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0877B - 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 Google Patents

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0877B
TWI390877B TW098107699A TW98107699A TWI390877B TW I390877 B TWI390877 B TW I390877B TW 098107699 A TW098107699 A TW 098107699A TW 98107699 A TW98107699 A TW 98107699A TW I390877 B TWI390877 B TW I3908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gment
wireless network
network device
respons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7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4184A (en
Inventor
Menashe Soffer
Huaning Niu
Qinghua Li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04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4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0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08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phase diversity (e.g. phase swee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書與在2008年3月11日所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序號61/035,480有關,並針對所有適用之標的主張該申請日期之優先權。
本發明係有關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目前所發展的諸如60 GHz無線私域網路之高頻無線通訊因空氣中氧對信號的吸收程度而傾向於侷限在短距離通訊。有鑑於此及其他原因,此技術最適合用於在小面積內具有互相通訊之多個裝置的私域網路。在許多應用中,這會導致密集的操作環境,其中相鄰且重疊的多個此種網路會傾向於互相干擾。為了降低此干擾程度,通訊傾向於為指向性且預先排程(prescheduled)。但某些通訊,因其本質,需要為全向性且非排程。選擇此或另一者一般需在各自之優點與缺點間做取捨。
【發明內容及實施方式】
在下列說明中提出各種特定的細節。然而,應了解到可在無這些特定細節的情況下實行本發明之實施例。在其他例子中,並未詳細顯示眾所週知的電路、結構及技術以不混淆本說明之理解。
對於「一實施例」、「實施例」、「範例實施例」、「各種實施例」等等之參照指示如此描述之本發明的(諸)實施例可包括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但非每個實施例絕對包括此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此外,一些實施例可具有一些、全部或無針對其他實施例所述之特徵。
在下列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可能會使用「耦合」及「連接」用詞及其衍生詞。應了解到這些用語非意圖作為互相之同義詞。更確切地,在特定實施例中,「連接」用來指示互相直接實體或電性接觸之兩或更多元件。「耦合」用來指示互相合作或互動的兩或更多元件,但它們可或可不直接實體或電性接觸。
如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除非另有所指,使用序數性形容詞「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來描述一共同元件僅指示類似元件的不同實例被參照,並不意圖暗示如此所述之元件必須以特定序列給出,無論在時間、空間、順序、或任何其他方式上。
可以在硬體、軔體及軟體的一或任何組合中來實施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本發明亦可實施為包含在機器可讀取媒體中或上的指令,可由一或更多處理器讀取並執行以致能在此所述之操作的執行。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以可由機器(如電腦)讀取的形式儲存、傳送及/或接收資訊的任何機制。例如,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有形儲存媒體,例如但不限於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磁碟儲存媒體、光儲存媒體、快閃記憶體裝置等等。機器可讀取媒體亦可包括已被調變而編碼指令之傳播信號,例如但不限於電磁、光學或聲音載波信號。
「無線」用語及其衍生詞可用來描述藉由使用經由非固態媒體的調變電磁輻射來通訊資料之電路、裝置、系統、方法、技術、通訊頻道等等。此用語非暗示相關聯的裝置並無含有任何電線,雖在一些實施例中它們可能沒有。各無線網路裝置將包含至少一無線傳送器、一無線接收器及一處理器。
在各種實施例中,在裝置發現期間及在頻寬請求期間可結合指向傳輸與全向接收以達成高增益並減少與其他裝置的干擾。有鑑於此文件之目的,全向接收係指用天線接收信號,其中在天線位置有類似強度的信號會從天線的360度涵蓋面積的任一部分以類似的表觀強度被接收。指向傳輸係指一種天線系統,藉其傳送的信號在一特定方向中比在其他方向中更強。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多網路環境中的各網路會將此方法與使用與相鄰網路不同次頻道的窄次頻道結合,以進一步減少網路間的干擾。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競爭時期中網路內個別的行動裝置可使用不同的次頻道或不同時槽以減少在該時期中衝突的機會。
第1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多個無線網路。在此文件的背景中,每一無線網路被視為包含無線網路控制器及一或更多其他無線裝置,其與此控制器關聯並可主要由此控制器排程其通訊。為了方便在此文件中參照,各網路可稱為(其典型在或近60 GHz頻帶操作)微網(piconet),各網路控制器可稱為PNC,且其他網路裝置的每一個可稱為DEV,因該術語在微網技術中已為常見。然而,在此文件中那些用語的使用不應被解釋成限制本發明的實施例於微網或標為PNC或DEV的裝置,除非另外指出那些限制。
