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8084B - 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8084B
TWI428084B TW98101663A TW98101663A TWI428084B TW I428084 B TWI428084 B TW I428084B TW 98101663 A TW98101663 A TW 98101663A TW 98101663 A TW98101663 A TW 98101663A TW I428084 B TWI428084 B TW I4280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hinge
rotating mechanism
hole
hinge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1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9550A (en
Inventor
Xin-Quan Zhou
Hsiao Hua Tu
Ye Liu
Gang Yang
Jun Wang
Original Assignee
Fih Hong 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h Hong Kong Ltd filed Critical Fih Hong Kong Ltd
Priority to TW98101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808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9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9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8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8084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帶式電子裝置,尤其係關於一種能使顯示幕實現最佳視角之旋轉機構以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帶電子裝置。
目前,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行動電話等可攜帶式電子裝置廣泛地應用於人們之日常生活中,而且這些可攜帶式電子裝置如行動電話,其具備之功能越來越多,滿足了消費者對行動電話多功能之需求。這些功能通常由顯示幕顯示給外界。然而,目前行動電話之顯示幕直接固定於殼體上或蓋體上,當應用顯示幕觀看視頻時,使用者不得不手握殼體來調整角度,即使係使用折疊式行動電話,由於蓋體相對本體打開時僅能停留於一個位置,無法對顯示幕調節以使其達到一最佳視角,故對消費者之使用帶來不便。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使顯示幕實現最佳視角之旋轉機構。
還有必要提供一種使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帶式電子裝置。
一種旋轉機構,用以將一顯示幕可旋轉之連接於本體上;該旋轉 機構包括一第一承載體、一第二承載體及一第三承載體,該第一承載體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端,該第一承載體藉由該第一連接端旋轉地裝設於本體上,該第二承載體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一承載體上,該第三承載體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二承載體上且用以固定於該顯示幕上,藉由該第一承載體與本體之相對旋轉、第二承載體及第一承載體之相對旋轉,以及第三承載體相對第二承載體之旋轉,使顯示幕可相對本體旋轉至複數角度。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本體,顯示幕及一旋轉機構,該旋轉機構用以將該顯示幕旋轉之連接於本體上,其包括一第一承載體、一第二承載體及一第三承載體,該第一承載體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端,該第一承載體藉由該第一連接端旋轉地裝設於本體上,該第二承載體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一承載體上,該第三承載體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二承載體上且用以固定於該顯示幕上,藉由該第一承載體與本體之相對旋轉、第二承載體及第一承載體之相對旋轉,以及第三承載體相對第二承載體之旋轉,使顯示幕可相對本體旋轉至複數角度。
