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5414B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nabling coexistence of systems - Google Patent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nabling coexistence of sys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5414B
TWI375414B TW095118530A TW95118530A TWI375414B TW I375414 B TWI375414 B TW I375414B TW 095118530 A TW095118530 A TW 095118530A TW 95118530 A TW95118530 A TW 95118530A TW I375414 B TWI375414 B TW I3754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existence
home
coexist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18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3952A (en
Inventor
Go Kuroda
Akio Kurobe
Koji Ikeda
Hisao Koga
Yuji Igat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703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3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5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54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the information being in digital 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204Multiple access
    • H04B7/216Code division or spread-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CDMA, S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04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2203/5408Methods of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using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45Local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137541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使系統共存之通訊裝置,且更具 體而言,係關於一種可使由複數個使用者共同使用之接達 系統及由各別使用者獨立使用之家用(in_home)系統共存 -·在諸如電源線或類似構件之相同通訊媒體上的通訊系統。 . 【先前技術】 - 電源線通訊(PLC)係一種已引起注意的技術,其用以 鲁作為用來連接諸如寬頻路由器或類似裝置之網路蓑置,以 從家用個人電腦接達至網際網路。在該電源線通訊中,由 於既有的電源線被用以作為通訊媒體,因此不需要建構新 的公共建設,且可以僅藉由將AC市電插頭插入至住家中 的AC市電插座來達到高速通訊。因此,在全世界已如火 如荼地進行研究及發展以及論證實驗,且在歐洲及美國, 許多PLC計晝已被商品化。 鲁 第18圖係示意圖,其中展示當PC被用以從住家接達 至網際網路時的整體組態。 由使用者在住家中使用的PC 201經由乙太網路 (Ethernet)211連接至寬頻路由器202,該PC 201藉由該路 由器而經由接達線212連接至該網際網路222。就該接達 線212而言,一般係採用ADSL(非對稱式數位用戶專線)、 FTTH(光纖至家庭)或類似線路。在此,通常在該接達線212 被拉入至該住家中的地方與放置PC 201的房間係不同 的。在此情況下,該乙太網路211之電纜必須從該寬頻路 5 318233 1375414 " 甴器202延伸至該PC 201。 在電源線通訊的領域中,為了減少延伸量,在市面上 已有用於電源線通訊及乙太網路之轉換轉接器(以下稱之 為P/E轉換轉接器)。第19圖顯示當使用該p/E轉換轉接 器時有關接達至該網際網路的整體組態。 -^ 由使用者在住家中使用的PC 301係經由乙太網路311 而連接至P/E轉換轉接器303,經由該轉接器,該pc 301 經由插座而連接至家用電源線314。資料係藉由電源線通 φ訊而傳輸至用於寬頻路由器302之p/E轉換轉接器3〇4。 該P/E轉換轉接器304經由乙太網路3! 3而連接至該寬頻 路由器302。該寬頻路由器302經由接達線312而連接至 該網際網路322。 再者,亦有發展出一種使用電源線通訊作為接達系統 的技術。第20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當從住家中的pc接 達該該網際網路時,高速電源線技術被用於家用系統及接 鲁達系統兩者。在此,假設由使用者在住家中使用的pc4〇i 係具有家用系統高速電源線通訊功能。 採用電源線通訊之家用系統係指一種通訊網路,苴係 由家用電源線4Π(傳輸媒體)及連接至設在住家(包括 中之電源線插座的裝置所組成。該家用系統之邏輯組態範 圍係在住家襄面,且被用於AV串流、音 際網路接達、住家控制等等。 見頻,,周 在另一方面’採用電源線通訊之接達系統係指一種通 訊網路,其係由從住家延伸至設置在戶外電線杆之電杆變 6 318233 1375414 壓器的低壓配電線412及家用電源線411(傳輸媒體)、以及 設置在住家中的家用裝置403及設置在戶外的裝置所組 成,且在某些情況下,亦可包括從電杆變壓器延伸至電力 變電所之中壓配電線413。該接達系統之組態範圍係從該 家用裝置403至該網際網路之連接點,且被用於寬頻網際 s網路服務、音頻服務(VoIP)、視訊服務(ipTv,IP廣播)等 當採用電源線通訊之接達系統被應用至建築物或公 籲寓大樓時,設置在該建築物之每一個房間或該公寓大樓的 每一住家中的家用裝置以及在該建築物或公寓大樓中之配 電線便構成該接達系統。 該PC 401經由連接至該家用電源線411之Ac市電插 座,執行與路由器402的資料通訊,該路由器具有家用系 統高速電源線通訊功能。該路由器4〇2經由乙太網路414 而連接至家用裝置403,該家用裝置具有接達系統高速電 源線通訊功能。該家用裝置彻經由從住家襄面延伸至外 面的低Μ配電線412而與設置在電線杆上之電杆變壓器 彻中的接達系統高速電源線通訊裝置相通訊。該網際網 路係利用光纖等而從該電杆變壓器4〇4來接達。 在此情況下 同一條電源線被使用在該PC 401及該 路由器術之間的通訊以及在該接達系統家用裝置4〇3與 設置在電杆變㈣彻中之該接達系統通訊裝置之間的通 訊。在此情況下,若此兩種通 逋白基於相同的通訊架構, 則於其中共同使用分時多工ΓΤΐΊλ (TDM)或分頻多工(FDM)之通 318233 1375414 訊媒體的媒體接達便可以容易地藉由交換預定信號來達 成。然而,已有實際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電源線通訊架構, 且已考慮將許多架構於未來採用。因此,使用在家用系統 通訊中之電源線通訊架構及使用在接達系統通訊之電源線 通訊架構可不必要基於相同的技術。