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6813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volume assembl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volume assembl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26813B
TWI226813B TW092121188A TW92121188A TWI226813B TW I226813 B TWI226813 B TW I226813B TW 092121188 A TW092121188 A TW 092121188A TW 92121188 A TW92121188 A TW 92121188A TW I226813 B TWI226813 B TW I2268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s
patent application
item
die
major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1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2217A (en
Inventor
Michael R Arneson
William R Bandy
Original Assignee
Matr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322,7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6915551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0/429,80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02334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rics Inc filed Critical Matr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41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2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6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68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93Batch processes
    • H01L24/95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 H01L24/96Batch processes at chip-level, i.e. with connecting carried out on a plurality of singulated devices, i.e. on diced chips the devices being encapsulated in a common layer, e.g. neo-wafer or pseudo-wafer, said common layer being separable into individual assemblies after connec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manufactured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e.g. using endless ro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5Mounting details of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integrated circuit to the antenn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50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H01L21/06 - H01L21/326, e.g. sealing of a cap to a base of a container
    • H01L21/56Encapsulations, e.g. encapsulation layers,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13Auxiliary support including a cavity for storing a finished device, e.g. IC package, or a partly finished device, e.g. die, during manufacturing or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18Auxiliary support including means facilitating the separation of a device or wafer from the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22Auxiliary support including means facilitating the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some of a plurality of devices from the auxiliar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221/6835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used to support diced chips prior to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5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16221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1622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 H01L2224/16227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non-metallic, e.g. insulating substrate with or without metallisa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to a bond pad of the i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19Arrange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 H01L2224/81191Arrange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wherein the bump connectors are disposed only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19Arrangement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 H01L2224/83191Arrangement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wherein the layer connectors are disposed only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05Boron [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06Carbon [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13Aluminum [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15Phosphorus [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27Cobalt [Co]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33Arsenic [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47Silver [A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57Lanthanum [L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74Tungsten [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77Iridium [I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79Gold [Au]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82Lead [P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95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with a principal constituent of the material be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materials provided in the groups H01L2924/013 - H01L2924/0715
    • H01L2924/097Glass-ceramics, e.g. devitrified glass
    • H01L2924/09701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LTC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2Passive devices, e.g. 2 terminal devices
    • H01L2924/1204Optical Diode
    • H01L2924/12042LA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4Integra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9Details of hybrid assemblie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901Structure
    • H01L2924/1904Component type
    • H01L2924/19041Component type being a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9Details of hybrid assemblie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901Structure
    • H01L2924/1904Component type
    • H01L2924/19042Component type being an i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9Details of hybrid assemblie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901Structure
    • H01L2924/1904Component type
    • H01L2924/19043Component type being a resis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capsulation Of And Coatings For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Description

1226813 (1) 狄、發明說明 t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有關電子裝置之組裝。更明確地’ 本發明係有關射頻識別(RFID )標籤之組裝。 【先前技術】
挑選及放置技術經常被使用以組裝電子裝置。此等技 術涉及一操縱器,諸如機器人手臂,用以從一晶圓移除積 體電路(1C )晶粒並將其安裝至一具有其他電子組件(諸 如天線、電容、電阻、及電感)之基底上以形成一電子裝 置。 挑選及放置技術涉及複雜的機器人組件及控制系統’ 其僅操作一晶粒於某一時刻。此技術具有限制生產量的缺 點。再者,挑選及放置技術限制了放置準確度,並具有一 最小晶粒尺寸需求。
一種可使用挑選及放置技術而被組裝的電子裝置型式 爲RFID “標籤”。RFID標籤可被固定至一項目,以利檢 測及/或監督此項目之存在。RFID標籤之存在,及因而標 籤所固定之項目的存在,可由已知爲“讀取器”之裝置所 檢查及監督。 隨著市場對於諸如RFID標籤等產品之要求增加,及 隨著晶粒尺寸縮小,對於極小晶粒之高組裝生產率、以及 低生產成本均爲提供商業上可實行產品之關鍵要素。因此 ,所需的是一種用於電子裝置(諸如RFID標籤)之高產 -5- (2) 1226813 量組裝的方法及設備,其克服這些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係有關用以製造一或更多電子裝置(諸如 RFID標籤)之方法、系統、及設備,此等電子裝置各包 含一具有一或更多導電接觸墊之晶粒,該等導電接觸墊提 供電連接至一基底上之電子電路。 於第一型態中,多數RFID標籤係依據本發明而被組 φ 裝。多數晶粒被分離自一劃線晶圓並安裝至一轉移或支撐 表面(一般在工業中被稱爲“綠色帶”)。晶粒係從支撐 表面被轉移至相應的標籤基底,無論是直接地或是經由一 或更多中間表面。 於第一型態中,晶粒係使用黏著表面機構及製程而被 轉移於表面之間。 於另一型態中,晶粒係使用衝壓(punching )機構及 製程而被轉移於表面之間。 · 於另一型態中,晶粒係多桶晶粒同夾(c〇Het)機構 及製程而被轉移於表面之間。 於另一型態中,形成一晶粒框。再者,使用晶粒框以 轉移晶粒。 於用以製造晶粒框之一型態中’ 一包含多數晶粒之晶 圓被安裝至一帶結構之表面上。一溝槽(grooves)柵( g I" i d )被形成於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之表面上的多數晶粒 。可透過栅之溝槽而存取之帶結構的一部分被致使硬化爲 -6 - (3) 1226813 柵狀的結構。柵狀結構可移除式地固持多數晶粒。多數晶 粒之一或更多晶粒可從栅狀結構被移動至一靶表面上。 於用以製造晶粒框之一另型態中,一包含多數晶粒之 晶圓被安裝至一帶結構之表面上。帶結構包含一囊封( encapsulated )硬化材料。一溝槽栅被形成於晶圓中以分 離帶結構之表面上的多數晶粒。帶結構之表面被破壞於溝 槽中(於形成溝槽時)以致使囊封硬化材料於溝槽中硬化 成爲柵狀的硬化材料於柵之溝槽中。 於一型態中’晶粒可被轉移自一依據本發明而製造的 晶粒框。一晶粒框被放置緊鄰一基底之表面以致其可移除 式地固持於晶粒框中的多數晶粒之一晶粒係緊鄰基底。各 晶粒可以此方式從晶粒框被轉移至緊鄰的表面。晶粒可從 晶粒框被一個接一個地轉移,或者多數晶粒可被同時地轉 移。 於一型態中,晶粒可被轉移於“墊朝上(pads up) ” 定向的表面之間。當晶粒以“墊朝上”定向被轉移至一基底 時,則相關的電子電路可被印刷或者被形成以將晶粒之接 觸墊耦合至標籤基底之相關電子電路。 於一替代型態中,晶粒可被轉移於“墊朝下(pads down ) ”定向的表面之間。當晶粒以“墊朝下”定向被轉移 至一基底時,則相關的電子電路可被預先印刷或者被預先 沈積於標籤基底上。 於另一型態中,描述一種用以形成晶粒之系統。一晶 圓備製模組供應一晶圓至一帶結構之表面。晶圓備製模組 -7 - (4) 1226813 形成一溝槽柵於一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之表面上的多數晶 粒。一硬化劑源致使其可透過柵之溝槽而存取的帶結構之 一部分硬化成爲一柵狀結構。柵狀結構可移除式地固持多 數晶粒。多數晶粒之一或更多晶粒可從柵狀結構被移動至 一靶表面上。 於又另一型態中,描述另一種用以形成晶粒框之系統 。一晶圓備製模組供應一晶圓至一帶結構之表面。晶圓備 製模組形成一溝槽柵於一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之表面上的 多數晶粒。帶結構包含一囊封硬化材料。一晶圓切斷( singulation )模組形成一溝槽柵於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之 表面上的多數晶粒。晶圓切斷模組破壞溝槽中之帶結構的 表面(當形成溝槽時)以致使囊封硬化材料於溝槽中硬化 成爲柵狀的硬化材料。 於本發明之另一型態中,一種系統及設備致能rFID 標籤之組裝。存在有一晶粒轉移模組以從支撐表面轉移多 數晶粒至標籤基底,以墊朝上或朝下方式。 於本發明之另一型態中,一替代系統及設備致能 RF ID標籤之組裝。存在有一晶圓備製模組以從支撐表面 轉移晶粒至一轉移表面。一晶粒轉移模組從轉移表面轉移 晶粒至標籤基底,以墊朝上或朝下方式。 這些及其他優點及特徵將透過以下本發明之詳細敘述 而變得淸楚明白。 實施方式 冬 (5) 1226813 本發明提供用以組裝電子裝置(包含RFID標籤)之 改良的方法及系統。.本發明提供對於目前方法之改良。習 知技術包含版本爲基礎的系統,其一次一個地挑選及放置 晶粒於基底上。本發明可同時地轉移多數晶粒。版本爲基 礎的系統受限於其可被操作之晶粒尺寸,諸如被限制爲大 於600微米平方之晶粒。本發明可應用於100微米及甚至更 小的晶粒。再者,習知系統之產量是不佳的,其中可能意 外地一次拾取兩個或更多晶粒,其造成額外晶粒之損失。 本發明提供簡化之優點。習知的晶粒轉移帶機構可由 本發明使用。再者,得以達成高得多的製造速率。目前的 技術於每小時處理5 - 8千個單元。本發明可提供對於這些 速率之N因數的改良。例如,本發明之實施例可處理晶 粒以五倍於習知技術之速率、1 0 0倍於習知技術之速率、 及甚至更快的速率。再者,因爲本發明容許倒裝晶片( flip-chip)晶粒安裝技術,所以無須線路接合。 此處所述之實施例的元件可以任何方式結合。範例 RFID標籤被描述於以下章節中。RFID標籤之組裝實施例 被描述於下一章節。進一步的處理方法被接著描述,然後 描述標籤組裝系統。 1.0 RFID 標籤 本發明係有關用以製造電子裝置(諸如RFID標籤) 之技術。爲了說明之目的,此處之描述主要係有關RFID 標籤之製造。然而,其插述亦適用於進一步電子裝置型式 -9 - (6) 1226813 之製造,如那些熟悉相關技術者將從此處之教導淸楚瞭解
圖1 A顯示一示货RFID標籤1〇〇之方塊圖,依據本發 明之一實施例。如圖1 A中所示’ R F 1D標籤1 0 0包含一晶 粒1 0 4及置於一標籤基底1 1 6上之相關電子電路1 〇 6。相關 電子電路106包含一天線1 I4於本範例中。圖1B及1C顯示 示範RFID標籤1〇〇之詳細視圖’其被標示爲RFID標籤 100a及100b。如圖及1C中所不’晶粒1〇4可被裝設於 相關電子電路1 〇 6之天線1 1 4上。如此處另外進一步描述, 晶粒104可被裝設以一墊朝上或墊朝下定向。
RFID標籤1〇〇可被置於一存在有大量(或集合) RFID標籤之區域中。RFID標籤1 00接收其由一或更多標 籤讀取器所傳輸之詢問信號。依據詢問協定,RFID標籤 1 00回應這些信號。每一回應包含其識別現有RFID標籤 之潛在集合的相應RFID標籤1 〇〇。於接收回應時,標籤 讀取器決定回應標籤之身分(identity ),藉此確認標籤 存在於標籤讀取器所界定之涵蓋區域內。 RFID標籤100可被使用於各種應用中,諸如庫存控制 、機場行李監督、以及保全及監視應用。因此,RFID標 籤1 〇 〇可被附加至各種項目,諸如航空公司行李、零售庫 存、倉庫庫存、汽車、迷你碟片(CDs )、數位視頻碟片 (DVDs )、錄影帶、及其他物件。RFID標籤1 00致能此 等項目之位置監督及即時追蹤。