相較於習知技術,旋轉機構藉由第二鉸接部及第三鉸接部帶動顯示幕之旋轉;第一鉸接部相對本體之旋轉,以及第一鉸接部與第二鉸接部及第三鉸接部之配合,使顯示幕相對本體旋轉而實現最佳視角,方便使用者觀看並操作。
10‧‧‧本體
102‧‧‧鍵盤
111‧‧‧槽側壁
12‧‧‧卡合部
122‧‧‧滑孔
20‧‧‧顯示幕
202‧‧‧內表面
210‧‧‧槽端壁
22‧‧‧卡鉤
31‧‧‧第一承載體
311‧‧‧第一連接端
312‧‧‧鉸接端
313、314‧‧‧缺口
321‧‧‧第一鉸接軸
3211‧‧‧第一卡持塊
33‧‧‧第二承載體
3301‧‧‧上表面
331‧‧‧延伸部
333‧‧‧第二連接端
34‧‧‧第二鉸接部
3410‧‧‧第二連杆
342、343‧‧‧第二墊圈
351‧‧‧第三主體板
352‧‧‧第三連接端
36‧‧‧連接部
3610‧‧‧連杆
362、363‧‧‧墊圈
371‧‧‧第三鉸接軸
3711‧‧‧第三卡持塊
100‧‧‧行動電話
101‧‧‧安裝面
11‧‧‧第一容置槽
112‧‧‧第一鉸接孔
121‧‧‧卡合孔
123‧‧‧滑塊
201‧‧‧外螢幕
21‧‧‧第二容置槽
211‧‧‧連接孔
30‧‧‧旋轉機構
310‧‧‧第一主板體
3110‧‧‧第一連接孔
3120‧‧‧第二鉸接孔
32‧‧‧第一鉸接部
3210‧‧‧第一連杆
322、323‧‧‧第一墊圈
330‧‧‧第二主體板
3302‧‧‧凹槽
332‧‧‧開口
3331‧‧‧第二連接孔
341‧‧‧第二鉸接軸
3411‧‧‧第二卡持塊
35‧‧‧第三承載體
3510‧‧‧第三鉸接孔
3521‧‧‧第三連接孔
361‧‧‧連接軸
3611‧‧‧卡持塊
37‧‧‧第三鉸接部
3710‧‧‧第三連杆
372‧‧‧第三墊圈
圖1係應用本發明旋轉機構之一較佳實施例之行動電話之立體分解圖。
圖2係圖1所示之行動電話之一顯示幕裝置之另一視角之放大示意 圖。
圖3係應用於圖1所示之行動電話之旋轉機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4係圖3所示旋轉機構組裝圖。
圖5係圖1所示行動電話之組裝圖。
圖6係圖1所示行動電話之部分組裝示意圖,其中,旋轉機構組裝於行動電話上。
圖7至圖9係圖6所示之旋轉機構旋轉過程狀態圖。
圖10係圖9所示之旋轉機構旋轉狀態下顯示幕裝置之狀態示意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帶式電子裝置,如行動電話、PDA等。
請一併參閱圖1,現以本發明旋轉機構之一較佳實施例旋轉機構30應用於行動電話100為例加以說明。該行動電話100包括一本體10、一顯示幕20及將顯示幕20可旋轉之裝設於本體10上之所述旋轉機構30。
所述本體10為一長方體,其包括一安裝面101及凸設於安裝面101一端之鍵盤102。該安裝面101之中部凹設一第一容置槽11。該第一容置槽11為一長方形凹槽,其包括二相對之槽側壁111。該二槽側壁111相對之一端分別開設一第一鉸接孔112。該安裝面101上與該鍵盤102相對之端部設置一卡合部12,該卡合部12包括一卡合孔121、一與卡合孔121垂直貫通之滑孔122及一滑動地安裝 於滑孔122上之滑塊123。
請一併參閱圖2,所述顯示幕20包括一外螢幕201及一內表面202。該外螢幕201用於顯示所述行動電話100之資訊。該內表面202上設有一第二容置槽21及一卡鉤22。該第二容置槽21為一長方形凹槽,其凹設於該內表面202之中部並與該第一容置槽11相對。該第二容置槽21包括二相對之槽端壁210。該二槽端壁210中部分別凹設一連接孔211。該卡鉤22大致呈L型,其凸設於該內表面202上。該卡鉤22用於與本體10之卡合部12之滑塊123相卡持配合,從而使顯示幕20貼合固持於本體10上。
請一併參閱圖3,該旋轉機構30包括一第一承載體31、一第一鉸接部32、一第二承載體33、一第二鉸接部34、一第三承載體35、一連接部36及一第三鉸接部37。
該第一承載體31包括一第一主板體310、二第一連接端311及二鉸接端312。第一主板體310大致呈矩形板狀,其相對之兩端之中部分別向內凹設一缺口313、314從而形成所述二第一連接端311及二鉸接端312。該二第一連接端311為長方形塊體狀,其相對凸設於缺口313兩側。該二第一連接端311相對開設一第一連接孔3110,該第一連接孔3110貫通第一連接端311與缺口313相連通。該第一連接孔3110與該第一鉸接孔112相對應。該二鉸接端312大致為矩形板狀,其相對之表面上相對凹設有與缺口314相連通之第二鉸接孔3120。
該第一鉸接部32包括二第一鉸接軸321及兩對第一墊圈322、323。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鉸接軸321為長杆螺釘,其包括一圓柱狀第一連杆3210及凸設於該第一連杆3210一端之第一卡持塊3211。 該第一卡持塊3211為螺釘頭,其外徑大於第一連杆3210。第一墊圈322、323由橡膠等彈性材質製成,其緊密套於該第一鉸接軸321上,用以提供摩擦阻力。該二第一鉸接軸321之第一連杆3210分別穿過一相應之第一連接孔3110,並且可裝設於該第一鉸接孔112內,從而使該第一承載體31可旋轉之裝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