亦即,在家用系统通 . 訊中’極有可能共存基於多種不同之技術的電源線通訊。 然而’針對無法彼此通訊之通訊裝置而言,乃無法以暫時 - 性或頻率-空間方式來分配通訊媒體的資源。 Φ 為了解決此問題’已有考慮定義一種具有簡單組態的 共存k號’且使採用各種不同電源線通訊架構之通訊裝置 可以傳輸及接收該共存信號,藉此以暫時性或頻率_空間方 式來分配電源線通訊媒體的資源。 例如’在專利文獻1(日本先行公開專利公告案第 2000-151547號)中,採用OFDM技術的通訊終端僅使用特 定副載波來傳輸及接收包括訊框同步信號的信號。該通訊 籲終端使用該信號來建立在接達系統基地台與家用系統基地 台之間的同步化,且之後,該接達系統基地台分配時間槽 至該家用系統。藉此,在該接達系統及該家用系統共存在 時間定義域中的情況下,被預期共用於複數個家庭的接達 系統便有可能採用具有高於家用系統之優先權的電源線通 訊媒體。 第21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在專利文獻i中使用的 訊框結構。在專利文獻1中,通訊係藉由重複第21圖的訊 框來執行。在第21圖中,同步槽5〇1被用以在接達系統與 318233 8 1375414 t 家用系統之間建立同步化,且包括特定同步信號。因此, 該接達系統及家用系統便能以訊框的單元而彼此同步化。 接下來控制槽502被用以通知下一個資料槽5〇3如何由 該接達系統及該㈣线所使用。該接達系統之基地台使 用此槽來通知可用槽之家用系統的每一基地台。藉由:述 的機制,便可確保在該接達系統及該家 域中的共存性。 Μ 被列經由簡的此共存性針對_(服務品質)需要 被列入考慮之通訊係不利的。 ㈣=⑽係由資料傳輸率、可容忍的最大傳輪延遲 所表示。就一般性應用而言,八”流傳輸係 =料傳輸逮率很低,但雙向音頻資料傳輸在延遲上ί ==限制條件。再者,諸如高清晰度影像電話或類: =的應时慮的是需制時滿足較高傳輸速率及對於延 遲上之限制的嚴格要求。 構。=L22圖顯示在數位資料通訊中之整體訊框結 構料通訊大體上係以第以圖之訊框的單 ;變=可被區分成標頭6〇1,其利用較能抵抗雜訊之 調支技術(亦即,低傳輸速率),·酬载繼,宜係用 ==資料的區域;以及錯誤_校正碼: 八係由接收裝置所使用以谓 已被:翰錯誤所破壞或者校正該傳輸錯誤:在否 ,、有固定長度,且在此部分中,通常會使用具有J傳 318233 1375414 輸速率的固定調變技術。該酬載6〇2通常具有可變長度, 且在此所使用之調變技術及其大小通常被描述在該標頭 601中。該錯誤偵測/校正碼6〇3在可被偵測/校正的錯誤數 量上具有限制值,且若在該酬載6〇2中所產生的錯誤位元 的數量落在可it行錯誤仙/校正的範圍内,則便可達成债 測/校正。 -· 在此數位#料傳輸中,由於該標頭6〇1具有固定長度 .且該酬載602具有可變長度,因此便可增加該傳輸效率($ •即,可在預定時間内傳輪較大的使用者資料),且該傳輸效 率增加量係正比於該酬載602佔據訊框的增加量。相反 地,當該酬載602增加時,在該酬載6〇2中所發生的傳輸 錯誤數量亦會增加,且因此當該酬載602由接收裝置所接 收時,在該酬載602中所產生的傳輸錯誤的數量超過該錯 誤/校正碼603之_/校正能力的可能性亦會增加。就數 位貝料傳輸而吕,在較大酬载與該傳輸錯誤之間建立平衡 鲁以達成最大資料傳輸效率係报重要的。 需Iir於上述的說明’最好具有較Α酬載之訊框係用於 料傳輸速率的从串流傳輸’且具有較小酬载之 0匡係用於需要較低資料傳輸速率的雙向音頻資料傳輸。 =匕假設具有兩資料串流,其具有第23 ^女亦即,具有24Mbps之資料傳輸速率且容許遍毫秒 之戒大延遲的AV串流, 流,其具有卿之資料傳幹= ⑽ 最大延遲。 料料料且容料至1()毫秒之 318233 10 1375414 ‘ 在此亦假設,如第20圖所示,在該接達系統電源線 通訊及該家用系統電源線通訊共存之環境中,該串流 從該豕用PC 401通訊至電視4〇5,且該雙向串流則經由該 網際網路而在朋友住家及家用Ip電話4〇6之間通訊。在此 例中,依照專利文獻1之技術,在該第21圖之訊框的資料 槽503中,用於雙向串流之傳輸的足夠空間必須分配用於 該接達系統,且用於該AV串流及該雙向串流之傳輸的足 夠空間必須分配用於該家用系統。爰此,由於在雙向串流 φ上存在有限制(10毫秒的最大延遲),因此必須針對該接達 系統及該用以傳輸雙向串流之家用系統兩者分配具有最大 1〇笔秒間隔的槽。為達成此.目的,第21圖之訊框的長度 必須為10毫秒或更短,或者複數個槽必須以避免在該訊$匡 之資=槽503中的間隔4 1〇_或更長之方式來分配。然 而,备達成前者之目的時,該訊框長度會變短,使得需要 高資料傳輸速率之AV串流之傳輸效率會降低。在此情況 鲁下’即使當未存在雙向串流時,該系統之傳輸效率亦益法 增加。再者’當嘗試使用後者以滿足雙向串流之Q〇s條件 時在該控制槽502中之欲傳輸的資訊數量會增加。 一如上述,在經由TDM共存的情況下,將難以同時達 成咼資料速率及小延遲時間。 Q〇s條件的觀點上係較佳的 可姑據特定頻帶,且因此, 任意的時間傳輸。 採用FDM之共存控制在滿足多種資料串流之不同 。若採用FDM ’每一資料串流 訊框可利用已分配的頻率而在 318233 11 當具有彼此不同之通訊架構的系統利用fdm而共存 2在2法使时_帶之共存機構中很難以執行複雜的 上0違是因為具有彼此不同之通訊架構的系統之共存需 要〆、用於所有系統之信號,然而以資料通訊效率的觀點 上,其無法分配大量的頻率或時間給該共用信號。因此, 大體上係採用準備固定頻率頻道且系統使用各別的頻道之 方法。 在此,由接達通訊系統所使用的頻率在服務的設定價 籲格區域、系統的規模或目標服務中係不相同的。因此,當 ,達通訊系統及家用通訊系統經由FDM而共存時,在固 2頻率分配的情況下必須確保用於接達通訊系統之最大頻 帶、,且尚需考量該接達通訊系統係一種需要寬頻的系統之 情況。實際上,在由該接達通訊系統或類似系統所確保的 頻帶中會產生自由空間,亦即,該頻率效率有可能會衰退。 在另一方面,在該家用通訊系統中,最好可以儘可能使用 #大量的頻帶以增進或維持品質,然而,在固定解分配的 情況下,該接達通訊系統之自由頻帶無法被使用。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通訊裝置,其可以利 用少量的信號而具有靈活的1?1)]^頻率分配,以完成一種 ^系統’其可以利㈣單的方法來達成接達通訊系統及 家用通訊系統的共存,且仍可滿足不同類型之資料串流 不同QoS條件。 本發明係關於在具有針對使用頻帶之權利而被給予 318233 12 1375414 預定優先權之複數個通訊系統共存在相同的通訊媒體上之 系統中’屬於具有最高優先使用權之通訊系統A的通訊裝 置。為達成該目的,本發明之通訊裝置包含共存信號產生 部’用以產生共存信號,該共存信號指示由該通訊系統A 所佔據且使用之頻率;及共存信號傳輸部,用以傳輸該共 存信號至另一通訊系統。 較佳地’該頻帶被區分成第一至第N個副頻道;且該 共存信號產生部產生共存信號,該共存信號指示被佔據且