於本實施例中,晶粒](M係一積體電路,其執行RFID -10- (7) 1226813 操作,諸如依據各種詢問協定而通訊與一或更多標籤讀取 器(未顯示)。示範的詢問協定被描述於美國專利編號 65〇〇25344,其係於1999年十二月14日核准給 Bandy等人 ,案名爲電子庫存之系統及方法、以及美國專利申請案號 1 0/072,8 85,其係於2002年二月12日提出申請。晶粒104 包含多數接觸墊,其各提供與相關電子電路106之電連接 〇 相關電子電路106係透過1C晶粒104之多數接觸墊而 被連接至晶粒1 04。於實施例中,相關電子電路1 06提供一 或更多能力,包含RF接收及傳輸能力、感應器功能、電 力接收及儲存功能、以及額外的能力。相關電子電路1 06 之組件可被印刷至一標籤基底1 1 6上,以諸如導電墨水等 材料。導電墨水之範例包含銀導體5000、5021及5025,其 係由 DuPont Electronic Materials of Research Triangle Park, N.C.所製造。其他適於將相關電子電路l〇6印刷至標 籤基底116上之材料或機構包含聚合物介電成分5018及碳 基的 PTC 電阻膏72 82 ,其亦由 DuPont Electronic Materials of Research Triangle Park5 N.C.所製造。熟悉相 關技術之人士將從此處之教導淸楚瞭解其他可被用以沈積 組件材料於基底上之材料或機構。 如圖1A-1C中所示,標籤基底116具有一第一表面, 其容納晶粒104、相關電子電路106、以及標籤1〇〇之進一 步組件。標籤基底1 1 6亦具有一第二表面,其係與第一表 面相反。一黏著劑材料或観底(backing )可被包含於第 - 11 - (8) 1226813 二表面上。當存在時,黏著劑襯底致使標籤1 〇 〇得以被安 裝至物件’諸如書本或消費者產品。標籤基底η 6被製作 至下列材料‘ |,如聚酯、紙張、塑膠、織品(如布).、及/ 或其他材料(諸如商業上可得的Tyvec® )。 於標籤100之某些實施中,標籤基底Π6可包含一刻痕 或“胞”(未顯示於圖1 A - 1 C ),其容納晶粒1 〇 4。此一實 施之範例被包含於晶粒104之“墊朝上,,定向中,如別處之 進一步描述。 圖2A及2B顯示一範例晶粒104之平面及側視圖。晶 粒104包含四個接觸墊204a_d,其提供介於相關電子電路 10 6與晶粒104的內部電路之間的電連接。注意到雖然係顯 示四個接觸墊204a-d,但可根據特定應用而使用任何數目 的接觸墊。接觸墊204係由導電材料所致,於晶粒之製造 期間。接觸墊204可進一步由額外及/或其他材料(諸如金 或助焊劑)之沈積所建立,假如組裝製程需要的話。此等 後處理(或“緩衝(bumping)”)將是那些熟悉相關技術者 所熟知的。 圖2C顯示一安裝有晶粒104之基底1 16的一部分,依 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如圖2中所示,晶粒1 04之接觸墊 2 04a-d被耦合至基底1 16之個別接觸區域210a-d。接觸區 域21 Oa-d提供電連接至相關電子電路106。矩形形狀之接 觸墊204 a-d的配置容許晶粒104安裝至基底1 16之彈性、以 及良好的機械黏合。此配置容許1C晶粒104之不完美放置 於基底1 1 6上的容限範圍,而仍達成可接受的電耦合於接 (9) 1226813 觸墊2(Ma-d與接觸區域210a-d之間。例如,圖2D顯示基 底1 16上之1C晶粒l(M的不完.美放置。然而,.即使Ic晶 粒1 0 4被不當地放置,仍達成可接受的電耦合於接觸墊 204a-d與接觸區域21〇a-d之間。 注意到雖然圖2A-2D顯示共同地形成一矩形形狀之四 個接觸墊2〇4a-d的佈局,但亦可使用較多或較少數目的接 觸墊204。再者,接觸墊204a-d可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被 設計爲其他形狀。 2.0 RFID標籤組裝 本發明係有關連續輥組裝技術及其他用以組裝標籤( 諸如RFID標籤1〇〇 )之技術。此等技術涉及標籤天線基 底1 1 6之材料的連續網(或輥),其能夠被分離成多數標 籤。如此處所述,所製造的一或更多標籤可接著被後處理 以利個別的使用。爲了說明之目的,此處所述之技術係參 考RFID標籤100之組裝。然而,這些技術可被應用於其 他標籤實施及其他適當的裝置,如那些熟悉相關技術人士 可從此處教導所得知。 本發明有利地去除一次一個地組裝電子裝置(諸如 RFID標籤)的限制,而容許多數電子裝置被平行地組裝 。本發明提供連續輥技術,其係可擴充的且提供較習知挑 選及放置技術更高得多產量的組裝速率。 圖3顯示一具有相關於RFID標籤100之連續輥製造之 範例步驟的流程圖3 0 0,依據本發明之範例實施例。圖3顯 -13 - (10) 1226813 示一流程圖’其說明一用以組裝標籤i 0 0之製程3 〇 〇。製程 3 Ο 0從步驟3 Ο 2開始。.於步驟3 〇 2,製造一具有多數晶粒1 〇 4 之晶, 400。圖4Α顯示一示範晶圓400之平面。圖4Α中 所示,多數晶粒1〇4被配置於多數列4〇2a-n。 於步驟3 04,晶圓4〇〇被供應至一支撐表面404。支撐 表面404包含一黏著劑材料以提供黏合。例如,支撐表面 4 04可爲一黏著劑帶,其將晶圓·4 〇 〇固持於定位以利後續處 理。圖4Β顯示其接觸與一範例支撐表面404之晶圓400的 範例視圖。 於步驟3 0 6,晶圓4 〇 〇上之多數晶粒1 〇 4被分離。例如 ,步驟3 0 6可包含依據一製程(諸如雷射蝕刻)以爲晶圓 4 0 0劃線。圖5顯示晶圓4 0 0之一視圖,此晶圓4 0 0具有與支 撐表面4 0 4接觸之範例分離晶粒1 〇 4。圖5顯示多數劃線 5〇2a-l,其標示晶粒104被分離之位置。 於步騾3 0 8,多數晶粒1 〇 4係從支撐表面4 0 4被轉移至 基底1 1 6。於一實施例中,步驟3 0 8可容許“墊朝下,,轉移 。另一方面,步驟3 0 8可容許“墊朝上”轉移。如此處所使 用,“墊朝上”及“墊朝下”表示R F I D標籤1 〇 〇之替代實施。 明確地,這些術語指示相關於標籤基底1 1 6之連接墊2 0 4的 定向。於標籤1 0 0之“墊朝上”定向,晶粒1 0 4被轉移至標籤 基底116,以其接觸墊204a-d背向標籤基底116。於標籤 1 0 0之“墊朝下”定向,晶粒1 〇 4被轉移至標籤基底丨〗6,以 其接觸墊2(Ha-d面朝向(並接觸與)標籤基底116。有關“ 墊朝上”轉移之步驟3 0 8的範例係參考圖1 1而被更詳細地描 (11) 1226813 述。有關“墊朝下”轉移之步驟3 Ο 8的範例係參考圖1 6而被 更詳細地描述。 於步驟3 1 0 ’執行後處理。於步驟3〗〇期間,完成了 RF ID標籤1 〇 〇之組裝。步驟3 1 0係參考圖5 4而被更詳細地 描述於下。 2.1晶粒轉移實施例 圖3中所述(以及以上所討論)之步驟3 〇 8係關於從一 支撐表面轉移分離的晶粒至一標籤基底。被安裝至支撐表 面(如圖5中所示者)之分離晶粒可藉由多種技術而被轉 移至標籤基底。習知地,此轉移係使用一種挑選及放置工 具而完成。挑選及放置工具使用一種真空晶粒筒夾,其係 由一機器人機構所控制,此機器人機構藉由吸力作用以從 支撐結構拾取晶粒、並將晶粒穩固地固持於晶粒統夾。挑 選及放置工具將晶粒置入一晶粒載具或轉移表面。例如, ―種適當的轉移表面係由Mulbauer,Germany所製造的 “ 衝壓帶”。目前的挑選及放置方式之缺點在於其一次僅有 一晶粒可被轉移。因此,目前的挑選及放置方式無法適當 地擴充於極高產量的速率。 本發明容許從一支撐表面一次地轉移一個以上晶粒至 一轉移表面。事實上,本發明容許一個以上晶粒之轉移於 任何兩個表面之間,包含從一支撐表面轉移晶粒至一中間 表面、於多數中間表面之間轉移晶粒、於一中間表面與最 終基底表面之間轉移晶粒、及直接從一支撐表面轉移晶粒 -15- (12) 1226813 至最終基底表面。 圖6顯示一流程圖6 0 0,其提供用以從第一表面轉移晶 粒至第二表面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本發明之結 構實施例將根據以下討論而使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淸楚明白 。這些步驟被詳細地描述如下。 流程圖600從步驟602開始。於步驟602,多數安裝至 一支撐表面之晶粒被承接。例如,晶粒爲晶粒1 04,其係 顯示爲安裝至圖4A中之一支撐表面404。支撐表面可爲“ 綠色帶”,如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所熟知的。 於步驟604,多數晶粒被轉移至一後續表面。例如, 晶粒1 0 4可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而被轉移。例如,晶粒可 由一黏著劑帶(諸如衝壓帶)、多桶輸送機構及/或製程 、或晶粒框(諸如以下之進一步描述)來轉移,且亦可由 其他機構及製程、或者由此處所述之機構/製程的組合來 轉移。於實施例中,後續表面可爲中間表面或實際的最終 表面。例如,中間表面可爲一轉移表面,其包含“藍色帶 ”,如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所熟知的。當後續表面爲基底時 ,後續表面可爲一基底結構,其包含多數標籤基底,或者 可爲另一基底型式。 於步驟606,決定其後續表面是否爲最終表面。假如 後續表面是晶粒將被永久安裝之基底,則流程圖6 0 0之製 程便完成。因此,如圖6中所示,此製程進行至流程圖3 〇 〇 之步驟3 1 0,如圖3中所示。假如後續表面並非最終表面, 則製程進行至步驟6〇4,其中多數晶粒被接著轉移至另一 (13) 1226813 後續表面。步驟604及6 Ο 6可依據特定應用所需而被重複任 意次數。. 任何中間/轉移表面及最終基底表面可或可不具有形 成於其中以供晶粒駐存之胞。各種以下所述之製程均可被 使用以同時地轉移多數晶粒於第一與第二表面之間,依據 本發明之實施例。於此處所述之任何製程中,晶粒可被轉 移以墊朝上或墊朝下定向,從一表面至另一表面。 此處所述之晶粒轉移製程包含使用一黏著劑表面、一 平行晶粒衝壓製程、一多桶晶粒筒夾製程、一晶粒框、及 一晶粒支撐框之轉移。此處所述之晶粒轉移的元件可被結 合以任何方式,如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所瞭解的。這些晶粒 轉移製程、及用以執行這些製程之相關範例結構被進一步 描述於下列次章節中。 2.1.1使用黏著劑表面之晶粒轉移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塗敷於第二表面上之黏著 劑物質可被壓在其駐存於第一表面上之分離晶粒上,其致 使晶粒安裝至黏合性塗敷的第二表面上。第二表面可被移 動離開第一表面,以攜載所安裝之晶粒離開第一表面。晶 粒可接著被轉移至後續中間/轉移表面,或者至一最終表 面(諸如基底)。 圖7顯示一流程圖7 0 0,其提供使用一黏著劑表面以從 第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第二表面的步驟。爲了說明之目 的,流程圖7 00將參考圖8-] 0而被描述,雖然流程圖700之 (14) 1226813 製程並不限定於圖-1 〇中所示之結構。 流程圖7 0 0從步驟702開始。於步驟702,第二表面被 設置緊鄰第一表面,其安裝有多數晶粒。例如,如圖8中 所不,多數晶粒1〇4被安裝至第一表面802。一第二表面 8 〇 4被設置接近第一表面8 0 2。例如,於實施例中,第一表 面8 0 2可爲一劃線晶圓或者支撐表面,或可爲一中間表面 。再者,第二表面804可爲一中間或轉移表面,或者可爲 一基底表面。圖4Α顯示一範例支撐表面,如支撐表面4〇4 。第二表面804可爲一綠帶或者一藍帶,如本工業中所熟 知者。 於步驟704,介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被 減小直到多數晶粒接觸第二表面並由於第二表面之黏合性 而安裝至第二表面。其範例顯示於圖9。如圖9中所示,第 二表面804係接觸與多數晶粒104。第一及第二表面802及 8 〇4之任一或兩者可被移動以致使接觸。注意第二表面8〇4 可具有黏合性,因爲其爲一黏著劑帶,或者可爲一具有黏 合材料之表面,諸如塗敷有環氧、膠、或蠟,以致使其具 有黏合性。 於步驟7〇6,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被移開,而多數晶 粒仍保持安裝至第二表面。例如,其顯示於圖丨〇。如圖j 〇 中所示,第一表面8 02及第二表面804已被移開,且多數晶 粒104保持女裝至第一表面8〇4。多數晶粒ι〇4被分開自第 一表面8 0 2。多數晶粒104保持安裝至第二表面8〇4,由於 第一表面8 0 4相對於第一表面8 〇 2之較大的黏合性。 -18- (15) 1226813 於一實施例中,流程圖7 00可包含額外的步驟,其中 一黏著劑材料被塗敷至第二表面以致其第二表面之黏合性 大於第一表面之黏合性。 , 注意到可使用重疊(包含同一)機構以執行步驟704 至7 〇 6以減少第一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並移開第一與 第二表面,或者可使用不同的機構。例如,用以執行步驟 7〇4及/或706之機構可包含使用滾筒、活塞型衝壓技術、 空氣噴射、及/或任何本說明書之別處所述的其他適當機 構或其他已知的機構。 注意到流程圖700可應用於其在任一第一及第二表面 8 02及8 〇4上被定向以墊朝上或墊朝下之晶粒。例如,流程 圖700可包含進一步步驟,其中多數安裝至第一表面之晶 粒被定向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至少一接觸墊係背向 第一表面。因此,當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被移開時,則多 數晶粒將以墊朝下方式保持安裝至第二表面。另一方面, 流程圖700可包含步驟,其中多數安裝至第一表面之晶粒 被定向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至少一接觸墊係面朝向 第一表面。因此,當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被移開時,則多 數晶粒將以墊朝上方式保持安裝至第二表面。 於實施例中,流程圖700之製程可被實施於第一表面 上之任何部分的或所有的分離晶粒。例如,此製程可被完 成以一或更多次重複,使用一或更多黏著劑塗敷的第二表 面804之帶’其係各黏附至(並將單一行晶粒1〇4帶離開自 )第一衣面802。另一方面,可使用薄片大小的黏著劑塗 (16) 1226813 敷第二表面8 Ο4以黏附至(並將多行/任何大小陣列晶粒 104帶離開自)第一表面802。 爲了說明之目的,於此提出以下兩個次章節以提供使 用一黏著劑表面之晶粒轉移的更詳細範例。然而,本發明 並不限定於這些範例。 2.1.1.1墊朝上轉移 如參考圖3所述,於步驟3 0 8中,晶粒104可從支撐表 面4 04被轉移至標籤基底1 16,以一 “墊朝上”方式。當晶 粒1 0 4係以此方式被轉移至標籤基底}丨6時,其被定向以致 接觸墊204 a-d係背向標籤基底1 16。 圖1 1係一流程圖’其更詳細地說明“墊朝上”轉移之 步驟3 0 8的執行。此執行係從步驟1 1 〇 2開始。於步驟1 1 〇 2 中,一或更多晶粒1 〇 4被定向以利從支撐表面4 0 4轉移至標 籤基底U 6上。步驟1 1 0 2係參考圖1 2 A、1 2 B、1 3、1 4、及 1 5而被更詳細地描述,其提供一 “墊朝上”轉移操作之各 個階段期閭的晶粒1 0 4、支撐表面4 0 4、一轉移表面.丨2 〇 2、 及標籤基底1 1 6之範例視圖。 步驟1102包含步驟1120及1122。於步驟1120,晶粒 1 〇 4被設置接觸與轉移表面1 2 0 2。此步驟之執行被說明於 圖12A及12B,其提供接觸與支撐表面404及轉移表面12〇2 之一晶粒1 〇4的視圖。設置晶粒1 04接觸與轉移表面12〇2可 包含減少支撐表面4〇4與轉移表面1 202間之實際分離直到 晶粒1 〇 4接觸轉移表面]2 0 2的步驟。此亦可透過滾筒、活 -20- (17) 1226813 塞型衝壓技術、及/或空氣噴射之使用而執行。 步驟1120進一步包含對齊轉移表面12〇2與一或更多列 4 〇 2之步驟。例如’圖〗2 A顯示對齊與列4 0 2 a之轉移表面 1 2 0 2。於此範例中,轉移表面丨2 〇 2具有一寬度】2 〇 4,其被 選擇以接觸晶粒1 0 4之單一列4 0 2。然而,亦可利用其他的 寬度,其達成與多數列402之接觸。 於步驟1 1 2 2,晶粒1 〇 4被移除自支撐表面4 〇 4,藉此達 成從支撐表面404轉移至轉移表面1202。圖13係其轉移至 轉移表面1202之多數晶粒1〇4的視圖。從支撐表面404移除 晶粒104可包含下列步驟:於轉移表面1 202上提供較支撐 表面404上更強的黏著劑、及增加支撐表面404與轉移表面 1 202之間的實際分離。另一方面,從支撐表面404移除晶 粒104可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鬆弛黏著劑於支撐表面404 上,其藉由鬆弛作用(諸如暴露至熱能量、輻射、或紫外 線光)而使之喪失其黏合性質、及產生一鬆弛作用於需要 移除時。 在步驟1102之後,執行一步驟1 1〇4。於步驟1 1〇4,塗 敷一黏著劑至標籤基底1 1 6。此黏著劑將提供介於晶粒1 0 4 與標籤基底11 6之間的接合。 步驟1 106接續於步驟1 1〇4之後。於步驟1 106,晶粒 1 〇 4係以“墊朝上,,方式被轉移至標籤基底1 1 6上。步驟 1106包含下列步騾:設置晶粒104接觸與標鐵基底116並移 除晶粒ι〇4自轉移表面1 202。圖14及15顯示來自步驟1106 之執行的圖片。 (18) 1226813 圖14顯不一接觸與轉移表面1202及標數基底116之曰曰 粒104η。晶粒10 4η係接觸與一形成於標籤基底1 16上之胞 或刻痕1 4 0 2。刻痕1 4 0 2致使接觸墊2 0 4得以成爲大致上整 平(even)與其容納相關電子電路106之標籤基底Η6上的 表面。設置晶粒1 04接觸與標籤基底1 1 6包含一步驟:減少 介於轉移表面1 202與標籤基底1 1 6之間的實際分離直到晶
粒1 〇4接觸標籤基底1 1 6。此可透過滾筒、活塞型衝壓技術 、及/或空氣噴射之使用而執行。此外,以“墊朝上”定向 設置晶粒1 04接觸與標籤基底1 1 6包含將晶粒1 〇4對齊與相 應刻痕1 402之步驟。
從轉移表面1 202移除晶粒1 04可包含下列步驟:提供 一較轉移表面1 202上更強的黏著劑於標籤基底1 16上、及 增加介於轉移表面1 202與標籤基底1 16之間的實際分離。 另一方面,從支撐表面404移除晶粒104可包含下列步驟: 提供一鬆弛黏著劑於轉移表面1 202上,其藉由鬆弛作用( 諸如暴露至熱能量、輻射、或紫外線光)而使之喪失其黏 合性質、及產生一鬆弛作用於需要移除時。 圖15顯不一*晶粒104η從轉移表面1202釋放並轉移至 標籤基底1 16。如圖15中所示,接觸墊204係大致上整平與 標籤基底1 1 6之表面1 5 0 2及1 5 0 4,藉此致使電連接得以被 輕易地形成於接觸墊2 0 4與印刷在這些表面上的相關電子 電路1 0 6之間。 在步驟1 1 0 6之後,執行一步驟π 0 8。於步驟1 1 〇 8,相 關電子電路1 0 6被印刷於標籤基底]]6上。步驟]1 0 6可包含 -22 - (19) 1226813 透過一絲網(screen)印刷製程、噴墨製程、及/或熱噴霧 製程而將.相關電子電路1 0 6印刷至標籤基底1 1 6上的步驟。 另一方面,步驟1106可包含透過一奉獻(oblation)製程 以移除其已配置在標籤基底1 1 6上之導電材料的步驟。 在步驟1 1 0 8之後,執行一步驟1 1 1 〇。於步驟Π 1 0,塗 敷一塗層於標籤基底1 1 6上。此塗層保護標籤1 〇 〇之元件, 諸如晶粒1 04及相關電子電路1 06,不受機械力影響。此外 ,此塗層提供電絕緣。再者,此塗層可提供一壓縮力於標 籤基底116上以進一步確保相關電子電路106與晶粒104之 間的適當連接。此一壓縮力可透過使用熱可收縮材料而被 提供。 2.1 . 1 . 2 墊朝下轉移
如參考圖3所述,於步驟3 0 8中,晶粒104可從支撐表 面404被轉移至標籤基底1 16,以一 “墊朝下”方式。當晶 粒1 04係以此方式被轉移至標籤基底1 1 6時,其被定向以致 接觸墊204a-d係面朝向標籤基底1 16。 圖1 6係一流程圖,其更詳細地說明“墊朝下”轉移之 步驟3 0 8的執行。此執行係從步驟1 602開始。於步驟1602 中,一或更多晶粒104被定向以利從支撐表面404轉移至標 籤基底1 16上。步驟1 602係參考圖12A、12B、13-14、及 17-20而被更詳細地描述。這些圖形提供一“墊朝下”轉移 操作之各個階段期間的晶粒1 04、支撐表面404、一轉移表 面1 202、一次要轉移表面1702、及標籤基底1 16之範例視 -23- (20) 1226813 圖。 步驟1620包含一轉移晶·粒1〇4至一主要轉移表面上之 步驟1 62 0及一轉移晶粒1〇4至一次要轉移表面上之步驟 1 622 ° 於步驟1 6 2 0,晶粒1 〇 4被設置接觸與轉移表面i 2 〇 2並 移除自支撐表面404,藉此導致晶粒1〇4從支撐表面404轉 移至轉移表面1 2 02。 圖12A及12B提供接觸與支撐表面404及轉移表面 1 2 0 2之一晶粒1 〇 4的視圖。轉移表面1 2 0 2係-一黏著劑材料 ,諸如帶。設置晶粒1 0 4接觸與轉移表面1 2 〇 2可包含減少 支撐表面404與轉移表面1 202間之實際分離直到晶粒1 〇4接 觸轉移表面1202的步驟。此亦可透過滾筒、活塞型衝壓技 術、及/或空氣噴射之使用而執行。 圖13係移除自支撐表面4〇4並轉移至轉移表面1202之 多數晶粒104的視圖。從支撐表面4〇4移除晶粒1〇4可包含 下列步驟:於轉移表面1202上提供較支撐表面404上更強 的黏著劑、及增加支撐表面404與轉移表面1 202之間的實 際分離。另一方面,從支撐表面404移除晶粒1〇4可包含下 列步驟:提供一鬆弛黏著劑於支撐表面4 〇 4上,其藉由鬆 驰作用(諸如暴露至熱能量、輻射、或紫外線光)而使之 喪失其黏合性質、及產生一鬆弛作用於需要移除時。 在步驟1 6 2 0之後,執行一步驟1 6 2 2。於步驟1 6 2 2,晶 粒1 04係從轉移表面12〇2被轉移至次要轉移表面〗7〇2上。 於步驟1 6 2 2,晶粒]〇 4被放置接觸與次要轉移表面]7 0 2。 (21) 1226813 圖1 7提供此一接觸之不範視圖,其中晶粒1 〇 4係接觸與轉 移表面1202及次要轉移表面1702。放置晶粒1〇4接觸與次 要轉移表面1702可包含減少支撐表面404與轉移表面1202 間之實際分離直到晶粒104接觸轉移表面12〇2的步驟。此 亦可透過滾筒、活塞型衝壓技術、及/或空氣噴射之使甩 而執行。 接下來,根據步驟1622,晶粒1〇4被移除自轉移表面 1202以完成轉移至次要轉移表面1702。圖18係其已被移除 自轉移表面1202且之後被轉移至次要轉移表面17〇2之晶粒 1 〇 4的視圖。如此處所述,轉移表面1 2 0 2及次要轉移表面 1 7 0 2均爲黏著劑表面。因此,從轉移表面〗2 〇 2移除晶粒 104可包含下列步驟:於次要轉移表面1 702上提供較轉移 表面1 2 0 2上更強的黏著劑、及轉移表面1 2 〇 2與次要轉移表 面1 7 02之間的實際分離。另一方面,從轉移表面1 202移除 晶粒1 〇 4可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鬆弛黏著劑於轉移表面 1 2 0 2上,其藉由鬆弛作用(諸如暴露至熱能量、輻射、或 紫外線光)而使之喪失其黏合性質、及產生一鬆弛作用於 需要移除時。 於步驟1 604,相關電子電路106被印刷於標籤基底Π6 上。步驟1 604可包含透過一絲網印刷製程、噴墨製程、及 /或熱噴霧製程而將相關電子電路1 0 6印刷至標籤基底Π 6 上的步驟。另一方面,步驟1604可包含透過一奉獻製程以 移除其已配置在標籤基底1 1 6上之導電材料的步驟。 於步驟]606,一導電黏著劑層被放置於標籤基底u 6 (22)1226813 之上。此步驟包含塗敷一各向異性黏著劑’其係導電於單 一維。一種此類黏著劑係商業可得的 “z軸黏著劑,其 係相關技術中所熟知的。各向異性黏著劑導電於單一方向 。因此,其有利地致使電連接得以被建立於連接墊2 0 4與 相關電子電路106之間而不會將連接墊204短路在一起。 於步驟1 6 08,晶粒10 4係以“墊朝下”方式被轉移至標 籤基底116上。在步驟1606中被置於標籤基底116上之各向 異性黏著劑層提供一電連接於各連接墊204與相關電子電 路1 0 6的相應元件之間。步驟1 6 0 8包含下列步驟:設置晶 粒104接觸與標籤基底116及從次要轉移表面1 702移除晶粒 104 ° 晶與 置0211 設17底 面基 表籤 底 基 10籤 粒標 騾 步 的 觸 接 此 移標 、 轉觸術 要接技 次04壓 少il衝 f 3型 :活 11分筒 底際滾 基實過 籤之透 標間可 與16赤 及/或空氣噴射之使用而執行。圖19係一接觸與次要轉移 表面1 7 0 2及標籤基底1 1 6之“墊朝下”定向的晶粒1 0 4之視 圖。如圖1 9中所示,可使用一衝壓構件1 9 0 2以於晶粒1 0 4 相反之位置上對次要轉移表面1 7 0 2衝壓,以將晶粒1 0 4從 次要轉移表面1 702轉移至標籤基底1 16。如上所述,亦可 替代地使用其他轉移機構及/或製程。 從次要轉移表面1 702移除晶粒1〇4可包含下列步驟: 於標籤基底116上提供較次要轉移表面1702上更強的黏著 劑、及增加次要轉移表面1 7 0 2與標籤基底1 1 6之間的實際 分離。另一方面,從次要轉移表面]7 0 2移除晶粒]0 4可包
