井10的下部,朝向切線方向連接原水流入管3,在該原水流入管3連接加壓水流入管4。
原水及加壓水由流入管3、4流入到給水井10內,該給水井10內的水上升。該水經過給水井10的上端與擋水牆20之間的流出部F(第7圖),流入浮起槽內,進行固體液體分離。處理水繞經內槽2的下端而將內槽2與槽體1之間的水予以上升,由處理水槽5排出。一方面,浮起浮渣利用浮渣耙(撇除器)6來耙聚在一起,落入浮渣箱,從排出口(未圖示)排出。圖號7為浮渣耙6的驅動用電動機。
被設置在給水井10的上側之頂部構件60,具有向給水井10的中心(軸心)成為凸的圓錐形的凸部61。該實施形態中,凸部61的下端插入到給水井10內的上部。
此外,凸部61也可以不是圓錐形而改成角狀錐形,不過為了要將源自流出部的水流設成方向相同,最好是圓錐形。
該頂部構件60可以經由很細的支柱來支撐在給水井10的上端,還可以懸吊在浮渣耙6。
此外,該實施形態中,頂部構件60的上面側變成圓錐形的凹處,該凹處向上方予以張開著,不過該凹處也可以用封蓋來封閉。另外,也可以用充填物來充填凹處內。還可以在凹部61的下部,設置從凹處內用來取出堆積物之開關式的取出口。
頂部構件60從該平面來看外周側與給水井10相重疊或向更外方隆出。即是頂部構件60的直徑D2 與給水井10的直徑D1 相等或更大,具體上,D2 最好是D1 的1.0~1.1倍程度。
流出部F之上下方向的間隔H為給水井10的直徑D1的10~50%程度則很恰當,20~40%程度則更恰當。
錐形凸部61的梯度角度θ為30~70度,尤其,最好是35~65度,40~60則更理想。此外,如同後述的第12d圖、第12e圖、第12f圖等,凸部61的梯度不一樣的情況,最好是梯度的平均值在該範圍內。
以繞組給水井10的上端與頂部構件60之間的流出部F的方式,呈同軸狀設置複數道圓環狀的擋水牆30。
該擋水牆30係經由支撐構件來支撐在給水井10或是浮渣耙6。
該實施形態中,擋水牆30均為圓環形,由呈上下3段配置在最內周側,即是配置在給水井10側之第1列C1 的擋水牆30、及與該外周側相鄰呈上下3段配置之第2列C2 的擋水牆30、及呈上下3段配置在離給水井10最遠的最外周之第3列C3 的擋水牆30所構成。
該實施形態中,擋水牆30變成鋸齒狀排列。即是第2列C2 的擋水牆30當中,上段和中間段的擋水牆位於第1列C1 的擋水牆30、30的大致中間高度,下段的擋水牆位於比第1列的擋水牆30還要更低位。第3列C3 的擋水牆30位於與第1列C1 的擋水牆30相同高度。
第1列C1和第3列C3之最高位的擋水牆30(31),設置在與頂部構件20之周緣部的下面相同高度或更高位。另外,各列C1 、C2 、C3 之最低位的擋水牆30(32),設置在與給水井10的上端相同高度或更低位。
C1 、C2 、C3 的任何一個,擋水牆30彼此間的間隔均大致相同。
各列C1 、C2 、C3 的相互間隔為20~300 mm,尤其50~200 mm程度則更恰當。擋水牆20的上下間隔為20~300 mm,尤其50~200 mm程度則更恰當。
該第7圖中的鋸齒排列的情況,從給水井10與頂部構件20之間的流出部F向放射方向流動的水與擋水牆30有很高的接觸頻繁度,微細氣泡則會效率良好地附著在絮凝物。
因此,依據該加壓浮起裝置,給水井10內逐漸上升的混合水,藉由擋水牆20而將流水方向順利變成放射方向,從流出部F朝向放射方向流出。
該實施形態中,由於頂部構件60的下面之下面側的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因而防止;氣泡從絮凝物剝離或凝聚絮凝物的破壞。
從流出部F朝向放射方向流出的混合水,藉由擋水牆30來擴散,使微細氣泡充分附著在絮凝物,效率良好地予以浮起分離。另外,還防止混合水走近路就流出到槽外,可以充分進行浮起分離處理。
此外,朝向原水流路管為對於給水井成切線方向流入之加壓浮起裝置,如第5a圖所示,受到給水井內之水流的影響,浮起槽內的水流因而產生偏流。環狀擋水牆則如第5b圖所示,具有將從給水井流往浮起槽的水流一樣化的效果,由於可以削弱偏流,故對於這種加壓浮起裝置,顯著有該效果。。
該實施形態中擋水牆30的道數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並不侷限於此。擋水牆30的列數為2~10,尤其3~5程度則更恰當。1列中擋水牆30之上下方向的數量為2~10程度則更恰當。與給水井10最接近的最內周列中擋水牆20的數量為2~4程度則更恰當,第2列以後最好是多出0~8道程度或減少。
