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4287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4287B
TWI334287B TW095121400A TW95121400A TWI334287B TW I334287 B TWI334287 B TW I334287B TW 095121400 A TW095121400 A TW 095121400A TW 95121400 A TW95121400 A TW 95121400A TW I334287 B TWI334287 B TW I3342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ntermittent
receiving
data
mobi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21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9705A (en
Inventor
Minami Ishii
Yasuhiro Kato
Sadayuki Abeta
Takehiro Nakamura
Takashi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709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9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4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42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 H04B7/26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for data rat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334287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行動台、無線存取網路裝置及行動通 5 訊系統以及間歇接收方法。 【先前技術】 背景技術 行動通訊系統係以行動台之省電、及提高無線存取網 路之無線資源使用效率為目的,且係根據發送之訊務量來 10 定義複數狀態。 具體而言,當發送之訊務量多時,可定義為使用各個 通道來進行通訊之各個通道狀態(CELL_DCH),而當發送之 訊務量少時,則定義為使用共通通道來進行通訊之共通通 道狀態(CELL—FACH)。又,當無發送之訊務量時,可定義 15為間歇地接收播叫指示元(Paging Indicator)之間歇接收狀 態(CELL_PCH或URA一PCH),且依如第1圖所示之發送訊務 量在各狀態間遷移。 為依發送之訊務量進行前述狀態間之遷移,必須要切 換通訊通道。此時,例如,在由如第2圖所示之行動台 20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構成之無線存取網路中,行動台丨和無 線存取裝置2間需要有通道設定要求訊號及通道設定回答 訊號。 例如,參照第3圖說明通道設定要求訊號之一例。在此 說明CELL—PCH狀態之行動台遷移至CELL_DCH狀態的情 ㊣·‘ 5 無判斷機構’係可在進行前述間歇接收時,判斷有無訊務 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者;及共有資料通道接收機構,係在 判斷出有訊務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時,用以接收對應之共 有資料通道者。 藉由此結構,即使在遷移至間歇接收狀態時,也可進 行傳訊控制通道之間歇接收,因此可不需切換通訊通道, 而可減輕因通道設定之控制延遲的情形。 另外’本發明之無線存取網路裝置,係於行動台之間 設定共有資料通道和傳訊控制通道,以進行雙向通訊者, 且該無線存取網路裝置包含有:間歇接收管理機構,係用 以判斷是否相歇接收狀態者;f糖接㈣道決定機構, 係用以決定間歇接收通道者;間歇接收通道通知機構,係 用以通知職触通道者;及定賴構,係於產 生發送資料時,以所決定之間歇接收通道發送控制訊號, 且以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發送訊務資料者。 —藉由此結構,在產生發送資料時,因不需進行通道設 定步驟即可發送資料,故可減輕控制負載。 此外,本發明之行動通訊系統,係在行動台與無線存 取網路裝置之間設定共有資料通道和傳訊控制通道,以進 行雙向通訊者’且前述行動台包含有:間歇接收機構,係 於進行間歇接收時,僅以傳訊控制通道進行間歇接收者; 資料有無判斷機構,係在進行前述間歇接收時,用以判斷 有無傳訊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者;共有資料通道接收機 構,係在判斷出有訊務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時,用以接收 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者,而前述無線存取網路裝置包含 有:間歇接收管理機構,係用以判斷是否為間歇接收狀態 者;間歇接收通道決定機構,係用以決定間歇接收通道者; 間歇接收通道通知機構,係用以通知所決定之間歇接收通 道者;及定序機構,係於產生發送資料時,以所決定之間 歇接收通道發送控制訊號,且以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發送 訊務資料者。 藉由此結構’因行動台即使在遷移至間歇接收狀態時 也可進行傳訊控制通道’故可不需切換通訊通道,而可減 輕因通道設定之控制延遲。又,無線存取網路裝置在產生 發送資料時,因不需進行通道設定步驟即可發送資料,故 可減輕控制負載。 