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6538B -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to perform th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to perform th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6538B
TWI326538B TW092126492A TW92126492A TWI326538B TW I326538 B TWI326538 B TW I326538B TW 092126492 A TW092126492 A TW 092126492A TW 92126492 A TW92126492 A TW 92126492A TW I326538 B TWI326538 B TW I3265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likelihood
feedback
value
feedback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6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4710A (en
Inventor
Gaal Peter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414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4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6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65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Adaptive formatting arrangements particular to signalling, e.g. variable amount of b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1326538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關係於通信’及較具體地關係無線通信系統 中之反饋解碼技術。 【先前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中接收器的功能為從存有雜訊,干擾及其 他擾亂的無線頻道中偵測需要的訊號。雜訊源自各種不同 來源’包括宇宙雜訊、大氣雜訊、太陽雜訊及產自接收器 本身的熱雜訊。另一方面,干擾來自外部無線電傳輸。例 如’在蜂巢式通信中,千擾發生於不同蜂巢式區域使用相 同載波頻率的使用者之間。如果能量從一載波溢流至鄰近 頻道也會產生干擾。載波對干擾比稱為載波干擾比(C/I)。 一般需要一最小c/i比以獲得希望的服務品質。 在多向近接通信系統中,通常使用增加頻寬的技術來擴 大使用者容量。例如,許多發射器設計適當增加資料速率 以維持所需的最低C/Ι比以獲得希望的服務品質。達成這種 目払可利用在接收器估計比或其他品質參數及提供反 饋至發射器以控制資料速率。這種方法的效果關係發射器 解碼反饋的能力。增加反饋的功率不是絕對可行的辦法因 為會增加對其他使用者的干擾。所以,需要有效解碼技術 以增加發射器的反饋的可靠性。 【發明内容】 在本發明的一特徵中’一種通信方法包括接收關係一訊 儿傳輪的反饋參數,分配一或然率值至複數個參數值之一
⑽卿345.DOC 1326538 或更多參數值作為反饋參數的函數,選擇該等參數值之一 =為或然率值分配的函數,及控制該訊號傳輸作為該選擇 參數值之一的函數。 在本發明的另外特徵巾’電腦可讀媒體包含—可由電腦 =式執行的指令程式以實行一種通信方法,包括接罐 於訊號傳輸的反饋參數,分配一或然率值至複數個參數值 之或更夕參數值作為反饋參數的函數,選擇該參數值之 作為或然率值分配的函數,及控制該訊料輸作為該選 擇參數值之一的函數。 在本發明的另外特徵中,-種通信裝置包括-收發器, 其具有-發射器配置成用來產生訊號傳輪及_接收器配置 成用來接收關係訊號傳輸的反饋參數,及一處理器配置成 用來分配-或㈣值至—或更多參數值作為反饋參數的函 數,選擇該參數值之一作為或然率值分配的函數,及控制 由發射器產生的訊號傳輸作為該選擇參數值之—的函數工。 在本發明的另-特徵中,-種通信裝置包括:構件用於 接收關係訊裝傳輸的反饋參數,構件用於分配一或然率值 至一或更多複數個參數值作為反饋參數的函數構件用於 選擇該參數值之-作為或然率值分配的函數,及構件用於 控制該訊號傳輸作為該選擇參數值之一的函數。 毫無疑問熟悉本技術者從τ列詳細說明便能了解本發明 的其他具體實施例,其中所顯示及說明只是用來解說本發 明的範例。可以了解本發明能夠有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 例’並且其詳細部份能夠作各種修改,而不會脫離本發明
O:\88\88345.DOC -6- 1326538 範圍及精神。因此,本質上,附圖及詳細說明均應視為解 釋性而非限制性。 【實施方式】 X下詳細5兒明及附圖只作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說明, 而非j發明唯一能實施的具體實施例。本文使用的「範例」 -詞意思是「作為一例子或解說」,無須解釋為較佳或優於 其他在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包括為了徹底了解本發明提 供的特定細節。不過’熟知本技術者應了解,沒有這些特 疋細即,仍然可實施本發明。在某些例子中,以方塊圖形 式顯示所熟知的結構及元件,以避免混淆本發明之概念。 上圖1顯示一範例通信系統中基地台10.2與訂戶端台104通 信:示意方塊圖。訂戶端台104可存取網路(未顯示)或經基 地σ 102與其他訂戶端台(未顯示)通信。基地台可使用可 變資料速率操作以確保傳輸發生接近或等於最大資料速率 以維持取小服務品f要求。最初,使用—預定存取程序建 立基地台102及訂戶端台1〇4之間的通信。一旦通信建立, 訂戶端台1〇4便能接收流量及控制來自基地台經正向鏈路 的訊息,及能傳送流量及控制經反向鏈路至基地台102的訊 息。正向路路表示從基地台1〇4至訂戶端台 反向㈣表示從訂戶端台祖基地台1〇2的傳:傳輸 訂戶端台104能提供反饋經反向鏈路至基地台1〇2以改善 性能。反饋可為訂戶端台1()4估計參數的形式反饋至基地台 乂控制正向鏈路傳輸。參數必須關係現有頻道條件下正 向鏈路傳輸的品質。C/Ι比恰為該類參數的一個例子。在本
O:\88\88345.DOC 1326538 通信系統的至少一具體實施例中,c/i比的估計反饋至基地 台102以有效控制正向鏈路傳輸的資料速率。c/Ι比的估計 可在訂戶端台從經正向鏈路傳輸的導頻訊號計算。因為導 頻訊號為己知’ C/Ι比的估計可在訂戶端台104從現場產生 儲存於記憶體的導頻訊號的複製品計算。 一用於反向鏈路傳輸載送一估計C/I比的訊號格式範例 如圖2所不。波形能分割成2〇微秒(ms)訊框2〇2及各訊框具 有16個1.25 ms時槽204。為了容易說明,所示的C/I比估計 具有其控制頻道以後稱為反向頻道品質指示器頻道 (R-CQICH)。·不過,熟悉本技術者會想到,估計c/;[比根據 通仏環境能以任何形式經反向鏈路傳輸,符合工業標準及 總設計限制。例如,估計C/I比可穿剌成—或更多流量頻 道。或者,估計C/Ι比可用其他經常訊號如反向鏈路導頻訊 號分時多工處理。 C/Ι比估計可在訂戶端台每一時槽執行及以任何形式反 饋至基地台。或者,使用差分編碼方案以獲得後續比估 計之間可能相關。後續時槽的C/Ι比估計之間的差異可轉換 成訂戶端台的一位元值及然後經反向鏈路發送至基地台。 然後基地台累積所有接收差分值以獲得C/Ι比值。為了維持 =有潛在差分解碼錯誤的反饋迴路的穩定性,所述的具體 實施例中訂戶端台也週期性發送全C/Ι比估計。在叙述的範 例具體實施例中,全C/I比估計206轉換成4位元並w時槽 中發送然後15時槽每時槽發送—接差分值2G8。不過,熟悉 本技術者會想到’全C/I比估計可轉換成任何數位元及根據
O:\88\8S345.DOC 特别應用及總設計限制隨需要頻繁發送。 -羡刀編碼方案具有減少總功率的附加優點因為傳送1位 _ t傳送具有相同目標位元錯誤率的4位元明顯需要較少 的力率。另外’基地台解碼錯誤差分值具有較少的反效果, 因為只能利用捲繞差分步長補償c/i比,而基地台的全C" 比估計的解碼錯誤會造成偏移,如C/I比的全動態範圍一樣 大。為了減少基地台全c / 了比估計的解碼錯誤,相同c /工比估 汁可用-或更多連續時槽經反向鏈路傳輸。用於載送相同 全c/ι比估計的時槽數,本文稱為全C/I比估計的重複率。例 如,一R-CQICH具有相同全C/I比估計經4時槽傳輸則稱為 具有4的重複率。 全C /1比估計可在訂戶端台轉換成二進制序列並反饋至 基地台。轉換演算法的範例如下表1所示,其具有4位元一 進制序列及量化器步長為1.5dB 〇 全C/I比估計,dB 轉換全C/Ι比估計(-淮制) 低於15.5(或訂戶端台未備妥) '〇〇〇〇· -15-5 至-14.0 '0001' -14.0 至-12.5 — ’0010, -12.5 至-11.0 '0011' -11.0 至-9.5 _ Ό10Π' -9.5 至-8.0 '0101, -8.0 至-6.5 'oiio, -6.5 至-5.0 '0111' -5.0 至-3.5 'loon-