在所示的範例中,第一網路包括微網控制器PNC1及與PNC1關聯的四個裝置DEV A、B、C及D。第二網路包括微網控制器PNC2及與PNC2關聯的三個裝置DEV F、G及H。另一裝置DEV E目前並未與任何PNC關聯,但可假設變成與其中一PNC關聯,因其皆在這兩PNC的附近。
任何或所有無線裝置PCN1、PCN2及A至H可含有電池以提供操作電力至裝置。並且,任何或所有無線裝置PCN1、PCN2及A至H可具有多個指向通訊的天線。此一指向性可藉由將多個天線結合成相位陣列天線系統來達成,其中各天線本身實質上為全向,但可藉由以達成整體天線陣列之指向性的方式來處理往返各天線之不同信號而達成指向性。針對相位陣列天線系統之全向通訊,可選擇單一天線做傳輸或接收,同時關閉陣列中的其他天線,或未作為該目的而用。
針對粗略指向性,將全向通訊的垂直360度涵蓋範圍分成給定數量的相鄰區段。各傳輸可在給定區段中相對強,同時在所有其他區段中相對弱。可將針對此種粗略、區段級指向性的處理參數預先編程到裝置中。針對精細指向性,及其所得之較高增益,可能需要兩裝置間一後續天線訓練期。為了方便參照,可以用進行傳送之裝置來描述各區段。例如,控制器區段為由從網路控制器傳輸之網路控制器所界定的區段,且DEV區段為由從DEV傳輸之DEV所界定的區段。
第2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來自兩網路裝置之每一個的區段化指向傳輸。此範例顯示從PNC1傳輸之八個區段(標示為1至8),以及從DEV A傳輸之六個區段(標示為A1至A6以與PNC的區段做區分),但在任一裝置中可使用其他數量。舉區段化傳輸例而言,位在PNC1的區段3內之DEV A(如第2圖中所示)可在PNC於區段3中傳輸時能夠接收到強烈的信號,但可在PNC於任何其他區段中傳輸時接收到相對弱或甚至無法偵測到的信號。類似地,若PNC1位在DEV A的區段A5內(如第2圖中所示),則PNC1可在DEV A於區段5中傳輸時能夠接收到強烈的信號,但可在DEV A於任何其他區段中傳輸時接收到相對弱或甚至無法偵測到的信號。若一接送裝置位在傳送裝置之兩相鄰區段間的邊緣附近,其可接收來自其中之一區段的可用信號,雖然一者可能比另一者更強。
區段掃掠傳輸為一種技術,其中在每一個別區段中於不同時間傳送相同基本資訊,直到已在所有區段中傳送此基本資料,典型以序列順序(無論為順時鐘或逆時鐘)選擇區段,但亦可使用其他順序。雖在區段掃掠期間在各區段中傳送相同的基本資訊,在那資訊中可有些微差異。例如,傳輸可含有目前使用之區段的識別,使得接收裝置知道哪個傳送器的區段提供最佳信號給它們。時序資訊,若有包括的話,亦可針對各區段而不同,因為各在不同時間傳送。
第3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訊框結構。雖以特定順序顯示訊框的特定部分,其他實施例可含有更多、更少及/或不同部分,且順序可不同。所示之部分本質上為一般性,且可含有未顯示之額外細節,如標頭、資訊元件、訊框間間隔等等。在第3圖之所示範例中,可由PNC在訊框開始附近傳送一或更多指向信標。此信標可定址給已經與PNC關聯的那些裝置。由於在先前訊框中已建立了與這些裝置的指向通訊,可使用區段指向性或精細指向性來指向地傳送信標。在一些實施例中,若相同指向傳輸可擴及多個接收裝置,則可使用多播定址格式。
接著,可實施裝置發現程序以發現希望加入此網路之新裝置。由於PNC不知道這些潛在網路裝置位在哪個方向,應在所有水平方向中傳送發現信標。取代傳送發現信標作為單一全向傳輸,可藉由區段掃掠來達成此,藉由針對各區段在不同時間傳送發現信標。這些不同傳輸的每一個可含有傳輸涵蓋之區段的識別。除了辨別網路的新裝置外,裝置發現時期亦可用來收集有關於這些新裝置之方向的資訊,使得後續往返它們的傳輸可為指向型。稍後呈現區段掃掠發現部分的內容之詳細說明。
競爭時期可跟隨在訊框之區段掃掠裝置發現部分後。在競爭時期中,DEV可傳送至PNC而無需預先排程如此進行,藉由當頻道看似閒置時簡單地傳送。然而,若超過一DEV同時傳送,會發生衝突,導致PNC不正確地接收這一或兩信號。各種技術可用來減少因此方法導致的衝突及/或自衝突恢復。例如,各裝置可使用多個可得之次頻道之一。藉由使用不同次頻道,各裝置的傳輸可被PNC同時接收而無干擾。在另一範例中,衝突時期可分成多個預先界定的時槽,且各裝置針對其傳輸可使用一特定的時槽。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將隨機選擇哪個用來傳輸的次頻道或時槽。使用次頻道或時槽技術,兩裝置仍可能選擇相同次頻道,或相同時槽,並仍會發生衝突。但藉由使用這些技術之一,此種干擾的機率會大幅減少。當然,若衝突確實發生,導致一或兩傳輸之不正確的接收,可使用各種技術的任何來重新傳送資訊。
在競爭時期中,PNC及DEV可交換能改善它們之間的後續通訊之指向性的額外資訊。例如,裝置可執行天線訓練以在此時期中達成精細之指向性。在此時期中行動裝置亦可各執行頻寬請求以保留一或更多後續時槽,以供在訊框的資料通訊部分期間與PNC通訊。
在競爭時期後,可在PNC及與其關聯的各種DEV之間交換資料,跟隨著由PNC發出的排程(其可至少部分根據前述的先前訊框中之頻寬請求)。這些時期在圖中標示為資料通訊。由於稍早判斷的指向性資訊,藉由PNC及DEV兩者,此已排程的通訊的所有或幾乎所有可使用指向傳輸以及指向或全向接收之一。
第4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第3圖之區段掃掠裝置發現時期的內容。所示的實施例包括三個部分,雖其他實施例可含有比三個更多或更少。第一部分包括由PNC使用區段掃掠技術所傳送之發現信標。例如,PNC可指向地傳送發現信標至區段1,接著指向地傳送發現信標至區段2、接著區段3等等,直到所有區段都被涵蓋。各發現信標亦可包括其他資訊,如在那時被涵蓋之特定區段的識別。在此部分期間,PNC可針對各區段使用一指向傳輸。正找尋發現信標的任何DEV可使用全向接收,因它們不事先知道信標會從哪個方向過來。
在第一部分之後,可用第二部分來給予DEV回應該信標的機會。顯示單一DEV A之回應。在傳統系統中,回應會由DEV全向地傳送。然而,由於我們希望獲得後續通訊用之指向資訊,回應可使用區段掃掠方式。DEV可指向地傳送回應至區段A1,接著指向地傳送回應至區段A1,接著區段A3等等,直到涵蓋所有區段。行動裝置A的區段各以區段號碼前的「A」字首(A1至An)來識別,以將其與PNC所用的區段1至N做區別。PNC所用的區段號碼可或可不與DEV所用的區段號碼相同。
DEV A的回應可含有數個資訊,如但不限於:1)變成與PNC關聯的請求、2)回應DEV的識別、3)此特定回應正傳送至之DEV的區段號碼(記住,針對各區段傳送不同回應)、4)此DEV正回應之先前含在信標中的PNC區段號碼、5)等等。若DEV能夠在超過一PNC區段中接收發現信標,DEV可指定它較喜歡那些PNC區段中的哪一個(典型含有最佳品質信號的區段,由信號強度及/或信號對雜訊比所判斷,雖可使用其他標準)。
