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8759B - 光學usb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學usb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8759B
TWI428759B TW99135707A TW99135707A TWI428759B TW I428759 B TWI428759 B TW I428759B TW 99135707 A TW99135707 A TW 99135707A TW 99135707 A TW99135707 A TW 99135707A TW I428759 B TWI428759 B TW I4287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b
pin
optical
connector
signa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5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5473A (en
Inventor
Jiin Lai
Original Assignee
Via 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818,34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234416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818,36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270840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Via Tech Inc filed Critical Via Tech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35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5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8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8759B/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光學USB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使一USB主機控制器具有向後相容性,用以辨識一光學USB 3.0裝置,並可執行後續的操作。
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以下簡稱USB)已經發展多年,其用以協助電子裝置之間的連線。資料傳輸率也大幅改善。舉例而言,USB 1.1的資料傳輸率每秒約1.2Mb或12Mb,USB 2.0的資料傳輸率每秒約480Mb,USB 3.0的資料傳輸率每秒約5Gb。USB介面成功的原因之一是USB具有較佳的向後相性性。舉例而言,USB 3.0可向後相容USB 1.1及USB 2.0。使用者可將任何USB裝置(不論是USB 1.1、USB 2.0或USB 3.0)插入USB向後相容連接器,並且該系統(如主機)將可辨識出被插入的USB裝置。具體而言,USB建置論壇(USB Implementers Forum,Inc.,)於2008年11月12日提出USB 3.0規格,其版本為1.0,提供較先前USB架構更吸引人的特色,其包含超高速(SuperSpeed;SS)傳輸協定。
然而,電子傳輸線(如銅傳輸線)的電磁干擾(EMI)或其它因素將影響USB 1.1、USB 2.0或USB 3.0的資料傳輸率。在光學技術領域中,光傳輸技術廣泛地被應用在資料傳輸上,並且以光信號取代電信號,故不會有上述的問題,並且將成為下一代的USB規格。電子傳輸線被光學傳輸線所取代,使得傳輸資料的速度可達每秒10Gb,甚至在將來,有可能大於每秒100Gb。由於目前大部份的電子裝置均整合有USB連接器,用以進行電信號的傳輸而非光信號的傳輸,因此,當USB技術達到光學層級(新一代USB)時,可能會有向後相容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解決方式,可相容於多種不同傳輸率下的USB裝置,如USB 1.1(每秒1.2Mb或12Mb)、USB 2.0(每秒480Mb)、USB 3.0(每秒5Gb)、光學USB(每秒10Gb以上)。
為達到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光學USB裝置包括一電光轉換器。電光轉換器接收來自一光纖的複數第一光信號,並將第一光信號轉換成複數第一電信號。電光轉換器亦可接收複數第二電信號,並將第二電信號轉換成複數第二光信號,並將第二光信號傳送至光纖。光學USB裝置更包括一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耦接電光轉換器。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耦接一其它USB裝置的一USB 3.0連接器。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包括一第一接腳對,用以傳送來自光纖的第一電信號。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更包括一第二接腳對,用以接收第二電信號,並提供予光纖。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更包括一第三接腳對,根據一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收發複數第三電信號,用以控制電光轉換器。