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3907B -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3907B
TWI413907B TW099117841A TW99117841A TWI413907B TW I413907 B TWI413907 B TW I413907B TW 099117841 A TW099117841 A TW 099117841A TW 99117841 A TW99117841 A TW 99117841A TW I413907 B TWI413907 B TW I4139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tude
signal
test
data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17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5035A (en
Inventor
Chia Hua Hsu
Kuang Fu Cheng
Pei Si Wu
Original Assigne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TW099117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3907B/zh
Priority to US13/117,632 priority patent/US907560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145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5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3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39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53Power saving in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38System on Chi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Description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決定傳送資料訊號振幅大小的方法與裝置,尤其是一種用於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以決定傳送資料訊號振幅大小的方法與裝置。
請參閱第一圖,係繪示習知技術之PCI-E的訊號的電壓圖。一般來說,PCI-E的訊號是一種差動訊號,透過一差動電壓驅動器來產生一D+訊號(如第一圖之實線正弦波)及一D-訊號(如第一圖之虛線反向正弦波),該D+訊號及該D-訊號的電位差為差動電壓,當該D+訊號的電壓大於D-訊號電壓時,也就是D+訊號與D-訊號間有一正電位差,此時稱為邏輯1;當該D+訊號的電壓小於D-訊號電壓時,也就是D+訊號與D-訊號間有一負電位差,此時稱為邏輯0。當該電位差最大時,稱為差動峰值電壓(differential peak voltage,VDIFFp ),而差動峰值電壓的兩倍,即該正電位差與該負電位差之間最大的差距,為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differential peak-to-peak voltage,VDIFFp-p ),而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就是邏輯1及邏輯0之間的訊號振幅。
由於不同的主機所需要的訊號振幅不同,且不同使用情況所需的線長也不同,因此一般PCI-E的傳輸訊號振幅有訂下一規範,以確保輸出振幅足夠讓接收端接收到。其中該規範規定,輸出驅動器所提供的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需在800到1200mV之間,而接收端至少要收的到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為175到1200mV範圍內的訊號。由規範來看,輸出端提供最小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時,接收端可以接受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的通道衰減量最多為625mV。然而實際上大多數的情況,並不會有這麼大量的衰減量,由其是在線長極短的情況下,並不需要打出如此大的振幅,即可使接收端可接收到資訊。
現在的社會正推行著綠色運動,減少能源的消耗就是綠色運動的一種。在PCI-E中,越大的振幅代表使用越多的能源;與傳送端所傳送足夠讓接收端能接收到的最小振幅差距越大,代表浪費的能源越多。如果可以以較低的振幅,並保有傳輸信號的安全性,這樣就可以降低沒有必要的能源消耗。若要降低信號振幅,如果沒有辦法辨別傳送端所傳送足夠讓接收端能接收到的最小振幅,就無法在保持安全穩定的信號傳送下,降低信號振幅。
因此,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的缺點,本案提出「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讓PCI-E在資料訊號傳送之前,先透過作為測試連結是否完成,而需要被傳送的第一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 1,TS1),來測試資料訊號傳送過程中所需的最小振幅,以降低資料傳送過程所使用的電壓,來解決習知技術過於耗電的問題。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決定傳送資料訊號之振幅大小的方法與裝置,其中該方法是透過辨別傳送端所傳送足夠讓接收端能接收到的最小振幅來進行。
根據本發明之一目的,提供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由一本地端傳送一測試訊號,其中該測試訊號具一第一測試振幅,且該第一測試振幅係選自於複數個預設振幅;(b)若接收到來自一遠端回應該測試訊號所回傳之一確收訊號時,確認該遠端已接收到該測試訊號之該第一測試振幅;以及(c)傳送一資料訊號,該資料訊號之振幅以該第一測試振幅為基準。
