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3526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the signal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the signal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3526B
TWI293526B TW094121567A TW94121567A TWI293526B TW I293526 B TWI293526 B TW I293526B TW 094121567 A TW094121567 A TW 094121567A TW 94121567 A TW94121567 A TW 94121567A TW I293526 B TWI293526 B TW I2935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m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1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6394A (en
Inventor
Seigo Nakao
Yasuhiro Tanaka
Nobuo Higashida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Ntt Data Sanyo Syste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Ntt Data Sanyo System Corp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0616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6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3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35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293526· β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訊方法以及收訊技術,特別是關 於發出封包(packet format)格式之訊號、接收封包格式之訊 號的收訊方法及裝置以及收訊方法及裝置。 【先前技術】 在無線通訊中,一般而言乃希望有效利用有限的頻率 丨資源。有效利用頻率資源的技術之一,係適應性陣列天線 (adaptive array antennay)技術。 適應性陣列天線技術係控制經由複數個天線分別收發 訊之訊號的振幅與相位,而形成天線之指向性圖形 (pattern)。亦即,具備適應性陣列天線之裝置,係分別使 經由複數天線所接收之§fL 5虎的振幅與相位產生變化,並分 別加鼻經過、邊化之複數的收§fL 魂,再接收與符合該振幅 與相位之變化量(以下,稱之為「加權」)的指向性圖形的 •天線所接收的訊號同等的訊號。此外,藉由對應加權之天 線的指向性圖形送出訊號。 在適應性陣列天線技術中,用以算出加權之處理的其 中例’係一種根據表小平方决差(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法的方法。在MMSE法中,做為賦予加權之 最適值的條件,係以威能(Wiener)解較為人所知,此外, 計算量較直接解開維納解為少的漸化式也同樣為人所熟 知。漸化式係使用例如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s,遞 迴式最小平方)算法或LMS(Least Mean Square,最小均方) 5 317200(修正版) 1293526 等適應算法。另—方面’以資料之傳送速度之高速化 〃傳送π口貝之改善為目的,有時會對資料進行多載波調 、交,以傳送多载波訊號(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曰本特開平10-210099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利用適應性陣列天線技術,使資料之傳送速度高速化 的技術中,有一種 MIM0(Multiple Input Multipie 〇utput, 多重輸入與多重輸出)系統。該ΜΙΜΟ系統之發訊裝置與 收訊裝置分別具備有複數天線,且對應各個天線分別設定 一個頻道。亦即,針對發訊裝置與收訊裝置之間的通訊, 設定達到最大天線數的頻道,以提升資料傳輸速度。此外, 在上述ΜΙΜΟ系統中結合用以傳輸多載波訊號之技術時, 可進一步使資料之傳輸速度高速化。另一方面,為了使發 訊裝置所送出之訊號可利用收訊裝置正確予以接收,因 此,一般而言發訊訊號,包含有係為既知訊號之前文訊號 (preamble) 般而吕,如文訊號(preamble signal)係以固 疋圖形(pattern)規定。但是,顧及到無線傳輸經路與封包 利用效率,只要前文訊號之圖形變化,即可針對無線傳輸 經路之特性等,實現彈性(flexible)之無線通訊系統。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狀況而創作者,其目的在提供一種 使剷文訊號之圖形產生變化的發訊方法以及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其中一個形態的發訊裝 317200(修正版) 6 1293526 'ί1備生成部’係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 2ΛΓ、δ的後段,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线不同之第 使;心2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在-面 == 以及規定含有一部份之封包格式的其他 發㈣ 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的生成部,·以及 &11 σ用以迗出產生於生成部之封包訊號。 赤= 康上述形態,由於可切換成預定之封包格式與規定 1封包格式之其他封包格式中任—個,因此可 如…線通訊系統的互換性、或封包利用效率的提升。 少可包定,封包格式中所含有的-部份中,至 八: °°孔破中、應使用在傳輸經路推定的部 二式份封包格式之其他的封 封包訊號。 w…、線通訊系統之無線農置接收 包含於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2既知訊號,係 f可為被規定成在複數天線之各者間互有相關性,而第2既 亦可為在被對應至複數各個天線之各者的同 :疋:。在該情況下,即使由複數之天線送出第“ 使對應第1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裝置接收第!既 包含於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 射為被規定成在複數系列各者間互相具有相關性=第 既知訊號係可為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的同時進行 規定者。此時,即使將第1既知訊號做為複數系列而予以 317200(修正版) 7 1293526 •傳送,亦可使對應第1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裝置接收第i 既知訊號。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係一種發訊方法。該方法係規定有 f: 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1既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 个之弟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 ^、、i。;,亚在—面使用該封包格式、以及規定 ^部份之該封包格式的其他封包格式中任—個的同時, 產生封包訊號。 有.規形態亦是—種發訊方法。該方法係具備 ΐ置:第二訊系統中的第1既知訊峨 2gf4^ 錢不同之第2無線通㈣統中的第 无知讯唬的封包格式,並在一 :含有一部份之該當封包格式的其:二中= 由生成:驟中所規定之封包袼式中抽出的一部份中, 八知訊μ、應使用在傳輸經路推定的部 二對,在生成步驟t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i ::=2無線通訊系統,亦可使用多载波訊號:’、包含二 封包格式的第1既知訊號,可為規定成 、]σ間互相具有相關性,而第2既知訊 亦了 = :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定者。 可為 数之各糸列具有相互相關性,而第2既知 317200(修正版) 8 1293526 訊號亦可為在被對應至複數之各系列的同時進行規定者。 此外’尚具備有:監視非對應第2無線通訊系統而對 1無線通訊系統之通訊裝置的存在的步驟,生成步驟係可 根據監視結果,在選擇封包格式與其他封包格式中任 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 本發明之另一其他形態係—種收訊裝置。該裝置係且 備有.收訊部,係從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 既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i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益 糸統中的: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使用該; :二、以及規定成含有一部份之該封包格式之其他封包 :式中任一個的發訊裝置,接收封 部分’推定傳輸經路特性;以及處理部, 係根據推疋部所推定之傳輸經 號中的資料。 ^處理包含於封包訊 之封述:態,即使應接收之封包訊號對應複數種類 之封包格式,亦可接收上述封包訊號。 包: #定部’係針對收訊部應接收之封 其=包=存包含於封包 封匕先I式的訊號的形式的 收訊部所接收之封包訊號的夂、_^艮據該關係’針對 與處理部可依照由特定部所特定以特定。而推定部 時,係根據所接收之封包^格式進行處理。此 之封包格式,因此可省略心封包訊號 、知封包格式之種類的步驟。 317200(修正版) 9 1293526 - 本發明之另一其他形態係一種收訊方法。該方法係浐 規定有在第i無線通㈣統中㈣!既知訊號的後段^ 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 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使用該封包格式、以及規定成 含=一部份之該當封包格式之其他封包格式中任一個的發 喊置,接收封包訊號的收訊方法,該方法係根據所接^ 之封包訊號的第2既知訊號中、應使用於傳輸經路推定的 #部分’推定傳輸經路特性,並根據所推定之傳輸經路特性, 處理包含於封包訊號中的資料。 詈之另一其他形態,同樣是一種發訊裝置。該装 =二備有:儲存第U線通訊系統所蚊之第i既知郭 ;;、弟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所規定之 =既知訊號的記憶部;選擇將第2既知訊號配置於前頭 二:之封包格式’與在第2既知訊號前段另配置第工既知 戒號之封包格式中任一個的選摆 挥 擇^,収湘獅部所選 ►擇之封包格式傳送訊號的發訊部。 此可^康上述形態’由於可切換第1既知訊號之有無,因 互㈣無線21㈣統中’選擇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之 互換性,與封包利用效率的提升。 本發明之另一其他形能,Η
