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1852B - 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1852B
TWI411852B TW098134846A TW98134846A TWI411852B TW I411852 B TWI411852 B TW I411852B TW 098134846 A TW098134846 A TW 098134846A TW 98134846 A TW98134846 A TW 98134846A TW I411852 B TWI411852 B TW I4118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side wall
frame structure
fram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4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3606A (en
Inventor
Ming Ji Hsu
Chia Hun Cheng
Chieh Jen Cheng
Hsin A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8134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1852B/zh
Priority to US12/897,294 priority patent/US837660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113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3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1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185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框架結構,特別是一種背光模組之框架結構。
隨著電子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今在各種形式之電子產品的開發上,皆已朝向多樣化的設計趨勢,而其中又以輕薄短小之電子產品的開發設計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由於液晶顯示器同時具備了輕薄、省電、無幅射線等優點,因此目前被大量的應用於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數位相機、攝錄影機、行動電話、掌上型遊戲機等各式電子產品中,藉以使這些電子產品能達到輕量化的要求。
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主要由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框架、液晶顯示模組(Liquid Crystal Module,LCM)及鐵框所組成。在液晶顯示器的組裝上,一般先將背光模組設置於框架內。背光模組是由一導光板、一反射板、一背光源及一背光源固定架所構成,導光板配置於反射板上方,背光源固定架配置於導光板之一側邊,而背光源則配置於背光源固定架內。接著,將液晶顯示模組配置於背光模組上方,並且承靠於框架上。之後,再以鐵框將框架及液晶顯示模組包覆,而完成液晶顯示器的組裝操作。
其中,在框架與液晶顯示模組之間另外具有一膠框,藉以在液晶顯示模組承靠於框架時,使配置於液晶顯示模組上之光學膜片與背光模組之導光板之間能維持一適當間距。而在此一膠框的配置上,一般是以黏著劑或雙面膠等結合性物質塗覆或貼覆於框架上,再以膠框之側邊對齊於框架之側邊,然後將膠框壓合貼覆於框架上,使膠框能穩固的結合於框架上,以便於讓液晶顯示模組之光學模片設置於膠框上。
然而,在膠框設置於框架的操作過程中,由於膠框與框架之接觸面皆為一平整面,兩者之間並不具有定位機制。當操作人員在進行膠框與框架之間的組裝作業時,通常是透過操作人員以肉眼定位的方式將膠框之一側邊對齊於框架的邊緣,然後再貼合於框架上。因此,時常容易因操作人員的操作不當,使膠框於框架上產生歪斜的情形發生,而降低組裝完成後的產品良率。又或者,為了能準確的使膠框貼齊於框架上,操作人員必需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在膠框與框架的定位上,因此存在組裝生產的效能低落以及成本增加的問題。
鑒於以上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之框架結構,藉以解決習知背光模組中,由於框架及膠框之間並無定位機制的設置,使膠框無法即時且準確的貼齊於框架上,導致膠框與框架之間的組裝效率低落以及產品良率無法提升的問題。
本發明揭露一種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包括一本體及一膠框,本體具有一承載面及一側牆,側牆環設於承載面之邊緣,且側牆遠離於承載面之一端具有至少一擋片及至少一定位孔。膠框之一側邊具有至少一定位柱,當膠框設置於本體之側牆上,膠框之側邊係抵靠於擋片,並以定位柱嵌入於側牆之定位孔內。
本發明並揭露一種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包括一本體、一背光源固定架及一膠框,背光源固定架及膠框分別設置於本體上,背光源固定架具有一承載面及一側牆,側牆設置於承載面之邊緣,且側牆遠離承載面之一端具有至少一擋片及至少一定位孔。膠框之一側邊具有至少一定位柱,當膠框設置於本體時,膠框之側邊係抵靠於背光源固定架之擋片,且膠框之定位柱嵌入於背光源固定架之定位孔內。
本發明所揭露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在本體或背光源固定架上設置擋片及定位孔,以及在膠框上配置與定位孔相對應的定位柱。以藉由擋片、定位孔及定位柱相互之間所提供的定位機制,使膠框能即時且準確的設置於本體上,除了可大幅的縮減組裝時間外,並同時能避免膠框於本體上產生歪斜,進而使組裝完成後之產品良率獲得提升。
