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3547B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hopping with frequency fraction reuse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hopping with frequency fraction reus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3547B
TWI363547B TW097104922A TW97104922A TWI363547B TW I363547 B TWI363547 B TW I363547B TW 097104922 A TW097104922 A TW 097104922A TW 97104922 A TW97104922 A TW 97104922A TW I363547 B TWI363547 B TW I3635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
band
bands
sectors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4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49924A (en
Inventor
Wanshi Chen
Durga Prasad Malladi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49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9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3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35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23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43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hop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5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2001/7154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36354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以下描述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係關 於提供一種再使用之頻率分片段機制以使用傳輸模式來接 收及傳輸資料。 本申請案主張2 0 0 7年2月8曰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 第 60/88M90 號標題為·,Α Meth〇d and Αρρί^^ 如
Frequency Hopping with FFR"之權利,該案之全文以引用 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廣泛部署無線通信系統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内容,諸 如語音、資料等。典型無線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 m (例如’頻寬及傳輸功率)而支援與多個使用者通信 之多向近接系、統。此等多向近接系統之實例可包括分碼多 向近接(CDMA)系、統、分時多向近接(tdma)系統分頻多 向近接(FDMA)系統、3Gpp LTE系統、正交分頻多工 (OFDM)、區域化分頻多工(LFDM)、正交分頻多向近接 (OFDMA)系統及其類似物。 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節點B(或基地台)可在下行鏈路上 將資料傳輸至使用者設備(UE)及/或在上行鏈路上接收來 =UE之資料。下行鏈路(或前向鏈路)指自節點B至UE之通 ^鍵路’且上行鏈路(或反向鏈路)指自UE至節點b之通作 鏈路。節點B亦可將控制資訊(例如,系統資源之分配)發 ' 類似地’ UE可將控制資訊發送至節點B以支援在 [S3 128985.doc 1363547 下行鏈路上之資料傳輸及/或用於其他目的β 在現今技術水準之系統中,將一混合自動再傳輸 (HARQ)過程用於改良資料傳輸(例如,資料封包或資料分 配封包)之可靠性。在使用HARQ過程之系統中,發射器將 資料封包傳輸至一接收器’且該接收器回應地傳輸確認 (在成功處理資料封包之情況下為ACK,或在未成功處理 . 資料封包之情況下為NAK)。在該發射器傳輸資料封包之 後,該發射器在自動再傳輸該資料封包之前在一預設時間 # 段中等待ACK/NAK之接收。若發射器在計時器期滿之^ 接收到ACK,則該發射器終止HARQ過程並開始另一過程 (若存在)。若發射器接收到NAK或計時器期滿,則該發射 器建立另一 HARQ過程並再傳輸該資料封包。然而,若 ACK由接收器傳輸,但發射器未能處理它或未在時間到期 之前接收到該ACK或ACK/NAK傳輸不可靠,則該發射器 建立另一HARQ過程並再傳輸該資料封包。此非常低效, • 且引起資料傳送中之延遲。因此,需要使用一在頻率及時 間方面高效的傳輸模式以傳輸ACK/NAK來改良使用 ACK/NAK重複機制之ACK/NAK傳輸的可靠性,以便改良 - 系統效能。 【發明内容】 下文陳述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簡單概述,以提供對此等實 施例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所有涵蓋之實施例㈣㈣ 述,且既並非意欲識別所有實施例之關鍵或重要要素亦^ 意欲描繪任一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缚。其唯一目的為以簡化 128985.doc 1363547 形式陳述一或多個眘始也丨Λ 更詳細描述的序言。 某些概念’作為稍後陳述之 根據一態樣’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 ,-部分頻率分為複數個副頻帶;將一部分方法 個扇區,每一扇區包含該等經劃分之副頻帶=:為複數 區中之-者内之該等經劃分之副頻帶 者^該等扇 副頻帶,·及將-位置配置給作 為受限 頻帶。 又限田彳頻帶之該指定副 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可在一 置包含:用於將一^ 線通6中操作之裝置,該裝 ' 4 77頻率分為複數個副 於將一部分蚌門八生*也 两♦之構件;用 等經劃分之㈣區之構件,每—扇區包含該 心之田"員帶,用於將在該等扇 經劃分之副頻帶令的^ π 者内之該等 於將一“為文限副頻帶之構件;及用 件。 又限相帶之料定副頻帶之構 另-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 含··-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式產-包 數個副頻帶之锃.Η 邛分頻率分為複 之程气 用於將一部分時間分為複數個扇區 —扇區包含料經劃分之副頻L將在 =副頻帶之程式碼;及用於將一位置配置給作= 限田彳頻帶之該指定副頻帶之程式碼。 ··' 又-態樣提供一種可在一無線通信 置包含:至少一考押。。^ 褒置,該裝 〆處理益’其經組態以:將—部分頻率分為 128985.doc [S3 複數個副頻帶:將-部分時間分為複數個扇區,每一扇區 包含該等經劃分之副頻帶;將在該等扇區中之—者内之該 等二劃分之副頻帶中的一者指定為受限副頻帶;及配置一 作為一受限副頻帶之指定副頻帶的位置。 為達成前述及相關目的,該或該等實施例包含下文全面 描述且特別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指出之特徵。以下描述及隨 附圖式詳細闡述了該或該等實施例之某些說明性態樣。然 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藉以應肖S種實施例之原理的各種 方式之少許,且該等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括所有此等態 樣及其等效物。 【實施方式】 現在參看圖式描述各種態樣,其中貫穿全文相同參考數 字用於指相同元件。在以下描述中,為了闡釋之目的,闡 述眾多具體細節以提供對一或多個態樣之徹底理解。然 而,顯然可在沒有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態 樣°在其他實例中,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之結構及器件 以便有助於描述一或多個態樣。 另外’在下文中描述本揭示案之各種態樣。應顯而易 見’本文中之教示可具體化於廣泛的多種形式中且本文中 所揭示之任何特定結構及/或功能僅具有代表性。熟習此 項技術者將基於本文中之教示而瞭解,可獨立於任何其他 態樣來實施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且可以各種方式對此等 態樣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進行組合。舉例而言,可使用本 文中所陳述之任何數目之態樣來實施一裝置及/或實踐一 t 128985.doc 1 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或不同於本文中所闡述之態樣中 之一或多者的其他結構及/或功能性來實施一裝置及/或實 賤-方法。