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9756B - Zoom projection lens - Google Patents

Zoom projection len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9756B
TWI329756B TW096136350A TW96136350A TWI329756B TW I329756 B TWI329756 B TW I329756B TW 096136350 A TW096136350 A TW 096136350A TW 96136350 A TW96136350 A TW 96136350A TW I329756 B TWI329756 B TW I3297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irror group
projection lens
zoom projection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6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4910A (en
Inventor
Chun Ling Lin
Chun Hsiang Huang
Chung Lee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096136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29756B/zh
Publication of TW200914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4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9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97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 G02B15/145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 G02B15/14552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arranged -++-+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132975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投影技術,特別涉及一種變焦投影鏡頭。 【先前技術】 . 當前,數位光處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投影 儀及採用液晶光閥(Light valve)之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投影儀、碎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 φ 投影儀已取代陰極射管(Cathode Ray Tube,CRT)投影儀成 為市場主流產品。以往’ CRT投影儀可通過電性補償 (Electrically compensation)修正變焦投影鏡頭之像差,而 DLP,LCD及LCoS投影儀並不具備電性補償能力,因此, 要求應用於DLP,LCD或LCoS投影儀之投影鏡頭具有光學 • 修正像差之能力’以獲得高品質投影畫面。 而隨著半導體技術之發展,DLP, LCD及LCoS投影儀 採用之空間光調製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包括 • 數位微鏡晶片(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液晶顯 示面板(LCD panel)及矽晶晶片(LCoS chip),朝高像素化方 向發展,以滿足消費者對成像品質之要求。對應地,投影 鏡頭需提高解析度(採用更多之鏡片修正各種像差),以配合 SLM組成高像素投影儀。 口 另一方面’為適應不同投影場合(不同之投影距離), 如.在空礦之商業場合(長投影距離),需採用遠攝倍率(投 影鏡頭採用較長有效餘);在狹小之家庭娱樂場合(短投影 距離)’則採用廣角倍率(投影鏡頭採用較短有效焦距);業 6 1329756 界推出具有變焦功能之變焦投影鏡頭。變焦投影鏡頭通常 包括複數鏡群,通過改變鏡群間之相對位置改變變焦投影 鏡頭之有效焦距。惟,改變鏡群位置將改變變焦投影鏡頭 之光焦度’可能導致:(1)解析度劣化(光焦度分配不匹配, 無法有效修正像差);(2)用於收容投影器件(如LCD投影 - 儀及LCoS投影儀之各種偏振器件)之後焦距(變焦投影鏡 頭最後一個光學面到SLM表面之距離)不滿足要求;(3)變 焦投影鏡頭縮小端(近SLM端)不滿足遠心(Telecentric)成像 鲁 要求(如此,螢幕可在一段距離範圍内接收到清晰投影晝 面)。 【發明内容】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在變焦過程中維持高解 • 析度之變焦投影鏡頭。 一種變焦投影鏡頭,其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 具有負光焦度之第一鏡群、具有正光焦度之第二鏡群、具 • 有正光焦度之第三鏡群、具有負光焦度之第四鏡群及具有 正光焦度之第五鏡群。