在裝置發現時期的第三部分中,在圖中標示為MGMT INFO(管理資訊),PNC可傳送額外的資訊至DEV。由於DEV在第二部分期間告知PNC應使用哪個PNC區段傳送給DEV,在第三部分期間所有至DEV的傳輸可為指向傳輸,使用所指示的PNC區段。在第三部分期間傳送至DEV之資訊可包括當傳送至PNC時DEV後續應使用之DEV區段號碼。若PNC只在一區段中接收回應,則這就是應被指定的區段。若PNC在超過一區段中接收來自DEV的回應,則其可選擇供DEV使用之最佳區段,使用與上一段中所述類似的標準。
在接收區段號碼的此資訊後,DEV可後續使用那個區段作為至PNC的指向傳輸。PNC及DEV亦可在第三時期中交換其他資訊,並在第三時期剩餘的部份中兩者皆可使用指向傳輸。這些指向傳輸亦可用於這兩裝置間的後續通訊,使用在裝置發現時期中指定的區段號碼。然而,在之後執行天線訓練以達成精細指向性後,可取代粗略區段級指向性的參數而使用精細指向性的參數。
由於一些網路裝置在操作期間可能會被移動,因而改變區段的最佳選擇,有時需重複區段判斷的程序,即使並未引動裝置發現程序。在此情況中,可在裝置發現階段外執行區段掃掠。可由多個事件的任何觸發區段之重新選擇,例如但不限於:1)可在預定間隔重複區段選擇、2)當信號品質低於某臨限值一段預定時間時、3)當通訊被完全中斷時、4)當預定的外部事件發生時、5)等等。
第5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第3圖的競爭時期之內容。所示的實施例包括兩個部分,雖其他實施例可含有不同數量的部份。第一部分包括雙向天線訓練序列。在競爭時期開始時,網路中之各新關聯的DEV已經與PNC交換過區段資訊,則在單一區段的粒度內之粗略指向通訊為可行。然而,針對較高增益及潛在較高資料率,可能需要精細指向性(亦即較窄之束)。可能需天線訓練來達成此,其中各裝置傳送預定的資料型樣至其他裝置。使用各種信號處理技術,各裝置可導出哪些參數為傳輸用及接收用,以達成希望的窄束結果。這兩裝置可接著在後續通訊中使用這些參數。若一或兩個裝置被移動,可能需新的天線訓練來判斷新的參數。已知有各種天線訓練技術,且不在此詳細討論。
所示之競爭時期的第二部分可用於頻寬請求。在頻寬請求中,DEV請求保留一部分的時間以讓DEV與PNC通訊。PNC接著排程某一段時間給此通訊,確保其不會與排程給其他裝置的其他時期衝突,並傳送此排程回到DEV。此排程的時期可落在第3圖之資料通訊部分內。已知有各種排程專用通訊時期的技術,且不在此詳細討論。
第6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無線網路控制器達成指向通訊的方法之流程圖。在流程圖600的所示實施例中,在610,PNC傳送發現信標,使用前述的區段掃掠技術,以在不同時間於多個區段中的每一個中指向地傳送信標。至各區段的信標將包括該區段之區段號碼,因為區段號碼係由PNC所界定。注意到「區段號碼」用語,如此所用,包括任何種類的區段識別符,無論識別符是否為真實數字。
在執行區段掃掠後,在620,PNC可進至全向接收以監視來自希望加入(或重新加入)網路的DEV對於發現信標之回應。若在指定時間內沒有接收到回應,則PNC可在630離開此流程圖,並繼續執行其正常會執行的操作,不在此進一步描述這些操作。然而,若接收到回應,則PNC可在640讀取回應內容,那些內容包括回應者區段號碼(亦即回應的DEV在傳送此回應時傳送於其中的區段),以及控制器區段號碼(亦即此回應所回應至之在發現信標中所辨別出來的區段號碼)。網路控制器可接著使用此控制器區段號碼供後續指向傳輸至此DEV。
欲允許回應的DEV與網路控制器關聯,在650,PNC可傳送各種關聯資訊至DEV。此資訊大部分的本質為習知且不在此進一步說明。然而,不像傳統系統,PNC亦可傳送從回應所讀取的回應者區段號碼。藉由傳送此區段的識別,PNC告訴回應的DEV至PNC的後續指向傳輸該使用哪個區段。可指向地傳送關聯資訊及回應者區段號碼,使用從回應讀取之控制器區段號碼。
此時,網路控制器及DEV兩者知道指向傳輸給互相該使用其各自的哪個區段。然而,可能需要進一步天線訓練來達成比區段更窄之指向性。PNC及DEV可在660執行此天線訓練。可接著在670以窄束執行它們之間的進一步通訊,使用在天線訓練期間建立的精細指向參數。
第7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網路中非控制器無線裝置達成指向通訊之方法的流程圖。在流程圖700的所示實施例中,在710,一DEV可使用全向接收技術來從PNC接收發現信標。在720,DEV可接著從接收到的信標讀取控制器區段號碼。在730,DEV可接著藉由傳送要與PNC關聯之請求來回應該信標,使用前述的區段掃掠技術,以在不同時間於多個區段中的每一個中指向地傳送回應。至各區段的傳輸將包括該區段之DEV區段號碼,因為在DEV內界定區段號碼。然後,使用全向接收技術,在740,DEV可從PNC接收有關於與PNC關聯的資訊,連同後續傳輸至PNC所使用的DEV區段號碼。
此時,DEV及PNC兩者在互相通訊時皆具有執行區段級粗略指向傳輸所需之資訊。但欲能夠達成精細指向傳輸及精細指向接收,可在750於兩裝置間執行天線訓練。在此種訓練後,兩裝置間的後續通訊可使用精細指向通訊的參數,如760所示。
上述說明意圖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熟悉此技藝人士可做出各種變化。那些變化應涵蓋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其僅受限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
PNC1...微網控制器1
PNC2...微網控制器2
A~H...裝置
1~8...區段
參照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下列說明及附圖可了解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在圖中:第1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多個無線網路。
第2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來自兩網路裝置之每一個的區段化指向傳輸。
第3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訊框結構。
第4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第3圖之區段掃掠裝置發現時期的內容。
第5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第3圖的競爭時期之內容。
第6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無線網路控制器達成指向通訊的方法之流程圖。
第7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網路中非控制器無線裝置達成指向通訊之方法的流程圖。

Claims (30)

