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8234B - 在包含持續指派之系統中改善通量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包含持續指派之系統中改善通量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8234B
TWI388234B TW096132646A TW96132646A TWI388234B TW I388234 B TWI388234 B TW I388234B TW 096132646 A TW096132646 A TW 096132646A TW 96132646 A TW96132646 A TW 96132646A TW I388234 B TWI388234 B TW I3882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s
conditional
user
signal
assig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2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30905A (en
Inventor
Alexei Gorokhov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30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0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8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82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在包含持續指派之系統中改善通量之方法
本申請案主張2006年8月31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一種用於在一包含持續指派之系統中改善通量之方法(A METHOD OF IMPROVING THROUGPUT IN A SYSTEM INCLUDING PERSISTENT ASSIGNMENTS)」之第60/841,782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權利,該臨時專利申請案受讓給本發明之受讓人且據此明確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概言之係關於無線通信及無線通信系統中之指派。
無線通信系統廣泛地佈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例如語音、資料、視訊等等。此等系統可係能夠藉由共享可用系統資資源(例如頻寬及發射功率)來支援與多個存取終端機進行通信之多重近接系統。此等多重近接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近接(CDMA)系統、分時多重近接(TDMA)系統、分頻多重近接(FDMA)系統、及正交分頻多重近接(OFDMA)系統。通常,一無線通信系統包括若干基地台,其中每一基地台皆使用一正向鏈路與行動台進行通信且每一行動台(或存取終端機)皆使用一反向鏈路與基地台進行通信。
通常,當一存取點(AP)或一存取終端機(AT)之一發射機完成傳輸一組實際資料時,在傳輸另一組實際資料封包前出現一傳輸中斷(亦稱作「一空隙」)。該資料傳輸空隙係指不在所指派的資源上傳輸任何實際資料的持續時間。於一典型的通信系統中,在存取點發射機之情況下,存在一可將該傳輸空隙視為所指派的資源之一丟失的可能性。在此種情況下,彼等資源丟失且可用的頻寬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外,該傳輸空隙可理解為一對所指派的資源已解指派的指示。在這兩種情況下,頻寬得不到最佳利用且可降低通信系統之品質及可靠性。
下文提出關於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簡化概述以提供對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某些態樣之基本理解。該概述並非關於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全面總述。其既非意應識別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關鍵或重要元件亦非意應界定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範圍。其唯一目的係旨在以簡化形式提出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某些概念,作為稍後提出之更詳細說明之前序。
提供一種根據本文所述各態樣之通信方法,其用於確定複數個隸屬於有條件指派的資源、或有使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資格的有條件使用者或其一組合。因此,產生一指示該複數個欲供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之隸屬於該等有條件的指派之資源之信號並將該信號傳輸至該使用者藉此實現對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利用。
根據各態樣,該信號包括一位元映射圖或一無訊息信號中之一者或多者。該位元映射圖經產生以使該映射圖之每一位置對應於隸屬於該等有條件指派之該等資源中之一欲供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的資源。該位元映射圖可傳輸至根據所接收到的位元映射圖有條件地利用資源之存取終端機。代替或補充該位元映射圖,亦可傳輸一無資訊信號。該無資訊信號可識別用於該等持續指派的存取終端機、正在傳輸該無資訊信號之扇區或存取點或隸屬於該等有條件指派之存取終端機中之一者或多者。
提供一種根據本文所述各態樣之通信系統,其用於有條件地給使用者/存取終端機分派資源並傳送此等分派。該通信系統包括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產生一指示複數個隸屬於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中哪些資源欲供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使用的信號並指令該信號之傳輸。該處理器產生一映射圖以使該映射圖之每一位置皆對應於隸屬於該等有條件指派之該等資源中之一欲供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的資源。根據其他態樣,代替或補充該映射圖,該處理器亦可產生一用來傳送有條件指派之無資訊信號,例如一擦除標誌封包。
下文說明及附圖詳細闡述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某些例示性態樣。然而,該等態樣僅表示各種可使用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原理之方式中的幾種且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旨在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等價形式。當結合該等圖式考量下文關於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詳細說明,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其他優點及區別性特徵將顯而易見。
現在將參照圖式來闡述本發明所主張之標的物,在各圖式中,自始至終使用相同之參考編號來指代相同之元件。為解釋起見,下述說明中闡述了大量具體細節,以便達成對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之透徹瞭解。然而,顯而易見,可在沒有該等具體細節之情形下實施本發明所主張標的物。在其他實例中,以方塊圖形式顯示眾所習知之結構及裝置,以便利於說明本發明所主張之標的物。
現在參照該等圖式來說明各個實施例,在所有圖式中使用相同之參考編號來指代相同之元件。在下文說明中,出於解釋之目的,闡述了諸多具體細節以便達成對一個或多個態樣之透徹瞭解。然而,顯而易見,可在沒有此等具體細節之情形下實施此等實施例。在其他實例中,以方塊圖之形式顯示眾所周知之結構和裝置,以便於闡述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本申請案中所用術語「組件」、「模組」、「系統」及類似術語旨在指一與電腦相關之實體,其既可係硬體、韌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亦可係執行中之軟體。舉例而言,一組件可係(但不限於)一於一處理器上運行之過程、一積體電路、一處理器、一對象程式、一可執行程式、一執行線程、一程式、及/或一電腦。舉例而言,一運行於一計算裝置上之應用程式及該計算裝置二者皆可係一組件。一個或多個組件可駐存在一過程及/或執行線程內,而一組件可定域在一個電腦上及/或分散在兩個或更多個電腦之間。此外,此等組件可自各種其上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之電腦可讀媒體上執行。該等組件可藉由本地及/或遠方過程來進行通信,例如根據一具有一個或多個資料封包之信號來進行通信(例如,來自一個與一本地系統、分散式系統中之另一組件交互作用、及/或藉由信號跨越一網路(例如網際網路)與其他系統交互作用之組件之資料)。