另外’本發明之間歇接收方法’係行動台之間歇接收 方法,且該行動台係於無線存取網路裝置之間設定共有資 料通道和傳訊控制通道,以進行雙向通訊者,而該間歇接 收方法包含有:間歇接收步驟,使用傳訊控制通道來進行 間歇接收;資料有無判斷步驟,在進行前述間歇接收時, 判斷有無訊務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及共有㈣通道接收 開始步驟,在判斷出有訊務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時,開始 接收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 藉此,行動台即使在遷移至間歇接收狀態時,也叮進 盯傳訊控制通道之減’ g]此可不需切換通訊通道, 而可減輕因通道設定之控制延遲的情形。 發明效果 1334287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即可實現可縮短控制延遲之行 動台、無線存取網路裝置及行動通訊系統以及間歇接收方 法。 圖示簡單說明 5 第1圖係顯示連接無線存取網路時之狀態遷移樣式的 概略圖。 第2圖係顯示無線存取網路裝置與行動台之結構圖。 第3圖係顯示通道設定要求訊號之一例之順序圖。 第4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通訊系統 10 的說明圖。 第5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的方塊 圖。 第6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無線存取網路 裝置的方塊圖。 15 第7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無線存取網路 裝置的方塊圖。 第8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之接收 狀態與狀態遷移之一例的說明圖。 第9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的動作 20 流程。 第10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之狀態 遷移的說明圖。 第11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的動作 流程。 9 1334287 第12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中,由 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遷移至共有資料通道常時接收 狀態的順序圖。 【實施方式】 5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接著,根據以下實施例並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最佳 實施形態。 又,在用以說明實施例之全圖中,具有同一機能者係 使用同一符號,且省略重複說明。 10 參照第4圖說明依照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行動通訊系統。 行動通訊系統係由行動台100和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〇〇 構成者。 行動台100和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00係透過共有資料通 道和傳訊控制通道來進行雙向通訊。 15 接著,參照第5圖說明依照本實施例之行動台100的結 構。 仃動台100包含有作為設有天線之間歇接收機構之資 料發送接收部102、與資料發送接收部1G2連接之資料有無 判斷。P 1G4及間歇接收要求部1Q8、和與資料有無判斷部⑽ 20連接且作為共有資料通道接收機構之共有資料通道解 106 ° 資料發送接收部102可進行資料的發送接收。資料發送 在進相歇接收時’僅以傳訊資料通道進行間 收0 10 資料有無判斷部104在使用傳訊控制通道進行接收 時,會判斷有無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 共有資料通道解調部1G6在判斷出有資料發送至自行 動台時’會在與傳訊控制通道對應之時點對接收之共有資 料通道進行解調》即,共有資料通道解調部1()6在判斷為有 發送至自行動台之訊務資料時,會接收對應之共有資料通 道0 間歇接收要求部108在常時接收共有資料通道時,會判 斷是否需要遷移至間歇接收,當判斷為需要遷移至間歇接 收時,會於上行傳訊控制通道將要求間歇接收之資訊通知 至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〇〇。 然後,參照第6圖說明依照本實施例之無線存取網路裝 置 200。 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〇〇包含有發送部2〇2、連接於發送 部202之間歇接收通道通知部208、作為定序機構之共有資 料通道控制部204及傳訊控制通道控制部2〇6、連接於共有 資料通道控制部204及傳訊控制通道控制部2〇6之間歇接收 管理部210、和連接於間歇接收管理部210及間歇接收通道 通知部208之間歇接收通道決定部212。 間歇接收通道決定部212係管理間歇接收開始時點、間 歇接收週期及間歇接收通道中的至少1個。另外,間歇接收 通道決定部212可決定遷移至間歇接收狀態之行動台之間 歇接收通道,以免與另一行動台重疊。例如,間歇接收通 道決定部212可選擇傳訊控制通道至少一部分通道,來作為 1334287 間歇接收通道。又,間歇接收通道決定部212會將所決定之 間歇接收訊號保存至間歇接收管理部2丨〇。 間歇接收通道通知部208可將由間歇接收通道決定部 212所決定之間歇接收通道通知至該行動台。