φ被使用之該第一副頻道至第r個副頻道,或第S 個副頻道至該第N個副頻道(KSSN)。在此,該第一至第 N個副頻道皆可具有相同的頻寬。該第一至第N個副頻道 可被區分成可由該通訊系統A及該另一通訊系統兩者所使 用之一或多個副頻道以及僅可由該另一通訊系統所使用的 一或多個副頻道。僅可由該另一通訊系統所使用之該等副 頻道之數量可以為一個。較佳地,該頻帶的二分之一被分 配用於可由該通訊糸統A及該另一通執系統兩者所使用之 響該等副頻道。 較佳地,用於資料通訊之周期被區分成複數個時間 槽,且該共存信號產生部產生共存信號,該共存信號具有 矩陣結構,在該矩陣結構中同時指定所使用之副頻道及時 間槽。或者’較佳地,該共存信號產生部產生共存信號., 該共存信號係由一個用以指定第一副頻道側及第N個副頻 道側何者被使用的位元以及複數個用以從該第一或第N個 副頻道作為基準點來指定被使用之副頻道的編號的位元所 13 318233 1375414 組成。較佳地,由該通訊系統A所使用的該通訊蜂、體係電 源線或無線媒體。該通訊系統A可以係用以作為接達 (access)系統的系統,且該另一通訊系統可以係用以作為家 用系統的系統。 本發明亦關於在具有針對使用頻帶之權利而被給予 預疋優先權之複數個通訊系統共存在相同的通訊媒體上之 系統中,屬於具有除了最高優先使用權以外之使用權之通 訊系統B的通訊裝置。為達成此目的,本發明之通訊裝置 φ包含共存信號接收部,用以從該通訊系統A來接收共存信 號,該共存信號指示由該具有該最高優先使用權之通訊系 統A所佔據且使用之頻率;共存信號產生部,用以決定除 了由該共存信號所指示之頻率以外之欲由該通訊系統B所 佔據友使用之頻率,且產生指示該被決定之頻率的第二乓 存信號;及共存信號傳輸部,用以將該第二共存信號傳輪 至另一通訊系統。 ' 較佳地,該頻帶被區分成第一至第N個副頻道;且該 共存信號接收部從該通訊系統A來接收共存信號,該共^ 信號指示被佔據且被使用之該第一副頻道至第R個副頻^ (1SRSN)之頻率,或第S個副頻道至該第N個副頻道 (BSSN)之頻率。在此,該第一至第N個副頻道皆可具有 相同的頻寬。該第一至第N個副頻道被區分成可由該通訊 系統A及該另一通訊系統兩者所使用之一或多個副頻道二 及僅可由該另一通訊系統所使用的一或多個副頻豸。僅可 由該另一通訊系統所使用之該等副頻道之數量可以為— 318233 14 1375414 個。較佳地’該頻帶的二分之一被分配用於可由該通訊系 統A及該另一通訊系統兩者所使用之該等副頻道。 較佳地,用於資料通訊之周期被區分成複數個時間 槽;該共存信號接收部接收第二共存信號,該第二共存信 號具有矩陣結構,在該矩陣結構中同時指定所使用之副頻 -道及時間槽,且該共存信號產生部決定除了由該共存信號 '所指示之該頻率以外而欲被該通訊系統B所佔據及使用之 •頻率,且產生利用矩陣結構來指示該被決定之頻率的第二 鲁共存信號。或者,較佳地,該共存信號產生部產生第二共 存仏號,該第二共存信號係由一個用以指定第一副頻道側 及第N個副頻道侧何者被使用的位元以及複數個用以從該 第一或第N個副頻道作為基準點來明確指明被使用之副頻 道的編號的位元所組成。較佳地,由該通訊系統B所使用 的該通訊媒體係電源線或無線媒體。該通訊系統B可以係 用以作為接達系統的系統’且該另一通訊系統可以係用以 作為豕用糸統的系統。 依照本發明,接達通訊系統及家用通訊系統便可利用 簡單的控制信號(共存信號)而共存在相同的通訊媒體上。 詳言之,當採用時間區分及頻率區分兩者之共存信號被使 用時’ QoS控制及共存控制便可利用具有少量位元數之信 號來執行。 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目的、特徵、態樣及優點將可從 以下本發明之詳細說明並配合所附之圖式來獲得更深入之 瞭解。 15 318233 1375414 ' 【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闡釋實例之方式來說明本發明之共存控 制,在此實例中,該共存控制被應用至採用電源線作為通 訊媒體之電源線通訊系統。 (第一實施例) • 第1圖係示意圖,其申顯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 '電源線通訊系統的示例性組態。第!圖顯示一實例,其中 定義接達通訊系統A及兩個家用通訊系統3及c。該接達 鲁通訊系統A係一種電源線通訊系統(例如,公共通訊等 等),其針對於頻帶之使用被賦予高優先權,且其採用設置 在住家中的電源線、從住家延伸至設置在電線杆上之電杆 變壓器的低壓配電線及從電杆變壓器延伸至電力變電所之 中壓配電線。該家用通訊系統B及c各為電源線通訊系統 (例如,豕用通訊等等)’其針對頻帶的使用被賦予較低的 優先權,且採用設置在住家中的電源線。 鲁 該接達通訊系統A係由用以執行針對其他使用相同的 電源線之通訊系統B及C之共存控制的通訊裝置(以下稱 之為接達系統控制器A1),以及設置在每一住家中的通訊 裝置(以下稱之為接達系統家用裝置A2)所組成。該家用通 訊系統B係由用以執行針對其他使用相同電源線之通訊系 統A及C之共存控制的通訊襞置(以下稱之為家用系統控 制器B1)以及一或多個在該家用系統控制器m之控制下 被操作的通訊裝置(以下稱之為家用系統從屬器B2)所組 成。該家用通訊系統C係由用以執行針對其他使用相同電 318233 16 Ϊ375414 源線之通訊系統A及B之共存控制的通訊裝置(以下稱之 為家用系統控制器ci)及一或多個在該家用系統控制器C1 之控制下被操作的通訊裝置(以下稱之為家用系統從屬器 C2)所組成。 以下將說明一種在第1圖中之電源線通訊系統中之接 • 達通訊糸統A及豕用通訊糸統B及C共存而不會妨礙到其 間之通訊的方法。應注意,在第一實施例中,使用頻帶的 -優先權係預疋為該接達通訊系統A>(優先於)該家用通訊 鲁系統B>(優先於)該家用通訊系統c之順序。換言之,該接 達通訊系統A、該家用通訊系統b及該家用通訊系統c具 有以該優先順序來使用頻帶的權利。在此亦假設,在每一 通訊糸統A至C中,其係採用2MHz至3 ΟΜΗζ的頻帶。 應注意,可由每一通訊系統Α至C所使用之該頻帶並未侷 限於2MHz至30MHz,且該通訊系統八至c並不一定要使 用相同的頻帶。 鲁 第2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將可由每一通訊系統a至 C所使用之該頻帶區分為副頻道之示例性區分。在第2圖 之實例中,2MHz至16MHz係以2MHz為單位被區分,亦 即,區分為七個副頻道#1至#7,且16MHz至30MHz係副 頻道#8。該副頻道#1至#7可由每一通訊系統A至c作為 資料通訊來使用。該副頻道#8僅供該家用通訊系統3及c 來使用。應注意’副頻道之數量及每一副頻道的頻寬並未 揭限於第2圖所示者’其係可被任意設定。 第3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通訊系統b及c之每一者 17 318233 1375414 、的共存錢及通訊信號係如何以時間區分方式被傳輸及接 收:該共存㈣係以與AC市電之零交越關步的時機被 傳送出去(以下將詳細說明),且在每一共存信號之間的間 隔係資,通訊期間。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將說明一實例, 其中該資料通訊期間被區分成複數個TDM單元,且該 .TDM單元被區分成四個TDM槽i至4。此乃有鑑於對於 *即時執行很重要的資料通訊所作的設計。該TDM槽之數 量及每一 TDM槽之長度並未侷限於此實例,且其可被任 鲁意設計。 該副頻道#1至#8及該TDM槽1至4被共享及使用(頻 率區分及時間區分)而使得該通訊系統入至C共存的程序 ,在下文中參考第4A圖、第4B圖及第5圖來予以說明。 第4A及4B圖係示意圖,其中闡釋第3圖之共存信號的詳 細實例。第5圖係流程圖,其用以闡釋該通訊系統八至c 共存的程序。 鲁 第4A圖之共存信號具有時間-頻率矩陣結構,其係由 五個時間槽(亦即,槽A及槽H1至H4)以及兩個頻率頻道 (亦即,頻道#X&#y)所組成。該槽A係用以通知該接達通 訊系統A之存在。該等槽H1至114係用以宣告由該家用 通訊系統B所使用的副頻道,且分別對應於槽j至 4。該頻道#x對應於該副頻道#1至#7,且該頻道#y對應於 該副頻道#8。該時間-頻率矩陣結構可取決於所區分之頻道 之數量及所區分之槽的數量來予以任意設定。該時間軸參 數可為TDM單元以取代TDM槽。 318233 18 丄3 / J4·丄斗 入】產^1=該接達通訊系統八中’該接達系統控制器 產生/、存㈣,#中位元”】,’被言交定在時間-頻 應於由其本身所你滅· 令 -你用…副頻道的位置(步驟S501)。例如, 田使用該田丨J頻兹Ί ¢: ,„士 該槽…頻❹X之便產生其中位元T被設定至 A谓測AC市電之零的共存信號。該接達通訊系統 時間點傳送出^生又的^ 5〇2),且以所偵測到的 一所產生的共存信號至電源線上(步驟S503)。 該零父越點係指交法雷且女Λ n Λ L電具有0或180度之相位的點, 出;:市電頻率(50ΗΖ_)而周期性地重複 用與零交越點偏差預定相位值的點。該共丄 越點處或與零交越點相差勵位值之所ΐ 兮妓户产咕 、仔彳。唬可母隔六個零交越點來發出。 之間的藉由均分相鄰零交越點 &间的間隔所得出的時間, 點相、申該荨零父越點或與零交越 :位量之點被用作為基準點。