該變焦投影鏡頭滿足條件式: -1.5<F1/Fw<-1.3 ; 1.5<F2/Fw<1.8 ; 1.8<F3/Fw<2.2 ; -10<F4/Fw<-5 ; 2.3<F5/Fw<2.8。 1中’_,即4及朽分別為該第_鏡群、第二鏡 #、第三鏡群、第四鏡群及第五鏡群之有效焦距,Μ為該 7 變焦投影鏡頭之最短有效焦距。 條件式⑴〜⑶對該變焦投影鏡頭之光焦度進行合理分 配,以保證該投影鏡頭在滿足投影鏡頭基本要求(足夠之後 焦距及縮小端滿足遠心成像之要求)之前提下,献變焦過 程中維持高解析度之要求。 【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1及圖2 ’本發明實施例之變焦投影鏡 頭100從放大知(近螢幕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有負光焦 度之第-鏡群10、具有正光焦度之第二鏡群2G、具有正^ 焦度之第三鏡群3G、具有負絲度之第喊群4G及具有 正光焦度之第五鏡群50(示意圖,鏡片具體參數請參具體實 施例)。其中,第一鏡群10及第五鏡群5〇固定設置,第二 鏡群20、第三鏡群30及第四鏡群4〇移動(沿光轴)設置。 如此,可通過改變第二鏡群2Q、第三鏡群%及第四鏡群 40之間之位置,改變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之有效焦距,實現 邊焦功能。具體地,第二鏡群2〇、第三鏡群3〇或第四鏡 群40朝縮小端移動,將縮短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之有效焦 距,反之,增長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之有效焦距。圖i之變 焦投影鏡頭100具有廣角倍率。圖2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 具有遠攝倍率。 作為範例’本實施例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應用於Lc〇s 才又衫儀,投影時’ SLM(石夕晶晶片,圖未示)調製之投影訊號 光自SLM表面99投射入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依次經第五 鏡群50、第四鏡群40、第三鏡群3〇、第二鏡群2〇及第一 鏡群10,投射於螢幕(圖未示)上便可得到投影畫面。具體 地’ LCoS投影儀投影時,SLM表面99投射出之投影訊號 光依次經過偏振片98(Polarizer)、半波片97(Retarder)及偏 振分光(Polarizing Beam Splitter,PBS)棱鏡組合96後進入 變焦投影鏡頭100。 具體地’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滿足條件式: (1) -1.5<F1/Fw<-1.3 ; (2) 1.5<F2/Fw<1.8 * (3) 1.8<F3/Fw<2.2 ; (4) -10<F4/Fw<-5 ; (5) 2.3<F5/Fw<2.8。 其中,卩^2,?3,卩4及戶5分別為第一鏡群10、第二 鏡群20、第三鏡群30、第四鏡群4〇及第五鏡群5〇之有效 焦距,Fw為變焦投影鏡頭100之最短有效焦距。 條件式(1)〜(5)對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之光焦度進行合理 分配(限定各鏡群光焦度與變焦投影鏡頭100光焦度之關 係)。一方面,保證變焦投影鏡頭在變焦範圍内具有較 高解析度(可在變焦過程中維持高解析度);另一方面,保證 變焦投影鏡頭100在變焦範圍内具有足夠之後焦距,並且 變焦彳又影鏡頭1〇〇之縮小端滿足遠心成像之要求。具體 地,條件式(1)〜⑷中,若不滿足下限條件(_15<F1/Fw, 1·5<Κ2/Ρ\ν,1’8<F3/Fw,-10<F4/Fw),將導致變焦投影鏡頭 100後焦距不足’而不滿足上限條件(Fiypw<_l 3, f2/fw<i 8, F3/Fw<2.2,F4/Fw<-5) ’將導致各鏡群產生之像差得不到有 1329756 頭 效修正’解析度劣化。而料足條件式(5),變焦投影鏡 100之縮小端不滿足遠心成像之要求。 優選地,為控制變焦投影鏡頭100產生之橫向色差, 變焦投影鏡頭100還滿足條件式: (6) vdl>55 ,其中,vdl為d光(波長為587.6奈米,下同)在第一鏡 群ίο之所有鏡片之平均阿貝數(Abbe number)。
'具體地’第-鏡群1G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有 正光焦度之第-鏡片n、具有負光焦度之第二鏡片12及具 有負光焦度之第三鏡片13,以合理分配第一鏡群之光 焦度。 第二鏡群20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 度之第四鏡片21及具有正光焦度之第五鏡片22,以合理 分配第二鏡群10之光焦度。
