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55903B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port of continuous moldings without tensile stress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port of continuous moldings without tensile stres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55903B
TW555903B TW090111078A TW90111078A TW555903B TW 555903 B TW555903 B TW 555903B TW 090111078 A TW090111078 A TW 090111078A TW 90111078 A TW90111078 A TW 90111078A TW 555903 B TW555903 B TW 5559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tem
scope
patent application
continuous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1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tefan Zikeli
Friedrich Ecker
Original Assignee
Zimm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mmer Ag filed Critical Zimmer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55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559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6Wet spinning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7/00Producing 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29D7/01Films or shee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2/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group B29C33/00 or B29C35/00
    • B29C2037/90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Forg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Description

555903 五、發明說明(l) 本發明涉 造短纖維、薄 的擠壓溶液被 該連續模塑品 將其拉過一個 本發明還 擠壓溶液中製 纖維、薄膜和 出口,通過該 部分,擠壓溶 個牽引機構, 並且將連續模 在現有技 的尺寸可以通 機構產生的, 進,以便進行 因此,利 轉輥流出旋喷 聚集在一起並 連續模塑 來了南機械負 W093/ 1 9230 的 纖維斷裂的纖 由於在紡 及製造纖維素連續模塑品如 膜^軟片,其中含水、纖維 擠麗成至少一根連續的模塑 ’傳送帶裝置隨後接收所述 牽引機構。 涉及一種從包含水、纖維素 造纖維素連續模塑品如絲線 軟片的裝置,該裝置至少利 出口擠壓溶液可以流過,並 液被擠壓成連續模塑品,該 4過該機構在連續模塑品上 塑品拉出該裝置外。 術中,在凝結和穩定後的擠 過施加拉伸應力來調節。拉 牽引機構叨住連續模塑品並 後續加工。 用W093/ 1 9 230所示的方法和 嘴面以後,成團的大量連續 被抽出。偏轉輥位於沈澱槽 品在紡絲浴的偏轉輥處的顯 荷。這導致了其纖維質量受 方法和裝置產生了易碎、易 維。 絲浴内偏轉,W093/ 1 9 230的 絲線、 素和叔 品並且 連續模 紡紗用人 胺氧化物 隨後拉伸 塑品並且 和叔胺氧化物的 、紡紗用人造短 用了一個擠壓模 且在出 裝置還 施加拉伸應力, 的下游 利用了一 壓的連 伸應力 向外抽 裝置, 模塑品 内。 者偏斜損,因 纖維顫 續模塑品 是由牽引 地使其前 在經過偏 成條狀地 給細絲帶 而, 動並且易
IIM 第5頁 方法和裝置因為
555903 五、發明說明(2) 紡絲浴的粘性而在紡絲浴中的絲線速度方面受到了限制。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利用W096/30566的裝置和方法, 通過紡絲液膜收取連續模塑品。為了從連續模塑品中除去 紡絲液,模塑品在溢流管底端處突然轉過45度-60度。 利用W09 6/3 0 5 66的裝置和方法,擠壓模口從上面對連 續模塑品施加一個由機械纖維拉絲工具產生的拉伸應力。 由於拉伸應力和急轉造成了高的機械負荷,通過 W096/3 0 566的裝置和方法獲得的纖維顯示出了差的紡織特 性。尤其是,纖維顫動趨勢、鉤接強度和捲曲性能遠遠達 不到要求。 刊用椛亚成連續纜 線形式 輸送皮 成紡織 於製造 利 特性的 鑒 種方法 如紡紗 裝置基 對 即連續 帶裝置 用EP0 6 1 7 1 5 0A1的裝置和方法 ______ _ _ _ 地抽出纖維膠旋絲並引導其橫穿幾個輥並隨後送往 f以便產生紡織品。在這種方法中,既定目的是形 品。由於形成散層並且絲線鉤連,這個系統不適用 紡紗用人造短纖維。 用這樣的系統,也產生了只表現出適度良好的纖維 纖維。 於現有技術的缺陷,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 和裝置,可以通過所述方法和裝置改善連續模塑品 用人造短纖維和絲線的紡織特性。此外,該方法和 於降低纖維易原纖化性並提高鉤接強度的目的1 ,上述的本發明方法來說,如此實現了這個目的, 模塑品在模塑後被收放在傳送帶裝置上並且在傳送 上實質上沒有拉伸應力地被送往牽引機構。