此外,本文中還結合一無線終端機及/或一基地台來說明各實施例。一無線終端機可係指一為使用者提供語音及/或資料連接性之裝置。一無線終端機可連接至一諸如膝上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之計算裝置,或其可係一自包含裝置,例如,一個人數位助理(PDA)。一無線終端機亦可稱作一系統、一用戶單元、一用戶台、行動台、行動裝置、遠端台、存取點、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使用者代理、使用者裝置或使用者設備。無線終端機可係一用戶台、無線裝置、蜂巢式電話、PCS電話、無繩電話、一會期起始協定(SIP)電話、一無線局部迴路(WLL)台、一個人數位助理(PDA)、一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手持式裝置、或者其他連接至一無線數據機之處理裝置。一基地台(例如,存取點)可指一存取網路中之裝置,其可經由一個或多個扇區在空中介面上與無線終端機進行通信。該基地台可在該無線終端機與該存取網路之剩餘部分之間藉由將接收之空中介面訊框轉換為IP封包而充當一路由器,該存取網路可包括一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該基地台亦協調空中介面之屬性管理。此外,可使用標準之程式化及/或工程技術將本文所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構建為一種方法、設備或製品。本文所用術語「製品」意應囊括可自任一電腦可讀裝置、載體或媒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儲存裝置(例如硬磁碟、軟磁碟、磁條...)、光碟(例如光碟(CD)、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裝置(例如卡、棒、口袋式保密磁碟)。
下文將自可包含若干裝置、組件、模組等之系統方面來介紹各個實施例。應瞭解及知道,不同的系統可包括額外裝置、組件、模組等,及/或可不包括結合該等圖式所論述之所有裝置、組件、模組等。亦可使用此等方法之一組合。
本文於其各實施例中所述之標的物滿足一對一系統及方法的需要,該系統及方法用於提供一對一傳輸空隙的指示,以使存取點及存取終端機不會將該傳輸空隙理解為對不需要所指派資源之指示或理解為所指派資源不再可用的指示。此有利於在持續指派期間資源仍暫時處於非現用狀態時更佳地使用可用頻寬。
現在參考該等圖示,圖1係一根據各態樣之無線多重近接通信系統100之圖解。在一實例中,無線多重近接通信系統100包括多個存取點(AP)110及及多個存取終端機(AT)120。一基地台亦可稱作一存取點、一節點B及/或某些其他網路實體,且可包含存取點、節點B及/或某些其他網路實體之某些或全部功能性。每一存取點110皆為一特定地理區域102提供通信覆蓋。端視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術語「小區」可指一存取點及/或其覆蓋區域。為改良系統容量,可將一存取點之覆蓋區域劃分成多個更小之區域,例如三個更小之區域104a、104b及104c。每一更小之區域皆由一相應基地收發機子系統(BTS)服務。端視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術語「扇區」可指代一AP及/或其覆蓋範圍。對於一分扇區之小區而言,該小區中所有扇區之AP通常共同位於該小區之基地台內。本文所述傳訊傳輸技術可用於一具有分扇區之小區之系統以及一具有未分扇區之小區之系統。為了簡明起見,在下文說明中,所使用術語「基地台」一般係指一服務一扇區的基台以及一服務一小區的基台。
終端機120通常分散於整個系統中,且每一終端機可為固定或行動的。一終端機亦可稱作一行動台、一使用者設備及/或某些其他裝置,且可包含行動台、使用者設備及/或某些其他裝置之某些或全部功能性。終端機可係無線器件、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等等。終端機可在任一既定時刻在正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與零個、一個或多個基地台通信。
對於一集中式架構而言,一系統控制器130耦合至AP 110並為該等基地台提供協調及控制。系統控制器130可係一個網路實體或一網路實體集合。對於分散式架構而言,AP可根據需要來相互通信。
本文所述技術利用對於一具有「持續指派」存取終端機的傳輸空隙指示來提供給其他存取終端機進行接收或傳輸信號,以改善其他存取終端機之通量。持續指派使系統控制器130能夠減少指派額外負擔。持續指派允許一既定資源之接受者使用所指派資源來實施多個通信(傳輸或接收),而無需一對每一通信之新的指派。使用一指派訊息,AP 110提供資源指派資訊(例如一頻道識別)給AT 120。一旦接收到該指派資訊,AT 120在所指派的反向鏈路頻道上傳輸實際資料或在所指派的正向鏈路指派(資源)上接收實際資料。於一持續指派中,所指派頻道繼續欲指派給AT 120。因此,在指派一頻道期間之不同時間,AT 120或AP 110不傳輸或接收任何實際資料。因此,使用一第一資料型樣(其可係一擦除標誌封包)來填補該傳輸空隙。該擦除標誌封包之長度、建構及資料速率可根據可用資源而變化。可由系統控制器130或與AT通信之AP來確定可用資源。例如,若該接收實體具有用於處理具有更多個資訊位元(例如,3個位元)之擦除標誌封包的資源,則調整擦除標誌封包之長度以提供更多個資訊位元。此可使該接收實體能夠容易地確定所接收之封包係一擦除標誌封包。而且,藉以傳輸該等擦除標誌封包之功率位凖可改變以在低到足以使對擦除序列之傳輸不會造成大量干擾之功率位凖下傳輸該擦除序列。
此外,在某些態樣中,不同於預定接收第一資料型樣之AT之AT可讀取第一資料型樣。然後,此等AT可利用不由第一資料型樣預定用於其之AT使用的資源。在某些態樣中,傳輸一映射圖或類似資訊以使其他存取終端機中某些存取終端機能夠利用適當的其他資源。此映射圖或其他資訊可作為一控制頻道傳輸之一部分傳輸,且可向所有扇區或小區存取終端機廣播,或可向該等存取終端機(例如將在此等資源上接收資訊的存取終端機)之一子集多播。
如本文中所使用,資源或通信資源可指一載波頻率、時槽、一OFDMA系統之若干音調或副載波、一個或多個OFDM符號及副載波連續區塊(例如8個符號×16個副載波區塊)、一OFDM符號及副載波非連續組合之群組、OFDM時間頻率分配、一邏輯資源(例如一頻道樹之一節點或一跳頻序列)、或任何其他資源。
圖2顯示一在使用持續指派概念期間一指派的頻道上之資料訊務的圖解200。持續指派持續時間208通常介於一指派210與一解指派212(會話丟失)之間,但其可達一包括多個傳輸之固定持續時間週期。在持續指派持續時間208期間,可多次出現其中傳輸發射資料封包之資料傳輸,例如實例202a-202e。通常,資料並非在持續指派208之持續時間期間一直連續傳輸,因此留出空隙部分,例如204a-204d。可傳輸一表示在對應於該指派之資源上不在進行傳輸之無資訊信號206a-206d以使該持續指派不在持續時間208結束前終止。該無資訊信號可係一固定擦除標誌封包或一攜帶一個或多個表示一唯一資料型樣之位元的訊息。換言之,該擦除標誌封包以唯一模式來填補空隙部分204a-204d並保持該等資源不被終止。該擦除標誌封包可係在使用該等擦除標誌封包前已為發射機及接收機二者所知之一唯一識別符。
根據其他態樣,一存取點可在組態期間指定一封包由其開始的訊框,或藉由一指派或類似於F-SPCH(封包頻道之正向啟動)之其他傳輸。可使用此方法來代替傳輸一上文詳細說明之無資訊信號以達成更高的功率效率。
然而,在上述情形中,隸屬於該持續指派之資源未被用於與該存取終端機的任何通信。因此,在此等情形中將存在未使用容量。因此,在某些態樣中,可有條件地將其他存取終端機指派到隸屬於該持續指派的資源。該等有條件指派可係跨越複數個通信之持續有條件指派或可係用於一個通信之有條件指派。該有條件指派及該持續指派可用於正向鏈路通信、反向鏈路通信、或二者。在某些情況下,某些類型之終端機及資源將更有可能可供用於有條件指派,例如用於網際網路協定(VoIP)通信上之語音的資源。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可針對多個使用者將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分區成多個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
為了識別根據有條件指派所利用的資源、或利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存取終端機,自該AP傳輸一映射圖或類似資訊,以指示哪些資源欲供有條件地指派的存取終端機利用,哪些有條件地指派的存取終端機可使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或該兩種方法之一組合,亦即,某一用於識別資源及終端機的組合。以此方式,多個存取終端機可隸屬於對所有或某些隸屬於一原先持續指派之相同資源之有條件指派。此外,代替或補充該映射圖,該無資訊信號可識別該持續指派之存取終端機、正在傳輸該無資訊信號之扇區或存取點之識別符、或隸屬於該有條件指派之存取終端機。通常,若將其他使用者有條件地指派到該資源,則該無資訊信號將不識別該存取終端機。該無資訊信號可在一低於一預定臨限值之發射功率位凖下發射。該臨限值可加以預定且指示一發射功率位凖以使高於該臨限值之傳輸將造成干擾。在某些態樣中,該無資訊信號可係一信標信號、一偽雜訊(PN)序列、或某一其他信號類型。此外,在上述某些態樣中,該無資訊信號可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傳輸。