以上之關於本發明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請參閱「第1圖」和「第2圖」,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係用以承載背光模組40。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包含有一本體10及一膠框20。本體10具有一承載面11、相對的第一側牆12、第二側牆13以及相對的第三側牆14與第四側牆15。本體10可以是但並不限於一平板狀結構,或是如「第9圖」所示,於本體10之承載面11上開設一開口111,使本體10成為一框架態樣。
第一側牆12、第二側牆13、第三側牆14及第四側牆15環設於承載面11之邊緣,且第一側牆12與第二側牆13之兩端分別連接於第三側牆14與第四側牆15。使第一側牆12、第二側牆13、第三側牆14、第四側牆15與承載面11之間形成一承載空間16,背光模組40係設置於此承載空間16內。
其中,如「第3圖」和「第4圖」所示,第一側牆12具有一豎直段121、一彎折段122、複數個擋片123及複數個定位孔124。豎直段121之一端豎立於承載面11上,豎直段121之另一端遠離於承載面11,並與彎折段122及複數個擋片123相連接。彎折段122與豎直段121之間具有一第一夾角θ1 ,使彎折段122位於承載面11上方,並與承載面11之間具有一間距d。因此,使第一側牆12之豎直段121、彎折段122與本體10之承載面11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17,此容置空間17可進一步用以供背光模組40之背光源410容置其中,進而使第一側牆12及本體10之承載面11形成背光模組40之背光源固定架50(意即將背光源固定架50融入於本體10,使形成一體成形的結構形態)。
此外,彎折段122與每一擋片123之間具有一第二夾角θ2 ,使各個擋片123突出於彎折段122相對承載面11之另一側。同時,第一夾角θ1 與第二夾角θ2 包含但不限於等角度的設置形式。於本實施例中,係以第一夾角θ1 與第二夾角θ2 皆為90°的等角關係,使彎折段122平行於承載面11的設置方式做為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參閱「第3圖」和「第4圖」,第一側牆12之複數個定位孔124設置於彎折段122上。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定位孔124分別對應設置於彎折段122上相鄰於複數個擋片123之一側,並介於擋片123與彎折段122之間。其中,擋片123及定位孔124之間的相對位置、數量及尺寸係可視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於第一側牆12上除豎直段121及彎折段122外,僅配置單一擋片123及單一定位孔124的設置方式(如「第5圖」所示)。
如「第1圖」、「第3圖」和「第4圖」所示,膠框20具有相對的第一側邊21、第二側邊22以及相對的第三側邊23與第四側邊24。第一側邊21及第二側邊22之兩端分別與第三側邊23及第四側邊24相連接,使膠框20形成為一鏤空的框架結構。並且,膠框20之第一側邊21、第二側邊22、第三側邊23及第四側邊24分別對應於本體10之第一側牆12、第二側牆13、第三側牆14及第四側牆15。其中,第一側邊21上相對於第一側牆12之複數個定位孔124的位置,配置有複數個定位柱211,且定位柱211的數量相等於定位孔124的數量。於本實施例中,係以二定位孔124及二定位柱211做為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同時參閱「第1圖」、「第3圖」、「第4圖」、「第6圖」和「第7圖」,當膠框20結合於本體10時,可選擇性的將一雙面膠30(或其他具黏著性物質如黏著劑)貼合於第一側牆12之彎折段122相對於膠框20之一側,並且,在雙面膠30具有二缺口310,二缺口310在雙面膠30上的設置位置與尺寸大小,係於彎折段122上之二定位孔124相匹配。因此,當雙面膠30貼合於彎折段122時,二缺口310分別對應於二定位孔124。接著,將膠框20位移至本體10上方,以第一側邊21之二定位柱211分別穿設過雙面膠30之二缺口310,並嵌入於二定位孔124內,使膠框20之第一側邊21透過雙面膠30結合於第一側牆12之彎折段122上。在此過程中,由於第一側邊21受到第一側牆12之擋片123的止擋作用,而限制膠框20於本體10上,相對於本體10水平移動的能力。因此,在膠框20之第一側邊21結合於本體10之第一側牆12後,第一側邊21之邊緣係抵靠於擋片123,並齊平於第一側牆12之豎直段121及彎折段122相連接的位置,可避免第一側邊21在貼合於第一側牆12時產生歪斜的情形發生。
之後,再將膠框20之第二側邊22、第三側邊23及第四側邊24,對應貼合於本體10之第二側牆13、第三側牆14及第四側牆15上,進而使膠框20結合於本體10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所揭露之實施例中,擋片、定位孔及定位柱之間的相對配置關係,包含但不限於將擋片及定位孔設置於本體之第一側牆,以及將定位柱設置於膠框之第一側邊上。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中,亦可選擇性的在本體之每一側牆上設置擋片及定位孔,以及在膠框之每一側邊上設置相對應的定位柱。或是在其中之一側牆及一側邊上分別設置相對應的擋片、定位孔及定位柱。
此外,為了增加膠框20之第一側邊21與本體10之第一側牆12之間的結合強度,可選擇性的在第一側邊21之定位柱211上配置一凸塊212。如「第8圖」所示,此凸塊212係突設於定位柱211之一側面上。因此,在第一側邊21之定位柱211嵌入於定位孔124後,定位柱211上之凸塊212係抵頂於彎折段122相對於承載面11之一側,進而避免膠框20之第一側邊21自本體10之第一側牆12上脫離。
本發明所揭露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在本體之側牆上設置擋片及定位孔,以及在膠框之側邊上配置與定位孔相對應的定位柱。使操作人員在進行膠框與本體的組裝作業時,可依據擋片、定位孔及定位柱相互之間所提供的定位機制,即時的將膠框設置於本體上而大幅的縮減組裝時間,並同時能確保膠框之側邊貼齊於本體之側牆,進而提升組裝完成後之產品良率。
雖然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舉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當可做些許之變更,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本體
