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7449B - Mixer and mixer circuit for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Mixer and mixer circuit for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7449B
TWI337449B TW96114478A TW96114478A TWI337449B TW I337449 B TWI337449 B TW I337449B TW 96114478 A TW96114478 A TW 96114478A TW 96114478 A TW96114478 A TW 96114478A TW I337449 B TWI337449 B TW I3374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effect transistor
type mos
noise
st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14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43331A (en
Inventor
Zhiming Lin
Jhihyuan Lyu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hanghua Educ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hanghua Education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hanghua Education
Priority to TW96114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37449B/zh
Publication of TW200843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33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7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7449B/zh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Description

133744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混頻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 用於全球微波互通存取(WiMAX) /超寬頻(UWB)雙模 式接收機系統的直接降頻式混頻器。 【先前技術】 全球微波互通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Hty f〇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 是屬於 iEEE 802.16 乙太網 路介面標準的一種點到多點寬頻無線存取技術。WiMAX 的傳輸速度最高達75Mbps,傳輸範圍最遠可達5〇公里, 其中規範固定式傳輸的為802.16a,使用的頻段為 2〜11 GHz,通道頻寬為20MHz。 超寬頻(Ultra- Wideband, UWB)不同於其他通訊技 術是使用頻譜上相對較窄的特定頻段進行溝通,它是一種 使用幾GHz寬的超寬頻技術,同時它是直接產生脈衝訊 號,而非與一般通訊技術所用的載波來傳遞訊息。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為UWB頻帶分佈圖。在超寬 頻系統中以脈衝波為基礎的技術將3.1GHz〜10.6GHz的頻 譜分成13個不同的頻帶,其頻寬可達到7.5GHz,由於5.25 GHz是WLAN所使用頻段,此頻段應用於802.1 la跟 802.11g無線網路卡應用,其傳輸速率最高只達到 54Mbit/sec,所以不能為UWB頻段所使用。 混頻器(Mixer )在射頻積體電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 5 1337449 件,目的是扮演降低頻率與提升頻率的角色,接收機 (Receiver)運用降頻的方式將射頻頻率降低至基頻頻率進 一步做類比轉數位的解調(Demodulate);發射機 (Transmitter)則與接收機相反,目的是將基頻頻率提升至 射頻頻率,最後經由功率放大器將訊號發射出去。 在設計混頻器時,輸入端三階截斷點(Input 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 IIP3 )、轉換增益(Conversion Gain, CG )、雜訊指數(Noise Figure )以及 ldB 壓縮點(ldB Compression Point, PldB )、隔離度(Isolation ),存在著抵 換(trade-off)的關係,所以為設計時所需考慮的重點。 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一種習知的雙端平衡式吉伯特混頻 電路。採用雙端輸入的方法,本地振盥(Local Oscillation, LO )端反平行連接,射頻(RF )端平行連接,使中頻(IF) 端輸出訊號中的L0諧波分量可以被減掉,其缺點為轉換 增益與線性度低以及較大的雜訊指數且所使用電晶體數 目為兩倍,故消耗功率較大。 【發明内容】 本發明為一應用於全球微波互通存取(WiMAX)與超 寬頻(UWB)雙模式直接降頻式接收機系統之混頻器,由 於WiMAX傳輸距離相當遠(最高可達50公里),所以需 要較高之轉換增益(Conversion Gain,CG),而UWB屬於 短距離高傳輸速率系統。本發明整合兩種系統,使其轉換 增益要達到10dB以上,而且符合WiMAX之規範其轉換 6 1337449 增益之變動量不可超過3dB,以及提升線性度(Linearity ) 和防止雜訊干擾,並將雜訊指數(Noise Figure, NF)降低。 本發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種混頻器,用以於全球微波互 通存取(WiMAX)與超寬頻(UWB)之雙模式直接降頻 式接收機系統,其主要應用的頻段在2GHz〜11 GHz,可用 於WiMAX系統中固定式傳輸之802.1 6a標準,其頻帶為 2〜11〇1^,以及1;\¥6系統之3〜10〇1^,並輸出兩種中頻 (IF )訊號,為WiMAX系統所需之20MHz以及UWB系 統所需之100MHz。