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42643B -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42643B
TWI342643B TW096119167A TW96119167A TWI342643B TW I342643 B TWI342643 B TW I342643B TW 096119167 A TW096119167 A TW 096119167A TW 96119167 A TW96119167 A TW 96119167A TW I342643 B TWI342643 B TW I3426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conne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beams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19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10285A (en
Inventor
Hung V Ngo
Christopher G Daily
Wilfred J Swain
Stuart C Stoner
Christopher J Kolivoski
Douglas M Johnescu
Original Assignee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10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0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2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26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8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with identically-shaped contact, e.g. for hermaphroditic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7Coupling devices presenting arrays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1342643 九、發明說明: 器 元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設計及構造用 。至少某些較佳連接器實施例 於傳輸電能之電接頭及連接 同時包括設置於一外殼單 内之電接頭及信號接頭二者。【先前技術】 在開發新型電連接器及雷技丄 電接頭之過程中,電硬體及系統
設計者面臨著諸多挑戰因素。例如,增加之電力傳輸通常 會與尺寸限制及非吾人所期望之熱積聚發生矛盾。進一 步,典型的電連接器及接頭樑設計能產生高配合力。當高 配口力傳遞至連接器外殼結構内時,會使塑膠螺變導致 尺寸變化,而尺寸變化可影響到連接器之機械及電效能。 j發明所提供之獨特連接器及接頭將力求平衡該等限制先 前技術效能之設計因素。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用於電連接器中之電接頭。根據本發明之一 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種電接頭,《包括—第_板狀本 體構件及-第二板狀本體構件,該第二板狀本體構件迭靠 該第一板狀本體構件以使該第一與第二板狀本體構件可沿 著對置之本體構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相互接觸。 根據本發明之另_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一種電接頭, 其包括用於界定一組合板寬度之經並置的第一及第二板狀 本體構件。該第一本體構件包括一第一端子,該第二本體 冓件i括第一端子。該第一端子與該第二端子之各自末 i2I189.doc 1342643 端間之距離大於該組合板寬度。 根據再一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一種包括相對置之第一 及第二板狀本體構件之電接頭。一組夾緊樑自該等對置之 板狀本體構件伸出,以便嚙合一與一配對電接頭相關聯之 直樑。至少一個直樑亦自該等對置之板狀本體構件伸出, 以便响合一與該配對電接頭相關聯之彎斜樑。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一種電接頭,其包括: 第平板,其界定一第一非偏斜樑及一第一可偏斜樑; 及第一平板,其界定一第二非偏斜樑及一第二可偏斜 樑。亥第一及第二平板被彼此並列地定位以構成該電接 頭。 本發明亦k供可配對之電接頭。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 施例,現已提供可配對之電接頭,其包括一具有對置之第 一及第二板狀本體構件的第一電接頭、及一具有對置之第 三及第四板狀本體構件的第二電接頭。該等第一及第二本 體構件與該等第三及第四本體構件中之至少一者係相互迭 靠。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可配對之電接頭,其包 括一具有一對直樑及一對彎斜樑之第一電接頭、及一具有 一第二對直樑及一第二對t斜樑之第二電接頭。該對直樑 與第二對彎斜樑相對齊;該對彎斜樑則與第二對直樑相對 齊。 根據尚一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包括第一及第二電接頭 之可配對電接頭。該第-電接頭包括:_本體構件、一自 121189.doc =體=伸出之偏斜樑、及一自該本體構件伸出之非偏 ,、以第一電接頭包括:一第二本體構件、—自談第二 本體構件伸出之第二偏斜樑、及一自該第二本體構:伸: :::非偏斜樑。當第一及第二電接頭配對時,該偏斜樑 Μ η第一非偏斜樑,且該非偏斜樑嚙合第二偏斜樑,以便 …相反方向施加配合力,使每-該等第一及第三電接頭内 之應力皆最小化。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包括一第一電接頭及一 第二電接頭之可配對電接頭。第一及第二電接頭皆包括一 對對置之非偏斜樑及一對對置之可偏斜樑。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電連接器。較佳電連接器可包括上述 電接頭。此外,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一 種匕括外设及複數個設置於該外殼内之電接頭之電連接 器。每一電接頭皆具有一板狀本體構件,該板狀本體構件 包括一上部部分與一單獨下部部分至少之一,其中上部部 分形成有一缺〇,而單獨之下部部分適合配合至該缺口 内。某些電接頭設置於外殼内之方式使相鄰電接頭僅包括 該上部部分與該下部部分其中之一。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包括一插槽式電連接器 及一端頭式電連接器之電連接器。該插槽式連接器包括一 插槽外殼及一設置於該插槽外殼内之插頭式接頭。該插頭 式接頭具有一對板狀本體構件及複數個自該板狀本體構件 延伸出的樑。該端頭式連接器包括一端頭外殼及一設置於 該端頭外殼内之端頭式接頭。該端頭式接頭具有一第二對 121l89.doc 1342643 板狀本體構件及一第二複數個自該第二對板狀本體構件延 伸出的樑《使插槽式電連接器與端頭式電連接器配合所需 之力約為每一接頭丨ON或更小。 ι· 根據本發明之再一較佳實施例,現已提供一種電連接 益,其包括一外殼、一第一電接頭、及第二電接頭。該第 二電接頭之電流額定值高於該第一電接頭之電流額定值。 電接頭之其他較佳實施例包括:兩個或更多個相對置之 第一類型接頭樑,當電接頭處於一未配合狀態時,其沿其 長之至少一部分間隔開;及兩個或更多個相對置之第二類 型接頭樑。該第二類型接頭樑間隔開以使當該電接頭配合 一配合接頭時,該第二類型接頭樑夾緊第一類型接頭樑, 藉此使第一類型接頭樑彼此向内偏斜。 該電接頭之較佳實施例包括一第一半體:其包括:一第 一板狀本體構件、一電連接且機械連接至該第一本體構件
之第一類型接頭樑,及一電連接且機械連接至該第一本體 構件之第二類型接頭樑。 該電接頭亦包括-第二半:其包括:一第二板狀本體構 件;另一第—類型接頭樑,其電連接且機械連接至該第二 本體構件,且當該電接頭處於一未配合狀態時,與該第一 半體之第一類型接頭樑至少部分地間隔開一第一間隙;及 另-第二類型接頭樑’其電連接且機械連接至該第二本體 構件’且當該電接頭處於一未配合狀態時,與該第一半體 之第二類型接頭樑至少部分地間隔開—第二間隙。 該電接頭之其他較佳實施例包括一第—接頭梁,其具有 I21I89.doc 1342643
-配合表面及-主表面,其位於該第—接頭梁上對置於該 配合表面之一側上。該電接頭亦包括一第二接頭梁,其具 有-配合表面及一主表面’該主表面位於該第二接頭梁: 對置於該第二接頭梁之配合表面之_側上。該電接頭亦包 括一具有一配合表面之第二接頭樑,及—位於該第二接頭 樑上對置於該第二接頭樑該配合表面一側上之主表面。者 該電接頭處於―未配合狀態時,肖第二接頭樑之主表面與 該第一接頭樑之該主表面至少部分地間隔開,藉此當該電 接頭配合時,㈣-接頭樑與該第二接頭樑可朝向^偏 一該等電接頭亦包括—具有—配合表面之第三接頭標及 -具有配合表面之第四接頭樑’第四接頭樑之配合表面面 向該第三接頭樑之配合表面。
