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4891B - 在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改變一無線存取組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改變一無線存取組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4891B
TWI384891B TW095115788A TW95115788A TWI384891B TW I384891 B TWI384891 B TW I384891B TW 095115788 A TW095115788 A TW 095115788A TW 95115788 A TW95115788 A TW 95115788A TW I384891 B TWI384891 B TW I3848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terminal
node
scrambling code
rn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5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4253A (en
Inventor
Patrick Fischer
Dragan Vujci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704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4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4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48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在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改變一無線存取組態的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無線(無線電)通訊,尤其係有關於改變一位在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支援電信的無線存取組態。
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屬於從已知的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歐洲標準所演化過來的歐洲第三代IMT-2000行動通訊系統,UMTS根據GSM核心網路以及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無線連接技術,提供改良的行動通訊服務。1998年12月,歐洲的ETSI、日本的ARIB/TTC、美國的T1以及韓國的TTA組成「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3GPP制定詳細的UMTS技術規格。為了達到迅速並且有效的UMTS技術研發,因此在3GPP內成立五個技術規格團隊(TSG),用於根據網路元件的個別天性及其運作來制定UMTS的標準化規格。每個TSG都研發、核准並且管理相關領域內的標準規格。在這些團隊之間,無線存取網路(RAN)團隊(TSG-RAN)研發UMTS地面無線存取網路(UTRAN)的功能標準、需求以及介面,其為支援UMTS內W-CDMA存取技術的新式無線存取網路。
在此後的說明中,將使用下列縮寫:AM 確認模式(Acknowledged Mode)
AS 存取層(Access Stratum)
ASN.1 摘要語法表示法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1)
CQI 通道品質指示碼(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MAC 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
MBMS 多點廣播多媒體服務(Multicast Broadcast Multimedia Service)
NAS 非存取層(Non Access Stratum)
RRC 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S-CCPCH 次要共用控制實體通道(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SRB 發訊無線電載波(Signaling Radio Bearer)
TCTF 目標通道類型欄(Target Channel Type Field)
TFC 傳輸格式組合(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TM 通透模式(Transparent mode)
TPC 傳送電源指令(Transmit power commands)
UE 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
UM 未確認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
第1圖賦予UMTS網路100的概觀,其中包含UE 110、UTRAN 120以及核心網路(CN)130。如第1圖內所示,一UMTS系統100一般由一UE 110、節點B 122、RNC 124、126、SGSN 131、MSC 132以及其他節點構成,其間有不同介面,此後將更詳細說明。
該UTRAN 120由許多RNC 124、126以及節點B 122構成,這些都透過該Iub介面相連。每一RNC都控制許多 節點B。每一節點B都控制一或多個細胞,在此一細胞之特徵在於其已知頻率上涵蓋一已知地理面積。每一RNC都透過該Iu介面連接至該CN 130,即是朝向該CN的MSC 132(行動服務交換中心)實體以及SGSN 131(服務GPRS支援節點)實體。RNC可透過該Iur介面連接至其他RNC。該RNC處理無線資源的指派與管理,並且操作當成關於該核心網路的存取點。
該等節點B透過上鏈接收該終端機(UE 110)實際層所傳送的資訊,並且透過下鏈將資料傳送給該終端機。如此該等節點B操作當成該UTRAN用於該終端機的存取點。該SGSN 131透過該Gf介面連接至EIR 133(設備識別碼暫存器)、透過該GS介面連接至MSC 132、透過該GN介面連接至GGSN 135(閘道GPRS支援節點)以及透過該GR介面連接至HSS 134(本籍用戶伺服器)。該EIR主控(hosts)行動(終端機)的清單,其允許或不允許用於網路上。該控制CS服務連接的MSC透過該NB介面連接朝向MGW 136(媒體閘道器)、透過該F介面連接朝向該EIR 133以及透過該D介面連接朝向該HSS 134。該MGW 136透過該C介面連接朝向該HSS 134並且朝向該PSTN(公眾交換式電話網路),並且允許調適該PSTN與該連接的RAN間之編解碼器。
該GGSN透過該GC介面連接至該HSS,並且透過該GI介面連接至網際網路。該GGSN負責資料流的繞送(routing)、填充(charging)以及分離(separation)進入不同 RAB。該HSS處理該使用者的用戶資料。
其他存在的連接對於本發明而言並不重要。
該UTRAN 120建構並維護無線存取載波(RAB),讓該終端機110與該核心網路130之間進行通訊。該核心網路要求來自該RAB的端對端(end-to-end)服務品質(QoS)需求,並且該RAB支援該核心網路所設的該QoS需求。因此,藉由建構與維護該RAB,該UTRAN滿足該端對端QoS需求。
提供給特定終端機(UE 110)的服務約略區分成該電路交換(CS)服務以及該封包交換(PS)服務。例如:一般語音交談服務屬於電路交換服務,而透過網際網路連線的Web瀏覽服務則屬於封包交換(PS)服務。
關於支援電路交換服務,該RNC 124、126連接至該核心網路130的該行動交換中心(MSC 132),並且該MSC 132連接至管理與其他網路連接的該閘道行動交換中心(GMSC)。關於支援該封包交換服務,該RNC連接至該核心網路的該服務一般封包無線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 131)與該閘道GPRS支援節點(GGSN 135)。該SGSN支援前往該封包與該RNC通訊,並且該GGSN管理與其他封包交換網路的連線,像是網際網路。
第2圖說明該終端機與該UTRAN之間根據該3GPP無線存取網路標準的無線介面通訊協定之結構。如第2圖內所示,該無線介面通訊協定具有包含一實體層的水平層、一資料鏈路層以及一網路層,並且具有包含一使用者 平面(U-平面)用於傳送使用者資料的垂直平面,以及一用於傳輸控制資訊的控制平面(C-平面)。該使用者平面為處理與該使用者流量資訊,像是語音或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P)封包的區域。該控制平面是處理控制資訊用於與一網路連接的介面、維護與管理細胞等等之區域。
根據一開放系統互連(OSI)標準模型的三下層,第2圖內的該通訊協定層可區分成一第一層(L1)、一第二層(L2)以及一第三層(L3),該第一層(L1),換言之就是實體層,使用許多無線傳輸技術將資訊傳輸服務提供給上層。該實體層透過一傳輸通道連接至稱為媒體存取控制(MAC)層的上層,該MAC層與該實體層透過該傳輸通道交換資料資料。該第二層(L2)包含一MAC層、一無線鏈路控制(RLC)層、一廣播/多點控制(BMC)層以及一封包資料集中通訊協定(PDCP)層。該MAC層處理邏輯通道與傳輸通道之間的映射,並提供該MAC參數的分配用於無線資源的分配與重新分配。該MAC層透過一邏輯通道連接至稱為無線鏈路控制(RLC)層的上層。根據傳送資訊的種類提供許多邏輯通道,一般而言,一控制通道用於傳輸該控制平面的資訊,並且一流量通道用於傳輸該使用者平面的資訊。根據一邏輯通道是否共享,該邏輯通道可為一共用通道或一專屬通道。邏輯通道包含一專屬流量通道(DTCH)、一專屬控制通道(DCCH)、一共用流量通道(CTCH)、一共用控制通道(CCCH)、一廣播控制通道(BCCH)以及一傳呼控制通道(PCCH)或一共享控制通道(SCCH)以及其他通道。該BCCH 提供其中包含一終端所運用資訊的資訊來存取一系統。該UTRAN運用該PCCH來存取一終端。
為了MBMS的目的,因此在MBMS標準內導入額外的流量與控制通道。該MCCH(MBMS點對多點控制通道)用於傳輸MBMS控制資訊,而該MTCH(MBMS點對多點流量通道)用於傳輸MBMS服務資料。該MSCH(MBMS排程通道)則用於傳輸排程資訊。
邏輯通道可區分成控制通道(CCH)以及流量通道(TCH),該控制通道(CCH)可包含一廣播控制通道(BCCH)、一傳呼控制通道(PCCH)、一專屬控制通道(DCCH)、一共用控制通道(CCCH)、一共享控制通道(SHCCH)、一MBMS點對多點控制通道(MCCH)以及一MBMS排程通道(MSCH)。該等流量通道(TCH)可包含一專屬流量通道(DTCH)、一共用流量通道(CTCH)以及一MBMS點對多點流量通道(MTCH)。
該MAC層藉由傳輸通道連接至該實體層,並且可根據要管理的傳輸通道類型區分成一MAC-b子層、一MAC-d子層、一MAC-c/sh子層、一MAC-hs子層以及一MAC-m子層。該MAC-b子層管理一BCH(廣播通道),其為處理系統資訊廣播的傳輸通道。該MAC-c/sh子層管理一共用傳輸通道,像是一正向存取通道(FACH)或一下鏈共享通道(DSCH),其由複數個終端機共享或位於該上鏈無線存取通道(RACH)內。該MAC-m子層可處理該MBMS資料。
第3圖內顯示來自一個別UE的該邏輯通道與該傳輸 通道間之可能映射。
第4圖內顯示來自一個別UTRAN的該邏輯通道與該傳輸通道間之可能映射。
該MAC-d子層管理一專屬通道(DCH),其為特定終端機的專屬傳輸通道。該MAC-d子層位於一服務RNC(SRNC)內,其管理一對應終端機,並且一MAC-d子層也存在於每個終端機內。根據操作的該RLC模式,該RLC層支援可靠的資料傳輸,並且在來自上層的複數個RLC服務資料單元(SDU)上執行分割(segmentation)與關聯(concatenation)功能。當該RLC層從該上層接收該RLC SDU,該RLC層以考慮到處理容量的方式調整每一RLC SDU的尺寸,然後利用其中加入標頭資訊來建立特定資料單元。該建立的資料單元稱為通訊協定資料單元(PDU),透過一邏輯通道傳送至該MAC層。該RLC層包含一RLC緩衝區,用於儲存該RLC SDU以及/或該RLC PDU。
