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6904B -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basic signal allo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basic signal allo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6904B
TWI376904B TW097121939A TW97121939A TWI376904B TW I376904 B TWI376904 B TW I376904B TW 097121939 A TW097121939 A TW 097121939A TW 97121939 A TW97121939 A TW 97121939A TW I376904 B TWI376904 B TW I3769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block
basic
basic resource
information bits
subcarri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1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2186A (en
Inventor
Jin Soo Choi
Seung Woo Nam
Jae Hoon Chung
Jin Sam Kwak
Han Gyu Cho
Jong Young Han
Hyung Ho Park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22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2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6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69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37690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以组態設定一基本信號配置單 凡的方法,以及一用於利用該經组態設定之基本信號配置 單元以傳送信號的方法。 【先前技術】
通常,每個通訊系統都存在有—資源配置的基本單元 用於進行信號傳輸。在IEEE 802.16e系統的情況下,一訊 槽係經定義作為一信號傳輸單元。在此情況下,該訊槽係 一基本資料傳送單元,並且可稱之為「最小資源區塊」。 IEEE 802.1 6e系統中的訊槽可為如下所述。
首先,IEEE 802.1 6e系統中之OFDMA實體層内的一 訊槽是由一時域(例如該OFDM A符號的编號)以及一頻域 (例如子載波的編號)所調控,並且組態設定一資料配置單 元。在此情況下,一 OFDM A訊槽的定義是依循OFDM A 符號結構。並且,該OFDMA符號結構會因在於上鏈(底下 簡稱為「UL」)或下鏈(底下簡稱為「DL」)、在於FUSC (子 頻道完全使用,“full usage of subchannel”)或 PUSC (子 頻道部分使用,“ partial usage of subchannel” )、或者在 於分散子載波排組或鄰近子載波排組而相異。 例如,對於利用分散式子載波排組的DL FUSC及DL 選擇性FUSC來說,可將1個訊槽定義為1個子載波*1個 OFDMA符號。 1376904 而對於利用分散式子載波排组的DL PUSC而言’可將 1個訊槽定義為1個子載波*2個OFDMA符號。 對於使用分散式子載波排组之UL PUSC、DL TUSC (子頻道的傾斜使用)1及TUSC2,可將1個訊槽定義為1 個子載波*2、3或6個OFDMA符號。 第1圖係一圖式,其中說明在IEEE 802.1 6e系統之 OFDMA中的二維資源配置概念。
現參照第1圖,在IEEE 802.1 6e系統之OFDMA裡’ 一資料區域變成二維區域,其中含有一多個鄰近子頻道的 群組101以及一多個鄰近OFDMA符號的群組102。所有 的資源配置係指邏輯子頻道,並且第1圖中所示之一子頻 道位移變成資源配置的頻域參考。 因此,可如第1圖所示將該IEEE 802.16e系統的二維 資源配置加以視覺化。 同時,.底下將解釋一支援各項排組方法之資源區域的 散佈方法。
第2圖係一概念圖,其中對於支援各項排組方法之多 個資源區域於一時間轴上隔離(第2圖左側),並且對於一 支援各排組方法之資源區域係共存於一特定時間軸上的情 況(第2圖右側)。 在前述的IEEE 802· 16e系統裡,逐項按每一排組方法 (散佈/ AMC)來設計不同的資料配置結構及不同的前導結 構,並運用其結構。這是因為,如第2圖中的左側所示’ IEEE 8 0 2.1 6e系統裡的排組方法係在時間軸上隔離,炎且 1376904 為了針對各項不同排組方法來達成最佳化設計一結構之 故。若如第2圖右側所示各種排組方法為共存於某一時間 實例上,亦即若一使用者能夠在一特定時間上利用到各種 排組方法,則會需要一單一聯合基本資料配置結構以及一 前導傳輸結構。
同時,在該IEEE 8 02.1 6e系統裡一訊槽係用作資源配 置之基本單元的情況下,這可被詮釋為在時域及頻域上相 當微小的單元,而用以支援像是 VoIP服務的小型封包服 務。因此這可為不利,原因在於前導結構係有所偈限並且 訊號負擔會增加,即使是在當提供相當大型封包服務時亦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是針對於一種用以組態設定一基本信號 配置單元的方法,以及一利用該經組態設定之信號配置單 元以傳送信號的方法,其可大幅地減緩因先前技藝之限制 及缺點而產生的一或更多問題。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以組態設定一基本信 號配置單元的方法,以及一利用該經組態設定之基本信號 配置單元以傳送信號的方法,藉此可在假定一使用者能夠 在一特定時間上利用各種排組方法之系統的方式下,如第 2圖右側所示,共同地運用一基本資源配置單元而無關於 所提供之分散式/AMC排組方法,並且藉此可利用該基本 資源配置單元以收發信號。 8 1376904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以组態設定一基本 信號配置單元的方法,以及一種利用該經组態設定之基本 信號配置單元以傳送信號的方法,藉此一基本資源配置單 位係經组態設定以藉由將訊號負擔最小化來獲得高系統效 率性。
本發明之其他特性與優點將按部份地在如後說明中, 且部分地自該說明而屬顯見,或者可由實作本發明所習知 的方式來加以陳述。將可藉由在所撰說明與其申請專利範 圍内經特定地指陳之結構,以及各隨附圖式,實現並獲得 本發明之各項目的與其他優點。
為達到該等及其他優點並且根據本發明之目的,如所 具體實作且廣泛描述者,茲呈現一種傳送信號的方法,其 中包含藉由一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以將資訊位元節段化;將 該等經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所節段化之資訊位元各者對映 至一基本資源區塊;以及當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含有「s」 (一自然數)個在時域上相當於1個子訊框長度或1個子訊 框長度之倍數的OFDMA符號,以及「N」(一自然數)個在 頻域上的子載波時,並且當該對映係根據局部式或分散式 資源配置而執行時,同時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係均勻地用 於該等局部化及分散式資源配置時,將該等經對映之資訊 位元作為一傳輸信號進行傳輸。 最好,該1個子訊框長度是相當於6個OFDMA符號, 並且該「S」為6或12。 並且可決定該「N」以符合一條件,即該「N」乘以一 1376904 預定子載波間隔是相當於一系統頻寬的預定除數 (divisor)。在此情況下,該預定子載波間隔可相當於 10.9375 kHz,該系統頻寬可相當於5 MHz、10 MHz及20 MHz的其中一者,並且該系統頻寬的預定除數最好是相當 於 200 kHz 〇 因此,該「N」可為18或9。最好,該「S」為6並且 該「N」為18 〇
