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1690B - 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1690B
TWI381690B TW097131086A TW97131086A TWI381690B TW I381690 B TWI381690 B TW I381690B TW 097131086 A TW097131086 A TW 097131086A TW 97131086 A TW97131086 A TW 97131086A TW I381690 B TWI381690 B TW I3816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header
check sequence
communication system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1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3865A (en
Inventor
chu ming Lin
Jian Ba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43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3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1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169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通訊系統,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
第1圖為根據先前技術之通常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訊框結構示意圖,無線通訊系統可以是例如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Microwave Access,以下簡稱為WiMAX)通訊系統。其中WiMAX通信系統可根據第1圖所示的訊框結構,利用下鏈(downlink,以下簡稱為DL)叢與上鏈(uplink,以下簡稱為UL)叢通訊。如第1圖所示,DL包含複數欄位,例如前導資訊碼(preamble)、下鏈排程(以下簡稱為DL-MAP)、訊框控制標頭(Frame Control Header,以下簡稱為FCH)、上鏈排程(以下簡稱為UL-MAP)、DL叢#1、DL叢#2、DL叢#3、DL叢#4與DL叢#5。UL亦包含複數欄位,例如UL叢#1、UL叢#2、UL叢#3、UL叢#4、UL叢#5與測距子通道(ranging subchannel)。DL傳輸信號結束後,會有發射接收轉換空檔(Transmit/receive Transition Gap,以下簡稱為TTG),讓基地台有時間切換到接收模式。相似的, UL結束後,會有接收發射轉換空檔(Receive/transmit Transition Gap,以下簡稱為RTG),讓基地台有時間可以切回發射模式。第1圖中,k、k+1、k+3、k+5、k+7、k+9、k+11、k+13、k+15、k+17、k+20、k+23、k+26、k+30、k+31與k+33分別代表不同的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簡稱為OFDMA)符元(symbol)數量,且s、s+1、s+2……s+L分別代表不同的子通道邏輯數量(subchannel logical number)。
第2圖為對應於第1圖所示訊框結構之DL叢格式的範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對應長乙太網絡封包(Ethernet Packet)的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以下簡稱為MAC)訊息經過分割,對應於MAC協議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以下簡稱為PDU)中的PDU2、PDU3;且對應短非同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以下簡稱為ATM)單元的服務資料單元(Service Data Unit,以下簡稱為SDU)SDU1、SDU2經過包裝,對應於MAC PDU中的PDU4。另外,MAC PDU更包含PDU1與PDUS。MAC PDU經過連結與縮短,對應於叢中的前向糾錯(Forward Error Correction,以下簡稱為FEC)FEC1、FEC2與FEC3。
此外,第3圖為一般用於第2圖所示DL叢格式中之MACPDU之MAC標頭的範例示意圖。本發明一實施例中,MACPDU包含MAC標頭、有效載荷(payload)與循環冗餘校驗碼(Cyclic Redundancy Check,以下簡稱為CRC)(例如CRC32)欄位,其中對應一些MAC PDU來說,有效載荷與CRC欄位是可選的。本實施例中,MAC PDU最先送出最大位元(Most Significant Bit,以下簡稱為MSB),而最後送出最小位元(Least Significant Bit,以下簡稱為LSB),且MAC標頭為六個八位元組(簡稱為octet)。當標頭類型(Header Type,以下簡稱為HT)等於0時,MAC標頭的一般形式包含欄位HT=0(1)、加密控制(Encryption Control,以下簡稱為EC)(1)、類型(6)、保留(Reserved,以下簡稱為Rsv)(1)、CI(1)、加密鍵序列(Eneryption Key Sequence,以下簡稱為EKS)(2)、Rsv(1)、長度(length,以下簡稱為LEN)MSB(3)、LEN LSB(8)、CID MSB(8)、CID LSB(8)與HCS(8)。當HT等於1時,MAC標頭的頻帶要求形式包含欄位HT=1(1)、EC=0(1)、類型(3)、頻寬要求(Band Request,以下簡稱為BR)MSB(11)、BR LSB(8)、CID MSB(8)、CID LSB(8)與HCS(8)。
根據先前技術,當發生相關於第3圖所示MAC標頭的錯誤時(例如,沒有正確解碼MAC標頭),由於在HT=0的情況下,欄位「LEN MSB(3)」與「LEN LSB(8)」的內容不能得到保證,所以第3圖所示的有效載荷的長度可能不正確或者未知。因此,WiMAX通訊系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以恢復到正常操作,也就是恢復到同步狀態以取得DL叢所擕帶的正確資料。特別的,當WiMAX通訊系統被設計為使用CRC(例如CRC32)資訊(如第3圖所示,位於MAC PDU的結尾處)以恢復到上述正常狀態時,其一般需要擷取整個MAC PDU。因此,即使資料緩存器中所臨時擷取的資料無關於所考慮的連結,一旦發生相同的錯誤,就需要執行對應於將特定大小的整個MAC PDU擷取至資料緩衝器的記憶體存取操作。
此外,對應一些MAC PDU來說,CRC32資訊是可選擇的。亦即,假若WiMAX通訊系統等待將來得到的另一PDU之CRC32資訊的出現,則於WiMAX通訊系統恢復到上述正常操作之前,可能遺漏一些重要的資料。因此,根據先前技術的WiMAX通訊系統的操作既不可靠又耗費時間,所以其性能不好。