圖3A顯示一用於產生指示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利用之過程的圖解。該等資源可藉由該訊框、超訊框、一較早的訊框中之一指派訊息有條件地加以指派且持續達一固定持續時間、或一持續有條件指派。所示作出一關於是否欲使用任何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確定,如方塊300處。該確定亦可包括關於是否將有條件指派任何資源之確定。若該等終端機未指派有有條件資源,則該過程到達該末端方塊,如340處所示。然而,若存在此類資源,則產生一映射圖或類似資訊,於310處。該映射圖識別該等終端機或/及將被利用的隸屬於有條件指派的資源。然後,傳輸所產生之映射圖,例如藉由一控制頻道、其他頻道、直接訊息、或其組合,如方塊315處所示。除此之外,可作出一關於隸屬於有條件指派之存取終端機之幾何形態是否低於一臨限值的可選確定,於方塊320處。此確定可基於頻道品質、接收到的信號強度、或來自導頻信號及/或自存取終端機接收之其他信號(例如頻道品質信號)的其他資訊。另一選擇為,或除此之外,該確定可基於自該AT接收到的頻道品質反饋。該頻道品質反饋可包括其他資訊。此外,該確定可根據頻道品質反饋及/或導頻信號之一組合、或自該AT接收到的其他資訊來作出。於一態樣中,該確定可基於自該AT接收到的導頻信號相對於一臨限值的增益。
於另一態樣中,該確定可基於扇區與反向鏈路服務扇區之反向鏈路頻道品質之間的差。於再一態樣中,該確定可基於正向或反向鏈路頻道品質。例如,可將彼等具有一-6 dB或更差之增益的存取終端機確定為低於該臨限值。對於低於該臨限值之該映射圖中之彼等存取終端機而言,可在彼等資源上傳輸一無資訊信號,以指示其應使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可選方塊330。對於具有高於該臨限值之幾何形態的彼等存取終端機而言,傳輸產生於步驟310處之映射圖,如315處所示,藉此傳訊該等終端機其可使用該等有條件可用資源中的哪些資源。此外,於某些態樣中,可在傳輸該映射圖前將具有低於該臨限值的彼等使用者自該映射圖移除,如可選方塊335處所示。
圖3B顯示一用於將存取終端機指派到重疊資源之設備的圖解。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50經組態以確定任何資源或終端機是否可供用於有條件指派。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50與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60耦合,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60產生一識別該等資源之映射圖或類似資訊及/或欲利用該等有條件資源之終端機。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60可耦合至一個或數個用於自該設備發射之發射機365。另外,視需要採用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70來確定隸屬於有條件指派之存取終端機的幾何形態是否低於一臨限值。可選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70可與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80耦合,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80組態用於產生欲在該等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傳輸的無資訊信號,例如擦除信號。可選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380可耦合至一個或數個發射機365。
圖4A顯示一用於確定是否利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過程的圖解。該存取終端機確定其是否接收到一指示其應利用一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第一類型之信號,如方塊400處所示。第一類型之信號可係一映射圖或類似資訊,其指示該存取終端機應利用一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或應利用一指派給該存取終端機之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該確定亦可藉由下述方式來作出:確定是否將一對應於該資源或終端機之該映射圖上之位置設定為現用或利用。可作出一關於該存取終端機是否已接收到一指示其應利用一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第二類型之信號的附加及可選確定,如方塊410處所示。於一態樣中,此第二類型信號可係一無資訊信號,例如一在應利用之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傳輸的擦除信號
若方塊400或方塊410之確定分別係對第一或第二接收到的信號類型之肯定,則該存取終端機利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如方塊420處所示。於一態樣中,利用有條件資源可包括處理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接收到的信號(如在正向鏈路通信情況下的利用),或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傳輸信號(例如在反向鏈路通信情況下的利用)。若方塊400及410二者處之確定係否定的,則可意味尚未給該存取終端機指派任何有條件可用資源。
圖4B顯示另一用於確定是否利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過程的圖解。該存取終端機確定其是否接收到一指示其應利用一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第一類型之信號,於方塊430處。第一類型之信號可係一映射圖或類似資訊,其指示該存取終端機應利用一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或應利用一指派給該存取終端機的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該確定可藉由下述方式來作出:確定是否將一對應於該資源或終端機之該映射圖上之位置設定至現用或使用。若方塊430處之確定為否定的,則可傳訊該存取終端機尚未指派任何有條件資源。若方塊430之確定為肯定的,則可作出一關於該存取終端機是否已接收到一指示其應利用一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第二類型之信號的確定,方塊440。於一態樣中,此第二類型之信號可係一在應利用之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傳輸的無資訊信號,例如一擦除信號。若方塊440之確定為否定的,則在方塊430之確定為肯定的後,該存取終端機利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如方塊450處所示。於一態樣中,利用可包括處理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接收到的信號(例如在正向鏈路通信情況下之利用),或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傳輸信號(例如在反向鏈路通信情況下之利用)。若方塊440處之確定為否定的,則可意味尚未給該終端機指派有條件資源且該過程到達一停止方塊,如455處所示。
圖4C顯示一用於確定是否利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設備的圖解。一個或多個處理器460與一個或多個處理器470耦合,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460用於確定指示應利用該等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或該存取終端機應利用該等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第一類型之信號(例如該映射圖)是否指示其應利用一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而處理器470用於指令利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470可藉由下述方式來指令對該資源之利用:處理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接收到的信號或在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傳輸信號。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470與一個或多個可選處理器480耦合,該一個或多個可選處理器480用於確定該存取終端機是否已接收到一指示應利用一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第二類型之信號。根據一態樣,第二類型之信號可係一無資訊信號。
圖5顯示一具有S=32個可供使用的副載波集合之二進制頻道樹900。一訊務頻道集合可界定為具有該32個副載波集合。每一訊務頻道皆指派有一唯一頻道ID且在每一時間間隔中映射至一個或多個副載波集合。例如,可為頻道樹900中每一節點界定一訊務頻道。可針對每一層依序從上到下及從左到右給該等訊務頻道編碼。對應於最高節點之最大訊務頻道指派有一為0的頻道ID且映射至所有32個副載波集合。最低層1中之32個訊務頻道具有為31至62的頻道ID且稱作基本訊務頻道。每一基本訊務頻道皆映射至一個副載波集合。圖5中所示之樹形結構對正交系統之訊務頻道使用施加一定限制。對於所指派的每一訊務頻道,作為所指派訊務頻道子集(或分支)的所有訊務頻道及為其指派的訊務頻道係一子集的所有訊務頻道皆受到限制。受限的訊務頻道不與所指派的訊務頻道同時使用以便沒有兩個訊務頻道同時使用同一副載波集合。