該第二承載體33包括一第二主體板330、一延伸部331及二第二連接端333。該第二主體板330為一長方形板,其具有一上表面3301。該上表面3301中部靠近一邊緣凹設有一圓形凹槽3302。該延伸部331由該第二主體板330一側中部延伸形成,其可裝設於該缺口314內。該延伸部331之自由端部之中部開設一開口332,從而於開口332兩側相對形成該二第二連接端333。該二第二連接端333相對開設有第二連接孔3331,該第二連接孔3331貫通該第二連接端333與該開口332相連通。該第二連接孔3331與該第二鉸接孔3120相對應。
該第二鉸接部34與該第一鉸接部32結構大致相同,其包括二第二鉸接軸341及兩對第二墊圈342、343。該第二鉸接軸341包括一圓柱狀之第二連杆3410及凸設於該第二連杆3410一端之第二卡持塊3411。每對第二墊圈342、343緊密套設於該第二鉸接軸341上,用以提供摩擦阻力。該二第二鉸接軸341分別穿過該二第二連接端333之第二連接孔3331,並且可裝設於該第二鉸接孔3120內,從而使該第二承載體33可旋轉之裝設於該第一承載體31上並與第一承載體31共同容置於第一容置槽11內。
第三承載體35包括一第三主體板351及二第三連接端352。該第三 主體板351呈長條狀,其中部設有一貫通於該第三主體板351之第三鉸接孔3510。該二第三連接端352為矩形塊狀,其由該第三主體板351一側間隔凸設形成。該二第三連接端352相對開設有一第三連接孔3521。該第三連接孔3521貫通該第三連接端352,其與第三鉸接孔3510軸向垂直設置。
該連接部36與該第二鉸接部34結構大致相同,其包括二連接軸361及兩對墊圈362、363。該連接軸361包括一連杆3610及凸設於該連杆3610一端之卡持塊3611。每對墊圈362、363套設於該連接軸361上,用以提供摩擦阻力。該二連接軸361分別穿過該二第三連接端352之第三連接孔3521,並且可裝設於該二連接孔211內,從而使該第三承載體33容置並固定於該第二容置槽21內。
第三鉸接部37包括一第三鉸接軸371及一第三墊圈372。該第三鉸接軸371包括一圓柱狀之第三連杆3710及凸設於該第三連杆3710一端之第三卡持塊3711。第三墊圈372由橡膠等彈性材質製成,其緊密套於該第三鉸接軸371上,用以提供摩擦阻力。第三連杆3710可穿過該第三鉸接孔3510並固定於該凹槽3302內,從而使該第三承載體35可旋轉之裝設於該第二承載體33上。
請一併參閱圖4至圖6,組裝時,首先將該第一承載體31裝配於該本體10之第一容置槽11內。先將第一鉸接部32之第一墊圈322套設於該二第一鉸接軸321之第一連杆3210上,並將該二第一連杆3210分別穿過第一連接孔3110,該第一卡持塊3211與第一墊圈322緊緊抵持,增加彼此之間摩擦阻力;然後將第一墊圈323套於該二第一連杆3210伸出該第一連接端311之一端上,最後將二第一鉸接軸321裝設於該第一鉸接孔112內,從而將該第一承載體31 裝設於該本體10上。此時,該第一墊圈323被夾緊於該第一容置槽11之槽側壁111與該第一連接端311之間,以增加其摩擦阻力。
然後,以上述同樣之方式將第二承載體33藉由第二鉸接部34可旋轉之裝配於該第一承載體31之鉸接端312上。再將第三鉸接軸371穿過第三承載體35之該第三鉸接孔3510並且固定於該第二承載體33之凹槽3302內,從而使該第三承載體35可旋轉之裝設於該第二承載體33上。此時第三墊圈372被夾緊於該第二承載體33與該第三承載體35之間。
將該第三承載體35裝配於該顯示幕20之第二容置槽21內。先將連接部36之墊圈362套設於該二連接軸361之連杆3610上,並將該二連杆3610分別穿過第三連接孔3521,該卡持塊3611與墊圈362緊緊抵持,增加彼此之間摩擦阻力;然後將墊圈363套於該二連杆3610伸出該第三連接端352之一端上,最後將二連接軸361裝設於該連接孔211內,從而將該第三承載體35裝設於該顯示幕20上。該顯示幕20藉由該旋轉機構30裝配於該本體10上。此時,該顯示幕20上之卡鉤22容置於該卡合孔121內,滑動該滑塊123將其卡持,從而使顯示幕20卡合於本體10上。
當需要調整顯示幕20時,先滑動滑塊123,使其與卡鉤22解鎖,顯示幕20便與本體10解除卡合。請一併參閱圖7,然後,向遠離本體10之方向平移顯示幕(圖未示),顯示幕20帶動該第二承載體33及第三承載體35一同遠離該第一容置槽11;此時,該顯示幕20、該第二承載體33及第三承載體35與本體10處於平行狀態。與此同時,該第一承載體31藉由該二第二鉸接軸341相對該第三承載體35旋轉一定角度,並且藉由該二第一鉸接軸321相對該本體 10旋轉而傾斜一定角度;該第一墊圈322、323與該第一連接端311、第一鉸接軸321及該第一安裝槽11之槽側壁111三者之間產生摩擦阻力,從而使該第一承載體31保持傾斜狀態;同樣該第二墊圈342、343產生之摩擦阻力使該第二承載體33保持水準狀態,從而使該顯示幕保持與本體10平行狀態。
