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6921B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loor in push to servic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loor in push to ser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6921B
TWI376921B TW096127157A TW96127157A TWI376921B TW I376921 B TWI376921 B TW I376921B TW 096127157 A TW096127157 A TW 096127157A TW 96127157 A TW96127157 A TW 96127157A TW I376921 B TWI376921 B TW I3769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server
media
messag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7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24387A (en
Inventor
Kang-Suk Huh
Sung-Mu Son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24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24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6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69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04L65/4038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with flo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Description

1376921 九、發明説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揭露書係關於一種隨壓即用(ρτ)(如隨壓即通話、隨 壓即檢視、或隨壓即傳資料)服務且尤係一種在ρτ服務中 控制發言權(通話叢發權限或媒體叢發權限'允許發送媒體 叢發等等)的方法及裝置。 【先前技術】 ρτ服務係一類型之半雙工通訊服務,例如ρττ(隨壓即 通話)用於藉由發送聲音(音訊)資料提供呼叫服務,(隨 壓即檢視)用於發送影像(視訊)資料,且pTD(隨壓即送資料) 用於發送各種資料。在一經由ρτ服務中之一伺服器建立的 對話内參與的客戶端中,一具有通話叢發權限(或媒體叢發 權限或發言權)或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之客戶端,會發送 包括音訊或視訊之媒體資料(如通話叢發或媒體叢發),然 後在對話中參與之剩餘客戶端接收所發送媒體資料。 PT服務中之PT客戶端可與複數不同ρτ客戶端通訊而 無須施行撥號過程、用於呼叫連接之等待過程及呼叫連接 曰調提供過程’因此其可支援比普通行動通訊终端更快速 的通訊服務。同樣地,PT服務可將一使用者之聲音及資料 發送至單一接收者(1對1)或至在群組聊天對話中之群組接 收者(1對多)。 相關技術令之PT服務包括選擇(藉由特定客戶端)_或 多數其他客户端及邀請其在PT對話中,建立在邀請客戶端 丄丄 (起源客戶端)及受邀客戶 已於其間建立對話之客戶 其他資料。 在PT服務中,在使用者經由其PT終端發送例如音訊、 ;或八他貝料之媒體資料前,使用者必須從一 ΡΊΠ司服器 透過細胞通話)飼服器)請求一允許以發送 .媒體資料(或
"叢發權限或媒體叢發權限或發言權’以下 其可稱為「媒賴豐·益 、叢發權限」)。使用者可在從ρτ伺服器授權 '發權限後發送該媒體資料。因此,控制使用者终端 媒體叢發權限稱為通話叢發控制(或媒磁叢發控制)。此 卜關於此媒體叢發控制,一具有媒體叢發權限而可經由 3通道發送媒體資料之特定使用者可能受到限制,其功 能係稱為「通話叢發廢止」。
端(终止客戶端)間的對話,且在 端間傳輸/接收聲音(音訊)及/或 第1圖係—PT伺服器之狀態轉變(狀態機器)的圖式(從 T伺服器的觀點)’其係根據相關技術用於一 PT客戶端的 媒體叢發操作。第1圖說明對於ρτ客戶端(即終端)之媒體叢 發(或通話叢發)操作的Ρτ伺服器之各種狀態,。在第1圖内橢 圓形中所7K之狀態可取決於各狀態之特冑來分類為一穩定 狀態及轉變狀態。事件係在第1圖中之方形中指示。 在第1圖中所示之相關狀態係描述如下。 開始-停止」狀態指示一其中在一 ΡΤ伺服器及一相關 PT客戶端間無SIP(對話初始協定)對話存在之狀態。下文 中’此Γ開始·停止」狀態稱為「〇(零)狀態」。 狀態「U :不允許且MB_Idle」係一穩定狀態,且指示一 其中一 權限請 —通話 發送至 係稱為 狀 伺服器 的狀態 器。下 狀態下 器結束 等計時 尸竭接队嗅时取贫(蜾體最發) 求之狀態。換句話說,且 . DT . 其係一其中pt客戶端可發送 叢發(媒體叢發)請求(磁兔「 m為 MB一Request」)以將媒體叢 PT伺服器之狀態。下々ώ 「 文中,狀態「U:不允許且MB_idie 「第一狀態」。 _ 態「U ·允許」係—猫令UL.社
穩疋狀態,且指示一其中一 PT
已授權允許以將媒體業级a W 称篮最發發送至一相關ΡΤ客戶端 因此該相關ΡΤ客戶端可將媒體叢發送至伺服 文中,此狀態「II:允許」稱為「第二狀態」。在此 ’ PT飼服器操作(開始)一 τ i計時器(即RTp媒體計時 )及一 T2計時器(即停止通話計時器卜下文將解釋此 器。 狀態「U:不允許但發送媒體」係一轉變狀態,及指 不其中PT伺服器從一木具有通話叢發權限之ρτ客戶端接 收媒體資料(或RTP媒體封包)的狀態。在下文中,此狀態 「υ ··不允許但發送媒體」可稱為「第三狀態」。在此狀態 中,ΡΤ伺服器操作/開始_ Τ8計時器(即媒體叢發廢止計時 器)。 狀態r U :擱置MB_Revoke」係一轉變狀態,且一 ΡΤ伺服 裔在發送MBCP(媒體叢發控制協定)媒體叢發廢止訊息後 之寬限週期期間使用此狀態。下文中,此狀態「U :擱置 MB_Revoke」係稱為「第四狀態」《在此狀態下,打伺服器操 作/開始一 T3計時器(即,開始通話寬限計時器),且該T3 計時器執行之一週期係對應於該優美週期。 1376921 狀態「U :等待MBj^oke」係一穩定狀態,及指示—其 中pt服務未獲授權一允許以發送由相關ρτ客戶端請求之 媒體叢發,達到在T9計時器操作/執行之某一週期的狀態。 當相關ΡΤ客戶端持續發送媒體資料超過一允許發送媒體 叢發時之週期(即丁2計時器執行直至其失效之週期)時,ρτ 祠服器懲罰該相關ΡΤ客戶端。在此狀態下,ΡΤ伺服器操作 /開始T9計時器(即重試後計時器(Retryaftertimer))。下文中, 此狀態「u :等待MB—Revoke」稱為r第五狀態」。 狀態「U :不允許且ΜΒ—Taken」係一穩定狀態’及指示 一其中當另一 PT客戶端(即未聯結之ρτ客戶端,其並非已 允許發送媒體叢發之聯結PT客戶端)請求允許以發送一媒 鱧叢發時’一 PT伺服器通知另一 ρτ客戶端已取得允許以發 送媒體叢發。下文中,此狀態r U:不允許且MB_Taken」稱 為「第六狀態」。 在第1圖之以上描述中介紹的計時器Tl、T2、T3、T8 及T9係用來限制或控制在ρΤ伺服器及聯結ρτ客戶端間之 媒體叢發(MB)的發送。下文中係描述此等計時器的操作。 大體上’從PT客戶端發送至一 ρΤ伺服器之媒體資料係依一 RTP(即時協定)封包格式發送》 T 1計時器(gjp媒體計晬器姑走、 T 1計時器係經調適以計數一 PT伺服器在已接收一先 前RTP封包後是否在一可用時間週期内接收一後續RTP封 包。大體上係將T1計時器設定成4秒作為其一預設值。在 一終端發送媒體資料(即RTP媒體封包)至一 ρτ伺服器後, 1376921 當pt伺服器接收一第一 RTP封包時,丁丨計時器開始且其 只要接收下一 RTP封包即重新開始。當ρτ伺服器接收最後 RTP封包時,T1.計時器停止或失效。 Τ2計時器(停止通話計時装)_
