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3620B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a reverse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packet data - Google Patent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a reverse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packet dat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3620B
TWI323620B TW95126318A TW95126318A TWI323620B TW I323620 B TWI323620 B TW I323620B TW 95126318 A TW95126318 A TW 95126318A TW 95126318 A TW95126318 A TW 95126318A TW I323620 B TWI323620 B TW I3236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reverse
transmission
transmitted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5126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6022A (en
Inventor
Ji-Hoon Choi
Youn-Sun Kim
Sung-Kwon Jo
Ji-Won Lee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06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6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3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36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dur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e.g.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HSP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4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interruption of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323620 21437pif.doc 九、發明說明: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上是關於一種在行動通訊系統中傳送與接 收資訊的裝置及其方法。更明確地說,本發明是關於一種 在用於提供封包資料的行動通訊系統中經由一反向控制通 _ 道來傳送與接收資訊的裝置及其方法。 . 【先前技術】 φ 習知地,行動通訊系統已分為僅支援語音服務、僅支 援資料服務以及同時支援語音服務與資料服務的系統。在 ' 此等系統中,最廣泛使用之通訊機制為劃碼多向近接 - (CDMA)。使用CDMA之系統被稱為CDMA行動通訊系 統。在CDMA行動通訊系統之中,僅支援語音服務之系統 為臨時標準(IS_95)之系統。同時支援語音服務與資料服 務之CDMA系統為CDMA 2〇〇〇系統。舉例而言,僅提供 高速封包資料之行動通訊系統為基於CDMA之高速封包 鲁 貝料(HRPD)行動通訊系統。在行動通訊系統中,同時 、存在前向與反向鏈接傳送。在本說明書中,前向鏈接為自 基地台至行動台之鏈接而反向鏈接為自行動台至基地台之 鏈接。 、、將為述HRPD行動通訊系統中之前向以及反向鍵接傳 迟HRPD行動通訊系統利用劃時多向近接(TDMA)作 為夕向近接機制並利用劃時多工,劃碼多工(TDM/CDM) 夕士機制。在HRpD系統中於設定了將在前向鏈接中 (送之資料之後執行前向鏈接傳送。或者,當在腿^系 1323620 21437pif.doc :=接中傳送資料時’多個行動台同時在反向鏈 為支援在諸如CDMA 2_或HRp _ 動通訊系統中之前向及反向高速 手、統之CDMA订 料傳輸率控制(DRC)通道,台傳送資 資料之$送速_訊,並傳送反向傳輪 =行動的資一 σ _ 糟以十順地執行資料傳送。 另一方面,行動通訊系統將—個編碼傳送封八 :子封包(s咖ackets)以藉由使用混合自動請求⑽刀叫)夕 傳达機制而在子封包單元中傳送子封包。因此,接 碼已接收之子封包,從而增加資料傳送效率。 用以指示整個封包中之相關聯之子封包的=封= 接收之子封包。意即,當利用二 二子封^引及資料傳輪率指示蒸通道的資 ,使时料傳輸率指示器通道之㈣的實财,聰通道 =於fDMA 1χ Εν— Data 〇nly ( lxEv_D〇)修訂以 :稱為,〇,,)之反向鏈接。在啊 傳延一引導⑽ot)通道、-包括舰之控制通道以及一資料通 ,。所述通道藉由不同偏此碼來擴展,並在劃時後被傳送。 =被定義為引導通道之相對值的每—通道的增益_整— 將在母-通道上傳敎滅的傳送功率。在ΐχΕν_Μ之反向
1JZJOZU 21437pif.doc 鏈接中根據有效負載大小而在腿通道上傳送〇與15之間 的值1以便向接收器通知資料傳輸率。此外,根據子通道索引 而改夂用以擴展RRJ符號之Walsh碼以使得用於HaRq之 子通道索引與舰符號-舰傳送。 。、行動通訊系統傳送/接收確認/否定(ACK/NACK)訊 被以通知話務通道之接收狀態,並傳送龍源控制(DSC) 通這J等,支援基地台之間的交遞(handoff)。 田不斷地傳送資訊時,可發生歸因於訊號的干擾。當 :擾t加犄,總容量降低。此問題在自一個基地台接收服 t行,台的數目增加時變得嚴重。在該種狀況下,反向 谷里顯著降低。結果,限制了反向傳送速率。 為了去除行動台之反向干擾,已建議一種使用一用於 二;S連續傳送(DTX)模式的方法。將參看圖1 叙)為日可序圖,其說明在執行DTX之lxEV-DO行 動通訊糸統中的用於反向控制通道之DTX模式。 例5脾二月以4 %槽單凡來執行反向話務:DTX的實 1話矛 鏈接!傳送別存在於行動台中時,反 、:心ϋ s ^'預疋之傳运速率來傳送資料。行動台傳 运關於RRI通道之尺^資訊以 此時,在lxEV-DO李统中以2 向話知之傳送速¥。 圖”之下部部分二 元重複一傳送間隔及非傳送間隔。ί動台在傳 运間ρ義關於RRI通道之_資訊而在非傳送間隔中 1323620 21437pif.doc 不傳送RRI資訊。意即,RRI通道在間隔131以及(其 中不傳送反向話務)中傳送RRI資訊以通知反向傳送速率 為0。狀1通道在間隔132以及134 (其中傳送反向話務) 中指出一種將在反向鏈接中傳送之資料的傳送速率。 通知反向傳送速率為〇的理由陳述如下。 -· 在使用封包傳送機制之通訊系統中,根據可被不連續 -傳送之資料或話務資料的存在狀況而調整資料傳輪率。若 • 傳輸器未向接收器報告,,存在著資料傳送,,,則接收^應在 I能進行封包傳送之每一時間間隔中驗證該資料之。 當不傳送資料以減少接收器之不必要負載時,以空值(null) 速率傳送資料指示器通道以通知,,將在資料通道上傳送之 封包不存在’,。此發生於RRI符號傳送0之情況下。 '參看圖1,由於其中在反向鏈接中傳送話務之間隔133 ,映射至DTX模式,所以在非傳送間隔中不傳送任何順 貧=:在1 xEV-DO系統中,行動台經由DRC通道而將用 • 以指不前向接收之傳送速率的DRC資訊傳送至基地台。 圖1中之系統支援DTX模式。DRC通道在間隔|21二及 中傳送DRC資訊,但在非傳送間隔中不傳送DRc:太 訊。 、貝 透過劃時,在一個時槽内將用於交遞之Dsc通道與 ACK通道(ACKCH) —起傳送。意即,在—個時 半個時槽中傳送DSC資訊而在剩餘半個時槽中傳 〇凡旎。根據傳送間隔以及非傳送間隔而傳送 次 、., 訊唬及 —貝訊。而且,反向引導通道之間隔被分成傳送間隔及
9 1323620 21437pif.doc 非傳送間隔。意即,間隔1〇3為傳送反向 間隔而間隔104為不傳送反向弓|導訊號=之傳送 傳送反向資料(諸如,如在間隔⑷中存在反向當 亦可僅在非傳送間隔中傳送反向引導訊號。 、_)時 :亡所述’RRI資訊指出將反向傳送之話 率。因此,RRI資訊被用以對資料進行 ^傳迗逮