-26 - (23) 1226813 含下列步驟:提供一鬆弛黏著劑於次要轉移表面17〇2上, 其藉由鬆弛作用(諸如暴露至熱能量、輻射、或紫外線光 )而使之喪失其黏合性質、及產生一鬆弛作用於需要移除 時。圖20係一安裝至標籤基底η6之“墊朝下”定向的晶粒 1 〇 4之視圖。 2.1.2 平行晶粒衝壓至一支撑表面上 依據本發明之平行晶粒衝壓製程,一第二表面(諸如 一衝壓帶)被對齊於安裝到第一表面之分離晶粒上。衝壓 帶具有多數晶粒承接器洞,“凹陷區(divots ) ”,或胞 形成於一表面中。衝壓帶中之各承接器胞被對齊與第一表 面之一相應晶粒。多重機械孔被啓動以將晶粒從第一表面 推入衝壓帶之相應承接器胞。以此方式,任何數目的晶粒 (包含數十及數百晶粒)可被同時地轉移入衝壓帶’而非 一次僅轉移一晶粒。 圖2 1顯示一流程圖2 1 00,其提供使用一平行衝壓製程 以從第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第二表面的步驟,依據本發 明之實施例。注意到其爲可選擇的流程圖8 0 0之步驟被顯 示爲封入於虛線內。進一步的結構實施例將根據下列討論 而使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淸楚明白。 流程圖21 00將配合圖22-29而被描述,以利說明之目 的。一範例衝壓帶2200之透視圖被顯示於圖22,依據本發 明之一實施例。圖23顯示衝壓帶22 00之橫斷面圖。如圖22 中所示,衝壓帶22 00具有多數胞22 02形成於一頂部表面中 -27- (24) 、 1226813 。於某些實施例中,衝壓帶22 00可進一步具有多數導引洞 2204形成於頂部表面中。 如圖2 3中所示之範例,衝壓帶22 〇 〇可被形成自一衝壓 帶主體23 02及一黏著劑帶23 04。黏著劑帶23 04被安裝至衝 壓帶主體2302之一底部表面。衝壓帶主體23 02通常爲撓性 的’且可具有多種厚度,包含範圍從5 mil至1 1 mils之厚 度、或其他厚度。衝壓帶主體2302可被製作以塑膠或者其 他撓性或非撓性材料。黏著劑帶23 04可爲黏著劑帶或其他 黏著劑材料之任何帶。另一方面,衝壓帶2 2 0 0可爲一種習 知的晶片載具(如工業中可取得者),及/或可爲單件衝 壓帶。 胞2 2 0 2開口於衝壓帶2 2 0 0之一頂部表面上而未開口於 衝壓帶2200之底部表面上。多數胞2202係形成自多數通過 衝壓帶主體23 02之開口,其一端係由黏著劑帶23 04所覆蓋 。開口可藉由雷射蝕刻或藉由其他製程而被預形成、或可 被形成於衝壓帶2200中。 當存在時,導引洞2204可穿透將於衝壓帶22 00之底部 及頂部表面上開口的衝壓帶2200,或可開口於兩表面之僅 僅其中之一。導引洞22 04可被使用以使衝壓帶22 00對齊與 —表面。 於以下之討論中,衝壓帶22 00被描述爲接收晶粒自 一支撐表面,並轉移晶粒至一基底。然而,於實施例中, 例如,衝壓帶2 2 0 0可接收晶粒自一表面(其爲一劃線晶圓 或支撐表面)、或者一中間表面。再者,衝壓帶2 2 0 0可轉 (25) 1226813 移晶粒至一中間或轉移表面、或者至一基底表面。 圖21中所示之流程圖2100從步驟21〇2開始。於步驟 2102’ 一支撐表面被定位緊鄰於衝壓帶表面中之多數空胞 的一相應空胞。圖24說明步驟2102。例如,如圖24中所示 ,步驟2102之支撐表面可爲支撐表面404,其被定位緊鄰 於衝壓帶2200。如圖24中所示,多數晶粒104a被安裝至 支撐表面404,而其他的多數晶粒i〇4b被安裝至支撐表面 4 04之表面。多數晶粒i〇4a之各晶粒被定位緊鄰於衝壓帶 2200中之一空胞2202。 圖24亦顯示一定位鄰近於支撐表面404之衝壓設備 2 4 02,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衝壓設備24 02包含一 主體2404及多數衝壓構件2406。衝壓構件2406被安裝至主 體2404。於實施例中,衝壓設備24 02可爲任何型式之適用 的衝壓裝置,包含一平坦表面(其具有延伸自該表面之衝 壓構件24 06 ),或者可爲滾拴(rolling-pin)型裝置(其 具有從該裝置徑向朝外延伸之衝壓構件2406 )。衝壓設備 2402亦可被組裝以額外的方式。 於步驟2104,所有多數晶粒係從支撐表面被同時地轉 移入緊鄰的、相應空胞。例如,如圖2 5中所示,所有多數 晶粒104A係藉由衝壓設備2402而被同時地轉移入相應的 空胞22 02。如圖25中所示,衝壓設備2402已朝上移動以藉 由推動支撐表面而將每一多數晶粒104A推入其相應的 胞22 02。如圖25中所示,支撐表面404實質上屈曲以容許 衝壓構件240 6朝上推動多數晶粒I 〇4a而不會對支撐表面 >29- (26) 1226813 4 〇4造成實質的損害。雖未顯示於圖25,多數晶粒104a係 由於黏著劑帶2 3 04之黏合性而安裝於胞2202中,且在衝壓 構件2406被移除或縮回後仍1呆持於胞2202中。 於可選擇的步驟2 1 0 6中,衝壓帶被遞增相對於支撐表 面以將其安裝至裝置之第一表面的其他多數晶粒之各晶粒 定位緊鄰於衝壓帶之表面中的其他多數空胞之一相應空胞 。例如,如圖2 6中所示,衝壓帶2 2 0 0已被移動並定位緊鄰 於多數晶粒1 〇 4 b以致其衝壓帶2 2 0 0之一空胞2 2 0 2係緊鄰 於多數晶粒1 〇 4 b之各晶粒。 注意其遞增衝壓帶2200相對於支撐表面404之製程表 不其任一或更多衝壓帶2200、支撐表面404、及/或衝壓設 備2 4 0 2均可被移動以適當地定位這些元件相對於晶粒1 〇 4 在支撐表面404上。 於可選擇的步驟2 1 0 8中,所有的其他多數晶粒係從支 撐表面被轉移入緊鄰的相應空胞。例如,如圖2 6中所示, 衝壓設備2402將多數晶粒l〇4b之各晶粒推入相鄰的胞 2202中。多數晶粒l〇4b係由於黏著劑帶23 04之黏合性而 安裝於胞2202中。 於可選擇的步驟2 1 1 0中,步驟2 1 0 6及2 1 0 8可被重複直 到實質上安裝至支撐表面之所有晶粒已從支撐表面被轉移 至衝壓帶。注意其可選擇的步驟2106、2108、及2110適用 於實施例’其中需要多次重複以從一表面衝壓多數晶粒至 另一表面以使得其所有安裝至第一表面之晶粒被轉移至第 二表面。換言之,例如,於單一步驟中被轉移之多數晶粒 >30- (27) 1226813 可實質上等於其安裝至支撐表面之晶粒總數的每N個晶 粒之一。因此,於此一實施例中,支撐表面可被定位緊鄰 於衝壓帶之表面,以使得其安裝至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的 每N個晶粒之一的各晶粒係緊鄰於衝壓帶表面中之多數 空胞的一相應空胞。 於一替代實施例中,多數已轉移之晶粒可爲所有安裝 至第一表面的晶粒,以致其無須進一步的重複。例如,圖 27顯示多數安裝至支撐表面404之晶粒104,其中各晶粒被 定位緊鄰於衝壓帶2 2 0 0中之相應胞2 2 0 2。如圖2 7中所示, 衝壓設備24 02具有相應於多數晶粒1〇4之多數衝壓構件 2406。因此,當衝壓構件2406同時地朝上衝壓入支撐表面 404時,則所有多數晶粒104被同時地移入衝壓帶2200之相 應胞2 2 0 2中。 注意其此處所述之衝壓機構晶粒轉移實施例可應用於 墊朝上及墊朝下晶粒定向。於此,多數晶粒1 0 4可被轉移 入相應的胞22 02,以其墊面朝著相應胞2202之內或外,如 所需。再者,衝壓機構實施例可被替代以如上所述之黏著 劑帶轉移實施例以翻轉晶粒1 〇4之定向。因此,黏著劑帶 可被使用以轉移晶粒一或更多次,接續以藉由衝壓機構之 多數晶粒1 〇4的最終轉移。因此,黏著劑帶實施例可被使 用來以墊朝上或墊朝下定向晶粒,在被衝壓入胞2202之前 〇 例如,於一範例步驟2 1 0 6中,支撐表面4 0 4可被遞增 以晶粒1 〇 4之一行相對於衝壓帶。衝壓帶2 2 0 0可被纏繞於 (28) 1226813 一滾筒上。衝壓帶2 2 Ο 0被推進.以致其空晶粒承接器胞2 2 〇 2 被對齊於支撐表面404上之一晶粒1〇4行上。支撐表面404 之行中的晶粒1 0 4被衝壓入空晶粒承接器胞2 2 〇 2,於步驟 2108。支撐表面404可接著被再次遞增一行,且衝壓帶 2200被再次推進,以致其支撐表面404之晶粒104的下一行 可被衝壓入衝壓帶22 00之進一步空晶粒承接器胞。此程序 可被重複直到支撐表面404用盡晶粒1〇4爲止。 使用一衝壓機構之範例晶粒轉移實施例被詳細地描述 於下列次章節中。 2.1.2.1 從支撐表面直接轉移至天線基底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衝壓機構可伺時地從一第 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之各晶粒至一相應天線基底上。於其 中第一表面爲一安裝有來自一晶圓之分離晶粒的支撐表面 之實施例中,此製程容許大量電子裝置(諸如RFID標籤 ]〇〇)之極快速製造。 流程圖21 00之步驟21 02及2 104支援從一支撐表面至一 基底之晶粒的轉移,其中取代其使用一衝壓帶爲第二表面 ,一基底被使用爲第二表面。圖2 8說明使用衝壓設備2 4 0 2 之一範例,以從支撐表面404轉移多數晶粒104至一基底結 構2 8 02,其包含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亦即,標籤基底 1 16a-d )。 如圖28中所示,衝壓設備2402具有多數衝壓構件2406 ,其被定位鄰近支撐表面404之一相反表面上的晶粒104。 • 32 - (29) 1226813 於一修改過的步驟21 02中,支撐表面404被定位緊鄰基底 結構2 8 02之一表面,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104係緊鄰 一標籤基底116。各標籤基底116具有接觸區域210a及 2 10b以供耦合至各晶粒104之接觸墊204a及204b。 注意其一塡充材料層2804可被可選擇地塗敷至基底結 構2 8 02之表面。如此容許各晶粒104成爲塡充,當安裝至 基底結構2 8 0 2時。 於一修改過的步驟2 1 04中,所有多數晶粒1 04被同時 地從支撐表面404轉移至緊鄰、相應的標籤基底1 16上。例 如,如圖28中所示,衝壓構件2406可被移動於箭號2408之 方向以轉移晶粒1 0 4。圖2 9顯示基底結構2 8 0 2,以各晶粒 104女裝至標氣基底ii6a-d之一相應者。塡充材料層2804 提供一塡充材料以被置於各晶粒104與標籤基底1 16之間。 適於塡充材料層2804之範例塡充材料被進一步描述於下列 章節。 以此方式,多數RFID標籤100可被快速地產生,以 較少的製程步驟。圖2 9中所示之標籤基底1 1 6 a - d可隨後被 分離以產生多數個別的r F X D標籤1 〇 〇。注意雖然圖2 8及 2 9顯示以一“墊朝下,,定向直接地轉移晶粒i 〇 4至標籤基底 1 1 6 ’但熟悉相關技術人士將從此處之教導瞭解此直接地 轉移晶粒至標籤基底i 16亦可被完成以一“墊朝上,,定向。 -33- (30) 1226813
如衝壓帶2200 )被對齊於安裝至一第一表面之分離晶粒 104上。衝壓帶2200中之各承接器胞2202具有一置於其中 之相應晶粒。各胞22 02被接著塡入以一塡充材料,。衝 壓設備2402被啓動以從衝壓帶220 0移動晶粒1〇4至基底結 構2 8 02之相應標籤基底1 1 6上。以此方式,任何數目的晶 粒(包含數十及數百晶粒)可被同時地轉移自衝壓帶2 2 〇 〇 ,而非一次僅轉移一晶粒。再者,藉由在轉移晶粒1 〇 4至 標籤基底1 1 6之前塗敷塡充材料,則各晶粒可被輕易地塡 充於個別標籤基底1 1 6上,於轉移製程期間,其提供數項 優點。 圖30顯示一流程圖3 000,其提供用以組裝RFID標籤 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注意其爲可選擇的流程圖 3 0 00之步驟被顯示爲封入於虛線內。流程圖3 0 0 0將配合圖 3 1 -4 7而被描述,以利說明之目的。進一步的結構實施例 將根據下列討論而使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淸楚明白。
流程圖3 000從步驟3 0 02開始。於步驟3 0 02,多數晶粒 係從一支撐表面被轉移至一晶片載具,其具有多數可存取 於晶片載具之一第一表面上的胞,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 粒駐存於多數胞之一相應胞中且係凹陷在相關於第一表面 之相應胞中。例如,晶片載具係一衝壓帶,諸如圖3 1中所 示之衝壓帶2200。如圖3 1中所示,衝壓帶2200具有範例空 的第一及第二胞22 02a及2202b。圖32及33顯示其被轉移 入第一及第二胞22 02a及22 02b中之第一及第二晶粒l〇4a 及1 〇 4 b。第一及第二晶粒]〇 4 a及]〇 4 b可藉由任何此處所 -34 - (31) 1226813 述之製程或其他已知製程(包含藉由一種挑選及放置製程 )而被轉移入第一及第二胞2202a及2202b。第一及第二 晶粒104a及104b可一次一個地被轉移入第一及第二胞 22 02a及2 2 02b (如圖32及33所示),或者同時地。注意 其兩個晶粒被顯示於目前範例中以利說明之目的,且本發 明可應用至任何數目的晶粒。 於步驟30〇4,一塡充材料被塗敷入多數晶粒之各晶粒 。例如,如圖34中所示,一塡充材料34〇2被塗敷入第一及 第一胞2202a及22〇2b以實質上覆蓋每一晶粒1〇4a及1〇灿 ’其係顯示爲第一及第二塡充材料部分34〇2a及34〇21^。 塡充材料34〇2被用以塡充晶粒1〇4當其安裝至一基底(諸 如標籤基底11 6 )時,以利諸如環境及密封保護等目的( 除了其他原因之外)。 於貫施例中,塡充材料3 4〇2可爲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所 傳統上已知的任何塡充材料。塡充材料3 4 〇 2可爲導電的、 或非導電的。例如,塡充材料34〇2可爲等向導電,亦即, 於所有方向爲實質上均勻地導電。再者,塡充材料34〇2可 爲各向異性導電’亦即,於一所欲方向導電。{列如,塡充 材料34〇2可爲一種z軸環氧化物。 方、貝施例中,塗敷於各胞2 2 0 2之塡充材料3 4 〇 2的量 可被控制,以致其提供特定應用所需的量。麵,圖34顯 2 ”第及第一塡充材料34〇2a及3402b已被塗敷以致其 塡充材料延伸超出第一及第二胞22〇2&及22〇2b。於另〜 範例中,圖35顯示其第—及第:塡充材料34_及·b -35 ‘ (32) 1226813 已被塗敷以致其_充材料係齊平(flush)或整平與衝厚 帶22.00之頂部表面。例如,爲了致使塡充材料34G2齊平或 整平與衝壓帶2200之頂部表面,可使用一種“刮平( s q u e e g e e ) ”製程。圖3 6顯示所執行之一範例刮平製程。 例如,一刮平元件3 6 02被傳遞沿著衝壓帶22〇〇之頂部表面 ,平滑化第一胞2202a中之第一塡充材料3 4〇2a。顯示其 一過量塡充材料3604被移除。於圖36之範例中,塡充材料 3402被塗敷至胞2202,在刮平元件3602被供應之前。另— 方面,塡充材料3402可藉由刮平元件3602而被塗敷。 於圖3 4 - 3 6之範例中,各晶粒1 〇 4之高度約略等於相應 胞2202之局度的一半。塡充材料3604塡入胞2202之剩餘的 一半高度。以此胞22 02中之塡充材料3 604的量相對於晶粒 1 0 4之尺寸,可提供足夠的塡充材料3 6 0 4至晶粒1 〇 4 (當安 裝至基底116時),而不會有過量的塡充材料。然而,本 發明可應用於胞22 02中之塡充材料3 604的更高或更低部分 〇 於流程圖3 000之可選擇步驟3 006,晶片載具之第一表 面被定位緊鄰一具有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之基底結構的表面 。例如’圖3 7顯示一範例基底結構2 8 0 2。基底結構2 8 0 2包 含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亦即,標籤基底1 1 6 ),亦被稱爲 標籤基底之網或陣列。基底結構2 8 0 2包含任何數目的標籤 基底11 6 ’且可被成形爲標籤基底〗丨6之任何尺寸、行、列 、或陣列。圖38顯示圖37之基底結構2 8 02,在已被分離爲 個別的條狀標籤基底結構2 8 0 2 a、2 8 0 2 b、2 8 0 2 c、及2 8 0 2 d (33) 1226813 。基底結構2 8 02可藉由鋸、切、藉由雷射、及藉由其他製 程而被分離爲長條。基底結構2 8 0 2之一長條可被便利地使 用以轉移晶粒104自衝=壓帶2200,其通常亦形成條狀。 圖3 9顯示條狀基底結構2 8 0 2 a之一部分的視圖。基底 結構2802包含第一及第二標籤基底116a及116b。第一標 籤基底116a包含一天線114a及一導引洞3902a。第二標籤 基底1 16b包含一天線1 14b及一導引洞3 9 02b。 導引洞3 902可被使用以對齊基底結構2 802 a與衝壓帶 2200。例如,導引洞3 902可被使用與圖22中所示之導引洞 2204以提供對齊。導引洞3 902及導引洞2204可被使用以機 械地或光學地對齊基底結構2802a與衝壓帶2200。例如, 機械對齊可包含使用一具有其連結與導引洞22 04之間隔栓 (pegs )的第一輪以對齊衝壓帶2200、及使用一具有其連 結與導引洞3 9 02之間隔栓的第二輪以對齊基底結構2 8 02a 。第一輪及第二輪被同步化。 圖40顯示其被定位緊鄰於基底結構2 8 02 a之衝壓帶 22 00的頂部表面,依據步驟3 006。標籤基底1 1.6a被定位 緊鄰於胞2 2 0 2 a。 於可選擇的步驟3 0 0 8,晶片載具之第二表面被衝壓鄰 近一與多數胞之各胞相反的位置,以移動各晶粒離開相應 胞以致其覆蓋各晶粒之塡充材料接觸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之 一相應標籤基底。例如,如圖4 1中所示,一衝壓構件4 1 02 衝壓其相反於第一胞2202 a之衝壓帶22 00的底部表面。第 一晶粒]〇4移動離開第一胞2 2 02 a朝向標籤基底1 16a。塡 (34) 1226813 充材料3 402a接觸標籤基底1 16a。如圖42中所示,衝壓構 件4102移動第一晶粒104直到第一晶粒104接觸與標籤基底 1 1 6a °
於可選擇的步驟3 0 1 0,各晶粒之第一表面被安裝至相 應的標籤基底以致其各晶粒之至少一接觸墊被電耦合至相 應標籤基底之至少一相應接觸墊。例如5第一晶粒1 〇4被 安裝至標籤基底116a以致其接觸墊204a-d被電耦合至標 籤基底116a之接觸區域210a-d。第一晶粒104a可以多種 方式被安裝至標籤基底116a。例如,步驟3010可包含一步 驟,其中塡充材料3402被硬化以安裝各晶粒104至相應的 標籤基底1 1 6。一可硬化塡充材料3 4 0 2可爲閃光可硬化、 熱可硬化、聲音可硬化、電子束可硬化、紫外線(UV ) 光可硬化、紅外線光可硬化、壓力可硬化、及其他型式的 可硬化材料。因此,熱、聲源、電子束、UV光、IR光' 及/或壓力可被供應如所需,以硬化塡充材料3 402。例如 ’一種雙組環氧化物可被使用於一閃光可硬化塡充材料。 於一實施例中,塡充材料34〇2之硬化致使塡充材料 3 4〇2收縮或縮小。藉由收縮,塡充材料3402可致使介於各 晶粒1 04與相應標籤基底1 1 6之間的距離減小,而導致各晶 粒1〇4之接觸墊204 a-d之增進的機械及/或電耦合至相應標 籤基底116之相應的接觸區域21 Oa-d。於此一實施例中, 塡充材料3 4 0 2具有其支配當硬化時之收縮量的擴張/收縮 之一熱係數。藉由選擇用於塡充材料34〇2之材料,此係數 可被調整。因此,塡充材料3 4 02之熱係數可被調整以匹配 -38- (35) 1226813 標籤基底1 1 6之熱係數,或以其他方式。例如,塡充材料 3 4 02可被調整以收縮一特定的量.,諸如其質量的2倍或3倍 。例如,塡充材料3 4 0 2可另被調整以施加一特定的力於^ 區域上,諸如50 kg/cm2。 例如,塡充材料3 402之收縮可致使接觸墊204a-d接觸 與相應的接觸區域2 1 〇a-d,其產生一足夠的電連接以供所 得裝置之操作。接觸墊204a-d及/或接觸區域2i()a-d之平 滑度及平坦度可爲實質上一致的以致有一大面積可接觸於 其間。於另一範例中,接觸墊204a-d及/或接觸區域2 1 〇a-d之平滑度及平坦度可爲不一致的以提升導電度。例如, 接觸墊204a-d (及/或接觸區域210a-d)可具有一或更多凸 塊、釘狀物、尖峰,等等。因此,當接觸墊204 a-d接觸與 接觸區域2 1 0 a - d時,則一或更多凸塊、釘狀物、尖峰可部 分地或完全地穿透或刺穿接觸區域210 a-d,其產生一增進 的電及機械連接。 於另一範例中,於一實施例中,塡充材料3 4 0 2包含導 電微球以提供導電性。例如,微球可爲金、銀、其他金屬 、或金屬之組合/合金。因此,當硬化時,可收縮塡充材 料致使塡充材料收縮,則一壓力被產生於各晶粒與相應的 標籤基底之間。增加的壓力致使微球形成一接觸於晶粒與 基底之間、變形、電耦合接觸墊204a-d至接觸區域210a-d 〇 在晶粒l〇4a被安裝至標籤基底1 16a之後,晶粒 可被類似地安裝至標籤基底116b。另一方面,晶粒l〇4a -39- (36) 1226813 及1 04b可被同時地安裝至其個別的標籤基底。 於圖3 2-42之範例中,晶粒104被定向而以墊朝下方式 被裝設於標籤基底1 16上。圖43^47顯示伊範例,其中晶粒 1 〇 4被定向而以墊朝上方式被裝設於標籤基底1 1 6上。例如 ,如圖43中所示,第一及第二晶粒1〇4a及104b已被插入 胞2202a及2202b中以致其接觸墊2〇4a-d面朝向胞。
如圖4 4中所示,衝壓帶2 2 0 0被定位緊鄰於基底結構 2802a之標籤基底116a。如圖45中所示,衝壓帶2200被衝 壓鄰近胞2202a之一位置以將胞22 02a中之晶粒l〇4a移入 標籤基底116a中之一相應胞或空腔4402,以致其塡充材 料3402a實質上塡入一介於晶粒l〇4a外緣與空腔4402之間 的間隙。如圖45中所不’晶粒l〇4a之一表面及塡充材料 3402a之一表面係實質上齊平或整平與標籤基底116a之表 面。 圖4 6顯示一安裝於標籤基底1 1 6之空腔中的單一晶粒
1 04。如圖4 6中所示,於目前範例中,晶粒1 〇 4之接觸墊 204a及2 04b並未電耦合至標籤基底1 16之信號。圖47顯示 其已藉由第一及第二電導體4702a及4702b而被電耦合至 標籤基底116之接觸區域210a及210b的晶粒1〇4之接觸墊 2 04a及204b。例如,電導體47 02可被列印、藉由一蒸汽 沈積製程而被塗敷、及另被形成於各晶粒104的接觸墊204 與相應標籤基底1 16表面上的接觸區域210之間。 2.1.3 多桶轉移晶粒 -40- (37) 1226813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多數晶粒1 〇 4可使用一種多 桶晶粒轉移設備而從一第一表面被轉移至一第二表面。圖 48Α顯示一範例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802,依據本發明之— 實施例。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 8 02包含一主體4 8 04、及多數 桶4806。主體4804該桶4806耦合至一氣體供應及真空源 4810。例如’可由真空源4810供應諸如空氣、氮氣、或其 他氣體等氣體。於實施例中,可存在有一或更多任何數目 的桶4806,但通常存在多數桶4 8 0 6以增加晶粒1 04之轉移 率達到所存在之桶4806數的因數。例如,可存在數十或數 百個桶。 圖48Α中所示,具有多數桶48 06之多桶晶粒轉移設備 4802被定位於其安裝至第一表面的分離晶粒104之上。第 一表面被顯示爲支撐表面404,於圖48Α之範例中。各桶 4806被定位以致其桶4 80 6之一個別端係位於支撐表面404 上之一個別晶粒104之上。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8 02接收晶 粒104,並將其儲存於多數桶4 8 06之晶粒1〇4堆。如圖48Β 中所示,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802被接著定位於一第二表面 之上。第二表面被顯示爲轉移表面1202,於圖48Β之範例 中。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 8 02將其儲存於桶4 806中之晶粒 104放置在第二表面上。 圖4 9顯示一流程圖4 900,其提供用以轉移晶粒之範例 步驟,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爲說明之目的,流程圖 4 9〇〇之步驟可被進一步描述關連於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 8 02 ,如圖4 9 - 5 2中所示。然而,其他的結構實施例將使熟悉 > 41 - (38) 1226813 相關技術人士根據下列討論而淸楚明白。這些步驟被詳細 描述於下。 .