例如,間歇接 5收通道通知部208可通知實施間歇接收之時點、間歇接收週 期及在間歇接收時應接收之通道中的至少1個資訊。 間歇接收管理部210可管理各行動台之狀態,例如共有 資料通道接收狀態及間歇接收狀態。例如,間歇接收管理 部210可判斷是否為間歇接收狀態。間歇接收管理部210可 10管理間歇接收開始時點及間歇接收通道,且可將由間歇接 收通道決定部212決定之傳訊控制通道可分配至間歇接收 狀態之行動台的時點’通知至後述傳訊控制通道控制部 206 » 傳訊控制通道控制部2〇6係根據所通知之時點來進行 15 定序。 共有資料通道控制部204係會考慮行動台的優先權或 資料量等來進行定序。 如第7圖所示,說明本實施例中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〇〇 設有無線控制裝置和無線基地台裝置機能的情形。此時, 20例如’無線控制裝置220配置有間歇接收管理部210、間歇 接收通道決定部212及間歇接收通道通知部208,而無線基 地台裝置230則配置有共有資料通道控制部204及傳訊控制 通道控制部206。 此外,亦可以無線控制裝置220和無線基地台裝置230 12 來實現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00。 接著,參照第8圖說明行動台200的接收狀態和共有資 料通道、傳訊控制通道的接收狀態。 行動台100的接收狀態包含有共有通道(常時)接收狀 態、及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行動台100係藉由無線 存取網路裝置200的指示,由共有通道接收狀態遷移至傳訊 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 此外,行動台100係藉由接收下行資料,而由傳訊控制 通道間歇接收狀態遷移至共有通道常時接收狀態。 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00在行動台100於傳訊控制通道間 歇接收狀態下產生下行資料時,會配合行動台的間歇接收 時點發送下行資料。 在本實施例中,當存在有接收資料或發送資料時,行 動台200係呈共有資料通道接收狀態。 接著’參照第9圖說明依照本實施例之行動台1〇〇的動 作。 在此說明共有資料通道接收狀態中之行動台的動 作流程。 共有資料通道接收狀態之行動台100的資料有無判斷 部104可接收常時傳訊控制通道,然後確認所接收之傳訊控 制通道中是否有加入自行動台之識別碼(步驟S9〇2)。自行動 台之識別碼可直接加入於傳訊控制通道中,亦可利用自行 動部分之識別碼由經規定之運算處理後之訊號檢測出來。7 當未含有自行動台之識別碼時(步驟S9〇2 : N〇),資料 1334287 有無判斷部104會接收下一時點之傳訊控制通道。即,回到 步驟S902。 另一方面,當含有自電台之識別碼時,資料發送接收 部102會接收對應之時點之共有資料通道(步驟S9〇4)。 在共有資料通道接收狀態下,在一定時間内雙向皆無 自行動台之資料時,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00之間歇接收通道 決定部212會判斷行射刚應遷移JL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 收狀態。間歇接收通道通知部⑽可指示行動台⑽應遷移 至間歇接收狀態。 1〇 此時,例如,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00之共有資料通道控 制部204會測量有無下行資料,而行動台1⑼的間歇要求部 ⑽則會測量有無上行資料。例如,在測量有無上行發送資 料後在疋時間内無發送資料時,行動台100之間歇接收 要求部108便會通知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00無發送資料。 接收顯不無發送資料之資訊之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〇〇 的間歇接收通道決定部212係透過間歇接收通道通知部 2〇8,來通知遷移至傳難制通制歇接收狀態。 如第10圖所示,受到指示之行動台1〇〇係由共有通道常 時接收狀態遷移至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 20 帛著,參照第11圖說明行動台1G0的動作。 在此說明遷移至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之行動台 —開始’行動台100之資料發送接收部102會判斷是否 為間歇接收狀態(步驟S1102)。 14 如第8圖所tf ’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之行動台 刚會在由無線網路裝置2⑻指定之間歇接收時點接收傳訊 控制通道。 當非間歇接收狀態時(步驟su〇2 : N〇),回到步驟 S1102 。 另一方面,當為間歇接收狀態時(步驟S1102 : YES), 在進行·時’資料有無麟咖4會判岐否有資料 發送至自行動台(步驟Si 1〇4)。 當無身料發送至自行動台時’即在間歇接收傳訊控制 通道且下行發送資料未加人自行動台之識別碼時(步驟 S1104 . NO),回到步驟su〇2 ^此時,未遷移至共有資料 通道接收狀態。此時,行動台1〇〇亦可按照無線存取網路裝 置200的指示,接收至少一部分之傳訊控制通道。 另一方面,當無自行動台之資料時,即在間歇接收之 傳訊控制通道儲存有自行動台之識別碼時(步驟S11〇4 : YES),接收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步驟:su〇6)。此時,由 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遷移至共有資料通道常時接收 狀態。 參照第12圖,說明由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遷移 至共有資料通道常時接收狀態時之行動台1〇〇的動作流程 之一例。 