Mm 心、R樣是一種發訊裝置。該裝 置係具備有··用以儲存使用 通心絲便用硬數戴波傳送訊號之第1無線 通成系統所規定之第1既釦邻 m㈣h b,以及使用與在第1無線 逍戒系統中用以傳送訊辦夕哉 ^ ,°之载波數相同之載波數,而由複 數天線平行傳送訊號之第2盔娩 罘無線通訊系統所規定之第2既 317200(修正版) 10 1293526 m 、分之封’用以選擇將第2既知訊號配置於前頭部 於之與在第2既知訊號前段另配置第1既知訊 二=的選擇部;以及利用選擇部所 々式傳运汛號的發訊部。 此可:形恕’由於可切換第1既知訊號之有無,因 互換t ㈣統中,選擇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之 互換性,及封包利用效率的提升。 元之 • 儲存在。己‘}·思部的第2既知訊號,亦可依照在 =、:中應傳送訊號之天線的數量規定複數之種類:! =根據天線數變更第2既知訊號之圖形,故可改善通訊 勺柊:„選擇第2既知訊號係配置於前頭部份的封 匕’只要應傳送訊號的天線數變為丨個,亦可配 規定複數之種類之第2既知訊號中的一個。即 複數變為1個,由於係使用對應複數天線中之-個的第2 ,既知訊號’因此無需切換成第1無線通訊系統。 當選擇部係選擇在第2既知訊號前段又配 訊號之封包格式時,亦可在第】既知訊號與第2= 之間’配置顯示配置有第2既知訊號之訊息的資訊。由; 既知訊號之後方插入顯示配置有第2既知訊號之 讯息的-貝讯’因此可向第!無線通訊系統之通訊 知後段訊號的内容。 ―此外,復具備有:監視非對應第2無線通訊系 應弟1無線通訊系統之通訊裝置的存在的監視部,而選擇 317200(修正版) 11 1293526 選擇封包格式。由於 的有無進行第1既知 也不會對其他通訊裝 部係可根據監視部所得之監視結果, 係根據第1無線通訊系統之終端裝置 訊號有無的切換,因此即使進行切換 置造成影響。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 具㈣1預定之封包格式所規定之訊號經由複 列舍出的發訊部;儲存應配置於封包格式之前頭部分之既 t訊號的記憶部;將既知訊號配置於封包格式之 日守,選擇既知訊號係由複數天線在同_ 的;刀 置’與既知訊號係由複數天線在不同時序内發出= 任一種配置的選擇部。 - 勺 的配Γ康,係變更應由複數天線發出之既知訊號 、用以=擇訊號之傳送品質與封包之利用效率。 ¥出應傳送訊號之無線傳輸經路之特性的導出 亦可㈣料出之無料輸經路的特性, f靡* 4 …、根據…、線傳輸經路之品質變 更叫由複數天線發出之既知訊號的構成,因此, 合無線傳輸經路之品質的既知訊號的構成。 ^ 本發明之另一其他形態,同樣是一種發訊方 法係規定··使用旛赵恭、士爲、、, "亥方 規定之笛丄运訊號之第1無線通訊系統所 用以丄Γ訊號’以及使用與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 ===數相同之載波數,而由複數天線平行 選二= 訊系統所規定之第2既知訊號,再 汛5虎配置於前頭部分之封包格式,與在第2 317200(修正版) 12 !293526 一。孔號刖奴另配置第1既知訊號之封包格式中任—種才夂 式,以傳送訊號。 本發明之另一其他形態、,同樣是一種發訊方法。該方 '係具備··儲存第1無線通訊系統所規定之第1既知㈣, ^與第!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所規; 八弟2既知訊號的步驟;選擇第:既知訊號配置於前頭部 格式’與在第2既知訊號前段另配置第1既知訊 ^L格式中任—種格式的步驟;以及利用選擇步驟所 k擇之封包格式傳送訊號的步驟。 法係ί::之另一其他形態,同樣是-種發訊方法。該方 '、/、備有:儲存使用複數載波傳送訊號之第丨無線通訊 系ί =定之第1既知訊號,以及使用與在第1無線通訊 夭^亚傳送訊號之載波數相同之載波數,而由複數之 、,、、、’仃傳送訊號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 訊號的步驟·、登裡时# ^ 凡心心罘2既知 擇將弟2既知訊號配置於前頭部份之封包 ,ϋ 在第2既知訊號前段另配置第1既知訊號之封包 二ΓΓ式的㈣;以_用選擇部所選擇之封包 軺式傳运矾號的步驟。 線通2存步驟中儲存的第2既知訊號,可依照在第2無 、琴擇統f應傳送訊號之天線數來規定複數之種類。當 ΐ,::庫:擇既知訊號配置於前頭部份的封包格二 數之種線數變為1個,亦可配置規定複 第2既號中的一個。而當選擇步驟選擇在 段另配置第1既知訊號之封包格式時,亦 317200(修正版) 13 1293526 可在第1既知訊號與第2既知 •第2既知訊號之訊息的資訊。°就之間,配置顯示配置有 應第1^線視非對應第2無線通訊系統而對 步驟係可柜:在;ί通訊裝置的存在的監視步驟,選擇 根據在Μ㈣所得的監視結果 式。在進行儲存之步驟中儲存Μ當9伴了匕不 號之^“ Τ保存的乐2既知訊號,係包含訊 複數2才目異的㈣部份,進行選擇之步驟亦可選擇:由 .的第2 4在同—%序内分別傳送複數之部分之至少一個 的昂2既知訊號的配置, — 内分別傳送複數部分之至少在不同之時序 導出應傳送訊號之無線傳輪的配置。 ’亦可根㈣❹之無線傳輸經路的特性,選擇第 2既知訊號的配置。 :發明之另一其他形態’同樣是一種發訊方法。該方 =對於應由複數天線並列發出之訊號應配置於封包格式 ,日士 =頭部分之既知訊號,選擇既知訊號由複數天線在同一 Ί 内傳送的配置’與既知訊號由複數天線在不同之時序 内傳送之配置中任一種配置。 本毛月之其他形恶,同樣是一種發訊方法。該方法係 祐、備有.將預疋之封包格式所規定之訊號經由複數之天線 、’列發出的步驟;儲存應配置於封包格式之前頭部分之既 2號的記憶步驟;將既知訊號配置於封包格式之前頭部 /刀 選擇既知訊號由複數天線在同—時序内發出的配 置舁既知Λ號由複數天線在不同時序内發出的配置中任 Μ 7200(修正版) 14 1293526 、一種配置的選擇步驟。導出應傳送訊號之無線傳輪經路特 =步驟’及選擇步驟、及可根據所導出之無線傳輸經路 的特性,來選擇既知訊號的配置。 且本發明之其他形態,係一種發訊裝置。該發訊裝置係 八肴生成邛,係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i既 头λ唬的後段,配置與第丨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線 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在一面使用 該封f格式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以及發訊部,用以發 出由雨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號;其中,包含於前述生 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1既知訊號,係被規定成在複 f天線之各相互相具有相雜,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被 、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定者。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同樣係—種發訊裝置。該發訊裝 置係具備:生成部,係規定有在第i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 无知就的後段,配置與第i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 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在一面 使用該新包格式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以及發訊部,用 =發出由前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號;其中,包含於前 =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中的第1既知訊號,係被規定 、在複數系歹J之各者互相間具有相關性,而第2既知訊號 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狀各者的㈣進行規定者。 本fx明之其他形悲’同樣一種發訊裝置。該發訊裝置 係具備:生成部,係規定有在第i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1 既知Λ说的後段’配置與第i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 317200(修正版) 15 1293526 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在一面使 用該封包格式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以及發訊部,用以 ^出由前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號;其中,包含於前述 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1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 =天狀各者㈣時進行規定者,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 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定者。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同樣係—種發訊裝置。該發訊裝 係八備生成和係規定有在第J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 ^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i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 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在一面 使用該封包格式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以及發訊部,用 以發出由前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號;#中,包含於前 述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中的第丨既知訊號,係在被對 應至復數系列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定者,而第2既知訊號 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定者。 較佳的是,對應前述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工 無線通訊純與第2無線通訊系統,係使❹載波訊號。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係一種發訊方法。該發訊方法係 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i既知訊號的後段,配 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 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在使用該封包格式之同時,產 生封包訊號中’包含於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i既知 訊=,係被規定成在複數天線之各者間互相具有相關性, 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行 317200(修正版) 16 1293526 規定者。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同樣係一種發訊方法。該發訊方 糸規定有在第!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i既知訊號的後 ^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中 白士弟2既知喊的封包格式,並且在使用該封包格式之同 卜產生封包訊號’其中’包含於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 既知訊號,係被規定成在複數系列之各者間互相具有相 士性,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的同 4進行規定者。 本务明之其他形態,同樣係一種發訊方》去。該發訊方 ^係規^有在第〗無線通訊线中的第丨既知訊號的後 ^配置與第i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中 士昂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在使用該封包格式之同 4 ’產生封包訊號,其巾’包含於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 —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
