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4589B -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4589B
TWI424589B TW098137080A TW98137080A TWI424589B TW I424589 B TWI424589 B TW I424589B TW 098137080 A TW098137080 A TW 098137080A TW 98137080 A TW98137080 A TW 98137080A TW I424589 B TWI424589 B TW I4245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layer
light
form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7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8460A (en
Inventor
Ding Yuan Chen
Wen Chih Chiou
Chen Hua Yu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547,42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742441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filed Critical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Publication of TW201108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8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4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45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1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light reflecting structure, e.g. semiconductor Bragg refl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05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6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 H01L33/30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33/32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ntaining nitrog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半導體裝置,特別有關於結晶III-V族發光二極體。
一般而言,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是由第一導電型的第一導電層、主動層與第二導電型的第二導電層所構成,並且在正偏壓(forward-biased)下會產生光線。不同顏色的發光二極體可使用不同能隙(band gap)的材料形成。典型的主動層會從發光層的兩側射出光線,且光線會往所有的方向傳播。然而,由於從兩側並往所有方向射出的光線中,會有部分的光能被損失掉,因此在實際的應用上,常僅需要光線從單一側並沿著特定的方向射出。
在一種提升光線從發光二極體裝置單一側的射出量的方法中,是在基板與發光二極體結構之間形成反射層。反射層包括金屬反射材料,其會使從基板側上的發光二極體裝置射出的光線反射回向發光二極體的發光面,藉此提升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光效率(light efficiency)。
雖然反射金屬層能幫助光線從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單一側射出,然而射出的光線一般仍會朝向超過180°的範圍的所有方向傳播。往所有方向傳播的光線在某些需要光線沿著特定方向射出的應用中,例如透鏡組或類似的裝置,是不期望的。
在另一種強化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光線輸出量的方法中,是將發光表面粗操化。具有平滑表面的發光二極體裝置會有較高程度的全內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其中光線會傾向反射回主動層,而不是被射出。為了降低全內反射的程度,可將發光二極體裝置的表面粗操化。表面粗操度一般是在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時,藉由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製程控制,或者是在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之後,藉由蝕刻製程控制。雖然表面粗操化會提升光線的輸出量,然而要在粗操表面上形成良好的歐姆接觸有困難度。
又另一種強化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光線輸出量的方法包括形成奈米柱。在此方法中,發光二極體裝置包括許多個從基板垂直地向上延伸的奈米級發光柱。然而,由於奈米柱產生的大部分光線,會以大於臨界角度的角度入射於奈米柱的側壁上,因此從奈米柱結構輸出的光線仍會由於全內反射的因素而減少。
根據上述,因此有需要光效率提升的發光二極體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裝置,包括:一基板;一發光二極體結構,形成在該基板上,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具有一下方發光二極體層、一主動層與一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以及多數個嵌入元件,至少延伸穿過部分該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該些嵌入元件由上方觀看是被該發光二極體結構所圍繞,該些嵌入元件的折射係數不同於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本發明也提供一種發光二極體裝置,包括:一基板;以及一發光二極體結構,位於該基板上,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具有至少位於一第一導電層中的多數個嵌入元件,該些嵌入元件的折射係數不同於嵌入該些嵌入元件的該發光二極體結構的一薄膜。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在該基板上形成一發光二極體結構,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包括一下方發光二極體層、一主動層與一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以及形成多數個嵌入元件,其由上方觀看是被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圍繞,該些嵌入元件的折射係數不同於該發光二極體結構。