第三鏡群30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 度之第六鏡片31及具有負光焦度之第七鏡片&,以合^ 分配第三鏡群30之光焦度。具體地,第七鏡片犯膠合於 第六鏡片31。 〆 第四鏡群40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有負光焦 度之第八鏡片41、具有貞敍度之第九鏡片a具有正光 焦度之第十鏡片43及具有正光焦度之第十—鏡片料,以 合理分配第四鏡群40之光焦度。 第五鏡群50包括具有正光焦度之第十二鏡片。 更加具體地,變焦投影鏡頭·還包括—個設置於第 10 1329756 五鏡片22與第六鏡片31之間(即第二鏡群2〇與第三鏡群 30之間)之光闌95(Aperture stop),以限制軸外光線由第六 透鏡31進入第五透鏡22而產生較嚴重之畸變及場曲。另 外,光闌95使得經過第六透鏡31之光線更加對稱,利於 修正蓉差(coma)。 以下結合圖3至圖26,以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變焦 投影鏡頭1GG。具體實施射,所有鏡片均採用玻璃球面 鏡片,以降低色散及成本。 另外,約定FN。為變焦投影鏡頭100之光圈數,2〇為 變焦投影鏡頭100之視場角,R為對應表面之曲率半徑,D 為對應表面到後一個表面(縮小端)之軸上距離(兩個表面截 得光轴之長度),F1,F2’F3, F4, F5及F分別為第一鏡群10、 第一鏡群20、第二鏡群3〇、第四鏡群4()、第五鏡群5〇及 變焦投影鏡頭1GG之有效焦距,Nd為對應鏡片(濾光片)對 d光之折射率,vd為d光在對應鏡片(遽光片)之阿貝數。 實施例1 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100滿足表1及表2所列之 條件 且 F1—28.8377 毫米(Millimeter, mm), F2=33.0414mm,F3=4〇.8227mm,F4=_141.6108mm, F5=49.8472mm。 表1 表面 R (mm) D (mm) Nd vd 第一鏡片放大端 表面 79.971 ---- 5.035 1.6451 55.8878 11 1329756 第一鏡片縮小端 表面 -998.751 0.15 - - 第二鏡片放大端 表面 67.492 1.8 1.5569 64.1644 第二鏡片縮小端 表面 23.691 8.847 - - 第三鏡片放大端 表面 -65.086 1.8 1.5994 54.9599 第三鏡片縮小端 表面 31.281 D6(參表 2) - - 第四鏡片放大端 表面 -161.501 6.962 1.744 44.8511 第四鏡片縮小端 表面 -51.457 1.83 - - 第五鏡片放大端 表面 40.839 4.456 1.7491 34.8735 第五鏡片縮小端 表面 -423.711 D10(參 表2) - - 光闌表面 無窮大 0.15 - - 苐六鏡片放大端 表面 34.659 3.664 1.5354 65.8156 第六鏡片縮小端 -25.822 1,5 1.5807 41.3411 表面與第七鏡片 -51.645 D14(參 表2) - - 12 1329756 放大端表面(重 合) 397.031 1.818 1.7141 29.4552 第七鏡片縮小端 表面 21.915 5.837 - - 第八鏡片放大端 表面 -13.929 1.501 1.754 28.7225 第八鏡片縮小端 表面 59.422 7.391 1.5856 62.2659 第九鏡片放大端 表面 -19.005 0,15 - - 第九鏡片縮小端 244.496 4.966 1.744 44.8504 表面與第十鏡片 -41.299 D21(參 表2) - - 放大端表面(重 合) 40.697 5.372 1.744 44.8504 第十鏡片縮小端 表面 -416.332 3 - - 第Ί 鏡片放大 端表面 無窮大 23 1.5168 64.1673 第十一鏡片縮小 端表面 無窮大 4 - - 第十二鏡片放大 端表面 無窮大 0:5 1.523014 58.5876 第十二鏡片縮小 無窮大 1 - - 13 端表面 偏振片放大端表 面 無窮大 2.2 1.5168 64.1673 偏振片縮小端表 面 無窮大 1 - - 半波片放大端表 面 無窮大 - - - 半波片縮小端表 面 79.971 5.035 1.6451 55.8878 PBS棱鏡組合放 大端表面 -998.751 0.15 - - PBS棱鏡組合縮 小端表面 67.492 1.8 1.5569 64.1644 SLM表面 23.691 8.847 - - 表2 鏡頭 F(mm) Fn〇 2ω D6 (mm) DIO (mm) D14 (mm) D21 (mm) 狀態 19.94 1.82 54.3° 12.818 14.576 0.200 0.180 廣角倍 率(圖1 所示) 23.92 2.05 45.92° 7.100 12.761 3.205 3.310 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100之球差特性曲線、場曲 1329756 特性曲線、畸變之特性曲線及橫向色差特性曲線分別如圖 3至圖10所示(圖3-6對應廣角倍率之變焦投影鏡頭100, 14 丄 w/56 圖7-10對應遠攝倍率之變焦投影鏡頭100)。圖3、7中, 曲線f,d及c分別為f光(波長為486 1奈米,下同)、d光 及c光(波長為656.3奈米,下同)經投影鏡頭1〇〇之球差特 性曲線(下同)。可見,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100對可見 光(400-700nm)產生之球差被控制在_〇.2mm〜0.2mm間。圖 4、8 中’曲線 t 及 s為子午場曲(Tangential field curvature) 特性曲線及弧矢場曲(Sagittal field curvature )特性曲線(下 同)°可見’子午場曲值及孤矢場曲值被控制在 〜0.2mm間。圖5、9中,曲線為畸變特性曲線(下同)。 可見,畸變量被控制在_5%〜5%間。圖6、10中,兩條曲線 分別為波長為f光及c光經變焦投影鏡頭100之橫向色差 特性曲線(下同)’d光經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之橫向色差特性 曲線與縱軸重合(下同)。可見,實施例i之變焦投影鏡頭 100對可見光產生之橫向色差被控制在微米(Micron, um)〜10um間。