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48883B - Method of making stitched LGA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Method of making stitched LGA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48883B
TW548883B TW091105614A TW91105614A TW548883B TW 548883 B TW548883 B TW 548883B TW 091105614 A TW091105614 A TW 091105614A TW 91105614 A TW91105614 A TW 91105614A TW 548883 B TW548883 B TW 5488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ubstrate
joints
wires
wi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5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ohn E Lopata
James L Mcgrath
Arindum Dutta
Marvin Menzin
Daniel Fisher Jr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488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488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10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 H05K7/1053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having interior leads
    • H05K7/1061Plug-in assemblages of components, e.g. IC sockets having interior leads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33Contact members made of resilient wi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 Y10T29/4913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with component orie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 Y10T29/4913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with component orienting
    • Y10T29/49135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with component orienting and shaping, e.g., cutting or bending,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 Y10T29/49139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by inserting component lead or terminal into base aper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 Y10T29/49146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with encapsulating, e.g., potting,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74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74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 Y10T29/49179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by metal fusion bon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94Assembling elongated conductors, e.g., splicing,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8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 Y10T29/4922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with molding of ins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4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 Y10T29/49208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 Y10T29/49222Contact or terminal manufacturing by assembling plural parts forming array of contacts or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2Conductor
    • Y10T29/53209Terminal or connector
    • Y10T29/53213Assembled to wire-type condu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Description

I 548883 A7 ------E_— — 五、發明説明(!) 曼jg之背景 本發明係大致有關於壓力接觸連接器之技術並且,特 別是’有關於一種使用多數被固持在該連接器之一撓性本 體部份中之電線作為接頭之基地格栅陣列(“ LGA”)連接 器。 電子工業已在過去幾年中對於減少電子裝置及設備如 桌上型電腦等之尺寸已有很大的進展,工業上一直在想要 減少這些組件之尺寸及增加它們的功能性與能力。這兩個 目標係藉由增加在該裝置之組件上之電路密度來達成,雖 然建立在一晶片或電路板上之電路的數目可以增加,但是 必須注意要確實在該高密度組件與該裝置之另一組件間可 建立一可靠之相互連接關係。 這些高密度相互連接係被用於微處理器、ASCI及其他 種類之晶片並且也可以用以提供一在兩電路板間之連接 器,球狀格栅陣列(“BGA”)封裝體已被用來作為這些應 用之高密度連接裝置。在BGA型封裝體中,多數墊係形成 在一基板中且多數小型、圓球狀焊料球被放置成與該等墊 接觸,這些球接著被加熱以提供在該晶片與另一電路板間 之連接。但是這些球經常在實現在該晶片與該相對電路板 間之接觸時表現出不佳之電路板可配合彎曲性及機械性 貝。匕們經常不適於克服會發生在該基材印刷電路板中之 變化,此外,一旦該等球被加熱以提供焊料連接,在欲提 供一可靠連接之另一次嘗試中若不重做所有的焊料球且回 焊该球狀格柵陣列於該印刷電路板上,則該晶片無法輕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297公#)
訂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548883 A7 ----— ___ B7 ___ 五、發明説明(2 ) 地移除以修正在焊接時的缺陷,因此,可以了解的是使用 一 BGA焊料封裝體無法提供一可分離之裝置介面。 基地格柵陣列(LGA)連接器已被使用在這些應用中且 匕們在該裝置及會使用通常埋設在一硬塑膠基材中之導 線,如成型之金屬接頭之間的電路路徑,以連接在一印刷 電路板上之基地或墊與可形成在一晶片或其他裝置上之焊 料球或基地,這些基地係以一相對於該連接器所對接之組 件之焊料球/基地之特殊圖案形成。這些提供超越 BGA裝置之多種優點,即,它們為該電路或系統設計者提 供在該晶片/晶片封裝體及一電路板之間且BGA裝置無 法提供的可分離介面,因為它們係焊接於電板來達成其連 接之目的。但是,在LGA連接器中,各導線必須施加一應 保持之特殊彈力以建立對一裝置之可靠連接,且必須對一 晶片施加一夾持力以使它保持與該連接器接觸,具有超過 1000個接頭之晶片將需要遠超過一百镑的接觸力。 在1991年3月21日發證之美國專利第4,998,885號揭露 了 一種其中具有球形端部之電線係被埋設在一彈性體墊内 之^接器,但是,該彈性體墊必須在該等電線之間的區域 中藉一雷射精碟地刻自至一控制之深纟,以增加該等電線 及其球形端部之撓性。在該彈性體墊中將這些線切割得太 深將會有減弱支持該等電線之彈性體之危險且可能產生不 可靠之接頭,其中某些電線會彎曲變形且因此無法達成其 各別之彈性對接功能。