為進一步達到該等及其他優點,同時根據本發明之目 的,一種傳送信號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由一基 本資源區塊單元將資訊位元加以節段化;將由該基本資源 區塊單元所節段化的資訊位元各者對映至一基本資源區 塊;以及當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含有「S」(一自然數)個在 時域上相當於1個子訊框長度或1個子訊框長度之倍數的 0FDMA符號,以及「N」(一自然數)個在頻域上的子載波 時,並且當該對映係根據局部式或分散式資源配置而執行 時,同時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係用於該等局部化資源配 置,並且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之一部分係用以該等分散式 資源配置時,將該等經對映之資訊位元作為一傳輸信號進 行傳輸。 最好,該「S」為6且該「N」為18。並且,在此情況 下,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之一部分可含有6個0FDMA符 號及9個子載波。 應瞭解前揭一般敘述與後載詳細說明兩者皆僅具示範 及解釋性質,且係為以提供如所申審之本發明的進一步解 10 1376904 釋。 m 因冉*本發明可提供下列效果或優點β 首先’在利用本發明之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的情·况下, 可顯著地減少訊號負擔並可同時支援小型封包服務β並 且,本發明可減緩先刖系統中的前導配置效率性劣化問 題。此外,本發明可獲得高度的頻率效率性,且同時可將 一傳統基本規格的使用性最大化,藉以適用於新系統並更 可獲得向後相容性。 【實施方式】 現將詳細地參照於本發明各項較佳具體實施例,而在 各隨附圖式中說明該等之範例。本發明後文中詳細說明本 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非限制範例。例如,後文說明係基於 如下假設,即該IEEE 802.1 6e系統係如一先前技藝系統, 而IEEE 8 02.1 6m系統則如一增進系統。並且,可將本發明 運用於一系統,藉以增進各種像是3〇ρρ、3GPP2等等的系 統。 下列詳細說明包含供以完整暸解本發明的細節。對於 熟諳此技術領域之人士應即能瞭解確可實作本發明而無須 該等細節。例如,對於一資源配置單元等等的詳細數值可 根據系統而改冑。並且,對於計算各數值的詳細原理同樣 適用於此情況。 為避免模糊本發明之概念,省略了公眾已知的結構及/ 或裝置’但以集中於該等結構與裝置之核心功能的區塊圖 11 的方式呈現。將在全篇各圖式中盡可能地使用相同的元件 符號,藉以指稱相同或類似的元件。 在後文說明裡,「基本信號配置單元」是表示一種在含 有資料之各種信號配置中的最小基本結構,並係於執行資 料傳送的排程處理時,在執行資料/控制資源配置和子頻道 化時之情況下,其被應用作為一最基本單元。該基本信號 配置單元在3GPP LTE系統中稱為「資源區塊」,或者在傳 統IEEE802.16e系統中稱為「訊槽」或「子頻道」。 根據該基本信號配置單元所配置之信號中可含有各種 信號的其一者,像是一控制信號、一前導等等,以及資料。 在後文說明t ,除非與其他單元並無混淆,否則會將基本 信號配置單元稱之為「基本資料配置單元」。此外,可將該 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稱為「資源區塊」、「基本資源區塊」.或 RB,像是3GPP LTE系統等等的資源配置單元。並且,可 將此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稱為「實體資源單元(PRU,physical resource unit)」〇 同時,在設計前述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的情況下,最好 是有必要決定頻率及時間領域的細敏度(granularity)。 如在前文說明中所述,一訊槽,如在IEEE 802.16e系 統中的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係經組態設定為微小單元, 藉以支援像是VoIP的這種小型封包服務。而在將一基本信 號配置單元組態設定為微小以支援該小型封包服務的情況 下,訊號負擔可能會增加。並且,在一小型封包服務的情 況下,像是Vo IP服務等等,通常是在一預定時段上施用相 12 1376904 同的調變及編瑪法貝4 (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而非針對各個基本信號配置單元而改變’MCSe 尤其,若將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组態設定為微小以用 於該小型封包服務支援,像是該IEEE 802.1 6e系統,則可 能會增加不必要的訊號負擔用以支援所有其他的封包服 務。即使是-資源配置單元係經組態設定為些略較大,仍 可能利用一足以支援一傳統小型封包的方法。
因此,提出一根據本發明之基本信號配置單元,其係 組態設定成一比起該IEEE 802.1 6e系統之訊槽為些略較大 的單元。 第3圖係一描述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的圖式。
第3圖顯示一範例,其中一單一訊框係藉至少一或更 多的子訊框所建構。並且,各個子訊框係由六個OFDM符 號所建構。若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之時域單位被決定為具 有如第3圖中所顯示的子訊框大小,亦即6個OFDM符號, 則會僅根據在一頻率軸上有多少子載波被納入在該基本信 號配置結構内來決定該基本信號配置結構。因此,當建構 一單一子訊框的 OFDM數量等於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之 OFDM符號的數量時,可將此視為一維資源配置。 若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的時域OFDM符號數量不同於 建構如第3圖所示之子訊框的OFDM符號數量(二維資源 配置),則可由該時域OFDM符號數量和該頻域子載波數 量來決定一基本資料配置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如第3圖所示,一 13 1376904 最小資源配置單元具有相當於在時域上一單一子訊框的 OFDM符號數量,並且一資源配置單元係經组態設定成僅 能由在頻域上的子載波數量來決定。因此’能夠降低訊號 負擔使其低於按二維方式組態設定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的 情況。
同時,如前文說明所述,本發明可適用於各種系統。 尤其,本發明提出一種基本信號配置結構以施用於IEEE 802.1 6m系統,藉此增進傳統的IEEE 802.1 6e系、統。在IEEE 8 02.1 6m系統的情況下,會需要能夠支援一種根據IEEE 802.16e和WiMAX(1.0版或1.x版)之系統,以及能夠支援 一 IEEE 802.16m 之新系統(參見 IEEE 802.16m-07/002r4~ TGm 系統需求文件(SRD,system requirement document))。 因此,在一根據本發明之新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的設計上, 有必要參照傳統IEEE 802.1 6e系統的數理方式。
