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3375B - 無線通信的方法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信的方法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3375B
TWI393375B TW096132597A TW96132597A TWI393375B TW I393375 B TWI393375 B TW I393375B TW 096132597 A TW096132597 A TW 096132597A TW 96132597 A TW96132597 A TW 96132597A TW I393375 B TWI393375 B TW I3933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s
antenna
data packets
received
consecutiv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2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8848A (en
Inventor
Ahmadreza Rofougaran
Original Assignee
Broadco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adcom Corp filed Critical Broadco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828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8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3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33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2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predefined select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with predefined switching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無線通信的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於天線切換的分集處理的方法及系統。
無線電設備採用一個或者多個天線接收射頻信號。但是,天線接收到的信號可能受到信號傳輸路徑和該接收天線特性的影響。例如,傳輸路徑可能包含可反射和/或減弱傳輸信號的障礙物,例如建築物和/或樹。除了傳輸途徑中障礙物的影響,接收天線也可能無法調諧到可接收理想通道的頻率。例如,由於實際設備的公差和/或製造的誤差,實際的接收電路可能偏離所設計的接收電路。再加上,接收天線可能接收到來自理想通道的干擾信號,降低信噪比,因而增加對理想信號的解調難度。如果干擾信號太強,無線電接收裝置將不能完全接收並且解調接收到的信號。
有些設計採用多天線進行接收和/或傳輸,這種情況下,這些多天線可能單獨將接收到的射頻信號傳遞送到射頻前端,在此每個天線可同時發送信號。但是,這些多天線系統需要使用多天線射頻傳送和/或接收處理鏈,增加了無線電設備的成本。此外,通過多天線進行同時傳遞以及多個射頻前端的同時運行需要消耗額外的功率,因而難以廣泛應用,對於移動應用更是如此。
比較本發明後續將要結合附圖介紹的系統的各個特徵,現有和傳統技術的其他局限性和弊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於天線切換的分集處理的系統和/或方 法,結合至少一幅附圖進行了充分的展現和描述,並在申請專利範圍中得到了更完整的闡述。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信的方法,包括:在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進行切換以接收多個連續資料包;當經由所述多個天線的第一個而接收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一部份時,在多個不同配置中對所述多天線終端進行配置,其中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之中心頻率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的每一個中都不相同;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中基於通過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而接收的信號之聚集而產生聚集之接收信號;由聚集之所述接收信號使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復原;以及在分集處理過程中組合接收到的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與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所述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是經由所述多個天線之其它一個或多個所接收。
優選地,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接收到單個資料包後,切換到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
優選地,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接收到多個資料包後,切換到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
優選地,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從所述多個天線的一個切換到另一個之前,動態改變所接收到的資料包的數量。
優選地,所述切換之前所接收到的資料包數量的動態改變是基於信噪比、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位元誤差率中的至少一個。
優選地,其中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的每一個的至少一部分與單個資料包組合。
優選地,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緩存所述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以進行所述分集處理。
優選地,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所述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切換,以傳輸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
優選地,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分配來自作為多個連續資料包傳輸的多個資料包中單個資料包的資料。