作為一實例,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器件、系統 及裝置中之許多者係在於正交系統中提供重複ACK通道之 •’ 特別或無規劃/半規劃部署之無線通信環境的情形中加以 ' 力述。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相似技術可應用於其他通 k環境。 • :在此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系統"及其類似 物意欲指電腦相關實體(硬體、軟體、執行中的軟體、韌 體、中間體(middle ware)、微碼及/或其任何組合)。例 如,一組件可為(但不限於):在處理器上執行之過程、處 理器、物件、可執行程式、執行線緒、程式及/或電腦。 一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一過程及/或執行線緒内,且一組 件可侷限於一電腦上及/或分布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電腦之 間而且,可自其上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之各種電腦可讀 # 媒體執行此等組件。該等組件可(諸如)根據一具有一或多 個貧料封包(例如,來自與一區域系統、分布式系統中之 另一組件相互作用之組件的資料,及/或借助信號在諸如 網際網路之網路上與其他系統相互作用之組件的資料)之 b號,借助區域及/或遠端過程而通信。另外,如熟習此 項技術者所瞭解,本文所描述之系統之組件可經重配置及/ 或藉由額外組件來補充以便促進達成關於其所描述之多種 態樣、目的、優點等’且不限於在一給定圖中所闡述之精 確組態。 J28985.doc [S3 1363547 此外,本文中結合一用戶台來描述各種態樣。用戶台亦 可稱為系.统、用戶單元、行動台、手機、遠端台、遠端終 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使用者代理、使用者 器件或使用者^備。用戶台可為蜂巢式電話、無線電話、 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 位助理(腿)、具有無線連接性能之掌上型器#,或連接 至無線數據機或促進與處理H件<無線通信之相似機構的 其他處理器件。
而且,本X中描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冑可實施為使用標準 程式化及/或工程技術之方法、裝置或製品。本文中使用 之術語"製品"意欲涵蓋可自任何電腦可讀器件、載體或媒 體存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t,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 不限於)磁性儲存器件(例如,硬碟、軟碟、磁條.......)、 光碟(例如,緊密光碟(CD)、數位化通用光碟 (DVD).......)、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器件(例如,卡、 棒、保密磁碟(key drive).......)。另外,本文所述之各種 儲存媒體可表示用於儲存資訊之—或多個器件及/或其他 機器可讀媒體。術語"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無 線通道及能_存、含有及/或承載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 其他媒體。 而且,本文t使用詞語"例示性"以意謂充當實例、例子 或說明。不必將本文中描述為"㈣性,•之任何態樣或設計 理解二較佳或優於其它態樣或設計。相反,使用詞語"例 不性意、欲以具體方式提出概念。如在本巾請案中所使 128985.doc [S1 1363547 用術語或"意欲意謂包括性"或"而非互斥性,•或"。亦 即,除非指定或自上下文清晰可見,否則"χ使用八或6"意 欲意謂自然包括性排列中之任一種排列。亦即,若χ使用 A ; X使用Β ;或X使用Α&Β兩者,則"X使用八或6"在上述 情況中之任一者下得到滿足。另外,除非指定或自上下文 清晰指明為單數形式,否則在本_請案及隨附申請專利範 圍中使用之冠詞"一"應通常解釋為意謂"一或多個·,。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推斷"或"推論,,通常係指自一組 如經由事件及/或資料而捕獲之觀測來推理或推斷系統、 環境及/或使用者之狀態的過程。推斷可用於識別特定情 形或動作,或(例如)可產生狀態上之機率分布。推斷可為 機率性的,亦即,基於對資料及事件之考慮對在感興趣之 狀態上之機率分布的計算。推斷亦可指用於由一組事件及/ 或資料組成較高階事件之技術。無論事件在時間上是否緊 密相關,且無論事件及資料是來自一或若干事件及資料 源,此推斷導致由一組觀察到之事件及/或已儲存之事件 資料構造出新事件或動作》 本文中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多種無線通信網路,諸如分碼 多向近接(CDMA)網路、分時多向近接(TDMA)網路、分頻 多向近接(FDMA)網路、正交FDMA(OFDMA)網路、單載 波FDMA(SC-FDMA)網路等。術語”網路"及"系統"通常可 交換使用。CDMA網路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 (UTRA)、Cdma2000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 CDMA(W-CDMA)及低碼片率(LCR)。cdma2〇〇〇 覆蓋 Is_ 128985.doc 12* 1363547 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網路可實施諸如全球行 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施諸如 演進 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快閃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E-UTRA 及GSM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長期演進 (LTE)為即將發布之使用E-UTRA之UMTS版本。在來自名 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中描述 UTRA、E-UTRA、GSM、UMTS及 LTE。在來自名為”第三 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描述 cdma2000。在此項技術中已知此等多種無線電技術及標 準。為清晰起見,下文針對LTE中之上行鏈路傳輸來描述 此等技術之特定態樣,且在下文許多描述中使用3GPP術 語.。 利用單載波調變及頻域等化之單載波分頻多向近接(SC-FDMA)為一技術。SC-FDMA具有與OFDMA系統相似之效 能及基本上相同之總體複雜度。SC-FDMA信號由於其固 有單載波結構而具有較低之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已引起廣泛注意,尤其在較低PAPR在傳輸功率效率 方面使行動終端機極大獲益之上行鏈路通信中。其當前為 用於3GPP長期演進(LTE)或演進UTRA中之上行鏈路多向 近接機制之可行假設。 LTE利用下行鍵路上之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上行鏈路 上之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及SC-FDM將系統 頻寬劃分為多個(N)正交副載波,該等正交副載波亦通常 [S] 128985.doc 稱為頻調、頻率組等。可用資料調變每一副載波。大體而 έ ’在頻域中藉由0FDM發送調變符號且在時域中藉由 SC-FDM發送調變符號。對LTE而言,在相鄰副載波之間 的間隔可為固定的,且副載波之總數目(N)可視系統頻寬 而定。在一設計中,對5 MHz之系統頻寬而言,n = 512 ; 對10 MHz之系統頻寬而言,N = 1〇24 ;且對2〇 MHz之系統 頻寬而言,N = 2048。大體而言,N可為任一整數值。 圓1說明一無線通信系統100,其具有多個基地台n〇及 多個終端機120,諸如可結合一或多個態樣而利用者。基 地台通常為與終端機進行通信之固定台且其亦可稱為存取 點、節點B或一些其他術語。每一基地台丨丨〇提供特定地理 區域之通信覆蓋,其說明為三個地理區域(標為1〇2a、 1 02b及1 〇2c) »術語"小區”可視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而指基 地台及/或其覆蓋區域。為提高系統容量,可將基地台覆 蓋£域劃分為多個較小區域(例如,根據圖1中之小區 102a,三個較小區域)i〇4a、1〇4b及l〇4c。每一較小區域可 由各別基地收發器子系統(BTS)伺服。術語"扇區"可視其 中使用該術語之上下文而指BTS及/或其覆蓋區域。對經扇 區化小區而言,用於彼小區之所有扇區之BTS通常係共同 定位於用於該小區之基地台内。本文中描述之傳輸技術可 用於具有經扇區化小區之系統以及具有未經扇區化小區之 系統。為簡單起見’在以下描述中,術語,,基地台"一般用 於伺服扇區之固定台以及伺服小區之固定台。 終端機120通常分散於整個系統上,且每一終端機可為 128985.doc 14 1363547 固定或行動的。終端機亦可稱為行動台、使用者設備、使 用者器件或某其他術語、终端機可為無線器件、行動電 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卡等。每 12〇可在任何特定時刻在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與零個、 -個或多個基地台通信。