連接器系統之較佳實施例包括一第一電接頭,其包括: 兩個金屬&,該兩個金屬板之每一者均包括一對第一可壓 縮接頭樑及-對第一排列成一第一交錯囷案之夾緊接頭 樑一第二電接頭可與該第—電接頭配合,該第二電接頭 。括兩個金屬& ’該兩個金屬板之每一者均包括一對第二 可壓縮接頭樑及—對第二排列成—第二交錯圖案之夾緊接 頭樑,該第二交錯圖案不同於該第一交錯圖案。該第一電 接頭之該對第—可壓縮接頭樑配合該第二電接頭之該對第 =緊接㈣,該第二電接頭之該對第二可壓縮樑配合該 _電接頭之該對第一夾緊標,且在該第一電接頭與該第 一電接碩配合期間該對第一可壓縮樑之引導邊緣沿一朝向 121189.doc -10- 1342643 彼此之方向的偏斜及在該第一電接頭與該第二電接頭配合 期間該對第二可壓縮標之引導邊緣沿_朝向彼此之方向的 偏斜減小了插人力。在該第—電接頭與該第二電接頭完全 配合後’該對第-可i缩樑與該對第:可廢縮樑返回至配 合前之位置。 【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中顯不一實例性插槽式連接器^ 〇具有一連 接器外殼12及複數個設置於其中之電接祕。外殼12視需 要包括孔15及16來增強熱傳遞。孔15及16可延伸入一其中 駐存有電接頭14之外殼空腔内,藉此界定—自連接器内部 至連接器外。P之政熱通道。圓2圖解說明一實例性配對端 頭式連接器20。端頭式連接器2〇具有一連接器外殼22及複 數個設置於其中且可經由開σ24觸及之電接頭。外殼22亦 可採用熱傳遞形貌,例如(舉例而言)孔26。該等連接器外 殼早疋較佳係由絕緣性材料模壓成型或製成,例如(舉例 而《),由填充有玻璃之高溫奈論、或電連接器設計及製 造領域中之一般技術者所習知之其它材料模壓成型或製 成。一實例揭示於美國專利第6,319,075號中,該專利之全 文以引用之方式倂入本文中。該等電連接器之外殼單元亦 可由非絕緣性材料製成。 插槽式連接器10及端頭式連接器20二者皆設計成以一直 角附裝至一印刷電路結構,藉此使對應之印刷電路結構共 面。本發明亦藉由將該等電連接器之一設計成垂直附裝至 印刷電路結構而提供垂直配對方案,舉例而言,圖3即顯 121189.doc 1342643 示一垂直端頭式連接器30。端頭式連接器3〇包括一外殼 32’外殼32中設置有複數個可經由開口34觸及之電接頭。 連接器30亦包括可選之散熱孔33。在共面及垂直配對兩種 方案中,使兩個附裝有連接器之相關聯印刷電路結構之間 距最小化皆頗為有益。圖4中顯示插槽1 〇與端頭2 〇配對。 該等電連接器嚙合共面之印刷電路結構丨9及29。印刷電路 結構19與29之間之邊緣至邊緣間距4〇較佳係125毫米或更 小。一具有一插槽式連接器l〇b及一端頭式連接器3〇之垂 直配對方案顯示於圖5中。印刷電路結構丨9與一响合賢直 端頭式連接器30之印刷電路結構39之間之邊緣至邊緣間距 42同樣較佳係12 5毫米或更小。邊緣至邊緣間距約為9_14 毫米,且為12.5毫米較佳。亦可採用其它間距。 至;某些較佳電連接器同時包括電接頭及信號接頭二 者。現在參照圖6,該圖顯示一實例性插槽式連接器44, 其具有:一外殼45、一陣列電接頭15、一陣列信號接頭 46、及形成於外殼45中之可選散熱孔47及48。圖7顯示一 適於與插槽44配對之端頭式連接器54。端頭式連接器“包 括:一外殼55、一陣列可經由開口24觸及之電接頭、一陣 列可經由開口 56觸及之信號接頭、—貫穿外殼55之可選傳 熱孔58。 較佳連接器實施例具有極為緊湊之性質。現在參照圖 8 ’相鄰電接頭之中心線至中心線間距6〇較佳為6毫米或更 小,且相鄰信號接頭之中心線至中心線間距62較佳為2毫 米或更小。應注意’本發明之連接器亦可具有不同於該較 121189.doc •12· 1342643 佳範圍之接頭間距。 下文將論述若干適用於上述連接器之較佳電接頭實施 例。圖9顯示一較佳電接頭70。電接頭70可用於眾多種不 同之連接器實施例中’包括例如圖1所示插槽式連接号 10。電接頭70包括一第一板狀本體構件72(亦可稱為一 "板"),該第一板狀本體構件72迭靠一第二板狀本體構件 74。複數個平直或扁平樑76(亦稱為葉片)及複數個彎曲或 4斜樑78自母一本體構件交錯伸出。該等平直及脊曲樑之 數量可少至一個’且亦可多於圖中所示之數量。對於呈層 疊構造之本體構件,樑78斂合以界定”夹緊"或"端頭式" 樑。該接觸樑設計藉由交替對置之夾緊樑而使在產品壽命 期内法線接觸力之潛在改變最小化。此種樑設計用於消除 許多附加之接觸力,否則該等接觸力將會傳遞至外殼結 構。該等對置之夾緊樑亦有助於在互補連接器配合期間使 該等板狀本體構件保持夾合在一起。該接頭設計能夠提供 多個配合點來滿足每一樑承受更低法線力之要求,藉此使 多重配合之損壞影響最小化。 當電接頭70與一互補電接頭配合時,樑78必然會撓曲、 偏轉或以其它方式偏離其非嚙合位置,而樑76仍基本保持 處於其非嚙合位置。電接頭70進一步包括複數個自每一本 體構件72及74之擴口部分82延伸出之端子8〇。各非擴口部 分界定一組合板寬度CPW〇擴口部分82會達成端子8〇與一 印刷電路結構之連接形貌之適當對準,藉此於較佳實施例 中,各對置端子之末端間之距離大於組合板寬度cpw ^該 121189.doc •13· 1342643 等端子自身可向外傾斜,從而在接頭本體構件彼此層迭或 、、 式彼此在近疋位時,擴口本體部分無需建立適當 之間距(例如,參見圖28所示端子擴口部分82亦可提供 一主要藉由對流而進行散熱之通道。可藉由-界定於各樑 78間之工間84、及―界定於自—接頭本體構件延伸出之相 鄰樑間之空間86而提供額外之散熱通道。 現在參照圖10,該圖顯示一適於與電接頭配對之電接 頭90 °電接頭90包括-對層迭之板狀本體構件以及料。直 樑96及f斜樑98自該等本體構件延伸出且設置成分別適當 對準電接頭70之樑78及76。換言之,樑78將嚙合樑96,而 樑76將喷合樑98。每一本體構件92及94皆包括複數個自擴 邛刀93處延伸出之端子95,可供將電接頭%電連接至— 印刷電路結構。圖n中圖解說明電接頭7〇與9〇之配對結 構。 。 為降低互補電接頭與容納該等電接頭之電連接器之配合 力,藉由尺寸差別或偏置技法可使接觸樑具有交錯之延伸 位置。舉例而言,圖12_14顯示闡釋性電接頭及處 於自初始嚙合至大體最終嚙合之不同配合位置(或插入距 離)。在圖12中,接頭100之最長直樑或葉片1〇2嚙合接頭 1 10中之對應夹緊樑i丨2,此表示一第一配合位準。由於插 入直樑或葉片時需要力量迫使各夾緊樑分離或偏轉,因此 第一配合位準處之力將首次達到峰值6此後,該第一配合 位準處之配合力主要歸因於直樑及彎斜樑在互相貼靠滑動 時之摩擦阻力。一第二配合位準顯示於圖13中,其中接頭 121189.doc • 14· 1342643 之下最長直樑或葉片H4喃合接頭loo之對應央緊樑 HH。該第二配合位準期間之配合力歸因於其它夾緊樑被 偏轉刀離及第一及第二配合位準處各嘲合標之累加摩擦 力 第—配合位準顯示於圖14中,其中接頭1〇〇之其餘 直樑或葉片116嚙合接頭100之其餘對應夾緊樑1〇6。熟習 此項技術者易知,除二個配合位準外,本發明亦涵蓋在一 既定電接頭中及同一連接器内之電接頭陣列中具有更少或 更多之配合位準。如上所述,本發明之電連接器既可採用 電接頭亦可採用信號接頭。各信號接頭亦可彼此之間及, 視需要相對於電接頭之長度在長度上交錯。例如,該等信 號接頭可具有至少兩種不同之信號接頭長度,且此等長度 可不同於任一電接頭之長度。 圖15至19係顯示各種實例性電接頭(上文或下文中所論 述)之配合力與插入距離之代表性關係曲線圖。一採用三 個配合位準之實例性電接頭之配合力顯示於圖1 5中,其中 峰值表示在每一配合位準處夾緊樑在嚙合直樑時之偏轉。 假若電接頭不採用交錯式配合,則初始力實質上將會是第 一峰值約8N之2.5倍或14_5N。藉助交錯式配合點,在整個 插入距離中所觀察到之最高力小於1〇N。 熟習此項技術者易知:本發明電連接器之整體尺寸在理 論上僅受限於總線或印刷電路結構上之可用表面積及自印 刷電路結構量測之可用連接器高度。因此,一電連接器系 統可包含諸多插槽式電接頭及信號接頭以及諸多端頭式電 接頭及信號接頭。藉由改變各電接頭及信號接頭之配合順 121189.doc 15 1342643 序’會使一插槽與一端頭配合時所需之初始力在該等兩個 電連接器間隔得更遠時(初始接觸)變低,並隨著該連接器 插槽與連接器端頭之間距離之減小而增大,且部分配合之 插槽與端頭間之穩定性會提高。相對於連接器插槽與連接 器端頭間減小之間距來施加一增大之力會與機械優點相配 5 有助於防止連接器插槽與端頭在初始配合期間屈曲。 另一實例性電接頭12 0顯示於圖2 0中。該電接頭12 〇包括 第及第二板狀本體構件122及124。電接頭120亦可稱為 一對分式接頭,其具有一上部部分12ό,該上部部分126中 形成有一缺口 128以接納一下部部分130。圖中顯示上部部 刀126具有一 L-形狀;然而,亦可同等地採用其它幾何形 狀。下部部分130設計成大體配合於缺口 128内。如圖所 示,上部部分126及下部部分13〇各具有一對彎斜樑132及 一對自一前端邊緣延伸出之直樑134、及複數個供嚙合一 印刷電路結構之端子丨33。該等樑之數量及幾何形狀可不 同於該等圖中所示。圖21顯示一對相互平行且幾近相同之 電接頭140、140a,其適於配合對分式接頭12〇之上部及下 部部分。電接頭!40及MOa各具有一對可插入接頭12〇之斂 合式彎斜樑132之間之直樑142,及一對供接納接頭12〇之 直樑134之斂合式彎斜樑144。 應注意,如圖22所示,對於一單一接觸位置,本發明之 電連接器亦可僅採用該等上部及下部部分之一者。藉由使 相鄰接觸位置上之上部及下部接頭交錯,可獲得額外的接 頭至接頭間距,從而根據已公佈之安全標準,與圖9及 I21189.doc • 16 - 1342643 和圖20及2丨所示之上述接頭相關之〇 i5〇伏特額定值相 比,此將使該接頭能夠承載一約35〇伏特之更高電壓。自 一相關之對分式接頭之非現存接頭部分留出之空隙區域 160可提供一散熱通道。當用於整個連接器總成時,可將 全接頭、對分式接頭、及對分式接頭之上部或下部部分設 置成可在一個連接器内採用許多個電流及電壓位準。例 如,圖22所示之實例性連接器15〇具有:一陣列設置用於 所述高電壓之上部及下部接頭部分152 ; 一陣列能夠承載 約0-50Α電流之全接頭154 ; 一陣列能夠於縮小之空間内承 載約0-25Α電流之對分式接頭156 ;卩及一陣列信號接頭 1 58。不同電流之電接頭之數量可小於或大於3個。同樣, 電接頭及信號接頭之佈置亦可不同於圖22所示之佈置。最 後,不同電接頭之電流額定值亦可不同於上文所述。 現在參照圖23,該圖顯示另外的可配對電接頭實施例。 端頭式電接頭170包括一迭靠一第二板狀本體構件174之第 一板狀本體構件1 72。第—及第二板狀本體構件分別包括 一系列缺口丨73及175。較佳地,缺口系列173係與缺口系 列175異相。其尹一個板狀本體構件之缺口與另一板狀本 體構件之實體部分界定複數個接頭接納空間176。接頭接 納空間〗76設計用於接納相配合之插頭接頭的樑,例如(舉 例而言)插頭接頭180〇該第—及第二板狀本體構件之至少 一者進一步包括供附裝至一印刷電路結構之端子17丨。於 一替代端頭式接頭實施例(未顯示)中,採用一其外表面上 具有—系列缺口之單一板狀本體構件,其中該等缺口之寬 121189.doc •17- 度較該單一板狀本體構件之寬度為小。 插頭式接頭180包括一迭靠一第二板狀本體構件ι84之第 一板狀本體構件1 82。該第一板狀本體構件及第二板狀本 體構件各具有複數個延伸樑1 86以供嚙合接頭接納空間 1 76。