有關各實施例之製造和使用方式是如以下所詳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所提供之各種可應用的發明概念是依具體內文的各種變化據以實施,且在此所討論的具體實施例僅是用來顯示具體使用和製造本發明的方法,而不用以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提供形成發光二極體的新穎方法。應要了解本發明是顯示說明發明概念的必要步驟,然而也可在範例步驟中進行其他的習知製程。以下是透過各種圖示及例式說明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製造過程。在本發明各種圖示和實施例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
第1圖至第4圖顯示本發明實施例,形成具有嵌入元件的發光二極體裝置100的各種製程步驟。首先請參考第1圖,發光二極體裝置100具有基板102,與形成在基板102上的發光二極體結構104。基板102可為任何發光二極體裝置形成於其上的基板,包括藍寶石(sapphire)基板、碳化矽(SiC)基板、矽基板及類似的基板。對於結晶基板而言,可使用不同的面位向(surface orientation),例如(111)、(110)或(100)。
發光二極體結構104可包括任何用於特定應用的發光二極體結構。一般而言,發光二極體結構104包括形成在基板102表面上的下方發光二極體層(lower LED layer)106。下方發光二極體層106較佳是以第一導電型的摻雜物摻雜的III-V族化合物。舉例來說,可使用n型導電型的III-N族化合物,例如n型氮化鎵(n-GaN)。舉例來說,n型氮化鎵下方發光二極體層106可使用金屬有機氣相磊晶(MOVPE)製程,藉由將基板設置在金屬有機電漿氣相磊晶(MOPVE)設備的反應腔室中,加熱至約1,000℃,並供應氫氣、氨氣與三甲基鎵(trimethyl gallium;TMGa)至反應腔室中而形成。為了形成n型摻雜的氮化鎵,也將矽烷(silane;SiH4 )引入至反應腔室中。反應腔室中的壓力可約為40torr。也可使用其他的製程,例如分子束磊晶製程、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沈積製程、氫化物氣相磊晶製程、液相磊晶製程或類似的製程,並可使用其他的III-N族材料,舉例來說,包括GaN、InN、AlN、Inx Ga(1-x) N、Alx Ga(1-x) N、Alx Iny Ga(1-x-y) N或類似的物質。也可使用其他的III-V族材料。
發光層108(有時也稱為主動層)形成在下方發光二極體層106上。發光層108可包括同質接面(homojunction)、異質接面(heterojunction)、單量子井(single-quantum well;SQW)、多量子井(multiple-quantum well;MQW)或類似的結構。於一示範實施例中,發光層108包括未摻雜的n型氮化鎵銦(gallium indium nitride;Gax Iny N(1-x-y) )。於其他實施例中,發光層108包括其他一般使用的材料,例如氮化鋁銦鎵(Alx Iny Ga(1-x-y) N)。又於其他實施例中,發光層108可為多量子井,包括交替排列的多個井層(例如InGaN)與阻障層(例如GaN)。發光層108的形成方法包括金屬有機氣相磊晶製程、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沈積製程、分子束磊晶製程、氫化物氣相磊晶製程、液相磊晶製程或其他適合的化學氣相沉積法。
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設置在發光層108上。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較佳是以相反於第一導電型的第二導電型摻雜物所摻雜的III-N族化合物,例如p型氮化鎵(p-GaN),並可以相似於形成下方發光二極體層106的製程形成。舉例來說,於一實施例中,是使用n型氮化鎵/多量子井/p型氮化鎵(n-GaN/MQW/p-GaN)發光二極體結構,而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可為p型氮化鎵層,其是使用金屬有機氣相磊晶製程,藉由將反應腔室加熱至約1,000℃,並提供氫氣、氨氣與三甲基鎵(trimethyl gallium;TMGa)至反應腔室中所形成。為了形成p型摻雜的氮化鎵,也將雙環戊二烯基鎂(bis-cyclopentadienylmagnesium;CP2 Mg)引入至反應腔室中。反應腔室中的壓力可約為40torr。
應要注意以上說明是提供用來示例說明發光二極體結構構造的大體概要。其他薄膜,例如反射層(例如分布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全向反射器(omni-directional reflector))、緩衝/成核層、覆蓋/接觸層或類似的薄膜,也可在特定的應用中,視需求及/或期望而存在。此外,應要注意,當薄膜是以單一薄膜做說明時,其可為包括相同或不同材料的多個薄膜。舉例來說,下方發光二極體層與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可各別包括一或多個接觸層,及一或多個覆蓋層,上述兩種薄膜可以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發光二極體結構的結構也可根據使用的材料種類與預期的應用而改變。本發明實施例預料可使用多種種類的發光二極體結構,其會在發光二極體結構104中提供嵌入結構。
也應要注意以上製程是採用p型上方層的發光二極體結構(p-up LED structure)。於此實施例中,採用的下方發光二極體層106是被摻雜而具有n型導電型,而採用的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是被摻雜而具有p型導電型。於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是使用n型上方層的發光二極體結構(n-up LED structure),其中採用的下方發光二極體層106及/或基板102是被摻雜而具有p型導電型,而採用的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是被摻雜而具有n型導電型。