下行鏈路(㈣向鏈^^自㈣ 台至終端機之通信鍵路,且上行鏈路(或反向鍵路)指自终 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 對集中式架構而言,一系統控制器13〇輕接至基地台ιι〇 且為基地台11G提供協調及控制。對分布式架構而令,美 地台m可視需要彼此通信。自-存取點至-存取終端i 以或接近以可由前向鏈路及/或通信系統所支援之最大資 料傳輸率而發生前向鏈路上之資料傳輸。前向鏈路之額外 通道(例如’控制通道)可自多個存取點傳輸至—存取终端 機。可自一存取終端機至一或多個存取點發生反向鏈路資 料通信。 圓2為根據多《樣之㈣或無規糾規懸線通信環 境200之說明。系統2〇〇可包含在—或多個扇區中之一或多 個基地台202,該等基地台2()2彼此之間接收、傳輸、重複 (等)無線通信信號及/或與—或多個行動器件崩接收傳 輸、重複(等)無線通信信號。如所說明,每一基地台2〇2可 提供特定地理區域之通信覆蓋,說明為三個地理區域(標 為贏、鳩、聽及2_)。如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所暸 解,每-基地台202可包含一發射器鍵及一接收器鍵,該 發射器鏈及該接收讀中之每—者又可包含與信號傳輸及 [S3 128985.doc -15- 接收相關聯之複數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 器、解調變器、解多工器、天線等)。行動器件204可為(例 如)蜂巢式電話、智慧型手機、膝上型電腦、掌上型通信 器件、掌上型計算器件、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 PDA及/或用於在無線網路200上通信之任何其他合適器 件》系統200可結合本文中描述之各種態樣而使用,以得 到靈活導頻模式。 本文所描述之傳輸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諸如 CDMA、TDMA、FDMA、OFDMA及 SC-FDMA 系統。通常 可互換地使用術語"系統"與"網路··。CDMA系統可實施諸 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之無線電技 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低碼片率(LCR)。 cdma2000 覆蓋 IS-2000、IS-95 及 IS-856 標準。TDMA 系統可 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 系統可實施諸如演進 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快閃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在 此項技術中已知此等多種無線電技術及標準。UTRA、E-UTRA及GSM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長期演 進(LTE)為即將發布之使用E-UTRA之UMTS版本。在來自 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中描述 UTRA、E-UTRA、GSM、UMTS 及 LTE。在來自名為"第三 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描述 cdma2000。為清晰起見,下文針對LTE中之上行鏈路傳輸 來描述此等技術之特定態樣,且在下文許多描述中使用 128985.doc -16- 1363547 3GPP術語。
LTE利用下行鏈路上之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上行鏈路 上之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及SC-FDM將系統 頻寬劃分為多個(N)正交副載波,該等正交副載波亦通常 稱為頻調、頻率組等《可用資料調變每一副載波。大體而 言,在頻域中藉由OFDM發送調變符號且在時域中藉由 SC-FDM發送調變符號。對LTE而言,在相鄰副載波之間 的間隔可為固定的,且副載波之總數目(N)可視系統頻寬 而定。在一設計中,對5 MHz之系統頻寬而言’ N = 512 ; 對10 MHz之系統頻寬而言,n = 1024 ;且對20 MHz之系统 頻寬而言,N = 2048。大體而言,n可為任一整數值。 系統可支援分頻雙工(FDD)模式及/或分時雙工(TDD)模 式。在FDD模< 中,可將分離之頻率通道用於下行鍵路及 上行鏈路,且下行鏈路傳輸及上㈣路傳輸可同時在其分 離之頻率通道上得以發送。在咖模式中,可將—共同頻
率通道用於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兩者,下行鏈路傳輸可在 某些時間段上得以發送,且上行鏈路傳輸可在其他時間段 上得以發送》 二㈣鏈路傳輸機制係由無線電訊框(例如,! 線電訊框)而分割。每一訊框 成⑴八 3由頻率(例如,副載波)及 時間(例如,OFDM符號)構成 八A if叙伽,* 式10 ms無線電訊框被 刀為複數個相鄰之〇·5 ms子訊 在下文t可互換地使用) 于訊框或時槽,且 其中每-資源塊係由-或多個副;Π;: 塊,其中备-咨子讯框包含複數個資源 128985.doc OFDM符號組成。一或多個資源塊可用於傳輸資料、控制 資訊、導頻或其任何組合。 使用混合自動再傳輸(HARQ)以改良資料傳輸之可靠 性。舉例而言,在大多數系統中,HARQ可用於實體下行 鏈路共用通道(PDSCH)或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 (PUSCH),該兩者簡單稱為共用資料通道(SDCH),其中資 料封包在L1處基於自UE使用確認通道(ACKCH)傳輸之 ACK/NAK而被再傳輸。對下行鏈路上之HARQ而言,節點 B可發送用於封包之傳輸且可發送一或多次再傳輸,直至 該封包由UE正確解碼,或已發送最大數目之再傳輸,或 遇到一些其他終止條件。 HARQ過程可指用於封包之所有傳輸及再傳輸(若存 在)。HARQ過程可在資源可用時開始,且可在第一次傳輸 之後,或在一或多次後續再傳輸之後終止。HARQ過程可 具有可視接收器處之解碼結果而定之可變持續時間。 HARQ過程可用於在一系統中操作之一 UE或多個UE。可在 一個HARQ交錯上發送每一 HARQ過程。在一態樣中,可 在一個HARQ交錯(例如,子訊框、槽、資源塊等)上發送 每一 HARQ過程。 舉例而言,當資源及資料備妥時,節點B將資料封包傳 輸至UE。若該資料封包由UE接收,則該UE可在成功處理 該資料封包之情況下傳輸一 ACK,或在解碼該資料封包時 存在錯誤之情況下發送一 NAK。作為回應,節點B可在接 收到NAK或計時器在接收到任何確認之前期滿之情況下再 ί S ] 128985.doc •18· 傳輸相同封包。 圓3說明例示性頻率模式300。根據一實例,整個頻帶 3 50被分為用於每一扇區之6個副頻帶(沾〇至3]3〇5)。此實 例說明在系統中之兩個扇區:扇區0(3 14)及扇區1(316)。 具有相同顏色(例如,314之83〇及316之SB〇為紅色)之副頻 帶具有相同頻率規劃。6個副頻帶中之一者包含一受限副 頻帶,其中無或最少量(操作者可將最少量判定為低於預 設臨限值)傳輸功率被允許用於訊務,以使該副頻帶對其 他扇區顏色之干擾最小化。在此實例中,將SB5識別為用 於扇區0(3 14)之受限副頻帶,且將SB4識別為用於扇區 1(3 16)之受限副頻帶。 在基於FDMA之系統中,可使用兩個排程技術,即副頻 帶排程及分集排程。副頻帶排程限制鄰接窄頻帶中之頻率 佔用以利用無線通道之頻率選擇性,且因此亦稱為頻率選 擇性排程(FSS)。另一方面,分集排程將佔用延伸至較大 非鄰接頻帶,以在快速通道回饋不可线無法保證時同時 達成通道及干擾分集,且因此亦稱為頻率分集排程 (FDS)。常常有必要在相同的整個可用之頻寬内多工化咖 及 FDS。 圓4說明例示性的基於FDMA之系統4〇〇,其包含及 剛(亦稱為刪)。應注意,此為—實例,且可動態或靜 態地使用若干排列。如圖4中所示,將整個頻帶450分為六 個副頻帶’且在每一扇區中之五個非受限副頻帶中之—此
副頻帶可用於FSS 而其他副頻帶可用於FDS。根據該實 128985.doc 1363547 例,將扇區0(414)之副頻帶402、404及410指定用於FSS, 且將扇區1(416)之副頻帶452、456及462指定為FSS。將扇 區0(414)之副頻帶406及408指定用於FDS,且將扇區1(416) 之副頻帶454及458指定為FDS。將扇區〇(4 14)之副頻帶 8丑5(412)及扇區1(416)之副頻帶364(460)指定為受限的。 在一傳輸時間間隔(TTI)内,可在FDS副頻帶内在每個副頻 帶層級上,及在每一副頻帶内在每個資源塊層級(一副頻 帶含有多個資源塊)或甚至在每個頻調層級上進行跳躍。 圊5說明在H-ARQ過程500上之頻率跳躍。如圖5中所 不,將整個頻帶550分為六個副頻帶,且在每一扇區中之 五個非受限副頻帶中之一些副頻帶可用於FSS,而其他副 頻帶可用於FDS。如所說明,頻率跳躍亦可在每個h_arq 過程層級上進行,以使得每一情況下之副頻帶5〇2至5i〇之 位置可在不同H_ARq情況514至524上演進。在此實例中, 此情況下之受限副頻帶(每一 h_arq情況下之SB5(5i2))未 在頻率跳躍中演進。此係由於在FFR中之靜態頻率規劃。 因為此副頻帶從未由此扇區使用,且因此未利用由此副頻 帶提供之額外頻率選擇性’所以此可導致某種效率欠缺。 囷6說明用kH_arq過程之頻率跳躍模式_。如圖6中 所示,將整個頻帶650分為六個副頻帶,且在每一扇區中 =非受限副頻帶中之一些副頻帶可用於fss,而盆他 副頻帶可用於FDS。如所說 、 ARn.ft . _ ° 頻率跳躍亦可在每個H- ARQ過%層級上進行, 612r^ , 乂使侍母—情況下之副頻帶602至 (包括爻限副頻帶) ; 置了在不同H-ARQ情況614至 [S] 128985.doc -20- 1363547 上演進。根據一態樣,為在 ^ Θ勤邊重定位受限副 頻帶670 ’重定位在不同扇區上 定ni Μ α 〆進订,使得在任何特 疋時間均保持FFR頻率規劃。此利 寻 Μ ώ Π -Ψ- 扶截面由模式說明。 =步重定位受限副頻帶’受限副頻帶實體 而疋隨時間演進,且可橫跨整 U ^ 狀甘a 頻帶。