  1. 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之方法,包含:在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執行操作,該些操作包含:在第一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一區段之第一區段號碼的第一發現信標;在第二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二區段之第二區段號碼的第二發現信標;從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全向地接收對於該第一及第二發現信標之一的回應,該回應包括該第一及第二區段號碼的一特定者,該回應進一步包括第三區段號碼,識別由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用來傳送該回應的第三區段;以及使用由該第一及第二區段號碼的該特定者所識別的該區段來指向地傳送資訊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該資訊包括該第三區段號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該些操作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執行天線訓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接收該回應包含在多個可得之次頻道之一上接收該回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接收該回應包含在多個可得之時槽之一期間接收該回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執行該些操作包含在微網(piconet)網路內執行該些操作。
  6. 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之設備,包含: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含有無線傳送器、無線接收器及處理器,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在第一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一區段之第一區段號碼的第一發現信標;在第二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二區段之第二區段號碼的第二發現信標;從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全向地接收對於該第一及第二發現信標之一的回應,該回應包括該第一及第二區段號碼的一特定者,該回應進一步包括第三區段號碼,識別由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用來傳送該回應的第三區段;以及使用由該第一及第二區段號碼的該特定者所識別的該區段來指向地傳送資訊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該資訊包括該第三區段號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與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執行天線訓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在多個可得之次頻道之一上接收該回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在多個可得之時槽之一期間接收該回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及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在微網網路內操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包含在相位陣列天線系統中之多個天線。
  12. 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之物件,包含:含有指令之有形機器可讀取媒體,當由一或更多處理器執行該些指令時會造成執行操作,包含:在第一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一區段之第一區段號碼的第一發現信標;在第二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二區段之第二區段號碼的第二發現信標;從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全向地接收對於該第一及第二發現信標之回應,該回應包括該第一及第二區段號碼的一特定者,該回應進一步包括第三區段號碼,識別由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用來傳送該回應的第三區段;以及使用由該第一及第二區段號碼的該特定者所識別的該區段來指向地傳送資訊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該資訊包括該第三區段號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物件,其中該些操作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執行天線訓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物件,其中接收該回應之該操作包含在多個可得之次頻道之一上接收該回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物件,其中接收該回應之該操作包含在多個可得之時槽之一期間接收該回應。
  16. 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之方法,包含:在第一無線網路裝置中執行操作,該些操作包含: 全向地接收發現信標,該發現信標包括識別於其內由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傳送該發現信標的第一區段的第一區段號碼;在第二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二區段之第二區段號碼的回應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在第三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三區段之第三區段號碼的回應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從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全向地接收含有該第二及第三區段號碼的一特定者之資訊;以及在由該第二及第三區段號碼的該特定者所識別的該區段內指向地傳送額外資訊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該些操作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執行天線訓練。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傳送該額外資訊包含在多個可得之次頻道之一上傳送。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傳送該額外資訊包含在多個可得之時槽之一期間傳送。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執行該些操作包含在微網網路內執行該些操作。