綜前,在保證足夠之後焦距及縮小端遠心成 像之前提下’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在變焦範圍内, 其產生之球差、場曲、畸變及橫向色差被控制(修正)在較小 之範圍内。 實施例2 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滿足表3及表4所列之 條件,且 Fl=-29.3527mm ’ F2=33.8755mm,F3=40.6828mm, F4=-152.5071mm,F5=51.142mni。 表3 表面 R(mm) D(mm) Nd vd 15 1329756 第一鏡片放大端 表面 82.072 4.916 1.7023 48.5664 第一鏡片縮小端 表面 -1344.621 0.17 - - 第二鏡片放大端 表面 63.239 1.8 1.5131 67.7652 第二鏡片縮小端 表面 22.918 8.968 - - 第三鏡片放大端 表面 -64.557 1.8 1.6315 50.4312 第三鏡片縮小端 表面 32.077 D6(參 表4) - - 第四鏡片放大端 表面 -153.501 7 1.6807 50.9542 第四鏡片縮小端 表面 -49.356 0.17 - - 第五鏡片放大端 表面 40.843 4.391 1.7306 31.8018 第五鏡片縮小端 表面 -446.649 D10(參 表4) 光闌表面 無窮大 0.618 - - 第六鏡片放大端 表面 35.173 3.468 1.5379 65.6053 第六鏡片縮小端 -25.518 1.835 1.5736 42.4801 16 1329756 表面與第七鏡片 -51.491 D14(參 表4) - - 放大端表面(重 合) 387.75 1.726 1.785 25.7 第七鏡片縮小端 表面 23.589 5.266 - - 第八鏡片放大端 表面 -13.857 1.846 1.7526 30.2169 第八鏡片縮小端 表面 59.027 7.288 1.5802 62.5994 第九鏡片放大端 表面 -18.948 0.17 - - 第九鏡片縮小端 196.349 5.027 1.7443 43.9698 表面與第十鏡片 -41.835 D21(參 表4) - - 放大端表面(重 合) 41.332 5.263 1.7427 44.9509 第十鏡片縮小端 表面 -470.461 4.188 - - 第十一鏡片放大 端表面 無窮大 23 1.5168 64.1673 第十一鏡片縮小 端表面 無窮大 4 - - 第十二鏡片放大 無窮大 0.5 1.523014 58.5876 17 1329756 端表面 第十二鏡片縮小 端表面 無窮大 1 - - 偏振片放大端表 面 無窮大 2.2 1.5168 64.1673 偏振片縮小端表 面 無窮大 1 - 半波片放大端表 面 無窮大 - - - 半波片縮小端表 面 82.072 4.916 1.7023 48.5664 PBS棱鏡組合放 大端表面 -1344.621 0.17 - - PBS棱鏡組合縮 小端表面 63.239 1.8 1.5131 67.7652 SLM表面 22.918 8.968 - - 表4 鏡頭 F(mm) Fn〇 2ω D6 (mm) DIO (mm) D14 (mm) D21 (mm) 廣角倍 20.12 1.82 53.87° 13.702 15.406 0.210 0.200 率 遠攝倍 24.14 2.05 45.57° 7.957 13.641 3.281 3.446 率 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100之球差特性曲線、場曲 18 1329756 特性曲線、畸變之特性曲線及橫向色差特性曲線分別如圖 11-18所不(圖11_14對應廣角倍率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圖 15-18對應遠攝倍率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广可見,實施例2 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對可見光產生之球差被控制在 •0-2mm〜0.2mm間;子午場曲值及弧矢場曲值被控制在 -0_2mm〜〇.2mm間;畸變量被控制在·5%〜5%間;橫向色差 被控制在-l〇um〜10um間。綜前,在保證足夠之後焦距及縮 小端遠心成像之前提下’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在 變焦範圍内,其產生之球差、場曲、畸變及橫向色差被控 制(修正)在較小之範圍内。 實施例3 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100滿足表5及表6所列之 條件,且 Fl=-28.0963mm,F2=33.3390mm,F3=40,5215, F4=:-I82.3747mm,F5=53.1237mm。 