該BMC層排定一從該核心網路傳輸來的細胞廣播(CB)訊息,並且廣播該CB訊息至特定細胞內的終端機。
該PDCP層位於該RLC層之上,該PDCP層用於在一具有相對較小頻寬的無線介面上有效傳輸網路通訊協定資料,像是IPv4或IPv6。為達成此目的,該PDCP層減少有線網路內所使用的非必要控制資訊,此一函式被稱為標頭壓縮(header compression)。
位於第3層(L3)最低部分內的該無線資源控制(RRC)層只定義在該控制平面上,該RRC層在有關設定、重新組 態以及無線載波(RB)的釋放或取消方面控制該傳輸通道以及該實體通道。該RB指定由該第二層(L2)所提供,用於該終端機與該UTRAN之間資料傳輸的一服務。一般而言,該RB的設定就是規定通訊協定層的特性以及要求提供特定資料服務的通道之處理,以及設定個別詳細的參數與操作方法。此外,該RRC處理該RAN內的使用者機動性,以及額外服務,例如定位服務。
在該無線載波與該傳輸通道之間對一給定UE進行映射步驟所存在的不同可能性並非所有時間都可能。該UE/UTRAN根據該UE狀態以及執行該UE/UTRAN的程序推斷可能的映射,底下將更詳細說明關於本發明的不同狀態與模式。
不同的傳輸通道會映射至不同的實體通道上,該實體通道的組態由在該RNC與該UE之間交換的RRC發信所給予。
對於實體通道而言,該DPCH通道可建立並且同時在該UE與一或多節點B的一或多細胞之間使用,如第5圖內所示。
這種該UE同時與許多細胞建立DPCH的情況稱為軟遞交(soft handover)。這種該UE同時與相同節點B的許多細胞建立DPCH之情況稱為更軟遞交(softer handover)。對於該DPCH而言,該UE總是與來自該下鏈內所有無線鏈路的該TPC命令結合,並使用該命令要求該最後傳輸功率(即是在一無線鏈路往上並且另一個往下的情況下,該UE 選擇降低傳輸功率)。
該RLC層(無線鏈路控制)為一第2層通訊協定,其用於控制在該RNC與該UE之間該等邏輯通道之間的資料交換。該RLC層目前可在三種傳輸模式內設置:通透模式、未確認模式以及確認模式。
可用的不同功能取決於傳輸模式。
在確認與未確認模式內,SDU(服務資料單元)可分成較小的PDU(通訊協定資料單元),用於透過該空中介面傳輸。發射器側將該SDU分成PDU,並且根據加入該PDU的控制資訊,該接收器側重新組合該PDU,以便重新建構該SDU。這種控制資訊為例如一PDU順序號碼,以便偵測是否有一PDU已經遺失,或一長度指示碼(LI),指出在一RLC PDU內一SDU的開始/結束。
在未確認模式中,該接收器並不會傳送一確認給該發射器,告知已經正確接收PDU,但是該接收器側只是根據該PDU內含的發訊資訊將PDU重新組裝為SDU,並將該完整的SDU傳輸至較高層。
在確認模式內,該接收器對該正確接收之PDU傳送多數確認。該發射器使用這些確認,以便開始重新傳輸遺失的PDU。該確認會在特定條件內傳送。在此有許多機制預測,以便啟動該接收器已經接收PDU的確認傳輸。要啟動哪個機制定義於該標準內以及/或由RRC發訊所設置。這種用於傳輸一狀態PDU的機制之範例為例如接收一PDU,其序號並未對應至最後接收的序號加一,或當該接 收器接收來自該發射器的一指示,這在該RLC控制資訊內應該傳送一確認(也稱為狀態)。該發射器傳送一狀態PDU的指示也稱為輪詢(Polling)。
當該發射器傳送一輪詢位元,若在傳輸該輪詢的一特定時間之後未接收到狀態報告,則在該UMTS標準內定義一機制。此機制開始讓該發射器重新傳輸一包含該輪詢指示碼的PDU,並稱為計時器輪詢(timer poll)。
其他機制計數一PDU重新傳輸的數量。在重新傳輸超過特定數量(MaxDat)的情況下,該發射器開始該重設程序,此為允許使用AM RLC模式的一無線載波之該發射器與該接收器實體設定至一初始狀態之程序。當該重設程序已經初始,該初始中的實體傳輸一重設PDU至該終止實體。該終止實體藉由傳輸該重設確認PDU來確認接收到該重設PDU。若該初始實體在一特定時間之後未接收到該重設確認PDU,該初始實體重新傳輸該重設PDU。若該初始實體在一特定重新傳輸量之後未接收到一重設確認PDU,該初始實體會偵測到一無法恢復的錯誤。
此範例說明在RLC AM模式內偵測到一RLC實體操作中有功能失常。其他機制用來偵測功能失常這是可能的,這已經說明於該UMTS標準內,或者可能用於映像與實施。其也可能為UM模式內RLC實體的影像偵測機制,其可例如偵測未定義的發訊資訊包含於該RLC PDU內,或較高層偵測該UM實體的接收/傳輸行為並不正確。
如上面所說明,該標準內定義一些機制,並且可想像 其他機制偵測一不可復原的錯誤,這可對應至一阻擋情況,或通訊受到干擾的情況。
若該UE偵測到如標準內說明的不可復原錯誤情況,該UE進入CELL_FACH狀態並平均傳送一細胞更新訊息給該節點B/RNC,指出設定該IE(資訊元件)細胞更新時發生不可復原的錯誤,導致該原因RLC不可復原的錯誤。該UE利用包含該IE AM_RLC錯誤指示(RB2、RB3或RB4)來指示,此不可復原的錯誤已經發生於ID為2、3或4的該SRB之一,或利用包含該IE AM_RLC錯誤指示(RB>4)來指示,指出此錯誤已經發生於使用RLC AM模式並且ID高於4的該RB之一內。然後該RNC可傳送該細胞更新確認訊息,並指出該RLC實體用於ID為2、3與4的SRB,或用於使用RLC AM模式並ID高於4的該RB,應該利用將該IE RLC重新建立指示碼(RB2、RB3和RB4)以及/或該RLC重新建立指示碼(RB5及以上)設定為真來重新建立。
該UM/AM RLC實體也負責用於編碼與解碼的處理。為了如此,所以該發射器與該接收器內的該RLC實體維持一COUNT-C數,其由一超框架數(HFN)與該RLC序號所組成。該COUNT-C值與其他資訊搭配,用於輸入至一產生位元字串的算術函數。此位元字串以及該RLC PDU預期該SN利用該邏輯XOR操作來組合,這確定該RLC PDU資料部分的編碼。每次該RLC SN繞從頭時(即是當該RLC SN到達最高值然後由0從頭開始),該HFN值就會遞增。在該接收器遺失特定量SN的情況下,或在接收期間 已經接收的該SN有所改變之情況下,在該接收器與該發射器內的該COUNT-C可能不同步。在此情況下,該接收器無法正確將接收的資訊解碼。該接收器可利用不同機制偵測該解碼實體,在此並未進一步說明這些機制,並且這也不屬於本發明。
有關該RRC狀態,該RRC模式取決於該終端機的該RRC與該UTRAN的該RRC之間是否存在一邏輯連線。若有連線,則該終端機位於RRC連接模式內。若沒有連線,則該終端機位於待機模式內。因為存在一RRC連線用於RRC連接模式內的終端機,該UTRAN可決定該細胞單元內特定終端的存在,例如該RRC連接模式終端機位於哪個細胞或細胞組內,並且該UE聆聽哪個實體通道。如此,可有效控制該終端機。
相較之下,該UTRAN無法決定一終端機位於待機模式內。只能由位於比一細胞大的區域(像是一位置或一路由區域)內之該核心網路來決定待機模式終端機的存在。因此,在較大區域內決定待機模式終端機的存在,並且為了接收像是語音或資料這些行動通訊服務,該待機模式終端機必須移動或改變進入該RRC連接模式。模式與狀態之間可能的轉移顯示於第6圖內。
一RRC連接模式內的UE可處於不同狀態,像是CELL_FACH狀態、CELL_PCH狀態、CELL_DCH狀態或URA_PCH狀態。當然也可想像其他狀態。根據該等狀態,該UE承載不同動作並聆聽不同的通道。例如:一位於 CELL_DCH狀態內的UE將嚐試聆聽(在其他之間)DCH類型傳輸通道,其包含DTCH和DCCH傳輸通道,並且可映射至特定DPCH、DPDSCH或其他實體通道。在CELL_FACH狀態內的該UE將聆聽許多FACH傳輸通道,這些都映射至一特定S-CCPCH,PCH狀態內的該UE將聆聽該PICH通道以及該PCH通道,這些都映射至一特定S-CCPCH實體通道。
有關該系統資訊的讀取(reading),該主系統資訊傳送至該BCCH邏輯通道上,其映射至該P-CCPCH(主要共用控制實體通道)上。特定系統資訊區塊可傳送至該FACH通道上。當該系統資訊傳送至FACH上,該UE接收該BCCH上在P-CCPCH或一專屬通道上所接收的該FACH之組態。當系統資訊傳送至該BCCH(即是透過該P-CCPCH),然後在每一訊框或兩訊框組內傳送該SFN(系統訊框數),其用於在該UE與該節點B之間分享相同的時脈參考。
該P-CCPCH總是使用相同的擾碼當成該P-CPICH(主要共用前導通道)來傳送,其為該細胞的該主要擾碼。每一通道都使用W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系統內常用的一展頻碼,每一碼都由其展頻因數(SF)給予特徵,其對應至該碼的長度。有關一已知展頻因數,正交碼的數量等於該碼的長度。關於每一展頻因數,如該UMTS系統內指定的已知正交碼集合,會從0編號至SF-1。
如此每一碼都可利用給予其長度(即是展頻因數)以及該碼的編號來識別。該P-CCPCH所使用的展頻碼一定是固 定式SF(展頻因數)256,並且編號為1。利用該UE已經讀取的相鄰細胞之系統資訊上該網路傳送的資訊、利用該UE已經在該DCCH通道上接收的訊息或利用搜尋該P-CPICH,該UE知道有關該主要擾碼,其使用該固定SF 256以及該展頻碼編號0來傳送,並且其傳送一固定圖案。
該系統資訊包含相鄰細胞上的資訊、該RACH和FACH傳輸通道的組態以及該MICH和MCCH(其為用於MBMS服務的專屬通道)的組態。
每次該UE正在改變所坐落的該細胞(在待機模式內),或當該UE已經選取該細胞(在CELL_FACH、CELL_PCH或URA_PCH狀態內)狀態,該UE確認其具有有效的系統資訊。該系統資訊組織於SIB(系統資訊區塊)、一MIB(主資訊區塊)以及排定區塊內。該MIB傳送相當頻繁,並且提供該排定區塊與不同SIB的時序資訊。對於鏈結至一值標籤的SIB,該MIB也包含部分該SIB的最新版上之資訊。未鏈結至一值標籤的SIB會鏈結至一屆滿計時器。若最後讀取SIB的時間比一屆滿計時器值還長,則鏈結至一屆滿計時器的該SIB變成無效並且需要重新讀取。只有若鏈結至一值標籤的該SIB具有與該MIB內廣播相同的值標籤,其才會有效。每一區塊都具有一有效的區域範圍(細胞、PLMN、一等同PLMN),尤其是其上該SIB有效的細胞。具有「細胞」區域範圍的一SIB只有用於已經讀取的細胞才有效。具有區域範圍PLMN的一SIB在整個PLMN內有效,而具有該區域範圍等同PLMN的一 SIB在整個PLMN和等同PLMN內都有效。
一般而言,當該UE位於待機模式、CELL_FACH狀態、CELL_PCH狀態或在該細胞已經選取的URA_PCH狀態內,即是其所加入的細胞,其會讀取該系統資訊。在該系統資訊內,其接收相同頻率、不同頻率以及不同RAT(無線存取技術)上該相鄰細胞上的資訊。這允許該UE知道哪個細胞為細胞重選的候選者。
有關通訊中的延遲,傳統技術呼叫設定程序會由於第7圖內顯示的不同訊息交換而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換言之,第7圖顯示在該呼叫設定程序中延遲的分布。需要歸咎於該網路的延遲為該上鏈訊息的接收與該下鏈訊息的傳輸間之延遲。圖式顯示在該UE的RRC層內該訊息的接收/傳輸間之時間,即是不包含透過該RLC傳送該上鏈訊息所花費的時間。
有一部分延遲是由於該無線載波的設定,該無線載波設定的傳輸與該無線載波設定完成之間的延遲最大原因是因為啟動時間。一旦該啟動時間已經過期,並且該UE在該新無線鏈路上同步,則該UE將只傳輸該無線載波設定完成訊息。
第8圖更詳細顯示該同步的無線載波設定(重新組態)。在步驟1內,藉由接收一Rab指派要求來開始程序。取而代之,可由其他任何程序來觸發該程序。步驟2至9與設定新無線載波、該傳輸資源的分配以及該節點B內的該資源之需求有關。在步驟10內,該RNC決定一啟動時 間,其在步驟11與12內傳送至該節點B與該UE。然後該節點B和該UE等待到達該啟動時間,在步驟13a與13b內切換至該新組態。在步驟14內,該UE確認成功重新組態至該RNC。該RNC指示成功完成該重新組態。
該灰色陰影區域,基本上是該UE與該節點B等待對應至所導入延遲的啟動時間截止之處,此等待在程序成功的情況下是浪費。此延遲在需要由RLC重新傳輸該UE上的訊息之情況下是必須的。同時在該UE要傳送該舊RL上失敗訊息的情況下,某些最少延遲是必須的,以便讓此訊息穿過,並利用來自該RNC的個別訊息在節點B中取消該重新組態。因此,需要在正常運作情況下(無RLC重新傳輸、無故障訊息)降低此延遲的裝置。