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操作方法,適用於一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本發明之操作方法包括接收來自一光纖的複數第一光信號,並將第一光信號轉換成複數第一電信號。本發明之操作方法更包括接收複數第二電信號,並將第二電信號轉換成複數第二光信號,第二光信號係用以傳送至該光纖。本發明之操作方法更包括透過光學USB裝置的一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的一第一接腳對,將第一電信號傳送至一其它USB裝置,其中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耦接其它USB裝置的一USB 3.0連接器。本發明之操作方法更包括透過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的一第二接腳對,接收來自其它USB裝置的該等第二電信號。本發明之操作方法更包括根據一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收發複數第三電信號,其中該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的一第三接腳對的信號係為該等第三電信號。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裝置,耦接一USB 3.0連接器,並包括一管理控制器。管理控制器耦接USB 3.0連接器的一D+接腳以及一D-接腳,並偵測D+接腳以及D-接腳的狀態,用以得知USB 3.0連接器是否被一USB 3.0裝置或是一光學裝置所插入。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操作方法,適用於一裝置,該裝置耦接一USB 3.0連接器。本發明之操作方法包括,偵測USB 3.0連接器的一D+接腳與一D-接腳的電壓位準,用以得知插入USB 3.0連接器的是一USB 3.0裝置或是一光學USB裝置。
為讓本發明之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1a圖為本發明之電腦系統之示意圖。主板(motherboard)102具有一USB 3.0連接器108。USB 3.0連接器108耦接一光學傳輸器(optical dongle)106。光學傳輸器106具有USB 3.0介面。光學傳輸器106亦可稱為一光學USB裝置。在主板上的USB 3.0連接器108可為任何符合USB 3.0規格的連接器,如USB 3.0標準-A連接器(standard-A connector)。控制器104設置在主板102之上,用以偵測被插入的USB裝置。具體而言,控制器104係用以辨識被插入的光學USB裝置。另外,控制器104具有向後相容性(backward compatibility),故可辨識USB 3.0裝置202。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器104係為一USB主機控制器(host controller)。控制器104可被設置在主機102的其它位置,如設置在一分離式附加卡(separate add-on card)或是一中間裝置(intermediate device)中。在一可能實施例中,該中間裝置可為第5圖所示的集線器。
光學傳輸器106係為一種光學USB 3.0裝置,其可在電格式及光格式間進行轉換及傳輸。光學傳輸器106具有一USB 3.0介面122。USB 3.0介面122的接腳相容於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稍後將在表格1中,詳細說明USB 3.0介面122。光纖118可能被固定在光學傳輸器106之中,或是藉由簡單的光纖安裝方式,將光纖由介面光學傳輸器106中拔除。
在第1a圖中,收發器(transceiver)112、光偵測二極體114以及雷射二極體116整合在光學傳輸器106之中。光學傳輸器106設置在主板102之外。在本實施例中,光偵測二極體114係為一PIN二極體。在一可能實例中,雷射二極體116係為一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二極體。主板102提供電壓VBUS予收發器112、光偵測二極體114以及雷射二極體116。
第1b圖為第1a圖的光學傳輸器106的示意圖。光學傳輸器106包括收發器112以及一光學次模組138。光學次模組138包含光偵測二極體114以及雷射二極體116。在本實施例中,光偵測二極體114具有一預放大器172。光學次模組138耦接第1a圖的光纖118,用以傳輸光纖118上的光學信號。光學次模組138亦耦接收發器112,用以與收發器112進行傳輸。
收發器112透過第1a圖所示的USB 3.0介面122,收發電信號。光學次模組138的光偵測二極體114耦接收發器112,用以將光學信號轉換成電信號。雷射二極體116耦接收發器112,用以將電信號轉換成光學信號。在本實施例中,收發器112具有一後放大器(post-amplifier)132。後放大器132接收光偵測二極體114的預放大器172所提供的電信號,並將處理後的信號傳送至USB 3.0介面122的接腳142RX+ 及144RX- 。另外,收發器112具有一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36。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36接收來自USB 3.0介面122的接腳162TX+ 及164TX- 的電信號,並將接收後的結果提供予雷射二極體116。重要的是,收發器112根據USB 3.0規格,透過不同的接腳(142RX+ 、144RX- 、162TX+ 、164TX- )與主板102上的控制器104進行通訊。在本實施例中,接腳142RX+ 、144RX- 、162TX+ 、164TX- 的信號傳輸率可達每秒10Gb。當收發器112與控制器104耦接在一起時,由於收發器112與控制器104之間沒有傳輸線走線,所以收發器112與控制器104之間的距離非常短,因此,標準CMOS製程是可以達到每秒10Gb的信號傳輸率。也可以得到較高的信號傳輸率。