請參考第1圖,圖案化罩幕120包括一或多個介電層。於一實施例中,圖案化罩幕120包括,舉例來說,使用四乙基矽酸鹽(tetra-ethyl-ortho-silicate;TEOS)及氧氣作為前趨物的熱氧化技術或化學氣相沉積技術所形成的二氧化矽層;或是使用矽烷(silane)與氨氣(ammonia)作為前趨物的化學氣相沉積技術所形成的氮化矽層。或者,圖案化罩幕120可以其他的介電材料形成。舉例來說,也可使用氮氧化矽或類似的材料。也可使用多層的硬罩幕,例如由二氧化矽與氮化矽所構成的多個薄膜。另外,也可使用其他例如金屬、金屬氮化物、金屬氧化物或類似的材料。舉例來說,圖案化罩幕120可以金屬鎢形成。
在毯覆性地形成介電層之後,接著可使用習知的微影技術進行圖案化製程,以得到圖案化罩幕120。一般而言,微影技術包含沉積光阻材料,並對光阻材料的圖案部分照光。之後,顯影光阻材料以移除部分光阻材料。剩餘的光阻材料在之後例如蝕刻的製程步驟中,會保護位於其下方的材料。在此範例中,圖案化罩幕120是使用光阻材料,藉由在光阻材料中形成開口圖案,並然後將開口圖案蝕刻至毯覆的介電層中所形成。最後形成在圖案化罩幕120中的開口會露出部分發光二極體結構104,以進行之後的蝕刻製程。
第2圖顯示本發明實施例在進行蝕刻步驟之後,會在發光二極體裝置100中形成開口202。在蝕刻製程中,圖案化罩幕120會保護位於其下方的發光二極體結構104不被蝕刻。最後,會移除發光二極體結構104未被保護的部分,藉此形成開口202。於一實施例中,蝕刻製程至少包括使用氫氧化鉀(KOH)的光強化電化學濕式蝕刻製程(photo-enhanced electrochemical(PEC)wet etch)。開口202的寬度較佳介於約10nm至約10μm,且至少向下延伸至基板102。也可使用其他的蝕刻製程,包括乾式蝕刻製程(例如感應偶合電漿蝕刻製程(inductively-coupled plasma(ICP)etching)、反應離子蝕刻製程(reactive ion etching;RIE)及類似的製程)及/或濕式蝕刻製程(例如化學蝕刻製程、光輔助的低溫蝕刻製程(photo-assisted cryogenic(PAC)etching)及類似的製程)。應要注意開口202可為任何的形狀,例如三角錐形(pyramid)、錐形(tapered)、圓柱形(cylindrical)、半圓形(semisphere)、柱形(column)、矩形(rectangular)或類似的形狀,而以圓形的開口202為較佳。
第3圖顯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發光二極體裝置100,在填充開口202之後會形成嵌入元件302。應要注意在此實施例中,開口202與形成於其中的嵌入元件302,是與發光二極體結構104的所有薄膜接觸。於此實施例中,較佳是使用非導電性材料或介電材料填充開口202。舉例來說,嵌入元件302可為藉由化學氣相沉積製程形成的例如二氧化矽的介電材料。也可使用其他的材料,例如旋轉塗佈玻璃、環氧樹脂或類似的材料。根據上述,嵌入元件是指以固體材料填充開口202所形成的分開固體結構。因此,嵌入元件並不是圍繞未填充的開口或內連接的開口(不論是填充的或未填充的開口),例如環繞奈米柱的內連接間隙(interconnected space)。
雖然可使用任何適當的材料形成嵌入元件302,然而在用來形成嵌入元件302的材料中,以具有不同於發光二極體結構104的折射係數的材料為較佳。在此方法中,折射係數的差異性,會使從發光二極體結構104的發光層108射出的光線,被反射及/或折射回向一般的視向(viewing direction)。
若有必要,可進行平坦化製程。根據用來形成嵌入元件302的方法,有可能會期望從發光二極體結構104的表面,移除用來形成嵌入元件302的過度填充材料。此能以化學機械研磨製程、回蝕刻製程或類似的製程來完成。
圖案化罩幕120可在形成嵌入元件302之前或之後移除。於一實施例中,圖案化罩幕120可藉由在氫氟酸(HF)中的濕浸潤法移除。於其他實施例中,圖案化罩幕120是在平坦化製程中被移除。
第4圖顯示本發明實施例,在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上形成任選的(optional)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410。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410可用來幫助平坦化上方發光二極體層,以利於在之後得到良好的歐姆接觸,並能以相似於用來形成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的製程形成。然而,也可使用其他的製程及材料。
之後,可進行製程以完成發光二極體裝置100。舉例來說,可分別在第一與第二接觸層形成電性接觸(前側及/或後側接觸),可形成保護層,並可分割及封裝發光二極體裝置。
第5圖及第6圖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形成具有嵌入元件的發光二極體裝置200的各種製程步驟。第5圖及第6圖是採用相似於先前參照第1圖所述的起始結構,其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但也可使用其他的結構。因此,本實施例的方法是以上述參照第1圖所討論的製程之後,進行以下參照第5圖及第6圖所述的製程做說明。
第5圖顯示本發明實施例,進行蝕刻步驟以形成開口502。與先前參照第2圖所進行的蝕刻步驟不同,本實施例中的蝕刻製程所形成的開口502,僅延伸穿過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於一實施例中,所進行的蝕刻製程至少包括使用氫氧化鉀的光強化電化學濕式蝕刻製程。也可使用其他的蝕刻製程,包括乾式蝕刻製程(例如感應偶合電漿蝕刻製程、反應離子蝕刻製程及類似的製程)及/或濕式蝕刻製程(例如化學蝕刻製程、光輔助的低溫蝕刻製程及類似的製程)。應要注意開口502可為任何的形狀,例如三角錐形(pyramid)、錐形(tapered)、圓柱形(cylindrical)、半圓形(semisphere)、柱形(column)、矩形(rectangular)或類似的形狀,而以寬度介於約10nm至約10μm的圓形開口為較佳。
請參考第6圖,之後可以介電材料填充開口502,藉此形成嵌入元件602,且若有需要,可以相似於先前參照第3圖所述的方法平坦化之。
第6圖也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上形成任選的(optional)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610。任選的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610可用來幫助平坦化上方發光二極體層,以利於在之後得到良好的歐姆接觸,且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610能以相似於先前參照第4圖所述用來形成任選的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410的方法形成。可進行製程以完成發光二極體裝置200。舉例來說,可分別在第一與第二接觸層形成電性接觸(前側及/或後側接觸),可形成保護層,並可分割及封裝發光二極體裝置。