首先’在傳統的IEEE 802.1 6e系統裡,子載波間隔為 10.9375 kHz。因此,該基本信號配置單元或一根據本發明 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資料配置單元的子載波數量(n),其係被 令為當此(η)乘上該子載波間隔(10.9375 kHz)時係趨近於 一系統頻寬的除數(亦即n* 10.9375 kHz = —系統頻寬的 某一除數)。因此,這能夠有助於進行頻寬排程設定。 例如’各種系統頻寬(例如5MHz、10MHz、20MHz等 等)皆可作為系統頻寬(可擴充頻寬)。基於此系統頻寬之假 設’可存在有各種能夠符合前述條件的候選子載波數量。 在後文說明裡,主要是描述子載波數量為12以及子載波數 14 1376904 量為18。 蓄先’在前述的頻寬排程方面,該子載波數量係經選 定以最小化在選定候選項裡的訊號負搶,並且藉由考量— 同調步寬以最大化頻率效率性。同時,該子載波數量亦經 選定以能夠考量以下優點:藉由具備各種除數而在一基本 信號配置單元中以分散方式配置資源的優點。後文說明中 將詳細解釋該等個別特點。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一基本信號配置單 元的頻域單元係經設定為自前述12及18個子載波候選項 之中所選定的18個子載波。亦即,根據本發明,一基本信 號配置單tl是藉由十八個子載波以及六個〇FDM符號所建 構》 號配置單元圖式。 現參照$ 4 IS . 圖’ 一由本發明所提議之基本信號配置 構或一基本眘翻s κ
科配置单元能夠扮演資料/信號配置作業 最小基本結構的自备 、 角色,並且對於執行資料/控制資訊配置 排程處理之咨r 單元d &區塊頻道化的情況亦能適用作為最小基 該基本明所提議之每一基本資料配置單元,或 將控制資»疋之每一倍數,來執行排程處理(亦即 資訊施用於此的範圍 在稂·據本發明| 第4圖所干Μ 、體實施例之基本信號配置單元裡, I不,於—嚴— 個子载波。—土本信號配置單元内存在有總共i 职及。並且玆 等的一部分係用以分別地作為資料子 15 1376904
波、前導子載波以及控制信號區域。 同時,在18個子載波被用來作為一根 信號配置單元的頻域單元之情況下,基於 系統裡一子載波間隔為10.93·75 kHz而具 排程的大小之假設,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 約200 kHz。此外,在一基本信號配置單 像是2、3、6及9之除數而被分散地配置 較為簡易進行排程處理。 藉由如同本發明實施例般將一基本信 域單元定義成六個 OFDM符號,若一新 802.16m)的子訊框係以六個OFDM符號來 傳送訊框被-子訊框單元所分開,則可獲 且玎有效率地減少負擔。同時,第4圈顯 置單元之時域單元是由相當於根據本發明 六個OFDM符號所建構之情況。並且於熟 士將能顯知-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基本資 域單元大小可為異於六個OFDM符號’而 時域内的子訊框單元為止。 後文中將解釋一種利用一基本資源配 傳送的方法。 首先,有必要進行一用於將待予傳送 號配置單元或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内之資 化的處理》在此情況下,可藉由一大於該 統訊槽大小節段化之單元(例如1 8個子載
據本發明之基本 在 IEEE 802.16e 有一適合於頻帶 的頻域單元變成 元藉由包含許多 的情況下,可為 號配置單元的時 系統(如該 IEEE 建構,同時若一 t 一維資源配置並 示一基本信號配 之單一子訊框的 諳本項技藝之人 源配置單元的時 直到該者相當於 置單元進行信號 至該前述基本信 訊位元加以節段 IEEE 802.16e 系 波* 6個OFDM 16 1376904
符號),來進行資訊位元序列的節段化作業。如此,若確已 執行該等資訊位元的節段化作業,則可藉由對映至一基本 信號配置單元以傳送該等經節段化的資訊位元。在此情況 下,藉由對映至該基本信號配置單元所傳送的信號可包含 控制資訊、前導等等以及資料。藉由將一配置及對映單元 组態設定為大於該IEEE 8 02.1 6e系統者,即能夠減少訊號 負擔。同時,可更有效率地定義一前導樣式等等。在此情 況下,可均勻地適用該基本信號配置單元而無論像是散佈 /AMC等等之排組方法如何皆然,並且可擁有一有利結 構,其可施用於可支援各種排組方法之設計,如第2圖中 右側所示般在一新系統裡(例如該IEEE 802.1 6m系統)於一 特定時間處。亦即,在第2圖中右側所示之結構裡,在將 一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基本信號配置結構施用作為該聯合 最小傳輸單元而無論排組方法如何的情況下,該者可具有 高度的彈性。
換言之,該邏輯資源單元(LRU,logic resource unit) 係該實體資源單元(PRU,physical resource unit)的大小相 同,並且可為用於分散式及局部式資源配置兩者的基本單 元。然而,在部分情況下,該LRU於頻域中可具有不同的 大小。亦即,在部分的情況下,用於局部式配置的LRU可 具有與PRU相同的大小,並且用於分散式配置的LRU可 具有與PRU相同的大小或是該PRU之一部分(1/2、1/3、 1 /6或1 /9)的大小。由於如前述該基本信號區塊的大小係 經組態設定成具有多個除數(像是2、3、6及9),因此可 17 Γ376904 由根據本發明之PRU的定義以簡易地支援此類型的資源 配置。在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裡,當提出含有6個 OFDM A符號及18個子載波的基本信號配置單元(或pRU) 時,即提出用於分散式資源配置而含有相同數量之子載波 (6 OFDMA符號*18子載波)或是1/2數量之子載波(6 OFDMA符號*18子载波)的配置單元(亦即LRU)。 同時’如前述’一根據本具體實施例所提出之基本信 號配豊單元可建立一基礎:在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中設定 一資料及前導子載波配置方法’以及一像是該信號傳送方 法的一般方法。在此情況下,該基本信號配置單元内的資 料及前導子載波配置方法可根據一詳細前導數量及一控制 信號配置方法而被有效使用。尤其,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 係由18個子載波及6個OFDM符號所建構。並且,可不 同方式有效使用砝基本信號配置結構之内的資料及前導子 載波數量或前導樣式》 因此,可將該基本信號配置結構或該資料配置結構内 之資料子載波的數量設計成匹配於CTC (迴旋渦輪碼, convolutional turbo code)模組的輸入大小(一 48或96的倍 數),或者不與其相匹配(例如可獲用一速率匹配模組)。 第1表表示一可用於施用一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基本 信號配置單元的情況之子載波組態範例。 [第1表] 2048 FFT 大小 1024 FFT 大小 512 FFT大小 之子載波數量 1729(包含 DC) 865 433 18 1376904
左/右邊衛子載波 160/159 80/79 40/39 子頻道數量(資源區塊) ~96 48 24 J 同時,第2表顯示一可用於组態設定 < 根據本具趙實 施例而具有12·+個子載波之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的頻域早元 之情況的子載波組態範例。 [第2表] 2048 FFT 大小 1024FFT 大小 512FFT大小 所使用之子載波數量 1729(包含 DC、 865 433 左/右邊衛子載波 160/159 ~~~~ 80/79 40/39 子載波數量(資源區塊) 144 72 36
並且’在後文說明裡將相互比較一利用一根據本發明 具體實施例而由1 8個子載波* 6個〇fdM符號所建構之基 本信號配置單元的情況,以及一根據另一具逋實施例而組 態設定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的情況,並且加以解釋。