此外,擋水牆20、30最好是由圓形剖面形狀的管或是實心棒狀體所組成。擋水牆20、30的粗度(直徑)為10~100 mm,尤其20~60 mm程度則更恰當。惟,擋水牆20、30的剖面形狀,如同第8a~8f圖所示的擋水牆30a、30b、30c、30d、30e、30f,也可以是長方形、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角形(例如,六角形)或橢圓形等。
〔頂部構件另外形狀的例子〕
本發明所使用的頂部構件,也可以如同第9圖的頂部構件60A,具備有從凸部61的上端往外端大致水平的隆出之周緣部62。此情況也是凸部61的梯度與頂部構件60相同。頂部構件60A的直徑D2 最好是給水井10的直徑D1 的1.0~1.1倍程度。周緣部62的寬度W為給水井10的直徑D1 的20%以下,尤其2~10%則更恰當。周緣部62的梯度最好是水平,不過也可以是向外方成30度以下的向上梯度,還可以是成30度以下的向下梯度。
如同該頂部構件60A具備有大致水平的周緣部62,則源自流出部F之流出水的水流方向變成接近水平的方向。此結果,達到防止浮起的浮渣捲入水流的效果。
此外,該第9圖中,第1列C1 和第2列C2 之各段的擋水牆30配置在相互間相同的高度,第3列C3 的2段擋水牆30配置在第2列C2 的各段擋水牆30的中間高度。第3列C3 之擋水牆30的數量也可以更多。
惟,即使是將頂部構件的周緣部設定成大致水平的情況,仍可以將擋水牆30的排列設定成鋸齒排列。第10圖為表示該一個例子之剖面圖。第10圖的圖號為與第9圖相同的構件。
〔擋水牆30另外配置的例子〕
頂部構件的下面之凸部的側面為錐形,則給水井之上端的水深稍微深的情況等,會有從流出部所流出的水向斜上方流動的事態。
這樣的情況下,如第11圖所示,也可以將最外周的列C3 的擋水牆30配置在比內周側的列C1 、C2 之擋水牆30還要更高位。此情況,第3列C3 的之下側的擋水牆30位於第2列C2 之上下的中間。另外,第3列C3 的之上側的擋水牆30位於比第2列C2 之高位還要更上方。
此外,將第2列C2 的擋水牆30,與第3列C3 的擋水牆30相同,配置在比第1列C1 的擋水牆30還要更高位。
〔頂部構件另外形狀的例子〕
參考第12a~12h圖和第13a~13b圖來針對頂部構件的另外形狀進行說明。
第12a圖的頂部構件40為具有朝下方來成為凸的圓錐形的凸部40a、及與該凸部40a的上端相連接之圓筒部40b的形狀。對於該凸部40a的水平面之梯度角度為30~70度。
第12b圖的頂部構件41,具有向下方來成為凸的圓錐形之凸部41a、及與該凸部的上端相連接之圓筒部41b、及與該圓筒部41b的上端相連接且向上方來成為凸的圓錐部41c。
第12c的頂部構件42,具有向下方來成為凸的圓錐形之凸部42a、及與該凸部42a的上端相連接且向上方來成為凸的圓錐部42b。對於這些凸部40a、41a、42a、42b的水平面之梯度角度為30~70度。
第12d圖的頂部構件43具有向下方來成為凸的凸部43a。該凸部43a係用凹曲面來構成圓錐的斜面。凸部43a的下端43b為尖銳的形狀。對於該凸部43a的水平面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
此外,求出如同該凸部43a不是圓錐形的斜面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則是經由從凸部43a的下端起至上端為止每一定間隔決定多數個(最好是10個以上)的點,各點將梯度角測定出來,求出該平均值即可。
第12e圖的頂部構件44為凸部44a的下端附近向下方來彎曲成凸狀,上部的側周面44b則彎曲成凹狀的形狀。對於該凸部44a的水平面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
第12f圖的頂部構件45為凸部45a的下半側45b向下方來變尖銳之圓錐形,上半側45c則是圓錐之推拔的張開角度為大於下半側45b。上半側45c的上端與下半側45b的下端相連接在一起。對於該凸部45a的水平面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
第12g圖的頂部構件46之凸部46a為下端面46b變成平坦之切頭圓錐形。對於包含下端面之凸部46a的水平面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
第12h圖的頂部構件47雖為大致圓錐形,但具有下端47b附近彎曲成凸狀之凸部47a。對於該凸部47a的水平面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