第7圖及第8圖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形成具有嵌入元件的發光二極體裝置300的各種製程步驟。第7圖及第8圖是採用相似於先前參照第1圖所述的起始結構,其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但也可使用其他的結構。
請參考第7圖,形成的開口702僅穿過部分的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相較於上述延伸穿過所有的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的開口,此實施例中的開口僅延伸穿過部分的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開口702可藉由使用氫氧化鉀的光強化電化學濕式蝕刻製程形成。也可使用其他的蝕刻製程,包括乾式蝕刻製程(例如感應偶合電漿蝕刻製程、反應離子蝕刻製程及類似的製程)及/或濕式蝕刻製程(例如化學蝕刻製程、光輔助的低溫蝕刻製程及類似的製程)。應要注意開口702可為任何的形狀,例如三角形(triangular)、錐形(tapered)、圓柱形(cylindrical)、半圓形(semisphere)、柱形(column)、矩形(rectangular)或類似的形狀,而以寬度介於約10nm至約10μm的圓形開口為較佳。
請參考第8圖,之後,可移除圖案化光罩120(參考第7圖),並可以介電材料填充開口702,藉此形成嵌入元件802。若有需要,可以相似於先前參照第3圖所述的方法進行平坦化製程。
應要注意嵌入元件802也可使用導電材料形成。於此實施例中,嵌入元件802並未與發光層108接觸,且因此可使用埋藏於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中的導電材料形成。舉例來說,嵌入元件802可包括氧化銦錫(indium-tin-oxide;ITO)或氧化鋅(ZnO)。
第8圖也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在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110上形成任選的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810。任選的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810可用來幫助平坦化上方發光二極體層,以利於在之後得到良好的歐姆接觸,且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810能以相似於先前參照第4圖所述用來形成任選的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410的方法形成。然後可進行製程以完成發光二極體裝置300。舉例來說,可分別在第一與第二接觸層形成電性接觸(前側及/或後側接觸),可形成保護層,並可分割及封裝發光二極體裝置。
第9圖至第11圖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形成具有嵌入元件的發光二極體裝置400的各種製程步驟。首先請參考第9圖,介電層902形成在基板102上。介電層902可包括一或多個介電層。於一實施例中,舉例來說,介電層902可包括使用四乙基矽酸鹽(tetra-ethyl-ortho-silicate;TEOS)及氧氣作為前趨物的熱氧化技術或化學氣相沉積技術所形成的二氧化矽層。或者,介電層902可以其他的介電材料形成。舉例來說,也可使用氮化矽、氮氧化矽或類似的材料,且也能以例如化學氣相沉積的製程形成。也可使用多層的介電層,例如由二氧化矽與氮化矽所構成的多層薄膜。介電層902的厚度較佳介於約2μm至約6μm。
第10圖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中,接著圖案化介電層902(參照第9圖)以形成嵌入元件1002。於一實施例中,是使用習知的微影技術圖案化介電層902。於此範例中,是使用光阻材料製造嵌入元件1002。每個嵌入元件1002的高度較佳介於約50至約1000,且寬度介於約10nm至約10μm。嵌入元件1002可為任何的形狀,例如矩形(rectangle)、圓形(circle)、橢圓形(oval)、三角形(triangle)及/或類似的形狀,而以圓形為較佳。
然後形成如第11圖所示的發光二極體結構104。應要注意發光二極體結構104可使用如先前參照第1圖所述的相似材料及相似製程形成,但由於使用的製程與材料是用來形成嵌入元件,因此發光二極體結構104將只形成在基板102露出的部分。於此方法中,是以不同於先前參照第1圖至第4圖所述的順序,亦即,是以先形成嵌入元件1002,然後形成發光二極體結構104的順序,形成相似於先前所述的裝置。
第12圖至第14圖顯示各種具有圓形嵌入元件1204的發光二極體1202的平面圖。詳細地說,第12圖顯示具有依行與列(columns and rows)排列的嵌入元件1204的發光二極體1202;第13圖顯示具有交錯排列的嵌入元件1204的發光二極體1202;且第14圖顯示具有排列成另一圖案的嵌入元件1204的發光二極體1202。雖然各個嵌入元件1204可為任何的形狀,然而在第12圖至第14圖顯示的較佳實施例中,嵌入元件1204為圓形。於此實施例中,圓形嵌入元件1204的直徑較佳介於約10nm至約10μm。也可使用其他例如橢圓形(elliptical)、矩形(rectangular)、三角形(triangular)或類似的形狀及其他的圖案。
也應要注意可調整嵌入元件的形狀與圖案以降低電流擁擠(current crowding)的程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嵌入元件是以介電材料形成,上述嵌入元件可作用為電流阻隔(current blocking)元件,造成電流在嵌入元件的周圍流動,而可能使得裝置的溫度升高,並使裝置失效。在如第14圖中所述的實施例能夠幫助降低電流擁擠的程度。此外,在如第8圖中所述的實施例中,嵌入元件並未與主動層接觸,並可使用導電材料形成嵌入元件。這能夠更進一步地減少電流擁擠的效應。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發光二極體裝置
102...基板
104...發光二極體結構
106...下方發光二極體層
108...發光層(或主動層)
110...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120...圖案化罩幕
200...發光二極體裝置
202...開口
300...發光二極體裝置
302...嵌入元件
400...發光二極體裝置
410‧‧‧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502‧‧‧開口