優選地,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基於以下中的至少一種在分集處理中組合所述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維特比(Viterbi)演算法和最小均方誤差演算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機器可讀媒體,其內存儲的電腦程式包括用於無線通信的至少一個代碼段,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由機器執行而使得所述電腦執行如下步驟:在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進行切換以接收多個連續資料包;當經由所述多個天線的第一個而接收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一部份時,在多個不同配置中對所述多天線終端進行配置,其中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之中心頻率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的每一個中都不相同;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中基於通過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而接收的信號之聚集而產生聚集之接收信號;由聚集之所述接收信號使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復原;以及在分集處理過程中組合接收到的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與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所述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是經由所述多個天線之其它一個或多個所接收。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包括用於接收到單個資料包後切換到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的代碼。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包括用於接收到多個資料包後切換到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的代碼。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包括在從所述多個天線的一個切換到另一個之前,動態改變所接收到的資料包的數量的代碼。
優選地,所述切換之前所接收到的資料包數量的動態改變是基於信噪比、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位元誤差率中的至少一個。
優選地,其中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的每一個的至少一部分與單個資料包組合。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包括用於緩存所述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以進行所述分集處理的代碼。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包括用於在所述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切換,以傳輸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代碼。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包括用於分配來自作為多個連續資料包傳輸的多個資料包中單個資料包的資料的代碼。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包括基於以下中的至少一種在分集處理中組合所述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的代碼:維特比(Viterbi)演算法和最小均方誤差演算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信的系統,包括:一個或多個電路,用在多天線無線終端中,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電路操作成:在所述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進行切換以接收多個連續資料包;當所述無線終端經由所述多個天線的第一個而接收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一部份時,在多個不同配置中對所述多天線終端進行配置,其中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之中心頻率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的每一個中都不相同;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中基於通過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而接收的信號之聚集而產生聚集之接收信號;由聚集之所述接收信號使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復原;以及在分集處理過程中組合接收到的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與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所述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是經由所述多個天線之其它一個或多個所接收。
優選地,所述切換電路在接收到單個資料包後,切換到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
優選地,所述切換電路,在接收到多個資料包後,切換到 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
優選地,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用於在從所述多個天線的一個切換到另一個之前,動態改變所接收到的資料包數量的電路。
優選地,所述切換之前所接收到的資料包數量的動態改變是基於信噪比、接收信號強度指示、位元誤差率中的至少一個。
優選地,所述基帶處理器將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的每一個的至少一部分與單個資料包組合。
優選地,所述基帶處理器緩存所述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以進行所述分集處理。
優選地,所述切換電路在所述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切換,以傳輸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
優選地,所述基帶處理器分配來自作為多個連續資料包傳輸的多個資料包中單個資料包的資料。
優選地,所述基帶處理器基於以下中的至少一種在分集處理中組合所述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維特比(Viterbi)演算法和最小均方誤差演算法。
本發明的各種優點、各個方面和創新特徵,以及其中所示例的實施例的細節,將在以下的描述和附圖中進行詳細介紹。
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基於天線切換的分集處理的系統和方法。所述方法的各個方面可包括在多天線無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進行切換以接收資料包。天線在切換到另一個天線之前,可接收確定數量的資料包。這些在切換以前被接收的資料包的數量可以是預定的,也可是動態確定的。因此,在切換到下一個天線以前,各個天線都可以接收到一定數量的資料包。這些切換以前被接收的資料包的數量可由天線的信噪比(SNR)、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和/或位元誤差率(BER)決 定。接收到的資料包可儲存在接收器中進行分集處理。例如,通過不同的天線接收到的資料包可被分類並且按順序儲存。分集處理過程還可包括組合接收到的多個資料包中的一部分,形成單個的資料包。分集處理過程還基於,例如,維特比(Viterbi)演算法和/或最小均方差演算法。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天線切換可用于傳輸資料包。例如,資料包可以被分配為多個資料包,每個這樣的資料包都可以通過天線傳輸。因此,如果待傳輸資料包的數量指定是一,每一個天線可傳輸一個資料包,而且天線切換可選擇不同的天線傳輸資料包。換句話說,如果有兩個天線而且指定數量是一,連續的資料包可通過這兩個天線之間進行交替傳輸。被切換到的那個天線將進行資訊的接收或者傳輸,且該天線被重新配置,使得它在特定的頻率範圍內,至少可以通過多個不同中心頻率中的至少一個進行運作。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終端的框圖。參照圖1,顯示了無線終端100,其包括,例如,多個天線105a...105b,射頻前端110,基帶處理器114,處理器116,以及系統記憶體118。射頻前端110可包括合適的邏輯、電路和/或代碼,可用於處理接收到的和/或將要傳輸的RF信號。射頻前端110可與天線105連接以接收和/或傳輸信號。射頻前端110可包括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電路111、天線調諧電路模組112和天線切換模組113。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電路111可包括合適的邏輯、電路和/或代碼,可生成接收信號強度。天線調諧電路模組112可包括合適的邏輯、電路和/或代碼,用於調節在使用中的天線105a...105b其中之一的中心頻率。同一日期提出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No.11/536,666(律師事務所案號17783US011)公開了一種動態調諧天線的方法和系統的詳細描述,並且在本申請中全文引用。天線切換模組113可包括合適 的邏輯、電路和/或代碼,用於選擇天線105a...105b其中之一進行射頻信號的接收或傳輸。