流程圖49 0 0從步驟4902'開始。於步驟4902,多數中空 桶之各中空桶被供應平行於一駐存在第一表面上之個別晶 粒。例如,圖50顯示其被供應至第一表面8 02之多桶晶粒 轉移設備4 8 02的橫斷面圖。多數中空桶爲桶4 8 06。桶4 8 06 爲中空以致其至少單一晶粒104可一次傳遞入桶4 8 0 6,且 被儲存於其中。如圖4 8 A中所示,各桶4 8 0 6被供應平行與 其他桶4 8 0 6,而至第一表面上之一個別晶粒1 〇4。 於步驟4 9 0 4,個別晶粒被致使平行地移入各中空桶中 。例如,如圖5 0中所示,各中空桶4 8 0 6具有一個別晶粒 104,其已被移入個別中空桶48 06中。
於步驟4906,步驟49 02及49 04被重複以產生晶粒堆於 各中空桶中。因此,例如,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 8 02可被移 動如所需之多次以定位桶48 06於個別晶粒上以致其桶4 8 0 6 可收集個別的晶粒1 0 4。例如,如圖5 0中所示,足夠的晶 粒1 04已移入各桶4 8 06以產生晶粒1 04堆5 002於各桶4 8 06中 。如圖5 0中所不之堆5 0 0 2包含兩晶粒1 0 4,但於實施例中 可包含任何數目的晶粒1 04,包含數十、數百、數千、及 甚至更多晶粒。 於步驟4 90 8,來自各中空桶之晶粒被平行地放置於第 二表面之上直到各中空桶中之晶粒堆被實質上用盡。例如 ,圖51及52顯示其被供應至各個第二表面8 04之多桶晶粒 車等移設備4 8 0 2的橫斷面圖。如圖5 1及5 2中所示,多桶晶粒 -42- (39) 1226813 轉移設備4 8 Ο 2之桶4 8 Ο 6平行地將晶粒1 〇 4放置於第二表面 804之上。桶4 8 06放置晶粒104直到其實質上用盡晶粒ι〇4 。換言之,桶4 8 06可將不同數量的晶粒1〇4放置於第二表 面8 0 4上,根據第二表面8 0 4所需之晶粒數目,及/或直到 ~或更多桶4806接近或完全用盡晶粒1〇4。 第二表面804可具有黏合性,其容許晶粒1〇4之黏附。 例如’第一表面804可爲一黏著劑帶,或者可具有黏著劑 材料,諸如被塗敷以提供黏合性之蠟物質。如圖5丨中所示 ’第二表面8〇4具有形成於其中之胞5102,其中晶粒1〇4係 從桶4806被放置。另一方面,如圖52中所示,第二表面 804可具有一實質上平坦的表面,其晶粒1〇4被放置於此表 面上。再者,如圖5 1及5 2中所示,晶粒可被放置以墊朝下 或墊朝上定向。桶4806可在收集晶粒之後被反轉以改變晶 粒104之定向,在其被放置於第二表面80 4上之前。例如, 圖5 0中所示之端4 8 0 8與5 0 0 4可在收集晶粒1 〇 4之後被反轉 。另一方面,桶4 8 06可被保持未反轉。 於一實施例中,可於步驟49〇4及490 8中使用真空以將 晶粒移入或移出桶4806。例如,一真空源48 10被顯示爲安 裝至圖48 A、48Β、及50-51中之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 8 02。 真空源48 10可被供應至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802以造成一或 更多桶48 06中之真空或吸力來將個別晶粒1〇4移入桶4 8 06 。真空或吸力可爲連續的或者被供應以受控的脈衝。真空 源4810亦可被供應或改變以將來自桶4 8 0 6之晶粒1〇4移至 第二表面8 0 4上。例如,真空源4 8 1 0可供應正壓脈衝以移 (40) 1226813 動個別晶粒104離開桶4 8 06。. 桶4 8 0 6可被構成以容許真空源4 8 1 0之較佳供應。圖5 3 顯示一內部具有晶粒104之範例桶4 8 0 6的橫斷面頂部視圖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桶4 8 0 6可爲如圖5 3中所示之矩 形,或者可爲圓形、或其他形狀。桶4 8 0 6可具有一平滑的 內部表面5 3 0 2,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另一方面,如圖 53中所示,內部表面5 3 02可具有一形成於一或更多角落之 通道5304,以容許氣體通過晶粒104周圍。通道5304可被 使用以控制桶48 06中之真空或壓力。 桶4806可被製作以金屬、塑膠、或其他可應用材料。 例如,48 06可爲桶、管、或類似於注射針之針狀物。桶 4 8 0 6被構成以共同地固持任何數目的晶粒104。於一實施 例中,各桶48 06之數目及長度將被構成以具有至少有一晶 圓之晶粒1 〇4的累積晶粒1 〇4固持能力。例如,累積固持能 力可爲50,000至1〇〇, 〇〇〇個晶粒104。 塡入的多桶晶粒筒夾可被移動(自動地或其他方式) 至標籤總成之一晶粒分配站。一空的多桶晶粒筒夾可接著 被定位鄰近分離晶粒之一新的晶圓,於一支撐表面上,以 重複製程。 注意到其他的機構及/或製程可替代地被使用於步驟 4 9 04以致使晶粒移入各中空桶中,及於步驟4 9 0 8以從各中 空桶放置晶粒。例如,機械結構及力、化學製程及力、靜 電力、黏著劑材料、氣體壓力系統、及進一步的機構及製 程均可被使用,如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根據此處教導所將瞭 -44 - 1226813 (41) 解者。 2.1.4 使用晶粒框之晶粒轉移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使用“晶粒框”或“晶圓 帶”以轉移多數晶粒104至一目標表面。晶粒框或晶圓帶被 直接形成自一晶圓以固持晶圓之晶粒以致其可被輕易地轉 移至目標表面。晶粒可從晶粒框/晶圓帶被轉移至一中間 表面、或直接至一最終表面,諸如基底。因此,本發明之 晶粒框或晶圓帶容許較少的必要製造步驟(當轉移晶粒至 一基底時),相較於習知的轉移製程。例如,於一種典型 的習知製程中,晶粒係藉由一挑選及放置機器而從晶圓被 個別地轉移至一中間轉移表面。晶粒被接著從中間表面被 轉移至最終目的地表面。此二步驟製程容許晶粒被翻轉。 依據本發明,晶粒可被直接地從晶粒框/晶圓帶被轉移至 基底,而無須轉移至一中間表面。再者,晶粒可藉由轉移 而被翻轉或不被翻轉,如所需。 注意本發明之晶粒框/晶圓帶於下被稱爲晶粒框,以 簡化敘述。晶粒框可依據本發明之製程而被形成,其某些 範例被描述於下以利說明之目的,而非限制之目的。圖 5 7A及5 7B顯示用以製造晶粒框之流程圖,依據本發明之 範例實施例。本發明的晶粒框、及用以製造本發明的晶粒 框之進一步實施例將根據下列討論而使熟悉相關技術人士 淸楚明白。再者,圖6 6及6 8 A - B顯示使用一晶粒框以轉移 晶粒之範例流程圖,依據本發明之範例實施例。使用本發 -45- (42) 1226813 明之晶粒框以轉移晶粒之進一步實施例將根據下列討論而 使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淸楚明白。 圖5 7 A顯示—流程圖5 7 〇 〇 ,其提供用以製造一晶粒框 之範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流程圖5 7 0 0將參考 圖5 8 - 6 3而被描述於下,以利說明之目的。流程圖5 7 0 〇從 步驟5702開始。於步驟5702,一環狀溝槽被形成於一晶圓 之一第一表面中,圍繞多數形成於晶圓之第一表面中的晶 粒。例如,圖5 8顯示一範例晶圓5 8 0 0。如圖5 8中所示,一 環狀溝槽5802已被形成於晶圓5800之一表面中,緊鄰晶圓 5 8 0 0之一外緣。例如,環狀溝槽5 8 0 2之深度可約略等於一 積體電路晶粒(如晶粒1 04 )之厚度,其係形成於晶圓 5 8 00之表面中(未顯示於圖58 )。於圖58之範例中,環狀 溝槽5802實質上爲圓形或橢圓,且爲連續的。於替代實施 例中,環狀溝槽S 8 02可被形成以其他形狀,包含方形及其 他多角形。再者,環狀溝槽5 8 02不一定需爲連續的,如圖 5 8之範例中所示者,而可被取代爲非連續的,且例如,可 包含形成於晶圓5 8 0 0之表面中的兩或更多分離部分。 於步驟5 704,晶圓之第一表面被劃線以形成溝槽之柵 於晶圓之第一表面中,其分離多數晶粒。例如,圖5 9顯示 已被劃線之後的晶圓5 8 0 0。晶圓5 8 0 0之劃線已產生一柵 5 902於晶圓5 8 00之表面中。柵5 90 2係形成自晶圓58〇〇之表 面中所形成的多數水平及垂直溝槽5 9 0 4。例如,圖5 9中顯 示栅5902之第一溝槽5904A、第二溝槽5904B、第三溝槽 5904C、及第四溝槽59CMD。於柵5902中駐存著晶圓5800 (43) 1226813 之表面的多數區域,其中可駐存晶粒1 〇4。例如,圖5 9顯 示其駐存於柵5 902中之第一晶粒l〇4a的區域及第二晶粒 l〇4b的區域。注意其晶粒104之·特徵並未顯示於圖58及圖 59 ° 圖6 0顯示晶圓5 8 0 0之一部分的橫斷面圖。如圖6 0中所 示,環狀溝槽5802及溝槽5904a與5904b具有深度6002之 厚度。例如,深度6 0 02可爲100微米、或其他厚度。深度 6 0 0 2通常係等於或大於晶圓5 8 0 0之晶粒的厚度。如圖6 0中 所示,晶圓5 8 0 0具有厚度6004。厚度60 04可爲習知或特殊 目的晶圓之任何厚度,其可爲,例如,600至700微米。 於步驟5 7 0 6,可固化材料被塗敷至晶圓之第一表面以 實質上塡入環狀溝槽及柵之溝槽。圖61顯示,例如,一可 固化材料6102’其已被塗敷至晶圓5800之表面以實質上塡 入環狀溝槽5802及柵59 Q2之溝槽5904。可固化材料6102實 質上塡入環狀溝槽5 8 0 2及溝槽5 9 0 4。例如,可固化材料 6 1 0 2可塡入溝槽至一低於晶圓5 8 0 0之表面的位準,至與晶 圓5800之表面相同的位準(如圖62中所示)、或者甚至稍 微地突出於晶圓5 8 00之表面上。可固化材料61 02可爲,例 如,一聚合物、環氧化物、樹脂、氨基鉀酸酯、玻璃、或 其他材料。 可使用多種製程以致使可固化材料61 02塡入溝槽5 802 及5 904 (當塗敷至晶圓5 8 00時),而不會留下其他於晶圓 5 8 00之表面上之實質上過量的可固化材料6102。例如,一 真空源可被供應至晶圓5 8 00之相反表面、或者至一帶(諸 (44) 1226813
如晶圓5 8 00所安裝至之藍或綠帶),以致使可固化材料 6102被拉入溝槽5802及5 904。於另一實施例中,一氣體源 可將一氣體導引朝向晶圓5 8 00之表面(其係被可固化材料 6 1 0 2塗敷),以將可固化材料6 1 02吹動、迫使、或推動進 入溝槽5 8 02及5 904。於另一實施例中,可固化材料61 02以 一旋塗方式被塗敷至晶圓5 8 00之表面,以致其晶圓5 8 00之 一旋轉動作致使可固化材料6102移動或 “wick”進入溝槽 5802及5904。可固化材料6102可被塗敷以額外的方式以塡 入溝槽5 8 02及5 904,包含藉由“刮平(squeegee ) ”應用、 噴灑、蒸汽沈積、物理沈積、或化學沈積。
於步驟5 7 0 8,可固化材料被致使硬化成爲環狀溝槽中 之環狀硬化材料,並成爲柵之溝槽中之柵狀硬化材料以形 成晶粒框。例如,於圖6 1及6 2之範例中,可固化材料6 1 0 2 被致使硬化於環狀溝槽5802中、及柵5902之溝槽5904中。 於一實施例中,硬化材料係藉由以一硬化製程致使可固化 材料6 1 0 2硬化而形成。因此,可固化材料6 1 0 2可爲任何可 硬化的材料,諸如可硬化聚合物、環氧化物、樹脂、氨基 鉀酸酯、玻璃、或其他材料。可固化材料6 1 0 2可爲一種以 不同方式被致使硬化的材料,包含藉由熱 '藉由容許足夠 的時間量供可固化材料6 1 〇 2自行硬化、藉由供應光、或藉 由其他本說明書所述之其他方式或者另外已知的方式。 於步驟5 7 1 0,晶圓被減薄以致其柵狀的硬化材料可移 除地固持多數晶粒。例如,圖6 3顯示依據本發明所形成之 一晶粒框6 3 00。晶粒框63 00包含一種得自環狀溝槽5 8 02中 -48- (45) 1226813
及柵5902之溝槽5904中的可固化材料6102之硬化的硬化材 料63 04。晶粒框63 00進一步得自晶圓5 8 00之減薄。如圖63 中所示,晶圓5 8 00以被減薄以形成厚度約爲深度6002之晶 粒框6 3 0 0。於實施例中,晶粒框6 3 0 0可被形成或減薄以具 有約略等於深度6002之厚度、或較小的厚度。因此,因爲 晶粒框6 3 0 0具有約略等於或小於深度6 0 02之厚度,所以晶 粒框63 00可移除地固持晶粒104於相應的開口 63 02中。換 言之,晶粒104可被輕易地移除自開口 63 02。例如,如圖 63中所示,晶粒框63 00可移除地固持晶粒104A於開口 63 02A中,並可移除地固持晶粒l〇4B於一開Π 63 02Β中 。晶粒框63 0 0提供環狀溝槽5 8 02及溝槽5 904之形狀的支撐 結構,其能夠可移除地固持晶粒104於開口 63 02中。晶粒 104可被移除自晶粒框6300藉由推動、向前擠、或者以其 他方式迫使其從晶粒框6300之任一表面離開而至另一表面 上。根據其晶粒1 〇4被迫使自晶粒框63 00之哪個表面將會 決定晶粒104是否以墊朝上或墊朝下定向被轉移至一表面 注意其晶圓5 8 0 0可依據任何習知或另外已知的機構而 被減薄於步驟5710。再者,注意其可固化材料6102被選擇 以使得其並非實質上黏合至晶粒1 04,以致其晶粒1 〇4可被 輕易地移除自晶粒框63 00且因而被可移除地固持於其中。 圖5 7 B顯示一流程圖5 7 2 0,其提供用以製造一晶粒框 之範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5 72〇將參 考圖64A-64C、65A、及65B而被描述於下,以利說明之 -49- (46) 1226813
目的。流程圖5 72 0從步驟5 722開始。於步驟5 722,一安裝 至黏著劑表面之晶圓被劃線以致其所得的多.數晶粒係由其 延伸通過晶圓而至黏著劑表面之溝槽柵所分離。例如,圖 6 4 A顯示一安裝至黏著劑表面6 4 0 4之劃線晶圓6 4 0 2。黏著 劑表面6 4 0 4被固持於一晶圓框6 4 0 6中。晶圓框6 4 0 6亦可被 稱爲晶圓載具或帶狀環。例如,黏著劑表面6404可爲一綠 帶、藍帶、或者其他黏著劑表面帶。晶圓框64 06以拉緊方 式固持及支撐黏著劑表面6404以致其劃線晶圓64 02可被存 取。因爲晶圓6402已被劃線,所以晶圓6402具有溝槽5904 之柵5902 (未顯示於圖64A中),其分離晶圓6402之晶粒 104。晶圓6402被劃線以致其溝槽5904延伸通過晶圓6402 而至黏著劑表面6 4 0 4。因此,晶圓6 4 0 2之晶粒1 〇 4被個別 地安裝至黏著劑表面6404。圖64B顯示一具有由溝槽5 904 所分離之三個晶粒1 0 4的範例劃線晶圓6 4 0 2之橫斷面圖。 注意其劃線晶圓64 02被顯示爲具有三個晶粒104以利說明 之目的,而非限制之目的。圖64C顯示一安裝至黏著劑表 面6404之範例劃線晶圓6402的一部分之透視圖,其具有多 數由柵5 9 02之溝槽5 904所分離的晶粒104。 於步驟5 724,一可固化材料被塗敷至劃線晶圓以實質 上塡入柵之溝槽。例如,如圖65A中所示,可固化材料 6 102被塗敷至劃線晶圓64 02以部分地或完全地塡入晶粒 104之間的溝槽5904。如圖65A所示,可固化材料6102a塡 入晶粒1〇4之間的溝槽5 904。於一實施例中,可固化材料 61 02可被塗敷以致其存在可固化材料6102b以塡入黏著劑 •50- (47) 1226813 表面6404上之一空間6 5 00,介於晶圓6402的外緣與晶圓框 6406的內緣之間。注意於一實施例中,可固化材料61〇2可 甚至部分地延伸於晶,圓框6 4 0 6之內,如圖6 5 A中所示,雖 然其並非必要。可固化材料6 1 0 2可被塗敷以本說明書之他 處所述的任何方式,諸如以上參考圖61及62所述,或者其 他已知者。 於步驟5 7 2 6,可固化材料被致使硬化爲栅之溝槽中的 柵狀硬化材料。例如,圖65A中所示之可固化材料6102a 及6 1 0 2 b被致使硬化爲柵狀硬化材料,諸如以上參考圖6 3 有關硬化材料之敘述。 於步驟5 72 8,黏著劑表面被移除以致其柵狀硬化材料 可移除地固持多數晶粒。例如,圖6 5 B顯示一晶粒框6 3 0 0 ,其係得自黏著劑表面64 (Η之移除。硬化材料63 04a出現 於晶粒1 0 4之間,而硬化材料6 3 0 4 b存在於晶粒1 〇 4之外。 硬化材料63 04可移除地固持晶粒104,以晶粒框6 3 00之柵 形狀,如上所述。注意其黏著劑表面64 04可被移除或分離 ,藉由剝離、化學地溶解、或以其他方式將其移除自晶粒 tE 63 00 〇 注意其晶粒框6 3 00可被形成以墊朝上或墊朝下方式。 例如,流程圖5 720可包含類似於圖7之流程圖700中所示的 步驟702、704、及706之步驟,以利翻轉晶粒104之定向, 在步驟5 7 22之執行以前。因此,晶粒104之墊可面朝向或 背向黏著劑表面6404,根據所選擇之定向。 晶粒框6 3 0 0之結構具有數項優點。例如,以環形狀形 (48) 1226813 成於環狀溝槽5 8 Ο 2中之晶粒框6 3 Ο 0的部分容許一.固 (諸如一夾鉗或夾具)可靠地固持晶粒框6 3 0 0,當 於(例如)轉移晶粒時。以柵形狀形成於柵59〇2中 框6 3 0 0的部分容許晶粒1 〇 4之固持,可相當輕易地 粒1 0 4,如以下所述。晶粒框6 3 0 0之結構具有進一 。注意於某些實施例中,晶粒框6 3 0 0之環狀部分可 要,且不存在。 最好是,過量的可固化材料6 1 0 2不剩餘在晶圓 表面上。於實施例中,流程圖5 7 0 0可包含一額外的 其被執行在步驟5704之前,其中一保護材料層被塗 圓之表面上。保護材料可,例如,爲光阻材料、或 護材料’其可被旋塗或以其他方法被塗敷至晶圓之 。因此,於一實施例中,流程圖5 7 0 0亦可包含其中 材料移除自晶圓之表面的步驟。例如,從晶圓移除 料可致使過量可固化材料6 1 02之移除於其硬化狀態 非硬化狀態(亦即,在步驟5 7 0 8之前或之後)。例 圓5 8 0 0可被進入溶劑,或者可塗敷有一溶劑以從晶 之表面溶解保護材料。保護材料可藉由其熟悉相關 士已知的其他方式而被移除自晶圓5 8 〇 〇。 晶粒框63 00可被使用以轉移晶粒1〇4至一後續 地或轉移表面。後續表面可爲一中間表面,諸如藍 ’或其他已知的或本說明書別處所示的中間表面, 被使用以轉移晶粒1 (Μ至一最終目的地表面,諸如 再者,bs粒框6 0 0谷許晶粒之精確轉移。例如’因 持機構 其被用 之晶粒 移除晶 步優點 能非必 5 8 00 之 步驟, 敷至晶 其他保 表面上 將保護 保護材 或於其 如’晶 圓 5 8 0 0 技術人 的目的 或綠帶 或者可 基底。 爲其可 -52- (49) 1226813 移除地固持於晶粒框6 3 00中之晶粒的位置係準確已知的, 所以存在晶粒之精確登記。因此,可能無須昂貴的光學及 /或其他型式的登記系統以找出及準確地放置晶粒。 f 圖66顯示一流程圖6600,其提供使用一框以轉移多數 晶粒至一表面的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注意其爲可 選擇的流程圖6 6 00之步驟被顯示爲包含於虛線內。流程圖 6 6 0 0將參考圖6 7而被描述,以利說明之目的。進一步的結 構實施例將使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根據下列討論而淸楚明白 〇 流程圖66 00從步驟6602開始。於步驟6602,一晶粒框 被定位緊鄰一包含多數基底之基底帶的表面以致其可移除 地固持於晶粒框中的多數晶粒之一晶粒係緊鄰基底帶之多 數基底的一相應基底。例如,圖67顯示一種使用晶粒框 6 3 0 0以轉移晶粒至一表面的系統6 7 0 0。系統6 7 0 0包含晶粒 辛匡6 3 0 0、衝壓構件2 4 0 6、一晶粒框夾具6 7 0 2、一第一捲軸 (reel) 6 7 06、一第二捲軸6708、及一基底帶6710。如圖 6 7中所示,基底帶6710包含多數基底6712a-c。基底帶 6 7 1 0可包含任何數目的基底6 7 1 2。如圖6 7中所示,晶粒框 6300被定位緊鄰基底帶6710之一表面。晶粒框6300被定位 緊鄰基底帶6 7 1 0以致其一晶粒1 〇 4可從晶粒框6 3 0 0被衝壓 至基底帶6710之一基底6712,如以下所述。 於步驟6604,晶粒係從晶粒框被轉移至緊鄰的相應基 底。如圖6 7中所示,晶粒1 〇 4已從晶粒框6 3 0 0被轉移至基 底帶6710之基底6712b之一表面。例如’如圖67中所示’ -53- (50) 1226813 晶粒1 〇 4可從晶粒框6 3 0 0 (其可移除地固持晶粒1 〇 4 )被衝 壓至基底6 7 1 2 a上。例如,可使用一衝壓構件2 4 0 6以從晶 粒框6300衝壓晶粒104至基底6712a上。於進一步實施例 中,可使用其他的機構以從晶粒框6 3 0 0轉移晶粒1 〇 4至一 基底6712 。 多數晶粒可以此方式從晶粒框6 3 0 0被轉移至基底帶 6 7 10。於步驟6606,基底帶被遞增。例如,如圖67之範例 所示,基底帶6710可包含多數被串列配置之基底6712。基 底帶6710可依據一種捲軸至捲軸系統(諸如圖67中所示者 )而被遞增。於圖67中,一第一捲軸6706可供應基底帶 6710至一第二捲軸6708,其承接基底帶6710。藉由轉動第 一及第二捲軸6706及6708,則基底帶6710可被遞增以移動 下一基底6 7 1 2至定位以從晶粒框6 3 0 0承接晶粒1 〇 4。其他 的機構可被使用以遞增基底帶6 7 1 0。再者,於其他實施例 中’基底帶可包含基底6 7 1 2之N X Μ陣列,其中N > 1且 Μ > 1,而取代串列對齊的基底6 7 1 2。 於步驟660 8,晶粒框被定位緊鄰於基底帶之表面以致 #可移除地固持於晶粒框中的多數晶粒之另一晶粒係緊鄰 方令基底帶之多數基底的下一相應基底。例如,如圖6 7中所 示’晶粒框63 0 0被固持於晶粒框夾具6702中。晶粒框夾具 6 7 02可被橫向地移動相對於基底帶67 10以定位下一晶粒 104於下〜基底6712之上,諸如基底6712a或基底6712b。 因爲晶粒104之尺寸爲熟知的,晶粒框夾具67 02可藉由晶 粒1〇4之寬度或長度而被重新定位,以取代藉由一光學及/ -54- (51) 1226813 或其他登記系統型式(其必須決定一晶粒之位置)來被重 新定位。例如,於一實施例中,對於一 5 00x5 0 0微米·尺寸 的晶粒’晶粒框夾具67 02可被移動5 0 0微米(可能加上溝 槽5 9 04之寬度)以放置下一晶粒104於供轉移的位置內。 注意本發明可應用於任何尺寸的晶粒。 於步驟6610,。因此,以此方式,多數晶粒1〇4可另 一晶粒係從晶粒框被轉移至緊鄰的下一相應基底從晶粒框 6300被轉移至基底帶6710之相應基底6712上。以此方式, 例如’大量標籤基底/晶粒組合可被產生以一相當快速的 方式,以較習知製程更少的步驟。 注意其多重晶粒框63 00可被放置成一堆疊,其晶粒 104可從該堆疊被轉移至一目的地表面。晶粒104可使用一 衝壓機構、一真空/氣體源、及任何其他本說明書之別處 所述的或其他已知的機構。例如,圖6 8 A顯示一流程圖 6 8 0 0,其提供使用一晶粒框堆疊以轉移多數晶粒至一表面 的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注意其爲可選擇的流 程圖6 8 0 0之步驟被顯示封入於虛線內。進一步的結構實施 例將根據下列討論而使熟悉相關技術人士淸楚明白。 流程圖6 8 0 0將配合圖69而被描述,以利說明之目的。 流程圖6 8 0 0從步驟6 8 0 2開始。於步驟6 8 0 2,形成一晶粒框 堆疊,各晶粒框包含一具有多數矩形開口之栅,其中多數 矩形開口之各開口可移除地固持一晶粒,其中堆疊中的晶 粒框之相應的矩形開口被對齊於一行以形成開口之多數行 。例如,圖6 9顯示晶粒框之堆疊6 9 0 2。堆疊6 9 0 2包含多數 (52) 1226813 晶粒框6 3 Ο 0。爲說明之目的,堆疊6 9 Ο 2被·顯示爲包含六個 晶粒框6 3 0 0 a- f,但是可包含任何數目的兩個或更多晶粒 框6 3 0 0。如上所述,各晶粒框6 3Ό 0包含構形爲柵5 9 0 2之形 式的硬化材料63 04。多數開口 63 02存在於各晶粒框63 00中 ,其各可移除地固持一晶粒1 0 4。晶粒框6 3 0 0被對齊以致 其相應的開口 6 3 0 2形成堆疊6 9 0 2中之行(未顯示於圖6 9中 )°