602‧‧‧嵌入元件
610‧‧‧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702‧‧‧開口
802‧‧‧嵌入元件
810‧‧‧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902‧‧‧介電層
1002‧‧‧嵌入元件
1202‧‧‧發光二極體
1204‧‧‧嵌入元件
第1圖至第4圖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各種製程步驟。
第5圖及第6圖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各種製程步驟。
第7圖及第8圖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各種製程步驟。
第9圖至第11圖顯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各種製程步驟。
第12圖至第14圖顯示各種具有圓形嵌入元件的發光二極體的平面圖。
100...發光二極體裝置
102...基板
104...發光二極體結構
106...下方發光二極體層
108...發光層(或主動層)
110...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302...嵌入元件
410...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Claims (20)

  1. 一種發光二極體裝置,包括:一基板;一發光二極體結構,形成在該基板上,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具有一下方發光二極體層、一主動層與一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以及多數個嵌入元件,至少延伸穿過部分該發光二極體結構的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該些嵌入元件由上方觀看是被該發光二極體結構所圍繞,該些嵌入元件的折射係數不同於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更包括一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設置在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些嵌入元件延伸穿過該主動層與下方發光二極體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至少部分的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是位於該些嵌入元件與該主動層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些嵌入元件包括一導電材料。
  6. 一種發光二極體裝置,包括:一基板;以及一發光二極體結構,位於該基板上,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具有至少位於一第一導電層中的多數個嵌入元件,該些嵌入元件的折射係數不同於嵌入該些嵌入元件的該發光二極體結構的一薄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些嵌入元件延伸穿過該發光二極體結構的一主動層。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些嵌入元件只延伸穿過部分的該第一導電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包括一第二導電層,延伸在該些嵌入元件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些嵌入元件與該發光二極體結構的一主動層分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發光二極體裝置,其中該些嵌入元件包括一導電材料。
  12. 一種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在該基板上形成一發光二極體結構,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包括一下方發光二極體層、一主動層與一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以及形成多數個嵌入元件,其由上方觀看是被該發光二極體結構圍繞,該些嵌入元件的折射係數不同於該發光二極體結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更包括在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與該些嵌入元件上形成一第二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其中形成該發光二極體結構的步驟是在形成該些嵌入元件的步驟之前進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其中形成該些嵌入元件的步驟包括在該發光二極體結構上形成一圖案化罩幕,蝕刻該發光二極體結構以形成多數個開口,以及以一材料填充該些開口。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其中該蝕刻步驟蝕刻穿過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該主動層與至少部分的該下方發光二極體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其中該蝕刻步驟只蝕刻穿過部分的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其中該些嵌入層包括一導電材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其中該蝕刻步驟蝕刻穿過該第一上方發光二極體層到該主動層。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形成發光二極體裝置的方法,其中該形成該些嵌入元件包括,在該形成該發光二極體結構之前,形成一介電層,並圖案化該介電層以露出部分該基板,其中該形成該發光二極體結構是在該些嵌入元件之間露出的基板上進行。
TW098137080A 2009-08-25 2009-11-02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TWI424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47,428 US8742441B2 (en) 2008-09-10 2009-08-25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embedded elem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8460A TW201108460A (en) 2011-03-01