當在DTX模式下亦在傳送反向話務通^之而, 送RRI時,出現下列問題。 网邹分傳 了先,當甚至於在反向話務通道上 =;地,腿資訊時,難以在藉由使用不連 顺Μ來接收、解調並解碼相關聯之間隔的話務 無誤差地擷取必要的控制資訊。音 、道蚪 差而降低話務解調及解石馬之效能了即可峰因於邮誤 ,^二,當在腿資訊中出現誤差時,反向話務之再傳 =結果,歸因於反向話務之再傳送的損耗大於 赭由不連續傳送反向控制通道而 地傳送該引導猶時之間p5 lfn又取之W虽在不連績 β _ 及1〇4中不存在反向話務 ^^不連續傳送未變成大問題。因為當不傳送反向 购,舰資訊並未用以恢復一反向話務通道,所 t用以傳运反向控制通道以有效解調話 務的方法。 太弟二’ ϋ為RRI通道僅傳送用於接收器中的封包恢復 之=,所以用於RRI通道之功率以及干擾充當總系統中 之洛、負擔且因此使系統容量降低。因為將傳送於邮通 叫3620 21437pif.doc 道上之資料的量與封包資料傳輸率無關而為恆定的,所以 當將被反向傳送之話務的量較小(諸如,資料傳輸率較低) 時,歸因於RRI通道之額外負擔相對增加。 第四,在lxEV-DO系統之反向鏈接的狀況下,由於傳 运功率歸因於RRI通道而增加,所以電池使用時間減少。 舉例而言,當使用網際網路語音協定(v〇Ip)時 料傳輸率較低且實際封包傳送時 了: 道仍被連續傳送。因此,歸二 率祕相對嶒加。此導致行動台之 因此,當在用於支援不連病值、使f』心。 在反向話務時,需要可有效解^ =之订動通訊系統中存 送反向控制通道之改良系 碼反向話務的用於傳 【發明内容】 ,、万法。 因此,本發明之示範性森 當在用於支援不連續傳送之二=例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 時可有效解調變並解碼反:動通訊系統中存在反向話務 之裝置及其方法。 ^ έ務的用於傳送反向控制通道 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 於支极不連續傳送之行動涌:,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用 之話務之解調以及解碼統中可改良將被反向傳送 其方法。 匕的用於傳送控制通道的裝置及 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 、支k不連續傳送之行動渴:叉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用 於傳送反向控制通道之農^訊系統中可增加反向容量的用 1且及其方法。 1323620 21437pif.doc 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種在用 於支援不連續傳送之行動通訊祕巾可減少歸因於控制資 訊中之誤差之再傳送的用於傳送反向控制通道之裳置及其 方法。 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種在用 於支援不連續傳送之行動輕系統巾可增加行動台之 時間的裝置及其方法。 本發明之不範性實施例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種在用 於支援不連續傳送之行動通訊系統中可減少行動台之功 消耗的裝置及其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 於在月b夠不連績傳送封&資料之行動通訊系'统中傳送反向 通道的方法。當傳送封包資料時藉由將資料傳輸率指示器 (DRI)通道的功率設定於預定義之功率而執行傳送;並 且#不傳送封包資料時藉由降低通道之功率而執行傳 运。 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 於在能夠不連續傳送封包資料之行動通訊系統中接收反向 通道的方法。自接收之訊號擷取資料傳輸率指示器(DRJ) 值並計算D RI值的可靠性量度。當接收之訊號中存在資料 通道時’基於經計算之量度值與預定義之臨限值之間的比 較而清除DRI值或將其設定於一偵測訊號上。當接收之訊 號中不存在資料通道時,將DRJ值設定於〇。 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 2l437pif.doc ίίϊΐΐ續地傳送封包資料之行動通訊系統中傳送反 該裝置包含增益㈣器、不連續性控制器 料=所述增益控制器當傳送封包資料時將資 科傳輸耗不& (DRI)通道之功率設定於預 ii= 封包資料時控制用以將dri通道之功率降低預 疋義之值的㈣。不連續性控根據 ,圆資訊之不連續傳送。㈣傳輪器產生二 =-種在增益控㈣之控制τ的增益並設定—種在不連 、·,貝性控制器之控制下的傳送。 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_之又—態樣,—種用於在 連續地傳送封包#料之行動通訊系統中接收反向通 置ί、含接收11、資料制11以及㈣傳輸率指示器 、,”)偵測器。接收器執行用於所接收訊號的同步獲取 亚^擴展所接收之訊號’而資料偵測器偵測是否已在自接 =輸出之訊號巾傳送資料通道。資料傳輸率指示器 ^RI)/貞測态自接收之訊號擷取DR〗值,計算dRI值之 :靠^量度,且當接收之訊號中存在資料通道時基於經計 异之值與預定義之臨限值之間的比較而清除DRI值或 將其以於彳貞》軌號中,而當接收之訊號中不存在資料通 道時偵測出DRI值尚未被傳送。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 董下文付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 明如下。 【實施方式】 13 1323620 21437pif.doc =本描述中所界定的事項(諸如詳細構造以及元件) ,,理解本發明之實施例。因此,一般熟習此項技 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如,當可對本文所述 實施例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鋅。而且,為清晰簡明起見,省 略了熟知功能以及構造之描述。 在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中,同時使用資料傳輸率指 W (DRI)符號與反向傳輪率指示器(观)符號。每一
符號是根據特殊系統的用於指示將與話務 料傳輸率的符號。 策貝 一圖2為說明當根據本發明之第—示範性實施例而傳送 貪料封包以及㈣符號時資料傳輸率指示器(dri)符號 之傳送功率㈣賴。參看圖2,描述了當㈣本發明之u 第-示範性實補而並行地傳送㈣封包以及聰 的DRI通道的傳送功率。 丁现守 /在圖2中’爹考數子211指出在使用封包傳送之通訊 系統中根據傳U料之存在情況喊續或不連續地 料封包的實例。當傳送資料封包時,傳送DRI通道。Drj 通道由參考數字212來表示。如圖2中所朗的,_通 逼212傳送映射至在傳送資料之間隔中的傳送封包的 傳輸率之大於〇的符號值。DRI通道212傳送映射至空值 傳輸率的符號值0,所述空值傳輸率指出在不傳 = 間隔中不存在資料。 、、、崎之 在傳送資料封包之間隔巾將DRIit道之傳送功 為Pd。在不傳送資料之間隔中將DRI通道之傳送功率定$ 1323620 21437pif.doc 為P0。 在第一實例中,可設計其中Pd=p〇的DRI通道以便 將空值傳輸率下的偵測誤差設定為等於資料封包傳送時 侦測誤差(如由參考數字213所指示),其不同於參考先斯 技術所描述之RRI通道。在該種狀況下,偵測誤 剐 但反向鏈接中實際可用之容量降低,因為反向鏈接之功 '率 增加。 ' 因此’將在本發明之第-示範性實施例中描述用於掩 加反向鏈接之容量的方法。根據第一實施例,使用由來^ 數字214、215或216所表示之傳送方法。 在圖2之示範性實施例中,第一、第二以及 分別由參考數字2丨4、2丨5以及m來表示 _此 ^種方法以降低腿通道之傳送功率。所述三種方 傳同傳送間隔中之傳送功率P0設定為小於ΐ料 ^間隔巾讀送料pd續低⑽通道之平送功 率。即使在完全非傳送間隔中於而通道中:卞 =門亦不影響資料封包接收率。當在傳:ϊ料封 ,巾於DRI通道中出襲差時,封包接 傳送間隔中被傳送之應符號與將在:#料傳送 二:符號相比可具有較低重要性。在情形 尋式⑴中所展示地定義腿通道之傳送功率。 等式(1) 〇 < P0 < min(Pd)
15 21437pif.doc 傳送間(1)中所展示的,使用一方法,其中將完全非 傳it二ί p之傳送功率p〇設定為小於資料傳送間隔中之 蠢值可藉由實驗而設定且在本文中未被定 ㈣舉例而言,可將P0值設定於0。 送、B ^於在完全非傳送間隔中開控(_ng)並傳 為等於法。如圖2中所說明的^控週期可設定 規則時^魏期’並可設定為不同於_傳送週期的 設定於ο Γ °當不透過閘控而傳送腿顧時,值被 情形c#傳送DRI通道時,可藉由實驗而設定Ρ0值。 包傳^ - ^僅當完全非傳送間隔開始且在開始新資料封 用咖通由閑控㈣通道而將P〇設定於0時暫時使 、之方法。 間隔各日時序而描述上述情形。#傳送第副固封包之 之間隔tG~tl Φ =傳域包之間隔為❿4時’在傳送封包 不傳送封~傳送_ DRI #號U 1知地,亦在 本發明之m t1 :t4中以相同功率傳送DRI符號。在 DRI通道的每,况明了以映射於P0值之功率而傳送 間隔ti-t4、中V、。在情形B中,腦通道之傳送功率未在 在情形cφ °U分配’以便可更有效地減少干擾。最後, 功率!>0為t於僅在資料非傳送間隔之間隔^中的傳送 此時,傳送間隔中之傳送功㈣的預定值。 假定當13°或者’可將t2設定為遲於化 中連續傳如由參考數字213所指示者) 幻通撕Pd為無關於資料封包之類型而都 16 ,-· 1323620 21437pif.doc 相同,則P0 = Pd且平均傳送功率Pa變為Pd。此時,當將 總傳送時間與資料傳送時間之比定義為Rd時,藉由等式 (2)表示如參考數字214所指示之傳送方法中之DRI通 道的平均傳送功率。