對於接收到的信號,在進一步處理以前射頻前端110可對其解調。而且射頻前端110可包括其他的典型功能,例如,將接收到的信號濾波、放大和/或下變頻到超低中頻(VLIF)和/或基帶信號。射頻前端110可包括中頻處理器,中頻處理器可數位化中頻信號,以及數位處理數位化中頻信號,以濾波和/或下變頻數位化中頻信號為數位基帶信號。中頻處理器接著可轉化數位化基帶信號為類比基帶信號。
射頻前端110還可接收,例如,來自基帶處理器114的數位或類比基帶信號。例如,基帶處理器114可生成一個或者多個信號,傳遞到射頻前端110,以控制其執行一個或者多個功能。因此,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基帶處理器114和/或處理器116生成的單個或者多個信號可用于向射頻前端110中各種元件,例如濾波器,鎖向環(PLL)或合成器編程。射頻前端110可對類比信號進行濾波、放大和/或調製使其通過天線105傳輸。作為傳輸處理的一部分射頻前端110也可將數位信號切換為類比信號。
基帶處理器114可包括合適的邏輯、電路和/或代碼,用於處理射頻前端110生成的類比或數位的基帶信號。基帶處理器114可向射頻前端110傳輸基帶信號,以進行傳輸前的處理。基帶處理器114還可包括可用於存儲接收到的和/或將被傳輸的資料的暫存器114a。處理器116可包括適當的邏輯、電路和/或代碼,用於控制射頻前端110、天線調諧電路112、天線切換模組113和/或基帶處理器114的運行。例如,處理器116可用于更新或修改射頻前端110、天線調諧電路112、天線切換模組113和/或基帶處理器114中的多個元件、裝置和/或處理元件中的可編程參數和/或數值。典型的可編程參數包括放 大器增益、濾波器帶寬、PLL參數和/或天線切換模組113的天線選擇。控制資訊和/或資料資訊可從無線終端100中其他的控制器和/或處理器轉移到處理器116。同樣地,處理器116可以轉送控制資訊和/或資料資訊到無線終端100中其他的控制器和/或處理器。
處理器116可用接收到的控制資訊和/或資料資訊控制射頻前端110的運行模式。例如,處理器116可為本地振盪器選擇合適的頻率,或者為可變增益放大器選擇特定的增益。此外所選的特定頻率和/或計算該頻率所要的參數;和/或所選的特定的增益係數和/或計算該特定增益所需要的參數,都可通過控制器/處理器116存儲到系統記憶體118中。系統記憶體118中存儲的資訊可通過控制器/處理器116傳送到射頻前端110。
系統記憶體118可包括合適的邏輯、電路和/或代碼,用於儲存多個控制資訊和/或資料資訊,包括計算頻率和/或增益、和/或頻率值和/或增益值所需要的參數。系統記憶體118也可存儲,例如,天線跳頻的各種參數。天線跳頻參數可包括,例如,決定天線105的中心頻率和帶寬的各種天線調諧電路參數以及天線105和射頻前端110的阻抗匹配。同一天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號No.11/536,666(代理所案號No.17784US01)公開了一種天線跳頻的具體描述,在此全文引用,以供參考。
運行過程中,無線終端100可通過天線105a...105b接收射頻信號。無線終端100可借助切換天線,經例如天線105a...105b接收資料包,這樣,在任何指定時間,天線105a...105b中之一可向射頻前端110提供接收到的資料包。當無線終端100發送信號時,基帶處理器114可向射頻前端110傳送資料包。因此,射頻前端110可把資料包傳送給剛切換的天線。基帶處理器114將資料包傳送給射頻前端110後,基帶處理器114可設置天線切換模組113以切換到另一個天線。因而每個天線一次 傳送一個資料包。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每個天線在切換到另一個天線以前可傳遞不同特定數目的資料包。
每個天線接收到的資料包的數量可能各不相同。例如,如果天線105a比天線105b具有更高的信噪比或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在切換到其他天線以前,天線105a可比天線105b接收到更多的資料包。在切換到其他天線以前該天線收到的資料包的數量還依賴於從該天線接收的資料的位元誤差率。例如,如果基帶處理器測定的從天線105a接收的資料包的位元誤差率低於從天線105b接收的資料包的位元誤差率,在切換到其他天線以前,從天線105a接收到的資料包將多於從天線105b接收到的資料包。因此,在切換到其他天線以前,一個天線接收到的資料包的數量是預設或者是動態改變的。
天線調諧電路112可為天線105提供阻抗,同時天線105與天線調諧電路112可具備中心頻率和與中心頻率相應的帶寬。天線調諧電路112可阻抗匹配天線105和射頻前端110。因而,天線105可對帶寬範圍內的信號提供最佳接收。
然而,不同的環境條件可導致中心頻率偏移理想的中心頻率。例如,如果無線終端100是移動終端,持有移動終端的使用者的手掌的電感或者電容特性就可能改變中心頻率。無線終端100可探測到中心頻率漂移並且動態配置天線調諧電路模組112,使中心頻率回到理想中心頻率。射頻前端110,其可在理想頻率內接收到微弱信號,探測到中心頻率漂移。可通過處理接收到的信號探測到中心頻率漂移。例如,基帶處理器114可通過探測接收到的資料包的位元誤差率的增加,這用於指示中心頻率的漂移。
信號強度指標和/或位元誤差率可傳送給處理器116。處理器116可確定天線調諧電路112是否需要重新設置。因此,處理器116可傳送準確的控制和/或資料信號給天線調諧電路模 組112,以重新設置和/或重新調諧天線調諧電路模組112。通過處理接收信號的相關資訊,處理器116可動態調節中心頻率以降低中心頻率漂移帶來的影響。處理器116可重新設置天線調諧電路模組112以調節天線105的帶寬和/或天線105和射頻前端110的匹配阻抗。
雖然圖1中,本發明與至少一個其他的處理器或控制器相通信,但並不限於此。因此,可能有實例中,當控制射頻傳輸的時候,處理器116不與其它的處理器相通信。例如,一種無線終端的設計中,可不採用除了處理器116以外的其他處理器或處理器116有權訪問控制射頻通信所需的所有資訊。此外,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電路111可作為射頻前端110的一部分。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接收信號強度指示電路111可位於射頻前端110之前,作為射頻前端110的一部分和/或位於射頻前端110之後。
圖2A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天線切換的典型示意圖。參照圖2A,示出了天線105a和105b、包流(packet steam)210和220以及複合包流230。例如,天線105a可接收包流210,天線105b可接收包流220。例如,可設置天線切換模組113以選擇天線105a的輸入,這樣可接收資料包M。接收完資料包M以後,例如基帶處理器114或處理器116可重置天線切換模組113以接收天線105b的輸入。因此天線105b可接收資料包M+1。可接著設置天線切換模組113接收來自天線105a的下一個資料包,例如資料包M+2。
通過接收來自天線105a和105b的交互的資料包,包流210可包括資料包M、M+2...N-2和N,包流220可包括資料包M+1、M+3...N-1和N+1。接收到的資料包可儲存到,例如,暫存器114a或系統記憶體118。來自包流210和220的資訊可被存儲以構成複合包流230。因此,複合包流230可包括 資料包M、M+1、M+2、M+3,...,N-2、N-I、N和N+1。例如,基帶處理器114和/或處理器116可處理複合包流230中的資料包,以重獲基帶資訊。
同樣的,當傳輸資料時,來自複合包流230的資料包可被傳送到射頻前端110,在此資料包可傳輸給天線105a...105b中之一。因此,如果資料包是通過天線105a和105b傳輸的,天線105a可傳輸包流210,天線105b可傳輸包流220。基帶處理器114可切換天線,例如,在向射頻前端110傳送一個資料包以後或者接收資料包以後。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天線切換可能在接收或傳送多個資料包後發生。