為了USB 3.0規格的向後相容性,光學傳輸器106與USB 3.0介面122之間的接腳關係,如表格1所示:
如表格1所示,USB 3.0的接腳SSTX+、SSTX-、SSRX+、SSRX-可作為光學傳輸器106的USB 3.0介面122的接腳162TX+ 、164TX- 、142RX+ 、144RX- ,用以根據USB 3.0規格收發信號。在本實施例中,接腳162TX+ 、164TX- 、142RX+ 、144RX- 上的差動信號對的信號傳輸率可達每秒10Gb。
如表格1所示,USB 3.0裝置的接腳D+與D-可分別作為光學傳輸器106的USB 3.0介面122的接腳152D 與154CLK 。接腳152D 與154CLK 共同作為一串列匯流排152/154,並耦接光學傳輸器106的收發器112的管理控制器134。除了USB 2.0協定,串列匯流排152/154可構成一特定(specified)的串列匯流排介面協定,並執行收發器112的控制、配置以及監控功能,用以執行光學傳輸器106的管理功能。光學傳輸器106的管理功能包括,回報光學連線狀態、溫度、電壓、偏壓、電流、調節式的溫度補償,但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調節式的溫度補償一般用於光學裝置中,用以確保光學操作的穩定性。在一可能實施例中,接腳152D 與154CLK 所執行的協定包括,一串列管理匯流排協定,其具有一資料信號以及一時脈信號,如系統管理匯流排(System Management Bus;SMBUS)協定、I2 C協定或是其它協定。另外,接腳152D 與154CLK 所執行的協定是配置(configure)用來表示收發器112的控制信號或是狀態信號,如TX_Disable、TX_Fault、MOD_ABS、RX_LOS…等。TX_Disable表示傳送器被禁能,也就是雷射二極體116的驅動器136被禁能。TX_Fault表示傳送失敗。MOD_ABS表示模式選擇。RX_LOS表示接收器遺失信號。
當USB 3.0裝置202透過主板上的USB 3.0連接器108插入控制器104的下游朝向埠(downstream facing port)時,其相對應的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USB 3.0裝置202具有一USB 2.0電子實體層(Electrical Physical Layer;EPHY)212以及一USB 3.0電子實體層204。USB 3.0電子實體層204具有一傳送器206以及一接收器208。USB 3.0電子實體層204根據USB 3.0的傳輸率,進行資料的收發。USB 2.0電子實體層212根據USB 2.0的傳輸率,進行資料的收發。
當第1a圖的光學傳輸器106透過USB 3.0連接器108插入控制器104的下游朝向埠時,其相對應的連接示意圖如第3圖所示。第2及3圖係以表示控制器104有能力向後相容USB 3.0裝置202。藉由動態地偵測插入USB 3.0連接器108的是USB 3.0裝置202(如第2圖所示)或是光學傳輸器106,便可達到向後相容功能。另外,控制器104根據USB 3.0規格中的超高速(SuperSpeed,每秒5Gb)傳輸率或是比超高速更高的傳輸率(大於每秒5Gb)收發資料,例如傳輸率為每秒10Gb或更高。稍後將會詳細說明。以下將說明控制器104在第2及3圖的操作原理。
控制器104設置在主板102之中,並具有一管理控制器272以及USB 2.0控制器274。在一可能實施例中,管理控制器272與USB 2.0控制器274被整合成一控制模組222。管理控制器272與USB 2.0控制器274均具有邏輯(logic)、電路、裝置、程式碼或是上述組合,用以執行以下所述的功能及操作。另外,亦可使用其它電路、程式碼…等,執行以下的功能及操作。管理控制器272耦接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252D+ 及254D- 。在另一實施例中,管理控制器272具有一PHY(如電路、邏輯…等),其可執行特定功能,如放大功能,用以預先處理信號。在一可能實施例中,不論是插入第2圖所示的USB 3.0裝置202,或是第3圖所示的光學傳輸器106,管理控制器272均可處理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252D+ 及254D- 上的信號。具體而言,當光學傳輸器106插入時,管理控制器272作為一串列管理控制器,如SMBUS控制器或是I2 C控制器,並且管理光學傳輸器106的串列管理匯流排(即接腳152D 及154CLK )上的信號。在本實施例中,管理控制器272讀取來自光學傳輸器106的狀態及其它資訊,用以控制光學傳輸器106的串列管理匯流排上的信號。在其它實施例中,當一USB 3.0裝置202插入時,管理控制器272作為一轉移控制管理器(transfer control handler),用以轉移控制權至USB 2.0控制器274,使其在USB 3.0裝置202的USB 2.0電子實體層212以及控制器104的USB 2.0電子實體層232之間收發資料。USB 3.0電子實體層204根據USB 3.0的速度,收發資料。USB 2.0電子實體層212根據USB 2.0的速度,收發資料。USB 2.0控制器274透過USB 2.0電子實體層232,耦接並處理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252D+ 及254D- 上的信號。在一可能實施例中,USB 2.0電子實體層232被整合在USB 2.0控制器274之中。在此實施例中,管理控制器272及USB 2.0控制器274個別地設置在控制器104之外。