Pa = RdPd + (l - Rd) P0 等式(2 ) 其次,如等式(3)中所展示地定義如參考數字215 所指示之傳送方法中之DRI通道的平均傳送功率。
Pa = RdPd 等式(3 ) 若將如參考數字216所指示的在資料非傳送間隔中不 連續傳送DRI通道時的比率定義為Ron,則如等式(4) 中所展示地定義DRI通道之平均傳送功率。
Pa = RdPd + (l - Rd) Ron P0 等式(4 ) 在使用閘控而傳送DRI通道的機制中,可藉由改變 Ron以及P0與Pd之比而調整DRI通道的平均傳送功率。 圖3說明當將圖2中所建議之傳送方法應用於lx Evolution Data Only ( lxEV-DO )修訂版 A ( Rev-A )之 RRI 傳送時傳輸器之結構。當將圖2中之方法應用於RRI傳送 時’將爹看圖3而描述傳輸益結構。 1323620 2143 7pif.doc 在lxEV-DO Rev-A ,系統中,傳輸器並行地傳送 •通道、輔助引導通道、舰通道、資料源控制(DSC)^ 道、確認Uck)通道、資料傳輪率控制(DRC)通^ 及資料通道。藉由不同漏碼、劃時以及I-Q多工而八 類此等通道。對於除資料通道外之通道,訊號產生器3〇1刀、 .·搬、挪、崩、305以及3〇7產生相關聯之通道訊號。僅 - 資料通道經由編碼器/調變器娜而被編碼及調變,且經分 • 枝並被輸入至兩個資料增益調整器308e及308f。將用於 剩餘通狀自訊號產生器3G2、3G3、3()4、3()5以及撕
• 產生之訊號分別輸入至增益調整器308a、308b、308c、308d 以及308g。此時,藉由改變被定義為引導通道之相對值的 每-通道增益而調整將傳送於每一通道上之訊號的傳送功 率增益控制器309改變每一通道增益。因為如參考先前 技術所描述地在一個時槽中同時傳送兩個訊號ACK與 DSC,所以劃時多工器31〇執行對兩個訊號之劃時多工過 程。。不連績性控制器312將用以不連續地傳送各通道訊號 之“作控制成不連續。意即,映射於通道之不連續單元 3、lU-311e在不連續性控制器312之控制下傳送或中斷傳 迗訊號。在該等訊號之中,引導通道、偽(pseud〇)引導通 道[RRI通返以及ACK/DSC通道之訊號與資料通道之I 通道訊號被輸入至加法器32〇a並被相加。剩餘訊號被輸入 至加法器320b並被相加。 正交擴展器313藉由自偽雜訊(pn)產生器314輸入 之訊號而擴展輸入自加法器32〇a以及32〇b的訊號。經擴 21437pif.doc 展之訊號被分為I及Q通道 ^ 載運於在基賴m15a^轉1及Q通道訊號被 相加於加法器321中。傳读 5b中過濾之載波上並被 m , ,, ^匕相加之通道訊號。 圖4為說明當根據本 ,
IxEV-DO Rev-A之DTX桓二=弟一不乾性貫施例而在 情形B的控制流程圖。將4 ^ 11111訊號時圖2中之
關於跡D0Re从二斤為圖4中之實例是 通道。 乐,兄所从將描述RRI通道而非DRI 傳^在步驟·中驗證當前傳送模式是否為㈣ 旲工 < 為驗證結果時,若當前傳送模式為 DTX模式, 則傳輪器進行至步驟412。然而,若當前傳送模式不為聰 模式則傳輸錢行至步驟416。首先,若當前傳送模式 不為DTX模式’則傳輸器進行至步驟416以設定RRI通 道增益而不應用閘控。然而’若當前傳送模式為DTX模
式,則傳輸器進行至步驟412以判定是否正在進行資料傳 送。正在進行資料通道之傳送,則傳輸器進行至步騾416 以没定通這增益而不應用閘控。然而,若不傳送資料通道, 則傳輸ϋ進行至步驟414以將舰通道閘控設定於⑽狀 態·^將RRI通道增益設定於〇。因為在情形b中之RRJ閘 控時將功率P0設定於0,所以在步驟414中將RRI通道增 益設定於0。 θ 圖5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1xEV_d〇 Rev-A之DTX模式下之反向資料及控制通道的傳送狀 19 1323620 21437pif.doc 態。參看圖5,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而描述在 - lxEV-DO Rev-A之DTX模式下傳送反向資料及控制通道 的時間。因為圖5中之實例是關於lxEV-DORev-A系統, 所以將描述RRI通道而非DRI通道。 將圖2中之情形B(由參考數字215表示)應用於RRI 閘控’根據圖4中之流程而傳送RRI通道,DSC、ACK以 - 及DRC通道在每2個時槽中處於ΟΝ/OFF狀態,且引導 φ 通道在資料傳送間隔中被連續傳送且如同其他控制通道一 樣在資料非傳送間隔中處於ΟΝ/OFF狀態。如圖5中所說 明的,在資料傳送間隔中同時傳送RRI通道與資料通道, 而在資料非傳送間隔中不傳送RRI通道。因此,可藉由資 ,非傳送間卩閉與總間隔之比例來降低欣〗通道之傳送功 二====== =務之實例。當存在將自行動台 4= 隨後二時 而 間⑽及完全非傳:門::傳送間隔分為部分非傳送 規則,按照順序;迸=本=之示範性實施例之 送間隔(刚或完4;=='),:部分非傳 ,分非傳送間隔(2時槽)或完全非 20 1323620 21437pif.doc 重複所述間隔。 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傳送間隔5〇〇、5〇4以及 507是在反向控制通道上傳送除聰資訊外之所有控制資 訊的間隔。在傳送間隔500以及504中,傳送反向引導訊 號及DSC、ACK以及DRC資訊。在一個時槽中同時傳送 DSC、ACK以及DRC資訊。
或者,το全非傳送間隔506以及5〇8對應於不傳送反 向貧訊之狀悲。因此,不應在完全非傳送間隔5〇6以及5⑽ 中傳送反向話務,因紐當如參考找技賴描述的不存 在反向話務時,反向引導訊號才不存在。 在部分非傳送間隔502中’在除RRI通道外之反向控 制通道之中,僅傳送反向引導通道。界定除舰通道外之 反向控制通道_因在於舰通道僅t傳送話務封包時才 被傳送,而當在_本發明之第—示紐實關 中不傳送話務封包時不被傳送。 由於在傳送反向話務之同時連續地傳送細^資訊 向話務之解調以及解碼效能可增加。由於在不傳送 同時不傳送RRI資訊,可獲取傳送功率之增益。不連 m其他控制n並將完全非傳送_設定在不傳向 話務之間隔中,以便可獲取不連續傳送中之增益。 σ 圖6為說明當以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之三種方 法中之-種方法而傳送DRI值時接收器中之_偵 制流程®。將參看目6畴細料祕接: 器中之DRI的過程。 私接收 1^23620 21437pif.doc 當開始驗證DRI通道時,接收器在步驟6〇〇中自接收 之訊號而彌取傳送於DRI通道上的訊號。而後,接收器進 行至步驟602以累積已接收之訊號。在步驟6〇2之後,接 收器進行至步驟604以驗證是否已完成封包傳送。作為驗 4結果時,若已完成封包傳送,則接收器進行至步驟。 然而,若尚未完成封包傳送,則接收器進行至步驟6〇〇。 執行關於是否已完成封包傳送之驗證而重複步驟6〇〇至 604直至完全接收一個封包為止。 在經由該過程而接收一個封包之DRI符號之後,接收 器在步驟606 +自累積之訊號偵測最接近之符號值並計算 用以指出經偵測之符號值之可靠性的尺度。用以指出經偵 測之符號之可靠性的尺度可使用預定義之模式與接收之訊 號之間的相關性值、DRI通道之訊號對干擾雜訊比(SINR) 以及DRI通道之雜訊方差(variance),及其它。而後,接收 器在步驟608中驗證是否已偵測到資料通道。意即,接收 益在步驟608中驗證是否存在傳送於資料通道上之資料。 接收裔驗證是否存在傳送於資料通道上之資料的原因在於 資料通道之傳送功率在空值傳輸率之狀況下(諸如,當未 在資料通道上傳送資料時)降低或變為〇。執行關於是否 已偵測到資料通道之驗證以精確識別空值傳輸率以及非空 值傳輸率。 接收裔之資料通道偵測器可使用資料通道之訊號功率 以及關於特殊控制通道之何時傳送資料或何時不傳送資料 的傳送模式之資訊來判定是否存在著資料傳送。作為步驟 22 1323620 21437pif.doc 608中之判定結果時,若已偵測到資料通道,則接收器進 - 行至步驟6】〇。若未偵測到資料通道,則接收器進行至步 驟616以無關於步驟606中所偵測之DRI符號值而將傳送 速率设疋於空值傳輸率。當自步驟608進行至步驟610時, 接收器驗證步驟606中所計算之尺度是否大於預定義之臨 限值。