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11151B - Dry development having bilayer resist - Google Patents

Dry development having bilayer resis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11151B
TW511151B TW90120355A TW90120355A TW511151B TW 511151 B TW511151 B TW 511151B TW 90120355 A TW90120355 A TW 90120355A TW 90120355 A TW90120355 A TW 90120355A TW 511151 B TW511151 B TW 5111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
patent application
item
layer
resis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0120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Huan Tsai
Hun-Jan Tao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filed Critical Taiwan Semiconductor Mfg
Priority to TW90120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51115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11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11151B/zh

Links

Landscapes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Description

ιοί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微影製程技術,特別是一種具有 ,層阻劑之乾式顯影A,可有效提昇冑影製程之解析度, 並解決光阻圖案邊緣粗糙的問題。 相關技術說明: 在現今積體電路的製程技術中,元件尺寸微細化係 賴於微影製程技術發展而定。就目前光阻製程技術的研發 而言,單層光阻的微影技術已不能滿足未來製程的需要, 因,此發展出雙層光阻的微影技術。舉例而言,將雙層光阻 技術並運用193奈米(nm )之曝光機台,線寬可提升到 〇· 1〇 //m。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背景,以下配合第ι &到 1 d圖說明習知具有雙層阻劑之乾式顯影製程。 。首先,請參照第la圖,在半導體基底1〇上,例如一矽 晶圓,接著在基底1 〇上依序形成一絕緣層2、第一阻劑層4 及第二阻劑層6。其中,第二阻劑層6係一含矽光阻且厚度 =於第P且劑層4,p遺即經曝光、濕式顯影將曝光部分的 各=光阻6加以去除後,即可得到第二阻劑圖案,如第 lb圖所示。此時,以氧電漿進行反應性離子蝕刻 :二“…叫,RIE) ’由於含矽光阻圖案6a 而保護下方的第一阻劑層4不被蝕刻, =其未被保護的部分將被電漿蝕刻分解而形成第一阻劑圖 f二Ϊ第1C圖所示,此步驟即所謂的”乾式顯影”。此項 製程的優點係在第一阻劑層4上有二氧化矽保護,故在後 五、發明說明(2) f的蝕刻製程中將能得到高深寬比(aspect ratio)的圖 = 由於含石夕光阻6塗覆的厚度較薄, %八·= 斤又此提歼。然而,氧電梁的側向蝕刻性較 圖案邊緣輪廟(pr〇fUeB佳的情 樣如第1 c圖所不。
且J U參照第ld圖,在去除第二阻劑圖案6a之後, 、盖描Λ /圖案4a作為餘刻單幕來姓刻絕緣層2而形成 上於广阻劑圖-輪廊不佳,所以造成溝t 鍵圖形尺寸(Critical — CD 座 藉由在低溫下進行氧電漿㈣來改盖 侧向餘刻效應’但是製程較為繁複且生產成本高。 為蝕2庫ϊί!知方法使用二氧化硫(s〇2)及氧氣作 不易控制而造成製程;而反應室的狀態 點,並且經過乾式顯佳乂f:;現性不高的缺 常粗链。由於雙Π的以絲圖案,其邊緣輪廊非 、θ先阻製程極可能是未來積體電路最主要 的先阻技術’因此實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加以改I。要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且 阻劑之乾式顯影法,藉由利用氮氣(Ν2)、氧?:、〇有雙層 並解決阻㈣案邊緣_的問題。 冑仏升解析度 發明概述: 本毛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雙層阻劑之乾式顯影
511151 程中獲得較佳的解析度 (process window )及 dimension, CD ) 〇 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 光阻圖案邊緣粗韃的問 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 於一半導體基底,包括 緣層、一第一阻劑層及 劑層,以形成一第二阻 以及電漿蝕刻露出之第 圖案並露出絕緣層之表 反應氣體’藉以完成圖 之後,更包括一反應室 態0 五、發明說明(3) 法’以在微影製 微影製程容忍度 尺寸(cr i t ical 本發明之另 顯影法,以解決 根據上述之 式顯影法,適用 基底上形成一絕 圖案化第二阻 阻劑層之表面; 形成一第一阻劑 氧氣及氬氣作為 在完成圖案轉移 反應室之初始狀
,進而具有較佳的 易於控制關鍵圖J 有雙層阻劑之乾式 題。 、 具有雙層阻劑之乾 下列步驟··依序在 一第二阻劑層; 劑圖案並露出第一 一阻劑層表面,以 面’其中以氮氣、 案之轉移。再者, 清理步驟,以恢復 圖式之簡單說明: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 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説明如 下: 第1 a到1 d圖係繪示出習知之具有雙層阻劑之乾式顯影 方法; 第2 a到2 e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具有雙 層阻劑之乾式顯影方法; 第3 a到3 e圖係繪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雙