請一併參閱圖8,再將顯示幕20(圖未示)相對本體10旋轉90度,使該第三承載體35藉由該第三鉸接軸371相對該第二承載體33旋轉90度。並藉由該墊圈372與該第三鉸接軸371及第三承載體35產生之摩擦阻力保持此狀態。請一併參閱圖9,再將顯示幕20向該鍵盤區傾斜並與第一承載體31抵持,此時該第二承載體33藉由第二鉸接軸341旋轉與該第一承載體31處於同一平面上,並藉由該第二墊圈342、343之摩擦阻力保持此狀態,從而該顯示幕20保持傾斜狀態,並使外螢幕201與該鍵盤區102成一定角度,方便使用者觀看並操作,請一併參閱圖10。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鉸接軸321、第二鉸接軸341及二連接軸361之數量可以為一個;所述第一墊圈322、第二墊圈342、343及墊圈362、363之數量做相應之改變。所述第一連接端311、鉸接端312、第二連接端333及第三連接端352之數量做相應之改變。
所述旋轉機構30藉由第二鉸接部34及第三鉸接部37帶動顯示幕20之旋轉;第一鉸接部32相對本體10之旋轉,以及第一鉸接部32與第二鉸接部34及第三鉸接部37之配合,使顯示幕20相對本體10旋轉而實現多種視角,方便使用者觀看並操作。所述旋轉機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10‧‧‧本體
102‧‧‧鍵盤
111‧‧‧槽側壁
12‧‧‧卡合部
122‧‧‧滑孔
20‧‧‧顯示幕
30‧‧‧旋轉機構
32‧‧‧第一鉸接部
34‧‧‧第二鉸接部
36‧‧‧連接部
100‧‧‧行動電話
101‧‧‧安裝面
11‧‧‧第一容置槽
112‧‧‧第一鉸接孔
121‧‧‧卡合孔
123‧‧‧滑塊
201‧‧‧外螢幕
31‧‧‧第一承載體
33‧‧‧第二承載體
35‧‧‧第三承載體
37‧‧‧第三鉸接部

Claims (15)

  1. 一種旋轉機構,用以將一顯示幕旋轉連接於一本體上,其改良在於:該旋轉機構包括一第一承載體、一第一鉸接軸、一第二鉸接軸、一第二承載體、一連接部、一第三鉸接軸及一第三承載體,該第一承載體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端,該第一承載體藉由該第一連接端及該第一鉸接軸旋轉地裝設於本體上,該第二承載體藉由該第二鉸接軸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一承載體上,第三承載體設有一第三鉸接孔及二第三連接端,每一第三連接端相對開設有一第三連接孔,該第三連接孔與該第一鉸接軸及該第二鉸接軸平行設置,該第三連接孔與該第三鉸接孔軸向垂直設置,該連接部包括二連接軸,該二連接軸分別穿過該二第三連接端之第三連接孔以將該第三承載體的所述第三連接端通過該連接部旋轉地連接於該顯示幕上,該第三鉸接軸穿過該第三承載體的第三鉸接孔以將該第三承載體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二承載體上且用以固定於該顯示幕上,藉由該第一承載體與本體之相對旋轉、第二承載體及第一承載體之相對旋轉,以及第三承載體相對第二承載體之旋轉,使顯示幕可相對本體旋轉至複數角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旋轉機構,其中該本體凹設一用於收容第一承載體及第二承載體之第一容置槽,該旋轉機構還包括一設有第一連接端及至少一對第一墊圈之第一鉸接部;該第一連接端與第一容置槽之一槽側壁相鉸接,且第一連接端與該槽側壁間夾持一第一墊圈以產生摩擦阻力使第一承載體相對本體旋轉且定位於至少一角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旋轉機構,其中該第一容置槽包括二槽側壁,每一槽側壁上設有一第一鉸接孔;該第一鉸接軸包括第一連杆及第一卡持塊,每對第一墊圈套設於第一連杆上並位於該第一連接端兩側,該 第一鉸接軸旋轉之裝設於該第一鉸接孔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旋轉機構,其中該第一承載體還包括二鉸接端,第二承載體包括設有第二連接孔之二第二連接端,該旋轉機構還包括一設有兩對第二墊圈之第二鉸接部,該二第二連接端與該二鉸接端相鉸接,且第二連接端與鉸接端間夾持一第二墊圈以產生摩擦阻力使第二承載體相對第一承載體旋轉且定位於至少一角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旋轉機構,其中所述每一鉸接端設有一第二鉸接孔,該第二鉸接軸包括第二連杆及第二卡持塊,每對第二墊圈套設於第二連杆上並位於該第二連接端兩側,該第二鉸接軸旋轉之裝設於該第二鉸接孔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旋轉機構,其中該第一承載體還包括一第一主體板,其相對之兩端之中部分別向內凹設一缺口,從而形成所述二第一連接端及二鉸接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旋轉機構,其中該連接部包括兩對墊圈,該二連接軸包括連杆及卡持塊;每對墊圈套設於連杆上並位於該第三連接端兩側,該連接軸旋轉之裝設於該第三連接孔內並固定於該第三連接孔內;該二第三連接端用以與所述顯示幕鉸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旋轉機構,其中該旋轉機構還包括一第三墊圈;該第二承載體還包括一第二主體板;該第三承載體還包括一第三主體板,該第三承載體藉由該第三鉸接部旋轉之連接於該第二承載體上,該第三墊圈夾持於第二主體板與第三主體板之間,用以提供摩擦阻力使第三承載體相對第二承載體旋轉且定位於至少一角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旋轉機構,其中該該第三鉸接軸還包括一第三連杆及第三卡持塊,該第二主體板設有一凹槽,該第三鉸接軸可旋轉之裝設於第三鉸接孔內並一端固定於該凹槽內。