如圖所示,一對樑1 86專用於該配對端頭式接頭1 之每一單獨之接頭接納空間1 76。亦可同等地採用多個單 標。每對樑18 6皆包括一可增強熱傳遞之空間18 8。樑 186具有依順性,在嚙合接頭接納空間ι76時將會撓曲。樑 1 86可視需要包括一球形端部部分丨9〇。圖中將接頭本體構 件182及184顯示為一可選之交錯佈置,以提供一首先配合 最後斷開之特徵。 儘管上文所述之電接頭包括兩個板狀本體構件,但本發 明所提供之某些電接頭實施例(未顯示)僅包括一單一板狀 本體構件。而且,本發明之其它電接頭設計包括多於兩個 板狀本體構件。實例性端頭及插頭接頭200及230分別顯示 於圖24-26中。端頭式接頭200及插頭式接頭23〇各使用四 個板狀本體構件。 端頭式電接頭200包括一對外層板狀本體構件2〇2及 204 ’及一對内層板狀本體構件2〇6及2〇8。圖中顯示該等 外層及内層板狀本體構件對呈一較佳之層送構造丨換言 之,在相鄰本體構件大部分對置表面之間基本未界定有空 間。複數個端子201自一個或多個該等板狀本體構件延伸 出,且較佳自全部四個本體構件延伸出。該對外層板狀本 體構件202、204中每一本體構件皆包括一擴口部分2〇3。 I21189.doc •18- 1342643 擴口部分203提供用於將端子附裝至一印刷電路結構之適 當空間且可藉由一所界定空間205來幫助散熱。一第一對 樑2 10自外層本體構件202、204延伸出,及一第二對樑212 自内層本體構件206、208延伸出。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如 圖所示’第一對樑210基本上與第二對樑212鄰接。於替代 實施例中’樑2 1 0及212延伸至不同之位置以提供不同之配 δ順序1»標2 10、2 12 δ又sf及構造成响合相配對之插頭式連 接器230之形貌’且可進一步在相鄰樑21〇、212與由對置 樑210及212自身所界定之散熱通道215及216之間界定一個 或多個散熱通道。圖中顯示樑210及212呈一,,失緊,,或斂合 構造’但亦可同等地採用其它構造β該等外層及内層本體 構件對可採用除所示樑以外的額外的樑來嚙合一插頭式電 接頭。 插頭式接頭230亦具有一對外層板狀本體構件232及 234 ’及一對内層板狀本體構件236及238。類似於端頭式 接頭’每一外層板狀本體構件232、234皆包括一擴口部分 233來為自該等本體構件延伸出的端子23 1提供適當間距。 外層板狀本體構件232、234較佳包括一切口部分240。切 口部分240暴露出内層板狀本體構件236、238之一部分, 以為相配對之端頭式電接頭200之嚙合提供可達性,且可 例如藉由對流來幫助散熱。舉例而言,如圖26所示,端頭 式接頭200之樑210正夾緊插頭式接頭230之内層板狀本體 構件236及238之暴露部分。 圖27顯示另一採用四個層迭本體構件之實例性電接頭 121189.doc 1342643 241。電接頭241具有一對外層板狀本體構件242及244,該 對外層板狀本體構件242及244各具有複數個自一前端邊緣 延伸出的懸臂式直樑246。電接頭240亦具有一對駐存於外 層板狀本體構件242與244之間之内層板狀本體構件248及 250。内層板狀本體構件248及25〇具有複數個懸臂式彎斜 樑252’其斂合時界定夾緊式或端頭式樑。各直樑246相互 間隔以使彎斜樑252能夠設置於其間。一較佳之可配對電 接頭(未顯示)應具有一其中夹緊樑對齊樑246而直樑對齊樑 252之類似結構。在配合期間,樑246所遇到之力往往會將 外層板狀本體構件242及244固持在一起,而樑252所遇到 之力往往會將内層板狀本體構件248與250推開。總而言 之,該等力將相互抵消’以提供一穩定之板狀本體構件迭 層’其中傳遞至載體外殼之力之大小最小化。外層板242 及244亦往往會將内層板248及250固持在一起。 至此所示及所述之每一電接頭實施例皆採用多個相互迭 靠之板狀本體構件。於此類層迭佈置中,該等本體構件沿 對置本體構件表面之至少一部分相互觸及。該等附圖中顯 示各板狀本體構件沿其對置表面之大部分相互觸及。然 而’本發明所涵蓋之其它接頭實施例中僅有其對置表面之 一小部分相互觸及。例如,圖35中顯示一實例性接頭253 具有一對板狀本體構件254及255。接頭253包括:一第— 區域256’其中各板狀本體構件相互迭靠;及一第二區域 257’其中各本體構件相互間隔開。第一及第二區域256、 257藉由一彎斜區域258互連。第二區域257包括—利於(例 121189.doc i •20- 1342643 如)經由對流之散熱之中間空間259。應注意,各板狀本體 構件之層迭部分及相間隔部分可不同於圖35所示。多個板 狀本體構件亦可並非在任一程度上層迭,而是完全間隔開 以在相鄰接頭本體構件之間界定一中間空間β該中間空間 可有利於熱傳遞。此外,該等配對接頭之一可具有層迭之 板狀本體構件,而另一配對接頭則不具有。圖28及29中分 別所示及下文所述之可配對接頭26〇及29〇即顯示此—實 例。
如圖28所示,接頭26〇包括一沿其内表面之大部分送靠 一第二板狀本體構件264之第一板狀本體構件262。每一該 等板狀本體構件之前端部分263、265皆向外擴口,以界定 一接頭接納空間266供嚙合配對接頭290(顯示於圖29中)。 圖不於擴口前端部分263及265内之可選孔268可增強散 埶。
接頭290包括並置之本體構件292及294,該等本體構件 較佳相互間隔開以在其間界定一中間空間㈣。本體構件 2*92及294之表面區域與中間空間296相結合,可達成主要 藉由對流進行散熱。複數個依順樑300及302自並置之本體 構件292及294交替延伸出。在—較佳實施例中,…⑽、 3〇2交錯地自本體構件加及州上延伸出。樑⑽及加各 具有-近端部分3()4及—遠程部分3〇6。對置側面部分鳩 及則藉由-連接部分312相連,其中連接部分312全部位 二端部分304與遠程部分3〇6之間。連接部分312較佳界 疋-遠離本體構件292、294定位之閉合之樑❹卜上述各 I2I189.doc -21 · 樑刀共同界定一球形(或箭頭形)樑,從而為每一單獨襟 比 02提供至少兩個接觸點。儘管所有接頭樑mo、302 白顯不為相同大小及幾何形狀,然而本發明亦涵蓋多個相 互不同_ :沿該等本體構件之—而異,以及因本體構件 而異。圖29所示樑之數量亦可改變為包括更多樑或 樑。 如圖29所示,每一樑3〇〇、3〇2之遠程部分3〇6皆與未延 伸出該遠程部分306之本體構件間隔開,以界定一裂隙 316。裂隙316有助於使樑3〇〇、3〇2在插入接頭接納空間 266内時能夠偏斜。在每一本體構件292、294上之相鄰樑 300、302之間亦界定—空間318。空間318具有—高度出, 兩度Η1較佳地等於或大於樑3〇〇 ' 3〇2之高度Η2,以使— 個本體構件292之樑300可與另一本體構件294之樑3〇2相互 交錯。 裂隙316及空間296、318及320使熱量能夠自本體構件及 依順樑散出。在圖29中,接頭29〇沿一與頁面之平面ρ重合 之虛縱向轴線L延伸。在圖29之組態中,熱量一般將向上 且沿虛縱向轴線L藉由對流來散發。樑3〇〇、3〇2及本體構 件292、294界定一幫助通道熱量自接頭29〇散發出去之虛 擬煙囪。若接頭290於該頁面之平面ρ内旋轉9〇度,則熱量 仍可經由空間316及318、以及經由空間296及320之開口端 部擴散出。 本發明之較佳接頭可自一合適材料之條板衝壓成形或以 其它方法形成。該等接頭可單獨形成,或另一選擇為,以 12I189.doc •22· 兩個或更多接頭之組形式形成。較佳地,㈣一材料條 :來界定多個呈預完工或完工形式之接頭形貌。在該模壓 乍業後’可能需要進-步處理’例如(舉例而言)將該等形 耦連在-起或修改一形貌之原始模壓取向或構造(例 如,將懸臂樑或接頭本體部分折约。參照圖30,圖中顯 不各具有多個板狀本體構件之實例性條板3观332,該等 板狀本體構件包括直樑以曲樑(較佳在模壓作業後形成) 及複數個自其延伸出的端子。若一電接頭具有第一及第二 本體構件’則可於-單-條板内模壓及設置左側及右側構 造二者。 α可將單獨的接頭元件自條板330及332之其餘結構分離, ^後將其插人連接器外殼。於_替代技法中,可將該等條 板層迭在起,然後置於一模具内來產生過模壓接頭子總 成。若一接頭僅採用一單一本體構件,則亦可使用一單一 條板。而且,可4迭及過模壓多於兩個條板。使適合之熱 塑陡材料流入該等層迭本體構件之大部分周圍並固化,以 形成一如圖3丨所示之塑料殼體334 〇然後,如圖32所示, 將接頭子總成336自該等條板分離出。樑34〇自殼體334延 伸出以嚙合一配對之電接頭,且端子342自殼體334延伸出 以將該過模壓之接頭附裝至一印刷電路結構。亦可藉由以 一條板形式或單獨地過模壓一系列信號接頭製成信號接頭 子總成。例如,圖33中顯示一過模壓信號接頭子總成350 包括一殼體352及一系列信號接頭354。圖34顯示一實例性 電連接器360具有—外殼362,兩個電接頭子總成336及多 121189.doc 個#號接頭子總成3 5 0。 本發月之電接頭及信號接頭係由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習知 之合適材料製成,例如(舉例而言)由銅合金製成。該等接 頭可電鍍以各種材料’包括(例如)金、或金與鎳之組合 物接頭之數量及其在連接器外殼内之佈置並不限於該等 附圖所不。本發明之某些較佳電接頭包含有相互迭靠之板 狀本體構件。層迭該等本體構件會使連接器㈣面積增大 (電阻降低)而能夠承载更大之電流,且具有增加表面積以 利於對流傳遞熱量之潛力。熟習此項技術者易該等板 狀本體構件既可為平面形式亦可為非平面形式。本發明亦 包括並置板狀本體構件’以使各本體構件間隔開從而於其 間界定一中間空間。該中間空間亦可主要藉由對流來增強 …、傳遞》玄等接頭板狀本體構件亦可包含孔或其它熱傳遞 形貌。本發明所提供之電連接器之外殼單元亦可包^用於 增強散熱之形貌,例如(舉例而言)自連接器外部延伸至連 接器内部之通道,及鄰近㈣定電接狀表面部分之外殼 空隙或間隙。 自接頭延伸出之懸臂樑之數量、定位、及幾何形狀並不 僅限於該等附圖所示。某些上述樑構造具有所聲稱之益 處;然而,本發明所涵蓋之其它標構造可能不具有相同之 所聲稱之益處。 圖36及38-39G繪示一呈電接頭5〇〇 〉々 饮坪3 υυ之形式之替代實施 例。電接頭500可與圖37_39g中所洽 r听1不之另一電接頭5 5 0配 合0 121189.doc -24· 1342643 電接頭500包括一第一半體5〇2及一第二半體5〇4。第一 半體502包括一板狀本體構件5〇6a。第二半體5〇4包括一板 狀本體構件506b。本體構件5063與5〇613所示對置或彼此面 對且如圖4及圖5中彼此迭靠。在電接頭5〇〇之替代實施例 中,本體構件506a、506b可沿其一部分或全部相互間隔。 第一部分502包括三個第一類型之接頭樑。第一類型之 接頭樑可係大致平直之接頭樑5〇83,如在圖36中所示。