這不僅會使這種連接器之製造複雜 化且也會使該連接器之製造成本增加。 本紙張尺度翻巾_家鱗(CNS) A4規格(21(3X297公^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可| -5- 548883 五、發明説明( 因此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克服上述缺點之改良式lga 連接器及製造該連接器之方法。 發明概要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是提供一LGA連接器,其具有 一支持多數以一高密度模式排列之可彈性變形接頭之撓性 本體部份以在該連接器與一相對組件或裝置之間確保一可 靠之連接。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高密度LGA連接器,其具 有一藉一設置在兩彈性層間之強化層來強化之彈性本體部 伤及夕數以一陣列方式設置在該本體部份内之接頭,該 等接頭具有延伸在該本體部份之相對表面上方的自由端。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可靠、高密度lga連接 器,其具有藉一設置在兩彈性層之間之織物部份來強化之 彈性本體部份,及多數以一陣列之方式設置在該本體部份 内之接頭,該等接頭具有延伸在該本體部份之相對表面上 方之自由端。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壓力致動連接器,其具有 被包封在一彈性體内之織物基材,該連接器具有多數以一 就陣列方式設置在該織物基材上且延伸穿過該基材之薄 彈性接頭’該等接頭係形成為多數於其本身上折疊成一雙 股裱之薄線絲,該等接頭具有延伸在該基材之相對側上之 自由端。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高密度用途2LGa連接 器,其中該連接器包括一包覆一中央本體部份之框架,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 548883 五、發明説明(4 ) 件來強化之無性體部份,該連接器具有多數 Γ在該本體部份内之導電接頭,㈣接頭係由被插入ΐ 中央本體部份中之多數薄導線所形成。該等接頭係 界定出各接頭之相互連接、備份之電路路捏之開口環/、 、本發明之另-目的是提供力致動連接器,其具有 一被-連接H框架構件支持之撓性本體部份,該框架構件 延伸在該撓性本體部份四週且界定出該連接器之周邊。該 連接器具有至少-形成於其中且形成一晶片或一晶片封= 體之部份插孔之凹部,且該挽性本體部份包括一設置在該 本體部份之至少-表面上之彈性體部份,該彈性體部份及 該織物部份具有相近之尺寸以在其整個區域中對該本體部 份賦與均-特性,且該連接器包括插入該連接器之本體部 伤中之導線,該等接頭包括在被彎曲於它們自身上以藉此 形成延伸通過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兩相鄰且備份之電路路 徑時縫入該本體部份中之多數導線段,該等接頭具有向外 凸出在該本體部份上以接觸兩不同電子元件之自由端,該 等接頭你被該本體部份支持在大約其中間部份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以製造一改良之LGA 連接器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藉由將一強化構件扣持 在一彈性體内而形成一可彎曲連接器本體部份,將它支持 在一支持構件上,將一段導電線通過一中空插入工具之中 心,藉由移動該插入工具而接觸及穿出該本體部份且在每 次如此插入後再切割該電線以將一至少一自由端凸出在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548883 A7 -----------—_______ 五、發明説明(5 ) 連接1§本體部份之表面上方之導電線附著於該本體部份中 而將該段電線縫入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中。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具有一被固持在一剛性框 架内之撓性本體部份之壓力致動連接器,該連接器具有多 數埋設在該本體部份中之接頭,該等接頭係被插入該本體 部份中成為一對形成開口環之多股相互連接導電線,各開 口環具有兩延伸通過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外部相對表面之 自由%,该4自由端部係以一配合一相對電路元件之型式 之錯開型式朝側邊彎曲,該等電線之彎曲增加其接觸長度 且出現一刀緣以接觸相對元件之接觸塾。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改良之Lg A連接器,其 具有一由一彈性體所形成之撓性連接器本體部份,該本體 部份係被支持在一框架上且包含多數獨立之導電接頭,該 等接頭係形成為電線環以在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中提供一對 備份、導電電路路徑,該本體部份具有多數各容納一電線 %於其中之開孔,形成該環之電線延伸穿過該本體部份而 在該開孔之中心線之相對侧上。 本發明藉由這獨特與新穎之結構來完成這些以其他目 的0 在本發明之一主要特徵中且藉以一實施例為例,該連 接裔包括一被支持在一緊貼外框中之撓性連接器本體部 份,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使用一強化構件作為一基材,且一 彈性體設置於其上。如本發明之一第一實施例所舉例者, 该彈性體係位在一被用來作為該強化構件之織物部份之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訂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8- 548883 五 、發明説明 部严^仔匕卓乂佳地填滿該織物之縫隙且該彈性體在該織物 二刀兩側上提供一自行密封支持表面而該織物部份強化 =性體。該彈性體連接於該織物部份之方式可以是一包 圍、一積層或層疊之方式。 本 頁 習知織物可被用來作為該織物部份,如以一具有 之經紗與緯紗(或堤部)之習知方式編織且具有-均勾或交 、曰圖樣者’且甚至可使用_非編織織物,如毛魅等作為強 化構件’只要所使用之彈性體可將其自身以緊密接觸該織 勿P伤之方式結合或附著於該織物部份且提供一彈性本體 作為該連接器本體部份即可。 —薄電線似-職陣列被配置在該連接n本體部份中 且藉由使匕們穿過一針並將該針插入與穿出該基材而被插 入該基材中,以將該等電線接頭“縫入,,該連接器本體部 份中。該等電線係彎曲在其自身上以形成_接頭且被插入 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並且具有一開口環型態,該彈性體具 有具足夠彈性而可在該等電線被縫過該連接器本體部份 時抓住及固持該等電線之密實度,且該織物部份具有足以 對該彈性體提供強化效果或硬度之密實度。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該彈性體可以僅設置在該 強化構件之一表面上。在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中,該強化 構件可使用一片硬膜,其係以一聚合物膜為佳,且以一聚 醯亞胺為最佳,如由E.I.杜邦以商品名“Kapton,,所販售 者。這些膜具有一必要之耐用性且不會像織物般綻裂,且 供該等電線接頭用之孔可藉由一雷射輕易地形成在其中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楚) -9- 548883 A7
五、發明説明(7 ) 使它們“燒”穿該連接器之整個本體部份。 在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特徵中,該等接頭係藉由將多對 電線縫入該基材中而形成,該等多對電線係由多數在其一 端、考折於其自身上以形成雙股電線段,或開口環之單股電 線形成,且該等多股電線具有形成在其一端處之彎折點, 且使該電線之兩端在該接頭之另一端處緊靠在一起地分開 或互相相鄰,使得各接頭之自由端具有一環結構,而該接 頭之另一自由端則具有其中兩股電線之粗端頭。該等電線 係以一足以提供多數在一相對組件,如一晶片之壓力下彎 曲之彈性接頭之預定距離延伸通過該基材,因此赫茲接觸 發生在該等接續及在該電路板上之相對接頭墊之間。該等 電線可以在某一方向上彎折以界定出一彎折方向,而不是 依靠該等電線之翹曲來提供在彎折時之移動。該等多電線 股線之雙重本質,不論它們是否具有一圓形或矩形/正方形 杈截面,均可為該連接器之各接頭提供備份之電路通路。 在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特徵中,各電線之一段穿過一形 悲為一中空針、或管之插入工具之中心,且於該針進行通 過該連接益本體部份之插入行程之前在其本身上彎曲以形 成環。接著抽出該插入工具,將一雙股電線留下而使該 專版線之中段處被固持在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使得該等 接頭之自由端以大約相同之長度延伸通過該連接器本體部 份之兩相對表面。在抽出該插入工具時,於一預設距離處 切斷该等電線以形成一雙股線,該連接器接頭之自由端, 使得各接碩在該插入工具一次插入與抽出行程中建立起一