Τ2計時器係調適以計數_已允許(授權)週期,其中一 具有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發言權或通過叢發權限)之終 端可發送媒體資料。當該终端發送一第一 rTP封包時,ρτ 词服器開始Τ2計時器。Τ2計時器大體上預設至30秒。 Τ3計時器C停止通話寬限計吟哭、 Τ 3計時器係調適以計數一寬限週期,其中ρ τ伺服器即 使在Τ2計時器失效後亦可進一步接收媒體資料。在此,寬 限週期指一種超過裕度時間,其允許ΡΤ伺服器即使在Τ2計 時器失效後接故媒體資料•即,即使具有允許以發送媒體 叢發之終端在允許終端發送媒體資料的之週期後已發送媒 體資料,ΡΤ伺服器允許在Τ3計時器之設定週期期間(即Τ3 計時器失效前)從終端接收之媒體資料。 Τ 9計時器(重試後計時器、 Τ 9計時器係經調適以計數當終端超過一允許週期而 發送媒體資料時給予其之懲罰時間,終端在該懲罰時間不 允許向ΡΤ伺服ρ請求媒體叢發權限。當終端超過由Τ2計時 器設定之一值(在其後)發送媒體資料時(即在用於發送媒 體資料之允許週期後),ΡΤ伺服器將一 MBCP廢止訊息或 TBCP廢止訊息發送至該終端,而後開始Τ3計時器。當ΡΤ 伺服器在由Τ3計時器設定之時間期間可能未從該終端接 1376921 收mbcp釋放訊息或TBCP釋放訊息時,其開始T9計時器, 以致不允許該终端請求媒髋叢發權限且發送媒體資料達 到對應於由T9計時器設定之時間值的某一週期(即在以計 時器之執行週期期間)。 計時器(通話叢發廢止計時器) T8計時器係在由PT祠服器發送一 MB_Rev〇ke訊息之時間 處開始。當該終端未在一由T8計時器設定之值(即時間週期 内發送一 MB一Revoke訊息時,PT伺服器重新開始T8計時器以 等待接收由终瑞發送之MB_Release訊息。 第2圖係一說明根據相關技術獲取一允許以在一 ρτ飼 服器及终端間發送媒體叢發及傳輸媒體資料的訊號流程 圖。 下文中,說明係參考關於第1及2圖提供。在此,係假 設一 sip對話係在第1圖中ρτ伺服器之零狀態初始,而後ρτ 伺服器藉由將一 MB一Idle訊息發送至各終端(ρτ客戶端裝置) 而轉變(改變)成為第一狀態。即,PT伺服器係在一其中各 終端可自PT伺服器請求一允許(即媒體叢發權限)以發送媒 體叢發的狀態。 終端A、B及C之各者將一用於請求發言權(媒體叢發權 限或通話叢發權限),或一允許以發送一媒體叢發(即 「MB_Release」)之訊息發送至PT词服器(S1)。若PT飼服器決 定授權一允許以將媒體叢發發送至終端A,則PT伺服器將 MB_Granteded訊息發送至终端A以回應於其MB一Request訊息。同 時,PT伺服器將一指示終端A已取得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 10 1376921
之訊息(即MB_Taken)發送至终端B及C(S2)。透過此等步驟s i 及S2,PT伺服器相對於终端A之操作狀態可從第一狀態轉 變至第二狀態(即狀態「U:允許J )’如第1圖中所示。因 此’终端A現可將媒體資料(或RTP媒體封包)在由T2計時器 設定之週期(即在T2計時器之執行週期期間)内發送至PT伺 服器。同樣地,因為终端B及C已接收MB一Taken訊息,透過步 驟S 1及S 2 ’ P T伺服器相對於終端B及C之操作狀態對應於第 六狀態(「U :不允許且MB_Taken」,如第1圊中所示。 因為PT伺服器相對於第1圖中終端A的狀態對應於第 二狀態(即狀態「U:允許」),故終端A可將媒體資料(或 RTP媒體封包)發送至PT伺服器(S3)。在此,當接收一由終 端A發送之第一 RTP媒體封包時,ρτ伺服器可同時開始T1 計時器及T2計時器。
若終端A發送一訊息用於釋放該允許,以在其被允許 發送媒體資料之週期(即在由T2計時器設定之一值(時間週 期))内發送媒體叢發(即MB_Release訊息)時,PT伺服器相對於 终端A之狀態可自第二狀態轉變成為第一狀態,如第斶中 :示。同樣地’ 服器可停止執行了2計時器(即τ2計時 器在其失效前停止)。然而,若允許終端Α發送媒體資料之 週期(即由T2計時器設定之值(時間週期))失效,p丁飼服器 將-用於廢止該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之訊息(即mb緣訊 息)發送至終端A。 大體上’來自-終端之訊息及媒體資料(或RTp媒體封 包)可在-實II通訊環境下經由不同網路選路路徑發送。然 1376921 而’此實體通訊環境在經由不同網路選路路徑接收訊息及 媒體資料時可能包括一轉變延遲。此外,此情況可使ρτ伺 服器相對於該终端之目前狀態在第1圖之狀態機器圖中非 預期地成為第三狀態(如「U:不允許但發送媒體」)。 例如,當PT伺服器係於第二狀態中而後從终端接收一 MB_Release訊息時,ρτ伺服器自第二狀態轉變至第一狀態。
若PT伺服器接著接收由終端比MB一Release訊息早發出,但因 為在選路路控中之延遲而較晚到達PT伺服器之媒體資料 (RTP封包),則ρτ伺服器自第一狀態轉變至第三狀態,如 第1圖所示。但在此時因為在第三狀態中該终端無法自ρτ 伺服器請求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且PT伺服器需要回到 第一狀態以使終端能請求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故第三 狀態係不符合需求。此外,PT伺服器可能無法在該時間回 到第一狀態,因為如此進行時,PT伺服器需要接收在該時 間不可能發生的另一 MB一Release訊息。結果,根據相關技術 之第1圖的狀態機器圖之終端可能被保持在非預期圖狀態 (如第三狀態),其中無法自PT伺服器請求一允許以發送媒 體叢發,其係一問題》 例如,當由終端循序發送RTP媒體封包及訊息 時,MB_Release訊息可能比RTP媒體封包更早到達ρτ飼服器-, 或反之亦然。在該情況下,在經由其他網路選路路徑接收 MB_Release訊息後,P T祠服器可能經由某些網路選路路徑接 收一部分RTP媒體封包(如由終端發送之RTP媒體封包之最 後或另一 RTP媒體封包)。此時,因為PT伺服器已接收 12 1376921
MB_Release訊息,PT伺服器相對於第1圖之狀態圖中的终端之 狀態,係自第二狀態(即rU:允許j)轉變成為第一狀態(即 「U :不允許且MB_Idle」)。之後,即使ΡΤ伺服器已接收最 後RTP媒體封包,其無法辨識該已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已 比業經接收之MB_Release訊息更早發送。因此,PT伺服器決 定不具有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之终端已發送該媒體資料 (即該已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因此’ PT伺服器丟棄該 已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然後將一 MB_Revoke訊息(指示將授 權予該终端發送媒體叢發的該允許已被廢止)發送至該终 端(即此對應於第1圖之「情況1」)。意即,在根據相關技 術之第1圖的狀態圖中,PT伺服器相對於該終端之狀態從 第〆狀態(即「U:不允許且MBJdlej改變成第三狀態裡(即 「U:不允許但發送媒體」)。在第1圖的第三狀態中,PT 祠服器將MB_Revoke訊息發送至該終端及同時操作T8計時器 (即此對應於第1圖之「情況2」)。然而,情況2會重覆直至 PT伺服器從該終端接收一 MB_Release訊息,且PT伺服器相對 於該終端之狀態可保持在第1圖之狀態機器圖中的第三狀 態。若情況2重覆,則從終端之觀點,該終端可能被不利地 處理’因為其可能無法向PT飼服器請求媒體叢發權限(允件 發送媒體叢發),儘管先前已發送MB一Release訊息。此係—其 中玎能因為由該終端發送之訊息的不同網路選路路徑而發 生的問題。 此外,因為由該終端發送之訊息的不同網路選路路 徑,結果該終端可能非預期地到達第1圖之狀態圖中的第五 13 1376921 狀態(即「U:等待MB_ReVQke」)。即,在獲授權允許以發送 媒體叢發後,终端(或ρτ客戶端)可在用於發送媒體資料之 允許週期期間(即對應於Τ 2計時器之設定值的時間週期)將 媒體資料(即序列之RT Ρ媒趙封包)發送至ΡΤ词服器。在一 些情況下,由终端發送之該序列RTP媒體封包具有順序號 竭。同樣地,最後RTP媒體封包之順序號碼上的資訊可包 括在MB Release訊息中。