=者’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 時進行規定者。 J 本發明之其他形態,同樣係一種發訊方法。該發訊方 =係狀有在第丨無線通㈣統中的第丨既知訊㈣後 ^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中 士弟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在使用該封包格式之同 時’產生封包訊號’其中’包含於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 1〜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 疋者’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的同 317200(修正版) 17 1293526 時進行規定者。 此外,上述構成要素之組合、以及在方法、裝 =、記錄媒體、電腦程式之間進行變換之本發明的表現者、, 在做為本發明之形態時同樣有效。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使前文訊號之形式產生變化 的發訊方法以及裝置。 文化 【實施方式】 ^在具體說明本發明前,先敘述概要。本發明之實施例, 係關於由具備有複數天線的發訊裝置,以 線的收訊裝置所構成的讀。系統。此外,本;=天 ΜΙΜΟ系統係藉由多載波、具體而言〇ρΐ)Μ(〇ΓΛ〇§〇η&ι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分頻多工)調變方式 傳送訊號,此外,所傳送之訊號係以封包格式規定。封包 才β式的鈿頭σ[3伤配置有韵文§孔號,接收訊號的收訊裝置係 根據前文訊號進行AGC(Aut〇matic Gain Control,自動增 益控制)之設定、時序同步、及載波再生。根據MIM〇系 統,係由發訊裝置之複數天線傳送獨立之訊號,而收訊裝 置則精由適應性陣列訊號處理將接收之訊號分離,並進行 所希望之訊號的解調。 另一方面,在發訊裝置周邊有時會存在未對應MlM〇 系統之收訊裝置。(以下,將未對應ΜΙΜΟ系統之系統稱 為「習知系統」)。習知系統係與ΜΙΜΟ系統相同,藉由 OFDM調變方式傳送訊號,但不同於ΜΙΜΟ系統,係在發 317200(修正版) 18 1293526 置與收訊裝置間設定一個頻道而傳送訊號。在此,雖 然若附加僅對應ΜΙΜΟ系統之前文訊號,則可縮小mim〇 系統之封包格式中的訊號冗長度,但在習知系統中,由於 無=辨識上述前文訊號,因此有時無法辨識訊號之到來。· 此時,只要習知系統係使用CSMA,無法正確執行載波感. 測二結果,將發生雖做出訊號未傳送之判斷而本身卻已奋 出訊號的情形,因此會增加訊號衝突之發生機率。 春 相對地,在ΜΙΜΟ系統中,若亦在僅對應MIM〇系統 之前文訊號的前段附加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時,習知 系統之收訊裝置亦可辨識前文訊號。結果,將不易產生前 述問題。但是,由於係附加對應2個系統的前文訊號,因 此在ΜΙΜΟ系統之封包格式中的訊號冗長度會變大。為了 解決該問題,本實施例的發訊裝置係當其周邊存在有對應 習知系統之收訊裝置時,可將對應習知系統的前文訊號附 加於蝉包格式的前頭。另一方面,當在其周邊未存在對應 鲁習知系統之收訊裝置時,則在封包格式的前頭不附加對應 習知系統的前文訊號。 第1圖顯不本發明實施例的多載波訊號的頻譜。該訊 號之頻譜係相當於習知系統所傳送的多載波訊號,以及由 ΜΙΜΟ系統的一個天線傳送的多載波訊號。在此,習知系· 統係设定為依據IEEE802.11a規格的無線, AreaNetwork’區域網路)(以下,依據IEEE8〇2 lu規格的 無線LAN亦稱為「習知系統」)。一般係將〇FDM方式中 的複數載波的一個稱為副載波,但在此係由「副載波號碼 317200(修正版) 19 1293526 ―指定1個副載波。在IEEE802.11a規格中如圖所示,係規 ‘定有副載波號碼「一 26」到「26」的53個副載波。此外, 副載波號碼「〇」係為了降低基帶訊號中的直流成分的影 響,而設定為空值(null)。此外,各個副載波係以 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二元相移鍵控)、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鍵控)、 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調 變)、64QAM進行調變。 另一方面’在ΜΙΜΟ糸統中’係使用副載波號碼「一 28」到「28」為止的副載波。因此,所使用之副載波數為 「56」,此外,副載波號碼「0」如前述一般,係設定為空 值。 第2圖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封包格式的構成。該構成 係相當於習知系統之通話頻道。OFDM調變方式,一般係 以傅里葉(Fourier)變換的大小與防護間隔的符號數的合計 •做為一個單位。在本實施例中係將該1個單位設定為 OFDM符號。此外,在習知系統中,由於傅里葉變換的大 小為64(以下’係將一個FET(高速傅里葉變換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點稱為「FET 點」)、防護間隔(guard interval) 的FET點數為16,因此OFDM符號相當於80FET點。 封包訊號係由前頭起配置「40FDM符號」之「前文訊 號」、「10FDM符號」之「訊號」、任意長度之「資料」。前 文訊5虎係在收訊裝置中用以進行AGC設定、時序同步、 載波再生等而傳送之既知訊號。指令為控制訊號,資料係 20 317200(修正版) ^93526 ,、應由發訊裝置傳送至收訊裝置的情報。此外,如圖所示, 40FDM符號」之「前文訊號」係被分離為「2〇FDM符 谠」之「STS(Short Training Sequence)」與「20FDM 符號」 =「LTS(L〇ng Training Sequence)」。STS 係由 i 〇 個訊號之 單位「tl」到「tio」所構成,一個單位「tl」等係成為16fet 點。如上述一般STS係將時間區域之單位設定為丨6FFT點 (定向),但在頻率區域中,係使用前述第丨圖所示之53副 _ f波中的12副載波。此外,STS特別是使用在AGC的設 定、時序同步。另一方面’ LTS係由2個訊號之單位「T1」、 「Τ2」,與2倍長的防護間隔「GI2」所構成,一個單位「τι」 等係成為64FFT點(定向),「GI2」係成為以卯丁點(定向)。 LTS特別是被使用於載波再生。 第1圖所示之頻率區域的訊號,係標示為s_ 26 26,其 下標係表示副載波號碼。若使用上述標記,則習知系統之 STS係以下式表示。 [數式1] >"26· 26 sqrt(13/6){0,0, 1+丄 -卜丄 〇, 〇, 〇, 1+丄 〇, 〇 0°: °〇; 0: S°o;J〇,α α α〇, 0ϊ〇, α '1"j,〇> 〇I °'1+10:0* 0 ^ 1 1+j」係表示經過QPSK調變之STS的訊號點。 第3圖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〇〇的概念。通 訊系統100係包含發訊裝置1〇、收訊裝置12。此外,發訊 裝置10,包含有被統稱為發訊用天線14之第i發訊用天 線14a、第2發訊用天線14b,而收訊裝置12則包含被統 317200(修正版) 21 1293526 稱為收訊用天線16之第1收訊用天線16a、以及第2收訊 —用天線16b。 發訊裝置10雖發送預定之訊號,但係由第丨發訊用天 線14a與第2發訊用天線i4b發送不同的訊號。收訊裝置 12係經由第1收訊用天線i6a以及第2收訊用天線i6b, 接收由第1發訊用天線14a與第2發訊用天線14b所發送 的訊號。另外,收訊裝置12係藉由適應性陣列訊號處理, 分離所接收之訊號,使經由第丨發訊用天線14a與第2發 成用天線14b所發送之訊號獨立解調。在此,若將第丨發 δ孔用天線14a與弟1收訊用天線16a之間的傳輸經路特性 设成hll、將第1發訊用天線14a到第2收訊用天線16b 之間的傳輸經路特性設成hl2、將第2發訊用天緣14b到 第1收訊用天線16a之間的傳輸經路特性設成h21、將第2 發訊用天線14b到第2收訊用天線16b之間的傳輸經路特 性设成h22時,收訊裝置12可藉由適應性陣列訊號處理, 只令hll與h22有效,並以使第1發訊用天線與第2 發訊用天線14b所傳送之訊號能夠獨立解調之方式進行動 作。 在此’說明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例如分別由第3圖 之第1發訊用天線14a與第2發訊用天線14b傳送STS時 的課題。將第1發訊用天線14a所傳送之訊號設成si(t)、 第2發訊用天線14b所傳送之訊號設成S2(t)、而將雜訊設 成nl⑴以及n2⑴時,由第1收訊用天線i6a所接收之訊 號XI (t)、第2收訊用天線16b所接收之訊號X2(t),係如 22 317200(修正版) 1293526 下式所示。 ~ [數式2] X1 (t) = hi 1S1 (t)+h21 S2(t)+n1 (t) X2(t) = h12S1(t)+h22S2(t)+n2(t) 第1收訊用天線16a所接收之訊號之16FFT單位下的 強度,如下式表示。 [數式3] _ Z|X1(t)|2=ZX1(t)X*1(t) =Σ [hi 1S1 (t)+h2162(t)+n1 (t)}{h*11 S*1 (t)+h*21 S*2(t)+n*1 (t)} =h11h*11 Σ S1(t)S*1(t) + h21h*21 Σ S2(t)S*2(t) + hi 1h*21 Σ S1(t)S*2(t) +h*11h21 Σ S*1(t)S2(t) + hi 1 Σ S1(t)n*1(t) + h21 Σ S2(t)n*1(t) + h*11 ZS*Kt)n1(t) + h*21 Σ S*2(t)n1(t) + In1(t)n*1(t) 在此,若使用JS*l(t)S2(t)=Xc,ES*i⑴nj(t)=05 | nj(t) | 2与〇的關係,貝ij強度將如下式所示。 [數式4] Σ |X1 (t)|2=|h11 |2+|h21 |2+h11 h*21 X*c+h*11 h21 Xc =|h11 |2+|h21 |2+2Re[h11 h*21X*c] 所送出的訊號si⑴與S2(t)為同一個,此外,當hi 1 =一 h21時,接收之訊號的強度會變為Ο,因此收訊裝置 12之AGC不會正確進行動作。此外,一般而言,在資料 區間内,Xc會變小至被視為0的程度,因此資料區間的接 收電力會變為I hll | 2+ | h22 | 2。因此,資料區間與STS 區間的收訊電力的差,係如數式4右邊第3項所示,變為 2Re[hll*21X*c]。由此得知,當STS區間之Xc較大時, 23 317200(修正版) 1293526 STS區間的電力與資料區間的電力會產 此概無法正常進行動作。因此,對 充而^ 係需要習知系統之STS與其他之STS,:、:而; 值最好在較低值。 W者的相互關係 ▲接著’說明將前述之適合於Μ細系統之STS等之 附加於封包格式之前頭部份時的問題點。附加有適 μ統m號的封包訊號經由發訊裝置送出 時’收訊裝置12可接收該封包訊號。另—方面,無圖式之 習^系統的收訊裝置,也會接收附加有適合於讀〇系統 之前文訊號的封包訊號。但是,由收職置預先保持之習 知糸統下的前文訊號,係不同於附加於封包訊號的前文訊 號,^匕,即使在兩者間進行相關處自,相關值也不會大 於預定值。結果’將使收訊裝置無法檢出封包訊號。此曰外, 當收訊裝置與發訊裝置—體構成通訊裝置時,前述動作係 相當於無法利用通訊裝置檢出封包訊號,因此通訊裝置奋 發出訊號。該情形係相當於在通訊裝置中無法正確執行& 波感測’因此容易產生訊號衝突。 第4圖顯示發訊裝置1〇之構成。發訊裝置1〇係包含 有··資料分離部20 ;統稱為調變部22之第〗調變部22&、 第2調變部22b、第N調變部22η;統稱為無線部24之第 1無線部24a、第2無線部24b、第Ν無線部24η;控制部 26 ;以及第Ν發訊用天線14η。此外,第1調變部22&係 包含有:錯誤訂正部28 ;交錯(interleave)部30 ;前文訊號 附加部 32 ; 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n,反相高速 317200(修正版) 24 1293526 傅里葉變換)部34; GI部36;正交調變部38,第i無線部 24a包含有:頻率變換部4〇 ;放大部42。 資料分離部20係根據天線數分離應傳送之資料。錯誤 訂正部28係在資料中進行用於錯誤訂正的編碼。在此,係 進行褶積編碼(c〇nv〇iutional encode),該編碼率係由預先 ,定的數值中選擇。交錯部3G係進行褶積編碼後之資料的 父錯。财文訊號附加部32係在封包訊號的前頭附加前文訊 號。在此’前文訊號附加部32所附加之前文訊號係、規定複 數之種類,並根據控制部26之指示選擇任一種,詳細内容 如後文所述。 IFFT部34係以FFT點(定向)單位進行IFFT (Inv⑽ Fast Fourier Transform ),並將使用複數之副載波載波之頻 率區域的訊號變換為時間區域的訊號。〇1部36係在時間 區域的資料中,附加防護間隔。如第2圖所示,附加於前 文訊號與資料訊號之防護間隔有所不同。正交調變部38 2進行正交調變。頻率調變部4〇係將正交調變之訊號頻率 變換為無線頻率的訊號。放大部42係放大無線頻率訊號的 功率放大器。最後,由複數之發訊用天線14以並列方式發 出訊號。此外,在本實施例中,係將發訊用天線14的指向 性設定為無指向性,並設定發訊裝置1〇為未進行適應性陣 ,訊號處理之裝置。控制部26係控制發訊裝置1〇的時序 等,並利用前文訊號附加部32選擇應附加之前文訊號。 該構成係以硬體之方式,可藉由任意電腦的cpu、記 隐體以及其他的 LSI(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大型積 317200(修正版) 25 1293526 肢電路)來貫現,而以軟體之方々 如 的和4十— 式’則可藉由編碼於記憶體 的程式來實現,而在此係描诫茲山 +丄 係知述错由上述裝置之聯繫而實現 '^功能區塊。因此,相關之辈去 關之菜者對於上述功能區塊可僅藉 由硬體,或僅藉由軟體,哎蕪由* _ ^猎由軟硬體組合之各種形式來 貫現之事實應有一定之理解。 第5圖係顯示控制部26白勺構成。控制部%係包含有:
k擇邛110 ’ |£視部112 ;傳輸經路特性取得部114 ;記憶 部 116 〇 纪憶部116係儲存習知系統所規定之前文訊號,以及 ΜΙΜΟ系統所規^前文訊號。亦即,記憶部ιΐ6係在習 知系統之前文訊號的後段,儲存配置有ΜΙΜ〇系統之前文 訊號的封包格式。如前所述,習知系統與ΜΙΜ〇系統係使 用多載波訊號。此外,ΜΙΜΟ系統係由複數之發訊用天線 14以並列方式發出訊號。此外,以ΜΙΜ〇系統規定之前文 訊號,係根據應傳送訊號之發訊用天線14的數量規定複數 之種類。有關規定複數種類之前文訊號,容後文再述。 ΜΙΜΟ系統之前文訊號與第2圖所示之習知系統的前文訊 號相同,亦規定應包含有STS與LTS。在此,STS與LTS 之5虎形式不同。 監視部112係監視非對應ΜΙΜΟ系統而對應習知系統 之通訊裝置的存在。在此,發訊裝置1 〇與無圖示之收訊裝 置’ 一體構成通訊裝置係例如構成對應ΜΙΜΟ系統之基地 局裝置。收訊裝置係由所接收的訊號中,搜尋由習知系統 之通訊裝置所接收的訊號。亦即,判斷所接收之封包訊號 317200(修正版) 26 1293526 :封包格式是否相當於第2圖所示之 監視部112係當收訊裝 二;糸統的封包格 ;統所規定之封包訊號時,即判斷;庫=,則出習知 置不存在。另-方面,當收訊裝=二知系統之通訊裝 知系統所規定之封包訊號時,即判斷存:::内檢測出習 之通訊裝置。 存在有對應習知系統 ^經路特性取得部114係導出與收置& ;線傳輸經路的特性。無線傳輸經路的特性係以二:: 式測定。其中_種方法係以第 :=預… 定,另-方法係由包含發訊裝L。之二置乂2進行測 前者相火认A U之通讯裝置進行測定。 路的特置10朝收訊裝置12傳送之無線傳輸經 逆之U / 從收訊裝置12朝發訊裝置10傳 線傳輸經路的特性。此外,在前者的情況下,係由 12之通訊裝置,對包含發 ^置通知測定結果。在此,無線傳輸經路的特性係包;;訊 丨汛7力、延遲分布、延遲擴散、錯誤訂正等特性。 、k擇邛11 〇係根據監視部丨〗2的監視結果,選擇封包 袼式。在此’係規定2種封包格式。第6圖⑷、⑴係 顯示由選擇部no所選擇之封包格式。第6圖⑴係對應 ΜΙΜΟ系統之前文訊號配置於前頭部分之封包格式(以 下、稱之為「專用格式」)。在此,係將發訊用天線】4中的 第1發汛用天線14a與第2發訊用天線1仆設為發出訊號 之天線,並在上段顯示由第丨發訊用天線14a傳送之訊號 的封包格式,並在下段顯示由第2發訊用天線14b傳送之 27 317200(修正版) 1293526 訊號的封包格式。由第1發訊用天線14a傳送「STS1」與 •「LTS1」做為前文訊號,而由第2發訊用天線14b,傳送 「STSa」與「LTSa」做為前文訊號。在此,「STS1」與 「LTSa」、以及「LTS1」與「LTSa」,係彼此形式互異的訊 號。上述訊號之詳細内容於後文敘述。 第6圖(b)係在對應ΜΙΜΟ系統之前文訊號的前段 另外配置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的封包格式(以下,稱 》之為「混合格式」)。在此,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的STS 與LTS,係分別以「先前用sTS」與r先前用LTS」表示。 此外’關於先前用STS的形式,參考第2圖之說明。此外, 對應ΜΙΜΟ系統之前文訊號的部分,係與第6圓(a )相 同。在此,在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與對應MlM〇系統 之前文訊號之間,配置有「訊號(signal)」。「訊號」中,包 3頒示配置有對應MIM〇系統之前文訊號的訊息的資訊。 因此’「即使係由習知系統之通訊裝置接收該封包訊號,亦 ,可^「訊號」❸内容中去除該封包訊號。此外,顯示配置 有别文Λ遽之訊息的資訊,可以是封包訊號的長度,亦即 只要能夠判斷出某一訊號持續某段時間即可。在混合格式 中,「習知用STS」、「習知用LTS」、「指令」的部分的副载 波數,係不同於後段部分的副载波數。 上專用格式因冗長的訊號成分較少,故可提升格式的利 =效率3彳面,混合格式因附加有對應習知系統之封 2號,故可利用對應習知系統之通訊裝置檢測出。當監 視口p 112未檢出斟虛习习a么 +應&知糸統之通訊裝置時,選擇部11 〇 317200(修正版) 28 1293526 係遠擇專用格式,當臣 '訊装置時,I,丨、皿見112檢測出對應習知系統之通 ^則遠擇部110選擇混 。 亦即,選擇部丨0 擇專用格式或混人格U艮據監視部112之監視結果’選 在此,專用格式可種格式’並產生封包訊號。 包格式。此外,所抽出的抽Γ部分之混合格式的封 使於傳輪經路推定的部分。在此,應 ^的「LTS广:路推疋的部分’係相當於第6圖(a)、(b) 7 LTS1」與「LTSa」。 導 卜"^擇^110係根據傳輸經路特性取得部114所 =之=線傳輪經路的特性,選擇LTS的配置。第7圖 圖(6ΓΗ '示選擇部110所選擇之仍的格式。第7 在奸、、,雖以專用格式記載,但亦可以混合格式記载, “月況下’ ΜΙΜΟ系統的前文訊號的部分係如圖示。第 圖=顯示由複數之發訊用天線14在同一時序内分別 卜傳达LTS的情形(以下,將上述格式稱之 2_用天線-傳送「㈣」,而由第2發= 天線14b傳送「LTSa」。第7圖⑴顯 天線14在不同時序内分別傳送LTS的㈣(以τ,/上用 述之格式稱之為「分離袼式」),如圖所示「1;181」與「灯仏 的傳送時序並不相同。 」 連續格式因冗長的訊號成分較少,故可提升格式的利 用效率。另一方面,分離格式係由於以不同時序傳送 「LTS1」與「LTSa」,因此可降低訊號間的干擾,因此由 3】7200(修正版) 29 1293526 後述之收訊裝w丨 _ '量、加權向量的推定經路特性的推定、響應向 傳輸經路特性取得二所取確得= 未較閾值更為擇 選擇分離格式。 錄更m時,則選擇部110 第8圖係顯示係為於藉由馮 k用的關係之發訊用天㈣H M10進行選擇時所使
Mil# 、 ^赉5孔用天線所傳送之STS形式 的關係。此外’有關LTS在 气 係經由選擇之形式。广士 Ξ …兄明但LTS同樣 在此,圖的縱向顯示發訊用天線14 的條數,而圖的楛而目海-Μ — ^ ^ 口的知向則顯不對應發訊用天線 使用之發訊用天線14以;5ά 川木數,應 穴深14以及與該天線對應之STS。亦即,去 發訊用天線14的條數為Γι時 田 捕、、,明〇 i」8才,係由弟Ϊ發訊用天線l4a “白口用STS。此外,選擇部ιι〇係在專用格式的情況 下’只要應發出訊號之發訊用天線14的條數變為】,亦可 傳送Μ则系統所規定之「⑽」。藉此,可省略切換至 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的切換動作。 此外i成用天線14的條數為「2」時,係由第i發 訊鼓線Ua傳送「伽」,而由第2發訊用天線14b傳 ' STSa」。此外’發訊用天線14的條數為「^」時,係 由第1發訊用天線14a傳送「STS1」,由第2發訊用天線 14b傳达「STS2」,而由第3發訊用天線14c傳送「§丁处」。 在此,用以解決前述問題,係將「STS1」、「STSa」、「sTs2」、 厂STSb」以相互相關值會變小的值予以規定。 317200(修正版) 30 1293526 此外,具有:根據發訊用天、線14的條數為 由第2發訊用天線l4b …厂日”錢為丨2」時之 STSaj,^^^ 「STSb MW 弟發訊用天線⑷所傳送之 之的不同,對收訊裝置12通知發出訊號 =用域14的條數的功能。因此,上述STS會依照 σ收汛衣置12所接收之訊號辨識出「STSa」與「STSb 的私度而有所不同。亦即,係進行規定使「8瓜」盘「灯处 間的相互相關值變小。 ^ - 此外,發訊用天線14的條數係由控制部26決定。_ =部%係根據傳輸經路特性取得部114所取得之無線傳ς 、、二路的特性’決定發訊用天線14的條數。 輪經路的特性良科,可增加發訊用天線14的條數1 傳 外’控制部26亦可根據應傳送之資訊的容量決定發訊用天 線14的條數。例如··當應傳送之資訊的容量較大時,即增 加發訊用天線14的條數。 一第9圖係顯示收訊裝f 12的構&。收訊裝f 16係包 含:第N收訊用天線16n;統稱為無線部5〇之第i無線部 50a、第2無線部50b、第N無線部50n ;統稱為處理部52 之第1處理部52a、第2處理部wb、第N處理部52η ;統 稱為解調部54之第1解調部54a、第2解調部54b、第Ν 解凋部54η;資料結合部56;控制部58。此外訊號係包含: 、、先稱為無線收訊訊號200之第1無線收訊訊號2〇〇a、第2 無線收訊訊號200b、第N無線收訊訊號2〇〇n ;統稱為基 帶(base band)收訊訊號202之第i基帶收訊訊號2〇2a、第 317200(修正版) 31 1293526 2基帶收訊訊號2〇2b、第N基帶收訊訊號2〇2n;統稱為合 成訊號204之第丨合成訊號2〇4a、第2合成訊號2〇仆、$ N合成訊號204η。 收訊裝置12係介由收訊用天線16,由第4圖之發訊 衣置10接收封包訊號。無線部係根據無線頻率之無線 收訊訊號200進行基帶之基帶收訊訊號2〇2間的頻率變換 處理、放大處理、AD變換處理等。在此,無線收訊訊號 200的無線頻率,係被設定為對應5GHz帶的頻率。此外, 為了檢測時序亦進行相關處理。處理部5 2係對基帶收訊訊 號202進行適應性陣列訊號處理,並輸出相當於所發出之 複數訊號之合成訊號2〇4。解調部54係進行合成訊號2〇4 之解調。亦即’處理部52係根據所接收之封包訊號中之對 應ΜΙΜΟ系統的前文訊號中,應使用於傳輸經路推定的部 分、亦即’第6圖⑴、⑴所示之「咖」#,推 輸經路純。此外,處理部52係《輯定之傳輸經路特 性,進行包含於封包訊號中的資料處理。另外,亦進行防 護間隔的去除、FFT、解交錯、解調。資料結合部%係對 應弟4圖之資料分離部2G,結合分別由解調部“所輸出 之訊號。控制部58係控制收訊裝置12的時序等。 在J 1〇圖顯示第1無線部5〇a的構成。帛1無線部50a 係 w : LNA(l0W noise amplifier,低雜訊放大部)部 6〇 . 頻率變換部62,·正交檢波部64 ; AGC66 ; a ,. 相關部70。 又佚口丨Μ , 頻率變換 LNA部60係放大第1無線收訊訊號2〇〇&。 317200(修正版) 32 1293526 部62係對做為處理對象之訊號進行無線頻率帶,與 中間頻率間的頻率變換。AGC66係自動控制增益,使訊號 的振幅變為AD變換部68之動作範圍内的振幅。此外,在 AGC66的初期的設定中,係使用接收訊號中的STS,並進 仃控制使STS的強度接近預先設定的值。ad變換部68係 將類比Λ號變換為數位訊號。正交檢波部64係對中間頻率 之訊號進行正交檢波,使之產生基帶之數位訊號,並做為 第1基孓收訊訊號202a加以輸出。此外,一般而言基帶訊 號係包含有同相成分與正交成分之兩種成分,因此應以兩 條訊號線顯示,但是在此考量到圖的明瞭性而僅以一條訊 號線顯示基帶訊號。以下亦同。 為了由弟1基V訊號202a檢出STS,相關部70係以 第1基帶收訊訊號202a與預先儲存之STS進行相關處理, 並輪出相關值。在ΜΙΜΟ系統中,因STS係以發訊用天線 14的一個單位設定,因此相關部7〇係對複數之sts分別 進行相關處理,並輸出複數的相關值。相關值係經由無圖 不之訊號線,輸入第9圖的控制部。控制部58係根據由複 數之相關部7 0所輸入的複數相關值判斷封包訊號是否開 始收汛’並將該訊息通知處理部52、解調部54等。此外, 為了進行複數訊號的解調,必須決定對應各訊號之處理部 52與解调部54的为配’並通知處理部52、解調部54等。 弟Π圖係顯示相關部70的構成。相關部係包含: 先前STS用相關部330 ; STSa用相關部332 ; STSb用相 關部334 ;選擇部336。 317200(修正版) 33 I293526
Sa用相關部332係先儲存將STSa變換為時間區域 列的相關值(以下訊號f列與所接收之訊號系 ^ %之為「2天線用相關值」)。STSb用 係先儲存將STSb變換為時間區域之訊號系 估’並計异已儲存之訊號系列與已接收之訊號 ^ 之為3天線用相關值」)。 、> 用相關部%〇係先儲存將前述習知用sts變 ^時間區域之訊號系列,或是將習知用仍的部份的副 载波權換為時間區域之訊號系列。接著,習知sts用 ::"330係叶异已儲存之訊號系列與已接收之訊號系列 !!相關值(以下,稱之為「1天線用相關值」)。此外,先 '/用才目關β 330所儲存之訊號系列,可相當於對應 M〇系統之STS,例如相當於第8圖之STSJ。 、、擇P 336係比較2天線用相關值、3天線用相關值、 1天線用相關值的大小,並選擇最大的相關值。無圖示之 推定部係根據所選擇之相關值,決定傳送資料之發訊用天 、〇條數亦即,2天線用相關值較大時決定發訊用天 線14的條數為「2」,3天線用相關值較大時決定發訊用天 、良々铽數為3」’ 1天線用相關值較大時則決定發訊用 天線14的條數為「1」。 弟12圖係顯示第!處理部❿的構成。第工處理部 ^ ^ ^ 3 5成部80 ;收訊響應向量計算部82 ;參考訊 號j隐卩84。合成部8〇係包含··統稱為計算部%之第i 乘P 86a、第2乘算部86b、第N乘算部86n,·以及加算 317200(修正版) 34 1293526 部88。此外訊號係包含:統稱為收訊加權訊號2〇6之第工 收訊加權訊號206a、第2收訊加權訊號2〇6b、第N收訊 加權訊號206η ;以及參考訊號208。 參考訊號記憶部84係儲存LTS1等。此外,亦根據習 知STS用相關部330所選擇之STS,來選擇LTS。 收訊響應向量計算部82係根據基帶收訊訊號2〇2、參 考吼唬208,計异收訊加權訊號2〇6,以做為對應發訊訊號 _之收訊訊號的收訊響應特性。收訊加權訊號2〇6的計算方 法可為任意之計算方法,但其中一例係如以下所示,可根 據相關處理來進行。此外,收訊加權訊號2〇6與參考訊號 208 ’不僅由第1處理部52a内輸入,亦經由無圖示之訊號 線,而由第2處理部52b等輸入。在以χ1 〇)表示第i 基▼收訊訊號202a、以u(t)表示第2基帶收訊訊號202b、 以SI ( t)表不對應第i發訊用天線14&之參考訊號2〇8、 以S2 ( t)表不對應第2發訊用天線丨仆之參考訊號2〇8 >時,xl(t)與X2(t)係如下式所示。 [數式5] X“t) = hnSXtHhAft) x“t) = h12Si(t)+h22S2(t) 、在此’係無視雜音的存在。第1相關行列係設定E 為整體平肖,而如下式所示。 [數式6] 35 317200(修正版) !293526 R . ΓECxtSH E[XiSDs 1 ' [ECx2sn ECx2SD^ 參考訊號208間的第2相關行列R2亦依照下式進行 計算。 订 [數式7] R . ΓEC^SD EC^SD^