圖2B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天線切換的典型框圖。參照圖2B,示出了天線105a和105b、天線切換模組113、低雜訊放大器(LNA)244以及功率放大器246。天線切換模組113可包括開關240和雙工器(diplexer)242。開關240可包括邏輯、電路和/或代碼,使得低雜訊放大器244能接收來自天線105a或天線105b的資料。同樣的,開關240可實現資料從功率放大器246向天線105a或105b的傳遞。開關240可由,例如,來自基帶處理器114和/或處理器116的信號設定。
雙工器242可包括適當的邏輯、電路和/或代碼,用於將低雜訊放大器244從功率放大器246隔離。雙工器242可在無線終端110的發送模式下,連接功率放大器246和開關240;在無線終端110的接收模式下,連接低雜訊放大器244和開關240。因此,當功率放大器246發射信號時,來自功率放大器246的高功率信號可保護低雜訊放大器244不受損害。當無線終端110處於接收模式時,低雜訊放大器244可與功率放大器246可能生成的雜訊隔離。
雖然,天線切換模組113可被解釋成2天線系統,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無線終端110包括的天線數量可依設計 需要而定。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分集處理的典型框圖。參照圖3,示出了包括至少一個資料包的資料包組300和包括至少一個幀的幀組320。這至少一個資料包的資料包組300,如圖所示,可對應資料包0到資料包7,同時包括至少一個幀的幀組320,如圖所示,可對應幀N-1到幀N+1。資料包300可包括尾位(TB)302、第一資料位元304、標誌位元(F)306、midamble碼308,第二資料位元310、標誌位元312,尾位元(TB)314,保護位(GP)316。尾位302和314各自可包括3位元。第一資料位元304和第二資料位元310可各自包括57位元。標誌位元306和312可各自包括1位元。midamble碼308可包括26位元,並且可被用作通道均衡的訓練序列。幀320可包括8個部分或者位元序列。
如圖所示,資料包0到資料包3中的第一資料位元304可分別轉移到幀N-1的第5、第6、第7以及第8個序列。例如,資料包4到資料包7中的第一資料位元304可分別轉移到幀N的第5、第6、第7以及第8個序列。例如,資料包0到資料包3中的第二資料位元310可分別轉移到幀N的第1、第2、第3以及第4個序列。例如,資料包4到資料包7中的第二資料位元310可分別轉移到幀N+1的第1、第2、第3以及第4個序列。從幀傳輸到資料包的位元序列的分集處理過程可利用維特比演算法和/或最小均方差法(MMSE)演算法來執行,以降低解碼搜索時利用的序列數目。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當天線跳頻引起中心頻率改變時的通道信號強度的典型圖表。圖4顯示的圖表中,水平軸線代表頻率,垂直軸線代表信號強度。如果頻率偏移量在理想通道與例如天線105a的中心頻率之間,無線終端100可能不能測定該頻率偏移量。因此,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在向例如天 線105a等天線切換以後,無線終端100可通過調諧天線105a,將天線105a的中心頻率改變為不同頻率,來實現天線跳變。
例如,當實際中心頻率飄移到,例如,位於頻率fCFA的實際中心頻率405時,理想通道頻率以及理想中心頻率,可位於頻率fDC。雖然無線終端100可能沒有指示實際中心頻率405與理想中心頻率不同,但仍可運用天線跳頻演算法。因此,在不同的中心頻率均可接收來自理想通道的信號。例如,第一次天線跳變可配置天線調諧電路112為位於頻率fCA1的中心頻率413。由於中心頻率413可接近於理想通道頻率fDC,理想通道的中心頻率fCA1的信號強度412可為標準值0.9。
下一個天線跳變可配置天線調諧電路112為位於頻率fCA2的中心頻率415。由於與中心頻率413相比,中心頻率415可能更加遠離理想通道頻率fDC,理想通道的中心頻率fCA2的信號強度414可為較小的標準值0.4。天線跳變可設置成臨近的天線帶寬重疊。例如,中心頻率413的相關天線帶寬可與中心頻率415的相關天線帶寬部分重疊。
這樣,無線終端100可在不同時間接收到來自與天線105a相關的不同中心頻率的理想通道信號。因此,無線終端100可在無需分辨出準確偏移量的情況下對中心頻率進行補償。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採用天線切換接收資料的典型步驟流程圖。圖5描述了步驟500到508。在步驟500中,天線切換模組113可選擇天線105a與射頻前端110連接,其中天線105a可能是天線105a...105b列表中的第一個。基帶處理器114或處理器116,例如,可與天線切換模組113通信以切換和選擇適合的天線。在步驟502中,所選擇的天線可接收射頻信號。該射頻信號可通過射頻前端110傳輸到基帶處理器114。基帶處理器114可處理接收到的信號以生成資料包。在步驟504中,所生成的資料包可被儲存,例如,到暫存器114a 中。基帶處理器114可進一步處理儲存的資料包以生成,例如圖3中所描述的資料包。例如,多個資料包中的一部分可用于生成資料包。
在步驟506中,基帶處理器114,例如,可測定正在接收射頻信號的天線是否是在天線105a...105b列表中的最後的天線。如果是,下一個步驟將是步驟500。否則,下一個步驟將是步驟508。在步驟508中,基帶處理器114,例如,可向天線切換模組113提供切換指令,使其切換到天線105a...105b列表中的下一個天線。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採用天線切換傳送資料的典型步驟流程圖。圖6描述了步驟600到606。在步驟600中,天線切換模組113可選擇天線105a與射頻前端110連接,在此,天線105a可能是天線105a...105b列表中的第一個。基帶處理器114或處理器116,例如,可與天線切換模組113通信以切換和選擇適合的天線。在步驟602中,所選擇的天線可傳輸資料包,在此該資料包可通過射頻前端110傳送到基帶處理器114。如參照圖3所描述的,基帶處理器114可從多個資料包中生成傳輸給被選天線的資料包。在步驟604中,基帶處理器114,例如,可測定正在接收射頻信號的天線是否是在天線105a...105b列表中的最後的天線。如果是,下一個步驟將是步驟600。否則,下一個步驟將是步驟606。在步驟606中,基帶處理器114,例如,可向天線切換模組113提供切換指令,使其切換到天線105a...105b列表中的下一個天線。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典型系統的特徵包括可在無線終端100中的天線105a...105b之間切換的天線切換模組113。天線105a...105b可接收連續資料包,在此各個天線可接收特定數量的資料包。該特定數量的資料包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的資料包。該接收到的資料包可以被存儲到,例如,暫存器114a。基帶 處理器114可分集處理被儲存的資料包,例如,組合多個接收到的資料包。例如,部分接收到的資料包可被組合,形成一個資料包。該資料包可類似於,例如,資料包300。
同樣的,基帶處理器114可將待傳輸的資料包分配為多個資料包,如參照圖3所描述,多個資料包中的每一個都可傳送到射頻前端110。射頻前端110可處理這些資料包以生成射頻信號,而且該射頻信號可傳送到天線105a或105b。在傳輸特定數量的資料包以後,基帶處理器114可切換天線。當某個天線被選擇以後,天線調諧電路112可重置該天線,使之至少在一個特定範圍的多個不同中心頻率中的一個上運行。
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在此可描述,分集處理可包括通過多個天線接收資料包的過程。例如,每相隔一個的資料包可被天線105a接收,並且剩餘的資料包可被天線105b接收。因此,無線終端100可將接收到的資料包分類並按順序存儲到暫存器114a。可進一步處理存儲在暫存器114a中的資料包,例如,以根據多個已儲存的資料包的部分資訊生成一個資料包。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分集處理可僅包括分類接收到的資料。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可採用,例如,交錯資料和/或前向糾錯的其他策略,來實現分集處理。分集處理可基於,例如,維特比演算法和/或最小均方差演算法。需要多個資料包的具體分集處理方法依賴於設計。