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00之傳訊控制通道控制部2〇6可於 傳訊控制通道進行播叫(步驟S1202)。 行動台100係於預先設定之時點開始接收共有資料通 道(步驟S1206)。 根據本實施例,可不需如參照第3圖所說明之狀態遷移 或通道切換的步驟,無線存取網路裝置2〇〇可於傳訊控制通 道播叫行動台100後,立刻開始下行資料的發送,而不需切 換通道。 又,根據本實施例,因不需切換通常接收時和間歇接 收時之通訊通道,即使在於間歇接收時產生發送資料的情 形下,也可直接發送資料,因此可縮短到行動台接收資料 為止的控制延遲。結果,可不需切換通訊通道的步驟,而 可減輕無線存取網路裝置的控制負載。 另外,遷移至間歇接收狀態時也只要間歇接收傳訊控 制通道即可,故不需切換通訊通道,且產生發送資料時, 因不需進行通道設定的步驟來接收資料,故可減輕到接收 資料為止的控制延遲,及無線存取網路裝置的控制負載。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依照本發明之行動台、無線存取網路裝置及行動通訊 系統以及間歇接收方法可使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中。 本國際申請案係根據於2005年6月15日申請之日本專 利申請案2005-175778號主張優先權者,在此將2〇〇5_175778 號的所有内容引用在本國際申請案。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連接無線存取網路時之狀態遷移樣式的 概略圖。 第2圖係顯示無線存取網路裝置與行動台之結構圖。 1334287 第3圖係顯示通道設定要求訊號之一例之順序圖。 第4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通訊系統 的說明圖。 第5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的方塊 5 圖。 第6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無線存取網路 裝置的方塊圖。 第7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無線存取網路 裝置的方塊圖。 10 第8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之接收 狀態與狀態遷移之一例的說明圖。 第9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的動作 流程。 第10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之狀態 15 遷移的說明圖。 第11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的動作 流程。 第12圖係顯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行動台中,由 傳訊控制通道間歇接收狀態遷移至共有資料通道常時接收 20 狀態的順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行動台 102...資料接收發送部 2...無線存取網路裝置 104…資料有無判斷部 100…行動台 106…共有資料通道解調部 17 1334287 108…間歇接收要求部 200.. .無線存取網路裝置 202".發送部 204.. .共有資料通道控制部 206.. .傳訊控制通道控制部 208".間歇接收通道通知部 210.. .間歇接收管理部 212.. .間歇接收通道決定部 220.. .無線控制裝置 230.. .無線基地台裝置 5902.. .步驟 S904…步驟 51102.. .步驟 S1104".步驟 S1106".步驟 S1202…步驟 S1206…步驟
18

Claims (1)

1334287 年 •月日修正本 pa β ι κ 第95121400號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99.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行動台,係於無線存取網路裝置之間設定共有資料 通道和傳訊控制通道,以進行雙向通訊者,且該行動台 包含有: 5 間歇接收機構,係在一定時間沒有發送至自行動台 之訊務資料時,進行傳訊控制通道之間歇接收者; 資料有無判斷機構,係可在進行前述間歇接收時, 判斷有無訊務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者;及 共有資料通道接收機構,係在判斷出有訊務資料發 10 送至自行動台時,用以接收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行動台,更包含有: 間歇接收要求機構,係在進行前述間歇接收時,以 上行傳訊控制通道通知顯示要求間歇接收之資訊者。 3. —種無線存取網路裝置,係於行動台之間設定共有資料 15 通道和傳訊控制通道,以進行雙向通訊者,且該無線存 取網路裝置包含有: 間歇接收管理機構,係用以判斷是否為間歇接收狀 態者; 間歇接收通道決定機構,係用以決定間歇接收通道 20 者,而該間歇接收通道係傳訊控制通道之一部分; 間歇接收通道通知機構,係用以通知所決定之間歇 接收通道者;及 定序機構,係於產生發送資料時,以所決定之間歇 接收通道發送控制訊號,且以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發送 19 4.1.334287 訊務資料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無線存取網路 間歇接收通道決錢構可選擇㈣^ ’其中前述 少一部分诵撞。 二制通道之至 5 5. 如申請專職_3或4奴錄麵财 述間歇接收通道通知機構係可通知 、中前 點、間歇接《期及在進行·接收時應接收 的至少1個資訊者
