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1258B - 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1258B
TWI411258B TW97139243A TW97139243A TWI411258B TW I411258 B TWI411258 B TW I411258B TW 97139243 A TW97139243 A TW 97139243A TW 97139243 A TW97139243 A TW 97139243A TW I411258 B TWI411258 B TW I4112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sc
base station
parameter
radio frame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9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1858A (en
Inventor
Tao Luo
Durga Prasad Malladi
Juan Montojo
Peter Gaal
Sandip Sarkar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31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1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1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12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
以下描述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將一有效率方案用於指示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多個)系統參數。
本申請案主張2007年10月10申請之標題為"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EFFICIENT SYSTEM IDENTIFICATION SCHEM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序號第60/979,056號、2007年10月24日申請之標題為"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EFFICIENT SYSTEM IDENTIFICATION SCHEM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序號第60/982,265號及2008年1月25日申請之標題為"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EFFICIENT SYSTEM IDENTIFICATION SCHEM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序號第61/023,528號之權利。上述申請案之全文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例如,可經由該等無線通信系統提供語音及/或資料。典型之無線通信系統或網路可提供對一或多個共用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之多個使用者存取。舉例而言,系統可使用多種多重存取技術,諸如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分碼多工(CDM)、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其他技術。
大體而言,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每一存取終端機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而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代自基地台至存取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指代自存取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多輸入單輸出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來建立此通信鏈路。
MIMO系統通常使用多個(N T 個)傳輸天線及多個(N R 個)接收天線以用於資料傳輸。由N T 個傳輸天線及N R 個接收天線形成之MIMO頻道可分解成N S 個獨立頻道,該等獨立頻道可被稱為空間頻道,其中N S {N r ,N R }。N S 個獨立頻道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維度。此外,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天線及接收天線產生之額外維度,則MIMO系統可提供經改良之效能(例如,增加之頻譜效率、較高之通量及/或較大之可靠性)。
MIMO系統可支援各種雙工技術以在共同實體媒體上劃分前向鏈路通信及反向鏈路通信。舉例而言,分頻雙工(FDD)系統可將全異頻率區域用於前向及反向鏈路通信。此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及反向鏈路通信可使用共同頻率區域,以使得互反性原理允許自反向鏈路頻道估計前向鏈路頻道。
無線通信系統時常使用提供一覆蓋區域之一或多個基地台。典型之基地台可傳輸多個資料流以用於廣播、多播及/或單播服務,其中資料流可為對存取終端機而言可具有獨立接收興趣的資料之流。可使用該基地台之覆蓋區域內的存取終端機來接收複合流所載運的一個、一個以上或所有資料流。同樣,存取終端機可傳輸資料至基地台或另一存取終端機。
各種參數可與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每一基地台相關聯。該(該等)參數可與無線電訊框結構類型、雙工技術、小區類型、單播與多播操作等相關。舉例而言,基地台可利用兩個可能無線電訊框結構(例如,如演進型UMTS陸上無線電存取(E-UTRA)規範中所陳述之訊框結構類型1或訊框結構類型2)中之一者。另外,基地台可為一TDD系統或一FDD系統之部分。此外,基地台可與一巨集小區或一毫微微(femto)小區相關聯。另外或其他,基地台可為單播系統或多播系統之部分。
習知地,存取終端機缺乏對與一基地台相關聯之(多個)參數的瞭解,存取終端機在初始化其與基地台之間的連接後利用該(該等)參數進行交互作用。舉例而言,在通電後,存取終端機可開始傳輸資料至一特定基地台及/或自一特定基地台接收資料。然而,存取終端機可能不知道無線電訊框結構類型、雙工技術、小區類型,及/或與其進行通信的基地台所利用的或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單播/多播操作。
存取終端機用以識別與相應基地台相關聯之各種參數的常見技術時常係低效率的且耗費時間。作為說明,一存取終端機通常藉由解碼在一廣播頻道上發送之資訊以及隨後傳送之資訊來實行獲取。因此,通常解碼藉由該基地台發送之信號以判定上述參數中之一或多者。然而,當不知道該(該等)參數時,此等信號之解碼可為最困難的。根據一實例,當使用盲循環前置項(CP)偵測時,一存取終端機可能不能區分訊框結構類型1與訊框結構類型2之使用。
以下呈現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等實施例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所有預期實施例之廣泛綜述,且既不意欲識別所有實施例之關鍵或重要元素,亦不意欲描繪任何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疇。其唯一目的在於以簡化形式呈現一或多個實施例之一些概念,以作為稍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之序言。
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及其相應揭示內容,結合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利用同步信號來有效率地指示與一基地台相關聯之(多個)參數來描述各種態樣。舉例而言,一PSC及一SSC在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可為一參數之一函數。另外,可基於一參數來選擇一用以產生PSC之PSC序列。此外,一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PSC可為一參數之一函數。另外或其他,偽隨機序列映射(例如,至小區ID、載頻調位置)可為一參數之一函數。例示性參數可為該基地台係一TDD系統還是一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是使用FS1還是FS2,該基地台係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係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根據相關態樣,本文中描述一種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識別與一基地台相關之一或多個參數之方法。該方法可包括產生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另外,該方法可包含依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第一參數之一函數將該PSC及該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此外,該方法可包括在一下行鏈路上傳輸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指示該第一參數。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一記憶體,該記憶體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基於一基地台之一第一參數選擇一主要同步碼(PSC)序列;基於該選定PSC序列產生一主要同步碼(PSC);及在一下行鏈路上傳輸一包括該產生之PSC的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選定PSC序列來指示該第一參數。另外,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一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執行保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啟動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向至少一存取終端機有效率地指示一或多個參數之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用於依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第一參數之一函數將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之構件。另外,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用於在一下行鏈路上發送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識別該第一參數之構件。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可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程式 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基於一基地台之一第一參數選擇一主要同步碼(PSC)序列之程式碼。另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基於該選定PSC序列產生一主要同步碼(PSC)之程式碼。此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在一下行鏈路上傳輸一包括該產生之PSC的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選定PSC序列來指示該第一參數之程式碼。
根據另一態樣,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可包括一處理器,其中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依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一第一參數之函數將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此外,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在一下行鏈路上發送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識別該第一參數。
根據其他態樣,本文中描述一種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解密對應於一基地台之至少一參數之方法。該方法可包括自一基地台接收一無線電訊框。此外,該方法可包括分析該無線電訊框以判定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另外,該方法可包含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可包括一記憶體,該記憶體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自一基地台接收一無線電訊框;分析該無線電訊框以判定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及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另外,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含一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執行保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啟動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識別關於一基地台之一或多個參數之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用於分析一自一基地台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以解密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之構件。另外,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用於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之構件。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可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分析一自一基地台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以解密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之程式碼。此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用於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之構件。
根據另一態樣,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可包括一處理器,其中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評估一自一基地台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以解密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另外,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判定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
為實現前述及相關目的,該一或多個實施例包含在下文中全面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之特徵。以下描述及附圖詳細陳述了該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特定說明性態樣。然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藉以使用各種實施例之原理的各種方式中之少許,且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等效物。
現參看圖式描述各種實施例,其中相同參考數字始終用於指代相同元件。在以下描述中,為達成解釋之目的,陳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個實施例之透徹理解。然而,可顯而易見,可在無需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實施例。在其他例項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眾所熟知之結構及器件以便促進描述一或多個實施例。