於步驟6 8 04,一可移除地固持於開口中的晶粒係從多 數行之至少一行被轉移至目的地表面。換言之,一或更多 晶粒1 〇 4係從來自一或更多行之堆疊6 9 0 2被轉移至目的地 表面。晶粒104可從堆疊6902被轉移以數種方式。例如, 如圖69中所示,一或更多衝壓構件24 06可被應用於堆疊 6 9 02中之開口 63 02的相應行。一衝壓構件24〇6推動堆疊 6902以從堆疊6 902中之開口 63 02的個別行移動晶粒104至 目的地表面。—衝壓構件24 06可被步進以一次推出單一晶 粒104。任何數目的衝壓構件24〇6可平行地操作,諸如圖 69之範例中所示的衝壓構件2406a-c,以增加晶粒轉移率 可使用其他方法以從堆疊6902轉移晶粒1〇4,包含使 $氣ft或真空源(以施加氣體壓力、靜電力)、挑選及放 S裝置、及本說明書之別處所述的方法、或者其他已知的 方法。以下參考圖68B以詳細地描述另一範例的此等方法 〇 &眉、其目的地表面可爲一基底帶或結構,如圖6 9中所 -56 - (53) 1226813 不。另一方面,目的地表面可爲一衝壓帶或晶片載具(諸 如圖22中所示)、任何中、間表面(諸如綠帶或藍帶)、或 任何其他表面。再者,晶粒1 0 4可被轉移至目的地表面以 墊朝上或朝下架構,根據堆疊6 9 02之定向。堆疊6 9 0 2可被 插入一晶粒放置設備,其固持並對齊一堆疊中之個別晶粒 框63 00,且容許晶粒從該處被轉移。 圖68B顯示流程圖6800之一範例實施例的進一步細節 。圖68B將配合圖70而被描述,以利說明之目的。圖70顯 示一種系統7000,用以使用一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 802而從 晶粒框63 00轉移晶粒,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如圖 70中所示,多桶晶粒轉移設備4802包含多數桶4806a-c。 再者,系統7000包含晶粒框6300之堆疊6902,其包含第一 、第二、第三、及第四晶粒框6300a-d。堆疊6902可包含 任何數目的晶粒框6 3 0 0。 於步驟ό 8 0 2 ’形成一晶粒框堆疊,各晶粒框包含一具 有多數矩形開口之柵,其中多數矩形開口之各開口可移除 地固持一晶粒,其中堆疊中之晶粒框的相應開口被對齊於 一行。例如’如圖7 0所示,晶粒框堆疊6 9 0 2之晶粒框 63 00a-d被對齊以致其多數行7〇〇2被形成。各行7〇〇2包含 一可移除地固持於每一晶粒框63〇〇a_d中之開口中的晶粒 〇 於步驟6 8 1 2,多數中空桶之各中空桶被應用於晶粒框 之堆豐的開口之一個別行。例如,如圖7 〇中所示,一第一 行7002a具有其被供應至之第一桶48〇6a,—第二行7〇〇2b (54) 1226813 具有其被供應至之第二桶4 8 0 6b,及一第三行7002c具有 其被供應至之第三桶4806c。 於步驟6 8 1 4,可移除地固持於個別開口行之開口中的 晶粒被致使平行地移入各中空桶。如圖7 0中所示,其被可 移除地固持於晶粒框6 3 0 0 a - 6 3 0 0 d z中的晶粒1 〇 4被致使移 入桶4806。晶粒1〇4可被致使移入中空桶4806,藉由真空 、藉由氣體壓力、藉由機械機構、或藉由本說明書之他處 所述或另外已知的其他機構。 於步驟6816,步驟68 12及68 14被重複直到一或更多桶 4806a-c變爲充滿、直到堆疊6902用盡晶粒、或當任意數 目之晶粒104已被移動自堆疊6902時。 於步驟6 8 1 8,來自各中空桶之晶粒被放置於表面上直 到其各中空桶所內含之晶粒堆疊被實質上用盡。因此,來 自中空桶4806之晶粒1〇4可被放置於目標表面之目的地上 ,直到中空桶4806中之晶粒1〇4被用盡、或直到表面充滿 了晶粒1 04、或直到任意數目的晶粒1 〇4已被轉移。如上所 述,晶粒104可被放置自桶4806,藉由機械機構、藉由真 空、藉由氣體壓力、或藉由本說明書之他處所述或另外已 知的其他機構。 因此,晶粒框63 00可被使用以多種方式來轉移晶粒至 一目標表面。再者,晶粒框6 3 0 0可被結合與任何本說明書 之他處所述的其他的晶粒轉移機構及製程以提供增進的晶 粒轉移機構及製程。進一步的範例晶粒框實施例被描述於 下列章節中,以利說明之目的。 -58- (55) 1226813 2.1.4.1 形成於一帶結構中之晶粒框 :於一實施例中,晶粒框可被形成以一撓性的、平坦帶 結構,類似於其被用以安裝晶圓/晶粒之“藍帶”或“綠帶 ”。帶結構被製造以包含一可硬化材料或物質。一晶圓被 安裝至帶結構,且被分離爲多數晶粒。帶結構被處理以致 使一硬化的柵結構形成於帶結構中,其可移除地固持多數 晶粒。圖7 1顯示一流程圖7 1 0 0,其提供用以製造此一晶粒 框或晶粒支撐框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流 程圖7100係參考圖72、73A、73B、及74而被描述,以利 說明之目的。 流程圖7100從步驟7102開始。於步驟7102,一包含多 數晶粒之晶圓被安裝至一帶結構之表面。例如,如上所述 ,圖4B顯示一安裝至範例支撐表面404之晶圓400。如圖 4A中所示,晶圓400包含多數晶粒104。於本實施例中, 晶圓4 0 0被安裝以類似於帶結構之方式。帶結構之表面及/ 或晶圓400可具有一塗敷於其上之黏著劑材料以將晶圓400 黏合至帶結構。帶結構被更詳細地描述於下。 於步驟7 1 04,一溝槽柵被形成於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 之表面上的多數晶粒。例如,圖7 2顯示其安裝至一帶結構 72 00之表面7202的晶圓400,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晶圓400被分離爲帶結構7200上之多數晶粒1〇4,依據任 何習知的晶圓分離技術,包含藉由鋸、雷射、機械或化學 蝕刻、及其他技術以劃線或分離晶圓4 00。晶圓400之分離 (56) 1226813 產生溝槽59〇4之柵5 9 02於晶圓400中。 帶結構7 2 0 0係一撓性結構,其包含一硬化或可固化材 料,其可藉由數種技術而被致使硬化。例如,帶結構7 2 0 〇 可包含一種材料,其可藉由供應光(包含藉由供應紫外線 (UV )或其他頻帶的光)而被致使硬化。另一方面,帶 結構7200可包含一種材料,其可藉由供應固體、液體、或 氣體而被致使硬化,該等固體、液體、或氣體係作用與帶 結構72 0 0之材料以致使帶結構7200之部分硬化或固化。 帶結構72 00之全部或部分可包含其可被致使硬化之材 料。例如,圖73A顯示帶結構72 00之一橫斷面圖,其爲一 具有可固化或可硬化材料貫穿之單層結構。另一方面,圖 73B顯示帶結構72 00爲一多層結構,其包含一可固化或可 硬化材料層7302。層7302可被製作爲帶結構7200,或者可 被散佈、塗敷、或噴灑至帶結構72 00上。例如,可固化或 可硬化材料可爲一塗敷至帶結構72 00之光阻材料或者一環 氧化物。帶結構7 2 0 0可進一步包含一紙張、帶、聚合物、 或其他材料層以提供結構支撐。 注意其步驟7102及7104可藉由此處所述或另外已知的 結構而執行;且可藉由相同結構、或不同結構而執行。例 如,一晶圓備製模組可執行步驟71 02及。此晶圓備製 模組之一範例被進一步描述於以下之章節3.0 - 3 · 2。晶圓備 製模組可包含一晶圓供應設備,用以供應一晶圓至帶結構 7200,及/或可包含一晶圓切斷設備’用以分離/切斷表面 7202上之晶圓。 (57) 1226813 於步驟7 1 06,其可透過柵之溝槽而存取之帶結構被致 使硬化爲柵狀結構。例如,圖74顯示一範例系統7400.,用 以致使其可透過柵5 902之溝槽5904而存取之帶結構72 00的 』为硬化爲珊狀結構。如圖7 4中所不,一'硬化劑源7 4 0 2傳 輸一硬化劑7404朝向分離的晶圓400及帶結構72 0 0。由於 晶粒1 0 4之位置,硬化劑7 4 0 4透過溝槽5 9 0 4而到達帶結構 72 00且位於周邊區域上。因此,可透過溝槽59〇4而存取及 位於周邊區域中之帶結構7 2 0 0的部分被致使硬化,其個別 被顯不爲硬化的溝槽部分7410及硬化的周邊區域7420。其 無法存取至硬化劑7 4 0 4 (由於硬化劑7 4 0 4之供應被晶粒 104所阻擋)之帶結構72 00的部分不會硬化。例如,圖74 顯示其未硬化之帶結構72〇〇的範例部分743 0。 硬化劑源7402可包含硬化劑之各種來源,根據帶結構 7 2 0 0中之硬化或可固化材料的型式。例如,硬化劑源7 4 0 2 可包含一光源及個別的光學設備,包含UV光源或紅外線 (IR )光源,用於一暴露至光便硬化之材料。例如,硬化 材料可爲一光阻材料。於此一實施例中,硬化劑7 4 0 4可爲 光,諸如U V、IR、或其他頻帶的光。 另一方面,硬化劑源74 02可包含一氣體或液體供應, 以供應或噴灑氣體或液體朝向分離的晶圓400及帶結構 7 2 0 〇。例如,硬化劑7 4 0 4可爲雙組環氧化物之環氧化物, 以反應與帶結構7200中所含有之相應的環氧化物。其他的 硬化劑源及硬化劑亦可應用於本發明,包含熱源。 因而形成一晶粒框7 4 6 0。依據流程圖7 1 0 0所形成之晶 (58) 1226813 粒框74 60係可移除地固持多數晶粒104。因此,多數晶粒 104之一或更多晶粒10 4可從,晶粒框7460之柵狀結構被移動 至一目標表面上。圖75顯示一晶粒框7460,其包含範例 的栅狀結構7 5 0 0。晶粒框7460係由晶粒框夾具67 02所固持 。如圖75中所示,一晶粒1 〇4係從晶粒框7460被移動至一 基底6 7 1 2。於圖7 5之範例中,晶粒1 〇 4係藉由一衝壓構件 2 4 0 6而被移動。晶粒1 〇 4可被移動自晶粒框7 4 6 0以多種方 式,包含藉由衝壓、藉由氣體之動作、及任何其他本說明 書之別處所述的或其他已知的方式。 注意其各非硬化區域7430可或可不分裂自晶粒框7460 。當個別晶粒104被移動自晶粒框74 60時。 晶粒框7 4 6 0可被使用以多種方式來轉移晶粒1 0 4至一 目標表面,包含本說明書之別處所述之用以轉移晶粒的任 何方式。再者,晶粒框7 4 6 0可被結合與本說明書之別處所 述之任何其他的晶粒轉移機構及製程,以提供增進的晶粒 轉移機構及製程。 - 62- (59) 1226813 地固持多數晶粒。剩餘的帶結構可接著被可選擇地移除。 圖7 6顯示一流程圖7 600,其提供用以製造此一晶粒框或晶 粒支撐框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另一範例實施例。流程圖 7 600將配合圖77_82而被描述於下,以利說明之目的。 流程圖7 600從步驟7602開始。於步驟7602,一包含多 數晶粒之晶圓被安裝至一帶結構之表面,其中帶結構包含 一囊封的可鬆弛硬化或可硬化材料。例如,如上所述,圖 4B顯示安裝至一範例支撐表面404之晶圓4〇〇。於本實施 例中’晶圓400被類似地安裝至一帶結構。然而,於當前 實施例中,帶結構包含一囊封的硬化或可固化材料,其可 被鬆弛及硬化。 例如,圖7 7顯示其安裝至一帶結構7 7 0 2之表面7 7 0 6。 表面7 7 0 6及/或晶圓4〇〇可具有一被塗敷之黏著劑材料,以 供黏合晶圓400至表面7706。 帶結構7 7 0 2可爲一單或多層結構。帶結構7 7 0 2之一範 例多層結構被顯示於圖7 7。如圖7 7中所示,帶結構7 7 0 2包 含一層7 7 0 4。層7 7 4 0包含一囊封的硬化材料,其可被鬆弛 及硬化。例如,層770 4可包含一被鬆弛自層7704之氣體、 液體、或固體,且當塗敷一適當的劑至層77 04時會硬化。 層7 704之操作及結構被進一步描述如下。 帶結構7 7 0 2通常是撓性的,但亦可以是剛性的。如圖 77之範例實施例中所示,帶結構7702可可包含一帶層77 0 8 以供額外的結構支撐,雖然帶層7 7 0 8並非必要的。帶層 7 7 0 8可從多種材料來製造。例如,帶層7 7 0 8可爲紙張、聚 (60) 1226813 合物、基底材料、玻璃、金屬或金屬/合金之組合、塑膠 、或其他適當的物質、或者其組合。 . 於步驟7 6 04,晶圓之溝槽柵被形成以分離帶結構之表 面上的多數晶粒,其包含破壞溝槽中之帶結構的表面以致 使囊封硬化材料而於溝槽中硬化爲柵狀硬化材料於柵之溝 槽中。例如,圖78顯示其被分離爲帶結構7 702之表面7 70 6 上的晶粒104之晶圓400的橫斷面圖,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 實施例。晶圓400之分離產生溝槽5 904之柵5 902 (類似於 圖5 9中所示者)。 晶圓400可被分離爲帶結構7702上之多數晶粒104,依 據任何習知的晶圓分離技術,包含藉由鋸、雷射、機械或 化學蝕刻、及其他技術以劃線或分離晶圓400。例如,圖 7 8顯示其使用雷射78 10而被分離爲多數晶粒104之晶圓400 的橫斷面圖,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圖7 9顯示使用鋸 7 9 1 0而被分離爲多數晶粒1 〇 4之晶圓4 0 0之一部分的透視圖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 如步驟7 6 0 4所述,形成溝槽之柵會破壞溝槽中之帶結 構的表面以致使溝槽中之囊封硬化材料硬化爲柵狀的硬化 材料。例如,如各圖78及79所示,帶結構7 702之表面7706 被破壞。表面7 7 0 6中之一範例缺口被指示爲一缺口 7 8 2 0。 —足夠的缺口 7 8 2 0形成在沿著各溝槽5 9 0 4之長度的表面 7 706中以致其囊封的硬化材料實質上塡入各溝槽5 9 04。缺 □ 7 82 0可具有任何所需的寬度及深度以鬆弛囊封硬化材料 之足夠的量。根據用以產生缺口 7 8 2 0之特定分離技術,則 (61) 1226813 個別缺口 7 820可爲一開口、一破洞.、一裂縫、或者一抓痕 於表面7 7 06中。 圖78及79各顯示一鬆弛的硬化材料7 8 02,其部分地或 完全地塡入一個別溝槽5 9 04。缺口 7 8 20鬆弛硬化材料7802 自帶結構7702之層7704。硬化材料7802可爲氣體、液體、 固體、或者其組合。例如,層7 7 0 4中所囊封之材料可被鬆 弛爲泡沬、凝膠、環氧化物、或其他液體。硬化材料7 8 02 可被致使硬化以多種方式。例如,於一實施例中,硬化材 料7802會硬化,當其遭遇周遭空氣時、或者當其遭遇一選 定的氣體或氣體之組合時。於另一實施例中,硬化材料 7 8 02會硬化當其藉由特定晶圓分離技術而被加熱時,諸如 藉由與雷射7 8 1 0之光束接觸或者藉由鋸7 9丨〇之動作所產生 的熱。於另一實施例中,硬化材料7 8 0 2會硬化當其接觸或 混合與一環氧化物或其他材料時。 於另一實施例中,層7704可包含微囊封球或小珠,其 含有硬化材料。球或小珠會破裂當以特定晶圓分離技術破 壞層7 7 0 4時。硬化材料被鬆弛自球或小珠,並會硬化當被 加熱時、當接觸空氣或其他氣體時、或者另以其他方式。 圖80顯示帶結構77〇2上之—分離晶圓400之一部分的 透視圖,以其硬化材料7 802形成一柵狀硬化材料8〇〇〇於多 數晶粒1 04周圍,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注意其步驟76 02及7604可由此處所述之結構或其他已 知的結構來執行,且可由相同結構、或不同結構來執行。 例如’ 一晶圓備製模組可執行步驟76〇2及76〇4。此一範例 (62) 1226813 晶圓備製模組被進一步描述於以下之章節3·0-3·2。晶圓備 製模組可包含一晶圓供應設備,用以供應晶圓至帶結構 7 7 0 2、及/或可包含一晶圓切斷設備,用以分離/切斷表面 7706上之晶圓,並用以破壞表面7706。例如,晶圓切斷設 備可包含雷射7810及/或鋸7910。 於步驟7606,帶結構被移除以致其柵狀硬化材料可移 除地固持多數晶粒。圖8 1顯示一已被拆卸自帶結構7 7 0 2之 晶粒框8 1 〇 〇,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帶結構7 7 〇 2可 被剝離、溶解、蝕刻、或者以其他方式移除。 晶粒框8 1 0 0依據流程圖7 6 0 0而被形成。晶粒框8 1 0 0可 被使用以多種方式來轉移晶粒至一目標表面,包含任何本 說明書之別處所述用以轉移晶粒的方式。再者,晶粒框 8 1 〇 〇可被結合與本說明書之別處所述的任何其他晶粒轉移 機構及製程以提供增進的晶粒轉移機構及製程。 2-2 後處理 如參考圖3所述,於步驟3 1 0,後處理被執行以完成 RFID標籤100之組裝。 圖5 4係一流程圖,其更詳細地說明步驟3 1 0之執行。 此操作從步驟54〇2開始,其中穿孔被形成於標籤1〇〇之間 的標籤基底1 16上。這些穿孔致使使用者得以分離標籤1〇〇 以供個別放置於各個物體上。 於步驟5404,各標籤1〇〇被檢視以確保適當的組裝。 此步驟包含確保相關電子電路]〇 6及晶粒1 0 4之適當放置。 (63) 1226813 於步驟5 4 Ο 6,標籤1 Ο 〇之、連續輥被切割並配置爲薄片 〇 於步驟5 4 0 8,二黏著劑襯底被塗敷至標籤基底1 1 6。 此黏著劑襯底致使標籤1 0 0得已被安裝至物體,諸如書本 或消費者產品。 3.〇 標籤組裝設備 本發明亦有關一種標籤組裝設備。圖5 5及5 6爲利用此 處所述之技術的兩個標籤組裝設備。 3.1 “墊朝上”組裝設備 圖55顯示一 “墊朝上”組裝設備5 5 00。組裝設備5 5 00 以“墊朝上”方式組裝標籤,如此處所述。因此,組裝設 備5 5 0 0執行此處參考圖3及1 1所述之步驟。 組裝設備5500包含一支撐表面供應器5502、一支撐表 面收集器5 5 04、一晶圓備製模組5 5 06、一第一晶粒轉移模 組5 5 0 8、一轉移表面供應器5 5 1 0、一轉移表面收集器5 5 1 2 、·一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5 1 4、一標籤基底供應器5 5 1 6、一 後處理模組5 5 1 8、一黏著劑塗敷模組5 5 2 0、及一印刷模組 5 5 22 〇 支撐表面供應器5502及支撐表面收集器55 04輸送支撐 表面404以某一方向,如圖55中之箭號所示。這些元件爲 捲軸。然而,其他適當的輸送機構亦可被使用。 晶圓備製模組5 5 06執行步驟3 04及3 06。因此,晶圓備 (64) 1226813 製模組5 5 06供應晶圓400至支撐表面404。此外.,晶圓備製 模組5 5 06分離晶圓400上之多數晶粒104。晶圓備製模組 5 5 06被實施以適當的機構及劃線器具,諸如雷射。 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508從支撐表面404轉移晶粒104至 轉移表面1 202。亦即,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508執行步驟 1 1 0 2。因此,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 5 0 8包含活塞、滾筒、空 氣噴射、及/或衝壓裝置。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 5 0 8可包含 一黏著劑帶、一衝壓帶、一多桶輸送機構、及/或晶粒框 ,及關連與這些組件之其他組件,諸如以上進一步用於晶 粒轉移所述者。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 5 0 8亦包含用以從支撐 表面404釋放晶粒104之元件,諸如加熱組件及/或輻射裝 置。 轉移表面供應器55 10及轉移表面收集器55 12輸送轉移 表面1202以某一方向,如圖55中之箭號所示。這些元件爲 捲軸。然而,其他適當的輸送機構亦可被使用。 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5 14從轉移表面1 202轉移晶粒104 至標籤基底1 1 6。因此,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5 1 4執行步騾 1 106。因此,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5 14包含活塞、滾筒、空 氣噴射、及/或衝壓裝置。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5 1 4可包含 一黏著劑帶、一衝壓帶 '一多桶輸送機構、及/或晶粒框 ,及關連與這些組件之其他組件,諸如以上進一步用於晶 粒轉移所述者。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5 1 4亦包含用以從支撐 表面404釋放晶粒104之元件,諸如加熱組件及/或輻射裝 (65) 1226813 標籤基底供應器5 5 1 6輸送標籤基底1 1 6朝向後處理模 組5 5 1 8,如圖5 5中之箭號所示.。標籤基底供應器5 5 1 6包含 滾筒。然而,其他適當的輸送機構亦可被使用。 後處理模組5 5 1 8執行此處參考步驟3 1 0所述之後處理 操作。 黏著劑塗敷模組5 5 20塗敷黏著劑至標籤基底1 16,根 據步驟1 104。爲了執行此步驟,黏著劑塗敷模組5 5 2 0包含 一噴灑器。然而,黏著劑塗敷模組5 5 2 0可利用其他適當的 裝置以執行此步驟。 印刷及塗敷模組5 5 2 2印刷相關電子電路1 0 6並塗敷一 敷層至標籤基底1 1 6上,根據步驟1 1 0 8及1 1 1 0。因此,印 刷及塗敷模組5 5 22包含絲網印刷組件及噴灑器。然而,印 刷及塗敷模組5522可利用其他適當的裝置,諸如噴墨、熱 噴灑設備、及/或奉獻裝置。 3.2 “墊朝下”組裝設備 圖5 6顯示一 “墊朝下”組裝設備5 60 0。組裝設備5 6 00 以“墊朝下”方式組裝標籤,如此處所述。因此,組裝設 備執行此處參考圖3及1 6所述之步驟。 組裝設備5 600包含一支撐表面供應器5 5 02、一支撐表 面收集器55〇4、一晶圓備製模組5 506、一第一晶粒轉移模 組5 5 0 8、一第一轉移表面供應器5510、一第二晶粒轉移模 組5 6 02 ' —第二轉移表面供應器5 604、一第一轉移表面收 集器5512、一第二轉移表面收集器5606、一標籤基底供應 -69- (66) 1226813 器5 6 Ο 8、一第三晶粒轉移模組5 6 1 Ο、一後處理模組5 5 5 6、 一黏著劑塗敷模組5 6 2 8、及一印刷模組5 6 2 6。' 支撐表面供應器5502及支撐表面收集器5504輸送支撐 表面404以某一方向,如圖56中之箭號所示。這些元件爲 捲軸。然而,其他適當的輸送機構亦可被使用。
晶圓備製模組5 5 06執行步驟3 04及3 06。因此,晶圓備 製模組5 5 06供應晶圓400至支撐表面404。此外,晶圓備製 模組5 5 0 6分離晶圓400上之多數晶粒104。晶圓備製模組 5 5 06被實施以適當的機構及劃線器具,諸如雷射。
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 5 0 8從支撐表面404轉移晶粒10 4至 轉移表面1 202。亦即,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 5 0 8執行步驟 1 6 2 0。因此,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 5 0 8包含活塞、滾筒、空 氣噴射、及/或衝壓裝置。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 5 0 8可包含 一黏著劑帶、一衝壓帶、一多桶輸送機構及/或製程、及/ 或晶粒框,及關連與這些組件之其他組件,諸如以上進一 步用於晶粒轉移所述者。第一晶粒轉移模組5 5 0 8亦包含用 以從支撐表面4 04釋放晶粒104之元件,諸如加熱組件及/ 或輻射裝置。 第一轉移表面供應器5510及第一轉移表面收集器5512 輸送轉移表面1202以某一方向,如圖56中之箭號所示。這 些元件爲捲軸。然而,其他適當的輸送機構亦可被使用。 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602從轉移表面〗2〇2轉移晶粒104 至第二轉移表面1 202。因此,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6 02執行 步驟1 6 2 2。因此,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6 〇 2包含活塞、滾筒 -70- (67) 1226813 、空氣噴射、及/或衝壓裝置。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602可 包含一黏著劑帶、一衝壓帶、一多桶輸送機構及/或製程 、及/或晶粒框,及關連與這些組件之其他組件,諸如以 上進一步用於晶粒轉移所述者。第二晶粒轉移模組5 602亦 包含用以從轉移表面1 202釋放晶粒104之元件,諸如加熱 組件及/或輻射裝置。 第二轉移表面供應器5 5 1 0及第二轉移表面收集器5 5 1 2 輸送轉移表面1202以某一方向,如圖56中之箭號所示。這 些元件爲捲軸。然而,其他適當的輸送機構亦可被使用。 標籤基底供應器5608輸送標籤基底116朝向後處理模 組5 5 5 6,如圖56中之箭號所示。標籤基底供應器5 60 8包含 滾筒。然而,其他適當的輸送機構亦可被使用。 第三晶粒轉移模組5 6 1 0從第二轉移表面1 2 0 2轉移晶粒 1 〇4至標籤基底1 16。因此,第三晶粒轉移模組56 10執行步 驟1 60 8。因此,第三晶粒轉移模組56 10包含活塞、滾筒、 空氣噴射、及/或衝壓裝置。第三晶粒轉移模組5 6 1 0可包 含一黏著劑帶、一衝壓帶、一多桶輸送機構及/或製程、 及/或晶粒框,及關連與這些組件之其他組件,諸如以上 進一步用於晶粒轉移所述者。第三晶粒轉移模組5 6 1 0亦包 含用以從第二轉移表面1202釋放晶粒104之元件,諸如加 熱組件及/或輻射裝置。 黏著劑塗敷模組5 62 8塗敷黏著劑至標籤基底1 1 6,根 據步驟1 6 0 6。爲了執行此步驟,黏著劑塗敷模組5 6 2 8包含 一噴灑器。然而,黏著劑塗敷模組5 6 2 8可利用其他適當的 (68) 1226813 裝置以執行此步驟。 印刷模組5 62 6印刷相關電子電路1〇6,根據步驟1606 。因此,印刷模組5 62 6包含絲網印刷組件及噴灑器。然而 ’印刷及塗敷模組5 626可利用其他適當的裝置,諸如噴墨 、熱噴灑設備、及/或奉獻裝置。 後處理模組5 5 5 6執行此處參考步驟3 1 0所述之後處理 操作。 注意其“墊朝下”裝置設備56〇〇 (及其他此處所述之 組裝設備)亦可被調適以直接地從一支撐表面轉移晶粒至 一基底,如熟悉相關技術者從此處之教導所將瞭解。 4 * 0 結論 雖然本發明之數個實施例已被描述於上,但應理解其 僅藉由範例而被提供,而非限制。熟悉相關技術人士將瞭 解其形式及細節上之改變可被執行於其中而不背離本發明 之精神及範圍。因此本發明不應由任何上述範例實施例所 限制’而應僅依下列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同等物來界定。 【圖式簡單說明】 後附圖形(其被倂入於此並形成說明書之一部分)說 明本發明,並連同其敘述,進一步用以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且致使熟悉相關技術人士得以製造及使用本發明。 圖1 A顯示一示範R F I D標籤之方塊圖,依據本發明之 -72- (69) 1226813 一實施例。 圖1B及1C顯示示範RFID標籤之詳細視圖,依據本 發明之實施例。 圖2A及2B個別地顯示一示範晶粒之平面及側視圖。 圖2C及2D顯示一安裝有一晶粒之基底的部分,依據 本發明之範例實施例。 圖3係一流程圖,其說明一連續輥(roil)標籤組裝操 作。 圖4A及4B個別爲具有附加至支撐表面之多晶粒的晶 圓之平面及側視圖。 圖5係一具有附加至支撐表面之分離晶粒的晶圓之視 圖。 圖6顯示一流程圖,其提供從第一表面至第二表面轉 移晶粒的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7顯示一流程圖,其提供使用一黏著劑表面以從第 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第二表面的步驟。 圖8-10顯示多數使用一黏著劑以從第一表面被轉移至 第二表面的多數晶粒之視圖,依據圖7之製程。 圖1 1係一流程圖,其說明將一“墊朝上,,晶粒轉移至 一標籤基底上。 圖12A及12B個別爲接觸與一支撐表面及一轉移表面 之多數晶粒的平面及側視圖。 圖1 3係安裝至一轉移表面之多數晶粒的視圖。 圖Μ係一接觸與一轉移表面及一標籤基底之“墊朝上 -73- (70) 1226813 ”定向的晶粒之視圖。 圖1 5係一安裝至一檩籤基底之“墊朝上,,定向的晶粒 之視圖。 圖1 6係一流程圖,其說明將一 “墊朝下,,晶粒轉移至 一標籤基底上。 圖1 7係多數接觸與主要及次要轉移表面之晶粒的視圖 〇 圖1 8係多數安裝至〜次要轉移表面之晶粒的視圖。 圖19係一接觸與一轉移表面及一標籤基底之“墊朝下 ”定向的晶粒之視圖。 圖2 0係一安裝至一標籤基底之“墊朝下,,定向的晶粒 之視圖。 圖2 1顯示一流程圖,其提供使用一平行衝壓製程以從 第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第二表面的步驟,依據本發明之 實施例。 圖22-29顯示使用圖21之衝壓製程而被從第一表面轉 移至第二表面的多數晶粒之視圖。 圖3 0顯示一流程圖,其提供用以組裝RFID標籤之步 驟,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3 1-3 6顯示使用圖30之衝壓製程而被從一晶片載具 轉移至一基底的多數晶粒之視圖。 圖37-39顯示其包含多數個別基底之基底結構的視圖 〇 圖4 0-4 5顯示使用圖30之衝壓製程而被從一晶片載具 -74 ^ (71) 1226813 轉移至一基底的多數晶粒之視圖。 圖.4 6及4 7顯示形成電導體於一基底上之視匾.。 圖4 8 A及4 8 B顯示一範例多桶晶粒轉移設備之視圖。 圖49顯示一流程圖,其提供使用多桶晶粒轉移設備以 轉移晶粒的範例步驟。 圖5 0顯示一被應用於第一表面之多桶轉移晶粒的橫斷 面圖。