O:\88\88345.DOC 1326538 -3.5 至-2.0 '1001' -2.0 至-0.5 '1010' -0.5 至 1.0 '1011' 1.0 至 2.5 '1100' 2.5 至 4.0 '1101' 4.0 至 5_5 '1110' 多於5.5 '1111' 表1 在基地台中,4位元二進制序列可轉換成16個可能量化的 全C/Ι比估計乏一,如下表2所示。 轉換全C/Ι比估計 (二進制) 量化全C/Ι比估計 (dB) ,0000, -16.25 '0001' -14.75 '0010, -13.25 '0011' -11.75 '0100' -10.25 '0101' -8.75 '0110' -7.25 '0111' -5.75 '1000' -4.25 '1001' -2.75 '1010' -1.25 '1011' 0.25 O:\88\88345.DOC •10· 1326538 — '1100- 1 75 3.25 '1110' 4.75 —- '1111' — 6.25 表2 里化全C/Ι比值可在各後續時槽中根據差分值調整。差分 步長根據特別設計參數可為任何尺寸。另夕卜步長可以固 疋或調整適應‘吐步長能在變化頻道條件下改善性能, 但毫無疑問増加系統的複雜性。在至少一無線通信系統使 用表1轉換决异法的範例具體實施例中,差分步長設定為 0.5 dB (在基地台中)需要46不同值以覆蓋整個動態範 圍,即-16.25 dB至6.25 dB。在不同量化器及不同步長的另 外具體實把例中,需要C/I比值之數量N可由下列公式決定: N = b(n-l) + 1 ⑴ 其中n=量化全c/Ι比值數量;及 b=量化步長除以差分步長。 圖3為一曲.線圖,顯示使用差分編碼方案以控制基地台計 算的C/Ι比值。用於說明,使用表2具有量化器步長為丨$ dB 及差分步長0.5 dB的轉換演算法。因為差分步長(〇 5 dB)正 好為量化器步長(1.5 dB)的三分之一,及因為有16個可能量 化全CA比值,則公式(1)可以用來計算C/I比值的數量 (N=46)。46個C/Ι比值在圖3的垂直軸3〇2上顯示為級數 L〇-LN_t。量化全C/Ι比值為表2左邊加括弧的二進制轉換序 列。圖3的水平軸304表示時間。沿水平軸3〇4顯示範例 O:\88\88345.DOC -11- 1326538 R-CQICH序列具有差分值「1」表示上命令及差分值「〇」 表示下命令。R-CQICH的全C/Ι比值估計以空心圓表示,而 R-CQICH的差分值則以實心圓表示。 在時間k〇,包括4位元序列「0001」的全C/Ι比值估計經 R-CQICH從訂戶端台傳輸至基地台。回應4位元序列由基地 台選擇位於L3(-14.75 dB)的量化全C/Ι比值。在下一時槽 ,上命令「1」經R_CQICH從訂戶端台傳輸至基地台。回 應上命令’基地台增加C/Ι比值至L4(-14.25 dB)。其次,在 時間下指令「〇」經R_CQICH從訂戶端台傳輸至基地台造 成基地台減少C/Ι比值回到L3(-14.75 dB)。基地台繼續以〇.5 dB增量調整c/Ι比值回應圖3所示各時槽傳輸的差分值直到 基地台在時間kls接收一全c/I比值估計。如圖3所示,在時 間k15 ’基地台調整c/i比值從L6 (_13 25 (^)至]^ (_n 75 dB) 以回應一包括4位元順序「0011」的全C/I比值估計。 圖4為圖1所述的範例訂戶端台的功能方塊圖。訂戶端台 104—般包括天線402,係耦合正向鏈路傳輸從基地台(未顯 不)至收發器·404。收發器4〇4可配置成用來濾波、放大、降 頻及解調變i向鏈路傳輸。正向鏈路導頻訊號可從收發器 的輸出掏取及提供給C/I比估計器暢。目$正向鏈路導頻 訊號為已知,複製品可儲存在訂戶端台104的記憶體408 :。根據正向鏈路導頻訊號及其複製A,C/Ι比估計器406 能利用本技術熟知的任何構件包括平均平方錯誤演算法 (MSE)或其他合適的演算法計算估計c/此。使用μ估計 C/I比可轉換成二進制序列或任何其他轉換演算法。
O:\S8\88M5.DOC -12· 1326538 來自ca估計器儀的二進制序列可提供給區塊編碼器 410。在至少的範例-具體實施例中,從表ι轉換演算法導 出的4位元二進制序列可用(12,4)編碼字元編碼。這種編瑪 字7G可利用縮短第一 4位元的l6xl6 WaIsh碼獲得。形成的 編碼字元列於表3。表3的各列表示16個可能編碼字元之一 及相對表1第二行所示的值之一 0 0 0 0 0 0 Ο ο ο ο 〇 0 〇1〇1〇1〇1〇1〇1 〇〇11〇〇ll〇〇ll 0 1 .1 0 0 1 1 ο ο 1 1 〇 1111〇〇ο〇ιιΐ1 101〇〇1〇ΐι〇ι〇 11000〇llil〇〇 1001〇1l〇i〇〇i 〇 〇 〇 〇 1 1 1 1 ! ! 〇i〇il〇l〇l〇 0 0 1 1 1 1 0 0 1 1 〇 1 1 〇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0 0 〇 0 0 0 1 0 1 0 1 1 0 0 0 0 1 0 0 1 0 1 1 0 表3 (12,4)碼薄的全部編碼字元作為列向量 因為碼宇並不真正地正交,表4所示交叉相關值結果。位 於表4列i及行j的元素Cj,j表示表3列i及行j的交叉相關值,其 O:\88\8834S.DOC -13- 1326538 中的值已正常化致使表3每一編碼字元的標準為1。 10 0 0 0 0 10 0 0 0 0 10 -0.33 0 0 0 0 1 -0.33 -0.33 0 0 0 0 0 -0.33 0 0 0 0 0 ^0.33 0 -0.33 0 0 0 0 -0.33 -0.33 -0.33 0 0 0 0 0 -0.33 0 0 0 0 0 -0.33 0 -0.33 0 0 0 0 -0.33 -0.33 -0.33 0 0 0 0 0 -0.33 0 0 0 0 0 -0.33 0 0 0 0 0 -0.33 1 -0.33 0 0 0 -0.33 0 0 0 -0.33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33 0 0 0 -0.33 0 0 0 -0.33 0 0 0 -0.33 0 0 0 -033 0 0 0 -0.33 0 0 0 0 -0.33 0 0 0 0 •0.33 0 0 -0.33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33 0 0 -0.33 0 0 0 0 -0.33 0 0 0 0 -0.33 0 -0.33 0 0 0 -0.33 0 -0.33 0 0 0 0 0 -0.33 0 0 0 0 0 -0.33 0 •0.33 0 0 0 -0.33 0 -0.33 0 0 0 0 0 -0.33 0 0 0 0 0 -0.33 0 1 0 0 0 -0.33 0 10 0 0 0 0 10 0 0 0 0 1 0 -0.33 0 0 0 1 0 -0.33 0 0 0 0 0 -0.33 0 0
I 0 0 0
0 0 1 0 表4 O:\88\88345.DOC -14- 1326538 (12, 4)碼薄的交叉相關值 如下文詳細說明的情況,可在基地台使用編碼字元的交 叉相關值計算的C/Ι比值。因為循環特性,便可以計算表4 所示的交叉相關值,Ci, j,無須在基地台儲存表4。例如, Ci,j可根據下列公式決定:
1 如果W cij =' 1 / 3 jS.i -j = 〇(mod 4), l<z,y<16, (2 ) .〇 否則 ; 為了獲得交又相關值Ci,〗,不論是利用表4或公式(2)都屬- 設計選擇的問題並可根據那種方法在基地台需要較少資源 而決定。 在至少一訂戶端台的範例具體實施例中,差分值決定並 不利用後續C/Ι比估計之間的差’而是利用目前c/Ι比估計及 計數器412儲存的數目之間的差來決定差分值^計數器412 可預先負載每一訊框一代表全C/Ι比估計的數。比較計數器 的輸出與代表後續C/Ι比估計數以決定差分值。使用比較器 414產生一差分值,如果後續C/I比估計數超過計數器儲存 數則代表上命令,及如果後續C/Ι比估計數少於計數器儲存 數則代表下命令。提供比較器414的差分值輸出至符號重複 器416以產生12冗餘符號用於各差分值。差分值輸出也可以 用來增值或減值計數器412。 交換器418可用在區塊編碼器410及符號重複器416之間 切換。交換器418的輸出可用來提供反饋經R-CQICH至基地 O:\88\88345.DOC -15- 1326538 台。R-CQICH包括區塊編碼器410的12符號碼使用符號重複 器416的12符號碼給予分時多工化。全c/I比估計的重複率 係用來控制交換器41 8。全C/Ι比估計的重複率在基地台產 生及傳訊至訂戶端台。 交換器418之後,R-CQICH可利用Waish碼由混合器420 加以擴展及利用預定增益由增益元件422加以放大。預定增 益可計算作為流量導頻(T/P)比的函數,或在基地台產生及 傳訊至訂戶端台》然後在由收發器4〇4調變、升頻、放大及 滤波用於經天線402經反向鏈路傳輸之前,使用求和器424 合併R-CQICH及其他頻道如反向鏈路導頻頻道。 圖5為圖1所述的範例基地台的功能方塊圖。基地台1 一般包括天線502,係麵合反向鏈路傳輸從訂戶端台(未顯 示)至收發器504。收發器504包括一接收器5〇5及發射器 507。接收器505可配置成用來濾波、放大、降頻及解調變 反向鏈路傳輸。反向鏈路導頻訊號可從接收器5〇5的輸出擷 取及提供給C/Ι比估計器506類似圖4訂戶端台所述者。C/I 比估計器500可用來從反向導頻訊號及儲存在記憶體5〇8的 複製品以估計反向鏈路傳輸的C/I比。反向鏈路C/I比估計 (c/iRLpi丨。t)及τ/ρ比可供處理器510使用以解碼由r_cqich 載送的正向鏈路c/I比估計。如以後詳細說明的情況,可由 處理器5 10根據解碼運算的可靠性調整τ/ρ比及重複率。 處理器510能操作各種不同的解碼演算法。在至少一範例 具體實施例中,處理器510能使用一種解碼演算法從—反饋 參數導出的或然率向量決定C/I比。反饋參數可以是任何品