2 ~ E〔S2Si〕E〔S2SD 、 ^ 最後,乘异第2相關行列R2之逆行列與第丨相關行 列R1 ’而求出下式所示之收訊響應向量。 [數式8]
收訊加權訊號206係由收訊響應向量導出。此外,收 _讯加權訊號206可藉由LMS算法等適應運算法來導出。 乘算部86係以收訊加權訊號2〇6對基帶收訊訊號2〇2 進行加權,加算部88係加算乘算部86的輸出,並輸出合 成訊號204。 α 第13圖顯示發訊裝置1G之傳送處理的流程圖。監視 部112係監視對應習知系統之通訊裝置是否存在。對應習 知系統之通訊裝置存在時(S1G的γ),選擇部iig選擇混 各式⑶2)。另-方面,對應f知系統之通訊裝置不存 在時(s10的N),選擇部10則選擇專用格式(si4)。此 317200(修正版) 36 I293526 ♦:停係由記憶部116選擇對應發訊用 之條數的STS與ITS (S16),並配置於所選 發訊裝置H)則是傳送封包訊號(Sl8)。 、才。式内。 第14圖顯示發訊裝置1〇之傳送處理的 i專輪經路雜取射卩114絲得無㈣輸經料=圖例 取传錯誤率。無線傳輸經路的特性良好時(咖的Y), =即,錯誤率低於閾值日夺’選擇部11〇選擇連續格式 S52)。另一方面,當無線傳輸經路的特性不良時(s^o 的W,則選擇冑11〇選擇分離格式(s54)。此外,選擇部 =0係由記憶部116選擇對應發訊用天線14之條數的⑺ ” LTS (S56),並配置在所選擇的格式内。發訊裝置切 則傳送封包訊號(S58)。 以上,係說明已說明之實施例的變形例。變形例之發 訊破置係舁第4圖的發訊裝置丨〇為相同形態,收訊裝置則 與第9圖龍訊裝^ 12 ^相同形態。因此,乃省略發訊裝 置之構成的說明。第15圖(a)至⑴係顯示本發明之變 形例之封包格式的構成。第15圖(a)為第6圖(b)的變 形例’係混合格式的變形例。第15圖(a)之「STS1」、「s丁%」 之後係與第6圖(b)相同。但是,在第15圖(a)中,第 2發訊用天線14b亦分配有「習知用STS」、「習知用[π」、 「訊號」。此時’例如係對分配於第2發訊用天線14b之「習 决用 STS」專’進行 cdD ( Cyclic Delay Diversity,週期 性延遲變異)。
亦即’係在分配於第2發訊用天線i4b之習知用STS 317200(修正版) 37 1293526 中,相對於分配於第1發訊用天線14a之習知用STS,進 行時序移位。在此,如圖所示,進行CDD之「習知用STS」 係以「習知用STS + CDD」表示。此外,第3發訊用天線 14c中分配有「習知用STS」等時亦同。如上所述,包含 於先别格式之「習知用STS」、「習知用LTS」,係在複數各 發㈣天線14間具有相互關連性。在此,所謂的「關連」 如前所述,係指CDD。此外,「STS1」、「STSa」等係分別 .對應複數之發訊用天線14而進行規定。 弟15圖(b)係顯示對應第15圖(a)之混合格式之 f用格式°第15圖⑴的專用格式,係規定抽出部分之 ^ 15圖(a)的混合格式。在此,—部份係相當於「挪1」、 STSa」、LTSl」、「LTSa」、「訊號」、「f料〗」、「f料 亦即’省略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以及訊號。此外,第 =圖⑴係形成與第6圖(a)相同的構成。第Μ 亦頦不對應第15圖(a )之、、曰入 } 笫Η岡⑴格式之專用格式,相當於 弟15圖(b )的變形例。第J f 自箆Η同,、、 弟15圖(C)的專用格式係藉由 "a)的混合格式中,抽出與第15圖(b)不同 之一部份而進行規定。 )不同
在此’一部份係相當於「知 + 〇3D」、「LTSl」、「LTSa「自知用阳」、「習知用STS 」LTSa」、「訊號」、「資料! 「杳祖 亦即,係省略「習知用T TQ 貝料2」。 口占 用1、「習知用LTS + rnn 「― 唬」、「訊號+ CDD」、「ST 」、訊 用以預先辨噃穿立θ杜 ^以」。此外,收訊側係 預先辨識九兄疋使用第15圖( 或弟15圖(c)所示之 丁之封包格式, 封包格式中㈣—個做為專用格式。 317200(修正版) 38 1293526 此外’為特錢接收之封包ffl料混合 :,第11圖之相關部70亦可進行相關處理專二 二”〇會先儲存:包含於混合格式中的訊號的开;相關 含於專用格式令的訊號的形式間"以及包 :規定成第15圖⑷所示,專用格式係規定= !; :'J !a 11 ^^ ^r t ^ μ sxs,, 4 ^ 口。式之汛號的形式,並儲存「STS1」,做 、 格式之訊號的形式。亦即,前述之 3於專用 別各個封包格式之差異的訊號的形式1係」係相當於可區 相^部70係以並列方式對所接收之封包訊號進行金 此Γ=Γ」之相關處理’以及與「_」之相關處理。 :二,:琢者的相關值較大時,由相關部70特定所接收之 L為混合格式’而當後者的相關值較大時,則由相 關部70特定所接收之封包訊號為專用格式。此外 圖的處理部52、解調部54等’係依照相關部70所特定之 封包格式,進行處理。 、 /接著說明其他變形例。截至目前為止的實施例以及變 形例中’係、說明分別對應複數發訊用天線14的封包格式。 在其他變形例中,収說明分別對應複數系列之封包格 式。發訊裝置係於複數的系列中配置對應Μ τ m 〇系統之前 文訊號,並於複數的系列配置資料。另一方面,在混合格 式的規定中,發訊裝置係在複數系列中的至少一個系列 中,配置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發訊裝置係藉由在對 應ΜΙΜΟ系統之前文訊號、#料_乘算導引(steering)矩 317200(修正版) 39 1293526 :,使配置上述訊號之系列的數量增加至複數之 =㈣量。此外,發訊裝置係在產生混合格式之封包訊 ^守,針對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進行cDD。以 曾 2矩陣的乘算,進行c D D之複㈣列的封包訊號,亦’導 為複數系列的封包訊號」。 行循二::前述導引矩陣中包含有:為了在系列單位中進 衣性&間移位,而使之進行CDD的成分。此外 不Η。如上述處理,發訊裝置會使複數系 =形,再分別由複數之發訊用天線“傳送經 ;: 系列的封包訊號。 臭數 成圖顯示本發明其他變形例的發訊褒置3〇〇的構 ^裝置300係包含:交錯部30;調變部314 加部%,·空間分散部318,·統稱為無線部Μ之第! 广24a、第2無線部2仆、第3無線部μ ,·統稱為發訊用天線14之第1發訊用天線心第 备訊用天線Ub、第3發訊用天線…、第天 ;以及控制部26。 X。用天線 錯誤訂正部2 8係在資縣由、仓> 碼。h h +中订用以錯誤訂正之編 馬在此,係用以進行槽積編碼,而編碼率係由預先規定 :數二選:錯部30係進行經_編竭之資料的交 出a 11’:錯部30係將資料分離為複數系列後再予以輸 出。在此’係分離為兩個系列。兩 相互獨立的資料。 貝丁十J。兄疋 317200(修正版) 40 1293526 ‘…凋’夂部3Η係分別對兩個系列的資料進行調變。前文 汛號附加部316係將前文訊號附加於經調變之資料。複數 系列的袼式訊號係根據前文訊號附加部316所附加之前文 應習知格式或專用格式。在此,附加前文訊號之 封包格式,係對應第6圖(a)、(b)或第15圖(&)至〇)。 此外,對應第15圖⑷至(c)時,在該階 並 行 CDD。 空間分散部318係藉由對複數系列之封包訊號中、對 應ΜΙθΜ〇系統之前文訊號與資料分別乘算導引矩陣,而產 生數量增加至複數之發㈣天線14之數量的前文訊號與 f料。在此,空間分散部318係在進行乘算前,將輸入之 别文訊號與資料的次數擴張至複數系列的數量。輸入之前 文訊號與資料的數量為「2」,在此,係以「购」為表。因 此,所輸入之前文訊號與資料係分別由「奶似丨」的向量顯 不。「此外,複數的發訊用天線14的數量為「4」,在此,係 2「N_」為代表。空間分散部318係將所輸人之前文訊 就與=料的次數由Nin擴張至N〇ut。亦即,將「犯似丨」 的向量擴張至「N_xl」的向量。此時,係在第犯… 列到第Nout列為止的成分中插入「〇」。 此外,導引矩陣S係如下所示。 [數式9]
S⑴=C⑴W 去導引矩陣係「NoutxNout」的矩陣。此外,w為正交 矩陣,且為「NoutxNout」的矩陣。正交矩陣的其中一例為 317200(修正版) 41 1293526 -沃爾什(walsh)矩陣。在此,1係顯示副载波號碼,利用導 •引矩陣之乘算,係以副載波為單位來進行。此外,c如下 所示,係使用於CDD。 [數式10] C(l)=diag(1 expH2Tr I 5/Nout)-expH2^ , ά (NoutH)/N〇ut)^ 在此,占代表移位量。亦即,空間分散部318係根據 分別對應增加之複數系列的各移位量,而以系列單位進行 籲循環的時間移位。此外,移位量係以系列為單位而被設定 成不同值。此外,如前所述,空間分散部318係針對對應 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與訊號而進行CDD。cdd係在變更 移位量的同時,針對複數之各個發訊用天線14來進行者。 例如··藉由對「習知用STS」進行CDD,產生「習知 用STS」、「習知用STS+CDD1」、「習知用STS斗⑶於」、 「習知用STS+CDD3」。在此,厂CDD1」、「CDD2」、「CDD3」 係,定成,同的移位量。如上所述,係規定對應習知系統 ⑩之則文讯號,在複數之各系列間具有相互之關連性。經過 上述處理後,空間分散部3 j 8會使複數系列之基帶訊號變 形。 無線/卩24係僅設置與發訊用天線14相同的數量。無 線部24係傳送變形之複數系列的封包訊號。此時,無線部 24係在使’交形之複數系列的封包訊號對應複數之發訊用 ^ 的同蚪進行傳送。此外,無線部24亦可由複數之 ’"fl: Π 14中的一部份傳送封包訊號。 固(a )至(c )係顯示發訊裝置300所傳送之訊 317200(修正版) 42 1293526 •:的=包格式。第17圖(a)係與第15圖“)相同,相 當於混合格式。在對應m统之前文訊號之「習知用 」自知用LTS」以及「訊號」申,如前所述,係以 如—「cdD1j、「CDD2」、「CDD3」所規定之移位量為根 進订CDD。藉由空間分散部18,「STS1,」至「STS4, 係相當於在第6圖(b)中由「STS1」、「STSa」等變形之」 ,號。亦即’「STS1,」至「灯84,」係相當於對「sTs\」、 STSa」等乘算導引矩陣之訊號。此外,「ltsi, 二 號Γ」、「資料Γ」等亦同。 ° 弟17圖(b)係顯示對應第17圖(a)之混合格式的 專用格式。第η圖(b)的專用格式係狀抽出部分之第 =圖U)的混合格式。在此,一部份係被規定成與第15 )相同。亦即,係省略對應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第 7圖(e)亦顯示對應第17圖(a)之滿合格式的專用格 式,相當於第17圖(b)的變形例。第17圖(c)的專用 格式係經由由第17圖⑴之混合 之-部份而進行規定。在此,-部份係I;定 成與弟15圖(c)相同。 根據本發日狀實施例,由於係在封包訊號之前頭部附 :習知系統之前文訊號,故可使習知系統之通訊裝置接收 封包訊號。並可維持與習知系統之互換性。此外,可對習 知糸統之通訊裝置通知封包喊之存在。此外,由於可防 =知系統之通訊裝置的訊號傳送,故可改善訊號之衝突 钱率。此外,可切換習知系統的前文訊號的有無,因此可 317200(修正版) 43 1293526 擇與習:系統之互換性,以及封包利用效率的提升。此 :卜文系統之崎置的有無,切換習知:統: :f广不會對其他通訊裝置造成影響。 改盖:線數,變更前文訊號的形 文。抓貝。此外,即使天線數由 卜 =:Γ?:其中一條的前文訊號,因此無需切: =:。此外’係在習知系統的前文訊號的後方插 因此可對習知系統的通訊裝置通知後段 =此外,因變更應由複數天線傳送之前文訊號的構成, 據訊號之傳送品質與封包之利用效率。由於係根 = 變更應由複數天線傳送之前文訊號 ::成,故付以選擇適合無線傳輸經路之品質的前文訊號 規定專祕式,以抽心合格式中的一部份, 因此可心變更所抽出㈣分’規定複數種類的專用格 ,:外,即使資料等之系列的數量少於發訊用天線的數 二由:進行了正交矩陣之乘算與循環性之時間移位處 旦’而传以使貧料㈣列的數量增加至發訊用天線的數 ==卜_對於對應Μ㈣系統之LTS,亦進行與資料系 之處理,因此,在進行形成通訊對象之無線裝置的 接收時,係被要求使用對應ΜΙΜΟ系統之LTS。係由 =接收之封包訊號中,自動特定對應該封包訊號的封包格 式’因此可省略通知封包格式之種類的步驟。此外,由於 可’略通知封包格式之種類的步驟,而得以提升傳輸效率。 317200(修正版) 44 1293526 以上以本孓明的貧施形態為基準進行說明。上述之 實施例均為例示,上述之各構成要素以及各處理程序的組 合可有各種變形例,且該等變形例亦涵蓋於本發明之範 圍,此一事項應為相關業者所理解。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係例示以iee纖.m規則為 心準之無線LAN ’做為習知系統。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 ^例如亦可使用其他通訊系統。此外,本發明係說明做 為疆〇系統之通訊系統1〇〇,但亦可使用其他通訊系 統。此外,亦無須傳輸多載波訊號。根據本變形例,本發 2適用於各種通㈣統_。亦即1知的純與通㈣ 、、先100’只要具有同—無線頻率之某種互換性即可。 r在本實施例中’如第15圖⑴、⑴、第17圖⑴、 所示,係規定專用格式’以抽出混合格式的一部份。 ^二斤謂的混合格式係規定將混合格式的一部份做為抽 勺礼式:此外’在抽出一部份時,如第15圖(1?)之「咖」 式,二=丄5圖(C)之「LTS1」等所示,係規定專用格 ^由^含於混合格式之複數構成要素中,直接抽出至 :構’例如抽出「LTS1」[亦即,形成預定 =成要素直接包含於專用格式,或完全不包含於專用格 3::種形態。但本發明並未侷限於上述形態,例如; 了規疋專料式,而抽出預定構成要素中的_部份。 t而言’在「LTS1」等中’可抽出後半1/2的部分 2用格式。