第9圖更詳細顯示該未同步的無線載波設定(重新組態)。在未同步重新組態的情況下,該RNC在步驟2內同步朝該UE初始該重新組態,指出該重新組態應該立即套用,並且在步驟4內朝向該節點B,也指出該重新組態應該立即套用。因為在該UE之前並無構件可控制該延遲/節點B將套用該組態,這有相當高的風險,該UE將無法在該新RL上達到同步,因此由於一實體通道故障因而離開CELL_DCH狀態。
第10圖更詳細顯示一硬遞交(hard handover)程序。使用硬遞交已經是一種避免該啟動時間的可能性。在步驟1至10內,該RNC在該節點B上建立一新獨立組態,具有用於所有傳輸通道的新傳輸資源。該節點B嘗試利用以從 該RNC接收的固定電源在該下鏈上傳輸,來獲得與該UE同步。在步驟11內,該UE接收該訊息來改變用於該上鏈與該下鏈的組態。在步驟12內,該UE嘗試接收新建立的該下鏈,並且(選擇性)開始在該上鏈內傳輸(取決於是否使用該同步程序A)。該節點B將偵測到該舊RL的同步已經遺失,並且獲得與該新RL的同步,並且用該訊息RL鏈路故障(用於該舊RL)以及RL恢復(用於該新無線鏈路)將此回報給該RNC(步驟13、14)。然後該RNC刪除該舊無線鏈路(步驟15、16)。該UE將指示「無線載波設定完成」成功訊息(步驟17),並且該RNC可確認成功將RAB設定給該CN(步驟18)。
此案例的問題在於這意味著在該重新組態期間,會使用該舊與該新組態的資源。這浪費了該節點B內該空中介面上的容量(保留兩組DL分離碼),其中該節點B需要解碼兩不同的UE組態,並且在該傳輸中是該RNC。
接下來,將考量上鏈擾碼、前導圖案以及同步的領域。
目前的CDMA系統使用擾碼、展頻碼以及前導圖案,來容許來自不同傳輸通道的資料區塊之同步與交換,這些都編碼並多工在一起。在該UMTS系統內,在該上鏈中的該UE傳輸一前導圖案,其如標準內所定義用一展頻碼來展開,並且用一固定複雜擾碼來擾頻。
在該UMTS系統內,該前導圖案在該DPCCH實體通道碼上傳送,並且在時間方面與其他DPCCH資訊多工在一起,例如第11圖內所示的該傳輸功率命令用於該上鏈內 的該DPDCH/DPCCH訊框結構。
該前導圖案根據選取的時槽格式在每一時槽期間,以預定的時間實例來傳送,並且在每一訊框上重複。在該上鏈中,該PDCCH總是使用相同的展頻因數以及展頻碼來傳送。因此,該傳送該前導圖案的(時間)實施例都一樣。在壓縮模式的情況下(即是當傳輸已中斷,例如為了讓該UE聆聽一不同的頻率來做測量)該圖案(即是時槽格式)也會改變。
第12圖顯示如何執行在該上鏈內產生信號的範例。
其上映射不同傳輸通道的該DPDCH用不同的展頻碼(一或多個展頻碼)來展頻。用於該DPDCH的展頻因數可從一TTI動態改變至下一個。
因為該前導圖案具有特定順序,這允許該節點B以預期的順序修正所接收的順序,來計算該UE傳輸的時脈,位移不同的時間T,如第13圖內所示。這允許該節點B偵測該上鏈信號的時脈,並且藉由將複數值總合的絕對值與一臨界值比較,來確認該UE信號是否包含在接收的信號內。這是一種方法,在此有不同的方法,並且此處的意圖就是在於其可讓該節點B檢查該上鏈傳輸的時脈,並且檢查用一已知的展頻碼來展頻並且用一UE特定擾碼來擾頻的該前導順序是否傳輸。
第13圖顯示如何執行同步偵測的範例。
現在請參閱第14圖,將考慮一碼樹與碼管理的概念。在該UMTS系統內使用第2長度的展頻碼。這些展頻碼可 產生在一樹狀結構之外,這給予正交展頻碼的分支。對於展頻碼的每一可能長度而言,存在數量等於正交碼的展頻因數。這些碼通常分組成樹狀,如第14圖內所示。相同展頻因數的所有碼都正交。不同展頻因數的碼在具有較高展頻因數的碼並不是具有較低展頻因數的碼之部分分支之情況下都正交。在圖式內,當使用長度4編號0的碼,則因為長度8的碼0和1不是正交,所以無法再使用,但是可使用長度8的碼2和3。若使用長度2的碼1,則無法平行使用低於此分支的碼。
接下來,將考量下鏈擾碼、前導圖案以及同步的領域。
在下鏈內,該DPCCH用DPDCH進行時間多工,並且用相同的展頻碼來展頻。因此,傳送前導圖案的實施例就取決於該展頻因數,以及取決於是否使用壓縮模式的因素。
第15圖顯示如何執行在該下鏈內產生信號的範例。
因為該DPDCH用與該前導圖案以及該其他實體層資訊(即是該DPCCH)相同的展頻碼,所以每次該展頻因數用傳送的該導位元與該TPC位元來改變該圖案,以及用傳送的該其他實體通道資訊來改變該圖案是不一樣的。這表示在該情況下,若該UE嘗試接收不同展頻因數時,該新組態就不再可能包含一與在接收該DPCCH之前的該展頻因數不同之展頻因數。在重新組態期間,在不改變該展頻因數之下也可改變該DPCCH的格式。
此時經參考第16圖與第17圖來說明該DPCH訊框結構與其相關DPCH時脈特性。
第16圖顯示該DPCH的訊框結構範例,以及傳輸的該DPCCH和該DPDCH之結構。
第17圖顯示DPCH時脈的範例。該DPCH,即是相較於該主要SCH,該DPDCH與DPCCH的時脈有所偏移。這表示,由於之前接收自該網路的該參數τ DPCH ,所以該UE知道何時傳輸該DPCCH
關於TFCI,在該UTRAN系統內,不同的傳輸通道一起映射在一編碼合成傳輸通道(CCTrCH)上,其映射在一DPDCH上。每次傳輸通道都可套用不同的傳輸格式(TFs),每一傳輸格式都包含一不同的參數集。當不同的傳輸通道在一CCTrCH上多工在一起,則每一傳輸通道的不同TF組合指示一傳輸格式組合,這允許該接收器與發射器決定如何進行該不同傳輸通道的編碼。因此,為了將該DPDCH編碼,該UE需要知道該TFC。在該UTRAN標準內有不同的可能性: 在使用空(blind)傳輸格式偵測的情況下,該UE嘗試使用不同TFC偵測該DPDCH,直到該CRC碼指示已正確接收所有傳輸通道的資訊。另外,該UTRAN可傳送該傳輸格式指示碼,其為發出該不同傳輸通道的該傳輸格式組合在該DPCCH上傳送的信號之指示碼。
本發明的一態樣牽涉到本發明發明者認知到相關技術內的缺點。換言之,在相關技術中,問題在於設定、釋放 或改變無線載波組態的程序應該要以同時方式完成,意味著由該RNC給予的啟動時間至該節點B以及該UE,因此耗費長時間,或意味著非同步重新組態的使用,這表示該UE/節點B會失去同步,意味著該通話可能中斷。
根據這種認知,依照本發明可對無線載波組態內的設定、釋放或改變對出改善。尤其是,本發明提供一種允許同步改變電信系統內組態並且運用許多種電信技術的方法及系統。因此,本發明的快速重新組態法可減少通話設定延遲的情形。
本發明已經用在一UMTS行動通訊系統內之實施來說明。不過,本發明也可經過調適並在其他種通訊規格之下操作的通訊系統內實施,因為本發明的概念與教導可應用於根據共用技術,以類似方式操作的許多通訊法則。底下將參考附圖說明本發明的不受限範例具體實施例。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內,該RNC可指出該新組態包含一改變的上鏈擾碼至該節點B與該UE,在對於該UE的特殊指示之下,該新組態應該儘可能套用,以及對於該節點B的特殊指示之下,該新組態應該在偵測到該上鏈內新擾碼時套用。
在本發明的一選擇性部分內,該RNC與該新組態一起將即使在該下鏈傳輸停止時該UE應該繼續該上鏈傳輸期間之停止時間指示給該UE。該節點B嘗試同步接收該新 上鏈擾碼,並且根據該新上鏈擾碼的偵測,使用該新組態開始在該下鏈內傳輸。
在本發明的其他具體實施例內,該節點B可同步傳輸該舊與新組態的該下鏈傳輸相關控制部分,以便在該組態改變之前與之後維持與該UE的同步以及內迴圈(inner loop)功率控制。該節點B只有在該訊框期間傳輸該控制部分,在該下鏈內不傳輸資料部分。
在偵測到該新上鏈擾碼時,該節點B將該新組態套用在該下鏈內的該傳輸上。
仍舊在本發明的其他具體實施例內,該UE可用下列指示其將在該新組態內套用在該組態內該改變之前的預定時間間隔:(1)改變該上鏈擾碼;(2)傳送一特定信號給該節點B,例如該上鏈內的一位元圖案,該信號用一特定展頻碼來展頻以及用一特定擾碼來擾頻;(3)使用一特定TFCI組;(4)傳送在該FBI欄內的一特定位元圖案;或(5)任何其他發訊程序。
該等RNC在一訊息內發訊給該節點B與該UE,而上述法則應該套用於該組態的改變,並且指出該關聯關係,像是要使用的特定TFCI值、在哪個該UE應該繼續在該上鏈內傳輸期間該上鏈展頻碼改變時停止之期間長度、在該上鏈以及/或下鏈內該指示與使用該新組態間之時間。
此外,該節點B應該將在哪個該UE應該繼續在該上鏈內傳輸期間該上鏈展頻碼改變時停止之最短期間長度,根據該節點B效能在該上鏈以及/或下鏈內該指示與使用 該新組態間之時間指示給該RNC。
下面將更詳細說明本發明。
第18圖顯示本發明的範例具體實施例,換言之能是增強型半同步重新組態法。
在步驟1內,指示一新RAB要由該CN設定。另外,這也可用於改變一組態,其中根據該RNC實施來觸發,或為了釋放一RAB。
在步驟2至9內,該RNC在該「同步無線鏈路重新組態準備」訊息內將該新組態傳送給該節點B,並且該節點B保留該資源。該節點B指出用該「同步無線鏈路重新組態備妥」訊息接收該組態,並且指出該傳輸資源。(舊程序)。
在步驟10內,該RNC給予該節點B指示,指出只有當該UE改變該上鏈擾碼時,或依照給予該節點B的其他任何指示(新指示)才套用該新組態。這也可表示在該「同步RL重新組態準備」訊息(指出在偵測到該上鏈內有新擾碼時應該進行改變之新指示)、「RL設定」(指出已經鏈結至一已經存在的UE範圍,如此部分會使用相同的傳輸資源之新指示)或「非同步RL重新組態」(指出只有在偵測到同步之後才完成該重新組態之新指示)內已經備妥。
在步驟11內,該節點B應該開始搜尋該新上鏈擾碼的該上鏈同步,而接收在該舊擾碼上的該UE(新方法)。另一方面,在該舊組態的該DPDCH之DTX週期期間,該節點B可傳送該新組態的該DPCCH,解釋如下(1)用不同 τ DPCH 同時傳輸舊與新組態內,此後會有說明。該RNC可傳送該新組態給該UE,指出應該立刻套用該組態。(舊程序)選擇性,應加入新的指示,如此當在已知週期期間未直接接收該DL時,該UE不會當作一RL故障來計算。為了可將來自該節點B的新組態同步,其也可在該實體通道上具有一指示,解釋如下(2)指出透過該實體層轉移至該新組態,此後會有說明。
在步驟12內,該UE改變該新組態,並且在期間套用該新TFCI。在該下鏈內該時槽格式未改變之情況下(即是該展頻因數相同,並且該時槽格式未改變),該UE不會偵測到任何停止,因為該節點B會繼續使用相同圖案來傳輸該前導、TFCI和TPC圖案。
在步驟13內,該節點B會遺失在該舊擾碼上的該上鏈同步,並且偵測到其接收該新擾碼上的該UE。在該節點B偵測該舊與新擾碼間之間隙(gap)內,該節點B應該傳送功率提升信號當成TPC指令。
在步驟14內,該節點B應立即在該上鏈與該下鏈內套用該新組態,例如該新TFCI用於該上鏈與該下鏈。在該時槽格式在該下鏈內改變的情況下,該UE應預期該節點B用該新組態來傳輸。在此情況下,有兩種可能性:
a)該節點B平行傳輸該新組態。不過這只有在重新組態不與所使用的展頻碼重疊之前與之後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b)該節點B在偵測到該上鏈擾碼內有改變或對該節 點B有任何額外指示時切換至該新組態。這暗示該UE在該重新組態期間將不會接收該節點B。
一替代情形應是準備指示該UE,當套用該新組態時,該UE應該容忍某些停用(outage)。此停用的長度(時槽/訊框/秒數的數量)應該從步驟11內的該RNC給予該UE。
在步驟15內,該節點B藉由傳送一訊息,例如該「無線鏈路恢復」訊息,指示該重新組態已經成功給該RNC,以便指出目前已使用該新格式,並且可使用該新下鏈傳輸通道,並且可在該上鏈傳輸通道上接收該資料。在步驟16內,該UE傳送該「重新組態完成」訊息給該RNC。在步驟17內,考慮已經建立該RAB,如此該RNC可透過該RAB指派回應訊息指示該RAB已經完成。
(1)用不同τ DPCH 同時傳輸舊與新組態
在第18圖內,在步驟12至14中,該節點B在偵測到該UE傳送的新擾碼之後停止使用該舊組態來接收,然後開始傳送該新組態的傳輸。事實上,在該下鏈擾碼以及/或該時槽格式以及/或該DPCH相較於該SCH的偏移不同之情況下,該節點B只需要中斷該傳輸即可。為了允許即使在該下鏈擾碼以及/或該時槽格式以及/或該DPCH相較於該SCH的偏移不同時,該UE在重新組態期間立即獲得該同步,並且避免在該節點B偵測到該UE已經改變該上鏈擾碼之時該接收中斷,直到該節點B開始在該下鏈內傳輸該新組態,其可同時傳送該舊組態與該新組態,如第19圖內所示。
在第19圖內,其顯示如何透過該新組態的該DPCH關於該舊組態之位置,可同時傳輸該舊組態與該新組態的該DPCCH。不過,這假設該DPDCH至少部分未傳輸。另外,並非傳輸該新/舊組態的完整DPCCH,而是只傳輸最重要的資料,即是該TPC位元、該前導位元或該回饋位元。