如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模組"、"系統"及其類似者意欲指代電腦相關實體,其為硬體、韌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執行中軟體。舉例而言,組件可為(但不限於)在處理器上執行之過程、處理器、目標碼、可執行碼、執行線緒、程式及/或電腦。借助於說明,在計算器件上執行之應用程式及計算器件兩者可為一組件。一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一過程及/或執行線緒內,且一組件可位於一個電腦上及/或分布於兩個或兩個以上電腦之間。此外,此等組件可由上面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之各種電腦可讀媒體來執行。該等組件可(諸如)根據一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例如,來自一個與區域系統、分布式系統中之另一組件相互作用,及/或借助於該信號跨越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而與其他系統相互作用之組件的資料)之信號借助於本端及/或遠端過程來通信。
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及其他系統。術語"系統"與"網路"經常可互換使用。CDMA系統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帶CDMA(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如演進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帶(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3GPP長期演進(LTE)為使用E-UTRA之即將到來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使用OFDMA且在上行鏈路上使用SC-FDMA。
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利用單載波調變及頻域等化。SC-FDMA具有與OFDMA系統之效能相似的效能及與OFDMA系統之整體複雜性本質上相同的整體複雜性。SC-FDMA信號由於其固有之單載波結構而具有較低之峰均功率比(PAPR)。可在(例如)上行鏈路通信中使用SC-FDMA,其中較低PAPR就傳輸功率效率而言顯著有益於存取終端機。因此,可實施SC-FDMA以作為3GPP長期演進(LTE)或演進型UTRA中之上行鏈路多重存取方案。
此外,本文中結合存取終端機來描述各種實施例。存取終端機亦可稱作系統、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體、遠端台、遠端終端機、行動器件、使用者終端機、終端機、無線通信器件、使用者代理、使用者器件或使用者設備(UE)。存取終端機可為蜂巢式電話、無接線電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器件、計算器件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其他處理器件。此外,本文中結合基地台來描述各種實施例。基地台可用於與(多個)存取終端機通信且亦可稱為存取點、節點B、演進型節點B(eNodeB)或某一其他術語。
此外,可使用標準程式化及/或工程技術將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製品。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涵蓋可自任何電腦可讀器件、載體或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儲存器件(例如,硬碟、軟碟、磁條等)、光碟(例如,緊密光碟(CD)、數位化通用光碟(DVD)等)、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器件(例如,EPROM、卡、棒、隨身碟(key drive)等)。另外,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儲存媒體可表示用於儲存資訊之一或多個器件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媒體。術語"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頻道及能夠儲存、含有及/或載運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
現參看圖1,根據本文中所呈現之各種實施例說明一無線通信系統100。系統100包含一可包括多個天線群組之基地台102。舉例而言,一個天線群組可包括天線104及106,另一群組可包含天線108及110,且一額外群組可包括天線112及114。針對每一天線群組說明兩個天線;然而,可將更多或更少天線用於每一群組。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瞭解,基地台102可另外包括一傳輸器鏈及一接收器鏈,該等鏈中之每一者又可包含與信號傳輸及接收相關聯之複數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器、解調器、解多工器、天線等)。
基地台102可與諸如存取終端機116及存取終端機122之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通信;然而,應瞭解,基地台102可與實質上任何數目之類似於存取終端機116及122之存取終端機通信。存取終端機116及122可為(例如)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掌上型通信器件、掌上型計算器件、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用於經由無線通信系統100進行通信之任何其他適當器件。如所描繪,存取終端機116與天線112及114進行通信,其中天線112及114在前向鏈路118上將資訊傳輸至存取終端機116且在反向鏈路120上自存取終端機116接收資訊。此外,存取終端機122與天線104及106進行通信,其中天線104及106在前向鏈路124上將資訊傳輸至存取終端機122且在反向鏈路126上自存取終端機122接收資訊。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例如,前向鏈路118可利用一不同於反向鏈路120所使用之頻帶的頻帶,且前向鏈路124可使用一不同於反向鏈路126所使用之頻帶的頻帶。另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鏈路118與反向鏈路120可利用一共同頻帶,且前向鏈路124與反向鏈路126可利用一共同頻帶。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經指定以供該等天線進行通信之區域可被稱為基地台102之一扇區。舉例而言,天線群組可經設計以通信至由基地台102覆蓋之區域之一扇區中的存取終端機。在前向鏈路118及124上所進行之通信中,基地台102之傳輸天線可利用波束成形來改良用於存取終端機116及122之前向鏈路118及124之信雜比。又,在基地台102利用波束成形以傳輸至隨機散布於整個相關聯覆蓋範圍內之存取終端機116及122時,與經由單一天線傳輸至所有存取終端機之基地台相比,相鄰小區中之存取終端機可經受較少干擾。
系統100將一有效率方案用於識別系統參數。基地台102可利用同步信號向存取終端機116及122指示與基地台102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參數。藉由使用同步信號來提供關於與基地台102相關聯之各種參數之通知,可減輕存取終端機116及122在不知道該(該等)參數的情況下對下行鏈路資訊之盲解碼。因此,存取終端機116及122可使用該等同步信號識別(多個)參數而不實行在下行鏈路上發送的資訊之盲解碼,此情況導致該(該等)參數向存取終端機116及122之更有效率通知。
可經由該等同步信號向存取終端機116及122指示一或多個參數。舉例而言,該等同步信號可通知存取終端機116及122:基地台102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FS2)。根據另一說明,該等同步信號可向存取終端機116及122指示:基地台102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依據另一實例,該等同步信號可向存取終端機116及122指定:基地台102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另外或其他,該等同步信號可通知存取終端機116:基地台102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然而,應瞭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上述例示性參數;更確切地說,與基地台102相關之任何其他參數意欲屬於附此之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
可藉由基地台102傳輸一或多個類型之同步信號。舉例而言,可藉由基地台102傳送一主要同步碼(PSC)信號及/或一次要同步碼(SSC)信號。主要同步碼信號可為在初始小區搜尋期間用於小區偵測之同步信號,且次要同步碼信號可為在初始小區搜尋期間用於小區識別之同步信號。
主要同步信號可基於一PSC序列而產生且可稱為一PSC信號。該PSC序列可為一等幅零自相關(CAZAC)序列、一偽隨機數(PN)序列等。一些實例CAZAC序列包括Chu序列、Zadoff-Chu序列、Frank序列、廣義頻擾(GCL)序列,及其類似序列。次要同步信號可基於一SSC序列而產生且可稱為一SSC信號。該SSC序列可為最大長度序列(M序列)、PN序列、二進位序列等。另外,PSC信號可稱為主要同步信號、PSC等,且SSC信號可稱為次要同步信號、SSC等。
在系統100中,可基於對應於該等同步信號之一或多個因素(諸如,不同類型之同步信號在一無線電訊框內之相對位置,用以產生一給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選定序列,包括還是不包括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等)來指示對應於基地台102之參數。與之相比,習知技術時常由存取終端機充分利用循環前置項(CP)之盲偵測以試圖識別參數,此可為無效的及/或低效率的。舉例而言,CP長度在PSC及SSC中在FS2與FS1之間可不同(例如,針對FS2,對PSC及SSC而言分別為8.33微秒(μs)及17.71μs,而針對FS1,對PSC及SSC而言分別為5.21μs及16.67μs)。可藉由一存取終端機在FS1的正常CP(例如,5.21μs)與擴展CP(例如,16.67μs)之間盲目地偵測CP。另外,一存取終端機可將盲CP偵測用於FS2以便區分正常CP(例如,8.33μs)與擴展CP(例如,17.71μs)。結果,使用CP盲偵測之此等習知技術可能不能區分FS1與FS2。
另外,主要廣播頻道(PBCH)位置在FS1與FS2之間可不同。盲PBCH解碼(時常藉由常見方法來實行)可藉由使存取終端機PBCH解碼複雜性加倍(例如,24盲解碼包括每10ms之初始獲取期間的盲天線偵測及40ms訊框邊界偵測)來進行,以區分FS1與FS2。此外,除非充分利用統一,否則SSC偵測可歸因於利用了四個不同CP長度而加倍;然而,若FS2可假定:除非FS1給予FDD正常CP較高附加項,否則保護間隙(GP)將包含於CP中,則統一可為成本高昂的)。因此,常見技術不能有效率地區分FS1與FS2。
此外,習知技術可能無法為FS2提供下行鏈路導頻時槽(DwPTS)與上行鏈路導頻時槽(UpPTS)之間的足夠保護時間。與之相比,系統100可提供一用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切換之較大保護時間。
現參看圖2至圖3,說明實例無線電訊框結構。兩個無線電訊框結構係在E-UTRA規範中陳述:即,訊框結構類型1(FS1)及訊框結構類型2(FS2)。FS1可適用於FDD系統及TDD系統兩者,而FS2可適用於TDD系統。應瞭解,出於說明性目的而提供圖2至圖3,且所揭示之標的物不限於此等實例之範疇(例如,可使用具有任何持續時間、任何數目個子訊框、任何數目個時槽及其類似者的無線電訊框,…)。
轉向圖2,說明實例訊框結構類型1(FS1)無線電訊框200。可結合FDD或TDD利用FS1無線電訊框200。另外,FS1無線電訊框200可為一包括20個時槽(例如,時槽0、…、時槽19)之10ms無線電訊框,其中該等時槽中之每一者具有一0.5ms之持續時間。此外,來自FS1無線電訊框200的兩個鄰近時槽(例如,時槽0與時槽1,時槽2與時槽3,…)可組成一個具有1ms之持續時間之子訊框;因此,FS1無線電訊框200可包括10個子訊框。
參看圖3,說明實例訊框結構類型2(FS2)無線電訊框300。可結合TDD利用FS2無線電訊框300。FS2無線電訊框300可為一包括10個子訊框之10ms無線電訊框。另外,FS2無線電訊框300可包括兩個實質上類似之半訊框(例如,半訊框302及半訊框304),該等半訊框中之每一者可具有一5ms之持續時間。半訊框302至304中之每一者可包括八個時槽(每一時槽具有一0.5ms之持續時間),及三個欄位(例如,DwPTS、GP及UpPTS),該等欄位各自具有可組態之個別長度及一1ms之總長度。除了包括DwPTS、GP及UpPTS之子訊框1及6外,一子訊框包括兩個鄰近時槽。
參看圖4,說明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利用同步信號來指示基地台相關參數之系統400。系統400包括一基地台402,其可傳輸及/或接收資訊、信號、資料、指令、命令、位元、符號及其類似者。基地台402可經由前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與存取終端機404通信。存取終端機404可傳輸及/或接收資訊、信號、資料、指令、命令、位元、符號及其類似者。此外,儘管未展示,但預期任何數目之類似於基地台402之基地台可包括於系統400中及/或任何數目之類似於存取終端機404之存取終端機可包括於系統400中。
基地台402可與經由同步信號而傳播至存取終端機404之一或多個參數406相關聯。另外,基地台402可包括一同步信號產生器408,其依據一對應於基地台402之該一或多個參數406之函數得到用於下行鏈路傳輸之同步信號。舉例而言,同步信號產生器408可基於一所選序列得到傳輸用之同步信號,基於向存取終端機404指示的基地台402之該(該等)參數406而在一無線電訊框內排程多個類型之同步信號、允許或禁止包括一給定類型之同步信號、選擇一待使用之偽隨機序列、以上各者之一組合等。此外,由同步信號產生器408提供之該等同步信號可傳輸至存取終端機404。
存取終端機404可自基地台402接收該等同步信號且基於該等所接收之同步信號來判定與基地台402相關聯之(多個)參數。存取終端機404可進一步包括一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及一參數識別器412。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可分析該等所接收之同步信號。作為說明,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可判定關於一給定類型之所接收之同步信號的一序列之一識別碼、不同類型之同步信號在一無線電訊框內的相對位置、包括還是不包括一給定類型之同步信號、所利用之偽隨機序列、以上各者之組合等。另外,基於該分析,參數識別器412可辨識與基地台402相關聯之(多個)參數。參數識別器412可充分利用藉由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實行的對所接收之 同步信號之分析來基於對同步信號產生器408如何選擇、排程等同步信號之先驗瞭解而解密對應於基地台402之該(該等)參數。舉例而言,如藉由同步信號評估器410所辨識的不同類型之同步信號在一無線電訊框內的相對位置可由參數識別器412用於判定基地台402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然而,應瞭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此實例。
基地台402之同步信號產生器408可包括一選擇器414,其可判定一用於產生同步信號之同步碼序列。可由選擇器414依據一參數406之一函數來選擇不同PSC序列,且可由同步信號產生器408基於該等選定PSC序列來得到PSC以用於下行鏈路上之傳輸。因此,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可針對所接收之同步信號(例如,PSC、…)偵測哪個PSC序列被選擇器414選擇且被同步信號產生器408使用,且參數識別器412可辨識對應於偵測到之PSC序列之參數。
舉例而言,可由選擇器414選擇不同PSC序列以便由同步信號產生器408用於區分FS1與FS2。習知系統時常使用三個PSC序列(例如,此等三個PSC序列中的兩個可互為共軛複數,…)。與之相比,系統400可添加一個額外PSC序列(例如,一第四PSC序列,…)。可在頻域中將該第四PSC序列定義為來自習知系統的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PSC序列的共軛複數,其不為另外兩個PSC序列之共軛複數。另外,選擇器414可在基地台402利用FS1的情況下選擇利用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且在基地台402使用FS2的情況下選擇利用該額外第四PSC序列。因此,一個PSC序列可用以指示FS2,而三個PSC序列可用以表示FS1。因此,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可試圖偵測此等四個PSC序列。若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由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偵測到,則參數識別器412可辨識到基地台402利用FS1。或者,若該第四PSC序列由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偵測到,則參數識別器412可判定基地台402使用FS2。根據另一說明,預期可充分利用該第四PSC序列來識別基地台402對FS1之使用,而可使用另外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來識別基地台402對FS2之使用。