O:\88\88345.00C -16- 1326538 質指示器如c/i比估計。或然率向量包括分配給N可能c/i比 值之-或更多值的或然率值(見公式”。各或然率值代表一 分配给正向鏈路傳輸的實際C/I比的的c/i比值的或然率值 估計。然後從或然率向量藉由選擇最高可能c/i比值選定一 c/ι比值並造成一可信度即實際C/I比高於選擇C/I比至少一 或然率因數δ。或然率因數δ等於85%看好會產生良好的結 果,不過,如熟悉本技術者了解,根據特定的應用、預期 頻道條件、總系統要求、及/或其他相關因數,任何或然率 因數δ都可使用。 可使用c/i比值控制編碼器512的資料冑率。編瑪器川在 一或更多流量頻道執行各種訊號處理如使用由處理器510 設定的資料速率作捲積編碼,及交錯。然後提供編碼器别 的机里至收發Θ 5〇4的發射器5Q7,在經天線5〇2經正向鍵路 傳輸之前與其他經常頻道合併、調變、升頻成載波頻率、 據波、及放大。 解碼演篡法 解碼廣算法負貝计算或然率向量及從或然率向量選擇 C/Ι比值或㈣向量可根據處理器較計限制用不同方法 十τ在至 解碼演舁法的範例具體實施例中,或然率 向量由多步驟程序決定。首先,在r_cqich傳輸的全⑺比 估汁相關叮戶端台碼薄的各編碼字元,圖3所示為其一例, 、決定或更夕里化全c/ΐ比值n的或然率值(見公式丨)。缺 後’計算後續差分值的或然率值以決定上及下命令的可: 壞序。其次’調整各時槽的或然率值取最近全C/Ι比估計決 0_8345.D〇c -17· 1326538 定的或然率值並用後續差分值或然率捲積。 為了減少R-CQICH解碼錯誤的衝擊,解碼演算法可進一 步計算各全C/Ι比估計的可靠性測量。如果全c/i比估計的可 靠性太低,便可丟棄及使用差分值計算該時槽的或然率 值。如果差分值不與全C/Ι比估計同在R-CqICI1傳輸,解碼 决算法可以人工產生一差分值。例如,可以產生一差分值 表示差分值為上命令的或然率50%及差分值為一下命令的 或然率50%。也可使用可靠性測量控制r_cqicH的功率及 全C/Ι估計的重複率以進一步減少解碼錯誤。 1·量化全C/Ι比值的或然率值 從訂戶知台區塊編碼器的各編碼字元相關經r-cqjcu傳 輸的全C/〗比估計便可決定一或更多量化全C/I比值的或然 率值。攻可使用n相關器平行操作來達成其中編碼字元土的 相關器j的預期輸出mi J,首先由下列公式計算: mi.j = T/pjuicn -Ckj . l^i,j<n (3) 其中T/pfullc/I為載送全C/][比估計時槽的流量導頻比及包括 編碼字元的交叉相關值的cu,兩參數㈣基地台所已知。 如果是16x16縮短Walsh碼,便可使用表4的交叉相關值。公 式(3)進-步假設所有訊號位準己正常化,致使測量雜訊的 變化為1。 其次,可使用相關器的實 Λ α ^ J I U輸出r』’及相關的預期輸出 mi,j什鼻接收編碼字元1時邀寂 了硯察相關器j輸出η的或然率fij。 或然率值k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
O:\88\88345.DOC •18· (4) 1 (4) 11326538 如果= ) ~ 否則 計算fij時,假設未相關高斯雜訊在相關器的輪出。 如果訂 戶端台應用16x16縮短Walsh碼,由於編碼字元的非τ 邛正交性 相關器雜訊不會真正不相關。不過,任何由於相關雜訊& 成的衰退必須不衝擊計算,因為估計錯誤在決定 〜時己經 存在。注意如果沒有測量雜訊mi j ’在接收編碼字元丨時, 則相關器j的輪出成為測量值。 其次’或然率值Fi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16 ^=ΠΛ; . (5) 其中Fi為接收編碼字元丨時觀察己知相關器輪出值組仏值組) 的或然率的測量。同樣,計算匕時,假設未相關高斯雜訊 為相關器的輸出。 分配給各量化全C/Ι比值的或然率值Pi可由下列公式計 算: 1 fTT ·匕“, 6 i Gt (6) /、中G,為己知由訂戶端台發送編碼字元丨的或然率。&可由 决弋。杈有用,例如,根據第一級Markov模 ^'十"G|在至少一解碼演算法的範例具體實施例中,Gi = n ,VI < i Sn。
O:\88\8834S.DOC 1326538 如果訂戶端台於二或更多谨 r/Tt, 建續時槽經R-CQICH傳送相同 c/i比估計,在該等時槽獲得 v ^ 估c上 吁的相關器輸出可合併以獲得q 值。反向鏈路導頻訊號也可 ^/τ 乂 5 _以獲得反向鏈路C/Ι比估 l/IRLpil〇t 〇 2.差分值的或然率值 差分值的或然率可根據一非 ^ ^像上述第一節所述的程序 決疋。為了容易比較,如果筮 ^ 果第—即全c/ι比值使用參數x, 則差分值或然率的類比參數為x,。全C/I比值的或然率的主 要差異為索Mk只能取「K「2」其中「L表示上命 令及「2」表示下命令。另外的差異為交又相關值由下列公 式(7)計算,取代上述的公式(2),其中: 1如果/ = 1 . -1如果,=2, 1…2。 ⑺ 首先,使用下列公式計算差分值的預期相關器輸出瓜,: (S) 其中T/Pdiffc/i為載送差分值時槽的流量導頻比及包括4 丁戶 端台符號重複器的符號碼的交叉相關值的c ;,兩參數均為 基地台所已知。公式(8)也假設所有訊號位準己正常化, 使測量雜訊的變化為1。 其次,或然率值Fi'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F;=
如果r,.m;>〇且丨个Η 否則 (9) 0:\88tf8345.D0C -20- 其中r·為相關器的測晉私 里輪出,及F;為接收差分值i時觀察相 關益輸出Γ丨的或缺桌沾、B丨θ …、羊的則1。計算F;時,假設未相關高斯雜 s為相關器的輸出1對全C/I比值或然率計算使用_關 只使用-相關器計算差分值或然率。$意如果沒有測 里雜訊貝】爪;為相關器輪出的測量值,同時接收差分值i。 A式(9)的條件|叫+;|為己知,以避免偏離大相關器輸出 值’如果相關器輸出訊號相配由訂戶端台發送的假設差分 值。換言之,這表示如果超過預測值,相關器輸出並不需 要丢棄。 其次,或然率值p ;·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 1<ί<2, (10) 其中G;為已知由訂戶端台發送差分值丨的或然率。g;可由累 積的統計值決定。較有用,例如,根據第—或第二級Mark〇v 模型計算G;。在至少一具體實施例中,G: = 1/2, V1^is2。 3.導出或然率向量 在每個時槽中,所有N個可能C/I比值的或然率可用解碼 演算法計算。使用記號Pi(k)表示時間k位準|(1^)的C/I比值的 或然率(見圖3)。注意下列公式成立: g/>(i) = | , vt (Π) 3.1根據全C/I bfc<估計at_..昇^或然率向眚 O:\S8\88345.DOC -21. 1326538 根據全c/i比值估計可使用下列公式計算或然率向量: (12) p⑹=|^7*+ι 如果i Ξ Q(m〇d6) ΐ〇 否則, 其中根據第一節公式(6)計算Pi,及公式(1)定義b。 母個時槽可計异Pi(k)其中由基地台接收一全c/i估計。如 果一或更多連續時槽傳送相同全C/Ι比值估計,便可計算各 該時槽的不同或然率。R-CQICH經載送相同全c/i比估計的 所有時槽累積至目前時槽。結果必須在後續載送相同全C/I 比估計的時槽中累積增加可靠性。 3.2根據差分值許算或然率向詈 根據差分值使用先前時槽的或然率及如第2節所述計算 的或然率ρ;及ρ;計算或然率向量。 如先刖或然率向量使用由差分值決定的或然率值ρ;及ρ; 捲積便可什算差分值的或然率向量。捲積運算的公式如下: (^w-j (^) + Ph-z (^)) p[(k), i = N-l p^k+^ = \P^)p[(k) + PM(k).pf2(k), 0<i<N-{ /13) (^(4) + ^(^))-Pj(jfc), j=〇 其中Pi(k+1)為時槽k+1 (即目前時槽)決定的或然率向量的 第1個元素,Pi(k)為時槽k (即先前時槽)或然率向量的第土個 το素,p,(k)為時槽k傳送差分值為上命令的或然率,及p;(k) 為時槽k傳送差分值為下命令的或然率。 捲積運算的詳細說明可參考圖6。圖6與圖3相似為表2所 示具有量化器步長為1.5 dB及差分步長〇5 dB的轉換演算 法的捲積運算圖解。垂直軸602顯示46 C/I比值。圖6水平軸 O:\S8\88345.DOC -22· 1326538 表示時間。沿水平轴604顯示各連續差分值的或然率順序的 範例。 為了簡化’第一時槽的或然率向量Pi(l)包括「1」用於C/i 比值La (-14.75 dB)及「0」用於每個其他可能的c/I比值。 意即基地台決定訂戶端台產生的全C/Ι比估計的1 〇〇%或然 率為L3 (-14.75 dB)。實際上,這種情況難得發生。反之, 或然率最可能是分配予許多全C/Ι比值》不過,圖6所示的 或然率向量係用來說明捲積概念。在實際應用中,各全CH 比值必須用分配的或然率值捲積,而熟悉本技術者必然會 了解本文揭露的捲積運算。 回到圖6,在第二時槽中’解碼演算法決定差分值為上命 令的或然率為40%及差分值為下命令的或然率為60%,因而 造成差分或然率p:(k) = 0.4及p;(k)=0.6。這些差分或然率值 可用全C/Ι比估計1^(-14.75 dB)捲積以獲得c/I比為 L4(-14.25 dB)的 40% 或然率及 C/Ι 比為 L2(-15.25 dB)的 60% 或然率,如圖6第二時槽的或然率向量Pi(2)所示。 在第三時槽中’解碼演算法決定差分值為上命令的或然 率為40%及差分值為下命令的或然率為60%因而造成差分 或然率p;(k)=〇.4及p’2(k)=0.6。這些差分或然率值可用先前 時槽的或然率向量Pi(2)捲積,以獲得C/Ι比為L5(-13.75 dB) 的16%或然率及C/I比為LJ-15.75 dB)的36%或然率,如圖6 第二時槽的或然率向量Pi(3)所示。捲積運算也造成c/I比為 L3 (-14.75 dB))的48/ί»或然率。48%或然率由兩成分導出。 第一成分由分配予先前時槽U(-14.25 dB)的40%或然率及 O:\88\88345.DOC -23- 目則時槽為下命令的^分值的60%或,然率導出。第二成分 刀配予先前時槽L2 (-15.25 dB)的60%或然率及目前時槽 ^下命7的差分值的40<)/°或然率導出^ L3(-14.75 dB)的或然 率值可由第一成分〇.24 (·40χ·6〇)及第二成分0.24 (·60χ.40) 之和獲得等於0.48 » 各剩餘時槽的或然率向量可以類似方式由後續差分值或 d率。t异。可以看出,如果差分值解碼具有相當高的可信 度,或然率向量的或然率值分配維持集中於單一e/I比值。 另方面’如果差分值的解碼精密度有高度不確定,或然 率值傾向廣泛分散。 4·從或然率向量導出c/ΐ比值 為了從或然率向量中選擇C/Ι比值,可使用函數f (2〇代理 N元素的向量,致使: (14) 其中為時槽k的選擇C/Ι比值。 下列函數可重新稱為f〇L):f(x〇,Xi,K,XN i)=Lu,其中u為 s={〇,l,K,N-l}的最大整數並滿足下列公式:
(15) 其中δ為預設可信度’及lu為從圖3垂直轴302讀取的第u個 C/Ι比值。換言之’從或然率向量藉由選擇最高可能C/I比值 選定一C/Ι比值並造成一可信度即實際c/I比高於選擇c/Ι比 O:\88\88345.DOC -24· 1326538 至少一或然率因數δ。或然率因數δ專於85%看好會產生良 好的結果,不過,如熟悉本技術者了解’根據特定的應用、 預期頻道條件、總系統要求、及/或其他相關因數,任何或 然率因數δ都可使用。 圖7為圖6的重繪圖,並於圖的底部顯示各時槽根據85% 或然率因數選擇的C/Ι比值。選擇C/Ι比值的方式可藉由檢查 第8時槽的或然率向量ρ·;(8)的或然率值分配加以說明。從或 然率分配可以發現至少為L8(-12_25 dB)的實際C/Ι比的或然 率為4%。至少為1^(-12.75 dB)的實際c/I比的或然率也為 4%(即’ 0.04 + 0)。至少為L6(-13_25 dB)的實際Ι/C比的或然 率為21%(即,0.04+0+0.17)。擴大這種分析於全部或然率 值’可以發現實際C/Ι比值的或然率等於或高於一己知c/i 比值從 L3(-14.75 dB)的 62%增加至 L2(-15.25 dB)的 85%。因 此,選擇1^(-15.25 dB)的C/Ι比值作為c/Ι比值因為是等於或 低於實際C/Ι比的具有至少85%或然率的最高C/Ι比值。 5.刪除全C/Ι比估計的決定 在至少一解碼演算法範例具體實施例中,包括全C/Ι比估 計經R-CQICH傳輸的時槽的每時槽都可計算差分值或然 率°這表示這些時槽中有兩個不同或然率向量,第一是根 據全C/Ι比估計及第二是根據差分值或然率。如此,解碼演 算法可配置成用來決定使用哪個或然率向量選擇C/ι比 值。本演算法比較兩種不同或然率向量的可靠性。結果本 廣异法決定聲明刪除該全比估計並加以忽略以利使用 差分值或然率。如果差分值不與全C/Ι比估計在R-CQICH傳
O:\8S\SW45.DOC -25· 1326538 β ^决可以人工產生一差分值。例如,可以產生 一差分值表示差分值為上命令的或然率50%及差分值為一 下命令的或然率5〇0/。。 本範例解碼演算法也配置成用來處理二或更多連續時槽 、J· R CQICH載送的全C/I比估計。如先前所述’傳送相同全 C/I比估計的各時槽可根據該全C/Ι比估計計算或然率向 量。因為或然率向量係根據累積的增加訊號能量計算,或 然率向量的可靠性必須也增加。解碼演算法可以調整致使 在可靠性超過差分值或然率的第1時槽後使用全C/Ι比估計 汁异或然率向量。這可在基地台接收最後時槽載送的相同 全C/Ι比估計之前發生。 範例解碼演算法計算及比較或然率向量的可靠性測量。 可靠性測量R(k)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Σρ<^Ηί-Μ(^)2 -ίί-_ (16) (17) 容_)) r 其中M(k)為平均,計算如下: is〇 及g(x) ’用於N=46的特別情況,定義如下 -45·*+ 45.19z 3 (18) 公式(16)的分子與或然率向量的變化成比例,同時分母使用 校正因數以便補償變化計算的邊際效應。注意校正因數g(x) 的應用根據或然率分佈對計算精密度具有不同衝擊,所
O:\88\88345.DOC •26· 1326538 以,熟悉本技術者會選擇修改或排除公式(16)的校正因數。 注意R(k)值較高也表示或然率向量的可靠性較低。 6.動態調整T/P比及重複率 如前述,全C/Ι比估計的T/P比及重複率可在基地台產生 及傳訊至訂戶端台。根據各種因數包括特定應用及總設計 限制各系統的T/P比的範圍及不同重複率的不同。用於說 明,一通信系統的範例的τ/ρ比範圍設定為_3dB至+4dB每步 1/8 dB及重複率設定為1、2或4 » 在範例解碼演算法中’每一全C/Ub估計的Τ/ρ比及重複 率可根據可靠性測量決定◊具有二或更多連續時槽相同全 C/Ι比估計的R-CQICH傳輸的最後時槽的可靠性測量可根 據總累積能量計算。可靠性測量值可帶通濾波,及如需要, 根據遽波值調整T/P比及/或重複率。可靠性測量s (k)可由下 列公式決定: (20) 其中maxJPjk)}為組{卩❶⑻/丨⑻玉/^丨⑻}中的最大值,及 Pi(k)如第3節所述計算。 上述帶通濾波可單極IIR具有轉換函數為: H(z) = •α l-az' (21) 其中ot等於0.99或任何如熟悉本技術者所決定的其他值。選 擇的α值為使調整更敏感及減少完成調整所需的$ _之間 折衷的結果。 O:\88V8834S.DOC -27- 1326538 圖8為桃程圖,其中解碼演算法可動態調整全ο〗比估計 的T/P比及重複率。下列解碼演算法的說明係用來說明一範 例具體實施例但並不A表能冑整全C/I比估言十的τ/ρ比及重 複率的唯一方法。 參考圖8,在步驟802解碼演算法設定τ/ρ比為一初始值, 及在步驟’叹疋重複率為—初始值。其次在步驟設 定濾波器的輸出為上限及下限之間的一半。在步驟8〇8,一 旦解碼演算法設定初始值,監視R_CQICH直到㈣全c/i比 估計。在步驟_,使用公式(2〇)計算可靠性測量。然後, 在步驟812中.,根據步驟81〇計算的可靠性測量更新由公式 (21)說明的帶通濾波器。其次,解碼演算法決定是否濾波器 輸出在上下限之内。如果解碼演算法決定濾波器輸出在步 驟814大於最小臨限值及在步驟816低於最大臨限值,則全 C/Ι比估計的T/P比或重複率不作調整,及解碼演算法循環 回到步驟808等候下一個全c/I比估計。 回到步驟814,如果解碼演算法決定濾波器輸出小於下 限,則決定是否可以增加τ/ρ比而不超過步驟818的最大容 4的τ/ρ比《如果決定τ/ρ比可以增加而不超過步驟8 i 8的最 大容許的T/P比,則在步驟820增加τ/ρ比。然後,解碼演算 法擔環回到步驟808等候下一個全c/l比估計β另一方面, 如果決定Τ/Ρ比不能再增加,則決定重複率是否可以增加而 不超過步驟822的最大容許重複率。如果決定重複率可以增 加不超過最大容許重複率,則在步驟824增加重複率,及在 步驟826減少Τ/Ρ&。一旦τ/Ρ比在步驟826減少,或在步驟 〇:\S8\88345.D〇c -28- 1326538 822解碼演算法決定重複率不能再增加,解碼演算法猶環回 到步驟808寺候下一個全c/i比估計。 回到步截816’如果解碼演算法決m器輸出大於上 限,則決定是否可以減少T/P比而不低於步驟828的最小容 許的T/P比。如果決^Τ/Ρ比可以減少而不低於最小容許: ,比,則在步驟830減少T/P比。然:後,解攝演算法播環回 到步驟808尊候下一個全c/i比估計。另一方 刀刀囱,如果決定 Τ/Ρ比不能再減少,則決定重複率是否可以減少而不低於步 驟832的最小容許重複率。如果決定重複率可以減少而不低 於最小容許重複率,則在步驟834減少重複率,及在步驟咖 增加τ/ρ比。一旦Τ/Ρ比在步驟836增加,或在步驟832解碼 演算法決定重複率不.能再減少,解碼演算法循環回到步驟 808等候下一個全c/i比估計。 雖然用來說明解碼演算法的方法係在調整重複率之前調 整Τ/Ρ比,熟悉本技術者會了解次序可倒反,或平行執行。 事實上,所述的解碼演算法的程序可按各種不同次序執 行連續.、或平行,或任何連續、及平行運算的組合。另 外,可以省略一或更多的程序或與本技術所知的其他技術 合併。 7·解碼演算法的執行範例 圖9為顯示一解碼演算法的例子的流程圖。圖9所述的解 碼廣^去係用來說明一範例具體實施例並不代表能執行解 碼廣^法的唯一方法。為了能完全了解本文所述本發明的 概念將說明各種功能及步驟順序,不過,必須了解使用相
O:\88\88345.DOC -29« 1326538 同或相當的功能及步驟執行的不同具體實施例也包括在本 發明的範圍内。 參考圖9,在步驟904,解竭演算法等候下—時槽的開始。 在步驟908,下一時槽的開始,解碼演算法決定是否全c/i 比估計經R-CQICH傳輸。如果解碼演算法偵測一全比估 計,然後在步驟910,解喝演算法求和目前及所有先前連續 時槽載送全C/Ι比估計的能量,及使用第一節所述程序計算 各量化全C/Ι比值的或然率值Pi。在步驟912,使用第節 所述的程序使用或然率值計算或然率向量。然後,在步驟 914,解碼演·算法決定是否載送相同全C/I比估計最後時槽 已完成或然率向量計算。如果解碼演算法決定載送相同全 C/Ι比估計最後時槽已完成或然率向量計算,則在步驟 916,如需要,根據圖8所述的程序便可調整τ/ρ比及重複 率。在步驟916解碼演算法調整τ/ρ比或重複率,或在步驟 914決定或然率向量計算不用於最後時槽載送相同全e/i比 估計後,在步驟918使用第5節所述程序完成可靠性測量。 回到步驟908,如果解碼演算法決定R_CQICH不含全c/i 比估計,或一旦在步驟918完成可靠性測量,則在步驟92〇, 解碼演算法使用第二節所述程序計算差分值或然率。其 ••人,在步驟922,使用第3.2節所述程序計算或然率向量。 在步驟924,使用第5節所述程序由差分值或然率計算的或 然率向量計算可靠性測量。在步驟926,比較兩或然率向量 的可靠性測量β如果從全CVI比估計計算的或然率向量具有 最高可靠性(即,最低可靠性測量),然後選擇步驟928。另
O:\88\88345.DOC •30· 1326538 -方面’如果從差分值計算的或然率向量具有最高或然率 (即疋,最低可靠性測量),然後選擇步驟930。然後在步驟