控制器104亦包括一電子實體層,包括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接收器226耦接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242SSRX+ 及244SSRX- 。傳送器228耦接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262SSTX+ 及264SSTX- 。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可作為一收發器,用以透過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242SSRX+ 、244SSRX- 、262SSTX+ 及264SSTX- ,收發信號。如第2圖所示,當控制器104判斷USB 3.0裝置202插入USB 3.0連接器108時,控制器104的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根據USB 3.0的速度,收發信號。在其它實施例中,當控制器104判斷USB 3.0介面的光學傳輸器106插入USB 3.0連接器108時,控制器104的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根據比USB 3.0規格的超高速更高的傳輸率(大於每秒5Gb),收發信號。
如上所述,管理控制器272偵測並根據接腳252D+ 及254D- 的狀態,得知是否插入USB 3.0介面的光學傳輸器106。稍後將藉由第4圖,說明管理控制器272如何根據接腳252D+ 及254D- 的狀態,偵測光學傳輸器106是否插入。
請再次參考第2圖,當USB 3.0裝置202插入時,管理控制器272發出一第一指示(negative indication),用以設定模式選擇信號224(如將模式選擇信號224設定成邏輯偽值),使得控制器104的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以USB 3.0的速度(每秒約5Gb)收發資料。當模式選擇信號224被設定成邏輯偽值時,管理控制器272通知USB 2.0控制器274來控制USB 3.0裝置202的USB 2.0電子實體層212的接腳252D+ 及254D- 上的信號。
請參考第3圖,當一光學USB裝置(如USB 3.0介面的光學傳輸器106)插入時,管理控制器272發出一第二指示(positive indication),用以設定模式選擇信號224(如將模式選擇信號224設定成邏輯真值),若光學USB裝置的操作穩定時,則可使得控制器104的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以其它速度,收發資料。在其它可能實施例中,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收發資料的速度大於USB 3.0的最大速(SuperSpeed)。在一可能實施例中,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收發資料的速度每秒約10Gb,但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若光學USB裝置的操作不穩定時(如光纖狀態不穩定、溫度過高…等),即使一光學USB裝置插入,並且管理控制器272發出上述第二指示時,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改以相同的速度(每秒約5Gb),收發資料。其它有關聯的功能或是邏輯亦可藉由將模式選擇信號224設定為邏輯真值以驅動,用以達到提高速度目的。具體而言,根據被第二指示設定的模式選擇信號224,接收器226透過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242SSRX+ 、244SSRX- 與光學傳輸器106的USB 3.0介面122的接腳142RX+ 、144RX- 之間的信號路徑,與光學傳輸器106的收發器112的後放大器132進行通訊。另外,根據被第二指示設定的模式選擇信號224,傳送器228透過USB 3.0連接器108的接腳262SSTX+ 、264SSTX- 與光學傳輸器106的USB 3.0介面122的接腳162TX+ 及164TX- 之間的信號路徑,與光學傳輸器106的收發器112的雷射二極體驅動器136進行通訊。在光學傳輸器106中,管理控制器272直接地控制光學傳輸器106的管理控制器134所連接的接腳252D+ 與254D- (152D 與154CLK )上的信號。
在一實施例中,當偵測到一光學USB裝置(如光學傳輸器106)時,管理控制器272對接腳252D+ 與254D- (152D 與154CLK )上的信號進行一週期性輪詢(periodic polling)功能,用以讀取光學USB裝置的狀態及其它資訊。
第4圖為本發明之系統100之另一示意圖,其中系統100可偵測一光學USB裝置(如光學傳輸器106)是否透過USB 3.0連接器插入控制器104的下游朝向埠。以下將說明第4圖所顯示的元件。USB 2.0電子實體層232包括下拉電阻R3及R4。電阻R3及R4設置在控制器104之中,分別拉低接腳252D+ 及254D- (152D 及154CLK )的位準。另外,光學USB裝置106具有上拉電阻R1及R2,用以拉高接腳152D 及154CLK (252D+ 及254D- )的位準。在本實施例中,上拉電阻R1及R2設置在光學USB裝置106中,並耦接至串列匯流排介面的接腳152D 及154CLK 。在一實施例中,上拉電阻R1及R2設置在收發器管理控制器134之中,或是設置在收發器管理控制器134之外,即在光學USB裝置106的電路板之中。藉由適當地選擇上拉電阻R1、R2、下拉電阻R3、R4的阻值,管理控制器272便可根據接腳252D+ 及254D- 的位準,得知光學USB裝置106是否插入。當光學USB裝置106插入時,上拉電阻R1及R2(均約1.5KΩ)均耦接到高電壓(如3.3V),下拉電阻R3及R4(均約15KΩ)均耦接到低電壓(如0V)。上述的電壓值係為USB 3.0規格中所建議的終端值。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接腳252D+ 及254D- 的位準係為正電壓。在一可能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原理是利用USB 2.0規格中的USB 2.0連接狀態SE1來表示告知光學USB裝置106已耦接到控制器104的下游朝向埠。在本實施例中,管理控制器272判斷以下的條件是否成立。當接腳252D+ 及254D- 的位準呈現出上述狀態SE1並持續一特定時間長度(TDCNN )時,便可成功地辨識出光學USB裝置106已插入與連接上。以下將詳細說明所要求的電壓/時間參數,這些要求係為USB 2.0規定的狀態SE1應符合的條件。