詳言之,該共存 W…/ 流經電源線之交流電之6〇 ’或者係該時間之整數倍的時 :點或與該零交越點相差預定相位量的點係用作為基準 接下來 接收由㈣去通訊系統Β中’該家用系統控制器 二3 發出的共存信號(步驟 號來確認自由副二 於!^ "中位70 1破設定在該時間 318233 19 1375414 i ·_率矩陣對應至由其本身在該自由副載波中所佔據之副 頻道的位置處之共存信號(步驟S512)。例如,當使用該副 頻道#8且使用該等槽H1及H2時,使產生其中位元”丨,,被 設定在該槽H1&H2及該頻道耖之位置的共存信號。該 豕用通訊系統B偵測出具有AC市電周期之零交越點(步驟 S 513 )’且將所產生之共存信號以偵測到之時間傳送至電源 線上(步驟S'514)。該家用系統從屬器B2被通知有關該共 存信號所設定之被佔據之副頻道之資訊(步驟S5.15)。 • 該家用通訊系統C接收來自於該接達通訊系統A及該 家用通訊系統B之每一者的共存信號(步驟S521及 S522)。之後,該家用通訊系統c基於所接收到的共存信 號來確.認自由副載波,且產生其中位元”丨,,被設定 間-頻率矩陣對應至由其本身在該自由副載波中所佔據之 副頻道的位置處之共存信號(步驟S523)。例如,當使用該 副頻道#8且使用該槽H4時,便產生其中位元”丨,,被設定在 該槽H4及該頻道々之位置處的共存信號。該家用通訊系 統C偵測出具有AC市電周期之零交越點(步驟s52句,且 將所產生之共存信號以谓測到之時間傳送至電源線上(步 驟S525)。該家以統從屬器C2被通知有_共存信號所 設定之被佔據之副頻道之資訊(步驟S526)。 藉由上述程序,該等通訊系統A至C便可共享頻帶而 不會重疊或衝突。應用上述實例之共存信號係具有關於第 4B圖之時間-頻率矩陣的資訊。雖然在第5圖中,該等家 用通訊系統WC係在從另一系統接收共存信號之㈣測 318233 20 1375414 f λ 零交越點且料共存信號,該等家料訊#、統B及C亦可 在嘗試接收共存信號之前偵測零交越點。 在上述設定共存信號的方法t,由該接達通訊系統A 所佔據之副頻道的時間槽,亦即,該頻道紅之槽^丨至 係未被使用的。因此,以下將詳細說明一種方法,其係利 -用未被使用之位元來將實際上由該接達通訊系統A所使用 -之頻帶通知給該等家用通訊系統B及c。 - 例如,在本方法中,事先準備定義表,如第6圖所示。 •在該定義表中,該等槽則⑽旧及則之位元值係與 被使用的頻帶相關聯。例如,若由該接達通訊系統A所實 際使用之頻帶的上限值為12MHz(該副頻道#1至#5),則位 元值1 1、〇及〇便分別被設定在該等時間槽H1、、 H3 及 H4。 此位兀資訊可被用以通知由該接達通訊系統A實際使 用之頻帶。因此,該家用通訊系統B及c檢查該資訊,則 籲可使用實際上未被使用的頻帶,藉此使其能以高通訊效率 來達到共存。在上述實例中,此頻帶係12%1^至i6MHz(該 副頻道#6至#7)。.此外,即使該等家用通訊系統Me盈 法接:在該時間槽則請中由該接達通訊系統A所發 出之信號,因為僅該頻道#8被使用,所以其他通訊系統之 信號不會受到干擾。應注意,應用本實例之該共存信號具 有關於第7圖之時間-頻率矩陣的資訊。 …八 接下來,接達系統控制器…及該等家用系統控制器 B1及C1之構造將說明如下。 318233 21 I * 第8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該接達系統控制器之 不例性組態。第8圖之接達系統控制器^大致上包含訊 框傳輸部8】、訊框接收部82、通訊控制部83及資料傳輪/ 接收I/F部84,該等部分被構造成用以執行資料通訊,且 \含共存信號傳輸部85、共存信號產生部86、零交越點债 測。"7、共存信號傳輸1/]?部88及共存控制部89,該等、 分被構造成用以執行共存控制。 該訊框接收部82使由該資料傳輸/接收1/?部料所接 收之傳輸訊框受到必要的處理程序,以產生所接收的資 1。該訊框傳輸部81架構出欲在該接達通訊系統A中被 认訊之傳輸資料,且經由該資料傳輪/接收^部84來傳 2該訊框資料。該通訊控制部83參考來自於該訊框接收部 之資訊且通知該訊框傳輸部81資料傳輸時間點且將有 接達通訊系統人所使用之副頻道的資訊輸出至該共 子=產生部86。基於該資訊,該共存信號產生部心 號’其包括有關由該接達通訊系統A所使用之副 带道的f訊。該零交越點偵測部87偵測流經電源線之交流 Μ 1零父越1。該共存控制部89通知該共存信號傳輸部 到零乂越點的時間點。該共存信號傳輸部“經由 存信號傳輸I/F部88以由該共存控制部89所通知的 時間點傳輸該共存信號。 _係不思圖’其中顯示該等家用系統控制器B1 不例性組態。第9 a圖之該等家用系統控制器m 白大體上包含訊框傳輸部91、訊框接收部Μ、通訊 318233 22 丄J / JH·丄斗 (例如、訊系輪共存信號至其他的通訊系統時 …可具:第有9最^^ 號之功能便被移除。再者圖;共存信 且在該等家用系統控制器二有八存…控制被執行 —間不執行資料通訊時,用以執]:其系統中之從屬器之 ...移除(第9C圖)。心執仃貧料通訊之部分便可予以 _ 如上述,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 #家用通訊系統便可利用簡 訊系統及 在相同的通訊媒體上。詳共存域)而共存 八序5之,當採用時間區分及頻率區 二皮使用時,Q°s控制及共存控制便可利 用具有J 1位TL數之信號來執行。 應注意,該等家用系統控制器m及c =地指定或動態地指定。再者,若共存信號= ,冋步化,則複數個家用系統控制器m或α可出 家用通訊系統中。 該接達系統控制器A1T被併入至該接達系統家用裝 置A2、電杆變壓器或類似裝置中。或者,該接達系统家用 裝置A2可被設置在位在住家外面的低壓配電線上,且該 接達系統家用裝置A2可被賦予家用通訊系統之通訊功能。 該等家㈣統控制nm及⑽經由通訊構件而實際 上與該接達系統家用裝置A2相連接該通訊構件, 丁 太網路或類似裝置。或者,藉由提供該等家用系統控制器 或C1及該接達系統家用裝置A2作為單一裝置,在該 318233 24 ㈣“_ it B1及該接達系 該家用系統控制5! Γ1爲w/ 发置Α2之間以及在 達成通訊。。及該接達糸統家用裝置Α2之間便可 或者明控制器係獨立於從屬器。 5右所有從屬器具有處理共 則並不-定要將控制器與從屬器分開二 通訊系統之數量可以Α 一徊# P ,、存的豕用 …“或更多。當三個或更多的家用 ^ 被造成共存時,優先權料該等系統中之-系 、雨戒優先權之該等家用通訊系統之間所執行的 k訊應將彳§號衝突列入考慮。 (第二實施例) ▲在帛f施例中已說明具有時間-頻率矩陣結構的共 ^號的例子。在第二實補#將說明具有較為簡單的時 陣結構之共存信號的例子。應注意,依照第二實施例 =電源線通訊系統的示例性構造係與第i圖相同且將不再 s兑明。
I 第10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將可由每一通訊系統A 至C所使用之頻帶區分為副頻道之示例性區分。在第w 圖之實例中,2MHz至3GMHz係以2MHz為單位被區分, 亦即,區分為十四個副頻道#1至#1 一該等副頻道#ι至#14 可由每-通訊线A Μ作為資料通訊來使用。應注意, ,分成副頻道並未侷限於第1〇圖所示者,且可被任意設 ,。應注意,該通訊线Β及c之每一者的共存信號及通 訊信號係以如第3圖所示之時間區分方式被傳輸及接收。 318233 25 在第一實施例中,如第u圖所示,其係採用由複數 個時間槽A1至A3 ui 及H1至H3所組成之共存信號。在第 圖之貝例中,可以傳輸最大為六位元之資訊。該等槽 係用以旦告由該接達通訊系統A所使用的副頻 道。該等槽Hi $ « 係用以宣告由該家用通訊系統B所 :::田J頻道。該等槽之數量並未侷限於六個,且可被任 〜二疋此外’在第二實施例中事先準備用於槽Μ至