自 圖36之透視圖可見,每一平直接頭樑5〇“均鄰接本體構件 5〇6a之前端。較佳地如圖38中所示使每一平直接頭樑5〇“ 之前邊緣較佳地係圓形或彎曲形。 第一部分502進一步包括兩個第二類型之接頭樑。第二 類型接頭樑可如圖36所示係彎斜接頭樑5丨〇a。每一彎斜接 頭樑510a均鄰接本體構件5〇6a之前端。 每一彎斜接頭樑51〇a均可包括一鄰接本體構件5〇6&前端 之大致s形之部分512,如在圖38中所示。每一彎斜接頭樑 5 1 0a均亦可包括一鄰接相關聯之彎斜部分〗丨2之平直部分 513,及一鄰接平直部分513之彎曲部分514。該構造使每 一彎斜接頭樑510a均向外伸出且然後沿其長向内延伸。 第一邛分504包括三個呈大致平直接頭樑”肋形式之第 一類型接頭標°平直接頭樑508b各自鄰接本體構件506b之 前端。 田每平直接頭樑508a與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5〇8b處於 未配。、未偏斜狀態時,該接頭樑508a均面向該接頭樑 5 0 8b且與其問陆 1知開’使得每一對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 121189.doc •25· 8a 508b左分離一間隙。該間隙以參考符號"D1 "表示於 圆36及38中。 第二部分504亦包括兩個呈彎斜接頭樑510b形式之第二 類里接頭樑。5亥等f斜接頭樑5 ! Gb各自鄰接本體構件5〇仍 之前端。 田母★斜接頭樑5 1 與相關聯之彎斜接頭樑5丨〇b處於 一未配合、未偏斜之狀態時,該彎斜接頭樑51〇3與51此面 對且間隔,以便每—對相關聯之彎斜接頭樑5 10a、5 10b之 彎曲部分514均分離一間隙。該間.隙由參考符號"D2"表示 於圖36及38中。間隙〇2小於電接頭5〇8a、508b之組合寬度 加上間隙D1,即間隙D2小於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之面 向外之主表面之間的距離。電接頭5〇8a、5〇8b之組合寬度 加上間隙D1由參考符號"D3"表示於圖37及38中。 間隙D1及D2之最佳值係相依於應用,且可隨諸如配合 電接頭500、500a所需之合意插入力或配合力、電接頭 500、550之合意佔用面積等因素而變化。因此本文中未提 供間隙D1及D2之具體值。 每一對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508a、508b均可具有一不同 於其他對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508a、508b之長度的長度。 舉例而言,最上面之一對平直接頭樑508a、508b可具有一 第一長度。最下面一對之平直接頭樑508a、508b可具有一 短於該第一長度之第二長度。中間一對平直接頭標508a、 508b即位於最上面一對與最下面一對之間的一對平直接頭 樑508a、508b可具有一短於該第一長度且大約該第二長度 121189.doc •26- 1342643 之第三長度。該等形貌可幫助減小與電接頭500、550相關 聯之插入力。為清晰地圖解說明,在圖36中之平直接頭樑 508a、508b顯示為具有相等之長度。 僅出於例示目的’電接頭500之第一半體502及第二半體 504繪示為具有三個平直接頭樑508a或508b及兩個脊斜接 頭樑5 1 0a或5 1 Ob。電接頭500之替代實施例可包括具有包 括一單個平直接頭樑508a、5 08b及/或一單個彎斜接頭樑 510a、510b在内之任一數量之平直接頭樑5〇8a、508b及驚 斜接頭樑510a、5 10b的第一半體502及第二半體504。 第一半體502之平直接頭樑508a與彎斜接頭樑51〇a較佳 地以一交錯方式排列於本體構件5〇6a上,即每一彎斜接頭 樑510a皆如圖36中所示鄰接於且在兩個平直接頭樑5〇8&之 間定位。第二半體504之平直接頭樑508b與彎斜接頭樑 5 10b較佳地以一交錯方式排列於本體構件5〇6b上。 如圖36中所示,第一半體502及第二半體5〇4較佳地包括 鄰接本體構件506a、506b之底邊緣之大致s形部分515。 第一半體502及第二半體504之每一者均亦包括複數個鄰 接大致S形部分515之一相關聯者的端子插腳516。端子插 腳516可接納於其上安裝有電接頭5〇〇之基板上之電鍍通孔 或其他形貌中,設立電接頭5〇〇與基板之間的電接頭及機 械接頭。大致S形之部分515各自相對於其相關聯之本體構 件506a、506b向外凸出或擴口以提供第一半體5〇2之端子 插腳5 16與第二半體504之端子插腳516之間的補償。 僅出於例示之目的,將電接頭500繪示為一右彎斜接 I21189.doc •27- 1342643 頭。電接頭500之替代實施例可構造為具有自相關聯之本 體構件506a、506b之向後邊緣直接或間接伸出之端子部分 515 〇 本體構件506a、506b之每一者均可包括多個電流引導形 貌,例如圖36中所示之槽517以促進在其運作期間流經電 接頭500之電流的平均分佈。電接頭5〇〇之替代實施例可形 成為無電流引導形貌。 一個或兩個本體構件506a、5〇61)均可包括一個或多個突 出物518。突出物518可接納於形成於其他本體構件“以、 5〇6b中之通孔中以當將電接頭5〇〇插入其外殼中時幫助保 持第一半體502及第二半體504處於一對齊狀態。電接頭 500之替代實施例可形成為無該等對齊形貌。 每一本體構件506a、506b均可包括一位於其後上角之薄 片520。薄片520如圖36中所示向外彎斜。當電接頭自 殼體後側插入殼體時,薄片52〇可接觸電接頭5〇〇之外殼上 之一相關聯唇緣(未顯示薄片52〇與該唇緣之間的接觸使 薄片520向内偏斜。當電接頭500到達該殼體内其完全插入 位置時,4片520脫離接觸該唇緣。一旦薄片52〇脫離接觸 4唇緣,則薄片520之收縮性即刻使薄片52〇向外彈至其原 始位置薄片520與唇緣之間的干擾可阻礙電接頭5〇〇回到 外殼外部。 電接頭550大致與電接頭5〇〇相同,只是平直接頭樑 5〇8a、5〇8b與幫斜接頭樑51〇a、51〇b之數量及相對位置不 同。在該等圖式令藉由相同之參考符號來標識電接頭 121189.doc -28· 1342643 5 00、5 00a之大致相同之組件。 電接頭550之第一部分502包括兩個各自鄰接本體構件 506a之一前端的大致平直之接頭樑5〇8a,如在圖37中所 不。第二部分504包括兩個各自鄰接本體構件5〇6b之—前 端之大致平直接頭樑5〇8b。每一平直接頭樑5〇8&均面對一 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508b,且與該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 5 08b間隔一近似等於間隙D丨之間隙。 電接頭550之每一對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扑可 具有一不同於另一對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之長度的長 度。舉例而言,最上面一對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可具有 一近似等於與電接頭500中間一對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扑 之長度相關聯之第三長度的長度。電接頭5〇〇之最下面一 對平直接頭樑508a、508b可具有一近似等於與電接頭5〇最 下面對平直接頭樑508a、508b之長度相關聯之第二長度 的長度。 電接頭550之第一部分5〇2進一步包括三個各自鄰接本體 構件506a別端之彎斜接頭樑51〇a。電接頭55〇之第二部分 5〇4進一步包括兩個各自鄰接本體構件506b前端之彎斜接 頭梁10b母彎斜接頭樑5 10a均面對一相關聯之接頭樑 51〇b,且與相關聯之彎斜接頭樑51讣間隔一近似等於間隙 D2之間隙。 、 電接頭550之第—半體5 〇2之平直接頭樑5 08 a與彎斜接頭 樑5 1〇a以交錯方式排列於本體構件506a上,使得、每一平直 接頭樑508a定位於鄰接且在兩個彎斜接頭樑5i〇a之間,如 121189.doc •29- 1342643 在圖37中所不。電接頭550之第二半體504之平直接頭樑 5 0 8 b與彎斜接頭樑5丨〇 b同樣以交錯方式排列於本體構件 506b 上。 電接頭550之上述構造允許當電接頭5〇〇、55〇配合時’ 電接頭550之每一對平直接頭樑508a、508b嚙合電接頭500 一對相關聯之彎斜接頭樑5丨〇a、5丨〇b。此外,當電接頭 500、5 50配合時,電接頭55〇之每一對彎斜接頭樑51〇&、 5 l〇b均嚙合電接頭500之一對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5〇8a、 508b。 將電接頭500、550之配合順序繪示於圖39A_39G中。電 接頭500、550最初定位成電接頭500之每一對平直接頭樑 508a、508b大致對齊電接頭550之一對相關聯之彎斜接頭 樑510a、510b。此外,電接頭500之每一對彎斜接頭樑 510a、5 10b均大致對齊電接頭550之一對相關聯之平直接 頭樑 508a、508b。 對齊之電接頭500、550彼此朝向之運動使電接頭5〇〇最 上面或最長接頭樑508a、508b之引導邊緣接觸電接頭55〇 之相關聯之彎斜接頭樑5 10a、5 1 Ob,並進入弯斜接頭樑 5 1 0a ' 5 10b之間的間隙D2。在圖3 8及39 A中顯示配合順序 點。 間隙D2小於電接頭508a、508b之組合寬度加上間隙 D1 ’即間隙D2小於距離D3 »電接頭500、550之朝向彼此 之連續運動因此使彎斜接頭樑510a、5l〇b之弯曲部分514 向平直接頭樑508a、508b上施加一向内作用之法向力或接 I21189.doc -30· 1342643 觸力。藉由參考符號”N"來表示法向力,且為清晰起見, 僅在圖39D中繪示法向力。如在圖39c中所繪示,法向力N 使平直接頭樑508a、508b向内即朝向彼此偏斜。 使平直接頭樑508a、508b向内偏斜或夾緊之法向力Νκ 刻使插入力增加。一旦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已達到其向 内偏斜之限度,該插入力即刻減小,乃因緊跟彼時刻後之 插入力主要係因平直接頭樑5〇8a、508b與接觸彎斜或夾緊 之接頭樑510a、510b之間的摩擦力而形成。 當電接頭500、550之具有中間或第三長度之平直接頭樑 5〇8a、508b接觸相關聯之彎斜接頭樑51〇a、51〇b時,該插 入力同樣增加。