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混頻器,該混頻器採 用吉伯特混頻電路(Gilbert Cell)的基本架構,但其基本 架構無法同時提供較佳的線性度(Linearity )與轉換增益 (Conversion Gain)以及較低的雜訊指數(Noise Figure, NF ),所以加入電流重複使用犧牲技術(Current-reuse bleeding)、電感電容槽(LC Tank)以及雜訊終止技術, 來同時達到降低雜訊指數、提升線性度與轉換增益。 根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混頻器,包含有輸 入匹配裝置、混頻電路以及緩衝電路。混頻電路包含有轉 導放大級(Transconductor Stage)、電流切換級(Current Commutating Stage )、負載級、電感電容槽(LC Tank)裝 置、電流重覆使用犧牲(Current-reuse bleeding)裝置以 及雜訊終止(Noise Cancellation)裝置0 該輸入匹配裝置係用以連接於混頻電路之輸入端,以 選擇需要的頻率通過使其進入混頻電路,並匹配輸入阻抗 7 1337449 到50歐姆附近’以及防止直流偏壓來影響輸入訊號。 混·頻電路利用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差動對來實現轉導放大級,將輸入訊號加以放 大,經由兩對反相切換的電流切換級電路,使RF電流訊 號降頻至基頻,並利用電流重複使用犧牲(Current-reuse Bleeding )裝置,採用動態電流注入之方式來消除雜訊, 使得輸入三階截斷點(Input Third-Order Intercept Point, IIP3)提升,進而提升整體線性度(Linearity)。 為了使轉換增益可以提升到10dB以上,將負載級之 電阻增加,並加入電感電容槽(LC Tank)裝置來消除寄 生電容雜訊來降低雜訊指數(NF),讓線性度增加,以及 雜訊終止裝置來消除寄生電容所儲存的電荷,使雜訊指數 (NF)可大量下降’也能提升輸入三階截斷點(πρ3 ), 最後經交叉耦合至負载級差動輸出’輸出經過緩衝電路來 驅動50歐姆之負載,使轉換增益上升,並經由調整寬度 W的大小來完成匹配,讓中頻(ip)輸出端之折返損失 (Return Loss)能達到_i〇dB以下,讓訊號能夠完整輸出。 本發明提出了 一可用於全球微波互通存取(WiMAX ) 與超寬頻(UWB )雙模式直接降頻式接收機系統之混頻 器’使其輸出兩種中頻(IF)訊號,為WiMAX系統所需 之20MHZ以及UWB系統所需之100MHz,並具有良好的 隔離度、低的雜訊指數以及高的線性度與轉換增益之功效 且其射頻訊號(RF)端輸入反射係數S11、中頻訊號(IF) 8 1337449 端輸入反射係數S22與本地振盪(l〇)端輸入反射係數 S33的折返損失(Return Loss )均在-1 〇dB以下。 式 方 施 實 請參照第3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的一種直接降頻式 接收機系統示意圖。直接降頻式接收機接受一個 2GHz〜11 GHz的高頻射頻(rf)訊號進來,經由帶通濾波 器(Band Pass Filter,BPF)選擇所需要頻率 2GHz〜11GHz, 接著射頻訊號經由低雜訊放大器(L〇w Noise Amplifier, LNA)來放大功率,再經由巴倫(BALUN)平衡式電路轉 成差動信號’分成RF+和RF-兩個訊號,然後經由本發明 所提出的混頻器200進行混頻,因為rf信號為差動,所 以LO信號也必須為差動’經由混頻器2〇〇混出2〇MHz或 是100MHz之中頻(IF)信號,因為採差動的方式進行混 頻’所以會有兩個IF信號,分別為丨跟q信號,再經由自 動增益控制(AGC)電路,將IF信號加強,再送到低通濾 波器(LPF)濾除不必要的雜訊,最後輸出訊號到數位信 號處理器(DSP)中進行後端的處理。 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一 種混頻器電路圖。混頻器200包含有輸入匹配裝置21〇、 混頻電路220以及緩衝電路230。輸入匹配裝置21〇包含 有本地振盪匹配裝置211與射頻匹配裝置212。混頻電路 220包含有轉導放大級(Transconductor Stage ) 221、電流 切換級(Current Commutating Stage) 222、負載級 223、 9 1337449 電感電容槽(LC Tank )裝置224、電流重覆使用犧牲 (Currept-reuse bleeding)裝置 225 以及雜訊終止(Noise Cancellation)裝置 226。 請進一步參照第5圖,其繪示第4圖中的一種輸入匹 配裝置示意圖。輸入匹配(Input Match)裝置210包含有 射頻(RF)匹配裝置212與本地振盪(LO)匹配裝置211。 由於混頻電路220是以差動的方式來混頻,因此本地振盪 匹配電路211與射頻匹配電路212必須分別外接巴倫 (BALUN )平衡式電路,才能產生互差180 °的正負訊號 (RF+和RF-以及LO+和LO-)輸入混頻電路220。 請進一步參照第6a圖,其繪示第5圖中的一種射頻端 之輸入匹配電路。其中的射頻(RF)匹配裝置212包含有 兩組射頻(RF)匹配電路300 ( —組為RF+訊號端使用, 另一組為RF-訊號端使用),每一組射頻(RF )匹配電路 300包含有第一帶通濾波器(Band Pass Filter) 301以及第 一直流阻隔器(DC Block) 302。 請進一步參照第6b圖,其繪示第5圖中的一種本地 振盪端之輸入匹配電路。本地振盪(L0)匹配裝置211包 含有兩組本地振盪(L0 )匹配電路400 ( —組為L0+訊號 端使用,另一組為L0-訊號端使用),每一組本地振盪(L0) 匹配電路400包含有第二帶通濾波器(Band Pass Filter ) 401以及第二直流阻隔器(DC Block) 402。 射頻(RF)匹配電路300與本地振盪(L0)匹配電路 400利用電阻、電感和電容組成帶通濾波器(Band Pass 10

Claims (1)

  1. 正本 99年11月24日修正替換頁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混頻器,包含: 一輸入匹配裝置; 一混頻電路,包含: 一轉導放大級,接收該輸入匹配裝置之電壓訊 號’並放大轉換該電壓訊號成電流訊號; 一電流切換級,接收該電流訊號並將其降頻至基 頻’經交叉耦合差動輸出; 一負載級,接收該電流切換級之電流訊號,並轉 換該電流訊號為差動輸出電壓訊號後輸出; 一電感電容槽裝置,係用以消除在該電流切換級 中之寄生電容雜訊; 一電流重覆使用犧牲裝置,係以動態電流注入方 式消除在該轉導放大級中之寄生雜訊電流;以及 一雜訊終止裝置’係用以消除該電流切換級中寄 生電容所儲存的電荷,該雜訊終止裝置之動態電流注入點 為該電流切換級之共汲極處,且該雜訊終止裝置並聯該負 載級;以及 —緩衝電路,接收該差動輸出電壓訊號,用以阻抗匹 配並驅動負載; 其中該輸入匹配裝置連接於該混頻電路,用以可選擇 地通過一預定頻率使其進入該混頻電路,並匹配輸入阻 抗’同時防止直流偏壓影響輸入訊號。 