作為驗證結果時,若所計算之尺度值大於預定義之 : 臨限值,則接收器進行至步驟012以將經偵測之符號值設 φ 定於最,DRI值。然而,作為步驟61。中之驗證結果時, 若所计具之尺度等於或小於臨限值’則步驟606中所偵測 之符號麵^於不可靠健在步驟614幢清除。圖6 中之方法可藉由使用以下將參看圖7所描述之資料通道偵 測器以及DRI通道偵測器以增加空值傳輸率债測精確度。 圖/為說明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lxEV-DO Rev-A系統中之基地台之接收器的方塊圖。將參看圖7而 描述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lxEV_D〇 Rev_A 系統中之基地台之接收器的結構。 _ 在類比河端70la-701c中放大經由一根或多根天線所 接收之訊號。經放大之訊號在被轉換成基頻訊號之後,被 取樣並儲存於緩衝器7〇2a_7〇2c中。將儲存於緩衝器 L〇2a_7〇2c中之訊號輸入至指狀處理器703a-703c以及搜尋 為704。搜寻益7〇4藉由使用根據已接收之訊號以及行動 口所產生之PN碼而評估映射至每一行動台以及通道路徑 之指狀偏移。指狀處理器7〇3a_7〇3c藉由使用搜尋器7〇4 中所评估之指狀偏移而以含蓋各通道之方式解擴展所接收 23 1323620 2l437pif.doc 之訊號。Rake組合器705以含蓋各行動台之方式組合多個 •解擴展(^spread)的多路徑訊號。藉由使用經組合之訊號, 各通道偵測态707、7〇8、709以及712偵測DSC、ACK、 DRC以及RRI符號並恢復資料。在如圖6中步驟6〇8中之 藉由使用資料通道_||712來增加空值傳輸率偵測效能 ' 的方法中,可使用—引導通道不連續性偵測器710。此引 導通道不連續性偵測器710用以藉由使用圖7中之資料非 φ 傳送間隔中不連續傳送引導通道之特性而判定是否存在著 資料傳送。 1 圖8為當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而驗證 lxEV-DO Rev-A之RRI通道時的控制流程圖。圖8說明當 應用圖6中之方法時的接收演算法。圖8中之過程可具二 類似於圖6中之過程的特性。參看圖8,將描述當根據本 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而驗證lxEV_D〇 Rev_A之 通道時的控制流程。 因為在lxEV-DO Rev-A系統中將唯一 Walsh覆蓋碼 顯 (Walsh COver)用以區分RRI通道與其他通道,所以^收 器在步驟800中藉由用RRI通道之觀⑨覆蓋碼來解擴展 已接收之訊號而偵測RRI訊號。而後,接收器進行至步驟 802以考慮空值傳輸率RRI之傳送模式以及屬於相同=錯 (mterlacing )之RRi訊號之相關性,並根據需要而在規^ 間隔期間累積RRI訊號。可根據是否重複舰符號而設定 此累積。在接收RRI符號之後,接收器進行至步驟" 擷取子封包邊界並驗證對於一個子封包的跋〗通道接收是
24 1323620 21437pif.doc 否Ϊ完成。意即,接收11驗證是否已完成子封包傳送… 已九成子封包之RRI通逼接收,則接收器進 = 8〇6。若尚未完成聰通道接收,則接收器進行至步驟^ 以繼續執行上述過程。 丁主ν驟8〇〇 當經由上述過程而進行至步驟8〇6時,接收哭 積之趣訊號來偵測观符號以及子封包&: 雜訊方差晴估用时日出_可靠性之經偵 的相關似及邮通道之麵SINR。顿,、7 至步驟80δ以偵測一引導通道閘控 、接收时進行 傳輪率偵測精確度。音即,接二 ,以便增加空值 ,地傳送該_i,因“ 是! 分非傳送間隔是分開的。當連續傳送: 包,,一種在其間隔中應不斷 虎…相關聯之間隔包括其中不傳送資料之完導= :。因此’當不傳送資料封包時,根據本發明之干 施例中之情形B,不傳送邮。艨本毛月之不祕實 全非專送間隔中,接收器進行至步驟810。在完 非傳送間將舰值設定於〇。由於完全 驟咖中=!間隔中,接收器進行至步驟_以驗證步 值。作為驗〜f之有效SINR值是否大於預定義之臨限 作為w結果時,若有效S臟值大於預定義之臨限 j^2362〇 21437pif.doc - 值,則接收器進行至步驟812以將經偵測之RRI符號設定 於RRI值。意即,將RRI符號以及子封包索引設定於最終 恢復值。然而,若有效SINR值等於或小於預定義之臨限 值,則清除RRI值。 圖9為說明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在高速封包資 料(HRPD)行動通訊系統中DTX模式下之反向通道之傳 -- 送的時序圖。將參看圖9而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示 - 範性實施例在HRPD行動通訊系統中DTX模式下的反向 φ 通道傳送。 假定圖9中之狀態類似於先前技術之圖1以及第一示 - 範性實施例之圖5中的狀態。省略類似部分之描述。將僅 . 描述圖5與圖9之間的不同部分。 不同於先前技術,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在部分 #傳送間隔902中傳送EJRJ資訊。根據先前技術,在部分 非傳送間隔中僅傳送反向引導通道。然而,根據本發明之 所述示範性實施例,在部分非傳送間隔中連續地傳送指出 φ 反向資料話務之傳送速率的資訊。當反向傳送資料話務 時,連續傳送RRI資訊以增加反向資料話務之解調以及解 碼效能。其他控制資訊被不連續地傳送且完食葬傳送間隔 被包括於其中不反向傳送資料話務之間隔中以獲取不連續 傳送之增ϋ。以下’將其中存在待反向傳送之資料並且 值之總計被傳送的間隔稱為RRI之完全傳送問隔。在本發 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中,將描述根據傳送問隔以及非傳 送間隔而傳送RRI的實例。意即,即使當不存在反向資料
26 1323620 2l437pif.doc 話務時,亦在傳送間隔中傳送為 務的反向㈣值。此傳送實例由圖^ ^ =話 及933來指示。 Q Η之參考數子931以 置的中所說明之用於傳送反向控制通道之裝 圖1〇為說明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用於由 =日° _圖⑽描述根 IS二:犯性痛用於由行動台㈣^ 務。由行動台傳送之話 務曰存在者傳运反向之話務以作為將由行動 輪出用以選擇奴1序列之選擇控制訊號。回 出映射於腿資訊之序列中的—個序列。根 Ξ ,似小而選擇此RRI序列。編碼器1023 =I選擇器1〇21輸出之訊號進行編碼。編碼器 仏私(32, 6)之區塊碼而對1^1符號進行編碼且隨 後輸出經編叙符號。由編碼^ 1G23編碼之符號輸入至
WalSh擴展器1〇25。Walsh擴展器1025將經編碼之符號加 、 擴展。經擴展之符號輸出至pn序列擾碼 (SCrambing)與傳送單元1027。PN序列擾碼與傳送單元〗〇27 回應於自控制器1〇11接收之RRI傳送控制訊號而進行擾 碼並傳送由Walsh擴展器1025加以Walsh擴展之kjrj訊 27 1323620 21437pif.doc
號。控制器ion然後根據RRI 傳送設定方法中之重複次數而_ 然後將產生之RRI傳送控制訊號轉 ^ 儿且 送單元1〇27。™序列擾碼與傳送單i 1〇27視傳 並傳送所述輸入訊號。 而要而重複 送:二性實施例自行動台傳 :二::不祕貫施例當行動台傳送-控制資訊時: 向节=二在步驟ιη〇中驗證是否正在進行經由反 /泰通運之反向話務傳送。控制器1011驗證是否正在、隹 仃經由反1%話顧紅U話務料 =本Γ之示範性實施例中存在著傳送間隔: π刀非傳达間隔902以及完全非傳送間隔9〇6。若正 話=道之話務傳送’則僅存在傳送間隔9〇1 t間隔_。然而,^未正在進行話務傳送, 隔以及傳送間隔。作為步驟⑽ 、.^:“果^•’若正在進行、經由反向話務通道之話務傳 控制益1011進行至步驟1140以在非零傳輸率下傳 ^ ―欣1包括關於反向話務通道之資料傳輸率或封包 大小的資訊。相關聯之資料傳輸率或封包大小可具有大^ 〇之值。資料傳輸率或封包大小可具有大於q之值的 =為非零傳輪率舰。若傳送非零现值,則其意謂在 向話務通這上傳送話務之RRI值。部分非傳送間隔以及