此外’藉由使具有預定的期間週 稷數連結,而形成「隨」時,亦可規定專用格式, 3172〇〇(修正少 45 1293526 有預定期間職之訊號中的預定個數。藉由連結 ,、有預定週期之訊號’而形成「STS1」時,可抽 2個訊號做為專用格式。此外,具有 、 此盔irn /、虿預疋週期之訊號,彼 此無尚互為同一形態。上述方式亦適用於「以丨丨 據本變形例,可多樣地規定專用格式。此外,可詳細^ ,含於專用格式之前文訊號的期間。亦即,專用格式中即 只需包含有可進行收訊處理的前文訊號即可。 二 【圖式簡單說明】 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多载波訊號的頻譜圖。 ^圖為顯示本發明實施例之封包格式的構成圖。 !:圖為顯示本發明實施利之通訊系統的概念圖。 弟圖為顯不弟3圖之發訊裳置的構成圖。 f5圖為顯示第4圖之控制部的構成圖。 弟 6 圖(a)及(b) A T ^ r r~» 封包格式的圖。 4心心圖之選擇部所選擇之 弟7圖(a)及(b)為顯示第5圖 LTS格式的圖。 、伴。丨所砥擇之 弟8圖為使用於以第5同+、眩 係’顯示由發訊用天線數與由發二二 的關係圖。 Μ予k之STS形式 ί:圖為顯示又3圖之收訊裝置的構成圖。 第U圖為顯示第二之之Vf線部的構成圖。 第12圖為顯示第9圖圖之之第相^的構成圖。 口之弟1處理部的構成圖。 317200(修正版) 46 !293526 程圖。 第13圖為顯示第3圖之發訊裝置的傳送處理的順序流 第14圖為顯示第3圖的發訊裝置的傳送處理的順序的 其他流程圖。 第15圖(a)至(c)為顯示本發明之變形例之封包格 式的構成圖。 ° 第16圖為顯示本發明其他變形例之發訊裝置的構成 第17圖(a)至(c)為顯示由第16圖之發訊裝置傳 送之訊號的封包格式的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300發訊裝置 η 收訊裝置 14、14a、14b 發訊用天線 Μ、16a、16b 收訊用天線 20 資料分離部 22、22a、22b、22η調變部 • 24、24a、24b、24η、50、5〇a、50b、50ϋ 無線部 26、58控制部 28 錯誤訂正部 32 前文訊號附加部 36 GI 部 40、62頻率變換部 30 交錯部 : 34 IFFT 部 ,
38 正交調變部 L 42 放大部 52、52a、52b、52η 處理部 54、54a、54b、54η 解調部 60 LNA 部 56 資料結合部 ^ 47 317200(修正版) 1293526 —64 正交檢波部 66 AGC •68 AD變換部 70 相關部 80 合成部 82 收訊響應向量計算部 84 麥考訊號記憶部 86 計算部 100 通訊系統 110、 336選擇部 112 監視部 114 傳輸經路特性取得部 116 記憶部 314 調變部 330 STS用相關部 334 STSa用相關部 336 STSb用相關部 48 317200(修正版)

Claims (1)

1293526 十、申請專利範圍: ,〜種發訊裝置,係具備·· 生成部,係規定有在第i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1 既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丨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 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 在-面使用該封包格式、以及規定成含有一部份之該 封包格式之其他封包格式中任一格式的同時,產= 包訊號;以及 、 丨 發訊部’用以發出由前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發訊裝置,其中, 成:所規定之封包格式中所含有的一部份,至少二 有弟2既知訊號中、應使用在傳輸經路推定的部分 3. =申请專利乾圍第i或2項之發訊裝置,1中 :述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無線通訊系统: 第2無線通訊系統,係使用多載波訊號。 ^ 4·如申睛專利範圍第!或2項之發訊裝置,|中^ = Ϊ部: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1既:訊號,: 賴疋成在稷數天線之各者間互相具有 =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J H料利範圍第以2項之發訊裝置,其中,包含 1 &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 成r數系列之各者互相間具有::二 弟2既知讀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的同時進 317200(修正版) 49 1293526 行規定。 6. ::請專利範圍第】或2項之發訊裝置,其 備有: I /、 |視部,用以監視非對應前述第2無線 而對應前述第丨盔線通訊车绥 …、、σ糸、、先 ^ ”、、琛通汛糸統之通訊裝置的存在, 丽述生成部係根據前述監視部之監視結 :式與其他封包格式巾任-㈣式,並產;;包Γ 說0 7. -種發訊方法,係規定有在第Q線通訊系統 1既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 弟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 在一面使用該封包格式、以及規定成含有一部份之兮 封包格式之其他封包格式中任一格 ^ 包訊號。 了座生封 8· 一種收訊裝置,係具備有: Τ訊部,係用以從規定有在第!無線通訊系統中 =上既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 :弟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 ^,並且使用該封包格式、以及規定成含有一部份之 該封包格式之其他封包格式中任一格式的發訊。裝刀 置’接收封包訊號; 、 推定部’係根據前述收訊部所接收之封包訊號的 =2既知訊號中、應使用於傳輸經路推定的部分, 疋傳輸經路特性;以及 刀 處理部,係根據前述推定部所推定之傳輸經路特 317200(修 50 1293526 .性,處理包含於封包訊號的資料。 9.如申^利範圍第8項之收訊裝置,其中,復具備有: 寸疋部,係針對前述收訊部應接收之封包m號, ::儲存包含於封包格式的訊號的 號的形式的關係,並根據=:、對 定,斤接收之封包訊號的封包格式予以特 ^推定部與前述處理部係依照前述特定部所 %疋之封包格式進行處理。 的m方法係為從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 同之第2 &訊的後段’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 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 ;封tit用該封包格式、以及規定成含有-部份之 置其他封包格式中任一格式的發訊裝 接收封包訊號的收訊方法,其特徵為: 使用;^值=所接收之封包訊號的第2既知訊號中、應 根棱所始:經路推定的部分,推定傳輪經路特性,並 ^料。$之傳輸經路特性,處理包含於封包訊號的 u.—種發訊裝置,係具備·· 成邛係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1 2 1^#^後段’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统不同之第 <:、’’通汛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 义使用及封包格式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以及 ^用以發出由前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 317200(修正版) 51 1293526 r — 號; m 其中,包含於前述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 1既知,fl唬,係被規定成在複數天線之各者間互相具 有相關’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 各者的同時進行規定者。 12· —種發訊裝置,係具備: 生成部,係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i ⑨知《λ唬的後段’配置與第i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 • 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 在一面使用該封包格式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以及 發訊部,用以發出由前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 號; h其中,包含於前述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中的 第1既知訊號,係被規定成在複數系列之各者互相間 -、有相關11,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 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定者。 _ 13· —種發訊裝置,係具備: 生成部,係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i 既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 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 在—面使用該封包格式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以及 發訊部,用以發出由前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 y 其中,包含於珂述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 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 317200(修正版) 52 奶3526 規定者,而味 14. 各者的同時進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 種發汛裝置/係具備·· 生成部,係規定有在第丨無 既知訊號的後段,啦罢咖^ T 7 ^ 1 / 與弟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之第 在二糸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並且 = 吏用該封包格式的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以及 號;"戒部,用以發出由前述生成部所產生之封包訊 1其中’包含於前述生成部所規定之封包格式中的 既=Λ #u ’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的同時 15. ::定者’而第2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 您各者的同時進行規定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❹14項中任一項之發訊裝 ’其中’對應前述生成部所敎之封包格式的第上 :線通A系統與第2無線通訊系統,係使用多載波訊 二-種發訊方法’係規定有在第i無線通訊系統中的 弟^既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丨無線通訊系統不同 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 並且在使用該封包格式之同時,產生封包訊號,其中 一包含於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j既知訊號,係被 規疋成在複數天線之各者間互相具有相關性,而第2 既知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行 規定者。 317200(修正版) 53 1293526 • μ種务δ孔方法,係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 罘上既知訊號的後段,配置與第丨無線通訊系統不同 之第2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袼式, 亚且在使用該封包格式之同時,產生封包訊號,盆中 規J =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1既知訊號’係被 、疋 複數系列之各者間互相具有相關性,而第2 既^訊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的同時進行 規定者。 18·第—種發訊方法’係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 之第! iT虎的後段’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同 線通讯糸統中的第2既知訊號的封包格式, "使用該封包格式之同時,產生封包訊號,其中 \ ^含於所規定之封包格式的第1既知訊號,係在 7對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行規 第 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天線之各者的同時進 19第方,法,係規定有在第1無線通訊系統中的 綠段,配置與第1無線通訊系統不二 :2:線通訊系統中的第2既知訊 並且=用該封包格式之同時,產生封包訊號,:中 被對===之封包格式的第1既知訊號,係在 被對應至稷數糸列之各者的同土 你 =號係在被對應至複數系列之各者:同時=2 317200(修正版) 54 1293526· 七、指定代表圖: 一 (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第(5 )圖。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26 控制部 110 選擇部 112 監視部 114 傳輸經路特性取得部 116 記憶部 八、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❿ 4 317200 (修正版)