第6頁 555903 五、發明說明(3) 根據本發 擠壓模具口與 模塑品玎以通 往牽引機構。 所以,根 地在這樣的區 穩定或者鬆弛 載入的拉伸應 通過這種方法 性。 由於擠壓 穩定,所以, 機械特性有很 用。 本發明的 絲線複合材料 果在紡絲技術 壓模具口是紡 利用本發 量的連續模塑 同時加工的, 例子地表示出 連續模塑品同 加工。 的連續模塑 作用在連續 大作用。根 裝置和本發 、薄膜以及 中應用本發 絲喷嘴口。 明的方法和 品。由於所 所以,為簡 了该裝置和 時經過相同 明,利用上述裝置如此完成上述目的,即在 牽引機構之間設置了〜個傳送帶裝置,連續 過該傳送帶裝置實f上沒有拉伸應力地被送 據本發明,連續模塑品實質上沒有拉伸庫力 域内進行輸送,即一品在職域内匯^並 :我們吃驚地發現1果在㈣後沒有機械 力尤其是在關鍵區域内影響連續模塑品 和裝置明顯地改善了迷續模塑品的紡織特、 ,在該傳”裝置區域内凝結並 ϋ Ί上的應力對連續模塑品的 據本毛明’儘可能抑制了這種作 明的方法可以被用於製造軟片、 用於製造纺紗用人造短纖維。如 明,則連續模塑品是絲線並且擠 =明的袭置’通常同時加工大 塑品是按照相同方式 I見而,、以一個連續模塑品 方法。我們明確指出了 ,大量 的加工並且由本發明的裝置進行
555903 五、發明說明(4) 在基本上無拉伸應力地進行給 傳送帶裝置是眾所周知的。但是]二此楂、、糸技術領域内的 疋 ^些傳i矣册壯亜 於提高在其上進行傳送的擠壓材料的纺織性二?不適用 例如,DE29 50 0 1 5A1描述了 —種振動式b 它使絲餅穿過清洗裝置。但是,這 、▼,通過 品的擠壓方向上位於牵引機構的後^振^置在連續模塑 DE2950 0 1 5A1的連續模塑品在機械載入的 出擠壓模具。如上所述,這對連續模塑品的纟;;力下被拉 了不利影響。 ^庄此產生 在定位DE2950015A1的振動式傳送帶的區域内,浐 模塑品的紡織性能不再受影響。所述的振動傳送 / 於挑出纖維。 饭用 ,在W098/ 079 1 1中,描述了一種裝置和方法,它們被用 於製造不織布。為此,在成紡絲喷嘴形式的擠壓模具處, 在出來後,用強氣流抽拉並切斷擠壓絲線。這些短纖^散 落在傳送帶上,它們在傳送帶上凝結成不織布。 W0 9 8 / 0 7 9 1 1的方法和裝置不能與本發明的裝置和方法 相提並論,因為沒有形成連續的模塑品。此外,
W098/0 791 1所述的方法和裝置不適用於製造平均的纖維性 能。這可以在很高的纖度波動和不一致的拉力值和鉤接強 度上看出來。由於隨機放置各絲線以及必須通過切斷連續 絲線來變成紡紗用人造短纖維,所以,可以獲得不均句的 切斷條,切斷長度長短不一。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局各模塑品的機械性能。根據本發
第8頁 555903 五、發明說明(5) 2,在其被送往牵引機構時不切斷連 面,W098/0791 1的無紡墊的機并α Αμ 73 的爹燮Ή ”丨欠,機械性能明顯受到了隨機放置 的〜a而、/又有文到各切斷絲線性能的影響。 段击t果在裝置或方法的另—個實施例中以小於模塑品擠 送速度在傳送帶裝置上傳送連續的模塑: =伸應力地在傳送帶上輪送連續模塑品可以 低輸送速度保證了不對連續模塑品施加拉力。结 、甬=:ΐ塑品在輸达過程中可以是鬆弛的並且在鬆弛後 通過牵引機構被取出並被送往切斷機。 蒗弛後 、、土方法或裝置的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中,牽 ^通過該貝她例,傳送帶裝置形成了 一種過、、产综偷 區,/、中沒有應力地輸送擠壓的連續模塑 2槿 高速牵引保證了緩衝區不溢出並且在牽引機43, 段的加工速度等於擠壓速度。 稱後的冰加工 、英二ίΐ傳送帶裝置上優選地通過傳送帶裝置橫向於輪 ^ °、也來回運動來輸送連續模塑品,則這也是特別右剎 的。尤其是,傳送帶裝置可以被製成一個晃 猡 括 動的傳送帶。 W 擺動或振 ,ί於傳送帶裝置往復運動,也可以在另一個垂祐你丨由 採用廷種輸送連續模塑品所需的運動以便成 ς餅 把連續模塑品堆放在傳送帶上。連續模塑品匕=; 达帶裝置上並且因連續模塑品相對傳送帶裝置運 j 堆放成波浪形或展寬地堆放,從而模塑品可以適當地鬆 第9頁 555903 五、發明說明(6) 弛。此外,在無應力的脹起狀態下輸送連續模塑品允許纖 維捲曲最佳地展開,這尤其是在紡紗用人造短纖維的進一 步加工中是一個重要的標準。 為了使傳送帶裝置的輸送速度適應於擠壓速度和/或 牽引速度和/或各種工作參數如連續模塑品質量和尺寸,
另一個有利的實施例可能包括一個控制裝置,它影響著傳 送帶裝置並且可以通過該控制裝置來調節傳送帶裝置和/ 或堆放機構的運動的升程和/或頻率。也可以設置感測 器’它們監視擠壓速度、牽引速度、連續模塑品的質量和 /或尺寸並允許建立控制回路來控制傳送帶裝置。 纺絲後均 獲得良好 短纖維時 方連續模 的或者隨 絲器中並 安全地被 於導絲器 堆、疊層 整齊堆放 尤其 的基礎上 裳置的速 在紡紗用人造短纖維 勻地堆放連續模 一致的切割長度 要。為了 勻一致, 裝置移動 到運動的 叼住並且 送帶裝置 的連續模 器的後面 送帶裝置 引機構的 各絲線鉤 在生產紡 置的輸送 至少分段 續模塑品 。連續模 給傳送帶 連續模塑 願地在輸 尤其重 塑品均 傳送帶 且被引 導絲器 相對傳 或折疊 在導絲 是在傳 ’與牽 度〇 塑品, 分佈形 使在傳 可以設 的導絲 傳送帶 受控制 運動, 塑餅地 製造時 以防止 態,這 送帶裝 置一個 器,連 裝置上 地被傳 所以, 如人所 接。為 炒用人 表面上 固定不 擠入該 塑品可 裝置。 品作為 送方向 上展寬或波浪形堆放連續模塑 擠壓速度相比,可以降低傳送
第10頁 555903 、發明說明(?) 經、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導絲器使連續模塑品穿過液槽如 、座過在輪送方向上流動的紡絲浴。這減小了導絲器與連續 :土 之間的摩擦。作為替換方式或除此之外,導絲器還 可以具有一個特別光滑的表面和/或抗粘附塗層。導絲器 t傳送帶裝置可以配備有排出紡絲液用的孔和/或引導連 續模塑品的槽。導板可以在重力方向上或擠壓方向上直接 位於擠壓模具口的下面。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以使在傳送帶裝置上的連續模 塑餅穿過許多區域如入口區、排液區、清洗區和後處理 區。這些區域可以單獨設置或以任何組合方式前後重復設 置。 在入口區内,使連續模塑餅經過紡絲浴。紡絲浴位於 傳送帶裂置的表面上並且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來自紡絲浴輸 入裝置的紡絲液構成。 在清洗區内,清洗劑被送往在傳送帶裝置上的連續模 塑餅上。這意味著,可以實質上無溶劑地清洗連續模塑 餅。如果清洗區内的清洗劑於正輸送連續模塑品的方向相 反地流動,則這是很有利的。 在排液區内,清洗劑和/或紡絲液被排出傳送帶裝置 外。可以重新使用排出的紡絲液和/或排出的清洗劑並反 送回加工過程中。 在清洗區後面,可以按照相同方式在後處理區内繼續 處理連續模塑品或者注入脂肪塗層。可以給排液區開設排 出紡絲液或清洗劑的透孔。可以在透孔下面設置集液池’