932使用選擇的或然率向量使用第4節所述程序計算全[/I 值…、後’解碼决算法猶環回到步驟9〇4,等候下 的開始。 θ 本文所述的具體實施例所說明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 模組及電路,可採料用處理ϋ、録信號處理H(DSP)、 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閉極陣列π·)或 其他可程式邏輯元件、離散閘極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 ,、且件或相以執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任何組合來實施或 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或者,處理器可為任何 傳統處理n、㈣H、微㈣^或狀隸。處判也可構 成一種M· # 7C件組合’例如’ _ Dsp及微處理器的組合、 複數個微處理器、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連接 或任何其他此類配置。 一 DSP核心的 本文所述具體實施例所說明的方法或演算法的實施可以 直接採用硬體、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或二者的組合。 軟體模組可駐存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〇m記憶 體、EPROM記憶體、EEPR〇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 移除磁碟、CD-ROM、或本技術中所熟知之任何其他形式 的儲存媒體。例如’一種耦合處理器的儲存媒體,致使處 理器可自儲存媒體中讀取資訊,以及寫入資訊到儲存媒 體。在另外的例子中,該儲存媒體可與該處理器整合。該 處理器及該儲存媒體可駐留於一 ASIC。該ASIC可駐留在使
Oi\88\88345.DOC -31 · I326538 可以離離組 用者終端機内。或者,該處理器及該儲存媒體 件的形式置於一使用者終端機内。 前述揭露的具體實施例所作的說明能讓熟悉本技術者製 造或利用本發H悉本技術者應明白該等具體實施例可 進打各種修改’而且本文定義的一般原理可應用於其他具 體實施例而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或範圍。因此本發明並 不受限於本文所揭露的具體實施例,而是包括符合本文所 述原理及特徵的最廣大的範圍。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的特徵以舉例方式說明並不受附圖所限制,其中: 圖1為顯示一範例通信系統中基地台與訂戶端台通信的 示意方塊圖; 圖2為從訂戶端台載送C/I比估計至基地台使用之反向鏈 路傳輸的訊號格式的範例; 圖3為顯示一 C/I比估計的差分編碼方案的曲線圖; 圖4為一範例訂戶端台的功能方塊圖; 圖5為一範例基地台的功能方塊圖; 圖6為顯示由c/I比估計產生或然率向量的範例捲積運算 的曲線圖; 圖7為圖6的複製圖顯示根據或然率因數85%對各時槽的 解碼C/Ι比估計; 圖8為顯示計算基地台或然率向量的可靠性及調整反向 鍵路量導頻比及估計C/Ι比用的重複率的演算法範例之 流程圖;及 0-^8345.0^ •32· 1326538 圖9為顯示解碼C/Ι比估計的演算法範例之流程圖。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02 基地台 104 訂戶端台 202 訊框 204 時槽 206 載波干擾比(C/I) 208 差分值 402 ' 502 天線 404 > 504 發射器 406 、 506 C/Ι估計器 408 、 508 記憶體 410 區塊編瑪 412 計數器 414 比較器 416 符號重複器 418 交換器 420 混合器 422 增益元件 424 求和器 505 接收器 507 發射器 510 處理器 512 編碼器 OA88V88345.DOC -33-

Claims (1)

  1. I32653§ ....... 一,'…約92126%號鲁利申請案 t年“中爻申諳專对範i龄換本(99年2月) | _ - · — ^一 ” | 产· -—- 一* 一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通信的方法,其包括: 接收一反饋訊號,該反饋訊號係表示複數個與一訊號 傳輸相關之參數值當中之一者; 分配一或然率值至該複數個參數值當中每—者來作為 一對於該反饋訊號與表示該等參數值當中每—者之訊號 間比較之函數; 藉由選擇該等參數值當中之最高者來解碼該反饋訊號 所表示之該反饋參數,該最高者係導致該等參數值當中 之該所選擇者具有至少一預定或然率,且該預定或然率 係小於基於該等或然率值分配之該反饋參數;及 控制該訊號傳輸作為該等參數值當中之該所選擇者之 一函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方法,其中該反饋參數係關於一 通信頻道上訊號傳輸品質的測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反饋參數係關於該 通信頻道上訊號傳輸的載波干擾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關於 兩參數值之差的一差分值。 5.如申明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等於 該等參數值之一的一全值。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接收一來自該 反饋參數之後的第:反饋參數,該第二反饋參數包括一 表示反饋參數的變化之差分值,該第二反饋參數係用來 88345-990204.doc 1326538
    &飧;11)正瞽读頁i 調整或然率值分配。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該差分值表示反饋參 數的增加或減少。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或然率值分配的調 整包括決定關係一反饋參數增加的一差分或然率值及關 係該反饋參數的一減少的一差分或然率值,及調整或然 率值分配作為差分或然率值的一函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或然率值分配的調整 包括使用差分或然率值捲積或然率值分配。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計算該或然率 值分配的可靠性測量’及控制該反饋參數的增益作為可 靠性測量計算的一函數。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等於 該等參數值之-的-全值,在—或更多連續時槽的各時 槽中接收該反饋參數,該方法進—步包括計算或然率值 分配的可靠性測量,及控制連續時槽數,其中接收反俨 參數作為可靠性測量計算的一函數。 ” 貝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進一 /巴栝接收一來自該 反饋參數之後的第二反饋參數,該第二反饋參數包 於該等參數之一的一全值’產生包括新或然率值分配的 一或然率向量,計算該或然率向量 J罪性測董,及決 定疋否使用該或然率向量選擇該等所選擇參數值之: 為可靠性測量計算的一函數。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進— 步包括產生一第二 88345-990204.doc -trr ‘月日修(更)正替換頁 或然率向量,該繁—斗、扯 第一或然率向量包括獨立於該第_ 參數而調整之或然率值 卞m刀配,及计异該弟二或然 直 的一第二可靠性測量,其中 D里 τ如禾孩第一可罪性測 超過該可靠性測吾斗曾 #〜 里。Τ异 、里。十舁,该第二或然率向量係用 該等所選擇的參數值之一。 選擇 14. 如申明專利乾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調整該第二或然率 向量的或然率值分配作為關於該反饋參數增加或減小的 差分值的一函數。 V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方法,#中該反饋參數在—共同 頻道上被接收。 ~ 16· -種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一可由一電腦程式執行指令 的程式以實行一種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 接收一反饋訊號,該反饋訊號係表示複數個與一訊號 傳輸相關之參數值當中之一者; 分配一或然率值至該複數個參數值當中之每一者來作 為一對於該反饋訊號與表示該等參數值當中每一者之訊 號間比較之函數; 藉由選擇該等參數值當中之最高者來解碼該反饋訊號 所表示之該反饋參數,該最高者係導致該等參數值當中 之該所選擇者具有至少一預定或然率,且該預定或然率 係小於基於該等或然率值分配之該反饋參數;及 控制該訊號傳輸來作為該等參數值當中之該所選擇者 之一函數。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反饋參 88345-990204.doc 〜053S 年月日修(更)正替換見 18. 19. 20. 數係關於一 通信頻道上m號傳輸品質的測量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 。I <扣㈤/ π〜私胸q碩媒體,其今 數係關於該通信頻道上訊號傳輸的載波干擾比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7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反饋參 數包括關於兩參數值之差的一差分值。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反饋參 數包括等於該等參數值之一的一全值。 ^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方法進 —步包括接收來自該反饋參數之後的一第二反饋參數, D玄第二反饋參數包括一表示反饋參數變化之差分值,該 第二反饋參數係用來調整或然率值分配。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差分值 表示反饋參數的增加或減少。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或然率 值分配的調整包括決定關於該反饋參數增加的一差分或 然率值及關於該反饋參數減少的一差分或然率值,及調 整該或然率值分配作為該差分或然率值的一函數。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或然 率值分配的調整包括使用該等差分或然率值捲積該等或 然率值分配。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方法進 一步包括計算該等或然率值分配的可靠性測量,及控制 該反饋參數的增益作為該可靠性測量計算的一函數。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6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反饋參 88345-990204.doc t包括等於該等參數值之-的—全值,在—或更多連續 的各時槽中接收該反饋參數,該方法進一步包括計 狄/等或然率值分配的—可靠性測量,及控制該等連續 曰數纟中接m饋參數作為該可靠性測量計算的 —函數。 —申π專利@第16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方法進 步L括接收來自邊反饋參數之後的一第二反饋參數, 該第二反饋參數包括—等於料參數之—的—全值產 ^包括新或然率值分配的—或然率向量,計算或然率向 的可罪性測1 ’及決定是否使用該或然率向量來選 擇-玄等選擇的參數值之一作為該可靠性測量計算的一函 數。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方法進 步包括產生一第二或然率向量,該第二或然率向量包 括獨立於s玄第二反饋參數而調整之或然率值分配,及計 算該第一或然率向量的一第二可靠性測量,其中如果第 =可罪性測量計算超過該可靠性測量計算,該第二或然 率向量用來選擇該選擇的該等參數值之一。 29·如申凊專利範圍第28項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調整該第 一或然率向量的或然率值分配作為係關於該反饋參數增 加或減少的差分值的_函數β 30. —種通信裝置,其包·括: 一收發器’其具有一配置成用來產生一訊號傳輸之發 射态及一配置成用來接收—反饋訊號之接收器,該反饋 88345-990204.doc 1326538
    訊號係表示複數偭與一訊號傳輸相關之參數值當中之一 者;及 一處理器’該處理器配置成用來分配一或然率值至該 等複數個參數值當中之每一者來作為一對於該反饋訊號 與表示該等參數值當中每一者之訊號間比較之函數,藉 由選擇該等參數值當中之最高者來解碼該反饋參數該最 高者係導致該等參數值當中之該所選擇者具有至少一預 定或然率’且該預定或然率係小於基於該等或然率值分 配之該反饋參數,及控制由該發射器所產生的該訊號傳 輸來作為該等參數值當中之該所選擇者之一函數。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係關於 一通信頻道上訊號傳輸品質的測量。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係關於 該通信頻道上訊號傳輸的載波干擾比。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〇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關 於兩參數值之差的一差分值。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等 於s玄專參數值之一的一全值。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裝置,其中該接收器進一步配 置成用來接收來自該反饋參數之後的一第二反饋參數, 該第二反饋參數包括一表示該反饋參數的變化之差分 值’該處理器利用該第二反饋參數係來調整或然率值分 配。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裝置,其中該差分值表示該反 88345-990204.doc 1326興:‘ :3 饋參數的增加或減少。 申明專利蛇圍第36項之裝置,其中由該處理器調整之 或然率值分配包括決定關於該反饋參數增加的一差分或 然率值及關於該反饋參數減少的一差分或然率值,及調 整該等或然率值分配作為該等差分或然率值的一函數。 38.如申明專利範圍第37項之裝置,其中由該處理器調整之 或然率值分配包括使用該等差分或然率值捲積該等或然 擎 率值分配。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〇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係進一步 配置成用來計算該等或然率值分配的一可靠性測量,及 產生一反饋參數的增益控制訊號作為該可靠性測量計算 的函數,邊發射為係進一步配置成用來傳送該增益控 制訊號至一遠端位置。 40.如申明專利範圍第3〇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等 於該等參數值之一的一全值,該接收器係進一步配置成 鲁用來接收一或更多連續時槽的各時槽的反饋參數及其 中該處理器係進一步配置成用來計算該等或然率值分配 的一可靠性測量,及產生一控制訊號以控制連續時槽 數其中接收該反饋參數作為該可靠性測量計算的一函 數,該發射器係進一步配置成用來傳送該控制訊號至一 遠瑞位置。 4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之裝置,其中該接收器係進一步 配置成用來接收一來自該反饋參數之後的第二反饋參 數,該第二反饋參數包括等於該等參數之一的一全值, 88345-990204.doc ----ϊ 年月3降(更)正势换頁I 及其中該處理器係進一步配置成用來產生包括新或然率 值分配的一或然率向量,計算該或然率向量的—可靠性 測置,及決定是否使用或然率向量選擇該選擇的該等參 數值之一作為該可靠性測量計算的一函數。 4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係進—步 配置成用來產生—第二或然率向量,該第二或料向量 包括獨立於該第二反饋參數而調整之或然率值分配,及 計算該第二或然率向量的一第二可靠性測量,其中如果 該第二可靠性測量計算超過該可靠性測量計算,該處理 器使用該第二或然率向量選擇該選擇的該等參數值之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裝置,其中調整該第二或然率 向量的或然率值分配作為關於該反饋參數增加或減少的 一差分值的一函數。 44. 一種通信裝置,其包括: 用於接收一反饋訊號之構件,該反饋訊號係表示複數 個與一訊破傳輸相關之參數值當中之一者; 用於分配一或然率值至該複數個參數值當中每一者來 作為一對於該反饋訊號與表示該等參數值當中之每一者 之訊號間比較之函數之構件; 用於藉由選擇該等參數值當中之最高者來解碼該反饋 訊號所表示之該反饋參數之構件,該最高者係導致該等 參數值當中之該所選擇者具有至少一預定或然率,且該 預定或然率係小於基於該等或然率值分配之該反饋參 88345-990204.doc 1326538 ^ ;, 數;及 用於控制該訊號傳輸來作為該等參數值當中之該所選 擇者之一函數之構件。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裝置,其t該反饋參數係關於 一通信頻道上訊號傳輸品質的測量。 4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係關於 通信頻道上訊號傳輸的載波干擾比。 擎4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關 於兩參數值之差的一差分值。 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等 於該等參數值之一的一全值。 4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之裝置’其中用於接收一反饋參 數之構件係進-步配置成用來接收來自該反饋參數之後 的-第二反饋參數’該第二反饋參數包括—表示該反饋 參數的變化之差分值’該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調整該等 • 或然率值分配作為該第二反饋參數的一函數之構件。 5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裝置,其中該差分值表示該反 饋參數的增加或減少。 5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之裝置,其中用於調整該等或然 率值分配之構件包括用於決定關於該反饋參數增加的一 差分或料值之構件及用於決定關於該反饋參數減少的 :差分或然率值之構件’調整該等或然率值分配作為該 等差分或然率值的一函數。 A如f料職圍第51項之裝置,其巾心㈣該等或然 88345-990204.doc ^^0538 ^^0538年〜月曰%(更)正替換頁 率值分配之構件包括甩於使用該等差分或然-率值捲積該 等或然率值分配之構件。 