依據另一實例,不同PSC序列可由選擇器414用來指示基地台402與一單播系統或一多播系統相關聯。根據此實例,選擇器414可選擇一供同步信號產生器408用於得到PSC之特定PSC序列,以區分來自其他FDD/TDD系統之單頻網路上之多媒體廣播(MBSFN)載波(例如,單播載波、…)。MBSFN可使用在一給定持續時間內自多個小區傳輸的時間同步之共同波形;因此,多個基地台(例如,基地台402及任何數目之全異基地台(未圖示)、…)可將相同資訊發送至存取終端機404。另外,多播系統可使用一可為專用載波之MBSFN載波。因此,選擇器414可允許向存取終端機404識別基地台402是否使用一MBSFN載波。類似於以上實例,系統400可充分利用四個PSC序列(例如,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及額外第四序列,…)。再者,可在頻域中將該第四PSC序列定義為來自習知系統的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PSC序列的共軛複數,其不為另外兩個PSC序列之共軛複數。另外,選擇器414可在基地台402利用一非MBSFN載波(例如,單播載波、…)的情況下選擇利用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且在基地台402使用MBSFN載波的情況下選擇利用該額外第四PSC序列。因此,一個PSC序列可用以指示MBSFN載波之使用,而三個PSC序列可用以表示非MBSFN載波之使用。因此,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可試圖偵測此等四個PSC序列。若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由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偵測到,則參數識別器412可辨識到基地台402利用一非MBSFN載波。或者,若該第四PSC序列由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偵測到,則參數識別器412可判定基地台402使用一MBSFN載波。根據另一說明,預期可充分利用該第四PSC序列來識別基地台402對非MBSFN載波之使用,而可使用另外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來識別基地台402對MBSFN載波之使用。類似地,亦預期不同PSC序列可用以辨別基地台402是與一毫微微小區還是與一標稱小區(例如,巨集小區、…)相關聯及/或是與一TDD系統還是與一FDD系統相關聯。
另外或其他,同步信號產生器408可包括一排程器416,其依據一對應於基地台402之(多個)參數406之函數而在每一無線電訊框內排程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因此,排程器416可判定並指派PSC及SSC在該無線電訊框內的相對位置。此外,同步信號評估器410可偵測PSC及SSC之相對位置,且基於此偵測,參數識別器412可辨識與基地台402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參數。舉例而言,PSC及SSC之相對位置可用以區分基地台402是與FS1還是與FS2相關聯、是與TDD還是與FDD相關聯、是與單播操作還是與多播操作相關聯,及/或是與巨集小區還是與毫微微小區相關聯。另外,排程器416可控制PSC及SSC在一無線電訊框內的位置。PSC及SSC之位置可用以表示系統資訊之不同類型/部分,其可與TDD或FDD類型系統、具有不同大小或目的之小區等相關聯。
參看圖5至圖6,說明利用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來傳播與一或多個參數相關之資訊的實例無線電訊框結構500及600。可將每一無線電訊框(例如,無線電訊框t502、無線電訊框t602、…)分割成多個(例如,S個,其中S可為實質上任何整數,…)時槽(例如,或如本文中針對訊框結構類型2所描述,該S個時槽之一子集可為多個欄位所替代,…),且每一時槽可包括多個(例如,T個,其中T可為實質上任何整數,…)符號週期。舉例而言,每一無線電訊框(例如,無線電訊框502、無線電訊框602、…)可具有一10ms之持續時間,且每一時槽可具有一0.5ms之持續時間。另外,一子訊框可包括兩個鄰近時槽(例如,時槽0及時槽1,…)。此外,每一時槽可視一循環前置項長度而覆蓋6或7個符號週期。儘管未展示,但應瞭解,一訊框結構類型1無線電訊框可包括一鄰近於包含時槽0及時槽1之子訊框的包含時槽2及時槽3之子訊框(以及一鄰近於包含時槽S/2及時槽S/2+1之子訊框的包含時槽S/2+2及時槽S/2+3之子訊框),而一訊框結構類型2無線電訊框可包括一鄰近於包含時槽0及時槽1之子訊框的包含多個欄位(例如,DwPTS、GP及UpPTS)之子訊框(以及鄰近於包含時槽S/2及時槽S/2+1之子訊框的包含該等欄位之另一子訊框)。又,預期可以任何全異方式分割該等無線電訊框。
如所說明,同步信號可映射至包括於時槽0 504、604及時槽S/2 506、606(例如,時槽10、…)中之OFDM符號。然而,PSC及SSC之相對置放在無線電訊框結構500與600之間可不同(例如,如圖4之排程器416所控制,…)。如圖5中所示,PSC映射至時槽0 504及時槽S/2 506(例如,第一時槽及第十一時槽,…)中之一最後OFDM符號(例如,符號508、符號510、…),而SSC映射至一在該最後OFDM符號前面的鄰近OFDM符號(例如,符號512、符號514、…)。此外,如圖6中所示,SSC映射至時槽0 604及時槽S/2 606(例如,第一時槽及第十一時槽,…)中之一最後OFDM符號(例如,符號608、符號610、…),而PSC映射至一在該最後OFDM符號前面的鄰近OFDM符號(例如,符號612、符號614、…)。
PSC及SSC之相對位置中的差異可為一或多個參數之一函數。舉例而言,PSC及SSC在序文及中間文(middle amble)中之相對位置可視基地台是用FS1還是FS2來傳輸無線電訊框而定。根據此實例,在FS1中,如圖5中所示,PSC可映射至第一及第十一時槽中之最後OFDM符號,且SSC可緊接PSC。此外,在FS2中,如圖6中所示,SSC可映射至最 後OFDM符號,且PSC可緊接SSC。另外,一接收存取終端機可偵測PSC及/或SSC以區分該(該等)參數。因此,依據以上實例,該接收存取終端機可判定PSC及SSC之相對位置,該等相對位置此後可用於辨別該傳輸基地台是利用FS1還是FS2。然而,應瞭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上述實例;更確切地說,除了訊框結構類型以外或替代訊框結構類型的任何全異參數可經由PSC及SSC之相對位置來指示。此等基地台特定參數之實例可為(但不限於)該基地台是與多播操作還是與單播操作相關聯,是使用TDD還是FDD,及/或是與一毫微微小區還是與一巨集小區相關聯。舉例而言,可將PSC及SSC置放於不同位置(例如,在序文中、在中間文中、在第N個子訊框中、…),以使得一存取終端機可基於此等置放而區分不同小區類型(例如,標稱/巨集小區與毫微微小區,其中相比其他巨集小區,毫微微小區可以較低功率進行傳輸,…)。
儘管圖5至圖6描繪PSC及SSC經映射至時槽0 504、604及時槽S/2 506、606中之最後兩個鄰近OFDM符號,但應瞭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此。舉例而言,PSC及/或SSC可在除了時槽0 504、604及時槽S/2 506、606以外或替代時槽0 504、604及時槽S/2 506、606的任何時槽中傳輸。另外,PSC及SSC可映射至一時槽內之任何OFDM符號。作為另一實例,PSC與SSC之間的符號間距(例如,PSC與SSC鄰近的、分隔一個、兩個等符號,…)可為一或多個參數之一函數。根據另一說明,不必傳輸PSC;包括還是 不包括PSC可為一或多個參數之一函數。
再次參看圖4,例如,排程器416亦可依據一或多個參數之一函數而使PSC包括或不包括於經產生用於傳輸之無線電訊框中。根據此實例,在FS2操作模式中(例如,在TDD類型系統中,…),可消除PSC。另外,FS2中的PSC位置可用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切換之額外保護時間。因此,可針對同步定義一個序列(例如,SSC可被保留,但其具有一不同於FS1之序列設計,…)。
作為進一步說明,同步信號產生器408可依據一或多個參數之一函數而使用不同偽隨機序列(PRS)。舉例而言,視基地台402是使用FS1還是FS2而定,不同PRS可映射至同一小區識別符(ID)。相同PRS可在FS1與FS2之間重新使用,但具有至小區ID之不同映射。另外或其他,PRS可視使用了FS1還是FS2而映射至不同載頻調位置。
根據一實例,頻域中的PRS位置可鏈接至小區ID。不同小區可具有不同的PRS位置。因此,為了辨別不同參數,可使用同一序列,但其在頻域中具有不同位置。一存取終端機可偵測該PRS以便能夠判定該等相關聯參數。根據一說明,該PRS位置可用於驗證目的。根據此說明,可基於以下各者來指示一參數:PSC及SSC之相對位置、經選擇以用於產生PSC之PSC序列或包括/不包括PSC,且亦可經由該PRS位置向一存取終端機通知該參數以用於驗證;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此。
根據另一實例,不同系統可將不同擾亂碼用在該等SSC序列之開頭,以使得存取終端機404可使用此資訊來區分 該等系統。舉例而言,此資訊可用以區分一TDD系統與一FDD系統、一標稱(例如,巨集、…)小區與一毫微微小區、一單播系統與一多播系統(例如,MBSFN、…)、FS1與FS2等。因此,可依據一參數之一函數來選擇一特定擾亂碼。
依據另一說明,在E-UTRAN中,可定義三個基於PSC之擾亂序列(SC)以擾亂SSC序列,其中每一擾亂序列可藉由一相應PSC序列之一索引判定。N個額外之不同擾亂序列可用以擾亂SSC序列。結果,(SC1,SC2,SC3)可用於一FDD系統,而(SC4,SC5,SC6)可用於一TDD系統。類似地,(SC7,SC8,…SCN)可用於毫微微小區等。因此,可依據一參數之一函數來選擇複數個可能集合中的擾亂碼之一集合。
參看圖7至圖9,說明與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有效率地指示(多個)參數相關之方法。雖然出於簡化解釋之目的而將方法展示並描述為一系列動作,但應理解並瞭解,該等方法不受動作之次序限制,因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一些動作可以與本文中所展示並描述之次序不同的次序發生及/或與其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並瞭解,一方法可替代地表示為一系列相關狀態或事件,諸如以狀態圖形式。此外,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並不需要所說明之所有動作來實施一方法。
參看圖7,說明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識別與一基地台相關之一或多個參數之方法700。在702,可產生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舉例而言,可基於一 PSC序列產生該PSC且可基於一SSC序列產生該SSC。在704,可依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一參數之函數將該PSC及該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根據一說明,該參數可為該基地台是一TDD系統還是一FDD系統之部分。作為另一實例,該參數可為該無線電訊框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此外,該參數可為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依據另一實例,該參數可為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該PSC及該SSC之任何相對位置可用以區分參數。舉例而言,是該PSC還是該SSC被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一較早OFDM符號可為該參數之一函數。根據另一實例,該PSC與該SSC之間的符號間距可為該參數之一函數。在706,可在一下行鏈路上傳輸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指示該參數。
作為實例,當使用FS1時,可將該P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一最後OFDM符號,而可將該SSC映射至一緊接在該最後OFDM符號前面的鄰近OFDM符號。根據此實例,當利用FS2時,可將該S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該最後OFDM符號,而可將該PSC映射至緊接在最後OFDM符號前面的該鄰近OFDM符號。基於該傳輸之無線電訊框,一存取終端機可偵測該PSC及該SSC之相對位置以判定是使用了FS1還是FS2。然而,應瞭解,所主張之標的物並不限於上述實例。
根據另一說明(如下文所描述),可依據一參數之一函數 來選擇用以產生包括於該無線電訊框中之PSC的PSC序列,該參數可與經由相對位置來指示的參數相同或不同。作為進一步實例,可依據一參數之一函數(例如,如經由相對位置來指示的相同或不同參數、…)將不同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一共同小區ID。另外或其他,可基於一參數(例如,如經由相對位置來指示的相同或不同參數、…)將PRS映射至不同載頻調位置。舉例而言,可充分利用PRS映射作為藉由PSC及SSC之相對位置來指示的參數之一驗證機制;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此。根據另一說明,當利用FS2時,可自無線電訊框消除PSC;然而,所主張之標的物不限於此。作為進一步實例,可依據一參數之一函數來選擇一來自可能擾亂碼之一集合之特定擾亂碼以用在一SSC序列之開頭,從而得到SSC。另外或其他,可依據一參數之一函數來選擇可能擾亂碼之一集合,可自該集合選擇一特定擾亂碼以用在一SSC序列之開頭,從而產生SSC。
現轉向圖8,說明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指示對應於一基地台之一或多個參數之方法800。在802,可基於一基地台之一參數選擇一主要同步碼(PSC)序列。舉例而言,可使用四個可能PSC序列,其可包括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及一個額外PSC序列。該等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兩個可互為共軛複數,同時該等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的第三個及該第四額外PSC序列可互為共軛複數。另外,可基於該參數來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或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以供使用。在804,可基於該選定PSC序列產生一主要同步碼(PSC)。在806,可在一下行鏈路上傳輸一包括該產生之PSC的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選定PSC序列來指示該參數。舉例而言,一接收該無線電訊框之存取終端機可偵測該選定PSC序列且基於該序列判定該參數。
根據一實例,該PSC序列之選擇可用以區分FS1與FS2。根據此實例,當使用FS1時,可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而當利用FS2時,可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或反之亦然)。作為另一說明,PSC序列之選擇可用以區分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因此,當使用一單播載波時,可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而當利用一MBSFN載波時,可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或反之亦然)。此外,可結合PSC序列之選擇來充分利用PSC及SSC之相對位置、PRS映射、擾亂碼之選擇、擾亂碼集合之選擇等,以便提供與相同參數(例如,經由PSC序列選擇所指示的,…)或不同參數相關之通知。
參看圖9,說明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解密對應於一基地台之至少一參數之方法900。在902,可自一基地台接收一無線電訊框。在904,可分析該無線電訊框以判定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舉例而言,可識別一PSC相對於一SSC之相對位置。根據另一實例,可判定一用以產生PSC之PSC序列。另外或其他,可將一PSC識別為包括或不包括於該所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中。作為進一步說明,可識別一由該基地台利用以擾亂該SSC之擾亂碼。在906,可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另外,可基於一所用PRS序列之一評估來驗證該至少一參數。
將瞭解,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態樣,可進行關於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有效率地通知及/或識別與一基地台相關聯之(多個)參數之推斷。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推斷"大體指代自如經由事件及/或資料捕獲之一組觀測來推出或推斷系統、環境及/或使用者之狀態的過程。舉例而言,可使用推斷來識別特定情況或動作,或可產生狀態上之機率分布。推斷可為機率性的,亦即,基於對資料及事件之考慮對在所關注之狀態上之機率分布的計算。推斷亦可指代用於由一組事件及/或資料構成較高階事件之技術。無論事件在時間上是否緊密相關,且無論事件及資料是來自一個還是若干個事件及資料源,該推斷均由一組觀察到之事件及/或所儲存之事件資料產生新事件或動作之構造。
根據一實例,以上呈現之一或多個方法可包括進行關於基於所接收之同步信號之評估來判定與一基地台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參數之識別的推斷。作為進一步說明,可進行一與判定一由一基地台用於在下行鏈路上傳達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或多參數之通知方案相關之推斷。應瞭解,以上實例本質上為說明性的且不欲限制可進行之推斷的數目或結合本文所描述之各種實施例及/或方法進行該等推斷之方式。
圖10為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利用一有效率識別方案來辨識與一基地台相關聯之(多個)參數之存取終端機1000的說明。存取終端機1000包含一接收器1002,接收器1002自(例如)一接收天線(未圖示)接收一信號,且對所接收之信號執行典型動作(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等),且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獲得樣本。接收器1002可為(例如)MMSE接收器且可包含解調變器1004,解調變器1004可解調變所接收之符號且將其提供至處理器1006以用於頻道估計。處理器1006可為一專用於分析由接收器1002接收之資訊及/或產生供傳輸器1016傳輸用之資訊的處理器、一控制存取終端機1000之一或多個組件的處理器,及/或一分析由接收器1002接收之資訊、產生供傳輸器1016傳輸用之資訊且控制存取終端機1000之一或多個組件的處理器。