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可提供一種機器可讀媒體。其內存儲的電腦程式包括至少一個代碼段,所示至少一個代碼段由機器執行而使得所述機器執行上述步驟,以基於天線切換進行分集處理。
因此,本發明可以通過硬體、軟體,或者軟、硬體結合來實現。本發明可以在至少一個電腦系統中以集中方式實現,或者由分佈在幾個互連的電腦系統中的不同部分以分散方式實 現。任何可以實現方法的電腦系統或其他設備都是可適用的。常用軟硬體的結合可以是安裝有電腦程式的通用電腦系統,通過安裝和執行程式控制電腦系統,使其按方法運行。
本發明還可以通過電腦程式產品進行實施,套裝程式含能夠實現本發明方法的全部特徵,當其安裝到電腦系統中時,可以實現本發明的方法。本文件中的電腦程式所指的是:可以採用任何程式語言、代碼或符號編寫的一組指令的任何運算式,該指令組使系統具有資訊處理能力,以直接實現特定功能,或在進行下述一個或兩個步驟之後實現特定功能:a)轉換成其他語言、編碼或符號;b)以不同的格式再現。
雖然本發明是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明白,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變換及等同替代。另外,針對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對本發明做各種修改,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因此,本發明不局限於所公開的具體實施例,而應當包括落入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內的全部實施方式。
100‧‧‧無線終端
105a...105b‧‧‧天線
110‧‧‧射頻前端
111‧‧‧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電路
112‧‧‧天線調諧電路模組
113‧‧‧天線切換模組
114‧‧‧基帶處理器
114a‧‧‧暫存器
116‧‧‧處理器
118‧‧‧系統記憶體
210、220‧‧‧包流(packet stream)
230‧‧‧複合包流
240‧‧‧開關
242‧‧‧雙工器(diplexer)
244‧‧‧低雜訊放大器(LNA)
246‧‧‧功率放大器
300‧‧‧至少一個資料包的資料包組
302‧‧‧尾位元(TB)
304‧‧‧第一資料位元
306‧‧‧標誌位元(F)
308‧‧‧midamble碼
310‧‧‧第二數據位元
312‧‧‧標誌位元
314‧‧‧尾位元(TB)
316‧‧‧保護位(GP)
320‧‧‧至少一個幀的幀組
405‧‧‧實際中心頻率
412‧‧‧信號強度
413‧‧‧中心頻率
414‧‧‧信號強度
415‧‧‧中心頻率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無線終端的框圖;圖2A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天線切換的典型示意圖;圖2B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天線切換的典型框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分集處理的典型框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當天線跳頻引起中心頻率改變時的通道信號強度的典型圖表;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採用天線切換接收資料的典型步驟流程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採用天線切換傳送資料的典型步驟流程圖。
100‧‧‧無線終端
105a...105b‧‧‧天線
110‧‧‧射頻前端
111‧‧‧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電路
112‧‧‧天線調諧電路模組
113‧‧‧天線切換模組
114‧‧‧基帶處理器
114a‧‧‧暫存器
116‧‧‧處理器
118‧‧‧系統記憶體

Claims (7)

  1. 一種無線通信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在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進行切換以接收多個連續資料包;當經由所述多個天線的第一個而接收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一部份時,在多個不同配置中對所述多天線終端進行配置,其中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之中心頻率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的每一個中都不相同;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中基於通過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而接收的信號之聚集而產生聚集之接收信號;由聚集之所述接收信號使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復原;以及在分集處理過程中組合接收到的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與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所述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是經由所述多個天線之其它一個或多個所接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接收到單個資料包後,切換到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接收到多個資料包後,切換到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從所述多個天線的一個切換到另一個之前,動態改變所接收到的資料包的數量。
  5. 一種機器可讀媒體,其特徵在於,其內存儲的電腦程式包括用於無線通信的至少一個代碼段,所述至少一個代碼段由機器執行而使得所述電腦執行如下步驟:在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進行切換以接收多個連續資料包; 當經由所述多個天線的第一個而接收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一部份時,在多個不同配置中對所述多天線終端進行配置,其中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之中心頻率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的每一個中都不相同;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中基於通過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而接收的信號之聚集而產生聚集之接收信號;由聚集之所述接收信號使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復原;以及在分集處理過程中組合接收到的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與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所述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是經由所述多個天線之其它一個或多個所接收。
  6. 一種無線通信的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個或多個電路,用在多天線無線終端中,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電路操作成:在所述多天線終端中的多個天線之間進行切換以接收多個連續資料包;當所述無線終端經由所述多個天線的第一個而接收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一部份時,在多個不同配置中對所述多天線終端進行配置,其中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之中心頻率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的每一個中都不相同;在所述多個不同配置中基於通過所述多個天線的所述第一個而接收的信號之聚集而產生聚集之接收信號;由聚集之所述接收信號使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復原;以及在分集處理過程中組合接收到的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所述一部份與所述多個連續資料包的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所述其它一個或多個部份是經由所述多個天線之其它一個或多個所接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述的系統,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電路在接收到單個資料包後,切換到所述多個天線中的另一個。