儘管該终端已在T2計時器上之設定時間(如3〇秒)内循 序發送該序列RTP媒體封包(即媒體資料)及訊息 至PT词服器’該等訊息(即rTP媒體封包及訊息) 因為其不同網珞選路路徑可由PT伺服器非循序地接收(與 其循序發送相比)。例如,當RTP媒體封包及MB_Release訊息 係循序發送時,MB_Release訊息可能比RTP媒體封包更早到達 PT伺服器。即’在接收由該終端發送之MB_Releasem息後, PT伺服器可接收RTP媒體封包的一部分(如,由該終端發送 之RTP媒體封包的最後RTP媒體封包)。在此,PT伺服器檢 查(即擷取及分析)包括在MB_Release訊息中之最後RTP媒體 封包的順序號碼上之資訊,而後等待直至接收最後RTP媒 體封包。即,PT伺服器相對於該終端之狀態仍維持於第1 圖之第二狀態(即狀態「U:允許」)。然而,若T2計時器失 效,而PT伺服器等待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PT伺服器將 MB_Revoke訊息發送至終端(即,此對應於第1圖的情況3 )。在 此,PT伺服器相對於終端之狀態從第二狀態轉變成第四狀 態(即狀態「U :擱置MB_Revokej。之後,當接收最後RTP媒 14 1376921
體封包時,PT伺服器可將最後接收RTP媒體封包視為無效 (未允許之封包)’即其未在用於發送媒趙資料之該允許週 期時間(即T2計時器之設定週期)内到達,且從而懲罰該终 端。因此,PT伺服器相對於终端之狀態從第四狀態轉變至 第五狀態(即狀態「U :等待MB_Revoke」,即成為其中該终端 受懲罰(處罰)之狀態。意即,第五狀態中之終端在懲罰週 期的持續時間(即對應於T9計時器之設定值的時間週期)中 不能向PT伺服器請求媒體叢發權限。 因此,在一其中該終端於用以發送媒體資料之允許週 期(如由T2計時器設定之時間週期;如30秒)内循序發送 RTP媒體封包(媒體資料)及MB_Reiease訊息之情況中,若用於 發送媒體資料之允許週期在PT伺服器已首先接收MB_Release 訊息’但由於網路選路路徑之轉變延遲而尚未接收RTP媒 體封包之一部分(即最後RTp媒體封包)的狀態下經過時,終 端可能在針對T9計時器設定之時間週期(如30秒),不合需 求地處於其可能無法向PT伺服器請求媒體叢發權限之一 狀態’其不符合需求。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控制ΡΤ伺服器的狀 態之方法及裝置’其克蜱與相關技術關聯之限制及缺點。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ΡΤ客戶端裝置(終端)及一 ΡΤ词服器,其可提供有效之媒體叢發控制技術。 此外’本發明之此揭露書係允許一終端(ΡΤ客戶端裝 15 1376921 置)請求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發言權或媒體叢發權 限),即使一 PT伺服器在自终端接收一用於釋放該允許以 發送媒體叢發之訊息後才接吹某/媒體資料。 本發明之此揭露書亦允許一终端(PT客戶端裝置)請求 一允許以發送一發送媒體叢發而不限制(抑制或控制)該終 - 端請求允許發送媒體叢發達到某一時間週期,即使用於允 :· 許發送媒體叢發之一已允許時間週期,在PT伺服器自該終 Φ 端接收一用於釋放該允許發送媒體叢發之訊息後已經過。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係提供一種用於控制一 it壓即 用(PT)伺服器之狀態的方法,其包含:當由該ρτ伺服器接 收一媒體叢發釋放訊息時,由一第二狀態中之一 ρτ伺服器 轉變至第一狀態;及若在該第一狀態之ΡΤ伺服器從一打客 戶端接收一媒體封包’且若在先前第二狀態之ΡΤ伺服器已 接收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藉由ρτ伺服器保留在第一狀態 中。 根據本發月之另一態樣,其提供一種用於控制一隨壓 • 即用(ρτ)飼服器之狀態的方法,其包含:當接收該媒體叢 發釋放訊息時,由該第二狀態中之該ΡΤ伺服器轉變至一第 狀IL當已接收媒體封包而該ρτ伺服器係在該已轉變 第一狀態中時’由該PT伺服器決定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是 . $已在先前第二狀態中接收;且若該決定步驟決定媒體叢 S釋放訊息已在先前第二狀態中接收,當接收媒體封包時 梦由該PT飼服器保留户 藉 示留在已囀變第一狀態中。該方法進一步 句含:當一 T2計時器 包 係執行時,藉由在第二狀態中之一 Ρτ 16 1376921 伺服器自一 PT客戶端接收一或多數媒體封包;及當T2計時 器執行時,藉由在第二狀態中之ΡΤ伺服器從該ΡΤ客戶端接 收一媒體叢發釋放訊息。
根據本發明另一態樣,其提供一種用於控制一隨壓即 用(ΡΤ)伺服器之狀態的方法,其包含:在計時器Τ2之失效 (當Τ2計時器失效)時藉由一第二狀態中之一 ΡΤ伺服器決定 是否已接收一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及若該決定步驟決定已 接收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則根據該決定結果藉由該ΡΤ伺 服器自第二狀態轉變至第一狀態,或自第二狀態轉變至第 四狀態。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其提供一種控制一隨壓即用 (ΡΤ)伺服器之狀態的方法,其包含:在計時器Τ2執行時藉 由一 ΡΤ伺服器接收一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在計時器Τ2之失 效(當Τ2計時器失效)時藉由該ΡΤ伺服器決定是否已接收該 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及當該決定步驟決定已接收該媒體叢 發釋放訊息時,由該ΡΤ伺服器轉變至一媒體叢發間置狀 態。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其提供一種隨壓即用(ΡΤ)客 戶端裝置,其包含:一控制器,其係用以將至少一媒體封 包及一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傳輸至一 ΡΤ伺服器,自ΡΤ伺服器 接收一媒體叢發閒置訊息,以回應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 及在接收該媒體叢發閒置訊息後將一媒體叢發請求傳輸至 該ΡΤ伺服器,其中若ΡΤ伺服器已在一計時器Τ2之前接收媒 體叢發釋放訊息,媒體叢發閒置訊息係從該ΡΤ伺服器接 17 1376921 收。
根據本發明另一態樣’其提供一種隨壓即用(PT)客戶 端裝置,其包含:一控制器,其係用以將至少一媒體封包 及一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傳輸至一 ΡΤ伺服器,以自該ΡΤ伺服 器接收一媒體叢發閒置訊息’來回應該媒體叢發釋放訊 息’及在接收該媒體叢發閒置訊息後將一媒體叢發請求傳 輪至該ΡΤ伺服器,其中若該ΡΤ伺服器在接收該媒體叢發釋 放訊息後於一第一狀態申接收至少一媒體封包,該媒體叢 發請求被傳輸,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由該ΡΤ伺服器在一先 前狀態中接收。 本申請案之此等及其他目的將可從下文中提供之詳細 說明更易於瞭解。然而,應理解詳細描述及特定實例(儘管 指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係僅舉例言之,因為熟習此 項技術人士自此詳細說明中將會明瞭本發明之精神及範鳴 内的各種變化及修改。
【實施方式】 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揭露書可應用於提供ΡΤ服 務之Ρ Τ通訊系統及相關裝置。然而,此揭露書可不限於此 等應用,而係可應用於可將此揭露書之技術特徵應用於其 之所有有線/無線通訊系統及相關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當一具有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 發(發言權或媒體叢發權限)之終端,在允許發送媒體叢發 之一週期内’將媒體資料(如不具有順序號碼之RTP媒體封 18 137692! 包)及用於釋放該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之訊息(即MBRelggge) 發送至一 PT伺服器時’即使該pt伺服器由於在不同網路選 路路徑上之轉變延遲而在接收MB_Release訊息後接收媒趙資 料之一部分(如,最後RTP媒體封包或非最後r丁p封包之至 少一 RTP媒體封包)’該终端可被允許請求允許以發送該媒 艏叢發而不受PT伺服器之任何限制。