存取終端機1000可另外包含記憶體1008,記憶體1008操作性地耦接至處理器1006且可儲存待傳輸之資料、所接收之資料及與執行本文中所陳述之各種動作及功能相關之任何其他適當資訊。舉例而言,記憶體1008可儲存與分析包括於所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中之(多個)同步信號及/或基於該分析來判定(多個)參數相關聯之協定及/或演算法。
將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資料儲存器(例如,記憶體1008)可為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記憶體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作為說明且非限制,非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ROM(PROM)、電可程式化ROM(EPROM)、電可抹除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充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作為說明且非限制,RAM以許多形式可用,諸如同步RAM(SRAM)、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雙資料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強型SDRAM(ESDRAM)、同步鏈路DRAM(SLDRAM)及直接總線式(Rambus)RAM(DRRAM)。主題系統及方法之記憶體1008意欲包含(但不限於)此等及任何其他適當類型之記憶體。
接收器1002進一步操作性地耦接至一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及/或一參數識別器1012。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可實質上類似於圖4之同步信號評估器410。此外,參數識別器1012可實質上類似於圖4之參數識別器412。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可評估包括於所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中之(多個)同步信號。舉例而言,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可判定不同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例如,PSC與SSC之相對位置,…)。根據另一說明,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可辨識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例如,PSC、…)之序列(例如,PSC序列、…)。依據另一說明,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可分析該等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一或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例如,該等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缺少PSC,…)。此外,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可檢視一與該等無線電訊框相關聯之PRS。另外,參數識別器1012可充分利用由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實行之分析來判定對應於一在下行鏈路上發送該等無線電訊框之基地台之一或多個參數。存取終端機1000仍進一步包含一調變器1014及一傳輸器1016,該傳輸器將信號傳輸至(例如)一基地台、另一存取終端機等。儘管描繪為與處理器1006分離,但應瞭解,同步信號評估器1010、參數識別器1012及/或調變器1014可為處理器1006或多個處理器(未圖示)之部分。
圖11為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利用同步信號向存取終端機指示(多個)參數之系統1100的說明。系統1100包含一基地台1102(例如,存取點、…),該基地台具有:一接收器1110,其經由複數個接收天線1106自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接收(多個)信號;及一傳輸器1122,其經由一傳輸天線1108將信號傳輸至該一或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接收器1110可自接收天線1106接收資訊且操作性地與一解調變所接收之資訊之解調器1112相關聯。經解調變之符號係由處理器1114來分析,該處理器可類似於上文關於圖10所描述之處理器且耦接至記憶體1116,該記憶體儲存待傳輸至(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或一全異基地台(未圖示))或待自(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或一全異基地台(未圖示))接收之資料,及/或與執行本文所陳述之各種動作及功能相關之任何其他適當資訊。處理器1114進一步耦接至一同步信號產生器1118,同步信號產生器1118依據與之相關聯之(多個)參數之一函數產生用於傳輸至(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之同步信號。舉例而言,同步信號產生器1118可基於一參數之一函數來選擇PSC序列,根據一參數將一PSC及一SSC定位於相對位置,依據一參數而使一PSC包括或不包括於一無線電訊框中,基於一參數來選擇一PRS等。預期同步信號產生器1118可實質上類似於圖4之同步信號產生器408。儘管未展示,但應瞭解,同步信號產生器1118可包括一選擇器(例如,實質上類似於圖4之選擇器414)及/或一排程器(例如,實質上類似於圖4之排程器416)。另外,同步信號產生器1118可將待傳輸之資訊(例如,無線電訊框、…)提供至一調變器1120。調變器1120可對一訊框進行多工以藉由一傳輸器1122經由天線1108而傳輸至(多個)存取終端機1104。儘管描繪為與處理器1114分離,但應瞭解,同步信號產生器1118及/或調變器1120可為處理器1114或多個處理器(未圖示)之部分。
圖12展示一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200。為簡潔起見,無線通信系統1200描繪一個基地台1210及一個存取終端機1250。然而,應瞭解,系統1200可包括一個以上基地台及/或一個以上存取終端機,其中額外基地台及/或存取終端機可實質上類似於或不同於下文所描述之實例基地台1210及存取終端機1250。此外,應瞭解,基地台1210及/或存取終端機1250可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圖1、圖4、圖10至圖11,及圖13至圖14)及/或方法(圖7至圖9)來促進基地台與存取終端機之間的無線通信。
在基地台1210處,將多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1212提供至傳輸(TX)資料處理器1214。根據一實例,每一資料流可經由一各別天線來傳輸。TX資料處理器1214基於一經選擇用於訊務資料流之特定編碼方案來格式化、編碼及交錯彼資料流以提供經編碼資料。
可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技術對每一資料流之經編碼資料與導頻資料一起進行多工。另外或其他,可對導頻符號進行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或分碼多工(CDM)。導頻資料通常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樣式,且在存取終端機1250處可用以估計頻道回應。可基於一經選擇用於每一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M相移鍵控(M-PSK)、M正交調幅(M-QAM)等)來調變(例如,符號映射)經多工的導頻及彼資料流之編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每一資料流之資料速率、編碼及調變可藉由處理器1230所執行或提供之指令來判定。
可將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TX MIMO處理器1220,TX MIMO處理器1220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號(例如,針對OFDM)。TX MIMO處理器1220接著將NT 個調變符號流提供至NT 個傳輸器(TMTR)1222a至1222t。在各種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1220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於該等資料流之符號及天線(正自該天線傳輸符號)。
每一傳輸器1222接收並處理一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該等類比信號以提供適於在MIMO頻道上傳輸之調變信號。另外,分別自NT 個天線1224a至1224t傳輸來自傳輸器1222a至1222t之NT 個調變信號。
在存取終端機1250處,藉由NR 個天線1252a至1252r接收所傳輸之調變信號,且將來自每一天線1252之所接收信號提供至一各別接收器(RCVR)1254a至1254r。每一接收器12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一各別信號、數位化該經調節信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該等樣本以提供相應的"所接收"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1260可接收來自NR 個接收器1254之NR 個所接收符號流且基於一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來處理該等符號流,以提供NT 個"經偵測"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1260可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每一經偵測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之訊務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1260進行之處理與由基地台1210處之TX MIMO處理器1220及TX資料處理器1214執行之處理互補。
如上所論述,處理器1270可週期性地判定利用哪一可用技術。另外,處理器1270可公式化包含一矩陣索引部分及一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
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各種類型之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資料流之資訊。反向鏈路訊息可由TX資料處理器1238(其亦自資料源1236接收多個資料流之訊務資料)來處理、由調變器1280來調變、由傳輸器1254a至1254r來調節,並傳輸回至基地台1210。
在基地台1210處,來自存取終端機1250之調變信號由天線1224來接收、由接收器1222來調節、由解調變器1240來解調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1242來處理,以擷取由存取終端機1250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另外,處理器1230可處理所擷取訊息以判定將使用哪個預編碼矩陣來判定波束形成權重。
處理器1230及1270可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理等)基地台1210及存取終端機1250處之操作。各別處理器1230及1270可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1232及1272相關聯。處理器1230及1270亦可分別執行計算以導出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回應估計。
在一態樣中,可將邏輯頻道分類為控制頻道及訊務頻道。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一廣播控制頻道(BCCH),其係用於廣播系統控制資訊之DL頻道。另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一傳呼控制頻道(PCCH),其係傳送傳呼資訊之DL頻道。此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含一多播控制頻道(MCCH),其係用於傳輸一個或若干MTCH之多媒體廣播及多播服務(MBMS)排程及控制資訊的點對多點DL頻道。大體而言,在建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之後,僅由接收MBMS之UE使用此頻道(例如,舊MCCH+MSCH)。另外,邏輯控制頻道可包括一專用控制頻道(DCCH),其係傳輸專用控制資訊且可由具有RRC連接之UE使用的點對點雙向頻道。在一態樣中,邏輯訊務頻道可包含一專用訊務頻道(DTCH),其係專用於一個UE以用於傳送使用者資訊之點對點雙向頻道。又,邏輯訊務頻道可包括一用於傳輸訊務資料之點對多點DL頻道的多播訊務頻道(MTCH)。
在一態樣中,可將輸送頻道分類為DL及UL。DL輸送頻道包含一廣播頻道(BCH)、一下行鏈路共用資料頻道(DL-SDCH)及一傳呼頻道(PCH)。PCH可藉由廣播於整個小區上且映射至可用於其他控制/訊務頻道之實體層(PHY)資源來支援UE功率節省(例如,可由網路向UE指示不連續接收(DRX)週期)。UL輸送頻道可包含一隨機存取頻道(RACH)、一請求頻道(REQCH)、一上行鏈路共用資料頻道(UL-SDCH)及複數個PHY頻道。
PHY頻道可包括DL頻道及UL頻道之一集合。舉例而言,DL PHY頻道可包括:共同導頻頻道(CPICH);同步頻道(SCH);共同控制頻道(CCCH);共用DL控制頻道(SDCCH);多播控制頻道(MCCH);共用UL指派頻道(SUACH);確認頻道(ACKCH);DL實體共用資料頻道(DL-PSDCH);UL功率控制頻道(UPCCH);傳呼指示符頻道(PICH);及/或負載指示符頻道(LICH)。作為進一步說明,ULPHY頻道可包括: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頻道品質指示符頻道(CQICH);確認頻道(ACKCH);天線子集指示符頻道(ASICH);共用請求頻道(SREQCH);UL實體共用資料頻道(UL-PSDCH);及/或寬頻帶導頻頻道(BPICH)。
應理解,可以硬體、軟體、韌體、中間體、微碼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對於硬體實施,處理單元可實施於以下各者內: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
當實施例以軟體、韌體、中間體或微碼、程式碼或碼段實施時,其可儲存於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可讀媒體中。碼段可表示程序、函數、子程式、程式、常式、子常式、模組、套裝軟體、類,或指令、資料結構或程式敘述之任何組合。可藉由傳遞及/或接收資訊、資料、引數、參數或記憶體內容而將一碼段耦接至另一碼段或硬體電路。可使用任何適當手段(包括記憶體共用、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路傳輸等)來傳遞、轉發或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料等。
對於軟體實施,可藉由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數等)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軟體程式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且由處理器來執行。記憶體單元可在處理器內或在處理器外部實施,在後一情況下,記憶體單元可經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手段而通信地耦接至處理器。
參看圖13,說明啟動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向至少一存取終端機有效率地指示一或多個參數之系統1300。舉例而言,系統1300可至少部分地駐留於一基地台內。應瞭解,將系統1300表示為包括功能區塊,該等功能區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系統1300包括可協同起作用之電組件的邏輯分組1302。舉例而言,邏輯分組1302可包括一用於依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參數之一函數將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之電組件1304。此外,邏輯分組可包含一用於在一下行鏈路上發送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識別該參數之電組件1306。另外,儘管未展示,但邏輯分組亦可包括一用於基於該基地台之一參數來選擇一PSC序列之電組件,及一用於基於該選定PSC序列來產生該PSC之電組件。另外,系統1300可包括一記憶體1308,該記憶體保存用於執行與電組件1304及1306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儘管展示為在記憶體1308外部,但應理解,電組件1304及1306中之一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1308內。