1.在接腳252D+ 及254D- 上的來源連接器(光收發管理控制器134)的電壓應大於狀態SE1的輸出準位的最小值Vose1 (min)=0.8V。
2.在接腳252D+ 及254D- 上的目標連接器(控制器104)的電壓應大於輸入低準位的最大值VIL(MAX) =0.8V。
3.接腳252D+ 及254D- 上的位準呈現狀態SE1並至少持續一特定時間長度TDCNN (例如2.5μ秒)。
當光學USB裝置106插入時,管理控制器272偵測是否上述的要求均符合。管理控制器272設定(assert)模式選擇信號224,用以將第3圖所示的接收器226及傳送器228切換至一第一模式(如每秒傳送10Gb模式)。在本實施例中,當一光學USB裝置106插入主機端(如控制器104)時,管理控制器272設定模式選擇信號224,用以表示第3圖所示的接收器226及傳送器228被切換至一第一模式。在本實施例中,若光學USB 3.0裝置106的操作穩定時,則在第一模式下的資料傳輸率可能為每秒10Gb,其大於USB 3.0規格中所定義的超高速(SuperSpeed)傳輸,但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若光學USB 3.0裝置106的操作不穩定時(如光纖狀態不穩定、溫度過高…等),即使管理控制器272因光學USB 3.0裝置106的插入而設定模式選擇信號224,接收器226以及傳送器228仍會被切換成一第二模式(可能以USB 3.0規定所定義的超高速傳輸率(每秒5Gb)傳送資料)。當一USB 3.0裝置插入主機端時,管理控制器272不致能模式選擇信號224,用以將接收器226及傳送器228切換至一第二模式(可能以USB 3.0規定所定義的超高速傳輸率(每秒5Gb)傳送資料)。本領域之技術人員可藉由硬體、軟體或其組合,動態地偵測光學USB裝置106的插入。因此,在其它實施例中,可利用第4圖以外的方式,偵測光學USB裝置106是否插入。
第5圖顯示控制器104透過一內部的光學網路連接光學USB裝置106。USB的向後相容可改善並簡化電腦間(在家裡或公司…等)的連結,並且可透過第5圖所呈現的被整合的光學網路環境,具有較大的傳送頻寬。
雖然第1至5圖詳細說明了光學USB裝置的向後相容性,但是本發明亦可應用在USB 2.0及/或USB 1.0/USB 1.1中。
雖然上述內容已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特徵及優點,但是本發明亦包含其它實施例。舉例而言,上述的說明提到了一控制器的控制模組以及一具有USB 3.0介面的光學傳輸器,其中該控制器設置在具有下游朝向埠的主板之中。然而,此是用來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腦系統
102...主板
104...控制器
106...光學傳輸器
108...USB 3.0連接器
112...收發器
114...光偵測二極體
116...雷射二極體
118...光纖
122...USB 3.0介面
132‧‧‧後放大器
134‧‧‧管理控制器
136‧‧‧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138‧‧‧光學次模組
172‧‧‧預放大器
202‧‧‧USB 3.0裝置
204‧‧‧USB 3.0電子實體層
206、228‧‧‧傳送器
208、226‧‧‧接收器
212、232‧‧‧USB 2.0電子實體層
222‧‧‧控制模組
272‧‧‧管理控制器
274‧‧‧USB 2.0控制器
R1~R4‧‧‧電阻
第1a圖為本發明之電腦系統之示意圖。
第1b圖為第1a圖的光學傳輸器106的示意圖。
第2圖為USB 3.0裝置與USB 3.0連接器之間的連接關係。
第3圖為光學傳輸器與USB 3.0連接器之間的連接關係。
第4圖為本發明之判斷光學傳輸器插入USB 3.0連接器的方法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光學網路之示意圖。
106...光學傳輸器
112...收發器
114...光偵測二極體
116...雷射二極體
118...光纖
122...USB 3.0介面
132...後放大器
134...管理控制器
136...雷射二極體驅動器
138...光學次模組
172...預放大器

Claims (33)

  1. 一種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裝置,包括:一電光轉換器,接收來自一光纖的複數第一光信號,並將該等第一光信號轉換成複數第一電信號,該電光轉換器接收複數第二電信號,並將該等第二電信號轉換成複數第二光信號,並將該等第二光信號傳送至該光纖;一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耦接該電光轉換器,並可耦接一其它USB裝置的一USB 3.0連接器,該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包括:一第一接腳對,用以傳送來自該光纖的該等第一電信號;一第二接腳對,用以接收該等第二電信號,並提供予該光纖;一第三接腳對,根據一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收發複數第三電信號,用以控制該電光轉換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其中該電光轉換器包括:一電子收發器,耦接該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以及一光次模組,耦接該電子收發器以及該光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其中該電子收發器包括:一放大器,放大複數偵測信號,用以產生該等第一電信號,其中該等偵測信號係由一光偵測二極體所產生,該 光偵測二極設置在該光次模組中;以及一驅動器,根據該等第二電信號,驅動一雷射二極體,其中該雷射二極體設置在該光次模組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其中該電子收發器更包括:一管理控制器,耦接該放大器及該驅動器,用以根據該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及該第三電信號,控制該放大器及該驅動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其中該第一接腳對耦接該其它USB裝置的該USB 3.0連接埠的一SSRX+接腳及一SSRX-接腳,該第二接腳對耦接該其它USB裝置的該USB 3.0連接埠的一SSTX+接腳及一SSTX-接腳,該第三接腳對耦接該其它USB裝置的該USB 3.0連接埠的一D+接腳以及一D-接腳。