TW096132597A 2006-09-29 2007-08-31 無線通信的方法及系統 TWI3933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536,666 US8116259B2 (en) 2006-09-29 2006-09-29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versity processing based on antenna switch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8848A TW200828848A (en) 2008-07-01
TWI393375B true TWI393375B (zh) 2013-04-11

Family

ID=3868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2597A TWI393375B (zh) 2006-09-29 2007-08-31 無線通信的方法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16259B2 (zh)
EP (1) EP1906553B1 (zh)
KR (1) KR100931907B1 (zh)
CN (1) CN101166050B (zh)
HK (1) HK1118972A1 (zh)
TW (1) TWI3933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5939B2 (en) * 2003-10-01 2009-04-0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adaptive antenna selection
US8259834B2 (en) 2006-09-29 2012-09-0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FDM based MIMO system with enhanced diversity
US8116259B2 (en) 2006-09-29 2012-02-1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versity processing based on antenna switching
US7689188B2 (en) * 2006-09-29 2010-03-30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tuning and calibrating an antenna using antenna hopping
US20080080455A1 (en) 2006-09-29 2008-04-03 Ahmadreza Rofougar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polarized antennas in coexistence systems
US8305270B2 (en) * 2009-04-27 2012-11-0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for GNSS receivers
CN101741440B (zh) 2008-11-27 2015-09-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Geran/muros系统中的分集指示方法
WO2010069357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Nokia Corporation Two power control loops for antenna switching transmit diversity
CN101640949B (zh) * 2009-06-29 2012-07-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天线无线收发装置
US10110288B2 (en) * 2009-11-04 2018-10-23 Atc Technologies, Llc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return link transmit diversity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using forward link side information
US9610450B2 (en) 2010-07-30 2017-04-04 Medtronics, Inc. Antenna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9333365B2 (en) 2010-07-30 2016-05-10 Medtronic, Inc. Antenna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9241339B2 (en) * 2013-01-07 2016-01-19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mphasizing frequency blocks containing priority data
JP6487912B2 (ja) 2013-06-26 2019-03-20 キャベンディッシュ・キネティッ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Cavendish Kinetics, Inc. ダイバーシティアンテナの動的離調によるアンテナ効率向上
EP2941830B1 (en) 2013-12-19 2020-02-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m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signal transmission
CN105099469A (zh) * 2014-05-20 2015-11-25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前端模块自动设定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自动设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6813A1 (en) * 2003-04-07 2004-10-07 Yoram Ofek Multi-sector antenna apparatus
US6842440B2 (en) * 1985-03-20 2005-01-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ubscriber RF telephone system for providing multiple speech and/or data signals simultaneously over either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RF channels
US20050180375A1 (en) * 2004-01-09 2005-08-18 Anuj Batr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ization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9803A (en) * 1985-06-10 1987-08-25 Megapulse Inc. Antenna tu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5052049A (en) * 1987-10-20 1991-09-24 Telefind Corporation Paging receiver with continuously tunable antenna