  10.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本體,顯示幕及一旋轉機構,該旋轉機構用以將該顯示幕旋轉之連接於本體上,其改良在於:該旋轉機構包括一第一承載體、一第一鉸接軸、一第二鉸接軸、一第二承載體、一連接部、一第三鉸接軸及一第三承載體,該第一承載體包括至少一第一連接端,該第一承載體藉由該第一連接端及該第一鉸接軸旋轉地裝設於本體上,該第二承載體藉由該第二鉸接軸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一承載體上,第三承載體設有一第三鉸接孔及二第三連接端,每一第三連接端相對開設有一第三連接孔,該第三連接孔與該第一鉸接軸及該第二鉸接軸平行設置,該第三連接孔與該第三鉸接孔軸向垂直設置,該連接部包括二連接軸,該二連接軸分別穿過該二第三連接端之第三連接孔以將該第三承載體的所述第三連接端通過該連接部旋轉地連接於該顯示幕上,該第三鉸接軸穿過該第三承載體的第三鉸接孔以將該第三承載體旋轉地連接於該第二承載體上且用以固定於該顯示幕上,藉由該第一承載體與本體之相對旋轉、第二承載體及第一承載體之相對旋轉,以及第三承載體相對第二承載體之旋轉,使顯示幕可相對本體旋轉至複數角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本體凹設一用於收容第一承載體及第二承載體之第一容置槽,該旋轉機構還包括設有至少一對第一墊圈之第一鉸接部;該第一連接端與第一容置槽之一槽側壁相鉸接,且第一連接端與該槽側壁間夾持一第一墊圈以產生摩擦阻力使第一承載體相對本體旋轉且定位於至少一角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承載體還包括二鉸接端,第二承載體包括設有第二連接孔之二第二連接端,該旋轉機構還包括一設有兩對第二墊圈之第二鉸接部,該二第二連接端與該二鉸接端相鉸接,且第二連接端與鉸接端間夾持一第二墊圈以產生摩擦阻力使第二承載體相對第一承載體旋轉且定位於至少一角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旋轉機構還包括一第三墊圈;該第二承載體還包括一第二主體板;該第三承載體還包括一第三主體板,該第三承載體藉由該第三鉸接部可旋轉之連接於該第二承載體上,該第三墊圈夾持於第二主體板與第三主體板之間,用以提供摩擦阻力使第三承載體可相對第二承載體旋轉且定位於至少一角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幕設有一收容第三承載體之第二容置槽,該旋轉機構還包括兩對墊圈;第三連接端與第二容置槽之槽端壁之間夾持一墊圈以產生摩擦阻力。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容置槽包括二相對之設有連接孔之槽端壁,該連接軸包括連杆及卡持塊,每對墊圈套設於連杆上並位於該鉸接端兩側,該連接軸旋轉之裝設於該第三連接孔內並固定於該第三連接孔內。
TW98101663A 2009-01-16 2009-01-16 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428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1663A TWI428084B (zh) 2009-01-16 2009-01-16 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1663A TWI428084B (zh) 2009-01-16 2009-01-16 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9550A TW201029550A (en) 2010-08-01
TWI428084B true TWI428084B (zh) 2014-02-21

Family

ID=4485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1663A TWI428084B (zh) 2009-01-16 2009-01-16 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808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0038B1 (en) * 2000-04-18 2002-08-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uter with articulated mechanism
TWM240769U (en) * 2003-07-04 2004-08-11 High Tech Comp Corp Shiftable pivot structure