本發明則是也可以在第12a~12h所示的頂部構件,設置大致水平的周緣部。
第13a、13b圖為在第12a的頂部構件40分別設置凸緣狀的周緣部50。第13a圖中,周緣部50設置在圓筒部40b的上端附近。第13b圖中,周緣部50設置在凸部40a與圓筒部40b相銜接的附近。也可以在圓筒部40b之上下方向的中途,設置凸緣狀周緣部(未圖示)。也可以在第12b~12h的頂部構件,設置凸緣狀的周緣部。此外,第12d、12e中,頂部構件43、44的周緣部變成大致水平,所以也可以不設置凸緣狀的周緣部。
〔擋水牆20、30又一種配置的例子〕
具有愈接近槽體的外周則水愈沉降的傾向,所以也可以將最周列,例如第3列的擋水牆20、30,配置:在比起更低於僅1個周側的第2列之擋水牆20、30的高度,低於第2列之各擋水牆的間隔H的1/3倍以下(例如,H的1/4倍)的距離之位置。
〔圓環形擋水牆的效果〕
上述實施形態中,擋水牆20、30為圓環形,在擋水牆20的周方向上,擋水牆20與給水井10的距離為一定。即是從給水井10來看為方向相同。因此,如同第5b圖,從給水井10朝向任一方向所流出的水均會大致均等地受到處理。
〔非圓環形擋水牆〕
本發明中,也可以設置多角形例如六角形(參考第4圖)或八角形的擋水牆,以取代圓環狀的擋水牆。該多角形的擋水牆,只要相互連結直棒材,很容易就可以製造出來。
此外,第4圖為呈3列配置六角形的擋水牆26之加壓浮起裝置的一個例子之平面圖(浮渣耙或頂部構件則未圖示)。
該多角形的擋水牆26中,在給水井10的周方向上,擋水牆26的各部位與給水井10會有距離的分布。即是多角形的頂點與給水井10的距離最大,多角形之邊的中點與給水井10的距離最小。
如此非方向相同的擋水牆的情況,為了要對從給水井10所流出的水施予均等的處理,最好使將擋水牆垂吊在浮渣耙6,與浮渣耙6一體地令擋水牆繞著給水井10周圍迴轉。
〔相異性更大的形態〕
上述實施形態為本發明的一個例子而已。本發明還包括圖示以外的形態。例如,還可以配置順著浮起槽的圓周面之擋水牆。浮起槽也可沒有內槽。
1...槽體
2...內槽
3...流入管
4...流入管
5...處理水槽
6...浮渣耙
7...電動機
8...浮渣箱
10...給水井
20...擋水牆
26...擋水牆
30...擋水牆
40...頂部構件
40a...凸部
40b...圓筒部
41...頂部構件
41a...凸部
41b...圓筒部
42...頂部構件
42a...凸部
42b...圓筒部
43...頂部構件
43a...凸部
43b...圓筒部
44...頂部構件
44a...凸部
44b...圓筒部
45...頂部構件
45a...凸部
45b...下半側
45c...上半側
46...頂部構件
46a...凸部
46b...下端面
47...頂部構件
47a...凸部
50...周緣部
60...頂部構件
60A...頂部構件
61...凸部
第1a圖為第1實施形態的加壓浮起裝置之剖面圖,
第1b圖為該平面圖。
第2圖為實施形態之擋水牆配置圖。
第3圖為另外的實施形態之擋水牆配置圖。
第4圖為不同的實施形態之擋水牆配置圖。
第5a圖為說明比較例之浮起槽內的水流之平面圖,第5b圖為說明實施形態例之浮起槽內的水流之平面圖。
第6a圖為第2實施形態的加壓浮起裝置之剖面圖,第6b圖為該平面圖。
第7圖為第6圖中的實施形態的擋水牆配置部和給水井上部附近之剖面圖。
第8a、8b、8c、8d、8e、8f圖為另外的實施形態的擋水牆之剖面圖。
第9圖為不同的實施形態的擋水牆配置部和給水井上部附近之剖面圖。
第10圖為更加不同的實施形態的擋水牆配置部和給水井上部附近之剖面圖。
第11圖為表示再另外的實施形態之剖面圖。
第12a、12b、12c、12d、12e、12f、12g、12h圖為不同的實施形態的上部構件之側面圖。
第13a、13b圖為更加不同的實施形態的頂部構件之側面圖。
1...槽體
2...內槽
3...流入管
4...流入管
5...處理水槽
6...浮渣耙
7...電動機
8...浮渣箱
10...給水井
20...擋水牆

Claims (13)