於一態樣中,給每一指派供使用的訊務頻道指派一ACK(確認)資源。根據各態樣,一ACK資源可由不同術語來加以標記,例如其可稱作一ACK子頻道。一ACK資源包括用於發送一ACK訊息的相關資源(例如一擴展碼及一叢集集合)。於一態樣中,每一訊務頻道之ACK訊息皆可在所指派的ACK資源上發送。所指派的ACK資源可指派給終端機。於另一態樣中,一ACK資源與一頻道樹之最低層中之基本訊務頻道中之每一者相關聯。此態樣實現最大數量之最小尺寸的訊務頻道指派。一對應於最低層上方之一節點的更大訊務頻道可使用(1)該更大訊務頻道下方所有基本訊務頻道之ACK資源、(2)該等基本訊務頻道(例如具有最低頻道ID之基本訊務頻道)中之一者的ACK資源、或(3)該更大訊務頻道下方該等基本訊務頻道之一子集的ACK資源。對於上述選項(1)及(3)而言,該更大訊務頻道之一ACK訊息可使用多個ACK資源來發送以改善正確接收之可能性。若同時發送多個封包(例如使用多輸入多輸出傳輸(MIMO)),則可將一具有多個基本訊務頻道之更大的訊務頻道指派用於該傳輸。該基本訊務頻道數等於或大於該封包數。可將每一封包映射至一不同之基本訊務頻道。然後,可使用所關聯的基本訊務頻道之ACK資源來發送每一封包之ACK。
在某些態樣中,一用於一有條件指派的存取終端機可(例如)藉由在最低基本節點上傳輸一ACK來傳輸其對有條件地指派之資源之ACK,仿佛其被指派到該資源一般。應注意,可在沒有一頻道化確認之情況下,達成由一有條件地指派的存取終端機傳輸之對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上接收之資料的確認。例如,對所有存取終端機或存取終端機群組使用一共同確認或傳訊頻道。
圖6顯示一用於指示對有條件指派之利用之位元映射的圖解。圖6之映射圖包括每一資源之一個位元b1至b32。該資源可係一OFDM(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之一時間頻率分配,例如一由16個音調×8個OFDM符號構成之拼圖、一頻道樹上之一節點(例如圖5之頻道樹)、或某一其他資源。實際資源及其尺寸可不同於圖6中所示之尺寸。而且,該映射圖上之位置(其既可係亦可不係位元)數對應於存取終機而不是資源。。此外,該映射圖上的位置可設定成一預定圖案以便於由存取終端機來解碼。另外,應注意,可使用該映射圖而不是無資訊信號來指示最初持續指派的延續。此外,可向欲利用該等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彼等存取終端機廣播或多播該映射圖,或繼續對該等有條件指派的資源之指派
於某些態樣中,該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導致其中在閒置時間期間有條件地將在一持續指派期間暫時處於非現用狀態之資源指派給其他使用者/存取終端機之剩餘資源指派(RRA)。例如,在UMB(超行動寬頻)系統中,其他存取終端機自AP接收一關於RRA之位元映射圖。該位元映射圖指示該等資源中哪些為非現用的且哪些可供其他終端機利用。其他終端機利用該位元映射圖中之位元值來確定可用資源。通常,採用上述幾何標準來判定該等AT中哪些接收有條件指派或RRA。一旦一AT接收到此一指派,便需要將包含關於該指派之資訊的位元映射圖傳輸至該AT。然而,若無法傳輸此位元映射圖,則出現一封包錯誤並丟失該有條件指派。
圖7A顯示一用於產生指示隸屬於持續指派之資源傳輸空隙之信號之過程的圖解。作出一關於一個或多個使用者是否具有持續指派且未被排程在相關時間週期期間接收傳輸的確定,方塊700。該時間週期可係一訊框、一超訊框、一固定持續時間、或基於其他標準。若存在此類使用者,則產生一用於識別該等終端機之映射圖或類似資訊,於方塊710處。然後,例如藉由一控制頻道、其他頻道、直接訊息或其組合來傳輸所產生之映射圖,方塊715。除此之外,可作出一關於該等終端機是否具有持續指派且未被排程在相關時間週期期間接收傳輸的可選確定,在方塊720處。此確定可基於頻道品質、接收到的信號強度、或來自導頻信號及/或自該存取終端機接收到的其他信號(例如頻道品質信號)的其他資訊。另一選擇為,或除此之外,該確定可基於自存取終端機接收到的頻道品質反饋。該頻道品質反饋可包括其他資訊。此外,該確定可根據頻道品質反饋及/或導頻信號之一組合、或自該存取終端機接收到的其他資訊來作出。
於一態樣中,該確定可基於自該AT傳輸之導頻信號相對於一臨限值的增益。於另一態樣中,該確定可基於該扇區與該反向鏈路服務扇區之反向鏈路頻道品質之間的一差。於再一態樣中,該確定可基於正向或反向鏈路頻道品質。例如,可將具有一為-6 dB或更差之增益之彼等存取終端機確定為低於該臨限值。對於低於該臨限值之該映射圖中之彼等存取終端機而言,可在彼等資源上傳輸一無資訊信號以指示應保持該持續指派,如於可選方塊730處所見。往往,持續指派上的傳輸空隙通常係因空緩衝器所致。若存取終端機具有高於該臨限值之幾何形態,則傳輸產生於步驟710處之映射圖,如715處所示,藉此傳訊此等終端機其可使用該等有條件的可用資源中的哪些資源。此外,於某些實施例中,可在傳輸該映射圖前將具有低於該臨限值的彼等使用者自該映射圖移除,如可選方塊735處所示。
圖7B顯示一用於產生指示隸屬於黏性或持續指派之資源傳輸空隙之信號之設備的圖解。一個或多個處理器750經組態以確定一個或多個使用者是否具有持續指派且未被排程在相關時間週期期間接收傳輸。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750與產生一識別該等終端機之映射圖或類似資訊之一個或多個處理器760耦合。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760可耦合至用於自該設備發射的一個或數個發射機765。
另外,選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770用於確定具有持續指派且未被排程在相關時間週期期間接收傳輸之存取終端機的幾何形態是否低於一臨限值。選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770可與組態用於產生欲傳輸至該等終端機之無資訊信號(例如擦除信號)的處理器780耦合。選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780可耦合至一個或數個發射機765。
圖8顯示一多重近接多載波通信系統100中之一AP 110x及兩個AT 120x及120y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於AP 110x處,一發射(TX)資料處理器514自一資料來源512接收訊務資料(亦即,資訊位元)並自一控制器520及一排程器530接收傳訊及其他資訊。例如,控制器520可提供用於調整現用AT之發射功率的功率控制(PC)命令,且排程器530可為該等AT提供載波指派。可在不同傳輸頻道上發送各種類型之資料。TX資料處理器514使用多載波調變(例如OFDM)對所接收到的資料進行解碼及調變以提供經調變的資料(例如OFDM符號)。然後,一發射單元(TMTR)516處理經調變的資料,以產生一隨後自一天線518發射的下行鏈路調變信號。另外,一記憶體522可保存關於當前或先前指派及/或功率位凖的資訊。
於AT 120x及120y中之每一者處,經發射及調變的信號由一天線522予以接收並提供至一接收單元(RCVR)554。接收單元554對所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處理及數位化以提供樣本。然後,一接收(RX)資料處理器556對該等樣本進行解調及解碼以提供經解碼的資料,經解碼的資料可包括經恢復的訊務資料、訊息、傳訊等等。該訊務資料可提供至一資料儲集器558,且對該終端機發送的載波指派及PC命令被提供至一控制器560。控制器560使用已指派給該終端機且指示於所接收到的指派中之資源來指揮上行鏈路上的資料傳輸。控制器560進一步確定映射圖上之一位置及/或無資訊信號是否被接收到且相應地運作。可使用一記憶體562來儲存促進該終端機之運作的所接收到之映射圖及其他資訊。
對於每一現用終端機器120而言,一TX資料處理器574自一資料來源572接收訊務資料並自控制器560接收傳訊及其他資訊。例如,控制器560可提供指示該終端機之頻道品質、所需發射功率、最大發射功率、或最大發射功率與所需發射功率之間的差的資訊。各種類型之資料由TX資料處理器574使用所指派的載波來加以編碼及調變並進一步由一發射單元576處理以產生一隨後自天線552發射之上行鏈路調變信號。
於AP 110x處,來自該等AT之經發射及調變的信號由天線518接收,由一接收單元532處理,並由一RX資料處理器534解調及解碼。經解碼的信號可提供至一資料儲集器536。接收單元532可估計所接收到的每一終端機的信號品質(例如所接收到的信噪比(SNR)並將此資訊提供至控制器520。然後,控制器520可導出對每一終端機的PC命令以使所接收到的該終端機的信號品質保持在一可接受的範圍內。RX資料處理器534將經恢復的每一終端機的反饋資訊(例如所需發射功率)提供至控制器520及排程器530。
排程器530可向控制器520提供一保存該等資源之指示。此指示在預定欲傳輸更多資料時提供。對於AT 120x而言,控制器560可確定是否所需保存資源。於某些態樣中,控制器520可執行提供排程器530之功能性的指令。此外,控制器520可執行參照圖1-5及7相對於該存取終端機所述功能中之所有或某些功能。
本文所述資料傳輸技術可藉由各種方法來構建。舉例而言,該等技術可構建於硬體、韌體、軟體或其一組合中。對於硬體構建方案而言,在一發射機處用於資料傳輸或在一接收機處用於資料接收之處理單元可構建於一或多個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裝置(DSPD)、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電子裝置、其他設計用於執行本文所述功能之電子單元、或其一組合中。