CN1614974A (zh) * 2003-11-06 2005-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具有旋转型显示器的移动电话的铰链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0038B1 (en) * 2000-04-18 2002-08-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uter with articulated mechanism
TWM240769U (en) * 2003-07-04 2004-08-11 High Tech Comp Corp Shiftable pivot structure
CN1614974A (zh) * 2003-11-06 2005-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具有旋转型显示器的移动电话的铰链设备
US20050124392A1 (en) * 2003-11-06 2005-06-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nge device for mobile phone having rotation type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9550A (en) 2010-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1783B2 (en) Double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28968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625273B2 (en) Docking st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870031B2 (en) Hinge device applicable to soft display screen
US859954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hinge
US8861211B2 (en) Collapsi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pivot structure
US7984533B2 (en) Dual-axis hinge mechanism
US7836554B2 (en) Double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00064475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493725B2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336168B2 (en) Hing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060128929A (ko) 휴대형 전자 장치용 모듈형 힌지
US8602375B2 (en) Portable and foldable support bracket
EP1528757A1 (en) Swivel hinge device for a portable terminal
JP2013239051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168242A (ja) 2軸ヒンジ並びにこの2軸ヒンジ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KR20110079557A (ko) 슬라이드형 전자장치
JP2011147101A (ja) 電子装置
TW201630510A (zh) 保護套
US8453299B2 (en) Connecting module and slid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157781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lidable cover
TWI428084B (zh) 旋轉機構及應用該旋轉機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20162926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293927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66239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