首先,將概述—利用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 而由18個子載波*6個〇FDM符號所建構之基本信號配置 單元的情況之效用,並於後文中予以說明。 首先,施用 (1 8個子載波)以 一適合於頻帶排程處理的頻率子載波大 作為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的頻率單元。 小 因 此,可將在資源配置上的訊號負擔最小化,並且可提供最 佳化的頻帶排程效能。例如,在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之 OFDM符號數量固定為6個的情況下,可按如下方式來解 釋-測試結果,該結果係與一設定一頻域單元成一大小為 19 1376904 12個子載波之具趙實施例進行比較而得 [第3表] 系統组態 (SubC、OFDM符號) 用夂子載波數i (1024 FFn 正範化平均區段頻譜效率性 參考系統(802.16eAMC) --—一乂 的不包含DC) 1 -- RB(12,6)AMC 8〇4 1·057 (相較於東去备试、 Κϋ (i 8.0) Α_ΜΙ 864 1 ° W较於翏考系统) [第4表] 系統組態 (SubC、OFDM 符 號), Sd:RB分除 办水么从 /ΟΛΟ 1 '· f載波 (1024 FFT) 區段頻譜效率性(+量到所使用之 爹乐•紙(δυ丄ioe PUSC)(子頻道-分 散層級) S4U (不包含DC) 1 ' ---- RB (12,6)區塊式 分散(Sd=2) 840 --- 01 Λ ------ 1.034 (相 - Κϋ (lo.OJ Ui 分散(Sd=2) OlU — 1·064(相較於 —- ,)AMC表不一根據本發明之一
在第 3 表裡,RB π 9 ή、A mi- * 具體實施例,其中利用AMP M + Μ , 1
MC模式藉12個子載波*6個OFDM 符號以組態設定一基本作妹^ 彳0旒配置早兀的情況。並且,RB (18, 6) AMC是表示-根據本發明之_具趙實施例其中利用 麗模式藉18個子載波、個符號(組態設定一基 本信號配置單元的情況。 在第4表裡,「RB 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 〇2,6)區塊式散佈(Sd = 2)」表示一根 例,其中利用一將資源區塊分除以 20 1376904
2之區塊式分散模式,藉12個子載波*6個OFDM 组態設定一基本信號配置單元的情況。並且,「RB 區塊式散佈(Sd = 2)」表示一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 例,其中利用一將資源區塊分除以2之區塊式分散 藉18個子載波*6個OFDM符號以组態設定一基本 置單元的情況。 根據於此,利用1 8個子載波大小的具體實施例 頻帶上具有多個資源區塊,而其數量小於利用1 2個 大小的具體實施例者。因此,有利在於需要較少的 置訊號負擔。而亦可透過第 3圖的結果確認可將 AMC效能維持在幾乎相同。 此外,根據第4圖結果,將分散式排組模式施 用該1 8子載波大小的情況下而觀察到可獲得較佳& 同時,亦可假設子載波數量等於或大於18子 小。如此,則AMC模式效能比起利用1 8個子載波 者會變得較差。此外,能夠假設一利用一小於該12 大小之子載波大小的情況。如此,其不利在於對於 置.的訊號負搶會提高。 在考量具備許多除數之優點的情況下,對應於 據本發明而利用1 8個子載波之情況的結構可為最4 對於第3表及第4表的測試環境是對應於由II 8 02.1 6m標準委員會在目前所討論的系統環境,並 其系統層級模擬的關鍵標準。並且,第5表呈現該 準。相較於傳統IEEE 802.1 6e系統的前導負擔,若 符號以 (18,6) 體實施 模式, 信號配 在整個 子載波 資源配 該頻帶 用於利 效能》 載波大 之情況 子載波 資源配 前述根 卜宜者。 S IEEE 且提供 關鍵標 該前導 21 1376904 負擔減少5.56%,則可利用根據本具體實施例之基本信號 配置單元以提供進一步的增進效能。
[第5表] ~~1¾~~~~ 5ΪΓ 1^. :--- 說明 基本系統假設 提議之特定假設 (由提議者所提供 的事項) 基本模组 用於資料及控制的調 變法則 QPSK ' 16QAM ' 64QAM 相同 雙工法則 TDD、HD-FDD 或 FD-FDD TDD 相同 子頻道化 子載波排組 PUSC PUSC/區塊式分 散排組 (Sd=2)/AMC 資源配置細 資源配置的最小單元 PUSC :非STC : 1個訊槽, PUSC : 1個訊槽 緻度 STC : 2個訊槽(1個訊槽=1 個子頻道x2個OFDMA符號) 1個訊槽=1個子 頻道X 2個OFDM 符號 參考AMC : 1個訊 槽 1個訊槽=1個子 頻道X 3個OFDM 符號 其他所有的RJB結 構:1個訊槽 1個訊槽=1個子 頻道X 6個OFDM 構 前導 ---- 符號 …γ、、*〇傅进度寻蓉 特定於PUSC子頻道化法則 特定於PUSC子頻 道化法則/參考 AMC 其他所有的RB結 構:共用於AMC/ 分散式子頻道化 -00^ 输格式 法則 ^天線組態及傳輪 ------ ΜΙΜΟ 2x2 (調適性ΜΙΜΟ切換矩陣A & 矩陣B) SIMO(1x2) 22 1376904
射束塑形(2x2) -------j 接收器結構 MMSE/ML/MRC/ 干擾抵消 MMSE (矩陣B資料區域) MRC (MAP,矩陣A資料區 域) MMSE 資料頻道編 碼 頻道编碼法則 迴旋渦輪編碼(CTC) 相同 控制頻道編 碼 頻道編碼法則及區塊 大小 迴旋渦輪編碼(CTC),迴旋编 碼(CC)僅用於FCH 排程 展現效能/ 公平性關鍵標準,根據 訊務矩陣 僅對於完整緩衝資料的比例 公平性,每個區段10個作用 中使用者,6個符號的固定控 制負擔,對於資料為22個符 號,的個訊槽各者5個分割, 延遲時間刻度1:5秒· 對於資料18個符 號,對於分散式模 式5個分割以及對 &AMC模式6個 分割 其餘相同 鏈結調適 調變及編碼法則 (MCS)、CQlEj 饋延遲/ 錯誤 QPSK(l/2)而具重複性 1/2/4/6、QPSK (3/4)、16QAM (1/2)、16QAM(3/4)、64QAM (1/2)、64QAM (2/3) ' 64QAM (3/4)、64QAM (5/6)、CQI 回 饋延遲3個訊框/CQI回饋錯 誤[TBD] QPSK(l/2)而具 重複性1/2/4/6、 QPSK (3/4)、 16QAM (1/2) ' 16QAM(3/4)' 64QAM (2/3)、 64QAM (3/4)、 64QAM (5/6) > 無CQI回饋錯誤 其餘相同 鏈結至系統 對映 EESM/MI MI (RBIR) ** MMIB HARQ 追逐合併/遞增冗餘 同步/ 非同步, 調適性/非調適性 ACK/NACK 延遲, 重新傳輸之最大次 數,重新傳輸延遲 追逐合併非同步非調適性,1 訊框ACK/NACK延遲, ACK/NACK錯誤,最大4 HARQ重新傳輸’最小重新傳 輸延遲2訊框*** 無 ACK/NACK 錯 誤 其餘相同 子載波功率配置 每個子載波相等功率 相同 τ硬模型 共頻道干擾模型,干擾 的衰退模型,主要干擾 者的數量,門檻值,接 收器干擾感知 在PHY抽象層内的所用頻調 平均干擾(參照4.4.8節) 頻率選擇性干擾 模型化 頰率重用 1---- 頻率重用樣式 具頻率重用1的3個區段 相同 23 1376904 控制訊號 訊息/訊號格式,負擔 具子映圖的經壓缩MAP 無 在後文說明中,除具18個子載波*6個OFDM符號之 前述單元以外,將解釋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具體實施例的基 本信號配置單元。 首先,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提出一利用一具有18 個子載波大小* 1 2個OFDM符號大小之基本信號配置單元 的方法。
在上鏈傳輸訊框/子訊框的情況下,這可因各種理由而 有必要定義一長於一下鏈傳輸的子訊框(或一組子訊框)。 在此情況下,本具體實施例提出將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之 OFDM符號數量定義為12個,此為6的倍數。若施用本具 體實施例,則一用以傳送及排程資料(或控制信號)的最小 信號配置單元具有1 8個子載波* 1 2個OFDM符號的結構。 一單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係藉總共2 1 6個子載波所建構, 此等係被劃分成資料子載波、前導子載波及控制頻道子載 波。