  21. 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之設備,包含: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含有無線傳送器、無線接收器及處理器,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全向地接收發現信標,該發現信標包括識別於其內由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傳送該發現信標的第一區段的第一 區段號碼;在第二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二區段之第二區段號碼的回應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在第三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三區段之第三區段號碼的回應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從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全向地接收含有該第二及第三區段號碼的一特定者之資訊;以及在由該第二及第三區段號碼的該特定者所識別的該區段內指向地傳送額外資訊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與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執行天線訓練。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在多個可得之次頻道之一上傳送該額外資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在多個可得之時槽之一期間傳送該額外資訊。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及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在微網網路內操作。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裝置包含在相位陣列天線系統中之多個天線。
  27. 一種用於無線網路之物件,包含:含有指令之有形機器可讀取媒體,當由一或更多處理器執行該些指令時會造成執行操作,包含: 全向地接收發現信標,該發現信標包括識別於其內由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傳送該發現信標的第一區段的第一區段號碼;在第二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二區段之第二區段號碼的回應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在第三區段內,指向地傳送包括識別該第三區段之第三區段號碼的回應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從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全向地接收含有該第二及第三區段號碼的一特定者之資訊;以及在由該第二及第三區段號碼的該特定者所識別的該區段內指向地傳送額外資訊至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物件,其中該些操作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二無線網路裝置執行天線訓練。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物件,其中傳送該額外資訊的該操作包含在多個可得之次頻道之一上傳送。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物件,其中傳送該額外資訊的該操作包含在多個可用於該額外資訊的時槽之一期間傳送。
TW098107699A 2008-03-11 2009-03-10 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TWI390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48008P 2008-03-11 2008-03-11
US12/286,354 US8027702B2 (en) 2008-03-11 2008-09-30 Combined omni- and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4184A TW201004184A (en) 2010-01-16
TWI390877B true TWI390877B (zh) 2013-03-21

Family

ID=4366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7699A TWI390877B (zh) 2008-03-11 2009-03-10 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TW102101956A TWI479830B (zh) 2008-03-11 2009-03-10 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TW104101563A TWI562558B (en) 2008-03-11 2009-03-10 Combined omni- and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956A TWI479830B (zh) 2008-03-11 2009-03-10 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TW104101563A TWI562558B (en) 2008-03-11 2009-03-10 Combined omni- and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8027702B2 (zh)