第11頁 555903 五、發明說明(8) 它收集排出的紡絲液和或清洗劑。 在傳送帶裝置中,入口區最好在 前面,排液區在清洗區的前面。在苴:=向上在排液區 輸送區可以具有改善連續模塑餅輸送;的:施例中, 設置限動機構,它在輸送方向橫向上的逆;:、毐:: 突出於輸送表面上並限制運動。限 續模塑品,這些模塑品可以在牵 】】周卽堆放的連 便製成纺紗用人造短纖維。引枝構後被达往切斷機以 人、土 ί : Ϊ达表面的特定實施有利地影響了均勻的紡紗用 人造短纖維切斷長度。 /用 輸送m”可以具有其中引導和輸送連續模塑餅的 尤其疋在同時製造大量的連續模塑品日寺,這是一 屮+,二2,在傳送帶裝置的端部通過牽引機構簡單地取 ^ 連續模塑品,可以給每個輸送槽配備-個擠 1u二疋,可以為每個擠壓模配備單個輸送槽。這避 免了在絲餅中產生的並隨後無法解開的纏結。 ,达槽可以具有實質上成矩形或實質上成v形的橫截 面。w種輸迗槽橫截面設計方案還可以具有其他形狀, 取決於其他要求。 以下’用兩個例子並參見附圖地來說明本發明的裝置 和本發明的方法。通過製造絲線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來說 明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局限於這種應用。實際上,可 555903 五、發明說明(9) 以通過本發明而不需要對所需傳送帶裝置做改動或任何特 殊修改地來製造軟片、薄膜、空心膜、紡紗用人造短纖 維。 ^ 圖1的實施例作為擠壓頭地示出了一系列頭1,通過熱 管路系統2給它們供應粘稠的擠壓溶液。為了保證連續地、、、 給紡絲頭1供料,管路系統2包括一個缓衝容器3,它在擠 壓頭前使管路系統2中的體積流量與壓力波動平衡。 第一實施例所用的擠壓溶液是由15%的纖維素型^心 以(^111)133〇1。11§-0?5 1 0-5 5 0、75°/0的關肘0(\-甲基-嗎啉 —N-氧化物)和;[0%的水構成的紡織材料。管路系統2中的 擠壓溶液溫度為1 〇 〇 °c。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剪切液的零剪 切枯性度為7 9 00Pas。 曰每,紡絲頭1具有至少一個受熱紡絲毛細管4並且它最 好是成單行地具有大量紡絲毛細管4。紡絲毛細管是由鉻 錄鋼製成的細管,其内徑為25〇微米並且長約2〇毫米。長 f /直徑(L/D )比約為80。也可以使用L/D比相當大的紡 ,毛細管。紡絲頭的紡絲毛細管中心軸之間的距離約為工 宅米。 每個紡絲毛細官的材料流量約為〇 ·丨〇g/m。用熱水把 紡絲毛細管加熱到約1 5 0。 纺絲毛細管4的末端在擠壓模具口(沒有標號)處, =絲材料作為擠壓連續模塑品從所述模具口中成條狀5地 流出。 通過擠壓模具口被擠壓出來的連續模塑品5經過一個 555903 五、發明說明(ίο) 氣縫或氣體段6。在氣 5,所述空氣平行又6内,用空氣拉伸連續模塑品 或擠壓頭卜$ ^的/^線地沿連續模塑品5流出紡絲頭 情況下,空氣7^;^大於絲材擠壓速度。在約㈣的 可以具有圓形或矩形橫截面。 次桫&权具口 在經過氣體段6後,嘴遒頭s κ狄妓、六+ 的連續模塑品。噴灑頭二:麗絲液贺射受擠壓拉伸 頭精確地提供水分以防止盗或喷霧室。喷灑 中流出的連續模塑品枯附“廉幕狀地從大量擠壓模具口 在广過噴灑頭8後,每個連續模塑品 1/Λ Λ壓Λ向E上緊接在擠壓模具口的下二圖1實公 户,、i ί °又叶成導板9形式,在連續模塑品供應裝置 二古6 μ^用下連續地給它提供在連續模塑品的擠壓拉 逆ip:墓二\動从的絲液。紡絲液膜意味著可以損傷小地輸 k和向導板9的連續模塑品5。 如圖1所示’如果設置了幾行纺絲則,則可以給每個 訪4頭配備一個獨立的導絲器9。
傳,帶裝置11在連續模塑品輸送方向上與導絲器9相 邠。傳达帶裝置11被設計成振動式傳送帶裝置,它具有電 磁失f驅動裝置11a、彈性軸承llb和輸送區Uc。在圖以斤 不的實施例中,只畫出了一個傳送帶裝置丨丨。驅動裝置 11 a的行程或幅度及頻率由一個控制裝置(未示出)來控 制並且可以根據工藝參數如擠壓材料的質量和成分、擠壓 速度、擠壓模具尺寸和擠壓溶液溫度而用手調節或自動調
555903 五、發明說明(11) 節。 如果需要,可以在輸送方向上串聯數量不限的傳送帶 裝置11。輸送表面11c具有三個區域12、13、14。在輸送 方向上的第一區域12被製成入口 ,其中來自連續模塑品供 應裝置9的紡絲液1 〇被收集起來並且在輸送方向ρ上繼續輸 送。 、 在輸送方向上位於入口區12後面的第二區域内,即在 排液區1 3内,輸送表面1 1 c配設有透孔丨5。排液區丨3是紡 絲區的一部分’它起到了通過透孔丨5排出在紡絲過程中供 應的紡絲液的作用,還設置了一個收集紡絲液的集液池 1 6 ’其中的紡絲液被送回導絲器9和/或入口區1 2或噴灑頭 8 〇 、 在傳送帶1 1的輸送方向F上,排液區1 3的後面就是第 二區域即清洗區1 4。清洗區1 4具有至少一個在傳送帶裝置 11的輸送面上的連續模塑品提供清洗劑的清洗機構丨7。此 外’至少一個清洗機構也可以被用於給連續模塑品塗布含 脂肪的塗層材料或進行其他後處理或給連續模塑品提供潤 濕劑或漂白化學物質。 清洗劑不用溶劑地清洗連續模塑餅並且在圖1的實施 例中提供4 5 °C的10g/l油(50%的萊奥明0R-50%的萊奥明 WG-含氮脂肪酸聚乙二醇酯,這是由克拉力安特公司製造 的)。塗布含脂肪的塗層材料以便進行更好的纖維處理。 輸送表面也可以在清洗區内具有透孔。 集液池1 8位於清洗區1 4輸送面的透孔的下面,它可以
第15頁 555903 五、發明說明(12) 是=洗機構的一部分。逆流送往輪送表面Uc的 收集在集液池18内並被送回清洗機構17。 ^破 的表ΐ圖1二V/:例中,輪送表面nc被製成大致水平 和/或塗布處㊣,以便儘可能地Λ t 、過拋光 送表面的面上。“也抑制連續模塑品枯附到輪 面實質上水平延伸並且在輸送方向上 驅動衣置lla而振動地來回移動。輸送表面nc 是周期的類似於周期的並且成正弦曲線 :乂 圖1A-圖1C表示沿圖}的線A 二形狀。 圖。 以A的輸达表面11C的截面 在圖1A的變形方式中,輸送表面Uc在相對輪 垂直定位的兩邊上具有突出於輪送表面llc的面上的^ 機=。限動機構19被用於在輸送表面u : 塑餅2 0。 丨守逆續杈 …二!1:的第,變形方式中,輸送表面iic除了限動機 構、匕括輸达槽21,它們通過支杆22彼此分開。在 杆22上方的區域内,沒有擠 = 來引導絲餅並進行細分。 、巧輪运槽21 如果使用了橫向於連續模。輸送 位的矩形模具,則在擠屨扣仙士 & l ^ ^ ^ 地水千定 有設置擠壓模具口壓拉伸方向上’在支杆22的上方沒 Ϊ圖1C的第三變形方式中,輸送槽21成V形。同揭 地’在为離區23内沒有擠壓模具口,從而連續模塑品5總