本發明之一進一步具體實施例提議一利用一具有 1 2 個子載波大小* 1 2個OFDM符號大小之基本信號配置單元 的方法。 如前文討論所述,在上鏈傳輸訊框/子訊框的情況下, 這可因各種理由而有必要定義一長於一下鏈傳輸的子訊框 (或一組子訊框)。因此,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的OFDM符 號數量被定義成12,並且可利用12個子載波作為一頻域 單兀。 24 1^/6904
根據此具體實施例,一單一基本信號配置 共144個子載波所建構此等係被劃分成資料 導子載波及控制頻道子載波。 在此雖既已參照於其較佳具體實施例以描 發明,然熟諸本項技藝之人士應即可顯知確能 改及變化,而不致悖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 者係為本發明涵蓋本發明之各項修改及變化, 後載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各等同項目的範圍内 一根據本發明之各項具體實施例的基本信 以及一利用同者之信號傳送方法具有一適$ IEEE 802_16e系統所增進之IEEE 8〇2.16m系级 本發明適用於各種系統,以供藉由相同原理 802.1 6m系統來增進各種無線通訊系統β 【圖式簡單說明】 各隨附圖式係經納入以供進一步瞭解本發 入而組成本申請案之一部分,該等圖式說明本 具趙實施例’且連同於該詳細說明以解釋本發Ε 在各圖式中: 第1圖係一圖式,其中說明在IEEE 802. OFDMA中的二維資源配置概念; 第2圖係一對於一支援各排組方法之資源 於一時間軸上隔離的情況(左側),以及對於一 方法之資源區域係共存於一特定時間軸上的情
構係以總 子載波、前 述及說明本 進行各式修 因此,所欲 若該等歸屬 〇 號配置單元 $地用於自 ‘的結構。而 和該 IEEE 明,並經併 發明之(各) 月原理。 1 6 e系統之 區域係分別 支援各排組 況(左側), 25 1376904 之概念圖; 第3圖係一描述一基本信號配置結構的圖式;以及 第4圖係一根據本發明之一轉佳具體實施例的基本信 號配置單元圖式。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1 鄰近子頻道群組
102 鄰近OFDMA符號群組 103 子頻道位移
26

Claims (1)

1376904 丨裨嗍4曰修正替換頁 第彳?號專利巧。丨年 十、申請專利範圍·_ 1· 一種傳送信號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藉由一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以將資訊位元節段化,以產 生複數個基本資源區塊單元; 對於該等複數個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中的每一者,將該 等資訊位元的各者對映至一個別的基本資源區塊; 根據一局部式資源配置來對映該等複數個基本資源區 塊單元的其中一些基本資源區塊單元的資訊位元,並根據 一分散式資源配置來對映該等複數個基本資源區塊單元的 其他基本資源區塊單元的資訊位元,以及 將該等經對映之資訊位元作為一傳輸信號進行傳輸, 其中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含有「S」個在時域上相當 於1個子訊框長度或1個子訊框長度之倍數的OFDM A符 號,以及「N」個在頻域上的子載波 其中藉由將該等複數個資源區塊單元中的一基本資源 區塊單元的資訊位元連續地配置在該等N個連續子載波中 的相鄰子載波上,來定義該局部式資源配置,並且 其中藉由將該等複數個資源區塊單元中的一基本資源 區塊單元的資訊位元不連續地配置在該等N個連續子載波 中的相鄰子載波上,來定義該分散式資源配置。 (「S」及「N」為自然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1個子訊 27 1376904 /命月吶修正替換頁丨 框長度相當於6個OFDMA符號,並且該「S」係6或1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可決定該「N」 以符合一條件,即該「N」乘以一預定子載波間隔是相當 於一系統頻寬的預定除數(divisor)。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子載 波間隔相當於1 0.93 75 kHz,並且 其中該系統頻寬相當於5 MHz、10 MHz及20 MHz的 其中一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系統頻寬 的預定除數相當於2 00 kHz。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4及5項中任何一項所述之 方法,其申該「N」係18或9。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S」為6, 並且該「N」為1 8。 8. 一種傳送信號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藉由一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以將資訊位元節段化,以產 生複數個基本資源區塊單元; 28 1376.904 /#吲如修正替換頁 對於該等複數個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中的每一者,將該 等資訊位元的各者對映至一個別的基本資源區塊; 根據一局部式資源配置來對映該等複數個基本資源區 塊單元的其中一些基本資源區塊單元的資訊位元,並根據 一分散式資源配置來對映該等複數個基本資源區塊單元的 其他基本資源區塊單元的資訊位元,以及 將該等經對映之資訊位元作為一傳輸訊號進行傳輸, 其中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含有「s」個在時域上相當 於1個子訊框長度或1個子訊框長度之倍數的OFDMA符 號,以及「N」個在頻域上的子載波, 其中藉由將該等複數個資源區塊單元中的一基本資源 區塊單元的資訊位元連續地配置在該等N個連續子載波中 的相鄰子載波上,來定義該局部式資源配置, 其中藉由將該等複數個資源區塊單元申的一基本資源 區塊單元的資訊位元不連續地配置在該等N個連續子載波 中的相鄰子載波上,來定義該分散式資源配置,並且 其中該基本資源區塊單元之一部分係用於該等分散式 資源配置。 (「S」及「N」為自然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S」為6’ 並且該「N」為18。 29 1376904 /。年。>月>?日修正替換頁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基本資源 區塊單元之該部分包含6個OFDMA符號及9個子載波。 30
TW097121939A 2007-11-09 2008-06-12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basic signal allo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TWI37690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8660007P 2007-11-09 2007-11-09
US99210507P 2007-12-04 2007-12-04
US99267907P 2007-12-05 2007-12-05
KR1020080020055A KR101443630B1 (ko) 2007-11-09 2008-03-04 기본 신호 할당 단위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 전송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2186A TW200922186A (en) 2009-05-16