轉向圖14,說明啟動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識別關於一基地台之一或多個參數之系統1400。舉例而言,系統1400可駐留於一存取終端機內。如所描繪,系統1400包括可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區塊。系統1400包括可協同起作用之電組件的邏輯分組1402。邏輯分組1402可包括一用於分析一自一基地台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以解密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之電組件1404。舉例而言,該等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可為PSC及SSC。此外,該序列可為一PSC序列。另外,可分析該無線電訊框以判定其包括至少一PSC及至少一SSC,還是包括至少一SSC而無PSC。另外,邏輯分組1402可包括一用於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之電組件1406。另外,系統1400可包括一記憶體1408,該記憶體保存用於執行與電組件1404及1406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儘管展示為在記憶體1408外部,但應理解,電組件1404及1406可存在於記憶體1408內。
以上所描述之內容包括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實例。當然,不可能為達成描述前述實施例之目的而對組件或方法之每一可想到的組合進行描述,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辨識到,各種實施例之許多其他組合及排列係可能的。因此,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含屬於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的所有此等更改、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在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而言,此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包含"在"包含"作為過渡詞用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時經解譯之方式而為包括性的。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2...基地台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存取終端機
118...前向鏈路
120...反向鏈路
122...存取終端機
124...前向鏈路
126...反向鏈路
200...訊框結構類型1(FS1)無線電訊框
300...訊框結構類型2(FS2)無線電訊框
302...半訊框
304...半訊框
400...系統
402...基地台
404...存取終端機
406...參數
408...同步信號產生器
410...同步信號評估器
412...參數識別器
414...選擇器
416...排程器
500...無線電訊框結構
502...無線電訊框t
504...時槽0
506...時槽S/2
508...符號
510...符號
512...符號
514...符號
600...無線電訊框結構
602...無線電訊框t
604...時槽0
606...時槽S/2
608...符號
610...符號
612...符號
614...符號
1000...存取終端機
1002...接收器
1004...解調變器
1006...處理器
1008...記憶體
1010...同步信號評估器
1012...參數識別器
1014...調變器
1016...傳輸器
1100...系統
1102...基地台
1104...存取終端機
1106...接收天線
1108...傳輸天線
1110...接收器
1112...解調變器
1114...處理器
1116...記憶體
1118...同步信號產生器
1120...調變器
1122...傳輸器
1200...無線通信系統
1210...基地台
1212...資料源
1214...傳輸(TX)資料處理器
1220...TX MIMO處理器
1222...傳輸器/接收器
1222a...傳輸器(TMTR)/接收器
1222t...傳輸器(TMTR)/接收器
1224...天線
1224a...天線
1224t...天線
1230...處理器
1232...記憶體
1236...資料源
1238...TX資料處理器
1240...解調變器
1242...RX資料處理器
1250...存取終端機
1252...天線
1252a...天線
1252r...天線
1254...接收器/傳輸器
1254a...接收器(RCVR)/傳輸器
1254r...接收器(RCVR)/傳輸器
1260...RX資料處理器
1270...處理器
1272...記憶體
1280...調變器
1300...系統
1302...邏輯分組
1304...用於根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參數將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之電組件
1306...用於在一下行鏈路上發送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識別該參數之電組件
1308...記憶體
1400...系統
1402...邏輯分組
1404...用於分析一自一基地台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以解密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之電組件
1406...用於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之電組件
1408...記憶體
圖1為根據本文中所陳述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的說明。
圖2為實例訊框結構類型1(FS1)無線電訊框的說明。
圖3為實例訊框結構類型2(FS2)無線電訊框的說明。
圖4為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利用同步信號來指示基地台相關參數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5至圖6為利用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來傳播與一或多個參數相關之資訊之實例無線電訊框結構的說明。
圖7為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識別與一基地台相關之一或多個參數之實例方法的說明。
圖8為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指示對應於一基地台之一或多個參數之實例方法的說明。
圖9為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解密對應於一基地台之至少一參數之實例方法的說明。
圖10為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利用一有效率識別方案來辨識與一基地台相關聯之(多個)參數之實例存取終端機的說明。
圖11為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利用同步信號來向存取終端機指示參數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12為可結合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系統及方法來使用之實例無線網路環境的說明。
圖13為啟動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向至少一存取終端機有效率地指示一或多個參數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14為啟動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識別關於一基地台之一或多個參數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600...無線電訊框結構
602...無線電訊框t
604...時槽0
606...時槽S/2
608...符號
610...符號
612...符號
614...符號

Claims (78)

  1. 一種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識別與一基地台相關之一或多個參數之方法,其包含:產生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依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一第一參數之函數將該PSC及該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及在一下行鏈路上傳輸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指示該第一參數。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參數係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該基地台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當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時,將該P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一最後符號且將該SSC映射至一緊接在該最後符號前面的鄰近符號;及當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將該S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該最後符號且將該PSC映射至緊接在該最後符號前面的該鄰近符號。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該基地台之一第二參數選擇一主要同步碼(PSC)序列,該第二參數實質上類似於或不同於該第一參數;及 基於該選定PSC序列產生該PSC。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四個可能PSC序列之一集合選擇該PSC序列,該集合包括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及一第四額外PSC序列。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的兩個互為共軛複數,且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剩餘PSC序列及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互為共軛複數。
  7.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當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時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及當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
  8.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當該基地台使用一單播載波時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及當該基地台使用一多播載波時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三參數之函數將不同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一共同小區ID。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四參數之函數將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不同載頻調位置。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當利用訊框結構類型2 時自該無線電訊框消除該PSC。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五參數之函數自可能擾亂碼之一集合選擇一特定擾亂碼以用於一SSC序列之開頭從而得到該SSC。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第六參數選擇可能擾亂碼之一集合,可自該集合選擇一特定擾亂碼以用於一SSC序列之開頭從而產生該SSC。
  14.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其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基於一基地台之一第一參數選擇一主要同步碼(PSC)序列;基於該選定PSC序列產生一主要同步碼(PSC);產生一次要同步碼(SSC);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之一第二參數之函數將該PSC及該SSC排程於該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及在一下行鏈路上傳輸包括該產生之PSC的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選定PSC序列來指示該第一參數;及一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執行保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15. 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第一參數係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該基地台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16. 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自四個可能PSC序列之一集合選擇該PSC序列,該集合包括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及一第四額外PSC序列。
  17. 如請求項1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的兩個互為共軛複數,且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剩餘PSC序列及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互為共軛複數。
  18. 如請求項1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當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時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及當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
  19. 如請求項1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當該基地台使用一單播載波時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及當該基地台使用一多播載波時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
  20. 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當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時,將該P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一最後符號且將該SSC映射至一緊接在該最後符號前面的鄰近符號;及當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將該S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該最後符號且將該PSC映射至緊接在該最後符號前面的該鄰近符號。
  21. 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之一或多個參數之函數選擇可能擾亂碼之一集合或來自可能擾亂碼之該集合之一特定擾亂碼中之至少一者。
  22. 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三參數之函數將不同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一共同小區ID。
  23. 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四參數之函數將不同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不同載頻調位置。
  24. 如請求項1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當利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自該無線電訊框消除該PSC。
  25.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啟動向至少一存取終端機有效率地指示一或多個參數之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用於依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一第一參數之函數將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之構件;及用於在一下行鏈路上發送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識別該第一參數之構件。