11...承載面
111...開口
12...第一側牆
121...豎直段
122...彎折段
123...擋片
124...定位孔
13...第二側牆
14...第三側牆
15‧‧‧第四側牆
16‧‧‧承載空間
17‧‧‧容置空間
20‧‧‧膠框
21‧‧‧第一側邊
211‧‧‧定位柱
212‧‧‧凸塊
22‧‧‧第二側邊
23‧‧‧第三側邊
24‧‧‧第四側邊
30‧‧‧雙面膠
310‧‧‧缺口
40‧‧‧背光模組
410‧‧‧背光源
50‧‧‧背光源固定架
d‧‧‧間距
θ1 ‧‧‧第一夾角
θ2 ‧‧‧第二夾角
第1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部分組合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局部分解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具有單一擋片及定位孔之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局部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局部組合立體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定位柱具有一凸塊之結構示意圖;以及
第9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本體為一框架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10...本體
11...承載面
12...第一側牆
121...豎直段
122...彎折段
123...擋片
124...定位孔
13...第二側牆
14...第三側牆
15...第四側牆
16...承載空間
20...膠框
21...第一側邊
211...定位柱
22...第二側邊
23...第三側邊
24...第四側邊
30...雙面膠
310...缺口
40...背光模組
410...背光源
50...背光源固定架

Claims (18)

  1. 一種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包含有:一本體,具有一承載面及一側牆,該側牆環設於該承載面之邊緣,該承載面具有一法向量,該側牆遠離該承載面之一端具有至少一擋片及至少一定位孔,該至少一擋片沿著該承載面之該法向量延伸;以及一膠框,該膠框之一側邊具有至少一定位柱,該膠框設置於該側牆上,該側邊係抵靠於該擋片,且該定位柱嵌入於該定位孔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側牆更具有一豎直段及一彎折段,該豎直段之一端豎立於該承載面,該豎直段之另一端連接該彎折段及該擋片,該彎折段與該豎直段之間具有一第一夾角,且該彎折段與該擋片之間具有一第二夾角,該定位孔係設置於該彎折段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第一夾角相等於該第二夾角。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彎折段平行於該承載面。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定位孔係位於該彎折段相鄰於該擋片之一側。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膠框之該定位柱具有一凸塊,該凸塊突設於該定位柱,該定位柱嵌入於該定 位孔內,該凸塊係抵頂於該彎折段相對該承載面之一側。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更包含一黏著性物質,該黏著性物質設置於該本體之該側牆上,且介於該膠框之該側邊與該側牆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黏著性物質係選自一雙面膠或一黏著劑其中之一。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雙面膠具有至少一缺口,該缺口匹配對應於該本體之該定位孔。
  10. 一種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包含有:一本體;一背光源固定架,設置於該本體上,該背光源固定架具有一承載面及一側牆,該側牆設置於該承載面之邊緣,該承載面具有一法向量,且該側牆遠離該承載面之一端具有至少一擋片及至少一定位孔,該至少一擋片沿著該承載面之該法向量延伸;以及一膠框,該膠框之一側邊具有至少一定位柱,該膠框設置於該本體上,該側邊係抵靠於該背光源固定架之該擋片,且該定位柱係嵌入於該定位孔內。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背光源固定架之該側牆更具有一豎直段及一彎折段,該豎直段之一端豎立於該承載面,該豎直段之另一端連接該彎折段及該擋片,該彎折段與該豎直段之間具有一第一夾角,且該彎折段與該擋片之 間具有一第二夾角,該定位孔係設置於該彎折段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第一夾角相等於該第二夾角。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彎折段平行於該承載面。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定位孔係位於該彎折段相鄰於該擋片之一側。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膠框之該定位柱具有一凸塊,該凸塊突設於該定位柱,該定位柱嵌入於該定位孔內,該凸塊係抵頂於該彎折段相對該承載面之一側。
  16.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更包含一黏著性物質,該黏著性物質設置於該本體之該側牆上,且介於該膠框之該側邊與該側牆之間。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黏著性物質係選自一雙面膠或一黏著劑其中之一。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其中該雙面膠具有至少一缺口,該缺口匹配對應於該本體之該定位孔。