表5 表面 ---- -- R(mm) D(mm) Nd vd 弟一鏡片放大端 表面 79.997 4.758 1.6879 50.1164 弟一鏡片縮小端 表面 -4583.001 0.353 - 第二鏡片放大端 表面 60.664 1.8 1.5382 65.5839 第二鏡片縮小端 表面 22.373 8.82 • - 19 1329756 第三鏡片放大端 表面 -67.588 1.8 1.6376 56.2887 第三鏡片縮小端 表面 31.666 D6(參 表6) - - 第四鏡片放大端 表面 -144.43 7 1.6885 50.0393 第四鏡片縮小端 表面 -46.511 0.17 - - 第五鏡片放大端 表面 40.133 4.371 1.7346 34.607 第五鏡片縮小端 表面 -800.197 D10參 表6) - - 光闌表面 無窮大 0.17 - - 第六鏡片放大端 表面 35.664 3.542 1.5362 65.747 第六鏡片縮小端 -24.865 1.737 1.5775 42.1955 表面與第七鏡片 -49.067 D14(參 表6) - - 放大端表面(重 合) 295.347 1.931 1.7544 27.6128 第七鏡片縮小端 表面 22.836 5.871 第八鏡片放大端 表面 -13.832 1.543 1.7529 29.9514 20 1329756 第八鏡片縮小端 表面 57.817 7.371 1.5779 62.747 第九鏡片放大端 表面 -18.979 0.17 - - 第九鏡片縮小端 173.897 5.237 1.744 44.8504 表面與第十鏡片 -41.247 D21(參 表6) - - 放大端表面(表 面) 42.322 5.064 1.744 44.8504 第十鏡片縮小端 表面 -610.59 4.028 - - 第十一鏡片放大 端表面 無窮大 23 1.5168 64.1673 第十一鏡片縮小 端表面 無窮大 4 - - 第十二鏡片放大 端表面 無窮大 0.5 1.523014 58.5876 第十二鏡片縮小 端表面 無窮大 1 - - 偏振片放大端表 面 無窮大 2.2 1.5168 64.1673 偏振片縮小端表 面 無窮大 i - - 半波片放大端表 無窮大 - - - 21 1329756 面 半波片縮小端表 面 79.997 4.758 1.6879 50.1164 PBS棱鏡組合放 大端表面 -4583.001 0.353 - PBS棱鏡組合縮 小端表面 60.664 1.8 1.5382 65.5839 SLM表面 22.373 8.82 - - 表6 鏡頭 F(mm) .fno 2ω D6 (mm) DIO (mm) D14 (mm) D21 (mm) 廣角倍 率 20.05 1.84 54.22。 13.567 15.678 0.21 0.2 遠攝倍 率 24.06 2.09 45.71° 7.962 13.76 3.281 3.576 參 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誦之球差特性曲線、場曲 特性曲線、畸變之特性曲線及橫向色差特性曲線分別如圖 19-26所不(圖19-22對應廣角倍率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圖 23-26對應遠攝倍率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可見,實施例3 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對可見光產生之球差被控制在 •0.2mm〜0.2mm間;子午場曲值及弧矢場曲值被控制在 -0.2mm〜0.2mm間;畸變量被控制在_5%〜5%間;橫向色差 被控制在-10um〜10um間。綜前’在保證足夠之後焦距及縮 小端遠心成像之前提下,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1〇〇在 22 1329756 變焦範圍内,其產生之玻罢、& 〈琢差场曲、畸變及橫向色差被控 制(修正)在較小之範圍内。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 ά專射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伽讀佳實施方式, 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於援依本案發明精神所作之等 效修飾或變化,皆應包含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1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系 • 統構成示意圖。 ”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系 統構成不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χ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特性曲線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場曲(Field curvature)特性曲線圖。 •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畸變(Distortion)特性曲線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橫向色差(Lateral chromatic aberration)特性曲線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球差特性曲線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場曲特性曲線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1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__ 23 ⑶9756 畸變特性曲線圖》 =10為本發明實施例i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横向色差特性曲線圖。 .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球差特性曲線圖。 '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場曲特性曲線圖。 •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畸變特性曲線圖。 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橫向色差特性曲線圖。 圖15為本發明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球差特性曲線圖。 圖16為本發明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場曲特性曲線圖。 • 目17為本發明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畸變特性曲線圖。 圖18為本發明實施例2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橫向色差特性曲線圖。 圖19為本發明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球差特性曲線圖。 圖20為本發明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場曲特性曲線圖。 圖21為本發明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24 畸變特性曲線圖。 圖22為本發明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廣角倍率時之 橫向色差特性曲線圖。 圖23為本發明實施例3之變焦投景々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球差特性曲線圖。 圖24為本發明實施例3之變寒、权衫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場曲特性曲線圖。 圖25為本發明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畸變特性曲線圖。 圖26為本發明實施例3之變焦投影鏡頭採用遠攝倍率時之 橫向色差特性曲線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成像鏡頭 100 第四鏡群 40 第一鏡群 10 第八鏡片 41 第一鏡片 11 第九鏡片 42 第二鏡片 12 第十鏡片 43 第三鏡片 13 第Ί—鏡片 44 第二鏡群 20 第五鏡群 50 第四鏡片 21 SLM表面 99 第五鏡片 22 偏振片 98 第三鏡群 30 半波片 97 弟六鏡片 31 PBS棱鏡組合96 第七鏡片 32 光闌 95

Claims (1)

  1. p29756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變焦投影鏡頭,其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 有負光焦度之第一鏡群、具有正光焦度之第二鏡群、具有 正光焦度之第三鏡群、具有負光焦度之第四鏡群及具有正 光焦度之第五鏡群;該變焦投影鏡頭滿足條件式: -1.5<F1/Fw<-1.3 ; 1.5<F2/Fw<1.8 ; 1.8<F3/Fw<2.2 ; -10<F4/Fw<-5 ; 2.3<F5/Fw<2.8 ;其中,Fl,F2, F3, F4 及 F5 分別為s亥第一鏡群、第二鏡群、第三鏡群、第四鏡群及第 五鏡群之有效焦距,Fw為該變焦投影鏡頭之最短有效焦 距’該第一鏡群及第五鏡群固定設置,該第二鏡群、第三 鏡群及第四鏡群移動設置。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變焦投影鏡頭,其中,該 史焦投影鏡頭還滿足條件式:vdi>55 ;其中-,V(ji為波長為 587.6奈米之光在該第一鏡群之所有鏡片之平均阿貝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變焦投影鏡頭,其中,該 第一鏡群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之第一 鏡片、具有負光焦度之第二鏡片及具有負光焦度之第三鏡 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變焦投影鏡頭,其中,該 第二鏡群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有正絲度之第四 鏡片及具有正光焦度之第五鏡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χ項所狀變焦投影鏡頭,其中,該 第三鏡群從放大端魏小端依次包括具有 产' 」 鏡片及具有貞光纽之h糾。 獻“ 26 ^329756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變焦投影鏡頭,其中,該 第四鏡群從放大端到縮小端依次包括具有負光焦度之第八 鏡片、具有負光焦度之第九鏡片、具有正光焦度之第十鏡 片及具有正光焦度之第十一鏡片。 •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變焦投影鏡頭,其中,該 • 第五鏡群包括具有正光焦度之第十二鏡片。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變焦投影鏡頭,其中,該 變焦投影鏡頭包括一個設置於該第二鏡群與第三鏡群之間 • 之光闌。 27