  1. 一種加壓浮起裝置,是具備有:浮起槽;及被設置在該浮起槽內且上部張開之給水井(feed well)而形成,含有微細氣泡的原水,供應至該給水井的下部,給水井內的原水上升而從上部開口導入該浮起槽內之加壓浮起裝置,其特徵為:設有:環繞該給水井的上部之環狀的擋水牆(baffle),該擋水牆為圓環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該擋水牆係將上下高度不相同地呈同軸狀設置複數道等徑的環狀擋水牆之縱列,以離前述給水井的距離不相同地呈同軸狀的方式設置複數列,相鄰2列的縱列當中,構成離該給水井的距離較遠側之縱列的至少1道環狀擋水牆,被配置成:構成離該給水井的距離較近側之縱列的相鄰2道環狀擋水牆的大致中間高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該擋水牆係上下高度不相同地呈同軸狀設置複數道等徑的環狀擋水牆之縱列,以離前述給水井的距離不相同地呈同軸狀的方式設置複數列,相鄰2列的縱列當中,構成離該給水井的距離較遠側之縱列的至少1道環狀擋水牆,被配置在:比起構成離該給水井的距離較近側之縱列的相鄰2道環狀擋水牆當中之下方的環狀擋水牆的高度,低於該 相鄰2道環狀擋水牆的間隔的0~1/3倍的距離之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讓含有微細氣泡的原水流入前述給水井之原水流入管,朝向對於給水井大致切線方向來予以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具備有被設置在該給水井的上側之頂部構件,含有微細氣泡的原水,從該頂部構件與給水井上端之間的流出部流出,導入該浮起槽內,該頂部構件的下面側,朝該給水井的中心部成為凸的形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前述擋水牆係環繞該頂部構件與給水井上端之間的前述流出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前述頂部構件的下面側,向下方成為凸的大致錐形或是大致切頭錐形的凸形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前述頂部構件之周緣部的下面成為大致水平。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前述頂部構件的下面側,係周緣部為大致水平,該周緣部所包圍的中央部為向下方成為凸的大致錐形或是大致切頭錐形的凸形狀,該凸形狀的部分與前述周緣部相連接在一起。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 中,設置高度不相同地設置複數道前述環狀擋水牆,高位側的至少1道該環狀擋水牆,設置成:與前述周緣部的下面相同高度或是更高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設置高度不相同地設置複數道前述環狀擋水牆,高位側的至少1道該環狀擋水牆,設置成:與前述周緣部的下面相同高度或是更高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設置高度不相同地設置複數道前述環狀擋水牆,低位側的至少1道該環狀擋水牆,設置成:與前述給水井的上端相同高度或是更低位。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加壓浮起裝置,其中,該頂部構件的下面側之梯度角度的平均值為30~70度。
TW096127587A 2006-07-28 2007-07-27 Pressurized lifting device TWI4309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6433A JP4775158B2 (ja) 2006-07-28 2006-07-28 加圧浮上装置
JP2006206432A JP4775157B2 (ja) 2006-07-28 2006-07-28 加圧浮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8659A TW200808659A (en) 2008-02-16
TWI430962B true TWI430962B (zh) 2014-03-21

Family

ID=3898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7587A TWI430962B (zh) 2006-07-28 2007-07-27 Pressurized lif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397235B1 (zh)
TW (1) TWI430962B (zh)
WO (1) WO20080131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2440B1 (ja) * 2018-07-17 2019-07-10 一博 前田 微細固形物分離装置