圖5 1及52顯示將晶粒轉移至第二表面之一多桶轉移設 備的橫斷面圖。 圖5 3顯示一內部具有晶粒之範例桶的橫斷面頂視圖,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 圖5 4係一流程圖,其說明一後處理操作。 圖5 5及56係標籤組裝裝置之方塊圖。 圖5 7A及57B顯示流程圖,其提供用以製造一晶粒框 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5 8 - 6 2顯示不同製程步驟時之一晶圓的範例視圖, 於形成爲一晶粒框時,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6 3顯示一範例晶粒框之橫斷面圖,依據本發明之一 實施例。 圖64A-64C顯示一安裝至黏著劑表面(並固持於晶粒 框)之劃線(scribed )晶圓的視圖。 圖6SA及65B顯示圖64A-64C之劃線晶圓,其塗敷有 可固化材料,依據本發明之範例實施例。 圖6 6顯示一流程圖,其提供使用一晶粒框以轉移晶粒 -75 - (72) 1226813 之範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 圖6 7顯示從一晶粒框被轉移至一基底帶之晶粒的方塊 圖,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 圖68A及68B顯示流程圖,其提供使用一晶粒框以轉 移晶粒之範例步驟,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6 9顯示一用以從晶粒框堆疊轉移晶粒至一基底結構 的系統,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圖7 〇顯示從晶粒框堆疊被轉移入一多桶晶粒轉移設備 之晶粒的方塊圖,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圖7 1 —流程圖,其提供用以製造一晶粒框之步驟,依 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圖72、73A及73B顯示一安裝至帶結構之一黏著劑表 面的分離晶粒之晶圓的視圖,依據本發明之範例實施例。 圖7 4顯示一用以形成硬化柵於帶結構中之系統,此帶 結構係支撐圖7 1 - 7 3中所示之分離晶粒,依據本發明之一 範例實施例。 圖7 5顯示一從硬化柵(如圖7 4中所示)被移動之晶粒 ’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圖7 6顯示一流程圖,其提供用以製造一晶粒框之步騾 ’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圖7 7顯示一安裝至帶結構之黏著劑表面的晶圓,此帶 結構包含一囊封硬化材料,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圖7 8顯示一雷射,其被用以分離圖77之晶圓的晶粒並 被用以致使囊封硬化材料硬化,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 -76- (73) 1226813
圖79顯不一鋸子(saw )之透視圖,其被用以分離圖 7 7之一部分晶圓的晶粒並被用以致使囊封硬化材料硬化爲 晶粒框’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Η 8 0顯不圖7 7之一部分晶圓的透視圖,其已被分離於 帶結構上’以一由囊封硬化材料所形成的晶粒框,依據本 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圖8 1顯示一晶粒框,其係由一已從帶結構被分開之囊 封硬化材料所形成,依據本發明之一範例實施例。 本發明將參考後附圖形而被描述。於圖形中,類似的 參考數字一般係指示完全相同、功能上類似、及/或結構 上類似的元件。參考數字之最左邊數位代表一元件所首先 出現的圖形。 [圖號說明] RFID標籤 晶粒 電子電路 天線 標籤基底 接觸塾 接觸區域 晶圓 列 1 00 1 04 1 06 114 116 2 04a-d 2 1 〇a-d 400 4 0 2 a - η -77- (74)1226813 404 802 804 1202 1204 1402 1 5 0 2, 1 5 04 1702 1902 2200 2202 2204 2 3 02 23 04 2402 2404 2406 2 8 02 2 8 04 3 402 3 602 3 6 04 3 9 02 4 102 支撐表面 第一表面 第二表面 轉移表面 寬度 刻痕 表面 次要轉移表面 衝壓構件 衝壓帶 胞 導引洞 衝壓帶主體 黏著劑帶 衝壓設備 主體 衝壓構件 基底結構 塡充材料層 塡充材料 刮平元件 過量塡充材料 導引洞 衝壓構件
-78· (75)1226813 44 02 空 腔 4 7 02 電 導 體 4 8 02 多 桶 晶 业丄 轉 移 設 備 4 8 04 主 體 4 8 0 6 桶 4 8 0 8 端 48 10 真 空 源 5 0 02 堆 5 0 04 端 5 102 胞 5 3 02 內 部 表 面 5 3 04 通 道 5 5 0 0 組 裝 設 備 5 5 0.2 支 撐 表 面 供 應 器 5 5 04 支 撐 表 面 收 集 器 5 5 0 6 晶 圓 備 製 模 組 5 5 0 8 第 一 晶 虫丄 松 轉 移 模 組 55 10 轉 移 表 面 供 應 器 55 12 轉 移 表 面 收 集 器 55 14 第 二 晶 粒 轉 移 模 組 55 16 標 籤 基 底 供 應 器 55 18 後 處 理 模 組 5 5 2 0 黏 著 劑 塗 敷 模 組 5 5 22 印 刷 模 組
-79- (76) 1226813 5 5 5 6 後 5 60 0 組 5 602 第 5 604 第 5 606 第 5 60 8 標 56 10 第 5 626 印 5 62 8 黏 5 800 晶 5 8 02 環 5 902 柵 5 904 溝 6002 深 6 004 厚 6 102 可 6 3 00 晶 6 3 02 開 6 3 04 硬 6402 晶 64 04 黏 6406 晶 6 5 0 0 空 6 7 0 0 系 處理模組 裝設備 二晶粒轉移模組 二轉移表面供應器 二轉移表面收集器 籤基底供應器 三晶粒轉移模組 刷模組 著劑塗敷模組 圓 狀溝槽 槽 度 度 固化材料 粒框 □ 化材料 圓 著劑表面 圓框 間 統 -80- (77)1226813 6 7 02 晶粒框夾具 6 7 06 第一捲軸 6 7 0 8 第二捲軸 67 10 基底帶 67 12 基底 6 9 02 堆疊 7 0 00 系統 7 002 行 72 00 帶結構 72 02 表面 7 3 02 層 74 00 系統 7 4 0.2 硬化劑源 74 04 硬化齊!1 74 10 溝槽部分 74 20 周邊區域 7 4 3 0 範例部分 7460 晶粒框 7 5 00 柵狀結構 7 7 02 帶結構 7 7 04 層 7 7 06 表面 7 7 0 8 帶層 7 802 硬化材料
-81 - (78) 1226813 78 10 雷射 7 8 2 0 缺口 79 10 鋸 8 0 0 0 柵狀硬化材料 8 100 晶粒框 -82 -

Claims (1)

  1. (1) 1226813 拾、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用以組裝多數射頻識別(RFID )標籤之方法, 包含: (a )從一支撐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一晶片載具,其 具有多數可存取於晶片載具之一第一表面上的胞,以致其 多數晶粒之各晶粒駐存於多數胞之一相應胞中且係凹陷在 相關於第一表面之相應胞中;及 (b)塗敷塡充材料於多數胞之各胞中,以實質上覆 蓋相應胞中之各晶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刮平晶片載具之第一表面以致使各胞中之塡充 材料貫質上齊平與晶片載具之第一表面。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包含 塗敷非導電墳充材料入多數胞之各胞中以實質上覆蓋 各晶粒。 4 .如申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含 塗敷各向異丨、生導電塡充材料入多數胞之各胞中以實質 上覆蓋各晶粒。 5 ·如申請專利範s^ ^ 厘1弟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包含 塗敷同向性導電塡本好μ。 &充材枓入多數胞之各胞中以實質上 覆盖各晶粒。 -83- (2) 122681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各晶粒具有位於第 一表面上之至少一接觸墊,其中步驟(a)包含: 插入各晶粒於相應胞中以致其具有至少一接觸墊之第 一表面係背向著胞。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定位晶片載具之第一表面緊鄰於一具有多數標 籤基底部分之基底結構的一表面; (d )衝壓晶片載具之一第二表面鄰近一相反於多數 胞之各胞的位置以移動各晶粒離開相應的胞,以致其覆蓋 各晶粒之第一表面的塡充材料接觸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之一 相應標籤基底;及 (e )安裝各晶粒之第一表面至相應的標籤基底以致 其各晶粒之至少一接觸墊被電耦合至相應標籤基底之至少 一相應接觸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步驟(e )包含 硬化其覆蓋各晶粒之第一表面的塡充材料以安裝各晶 粒至相應的標籤基底。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塡充材料係一 各向異性導電材料,其中該硬化步驟包含: 閃光硬化塡充材料。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塡充材料係一 熱可硬化環氧化物,其中該硬化步驟包含: 供應熱以硬化熱可硬化環氧化物。 -84- (3) 1226813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塡充材料係一 聲音可硬化環氧化物,其中該硬化步驟包含: 供應一聲源以硬化聲音可硬化環氧化物。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塡充材料係一 電子光束可硬化環氧化物,其中該硬化步驟包含: 供應一電子光束以硬化電子光束可硬化環氧化物。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塡充材料係一 紫外線(UV )光波長可硬化環氧化物,其中該硬化步驟 包含: 供應UV光以硬化UV光波長可硬化環氧化物。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塡充材料係一 紅外線(IR )光波長可硬化環氧化物,其中該硬化步驟包 含: 供應IR光以硬化IR光波長可硬化環氧化物。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塡充材料係一 壓力可硬化環氧化物,其中該硬化步驟包含: 供應一壓力於各晶粒與相應的標籤基底之間以硬化壓 力可硬化環氧化物。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硬化步驟包 含: 致使塡充材料收縮以減少介於各晶粒與相應標籤基底 之間的距灕以利電耦合各晶粒之至少一接觸墊至相應標籤 基底之至少一相應接觸墊。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塡充材料包含 (4) 1226813 導電微球以提供導電性,其中該硬化步驟包含: ^使塡充材料收縮,其產生壓力於各晶粒與相應的標 観基底之間’以致使微球至少變形而電耦合各晶粒之至少 一接觸墊至相應標籤基底之至少一相應接觸墊。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基底結構之多 數標籤基底部分係串列地對齊,進一步包含: (ί)在步驟(c)之前,分離基底結構自一第二基底 結構,其包含標籤基底部分之一陣列。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基底結構之多 數標籤基底部分被配置以標籤基底部分之單一行,其中步 驟(c )包含: 對齊基底結構與晶片載具。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之方法,其中該對齊步驟 包含: 機械地對齊基底結構與晶片載具。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方法,其中該機械地對 齊步驟包含: 使用一具有其與.晶片載具中之間隔洞連結之間隔栓的 第一輪以對齊晶片載具; 使用一具有其與基底結構中之間隔洞連結之間隔栓的 第二輪以對齊基底結構,其中第一輪及第二輪被同步化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中該對齊步驟 包含: 光學地對齊基底結構與晶片載具。 -86- (5) 1226813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各晶粒具有至 少一置於第一表面上之接觸墊,其中步驟(a)包含: 插入各晶粒於相應胞中以致其具有至少一接觸墊之第 一表面係面朝向胞。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定位晶片載具之第一表面緊鄰於一具有多數標 籤基底部分之基底結構的一表面; (d) 衝壓晶片載具之一第二表面鄰近其多數胞之各 胞的位置以移動各晶粒離開相應的胞而進入多數標籤基底 部分之一相應標籤基底的一表面中之一相應空腔,以致其 塡充材料實質上塡入一介於各晶粒外緣與一相應空腔壁之 間的相應空腔中的間隙,而以致其各晶粒之第一表面及塡 充材料之一表面係實質上齊平與相應標籤基底之一表面。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e )電親合各晶粒之至少一接觸墊至相應標籤基底 之表面上的至少一相應接觸墊。 2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步驟(e )包 含: 沈積一導電材料介於各晶粒的每一至少一接觸墊與相 應標籤基底表面上的至少一相應接觸墊之間。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該沈積步驟 包含: 印刷導電材料介於各晶粒的每一至少一接觸墊與相應 標籁基底表面上的至少一相應接觸墊之間。 -87- (6) 1226813 2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該沈積步驟 包含: 使用蒸汽沈積製程以塗敷導電材料介於各晶粒的每一 至少一接觸墊與相應標籤基底表面上的至少一相應接觸墊 之間。 2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各晶粒之高度 約略等於相應胞之高度的一半。其中步驟(b )包含: 以塡充材料塡入相應於各晶粒之胞之剩餘的一半高度 〇 3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在步驟(a)之前,從一安裝至支撐表面之晶圓 分離多數晶粒以致其多數晶粒被分離且安裝至支撐表面。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d) 在步驟(c)之前,安裝晶圓至支撐表面。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在步驟(a )之前,形成多數胞於晶片載具中。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之方法,其中步驟(c )包 含: 形成多數通過晶片載具之串列對齊的開口,其係開口 於晶片載具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及 供應一黏著劑結構至晶片載具之第二表面以覆蓋晶片 載具之第二表面上的多數串列對齊開口。 3 4.—種用以組裝多數射頻識別(RFID )標籤之方法 ,包含: -88- (7) 1226813 (a )定位一支撐表面緊鄰於一衝壓帶之表面,以致 其安裝至支撐表面之一第一表面的多數晶粒之各晶粒係緊 鄰於衝壓帶表面中之多數空胞的一相應空胞;及 (b )同時地從支撐表面轉移多數晶粒之各晶粒進入 緊鄰的相應空胞。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方法,其中多數晶粒係 實質上等於其安裝至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之晶粒總數的每 N個晶粒之一 5其中步驟(a )包含: 定位支撐表面緊鄰於衝壓帶之表面,以致其安裝至支 撐表面之第一表面之每N個晶粒之一的各晶粒係緊鄰於 衝壓帶表面中之多數空胞的一相應空胞。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3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遞增衝壓帶相對於支撐表面以將其安裝至支撐 表面之第一表面的其他多數晶粒之各晶粒定位緊鄰於衝壓 帶之表面中的其他多數空胞之一相應空胞;及 (d )同時地從支撐表面轉移其他多數晶粒之各晶粒 進入緊鄰的相應空胞。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e)重複步驟(c)至(d)直到實質上所有在步驟 (a)之前安裝至支撐表面的晶粒已被轉移自支撐表面。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方法,其中多數晶粒之 各晶粒具有置於一第一表面上之至少一接觸墊,進一步包 -8S- (8) 1226813 含: (c)在步驟(a)之前,定向支撐表面上之多數晶粒 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第一表面係朝向支撐表面。 4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方法,其中多數晶粒之 各晶粒具有置於一第一表面上之至少一接觸墊,進一步包 含: (c )在步驟(a )之前,定向支撐表面上之多數晶粒 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第一表面係背向支撐表面。 4 1 . 一種用以組裝多數射頻識別(RFID )標籤之方法 ,包含: (a) 定位一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以接觸其安裝至第 二支撐表面之實質上各晶粒的第一表面,以致使其安裝至 第二支撐表面之實質上各晶粒的第一表面變爲安裝至第一 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 (b) 增加介於第一支撐表面與第二支撐表面之間的 距離以致使實質上各晶粒變爲拆卸自第二支撐表面; (c) 定位第一支撐表面緊鄰於一衝壓帶之表面’以 致其安裝至第一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的多數晶粒之各晶粒 的第二表面係緊鄰於衝壓帶表面中之多數空胞的一相應空 胞;及 (b )同時地從第一支撐表面轉移多數晶粒之各晶粒 進入緊鄰的相應空胞。 4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d )包 含: -90 - (9) 1226813 供應一具有多數實質上共平面之衝壓部分的衝壓機構 至第一支撐表面之一第二表面,其中多數衝壓部分之一衝 壓部分係相應於多數空胞之每一空胞。 4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e )遞增衝壓帶相對於第一支撐表面以將其安裝至 第一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的其他多數晶粒之各晶粒定位緊 鄰於衝壓帶之表面中的其他多數空胞之一相應空胞;及 (f )同時地從第一支撐表面轉移其他多數晶粒之各 晶粒進入其他多數空胞之緊鄰的相應空胞。 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3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g)重複步驟(e)至(f)直到實質上所有在步驟 (a)中安裝至第一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的晶粒已被轉移 自第一支撐表面。 4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在步驟(a)之前,定向第二支撐表面上之多數晶粒 以致其至少一接觸墊被置於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第一表面 上。 4 6.—種用以組裝多數射頻識別(RFID )標籤之方法 ,包含: (a)塗敷一塡充材料於一具有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之 基底結構的表面上; (b )定位一支撐表面緊鄰於基底結構之表面,以致 其安裝至支撐表面之一第一表面的多數晶粒之各晶粒係緊 鄰-於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之一相應標籤基底;及 -91 - (10) 1226813 (b )同時地從支撐表面轉移多數晶粒之各晶粒至緊 鄰的相應標籤基底上。 4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6項之方法,其中步驟)包 含: 供應一具有多數實質上共平面之衝壓部分的衝壓機構 至支撐表面之一第二表面,其中多數衝壓部分之一衝壓部 分係相應於多數空胞之每·一空胞。 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6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硬化塡充材料。 4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方法,其中多數晶粒係 所有安裝至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的晶粒,其中步驟(c) 包含: 同時地轉移所有安裝至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的晶粒。 