對於韌體及/或軟體構建方案而言,可使用能實施本文所述功能之模組(例如,程序、功能等等)來執行該等技術。該等韌體及/或軟體碼可儲存在一記憶體中且可由一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既可構建於處理器內部亦可構建於處理器外部。
上文對所揭示實施例之說明旨在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皆可製作或使用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知對該等實施例之各種修改,且本文所界定之一般原理亦可應用於其他實施例,此並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或範疇。因此,本發明並非意應限定為本文所示之實施例,而是應賦予其與本文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一致之最寬廣範疇。
上文所述內容包括各個實施例之實例。當然,不可能出於闡述該等實施例之目的而闡述各組件或方法之每一種可構想之組合,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瞭解,諸多其他組合及置換皆係可能。因此,該詳細說明旨在囊括所有此等仍歸屬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內之改變、修改及變化形式。
具體就由上述組件、裝置、電路、系統等所實施之各種功能而言,除非另有指示,否則用於描述該等組件的術語(包括對「構件」的引用)意應對應於任一實施所述組件之規定功能之組件(例如,功能上等效的組件),即使其在結構上並不等同於所揭示之實施該等實施例之本文所述例示性態樣之功能。就此而言,應認識到,該等實施例包括一系統以及一具有用於實施各種方法之動作及/或事件之電腦可執行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
另外,儘管可能僅參照若干實施方案中之一者揭示了一具體特徵,但是該特徵可與其他實施方案的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徵組合,此對於任何既定或特定應用可係合意及有利的。此外,就具體實施方式及/或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術語「包括(includes)」、「包括(including)」及其變型而言,該等術語意應以類似於「包括(comprising)」之方式來表示包含範圍。
202e...實例
b1-b32...位元
31-62...頻道ID
100...無線多重近接通信系統
102a...特定地理區域
102b...特定地理區域
102c...特定地理區域
104a...區域
104b...區域
104c...區域
110...存取點(AP)
110x...存取點
120...存取終端機(AT)
120x...存取終端機
120y...存取終端機
130...系統控制器
200...圖解
202a...實例
202b...實例
202c...實例
202d...實例
204a...空隙部分
204b...空隙部分
204c...空隙部分
204d...空隙部分
206a...無資訊信號
206b...無資訊信號
206c...無資訊信號
206d...無資訊信號
208...持續指派
210...指派
212...解指派
512...資料來源
514...發射(TX)資料處理器
516...發射單元
518...天線
520...控制器
522...記憶體
530...排程器
532...接收單元
534...RX資料處理器
536...資料儲集器
552...天線
554...接收單元
556...接收(RX)資料處理器
558...資料儲集器
560...控制器
562...記憶體
572...資料來源
574...TX資料處理器
576...發射單元
900...頻道樹
圖1圖示說明一根據本文所述各態樣之無線多重近接通信系統。
圖2顯示一在使用一持續指派概念期間一指派的頻道上之資料訊務的圖解。
圖3A顯示一用於產生指示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利用之信號之過程的圖解。
圖3B顯示一用於將存取終端機指派到重疊資源之設備的圖解。
圖4A顯示一用於確定是否利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過程的圖解。
圖4B顯示另一用於確定是否利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過程的圖解。
圖4C顯示一用於確定是否利用有條件地指派的資源之設備的圖解。
圖5顯示一具有32個副載波集合之二進制頻道樹。
圖6顯示一用於指示有條件指派之利用之位元映射圖的圖解。
圖7A係一用於產生指示隸屬於持續指派之資源傳輸空隙之信號之過程的圖解。
圖7B係一用於產生指示隸屬於持續指派之資源傳輸空隙之信號之設備的圖解。
圖8顯示多重近接多載波通信系統中之一AP及兩個AT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無元件符號說明)

Claims (45)

  1. 一種在一多重近接通信系統中指派資源之方法,其包括:確定選自未經利用之經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之一經產生之映射圖、目前未被一使用者利用且隸屬於有條件指派之複數個資源中哪些資源係待由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予以利用,其中該使用者被指派該複數個資源中之一持續指派,其中該複數個資源具有跨越多個通信對一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的持續指派,及根據對該或該等存取終端機之傳輸中一空隙之一確定而隸屬於對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的有條件指派;產生一信號,該信號指示該複數個資源中待由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之一個或多個有條件資源;以及將該信號傳輸至至少該有條件使用者。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傳輸該信號包括:作為一控制頻道傳輸之部分傳輸該信號。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產生該信號包括:產生一映射圖以使該映射圖之每一位置皆對應於待由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的隸屬於該等有條件指派之該等資源中之一者。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映射圖係一位元映射圖。
  5.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映射圖上之位置數目對應於有條件使用者數目。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產生該信號包括產生該信號以 僅包含不向其傳輸一無資訊信號之彼等有條件使用者。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複數個資源具有跨越多個通信對一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的該持續指派。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確定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中之每一者的增益,並根據該增益向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傳輸一無資訊信號。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確定該增益包括:根據自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接收之導頻信號來確定該增益。
  10.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確定該增益包括:根據自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接收之頻道資訊來確定該增益。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處理在該或該等有條件指派的資源上自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接收之通信。
  12. 一種用於在一多重近接通信系統中指派資源之設備,其包括:一記憶體;一處理器,其產生一信號,該信號指示待由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的隸屬於一有條件指派及選自目前未被一使用者利用之複數個資源中之一經產生之映射圖之一個或多個有條件資源,其中該使用者被指派該複數個資源中之一持續指派,其中該複數個資源具有跨越多個通信對一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的持續指派,及根據對該或該等存取終端機之傳輸中一空隙之一確定而隸屬於對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的有條件指派;及 一發射機,其發射該信號。
  13.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該處理器產生一映射圖,以使該映射圖之至少一個位置對應於該等有條件資源中之至少一者,且該映射圖上之位置數目對應於一個或多個有條件使用者。