EP (1) EP2253080B1 (zh)
JP (2) JP5061248B2 (zh)
KR (1) KR101157358B1 (zh)
CN (2) CN103297109B (zh)
BR (1) BRPI0906110B1 (zh)
TW (3) TWI390877B (zh)
WO (1) WO20091146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2186B2 (en) * 2006-12-14 2015-01-27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hannel selection for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transmitter unit and a receiver unit
US8027702B2 (en) 2008-03-11 2011-09-27 Intel Corporation Combined omni- and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US8335170B2 (en) 2008-11-25 2012-12-18 Intel Corporation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US8331265B2 (en) * 2009-04-20 2012-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 training using fixed time window for heterogeneous antenna systems
US8625565B2 (en) 2009-10-06 2014-01-07 Intel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multiple-access beamforming in a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548385B2 (en) 2009-12-16 2013-10-01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multiple antenna assemblies
US8315154B2 (en) * 2009-12-23 2012-11-20 Intel Corporation Time reduction for multiple link recovery
DK2540107T3 (da) * 2010-02-24 2020-03-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remgangsmåde og anordning for netværkstilknytning ved brug af et radiofyr
EP2540108B1 (en) * 2010-02-24 2014-06-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mmunication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US8340601B2 (en) 2010-09-20 2012-12-25 Intel Corporation MU MIMO support with highly directional antennas
US9151819B2 (en) * 2011-07-08 2015-10-06 Psion Inc. Antenna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radio-frequency transponder
JP5855419B2 (ja) 2011-10-27 2016-02-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無線接続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854596B2 (en) * 2012-03-05 2017-12-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torized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894927B1 (en) 2012-09-04 2018-05-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access
KR102068283B1 (ko) * 2012-09-28 2020-01-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섹터 디스커버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684059B2 (en) * 2012-10-22 2017-06-20 Wifive.Co.,Ltd Device for estimating location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location by using uplink access point
KR20150115931A (ko) * 2013-02-07 2015-10-1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지향성 송신을 이용한 장거리 디바이스 검색
WO2014175696A1 (en) 2013-04-25 2014-10-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high frequency carri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476043B (zh) * 2013-10-08 2014-08-06 河南工程学院 一种智能天线扫描覆盖和接入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KR101800804B1 (ko) * 2013-11-11 2017-11-27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스테이션 및 이의 무선 링크 설정 방법
JP2016540422A (ja) * 2013-12-12 2016-12-22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ミリメートル波対応スモールセルとのセルの関連付けおよび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トレーニングのためのユーザ機器および方法