此接觸結合電接頭5〇〇、55〇朝向彼此之連 續運動使中間長度之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向内偏斜。如 上文關於最上面平直接頭樑5〇8a、508b所述,在平直接頭 樑508a、508b達到其向内偏斜之限度後,該插入力減小。 當電接頭500、550之具有最短或第二長度之平直接頭樑 5〇8a、508b接觸相關聯之彎斜接頭樑51〇a、51〇b時,該插 入力同樣增加,且在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達到其向内偏 斜之限度後,該插入力減小。 咸相信相對於一組可比較之其中夾緊樑不偏斜之電接頭 而言,當平直接頭樑508a、508b受到相關聯之彎斜接頭樑 51(^、51〇1?夾緊時’平直接頭樑5〇8&、5〇815向内偏斜之能 力減小了配合接頭樑500、55〇所需之插入力。更具體而 吕,在其最初配合階段,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之向内偏 斜消除彎斜接頭樑5i〇a、5l〇b向外偏斜以在相關聯之平直 121189.doc 31 1342643 接頭樑5Ο8a、508b上滑動之需要。 最初’需要一相對小量之插入力使平直接頭樑508a、 508b向内偏斜。特定而言,在該配合順序開始時,彎斜接 頭樑510a、51〇b接觸相應平直接頭樑508a、508b之引導邊 緣。平直接頭樑508a、508b受其相應之後端約束。該等受 到法向力的點與約束點之間的相對大之距離或力臂使法向 力N在配合順序之初在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上產生相對 大之力矩。當法向力N及引發法向力之插入力相對低時, 該等力矩使得平直接頭樑508a、508b之引導邊緣向内偏 斜。藉由參考符號"M"來表示作用於平直接頭樑508a、 508b上之力矩,且為清晰起見,僅在圖39D中繪示力矩。 因此’不必施加最初之插入力使彎斜接頭樑5丨〇a、5丨〇b 擴張以使得彎斜接頭樑5 1 〇a、5 1 Ob可在平直接頭樑508a、 5 08b上滑動。咸相信與一組其中夾緊樑不偏斜之電接頡相 比’平直接頭樑5 1 Oa、5 1 Ob向内夾緊而非向外擴張彎斜接 頭樑510a、510b可減小在配合順序之初的插入力。亦減小 了彎斜接頭樑510a、51 0b至板狀電接頭本體之連接點上之 應力,同時仍保持懸臂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上之合意之 法向力。 當電接頭500、5 50達到其完全配合狀態時,平直接頭樑 5〇8a、508b可返回至其近似無偏斜即原始位置。更特定而 δ,隨著電接頭500 ' 550之配合,彎斜接頭樑51〇a、5 1〇b 與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之間的接觸點朝平直接 頭樑508a、508b之後部移動,如在圖39A_39G中所示。因 121189.doc •32, 1342643 此’ Ik著配合順序之進展,法向力N施加至平直接頭樑 508a、508b之點與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之約束點之間的 距離減小’即與每一法向力N相關聯之力臂長度隨配合順 序之進展而減小。施加於平直接頭樑508a、508b上之合成 力矩Μ亦相應地減小。 由平直接頭樑5〇8a、508b之收縮性產生之恢復力及力矩 最終克服最初使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向内偏斜之法向力 1"1及相關聯之力矩M。當電接頭500、550到達其完全配合 狀態時,發生此情況。平直接頭樑s〇8a、MSb在此刻返回 至其近似之未偏斜位置,如在圖39G中所示。 平直接頭樑508a、508b返回至其近似未偏斜位置使彎斜 接頭樑510a、510b向外偏斜,藉此增加平直接頭樑5〇8&、 508b與彎斜接頭樑51〇a、51〇b之間的法向力更特定而 言’大致未偏斜之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此刻使實斜接頭 樑5 10a、5 1 Ob擴張至其最大分離距離,此距離近似等於距 離D3 ’如在圖39G中所示。因此合成法向力n此刻處於其 相應之最大值。當電接頭500、550完全配合時,增加法向 力N可增強電接頭5〇〇、5 50之間的電接觸及機械接觸。 而且’咸信平直接頭樑508a、508b之該組態使得隨著配 合順序之進展,法向力N與合成插入力平穩且逐漸地増 加。特定而言’每一平直接頭樑508a、508b之向内偏斜使 平直接頭樑508a、5 08b相對於配合方向呈現一偏斜方向。 每一彎斜接頭樑510a、SlOb之彎曲部分514因此以—種使 彎斜接頭樑5 10a、5 10b平穩且逐漸向外擴張之方式騎跨在 121I89.doc -33- 1342643 相關聯之平直接頭標508a、508b之配合表面上。比較而 s,當與不向内偏斜之夾緊接頭標配合時,彎斜接頭樑 5 1 0a、5 1 Ob將需要在該配合順序之初突然偏斜且達到其最 大限度。 咸相信當受到彎斜接頭樑51〇a、510b夾緊時,平直接頭 樑508a、508b的向内偏斜能力可基本上減小電接頭5〇〇與 5 5 0配合所需之插入力。舉例而言,圖4 〇繪示在電接頭 500、550配合期間,與最上面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8b及臂 斜接頭樑5 1 0a、5 1 Ob相關聯之插入力之理論預測。圖4〇中 所指示之加載步驟對應於圖39A-39G中所指示之加載步 驟。 圖40亦繪示與一第一對電接頭最上面之接頭樑相關聯之 插入力,該第二對電接頭大致類似於電接頭5〇〇、55〇,只 是該第二對接頭之夾緊或平直接頭樑在配合期間不偏斜。 如在圖40中所示,配合電接頭50〇、55〇所需之力近似低於 配合第二對接頭所需力之40%。 僅出於例示目的,將電接頭500之第一類型接頭樑繪示 為平直接頭樑508a、508b。在替代實施例中,第一類型接 頭樑可具有一不同於平直之構造。舉例而言,第一類型接 頭樑可在其縱向方向上具有一弓形形狀或其他允許第一類 型接頭樑在配合期間向内彎斜之形狀。 而且,僅出於例示目的,將平直接頭樑5〇8a、5〇朴繪示 為具有一矩形橫戴面。替代實施例之第一類型接頭樑 508a、508b可具有不同於矩形之橫戴面。舉例而言,圖 12I189.doc
I -34- 1342643 41A繪示具有-弓形橫截面之接頭樑5G8e。圖4ib繪示接 頭樑5〇8e具有沿接頭樑508e之高度變化之厚度。在其他替 代實施例中’可使用具有其他形式之橫截面之接頭標。而 且,在替代實施例中,彎斜接頭樑51〇a、51〇b亦可形成為 具有不同於矩形之橫截面。
儘管上文係結合各圖式所示之較佳實施例來閣述本發 明,然而應瞭解,亦可使用其它類似實施例,或可對所述 實施例加以改造或增補來執行本發明之相同功能,此並不 背離本發明《因此,本發明應不僅限於任一單—實施例, 而應理解為具有與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相一致之廣度及範 圍0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一本發明所提供之實例性插槽式連接器之正面透 視圖。
圖2係一可與圖1所示插槽式連接器配對之實例性端頭式 連接器之正面透視圖。 圖3係一同時包括電接頭及信號接頭之實例性縱向端頭 式連接器之透視圖。 圖4係一圖1所示插槽式連接器與圖2所示端頭式連接器 配對之立面圖。 圖5係一實例性插槽式連接器與圖3所示端頭式連接器配 對之立面圖。 圖6係一本發明另一實例性插槽式連接器之正面透視 圖0 I21189.doc •35- 1342643 圖7係一可與圖6所示插槽式連接器配對之端頭式連接器 之正面透視圖。 圖8係端碩式連接器之立面圖,其顯示電接頭與信號 接頭之一較佳中心線至中心線間距。 • 圖9係本發明所提供之實例性電接頭之透視圖。 , 圖1〇係一可與圖9所示電接頭配對之電接頭之透視圖。 . 圖11係一圖9所示電接頭與圖10所示電接頭配對之透視 圖。 圖12至14係處於二個嚙合位準之實例性電接頭之立面 圖。 圖1 5至1 9係顯不本發明所提供之各種實例性電接頭之代 表性配合力與插入距離之關係曲線圖。 圖20係一根據本發明之對分式接頭之透視圖。 圖2 1係一可與圖2〇所示對分式接頭之上部及下部部分配 對之電接頭之透視圖。 • 圖22係一包含不同電流額定值之電接頭之插槽式連接器 之透視圖。 圖23係一本發明所提供之另外的可配對電接頭之透視 圖。 圖24至26係可配對電接頭之透視圖,其巾每—可配對電 接頭皆包括4個層迭之本體構件。 圖27係-採用4個層迭本體構件之另一電接頭之透視 圖。 圖姆-電接頭實施例之透視圖,該電接頭實施例具有 121189.doc -36- 帶有擴口區域之層迭本體構件,該等擴口區域共同界定一 接頭接納空間。 圖29係可插入圖28所示電接頭之接頭接納空間内之電 接頭之透視圖。 圖30係一供形成本發明電接頭之模壓材料條板之透視 圖。 圖3 1係圖3 0所示模壓材料條板之透視圖,該等模壓材 料條板包括模壓條板之各部分上之過壓成型材料。 圖32係一已與圖3 1所示材料條板分離之電接頭子總成之 透視圖。 圖33係一根據本發明信號接頭子總成之透視圖。 圖34係一實例性連接器之透視圖,該連接器包括分別在 圖32及33中所示之電接頭子總成及信號接頭子總成。 圖35係一實例性電接頭之透視圖,該電接頭具有於一第 區域内層迭在一起而於一第二區域内間隔開之對置板。 圖6係具有可偏斜夾緊接頭樑之實例性電接頭之透視 圖。 圖37係一可與圖36所示電接頭配對之電接頭之透視圖。 圖3 8係一圖36及37所示之電接頭在其配合順序之初的頂 視圖。 圖39A-39G係圖36-38中所示之電接頭在其配合順序中之 頂視圖。 圖40係與圖36_39(3中所示之電接頭相關聯之配合力在其 配合順序中之頂視圖圖形表示;及與一對具有非偏斜夾緊 I2ll89.doc •37· 1342643 樑之大致相似之電接頭相關聯之配合力的圖形表示。 圖41A係圖36-39G所示電接頭之一替代實施例之兩個可 偏斜接頭樑之一正面透視圖。 圖41B係圖36_39G中所示電接頭之另一替代實施例之兩