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其中該第三接腳對中之一者傳送一資料信號,該第三接腳對中之另一者傳送一時脈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其中該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係為一系統管理匯流排(SMBUS)協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更包括:複數電路元件,耦接該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的該第三接腳對,用以提供複數電壓位準予該第三接腳對,使得該其它USB裝置偵測出係該光學USB裝置或是一USB 3.0裝置耦接到該USB 3.0連接埠。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其中該等電路元件包括複數上拉電阻,該等上拉電阻被配置以提供一電壓位準予該第三接腳對,該電壓位準大於一預定電壓並持續一特定時間長度。
  10. 一種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一光學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該操作方法包括:接收來自一光纖的複數第一光信號,並將該等第一光信號轉換成複數第一電信號;接收複數第二電信號,並將該等第二電信號轉換成複數第二光信號,該等第二光信號係用以傳送至該光纖;透過該光學USB裝置的一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的一第一接腳對,將該等第一電信號傳送至一其它USB裝置,其中該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耦接該其它USB裝置的一USB 3.0連接器;透過該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的一第二接腳對,接收來自該其它USB裝置的該等第二電信號;以及根據一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收發複數第三電信號,其中該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的一第三接腳對的信號係為該等第三電信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更包括:放大來自一光偵測二極體的複數偵測信號,用以產生該等第一電信號;以及根據該等第二電信號,驅動一雷射二極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更包括:根據該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以及該等第三電信控制該放大及驅動步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第一接腳對耦接該其它USB裝置的該USB 3.0連接器的一SSRX+接腳以及一SSRX-接腳,該第二接腳對耦接該其它USB裝置的該USB 3.0連接器的一SSTX+接腳以及一SSTX-接腳,該第三接腳對耦接該其它USB裝置的該USB 3.0連接器的一D+接腳以及一D-接腳。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第三接腳對中之一者傳送一資料信號,該第三接腳對之另一者傳送一時脈信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包括一系統管理匯流排(SMBUS)協定。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更包括:根據該光學USB裝置與該其它USB裝置的連接,提供複數電壓位準予該USB 3.0接腳相容連接埠的該第三接腳對,使得該其它USB裝置偵測出係該光學USB裝置或是一USB 3.0裝置耦接到該USB 3.0連接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提供該等電壓位準予該第三接腳對的步驟包括: 提供一電壓位準予該第三接腳對,其中該電壓位準大於一預定電壓並持續一特定時間長度。