此對FSS尤為有幫 二其中可在整個頻帶上利用頻率選擇性。受限副頻帶: 停::!小區之所有扇區上無需為均-的。視訊務及通道 頻牛而…些扇區可不重定位受限副頻帶…受限副 痏劏而乂芦 上门不相同,且可基於預定頻率 規靈丨而在扇區間改變。另外 ㉟另外仙通韦對於FFR機制為透通 的且”,、而知道受限副頻帶之位 副相维地立丨从 上又況明之虛擬受限 J頻帶機制使舰操作對於UE而言更加透通’藉此最大化 頻率分集且降低干擾。因此,得到一種與舰機制组合之 頻率跳躍機制’該機制將FFR中之實體受限副頻帶轉譯為 虛擬受限副頻帶且提供額外頻率選擇性。 參看圖7,展示根據-態樣之與用於產生頻率跳躍模式 之機制有關的方法。然而’為解釋簡潔之目的,該等方法 展及把述為一系列動作,但應理解並瞭解該等方法不受 "亥等動作之-欠序的限制’因為某些動作可根據所主張之本 發明主體而以不同次序發生及/或與本文所展示及所描述 之其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 並瞭解一方法可替代地表示為一系列相關狀態或事件 如在狀態圖中。而B ^ 阳且’並不需要所有被說明之動作來實施 根據所主張之本發明主體之方法。 [S] 128985.doc 1363547 特別轉至圖7,其說明根據一態樣之例示性方法700,該 方法700促進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產生頻率跳躍模式。該方 =在處開始,該方法將一部分頻率分為複數㈣頻 帶,例如在圖6中之實例6〇2至612。該方法在7〇4處將一部 分時間分為複數個扇區,每一扇區包含經劃分之副頻帶, 例如在圖6中之614至624。該方法在鳩處為扇區中之每一 者將經劃分之副頻帶中之一者指定為受限副頻帶。該方法 在708處為第一個扇區配置受限副頻帶之位置。該方法在 71〇處將一或多個副頻帶指定為非受限副頻帶。該方法在 W2處將扇區之非受限副頻帶中的一或多者指定用於頻率 選擇性排程。該方法在714處將扇區之非受限副頻帶中的 一或多者指定用於頻率分集排程。該方法在716處為扇區 同步地動態重定位受限副頻帶。一旦產生頻率映射,則排 程器可將有關該頻率映射之資訊傳輸至其飼服之所有 UE。 π 囷8繪示根據一或多個態樣之可將回饋提供至通信網路 之例示性存取終端機_。#取終端義G包含一接收器 8〇2(例如’天線),其接收信號且對所接收信號執行典型動 作(例如,遽波、放大、降頻轉換等)。特定言之,接收琴 議亦可接收界定分配至傳輪配置時段之一或多個塊之服 務的服務排程、使下行鏈路資源之塊與上行鏈路資源之塊 :目關以提供本文中所描述之回饋資訊的排程或其類似 物。接收識可包含一解調變器8〇4,其可解調變所接收 符號且將其提供至詩評估之處理請6。處理可為 128985.doc •22. 1363547
專用於分析由接收器802接收到之資訊及/或產生用於由發 射器816傳輸之資訊的處理器。另外,處理器8〇6可為控制 存取终端機800之一或多個組件之處理器;及/或分析由接 收1§ 802接收到之資訊、產生用於由發射器816傳輸之資訊 且控制存取終端機800之一或多個組件的處理器。另外, 處理器8G6可執行指令,該等指令用於解釋由處理器8〇2接 收到之上行鏈路資源與下行鏈路資源之相關性、識別未接 收之下行鏈路塊或產生適於通知此等未接收塊之回饋訊息 (諸如位元圖)或用於分析雜凑函數以確定複數個上行鍵路 資源中之合適上行鏈路資源,如本文中所描述。 存取終端機800可額外地包含記憶體8〇8,其操作性地竊 接至處理器_且可儲存待傳輸之資料、接收到之資料及 其類似物。記憶體808可儲存關於下行鏈路資源排程之資 訊、用於評估上述情況之協定、詩制未接收傳輸部 分、用於判定無法譯出之傳輸、用於將回饋訊息傳輸至存 取點之協定及其類似物。 應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資料健存器(例如,記憶體 8叫可為揮發性記‘_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 性記憶體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作為說明且非限 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情 (,、電可…::二^ 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 其充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作為說明 AM可為奸多形式,諸如同步⑽am)、 128985.doc -23· I S] 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雙資料速率 SDRAM(DDR SDRAM)、增強 SDRAM(ESDRAM)、同步鏈 路 DRAM(SLDRAM)及直接 Rambus RAM(DRRAM)。本系 統及方法之記憶體808意欲包含(但不限於)此等及任何其他 適合類型之記憶體。 接收器802進一步可操作性地耦接至多工天線810,其可 接收在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一或多個額外塊與上行鏈路傳 輸資源之塊之間的經排程相關性(例如,以便於在位元圖 回應中提供多個NACK或ACK訊息)。多工處理器806可包 括在單個上行鏈路資源上提供ACK或NACK訊息之回饋訊 息内的多位位元圖,該ACK或NACK訊息指示第一個下行 鏈路塊及一或多個額外下行鏈路塊中之每一者被接收到還 是未接收。另外,一計算處理器812可接收回饋機率函 數,其中如本文中所描述,若未接收到下行鏈路傳輸資源 之塊或與該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塊相關聯的資料,則該函 數限制由存取終端機800提供回饋訊息之機率。特定言 之,該機率函數可用於在多個器件同時報告丟失資料之情 況下降低干擾。 存取終端機800更進一步包含一調變器814及一發射器 8 1 6,該發射器816將信號傳輸至(例如)基地台、存取點、 另一存取終端機、遠端代理等。儘管繪示成與處理器8〇6 分離’仍應瞭解信號產生器810及指標評估器812可為處理 器806之部分或若干處理器(未圖示)。 圓9為促進提供與LTE網路之丟失傳輸資料有關之回饋的 128985.doc -24- 1363547 系統900。系統900包含一基地台902(例如,存取點),其具 有一經由複數個接收天線906接收來自一或多個行動器 904之化號的接收器910、及一經由一傳輸天線9〇8將信號 傳輸至該或該等行動器件904之發射器922。接收器91〇可 接收來自接收天線906之資訊,且可另外包含接收與未接 收或無法譯出資料封包有關之回饋資料的信號接收端(未 圖示)。另外,接收器910與解調變所接收資訊之解調變器 912可操作性地相關聯。解調變符號由一處理器914分析, 該處理器914耦接至一記憶體916,其儲存關於相關上行鏈 路資源及下行鏈路資源之資訊,從而提供來自網路之動態 及/或靜態相關性,以及儲存待傳輸至行動器件9〇4(或分離 基地台(未圖示))之資料或自行動器件9〇4(或分離基地台 (未圖示))接收之資料,及/或儲存關於執行本文中闡述之 多種操作及功能之任何其他合適資訊。 處理器914另外耦接至一關聯處理器918,其可在配置時 又期間針對夕播或廣播服務而排程在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 塊與上行鏈路傳輸資源之塊之間的相關性。另外,關聯處 理器91 8可另外排程在上行鏈路傳輸資源之一或多個額外 塊與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塊之間的相關性,以使得可接收 關於下仃鏈路資源之複數個回饋訊息。結果,可確定關於 下行鏈路-寅源之相對數目的回饋訊息。而且,關聯處理器 、可針對夕播或廣播服務而排程在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 複數個塊與上行鏈路傳輸資源之間的相關性,使得包括在 回饋Λ息内之單個位元圖可指示關於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 [S] 128985.doc -25- 丄363547 該複數個塊的ACK或NACK資訊。 關聯處理器918可輕接至產生機率因數之計算處理器 920,該機率因數可限制終端機器件將提供回饋訊息之可 . 能性。機率因數可由基地台9〇2使用,以降低來自多個線 • 端機器件之回饋干擾。另外,計算處理器920可產生由基 ^。9〇2傳輸之雜凑函數’該雜湊函數可對複數個終端機 器件中之每一者指示待用於提交回饋訊息之特定上行鏈路 • 傳輸資源。雜凑函數指示可至少部分基於每一終端機器件 之存取類別、每一終端機識別碼之雜湊、由每一終端機器 件利用之服務的識別碼或特定塊資訊,或其組合。 另外,計算處理器920可耦接至挑選處理器921,其可確 定關於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塊的若干經接收回饋訊息。例 如右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塊與多個上行鏈路傳輸資源耦 合(例如,藉由如上文所描述之關聯處理器91 8),則可由基 地σ 902接收到針對下行鏈路資源之兩個或兩個以上回饋 鲁訊息。因此,挑選處理器921可識別對應於下行鏈路塊之 回饋Λ息,該等回饋訊息可指示用於該下行鏈路塊之再傳 輸優先級。此外,挑選處理器92丨可至少部分基於關於下 仃鏈路傳輸資源之每一塊的該若干所接收的回饋訊息來在 . 再傳輸下行鏈路傳輸資源之多個塊之間進行選擇。 現參看圖10’在下行鏈路上’在存取點1〇〇5處,傳輸 (ΤΧ)資料處理器1 〇 10接收、格式化、編碼、交錯且調變 (或符號映射)訊務資料且提供調變符號("資料符號^符 號調變器1015接收且處理資料符號及導頻符號,且提供符 m J28985.doc -26- 1363547 號流。符號調變器1015多工資料及導頻符號且將其提供至 —發射器單元(TMTR) 1020。每一傳輸符號可為資料符 號、導頻符號或零信號值。可在每一符號週期中連續發送 • 導頻符號。導頻符號可經分頻多工(FDM)、正交分頻多工 .