第16頁 555903 五、發明說明(13) 是被堆放在輪送槽21中。 可以沿輪送方向的橫向並且在連續 上設置擠壓模具0。 的運動方向 由於輸送表面11c在輸送方向F上的振動, 幾何形狀中規中矩的層如波浪形堆層的形 M^照 塑品供應裝置提供的每個連續模塑品5放":由連續杈 上。 m双在輸迗表面11c 由於折疊或波浪形堆放連續模塑品5,所以鱼 γ :的擠壓速度相比,可以明顯降低傳送帶裝置η連:輸 。在圖i的實施例中,加工速度是傳送帶輸 适速度的50倍-150倍。 戰 成、古送帶裝置11的端部,Μ用牽引機構24打開並抽出 ^ =浪狀堆成絲餅2〇形式的連續模塑品並加速返回到擠壓 、鱼接,而,可以在牽引機構後設置切斷機2 5。切斷機2 5把 々換塑品7切分成隨後在丨0 5 下烘乾的料堆。 由圖1的實施例製成的絲線具有約I 5 dtex的細度和 、、、勺4 0耄米的纖維段長度。 —在烘乾後,絲線水分被調節為約丨〇%。也可以增加進 線二處理連續模塑品的方案如使絲線捲曲增大和乾燥絲 在圖1的實施例中,沒有進行在烘乾前的附加漂白 土輸送表面lie的區域内,可以設置一個壓擠裝置
555903 五、發明說明(14) (未示出),它壓擠或排乾連續模塑餅。 利用普通的標準化程式而測得的圖1所示實施例的連 續模塑品的紡織特性是這樣的:乾撕破強度為4〇 cN/tex ’乾裂延伸率為13%,鉤接撕破強度大於17 cN/tex,原纖化度為2。 因此’紡織特性明顯強於現有技術。 如果對紡織特性沒有主要負作用的話,則用喷灑頭8 噴灑紡絲液也可以不在本發明的範圍内。 圖2晝出了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 為了簡明起見,下文將只討論與圖1的第一實施 差別。 代替受熱紡絲毛細管,圖2的實施例採用了帶小帽的 圓形噴嘴30。噴嘴的孔眼指數約為85〇〇,各毛細管的直徑 為1 0 0微米。圓形噴嘴的外徑約為8 〇毫米。 來自圓形喷嘴的每個連續模塑品或絲線5首先經過一 個氣縫6並隨後直接進入紡絲引紗口 31。 、、紡絲引紗口31位於紡絲液中,由此一來,如此調節紡 絲浴源’即部分紡絲液總是在引紗口的上邊緣處溢出。
按照圖1的連續模塑品,從紡絲引紗口流出的連續模 塑品團沒有進一步拉伸地位於傳送帶裝置丨丨上。 、、 就傳送帶裝置功能來說,這意味著 之間沒有差異。絲線和線團都是本發明
在各絲線與線團 所定義的連續模塑 圓形噴嘴30和紡絲引紗口31可以相對傳送帶輸送裝置
555903 五、發明說明(15) 的輸送方向橫向和縱向地定位。# 1 3 絲引紗口可以被佈置成柵格形;:疋,圓形噴嘴30和纺 如圖2實施例的纺絲速度為3〇米/分,纖度約為3.8 術。形喷嘴,則絲線的纺織特性也優於現有技 術。乾撕破強度超過29 cN/tex,破裂 接撕破強度約m/+ 砚璉延伸率約為15%。鉤 户4 為8.5 cN/tex,原纖化度為1。 速度例中’小於擠遷速度和牵引速度的輸送 品#二伸應力輸送連續模塑品如單獨的連續模塑 次^連績模塑餅中的連續模塑品團。 包妒」發明的裳置製成的連續模塑品可以被用於製造 織;維材料,如製造紗線用的混合綱^ ^紡織品的混合成分。 塑品萨利用本發明的方法和本發明的裝置繼續加工連續模 棉、^可以占到30%重量百分比地加入附加成分,如 維、^0^11纖維素纖維、人造絲、Carbacell纖維素纖 混合物酯、聚黯胺、醋酸纖維素、丙烯酸酯、聚丙烯或其 <»
第19頁 555903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表示實施本發明方法的本發明裝置的第一實施 例。 圖1 A以沿圖1的線A- A截面圖表示圖1所示實施例的第 一變形方式。 圖1 B以沿圖1的線A- A截面圖表示圖1所示實施例的第 二變形方式。 圖1 C以沿圖1的線A- A截面圖表示圖1所示實施例的第 二變形方式。 圖2表示實施本發明方法的本發明裝置的第二實施 例0 主要元件之符號說明 1纺絲頭 1 lc輸送區 21輸送槽 9導絲器 1 9限動機構 e擠壓方向 5連續模塑品 1 3排液區 24牽引機構 11傳送帶裝置 2 0連續模塑餅 f輸送方向 ❿
第20頁

Claims (1)

  1. 555903 _Mm 9011107«___^___----fe:_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下步驟,即作為至少連續模塑品(5 )的組成和擠壓速度 的函數地控制傳送帶裝置(1 1 )的振幅和/或頻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下步驟,即作為連續模塑餅(20 )地整齊地將連續模塑品 (5)堆放在傳送帶裝置(丨丨)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下步驟,即通過一個至少部分是固定不動的導絲器將連續 模塑品(5 )供給傳送帶裝置(丨丨)。 w 、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沿輸 送方向(F )流動的且構成紡絲液的液體中通過導 )來輸送連續模塑品(5 ) 。 、°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後γ傳送帶裝置(11)上,使連續模塑品二於 導、、、糸後的入口區内經過一個紡絲浴。 下乂°.,VA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ί:絲:ΐ ?送帶裝i (11)上使連續模塑餅經過-個 f中、,方,,糸液被排出該傳送帶裝置(11 )外的排液區(i 3
    第22頁 2002.10.23. 022 555903 _案號90111078_年月日 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 圍 範 利 專 請 申 如 1Χ 11 置 裝 帶 送 傳 在 即 驟 步 下 以個 行一 進過 ,經 中餅 其塑 ,模 法續 方連 的使 述上 所} 項1 帶 送) i 5 傳( 往品 送塑 被模 體續 流連 洗洗 清清 中地 其劑 置 裝 區 洗 清 的 溶 有 沒 上 質 實 且 並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 以下步驟,即給清洗區内,與輸送方向(F )相反地逆流 供應清洗劑。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下步驟,即在清洗區排出清洗劑。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下步驟,即在傳送帶裝置上壓擠所述連續模塑品(5 )。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下步驟,即使連續模塑品(5 )穿過一個氣體段。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進行以 下步驟,即在氣體段(6 )内用紡絲液喷射連續模塑品(5
    GRU11228amend01.ptc 第23頁 2002.10.23. 023