TWI376904B true TWI376904B (en) 2012-11-11

Family

ID=40857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1939A TWI376904B (en) 2007-11-09 2008-06-12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basic signal allo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270504B2 (zh)
EP (1) EP2206304A4 (zh)
JP (1) JP5312464B2 (zh)
KR (1) KR101443630B1 (zh)
CN (1) CN101836412B (zh)
AU (1) AU2008325466B2 (zh)
CA (1) CA2703995C (zh)
TW (1) TWI376904B (zh)
WO (1) WO20090610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4226B2 (en) * 2000-08-30 2015-07-28 Broadcom Corporation Home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US8724485B2 (en) 2000-08-30 2014-05-13 Broadcom Corporation Home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EP1346513B1 (en) 2000-08-30 2010-10-20 Tmt Coaxial Networks Inc. A home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US8090043B2 (en) 2006-11-20 2012-01-03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pensating for signal imbalance in a receiver
US7742495B2 (en) * 2006-11-20 2010-06-22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ackets over a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7782850B2 (en) 2006-11-20 2010-08-24 Broadcom Corporation MAC to PHY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through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345553B2 (en) * 2007-05-31 2013-01-01 Broadcom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duction of transmission dela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20090097077A (ko) * 2008-03-10 2009-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이버시티 부채널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US8111609B2 (en) * 2008-04-22 2012-02-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apping resource blocks into subchannels
US9112717B2 (en) * 2008-07-31 2015-08-18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MoCA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
US8213309B2 (en) 2008-12-22 2012-07-03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latency and reservation request overhead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238227B2 (en) * 2008-12-22 2012-08-0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MoCA 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short burst packets
US8254413B2 (en) 2008-12-22 2012-08-28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hysical layer (“PHY”) concatenation in a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network
US20100238932A1 (en) * 2009-03-19 2010-09-2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packet aggregation
US8553547B2 (en) 2009-03-30 2013-10-08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transmitting packets over a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20100254278A1 (en) 2009-04-07 2010-10-07 Broadcom Corporation Assessment in an information network
US8730798B2 (en) * 2009-05-05 2014-05-20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channel throughput in an information network
US8867355B2 (en) 2009-07-14 2014-10-21 Broadcom Corporation MoCA multicast handling
CN102006257A (zh) * 2009-08-31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播广播业务的导频发送方法
US8942250B2 (en) 2009-10-07 2015-01-2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ervice (“SRV”) node selection
KR20110040663A (ko) 2009-10-12 2011-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정된 경로를 이동하는 고속 이동체를 위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US8611327B2 (en) 2010-02-22 2013-12-17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icing a QoS flow in a MoCA 2.0 network