A3(第12A圖)之定義表及用於槽H1SH3之定義表(第12B 及)2C圖)。針對該等定義表,定義表之數量及其間的關聯 性係可予以任意設定。 該,接達通訊系統A基於該定義表而產生共存信號,其 中位兀1被設定至對應於由其本身所佔據之副頻道之槽 A1至A3。例如’當使用該等副頻道#1至#4時,該等槽 一 A2及A3之位兀藉由參考第12A圖之定義表而被分別 疋為0 1及1。應注意,當該接達通訊系統A不存在時, {A1 ’ A2,A3=0,〇,0}被設定為預設值。 該家用通訊系統B確認從該接達通訊系統八所接收的 1存信號’且基於該定義表來產生共存信^,其中位元” 1被設定至對應於由其本身所佔據之副頻道且未由該接 達通訊系統A所使用之槽H1至Η3β例如,當使用該副頻 道#11至#14(最高頻率的四個頻道)時,該等槽Hl、Η2& Η3之位元值藉由參考第12Β圖之定義表而被分別設定為 卜1及0。在此,當該通訊系統入不存在時,可以使用許 多頻帶,且因此’該等槽Η1、ΗΜΗ3之位元值可藉由 318233 26 1375414 參考第12C圖之定義表來予以設定。應注意,當欲給予優 先權之該家用通訊系統B不存在時,{hi,h2,H3=〇 〇, 〇}被設定為預設值。 該家用通訊系統C確認從該接達通訊系統A及該家用 通訊系統B所接收的共存信號,且在許多未由該接達通訊 -系統A及該家用通訊系統B所使用之副頻道中決定欲由1 -本身所佔據的副頻道。若該接達通訊系統A或該家用通訊 •糸統B皆不存在時,則該家用通訊系統c便可使 鲁副頻道。 ; 如上述’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接達通訊系統及 家用通訊系統便可利用簡單的控制信號(共存信號)而共存 在相同的通訊媒體上。詳言之,當採用頻率區分之共存作 號被使用時,便可以容易地達成Q〇s控制。 (第三實施例) …在?一及第二實施例中,已說明用於實際用途且具高 φ,率之向性能共存控制方法。在以下將說明的第三實施例 中將說明較簡單的共存控制方法。 第13圖係依照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電源線通訊系 統的示例性組態。帛13圖顯示一實例,其中僅_達通 訊系統Α及個家用通訊系統β。 第14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將可由每一通訊系統a 及B所使用之頻帶區分為副頻道之示例性區分。在第μ :實例中,2耻至4MHz係—共存·信號副頻義,且 Hz至28職係以2MHz之單位被區分,亦即,區分為 318233 27 ^375414 至#12。該副頻道#0可由該接達通訊系統 用來作為共存信號之傳輸。該等副頻道#1至#丨2 :通:系統MB之每一者用於資料通訊。應注意,‘ 道之數量及每一副頻道的頻寬並未舰於 者,其係可被任意設定。 所不 在第三實施例中,M15圖所示,其係採用 個時間槽AUA3所組成之共存信號 '在第15圖之實例 中丄可以傳輸最大為三位元之資訊。該等槽ai至Μ係用 =宣告由該接達通訊系統八所使用的副頻道。該等槽之數 置並未侷限於三個,且可被任意設定。此外,在第三實施 例:’事先準儀用於槽八3(第16目)之定義表。針對 〇疋義表,疋義表之數里及其間的關聯性係可予以任音設 該接達通訊系統A基於該定義表而產生共存信號,其 中位元1被a又疋至對應於由其本身所佔據之副頻道之 槽A1至A3。例如,當使用該等副頻道#1至料時,該等 槽Al、A2及A3之位元藉由參考第16圖之定義表而被分 別設定為0、1及1。應注意,當該接達通訊系統A不存在 時,{A卜A2 ’ A3=0,0,〇}被設定為預設值。 該豕用通訊系統B確認從該接達通訊系統A所接收的 了存4號,且在許多未由該接達通訊系統A所使用之副頻 道中決定欲由其本身所佔據的副頻道。若該接達通訊系統 A不存在時,則該家用通訊系統b便可使用所有的副頻道。 如上述,依照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接達通訊系統及 318233 28 u / JH·丄 4 * =通訊㈣便可利關單的控制信號(共存信號)而共存 在相同的通訊媒體上。 在該第—實施例中,在該接達通訊系統A與該家用通 訊系統B之間所執行的共存控制可同樣地被應用於第17 圖所不之家用通訊系統B及家用通訊系統c之間。 該第第二實施例直到目前所述者皆係採用電源 1線通訊。此外,當家用系統及接達系統兩者被構造成皆採 •用無線通訊技術時,亦可同樣地應用本文中所揭示之本發 鲁明。 應注意,在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中所述之構成每一控制 器的功能塊的全部或一部分通常能以積體電路(LSI,LSI 被稱之為1C、系統LSI、高級LSI或超級LSI係取決於封 裝也、度)的方式來實現。每一功能塊可被獨立地安裝在一晶 片上,且一部分或全部的功能性方塊可被安裝在一晶片上。 該積體電路並未侷限於LSI。該積體電路可藉由指定 鲁用途的電路或一般用途的處理器來達成。再者,在LSI製 成之後可被予以程式化的FPGA(場域可程式化閘陣列)或 在LSI中之電路單元連接或設定可被重新設定組態的可重 組態處理器皆可被使用。 再者’右可取代LSI之積體電路技術由於半導體技術 的進步而被發展出來或者由此衍生出來的其他技術的出 現,則該功能塊可利用此技術來予以封裝。亦可應用生物 技術。 應注思,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之電源線通訊系統之功能 29 318233 丄375414 皆:藉由使CPU轉譯且執行預定的可執行上述程序的程 式貝料來實現,該程式被儲存在儲存裝置中(R0M、、 硬碟等等)。在此例中’該程式資料可經由記錄媒體而儲存 至該儲存裝置中’或者可直接從該記錄媒體來執行。該記 錄媒體係指半導體記憶體,諸如R0M、RAM、快閃記憶1 .體等等;磁碟記憶體,諸如可撓性碟片、硬碟等等;光碟, v諸如CD-R〇M、DVD、BD等等;記憶卡;或類似裝置。 -該記錄媒體係一種觀念,其包括通訊媒體,諸如電話線、 魯傳輸線等等。 本發明之該豕用通訊裝置可以呈轉接器的型式,其可 將信號界面,諸如乙太網路界面、IEEE1394界面、Usb 界面等等,轉換成用於電源線通訊的界面,且藉此便可 連接至具有信號界面之多媒體裝置,諸如個人電腦、dvd 錄放影機、數位電視、家庭系統伺服器等等。因此,經由 作為媒體之電源線以高速度來傳輸數位資料(諸如多媒體 镰資料或類似資料)之網路系統便可被建構而成。因此,已被 設置在住家、辦公室等場所中之電源線便可直接作為網路 線而毋需重新引入網路電纜,諸如習知的接線LAN。因 此’本發明在成本及安裝容易性之觀點上係相當有用的。 本發明之功能可被併入至未來的多媒體裝置中。藉 因’可經由多媒體裝置之電源電纜而在諸裝置之間達成資 料傳輸。在此情況下,並不需要轉接器、乙太網路電纜、 IEEE1394電纜、USB電纜等等,因此可以簡化接線。再 者’本發明之南速電源線傳輸系統可經由路由器來連接至 30 318233 1375414 '網際網路,或者經由集線器而連接至無線LAN或習知的接 線電纜LAN,藉此可毫無問題地擴充使用本發明之高速電 源線傳輸系統的LAN系統。 經由電源線而藉由電源線傳輸所傳輸之通訊資料可 由直接連接至該電源線的裝置來轉譯,但可避免無線[AN 之竊聽問題。因此,以安全性的觀點而言,該電源線傳輸 ^架構對於資料保護係有效的。再者,在電源線上所傳輸之 •資料可由IP架構之IPSec、内容本身之加密或其他DRM 鲁架構等等所保護。