5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裝置,進_步包括用於計算該 等或然率值分配的一可靠性測量之構件,及用於控制該 反饋參數的増益作為該可靠性測量計算的一函數之構 件。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裝置,其中該反饋參數包括等 於送等參數值之-的—全值,在—或更多連續時槽的各 時槽中接收該反饋參數’該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計算該 等或然率值分配的一可靠性測量之構件,及用於控制連 續時槽數之構件’其中接收該反饋參數作為該可靠性測 置计鼻的一函數。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之裝置,其中㈣接收_反饋參 數之構件係、進一步配置成用來接收來自該反饋參數之後 饋參數’該第二反饋參數包括等於該等參數 之-的-全值,該裝置進一步包括用於產生包括新或然 率值分配的一或然率向量之構件,用於計算該或然率向 量的一可靠性測量之構件m決定是否使用該或缺 率:量選擇該料的料參數值之—料該可靠性測量 计算的一函數之構件。 从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5項之裝置,進—步包括用於產生一 第二或然率向量之構件,該第二或然率向量包括獨立於 该第二反饋參數而調整的或然率值分配調整 於計算該第二或㈣向量的—第二可靠性测量之構件 88345-990204.doc •10- ----------二 :! i\ « T.', Κ ·* 其中如果該第二可I α .a, θ , 狀 #性測1計算超過該可靠性測量計 异,該第二或然率6曰+ ^ 、旱向里用來選擇該選擇的該等參數值之 — 〇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馆 > 壯座 弟6項之裝置’其中調整該第二或然率 向量的或然率值分a七 配作為關於該反饋參數增加或減少的 一差分值的一函數。 58. —種通信的方法,其包括: ,接收-反饋訊號’該反饋訊號係表示複數個與一訊號傳 I相關之參數值當中之__者’其中該反饋參數係關於該 通信頻道上訊號傳輪的一載波干擾比; 藉由使:等複數個參數值之一或更多參數值之一估計與 馬子7L相關聯’而分配—或然率值至該複數個參數 值田中每纟來作4 —對於該反饋訊號與表示該等參數 值當中之每一者之訊號間比較之函數; 藉由選擇5亥等參數值當中之最高者來解碼該反饋訊號所 • 表不之該反饋參數’該最高者係導致該等參數值當中之 。玄所選擇者具有至少一預定或然率且該預定或然率係 小於基於該等或然率值分配之該反饋參數;及 控制該訊號傳輸來作為該等參數值當中之該所選擇者之 —函數。 88345-990204.doc
TW092126492A 2002-09-25 2003-09-25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to perform th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TWI32653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256,156 US7424270B2 (en) 2002-09-25 2002-09-25 Feedback decoding techniqu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4710A TW200414710A (en) 2004-08-01
TWI326538B true TWI326538B (en) 2010-06-21

Family

ID=32041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6492A TWI326538B (en) 2002-09-25 2003-09-25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to perform th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7424270B2 (zh)
EP (1) EP1543642A1 (zh)
JP (1) JP2006500867A (zh)
KR (1) KR20050071507A (zh)
CN (1) CN100508441C (zh)
AU (1) AU2003278924A1 (zh)
BR (1) BR0314775A (zh)
CA (1) CA2499313A1 (zh)
MX (1) MXPA05003206A (zh)
TW (1) TWI326538B (zh)
WO (1) WO20040302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87399A1 (en) * 2002-11-01 2004-06-0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predi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50170782A1 (en) * 2004-02-04 2005-08-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mpensate quantization error of channel quality report
US9084199B2 (en) * 2004-09-30 2015-07-14 Alcatel Lucent Utilization of overhead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20060195765A1 (en) * 2005-02-28 2006-08-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ccelerating convergence in an iterative decoder
WO2006138622A2 (en) * 2005-06-16 2006-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gotiated channel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23716B (zh) 2005-08-04 2010-10-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移动台装置
KR100906125B1 (ko) 2005-09-26 2009-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스트 피드백 정보를검파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979075B2 (en) * 2006-05-03 2011-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neration, deployment and use of tailore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tables
CN101449483B (zh) * 2006-05-29 2014-03-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系统中的信道质量预测的方法与设备
US20080102773A1 (en) * 2006-10-31 2008-05-0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use of intermodulation product results to control gain for a received wireless signal
EP2356779B1 (en) 2008-11-10 2018-12-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asurement reporting of neighbor cells
US8886115B2 (en) * 2009-05-11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in control metric pruning in a wireless repeater
JP4903251B2 (ja) * 2009-11-10 2012-03-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634766B2 (en) 2010-02-16 2014-01-21 Andrew Llc Gain measurement and monitor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548375B2 (en) * 2010-03-12 2013-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in control metric computation in a wireless repeater