· (〇FDM)、分時多工(TDM)、分頻多工(FDM)或分碼多工 (CDM)。 TMTR 1020接收符號流且將其轉換成一或多個類比信號 φ 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升頻轉換)類比信號以 產生適於在無線通道上傳輸之下行鏈路信號。接著,下行 鏈路信號經由天線1〇25傳輸至終端機。在終端機1〇3〇處, —天線1035接收下行鏈路信號且將所接收信號提供至一接 收器單元(RCVR)1040。接收器單元1〇4〇調節(例如,濾 波、放大及降頻轉換)所接收信號且數位化經調節信號以 獲得樣本。符號解調變器1045解調變所接收之導頻符號並 將其提供至一處理器1050以用於通道估計。符號解調變器 • 1〇45進一步自處理器1050接收對下行鏈路之頻率響應估 計、對所接收之資料符號執行資料解調變以獲得資料符號 估5十(其係對經傳輸之資料符號之估計),且提供資料符號 估汁至RX貝料處理器1055,該尺\資料處理器ι〇55解調變 ‘(亦即,符號解映射)、解交錯且解碼該等資料符號估計以 恢復經傳輸之訊務資料。符號解調變器囊及灯資料處 器1055之處理分別與存取點處之符號調變器Μ}$及 τχ資料處理器1〇1〇之處理互補。 在上行鏈路上’ τχ資料處理器1_處理訊務資料且提 •28985.doc [s] -27· 1363547 供資料符號。符號調變器1065接收資料符號並將其與導頻 符號多工化,執行調變且提供符號流。接著,發射器單元 1〇7〇接收且處理符號流以產生由天線1035傳輸至存取點 1005之上行鏈路信號。 在存取點1005處,來自終端機1030之上行鏈路信號由天 線1025接收且由接收器單元1〇75處理以獲得樣本。接著, 符號解調變器1080處理樣本且為上行鏈路提供所接收之導
頻符號及資料符號估計。RX資料處理器1〇85處理資料符 號估計以恢復由終端機1〇3〇傳輸之訊務資料。處理器1〇卯 執行用於在上行鏈路上傳輸之每一活動終端機之通道估 計。多個終端機可在該上行鏈路上於其各自經指派之導頻 副頻帶組上同時傳輸導頻中該導頻副頻帶組可為交錯 的。 處理器1090及觸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理 等)在存取點刪及終端機购處之操作。各別處理器 及職可與儲存程式碼及f料之記㈣單元(未圖示) 相關聯。處理器顧及咖亦可執行計算以便得出分別用 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響應估計。 可%、夕向近接系統(例 • w 、ujjMA、 TDMA,等等)而言,多個终 可在上行鏈路上同時傳 輸對此系統而言’可在不同蚁娀 ..a U ^知機之間共用導頻副載 波。通道估計技術可用於每_ 棚媒n 、、&機之導頻副載波橫跨整 個刼作頻帶(可能除了頻帶邊 ^ ,,)之情況下。可能需® 此導頻副載波結構來獲得每— %機之頻率分集。本文中 m 128985.doc -28- 1363547 所描述之技術可由各種構件實 ' 舉彳而5,此等技術可 軟體或其組合實施。對硬體建構(可為數 或數位及類比兩者)而言1於通道料之處理單元可 . 建構於以下各者内:一咬客袖4主
一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 • 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仿俨轴老_ • )歡位h號處理器件(DSPD)、可栽 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鋥彳 . 野』备式化閘陣列(FPGA)、虛理 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 儆慝理盗,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 所描述之功能之其他電子單元,弋盆《人 • 卞早7",或其組合。使用軟體之建 構可經由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之模組⑼如, 函數等卜軟體程式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 1090及1050執行。 爽攻裔 應瞭解,可由硬體 '軟體、勒體 '中間體 赠)、微碼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 實施例。對硬體實施而言,可將處理單元實施於下列各者 内.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艚雷 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 _ ) 幻吕唬處理器件_〇)、可程式 (PLD)、場可程式化閉陣 铒益件 控制器、微處理器、其他經讯外以士 微 〃他執仃本文中所描述之功 月b的電子早7〇 ’或其組合。 一:以軟體、餘體、_間體或微碼、程式碼或碼段 貫η,“可儲存於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 段可代表程序、函數、子程式、程式、常用程式、子常用 程式(“Ο、模組、軟體封包、類別,或指令、資料 結構或程切句之任何組合。可“傳遞及/或接^ [S] 128985.doc -29- 1363547 訊、資料、引數、參數或夺掩 〜 飞°己隐體内谷而將碼段耦接至另_ =段或硬體電路。可使用任何適合之方式(包括記憶體共 用、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路傳輸等)來傳遞、轉 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料等。 對軟體實施而言,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利用執行本文 中所描述之功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數等)實施。軟體 代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且由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單元 可建構於處理器内或處理器外,在後—種情況下記憶體單 元可經由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構件通信地 器。 現參看圓11,說明-促進在無線通信中產生頻率跳躍模 式之系統1100。系統1100可包括:一模組1102 ,該模组 1102用於將—部分頻率分為複數個副頻帶,·一模組1104: 該模組1104用於將-部分時間分為複數個扇區,每一扇區 包含經劃分之副頻帶;一模組11〇6,該模組⑽用於為扇 區中之每-者將經劃分之副頻帶中之一者指定為受限副頻 帶’ -模組U08,該模組11〇8用於為第一個扇區配置受限 剎頻帶之位置’· 一模組111〇,該模組lii〇用於為扇區同步 地動態重定位受限副頻帶;一模組1112,該模組⑴2用於 將一或多個副頻帶指定為非受限副頻帶;一模組⑴4,該 模組1114用於將扇區之非受限副頻帶中的—或多者指定用 於頻率選擇性排程;及一模組⑴6,該模纽⑴㈣於將扇 區之非受限副頻帶中的一或多者指定用於頻率分集排程。 模組1102至U16可為處理器或任何電子器件,且可輕接至 [S] 128985.doc 1363547 記憶體模組111 8。
上文描述之内容包括一或多個態樣之實例。當然,出於 拖述上文提及態樣之目的,不可能描述組件或方法之每一 可能組合,但-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離樣:; 多進-步組合及排列亦係、可能m,所描述之態樣音 欲涵蓋屬於隨时請專韻圍之範心之所有此等改變: 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施方式或申往專 :範圍而言’此術語意欲以類似於術語"包含”之方式二包 3在用作請求項中之過渡詞時所解釋)而為包括性的。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說明根據本文中闡述之多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 圖2繪示用於結合無線通信環境使用之例示性通信裝 圖3說明例示性頻率圖案。 圖4說明包含FSS及FDS之例示性基於FDMa系統。
圖5說明H-ARQ過程上之頻率跳躍。 圖6說明用於H-ARQ過程之頻率跳躍模式。 圖7說明用於產生頻率跳躍模式之示範性方法。 圖8繪示可將反饋提供至通信網路之例示性存取铢端 機。 ,、而 圖9說明可連同本文中揭示之無線網路環境使用之例示 性基地台。 圖1 〇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多向近接無線通信系統; 圖U繪示根據一或多個態樣之促進產生頻率跳躍模式之 [S1 128985.doc _ 1363547 例示性系統。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通信糸統 102a 地理區域 102b 地理區域 102c 地理區域 104a 區域 104b 區域 104c 區域 110 基地台 120 終端機 130 系統控制器 200 無線通信環境/系統 202 基地台 204 行動器件 206a 地理區域 206b 地理區域 206c 地理區域 206d 地理區域 300 頻率模式 314 扇區0 3 16 扇區1 350 頻帶 400 糸統 [S1 128985.doc -32- 1363547
402 副頻帶 404 副頻帶 406 副頻帶 408 副頻帶 410 副頻帶 412 副頻帶 414 扇區0 416 扇區1 450 頻帶 452 副頻帶 454 副頻帶 456 副頻帶 458 副頻帶 460 副頻帶 462 副頻帶 500 頻率跳躍模式 502 副頻帶 504 副頻帶 506 副頻帶 508 副頻帶 510 副頻帶 512 受限副頻帶 514 情況 516 情況 -33- 128985.doc 1363547 518 情況 520 情況 522 情況 524 情況 550 頻帶 600 頻率跳躍模式 602 副頻帶 604 副頻帶 606 副頻帶 608 副頻帶 610 副頻帶 612 副頻帶 614 情況 616 情況 618 情況 620 情況 622 情況 624 , 情況 650 頻帶 700 方法 800 存取終端機 802 接收器 804 解調變器 806 多工處理器