10 15
6· -種行動通訊系統,係在行動台與無線存取網路農 間設定共有資料通道和傳訊控制通道,以進行雙 者,且前述行動台包含有: ° 間歇接收機構’係於—定時間沒有發送至自行動台 之訊務資料時,進行傳訊控制通道之間歇接收者; 資料有無判斷機構,係在進行前述間歇接收時,用 以判斷有無傳訊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者; 共有資料通道接收機構,係在判斷出有訊務資料發 送至前述自行動台時,用以接收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 者, 而前述無線存取網路襞置包含有: 20 間歇接收管理機構,係用以判斷是否為間歇接收狀 態者; 間歇接收通道決定機構,係用以決定間歇接收通道 者,而該間歇接收通道係傳訊控制通道之一部分; 間歇接收通道通知機構,係用以通知所決定之間歇 20 1334287 接收通道者;及 定序機構,係於產生發送資料時,以所決定之間歇 接收通道發送控制訊號,且以對應之共有資料通道發送 訊務資料者。 5 7. —種間歇接收方法,係行動台之間歇接收方法,且該行 動台係於無線存取網路裝置之間設定共有資料通道和 傳訊控制通道,以進行雙向通訊者,而該間歇接收方法 包含有: 間歇接收步驟,在一定時間沒有發送至自行動台之 10 訊務資料時,進行傳訊控制通道之間歇接收; 資料有無判斷步驟,在進行前述間歇接收時,判斷 有無訊務資料發送至自行動台;及 共有資料通道接收開始步驟,在判斷出有訊務資料 發送至前述自行動台時,開始接收對應之共有資料通 15 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間歇接收方法,其中前述間歇 接收步驟具有間歇接收前述傳訊控制通道之至少一部 分通道的步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間歇接收方法,其中 20 前述間歇接收步驟具有接收實施間歇接收的時 點、間歇接收週期及在進行間歇接收時應接收之通道中 之至少1個資訊的步驟。 21
TW095121400A 2005-06-15 2006-06-15 Mobile statio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termittent reception method TW20070970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5778A JP2006352489A (ja) 2005-06-15 2005-06-15 移動局、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間欠受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9705A TW200709705A (en) 2007-03-01
TWI334287B true TWI334287B (zh) 2010-12-01

Family

ID=37532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21400A TW200709705A (en) 2005-06-15 2006-06-15 Mobile statio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termittent recep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340028B2 (zh)
EP (1) EP1892856B1 (zh)
JP (1) JP2006352489A (zh)
KR (1) KR101235574B1 (zh)
CN (1) CN101208883A (zh)
BR (1) BRPI0612292B1 (zh)
ES (1) ES2884824T3 (zh)
HU (1) HUE056015T2 (zh)
PL (1) PL1892856T3 (zh)
RU (1) RU2416164C2 (zh)
TW (1) TW200709705A (zh)
WO (1) WO20061349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89072B1 (en) * 2007-01-15 2021-1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uplink data by drx-mode terminal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20478A4 (en) 2007-03-01 2014-01-01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781114A (zh) * 2007-03-01 2012-11-1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装置
US8503388B2 (en) 2007-03-01 2013-08-06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08105416A1 (ja) 2007-03-01 2008-09-04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BRPI0807885A2 (pt) * 2007-03-01 2014-06-17 Ntt Docomo Inc Aparelho da estação de base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comunicação.