  14. 如請求項13之設備,該產生之信號僅包含一個或多個有條件使用者中彼等尚未向其傳輸一無資訊信號的有條件使用者。
  15.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該映射圖係一位元映射圖。
  16.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該處理器確定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之一近似位置。
  17. 如請求項16之設備,該發射機根據該近似位置向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發射該產生之信號。
  18.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該處理器確定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之一頻道品質並指令根據該頻道品質有選擇地向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傳輸該產生之信號。
  19. 如請求項12之設備,該或該等有條件資源係一個或多個訊務頻道,且指派給該或該等訊務頻道之一個或多個ACK(確認)資源被傳訊給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其中該等訊務頻道在該持續指派期間處於閒置狀態。
  20. 如請求項19之設備,該等ACK資源包括由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用來發送一ACK訊息之一擴展碼或一叢集集合中之至少一者。
  21. 如請求項19之設備,該等訊務頻道係一頻道樹之最低層 中之基本訊務頻道,使得該等基本訊務頻道中之每一者被映射至一個副載波集合。
  22. 如請求項19之設備,該等訊務頻道中之至少一者係一對應於一頻道樹之一最低層上方之節點的較大訊務頻道,且該等ACK資源至少包括指派給位於該較大訊務頻道下方之所有基本訊務頻道之所有ACK資源。
  23. 如請求項19之設備,該等訊務頻道中之至少一者係一對應於一頻道樹之一最低層上方之節點的較大訊務頻道,且該等ACK資源至少包括指派至位於該較大訊務頻道下方之基本訊務頻道的一ACK資源子集。
  24. 如請求項19之設備,該等訊務頻道中之至少一者係一對應於一頻道樹之一最低層上方之節點的較大訊務頻道,且用於發送一ACK之該或該等ACK資源包括指派至一基本訊務頻道的一ACK資源,該ACK資源相關聯於由該產生之信號所指定的所有頻道ID中一對應於一既定交錯之最低頻道ID。
  25. 一種在一多重近接通信系統中指派資源之方法,其包括:接收指示目前未被一使用者利用及選自未經利用之經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之一經產生之映射圖之一個或多個有條件指派資源之一信號,其中該使用者被指派該複數個資源中之一持續指派,其中該複數個資源具有跨越多個通信對一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的持續指派,及根據對該或該等存取終端機之傳輸中一空隙之一確定而隸屬於對 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的有條件指派;以及根據該所接收信號來確定欲利用該等有條件指派資源中哪些資源。
  26.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中所接收之該信號係一位元映射圖並根據該位元映射圖中之位元來確定該或該等欲利用之有條件指派資源。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該信號指示一根據該映射圖上設定成一預定圖案之一個或多個位置而有條件地指派至該等資源之存取終端機。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該信號僅在該存取終端機尚未接收到一無資訊信號時將該存取終端機指示於該位元映射圖上。
  29. 如請求項27之方法,於一存取終端機群組共同之一確認或傳訊頻道上接收該信號。
  30.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該或該等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上傳輸信號。
  31. 一種用於在一多重近接通信系統中指派資源之設備,其包括:用於產生一信號之構件,該信號指示自複數個資源中識別的目前未被一使用者利用、供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及選自未經利用之經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之一經產生之映射圖之一個或多個有條件資源,其中該使用者被指派該複數個資源中之一持續指派,其中該複數個資源具有跨越多個通信對一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的持續指 派,及根據對該或該等存取終端機之傳輸中一空隙之一確定而隸屬於對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的有條件指派;以及傳輸構件,其用將該信號傳輸至至少該有條件使用者。
  32. 如請求項31之設備,其中該用於產生該信號之構件產生一映射圖以使該映射圖之至少一個位置對應於該或該等有條件資源中之至少一者,且該映射圖上之位置數目對應於一個或多個有條件使用者。
  33. 如請求項32之設備,該產生之信號僅包含該或該等有條件使用者中彼等尚未向其傳輸一無資訊信號的有條件使用者。
  34. 一種用於在一多重近接通信系統中指派資源之設備,其包括:接收構件,其用於接收指示目前未被一使用者利用及選自未經利用之經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之一經產生之映射圖之一個或多個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之一信號,其中該使用者被指派該複數個資源中之一持續指派,其中該複數個資源具有跨越多個通信對一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的持續指派,及根據對該或該等存取終端機之傳輸中一空隙之一確定而隸屬於對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的有條件指派;及確定構件,其用於根據該所接收信號來確定欲利用該等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中哪些資源。
  35. 如請求項34之設備,該所接收信號係一位元映射圖,且該等欲利用之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係根據該位元映射圖中之位元來確定。
  36.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上儲存有用於實施以下動作之電腦可執行指令:確定選自未經利用之經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之一經產生之映射圖、目前未被一使用者利用且隸屬於有條件指派之複數個資源中哪些資源係待由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予以利用,其中該使用者被指派該複數個資源中之一持續指派,其中該複數個資源具有跨越多個通信對一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的持續指派,及根據對該或該等存取終端機之傳輸中一空隙之一確定而隸屬於對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的有條件指派;產生一信號,該信號指示該複數個資源中待由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之一個或多個有條件資源;以及將該信號傳輸至至少該有條件使用者。
  37. 如請求項3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上儲存有用於以下動作之電腦可執行指令:針對該信號產生一映射圖,以使該映射圖之每一位置皆對應於待由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利用的隸屬於該等有條件指派之該等資源中之一者。
  38. 如請求項3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隸屬於有條件指派之該複數個資源係具有與其相關聯之複數個ACK資源的複數個訊務頻道。
  39. 如請求項38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括用於以下動作之指令:如果該等訊務頻道中之至少一者係具有與其相關聯之該複數個ACK資源中之至少兩者的一較大訊務頻道,則發送多個ACK訊息。
  40. 如請求項38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括用於以下動作之指令:使用一具有多個基本訊務頻道之較大訊務頻道進行一多輸入多輸出(MIMO)傳輸。
  41. 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上儲存有用於實施以下動作的電腦可執行指令:接收指示選自未經利用之經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之一經產生之映射圖及目前未被一使用者利用之一個或多個有條件指派之剩餘資源之一信號,其中該使用者被指派該複數個資源中之一持續指派,其中該複數個資源具有跨越多個通信對一個或多個存取終端機的持續指派,及根據對該或該等存取終端機之傳輸中一空隙之一確定而隸屬於對該至少一個有條件使用者的有條件指派;及根據該所接收信號確定欲利用該等有條件指派之資源中哪些資源。