SE465597B (sv) * 1990-02-16 1991-09-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oerfarande att reducera inverkan av faedning hos en viterbimottagare med minst tvaa antenner
JPH03293822A (ja) 1990-04-12 1991-12-25 Pioneer Electron Corp ダイバシティー受信機
US5475581A (en) * 1994-06-10 1995-12-12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Waveform flat-topping unit
US6301231B1 (en) * 1998-06-02 2001-10-09 Amer A. Hassa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variable rate satellite link diversity
US6584090B1 (en) * 1999-04-23 2003-06-24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process for shared functional block CDMA and GSM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s
US6594241B1 (en) * 1999-12-08 2003-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type switching control
US6359504B1 (en) 2000-01-28 2002-03-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wer amplifier using upstream signal information
US6952454B1 (en) * 2000-03-22 2005-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f real time services and non-real time services for OFDM systems
US6731619B1 (en) * 2000-08-02 2004-05-04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one type of transmit diversity in a first time slot and a second type in an adjacent time slot
US6937592B1 (en) * 2000-09-01 2005-08-30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modes of operation
FI113819B (fi) 2000-10-17 2004-06-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radiotaajuisen signaalin vastaanottamiseksi ja vastaanotinlaite
US20040196805A1 (en) * 2001-03-30 2004-10-07 Xiaoyang Lee Combined selective time switching transmission deversity (ststd) method and system
KR20030006051A (ko) 2001-07-11 2003-01-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지능형 운전자 인식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FI120071B (fi) * 2001-09-14 2009-06-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mittausten suorittamiseksi langattomassa päätelaitteessa ja langaton päätelaite
DE10210238B4 (de) * 2002-03-08 2004-04-2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unnyvale Geschaltete Kombinationsantennendiversitäts-Technik
US7260424B2 (en) * 2002-05-24 2007-08-21 Schmidt Dominik J Dynamically configured antenna for multiple frequencies and bandwidths
JP3915674B2 (ja) * 2002-11-20 2007-05-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整合器
US7792121B2 (en) * 2003-01-03 2010-09-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Frame protocol and scheduling system
US7254373B2 (en) * 2003-01-28 2007-08-07 Conexant, Inc. Antenna diversity based on packet errors
JP2004282425A (ja) * 2003-03-17 2004-10-07 Casio Comput Co Ltd 電波受信装置、電波時計及び同調容量設定方法
JP3900349B2 (ja) * 2003-04-04 2007-04-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および無線装置システム
US7039412B2 (en) * 2003-08-08 2006-05-0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signals on multiple frequency channels in a frequency agile network
JP2005110228A (ja) * 2003-09-10 2005-04-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セキュア通信方法および送信装置、受信装置
US7701917B2 (en) * 2004-02-05 2010-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parallel data streams
JP2005252825A (ja) * 2004-03-05 2005-09-1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ダイバーシティ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7187945B2 (en) * 2004-04-30 2007-03-06 Nokia Corporation Versatile antenna switch architecture
GB0412178D0 (en) * 2004-06-01 2004-06-30 Nokia Corp Ramp signal
KR20050119591A (ko) * 2004-06-16 2005-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호핑 장치 및 방법
JP4013970B2 (ja) 2004-08-06 2007-11-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US7277497B2 (en) 2004-09-03 2007-10-02 Rf Micro De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modulation formats in adjacent bursts triggering on data flow