5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之方法,其中多數晶粒係 其安裝至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晶粒,其中步驟( c )包含: 同時地轉移其安裝至支撐表面之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晶 ili丄 松。 5 1·—種用以組裝多數射頻識別( RFID )標籤之系統 ,包含: 轉移機構,用以從一支撐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一晶片 載具,其中晶片載具具有多數可存取於一第一表面上的胞 ,其中多數晶粒之各晶粒被轉移以駐存於多數胞之一相應 胞中且係凹陷在相關於第一表面之相應胞中;及 -92 _ (11) 1226813 塗敷機構,用以塗敷塡充材料於多數胞之各胞中,以 實質上覆蓋相應胞中之各晶粒。 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一刮平元件,其被供應至晶片載具之第一表面以致使 各胞中之塡充材料實質上齊平與晶片載具之第一表面。 5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定位機構,用以定位晶片載具之第一表面緊鄰於一具 有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之基底結構的一表面。 (e )安裝各晶粒之第一表面至相應的標籤基底。 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至少一衝壓構件,其衝壓晶片載具之一第二表面鄰近 一相反於多數胞之各胞的位置以移動各晶粒離開相應的胞 ,以致其覆蓋各晶粒之第一表面的塡充材料接觸多數標籤 基底部分之一相應標籤基底。 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4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硬化機構,用以塡充材料以安裝各晶粒之第一表面至 相應的標籤基底,以致其各晶粒之至少一接觸墊被電耦合 至相應標籤基底之至少一相應接觸’墊。 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至少一衝壓構件,其衝壓晶片載具之一第二表面鄰近 於多數胞之各胞的位置以移動各晶粒離開相應的胞而進入 多數標籤基底部分之一相應標籤基底的一表面中之一相應 空腔,以致其塡充材料實質上塡入一介於各晶粒外緣與一 相應空腔壁之間的相應空腔中的間隙,而以致其各晶粒之 -93- (12) 1226813 第一表面及塡充材料之一表面係實質上齊平與相應標籤基 底之一表面。 5 7 .如申|靑專利範圍第5 6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電耦合機構,用以電耦合各晶粒之至少一接觸墊至相 應標數基底之表面上的至少一相應接觸塾。 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安裝機構,用以安裝晶圓至支擦表面。 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8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φ 分離機構,用以從一安裝至支撐表面之晶圓分離多數 晶粒以致其多數晶粒被分離且保持安裝至支撐表面。 6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形成機構,用以形成一具有多數胞之晶片載具。 6 1 . —種用以從一第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一第二表 面之方法,包含: (a )平行地供應多數中空桶之各中空桶至一駐存在 第一表面上之個別晶粒; φ (b)致使個別晶粒平行地移入各中空桶; (c )重複步驟(a )及(b )直到各中空桶含有預定 數目之晶粒堆疊;及 (d )從各中空桶平行地放置一晶粒至第二表面上直 到各中空桶所含有之晶粒堆疊被實質上用盡。 6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供應一真空力至各中空桶之第一端以致使個別晶粒移 -94 - (13) 1226813 入各中空桶之第二端。 6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2項之方法,其中步驟(d )包 含: 修改真空力。 6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2項之方法,其中步驟(a )包 含: 平行地供應多數中空桶之各中空桶的第一端至第二表 面以從各中空桶放置個別晶粒至第二表面。 6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2項之方法,其中步驟(a)包 含·· 平行地供應多數中空桶之各中空桶的第二端至第二表 面以從各中空桶放置個別晶粒至第二表面。 6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使用一氣體壓力以致使個別晶粒移入各中空桶。 6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6項之方法,其中步驟(d )包 含: 修改氣體壓力。 6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使用一機械力以致使個別晶粒移入各中空桶。 6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使用一化學力以致使個別晶粒移入各中空桶。 - 95- (14) 1226813 7 Ο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使用一靜電力以致使個別晶粒移入各中空桶。 7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使用一黏著劑材料以致使個別晶粒移入各中空桶。 7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d )包 含: 容許從各中空桶所放置之晶粒固定至第二表面。 7 3 . —種用以從一第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一第二表 面之系統,包含: 多數中空桶,其被對齊以實質上爲平行,該多數中空 桶之各中空桶被構成以含有多數成堆的晶粒; 一真空裝置,其係輔合至該各中空桶之第一端;及 其中該各中空桶之第二端被平行地供應至駐存在第一 表面上之一個別晶粒; 其中該真空裝置供應一真空力至該各中空桶之該第一 端以致使該個別晶粒平行地移入該各中空桶之該第二端; 及 其中該真空力被修改且該各中空桶被供應至第二表面 以將來自該各中空桶之該個別晶粒平行地放置至第二表面 上。 7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3項之系統,其中該各中空桶 之第一端被供應至第二表面以將來自該各中空桶之該個別 ►96- (15) 1226813 晶粒平fT地放置至第二表面。 7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3項之系統,其中該各中空桶 之第—端被供應至第二表面以將來自該各中空桶之該個別 晶fei平fr地放置至第_表面。 7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3項之系統,其中該個別晶粒 係駐存在其相應於該各中空桶之第一表面上的多數晶粒之 j 其中該各中空桶之該第二端被依序平行地供應至該相 φ 應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當該真空力被供應以將該相應多數 晶粒之該各晶粒移入該各中空桶之第二端而形成晶粒堆疊 於該各中空桶中時。 7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6項之系統,其中該各中空桶 被平行地供應至第二表面上之多數目標區域,以依序地將 該相應多數晶粒之各晶粒放置於第二表面上。 7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3項之系統,其中該第一表面 係一劃線晶圓。 · 7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3項之系統,其中該第一表面 係一支撐表面。 8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3項之系統,其中該第二表面 係一中間表面。 8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3項之系統,其中該第二表面 係一基底。 8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1項之系統,其中基底包含多 數天線基底。 -97- (16) 1226813 8 3 · —種用以形成一晶粒框之方法,包含: (a )形成一環狀溝槽於二晶圓之第一表面中,圍繞 晶圓之第一表面中所形成的多·'數晶粒; (b )劃線晶圓之第一表面以形成溝槽之栅於晶圓之 桌一表面中’其分離多數晶粒,其中柵係相交與環狀溝槽
    (c )塗敷一可固化材料至晶圓之第一表面以實質上 塡入環狀溝槽及柵之溝槽; (d )致使可固化材料硬化爲一環狀硬化材料於環狀 溝槽中及硬化爲一柵狀硬化材料於柵之溝槽中;及 (e )減薄晶圓以致其柵狀硬化材料可移除地固持多 數晶粒。 8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3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f )在步驟(b )之前,塗敷一保護材料層於晶圓之 第一表面上。
    8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以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g )在步驟(d )之後,從晶圓之第一表面移除保護 材料以移除至少—些過量的可固化材料。 8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5項之方法,其中步驟(g )包 含: 溶解保護材料於一溶劑中。 8 7 .如申專利範圍第8 5項之方法,其中步驟(f )包 含: 方疋塗保邊材料層於晶圓之第一表面上。 -98- (17) 1226813 8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4項之方法,其中保護材料係 光阻材料,其中步驟(f)包含: /' 塗敷光阻材料於晶圓之第一表面上。 8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4項之方法,其中步驟 J包 含: 劃線晶圓之第一表面至一所欲深度。 9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4項之方法,其中可固化材料 係聚合物,其中步驟(c )包含: 塗敷聚合物至晶圓之第一表面以實質上塡入環狀溝槽 及柵之溝槽。 9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4項之方法,其中可固化材料 係可硬化材料,其中步驟(d )包含: 使可硬化材料硬化。 92·—種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3項之方法所形成的晶 粒框。 93·—種用以組裝多數射頻識別(RFID )標籤之方法 ,包含: (a )定位一晶粒框緊鄰於一包含多數基底之基底帶 的表面,以致其可移除地固持於晶粒框中之多數晶粒的一 晶粒係緊鄰於基底帶之多數基底的一相應基底;及 (b )從晶粒框轉移晶粒至緊鄰的相應基底上。 9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3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遞增基底帶; (d )定位晶粒框緊鄰於基底帶之表面,以致其可移 -99- (18) 1226813 除地固持於晶粒框中之多數晶粒的另一晶粒係緊鄰於基底 帶之多數基底的下一相應基底;及 (e )從晶粒框轉移另一晶粒至緊鄰的下一相應基底 上。 9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f)重複步驟(c ) 、( d )、及(e )。 9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f)重複步驟(c) 、(d)、及(e)直到其可移除 地固持於晶粒框中之多數晶粒的所有晶粒已被轉移至基底 帶之一相應基底。 9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3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從晶粒框衝壓晶粒至緊鄰的相應基底。 9 8.如申請專别範圍第93項之方法,其中步驟(a)包 含: 定位晶粒框,其中晶粒框包含一具有多數矩形開口之 柵,其中多數矩形開口之各開口可移除地固持一晶粒。 9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3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 含: 供應氣體壓力以從晶粒框移動晶粒至緊鄰的相應基底 上。 1 〇〇. —種用以轉移多數晶粒至一目的地表面之方法, 包含: (a )形成晶粒框之堆疊,各晶粒框包括一具有多數 -100 - (19) 1226813 矩形開口之柵,其中多數矩形開口之各開口可移除地固持 一晶粒,其中堆疊中之晶粒框的相應矩形開口被對齊於一 行以形成多數開口行;及 (b )從多數行之至少一行轉移一可移除地固持於一 開口中之晶粒至目的地表面。 1 0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 〇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包含: (1 )供應一衝壓構件至晶粒框堆疊之多數開口行的 第一開口行;及 (2 )以衝壓構件衝壓以致其一可移除地固持於第一 開口行之一矩形開口中的晶粒被轉移至目的地表面。 1 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 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進一步包含: (3 )重複步驟(2 )直到第一開口行中之晶粒已用盡 〇 1 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 〇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包含: (1 )供應多數衝壓構件之各衝壓構件至晶粒框堆疊 之多數開口行的個別開口行;及 (2 )以多數衝壓構件之各衝壓構件衝壓以致其一可 移除地固持於個別開口行之一矩形開口中的晶粒被轉移至 目的地表面。 1〇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3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進一步包含· -101 - (20) 1226813 (3 )重複步驟(2 )直到堆疊中之晶粒已實質上用盡 〇 1 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 〇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包含: (1 )供應〜中空桶至晶粒框堆疊之多數開口行的第 一開口行; (2 )致使其可移除地固持於第一開口行之開口中的 晶粒移入中空桶; (3 )重複步驟(1 )及(2 )直到中空桶含有一晶粒 堆疊;及 (4 )從中空桶放置晶粒至目的地表面上直到中空桶 中所含有的晶粒堆疊已用盡。 1 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 〇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包含: (1 )平行地供應多數中空桶之各中空桶至晶粒框堆 疊之多數開口行的個別開口行; (2 )致使其可移除地固持於個別開口行之開口中的 晶粒平行地移入各中空桶; (3 )重複步驟(1 )及(2 )直到各中空桶含有一預 定數目之晶粒堆疊;及 (4 )從各中空桶放置晶粒至目的地表面上直到各中 空桶中所含有的晶粒堆疊已實質上用盡。 1 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 0項之方法,其中目的地表 靣係一中間表面’其中步騾(b )包含: -102- (21) 1226813 從多數行之至少一行轉移一可移除地固持於一開口中 之晶粒至中間表面。 1 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 0項之方法,其中目的地表 面係一基底,其中步驟(b )包含: 從多數行之至少一行轉移一可移除地固持於一開口中 之晶粒至基底。 1 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 8項之方法,其中基底包含 多數天線基底,其中步驟(b)包含: 從多數行之至少一行轉移一可移除地固持於一開口中 之晶粒至多數天線基底之一相應天線基底上。 1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 0項之方法,其中各晶粒具 有至少一置於晶粒之一第一表面上的接觸墊,其中步驟( b )包含: 從多數行之至少一行轉移一可移除地固持於一開口中 之晶粒至目的地表面以致其至少一接觸墊係接觸與目的地 表面。 1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 〇項之方法,其中各晶粒具 有至少一置於晶粒之一第一表面上的接觸墊,其中步驟( b )包含: 從多數行之至少一行轉移一可移除地固持於一開口中 之晶粒至目的地表面以致其至少一接觸墊係背向目的地表 面。 1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 Q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在步驟(b )之前,插入晶粒框堆疊於一晶粒放 03- (22) 1226813 置設備中。 1 1 3 . —種晶粒框設備,包含: 一具有多數矩形開口通過之柵;及 / 多數晶粒,其中多數矩形開口之各開口可移.除地固持 該多數晶粒之一相應晶粒。 i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 3項之設備,進一步包含: 一安裝於該柵周圍之環。 1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 4項之設備,進步包含· 一固持機構,其固持該環並容許該柵之定位’於從該 多數矩形開口轉移該多數晶粒期間。 1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 5項之設備’其中該柵爲實 質上平面的,且其中該柵具有實質上等於該多數晶粒之厚 度的厚度。 1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 3項之設備,其中該柵包含 一聚合物。 1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 3項之設備,其中該柵包含 至少環氧化物、樹脂、氨基鉀酸酯、及玻璃之一。 1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 3項之設備,其中該柵被形 成於該多數晶粒周圍,而該多數晶粒駐存於一晶圓中。 1 2 0 · —種用以形成一晶粒框之方法,包含: (a )劃線一安裝至黏著劑表面之晶圓以致其所得的 多數晶粒係由一溝槽之柵所分離,該溝槽之栅延伸通過晶 圓而至黏著劑表面; (b )供應一可固化材料至劃線晶圓以實質上塡入栅 ^ 104 - (23) 1226813 之溝槽; (c )致使可固化材料硬化爲一柵狀硬化材料於柵之 溝槽中;及 (d )移除黏著劑表面以致其柵狀硬化材料可移除地 固持多數晶粒。 1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 0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e)在步驟(b)之前,以一支撐結構固持黏著劑表 1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 1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包含: 以可固化材料塡入一介於劃線晶圓的外緣與支撐結構 的內緣之間的間隔。 1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 2項之方法,其中步驟(c ) 包含: 致使間隔中之可固化材料硬化爲一環狀硬化材料,其 支撐柵狀硬化材料於內。 1 24 · —種用以從一第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一第二表 面之方法,包含: (a)定位第二表面緊鄰於第一表面,其安裝有多數 晶粒; (b )減小介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直到 多數晶粒接觸第二表面並由於第二表面之黏合性而安裝至 第二表面;及 (c )移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而多數晶粒保持安 -105- (24) 1226813 裝至第二表面。 12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d)在步驟(b)之前,塗敷一黏著劑材料至第二表 面以致其第二表面之黏合性大於第一表面之黏合性。 1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 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d)在步驟(a)之前,定向多數安裝至第一表面之 晶粒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至少一接觸墊係背向第一 表面。 1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6項之方法,其中步驟(c) 包含: 移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而多數晶粒保持以墊朝下 方式安裝至第二表面。 1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 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d)在步驟(a)之前,定向多數安裝至第一表面之 晶粒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至少一接觸墊係面朝向第 一表面。 1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 8項之方法,其中步驟(C ) 包含: 移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而多數晶粒保持以墊朝上 方式安裝至第二表面。 1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項之方法’其中第一表面 係一劃線晶圓,其中步驟(a )包含: 定位第二表面緊鄰於劃線晶圓’其安裝有多數晶粒。 1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1 2 4項之方法,其中第一表面 (25) 1226813 係一支撐表面’其中步驟(a )包含: 定位第二表面緊鄰於支撐表面,其安裝有多數晶粒。 1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 4項之方法,其中第二表面 係一中間表面,其中步驟(a )包含: 定位中間表面緊鄰於支撐表面,其安裝有多數晶粒。 1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4項之方法,其中第二表面 係一基底,其中步驟(a)包含: 定位基底緊鄰於支撐表面,其安裝有多數晶粒。 1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 4項之方法,其中基底包含 多數天線基底,其中步驟(a )包含: 定位基底緊鄰於支撐表面,其安裝有多數晶粒,其中 多數基底之各天線基底被定位緊鄰於多數晶粒之一相應晶 粒。 