第20圖特別標示出對於第18圖內步驟10-16的改變。在第20圖內,接收該指示來檢查在該「無線鏈路重新組態承諾」內該新上鏈擾碼的接收包含根據該上鏈擾碼內的改變來指出開始該新組態,該節點B開始在該DPDCH不在該下鏈內傳輸期間傳輸該新組態。這只有在用於新組態的該τ DPCH 與舊組態比較,而該新組態的該DPCCH落入未傳輸任何物品的週期內之情況內才有可能。這允許在該重新組態之前與之後該使用過的展頻碼不再需要正交,即是在相同分支內也可選取。
(2)指出透過該實體層轉移至該新組態
為了給予在傳送該新組態之前警告該節點B的可能性,則該UE可傳送一指示給該節點B,這可在重新組態時或之前傳送。許多這種法則的實現都有可能,一種方法可為該UE在傳輸該DPCCH/DPDCH的同時在一特殊展頻碼上傳送一特定位元圖案,藉此方式來指示這情況,如第21圖內所示。
在此傳送一映射在一額外特定展頻碼上的一特定圖案。應該通知該UE與該節點B,告知使用該特定圖案與展頻碼,以便指出何時發生該重新組態。
另一替代方式為該UE只改變該上鏈擾碼,未使用該新下鏈組態立即開始嘗試接收,如此該節點B會察覺到即將到來的該下鏈組態改變。
另一替代方式為指示藉由在該重新組態之上或之前使用另外TFCI,將可迅速發生該重新組態,即是如第22圖內所示,在該重新組態之前或期間,該UE只使用該TFCI 6來取代TFCI 0、TFCI 7取代TFCI 1等等。這暗示該TFCI不僅指示該傳輸格式組合,此外也切換至該新組態。然後,該TFCI如何包含該切換資訊的資訊會由該RNC組態至該節點B與該UE。另外在此時(例如在套用該新組態之前的x訊框/時槽/秒數),已經套用該另外的TFCI或其他指示會由該RNC指示給該節點B以及該UE,則可使用此資訊來將該重新組態同步。
另一替代方式為如第11圖內所示來分配該FBI位元,以便指示該UE進行的該重新組態之改變。
在上面顯示的不同方法中,該上鏈指示的時機應該讓該節點B有足夠時間自我準備切換至該新組態。此法則顯示在第23圖內。
因為不同的節點B具有不同的處理時間,則可能在步驟10內,該節點B指出該指示從該UE至該交換器傳輸至該新組態至該RNC之間的時間差、在步驟11內,該RNC根據從在該UE現用集至該節點B內接收的所有節點之時間來確認用於該節點B的時間,以及在步驟12內指示該UE應該使用的該上鏈啟動時間。然後在步驟13內,該UE 將藉由傳輸該指示至該節點B來開始重新組態。該節點B應根據接收開始一計時器,將該重新組態開始時間與該UE同步。在步驟15a和15b內,該UE和該節點B應同時開始該重新組態。然後該節點B和該UE應在步驟16與17內確認成功重新組態。
如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方法觸發一新組態的使用。這種觸發可由下列組成:(1)該新組態從該RNC傳輸至一UE以及一節點B;(2)在該UE與該節點B內一特定指示的組態,來觸發使用該新組態;以及(3)該UE至該節點B的指示,係用於指出該新組態已被套用,其中該指示可為下列:FBI位元、上鏈擾碼(允許後退相容性)、一特殊位元圖案、一組TFCI或類似者。在此,該指示可在套用該新組態之前x秒傳送,其中:X由該RNC指示給該節點B以及該UE,並且根據該節點B的能力,X可在之前從該節點B指示給該RNC。該UE在經過Y秒的該新組態應用之後可繼續該上鏈傳輸,即使在該下鏈內並未接收該新組態,其中:Y由該RNC指示給該UE,並且根據該節點B的能力,Y可在之前從該節點B指示給該RNC。一節點B可傳輸兩控制部分,這兩部分可使用經過相同擾碼擾頻過的非正交展頻碼來展頻,並且其中該傳輸在時間上多工。一RNC可選擇兩組態的時脈偏移,如此該兩組態的控制部分可設定時間多工而無重疊,並且用該兩組態的該非正交展頻碼來展頻。
因此,本發明加速RR設定/釋放或重新組態程序,因 此減少通話設定延遲並且將通道資源的使用率最佳化。本發明造成的衝擊相當小,並且容易用於該RNC/節點B/UE的軟體中。
若要實施上述許多特色,本發明具體實施許多種硬體以及/或軟體組件(模組)。例如:不同的硬體模組可包含執行上述方法步驟所需的許多電路以及組件。另外,不同的軟體模組(由處理器以及/或其他硬體所執行)可包含執行本發明方法步驟所需的許多程式碼以及通訊協定。
第24圖顯示根據本發明改變一終端機(UE)與一網路(節點B)之間無線存取組態之範例方法。
換言之,本發明提供一種改變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無線存取組態之方法,該方法(例如由該節點B執行)包含:由該網路初始一用於該相同終端機並且與一第一組態相關的第二組態、通知該終端機套用該第二組態,以及根據接收自該終端機的無線信號來決定該終端機何時使用該第二組態。
此項決定可包含:偵測該終端機將套用或已經套用該第二組態。此項決定可包含:比較一第一無線資源的功率與一第二無線資源的功率。來自該終端機的該無線信號可對應至一控制通道,該控制通道可包含用一擾碼調變的前導位元,該擾碼與用於該第一組態的一擾碼不同。當一第二上鏈擾碼的功率高於一第一上鏈擾碼的功率,則考慮接收該無線信號。該網路可搭配該第二組態一起給予該第二上鏈擾碼。該控制通道可包含至少FBI位元、上鏈擾碼、 特殊位元圖案以及一組TFCI之一。該初始步驟可包含:從一無線網路控制器接收有關該第二組態的資訊;以及將必須的傳輸資源保留給該第二組態。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該決策步驟之後釋放該舊組態。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將一指示傳輸給該終端機,在不中斷上鏈傳輸時使用該第二組態。使用至少部分該第一組態以及至少部分該第二組態的該發訊可同時執行。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該初始步驟之前,決定該網路的一節點B是否可支援該第一與第二組態。
另外,本發明提供一種改變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無線存取組態之方法,該方法(例如由該UE執行)包含:接收資訊來套用一第二組態;將一指示組態改變的無線信號傳輸給該網路;以及在傳輸該無線信號之後從一第一組態改變為該第二組態。
指出組態改變的該無線信號可包含於該網路所給予的該第二組態內。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套用該第二組態之後於一特定期間繼續傳輸,儘管使用該第二組態而無接收。該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從該網路接收一指示,來在不中斷上鏈傳輸時使用該第二組態。
第25圖顯示使用啟動時間集將重新組態同步的程序,如步驟1)至4)之說明。在目前使用的網路中,由於該無線載波設定導入的該延遲屬於細胞設定或重新組態當中最顯著的延遲部分。此延遲主要歸咎於目前使用啟動時間來同步的程序,因為一旦該啟動時間已經截止,該UE和 該節點B將只會套用一新組態。陰影(shaded)部分指示該延遲,其係基本上該UE和該節點B僅在等待該啟動時間截止。此延遲在當該UE在需要重新傳輸該重新組態訊息的不良無線情況下之情況,以及在UE故障訊息需要某些最小延遲之情況下是必須的。不過,在所有都運作正常的情況下(無重新傳輸、無故障訊息),套用相同的延遲就是一種浪費。因此,加強減少此延遲有其必要,並且使用一新上鏈擾碼來同步是一種建議的方式。
第26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在偵測該上鏈擾碼時將重新組態同步之程序,如步驟1)至8)內所說明。
在第一步驟內,分配該重新組態的無線鏈路之資源,包含該上鏈擾碼內的改變。吾人可事先注意到,已經完成可用資源的檢查,同時完成UE無線情況的檢查(例如目前的SIR值)。根據這些情況,RNC和節點B可決定利用等待啟動時間截止來套用目前指定的同步方法,或用所建議的方法來同步。
當RL重新組態承諾包含檢查新UL擾碼是否同步的指示,然後該節點B開始檢查該UE是否使用該新擾碼。該RNC在啟動時間NOW內傳輸該新組態給該UE。當該UE接收到,會立刻套用該新組態。在偵測到該新上鏈擾碼時,然後該節點B將停止傳輸該舊組態、套用該新組態並考慮該重新組態已經成功。
第27圖顯示在實體層上的處理。該實體層處理在設定節點B內L1之後開始,包含開始檢查新UL擾碼是否同步。
當該節點B接收該重新組態訊息,其繼續傳輸與接收該舊組態,並一樣檢查該UE是否使用該新或舊擾碼。當該節點B了解目前在一RL上傳輸的該UE將重新組態之事實後,其知道該UL傳輸通道的正確通道以及路徑。如此,其可藉由用該舊或新擾碼來擾頻,然後檢查看哪一個接收比較多功率,來執行UE使用新組態或舊組態的偵測。
在該UE上延遲觸發該新組態可假設時間非常短,因為假設該UE在相當良好的無線情況下,並不需要或只需要一些訊息重新傳輸。該新組態應包含在一要使用的新上鏈擾碼頂端上,該UE的順序並不使用該同步程序A(例如不包含該IE頻率資訊)。當該UE接收該重新組態訊息,則將在下個訊框開始時套用該新組態。一旦該UE使用該新組態,則假設該DL也使用具有新擾碼的該新組態。
不過,該節點B仍舊繼續使用該舊組態,直到偵測到該新擾碼。如此可能會有一種風險,就是在該節點B花太長時間來偵測該新擾碼的情況下,UE會偵測到可能導致一無線鏈路故障的同步損失。然後無線鏈路故障期間給予了讓節點B偵測擾碼改變的時間限制,這在底下的說明中為3秒。
該UE繼續傳輸,直到偵測到一無線鏈路故障。該無線鏈路故障以未同步處理為準,在此該實體通道只有在160 msec接收不良之後才會回報未同步。如此,該第一未同步將在160 msec之後送至上層。然後每10 msec將進一步未同步傳輸至上層。在此必須有N313未同步回報給較 高層來開始T313。在T313截止時,該UE會將此考慮為一無線鏈路故障,並且該UE將中斷傳輸,即是在160 msec+N313 * 10 msec+T313之後。N313與T313的預設值分別為20與3秒,這在停止該上鏈傳輸之前提供了3360msec的延遲時間。
因此當該節點B知道該新擾碼以及該前擾碼都從相同UE傳輸過來,則可在該節點B內獲得實際時脈資訊。然後在RL故障的3秒之前偵測到新擾碼的可能性就會升高。
為了偵測而延遲應依靠許多參數,其當成特定實施該節點B所需的該SIR目標,也是DPCCH與DPDCH之間的偏移,並且特定實施該測試值,並且外側迴圈可能衝擊來自該UE尚未標準化的傳輸。
為了偵測該擾碼內的改變,該臨界值必須固定。其係關於不同無線情況(行走、車輛行進等等)以及用於上鏈的不同ULSIRDPCCH目標。該目標臨界值可定義成該比例SIRnew/SIRold。其中SIRnew為具有新擾碼的測量SIRDPCCH,並且SIRold為具有目前(初始)擾碼的測量SIRDPCCH。在檢查週期期間,如第27圖內所示,該目標臨界值與目前測量的SIRnew/SIRold比較;當超出該目標臨界值時,該節點B考慮改變上鏈擾碼,然後套用新組態參數。
為了定義該目標臨界值,所以執行模擬來定義每一ULSIRDPCCH將目標定在SIRnew/SIRold最大比例的兩CDF,一對應至該UE套用該新組態之前的比例,另一對 應至該UE套用該新組態之後的比例。根據這些CDF,該臨界值可定義用於該節點B應該使用的不同UL SIR DPCCH值,如此該偽偵測可能性受限於特定值。然後在該UE套用一新組態之後用於每一時槽(或N平均時槽)的SIRnew/SIRold之該CDF將允許檢查在該節點B偵測過多少時槽後,該新擾碼具有一已知可能性。
本發明的一項特性為將該同步重新組態程序有關效能與資源使用的優點與該非同步硬遞交程序的速度結合,以便減少一慣用重新組態程序的延遲,例如用於視訊/語音通話設定或無線鏈路的重新組態。
第28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使用「利用啟動時間NOW來同步」以及新擾碼之範例法則,如步驟1)至10)內所說明。
在步驟1內,分配用於此無線鏈路的該重新組態之資源,包含該上鏈擾碼內的改變。吾人可注意,該資源的分配可包含資源的可用性、該節點B與該DRNC是否支援該資源以及該無線情況的檢查(例如目前的SIR值)。根據這些情況,該網路(例如RNC和節點B)可決定利用等待啟動時間截止來套用目前指定的同步方法,或套用一新同步方法。
當如步驟2內所示,使用包含檢查該新UL擾碼是否同步的該指示(即是快速重新組態IE)之該「無線鏈路重新組態承諾」訊息觸發RL重新組態,在之前於步驟1內已經確認的情況下,可套用此程序,然後該節點B開始檢查該UE是否使用該新擾碼。這可由該節點B實施來決定, 以確定該重新組態可靠。這可由該節點B利用傳輸至少該新組態的該下鏈DPCCH來達成,如此就可維持該UL功率控制。使用該新組態的該下鏈DPCCH之傳輸功率可鏈結至該舊DPCCH的傳輸功率。直到該節點B已經偵測到該UE在該上鏈中使用該新組態,該節點B應該傳送UP指令。使用仍舊包含於該「無線鏈路重新組態承諾」內的該CFN值,以便指示其上可由該UE套用該重新組態的該最早可能CFN。因此,因為在該程序期間該RL的時脈並未改變,所以此程序的可靠性應該至少類似於該硬遞交程序的可靠性或更高。