根據本發明另一態樣,當具有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之 终端’在允許發送一媒體叢發之週期内,循序地將媒體資 料(如具有順序號碼之RTP媒體封包)及訊息發送 時’即使該PT伺服器由於在不同網路選路路徑上之轉變延 遲而首先接收MB_Release訊息,而後直至該允許發送媒體叢 發之該週期經過之前,接收該媒體資料之一部分(如最後 RTP媒體封包或非最後RTP封包之至少一 RTP媒體封包),該 终端可被允許請求該允許以發送該媒體叢發而不受任何限 制。 下文中,本發明較佳具體實施例之架構及操作將參考 咐圖解釋》此揭露書可提出僅用於說明實例之第—及第二 具體實施例。 第一具體實施例應用於其中RTP媒體封包(媒體資料) 具有順序號瑪或其中RT P媒體封包不具有順序號碼之情 况。第二具體實施例較佳係應用於一其中RTP媒體封包(媒 體資料)具有順序號碼之情況,以致PT伺服器藉由檢查包括 在—已接收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如MB_Release訊息)中之「最後 封包順序號碼」資訊,而知悉可接收一或多數額外RTP媒 19 1376921 體封包,且因此可等待將要接收的任何額外RTP媒體封 包。在此,各RTP媒體封包(媒體資料)之順序號碼作為各封 包的識別符,且亦作為一種用於通知各封包之順序(次序) 的指示符。各MB_Release訊息皆包括識別一最後RTP媒體封包 的資訊,例如「最後封包順序號碼」。然而,各RTP媒體封 包可亦或可不在其内包括其順序號碼。
第3圖係顯示根據此揭露書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媒體叢 發控制的訊號流程圖。 下文中,說明係參考第1及3圖進行。在此,係假設一 SIP對話係在第1圖中PT伺服器之零狀態初始,而後ρτ词服 器藉.由將一 MB一Idle訊息發送至各終端而處於第—狀態β意 即,各終端係在一其中其可向ΡΤ伺服器請求一媒體叢發權 限(發言權或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然而,在此提供之 說明係假設一終端Α已自ΡΤ伺服器授權允許以發送_媒體 叢發,此僅作為一實例。 终端A、B及C(PT客戶端裝置)之各者將一用於請求允 許以發送一媒體叢發(即「MB_Release」)之訊息發送至p丁祠 服器(S 10)。當PT词服器決定授權终端A—允許以發送媒體 叢發時,其回應由終端A請求允許發送一嬅體叢發 而將 一授權訊息(MB Granteded)發送至終端A,但將—田w 一 用於通知終. 端A已取得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之訊息發送至终端^及 C(S20)。透過步驟S10及S20,PT伺服器相對於 J v、終端A之狀 態係從第1圖之第一狀態轉變.(改變或移動)成為 ’乐一狀態 (即狀態「U :允許」)。因此,終端A可將媒妒达
研題資料(或RTP 20 1376921
媒趙封包)在由T2計時器設定之允許週期發送至ρΤ词服 器。同時,透過步驟S10及S20,终端B&c已接收励—丁也如 訊息’且因此PT伺服器相對於终端B及C之操作狀態對應於 第1圖中之第六狀態(狀態「U:不允許且。因為終 端A係在第二狀態(即狀態「U:允許」)中,故终端a可將 媒體資料(或RTP媒體封包)發送至pt伺服器(S3〇)。在此, 當接收一第一RTP媒體封包時,PT伺服器操作τι計時器及 T2計時器二者》即’终端a可在由T2計時器設定之一時間 (週期)(如30秒)内發送一序列之rtp媒體封包至ρτ伺服器 (S31至S33)。在此,只要接收到各rtP媒體封包時,ΡΤ伺 服器重新開始Τ 1計時器。Τ 1計時器計數自接收一 rtp媒體 封包之時刻至接收後續RTP媒體封包的時刻間之週期。 當Τ1計時器失效或從终端a接收一 MB_Release訊息時,ΡΤ 词服器決定終端A已完全發送其媒體資料,而後自第1圖之 笫二狀態轉變至第1圖的第一狀態,即,成為一其中終端A 可請求一媒體叢發權限(允許發送一媒體叢發)的狀態。 在此,更詳細解釋步驟S30。如第3圖中所示,终端A 已在一允許終端A發送媒體資料之週期(即一由丁2計時器 設定之值(時間週期))内,將—序列rTP媒體封包發.送至PT 柯服器(S3 1至S33) ’而後已發送一 MB_Release訊息(S34)。在 此’由終端A發送之訊息(即RTP媒體封包及MB_Re丨ease)可經 由不同網路選路路徑發送至PT伺服器,其可導致發生由於 使用不同網路選路路徑之轉變延遲。因此,PT伺服器可在 接收由終端A發送之MB_Release訊息後,接收最後RTP媒體封 21 £ ?' 1376921 包或一或多數RTP媒體封包(其可不為最後RTP媒想封 包)(S34)。
因為當T2計時器仍執行時PT伺服器已在步驟S34接收 MB_Release訊息,ρτ伺服器相對於终端A之一 TBCP(或MBCP) 狀態係從第二狀態(其係目前狀態)(即狀態「U :允許」)轉 變至第一狀態機器(即狀態「U :不允許且MB_Idle」)。PT伺 服器可從終端A接收一用於請求允許發送媒體叢發之訊息 (如MB_Request),其意指在此狀態下視需要终端A可再將一媒 體叢發請求發送至PT伺服器》 接著,根據本發明,如步驟33中若維持在第一狀態中 之PT伺服器接收最後RTP媒趙封包或任何其他RTP媒體封 包,則PT伺服器決定是否已接收一 MB_Release訊息(即PT伺服 器已在第二狀態中接收之訊息狀態{即狀態「U :允許j })。 若其決定已接收MB_Release訊息,則P T伺服器不轉變至第三 狀態(「U:不允許但發送媒體」),其丟棄最後接收或任何 其他RTP媒體封包(未將其傳輸至其他PT客戶端),及維持 在第一狀態中’所以終端A可視需要請求一允許以再發送 一媒體叢發。另一方面,若其決定未接收MB_Release訊息, 則PT伺服器自第一狀態轉變至第三狀態。 在第3圖之實例中,在第一狀態中之ρτ伺服器決定 MB_Release訊息(即’ PT伺服器在第二狀態中已接收之訊息 {即狀態「U:允許j })已接收(如在步驟S34)且因此丟棄已 接收RTP媒體封包,維持在第一狀態及不轉變至第三狀態 (S35),.此與第1圖之相關技術相反。即,當維持在第一狀 22 1376921 態中之PT伺服器接收步驟S33之一 RTP媒體封包時,PT伺服 器相對於终端Α之狀態未從第一狀態轉變.至第三狀態(即 第1圖之狀態「U:不允許但發送媒體j )。結果,即使PT 伺服器已在接收步驟S34之MB_Release訊息後接收步驟S33的 RTP媒體封包,ρτ伺服器可能不決定發送媒體資料的該终 端A不具有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
在以上情況中,PT伺服器在接收步驟S34之MB_Release 訊息後’丟棄在步驟S33接收之最後RTP媒體封包(或任何 其他RTP媒體封包),而後允許終端a仍請求允許以發送媒 想叢發。意即,PT伺服器相對於终端A之TBCP(或MBCP) 狀態仍維持在第一狀態。因此,當終端A在一由T2計時器 設定之時間(週期)(即在允許發送媒體叢發之一週期)内首 先發送媒體資料(即該序列之RTP媒體封包)而後發送 MB一Release訊息時’其可防止終端a可能因為網路選路路徑之 轉變延遲而被不利地處理。因此,PT伺服器相對於該終端 之狀態機器係未從第一狀態轉變至第三狀態。因此,根據 本發明’終端A可自PT伺服器請求一允許以再發送一媒體 叢發且未被懲罰,此係有利及有效。 第4圖係一顯示根據本揭露書第二具體實施例之媒體 叢發控制的訊號流程圖。在此,係假設一 S〗p對話係在第^ · 圖中PT祠服器之零狀態初始’而後ρτ飼服器藉由將一 MB_Idle訊息發送至各終端而處於第_狀態中。即各終端 係在一可自PT伺服器請求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的狀 態。然而,說明係在假設終端A已由ρ Τ伺服器授權該允許 23 1376921 二之 第圖 之3 第 圊 t 4 與 第係 在能 0 功 例及 實作 一操 為之 作 僅 其及 , ο 行S1 t ( 下步 發, 叢中 體例 媒施 送實 發體 以具 \1/ ο 2 驟 步 的 中 例3 施第 實於 體同 具不 一 » 第中 第 之 圖 例體 實.