較佳地,依據上述構想之方法,其步驟(b)列步驟:(b1)於一預設時間間隔內未接收到該遠端所回傳之該確收訊號時,以一第二測試振幅傳送該測試訊號,其中該第二測試振幅係大於該第一測試振幅。
較佳地,依據上述構想之方法,其中第一測試振幅係該些預設振幅中之最小值,該些預設振幅係儲存於一記憶單元的一振幅表。
較佳地,依據上述構想之方法,其中該資料訊號之振幅大於或等於該第一測試振幅,且該方法用於有線訊號的傳遞。
較佳地,依據上述構想之方法,其中該方法用於PCI Express標準,當該本地端傳送該資料訊號時,若該遠端連續回傳至少三個不認可訊號(NAK),則該資料訊號傳送視為不穩定,需重新進行該省電方法,且當該本地端連續收到該確收訊號的數目至少八個時,視為該遠端接收到該測試訊號。
根據本發明之一目的,提供一種資料傳收裝置,用來與一遠端進行溝通,該資料傳收裝置包含:一記憶單元,儲存一振幅表,該振幅表用以儲存複數預設振幅;一訊號振幅控制器,耦接該記憶單元,該訊號振幅控制器自該些預設振幅中選擇一第一振幅;以及一輸出單元,耦接該訊號振幅控制器,係依據該訊號振幅控制器之選擇以傳送一輸出訊號以使得該輸出訊號實質上具有該第一振幅。
較佳地,依據上述構想之裝置,更包含:一輸入單元,用以接收一輸入訊號;以及一管理單元,耦接該訊號振幅控制器與該輸入單元,並用以處理該輸出訊號及該輸入訊號。
較佳地,依據上述構想之裝置,其中該輸出單元及該輸入單元分別透過一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二通道與該遠端進行溝通,該第一通道以及該第二通道的通道衰減量實質上係為定值。
較佳地,依據上述構想之裝置,其中運用於PCI Express系統時,該訊號振幅控制器,用以在一第一使用狀態決定該資料訊號之該第一振幅,並在一第二使用狀態決定該測試訊號之該第一振幅。另包含:一連結調校與狀況的狀態機器(Link Training and Status State Machine,LTSSM),並配置用以在該第二使用狀態時,處理該些測試訊號。
較佳地,依據上述構想之方法,該第一使用狀態為該輸出單元傳送該複數資料訊號時,以及該第二使用狀態為該PCI-Express裝置於一系統開機或初始化的狀態以及該輸出單元傳送該複數資料訊號被視為不穩定後。
以下針對本案之較佳實施例進行描述,請參考附圖,但實際之裝置及所採行的方法並不必須完全符合所描述的內容,熟習本技藝者當能在不脫離本案之實際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做出種種變化、修改及擴充。
請參閱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具有資料傳收裝置20、遠端21以及通道22,其中資料傳收裝置20更包含輸出單元201、輸入單元202、管理單元203、訊號振幅控制器204以及記憶單元205,其中輸出單元201以及輸入單元202與管理單元203耦接,而輸出單元201、管理單元203以及記憶單元205與訊號振幅控制器204耦接。輸出單元201用以傳送輸出訊號,輸入單元202用以接收輸入訊號;記憶單元205包含一振幅表206,振幅表206記錄複數個預設振幅;管理單元203用以處理輸出訊號以及輸入訊號。另外遠端21更包含回覆單元211、接收單元212以及處理單元213,其中回覆單元211以及接收單元212與處理單元213耦接。通道22係包含第一通道221以及第二通道222,而接收單元212透過第一通道221接收輸出單元201所傳送的複數輸出訊號,回覆單元211透過第二通道222傳送輸入單元202所接收的複數輸入訊號。由於第一通道221以及第二通道222可為一固定通道的傳輸路徑,因此第一通道221以及第二通道222的通道衰減量並不會任意改變,其實質上係為一定值,故本發明可使用輸出訊號中的測試訊號,測試出來的一個較佳振幅值,來作為輸出訊號中的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
在上述實施例中,輸入訊號可包括確收訊號。當資料傳收裝置20欲傳送測試訊號時,管理單元203會通知訊號振幅控制器204依據記憶單元205之振幅表206,從複數個預設振幅選擇一第一振幅,並命令輸出單元201以第一振幅傳送測試訊號給遠端21的接收單元212,特別說明的是,記憶單元205可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且振幅表206儲存於其中;若接收單元212接收到測試訊號,會透過回覆單元211回傳確收訊號給輸入單元202;輸入單元202接收到確收訊號後,即表示第一振幅的大小足夠讓接收單元212接收到測試訊號,因此通知管理單元203,以傳達給訊號振幅控制器204,並認定第一振幅可成為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資料訊號之振幅可等於第一振幅,亦可略大於第一振幅,以確保往後能有穩定的資料傳輸。第一振幅的值可儲存於記憶單元205中,或將第一振幅對應於振幅表206中的一預設振幅值標示為可接收振幅。
若接收單元212未接收到第一訊號,即無法回傳確收訊號,此時第一振幅無法成為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此外,亦可將第一振幅對應於振幅表206中的一預設振幅值標示為不可接收振幅。透過管理單元203通知訊號振幅控制器204,依據振幅表206選擇另一大於第一振幅的預設振幅值,作為第二振幅並進行測試,經過複數次振幅測試,即可取得接收單元212可接收的一振幅值,來作為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在較佳實施例中,測試的方式可將第一振幅設置為複數預設振幅的最小值,再依序調高振幅,直到接收單元212可接收到測試訊號為止。
在不同實施例中,透過複數測試振幅的測試後,即可取得至少一可接收振幅的一集合儲存於記憶單元205中,亦或振幅表中複數預設振幅值分別被標示為可接收振幅或不可接收振幅。接著,訊號振幅控制器204從至少一可接收振幅中,選定振幅最小值為一最小振幅,並決定一個與最小振幅相同的資料訊號之振幅,則輸出單元201以資料訊號振幅傳送資料訊號給接收單元212,使資料傳收裝置20以遠端21可接收到的最小振幅來傳送,以達到省電的效果。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從振幅表206中,選定比最小振幅略大之振幅作為資料訊號之振幅,以確保遠端21較少出現無法接收資料訊號的狀況,以達資料訊號傳送過程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傳送狀態。在另一實施例中,資料訊號之振幅亦可不透過振幅表206,而任意選定比最小振幅略大的振幅做為資料訊號之振幅,來保持資料訊號傳送的穩定度。
在不同實施例中,記憶單元205僅儲存了複數個預設振幅值的振幅表206,而資料傳收裝置20另具有一訊號振幅暫存器(圖式中未示出),該訊號振幅暫存器可與訊號振幅控制器204耦接,並可用以儲存包含可接收振幅、最小振幅以及資料訊號之振幅,以供訊號振幅控制器204參考。