若有需要,該RNC可透過該「外迴圈PC」控制訊框,在該重新組態相位期間增加該外迴圈功率控制的該SIR目標。
該RNC以啟動時間NOW在一RB控制訊息內將該新組態傳輸給該UE,如步驟4內所示。當接收到該組態時,該UE會立刻套用該新組態,如步驟5內所示。在偵測到該新上鏈擾碼時,然後該節點B將停止傳輸該舊組態、套用該新組態並考慮該重新組態已經成功。
為了將該新組態已經套用在該上鏈以及該下鏈內指示給該RNC,會將該「無線鏈路復原」指示傳送給該RNC,如此該RNC可啟動來使用該新組態,如步驟9內所示。在步驟10內,該UE指示完成該重新組態至該RNC。
在第29圖內,顯示其中該節點B位於該Iur介面上的情況下之行為細節。
在步驟1內,該SRNC將需要一重新組態指示給該DRNC,並且利用包含該快速重新組態IE,其將該同步應該透過步驟1內所示的該新方法來執行指示給該DRNC。
在步驟2內,然後該DRNC可決定該所需資源是否可用,並且若有需要,從不同的程式碼樹分支分配DL OVSF碼,即是尚未修正的碼,以便允許同時廣播該舊與新DL DPCCH通道。若該新IE不瞭解,該DRNC將忽略此資訊,並且不在該「無線鏈路重新組態備妥」訊息內傳送該快速重新組態IE,這允許該SRNC瞭解應該使用舊程序,並且該DRNC執行該舊程序,如步驟3b、4b、5b和6b內所示。
在於步驟2內檢查與資源保留成功的情況下,該DRNC指示該節點B,關於該重新組態的同步應該以步驟3a內所示的該UL擾碼為基礎,這允許該節點B在步驟4a內保留必須的資源,並決定是否支援該新方法。在該節點B不瞭解該「快速重新組態IE」的情況下,該節點B進行步驟4b、5b和6b內所示的該舊方法。
如上面所說明,在該時槽格式在該重新組態期間改變的情況下,較佳是從不同的該程式碼樹分支來使用在該重新組態之前與該重新組態之後使用的該DL展頻碼。這是由於事實上此首先允許同時傳輸該舊與新組態的DL DPCCH,其次在該訊框期間,該節點B套用該舊組態並且該UE假設該新組態已傳輸,該UE應該解釋,例如該節點B傳送的該前導位元使用具有該舊展頻碼的該舊組態,並且該舊時槽格式當成該新組態內的該TPC位元。此情況可 由於來自相同分支具有不同展頻因數的該OVSF碼並不需要正交,並且用於不同時槽格式內該DPCCH的圖案並不相同而發生。
有關該節點B內的複雜性以及系統衝擊,本發明法則對於該節點B實施上的衝擊當然絕大部分取決於該實際節點B實施的細節。不過,由於需要同時在舊與新組態上接收與選擇性傳輸的複雜度總是低於需要執行兩完整獨立通道評估與接收的硬遞交之複雜度。同樣應該注意到,在接收該舊與新組態的期間小於使用硬遞交程序情況下的雙重接收,這是由於最早的時間包含在該「無線鏈路重新組態承諾」訊息內之事實。
另外已經提出具有UE衝擊的提議。這樣允許使用具有啟動時間NOW的重新組態,來取代使用該同步無線鏈路重新組態。在此提出該UE例如改變使用的該TFCI圖案、該FBI位元或該UE已經在套用該新組態之前使用不同的前導圖案。這讓該節點B偵測到該組態的改變將很快發生。不過,這意味著由於該UE未立即套用該新組態的事實,所以會導入額外的延遲。另外,這種法則的可靠度並不需要更高,因為可靠度主要依賴在該UL內傳輸的功率,並且FBI或TFCI位元的數量都在小於該前導位元數量的所有時槽格式內。因此,考慮到該UE內額外的複雜度,以及這種程序的可用性只在最近的終端機與網路內(例如釋放7)可能不如本發明的吸引力,本發明提出一種方法來減少延遲,讓重新組態延遲減少幾百毫秒,而不會衝擊 到該UE實施。
本說明書說明本發明的許多說明具體實施例。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在於涵蓋說明書內所公佈該說明具體實施例的許多修改以及同等組態。因此,下列申請專利範圍應該與最合理廣泛的解釋一致,來涵蓋與此處所公佈本發明的精神與領域一致之修改、同等結構以及特色。
100‧‧‧UMTS網路
110‧‧‧使用者設備
120‧‧‧UTRAN
122‧‧‧節點B
124‧‧‧RNC
126‧‧‧RNC
130‧‧‧核心網路
131‧‧‧服務GPRS支援節點
132‧‧‧行動服務交換中心
133‧‧‧設備識別碼暫存器
134‧‧‧本籍用戶伺服器
135‧‧‧閘道GPRS支援節點
136‧‧‧媒體閘道器
在此包含附圖以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併入並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份,其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且在搭配說明之後可用來解釋本發明原理。圖式中:第1圖顯示一般UMTS網路架構。
第2圖顯示該UE與該UTRAN之間根據該3GPP無線存取網路的一無線(無線電)介面通訊協定結構。
第3圖顯示映射至傳輸通道上的邏輯通道,就如同從該UE側所看到。
第4圖顯示映射至傳輸通道上的邏輯通道,就如同從該UTRAN側所看到。
第5圖顯示在該UE與一或多節點B的一或多細胞之間建立並同時使用的一DPCH。
第6圖顯示該RRC連線模式以及一UE的狀態。
第7圖顯示一在通話設定中延遲的分布。
第8圖顯示一根據相關技術的同步重新組態情況。
第9圖顯示一根據相關技術的非同步重新組態情況。
第10圖顯示一根據相關技術的硬遞交情況。
第11圖顯示在該上鏈內的一DPDCH/DPCCH訊框結構。
第12圖顯示在該上鏈內一信號的產生。
第13圖顯示該同步的偵測。
第14圖顯示具有正交展頻碼分支的一碼管理樹。
第15圖顯示在該下鏈內一信號的產生。
第16圖顯示一DPCCH訊框。
第17圖顯示該DPCH時脈,藉此,該DPDCH與DPCCH的時脈在與該主要SCH相較下有所偏移。
第18圖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增強型半同步重新組態法。
第19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同時使用新與舊組態織傳輸。
第20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同時傳輸的法則。
第21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在該實體層上重新組態的一指示。
第22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使用TFCI雙重組態之一重新組態指示。
第23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使用UL啟動時間同時傳輸的一法則。
第24圖顯示根據本發明改變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無線存取組態之一範例方法。
第25圖顯示一使用啟動時間集將重新組態同步的程序。
第26圖顯示根據本發明,在偵測該上鏈擾碼時將重新組態同步之一程序。
第27圖顯示在實體層上的該處理步驟。
第28圖顯示根據本發明使用「利用啟動時間NOW來同步」以及新擾碼之範例法則。
第29圖顯示其中該節點B位於該Iur介面上的情況下之行為細節。

Claims (8)

  1. 一種在一終端機與一無線網路控制器(RNC)之間改變一無線存取組態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利用該RNC初始一第二組態,其與用於相同終端機的一第一組態相關;從該RNC傳輸一第二組態承諾訊息至一節點B,該第二組態承諾訊息包括用於讓節點B確認是否該終端機正使用一改變過的上鏈擾碼,其中該改變過的上鏈擾碼是與該第一組態所使用之擾碼不同的一擾碼,且其中該改變過的上鏈擾碼會套用於該第二組態;從該RNC傳輸一第二組態設定訊息及一時間指示訊息至該終端機,其中該時間指示訊息包括套用時間資訊及停止時間資訊,其中該套用時間資訊指示該終端機何時應該套用該第二組態,且該停止時間資訊指示傳輸該時間指示資訊與該終端機應該套用該第二組態的一時間之間的一時間期間,其中該時間期間是指即使下鏈傳輸停止,該終端機仍應該繼續上鏈傳輸的期間中的一時間;比較與該第一組態對應的一無線資源的一功率以及與該第二組態對應的一無線資源的一功率;以及由該RNC根據接收來自該終端機的指示一通道狀態之一無線信號及來自該節點B的指示一通常狀態之一訊息,來決定該終端機何時將套用或已經套用該第二組態, 其中該決定步驟是在與該第一組態對應的該無線資源的該功率大於該第二組態對應的該無線資源的該功率時被執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來自該終端機的該無線信號對應至一控制通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控制通道包含由一擾碼(scrambling code)所調變的前導位元(pilot bits),該擾碼與用於該第一組態的一擾碼不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控制通道包含至少FBI位元、上鏈擾碼、特殊位元圖案以及一組TFCI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另包括:在該決策步驟之後釋放該舊組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另包括:將一指示傳輸給該終端機,以在不中斷上鏈傳輸下使用該第二組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使用至少部分該第一組態以及至少部分該第二組態的該發訊步驟可同時執行。
  8. 一種在一終端機與一無線網路控制器(RNC)之間改變一無線存取組態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由該終端機自該無線網路控制器(RNC)接收一指示來套用一第二組態以取代一目前使用中的第一組態,其中該指示包括套用時間資訊及停止時間資訊, 其中該套用時間資訊指示該終端機何時應該套用該第二組態,且該停止時間資訊指示傳輸該指示信號與該終端機應該套用該第二組態的一時間之間的一時間期間,其中該時間期間是指即使下鏈傳輸停止,該終端機仍應該繼續上鏈傳輸的期間中的一時間;由該終端機將一指示組態改變將在該終端機發生的無線信號傳輸給該無線網路控制器(RNC);由該終端機將一指示信號傳輸給一節點B,該指示信號包括一改變過的上鏈擾碼以指示改變該第二組態的一特定時間;以及由該終端機在傳輸該無線信號之後的一預定時間從一第一組態改變成該第二組態,其中該改變過的上鏈擾碼是與該第一組態所使用之擾碼不同的一擾碼,且其中該改變過的上鏈擾碼會套用於該第二組態。
TW095115788A 2005-05-03 2006-05-03 在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改變一無線存取組態的方法 TWI384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7767805P 2005-05-03 2005-05-03
US67767705P 2005-05-03 2005-05-03
US73228805P 2005-10-31 2005-10-31
US76578806P 2006-02-06 2006-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4253A TW200704253A (en) 2007-01-16
TWI384891B true TWI384891B (zh) 2013-02-01

Family

ID=3730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5788A TWI384891B (zh) 2005-05-03 2006-05-03 在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改變一無線存取組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208402B2 (zh)
EP (1) EP1884042B1 (zh)