TW096136350A 2007-09-28 2007-09-28 Zoom projection lens TWI329756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136350A TWI329756B (en) 2007-09-28 2007-09-28 Zoom projection le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6136350A TWI329756B (en) 2007-09-28 2007-09-28 Zoom projection le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910A TW200914910A (en) 2009-04-01
TWI329756B true TWI329756B (en) 2010-09-01

Family

ID=44725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6350A TWI329756B (en) 2007-09-28 2007-09-28 Zoom projection len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297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2553B (zh) * 2017-07-31 2019-09-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鏡頭系統、投影裝置、感測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3341550B (zh) * 2021-07-29 2021-11-09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投影的变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4910A (en)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04083A1 (ja) 変倍機能を有する投射レンズ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670602B2 (ja) 投写用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4232269B2 (ja) 投影光学系
JP2011028123A (ja) 投射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4233081B2 (ja) 投映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2150452A (ja) ズーム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レンズ
JP2015145982A (ja) 変倍投射光学系および画像投影装置
JP2010160478A (ja) 投写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7304268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投射装置
JP5081049B2 (ja) 投写用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3007881A (ja) 投写用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9020189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投射装置
CN100592134C (zh) 变焦投影镜头
JP5307655B2 (ja) 投写型可変焦点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US20110170201A1 (en) Projection lens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reduced overall length
TWM392356U (en) Projection wide-angle lens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JP2011053513A (ja) 投写型可変焦点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329756B (en) Zoom projection lens
JP4097957B2 (ja)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412813B (zh) 變焦投影鏡頭
JP2006065249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1053507A (ja) 投写型可変焦点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338155B (en) Projection lens
JP4551676B2 (ja) ズームレンズ、画像表示装置、撮像装置
JP2013003297A (ja) 投影レンズ及び投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