[SI 128985.doc -34. 1363547
808 記憶體 810 多工天線/信號產生器 812 計算處理器/指標評估器 814 調變器 816 發射器 900 系統 902 基地台 904 行動器件 906 接收天線 908 傳輸天線 910 接收器 912 解調變器 914 處理器 916 記憶體 918 關聯處理器 920 計算處理器 921 挑選處理器 922 發射器 1005 存取點 1010 資料處理器 1015 符號調變器 1020 發射器單元 1025 天線 1030 終端機 128985.doc •35- 1363547
1035 1040 1045 1050 1060 1065 1070 1075 1080 1085 1090 1100 1102-1116 1118
天線 接收器單元 符號解調變器 處理器 資料處理器 符號調變器 發射器單元 接收器單元 符號解調變器 資料處理器 處理器 系統 模組 記憶體模組 E S3 128985.doc -36-

Claims (1)

1. Ε12Γ7ΠΓ~-----^ 、申請專利範圍: 月曰修(更)正替換頁i mz 且)__J 一種可在—無線通信中操作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將一部分頻率分為複數個副頻帶; 將-部分時間分為複數個扇區,每一扇區包含該等經 劃分之副頻帶;及 將f該等扇區中之-者内之該等經劃分之副頻帶中的 一者指定為受限副頻帶; 將一位置配置給作為-受限副頻帶之該指定副 及 對於-或多個隨後扇區之一副頻帶同步地動態重定位 該受限副頻帶。 2·如凊求項1之方法,立中* ♦玄黧后 /、肀為°亥4扇區中之每一者將該等 :心之副頻帶中之一者指定為_受限副頻帶包含:指 疋無任何傳輸功率被允許之副頻帶,且該受限 大小改變。 3.如請求項1之方法 經劃分之副頻帶中 定一僅允許低於一 4 ·如清求項1之方法 者將該等副頻帶中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 限副頻帶中的一或 6. 如凊求項4之方法 限副頻帶中的該— ,其中為該等扇區中之每—者將該等 之一者指定為一受限副頻帶包含:指 臨限值之傳輸功率之副頻帶。 ,其進一步包含為該等扇區中之每一 的一或多者指定為非受限副頻帶。 ,其進一步包含將該扇區之該等非受 多者指定用於頻率選擇性排程。 一進步包含將該扇區之該等非受 或多者指定用於頻率分集排程。 128985-1001201.doc w年^月/曰修(更)正替換頁I 7· 如3奢求項j夕士、+ . 者將其進·'步包含為該等扇时之每一 =等副頻帶中的一或多者指定為非受限副頻帶。 .如吻求項7之方法,苴造一去6 ,、進步包含將該扇區之該箄非爲 限副頻帶尹的一赤炙本杜— 《 L_ (这等非文 或多者丸疋用於頻率選擇性排程。 9.如明求項7之方法,立推 ^ , 限副頻帶中二包含將該扇區之該等非受 1。·如請求項二法=於頻率分集排程。 對該等隨4 e '、中重疋位該等受限副頻帶包含·· 後扇區之該等受限副頻帶使用不同大小。 U· -種可在-無線通信令操作之裝置,該裳置包含: 用於將-部分頻率分為複數個副頻帶之構件. 包時間分為複數個扇區之構件,每-扇區 匕3涊等經劃分之副頻帶; 用於將在該等扇區中之— 者内之該等經劃分之副頻帶 中的一者指定為受限副頻帶之構件; 用於將一位置配置給作盎 A _ , 帶之構件;及 L作為-文限副頻帶之該指定副頻 —用於對於-或多個隨後扇區之一副頻帶同步地動態重 疋位該受限副頻帶之構件。 12.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用於為該等扇區中之每一者將 该等經劃分之副頻帶中 〜有扣疋為一党限副頻帶的構 件包含:用於指定一 i住彻僮 …、饤傳輸功率被允許之副頻帶的 構件。 13·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Μ於為該等扇區中之每-者將 該等經劃分之副頻帶中之一者指定為一受限副頻帶的構 128985-1001201.doc ρ年μ /曰修(更)正替換頁|· ' -------- J 件包含:用於指定一僅允許低於一臨限值之傳輸功率之 副頻帶的構件。 /求項11之裝置’其進—步包含用於為該等扇區中之 :構:將該等副頻帶中的一或多者指定為非受限副頻帶 如叫求項14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該扇區之該等 ^限副頻帶中的一或多者指定用於頻率選擇性排程的 Μ:::項14之裝置,其進-步包含用於將該扇區之該等 ::限副頻帶中的該一或多者指定用於頻率分集排程的 項li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為該等扇區中之 之構件。 飞多者私疋為非受限副頻帶 18. 如請求項17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非受限副頻帶中的一或多 以扇£之該等 構件。 /夕者“用於頻率選擇性排程的 19. 如請求項17之裝置,i ,,^ /、進步包含用於將該扇區之嗲黧 非受限副頻帶中的該一或多 之該等 構件。 飞夕者心疋用於頻率分集排程的 2〇·如請求項U之裝置,其中該受 改變。 ▼艾大小在扇區間 21. —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 128985-1001201.doc 1363547… S於將一部分頻率分為複數個副頻帶之程式碼; 用於將—部分時間分為複數㈣區之程式碼,每一 扇區包含該等經劃分之副頻帶; 用於將在該等扇區中一 帶中的一者浐定主. 者内之該等經劃分之副頻 者丸疋為梵限副頻帶之程式碼; 用於將一位置西?罟仏从* ^ 置給作為一受限副頻帶之該指定副 頻帶之程式碼,·及 疋田J 用於對於一或多個赌銘g r~ 〗5個隨後扇區之-副頻帶同步地動態 重疋位該受限副頻帶之程式碼。 2.如叫求項21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為該等扇區中之每—者將該等副頻帶中的一或多 者指定為非受限副頻帶的程式碼。 23·如6月求項22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 含用於將該扇區之該等非受限副頻帶中的一或多者指定 用於頻率選擇性排程的程式碼。 疋 24. 如清求項22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進—步包 含用於將該扇區之該等非受限副頻帶中的該—或多者指 定用於頻率分集排程的程式碼。 曰 25. 如請求項2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受限副頻帶之大 小在該等隨後扇區間改變。 26. —種可在一無線通信_操作之裝置,該裝置包含: 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 將一部分頻率分為複數個副頻帶; 將一部分時間分為複數個扇區,每一扇區包含該等 128985-100120l.doc -4- 1363547 卜年Μ月/日修(更)正替 經劃分之副頻帶; 將在該等扇區中之一者内之該等經劃分之副頻帶中 的一者指定為受限副頻帶; 配置作為一受限副頻帶之指定副頻帶的一位置;及 對於一或多個隨後扇區之一副頻帶同步地動態重定 位該受限副頻帶。
128985-1001201.doc
TW097104922A 2007-02-08 2008-02-05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hopping with frequency fraction reuse TWI36354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8889007P 2007-02-08 2007-02-08
US12/025,174 US8345620B2 (en) 2007-02-08 2008-02-0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hopping with frequency fraction re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9924A TW200849924A (en) 2008-12-16
TWI363547B true TWI363547B (en) 2012-05-01

Family

ID=39682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4922A TWI363547B (en) 2007-02-08 2008-02-05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hopping with frequency fraction reuse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345620B2 (zh)
EP (1) EP2115928A2 (zh)
JP (2) JP2010518754A (zh)
KR (1) KR101140528B1 (zh)
CN (1) CN101606346B (zh)
BR (1) BRPI0806992A2 (zh)
CA (1) CA2675690C (zh)
RU (1) RU2420891C1 (zh)
TW (1) TWI363547B (zh)
WO (1) WO200809807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05918B1 (en) 2004-09-27 2019-02-20 Nielsen Media Research,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manage spillover in an audience monitoring system