    555903 __案號 9011107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修正 17 構製造 軟片的 該模具 塑品( 構地被 了一個 傳送帶 該連續 置之間 該擠壓 •一種利用至少一個擠壓模具口和至少一個牵引機 纖維素模塑品如絲線、紡紗用人造短纖維、薄膜、 裝置,其中含水、纖維素和叔胺氧化物的溶液通過 口流出並且被擠壓成連續模塑品(5 )並且連續模 5 )可以在施加拉伸應力的情況下經過所述牽=機 抽出,在該擠壓模具口和牽引機構(24 )之 :送帶裝置(1 1 ),該連續模塑,口( 5 )可以曰在又該 裝置上且實質上沒有拉伸應力地被送往牵 ,塑品(5)為一介於該擠壓模具口與該傳送帶#裝 =一流體流所包圍住並受到拉伸,該流體流被導向 方向(E )。 如 置 裝帶。 Λ驅 Α地 項U復 7成主 1 i往 Λ被 被 圍ί上 範3 > 利1 F Γν ^f\ 專 請i肖 申裝方 帶送 送輸 18傳在 ,上 於質 在 徵 特 其 實 中 作 工 在 它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的裝置 控制裝置來詷置(11)相連的控制裝置,可通過該 控制裝置來调卽傳送帶裝置(⑴的運動升程和/或頻率。 2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的裝置,其牯徼i $ # $ % d >1 Μ )具有一個用於接收並進一步輸送連 續模塑ρσ ( 5 )的輸送表面(11 c )。 迷
    GRU11228amend01.ptc 第24頁 2002.10.23. 024 555903
    修正 申請專利範圍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輸送表面(11c)朝上並且實質上在重力方向上或擠 壓方向(E)上位於擠壓模具口的下面。 ,整 於上 置C 裝餅 的塑。 述模上 所續} 項連1C ο 固 1 2 /1 (第一 ¾ 圍像S^ ^ 5送 C輸 品在 塑放 模平 續地 2連齊 利 專 請 中 如 2 質 在實 徵樣 特那 其}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ο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輸送表面(1 1 c )配設有至少〆條沿輸送方向(F )延 伸的輸送槽(2 1 )。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如果設置了大量的輸送槽和擠壓模具口,則每個輸送 槽(2 1 )被分配給一個擠壓模具口。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如果設置了大量的輸送槽和擠壓模具口,則嚴格地將 一個輸送槽(2 1 )分配給每個擠壓模具。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輸送槽(21)具有基本上成ν形或矩形的橫截面。
    GRU11228amend01.p t c 第25頁 2002.10.23. 025 555903 案號90111078_年月日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輸送表面(11c)設置在輸送方向(F)的橫向上,其 限動機構突出於輸送表面(11c)上。 2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限動機構(1 9 )至少分段帶有透孔。 2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傳送帶裝置(11)具有一個被設計成入口區(13)的 區域,連續模塑品(5 )在該區域内受紡絲浴的作用。 於 請 申 如 置 裝 帶 送 傳 在區 徵的 特區 其洗 , 清 置成 裝計 的設 述被 所個 項一 ο 2岑 第具 圍} 範C 1X 利1 Γν 專 設 構 機 洗 清 的 劑 洗 清 供 提 域 區 該 給 其 用 以 可。 個内 1域 中區 其該 ,在 域置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輸送表面(1 1 c )配設有一個被設計成排液區(1 3 ) 的區域,它具有透孔以便從傳送帶裝置(1 1 )中排出紡絲 液或清洗劑。 3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在連績模塑品(5 )的輸送方向(F )
    GRU11228amend01.ptc 第 26 頁 2002.10.23.026 555903 號 9011in7S 年 月 曰 修正 六 不 • } 1 上5 C 質C置 實品裝 個塑帶 一模送 了續傳 置連的 設,動 力}3| 前9向 ^卷弓 9<口 .η1導l ( 過 的、. 置 通 Λ並 冑)f巾 送1)器 傳C絲 g在頭導 I就壓述 $並擠所 上對入I 圍 相 擠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連續模塑品供應裝置具有沿輸送方向(F )流動的且 接收連續模塑品(5 )的紡絲液膜。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一個氣體段(6)位於擠壓模具口與傳送帶裝置(u )之間,且該流體流被提供於其中。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7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在擠壓模具口與傳送帶裝置(11)之間設置了 一個喷 灑頭’在工作中,可以通過所述喷灑頭給連續模塑品(5 )喷灑紡絲液。 3 6 ·如申印專利範圍第1 7項至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傳送帶裝置(丨丨)配備有一個壓擠機構,在輸送表面 (1 1 c )上通過所述壓擠機構來壓擠所述連績模塑品(5 )。
    555903 案號901Π07只
    六、申請專利範圍 3 7·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6 的方法製成的連續模塑品。 巧中任一項所述 於 於 式 3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模 所述連續模塑品是軟片、薄㉟、織/或;維其特徵在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所述的模 纖維、紡紗用人造短纖維或連續絲線 ' ’其^特徵在 冰成早絲或線團形 4 0 ·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至 述的連續模塑品被用作包裝材料或纖 ^項中任一項所 何枓的用途。 41.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至 ,j ^成纖維材料形式的連續模塑品第3項中任一項所 合成分的用途。 用作製造紗線的混 、+、λ/2·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至笛Qn j,且成纖維材料形式的連續模塑品第39項中任一項所 織品的用途。 、σσ用於製造不織布或紡 43· —種如申請專利範圍 ί的且成纖維材料形式的連續模塑'至第39項中任-項所 織品的用it,於是,不織布或紡織製造不織布或紡 、、00還3 有棉、Lyocell