-10- 細 表 548883 五、發明説明(8 對導電通路’藉此為該連接器提供備份及較低之電感。 在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特徵中,該插入工具具有一尖 端’其係形成為可使該電線由該工具之中央離開而不是由 =端之侧邊離開,這工具可具有一有一單一針尖之彎曲 大端或者匕可具有多數可互相對齊之針尖以便在該工具 穿k D亥彈(·生體及,如果有的時候,其強化構件時,平衡在 該工具上之插入力。 在本發明之另-主要特徵中,多數孔可藉由,如以雷 射切d匕們,以一刀在該本體部份上劃出槽孔或在該本體 P伤上預先衝壓以形成該等孔而形成在該連接器本體中。 一旦形成後,將該等接頭插入該等孔中。在本發明之另一 實施例中,該雷射或衝壓製程可以被用來在該連接器本體 口P伤中形成-連串之開孔且該本體部份可利用—其中一纖 維陣列或-模被當作一基材使用之強化繞性本體部份以支 持或兩層彈性體於其上,或者該本體部份可以僅使用上 述膜。 本發明之這些及其他目的、特徵與優點將由下列詳 說明而清楚地了解。 凰之簡單說明 在以下詳細說明之過程中,將參照其中類似的標號 示在圖中的類似元件之附圖且其中·· 第1圖是一依據本發明之原理所構成之改良lga連接 器之立體圖’且-電子組件與該連接器之_容置凹孔對 與分開;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家標準(CNS) A4規格(21G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548883 κι -------— Β7____ 五、發明説明(9 ) ~ ~— 第1A圖是在第1圖之_ r„ jjb , £域中之放大細部圖,顯示該 連接器之電線接頭之暴露自由端; 第2圖是第1圖之另一側(通常是“底,,側)之立體圖; 第2A圖疋在第2圖之一區域中之放大細部圖,顯示該 連接器之電線接頭之其他暴露自由端; 第3A圖是-使用在第1K|中之連接器之框架構件之頂 平面圖; 第3B圖疋沿第2A圖之線B-B所截取之第2八圖之框架 構件之一部份之橫截面圖; 第3C圖是沿第3A圖之線c-c所截取之第3八圖之框架 構件之一部份之橫截面圖; 第4圖是第3A圖之框架構件之一底平面圖; 第5圖是一立體圖,顯示第3A圖之框架構件之及一織 物基材位於用以插入該框架構件開孔中之位置; 第6 A圖疋第1圖之連接器框架總成之頂平面圖,且該 織物基材位於模製於其上之多數支持層中; 第6B圖是沿第6A圖之線B-B所截取之第6A圖之連接 器框架總成之一部份之橫截面圖; 第6C圖是沿第6A圖之線C-C所截取之第6A圖之連接 器框架總成之一部份之橫截面圖; 第6D圖是第6A圖之區域D之放大細部圖; 第7A圖是第6圖之連接器框架總成之頂平面圖,但多 導電電線接頭定位於其上; 第7B圖是沿第7A圖之線B-B所截取之橫截面圖,顯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548883 A7 ~--~--— B7 五、發明説明(1〇 ) =亥連接器之一部份且再顯示該等電線接頭於該連接器本體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P伤内且在彎曲該等電線接頭之前,朝向其初始方向之情 形; 第7C圖是沿第7A圖之線C-C所截取之第7圖之連接器 之橫截面圖; 第7D圖是第7A圖之連接器之橫截面圖,顯示在該連接 器本體部份内之電線接頭在其彎曲而使該等接頭朝向兩方 向後之一結構; 第8圖是一橫截面圖,顯示將該織物基材安裝於該連接 器框架上之另一種方式; 第9圖是該連接器彈性體基材之一部份之橫截面圖,顯 示其織物強化構件; 第10A圖是一示意截面圖,顯示一接頭接合工具,其 具有一使用在以穿過其中之導線組裝該等連接器之單一針 尖; 第10B圖是第ι〇Α圖之接頭接合工具在彎曲該電線後 之示意截面圖; 第11圖是進入該連接器基材之第10圖之工具之示意 圖, 第12圖是一示意圖,顯示第10圖之工具如何穿過該連 接器之撓性本體及開始將一段預定之接頭電線拉出; 第13圖是一示意圖,顯示該工具在其穿過該連接器撓 性本體後被抽出; 第14圖是一示意圖,顯示由靠近該連接器撓性本體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548883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η ) " ~ 表面處抽出且由該工具中送出該接頭電線而進入可供戴切 之位置; 第15圖是一示意截面圖,顯示該接頭電線定位在該連 接器撓性本體内且被截斷而與該電線源及該插入工具分 開; 刀 第16圖是一示意圖,顯示一在插入該本體部份後與該 等接頭接觸之接頭自由端形成構件; 第17圖是一細部圖,顯示用以作為具有一非圓形橫截 面之接頭的電線; 第18圖是定位在一晶片與一電路板之間之第丨圖之連 接器之一部份之詳細截面圖,顯示受該等連接器接頭影響 之行為的方式; 第19A圖是一可用來將該等導線插入本發明之連接器 之撓性本體部份中之插入工具之另一種結構之側視圖; 第19B圖是第19A圖之插入工具之尖端之立體圖; 第19C圖是本發明之連接器之一部份之詳細橫截面 圖,且第19A圖之插入工具部份地插入其中; 第20圖是依據本發明之原理所構成之連接器之另一實 施例之橫截面圖; 第21圖是用以與本發明之連接器一起使用之一本體部 份之部份截面之細部圖,其具有一硬強化構件設置於其中; 第22圖是一定位在該連接器中且受到一衝壓構件之作 用而在其中形成多數供該等連接器接頭用之開孔之連接器 本體部份之部份截面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4- 548883 A7 __B7 五、發明説明(12 ) 第23圖是部份截面之示意平面圖,顯示一與本發明之 連接器之連接器本體部份對齊之插入工具; 第24A圖是沿第23圖之線24-24所截取之示意圖,顯示 其中該等連接器接頭使用圓電線時之零件的方位; 第24B圖是沿第23圖之線24-24所截取之示意圖,顯示 其中該等連接器接頭使用矩形電線時之零件的方位; 第25圖疋一可使用在本發明之方法中之電線插入工具 之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25A圖是第25圖之插入工具之平面圖; 第26圖是一可使用在本發明之方法中之電線插入工具 之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26A圖是第26圖之插入工具之平面圖; 第27圖是一可與本發明之方法一起使用以在該連接器 本體部份中預先衝壓或穿出開孔之衝壓工具的立體圖; 第28圖是一可與本發明之方法一起使用之另一衝壓工 具的立體圖;及 第29圖是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截面圖。 毯^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1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原理所構成之一改良基地格 柵陣列(“LGA”)連接器20,該連接器20包括一將一撓性 本體部份22固持或包圍在設置於該框架構件21之一開孔23 内之連接器20處之框架構件21,該連接器2〇之本體部份22 係被多數該框架構件21之侧壁25固持在該框架構件開孔23 内,而該等側壁25則是以一頂部凹孔24可被界定於該連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从規格(21〇χ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5- 548883 A7 五、發明説明 13 器20之頂面且如果該連接器之特殊應用有需要的話再加上 一底部凹孔27的方式環繞該等開孔23。 由圖中可看出該連接器20的形狀大致是矩形或正方 形,但在此應了解的是也可以使用其他之形狀。該頂部凹 孔24可容納一電路組件,如一晶片、1(:封裝體、Asic、微 處理器、電路板26等於其中,而另一類似之電路組件可相 似地容納在該連接器20之底側之一下部凹孔27(第2圖) 中。通常,這種電路組件可包括一尺寸係可嵌入該下部凹 孔27之電路板,但是某些應用中,該等框架構件側壁可形 成在該連接器20之下側且與該連接器本體部份22之下表面 齊平,而不需任何底部凹孔,使得該連接器2〇可直接安裝 於一電路板。為了在兩電路組件之間提供一導電通路,該 連接器20具有多數形成為薄電線或細絲之導電接頭28,這 些接頭28具有兩向上延伸遠離該1之外表面32、33之自由端 29 、 30 ° 該連接器20在應用時可以安裝於一電路板且因此,可 包括一或多個安裝在該框架構件21中之安裝孔34,該框架 構件之一些部份可相對該框架構件之其他部份凸起以作為 支座35(第2圖),使該連接器本體部份22之底面33升高且在 該底面與該連接器20所安裝之一電路板(圖未示)之間提供 小的空氣間隙,而如果該連接器被使用在一焊接應 時,這將有助於焊料之清潔。 第3Λ圖顯示該框架構件21在一開啟狀態且該本體 份22未被支持於其中,該框架構件21及其側壁25可以一適 用 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家標準(〇jS) A4規格(2歡297公爱) -16- 548883 14 發明説明 弋例如藉射出成型法由一塑膠或其他電絕緣材料 ^成。該架構件21係以模製成一單一構件為㊣,但是也 可使用其他的構造。在本發明之這實施例中,一織物部份 37(第5圖)被用來作為_強化構件以給予該本體部份η某 持且被切割成一預定形狀,而該預定形狀係以配合 、成在"亥框架構件21之其中一表面上之支持肩部38之形 狀者為佳。