US8514860B2 (en) * 2010-02-23 2013-08-20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 high throughput mode for a MoCA device
KR101655269B1 (ko) * 2010-05-28 2016-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원분배 장치 및 방법
US8958836B2 (en) * 2011-06-30 2015-02-17 Fujitsu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coordinated resource allocations
JP5923786B2 (ja) * 2012-03-16 2016-05-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5557046B (zh) 2014-01-24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025574B (zh) * 2014-04-16 2019-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004836A1 (zh) * 2015-07-09 2017-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026720A (zh) * 2016-01-29 2017-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频信号发送、信道估计方法及设备
US10419257B2 (en) 2018-02-15 2019-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bcarrier offset for OFDM symbol generation
EP3626489A1 (en) 2018-09-19 2020-03-25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ergy management of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EP3626490A1 (en) 2018-09-19 2020-03-25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ower and load management of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11273684B2 (en) * 2018-09-29 2022-03-15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nomous climate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a transport vehicle
US11993131B2 (en) 2018-12-31 2024-05-28 Thermo King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feedback for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11458802B2 (en) 2019-09-09 2022-10-04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Optimized power management for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energy source
US11376922B2 (en) 2019-09-09 2022-07-05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with a self-configuring matrix power converter
US11214118B2 (en) 2019-09-09 2022-01-04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Demand-side powe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for a plurality of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US11203262B2 (en) 2019-09-09 2021-12-21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with an accessory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for managing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loads
US11135894B2 (en) 2019-09-09 2021-10-05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and efficiently sourcing a variable voltage for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10985511B2 (en) 2019-09-09 2021-04-20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Optimized power cord for transferring power to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11420495B2 (en) 2019-09-09 2022-08-23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Interface system for connecting a vehicle and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11489431B2 (en) 2019-12-30 2022-11-01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power archite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20021222A (fi) * 2002-06-20 2003-12-21 Nokia Corp Informaatiobittien limitys
KR100542090B1 (ko) 2002-12-16 2006-01-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오류 제어 방법, 매체 접속 제어프레임 설계 방법 및 단말기 등록 방법과 기록 매체
US7471932B2 (en) * 2003-08-11 2008-12-3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bedding OFDM in CDMA systems
KR100856249B1 (ko) * 2004-08-26 2008-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동작 모드 검출 방법