  18. 一種USB主機控制裝置,耦接一USB 3.0連接器,該裝置包括:一管理控制器,耦接該USB 3.0連接器的一D+接腳以及一D-接腳,並偵測該D+接腳以及該D-接腳的狀態,用以得知該USB 3.0連接器是否被一USB 3.0裝置或是一光學USB裝置所插入,其中當一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由該D+接腳以及該D-接腳上被偵測出時,該管理控制器得知該光學USB裝置插入該USB 3.0連接器;以及當一USB串列匯流排協定由該D+接腳以及該D-接腳上被偵測出時,該管理控制器得知該USB 3.0裝置插入該USB 3.0連接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USB主機控制裝置,其中該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利用該D+接腳以及該D-接腳之一者傳送一資料信號,並利用該D+接腳以及該D-接腳之另一者傳送一時脈信號。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USB主機控制裝置,其中該管理控制器產生一預設值,用以表示一收發器收發該USB 3.0連接器的一SSRX+接腳、一SSRX-接腳、一SSTX+接腳、一SSTX-接腳上的信號,該收發器係根據一USB 3.0的一超高速傳輸率,收發信號。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USB主機控制裝置,其中該管理控制器產生一預設值,用以指示一收發器收發該USB 3.0連接器的一SSRX+接腳、一SSRX-接腳、 一SSTX+接腳、一SSTX-接腳上的信號,該收發器收發信號的傳輸率大於一USB 3.0的一超高速傳輸率。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USB主機控制裝置,其中若該光學USB裝置的操作不穩定時,該收發器改以該USB 3.0的該超高速傳輸率收發信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USB主機控制裝置,其中當該管理控制器偵測到該光學USB裝置插入時,該管理控制器讀取來自該光學USB裝置的狀態,並透過該USB 3.0連接器的該D+接腳及該D-接腳,使用該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控制該光學USB裝置。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USB主機控制裝置,其中當該管理控制器偵測出該USB裝置插入時,該管理控制器透過該USB 3.0連接器的該D+接腳及該D-接腳,與該USB 3.0裝置進行通訊,並轉移控制權至一USB控制器,用以控制與該USB 3.0裝置間的信號收發。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USB主機控制裝置,其中該管理控制器偵測該USB 3.0連接器的該D+接腳與該D-接腳的電壓位準是否大於一預定電壓並持續一特定時間長度,以判斷該光學USB裝置是否插入該USB 3.0連接器。
  26. 一種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適用於一裝置,該裝置耦接一USB 3.0連接器,該操作方法包括:偵測該USB 3.0連接器的一D+接腳與一D-接腳的電壓位準,用以得知插入該USB 3.0連接器的是一USB 3.0裝置或是一光學USB裝置,其中當在該D+接腳與該D-接腳 中偵測到一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時,表示該光學USB裝置插入該USB 3.0連接器,以及當在該D+接腳與該D-接腳中偵測到一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時,表示該USB 3.0裝置插入該USB 3.0連接器。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該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利用該USB 3.0連接器的該D+接腳與該D-接腳之一者傳送一資料信號,並利用該D+接腳與該D-接腳之另一者傳送一時脈信號。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當該USB 3.0裝置被偵測到時,產生一預設值,使得一收發器根據一USB 3.0規格所定義的超高速(SuperSpeed)傳輸率,收發該USB 3.0連接器的一SSRX+接腳、一SSRX-接腳、一SSTX+接腳、一SSTX-接腳上的信號。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當該光學USB裝置被偵測到時,產生一預設值,使得一收發器根據一大於一USB 3.0規格所定義的超高速(SuperSpeed)傳輸率,收發該USB 3.0連接器的一SSRX+接腳、一SSRX-接腳、一SSTX+接腳、一SSTX-接腳上的信號。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若該光學USB裝置的操作不穩定時,該收發器改以該USB 3.0規格所定義的超高速傳輸率收發信號。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當偵測到該光學USB裝置插入時,讀取該光 學USB裝置狀態,並利用該非USB串列匯流介面協定,透過該USB 3.0連接器的該D+接腳及該D-接腳,控制該光學USB裝置。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當偵測到該USB 3.0裝置插入時,透過該USB 3.0連接器的該D+接腳及該D-接腳與該USB 3.0裝置進行通訊,並轉移控制權至一USB控制器,控制與該USB 3.0裝置間的信號收發。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光學USB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偵測該USB 3.0連接器是否被插入的步驟包括:偵測該USB 3.0連接器的該D+接腳及該D-接腳的電壓位準是否大於一預定電壓並持續一特定時間長度。
TW99135707A 2010-04-06 2010-10-20 光學usb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428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149710P 2010-04-06 2010-04-06
US12/818,342 US8234416B2 (en) 2010-04-06 2010-06-18 Apparatus interoperable with backward compatible optical USB device