TW098134846A 2009-10-14 2009-10-14 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 TWI411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34846A TWI411852B (zh) 2009-10-14 2009-10-14 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
US12/897,294 US8376604B2 (en) 2009-10-14 2010-10-04 Frame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34846A TWI411852B (zh) 2009-10-14 2009-10-14 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3606A TW201113606A (en) 2011-04-16
TWI411852B true TWI411852B (zh) 2013-10-11

Family

ID=43854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4846A TWI411852B (zh) 2009-10-14 2009-10-14 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376604B2 (zh)
TW (1) TWI4118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49638A (ko) * 2010-11-09 2012-05-1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US8992036B2 (en) * 2012-08-07 2015-03-3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back plate element and splicing parts of backlight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old for splicing parts thereof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5888A1 (en) * 2005-09-22 2010-02-25 Taisei Plas Co., Ltd. Optical sheet retaining tool and chassi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3985C (zh) 2005-09-09 2008-12-1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5888A1 (en) * 2005-09-22 2010-02-25 Taisei Plas Co., Ltd. Optical sheet retaining tool and chassi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3606A (en) 2011-04-16
US8376604B2 (en) 2013-02-19
US20110085353A1 (en) 201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7837B2 (en) Mobile terminal
WO2016095333A1 (zh) 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KR102451998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568213B2 (ja) 発光装置
US8693174B2 (en) Touch display assembly structure
US8765249B2 (en) Touch panel frame structure
TW201523360A (zh) 具可撓性電路模組之觸控顯示裝置
WO2018145469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WO2018000488A1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WO2016183901A1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TWI411852B (zh) 背光模組之框體結構
WO2021138926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0139544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 plate, edge-li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049413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012790B2 (en) Slim bezel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8770822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a backlight device
WO2022011778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8090899A1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TWM513549U (zh) 顯示裝置之框架
WO2013120309A1 (zh) 液晶面板的固定装置及其液晶显示器
CN216485867U (zh) 显示器及其辅助治具
TWI715253B (zh) 顯示裝置
TWI703911B (zh) 顯示裝置及框架組合
CN101936486B (zh) 背光模块
CN104965332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