相較於習知的電源線通訊,在電源線上之高品質AV 内今傳輸可藉由使用採用上述内容之加密或有效通訊媒體 (本發明之功效)的著作權保護功能來達成,且進一步實現 Q〇s功能。 雖然本發明已詳述於上,然而上述說明在各方面而言 皆屬例示性而非限制性。應瞭解,在不達背本發明之範圍 的It況下’本發明仍有許多可預見的修飾及變化。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不思圖’其中顯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 電源線通訊系統的示例性組態. 第2圖係不思圖,其中顯示將可由每一通訊系統A至 C所使用之頻帶區分為副頻道之示例性區分; 第3圖係示思圖,其中顯示通訊系統B及c之每一者 的共存信號及通訊信號係如何以時間區分方式被輸及接 收; 318233 31 1^75414 第4A及4B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在第一實施例中使 用之共存4¾號的詳細實例; 第5圖係流程圖,其用以闡釋該通訊系統A至c共存 的程序; 第6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在第一實施例中使用之示 例性定義表; 第7圖係第4A圖之共存信號的詳細示例性設定; ^第8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第1圖之該接達系統控制 _器A1之示例性組態; 第9A至9C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第j圖之家用系統 控制器B1及C1的示例性組態; 卜第1〇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將可由第二實施例中之 母一通訊系統A至C所使用之頻帶區分為副頻道之示例性 區分; 北第11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在第二實施例中使用之 存信號的詳細實例; 第12A至12C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在第二實施例中 ,之Μ衫義表; 之第13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 電源線通訊系統的示例性組態; 至第丨4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將可由每一通訊系統A 所使用之頻帶區分為副頻道之示例性區分; 此第15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在第三實施例中使用之 '、子k號的詳細實例; 318233 32 第16圖係示意圖,其中 例性定義表; 甲顯不第三實施例中使用之不 第17圖係示意圖,盆中 _ .^^ ^ 中顯不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
之電原線通訊系統的另—個示例性H 苐18至20圖係示意圖,盆φ 玄植、去r 其中展示當PC被用以從住 豕接達至網際網路時的整體組態; 第2 1及22圖係示意圖,1中4§ + / ΜΛ· _W· A A -例性訊框結構;及 -中^不在習知技術中之示 #料虫f Μ圖係示意圖,其中顯示在通訊媒體上傳輸之資 科串流。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1 92 93 94 81 訊框傳輸部 訊框接收部 通訊控制部 資料傳輪/接收I/F部 共存信號傳輸部 共存信號產生部 零交越點偵測部 共存信號傳輸I/F部 共存控制部 訊框傳輪部 訊框接收部 通訊控制部 資料傳輸/接收I/F部 318233 33 1375414 ^ ' 503' 資料槽 601 標頭 602 酬載 603 錯誤偵測/校正碼 A 接達通訊系統 B 家用通訊糸統 C 家用通訊系統 A1 接達系統控制器 φ A2 接達系統家用裝置 B1 家用系統控制器 B2 家用系統從屬器 C1 家用系統控制器 C2 家用系統從屬器 35 318233

Claims (1)

1375414 i 丨。畔^月丨Φ日修正本申請專利範圍: 第95118530號專利申請案 101年8月14日修正替換頁 1. 一種通訊裝置(Β1),係在具有針對使用頻帶之權利而被 給予預定優先權之複數個通訊系統共存在相同的通訊 媒體上之系統中,屬於具有除了最高優先使用權以外 之使用權之通訊系統(Β)的通訊裝置,包含: 共存信號接收部(95a),用以從具有最高優先使用 權之通訊系統(A)來接收共存信號,該共存信號指示由 該通訊系統(A)所佔據且使用之頻帶; • 共存信號產生部(96),用以決定除了由該共存信號 所指示之頻帶以外之欲由該通訊系統(B)所佔據及使用 之頻帶,且產生指不該被決定之頻帶的第二共存信 號;及 共存信號傳輸部(95b),用以將該第二共存信號傳 輸至另一通訊系統。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屬於該通訊系統(B)的通訊裝 置(B1),其中, 該通訊系統(A)及(B)具有能力使用之頻率的最小 值及最大值分別為F MIN及F MAX ;且 由該共存信號接收部(95a)從該通訊系統(A)接收 到的該共存信號係指示從F MIN至F DIVIDE (F MINSF DIVIDESF MAX)之頻帶、或從 F DIVIDE 至 F MAX之頻帶被佔據且被使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屬於該通訊系統(B)的通訊裝 置(B1),其中, 318233(修正版) 36 1375414 39^8530$專利申請案 I 101年8月14日修正替換頁 該通訊系統(A)及(B)具有能力使用之頻率係被區 分成可由該通訊系統(A)及該另一通訊系統兩者所使 用之頻帶、以及僅可由該另一通訊系統所使用的另一 頻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屬於該通訊系統(b)的通訊裝 置(B1),其中, ° 、 該頻帶的二分之一被分配用於可由該通訊系統(A) 及該另一通訊系統兩者所使用之頻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屬於該通訊系統(B)的通訊裝 置(B1),其中, 九 用於資料通訊之周期被區分成複數個時間槽; 由該共存信號接收部(95a)從該通訊系統(a)接收 到的該共存信號係具有矩陣結構,在該矩陣結構中同 時指定所使用之頻帶及時間槽;及 該共存信號產生部(96)決定除了由該共存信號所 指示之該頻率以外之欲被該通訊系統(B)所佔據及使用 之頻率,且產生利用該矩陣結構來指示該被決定之頻 率的該第二共存信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屬於該通訊系統(b)的通訊裝 置(B1),其中, 由該共存信號接收部(95a)所接收到的該共存信號 係由複數個用以指定該通訊系統(B)使用從f MIN至F DIVIDE之頻帶或從F DIVIDE至F MAX之頻帶、以及 F DIVIDE之值的位元所組成。 318233(修正版) 37 1375414
第95118530號專利申請案 101年8月14日修正替換頁 91
第9A圖 318233修正版 7 1375414
318233修正版 第95118530號專利申請案 101年8月14曰修正替換頁 91
第9B圖 8 1375414 第95118530號專利申請案 101年8月14日修正替換頁 96 95b
第9C圖 副頻道
Γ—----Λ-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f(MHz) J-u——u-u-u-u-u-li——u-U——U——u-U——u--►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 用於資料通訊之頻帶 第10圖 318233修正版 9
TW095118530A 2005-05-26 2006-05-25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nabling coexistence of systems TWI37541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54500 2005-05-26
JP2006083657 2006-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3952A TW200703952A (en) 2007-01-16
TWI375414B true TWI375414B (en) 2012-10-21

Family

ID=36753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18530A TWI375414B (en) 2005-05-26 2006-05-25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nabling coexistence of system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7885246B2 (zh)