1337449 99年11月24日修正替換頁 2·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混頻器,其中該輸入 匹配裝置包含: 一射頻匹配裝置,包含: 兩組射頻匹配電路,其中每一組射頻匹配電路包 含: 一第一帶通濾波器;以及 一第一直流阻隔器(DC Block );以及 一本地振盪匹配裝置,包含: 兩組本地振盪匹配電路,其中每一組本地振盪匹 配電路包含: 一第二帶通濾波器;以及 一第二直流阻隔器; 其中該些射頻匹配電路與本地振盪匹配電路之帶通 濾波包含複數電阻、電感和電容,藉此使2〜UgHz之頻 率通過並匹配到約50歐姆,在其匹配電路輸出端加入電 容當作直流阻隔器(DC Block),防止直流偏壓來影響混 頻電路輸入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或第2項所述之混頻器,其 中該緩衝電路包含兩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Nm〇s),該 些N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係用以調整寬度w以調整電流 大小來匹配輸出阻抗到50歐姆以驅動5〇歐姆之負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混頻器,其中該電感 17 99年11月24日修正替換頁 電合槽裝置為一 ΡΙ( π )型濾波器,連接於該轉導放大級 與該電流切換級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混頻器,其中該負載 級包含兩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pM〇s)與兩電阻該 兩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内阻係相近於該兩電阻之值, 以使輸出至該緩衝電路之訊號不會產生雜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混頻器其中該雜訊 終止(Noise Cancellation )裝置包含一第一 p型金氧半場 效電晶體、一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以及一第三p型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其中該第—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 源極端連接一操作電壓,閘極端加入一偏壓使其工作在飽 和區,該第一 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汲極端與該第二p 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以及該第三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 源極端連接,該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汲極端與閉 極端和該第三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汲極端與閘極端交 叉連接,係用以導入兩個電流’藉由該兩電流消除寄生在 该電流切換級電晶體之源極端的寄生電容所儲存之電荷。 7·如中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混頻器,其中該電流 重覆使用犧牲(Current-reuse bleeding)裝置包含兩個p 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PMOS),該兩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 體(PMOS)之閉極端分別加入一偏壓使其工作在飽和區% 1337449 99年11月24曰修正替換頁 並分別與轉等放大級連接以消除在該轉導放大級中電晶 體之汲極電流所寄生的雜訊電流。 8. —種混頻電路,包含: 一轉導放大級,係用以接收電壓訊號,並放大轉換該 電壓訊號成電流訊號; 一電流切換級’接收該電流訊號並將其降頻至基頻, 經交叉耦合差動輸出; 一負載級’接收該電流切換級之電流訊號,並轉換該 電流訊號為差動輸出電壓訊號後輸出; 一電感電容槽裝置,係用以消除在該電流切換級中之 寄生電容雜訊; 一電流重覆使用犧牲裝置,係以動態電流注入方式消 除在該轉導放大級中之寄生雜訊電流;以及 一雜訊終止裝置,係用以消除該電流切換級中寄生電 容所儲存的電荷,該雜訊終止裝置之動態電流注入點為該 電流切換級之共汲極處,且該雜訊終止裝置並聯該負載 級0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混頻電路,其中該電 感電容槽(LC Tank)裝置為一 Ρ1 ( π )型濾波器,連接 於該轉導放大級與該電流切換級之間。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混頻電路,其中該負 19 1337449 99年11月24日修正替換頁 載級包含有兩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PMOS )與兩電阻, 該兩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内阻係相近於該兩電阻之 值’以使輪出訊號不會產生雜訊。 • n.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混頻電路,其中該 雜訊終止(Noise Cancellation )裝置包含第一 P型金氡半 場效電晶體、一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以及一第三p 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其中該第一 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之源極端連接一操作電壓,閘極端加入一偏壓使其工作在 飽和區,該第一 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汲極端與該第二 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以及該第三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之源極端連接,該第二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汲極端與 閘極端和該第三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之汲極端與閘極端 交叉連接,係用以導入兩個電流,藉由該兩電流消除寄生 在忒電流切換級中的電晶體汲極端的寄生電容所儲存之 電荷》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所述之混頻電路,其争該 電流重覆使用犧牲(Cuirem-reuse bleeding) |置包含雨 個P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⑽s),該兩p型金氧== 電晶體一 1極端分別加入一偏壓使其= 和區’並分職職導放大級連接以消除在該轉導放大級 中的電晶體汲極電流所寄生的雜訊電流。 20 1337449 ^9. 9. 2Γ3 年月日修正替換頁 ΒΏπ6ι66