JP (1) JP4550138B2 (zh)
KR (1) KR101227793B1 (zh)
CN (1) CN101171773B (zh)
AU (1) AU2006241612B2 (zh)
BR (1) BRPI0611307A2 (zh)
MX (1) MX2007013832A (zh)
TW (1) TWI384891B (zh)
WO (1) WO20061184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24610B1 (en) * 2004-08-06 2006-1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eedback control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services
AU2006309464B2 (en) * 2005-10-31 2009-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00880B (zh) * 2005-11-02 2012-08-0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链路重配置的自适应资源
EP1799003B1 (en) * 2005-12-13 2010-02-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Mapping of broadcast system information to transport channe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TE498983T1 (de) * 2006-02-24 2011-03-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chnik zum konfigurieren von streckenschicht- entitäten für ein handover
US7664467B2 (en) * 2006-06-19 2010-02-16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coordinated control of radio resources for multicasting in a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
US20080074994A1 (en) * 2006-09-21 2008-03-27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for detecting radio link fail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GB2444998A (en) 2006-12-11 2008-06-25 Nec Corp Dedicat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MY149326A (en) 2007-02-02 2013-08-30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handover between utra r6 cells and r7 cells
KR20090121299A (ko) * 2007-02-02 2009-11-25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플렉시블 rlc pdu 크기에 대하여 rlc를 개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M343979U (en) * 2007-02-12 2008-11-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Dual mode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PL2547031T3 (pl) 2007-03-15 2014-07-3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zmiany kolejności danych w systemie ulepszonego szybkiego dostępu do pakietów
US8130706B2 (en) 2007-03-16 2012-03-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econfiguration of radio link control parameters
US8750248B2 (en) * 2007-03-21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457064B2 (en) * 2007-03-21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948757B2 (en) * 2007-03-21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737350B2 (en) * 2007-03-21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737353B2 (en) * 2007-03-21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F handoff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US8565799B2 (en) * 2007-04-04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low data acquisition in a multi-frequency network
CN101282177B (zh) * 2007-04-06 2010-11-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终端
GB2448933B (en) * 2007-05-04 2009-11-25 Nec Corp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204010B2 (en) * 2007-06-18 2012-06-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CK/NACK repetition for robust downlink MAC PDU transmission in LTE
US8483143B2 (en) * 2007-07-06 2013-07-09 Nokia Corporation Reconfiguration of fractional dedicated channel slot format
CN103167584B (zh) 2007-08-03 2016-01-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由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实现的处理信息的方法及wtru
KR101455982B1 (ko) 2007-09-13 2014-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WO2009035282A2 (en) 2007-09-13 2009-03-19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ing the paging procedure
KR101441138B1 (ko) 2007-09-28 2014-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시간 동기 수행 방법
KR101428816B1 (ko) 2007-09-28 2014-08-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셀 선택방법 및 단말의 정적상태 검출방법
KR100931727B1 (ko) 2007-10-05 2009-12-1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적응적 핸드 오프 파라메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BRPI0817831A2 (pt) * 2007-10-17 2015-03-31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de fornecer serviço de comutação de circuito (cs) utilizando acesso de pacote downlink em alta velocidade (hsdpa) ou acesso de pacote uplink em alta velocidade
KR101473010B1 (ko) 2007-10-17 2014-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패킷망을 이용하여 서킷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KR20090045039A (ko) 2007-10-30 2009-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우선순위에 기반한 셀 재선택 방법
TWM355515U (en) * 2007-12-31 2009-04-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synchroniza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CELL_FACH and idle mode
KR101532789B1 (ko) 2008-01-04 2015-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재전송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harq 동작 방법
EP2077690B1 (en) 2008-01-07 2015-03-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selecting a cell based on priorities
KR101565403B1 (ko) 2008-01-07 2015-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Hspa를 이용하여 수신한 회선 교환 데이터의 오류 제어방법
KR101514079B1 (ko) 2008-01-07 2015-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시간 동기 타이머의 재구성 방법
EP3537764B1 (en) 2008-02-04 2021-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264469B2 (en) * 2008-02-04 2016-02-16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synchronizing signaling message
US8483650B2 (en) * 2008-02-06 2013-07-09 At&T Mobility Ii Llc Management of a multi-application mobile carrier tree