EP (2) EP1884034B1 (zh)
JP (2) JP4764880B2 (zh)
KR (1) KR101225269B1 (zh)
DE (1) DE602006007466D1 (zh)
TW (1) TWI375414B (zh)
WO (1) WO20061267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84034B1 (en) * 2005-05-26 2009-06-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nabling coexistence of systems
JP4584055B2 (ja) * 2005-07-05 2010-1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793136B2 (ja) * 2006-06-30 2011-10-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装置とその起動時動作方法
CN101262680A (zh) * 2007-03-09 2008-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宽带接入中的信道测量资源分配方法和系统
JP4892409B2 (ja) * 2007-06-01 2012-03-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通信装置
EP2360847A4 (en) * 2008-12-09 2012-08-01 Pioneer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293395B2 (ja) * 2009-05-13 2013-09-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における放送波検出方法
US8265197B2 (en) * 2009-08-03 2012-09-1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OFDM transmission methods in three phase modes
US8948274B2 (en) 2011-10-24 2015-02-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nabling co-existence among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LC) technologies
US9231657B2 (en) * 2012-01-13 2016-01-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daptive sub-band algorithm for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in PLC networks
US9136908B2 (en) * 2012-06-05 2015-09-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ong preamble and duty cycle based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LC) networks
US9231658B2 (en) 2012-06-20 2016-01-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primitives i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1420227B1 (ko) * 2012-11-21 2014-07-17 한국전기연구원 이종 시스템들의 상호공존을 위한 효율적인 리소스 할당 방식의 고속 전력선 통신 방법
JP6164989B2 (ja) * 2013-09-03 2017-07-19 東京電力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電力線通信方法
US10021697B2 (en) * 2014-02-07 2018-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tiered shared access operation
CN104144001B (zh) * 2014-07-29 2016-09-07 江苏宏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力线载波信号传输可靠性的方法
US10177813B1 (en) * 2017-07-21 2019-01-08 Semtech Corporation Synchronized slott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US11711862B1 (en) 2021-07-15 2023-07-25 T-Mobile Usa, Inc. Dual connectivity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band sel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9861B2 (ja) * 1995-03-17 2002-11-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lanシステム
US5719868A (en) * 1995-10-05 1998-02-17 Rockwell International Dynamic distributed, multi-channel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lot assignment method for a network of nodes
JP3123440B2 (ja) * 1996-08-14 2001-01-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チャネル選択方法
CA2194023C (en) * 1996-12-24 2002-04-02 Murray C. Baker Channel hopping protocol
JP3206739B2 (ja) * 1998-07-21 2001-09-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通信装置
JP4129092B2 (ja) 1998-11-06 2008-07-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Ofdm送受信装置、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及び、ofdm送受信方法
US6704346B1 (en) * 2000-03-16 2004-03-0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improved microwave interference robustness in RF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7039414B1 (en) * 2000-09-26 2006-05-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 to coexist