28 1323620 21437pif.doc 傳送間隔存在於話務傳送間隔中,且根據反向話務傳送而 • 設定所述兩間隔之RRI值。 或者’作為步驟1110中之驗證結果時,若未正在進行 經由反向話務通迢之話務傳送,則控制器1〇11進行至步驟 1120以驗證相關聯之間是否為完全非傳送間㉟。在 .· mo情不錢資騎務關財驗雜全非傳送間隔 - ❺制在於#不傳送話務時僅存在著傳送間隔907以及完 ‘ 全非傳送間隔908。因此,在步驟112〇中控制器ι〇ιι驗 證相關聯之間隔是否為完全非傳送間隔。作為驗證結果 • 時,若相關聯之間隔為完全非傳送間隔908,則控制器1011 ' 進行至步驟1130以停止RRI傳送。然、而,若相關聯之間 隔並非完全非傳送間隔而為傳送間隔,則控制器1〇11進行 至步驟1150以設定並傳送零傳輸率RRI值,因為不存在 反向話務。零傳輸率RRI指示反向話務通道之資料傳輸率 或封包大小為0的資訊。意即,資料傳輸率或封包大小可 • 具有〇值的RRI被稱為零傳輸率。當控制器1〇11自 步驟1120進行至步驟1130時,由於相關聯之間隔為在其 中不傳送反向控制訊號之完全非傳送間隔,因而傳送 被停止。 圖12為說明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用於在基地 0中接收RRI之裝置的方塊圖。將參看圖12詳細描述根 據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用於在基地台中接收RRI的 裝置。 接收控制器1211對接收RRI之間隔以及不接收 29 1323620 21437pif.doc RRI之間隔進行分類。基本上,所述間隔被分為如圖9中 • 所說明之傳送間隔以及非傳送間隔。控制器1211可根據反 向話務之存在而進一步分類出非傳送間隔中之部分非傳送 間隔。因此,RRI接收控制器12n產生rrj接收控制訊 號以接收RRI符號且接著將產生之rr〗接收控制訊號輸出 • 至RR1接收及PN序列解擾單元122〗。在不接收RRi訊號 之間隔(諸如,完全非傳送間隔)的狀況下,RRI接收控 春 制态1211透過該Rjy接收控制訊號而命令接收及pN 序列解擾單元1221停止該接收過程。當接收亿幻訊號時, RRI接收控制器1211透過RRI接收控制訊號而控制 接收及PN序列解擾單元1221以接收並處理rri訊號。而 後’RRI接收及PN序列解擾單元1221根據RRI接收控制 訊號而在由基地台接收器(未於圖12中說明)所接收之無 線電訊號中接收載運來自PN序列解擾器(未於圖12中說 明)之RRI之訊號。RRI接收及PN序列解擾單元1221執 行已接收之訊號的PN序列解擾過程。經解擾之訊號被輸 •入至Walsh解擴展器1223。Walsh解擴展器1223將輸入訊 號Walsh解擴展,並將經解擴展之訊號輸出至rri符號儲 存與組合單元1225。 當接收經Walsh解擴展之訊號時,RRI符號儲存與組 合單元1225回應於自RRI接收控制器1211接收之RRI符 號組合控制訊號而儲存並組合RRI符號。意即,當重複傳 送RRI符號至少兩次時,RRI接收控制器1211產生RRI 符號組合控制訊號且而後將產生之訊號傳送至RRI符號儲 30 21437pif.doc 合使該單元1225纪合先前符號與當 非最ί傳當前傳送之腦 於™)中。當經由二 舰符號—合=== ^Γ/Γΐ 器1227解碼該符號。如上述,經由 練碼^^來Ϊ碼M符號並經由⑶,6)解碼器 RRI資訊。们儿§解碼益1227執行解碼過程時’輸出 中接二舰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在基地台 明之第一^如的控制流程圖。將參看_ 13描述本發 性實施例在基地台中接收邮訊號的過程。 行婉由控制器1211在步驟131Q中驗證是否正在進 務通道之話務接收。作為驗證結果時,若正 Γ則控制器1211進行至步驟洲。否則, i1 步驟i32G。控制器mi驗證是否正在 向話務時^ ^便當根據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而傳送反 非傳送間隔中正常傳送舰符號。意即, 傳送RRI^H ’在非傳送間隔中之部分非傳送間隔中 器⑵1產生此,當接收反向話務時,RRI接收控制 號以及人用於完全腿接收之腿接收控制訊 參看圖D且合控制訊號。因為舰接收操作類似於 ^ -斤撝述之操作,所以省略其詳細描述。 ^作為步驟1310中之驗證結果時,若未正在進行 31 1323620 21437pif.doc 話務接收,則RRI接收控制器12Π進行至步驟132〇以驗 證當前時間是否對應於完全非傳送間隔。作為步驟132〇 中之驗證結果時,若當前時間對應於完全非傳送間隔,則 RRI接收控制器1211進行至步驟丨330以停止反幻接收。
由於如參看圖9所描述的,完全非傳送間隔是其中不存在 反向話務之間隔,因而不在反向控制通道中之任—通道上 傳送訊號。然而,作為步驟1320中之驗證結果時,若當前 時間並非完全非傳送間隔,則RKJ接收控制器1211二行 至步驟1350以接收部分rrj。接收部分之原因在於 在=傳送反向話務之間隔巾傳送零傳輸率㈣值。因此, 可藉由使用部分RRI而執行諸如反向外迴路功率控制 (outer-loop P〇Wer contr〇1)之額外功能。若在步騾 中當前時縣不傳送反向話務之間隔,則#前時間對應於 完全非傳_隔抑或不存在反向話務之傳送間隔。若 時間並非完全非傳送間隔時,可接收部分趣。w
料非=月f'用於使用封包傳送之通訊系統時,可在資 枓非傳㈣隔中降低DRI通叙傳送功率以及平 :咸,:器:Ϊ由使用獨立於DRI通道之資料輸 誤差。當擴展此方法並將其應用 統犄,可減少根據資料傳送之錯誤率。 ’、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秋 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發 和識,#增树輪♦叫發明之= 32 1323620 21437pif.doc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之某些示範性實施例之以上及其他示範性目 的、特徵以及優點由結合所附圖式來閱讀之以上詳細描述 而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 圖1為說明行動通訊系統中之習知控制通道之不連續 傳送(DTX)模式的時序圖。(圖1中之某些誤差描述了 韓國申請案中之誤差點。) 圖2為說明當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而傳送 資料封包以及DRI符號時資料傳輸率指示器(dri)符號 之傳送功率的時序圖。 圖3說明當圖2中所建議之傳送方法應用於lx Evolution Data Only (lxEV-DO)修訂版 A (Rev-A)之反 向傳輸率指示器(RRI)傳送時傳輸器的結構。 圖4為說明當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而在 lxEV-DO Rev-A之DTX模式下傳送RRI訊號時圖2中之 情形B的控制流程圖。 圖5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在 lxEV-DO Rev-A之DTX模式下之反向資料及控制通道的 傳送狀態。 圖6為說明當以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的三 種方法中之一種方法而傳送DRI值時接收器中之DRI偵測 的控制流程圖。 圖7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示範性實施例之在 1323620 21437pif.doc 1XEV_D〇ReV-A系統中的基地台之接收器的方塊圖。 圖8為根據本判之第—示範性實施例當驗證腿通 道時的控制流程圖。 圖9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之在高速 封包育料(HRPD)行動軌系統巾的DTX;j^式下之 通道之傳送的時序圖。 圖10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自行 動台傳送RRI §孔號之結構的方塊圖。 圖11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自行 動台傳送RRI控制資訊的控制流程圖。 圖12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用於 在基地台中接收RRI之裝置的方塊圖。 圖13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示範性實施例的在基 地台中接收RRI訊號的控制流程圖。 貫穿該等圖式’相同圖式參考數字應指示相同元件、 零件以及結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3 ' 104、m、122 ' 131、133、134、135 :間隔 141 .間隔/反向話務通道 211 :實例 212 : DRI 通道 213 :習知方法 214、215、216 :方法 301-305、307 :訊號產生器 34 1323620 21437pif.doc 306 :編碼器/調變器 308a-308g :增益調整器 309 :增益控制器 310 :劃時多工器 311a-311e :不連續單元 312 :不連續性控制器 313 :正交擴展器 314 :偽雜訊(PN)產生器 315a、315b :基頻濾波器 320a、320b、321 :加法器 410-416 :步驟 500、502、504、506、507、508 :間隔 541 :反向話務通道 600-616 :步驟 701a-701c :類比前端 702a-702c :缓衝器 703a-703c :指狀處理器 704 :搜尋器 707、708、709、712 :各通道偵測器 710:引導通道不連續性偵測器 800-816 :步驟 900、902、906、907、908 ··間隔 93卜933 :實例 1011 :控制器 35 1323620 21437pif.doc 1021 : RRI序列選擇器 1023 :編碼器 1025 : Walsh 擴展器 1027 : PN序列擾碼與傳送單元 1110-1150 :步驟 1211 :控制器 1221 : RRI接收及PN序列解擾單元 1223 : Walsh解擴展器 1225 : RRI符號儲存與組合單元 1227 :解碼器 1310-1350 :步驟 ACK :確認 DRC :資料傳輸率控制 DSC :資料源控制 P0、Pd :傳送功率 RRI :反向傳輸率指示器 t0-t4 :時間 36