TW96114478A 2007-04-24 2007-04-24 Mixer and mixer circuit for the same TWI337449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14478A TWI337449B (en) 2007-04-24 2007-04-24 Mixer and mixer circuit for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14478A TWI337449B (en) 2007-04-24 2007-04-24 Mixer and mixer circuit for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3331A TW200843331A (en) 2008-11-01
TWI337449B true TWI337449B (en) 2011-02-11

Family

ID=4482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14478A TWI337449B (en) 2007-04-24 2007-04-24 Mixer and mixer circuit for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374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2222B (zh) * 2009-02-27 2013-04-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可提高信號品質之混頻器
TWI641230B (zh) * 2018-01-04 2018-11-11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降頻混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3331A (en) 200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5991B2 (en) Low power radio receiver
US7792513B2 (en) Distributed RF front-end for UWB receivers
CN101420203B (zh)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
CN110138351B (zh) 一种cmos宽带巴伦射频接收前端电路
Manstretta et al. A 0.18/spl mu/m CMOS direct-conversion receiver front-end for UMTS
US8761703B2 (en) Variable-gain mixer for a wireless receiver with current compensation
CN104270100A (zh) 一种采用正反馈技术和有源跨导增强技术的低功耗低噪声放大器
WO2019233217A1 (zh) 一种可重构的低功耗低成本支持多频多模的接收机前端
JP2004518366A (ja) 直交低ノイズ増幅器を備えるフロントエンド及び高周波受信器
Wang et al. 28.7 A wideband blocker-tolerant receiver with high-Q RF-input selectivity and<-80dBm LO leakage
Yanduru et al. A WCDMA, GSM/GPRS/EDGE receiver front end without interstage SAW filter
Han et al. A dual band CMOS receiver with hybrid down conversion mixer for IEEE 802.11 a/b/g/n WLAN applications
TWI337449B (en) Mixer and mixer circuit for the same
Kim et al. A 5.25-GHz image rejection RF front-end receiver with polyphase filters
Cao et al. A 1.2 V 0.1–3GHz software-defined radio receiver front-end in 130nm CMOS
CN113746431A (zh) 一种带镜像抑制功能的超宽带高线性度混频器
Sheinman et al. A double balanced 81–86GHz EBAND active down conversion mixer in SiGe technology
Khatri et al. A SAW-less CMOS CDMA receiver with active TX filtering
Liu et al. Design of a noise-canceling differential CMOS LNA for 3.1–10.6 GHz UWB receivers
Zhan et al. Low-cost direct conversion RF front-ends in deep submicron CMOS
Kruth et al. A multimode receiver front-end for software defined radio
van Zanten et al. 5.5 A Stacking Mixer-First Receiver Achieving> 20dBm Adjacent-Channel IIP3 Consuming less than 25mW
KR102153368B1 (ko) Rf 수신기용 믹서
Paek et al. A 3-5 GHz RF receiver front-end for UWB wireless system
Kargaran et al. A low power ultra-wideband CMOS LNA with inter stage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