GB2513105A (en) * 2013-03-15 2014-10-22 Deepmind Technologies Ltd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CN112787718B (zh) * 2020-12-25 2022-03-1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气激光通信速率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811464B2 (en) 2021-07-02 202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babilistic estimation re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62894C (en) * 1997-06-19 2004-08-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data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system, multiplexer and demultiplexer used therefor, and error correcting encoder and decoder
US6263467B1 (en) * 1998-08-20 2001-07-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urbo code decoder with modified systematic symbol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JP2001044969A (ja) 1999-08-02 2001-02-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通信端末、ならびに再送制御方法
FI20000853A (fi) 2000-04-10 2001-10-11 Nokia Networks Oy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P3426200B2 (ja) * 2000-08-02 2003-07-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AU2001287439A1 (en) 2000-09-06 2002-03-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signal quality for different frequencies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054631B2 (en) * 2000-10-23 2006-05-30 Denso Corporation Enhancement of soft handoff in a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through the use of dynamic information feedback from mobile users
US7076005B2 (en) * 2001-02-15 2006-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format detection
US6985453B2 (en) * 2001-02-15 2006-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quality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500867A (ja) 2006-01-05
BR0314775A (pt) 2005-08-23
CN100508441C (zh) 2009-07-01
CN1701553A (zh) 2005-11-23
US7424270B2 (en) 2008-09-09
CA2499313A1 (en) 2004-04-08
MXPA05003206A (es) 2005-07-05
TW200414710A (en) 2004-08-01
AU2003278924A1 (en) 2004-04-19
US20040203475A1 (en) 2004-10-14
EP1543642A1 (en) 2005-06-22
KR20050071507A (ko) 2005-07-07
WO2004030263A1 (en) 2004-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6538B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to perform th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5991235B (zh)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976315B (zh) 高速率分组数据传送中快速闭环速率自适应的方法和设备
US8411615B2 (en) Power controlle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764944A1 (en) Mean square estimation of channel quality measure
US200901905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adaptation by stochastically selecting a transmit parameter
CN108809484B (zh) 一种信道状态的指示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WO2002003573A1 (fr) Unite de station de base et procede de radiocommunication
US20070224995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signaling of time staggered measurement reports and scheduling in response thereto
TW200406101A (en) Block error rate estimate reporting for target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adjustment
EP2156599A1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improv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WO2006075208A1 (en) Hsdpa parameters adjustment based on cqi age
JP2005244991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時変チャンネルの特性に従うチャンネル品質情報の伝送を制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9533988A (ja) 無線端末の電力情報を追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2865119A2 (en) Table based link adap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s with one codeword
WO2016207699A1 (en) Enabling higher-order modul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WO2004077871A1 (ja)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2142363B1 (ko) 기지국 장치, 단말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제어 방법
JP2006500867A5 (zh)
US7599320B2 (en) Enhanced-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power margin for uplink
CN113348711A (zh)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状态评估和上报方案
JP4150002B2 (ja) 複数の受信装置の中から選択した受信装置のデータを共有チャネルに割り当てる送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の割り当て方法
KR20060026899A (ko) 이동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동작방법
US1065197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network nod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omprising self-containment information of a channel-dependent attribute
US8982722B1 (en) Determin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