  42. 如請求項41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所接收信號係一位元映射圖,且該等欲利用之剩餘資源係根據該位元映射圖中之位元來確定。
  43. 如請求項4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括用於以下動作之指令:將該映射圖上之一個或多個位置設定成一預定圖案,以指示一有條件指派至該等剩餘資源 之存取終端機。
  44. 如請求項43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等剩餘資源包括在對一第一存取終端機之該持續指派期間暫時處於非現用狀態且在閒置時間期間有條件地指派至其他使用者/存取終端機之資源。
  45. 如請求項43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括用於以下動作之指令:傳輸對一ACK資源之一ACK,該ACK資源相關聯於該映射圖所指示之所有頻道ID中對應於一既定交錯之一最低頻道ID。
TW096132646A 2006-08-31 2007-08-31 在包含持續指派之系統中改善通量之方法 TWI3882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4178206P 2006-08-31 2006-08-31
US11/846,984 US8599799B2 (en) 2006-05-18 2007-08-29 Method of improving throughput in a system including persistent assignm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0905A TW200830905A (en) 2008-07-16
TWI388234B true TWI388234B (zh) 2013-03-01

Family

ID=39004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2646A TWI388234B (zh) 2006-08-31 2007-08-31 在包含持續指派之系統中改善通量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8599799B2 (zh)
EP (1) EP2064912B1 (zh)
JP (3) JP2010503293A (zh)
KR (1) KR101149617B1 (zh)
CN (1) CN105554896B (zh)
AU (1) AU2007289044A1 (zh)
BR (1) BRPI0715684A2 (zh)
CA (1) CA2661184A1 (zh)
IL (1) IL196829A0 (zh)
MX (1) MX2009001907A (zh)
NO (1) NO20090801L (zh)
RU (1) RU2428813C2 (zh)
TW (1) TWI388234B (zh)
WO (1) WO200802814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7542B2 (en) * 2006-05-18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improving throughput in a system including sticky assignments
WO2007147121A2 (en) 2006-06-16 2007-1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f information streams
KR20090019863A (ko) * 2006-06-19 2009-02-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기지국 및 스케줄링 방법
CA2665682C (en) * 2006-10-31 2016-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ack resour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13709B2 (en) 2006-12-06 2013-04-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mposite core die,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KR101384078B1 (ko) 2007-01-10 2014-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애크/내크 채널 자원을 할당하고시그널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064332B2 (en) * 2007-11-27 2011-11-22 Intel Corporation Avoiding collisions between users if map containing persistent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s lost
US8072875B2 (en) * 2007-11-27 2011-12-06 Intel Corporation Avoiding collisions between users if MAP containing persistent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s lost
US8204998B1 (en) * 2008-12-16 2012-06-1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llocation of connection persistence to mobile browsers
US8639934B2 (en) * 2010-06-10 2014-01-28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Radio channel metrics for secure wireless network pairing
US10214758B2 (en) 2011-12-22 2019-02-26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compositions for improved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hydrolysis
US9145551B2 (en) 2012-09-19 2015-09-29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ultifunctional cellulase and hemicellulase
US9681335B2 (en) * 2014-06-19 2017-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for bandwidth efficient operat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11831338B2 (en) * 2022-01-21 2023-11-28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throughpu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19334C (en) 1993-04-07 2006-11-07 Laroy Tymes Protocol for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1992005556A1 (en) 1990-09-19 1992-04-02 N.V. Philips' Gloeilampenfabrieken Record carrier on which a main data file and a control file have been recorded,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the main data file and the control file, and device for reading the record carrier
US5471670A (en) 1993-07-02 1995-11-28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mmunciation resource handoffs
FI98675B (fi) * 1995-02-17 1997-04-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Aikavälien allokoi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US5963557A (en) * 1997-04-11 1999-10-05 Eng; John W. High capacity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with multiple shared unidirectional paths