在不同實施例中,若第一振幅為預設振幅中的任一數值,則第一振幅之測試可能直接可由遠端21所接收,例如:第一振幅為預設振幅的最大值。因此當第一振幅並非由預設振幅的最小值開始測試時,若資料傳收裝置20接收到確收訊號,管理單元203可通知訊號振幅控制器204,由輸出單元201再以一第三振幅傳送測試訊號,而第三振幅係為預設振幅中一個小於第一振幅的振幅值。
請參閱第三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第二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運用於PCI Express系統之實施例,意即資料傳收裝置30及遠端31皆使用了PCI Express的系統,其中資料傳收裝置30更包含輸出單元301、輸入單元302、第一連結調校與狀況的狀態機器(Link Training and Status State Machine,LTSSM)303、訊號振幅控制器304以及記憶單元305,遠端31更包含回覆單元311、接收單元312以及第二LTSSM 313,而通道32更包含第一通道321以及第二通道322。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管理單元203以及處理單元213分別被第一LTSSM 303以及第二LTSSM 313所取代。
在上述實施例中,訊號振幅控制器304用以在一第一使用狀態決定輸出單元301之資料訊號之第一振幅,並在一第二使用狀態決定輸出單元301之測試訊號的第一振幅。此外,第一使用狀態係為輸出單元301傳送資料訊號時,訊號振幅控制器304會命令輸出單元301以第一振幅進行傳送,而該第二使用狀態為輸出單元301在資料傳收裝置30於開機或初始化的狀態,以及傳送資料訊號被視為不穩定後,意即資料接收裝置31的回覆單元311連續回傳至少三個不認可訊號(NAK)時,資料訊號傳送視為不穩定,而進入第二使用狀態。另外,第一LTSSM 303用以在第二使用狀態時,處理測試訊號以及確收訊號。其中測試訊號係為第一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 one,TS1)以及第二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TS2),而確收訊號係為TS2。在上述實施例中,在第一使用狀態時,PCI Express系統的資料傳收裝置30與遠端31另各有一資料訊號處理單元(圖式未示出),用以處理資料訊號。
在上述實施例中,當訊號振幅控制器304處於第二使用狀態時,資料傳收裝置30欲傳送測試訊號,第一LTSSM 303會通知訊號振幅控制器304依據記憶單元305之振幅表306,從複數個預設振幅選擇一第一振幅,並由訊號振幅控制器304命令輸出單元301以第一振幅傳送測試訊號給遠端31的接收單元312,特別說明的是,記憶單元305可為一非揮發性記憶體,且振幅表306儲存於其中;若接收單元312接收到測試訊號,會透過回覆單元311回傳TS2給輸入單元302;輸入單元302接收到TS2後,會通知第一LTSSM 303,以傳達給訊號振幅控制器304,而訊號振幅控制器304會因此認定第一振幅可成為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若接收單元312未接收到測試訊號,即無法回傳TS2,因此第一振幅無法成為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此時,透過第一LTSSM 303通知訊號振幅控制器304,依據振幅表306選擇另一大於第一振幅的預設振幅值,作為第二振幅並進行測試,經多次振幅測試後,即可取得接收單元312可接收的一振幅值,作為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在較佳實施例中,測試的方式可將第一振幅設置為複數預設振幅的最小值,再依序調高振幅,直到接收單元312可接收到測試訊號為止。
在不同實施例中,透過複數測試振幅的測試後,即可取得至少一可接收振幅的一集合儲存於記憶單元305中。接著,訊號振幅控制器304從至少一可接收振幅中,選定振幅最小值為一最小振幅,並決定一個與最小振幅相同的一資料訊號振幅,則輸出單元301以資料訊號振幅傳送資料訊號給接收單元312,使資料傳收裝置30以遠端31可接收到的最小振幅,來達到省電的效果。在另一實施例中,亦可從振幅表306中,選定比最小振幅略大之振幅做為資料訊號之振幅,以確保遠端31較少出現無法接收資料訊號的狀況,以達資料訊號傳送過程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傳送狀態。在另一實施例中,資料訊號之振幅亦可不透過振幅表306,而任意選定比最小振幅略大的振幅作為資料訊號之振幅,來保持資料訊號傳送的穩定度。
在上述實施例中,資料訊號之振幅及測試振幅由一差動電壓來控制,產生一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VDIFFp-p ),並且該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VDIFFp-p )應為175mV到1200mV之間,以符合資料接收裝置31對於PCI Express系統的差動峰值對峰值電壓可接收範圍的規範。
請參閱第四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的流程圖。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係為一種用於訊號傳輸的省電方法。一開始,作為本地端20的資料傳收裝置20會先以一第一測試振幅傳送一測試訊號給遠端21(步驟41);若遠端21有接收到測試訊號時(步驟42),遠端21會回傳確收訊號給本地端20,以告知本地端20第一測試振幅足夠使遠端21接收到測試訊號(步驟43);並且訊號振幅控制器204確認該第一測試振幅是否為遠端21可接收到之一最小振幅(步驟44);若是,則以該最小振幅為基準,選定資料訊號之振幅來傳送資料訊號(步驟45)。
在步驟42中,若遠端21未接收到測試訊號時,遠端21必定無法回傳確收訊號。因此本地端20若在一預設時間間隔內,未接收到遠端21所回傳之複數確收訊號時,本地端20會以比第一測試振幅大之一第二測試振幅重新傳送測試訊號(步驟421)。