  26. 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第一參數係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該基地台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 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27. 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時將該P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一最後符號且將該SSC映射至一緊接在該最後符號前面的鄰近符號之構件;及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將該S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該最後符號且將該PSC映射至緊接在該最後符號前面的該鄰近符號之構件。
  28. 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基於該基地台之一第二參數選擇一PSC序列之構件;及用於基於該選定PSC序列產生該PSC之構件。
  29. 如請求項28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自四個可能PSC序列之一集合選擇該PSC序列之構件,該集合包括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及一第四額外PSC序列。
  30. 如請求項2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的兩個互為共軛複數,且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剩餘PSC序列及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互為共軛複數。
  31. 如請求項2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時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之構件;及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之構件。
  32. 如請求項29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一單播載波時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之構件;及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一多播載波時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之構件。
  33. 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三參數之函數將不同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一共同小區ID之構件。
  34. 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四參數之函數將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不同載頻調位置之構件。
  35. 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利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自該無線電訊框消除該PSC之構件。
  36. 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之一第五參數之函數自可能擾亂碼之一集合選擇一特定擾亂碼以用於一SSC序列之開頭從而產生該SSC之構件。
  37. 如請求項25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六參數之函數選擇可能擾亂碼 之一集合以結合該SSC利用之構件。
  38.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基於一基地台之一第一參數選擇一主要同步碼(PSC)序列之程式碼;用於基於該選定PSC序列產生一主要同步碼(PSC)之程式碼;用於產生一次要同步碼(SSC)之程式碼;用於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之一第二參數之函數將該PSC及該SSC排程於該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之程式碼;及用於在一下行鏈路上傳輸包括該產生之PSC的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選定PSC序列來指示該第一參數之程式碼。
  39.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第一參數係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該基地台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40.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自四個可能PSC序列之一集合選擇該PSC序列之程式碼,該集合包括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及一第四額外PSC序列。
  41. 如請求項4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的兩個互為共軛複數,且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剩餘PSC序列及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互為共軛複數。
  42. 如請求項4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時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之程式碼,及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之程式碼。
  43. 如請求項4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一單播載波時選擇該三個通常所用的PSC序列中之一者之程式碼,及用於當該基地台使用一多播載波時選擇該第四額外PSC序列之程式碼。
  44.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時將該P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一最後符號且該SSC映射至一緊接在該最後符號前面的鄰近符號之程式碼,及用於在該基地台使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將該SSC映射至該無線電訊框之一或多個時槽中之該最後符號且將該PSC映射至緊接在該最後符號前面的該鄰近符號之程式碼。
  45.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之一或多個參數之函 數選擇可能擾亂碼之一集合或來自可能擾亂碼之該集合之一特定擾亂碼中之至少一者的程式碼。
  46.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三參數之函數將不同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一共同小區ID之程式碼。
  47.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依據一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一第四參數之函數將不同偽隨機序列(PRS)映射至不同載頻調位置之程式碼。
  48.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在利用訊框結構類型2時自該無線電訊框消除該PSC之程式碼。
  49.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其包含: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依據一對應於一基地台之一第一參數之函數將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排程於一無線電訊框中之相對位置處;且在一下行鏈路上發送該無線電訊框以基於該PSC及該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來識別該第一參數。
  50. 一種促進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解密對應於一基地台之至少一參數之方法,其包含:自一基地台接收一無線電訊框;分析該無線電訊框以判定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 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及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
  51. 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之該等相對位置;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經識別之相對位置來辨識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52. 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一用以產生一包括於該所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中之PSC的主要同步碼(PSC)序列;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判定之PSC序列解密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53. 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該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一PSC;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該PSC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54. 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分析一與該無線電訊框相關聯之偽隨機序列映射;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偽隨機序列映射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55. 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識別一由該基地台利用以擾亂一SSC之擾亂碼;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擾亂碼之該識別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56. 如請求項50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參數係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該基地台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57.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其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自一基地台接收一無線電訊框;分析該無線電訊框以判定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及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及一耦接至該記憶體之處理器,其經組態以執行保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等指令。
  58. 如請求項5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識別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之該等相對位置;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經識別之相對位置來辨識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59. 如請求項5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判定一用以產生一包括於該所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中之PSC的主要同步碼(PSC)序列;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判定之PSC序列解密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60. 如請求項5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識別該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一PSC;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該PSC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61. 如請求項5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分析一與該無線電訊框相關聯之偽隨機序列映射;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偽隨機序列映射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62. 如請求項5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記憶體進一步保存與以下操作相關之指令:識別一由該基地台利用以擾亂一SSC之擾亂碼;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擾亂碼之該識別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
  63. 如請求項57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參數係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該基地台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64.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環境中啟動識別關於一基地台之一或 多個參數之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用於分析一自一基地台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以解密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之構件;及用於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之構件。
  65. 如請求項6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之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經識別之相對位置來辨識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構件。
  66. 如請求項6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判定一用以產生一包括於該所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中之PSC的主要同步碼(PSC)序列之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判定之PSC序列解密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構件。
  67. 如請求項6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該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一PSC之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該PSC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構件。
  68. 如請求項6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用於分析一與該無線電訊框相關聯之偽隨機序列映射之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偽隨機序列映射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構件。
  69. 如請求項6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一由該基地台利用以擾亂一SSC之擾亂碼之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擾亂碼之該識別來解密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構件。