EP2137867B1 (en) 2007-03-15 2014-10-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ordering data in an evolved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system
JP4702376B2 (ja) * 2008-02-14 2011-06-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制御情報の送信条件設定方法
CN101656978B (zh) * 2008-08-22 2014-01-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动态指示用户设备改变非连续接收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109300A1 (en) * 2012-01-19 2013-07-25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discovery
KR101687289B1 (ko) 2016-06-10 2016-12-16 주식회사 아하정보통신 동작 기반 입력신호를 이용하는 사이니지
US20230175851A1 (en) * 2021-12-07 2023-06-08 Kyndryl, Inc. Data-analysis-based navigation system assist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4111A (ja) * 1994-09-09 1996-03-26 Canon Inc 無線システム
JP2606169B2 (ja) * 1994-12-16 1997-04-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間欠受信機能を有する無線選択呼出受信機
KR100414932B1 (ko) * 1998-01-24 2004-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데이타통신방법
JPH11313370A (ja) * 1998-04-28 1999-11-09 Toshiba Corp 移動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データ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JP4177924B2 (ja) * 1998-08-17 2008-11-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移動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使用される基地局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送信方法
CN1125539C (zh) 1999-04-12 2003-10-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控制专用信道选通传输的方法
JP4215926B2 (ja) * 2000-02-24 2009-01-28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US7508780B2 (en) * 2002-01-18 2009-03-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ority-based state transition for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CN1625910A (zh) 2002-05-10 2005-06-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和移动台
EP1581019A4 (en) * 2002-11-19 2010-04-14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NECTION CONCENTRATOR, RADIO BASIS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
JP3641268B2 (ja) * 2003-02-13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とその制御ユニット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05101695A1 (en) * 2004-04-19 2005-10-27 Zteit Usa, Inc. Trunking and push-to-talk mechanisms for w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134984A1 (ja) 2006-12-21
KR20080028897A (ko) 2008-04-02
KR101235574B1 (ko) 2013-02-22
US8340028B2 (en) 2012-12-25
PL1892856T3 (pl) 2022-01-10
US20090219862A1 (en) 2009-09-03
ES2884824T3 (es) 2021-12-13
BRPI0612292A2 (pt) 2010-11-03
BRPI0612292B1 (pt) 2019-07-30
HUE056015T2 (hu) 2022-01-28
EP1892856A4 (en) 2014-07-02
TW200709705A (en) 2007-03-01
CN101208883A (zh) 2008-06-25
JP2006352489A (ja) 2006-12-28
EP1892856A1 (en) 2008-02-27
RU2008100221A (ru) 2009-07-20
EP1892856B1 (en) 2021-08-04
RU2416164C2 (ru) 2011-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4287B (zh)
CN107155221B (zh) 应用于超级小区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KR10161788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절전 수신모드 디바이스 통신을 위한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시스템
JP7303206B2 (ja) 車両対外部通信を行う装置及び方法
JP4229393B2 (ja)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TWI378681B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unctional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327443B (zh)
EP2996395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CN111757403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JP2002542649A (ja) 広帯域符号分割多重接続方式の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専用チャンネルの断続送信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3493581A (zh) 工作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100491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4219740A (zh) 激活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286310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89643A (zh) 间歇通信系统、基站装置和移动站装置
CN113518381A (zh) 一种资源确定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JP5351545B2 (ja) 端末についてハンドオーバを実行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か否かを判断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信号、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404200B (zh) 延迟调度请求的方法、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8029157A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3766565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1096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JP2021064967A (ja) 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CN116195355A (zh) 边链路非连续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4375045A (zh) 资源池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2009273185A (ja) 移動局、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間欠受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