在步驟44中,要判斷是否為該最小振幅,須依振幅選擇的方式而定,在此先定義所有遠端21無法接收之振幅皆屬於至少一不可接收振幅,而所有遠端21可接收之振幅皆屬於至少一可接收振幅。若由一極小振幅開始測試,漸漸提高直到出現足夠使遠端21接收到訊號的一可接收振幅,在此時至少一可接收振幅僅僅只有一個,而該可接收振幅即為最小振幅;若由一極大振幅開始測試,漸漸降低直到出現不足以使遠端21接收到訊號的一不可接收振幅,在此時至少一不可接收振幅僅僅只有一個,而略大於不可接收振幅之至少一可接收振幅的最小值即為最小振幅;或其他非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方式,可透過至少一可接收振幅與至少一不可接收振幅大小夾擠的方式,而選出至少一可接收振幅的最小值為最小振幅。若斷定並非最小振幅時,本地端20在接收遠端21所回傳的確收訊號後,會以小於第一測試振幅之一第三測試振幅重新傳送測試訊號(步驟441)。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測試振幅、第二測試振幅、第三測試振幅以及資料訊號之振幅皆選自一記憶單元205的一振幅表所儲存的複數預設振幅值,而至少一可接收振幅係透過複數測試振幅所產生,且最小振幅係選自於至少一可接收振幅,因此最小振幅亦為複數預設振幅值的其中之一。
較佳地,為了確保在決定傳送資料訊號之振幅的過程中,遠端21與本地端20之間的連結不會一下連線一下斷線,因此可由預設振幅中的最小值作為第一測試振幅開始測試,並漸漸放大振幅,直到遠端21傳送確收訊號給本地端20後,本地端20確認了遠端21可接收到的振幅,以取得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整個過程僅為從斷線變成連線的由小到大之方式為較佳地作法。
在上述實施例中,資料訊號之振幅可等於最小振幅,則輸出單元201傳送資料訊號給接收單元212時,所使用的振幅為遠端21可接收到的最小振幅,而達到省電的效果。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從複數預設振幅中,選擇略大於最小振幅的振幅值作為資料訊號之振幅,以確保資料傳送過程中,可以更穩定的進行,以降低資料傳輸過程中的錯誤,並保有傳輸訊號的安全性。在另一實施例中,資料訊號之振幅亦可不從複數預設振幅中選出,而任意選定一略大於最小振幅之振幅值即可。
較佳地,該方法用於有線訊號的傳遞,具有傳送訊號的一通道,而訊號在通道內傳遞的過程中,會有振幅衰減的狀況。然,由於是有線訊號傳輸,其傳輸通道為固定的,不會有任意變更傳輸通道的情況,所以振幅衰減量不會有太大變化,其實質上為定值。故,可選用等於或略大於最小振幅的資料訊號振幅,來維持穩定且省電的資料傳送方法。
請參閱第五圖,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的流程圖。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係為作為本地端30的資料傳收裝置30與遠端31連結係使用PCI Express的系統時,一種用於訊號傳輸的省電方法。在PCI Express系統下,連結調校的過程中,本地端30與遠端31會互相傳送第一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 one,TS1),當本地端30或遠端31收到對方傳來的TS1時,會回傳第二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 two,TS2)給對方。此外,若本地端30或遠端31收到對方傳來的TS2,亦會回傳TS2給對方,直到本地端30與遠端31都傳送TS2,也持續接到對方傳來的TS2,才會結束連結調校的步驟。
一開始,本地端30會以第一測試振幅傳送作為測試訊號的TS1或TS2給遠端31(步驟51);若遠端31有接收到TS1或TS2時(步驟52),遠端31會回傳TS2給本地端30,以告知本地端30第一測試振幅足夠使遠端31接收到測試訊號(步驟53);並且訊號振幅控制器304確認該第一測試振幅為可接收到之振幅(步驟54);以可接收振幅為基準,選定資料訊號之振幅來傳送資料訊號(步驟55)。在步驟52中,若遠端31未接收到TS1或TS2時,遠端31必定無法回傳TS2。因此本地端30未接收到遠端31所回傳之TS2時,本地端30會以比第一測試振幅大之一第二測試振幅重新傳送TS1或TS2(步驟421)。
假設僅有本地端30具有該省電方法,一開始本地端30會先以一第一測試振幅傳送作為測試訊號的TS1給遠端31;由於遠端31不具省電方法,因此遠端31所傳送的TS1會以較大的振幅傳送,使本地端30可直接接收到遠端31所傳送的TS1;由於本地端30接收到的是TS1並非TS2,表示遠端31尚未收到本地端30所傳送的TS1,因此本地端30改以TS2作為測試訊號進行第一測試振幅的傳送(此時如同步驟51)。若遠端31持續未收到本地端所傳來的TS2,遠端31僅會持續傳送TS1給本地端30,因此本地端30會持續提高振幅(如同步驟521),直到遠端31收得到TS2後,回傳TS2給本地端30(如同步驟53),才會結束該省電方法,進而選定資料訊號之振幅(如同步驟55)。
假設本地端30以及遠端31皆具有該省電方法,且本地端30以及遠端31皆以複數預設振幅中的最小值作為第一測試振幅開始傳送。一開始本地端30以及遠端31皆會先以第一測試振幅傳送作為測試訊號的TS1;由於雙方都具有省電方法,因此兩者一開始的第一測試振幅皆不足以使對方收到,故雙方都不斷提升自己的傳輸振幅;假設遠端31率先達到本地端30可接收到的振幅值,因此本地端30會改以TS2作為測試振幅傳送給遠端31(此時如同步驟51),然遠端31因本地端30所使用的振幅仍低,而無法收到本地端30傳來的TS2,而且本地端30所接收到的是TS1並非TS2,故,除本地端30會持續提高振幅(如同步驟521)外,遠端31亦會持續提高振幅,直到本地端30之TS2的振幅足以使遠端31收到,遠端31將因收到TS2而停止提高振幅,並傳送TS2給本地端30(如同步驟53),而本地端30因早已可收到TS1,故可直接收到TS2,而進而結束整個省電方法,以選定資料訊號之振幅(如同步驟55)。在前述實施例中,若由本地端30率先達到遠端31可接收之振幅值時,並未影響省電方法的運作,僅為兩者間先後之差異。在前述實施例中,由於PCI Express系統中,本地端30與遠端31的第一通道321以及第二通道322係於同一線路上走線,兩者間的振幅衰減量之差距極小,故,兩者間收到對方測試訊號的時間差異不大,並不會導致先達到本地端可接收的振幅之遠端,其振幅值又過度的提高。
較佳地,PCI Express系統並不適合出現一下連線一下斷線的狀況,為了確保在決定傳送資料訊號之振幅的過程中,遠端31與本地端30之間的連結不會一下連線一下斷線,因此前述的實施例,僅以第一測試振幅為預設振幅中的最小值為基礎進行敘述,以使整個省電方法的過程僅為從斷線變成連線,振幅為由小到大之方式。然,若可接受一下斷線一下連線時,並不限於振幅由小至大,亦可為由大到小或其他夾擠的形式來進行。
較佳地,為了確保資料訊號之振幅足以穩定傳送資料訊號,本地端30必須連續收到遠端31所回傳可作為確收訊號之TS2至少八個,才可認定TS1或TS2的傳送為成功。
較佳地,第一測試振幅、提高後的振幅以及資料訊號之振幅皆選自一記憶單元305的一振幅表所儲存的複數預設振幅。