為解決上述WiMAX的操作既不可靠又耗費時間的問題,本發明提出用於通訊系統之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能夠可靠而高效地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操作。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包含有:當標頭檢查序列失敗發生時,藉由利用至少一偵測窗偵測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標頭檢查序列,其中第一資料係自通訊系統所接收的輸入信號取得;以及當於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偵測到有效標頭檢查序列時,偵測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連結識別碼匹配,以決定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其中該偵測該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一連結識別碼匹配,以決定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的步驟更包含有:當該第一資料的第二部分與該連結識別碼匹配時,決定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完成。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一種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裝置,包含有存儲單元、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與控制器。存儲單元用於暫存第一資料,其中第一資料係自通訊系統所接收的輸入信號取得。標頭檢 查序列偵測電路耦接於存儲單元,用於執行標頭檢查序列偵測,其中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能夠藉由利用至少一偵測窗偵測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標頭檢查序列。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耦接於存儲單元,用於執行連結識別碼偵測,其中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能夠偵測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連結識別碼匹配。控制器耦接於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與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用於當標頭檢查序列失敗發生時,控制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以執行標頭檢查序列偵測,以及當於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中偵測到有效標頭檢查序列時,更控制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以執行連結識別碼偵測,以決定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其中當該第一資料的第二部分與該連結識別碼匹配時,該控制器決定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完成。
上述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藉由偵測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標頭檢查序列,以及於偵測到有效標頭檢查序列時,偵測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連結識別碼匹配,來決定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達到了可靠而高效地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操作的效果。
在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彙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硬體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後續的請求項當中所提及的「包含」係為一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以外,「耦接」一詞在此係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於一第二裝置,則代表該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氣連接於該第二裝置,或透過其他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氣連接至該第二裝置。
請參閱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通訊系統(例如無線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標頭再同步的裝置100的示意圖。其中本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符合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Microwave Access,以下簡稱為WiMAX)規範。如第4圖所示,裝置100包含存儲單元(例如記憶體110)、標頭檢查序列(Header Check.Sequence,以下簡稱為HCS)偵測電路120、連結識別碼(Connection IDentifier,以下簡稱為CID)偵測電路130與控制器 140。其中控制器140在實作時可包含用於在不同狀態之間切換的狀態機。
根據本發明,記憶體110能夠暫時存儲輸入信號108所擕帶的第一資料,其中第一資料係自輸入信號中取得,例如由自無線通訊系統接收的無線信號取得。此外,HCS偵測電路120能夠執行HCS偵測,即能夠利用至少一偵測窗來偵測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的HCS(例如符合第3圖所示HCS(8)欄位的HCS)。本實施例之CID偵測電路130用於執行CID偵測,其中CID偵測電路130能夠偵測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CID匹配。另外,控制器140能夠控制HCS偵測電路120以於HCS失敗發生時,執行HCS偵測,並且更於在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偵測到有效HCS時,控制CID偵測電路130執行CID偵測,以決定PDU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用於通訊系統,例如無線通訊系統之執行PDU標頭再同步的方法910的流程圖。方法910一般於HCS失敗發生時被執行。方法910可由第4圖所示的裝置100實施完成,並且更進一步的描述如下。