TW094121567A 2004-06-28 2005-06-2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the signals TWI29352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89303 2004-06-28
JP2005180550A JP2006050573A (ja) 2004-06-28 2005-06-21 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6394A TW200616394A (en) 2006-05-16
TWI293526B true TWI293526B (en) 2008-02-11

Family

ID=35505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1567A TWI293526B (en) 2004-06-28 2005-06-2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the signal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054739B2 (zh)
EP (1) EP1768293B1 (zh)
JP (1) JP2006050573A (zh)
KR (1) KR100827148B1 (zh)
CN (2) CN1977483B (zh)
TW (1) TWI293526B (zh)
WO (1) WO20060013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4233B (en) * 2002-03-01 2003-09-21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projection apparatus
US7555053B2 (en) * 2004-04-14 2009-06-30 Broadcom Corporation Long training sequence for MIMO WLAN systems
KR100887006B1 (ko) * 2004-06-28 2009-03-04 산요덴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06050573A (ja) 2004-06-28 2006-02-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569929B2 (ja) * 2005-01-17 2010-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4738050B2 (ja) * 2005-05-10 2011-08-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US7738538B1 (en) * 2005-08-01 2010-06-15 Ralin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Flexible and in-band signaling for nested preamble
KR100842521B1 (ko) * 2005-11-22 2008-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4425880B2 (ja) * 2006-01-18 2010-03-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装置、移動局及び方法
CA2649563C (en) * 2006-04-20 2015-02-17 Manfred Ebner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blood glucose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blood glucose system
JP2009538032A (ja) * 2006-05-19 2009-10-2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効果的で効率的な送信のために無線資源を構成する方法
JP4724160B2 (ja) * 2007-08-02 2011-07-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JP4623151B2 (ja) * 2008-06-30 2011-02-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259825B2 (en) * 2008-08-08 2012-09-04 Motorola Mobility, Inc. Mapping and signaling of common reference symbols for multiple antennas
US9252862B2 (en) * 2008-09-17 2016-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preamble for initial access with an unknown number of transmit antennas
US7868672B2 (en) 2008-12-09 2011-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with two-point modulation and adaptive delay matching
WO2010085722A1 (en) 2009-01-26 2010-07-29 Drexel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reconfigurable antennas in mimo systems
WO2010121261A1 (en) 2009-04-17 2010-10-21 Maxlinear, Inc. Wideband tuner architecture
US8892225B2 (en) * 2009-04-17 2014-11-18 Maxlinear, Inc. Wideband personal-radio recorder
US8076960B2 (en) * 2009-04-29 2011-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with two-point modulation using an accumulator and a phase-to-digital converter
US20100296423A1 (en) * 2009-05-19 2010-11-25 Greenlane Investments Llc Multi-Medium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EP2456258A1 (en) * 2009-07-14 2012-05-23 Fujitsu Limit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706599B1 (en) 2009-07-23 2017-07-1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Lo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packets with midambles
US8891592B1 (en) * 2009-10-16 2014-11-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ntrol physical layer (PHY) data unit
US8446191B2 (en) 2009-12-07 2013-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ase locked loop with digital compensation for analog integration
US8339165B2 (en) * 2009-12-07 2012-1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digital-analog phase locked loop
JP5118219B2 (ja) * 2011-02-07 2013-01-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TWI445327B (zh) * 2011-02-23 2014-07-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收發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CN102655442B (zh) * 2011-03-03 2015-01-2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收发装置及其相关方法
EP2721758B1 (en) * 2011-06-15 2020-01-0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Low bandwidth phy for wlan
US9100072B2 (en) * 2012-09-14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power-restricted frequency bands
US9397805B2 (en) 2013-04-15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ckwards-compatible preamble formats for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170018396A (ko) 2014-06-11 2017-02-17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대한 압축된 프리앰블
JP2017073680A (ja) * 2015-10-08 2017-04-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FR3048149B1 (fr) * 2016-02-23 2018-03-23 Sagemcom Energy & Telecom Sas Procede d'adaptation dynamique d'un debit de donnees
EP3635926B1 (en) 2017-06-09 2024-03-2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ackets with midambles having compressed ofdm symbols
WO2019060407A1 (en) 2017-09-22 2019-03-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DETERMINING THE NUMBER OF MIDAMBULES IN A PACK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9276A (en) * 1992-06-19 1994-02-2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compressed video data over a noisy communication channel