具 此二 在第 ,的 而圖 然 4 。 第 同在相, ο 例 2 S 施 及實 ο 1 體 S 具 實施例中,RTP媒體封包(或媒體資料)之各者具有一順序號 瑪,且MB_Release訊息包括最後RTP媒體封包之一順序號碼上 的資訊。 在如所示(如第4圖)的本發明第二具體實施例中.,即使 來自终端A之MB_Release訊息’已由ρτ伺服器在接收比 MB_Release訊息早發送之最後RTP媒體封包或至少一 rtp媒 體封包(其可能非最後RTP媒體封包)前先接收,PT伺服器 之狀態不從第二狀態轉變(改變)至第一狀態,而是PT伺服 器之第二狀態仍相對於終端A維持。此指示PT伺服器等待 從終端A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或任何其他RTP媒體封 包),直至T2計時器失效。在第4圖中’各RTP媒體封包可 具有順序號碼,所以PT伺服器可依據包含在該已接收 MB_Release訊息令之「最後封包順序號碼」資訊等待最後封 包。 同時,第4圖之第二具體實施例顯示,雖然該序列之 RTP媒體封包(較佳係具有順序號碼)及MB_ReIease訊息,係由 终端A在T2計時器失效前發送至PT飼服器,但MB_Release訊息 可能由於網路選路路徑上之轉變延遲而由PT伺服器先接 收。結果,T2計時器將會在一該PT伺服器未接收到一部分 RTP媒體封包(如最後或至少一 RTp媒體封包)之狀態下失 24 1376921 效。現將根據本發明參考步雜S4〇,更詳細解釋與由ρτ伺 服器接收MB_Release訊息及任何rtp媒體封包相關之操作。
參考步驟S 40,具有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之终端a,在 一允許终端A發送媒體資料之週期(即一由T2計時器設定 之值(時間週期))内將一序列rTP媒體封包發送至PT伺服器 (S41至S43)。在此,較佳係rTP媒體封包之各者具有一順 序號碼。終端A接著在用於發送媒體資料之週期(即由丁2計 時器設定之值(時間週期))期間,將訊息發送至PT 伺服器(S44)。然而,即使已由終端a將RTP媒體封包及 MB_Release訊息循序發送至ρΤ伺服器,各RTp媒體封包及 MB_Release訊息可經由不同網路選路路徑發送。因此,一轉 變延遲可由於封包及訊息已發送之不同選路路徑而發生。
在第4圖之實例申’在T2計時器失效前,ρτ伺服器接 收一 RTP媒體封包(順序號碼1)、一 RTP媒體封包(順序號碼 2)且依此類推(S41及S42)。之後,由於轉變延遲,ρτ伺服 器可在接收最後或任何其他RTP媒體封包(如具有一順序 號碼η的RTP媒體封包)前’首先接收_⑽上士挪訊息(s 4 3及 S44)。在此,PT祠服器可藉由分析包括於該已接收MB_Release 訊息中之最後RTP媒體封包的順序號碼(如n)上之資訊,決 定該已接收RTP媒體封包是否係最後RTp媒體封包。例如, 可檢查在該已操收MB_Release訊息中提供之「最後封包順序 號碼」資訊/參數。PT伺服器可接著在一特定記憶體(如内 建於(已配有)PT伺服器之記憶體或外部記憶體)中儲存該 最後RTP媒體封包之順序號碼上的資訊。 25 1376921 因為包括在已接收MB_Release的「最後封包順序號碼」
資訊指示PT伺服器仍需要接收最後封包,故當ρτ伺服器接 收到MB一Release訊息時,PT伺服器等待接收步琢S43之最後 RTP媒體封包(具有順序號碼η)β並且,ρτ伺服器相對於终 端Α之狀態未從第二狀態轉變至第一狀態,而是ρτ伺服器 此時(S 4 5)根據本發明維持在第二狀態中。結果ρ τ伺服器可 接收由终端A在T2計時器失效前發送之媒體資料(如具有 順序號碼η的最後RTP媒體封包)。 然而’若當Τ2計時器失效時未接收到最後rTP媒體封 包(具有順序號碼η)(如在步驟S43中,最後RTP媒體封包係 在Τ2計時器失效後接收),則ΡΤ伺服器決定其是否已接收 到MB_Release訊息(S46)。即,當Τ2計時器失效而ΡΤ伺服器係 在第二種狀態(「U:允許」)時,PT伺服器不轉變至第四 狀態,而維持在第二狀態(S45)中,而後由PT伺服器決定 MB_Release訊息是否已接收到(S 4 6)。若其決定MB_Release訊息 已接收到,則PT伺服器自第二狀態轉變至第一狀態(「U: 不允許且MB_Idle」),將MB_Idle訊息傳輸至終端A,及丟棄之 後接收的任何RTP媒體封包。在第4圖之實例中,因為ρτ 伺服器已在步驟S44接收MB_Release訊息,步驟S45之PT伺服 器決定MB_Release訊息已接收,而後自第二狀態轉變至第一 狀態,且接著將MB_Idle訊息傳輸至終端A,同時維持在第一 狀態中(S47及S48)。 另一方面,若步驟S4S處之PT伺服器決定未接收到 MB_Release,則PT伺服器將一 MB_Revoke訊息發送至終端 26 1376921 A(S49),且從第二狀態轉變至第四狀態(「υ:擱置 MB_Revoke j ) ( S 5 0) 〇
如以上討論,根據步驟S45處之決定,PT伺服器可知 悉其已在T2計時器失效前於步驟S44處接收MB_Release訊 息。因此,P T伺服器從第二狀態轉變成為第一狀態,使得 終端A可請求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其較有利。意即, 根據本發明’一旦T2計時器失效,ρτ伺服器不將MB_Rev〇ke 訊息發送至终端A。此外,P T伺服器相對於终端A之狀態在 此情況下不從第二狀態轉變(改變)成為第四狀態(即「U: 擱置MB一Revoke」)。然而,若在步驟S45決定在T2計時器失 效之時間點,P T伺服器尚未接收MB_Re[ease訊息,ρ τ伺服器 將MB_Revoke訊息發送至終端A(S49) »在此,PT伺服器相對 於終端A·之狀態係從第二狀態轉變成為第四狀態(即狀態 r U :擱置 MB_Revoke」)(S5 0) » 同時’當T2計時器失效,pT伺服器可操作T3計時器β 若在Τ3計時器失效以前,ΡΤ飼.服器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 (具有順序號碼η),ΡΤ伺服器將最後RTp媒體封包(具有順序 號碼η)發送至終端Β及/或終端C(即,對應於第i圖的情況 4)。然而,當T3計時器失效或維持在第四狀態中之ρτ伺服 器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具有順序號碼η)時,ρτ伺腋器應 考慮終端Α已發送媒體資料(即具有順序號碼η之最後RTP 媒體封包)而無媒體叢發權限(允許發送媒體叢發)β因此, ΡΤ伺服器相對於終端Α之狀態應從第四狀態(即狀態「υ : 擱置MB—Revokej )轉變(改變)成為第五狀態(即狀態「u :等 27 1376921 待MB_Revoke」)。在第五狀態下,pt伺服器懲罰终端A不能 請求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達到某一週期(即達到一由T9計 時器設定之週期)。
因此’在本發明之第二具體實施例中,若PT伺服器在 T2計時器之允許週期内於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前,已從 终端A接收MB_Release訊息,則ρ τ伺服器檢查(分析)有關包括 在MB_Release訊息中之最後RTP媒體封包的順序號碼之資 訊,而後藉由不從第二狀態轉變至第一狀態來等待接收最 後RTP媒體封包。然而,即使在T2計時器失效之時間處, PT伺服器尚未接收最後RTP媒體封包,PT伺服器不自動地 將MB_Revoke訊息發送至終端A,而是係決定是否已接收 MB_Release訊息,及可基於此決定從第二狀態移動至第四狀 態。在相關技術中,當T2計時器失效時,PT伺服器自動地 從第二狀態轉變至第四狀態,其造成計時器T3及T9執行, 在T9其間,終端A不能請求一允許以發送媒體叢發。此係 因為其懲罰該終端太嚴格產生之問題。本發明克服此限制 係因為PT伺服器基於決定步驟S46的結果,選擇性地自第 二狀態轉變至第四狀態。結果.,根據本發明,使用者(终端 A)未.受不必要的懲罰,且PT飼服器+可允許终端a請求一允 許以發送媒體叢發。因此’終端A可依需求獲得提供?丁服-務而無由於網路轉變延遲造成之任何限制》 如以上描述,本發明之此揭露書已參考僅係範例之具 體實施例解釋。熟習此項技術人士應明瞭可進行此揭露書 之各種修改及變化。例如’在此討論之本發明的方法可由 28 1376921 軟體、硬體或其結合 來執行,即其可儲. 