在上述實施例中,資料訊號振幅可等於可接收的振幅,則輸出單元301傳送資料訊號給接收單元312時,所使用的振幅為遠端31可接收到的振幅,而達到省電的效果。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從複數預設振幅中,選定略大於可接收的振幅作為資料訊號之振幅,以確保資料傳送過程中,可以更穩定的進行,以降低資料傳輸過程中的錯誤,並保有傳輸訊號的穩定性。在另一實施例中,資料訊號之振幅亦可不從複數預設振幅中選出,可任意選定一略大於最小振幅之振幅值即可。
在上述實施例中,在資料訊號傳送過程中,若本地端30傳送資料訊號,而遠端31認定資料訊號內並沒有錯誤時,遠端31會回傳一認可訊號(ACK)給本地端30;若遠端31接收到資料訊號,並認定資料訊號內有錯誤時,遠端31會回傳一不認可訊號(NAK)給本地端30。
較佳地,當遠端31連續回傳至少三個不認可訊號(NAK)時,即視為資料訊號傳送不穩定,必須確認資料訊號之振幅是否適當,而重新以省電方法來選定一新的資料訊號之振幅,以確保後續的資料訊號傳送過程中,能保有一定的穩定性。
在上述實施例中,該方法用於具有交握步驟的數據通訊,使本地端30及遠端31之間,可以透過交握步驟,來取得該至少一可接受振幅。
在上述實施例中,PCI Express系統係為有線訊號的傳遞,具有傳送訊號的一通道,而訊號在通道內傳遞的過程中,會有振幅衰減的狀況。然由於是有線訊號傳輸,其傳輸通道為固定的,不會有任意變更傳輸通道的情況,所以振幅衰減量不會有太大變化。故,可選用等於或略大於最小振幅的資料訊號振幅,來維持穩定且省電的資料傳送方法。
較佳地,該方法可運用於所有使用PCI Express系統的輸入/輸出裝置。其應用範圍甚至可以涵蓋行動運算、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工作站、伺服器與通訊平台等。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具有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並可思揣其他不同的實施例,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D+...D+訊號
D-...D-訊號
VDIFFp ...差動峰值電壓
0...邏輯0
1...邏輯1
201、301...輸出單元
202、302...輸入單元
203...管理單元
204、304...訊號振幅控制器
205、305...記憶單元
206、306...振幅表
20、30...資料傳收裝置(本地端)
211、311...回覆單元
212、312...接收單元
213...處理單元
21、31...遠端
22、32...通道
221、321...第一通道
222、322...第二通道
303...第一LTSSM
313...第二LTSSM
41-45...步驟
421、441...步驟
51-55...步驟
521...步驟
第一圖係繪示習知技術之PCI Express的訊號的電壓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的流程圖;以及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的流程圖。
41-45...步驟
421...步驟
441...步驟

Claims (25)

  1.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由一本地端傳送一測試訊號,其中該測試訊號具一第一測試振幅,且該第一測試振幅係選自於複數個預設振幅;(b)若接收到來自一遠端回應該測試訊號所回傳之一確收訊號時,確認該遠端已接收到該測試訊號之該第一測試振幅;以及(c)傳送一資料訊號,該資料訊號之振幅以該第一測試振幅為基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測試振幅係該些預設振幅中之最小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步驟(b)更包含下列步驟:(b1)於一預設時間間隔內未接收到該遠端所回傳之該確收訊號時,以一第二測試振幅傳送該測試訊號,其中該第二測試振幅係大於該第一測試振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測試振幅係選自於該些預設振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步驟(b)更包含下列步驟:(b2)若接收到來自該遠端回傳之該確收訊號,以小於該第一測試振幅之一第三測試振幅傳送該測試訊號,其中該第三測試振幅係選自於該些預設振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些預設振幅係儲存於一記憶單元的一振幅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資料訊號之振幅大於或等於該第一測試振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方法用於有線訊號的傳遞,且該本地端與該遠端之間具有一通道,該通道之一振幅衰減量實質上為定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方法用於PCI Express標準。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測試訊號為第一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 one,TS1)或第二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 two,TS2)。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本地端傳送該資料訊號時,若該遠端連續回傳至少三個不認可訊號(NAK),則該資料訊號傳送視為不穩定,需重新進行該省電方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本地端連續收到該確收訊號的數目至少八個時,視為該遠端接收到該測試訊號。