JP6399368B2 (ja) * 2014-03-05 2018-10-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451536B2 (en) * 2014-06-18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initiated discovery in assisted millimeter wavelength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US9686695B2 (en) * 2014-07-15 2017-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earch and tracking in mm-wave access systems
US9363683B2 (en) * 2014-07-15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mmetric capability-driven methods for beam tracking in mm-wave access systems
US10536920B1 (en) * 2015-01-09 2020-01-14 Ethertronics, Inc. System for location finding
EP3073795B1 (en) * 2015-03-25 2018-05-02 Televic Conference NV Wireless conferenc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ame
US10141994B2 (en) * 2016-03-10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 for reducing responding sector sweep time for millimeter-wave devices
US20180164441A1 (en) * 2016-12-12 2018-06-14 The Boeing Company Accelerated satellite acquisition scheme
CN113285793B (zh) * 2021-05-18 2022-11-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基于全向定向天线通信的混合双工多址接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6907A (en) * 1991-01-07 1994-01-0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load in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557612A (en) * 1995-01-20 1996-09-17 Amat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ton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JP3265877B2 (ja) * 1994-12-14 2002-03-1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JP3441256B2 (ja) * 1995-09-06 2003-08-2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5960350A (en) * 1996-12-05 1999-09-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a traffic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0114846A (ja) * 1998-10-06 2000-04-21 Toshiba Corp 指向性アンテナ選択システム、指向性アンテナ選択方法、指向性アンテナ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EP1063789B1 (en) * 1999-06-23 2007-08-01 Sony Deutschland GmbH Transmit and receiving antenna diversity
JP2002100917A (ja) * 2000-09-25 2002-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屋内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US6850502B1 (en) * 2000-10-30 2005-02-01 Radiant Networks, Plc Join process method for admitting a node to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20030036408A1 (en) * 2001-08-17 2003-02-20 Johansson Lars Olof High-density radio access system
US7043274B2 (en) 2002-06-28 2006-05-0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ly providing coverage of a sectorized cell for common and dedicated channels utilizing beam forming and sweeping
JP2004201137A (ja) * 2002-12-19 2004-07-15 Ntt Docomo Inc 指向性ビーム通信システム、指向性ビーム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制御装置
US7643794B2 (en) * 2003-04-07 2010-01-05 Yoram Ofek Multi-sector antenna apparatus
US7453793B1 (en) * 2003-04-10 2008-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luding IEEE 802.11A and extended rate systems