較佳地,該織物部份37係由一織物,如尼龍或 玻璃纖維製成,而該織物則以使用雷射或切料模切割成所 需尺寸者為佳。天然織物也可以使用,但是要注意的是使 用人仏織物作為該織物部份,例如玻璃纖維的好處是玻璃 纖維具有非常低的熱膨脹係數(幾乎接近零),而此可減少 在操作時於該連接器本體部份22中發生之任何膨脹,並且 它更具有比習知絕緣物更好的熱傳能力。在切割該織物部 份時使用雷射的好處是由雷射所產生之熱可以密封該織物 之邊緣且可使在切割後會發生在該織物之鬆散端中之綻裂 減至最少。較佳地,所使用的是經過編織且具有交織線之 織物,如第9圖所示,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非編織織物 黏合織物或毛氈。如以下所詳述者,在某些情形中,該 化構件也可包括一膜。 如圖所示,該肩部38係形成在該框架構件21之底面上 (第3B、3C與4圖),該肩部38提供一用以將該織物部份刃 準確地放在該框架構件21中之構件且亦為連接於該框架構 件21與該織物37之彈性體提供一支持。為了將該織物部份 37扣持定位在該等肩部38中以沿其四個側邊設置多數凸起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町| 如 強 -17- 548883 A7 「五、發明説明(15 ) 卡掣構件或肋40,該等肋40咀以被用來接觸該織物且將它 «地固持在該框架構件21内,以防止在隨後之製程中發 生蹦床效應或其他種類之下垂。這些肋4〇也可被使用在將 該織物部份37熱層疊於該框架構件21上。該織物部份叨可 被放在該框架構件上且與其接觸並且對該等肋4〇加熱,使 以⑽化且以-類似於習知技術中者之方式固持該織物部 份37。雖然這些肋4〇在圖中係在該等肩部%之中央部份, 但是它們可以比圖中所示地延伸得更長以提供另外的層疊 能力。當該彈性體係被嵌入模製於該框架構件時,該彈性 體將扣持且固定該織物部份之鬆散端於該區域中。 在附著時該織物部份37也可以被壓在該等肋4〇上且其 中一彈性層34,通常是位在該連接器2〇之“頂,,面上的一 層,可相對該肩部38與肋40而被模製於該框架構件21上。 在此說明中,該用語“頂,,係指容納且相對該電路組件% 之該連接器之表面。一旦該織物部份37被放入該框架構件 21中且定位在該肩部38上之後,最好是以嵌入模製之方式 加以永久地定位,或者將一彈性體附著於該框架構件2 i之 相對側及該織物部份3 7上。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如第21圖所示,對該本體 部份22之強化可以一種固體模構件337之形態來提供。該固 體模構件337係以由一聚合物膜形成為佳,而該聚合物膜不 會像織物強化構件般有時綻裂,而這種綻裂則會使織物線 黏著於該等導電接頭並且可能會影響該連接器之完整性。 藉使用由Ε·Ι·杜邦以商品名“Kapton”所販售之聚醯亞胺 一 丨丨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8- 548883 A7 B7 五、發明説明() (聚合物)已可得到有用之結果,這種強化構件也與以上所 述之其中於形成該本體部份2 2時未在該彈性體將流過之相 鄰線間之開孔之織物者不同。 在本發明之某方面來說,該彈性體可以被視為沿該連 接器本體部份22之頂與底面32、33延伸之兩彈性層41、42, 但是,在此可了解的是使用於該彈性體之該用語“層,,係 欲給予其最廣義之意義且因此將包括兩層分開之彈性體或 一單一結構,其係形成為其中該彈性體穿透或通過形成於 該織物或其他強化部份37、337之相鄰線44間之裂縫式開孔 43以在其間一同形成一單一結構(第9圖)。依此方式,當該 彈性體覆蓋該等強化部份37、337之所有暴露表面時,該 口P伤3 7 3 3 7係被視為被“包覆”在該彈性體内,且該彈u 體形成該本體部份之頂與底面。或者,如果兩層Ο、“不 會互相交流,但兩者本身與該織物部份37會藉由通過存在 該織物部份37之相鄰線間之裂縫區域互相接觸而結合或 著如第9圖所示,則所得之結構可被視為與該彈性體“ 合,或者“夾置,,於兩彈性層之間,且該彈性體係沿該 本體部份之頂與底面之間延伸。此外,彈性層41、42可 使所有的三個構件受到高溫與高壓以形成可被視為一“ 疊”構造者而與該等強化部份37、337之相對側緊密接觸 另外,在某些應用中,該等強化部份37、337可與兩彈性 部份共同押出,或者它們也可被滴入該彈性體中以用一 “層”塗佈其兩側。 為了確使在該本體部份22(即,該等強化部份37、337) 等性 附 結 藉層 體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τ— 本紙張尺度翻巾關家標準(CNS) A4規格(21GX297公釐) -19- 548883 A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荨彈丨生層41、42之間及該連接器框架構件21有一適當 之結合,一連串固定孔46可形成在該框架構件21中之預定 位置處。如圖所示,這些孔46可以連通該框架構件開孔23 且延伸在形成在該連接器20之面中之該肩部38内。較佳 地這些孔46延伸穿過該框架構件21之厚度且可包括互相 f背仁以互相錯開方向延伸而在該框架中形成以兩不同 方向延伸之開孔之錯開孔部5丨、52,而該開孔則將以該彈 性體充滿以藉此將該本體部份22牢固地固定於該連接器框 架構件21上。適當彈性體之例包括,但不限於,固體矽氧 树知梦氧發泡體及橡膠、合成橡膠、三組式共聚合物等。 該彈性體之硬度值也有助於該本體部份以一對於增加將被 插入該本體部份開孔之該等電線之扣持力較佳之較高硬度 值來操作。例如,目前已發現到一具有在肖氏A級上為7〇 之硬度值之彈性體可提供比一肖氏A級硬度值為4〇者更佳 之電線扣持力。 當如此填充該彈性體時,這些固定孔46與它們的錯開 部份5 1、52將以兩不同方向結合該等框架構件側壁以提供 除了該彈性體可具有之天然黏著性以外之適當固定性。這 些錯開孔部份51、52之對齊係顯示在第把與6入圖中,而該 彈性體填充它們之方式則係顯示在第6C圖之截面圖中。這 些孔46係用以提供一用以使該等彈性層41、42與該框架構 件21互相鎖合之裝置,或作為當該等彈性層41、42同時形 成在該框架構件21上時互相鎖合之固定器。這些固定孔46 係以藉由一適當嵌入模製方法而利用在被附著於該框架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20- 548883 A7 _____ B7 _ 五、發明説明(18 ) 件21後該織物部份37上之彈性體來填充為最佳。 在另一固定與織物固持構造中,如第8圖所示,該框架 構件21可具有一形成在其中且可延伸在該連接器框架開孔 之整個周緣四週之槽道,或填充溝槽1〇〇,這槽道1〇〇收容 該織物部份37之端或邊緣1〇1且當該彈性體附著於其上 時’在該連接器之底側上之彈性體部份將填充該槽道1〇〇 且迫使該等織物邊緣101進入其中以提供該一拉緊但可撓 之連接本體部份。 該框架構件21之内緣54可如第5圖所示地於55處形成 倒角,以增加其表面積而在該彈性體中提供當它被模製或 倒入該框架開孔23中時更大之接觸及黏著面積,兩彈性層 41、42係用來包覆該織物部份37之末端且覆蓋其暴露表 面,而該織物部份則對該等彈性層41、42提供強化構件且 給予它一拉緊力。該織物37亦用來部份地支持被插入該本 體部份2 2中之電線且該彈性體彈性更將該等接頭2 8固持定 位並在该等接頭之四週提供一密封作用,又,該織物部份 與彈性層也可以分別形成,然後互相連接,且再於其成形 後組裝成該連接器框架。 使用在本發明中使用時互補之彈性體與織物部份(或 其他強化構件),係用以在該彈性體對該連接器之本體部份 提供撓性時,該織物對支持該等接頭之撓性本體部份提供 強化及一硬度以減少支持該等接頭之連接器本體部份的整 個厚度’且因此達成該連接器20之最短可能對接高度。依 此方式’吾人相信當使用其中該織物部份37具有一附著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QJS) A4規格(21〇χ297公爱)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1- 548883 A7 ---— B7_— __ 五、發明説明(19 ) 其兩侧之夾置、包覆與共押出型本體部份時該本體部份22 可達到大約0.5mm之厚度之程度。當被使用在該部份37中 之該織物具有大约〇· 15mm之厚度且該等彈性層各具有一 類似厚度時,所得之該本體部份之累積厚度大約為 〇.45mm 〇 有關於該連接器20之全對接高度,吾人相信可以用本 發明來達成,即,凸出通過該本體部份22之外表面32、33 大約0.25mm之距離之該等接頭28之自由端29、3〇,藉此給 予一大約0.95mm之預期總本體部份對接高度(藉由將該等 接頭自由端29、30之長度加上該本體部份22之厚度)。在這 些情形下,該連接器框架構件21可僅具有大約15mm之厚 度,藉此產生一具有低插入力之非常薄,但高密度之連接 态。如上所述,該彈性體41、42也可以僅附著於該織物部 份之兩表面之其中一表面,或者反之亦然,藉此再減少該 連接器20之對接區域之高度。織物之種類也會影響該本體 部份22之最終厚度,一具有一均勻編織型態之織物部份將 產生一均勻本體部份且改善該本體部份之密實度。一任咅 編織型態織物可以被用來減少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厚度。 在本發明之另一重要特徵中,如第1〇-15圖所示,該等 導電接頭28藉由將它們“縫合,,定位而被插入本體部份22 中,較佳地,該等接頭28係藉一使用一往復縫紉動作之可 程式化縫幼機70插入本體部份22,導線63之一部份係在進 入該本體部份22之前漸進地送入通過一插入工具61之中央 通道或腔62(第10A圖)。該電線63係在由該工具之中央離開 丨·"丨_·νν丨丨丨丨 " — - 本紙張尺度適财Η Η家鮮(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 -22-