可偏斜接頭樑之 一正面透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插槽式連接器 10b 插槽式連接器 12 外殼 14 電接頭 15 子L 16 子L 19 印刷電路結構 20 端頭式連接器 22 外殼 24 開口 26 子匕 30 端頭式連接器 32 外殼 33 散熱孔 34 開σ 39 印刷電路結構 42 間距 44 _槽式連接器 121l89.doc •38· 1342643 45 外殼 46 信號接頭 47 散熱孔 48 散熱孔 54 端頭式連接器 55 外殼 56 開口 58 傳熱孔 60 間距 62 間距 70 電接頭 72 第一板狀本體構件 74 第二板狀本體構件 76 平直或扁平樑 78 彎曲或彎斜樑 80 端子 82 擴口部分 84 空間 86 空間 90 電接頭 92 板狀本體構件 93 擴口部分 94 板狀本體構件 95 端子 121189.doc .39- 1342643 96 直樑 98 彎斜樑 100 接頭 102 直樑或葉片 104 夾緊樑 106 夾緊樑 110 電接頭 112 夹緊樑1 114 直樑或葉片 116 直樑或葉片 120 電接頭 122 第一板狀本體構件 124 第二板狀本體構件 126 上部部分 128 缺口 130 下部部分 132 一對蠻斜樑 133 端子 134 直樑 140 電接頭 140a 電接頭 142 直樑 144 斂合式彎斜樑 150 實例性連接器 -40- 121189.doc 1342643
152 上部及下部接頭部分 154 全接頭 156 對分式接頭 158 信號接頭 170 端頭式電接頭 171 端子 172 第一板狀本體構件 173 缺口 174 第二板狀本體構件 175 缺口 176 接頭接納空間 180 插頭接頭 182 第一板狀本體構件 184 第二板狀本體構件 186 樑 188 空間 190 球形端部部分 200 端頭式接頭 201 端子 202 外層板狀本體構件 203 擴口部分 204 外層板狀本體構件 205 空間 206 内層本體構件 121189.doc •41 - 1342643 208 210 212 215 216 • 230 . 231 232 鲁 233 234 236 238 240 241 242 244 246 248 250 , 252 253 254 255 256 121189.doc 内層本體構件 樑 樑 散熱通道 散熱通道 插頭式接頭 端子 外層板狀本體構件 擴口部分 外層板狀本體構件 内層板狀本體構件 内層板狀本體構件 切口部分 電接頭 外層板狀本體構件 外層板狀本體構件 懸臂式直樑 内層板狀本體構件 内層板狀本體構件 懸臂式彎斜樑 接頭 板狀本體構件 板狀本體構件 第一區域 •42- 1342643
257 第二區域 258 彎斜區域 259 中間空間 260 可配對接頭 262 第一板狀本體構件 263 前端部分 264 第二板狀本體構件 265 前端部分 266 接頭接納空間 268 孔 290 可配對接頭 292 本體構件 294 本體構件 296 中間空間 300 依順樑 302 依順樑 304 近端部分 306 遠程部分 308 側面部分 310 側面部分 312 連接部分 316 裂隙 318 空間 320 空間 121189.doc •43 · 1342643
330 條板 332 條板 334 塑料殼體 336 接頭子總成 340 樑 342 端子 350 過模壓信號接頭子總成 352 殼體 354 信號接頭 360 電連接器 500 電接頭 502 第一半體 504 第二半體 506a 板狀本體構件 506b 板狀本體構件 508a 平直接頭樑 508b 平直接頭樑 508c 接頭樑 510a 彎斜接頭樑 510b 彎斜接頭樑 512 S形部分 513 平直部分 514 彎曲部分 515 S形部分 121189.doc -44- 1342643 5 16 端子插腳 517 槽 5 18 突出物 520 薄片 550 電接頭 D1 間隙 D2 間隙 D3 間隙 121189.doc - 45 -

Claims (1)

1J4204J l,r 、 第096I〗9I67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9年U月) 十、申請專利範園·· 】.一種電接頭,其包括: 一第一半體:其包括: 轉換頁 第—板狀本體構件、一電連 接且機械連接至該第一本體 # , 之大致平直之第一接頭 彎 祐及一电連接且機械連接至噹笛 史使主4第—本體構件之笛一 斜接頭樑;及 之弟 一第二半體體:其包括:—第_ 致平直之兹_技 笫—板狀本體構件;一大 %接且機械連接至該第二本 月豆構件,且當該電接頭處 ,Λ , ^ ^ ^ 禾配合狀態時,其與該大 一 刀地間隔開一第一間隙;及 弟一斜接頭樑,其電連 安I機械連接至該第二本體 ,且▲該電接頭處於—未 ^ fe4t „ , 禾配合狀悲時,其與該該第 第1斜接頭樑至少部分地間隔開_第二間隙。 2. 如清求項1之電接頭,其中當 食t性 T田〇哀屯接碩處於該未配合狀 4時,该大致平直之第二接 安員紅元全與該大致平直之第 一接頭樑間隔開。 3. 如請求項丨之電接頭,其 μ弟一間隙小於該大致平直 之弟一接頭樑及該大致平直 直之弟—接頭樑之一組合寬度 加上έ亥苐—間隙。 4. 5. 如請求項1之電接頭 合時,該大致平直之 頭樑可夾緊在一起。 如請求項1之電接頭 —鄰接該第一或該第 其中當該電接頭與一配合接頭配 第接頭樑與該大致平直之第二接 ’其中該等彎斜接頭樑各自包括: 一本體構件之S形部分;一鄰接該s 121189-99ll22.doc 叫A 2王抒換更 形 分·^ SL· *17 \ \ 6.如請二I部分;及一鄰接該平\部分,彎曲部分。 該大致+ f @ 、 ’、 “大致平直之^ 一接頭樑及 面,二直r二接頭襟各自包括-面向外之配合表 面^ 接㈣及該第:料接_各自包括一 面向内之配合表面。 匕估 7·如請求項丨之電接頭, 合時,、中田違電接頭與-配合接頭配 人平直之第—接頭樑與該大致平直之第-接 頭樑係用以朝向彼此偏斜,且"…十罝之弟-接 g八 蚪且§泫电接頭與該配合接頭 彼广該第-彎斜接頭樑及該第二彎斜接 彼此遠離偏斜。 8· 一種電接頭,其包括: ^第—接頭樑,其具有—配合表面及—主表面,該主 :於該第-接頭樑之對置於該配合表面之一側上; 第-接頭樑’其具有—配合表面及—主表面,該主 於該第二接頭樑之對置於該第二接頭樑之配合表 面之—側上’當該電接頭處於-未配合狀態時,該第二 接頊樑之該主表面與該第—接頭樑之該主表面至少部分 地間隔開’藉此當該電接頭配合時,該第—接頭標與該 第一接頭樑可朝向彼此偏斜; 一第三接頭樑,其具有一配合表面,及; 第四接頭樑’其具有面向該第三接頭樑之配合表面 之配合表面。 ,月长項8之电接頭’其中該第一及第二接頭樑係大致 平直接碩樑’而該第三及第四接頭樑係彎斜接頭樑。 Ϊ 21189-991122.doc 1342643 f^rttr2-2- k 年月日修(更)正替換H 10.如請求項8之電接頭,其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半體,其包括一機械連接且電連接至該第一及 - 第三接頭樑之板狀本體構件;及 一第二半體體,其包括一機械連接且電連接至該第二 及第四接頭樑之板狀本體構件。 . 11 ·如請求項8之電接頭,其中: 該電接頭處於—配合狀態時該第-與第二接頭樑之間 的間距小於s亥電接頭處於一未配合狀態時該第一與第 二接頭樑之間的一間距;及 X私接碩處方;δ亥配合狀態時該第三與第四接頭樑之間 的]距大於°亥电接頭處於該未配合狀態時該第三接頭 樑與該第四接頭樑之間的一間距。 12·:請求項8一之電接頭,其中當該電接頭處於一未配合狀 u時/第—接碩樑之配合表面距該第四接頭樑之配合表 巨離且當该電接頭處於該未配合狀態時該第 一接頭之配合袅而π # # .. _ 面距6亥第一接頭之配合表面一第二距 離,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 13. 一種連接器系統’其包括: 斤^ % #碩’其包括:兩個金屬板’該兩個金屬板 =母:者均包括-對第—可壓縮接頭樑及—對排列成一 第又錯圖案之第一夾緊接頭樑;及 頭:二該第—電接頭配合之第二電接頭1第二電接 第::個金屬板’該兩個金屬板之每一者均包括—對 °接碩樑及一對排列成一第二交錯圖案之第二 I21i89-99il22.doc U42043 m 2 a修(更)正替換頁 夾緊接頭樑,該第二交錯_ 其中該第-電接頭之該對第—可壓;:一交錯圖案, 二電接頭之該對第二夹緊接頭梓,:J接㈣配合該第 第二可壓縮樑配合該第—電接頭之= =該對 ^第-電接頭與該第二電接頭配 縮標之引導邊緣沿-朝向彼此之方向的偏斜及二:厂 ,接頭與該第二電接頭配合期間該對第二可壓縮樑之該 寻引導邊緣沿一朝向彼此之方向的偏斜減小了插入力X 14.如請求項13之連接器系統,其中在該第—電接頭與該第 二電接頭完全配合後’該對第一可壓縮接頭樑與該對第 二可壓縮接頭樑返回至配合前位置。 12n89-99D22.doc
TW096119167A 2006-06-09 2007-05-29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TWI34264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450,494 US7335043B2 (en) 2003-12-31 2006-06-09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0285A TW200810285A (en) 2008-02-16
TWI342643B true TWI342643B (en) 2011-05-21

Family

ID=38832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9167A TWI342643B (en) 2006-06-09 2007-05-29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35043B2 (zh)
EP (1) EP2033271A4 (zh)
CN (1) CN101496233B (zh)
TW (1) TWI342643B (zh)
WO (1) WO200714576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7169A1 (en) 2003-01-28 2004-07-29 Allison Jeffrey W. Power connector with safety feature
US7458839B2 (en) 2006-02-21 2008-12-0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power contacts with alignment and/or restraining features