US7359679B2 (en) * 2005-01-28 2008-04-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ulti-sectored antenna
JP2007133828A (ja) * 2005-11-14 2007-05-31 Hitachi Ltd 交通情報生成装置、乗り物位置情報特定方法および乗り物位置情報特定プログラム
US8265657B2 (en) * 2006-05-18 2012-09-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video area network
US8175532B2 (en) * 2006-06-06 2012-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at least one of directional and omni-direction antennas
JP4949044B2 (ja) 2007-01-10 2012-06-06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弾球遊技機
US8265047B2 (en) * 2007-09-13 2012-09-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of devices hav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US8027702B2 (en) 2008-03-11 2011-09-27 Intel Corporation Combined omni- and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514058A (ja) 2011-04-28
KR20100107080A (ko) 2010-10-04
TW201320643A (zh) 2013-05-16
CN103297109A (zh) 2013-09-11
US8401590B2 (en) 2013-03-19
US8027702B2 (en) 2011-09-27
US20110249615A1 (en) 2011-10-13
EP2253080B1 (en) 2021-09-29
EP2253080A4 (en) 2014-07-09
CN101854584B (zh) 2013-06-12
TW201540007A (zh) 2015-10-16
TW201004184A (en) 2010-01-16
US8798681B2 (en) 2014-08-05
US20130155907A1 (en) 2013-06-20
TWI562558B (en) 2016-12-11
CN101854584A (zh) 2010-10-06
WO2009114628A1 (en) 2009-09-17
US20090232023A1 (en) 2009-09-17
JP5061248B2 (ja) 2012-10-31
CN103297109B (zh) 2016-04-20
EP2253080A1 (en) 2010-11-24
KR101157358B1 (ko) 2012-06-15
JP2013013109A (ja) 2013-01-17
BRPI0906110A2 (pt) 2015-06-30
BRPI0906110B1 (pt) 2022-05-03
TWI479830B (zh) 2015-04-01
JP5266413B2 (ja)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0877B (zh) 高頻無線網路中之結合的全向及指向通訊
CN111769853B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KR102175694B1 (ko) 무선 통신에서의 방향성 송신을 위한 트레이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519130B (zh) 用户设备协调集合波束扫描
US93012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based channel access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 over wideband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
JP5002064B2 (ja) 指向性アンテナ通信のためのビーコン及びフレーム構造
CN109314560A (zh) 利用定向传送的用于无线网络中的p2p通信和分散式空间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JP2022095862A (ja)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トレーニングを用いる通信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KR20110069176A (ko) 비대칭 빔 조향 프로토콜
JP2020505834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受信ビーム形成を用いるコンテンションベース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
CN114760641A (zh) 传输工作信道指示的方法和系统
Montero et al. Beam management for vehicle-to-vehicle (V2V) communications in millimeter wave 5G
JP2022110020A (ja)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トレーニングを用いる通信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US8437333B2 (en) Contention based period beamforming
CN108810917A (zh) 信号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784011B1 (ko)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향성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경쟁 기반 채널 접속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6574037B2 (ja) クラスタベースのビーコン信号伝送
CN118301703A (zh) 一种面向多跳网络的定向天线邻居发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