步驟912中,於控制器140的控制下,HCS偵測電路120利用至少一偵測窗來偵測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的HCS,其中第一資料的資料量對應於偵測窗的大小,並且等於自無線信號得到的PDU標頭的資料量。於步驟912,控制器140中的狀態機處於HCS偵測狀態。假若HCS偵測電路120決定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存在有效的HCS,則狀態機切換至CID偵測狀態,因此進入步驟914;否則,再回到步驟912,以重複HCS偵測,此時HCS偵測係關於些微不同於第一資料之第一部分的資料。其中些微不同於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的資料包含第一資料的部分資料,且亦自無線信號取得,並且暫存於存儲單元(例如本實施例的記憶體110)中。
步驟914中,於控制器140的控制下,CID偵測電路130偵測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CID匹配,以決定PDU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假若第一資料的第二部分與CID匹配,則控制器140決定PDU標頭再同步完成,因此第5圖所示的流程結束;否則(即控制器140決定PDU標頭再同步未結束),則重新回到步驟912,控制器140可控制HCS偵測電路120重複HCS偵測,和/或控制CID偵測電路130重複CID偵測。此時HCS偵測和/或CID偵測係關於些微不同於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的資料。其中 些微不同於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的資料包含第一資料的部分資料,且亦自無線信號取得,並且暫存於存儲單元(例如本實施的記憶體110)中。
依據本實施例,於步驟912,HCS偵測電路120藉由根據第一資料的第三部分計算HCS值,並且再藉由偵測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與HCS值匹配,來偵測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的HCS。假若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與HCS值匹配,則HCS偵測電路120決定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存在有效的HCS。本實施例中,無線通訊系統符合WiMAX規定,上述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之資料量等於一位元組,且各偵測窗的大小不少於六位元組。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5圖所示方法利用的複數偵測窗的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一般MAC標頭(Generic MAC Header,以下簡稱為GMH)#0與有效載荷#0分別表示不同的欄位。特別地,本實施例中,HCS偵測電路120利用複數偵測窗來偵測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的HCS。上述偵測窗例如為第6圖所示的偵測窗HCSW(0)、HCSW(1)、HCSW(2)、HCSW(3)、HCSW(4)與HCSW(5)。偵測窗開始於表示HCS失敗起始點的時間點TF ,一個接一個地被啟用,並且複數偵測窗中每 兩個接連啟用的偵測窗對應於相同的預設延遲量T1 。本實施例中,預設延遲量T1 代表一位元組延遲。請注意,預設的延遲量T1 代表一位元組延遲僅為說明本發明,而不是用以限制本發明。預設的延遲量T1 可視設計標準,自不同的長度中選擇其一。本實施例中,第一資料的資料量等於六位元組,且預設的延遲量等於第一資料之第一部分的資料量,例如一位元組。此外,如第6圖所示,後續啟用的偵測窗具有同樣的六位元組大小,且被重複使用,直到本實施例中代表HCS再同步狀態起始的時間點TR 。由此,複數偵測窗根據週期T6 ,被連續地重複使用,直到PDU標頭再同步完成。
相應地,本實施例中,前述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對應於第一資料的六位元組中最後一位元組,前述第一資料的第二部分對應於第一資料的六位元組中第四和第五位元組,以及前述第一資料的第三部分對應於第一資料的六位元組中前五個位元組。因此,參考第3圖所示之MAC PDU的MAC標頭範例,一旦於上述偵測窗之一特定偵測窗所封閉的第一資料中偵測到有效HCS,假若預設CID欄位(例如由特定偵測窗所封閉之第一資料的第四與第五位元組)的內容與對應於所考慮的連結之CID匹配,則達到PDU邊緣匹配條件,因此,PDU標頭再同步完成。例如,於第6 圖所示的情形,特定偵測窗為最後一個重複使用的偵測窗HCSW(4)(即第6圖中粗線顯示的偵測窗)。
請注意,本實施例中PDU邊緣匹配條件的錯誤報警可能性Pfa 描述如下:Pfa =(1/256) (1/(2^16)) NCID ; 其中參數NCID 表示接收到CID的數量。一般地,參數NCID 不大於256。
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變形例,無線通訊系統可以不完全符合WiMAX規範。然而,偵測窗的數量、偵測窗的大小、第一資料的資料量、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的資料量與預設延遲量能夠根據所需的新規範改變,因此不會阻礙本發明的實施。
相對於先前技術,本發明的方法與裝置既不需要獲取整個PDU,也不需要利用CRC32資訊來保護整個PDU。因此,本發明的方法與裝置之效能優於先前技術。
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於,本發明的方法與裝置可以即時(on-the-fly)再同步PDU邊緣,而不會忽略PDU邊緣匹配條件。 因此,本發明的方法與裝置之效能優於先前技術。
本發明的另一優勢在於,根據第一實施例,本發明的方法與裝置僅需要對應於六個偵測窗的六個CRC8產生器和/或檢測器邏輯電路。因此,本發明所需的硬體架構較先前技術的簡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裝置
108‧‧‧輸入信號
110‧‧‧記憶體
120‧‧‧HCS偵測電路
130‧‧‧CID偵測電路
140‧‧‧控制器
第1圖為根據先前技術之通常用於無線通訊系統的訊框結構示意圖。
第2圖對應於第1圖所示訊框結構之DL叢格式的範例示意圖。
第3圖為一般用於第2圖所示DL叢格式MAC PDU中之MAC標頭的範例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於通訊系統之執行PDU標頭再同步的裝置的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用於通訊系統中之執行PDU標頭再同步的方法流程圖。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第5圖所示方法利用的複數偵測 窗的示意圖。
100‧‧‧裝置
108‧‧‧輸入信號
110‧‧‧記憶體
120‧‧‧HCS偵測電路
130‧‧‧CID偵測電路
140‧‧‧控制器

Claims (13)