终端之内部記憶髏 仔在一儲存媒體(如 通快閃記憶體、硬碟蓉堂λ 為一軟體程式内之# 寻專),及亦可實施 門之代碼或命令,其可 之内部微處理器)。 處理盗執行(如终端 问樣地,在本發明之且 通話叢發指音訊瞀钮 /、 實施例中,— 啊’且一媒體叢發指杯丨la 像或照片的資料。 〗如字元、移動影 揭露書之具體實施例 、體叢發全部應用於此 I施例而不管資料格式。因 欲涵蓋本發明之修改 此揭露書意 及其等效者之範_内。 寸加申請專利範圍 根據本發明之各终端(如终端八、B、 供PT服務之PT客戶Μ s 等等)係一可提 各戶端襄置(具有PT客戶端 終端可包括一控制g 尸端之任何裝置)。各 制器、一記憶體及任何其他细彼„ ^ 施在此討論之本發,用於實 行動通訊終端、可用ΡΤΗΒ^ 、端了為所有類型之 服務之筆記型電腦、卓 可攜式遊戲裝置、MPS ''上1電腦、 MPS或其他家用用具中之一 在本發明之描述中,各终 趙0坊口下“ 、端較佳係指一包括PT客戶端的實 體,且該PT客戶端較佳传扣- 膏# egIltb,& τ 係心不一包括在該終端内的邏輯或 '解釋本發明,可將終端稱為一ΡΤ客戶端 裝置或反之亦然。 第5圖係根據本發明包括 '终端(或ue)之組態的π(隨 壓即用)系統架構。在下文中,將參考第5圓進行說明。 在第5圖之實例中’ Ρτ客戶端可駐留在行動終端上及 用來存取打服務°ΡΤ客戶端可組態以允許ΡΤ對話初始,(如 編碼譯碼器協商)、參與(如通話或聽取)及釋放。卩丁客戶端 29 1376921 可組態以執行向SIPHP核心登記及對於一 Sip/Ip核心鑑別 PT使用者。PT客戶端可组態以藉由記錄及編碼音訊以產 生及發送通話叢發(媒體叢發)。PT客戶端可组態以接收通 話叢發及藉由解碼已接收通話叢發來產生音訊。ρτ客戶端 可组態以支援通話叢發控制程序及通話叢發控制協定協 商。ρτ客戶端可組態以合併*DM客戶端提供之ρτ組態資 料。ρτ客戶端可組態以支援設定該回覆模式指示(人工回 覆、自動回覆)、進入ΡΤ對話排除及進入瞬時人員警報訊號 排除及同時ΡΤ對話支援之能力。若由Ρτ伺服器初始,ΡΤ 客戶端可组態以支援使用者平面調適程序。卩了客戶端可組 態以支援接收瞬時人員警報訊號。ρτ客戶端可叙態以支援 發送瞬時人員警報訊號及提供群組廣告。ΡΤ客戶端可組態 以基於權限或時間戳記支援多通話叢發控制協定及通話叢 發請求佇列。ρτ客戶端可組態以在通話叢發結束後發送品 質回授報告。ΡΤ客戶端可組態以支援預先建立對話。ΡΤ客 戶端可組態以支援同時對話及對話暫等程式,以請求用於 使用者識.別之私密。 在第5圖的實例中,xDMC(XML文件管理客戶)可為一 管理健存在網路中之XML文件(如PT XDMS令之PT特定文 件’用作例如共用XDMS中之接觸列表的11111列表等等)的 XCAP客戶端。管理特徵包括例如產生、修改、擷取及刪除 之操作。 在第5圖之實例中,存在(Presence)來源係一將存在資訊提 供(公告)給一存在服務之實體。觀察者(watcher)係一請求關於 30 1376921 存在性之存在資訊,或關於一觀察者之觀察者資訊,以形 成存在服務之實體。 如以上討論,在此揭露書中,該终端可請求一允許以 發送一媒體叢發(通話叢發權限或媒體叢發的權限或發言 權),而無由於網路轉變延遲之PT伺服器的任何限制。因 此,終端及PT伺服器可平滑及符合需求地使用PT服務。 本發明已參考僅係範例之具體實施例解釋。熟習此項 技術人士應明瞭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或範圍下進行此揭 露書之各種修改及變化。因此,本發明意欲涵蓋此發明之 修改及變化,只要其在附加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者之範 疇内。 【圖式簡單說明】
訊號流程圖; 上實施方式及附圖更完 Ρτ客戶端及一PT伺 氏一允許以在—p丁伺 發及傳輸媒體資料次
發控制的訊號流程圓; 具體實施例之 媒體叢
具體實施例之一媒體叢 31 1376921
第5圖係一顯示本發明之一 UE (或终端)的PT架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元件符號 32

Claims (1)

1376921 卜年'月…日修正替換頁 第號專利案(年(月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控制一隨壓即用(PT)伺服器之一狀態的方 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當一 T2計時器執行時,由一在一第二状態中之PT 伺服器自一 PT客戶端接收一或更多媒體封包;
當該T2計時器執行時,由在該第二狀態中之該PT 伺服器從該PT客戶端接收一媒體叢發釋放訊息; 當已接故到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時,由該第二狀態 中之該PT伺服器轉變至一第一狀態; 當已接收到一媒體封包同時該P T伺服器係在該已 轉變第一狀態中時,由該PT伺服器決定該媒體叢發釋 放訊息是否已在該先前第二狀態中被接收;及 若該決定步驟決定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已在該先 前第二狀態中被接收,則當該媒體封包已被接收時,由 該PT伺服器維持在該已轉變第一狀態中》
2. —種用於控制一隨壓即用(PT)伺服器之一狀態的方 法,其包含以下步驟: 在一 T2計時器失效時,藉由一第二狀態中之一 PT 伺服器決定是否已接收到一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及 若該決定步驟決定已接收到該媒體叢發釋放訊 息,則該PT伺服器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一第一狀態, 或根據該決定結果自該第二狀態轉變至一第四狀態, 33 1376921 〆年/月从日修正替換頁
其中在該轉變步驟中,若該決定步驟決 到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則該pt伺服器自 轉變至該第四狀態。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 一其中該PT伺服器已授權一允許以發送一 該PT客戶端的狀態,且該第四狀態係一具 期(grace period)之狀態,在該寬限週期期 PT客戶端向該PT伺服器請求一媒體叢發, 週期期間該PT伺服器可將從該PT客戶端 額外媒體封包傳輸至另一 PT客戶端。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 一「U :允許」狀態,而該第四狀態係一「U :擱 狀態。 5. —種控制一隨壓即用(PT)伺服器之狀態的方 以下步驟: 在一 T2計時器執行時,由一 PT伺服 體叢發釋放訊息; 在該計時器T2失效時,由該PT伺服 已接收到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及 當該決定步騾決定已接收到該媒體叢 時,由該PT伺服器轉變至一媒體叢發閒置 定尚未接收 該第二狀態 第二狀態係 媒體叢發至 有一寬限週 間可防止該 或在該寬限 接收到之一 第二狀態係 置 MB_Revoke j •法,其包含 器接收一媒 器決定是否 發釋放訊息 狀態。 34 1376921 ,產替換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媒體叢發閒 置狀態係一「U :不允許且MB_Idle」狀態。 7. —種隨壓即用(PT)客戶端裝置,其包含:
一控制器,其係用以:將至少一媒體封包及一媒體 叢發釋放訊息傳輸至一 P T伺服器、自該P T伺服器接 收一媒體叢發閒置訊息以回應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及 在接收到該媒體叢發閒置訊息後將一媒體叢發請求傳 輸至該PT伺服器, 其中若該PT伺服器在一計時器T2失效之前已接 收到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則該媒體叢發閒置訊息係從 該PT伺服器接收得。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PT客戶端裝置,其中因 為在該T2計時器失效前由該PT伺服器接收到該媒體 叢發釋放訊息,故該控制器不執行從該PT飼服器接收 一媒體叢發廢止訊息之步驟。 9. 一種隨壓即用(PT)客戶端裝置,其包含: 一控制器,其係用以:將至少一媒體封包及一媒體 叢發釋放訊息傳輸至一 PT伺服器 '自該PT伺服器接 收一媒體叢發閒置訊息來回應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及 在接收到該媒體叢發閒置訊息後將一媒體叢發請求傳 35 1376921•. 輸至該PT伺服器, 其中若該Ρ Τ伺服器在接收到該媒彳 後於一第一狀態中接收至少一媒體封包 請求被傳輸,其中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 器在一先前狀態中接收得。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ΡΤ客戶 接收到該媒體叢發釋放訊息後,該ΡΤ客 伺服器從一第二狀態轉變至該第一狀態 t叢發釋放訊息 ,則該媒體叢發 係由該PT伺服 5裝置,其中在 戶端係由該PT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ΡΤ客戶 先前狀態係「U :允許」狀態。 裝置,其中該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ΡΤ客 該第一狀態係一其中該ΡΤ客戶端可將 發送至該ΡΤ伺服器的狀態,且該第二 ΡΤ伺服器已授權一允許以將一媒體叢 客戶端的狀態。 端裝置,其中 媒體叢發請求 態係一其中該 發送至該PT 36
TW096127157A 2006-10-18 2007-07-25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loor in push to service TWI37692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5241206P 2006-10-18 2006-10-18
KR1020070062429A KR101396972B1 (ko) 2006-10-18 2007-06-25 Pt 서비스에서의 발언권 제어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24387A TW200824387A (en) 2008-06-01
TWI376921B true TWI376921B (en) 2012-11-11

Family

ID=3957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7157A TWI376921B (en) 2006-10-18 2007-07-25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loor in push to service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7756054B2 (zh)
EP (1) EP2078353B1 (zh)
JP (1) JP4808810B2 (zh)
KR (1) KR101396972B1 (zh)
CN (1) CN101523764B (zh)
AU (1) AU2007311887B2 (zh)
BR (1) BRPI0719255A2 (zh)
CA (1) CA2664174C (zh)
MX (1) MX2009003959A (zh)
RU (1) RU2469501C2 (zh)
TW (1) TWI376921B (zh)
WO (1) WO20080479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22458A (ja) * 2007-03-20 2010-07-0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セルラシステム内で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に関連する情報を配信する方法
US8270583B2 (en) * 2008-12-20 2012-09-1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group communication
CN102118523A (zh) * 2009-12-30 2011-07-06 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集中式电话会议的混音控制方法
JP2012080257A (ja) * 2010-09-30 2012-04-19 Canon Inc 提供装置、配信装置、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877234B2 (en) * 2011-10-03 2018-01-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voice bearer in reverse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US9900172B2 (en) 2013-04-25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resource sharing in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using a network-based group management and floor control mechanism
CN107113583B (zh) 2014-12-30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话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13582B (zh) 2014-12-30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话权控制方法及装置
TWI599248B (zh) * 2016-03-15 2017-09-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提供即按即說通訊的方法
AU2016415048B2 (en) 2016-07-15 2020-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applying for media transmission permission,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ing media transmission permission
KR101904995B1 (ko) 2017-01-16 2018-11-21 (주)사이버텔브릿지 모바일 단말이 단말 간 직접통신을 통해 ptt 발언권을 획득하는 방법
RU2755529C1 (ru) * 2021-02-01 2021-09-17 Даурен Муратович Айдарханов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сеанса групповой пакетной голосовой связи по сетям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6000B2 (en) * 2001-04-17 2008-06-10 Nokia Corporation Packet mode speech communication
US6912401B2 (en) * 2001-05-15 2005-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dormant mode for a group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2451954C (en) * 2003-12-03 2013-05-2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ush-to-talk handling in a dual processor environment