  13. 一種資料傳收裝置,用來與一遠端進行溝通,該資料傳收裝置包含:一記憶單元,儲存一振幅表,該振幅表用以儲存複數預設振幅;一訊號振幅控制器,耦接該記憶單元,該訊號振幅控制器自該些預設振幅中選擇一第一振幅;以及一輸出單元,耦接該訊號振幅控制器,係依據該訊號振幅控制器之選擇以傳送一輸出訊號以使得該輸出訊號實質上具有該第一振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更包含:一輸入單元,用以接收一輸入訊號;以及一管理單元,耦接該訊號振幅控制器與該輸入單元,並用以處理該輸出訊號及該輸入訊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該輸出訊號包含一資料訊號以及一測試訊號,該輸入訊號包含一確收訊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該輸出單元依據該第一振幅傳送該測試訊號給該遠端後,若該輸入單元接收到該遠端所回傳的該確收訊號時,使該第一振幅成為該資料訊號之振幅的基準。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若該資料傳收裝置未接收到該遠端所回傳之該確收訊號時,透過該管理單元通知該訊號振幅控制器,以一第二振幅由該輸出單元傳送該測試訊號,其中該第二振幅係大於該第一振幅,且該第二振幅選自於該些預設振幅。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若該資料傳收裝置接收到該遠端所回傳之該確收訊號時,透過該管理單元通知該訊號振幅控制器,以一第三振幅由該輸出單元傳送該測試訊號,其中該第三振幅係小於該第一振幅,且該第三振幅選自於該些預設振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該輸出單元及該輸入單元分別透過一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二通道與該遠端進行溝通,該第一通道以及該第二通道的通道衰減量實質上係為定值。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係用於PCI Express標準。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該輸出訊號包含一資料訊號以及一測試訊號,該測試訊號係為一第一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 one,TS1)或一第二調校序列(Training Sequence two,TS2)。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該訊號振幅控制器,用以在一第一使用狀態決定該資料訊號之該第一振幅,並在一第二使用狀態決定該測試訊號之該第一振幅。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更包含:一輸入單元,用以接收一輸入訊號。該輸入訊號係包含一確收訊號,該確收訊號為該第二調校序列(TS2),以及一連結調校與狀況的狀態機器(Link Training and Status State Machine,LTSSM),並配置用以在該第二使用狀態時,處理該些測試訊號。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該第一使用狀態為該輸出單元傳送該資料訊號時,以及該第二使用狀態為該資料傳送裝置於一系統開機或初始化的狀態以及該輸出單元傳送該資料訊號被視為不穩定後。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資料傳收裝置,其中當該資料傳送裝置連續收到至少三個不認可訊號(NAK)時,該資料訊號傳送視為不穩定。
TW099117841A 2010-06-02 2010-06-02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 TWI413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7841A TWI413907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
US13/117,632 US9075602B2 (en) 2010-06-02 2011-05-27 Method and device of power saving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17841A TWI413907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5035A TW201145035A (en) 2011-12-16
TWI413907B true TWI413907B (zh) 2013-11-01

Family

ID=4506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17841A TWI413907B (zh) 2010-06-02 2010-06-02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075602B2 (zh)
TW (1) TWI413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14281A1 (en) * 2018-12-13 2019-04-18 Intel Corporation Conveying early hint information for physical link state chang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0911A (en) * 1994-12-22 1998-01-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lock control circui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7365614B2 (en) * 2004-03-22 2008-04-29 Mobius Microsystems, Inc. Integrated clock generator and timing/frequency reference
TW200935819A (en) * 2007-10-11 2009-08-16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PCI-E L1 ASPM exit latency
TW201010310A (en) * 2008-08-29 2010-03-01 Davicom Semiconductor Inc Ethernet physical layer transmitter having programmable output voltage amplitude level correction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3817B1 (en) * 1997-12-22 2001-06-05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within input buffers of a bus interface unit