US8570939B2 (en) * 2008-03-07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oosing cyclic delays in multiple antenna OFDM systems
JP4511621B2 (ja) * 2008-04-22 2010-07-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5260131B2 (ja) * 2008-04-28 2013-08-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移動局及び共通情報通信方法
CN101605385B (zh) * 2008-06-13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不连续调度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136501B1 (en) * 2008-06-20 2019-12-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elivering a PDCP data unit to an upper layer
US9398472B2 (en) * 2008-10-02 2016-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an area identifi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17252B2 (en) * 2008-10-24 2013-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reporting in a N-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455635B (zh) * 2008-11-10 2014-10-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計時器操作增強
EP2410809B1 (en) * 2009-03-17 2017-08-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tting up radio bearer
US20120014308A1 (en) * 2009-11-11 2012-0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reconfiguration in self organiz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CN102231653B (zh) * 2009-12-31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微波接入方法及多业务传送设备
CN102761952B (zh) 2011-04-28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层状态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9110670B2 (en) * 2012-10-19 2015-08-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ergy management by dynamic functionality partitioning
CN103906097B (zh) * 2012-12-25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失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071433B2 (en) * 2013-03-13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transmission of reconfiguration messages
WO2014190488A1 (zh) * 2013-05-28 2014-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连续发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WO2014203255A1 (en) * 2013-06-18 2014-12-24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Robust on-line reconfiguration (olr) and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WO2015008962A1 (en) 2013-07-17 2015-0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e-transmission failure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9247529B2 (en) * 2013-07-3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naging signaling radio bearer transmissions at a user equipment
US9774427B2 (en) 2013-10-03 2017-09-26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s for time-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50201398A1 (en) * 2014-01-10 2015-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camping on a cell
CN105612811B (zh) * 2014-01-29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0091725B2 (en) * 2014-07-11 2018-10-02 Apple Inc. Outage delay indication and exploitation
US11252555B2 (en) 2014-07-11 2022-02-15 Apple Inc. Receive operation mode indication for power save
KR102449734B1 (ko) * 2015-01-26 2022-10-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무선백홀 망에서의 적응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064145B2 (en) * 2015-01-26 2018-08-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of high speed moving terminal, adap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daptiv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 mobile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CN108353346B (zh) * 2015-09-04 2021-02-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控制对蜂窝网络的接入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851697B (zh) * 2015-12-03 2020-03-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同失步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1765554B2 (en) 2017-01-23 2023-09-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MCCH segment scheduling for FeMTC and eNB-IoT
US11018984B2 (en) * 2017-03-24 2021-05-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windows with split bearers
CN111526599B (zh) 2019-02-01 2022-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1121763B1 (en) * 2020-04-10 2021-09-14 Totum Lab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cheduling that optimizes downlink (DL) capacit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4834A1 (en) * 2001-01-13 2002-07-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141359A1 (en) * 2001-04-03 2002-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cket 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3088695A1 (en) * 2002-04-06 2003-10-23 Lg Electronics Inc. Radio link parameter updat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077348A1 (en) * 2001-10-17 2004-04-22 Guillaume Sebire Handover method
US20040218569A1 (en) * 2002-08-14 2004-11-04 Pedersen Klaus Ingeman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US6823193B1 (en) * 2000-02-28 2004-1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ownlink transmit power synchronization during diversity communication with a mobile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8820A (ja) 1997-08-12 1999-03-09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データ通信網
TW486895B (en) 1998-11-09 2002-05-11 Qualcomm Inc Access channel slot sharing
US6535736B1 (en) * 1998-12-11 2003-03-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iably delaying access reques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374099B1 (en) * 1999-05-10 2002-04-1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High priority and/or emergency overload access control system