WO2003015291A2 (en) * 2001-08-04 2003-02-20 Enikia Llc Frequency management and policing
JP3945325B2 (ja) * 2002-07-01 2007-07-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174170B2 (en) * 2003-02-12 2007-02-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elf-selection of radio frequency channels to reduce co-channel and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distributed network
JP4285138B2 (ja) * 2003-07-24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060063897A (ko) * 2003-07-29 2006-06-12 소니 가부시끼 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4488828B2 (ja) * 2003-08-06 2010-06-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の親局及び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US7346021B2 (en) * 2003-08-06 2008-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ster station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ccess control method
US7303949B2 (en) * 2003-10-20 2007-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stress-enhanced MOSFETs using Si:C and SiGe epitaxial source/drai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4777888B2 (ja) * 2004-02-24 2011-09-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相異なる複数の通信システムを共存可能にするための端末装置
EP1884034B1 (en) * 2005-05-26 2009-06-24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nabling coexistence of systems
JP4652912B2 (ja) * 2005-07-05 2011-03-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用モデム、宅内系plcモデムおよびアクセス系plcモデム
JP2007019618A (ja) * 2005-07-05 2007-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システム共存を可能とする送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方法
JP4729351B2 (ja) * 2005-07-05 2011-07-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線通信方法
JP4664755B2 (ja) * 2005-07-05 2011-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宅内系plcモデム、アクセス系plcモデムおよび電力線通信方法
JP2007019670A (ja) * 2005-07-05 2007-0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アクセス系plcモデム、宅内系plcモデムおよび電力線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64880B2 (ja) 2011-09-07
EP1884034A1 (en) 2008-02-06
JP2009159640A (ja) 2009-07-16
EP2028770A1 (en) 2009-02-25
US20110090067A1 (en) 2011-04-21
US8774159B2 (en) 2014-07-08
JP2008543117A (ja) 2008-11-27
US20060268790A1 (en) 2006-11-30
EP2028770B1 (en) 2012-07-11
EP1884034B1 (en) 2009-06-24
KR20080017002A (ko) 2008-02-25
KR101225269B1 (ko) 2013-01-22
TW200703952A (en) 2007-01-16
JP4918566B2 (ja) 2012-04-18
WO2006126724A1 (en) 2006-11-30
DE602006007466D1 (de) 2009-08-06
US7885246B2 (en) 2011-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5414B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nabling coexistence of systems
JP488186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間の共存を可能にする通信装置および共存方法
JP4885718B2 (ja) オーディオ/ビデオコンテンツを配信するための超広帯域無線/電力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1278845B1 (ko) 시스템간의 시간 공존을 가능하게 하는 통신 장치
JPWO2007116835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間の共存を可能にする通信装置
JP2007019618A (ja) システム共存を可能とする送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方法
JPWO2007034854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共存を可能とする通信装置及び共存方法
JP2007214784A (ja) 電力線通信装置と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JP2008060970A (ja) 通信システム間の共存を可能にする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共存方法
ES2349432T3 (es) Aparato de comunicaciones y método de coexistencia para permitir la coexistencia de sistemas de comunicaci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