US6771664B1 (en) * 1999-12-28 2004-08-03 Intel Corporation Transaction scheduling for a bus system in a multiple speed environment
JP3686836B2 (ja) * 2000-03-13 2005-08-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の送信電力値自動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US7327694B2 (en) * 2001-07-31 2008-02-05 Saske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Adaptive radio link protocol (RLP)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TCP in wireless environment for CDMAone and CDMA2000 systems
US7073006B2 (en) * 2001-08-02 2006-07-04 Intel Corporation Implementing hardware interrupt event driven mechanism to offer soft real-time universal serial bus
WO2003019391A2 (en) * 2001-08-24 2003-03-06 Intel Corporation A general input/output architecture protocol and related methods to manage data integrity
US7266083B2 (en) * 2003-02-26 2007-09-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queue pair connection protection over infiniband
US7324458B2 (en) * 2003-03-21 2008-01-29 Intel Corporation Physical layer loopback
US20040221216A1 (en) * 2003-03-25 2004-11-04 Nack David S Amplitude selection
US7483990B2 (en) * 2003-05-22 2009-0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informing a client when a server is busy in the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JP2005333188A (ja) 2004-05-18 2005-12-02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20060233279A1 (en) * 2005-04-13 2006-10-19 Ryder Brian D System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output voltage of a transmitter based on error rate
US7936789B2 (en) * 2006-03-31 2011-05-03 Intel Corporation Disparate clock domain synchronization
US7269524B1 (en) * 2006-06-30 2007-09-11 Inapac Technology, Inc. Delay lock loop delay adju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80178011A1 (en) * 2007-01-18 2008-07-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b/otg connection providing active hnp requests and saving host power
KR101377962B1 (ko) * 2007-10-01 2014-03-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Ofdm 통신 시스템에서 ack/nak 신호를송수신하는 방법
JP5125430B2 (ja) * 2007-11-08 2013-01-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8094684B2 (en) * 2008-05-09 2012-01-10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Link training scheme for displayport source repeaters
US8233551B2 (en) * 2008-07-07 2012-07-31 Intel Corporation Adjustable transmitter power for high speed links with constant bit error rate
US8706924B2 (en) * 2008-08-14 2014-04-22 Via Technologies, Inc. PCI-express data link transmitter employing a plurality of dynamically selectable data transmission priority rules
KR101616148B1 (ko) * 2008-11-04 2016-04-27 애플 인크. 무선 디바이스에 의한 확인응답 정보의 제공
JP2012521006A (ja) * 2009-03-19 2012-09-10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 三相容量ベース検知
JP2011040965A (ja) * 2009-08-10 2011-02-24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データリンク層処理回路および通信回路