EP1702389B1 (en) 2003-12-31 2020-12-09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US7476108B2 (en) * 2004-12-22 2009-01-13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s with cooling features
US7384289B2 (en) 2005-01-31 2008-06-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Surface-mount connector
US7726982B2 (en) 2006-06-15 2010-06-01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air-circulation features
US7905731B2 (en) 2007-05-21 2011-03-1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tress-distribution features
US7762857B2 (en) 2007-10-01 2010-07-2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Power connectors with contact-retention features
US7604489B2 (en) * 2007-11-13 2009-10-2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μTCA-compliant power contacts
US7704082B2 (en) * 2008-06-23 2010-04-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hrough board inverted connector
US7850466B2 (en) * 2008-06-23 2010-12-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hrough board inverted connector
US8062051B2 (en) 2008-07-29 2011-11-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latching and strain relief features
DE102008036128B3 (de) * 2008-08-01 2009-10-15 Hans Simon Steckverbinder
EP2899812B1 (de) 2008-12-03 2022-09-21 Würth Elektronik ICS GmbH & Co. KG Verbindungsanordnung an Leiterplatten
USD640637S1 (en) 2009-01-16 2011-06-28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608293S1 (en) 2009-01-16 2010-01-1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606497S1 (en) 2009-01-16 2009-12-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664096S1 (en) 2009-01-16 2012-07-24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610548S1 (en) 2009-01-16 2010-02-23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Right-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401107B2 (ja) * 2009-01-28 2014-01-2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USD619099S1 (en) 2009-01-30 2010-07-06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323049B2 (en) 2009-01-30 2012-12-04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wer contacts
US8366485B2 (en) 2009-03-19 2013-02-0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ibbed ground plate
USD618181S1 (en) 2009-04-03 2010-06-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Asymmetr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618180S1 (en) 2009-04-03 2010-06-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Asymmetr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0287356A (ja) * 2009-06-10 2010-12-24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コネクタ
JP5307656B2 (ja) * 2009-07-15 2013-10-0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892031B1 (en) * 2009-07-30 2011-02-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Quick insertion lamp assembly
DE102009047401A1 (de) * 2009-12-02 2011-06-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teckverbinder, Einsteckmodu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ers
US8292629B2 (en) * 2010-06-01 2012-10-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ymmetric header connector
US8262395B2 (en) * 2010-12-27 2012-09-11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terminals
EP2624034A1 (en) 2012-01-31 2013-08-07 Fci Dismountable optical coupling device
USD718253S1 (en) 2012-04-13 2014-11-2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US8944831B2 (en) 2012-04-13 2015-02-03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ibbed ground plate with engagement members
USD727268S1 (en) 2012-04-13 2015-04-21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Vert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257778B2 (en) 2012-04-13 2016-02-0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727852S1 (en) 2012-04-13 2015-04-28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Ground shield for a right 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543703B2 (en) 2012-07-11 2017-01-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duced stack height
USD751507S1 (en) 2012-07-11 2016-03-1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2772303U (zh) * 2012-09-04 2013-03-0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CN103730745B (zh) * 2012-10-16 2016-02-03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D745852S1 (en) 2013-01-25 2015-12-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720698S1 (en) 2013-03-15 2015-01-06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US9401558B1 (en) * 2015-01-30 2016-07-26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Ltd. Power connector
CN105742877B (zh) * 2016-04-18 2018-05-29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混合型插头连接器