KR20060039966A (ko) * 2004-11-04 2006-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송신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684316B1 (ko) 2004-12-20 2007-02-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부반송파 할당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송신 장치
KR101065846B1 (ko) * 2005-11-17 2011-09-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Ofdma에서의 패킷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7974176B2 (en) * 2006-02-28 2011-07-05 Atc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transceiv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ver discontiguous spectrum segments
WO2007119452A1 (ja) * 2006-03-20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EP1855421A1 (en) * 2006-05-08 2007-11-14 Nokia Corporation Optimized signalling of scheduling decisions
KR100860663B1 (ko) * 2006-05-15 2008-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의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자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8391130B2 (en) * 2006-11-28 2013-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nd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8172443A (ja) * 2007-01-10 2008-07-24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並びに無線通信方法
US8625652B2 (en) * 2007-01-11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free group hopp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70704B2 (en) * 2007-03-16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by relay stations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54209B2 (en) * 2007-08-17 2013-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ctioned common control channels in cellular networks
KR100940730B1 (ko) * 2007-09-07 2010-0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생성 방법
KR101498059B1 (ko) * 2008-07-22 2015-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파일롯 서브캐리어 할당을 사용하는 복수개의 송신 안테나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US8711672B2 (en) * 2008-12-30 2014-04-29 Acer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ilot allocation, method and pilot pattern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8325466A1 (en) 2009-05-14
CN101836412A (zh) 2010-09-15
AU2008325466B2 (en) 2012-06-07
US20090122901A1 (en) 2009-05-14
CA2703995C (en) 2015-07-28
EP2206304A4 (en) 2017-03-22
KR101443630B1 (ko) 2014-09-23
KR20090048283A (ko) 2009-05-13
WO2009061053A1 (en) 2009-05-14
JP5312464B2 (ja) 2013-10-09
JP2010541365A (ja) 2010-12-24
CA2703995A1 (en) 2009-05-14
CN101836412B (zh) 2014-08-20
US8270504B2 (en) 2012-09-18
TW200922186A (en) 2009-05-16
EP2206304A1 (en) 201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6904B (en)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basic signal alloca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using the same
US10420091B2 (en) Mapp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to control channel elements
JP5865534B2 (ja) 送信方法および送信装置
EP1773085B1 (e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using flexible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JP4837142B1 (ja)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1727127B1 (ko) 제어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15062313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リソース割当情報送受信方法
CN101904208A (zh) 设计用于资源分配的多路复用结构以支持传统系统的方法
WO2008000116A1 (fr) Procédé de multiplexage de données pour u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d'accès multiple par répartition orthogonale de la fréquence
WO2013114632A1 (en) Method of framework for dci multiplexing and search space design
JP525570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及び受信方法
Ngo SuWon-si (K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