US7834813B2 (en) * 2004-10-15 2010-11-16 Skycros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daptively controlling antenna parameters to enhance efficiency and maintain antenna size compactness
US7426373B2 (en) * 2005-01-11 2008-09-16 The Boeing Company Electrically tuned resonance circuit using piezo and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s
US7620399B2 (en) * 2005-08-04 2009-1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between multiple modes using a single wireless receiver
WO2007123904A1 (en) * 2006-04-18 2007-11-0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h-arq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96044B2 (en) * 2006-09-29 2013-03-1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tenna architecture for WCDMA/HSDPA/HSUDPA diversity and enhanced GSM/GPRS/edge performance
US8116259B2 (en) 2006-09-29 2012-02-1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versity processing based on antenna switch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2440B2 (en) * 1985-03-20 2005-01-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ubscriber RF telephone system for providing multiple speech and/or data signals simultaneously over either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RF channels
US20040196813A1 (en) * 2003-04-07 2004-10-07 Yoram Ofek Multi-sector antenna apparatus
US20050180375A1 (en) * 2004-01-09 2005-08-18 Anuj Batra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ization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30531A (ko) 2008-04-04
US8116259B2 (en) 2012-02-14
US20080080452A1 (en) 2008-04-03
TW200828848A (en) 2008-07-01
HK1118972A1 (en) 2009-02-20
KR100931907B1 (ko) 2009-12-15
CN101166050A (zh) 2008-04-23
CN101166050B (zh) 2011-09-07
EP1906553B1 (en) 2011-12-21
EP1906553A1 (en) 2008-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3375B (zh) 無線通信的方法及系統
US839604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tenna architecture for WCDMA/HSDPA/HSUDPA diversity and enhanced GSM/GPRS/edge performance
US90489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ignal interference between Bluetooth and WLAN communications
JP4267579B2 (ja) マルチモード通信装置
US7839952B2 (en) Data rate coordination in protected variable-rate links
EP1045531B1 (en) Diversity reception method and diversity receivers
US72776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multiple-mode spatial processing to a terminal unit
US763424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ocker attenuation using multiple receive antennas
TWI360971B (en) An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pa
WO19970427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terference in a receiver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7820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AU690760B2 (en) Data deinterleaver in a digital television signal decoding system
US7274759B2 (en)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a preamble MSE metric
US917859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ultiple inter-chip (IC) links for antenna diversity and/or debug
US20100296423A1 (en) Multi-Medium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189289A1 (en) Device for receiving digital signals with fading compensation
US1017115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single radio frequency chain antenna
KR101577183B1 (ko) 다이버시티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2023115965A (ja) 無線通信装置
US20180184354A1 (en) Dynamic crossband link method and wireless extender
AU7717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ignals selected from multiple data streams
JPH03255733A (ja)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方法
GB2418118A (en) Digital transmission repeater employ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decoding-encoding paths and selecting a path according to number of errors in signal.
JPH06132940A (ja) アンテナ切替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方式
KR20030024417A (ko) 고속 유무선 다이버시티 모뎀 및 그 송수신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