DE60034891T2 (de) * 1999-09-07 2008-01-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Übertragung der überlappenden wegewahlbereichssteuerinformationen in einem radioschaltnetz
KR100602023B1 (ko) 2000-01-22 2006-07-20 유티스타콤코리아 유한회사 비동기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롱 코드 스테이트 정보전송방법
EP1212854B1 (en) * 2000-07-18 2010-10-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erforming usts handover and usts mode switch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20030367A (ko) 2000-10-17 2002-04-25 오길록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임의접속채널의 전송방법
US6438367B1 (en) 2000-11-09 2002-08-20 Magis Networks, Inc. Transmission securit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7181218B2 (en) * 2001-04-10 2007-0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manding handover between differ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SE0101846D0 (sv) 2001-05-22 2001-05-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system of retransmission
KR100469721B1 (ko) * 2001-06-16 2005-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순방향패킷전송 방식의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사용자데이터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EP1400049B1 (en) * 2001-06-27 2004-12-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daptively set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transmission uplink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42621B1 (ko) 2001-06-29 2004-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순방향 패킷접속 서비스 정보 전달 방법
KR100446532B1 (ko) * 2001-12-10 2004-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엠티에스에서의 기지국 접속시간 감소 방법
KR100430562B1 (ko) 2001-12-27 2004-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동기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매체액세스제어 계층에서의상향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GB2384650B (en) * 2002-01-28 2003-12-2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or adding at least one other uplink channel for user data into a call connection
KR100630128B1 (ko) * 2002-03-23 2006-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전력 제어를 위한 파일럿 신호필드 위치정보 결정장치 및 방법
US6917602B2 (en) * 2002-05-29 2005-07-12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capture with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EP1510024A4 (en) * 2002-05-29 2008-10-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ACKAGED CONNECTIONS WITH FIXED CHANNELS
DE10315629A1 (de) * 2003-04-04 2004-10-14 T-Mobile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Analyse der Interferenz- und Versorgungssituation in UMTS-Teilnetzen
US20050043034A1 (en) * 2003-08-22 2005-02-24 Abdel-Ghaffar Hisham S. Method of providing or receiving cell load information using at least dual periodicity
JP2005072682A (ja) * 2003-08-27 2005-03-17 Ntt Docomo Inc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網構成管理ノード、サービス制御ノード及びアクセス装置
FI20045345A0 (fi) * 2004-09-17 2004-09-17 Nokia Corp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verkkoelementti
US9113386B2 (en) 2004-11-12 2015-08-18 Alcatel Lucent Fast handover with reduced service interruption for high speed data channels in a wireles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23193B1 (en) * 2000-02-28 2004-1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ownlink transmit power synchronization during diversity communication with a mobile station
US20020094834A1 (en) * 2001-01-13 2002-07-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141359A1 (en) * 2001-04-03 2002-10-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cket data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077348A1 (en) * 2001-10-17 2004-04-22 Guillaume Sebire Handover method
WO2003088695A1 (en) * 2002-04-06 2003-10-23 Lg Electronics Inc. Radio link parameter updat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218569A1 (en) * 2002-08-14 2004-11-04 Pedersen Klaus Ingeman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6241612B2 (en) 2009-07-23
EP1884042A1 (en) 2008-02-06
CN101171773B (zh) 2011-08-17
US8208402B2 (en) 2012-06-26
US20080198763A1 (en) 2008-08-21
JP2008541544A (ja) 2008-11-20
KR101227793B1 (ko) 2013-01-29
EP1884042B1 (en) 2014-01-22
BRPI0611307A2 (pt) 2010-08-31
AU2006241612A1 (en) 2006-11-09
EP1884042A4 (en) 2012-08-08
WO2006118426A1 (en) 2006-11-09
JP4550138B2 (ja) 2010-09-22
KR20080012285A (ko) 2008-02-11
CN101171773A (zh) 2008-04-30
MX2007013832A (es) 2008-01-22
TW200704253A (en) 2007-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4891B (zh) 在一終端機與一網路之間改變一無線存取組態的方法
KR101072059B1 (ko) Mbms 셀 재구성 방법
AU2006211774B2 (en) Enhanced radio link control error handling
US7184792B2 (en) Delaye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fter physical layer reconfiguration
KR101163275B1 (ko) Pdcp 상태 보고 전송 방법
JP5080644B2 (ja) ハンドオーバ中のダウンリンクパケットデータコンバージェンスプロトコル動作
TW200410575A (en) Multi -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MB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396712C2 (ru) Изменение настройки радиосвязи между терминалом и сетью
KR20060016292A (ko) 멀티미디어 브로드캐스트/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 연결 요청메시지를효율적으로 전송하는 방법
Onoe et al. Radio System
MXPA06009047A (en) Delayed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fter physical layer reconfigu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