US8842608B2 (en) * 2008-09-22 2014-09-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971241B2 (en) * 2008-09-30 2015-03-03 Qualcol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203564B2 (en) * 2008-10-20 2015-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relay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80624B1 (ko) * 2008-12-19 2012-09-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포터블 무선 채널 및 다중 안테나 상관도 측정 장치 및 그 운용 방법
KR101608784B1 (ko) * 2009-01-21 2016-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멀티캐스트 및/또는 브로드캐스트 서비스 데이터를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7940740B2 (en) * 2009-02-03 2011-05-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nd processing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d on identifier associated with a base station
US8730925B2 (en) * 2009-04-09 2014-05-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accurate 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 estimation
US9622228B2 (en) 2009-05-04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and control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002354B2 (en) * 2009-06-12 2015-04-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ference control, SINR optimization and signaling enhancement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OTDOA measurements
US8483707B2 (en) * 2009-06-26 2013-07-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Wireless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receipt of position reference singals for use in determining a location
US20110039583A1 (en) * 2009-08-17 2011-02-17 Motorola, Inc. Muting time masks to suppress serving cell interference for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location
US8374633B2 (en) 2009-10-05 2013-02-1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uting indication to enable impro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measurements
US20110176440A1 (en) * 2010-01-15 2011-07-21 Motorola-Mobility, Inc. Restrictions on autonomous muting to enabl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measurements
US8509102B2 (en) * 2010-02-24 2013-08-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in TDOA-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US8855101B2 (en) * 2010-03-09 2014-10-07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to synchronize actions of audio source monitors
US9203489B2 (en) 2010-05-05 2015-12-0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precode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28022B2 (en) 2010-08-27 2013-04-2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457302B (zh) * 2010-11-03 2015-05-20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跳频图案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02056B (zh) * 2010-11-11 2017-09-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异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用于配置几乎空白子帧传输模式以及对应测量模式以减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EP2829000B1 (en) * 2012-03-19 2017-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ing harq-ack codebooks for multi-flow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radio network nodes
US9813262B2 (en) 2012-12-03 2017-11-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spatial diversity
US9591508B2 (en) 2012-12-20 2017-03-0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different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groups
US9979531B2 (en) 2013-01-03 2018-05-2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un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multi band operation
US9143279B2 (en) * 2013-01-18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data re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229697B2 (en) 2013-03-12 2019-03-1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to obtain voice and noise signals
US9386542B2 (en) 2013-09-19 2016-07-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device
US9549290B2 (en) 2013-12-19 2017-01-1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9491007B2 (en) 2014-04-28 2016-11-08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tenna matching
US9478847B2 (en) 2014-06-02 2016-10-2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for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215157A1 (en) * 2014-08-06 2017-07-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and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and base station