USD975024S1 (en) * 2019-04-12 2023-01-10 Fci Connectors Dongguan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924166S1 (en) * 2019-11-15 2021-07-06 Molex, Llc Connector
USD951876S1 (en) * 2019-11-15 2022-05-17 Molex, Llc Connector
USD936601S1 (en) 2019-11-15 2021-11-23 Molex, Llc Connector
USD924167S1 (en) * 2019-11-15 2021-07-06 Molex, Llc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186A (en) * 1885-05-19 Electric railway-signal
US741052A (en) * 1902-01-04 1903-10-13 Minna Legare Mahon Automatic coupling for electrical conductors.
US3011143A (en) * 1959-02-10 1961-11-28 Cannon Electric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US3208030A (en) * 1962-12-06 1965-09-21 Ibm Electrical connector
US3411127A (en) * 1963-07-08 1968-11-12 Gen Electric Self-mating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US3178669A (en) * 1964-06-12 1965-04-13 Amp Inc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US3514740A (en) * 1968-03-04 1970-05-26 John Richard Filson Wire-end connector structure
GB1226935A (zh) * 1968-09-23 1971-03-31
US3845451A (en) * 1973-02-26 1974-10-29 Multi Contact Ag Electrical coupling arrangement
GB1490195A (en) * 1973-12-28 1977-10-26 Rists Wires & Cables Ltd Electrical terminals
US4403821A (en) * 1979-03-05 1983-09-13 Amp Incorporated Wiring line tap
US4552425A (en) * 1983-07-27 1985-11-12 Amp Incorporated High current connector
FR2559624B1 (fr) * 1984-02-14 1986-05-23 Labinal Organe de contact electrique
US4685886A (en) * 1986-06-27 1987-08-11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plug header
US4820182A (en) * 1987-12-18 1989-04-11 Molex Incorporated Hermaphroditic L. I. F. mating electrical contacts
US5024610A (en) * 1989-08-16 1991-06-18 Amp Incorporated Low profile spring contact with protective guard means
US4963102A (en) * 1990-01-30 1990-10-16 Gettig Technologies Electrical connector of the hermaphroditic type
US5035639A (en) * 1990-03-20 1991-07-30 Amp Incorporated Hermaphroditi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104332A (en) * 1991-01-22 1992-04-14 Group Dekko International Modular furnitur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refor
FR2710463B1 (fr) * 1993-09-20 1995-11-10 Alcatel Cable Interface Contact hermaphrodite et connexion définie par une paire de tels contacts.
FR2719706B1 (fr) * 1994-05-03 1996-05-31 Cinch Connecteurs Sa Organe de contact électrique hermaphrodite.
US6319075B1 (en) * 1998-04-17 2001-11-2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Power connector
US6193537B1 (en) * 1999-05-24 2001-02-27 Berg Technology, Inc. Hermaphroditic contact
US6776635B2 (en) * 2001-06-14 2004-08-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ulti-beam power contac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994569B2 (en) * 2001-11-14 2006-02-07 Fci America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contacts that may be selectively designated as either signal or ground contacts
DE10226279C1 (de) * 2002-06-13 2003-11-13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ermaphroditisches Kontaktteil
JP4278129B2 (ja) * 2002-06-20 2009-06-1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6890221B2 (en) * 2003-01-27 2005-05-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Power connector with male and female contacts
US6848950B2 (en) * 2003-05-23 2005-02-01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Multi-interface power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same
EP1702389B1 (en) * 2003-12-31 2020-12-09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33271A4 (en) 2013-11-27
WO2007145764A3 (en) 2009-04-09
CN101496233B (zh) 2012-07-18
WO2007145764A2 (en) 2007-12-21
US20060281354A1 (en) 2006-12-14
CN101496233A (zh) 2009-07-29
EP2033271A2 (en) 2009-03-11
US7335043B2 (en) 2008-02-26
TW200810285A (en) 200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2643B (en)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US7258562B2 (en)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EP0788669B1 (en) Hybrid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US5431576A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US8262405B1 (en) Wire-to-wire connector
TW200814448A (en) Connectors and contacts for transmitting electrical power
US102301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0913400A (en) Interlocking modular headers and header assemblies thereof
CN106030928A (zh) 电源连接器
JPH0282476A (ja) 平形電力ケーブル用端子、この端子に嵌合される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これらを含む電気コネクタ
CN101552400B (zh) 电源触头及包括电源触头的连接器
CN218385843U (zh) 降低开模成本的叠层转接端子和相应连接器组件
CN218569306U (zh) 一种端子组件及连接组件
CN112310694A (zh) 一种母端子
CN110752464A (zh) 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