Claims (1)

1323620 21437pif.d〇c 爲第9S126318號中文專利範圍無劃線修正本 十、申請專利範圍:
1.-種於行動通訊系統中傳送反向通道法 判斷一=連續傳送(祖)模式是否為開啟以及反 向話務通道是否被傳送; 、"若該模式為開啟,停止—資料傳輸率控制(DRC) ί二 通道及—#料源控制(DS〇通道
若該DTX模式為開啟且該反向話務 停止一引導通道之傳送;
若該DTX模^為開啟且該反向話務通道未被傳送, 設定一資料傳輪率指示器(DRI)通道之一功率於一第一 功率準位’並於該第一功率準位傳送該DRI通道;以及 若該反向話務通道被傳送,設定該DRI通道之該功率 於一第二功率準位,並於該第二功率準位傳送該DRI通道, 其中該DRI通道包括代表該反向話務通道之一資料傳 輸率之資訊,且第一功率準位大於或等於〇且小於該第二 功率準位。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傳 送反向通道之方法,其中右始反向話務通道未被傳送,僅 在一預定義之時間期間輸出於該第一功率準位之該DRI通 道0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傳 送反向通道之方法,更包括若該反向話務通道被傳送,傳 送該引導通道。 37 1323620 21437pif.doc 包括 4. 一種於行動通訊系統中傳送反向控制通道之方法, 觸-不連續傳送(DTX)模式是㈣開啟以及一反 向話務通道是否被傳送; 、、若該DTX;^為開啟,停止一資料傳輸率控制⑽ 通道、確< (ACK)通道及一資料源控㈣(DSC)通道 之傳送; >若該DTX模式為·且該反向話務通道未被傳送, 停止一引導通道之傳送; 若該DTX模式為開啟且該反向話務通道未被傳送, 停止二資料傳輸率指示器(DRI)通道之傳送;以及 若該反向話務通道被傳送,設定該DRI通道之一功率 於第一功率準位’並於該第二功率準位傳送該腦通道, 其中該DRI通道包括代表該反向話務通道之一資料傳 輸率之資訊。 ' 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傳 控制通道之方法’更包括若該反向話務通道之傳送 被判疋於該DTX模式,傳送該引導通道。 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傳 Ϊ ί 之方法,更包括若觀向話務通道被傳 达’傳达該引導通道。 7.-種於行動通㈣統中傳送反向控制通道之裝置, 包含· 一不連續性控制器,其用以判斷—不連續傳送(dtx) 38 21437pif.doc 模式是否為開啟以及—反向話務通道是否被傳送;若談 DTX模式為開啟,停止—資料傳輸率控制(drc)通道: -賴(ACK)通道及—資料源控制(DSC)通道之傳 右該DTX輪式為開啟反向話務通道未被傳送停 了引導通道及—㈣傳輸耗(DRI)通道之傳送;
一傳輸器,若該反向話務通道於該DTX模式被傳送, 該傳輸II用轉送該DRJ通道及該反向話務通道, 輸率ii^DRI通道包括代表該反向話務通道之—資料傳 8. —種於行動通訊系統中接收反向控制通道之方法, 包括· 驗證多個反向控制通道之傳送是否為關閉,或當在一 傳送⑽X)模式中資料以一反向被傳送日=證 »边2控制通道之傳送是否賴啟在—設定功率準位;
若一反向話務通道以該反向被傳送,驗證一資料傳 击ϋ制(DRC)通道、一確認(ACK)及 ^ 制(聰)通道之傳送是㈣關; 、制控 〜t證該啦模式是否為開啟,以及一引導通道及-貝;,輸*指示11 (DRI)通道是否為關閉; 、右該DTX模式為開啟,該反向話務通道未被傳送, 於翻^傳送,驗親反向話務通道之傳送是否 、§Λ 核式被傳送;以及 依據&證之結果,接收該些反向控制通道及該反向話 39 1323620
務通道, . 其中依據包括代表該反向話務通道之一資料傳輪率之 實訊之該DRI通道,該反向話務通道被接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傳 送反向控制通道之方法,更包括若該反向話務通道於該 DTX模式被傳送,接收該引導通道。 。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 φ 傳送反向控制通道之方法,其中當在該DTX模式中資料 僅在一預定義之時間期間以該反向被傳送時,該些反向控 制通道之該DRI通道在該設定功率準位為開啟。 11. 一種於行動通訊系統中接收反向控制通道之裝 置,包含: 、 一控制器’其用以驗證至少二狀態; 一第一狀態包括當在一不連續傳送(DTX)模式中資 料以一反向被傳送時,多個反向控制通道之傳送為開啟, 其中該DTX模式、一資料傳輸率'控制(DRc)通道、一 籲 確認(ACK)通道及一資料源控制(DSC)通道之傳送為 關閉; 一第二狀態包括該DTX模式為開啟,以及一引導通 道及一資料傳輸率指示器(DRI)通道為關閉, 其中:¾•該DTX模式為開啟,該反向話務通道未被傳 送’以及該DRI通道被傳送,該控制器驗證該反向話務通 道之傳送是否於該DTX模式;以及 一接收器,其依據驗證結果用以接收該些反向控制通 1323620 2 1437pif.doc ϋ及該反向話務通道, 其中依據包括代表該反向話務通道之一資料傳輸率之 ΐ訊之該DRI通道,該反向話務通道被接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 馎送反向控制通道之裝置,其中當在該DTX模式中資料 僅在一預定義之時間期間以該反向被傳送時,該接收器接 收在該設定功率準位為開啟之該些反向控制通道之該Dri 通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丨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 傳送反向控制通道之裝置,其中該些反向控制通道包括該 資料傳輸率控制(DRC)通道、該確認(ACK)通道及該 資料源控制(DSC)通道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u項所述之於行動通訊系統中 傳送反向控制通道之裝置,其中若該反向話務通道於該 DTX模式被傳送,該接收器接收該引導通道。
TW95126318A 2005-07-18 2006-07-18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a reverse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packet data TWI32362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50065057 2005-07-18
KR20050065527 2005-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6022A TW200706022A (en) 2007-02-01
TWI323620B true TWI323620B (en) 2010-04-11

Family

ID=3766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5126318A TWI323620B (en) 2005-07-18 2006-07-18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a reverse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packet data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903595B2 (zh)
JP (1) JP4763051B2 (zh)
KR (1) KR100770877B1 (zh)
CN (1) CN102026360B (zh)
AU (1) AU2006270663B2 (zh)