•訂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8883 A7 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2〇 ) 且插入之前推進,使得該彈性層41、42將扣持該電線63且 保持其一部份(即,一自由端3〇)凸出通過該底面(第丨丨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依據该電線之直徑,該針之向後移動將足以彎曲該電 線於其自身上以界定出一具有一環狀雙股線之65之自由端 29,如第1D圖所示。但是,這彎曲係藉由一設置在該連接 器本體部份22之相關側上之電線扣持裝置67來實施較佳。 如第10B圖所示,在將該工具61號該撓性本體部份22之 前,該彎曲可在該電線63上藉該扣持裝置67來實施,當該 電線63則進時,該插入工具6丨(第2圖)再移動通過該本體部 份22(及該織物層37與另一彈性層),使得該電線延伸通過 另一彈性層之相對外表面33。一旦到達這電線63之一預定 量以形成必要長度之接頭之後,該插入工具61接著被抽回 通過該本體部份22(第23圖)。該插入工具61被抽出通過該 上彈性層時,該電線63由該工具中送出使得在該連接器之 這側上’该電線之兩自由股線3〇以並排之順序呈現。如此 前進之股線接著在一大致等於另一股線之距離之距離處被 一適當裝置68切割(第14圖),或者,該電線可以難插入之 刖由該工具前進且沿該工具侧邊彎曲使得它與該工具之移 動同步地移動。 該縫入方法可使該連接器2〇得以與該等接頭非常小之 間隙上以一低高度及輪廓製成,該等接頭28可由多段圓電 線63形成,或如第π圖所示,可使用多數多邊形橫截面之 電線’如矩形、正方形、六邊形等,而其最顯著之優點是 該連接器20之接頭28所能負載之電負載增加。同時,該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3- 548883 A7 B7 _ 五、發明説明(21 ) 線八有非圓形狀,如一大約0· lmmx0.25mm之矩形橫截面 牯,該非圓形電線將對抗該彈性體之趨勢而使該電線由於 该彈性體施加一外壓力於該電線上而轉動9〇。。當使用矩 形電線時,以在該橫截面之主要尺寸上折疊於自身上為 佳,如前所述,該等接頭28可被一可以一預定圖案選擇性 地插入該等電線之可程式化縫紉機縫入該本體部份22,該 圖案可以藉由該縫紉機之程式特性,即,軟體,來調整, 而不是像習知模製連接器一般地調整模穴。 該插入工具,或針/管61之往復運動及該電線之彎曲為 各接頭28產生一具開口端、雙股導電環,且該電線之各股 線或腿”形成一在該晶片26及該連接器20所安裝之另一 組件上之接頭間的獨立電路路徑,這雙股開口環接頭包括 凸出通過該撓性本體部份22之外表面的兩端29、3〇,該接 頭之一端29可被視為該接頭之“環,,端,因為它包含了該 電線彎曲在其自身上之該端(通常是在該電線為一圓電線 之情形下於一半徑上彎曲),而該接頭之另一端3〇則可被視 為該接頭之一 “開口,,端,因為兩股電線之末端為自由、 未連接端。這雙股線部份是有利的,因為它不僅提供額外 的電路路徑以確保由該連接器20所提供之連接的有效性, 而且也減少整個系統之電感,其中與僅使用單一接頭相 較,且如平行電感公式:Lt〇尸(LiXL2)/(l1+L2)所見,各接 頭之大致平行電路路徑將減少特定接頭之電感的大約一 半。此外,該等接頭28之自由端29、30是小的,但是,即 使該連接器只需一小垂直負載力來達成一可靠之相互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24- 548883 A7 Γ------------- ----B7_ 五、發明説明(22 ) 接,亦可提供高接觸壓力且提供與一相對電路組件之有效 赫级接觸。事實上,該等接頭28之切割自由端30(第18圖) 八有开7成於其上之刀刃邊緣,且其可切入在相對電路板上 之接頭墊或晶片封裝體中以貫穿會形成在該等組件上之任 何污染物或氧化物。另外,如有必要的話,焊料球125、丨26 亦可附加在該等接頭28之自由端29、3〇之一或兩端上,如 苐2 0圖所示。 較佳之插入方式係顯示於第23圖中,形成在該連接器 本體部份中之各開孔可以被視為具有一中心線CA,如第23 圖所示。該插入工具具有其本身之中心線TA,該中心線ΤΑ 對大多數零件而言係與經由該工具被送入之電線之中心線 WA—致,因為該電線係彎曲在其自身上以形成一環該 插入工具之方向係如圖所示地朝向與該開孔中心線錯開之 錯開位置0C。第24Α與24Β圖分別以一截面圖來顯示這錯 開位置及該等電線(圓形與矩形兩種)及該工具相對該連接 器本體部份之開孔之放置位置。、 在另一種電線插入方式中,用以容納該等接頭28之孔 可藉由以雷射將它們燒入而形成在該本體部份22中,這可 防止該織物之鬆散部份或細線延伸穿過該孔且由於插入而 在該連接器本體部份22之任一表面上形成破片。當該等孔 預先形成在使用一膜強化構件337之本體部份時,該雷射也 將會減少穿透該本體部份所需之力量,類似地,如第22圖 I 所示,一衝壓構件400可用來連續地在該連接器本體部份 402中預先衝出孔401,穿過該彈性體部份4〇3及該強化構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〇β) Α4規格(21GX297公董)-- -25-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48883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23 ) 404兩者。接著該等接頭被上述插入工具插入該等孔。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27圖顯示一種具有一形成在其長形本體部份5〇2之 末端之圓錐形部份501之衝頭500,第28圖示另一種衝頭 510’其中該本體部份511之末端形成一具有一正方形或矩 形穿透頭513之刀刃端512。這些工具之任一者將在該連接 器本體部份22中預先形成適當開孔,且該工具5〇〇形成圓形 開口且該刀刃衝頭510在該連接器本體部份22中形成細長 孔。預穿透該連接益本體部份在一聚醯亞胺強化膜與該連 接器本體部份一起使用時提供如較少破片及較佳電線裝筆 直度等優點。 本發明之重要性係該等電線拉頭之開口環構造給予使 用它們之連接器之接觸力,不僅在各接頭中建立起額外導 電電路路徑,而且該開口環之封閉端29各具有當該電線彎 曲在其自身上時產生之半徑,這將使一點接頭P(第i A圖) 產生該接頭28之封閉端29及一相對電路組件之間。在該接 頭之相對侧上,當該接頭自由端係由該電線之兩相鄰自由 端構成時,如第2 A圖所示,特別是在該電線橫截面是正方 形或矩形的情形下,與一相對電路組件進行之接觸將是一 線接觸’且該線係沿該等電線之其中一切割邊緣產生,如 第2A圖中之粗線Η所示。 製造該等連接器20之方法也可包括,如第16圖所示, 一成形工具,如一向下與在該連接器之相對側上之該等接 頭自由端29、30接觸以在一或兩方向上形成該等自由端 29、30的芯子80,該芯子可具有如圖所示之對稱側且以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297公|) 一 '' -26- 548883 A7 _____________B7______ 五、發明説明(2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弧線移動或以類似沿第16圖之箭號馗之移動方式移動以如 固所示之方向形成該等電線端,其中多對相鄰接頭之自由 端係互相遠離。這種成形過程之最終結果顯示於第1人與2人 圖中,其中接頭28之多數對81係形成為可使它們以一角度 互相朝向對方。另一種結構係顯示在第16圖中,其中該芯 子8〇接觸一對81之接頭28之自由端29且使自由端29在此處 以一小於90度之角度,但是以互相相反之方向彎向該本體 邠伤表面33。另一種結構係顯示在第18圖中,其中多數接 頭對朝向相同方向。 第19A-C圖顯示一可用來製造本發明之連接器之插入 工具110之另一構造,雖然在圖中所示之單一插入工具適於 插入該等接頭,有時會發現該連接器2〇之彈性體本體部份 22將稍微施加一力量於該插入工具61之彎曲表面,因而增 加了該工具61 ‘‘行走”進入該彈性體且稍微偏離在該撓性 本體部份22中之預定插入位置的可能性。為了避免發生這 種情形之可能性,可使用一雙針尖插入工具丨丨〇以將該等接 頭28插入該連接器2〇之撓性本體部份22。 如第19B圖所示,該工具11〇採用一中空針或管之形 式’且一中央通道於其中軸向地延伸且朝向其尖端112處之 外部開口,兩針尖i丨5係形成在該尖端112處且係互相分開 與對齊’各針尖115具有一三角形形狀且其兩傾斜侧116係 在各針尖115之一中心線之各相對端上。該通道在該尖端 112之中心處開口,但它也可以如圖所示地由該尖端112稍 微向後凹使得該電線63可以所示之方式由其中離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27- 548883 五、發明説明(25 ) 第㈣圖顯示該工具11〇穿入該本體部份^之一彈性 體口p伤i述之4丁走,,傾向在這構造中不可能會發生, 因為該彈性體將在該卫具災端112之各傾斜表面ιΐ6上提供 一阻力Fl,藉此保持該工具於一直線上,使得它可在其預 定點上穿透該彈性體,且甚至直接穿過在它下方的強化 線。這兩力量係互相平衡的且使該工具11〇保持在其進入且 穿過該彈性本體部份且穿過會在其路徑上之線的路捏上。 