    555903 _案號90111078_年月日 修正_ 六、申請專利範圍 纖維素纖維、人造絲、C a r b a c e 1 1纖維素纖維、聚酯、聚 黯胺、醋酸纖維素、丙烯酸酯、聚丙烯或其混合物。 4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3項所述的連續模塑品的用 途,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塑品含有0-30%重量百分比的添 加成分。
    GRU11228amend01.ptc 第29頁 2002.10.23. 029
TW090111078A 2000-05-12 2001-06-27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port of continuous moldings without tensile stress TW55590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023391A DE10023391A1 (de) 2000-05-12 2000-05-12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zugspannungsfreien Förderung von Endlosformkörper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55903B true TW555903B (en) 2003-10-01

Family

ID=7641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1078A TW555903B (en) 2000-05-12 2001-06-27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port of continuous moldings without tensile stress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60348A1 (zh)
EP (1) EP1280946B1 (zh)
KR (1) KR100492069B1 (zh)
CN (1) CN1237210C (zh)
AT (1) ATE274079T1 (zh)
AU (1) AU6386701A (zh)
BR (1) BR0111166A (zh)
CA (1) CA2408304C (zh)
DE (2) DE10023391A1 (zh)
MY (1) MY126813A (zh)
PL (1) PL358750A1 (zh)
RU (1) RU2250941C2 (zh)
TW (1) TW555903B (zh)
WO (1) WO2001086041A1 (zh)
ZA (1) ZA2002090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8652B2 (en) 2009-08-13 2013-01-08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nonwoven fabric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A1 (de) 2002-01-08 2002-08-01 Zimmer Ag Spin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mit Kühlbeblasung
DE10204381A1 (de) 2002-01-28 2003-08-07 Zimmer Ag Ergonomische Spinnanlage
DE10206089A1 (de) 2002-02-13 2002-08-14 Zimmer Ag Bersteinsatz
DE10223268B4 (de) * 2002-05-24 2006-06-01 Zimmer Ag Benetzungseinrichtung und Spinnanlage mit Benetzungseinrichtung
DE102004024030A1 (de) 2004-05-13 2005-12-08 Zimmer Ag Lyocell-Verfahren mit polymerisationsgradabhängiger Einstellung der Verarbeitungsdauer
DE102005040000B4 (de) * 2005-08-23 2010-04-01 Lenzing Ag Mehrfachspinndüse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mit Absaugung und Beblasung
US20080020100A1 (en) * 2006-07-20 2008-01-24 John Alan Madsen Fruit snack product
ES2434019T3 (es) * 2006-12-22 2013-12-13 Reifenhäuser GmbH & Co. KG Maschinenfabrik Procedimiento y dispositiv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a tela hilada por adhesión a partir de filamentos de celulosa
WO2010006443A1 (en) * 2008-07-18 2010-01-21 Sun-Rype Product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viscous fruit product