JP3381580B2 (ja) 1996-11-22 2003-03-04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アダプティブ通信装置
JP3580557B2 (ja) * 1997-08-01 2004-10-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系列生成器、送信機、情報データ復号器、受信機、送受信機、データ系列生成方法、情報データ復号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GB2329796A (en) 1997-09-29 1999-03-31 Motorola Ltd Increased data rate by reduction of training data
JP4283996B2 (ja) 1998-04-29 2009-06-24 ノキア シーメンス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無線装置、基地局システム
JP4284769B2 (ja) * 1999-08-11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送信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信号受信装置
US6553021B1 (en) 1999-11-10 2003-04-22 Motorola, Inc. Call management in a TDMA system through variable packet formatting
AU2001283109A1 (en) * 2000-08-08 2002-02-18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Adaptive training sequence for systems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S6802035B2 (en) * 2000-09-19 2004-10-05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dynamically optimizing a transmission mode of wirelessly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US7031249B2 (en) * 2000-10-27 2006-04-1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Outer code for CSMA systems using an OFDM physical layer in contention-free mode
US20020160737A1 (en) * 2001-03-06 2002-10-31 Magis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versity antenna branch selection
US6771706B2 (en) 2001-03-23 2004-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668160B2 (ja) * 2001-08-14 2005-07-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用周波数チャネル識別方法、無線パケット通信用受信装置
US6785520B2 (en) 2002-03-01 2004-08-31 Cogn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diversity using equal power joint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JP3899284B2 (ja) 2002-04-24 2007-03-2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Ofdm信号伝送装置、ofdm信号送信装置およびofdm信号受信装置
US7916803B2 (en) * 2003-04-10 2011-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ified preamble structure for IEEE 802.11a extensions to allow for coexistence and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802.11a devices and higher data rate, MIMO or otherwise extended devices
US7039412B2 (en) * 2003-08-08 2006-05-0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signals on multiple frequency channels in a frequency agile network
US7616698B2 (en) 2003-11-04 2009-11-10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and method
US20050169397A1 (en) * 2004-01-29 2005-08-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calable data reception gain control for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586881B2 (en) * 2004-02-13 2009-09-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reenfield preamble formats
US7233773B2 (en) 2004-02-13 2007-06-19 Broadcom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a MIMO communication
US7489650B2 (en) * 2004-03-29 2009-02-1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packet transmission
US7680150B2 (en) * 2004-04-13 2010-03-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Virtual clear channel avoidance (CCA) mechanis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081967B2 (en) * 2004-04-26 2011-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to manage medium access for a mixed wireless network
EP1751890B1 (en) * 2004-05-27 2017-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ified preamble structure for ieee 802.11a extensions to allow for coexistence and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802.11a devices and higher data rate, mimo or otherwise extended devices
US7643453B2 (en) * 2004-06-22 2010-01-05 Webster Mark A Legacy compatible spatial multiplex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6050573A (ja) 2004-06-28 2006-02-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8100A (zh) 2013-10-02
KR20070050915A (ko) 2007-05-16
US20050286562A1 (en) 2005-12-29
JP2006050573A (ja) 2006-02-16
US8446812B2 (en) 2013-05-21
CN1977483B (zh) 2013-06-26
EP1768293A1 (en) 2007-03-28
WO2006001350A1 (ja) 2006-01-05
KR100827148B1 (ko) 2008-05-06
CN1977483A (zh) 2007-06-06
TW200616394A (en) 2006-05-16
US20110200082A1 (en) 2011-08-18
EP1768293A4 (en) 2011-05-18
EP1768293B1 (en) 2014-05-07
CN103338100B (zh) 2016-05-11
US8054739B2 (en) 2011-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3526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the signals
TWI285033B (en) Pattern diversity to support a MIM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WI335155B (en) Mimo system with multiple spatial multiplexing modes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TWI279999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JP4562542B2 (ja)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装置
TWI305094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nk adapt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6336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TW508922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high efficiency, high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20190016959A (ko) 밀리미터파 무선 로컬 영역 네트워크에서 빔 형성 피드백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210108B (zh) 通信装置
JP4974641B2 (ja) 無線装置
TWI499233B (zh) 無線裝置
JP2009017011A (ja) マルチユーザmimo通信のユーザ選択方法
JP2006203685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5723623A (zh) 具有网络协助的干扰消除/抑制方法
JP2007089130A (ja) 無線装置
JP4841256B2 (ja) 無線装置
JP4841330B2 (ja) 無線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606603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space-time block code encoding
JP476533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456452B2 (en) Scheduling method of multi-use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253811B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8125028A (ja) 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902319B2 (ja) 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EP2466775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