第25與26圖顯示多種插入工具,在第25a圖中可看到 該工具260具有一楔形形狀,其中其本體261之-部份係由 -在該本體261中之初始橫向切口開始以一角度被切削而 在該切削處之末知形成一 肖大表面262,該工具之傾斜 輪廓增加該工具之内部通道263之開孔之尺寸。 第26與26A圖顯示另一具有一形成在該工具本體27〇 之尖端272處“子彈”形鼻部271的玉具270,這子彈形狀可 由桜向切削或截去該鼻部27丨之一圓錐端而輕易地得到。 依此方式,可形成一環繞該工具内部通道276且將在該插入 工具被推動抵靠它時接觸該連接器本體之銳利圓形尖端。 雖然該連接器20之撓性本體部份22使用一織物強化層 是較佳的,但是本發明之優點也可以在僅對該撓性本體部 伤使用一彈性體部份之連接器結構中得到。第2〇圖以橫截 面顯不一具有一有容納一彈性本體部份206之開孔之剛性 框架構件202之連接器2〇〇,在沒有任何強化層之情形下, 該本體部份206藉由前述且顯示在第6D圖中之固定孔而被 保持疋位於該開孔204内。該本體部份2〇6包含多數以一預 本紙張尺度適用巾關家標準(CNS) A4規格(21G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8- 548883 A7 發明説明 定圖案或陣列配置於其中之獨立導電接頭28,各接賴包 括至少兩股以-類似於前述方式之方式延伸在該本體部份 之相對外表面214、215上方之薄電線63。 雖然許夕!知說明係|中在使用_使用一彈性體材料 之撓性本體部份,本發明也可使用其獨特縫合特性以將接 頭插入一更硬之本體部份中,第29圖顯示一具有一殼體5〇ι 及一被該殼體所支持之本體部份5〇2之連接器5〇〇。在某些 情形中,該501及本體部份502可以是一個且相同之組件, 在另一些情形中,該本體部份可以是一較薄部份或只是一 膜,如一前述Kapton膜。多數孔可以用第1(M5圖及第23 圖示之縫插入方法而在該本體部份及被插入其中之導電接 頭503中被鑽出、切出、衝出或燒出(藉由雷射)。在某些情 形下,必須藉由一黏著劑504將該等接頭503固定在它們的 開孔中。利用習知之方法,該等接頭5〇3可由導電接頭形成 或可預先形成接頭,如衝壓成形接頭。 利用“縫入”以插入該等接頭,可以了解不是只能用 一單一針插入工具實施本發明,本發明也可以使用針陣列 或群使得多數接頭插入處可以一插入頭之每一次移動 來達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29- 548883 A7 B7 五、發明説明(27 ) 【元件標號對照表】 20...連接器 54.··内緣 21...框架構件 55...倒角處 22...本體部份 61…插入工具 23…開孔 62…中央通道 24.·•頂部凹孑L 63...電線 25…側壁 65...雙股線 26...電路組件 67...電線扣持裝置 27...7¾部凹孑L 68…切割工具 28…導電接頭 80…芯子 29,30…自由端 81...接頭對 3 2…頂面 100...槽道 33…底面 101…織物邊緣 337...硬膜構件 110…雙針尖插入工具 34...安裝孔;彈性層 112...尖端 35…支座 115...針尖 37...織物部份 116…傾斜側 38…肩部 125,126...焊>斗球 40…肋 200…連接器 41,42.··彈性層 202…框架構件 43...裂縫式開孔 204··.開孔 4 4…、線 206...彈性本體部份 46...固定孔 214,215…相對外表面 50,51…錯開部份 260··工具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30- 548883 A7 B7 五、發明説明(28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61.. .本體 262…階狀表面 263…内部通道 270··.工具本體 271···鼻部 272…尖端 275…圓形尖端
276.. .工具内部通道 400…衝壓構件 401.··孑 L 402…連接器本體部份 403…彈性體部份 404…強化構件 500·"衝頭 501.. .圓錐形部份;殼體 502…本體部份 503…導電接頭 504…黏著劑 510.. .衝頭 511…本體部份 512···刀刃端 513.. .穿透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31-

Claims (1)

  1. 申睛專利範圍 L一種製造一壓力接觸連接器之方法,其包含: 提供一具有一開孔設置於其中之硬質框架; 提供-具有一預定尺寸且具有相對第一肖第二表面 之基材; 將該基材連接於該框架上以用該基材填充該框架之 開孔且因此界定出在該框架内之該連接器之一本體部 份;及 藉由將多數薄導電電線以_預定圖案插人該基材中 而在該連接ϋ本體部份中形成多數導電接頭各接頭且 有延伸通過該基材之第—與第二表面之相對第—與第二 接觸端以形成多數通過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導電路徑。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構件係在該等 電線插入前連接於該基材。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w之方法,其中該等電線係由一鍵銅 合金或一鍍金鎳材料所形成。 4·如申請專利㈣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連接ϋ本體部份 中形成該等導電接頭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⑷先將該等 電線彎曲在它們自身上以形成多段雙股電線;及⑻將該 等雙股電驗人該基材巾謂該等雙股電線埋設在該連 接器本體部份中。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在該撓性本體部份中 f成該等接頭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⑷使-段導電電線 月J進以心成通過—中空插入工具之電線源;⑻彎曲該 電線段於其自身上以形成一雙股電線段;⑹將該雙股電 548883 、申請專利範圍 線段插入該基材部份以將該雙股電線段埋入該連接器本 體部份中;(D)切割該電線以使該雙股電線段與該電線源 勿離且形成一具有該相對第一與第二接觸端之單一導電 接頭,及(E)重複步驟(A)至(D)以將隨後之接頭插入該連 接器本體部份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卜4或5項之方法,其中該等電線係藉 縫入法被插入該基材中。 7.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更包括將—彈性體附著於 該基材之之第-與第二表面之至少_表面上以覆蓋該至 少一基材表面,使得該彈性體結合於該基材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⑻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材係由一編 織織物、-非編織織物、尼龍織物、玻璃纖維織物或聚 醯亞胺膜。 •如申明專利犯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彈性體是一石夕氧橡 膠。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彈性體扣持該等 接頭之外表面以對其提供一密封。 如申明專利犯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彈性體係藉浸 泡、敢入模製或藉積層至少_彈性體層至該基材之至少 —表面而附著於該基材上。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該插人卫具包括— 具有一轴向地延伸通過其中以容納一段電線於其中之 =中空構件’該工具包括-尖端,其具有:㈧-對 其上且互相對齊之針尖;⑻-截頭錐形形狀;(C)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3- 申叫專利範園 二似子彈形狀;⑼―似楔形形狀;或⑻_彎曲形狀。 1=申請專職㈣以之方法,更包括將料電線插入 二土材之刖在該基材中形成多數開孔之步驟,該開孔形 ,步驟包括:⑷在該基材中以—衝頭衝出多數孔⑻ 該基材中以-刀切出多數孔;或(c)在該 切出多數孔。 由耵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頊 ^ ^ 固罘/貝之方法,其中該彈性體具有在大 約40至大約70間之肖氏A級硬度值。 15·=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之方法,其中該雙股電線段係 被插入形成在該基材之開孔中且在該等開孔之中心線 之相對側上。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之方法,其中該等接頭第一與 第二接觸端凸出通過該等基材相對表面以形成一 埋入該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之可變形接頭之距離。 