US10953598B2 (en) * 2016-11-04 2021-03-23 Continuous Composites In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system having vibrating nozzle
EP3470557A1 (de) * 2017-10-12 2019-04-17 Lenzing Aktiengesellschaft Spinn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nspinnen einer spinnvorrichtung
EP3741887A1 (de) * 2019-05-21 2020-11-25 Aurotec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generieren eines lösungsmittels von zellulose aus einem spinnverfahr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53157A (en) * 1934-06-16 1941-08-19 Sylvania Ind Corp Process for producing cellulose sheets and films
US2286645A (en) * 1938-11-07 1942-06-16 Sylvania Ind Corp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rticles and the products produces
GB1073181A (en) * 1963-02-05 1967-06-21 Ici Ltd Bonded-web nonwoven products
US3689620A (en) * 1969-12-02 1972-09-05 Asahi Chemical Ind High speed wet spinning technique
US3833438A (en) * 1972-08-30 1974-09-03 Asahi Chemical Ind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non-woven web of continuous filaments through the wet stretch spinning method
IT1112577B (it) * 1979-04-24 1986-01-20 Snia Viscosa Perfezionamenti a procedimento per la preparazione di corpi formati di cellulosa rigenerata da soluzioni di derivati dalla cellulosa in solventi organici
DE2950014A1 (de) * 1979-12-12 1981-06-19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uer einen waschprozess im anschluss an das spinnen von chemiefasern
US4346504A (en) * 1980-07-11 1982-08-31 Hoechst Fibers Industries Yarn forwarding and drawing apparatus
US4963298A (en) * 1989-02-01 1990-10-1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fiber, rovings and mats from lyotropi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US5296286A (en) * 1989-02-01 1994-03-2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subdenier fibers, pulp-like short fibers, fibrids, rovings and mats from isotropic polymer solutions
GB9103297D0 (en) * 1991-02-15 1991-04-03 Courtaulds Plc Fibre production method
US6471727B2 (en) * 1996-08-23 2002-10-29 Weyerhaeuser Company Lyocell fibers, and compositions for making the same
US6306334B1 (en) * 1996-08-23 2001-10-23 The Weyerhaeuser Company Process for melt blowing continuous lyocell fibers
US6235392B1 (en) * 1996-08-23 2001-05-22 Weyerhaeuser Company Lyocell fiber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EP0853146A3 (de) * 1997-01-09 1999-03-24 Akzo Nobel N.V.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ellulosischen Fasern und cellulosische Fasern
US5759478A (en) * 1997-03-27 1998-06-02 Viskase Corporation Mandrel structure for use in manufacture of cellulose food casing
US5958230A (en) * 1998-01-30 1999-09-28 Eagle Fitter Corporation Filter for gasoline and other liquids
AT406386B (de) * 1998-07-28 2000-04-25 Chemiefaser Lenzin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cellulosischer formkörper
DE10025231A1 (de) * 2000-05-22 2000-11-02 Lurgi Zimmer Ag Verfahren zum Extrudieren eines Endlosformkörpers