EP1695512A1 (en) * 2003-12-11 2006-08-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loor control for multimedia push-to-talk applications
CN1299520C (zh) * 2004-04-28 2007-0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键通业务系统及其业务实现方法
RU2358386C2 (ru) 2004-06-21 2009-06-1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Асинхронная передача сигналов и доставка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KR100652650B1 (ko) * 2004-07-28 2006-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비스 음영지역에서 동기화를 위한 피티티 서비스 시스템및 방법
KR100641233B1 (ko) * 2004-07-28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피티티 서비스의 발언권 처리방법
KR100764790B1 (ko) 2004-08-05 2007-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발언권 제어 타이머의 지속시간 변경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652655B1 (ko) 2004-08-11 2006-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발언권 제어를 위한 피티티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EP1792505B1 (en) 2004-09-21 2008-1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providing rapid talk burst control for 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 (poc) communications
CA2584180A1 (en) * 2004-10-22 2006-08-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server having controlling function
KR100664190B1 (ko) 2004-12-30 2007-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ptt 서비스 개선 장치 및 그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7311887A1 (en) 2008-04-24
WO2008047995A1 (en) 2008-04-24
EP2078353B1 (en) 2016-06-01
CA2664174C (en) 2015-02-03
MX2009003959A (es) 2009-04-27
US7756054B2 (en) 2010-07-13
US8416708B2 (en) 2013-04-09
JP4808810B2 (ja) 2011-11-02
EP2078353A4 (en) 2009-11-04
RU2469501C2 (ru) 2012-12-10
CA2664174A1 (en) 2008-04-24
KR20080035434A (ko) 2008-04-23
RU2009115558A (ru) 2010-11-27
EP2078353A1 (en) 2009-07-15
BRPI0719255A2 (pt) 2014-04-29
JP2010503309A (ja) 2010-01-28
AU2007311887B2 (en) 2010-12-09
TW200824387A (en) 2008-06-01
CN101523764B (zh) 2013-07-31
US20100240408A1 (en) 2010-09-23
CN101523764A (zh) 2009-09-02
US20080098063A1 (en) 2008-04-24
KR101396972B1 (ko) 2014-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6921B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floor in push to service
KR100819494B1 (ko) 사용자의 발언권 제어를 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제어방법
JP4981027B2 (ja) プッシュツートークオーバーセルラー網のメディア格納サービス実行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US201300406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media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amo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A2510622C (en) Methods for affiliating endpoints with a group and determining common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for the affiliated endpoints
KR101276462B1 (ko) PoC 사용자 미디어 전송 권리 요청과 부여를 위한 방법및 시스템
JP4856185B2 (ja) プッシュツートーク型サービス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70201552A1 (en) Synchronizing floor control and media sharing in a half-duplex ptt system
US20140112244A1 (en) Synchronizing floor control and media sharing in a half-duplex ptt system
KR20070105239A (ko) 미디어 전송 권한 요청 방법 및 pt서비스 제어 방법
EP2680622A1 (en) Session-triggered pushing of group communication data
JP4742151B2 (ja) PoC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メディア転送時間情報提供のための端末装置及び方法とメディア転送時間情報提供のためのPoCシステム
WO2014085443A1 (en) Synchronizing floor control and media sharing in a half-duplex ptt system
WO2007012265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réaliser une conversation en temps réel
JP4650626B2 (ja) 発言権管理システム、発言権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245389B1 (ko) 활성 통신 세션 확인 방법 및 통신 세션 정보 서버
CN1801728B (zh) 一种对媒体发送请求的处理方法
Alliance Push to Communicate for Public Safety Requir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