  1. 一種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包含有:當一標頭檢查序列失敗發生時,藉由利用至少一偵測窗偵測一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一有效標頭檢查序列,其中該第一資料係由該通訊系統所接收的一輸入信號取得;以及當於該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偵測到有效標頭檢查序列時,偵測該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一連結識別碼匹配,以決定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其中該偵測該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一連結識別碼匹配,以決定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的步驟更包含有:當該第一資料的第二部分與該連結識別碼匹配時,決定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完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的資料量大致等於自該輸入信號取得的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的資料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其中該第一資料的資料量對應於該偵測窗的大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其中該偵測一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標頭檢查序列的步驟更包含有:根據該第一資料的第三部分計算一標頭檢查序列值;以及偵測該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與該標頭檢查序列值匹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其中該偵測一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有效標頭檢查序列的步驟更包含有:當該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與該標頭檢查序列值匹配時,決定該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存在該有效標頭檢查序列。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更包含有:當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未完成時,重複該標頭檢查序列偵測步驟和/或該連結識別碼偵測步驟,該重複的標頭 檢查序列偵測步驟和/或該連結識別碼偵測步驟係關於自該輸入信號取得的一些微不同於該第一資料之第一部分的資料。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其中該些微不同於該第一資料之第一部分的資料包含該第一資料的部分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偵測窗包含複數偵測窗。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其中該等偵測窗被連續重複使用,直到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完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其中該通訊系統符合微波存取全球互通規範。
  11. 一種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裝置,包含有:一存儲單元,用於暫存一第一資料,其中該第一資料係自該通訊系統所接收的一輸入信號取得;一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耦接於該存儲單元,用於執行標頭檢查序列偵測,其中該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能夠藉由利用至少一偵測窗偵測該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一有效標頭檢查序列;一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耦接於該存儲單元,用於執行連結識別碼偵測,其中該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能夠偵測該第一資料的至少第二部分是否與一連結識別碼匹配;以及一控制器,耦接於該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與該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用於當一標頭檢查序列失敗發生時,控制該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以執行該標頭檢查序列偵測,以及當於該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中偵測到有效標頭檢查序列時,更控制該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以執行該連結識別碼偵測,以決定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是否完成;其中當該第一資料的第二部分與該連結識別碼匹配時,該控制器決定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 同步完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裝置,其中該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藉由根據該第一資料的第三部分計算一標頭檢查序列值,並且藉由進一步偵測該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與該標頭檢查序列值匹配,來偵測該第一資料的第一部分是否存在該有效標頭檢查序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裝置,其中當該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未完成時,該控制器控制該標頭檢查序列偵測電路重複執行該標頭檢查序列偵測和/或控制該連結識別碼偵測電路重複執行該連結識別碼偵測,該重複執行的標頭檢查序列偵測和/或連結識別碼偵測係關於一些微不同於該第一資料之第一部分的資料,並且該些微不同於該第一資料之第一部分的資料包含該第一資料之部分資料以及係自該輸入信號取得,並且暫存於該存儲單元。