US11008227B2 (en) 2019-07-29 2021-05-18 Eco Water Technologies Corp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13480020B (zh) * 2020-12-31 2022-03-15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藻水分离装置
CN114229942B (zh) * 2021-12-23 2022-10-04 山东本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气浮机用刮渣设备
KR102530352B1 (ko) 2022-01-10 2023-05-09 한석진 부상분리에 의한 수처리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36561U (zh) * 1975-04-25 1976-11-04
JPH081146A (ja) * 1994-06-24 1996-01-09 Tonen Corp 浮上分離による廃水処理方法
JP2000176437A (ja) 1998-12-11 2000-06-27 Kurita Water Ind Ltd 加圧浮上装置
KR100322251B1 (ko) 1999-03-13 2002-03-13 이종경 가압수를 이용한 호소의 오염물질, 영양염류, 조류의 제거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05185996A (ja) * 2003-12-26 2005-07-14 Kurita Water Ind Ltd 加圧浮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43494A (ko) 2009-05-06
KR101397235B1 (ko) 2014-05-20
TW200808659A (en) 2008-02-16
WO2008013189A1 (fr) 200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0962B (zh) Pressurized lifting device
KR100344879B1 (ko) 유체처리설비및유체처리방법
KR101722099B1 (ko) 미세기포의 안정적 발생구조를 가진 부상분리식 하수처리장치
ES2234893T3 (es) Tanque combinado de desgasifiacion y de flotacion.
US7378027B2 (en) Multilayer energy dissipating inlet column in center-feed clarifiers
JP6601475B2 (ja) 沈殿槽
US1076597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urification of a fluid by means of a filter bed
JP6325722B2 (ja) 沈殿槽及び流入管ユニット
KR101170572B1 (ko) 침전조
CN210114860U (zh) 一种竖流式沉淀池
CN104275001A (zh) 一种圆形沉淀池
JP2016123897A (ja) 沈砂分離装置
JP4760398B2 (ja) 加圧浮上装置
CN100360243C (zh) 溢流槽
KR20200078491A (ko) 침전조
JP4775157B2 (ja) 加圧浮上装置
JP4775158B2 (ja) 加圧浮上装置
CN207324181U (zh) 竖流沉淀塔高效能中心管机构
KR101254946B1 (ko) 원형침전지
JP5696398B2 (ja) 浮上分離装置
KR100491353B1 (ko) 고액분리장치
KR101892942B1 (ko) 수처리용 침전조
JP6583388B2 (ja) 沈殿槽
KR200365318Y1 (ko) 초기우수처리용 미립자 분리기
JPH03143508A (ja) 予備分離室をもつ沈澱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