  70. 如請求項64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參數係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該基地台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71.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分析一自一基地台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以解密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之程式碼;及用於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辨識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之程式碼。
  72. 如請求項7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一主要同步碼(PSC)及一次要同步碼(SSC)之該等相對位置之程式碼,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經識別之相對位置來辨識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程式碼。
  73. 如請求項7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判定一用以產生一包括於該所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中之PSC的主要同步碼(PSC)序列之程式碼,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判定之PSC序列來解密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程式碼。
  74. 如請求項7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該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一PSC之程式碼,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無線電訊框包括還是不包括該PSC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程式碼。
  75. 如請求項7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分析一與該無線電訊框相關聯之偽隨機序列映射之程式碼,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偽隨機序列映射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程式碼。
  76. 如請求項7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辨識一由該基地台使用以擾亂一SSC之擾亂碼之一識別之程式碼,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擾亂碼之該識別來判定該至少一參數中之一或多者之程式碼。
  77. 如請求項7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至少一參數係以下 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該基地台是一分時雙工(TDD)系統還是一分頻雙工(FDD)系統之部分,該無線電訊框是使用訊框結構類型1(FS1)還是訊框結構類型2(FS2),該基地台是與一巨集小區還是與一毫微微小區相關聯,或該基地台是與一單播系統還是與一多播系統相關聯。
  78.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裝置,其包含: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評估一自一基地台接收之無線電訊框以解密全異類型之同步信號之相對位置、一用以產生一特定類型之同步信號之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中之至少一者;且基於該等相對位置、該序列或該無線電訊框是否包括兩個類型之同步信號來判定與該基地台相關聯之至少一參數。
TW97139243A 2007-10-10 2008-10-13 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 TWI411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7905607P 2007-10-10 2007-10-10
US98226507P 2007-10-24 2007-10-24
US2352808P 2008-01-25 2008-01-25
US12/248,303 US9119132B2 (en) 2007-10-10 2008-10-09 Efficient system identification schem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1858A TW200931858A (en) 2009-07-16
TWI411258B true TWI411258B (zh) 2013-10-01

Family

ID=4047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9243A TWI411258B (zh) 2007-10-10 2008-10-13 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

Country Status (19)

Country Link
US (2) US9119132B2 (zh)
EP (3) EP2213027B1 (zh)
JP (2) JP5405473B2 (zh)
KR (4) KR101329217B1 (zh)
CN (1) CN101822013B (zh)
AU (1) AU2008310742B2 (zh)
BR (1) BRPI0818089B1 (zh)
CA (2) CA2923909C (zh)
DK (3) DK3605984T3 (zh)
ES (3) ES2887207T3 (zh)
HU (2) HUE056000T2 (zh)
IL (1) IL204549A (zh)
MX (1) MX2010003904A (zh)
MY (1) MY157388A (zh)
PL (3) PL2213027T3 (zh)
PT (3) PT3605984T (zh)
SI (2) SI2838238T1 (zh)
TW (1) TWI411258B (zh)
WO (1) WO200904916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6491A1 (en) * 2007-01-10 2008-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cell search
US7920598B2 (en) * 2007-05-25 2011-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methods for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MY154112A (en) * 2007-08-17 2015-04-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Numbering of radio frequency channels
US9119132B2 (en) * 2007-10-10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ystem identification schem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110203B1 (ko) * 2007-11-02 2012-02-17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시분할 복신 시스템의 무선 프레임 구조의 확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1222274B (zh) * 2008-01-25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系统中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A2725175A1 (en) * 2008-05-23 2009-11-26 Cibus Oils, Llc Production of squalene using yeast
US8170592B2 (en) * 2008-09-12 2012-05-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ame timing acquisition in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KR20100092623A (ko) * 2009-02-13 2010-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펨토 기지국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10741B1 (ko) * 2009-03-06 2015-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방송 통신 시스템의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924512B1 (en) 2009-03-24 2018-03-2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OFDMA with block tone assignment for WLAN
KR20100110746A (ko) * 2009-04-03 2010-10-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멀티캐스트 브로드캐스트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P2449832A4 (en) * 2009-07-03 2017-07-12 Apple Inc. The use of first and second preambl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s
US8902858B2 (en) * 2009-07-15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reuse preamble
US8571010B1 (en) 2009-07-21 2013-10-2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imultaneous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293605B1 (en) * 2009-09-02 2016-11-0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DK2504421T3 (en) 2009-11-23 2017-05-22 Nucelis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EPARING SQUAL USING Yeast
EP2337404B1 (en) * 2009-12-16 2017-07-19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Telecommunication Cell Based on Broadcast Cell Parameters
KR20130020768A (ko) * 2010-02-22 2013-02-28 차이나 모바일 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Embms를 지원하는 방법, mcch 변경 알림을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923197B2 (en) * 2011-06-01 2014-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40037227A (ko) * 2011-07-14 2014-03-26 선전 윈합 커뮤니케이션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중 입출력 신호의 전송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EP2737639A4 (en) * 2011-07-28 2015-04-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BEA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96383A (en) * 2011-11-07 2013-05-15 Nec Corp Extension carriers having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with configurable locations
WO2013166728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391265B (zh) * 2012-05-11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及新载波中主辅同步信号的传输方法
KR101412411B1 (ko) * 2012-06-29 2014-06-27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제어 신호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479303B2 (en) * 2012-10-23 2016-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916602A4 (en) * 2012-11-04 2016-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 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4110815A1 (zh) 2013-01-18 2014-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传输方法及装置
GB2512127A (en) * 2013-03-21 2014-09-24 Sony Corp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GB2512126A (en) * 2013-03-21 2014-09-24 Sony Corp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CN104350770B (zh) * 2013-05-17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加扰方法、业务数据解扰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109513A1 (zh) 2014-01-24 2015-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9935794B1 (en) 2014-03-24 2018-04-0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US10341970B2 (en) * 2014-11-17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CN105871493A (zh) * 2015-01-22 2016-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方法及装置
US11218236B2 (en) 2016-06-01 2022-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US10498437B2 (en) * 2016-06-01 2019-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veying hypotheses through resource sel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and broadcast channels
US11563505B2 (en) 2016-06-01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CN111935814B (zh) 2016-07-18 202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传输系统
CN107733826B (zh) * 2016-08-11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以及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
CN107733829B (zh) * 2016-08-12 2021-1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和检测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
US10548037B2 (en) 2016-08-26 2020-01-28 Allen-Vanguard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ular network identification