US8719475B2 (en) * 2010-07-13 2014-05-0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low power superspeed inter-chip (LP-SSIC) communications
US8380912B2 (en) * 2010-09-24 2013-02-19 Nxp B.V. Transparent repeater device for handling displayport configuration data (DPCD)
CN103095420B (zh) * 2011-11-01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控制指示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9086966B2 (en) * 2013-03-15 2015-07-2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timeou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0911A (en) * 1994-12-22 1998-01-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lock control circuits, systems and methods
US7365614B2 (en) * 2004-03-22 2008-04-29 Mobius Microsystems, Inc. Integrated clock generator and timing/frequency reference
TW200935819A (en) * 2007-10-11 2009-08-16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PCI-E L1 ASPM exit latency
TW201010310A (en) * 2008-08-29 2010-03-01 Davicom Semiconductor Inc Ethernet physical layer transmitter having programmable output voltage amplitude level correction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5035A (en) 2011-12-16
US20110302434A1 (en) 2011-12-08
US9075602B2 (en) 201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7345B2 (en) USB port controller with automatic transmit retries and receive acknowledgements
US9047418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xtending USB 3.0-compliant communication
US89042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computer device
US9003089B2 (en) Synchronous serial data-exchange system
US9129064B2 (en) USB 3.0 link layer timer adjustment to extend distance
US8804792B1 (en) Intermediary signal conditioning device with interruptible detection mode
US9274992B2 (en) Cable with circuitry for communicating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US854806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interrupt signal without interrupt gate period
US20110113164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TW201725822A (zh) 快速充電方法、移動終端和轉接器
TWI413907B (zh) 一種用於訊號傳輸之省電方法及裝置
US7834638B2 (en)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circuit, disk array apparatus, and output signal setting method
CN104615558B (zh) 一种数据传送方法及电子装置
US9215113B1 (en) Link training in a communication port
TWI584124B (zh) 可減少於透過高速週邊元件互連介面作即時傳輸時所需之重傳緩衝器之容量之方法與相關裝置
TWI437821B (zh) 用以調校傳輸介面之驅動電流的方法以及相關裝置
US10061720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signal transfer method
TWI786883B (zh) 具有多模式傳輸實體層之usb集線裝置及方法
US9880968B2 (en)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9213623B (zh) 降低快闪储存介面中传收数据错误方法及装置
CN102315917A (zh) 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省电方法及装置
JP2009130614A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TWI645298B (zh) 降低快閃儲存介面中傳收資料錯誤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的裝置
US200701214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mplitude optimization in high-speed serial transmissions
JP201417492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