US12/818,361 US8270840B2 (en) 2010-04-06 2010-06-18 Backward compatible optical USB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5473A TW201135473A (en) 2011-10-16
TWI428759B true TWI428759B (zh) 2014-03-01

Family

ID=46751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5707A TWI428759B (zh) 2010-04-06 2010-10-20 光學usb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8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5784B (zh) 2011-11-23 2014-12-21 Via Tech Inc 主動型光纖纜線與電子裝置
US9575269B2 (en) 2012-03-29 2017-02-21 Intel Corporation Active optical cable assembly
TWI603201B (zh) * 2012-07-19 2017-10-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資料傳輸方法
CN103577365A (zh) 2012-07-19 2014-02-1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便携式电子装置
TWM521768U (zh) 2015-10-21 2016-05-11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離半雙工訊號之系統及裝置
TWI628547B (zh) * 2017-05-25 2018-07-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擴充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5473A (en) 2011-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0840B2 (en) Backward compatible optical USB device
US8234416B2 (en) Apparatus interoperable with backward compatible optical USB device
TWI428759B (zh) 光學usb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US8876411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power management in an active optical cable (AOC)
KR101220464B1 (ko) 광 연결을 이용한 고속 인터페이스 장치
CN102087624B (zh) 基于fpga模块实现usb接口功能验证测试的电路结构及其方法
KR20030078060A (ko) 호스트와 통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124483A (ko) 전기-광 통신 링크
US8894297B2 (en) Active optical cable with an additional power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1232061B2 (en) CompactFlash express (CFX) adapters
JP2008544659A (ja) 電気的リンクドライバを用いたレーザのドライブ
US10873402B2 (en) Methods and active optical cable assemblies for providing a reset signal at a peripheral end
CN102096457B (zh) 处理装置及操作系统
US9397752B2 (e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s,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s,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s
EP2972919B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usb communication over extension media
JP6122509B2 (ja) 受信端を検出する方法、検出回路、光モジュール及びシステム
EP417771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ctive cable
JP2022121882A (ja) 通信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アクティブ光ケーブル
TWI714938B (zh) 控制方法及電子系統
TWI497299B (zh) 電腦周邊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KR20010019478A (ko) 리셋 스위치를 갖는 범용 직렬 버스 디바이스
KR20140099047A (ko) 유선 통신 클라이언트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TW201218653A (e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