17·如申請專職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料第第二接 頭端凸出通過該基材相對第一與第二表面一大約為至 少2mm之距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β之方法,其中該等電線具有一非 圓形或矩形橫截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5項之方法,其中該等接頭包括一 在其第-接頭端處之環及在其第二接頭端處之兩電線 自由端。 见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連接器本體部份 係精由將該彈性體嵌入模製於該基材與框架而連接於 548883 、_睛專利範園 該框架上。 21·:申請專圍第7項之方法,其t該框架包括多數形 强(I、中之日疋孔且該等固定孔形成多數延伸通過該 _體可流過之該框架構件之通道。 '如=範圍第〗項之方法,包括藉由將該基材熱堆 且於雜架而將它連接於該框架之步驟。 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 頭第-與第二端互相朝向對方彎曲之步對接頭之接 2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方法 接於該等接頭之第-與第二接頭端^夕數焊料球連 步驟。 ⑧頭^"之其中—接頭端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 方法,更 接於該等接頭之第二接頭端之步驟。 > 焊料球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35-
TW091105614A 2001-03-22 2002-03-22 Method of making stitched LGA connector TW54888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815,115 US6694609B2 (en) 2001-03-22 2001-03-22 Method of making stitched LGA connec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48883B true TW548883B (en) 2003-08-21

Family

ID=25216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5614A TW548883B (en) 2001-03-22 2002-03-22 Method of making stitched LGA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6694609B2 (zh)
EP (1) EP1374343B1 (zh)
JP (1) JP4102196B2 (zh)
KR (1) KR100531062B1 (zh)
CN (1) CN1315230C (zh)
CZ (1) CZ20032879A3 (zh)
DE (1) DE60201520T2 (zh)
HU (1) HUP0303647A3 (zh)
SK (1) SK13102003A3 (zh)
TW (1) TW548883B (zh)
WO (1) WO20020781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2896B2 (en) * 2001-03-22 2004-04-20 Molex Incorporated Stitched LGA connector
CN100338833C (zh) * 2004-06-04 2007-09-19 华琦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Lga多针脚插座制造流程及固定装置
TWM266621U (en) * 2004-08-02 2005-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and grid array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779655Y (zh) * 2005-03-29 2006-05-1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436057B2 (en) * 2005-09-08 2008-10-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astomer interposer with voids in a compressive loading system
US20080204238A1 (en) * 2007-02-28 2008-08-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to RFID enable electronic devices
WO2008120138A1 (en) * 2007-03-29 2008-10-0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nic assembly for attachment to a fabric substrate, electronic texti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n electronic textile
CN201130746Y (zh) * 2007-08-17 2008-10-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导电端子
JP5453016B2 (ja) * 2009-08-18 2014-03-2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状電気的接続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785540A (zh) * 2017-01-19 2017-05-31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US11495899B2 (en) 2017-11-14 2022-11-08 Samtec, Inc.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87824B2 (en) * 2018-07-02 2021-11-30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rface-borehol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US20210194164A1 (en) * 2018-09-04 2021-06-24 Samtec, Inc. Ultra-dense, low-profile edge card connector
CN109818183A (zh) * 2019-04-01 2019-05-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薄膜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US11616312B2 (en) 2021-02-24 2023-03-28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Electrical socket having a plurality of wire-terminated contac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17284A (en) 1963-08-12 1965-11-09 Amp Inc Miniature contact assembly for plugboards
DE2024563C3 (de) 1970-05-20 1974-02-07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 8000 Muenchen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r lösbaren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DE2148401B2 (de) 1971-09-28 1980-03-27 Metzeler Kautschuk Ag, 8000 Muenchen Flexibler, mit einem fließfähigen Medium füllbarer Hohlkörper
US3795884A (en) 1973-03-06 1974-03-05 Amp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med from coil spring
NL158033B (nl) 1974-02-27 1978-09-15 Amp Inc Verbetering van een elektrisch verbindingsorgaan voor het losneembaar verbinden van twee vaste contactdragers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zulk een elektrisch verbindingsorgaan.