US10958337B2 (en) 2017-02-14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US10542538B2 (en) 2017-02-15 2020-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US11063800B2 (en) * 2017-04-04 2021-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ing supporting multiple waveforms
US10484954B2 (en) * 2017-05-10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for wideband coverage enhancement
US10666485B2 (en) * 2017-05-03 2020-05-26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index signaling
WO2019095188A1 (en) 2017-11-16 2019-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arrier management
CN110290088B (zh) * 2019-07-05 2022-03-29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高速工业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90089B (zh) * 2019-07-05 2022-03-29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高速工业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7930B1 (en) * 2000-05-22 2004-04-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ell search proced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S20040248602A1 (en) * 2003-02-05 2004-12-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itial cell sear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894995B2 (en) * 2001-06-22 2005-05-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itial cell sear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065064B2 (en) * 2001-12-20 2006-06-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ell search using peak quality factors
US20070133390A1 (en) * 2005-10-28 2007-06-14 Tao Luo Synchronization cod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2405B1 (en) * 1992-10-22 2001-08-28 Norweb Plc Hybrid electricity and telecommunications distribution network
US5930366A (en) 1997-08-29 1999-07-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ynchronization to a base station and code acquisition with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558869B2 (ja) * 1998-04-30 2004-08-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復調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US6501788B1 (en) 1999-01-22 2002-12-31 Ericss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eference cancellation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287896B1 (ko) * 1999-02-06 2001-04-16 서평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탐색 방법
US6480558B1 (en) * 1999-03-17 2002-11-12 Ericsson Inc.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search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6831929B1 (en) * 1999-03-22 2004-12-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stage PN code aquisition circuit and method
CA2507751C (en) 1999-05-28 2007-05-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ell search proced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S6363060B1 (en) 1999-06-30 2002-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WCDMA acquisition
US6834046B1 (en) * 1999-10-05 2004-12-2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cquisition of an unevenly spaced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96162B1 (en) * 1999-10-05 2006-02-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rrelation using only selected chip position sampl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00654B2 (en) * 2000-05-23 2008-07-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a receiver with a transmitter
US7158505B2 (en) * 2000-08-04 2007-01-0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eriodic cell search
US6768768B2 (en) 2001-09-19 2004-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ep two W-CDMA searching
KR100421585B1 (ko) * 2001-10-25 2004-03-0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시간분할 듀플렉스 시스템에서 이동국의 셀 탐색 시스템및 그 방법
US20030088694A1 (en) * 2001-11-02 2003-05-08 Internet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casting method and switch
CA2467485C (en) 2001-11-17 2008-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2359543A1 (en) 2001-11-29 2003-06-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s during cell search
JP2004064271A (ja)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
EP1443669B1 (en) * 2003-01-31 2017-05-03 France Brevets Device for synchronization and codegroup identification
US7006840B2 (en) 2003-09-30 2006-02-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fficient frame tracking in mobile receivers
CN1275482C (zh) * 2003-11-28 2006-09-13 阎跃军 与共用电缆系统结合的无线通信直放站系统
JP4555707B2 (ja) 2005-03-10 2010-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拡散コード配置パターン特定方法、受信ユニット及び移動局
CN100488286C (zh) * 2006-02-23 2009-05-1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td-scdma系统中的hsdpa资源管理方法
KR100881169B1 (ko) * 2006-07-25 2009-02-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순방향 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셀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EP2057811B1 (en) * 2006-08-28 2020-04-22 SK Telecom Co., Lt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down 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search in cellular system
US8228887B2 (en) * 2006-09-29 2012-07-24 Apple Inc. Cell identifier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715439B2 (en) * 2007-02-05 2010-05-1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ifting the position of a symbol to reduce transmission overhead
EP4145759A1 (en) * 2007-04-30 2023-03-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ow-complexity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US20080316911A1 (en) * 2007-06-21 2008-12-25 Leif Wilhelmsson Simultaneous Cell Group and Cyclic Prefix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080316947A1 (en) * 2007-06-21 2008-12-25 Bengt Lindof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3G LTE FDD and TDD DETECTION USING REFERENCE SIGNAL CORRELATION
US9119132B2 (en) * 2007-10-10 2015-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ystem identification schem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7930B1 (en) * 2000-05-22 2004-04-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ell search procedur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S6894995B2 (en) * 2001-06-22 2005-05-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nitial cell sear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065064B2 (en) * 2001-12-20 2006-06-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ell search using peak quality factors
US20040248602A1 (en) * 2003-02-05 2004-12-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Initial cell sear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70133390A1 (en) * 2005-10-28 2007-06-14 Tao Luo Synchronization cod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29217B1 (ko) 2013-11-14
EP2213027A2 (en) 2010-08-04
PT3605984T (pt) 2021-09-07
KR20110102954A (ko) 2011-09-19
HUE047029T2 (hu) 2020-04-28
DK3605984T3 (da) 2021-08-30
BRPI0818089B1 (pt) 2024-01-23
US20090129298A1 (en) 2009-05-21
JP5405473B2 (ja) 2014-02-05
KR20100061858A (ko) 2010-06-09
EP3605984B1 (en) 2021-08-04
AU2008310742A1 (en) 2009-04-16
ES2887207T3 (es) 2021-12-22
KR20120088850A (ko) 2012-08-08
IL204549A0 (en) 2010-11-30
EP2838238A1 (en) 2015-02-18
DK2838238T3 (da) 2019-12-16
MX2010003904A (es) 2010-05-13
AU2008310742B2 (en) 2012-09-06
WO2009049167A2 (en) 2009-04-16
KR20110102955A (ko) 2011-09-19
EP2838238B1 (en) 2019-09-18
MY157388A (en) 2016-06-15
PT2838238T (pt) 2019-12-23
CA2923909C (en) 2020-03-24
KR101383189B1 (ko) 2014-04-09
WO2009049167A3 (en) 2009-06-25
CN101822013B (zh) 2017-03-15
PT2213027E (pt) 2015-04-29
CN101822013A (zh) 2010-09-01
EP2213027B1 (en) 2015-03-04
KR101357707B1 (ko) 2014-02-03
JP5607200B2 (ja) 2014-10-15
JP2011504310A (ja) 2011-02-03
US20150319023A1 (en) 2015-11-05
CA2923909A1 (en) 2009-04-16
IL204549A (en) 2014-06-30
PL2213027T3 (pl) 2015-08-31
PL3605984T3 (pl) 2021-12-13
DK2213027T3 (en) 2015-06-15
SI2838238T1 (sl) 2020-01-31
JP2013158021A (ja) 2013-08-15
EP3605984A1 (en) 2020-02-05
US9119132B2 (en) 2015-08-25
ES2762348T3 (es) 2020-05-22
CA2699509A1 (en) 2009-04-16
US10271267B2 (en) 2019-04-23
TW200931858A (en) 2009-07-16
CA2699509C (en) 2016-06-21
BRPI0818089A2 (pt) 2015-03-31
SI3605984T1 (sl) 2021-11-30
ES2538485T3 (es) 2015-06-22
HUE056000T2 (hu) 2022-01-28
PL2838238T3 (pl) 202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1258B (zh) 通信系統之有效率系統識別方案
EP2353244B1 (en) Efficiently identifying system waveform in uplink transmission
US876178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ained hopping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AU2009279478B2 (en) RNTI-dependent scrambling sequence initialization
WO2009023835A1 (en) Rate matching of messages containing system parameters
KR20100018537A (ko) Cdm 파일럿 및 fdm 데이터를 다중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