1 3 5 · —種用以從一第一表面轉移多數晶粒至一第二表 面之系統,包含: 減小機構,用以減小介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 距離直到第一表面之多數晶粒接觸第二表面並安裝至第二 表面;及 移開機構,用以移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而多數晶 粒保持安裝至第二表面。 1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 5項之系統,其中用以減小 距離之該減小機構及用以移開之該移開機構係重疊。 1 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3 5項之系統,其中用以減小 距離之該減小機構及用以移開之該移開機構係分離。 -107- (26) 1226813 1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 5項之系統,其中 被塗敷以一黏著劑.材料以致其第二表面之黏合性 --表面之黏合性。 1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 5項之系統,其中 之多數晶粒被定向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至 墊面朝向第二表面,就在接觸第二表面之前。 1 4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 9項之系統,其中 係以墊朝下方式安裝至第二表面。 1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 5項之系統,其中 之多數晶粒被定向以致其多數晶粒之各晶粒的至 墊背向第二表面,就在接觸第二表面之前。 1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4 1項之系統,其中 係以墊朝上方式安裝至第二表面。 1 4 3 .如申g靑專利範圍第1 3 5項之系統,其中 係一劃線晶圓。 1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 5項之系統,其中 係~支撐表面。 1 4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 5項之系統,其中 係一中間表面。 1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 5項之系統,其中 係一基底。 1 4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 6項之系統,其中 多數天線基底。 1 4 8 . —種用以形成一晶粒框之方法,包含: 第二表面 係大於第 第一表面 少一接觸 多數晶粒 第一表面 少一接觸 多數晶粒 第一表面 第一表面 第二表面 第二表面 基底包含 -108 - (27) 1226813 (a )安裝一包含多數晶粒之晶圓至一帶結構& ^ ® j (b )形成溝槽之栅於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之表面上1 的多數晶粒;及 (c )致使一透過柵之溝槽可存取之帶結構的部分硬 化爲柵狀結構; 其中柵狀結構可移除地固持多數晶粒,其中多數晶粒 之一或更多晶粒可從柵狀結構被移至一目標表面上。 鲁 14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8項之方法,其中帶結構包 含一當暴露至光線時會硬化的材料,其中步驟(c )包含 以通過柵之溝槽的光暴露帶結構。 15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9項之方法,其中帶結構包 含一當暴露至紫外線(UV )光時會硬化的材料,其中該 暴露步驟包含: 以通過柵之溝槽的紫外線光暴露帶結構。 φ 1 5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 8項之方法,其中步驟(c ) 包含: 通過柵之溝槽以塗敷一材料至帶結構,其中材料致使 帶結構硬化。 1 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 1項之方法,其中該塗敷步 驟包含: 通過柵之溝槽以噴灑材料至帶結構上。 ]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 8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 109 - (28) 1226813 包含: 爲帶結構之表面上的晶圓劃線。 15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M9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d )形成帶結構以包含.一材料層。 1 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 4項之方法,其中材料_ % 阻材料,其中步驟(d )包含: (d )形成帶結構以包含光阻材料之層。 1 5 6 · —種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4 8項之方法所形成白勺 晶粒框。 1 5 7 · —種用以形成晶粒框之系統,包含: 一晶圓備製模組,其供應一晶圓至一帶結構之表面, 並形成溝槽之柵於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之表面上的多數晶 粒;及 一硬化劑源,其致使一透過柵之溝槽可存取的帶結構 之一部分硬化爲柵狀結構; 其中樹狀結構可移除地固持多數晶粒,其中多數晶粒 之一或更多晶粒可從柵狀結構被移至一目標表面上。 1 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 7項之系統,其中帶結構包 含一當暴露至光線時會硬化的材料,其中硬化劑源包含一 光源’其以通過柵之溝槽的光暴露帶結構。 1 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 8項之系統,其中帶結構包 3 —呈暴露至紫外線(UV)光時會硬化的材料,其中硬 化劑源以通過柵之溝槽的紫外線光暴露帶結構。 1 6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 8項之系統,其中帶結構包 -110- (29) 1226813 含包含一材料層。 1 6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 〇項之系統,其中材料爲一 光阻材料。 1 6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5 7項之系統,其中硬化劑源 5¾過柵之溝槽以供應~材料至帶結構,此柵之溝槽致使帶 結構硬化。 1 6 3 .如申Μ專利範圍弟1 6 2項之系統,其中硬化劑源 透過柵之溝槽以噴灑材料至帶結構上。 1 6 4 · —種用以形成一晶粒框之方法,包含: (a)安裝一包含多數晶粒之晶圓至一帶結構之表面 ,其中帶結構包含一囊封的硬化材料; (b )形成溝槽之柵於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之表面上 的多數晶粒,其中該形成步驟包含破壞溝槽中之帶結構的 表面之步驟,以致使囊封硬化材料於溝槽中硬化爲柵狀的 硬化材料於柵之溝槽中。 16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移除帶結構以致其柵狀硬化材料可移除地固持 多數晶粒。 16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在步驟(a)之前,以一支撐表面固持帶結構。 16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4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包含: 使用雷射以形成溝槽之柵並破壞帶結構之表面以致使 囊封硬化材料鬆弛於溝槽中。 -111 - (30) 1226813 1 6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6 4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包含: 使用鋸以形成溝槽之柵並破壞帶結構之表面以致使囊 封硬化材料鬆弛於溝槽中。 16 9.—種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ι64項之方法所形成的 晶粒框。 1 7 0 · —種用以形成晶粒框之系統,包含: 一晶圓備製模組,其供應一晶圓至一帶結構之表面, 並形成溝槽之柵於晶圓中以分離帶結構之表面上的多數晶 粒’其中帶結構包含一囊封的硬化材料,其中晶圓備製模 組破壞溝槽中之帶結構的表面當形成溝槽時,以致使囊封 硬化材料於溝槽中硬化爲柵狀的硬化材料於柵之溝槽中。 1 7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 0項之系統,進一步包含: 一帶移除設備,其移除帶結構以致其柵狀硬化材料可 移除地固持多數晶粒。 1 7 2 ·如申請專利圍第1 7 0項之系統,其中晶圓備製 模組包含一雷射以形成溝槽之柵並致使囊封硬化材料鬆驰 於溝槽中。 17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0項之系統,其中晶圓備製 模組包含一鋸以形成溝槽之柵並致使囊封硬化材料鬆驰於 溝槽中。 17 4.—種用以組裝多數射頻識別(RFID)標籤之方法 ,包含: (a )定位一晶粒框緊鄰於一基底之表面,以致可移 -112 - (31) 1226813 除地固持於晶粒框中之多數晶粒的一晶粒係緊鄰於基底; 及 (b )從晶粒框轉移晶粒至緊鄰的基底上。-1 7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 4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c )定位晶粒框緊鄰於另一基底之表面,以致可移 除地固持於晶粒框中之多數晶粒的另一晶粒係緊鄰於另一 基底;及 (d )從晶粒框轉移另一晶粒至緊鄰的另一基底上。 1 7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 5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e )重複步驟(c )及(d )直到其可移除地固持於 晶粒框中之多數晶粒的所有晶粒已被轉移至一相應基底。 17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4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包含: 從晶粒框衝壓晶粒至緊鄰的基底上。 17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4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 ) 包含: 供應氣體壓力以從晶粒框移動晶粒至緊鄰的基底上。 -113-
TW092121188A 2002-08-02 2003-08-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volume assembl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TWI22681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0010102P 2002-08-02 2002-08-02
US10/322,718 US6915551B2 (en) 2002-08-02 2002-12-19 Multi-barrel di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ies therewith
US10/322,701 US7102524B2 (en) 2002-08-02 2002-12-19 Die fram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ies therewith
US10/322,702 US6848162B2 (en) 2002-08-02 2002-12-19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ies using an adhesive surface
US10/322,467 US7117581B2 (en) 2002-08-02 2002-12-19 Method for high volume assembl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US10/429,803 US7023347B2 (en) 2002-08-02 2003-05-06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a die frame and for transferring dies therewit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2217A TW200412217A (en) 2004-07-01
TWI226813B true TWI226813B (en) 2005-01-11

Family

ID=3149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1188A TWI226813B (en) 2002-08-02 2003-08-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volume assembl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545828A4 (zh)
JP (1) JP2005535149A (zh)
AU (1) AU2003257016B2 (zh)
CA (1) CA2494487A1 (zh)
TW (1) TWI226813B (zh)
WO (1) WO200401289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9703B (zh) * 2005-11-25 2013-09-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半導體裝置
TWI427711B (zh) * 2007-06-20 2014-02-21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微機電積體電路接合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4199B2 (en) * 2003-06-12 2008-07-2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high volume assembly of compact discs and digital video discs incorporat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technology
DE602006016425D1 (de) 2005-04-06 2010-10-07 Hallys Corp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lektronischer komponenten
DE102005022780B4 (de) * 2005-05-12 2017-12-2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Halbleiterchips für Tag-Anwendungen und Verfahren zur Packung von Halbleiterchips
US8067253B2 (en) 2005-12-21 2011-11-29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devices using film embossing techniques to embed integrated circuits into film
US8251295B2 (en) 2007-04-26 2012-08-28 Confidex Oy RFID tag
DE102008046742A1 (de) 2008-09-11 2010-03-18 Mtu Aero Engines Gmbh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Bauteilen
US8034663B2 (en) 2008-09-24 2011-10-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Low cost die release wafer
US20100072490A1 (en) * 2008-09-24 2010-03-25 Kerr Roger S Low cost flexible display sheet
US7879691B2 (en) 2008-09-24 2011-02-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Low cost die placement
US9633883B2 (en) 2015-03-20 2017-04-25 Rohinni, LLC Apparatus for transfer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10504767B2 (en) * 2016-11-23 2019-12-10 Rohinni, LLC Direct transfer apparatus for a pattern arra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die
US11075093B2 (en) 2017-03-24 2021-07-27 Cardlab Aps Assembly of a carrier and a plurality of electrical circuits fixed thereto,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2609560B1 (ko) * 2017-09-08 2023-1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제조 장치
US11094571B2 (en) 2018-09-28 2021-08-17 Rohinni, LLC Apparatus to increase transferspee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micro-adjustment
JP6627001B1 (ja) * 2019-01-21 2019-12-25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ウェーハ剥離洗浄装置
US11217471B2 (en) * 2019-03-06 2022-01-04 Rohinni, LLC Multi-axis movement for transfer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18690A (en) * 1979-03-05 1980-09-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evice for carrying electronic part
US5255430A (en) * 1992-10-08 1993-10-26 Atm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module for a smart card
US6027027A (en) * 1996-05-31 2000-02-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uggage tag assembly
US6107920A (en) * 1998-06-09 2000-08-22 Motorola, In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having an article integrated antenna
US6451154B1 (en) * 2000-02-18 2002-09-17 Moore North America, Inc. RFID manufacturing concepts
DE10017431C2 (de) * 2000-04-07 2002-05-23 Melzer 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Datenträgern mit integriertem Transpond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9703B (zh) * 2005-11-25 2013-09-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半導體裝置
TWI427711B (zh) * 2007-06-20 2014-02-21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微機電積體電路接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12896A1 (en) 2004-02-12
CA2494487A1 (en) 2004-02-12
TW200412217A (en) 2004-07-01
AU2003257016B2 (en) 2009-03-12
EP1545828A4 (en) 2008-07-23
EP1545828A1 (en) 2005-06-29
JP2005535149A (ja) 2005-11-17
AU2003257016A1 (en) 200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334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a die frame and for transferring dies therewith
TWI226813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volume assembly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US7102524B2 (en) Die fram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ies therewith
US779507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 of dies using a die plate having die cavities
US10658182B2 (en) Chip handling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integration
US7931063B2 (en) Transfer assembly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s
TWI290357B (en) Dicing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apparatus
US10872801B2 (en) Target substrate with micro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US20060012020A1 (en) Wafer-level assembly method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7621043B2 (en) Device for making an in-mold circuit
US2007015802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moving multiple die(s) from a surface
JP3822043B2 (ja) チップ部品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