TWI424589B true TWI424589B (zh) 2014-01-21

Family

ID=4483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7080A TWI424589B (zh) 2009-08-25 2009-11-02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26151A (zh)
TW (1) TWI42458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8364A (en) * 2003-11-18 2005-06-01 Itswell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719498A (en) * 2005-11-10 2007-05-16 Seoul Opto Devices Co Ltd AC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photonic crystal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0913308A (en) * 2007-09-13 2009-03-16 Chi Mei Lighting Tech Corp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TW200926461A (en) * 2007-12-06 2009-06-16 Bridgelux Inc Improved LED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4811B (zh) * 2003-04-15 2010-09-01 发光装置公司 发光系统
KR100862505B1 (ko) * 2006-02-01 2008-10-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300017A (ja) * 2006-05-02 2007-11-15 Sanken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発光素子
WO2008066712A2 (en) * 2006-11-15 2008-06-0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igh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with emitters within structured 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8364A (en) * 2003-11-18 2005-06-01 Itswell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719498A (en) * 2005-11-10 2007-05-16 Seoul Opto Devices Co Ltd AC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photonic crystal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0913308A (en) * 2007-09-13 2009-03-16 Chi Mei Lighting Tech Corp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TW200926461A (en) * 2007-12-06 2009-06-16 Bridgelux Inc Improved LED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26151A (zh) 2016-01-06
TW201108460A (en) 201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2821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TWI484657B (zh) 發光二極體
KR101600384B1 (ko) 광 추출 구조를 갖는 반도체 발광 장치
KR101891777B1 (ko) 유전체 리플렉터를 구비한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742441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embedded elements
KR101125395B1 (ko)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130115B2 (en) Light-emitting diode with textured substrate
WO2013039344A2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것을 제조하는 방법
US20080303047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of
US8889450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9041029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02468384B (zh) 蚀刻发光器件的生长层以减小漏电
KR20130066308A (ko) 발광소자
US9306120B2 (en) High efficiency light emitting diode
KR20130072825A (ko) 발광소자
US8664020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424589B (zh) 發光二極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US8377728B1 (en) Method for mak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KR20110078569A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50109143A (ko) 버퍼 구조물을 구비하는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