JPS6038809B2 (ja) 1979-11-20 1985-09-03 信越ポリマ−株式会社 異方導電性を有するエラスチツク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US4437141A (en) 1981-09-14 1984-03-1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 terminal count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package
US5476211A (en) 1993-11-16 1995-12-19 Form Factor,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contacts, using a sacrificial member
US4793814A (en) 1986-07-21 1988-12-27 Roger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ircuit board interconnect
US4851613A (en) 1988-06-08 1989-07-25 Flex Technology, Inc. Flexible circuit laminate for surface mount devices
US5089881A (en) 1988-11-03 1992-02-18 Micro Substrates, Inc. Fine-pitch chip carrier
US4998885A (en) 1989-10-27 1991-03-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astomeric area array interposer
US4969826A (en) 1989-12-06 1990-11-13 Amp Incorporated High density connector for an IC chip carrier
US5071359A (en) 1990-04-27 1991-12-10 Rogers Corporation Array connector
US5046953A (en) 1990-05-25 1991-09-1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4121264A1 (de) 1990-06-27 1992-01-02 Marquardt Gmbh Schalter, insbesondere zur drehzahlregelung von elektromotoren o. dgl.
US5148265A (en) 1990-09-24 1992-09-15 Ist Associates, Inc. Semiconductor chip assemblies with fan-in leads
US5216278A (en) 1990-12-04 1993-06-01 Motorola,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pad array carrier package
US5101553A (en) 1991-04-29 1992-04-07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 metal-on-elastomer pressure contact connector
US5232372A (en) * 1992-05-11 1993-08-03 Amp Incorporated Land grid array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5248262A (en) 1992-06-19 1993-09-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5385477A (en) 1993-07-30 1995-01-31 Ck Technologies, Inc. Contactor with elastomer encapsulated probes
US5427535A (en) 1993-09-24 1995-06-27 Aries Electronics, Inc. Resilien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terminal assemblies
US6229320B1 (en) 1994-11-18 2001-05-08 Fujitsu Limited IC socket, a test method using the same and an IC socket mounting mechanism
JPH08236654A (ja) * 1995-02-23 1996-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チップキャリアとその製造方法
US5691041A (en) 1995-09-29 1997-11-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cket for semi-permanently connecting a solder ball grid array device using a dendrite interposer
US5767575A (en) 1995-10-17 1998-06-16 Prolinx Labs Corporation Ball grid array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US5785538A (en) 1995-11-27 1998-07-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test probe with rigid surface structure
JP3653131B2 (ja) 1995-12-28 2005-05-25 日本発条株式会社 導電性接触子
US5989939A (en) 1996-12-13 1999-11-23 Tessera, Inc.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compliant wirebond packages
US5904580A (en) 1997-02-06 1999-05-18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Elastomeric connector having a plurality of fine pitched contacts, a method for connecting components using the sam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connector
US5938451A (en) 1997-05-06 1999-08-17 Gryphic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ultiple modes of compliance
KR100509967B1 (ko) 1997-05-06 2005-08-25 그라이픽스, 인크. 멀티모드 유연접속기 및 그것을 사용하는 교체가능한 칩모듈
US5913687A (en) 1997-05-06 1999-06-22 Gryphics, Inc. Replacement chip module
US5973394A (en) 1998-01-23 1999-10-26 Kinetrix, Inc. Small contactor for test probes, chip packaging and the like
US6350132B1 (en) 1998-11-23 2002-02-26 Glatts, Iii George F. Elastomeric connector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6019610A (en) 1998-11-23 2000-02-01 Glatts, Iii; George F. Elastomeric connector
US6193523B1 (en) 1999-04-29 2001-02-27 Berg Technology, Inc. Contact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375474B1 (en) 1999-08-09 2002-04-23 Berg Technology, Inc. Mezzanine sty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193524B1 (en) 1999-08-20 2001-02-27 Tekon Electronics Corp. Connector with high-densely arranged terminals for connecting to working element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through LGA type connection
US6358063B1 (en) 2000-06-28 2002-03-19 Intercon Systems, Inc. Sealed interpose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P0303647A2 (hu) 2004-03-01
CN1315230C (zh) 2007-05-09
CN1539182A (zh) 2004-10-20
KR20040014472A (ko) 2004-02-14
JP4102196B2 (ja) 2008-06-18
SK13102003A3 (en) 2004-10-05
US6694609B2 (en) 2004-02-24
CZ20032879A3 (cs) 2004-12-15
EP1374343A1 (en) 2004-01-02
DE60201520D1 (de) 2004-11-11
JP2004528687A (ja) 2004-09-16
US20020133944A1 (en) 2002-09-26
HUP0303647A3 (en) 2004-09-28
US20040163250A1 (en) 2004-08-26
KR100531062B1 (ko) 2005-11-28
US6990733B2 (en) 2006-01-31
WO2002078130A1 (en) 2002-10-03
EP1374343B1 (en) 2004-10-06
DE60201520T2 (de) 2005-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48883B (en) Method of making stitched LGA connector
US6722896B2 (en) Stitched LGA connector
TW201121157A (en) Board with connection terminals
US6019610A (en) Elastomeric connector
CN109075473A (zh) 插塞接触件
US6752634B2 (en) Contact array for semiconductor package
TWI233715B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electric connection device
TWI224887B (en) Adjustable adap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509548B1 (ko) 마이크로 휴즈용 리드플레이트
TW569505B (en) Surface-mounting connector and semiconductor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M312046U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TWM646986U (zh) 柔性的電子通訊連接裝置
TWI321434B (en) Wire holder
KR101168198B1 (ko) 커넥터
JP2024021558A (ja) 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03297520A (ja) コンタク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034879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161248A (ja) 導電性布体用コネクタ
CN109313216A (zh) 橡胶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JP2003068800A (ja) 保持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