US6075779A (en) 1997-06-09 2000-06-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gestion control for broadcast teleservice acknowledgment messages
JP3721741B2 (ja) 1997-09-30 2005-1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資源割当方法、通信資源割当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装置
US6453151B1 (en) * 1999-06-21 2002-09-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reducing resource assignment overhea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459901B1 (en) * 1999-07-01 2002-10-01 At&T Corp. Wireless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01037451A1 (en) 1999-11-16 2001-05-25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0014396C2 (de) 2000-03-23 2002-10-2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Ressourcenzuteil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zum Durchführen des Verfahrens
US7263441B1 (en) * 2004-08-18 2007-08-28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JP3788963B2 (ja) 2002-09-10 2006-06-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制御方法
JP4116925B2 (ja) 2003-05-13 2008-07-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制御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送信信号生成方法、受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557190B1 (ko) * 2003-11-28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순방향 데이터 전송률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CN1642058B (zh) * 2004-01-18 2010-09-29 方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复用方法
US8611283B2 (en) * 2004-01-28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a single channel to provide acknowledgement and assignment messages
US8477710B2 (en) * 2004-07-21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providing a gap indication during a sticky assignment
CN103179072B (zh) * 2005-03-30 2016-04-13 苹果公司 用于ofdm信道化的系统和方法
US8565194B2 (en) * 2005-10-2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44465B2 (en) 2005-06-16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36671A1 (en) * 2005-10-21 2017-03-01 Apple Inc. Multiplexing schemes for ofdma
US8675549B2 (en) * 2005-10-27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serving sector mainten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864740B2 (en) * 2006-03-17 2011-01-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minimiz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OFDMA-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87542B2 (en) 2006-05-18 2014-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improving throughput in a system including sticky assign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99799B2 (en) 2013-12-03
IL196829A0 (en) 2009-11-18
JP2010503293A (ja) 2010-01-28
JP2012075118A (ja) 2012-04-12
RU2428813C2 (ru) 2011-09-10
WO2008028147A3 (en) 2008-04-24
CN105554896A (zh) 2016-05-04
CA2661184A1 (en) 2008-03-06
KR101149617B1 (ko) 2012-05-25
MX2009001907A (es) 2009-03-09
RU2009111600A (ru) 2010-10-10
BRPI0715684A2 (pt) 2013-07-30
JP5529099B2 (ja) 2014-06-25
WO2008028147A2 (en) 2008-03-06
NO20090801L (no) 2009-03-30
EP2064912A2 (en) 2009-06-03
US20070291691A1 (en) 2007-12-20
JP2013038803A (ja) 2013-02-21
CN105554896B (zh) 2018-09-28
EP2064912B1 (en) 2013-08-21
KR20090053940A (ko) 2009-05-28
AU2007289044A1 (en) 2008-03-06
TW200830905A (en) 2008-07-16
JP5619840B2 (ja)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8234B (zh) 在包含持續指派之系統中改善通量之方法
KR101151817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 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JP4320446B2 (ja) 無線携帯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資源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JP4950287B2 (ja) スティッキーアサインメントを含んだ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ループットを改善する方法
JP495576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割当に関連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902452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ofdma cellular system
JP514454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資源の割当解除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8230137A1 (ja)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10873430B2 (en)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0502874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AU2012200054A1 (en) A method of improving throughput in a system including persistent assig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