BR (1) BRPI0612985A2 (zh)
CA (1) CA2611967C (zh)
RU (1) RU2379845C2 (zh)
TW (1) TWI323620B (zh)
WO (1) WO20070111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0596B2 (en) * 2005-07-20 2012-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mmetric mode of opera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FI20065676A0 (fi) * 2006-10-25 2006-10-25 Nokia Corp Menetelmä radioresurssien hallitsemiseksi, ja radiojärjestelmä
KR20080084739A (ko) * 2007-03-15 2008-09-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패킷 수신 방법
WO2008145153A1 (en) * 2007-05-29 2008-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280421B2 (en) * 2007-08-10 2012-10-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KR101531503B1 (ko) * 2007-09-10 2015-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harq를 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US7949315B2 (en) * 2007-09-25 2011-05-24 Broadcom Corporation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and data rate control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CN103262619B (zh) 2010-12-22 2016-11-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台、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118814B (zh) * 2011-01-21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orb业务的伪导频切换方法及设备
EP2557866A1 (en) * 2011-08-08 2013-02-13 Alcatel Lucent Transmit power control
US8792407B2 (en) 2012-02-21 2014-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ower re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166834B2 (en) * 2012-06-20 2015-10-20 MagnaCom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rrupt symbol handling for providing high reliability sequences
US9078266B2 (en) * 2012-10-11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on access terminals
US9161308B2 (en) * 2013-08-26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autonomous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 access terminals
US9641415B2 (en) * 2014-03-04 2017-05-02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mless SCTP failover between SCTP servers running on different machines
BR112017010800A2 (pt) * 2014-11-25 2017-12-26 Huawei Tech Co Ltd aparelho de controle de energia, dispositivo lateral de red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energia
US10237587B2 (en) * 2016-06-10 2019-03-19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Transporting out-of-band signals in distributed cable systems
US10362498B2 (en) * 2017-07-14 2019-07-23 Cavium,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receiver processing acceleration and latency redu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1922B2 (ja) * 1996-06-14 2003-09-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Cdma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伝送方法および信号伝送装置
US6347081B1 (en) 1997-08-25 2002-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ower reduced transmission of speech inactivity
US6377809B1 (en) 1997-09-16 2002-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ructur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ES2432033T3 (es) * 1999-04-12 2013-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étodo para controlar la transmisión regulada de un canal dedicad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W-CDMA
KR100365334B1 (ko) 1999-05-31 2002-12-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단속적 채널 송신장치 및방법
AU766326B2 (en) * 2000-06-21 2003-10-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ating transmission of a data rate control channel in an HD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89816B1 (ko) 2000-06-24 2003-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통신시스템의 전송율제어 정보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02007372A2 (en) 2000-07-13 2002-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ximum distance block coding scheme
US6922389B1 (en) * 2000-11-15 2005-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high data rate system