DE10025230A1 (de) * 2000-05-22 2000-11-02 Lurgi Zimmer Ag Verfahren zum Extrudieren eines Endlosformkörper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8652B2 (en) 2009-08-13 2013-01-08 Taiwan Textile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nonwoven fabric
TWI385286B (zh) * 2009-08-13 2013-02-11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製造不織布的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80946A1 (de) 2003-02-05
KR100492069B1 (ko) 2005-06-01
EP1280946B1 (de) 2004-08-18
US20030160348A1 (en) 2003-08-28
CA2408304A1 (en) 2002-11-06
CN1429288A (zh) 2003-07-09
WO2001086041A1 (de) 2001-11-15
MY126813A (en) 2006-10-31
DE10023391A1 (de) 2001-03-15
CN1237210C (zh) 2006-01-18
BR0111166A (pt) 2003-04-15
PL358750A1 (en) 2004-08-23
CA2408304C (en) 2006-06-13
ZA200209030B (en) 2004-09-06
RU2250941C2 (ru) 2005-04-27
KR20030004398A (ko) 2003-01-14
ATE274079T1 (de) 2004-09-15
AU6386701A (en) 2001-11-20
DE50103330D1 (de) 2004-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294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substantially endless fine threads
TW555903B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transport of continuous moldings without tensile stress
US3940302A (en) Non-woven materials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m
TWI765921B (zh) 用於形成直接形成的纖維素網狀物的處理及裝置
AU2009329154B2 (en) A nonwoven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6835412B (zh) 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带加捻成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RU2747297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целлюлозного волокна
CN101061264B (zh) 丝束带的制造方法及丝束带的制造装置
UA112528C2 (uk) Спосіб і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формування волокон, зокрема для виготовлення нетка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що містить волокно
CZ307298A3 (cs) Způsob výroby netkaných textilií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tohoto způsobu
RU2617667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тонкого полотна волокон, содержащего длинные натуральные волокна,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полотно
KR100562972B1 (ko) 섬유재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41338A (en) Continuous rayon spinning and processing machine
US3057038A (en) Wet spun cellulose triacetate
US20100159774A1 (en) Nonwoven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0872732B (zh) 通过偏转而纺织长丝的方法和装置
CZ141299A3 (cs) Způsob výroby nitě a výrobek obsahující takovou nit
CN202107813U (zh) 一种超细短纤维的制造系统
DE171063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ndlosfaeden und/oder von Stapelfasern aus thermoplastischem Material
CS276708B6 (en) Integra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haped multifilament yarn
CZ20022459A3 (cs) Způsob výroby nitě a výrobek alespoň zčásti vytvořený z této nitě
BR102019001050A2 (pt) Processo e máquina para fabricação de tecido não tecido
JPH06248504A (ja) 合成繊維の製造法
JPH02289163A (ja) 横方向に伸びを有する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