TW097131086A 2008-04-07 2008-08-15 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 TWI3816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099,118 US7864815B2 (en) 2008-04-07 2008-04-07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protocol data unit header re-synchron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3865A TW200943865A (en) 2009-10-16
TWI381690B true TWI381690B (zh) 2013-01-01

Family

ID=41133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1086A TWI381690B (zh) 2008-04-07 2008-08-15 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64815B2 (zh)
CN (1) CN101557241B (zh)
TW (1) TWI3816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2921B (zh) * 2010-01-29 2015-03-2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码流结构及方法
US9219573B2 (en) * 2013-03-15 2015-12-22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audio PDU transport elements in digital radio broadcast receive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631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ata pattern detection using adaptive search windows
US20080002567A1 (en) * 2006-06-29 2008-01-03 Yair Bourlas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acket deline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301B (zh) * 2006-03-22 2011-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重排重组方法及其基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631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Seagate Technology Llc Data pattern detection using adaptive search windows
US20080002567A1 (en) * 2006-06-29 2008-01-03 Yair Bourlas System and process for packet deline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3865A (en) 2009-10-16
CN101557241B (zh) 2012-10-03
US7864815B2 (en) 2011-01-04
US20090252031A1 (en) 2009-10-08
CN101557241A (zh) 2009-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5015B1 (en) WiMAX MAC
US814983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MAC layer data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926623B2 (ja) RRC(radioresourcecontrol)−サービスデータユニットの受信
JP5572220B2 (ja) 断片化パッキング拡張ヘッダーを伴うmacpduを伝送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784488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burs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97535B2 (en) Error resilient protocol data unit boundary detection
JP425638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US8166375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reception method
WO2005088878A1 (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 data burs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106890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중복 재전송에 따른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US812601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decoding of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s
EP2129031A1 (en)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eiving side apparatus
EP1997261B1 (en) Method, module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ata packet frames
TWI381690B (zh) 用於通訊系統中執行協議資料單元標頭再同步的方法與裝置
US9819602B2 (en) Efficient datagram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for packet-switched networks
JP5648631B2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008077B2 (en) Method for quick map recovery in case of error in MoCA
US952565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reorder depth in 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
JP5362131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084907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