US9924224B2 (en) 2015-04-03 2018-03-20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a state of a media presentation device
US9848222B2 (en) 2015-07-15 2017-12-19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spillover
US9973935B2 (en) 2015-07-24 2018-05-15 Parallel Wireless, Inc. SON-controlled DFS
US10334633B2 (en) * 2016-01-07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frequency hopping patterns and detection schemes
US10812134B2 (en) * 2017-07-19 2020-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ntrol circuit,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9787729B (zh) * 2017-11-14 2022-02-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复用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052894A1 (en) * 2019-02-15 2022-02-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generating low papr sequ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3459B1 (en) 1990-06-25 1999-07-06 Qualcom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gnal waveforms in a cdma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US6590944B1 (en) 1999-02-24 2003-07-08 Ibiquity Digital Corporation Audio ble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M and FM in band on channel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CA2299568A1 (en) 1999-03-11 2000-09-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based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
US7640373B2 (en) 2003-04-25 2009-12-2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with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26963B2 (en) 2003-10-30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trictive reus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522568T3 (es) * 2004-04-01 2014-11-17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Limitación de interferencia para retransmisiones
US7437164B2 (en) * 2004-06-08 2008-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ft handoff for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requency reuse
US8059589B2 (en) * 2004-06-09 2011-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strictive reuse scheduler
US7257406B2 (en) * 2004-07-23 2007-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trictive reuse set management
US7548752B2 (en) * 2004-12-22 2009-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to support restrictive reuse
US7742444B2 (en) * 2005-03-15 2010-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other sector information combining fo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79072B (zh) 2005-03-30 2016-04-13 苹果公司 用于ofdm信道化的系统和方法
JP4515312B2 (ja) 2005-03-31 2010-07-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送信方法および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957327B2 (en) 2005-05-18 2011-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upport for TDD beamforming via constrained hopping and on-demand pilot
US8369424B2 (en) * 2006-07-14 2013-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selective and frequency diversity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98076A3 (en) 2008-12-04
CA2675690A1 (en) 2008-08-14
JP2010518754A (ja) 2010-05-27
JP2013128303A (ja) 2013-06-27
TW200849924A (en) 2008-12-16
JP5722362B2 (ja) 2015-05-20
RU2009133464A (ru) 2011-03-20
CA2675690C (en) 2013-10-22
CN101606346A (zh) 2009-12-16
US8345620B2 (en) 2013-01-01
EP2115928A2 (en) 2009-11-11
BRPI0806992A2 (pt) 2014-04-08
KR20090116788A (ko) 2009-11-11
RU2420891C1 (ru) 2011-06-10
US20080212520A1 (en) 2008-09-04
CN101606346B (zh) 2015-12-16
KR101140528B1 (ko) 2012-05-22
WO2008098076A2 (en) 200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547B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hopping with frequency fraction reuse
JP6837964B2 (ja) Dciフラグとdciフォーマットサイズインジケータとを有する2段階pdcch
US87873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CH with repetition in orthogonal systems
KR101989759B1 (ko) 단일 및 다중 인터레이스 모드들을 지원하는 시간 분할 듀플렉스 (tdd)서브프레임 구조
KR101132559B1 (ko) 적응형 동기식 harq 전송
CN109075952A (zh) 在无线系统中媒介接入协议数据单元组装
TW201225572A (en) Mobil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0502118A (ja) フレキシブルなパイロット・パターン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918337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TW201212579A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3918302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TW20083521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KCH with repetition in orthogonal systems
TW200818801A (en) Variable control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