US6850499B2 (en) 2001-01-05 2005-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69711B1 (ko) 2001-01-18 2005-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AU2002241387B2 (en) 2001-03-26 2005-04-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verse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040315A1 (en) * 2001-08-20 2003-02-27 Farideh Khaleghi Reduced state transition delay and signaling overhead for mobile station state transitions
KR100547720B1 (ko) 2001-11-19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송신전력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US6717924B2 (en) * 2002-01-08 2004-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hold mode
US7076263B2 (en) 2002-02-19 2006-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partial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SI)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KR20030077908A (ko) 2002-03-26 2003-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에 대한 전력제어 방법 및장치
US6788963B2 (en) * 2002-08-08 2004-09-07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obile nodes in multiple a states
US7630321B2 (en) 2002-09-10 2009-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te assignment
US8081598B2 (en) * 2003-02-18 2011-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er-loop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605864B1 (ko) 2003-04-29 2006-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이 역방향 데이터 전송속도를 결정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전력 제어 방법과 그 장치
KR100964669B1 (ko) * 2003-05-10 2010-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속 패킷 데이터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이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S20050201296A1 (en) * 2004-03-15 2005-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 Reduced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US9277455B2 (en) * 2005-05-04 2016-03-01 Alcatel Lucent Flow-bas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11967A1 (en) 2007-01-25
AU2006270663B2 (en) 2009-10-29
JP2009502085A (ja) 2009-01-22
JP4763051B2 (ja) 2011-08-31
BRPI0612985A2 (pt) 2010-12-14
RU2008101895A (ru) 2009-07-27
KR100770877B1 (ko) 2007-10-26
RU2379845C2 (ru) 2010-01-20
TW200706022A (en) 2007-02-01
CN102026360A (zh) 2011-04-20
CN102026360B (zh) 2015-11-25
US20070015529A1 (en) 2007-01-18
US7903595B2 (en) 2011-03-08
KR20070011144A (ko) 2007-01-24
AU2006270663A1 (en) 2007-01-25
WO2007011149A1 (en) 2007-01-25
CA2611967C (en) 2011-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3620B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through a reverse channe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packet data
US668092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combining in a high data 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093138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link quality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1179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ernary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913543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hen sharing downlink bandwidth between wide area network usage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JP2005526410A (ja) 複数のハンドオフ基準を利用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JP2012526435A (ja) 補足的パイロットシンボルの生成によるチャネル推定を向上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95996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外側ループ電力制御
WO200004693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tracking
JP2003244063A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パケット伝送方法
KR100938067B1 (ko) 복합 자동 재전송 방식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데이터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1223744A (zh) 用于在针对分组数据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反向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