0503-6589IW;TSMC2001-0543;spin.ptd 第 6 頁 五、發明說明(4) 層阻劑之乾式顯影方法。 [符號說明] 2、 1 0 2、2 0 2〜絕緣層; 3、 1 0 3〜溝槽; 4、 1 0 4、2 0 4〜第一阻劑層; 4a、104a、204a〜第一阻劑圖案; 6、106、206〜第二阻劑層; 6a、206、206a〜第二阻劑圖案; 10、100、200〜半導體基底;
2 0 1〜終止層; 2 0 3〜介層洞; 203a〜接觸窗。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參照第2a到2e圖,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具有 雙層阻劑之乾式顯影方法,且應用於後續蝕刻製程以形成 一溝槽。 首先’明參照第2 a圖’提供一半導體基底1 q 〇,例如 一石夕晶圓’接著依序在基底1〇〇上形成一絕緣層1〇2、一第 阻劑層1 0 4及一第二阻劑層1 〇 β。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阻 劑層104係一不含矽之有機光阻,其厚度在1〇〇〇到5〇〇〇埃 (A )的範圍;第二阻劑層1〇6係—含矽之有機光阻,且 適用於193奈米(nm)波長之曝光光源。其厚度在5〇〇到
511151 五、發明說明(5) 3000埃(A)的範圍而薄於第一阻劑層1Q4。 接下來,請參照第2b圖,藉由氟化氬(ArF ) 1 93 nm 之深紫外光(DUV )來做曝光,並利用濕式顯影法形成第 二阻劑圖案106a而露出第一阻劑1〇4表面。接著,乾式顯 影所露出的第一阻劑1 〇 4表面,以形成第一阻劑圖案1 〇 4 a 並露出絕緣層1 02表面。此處係藉由感應耦合電漿法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及互感器耦合電 漿法(transformer coupled plasma,TCP)之其中一種
來實施。亦即,藉由雙射頻(dual RF )功率蝕刻機來電 漿鍅刻露出的第一阻劑1 〇 4表面。其中,一射頻功率用以 產生電漿,另一射頻功率用以控制離子轟擊(丨〇n bombardment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乾式顯影製程係以 氮氣(N2)、氧氣(〇2)或是再加入氬氣(Ar)作為餘刻 反應氣體,其中氮氣的流量在1〇到1 000 sccm的範圍;氧 氣的流量在10到50 seem的範圍。另外,加入的氬氣係作 為載氣(carrier gas ),用以增加電漿解離能力及離子 轟擊作用。其中’氬氣的流量在1〇〇到1〇〇〇 %⑽的範圍。 如此,第二阻劑圖案1 〇6a可順利轉移至第一阻劑層丨〇4, 如第2c圖所示,且改善了習知方法(亦即,僅使^氧氣作 為乾式顯影之反應氣體)需在低溫製程下進行的缺點且仍 保有乾式顯影之優點,亦即具有較佳的解析度。 在元成本發明之乾式顯影之後’接著請參照第2 ^及2 e 圖。在去除第二阻劑圖案l〇6a之後,接著利用第一阻劑圖 案l〇4a作為蝕刻罩幕來蝕刻絕緣層1〇2表面以形成一溝槽
511151 五、發明說明(6) 103。由於使用氧氣、氮氣及氬氣作為反應氣 二效解最^去圖上邊卿 103。最後,去除第一阻劑圖案1〇4a以完成圖案 :外成圖案之轉移之後,可接著進行反應室 2:: - = ’ π即藉由製程中的電聚去除沉積於反應 至内J之巧乐源,例如製程中所形成的有機聚合物等,以 之初始潔淨狀態’進而維持製程的穩定性及產 品的再現性。 以下參照第3a到3e圖,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具有 又層阻刎之乾式顯影方法,且應用於後續蝕刻以 一接觸窗。 首先,明參照第3 a圖,提供一半導體基底2 〇 Q,例如 一矽晶圓,其上形成有半導體元件(未繪示),接著依序 在基底200上形成一終止層2〇1、一絕緣層2〇2、一第一阻 劑層204及-第二阻劑層2G6。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一阻劑 層204及第二阻劑層2〇6的材質與厚度均以第一實施例相 同,此處不加以贅述。 ^ 、接下來,請參照第3b圖,同樣以第一實施例之方法來 形成第一阻劑圖案2〇63並露出第一阻劑表面。接著, 藉由感f耦合電漿法(ICP)及互感器耦合電聚法(TCP) 之其中種來乾式顯影所露出的第一阻劑2 〇 4表面,以形 成第一阻劑,圖案204a並露出絕緣層2〇2表面。本實施例 中,乾式顯影製程同樣係以氮氣(N2 )、氧氣(〇2 )或再 加入作為載氣的氬氣(Ar )作為蝕刻反應氣體,如第一實
;亂_號901刪RR 五、發好W 年4月,I日 施例所述:其中’氮氣的流量在1〇到1〇〇〇 sCCin的範圍; 氧氣的流ϊ在10到50 sccm的範圍;氬氣的流量在丨〇〇到 1〇〇〇 SCC\的範圍。如此,可得到第一實施例之優點,如 第3 c圖所不。 同樣地,在完成本發明之乾式顯影之後,接著請參照 第3d圖。在去除第二阻劑圖案2〇6a之後,接著利用第一阻 劑圖案204a作為敍刻罩幕來敍刻絕緣層1〇2纟面以形成一 "層洞2 G 3並路出終止層2 Q }表面。如此 輪廓的介層洞203。 1 工=照第36圖,在去除第一阻劑圖案1〇粍之 ί而e: i ^ t露出的終止層2°1表面並露出基底200表 面而元成接觸_203a之製作。 ,青理如!^持i H ’完成圖案轉移之後,可進行反應室 ,月理’以維持製程的穩定性及產品的再現性。 解柄$ = i:ί ’根據本發明之乾式顯影*,可有效提昇 (CD Γ的二點,ί的製程容忍度及易於控制關鍵圖形尺寸 較佳輪廓:溝槽及:2:光=案邊緣粗糙的問題而得到 積體電路的微影製::;淺=隔匕用二具高積集度之 本st"製程與鑲 = 離二^ 限定本;明:任= 露:上’然其並非用以 當視後附之申請專以;Π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Claims (1)

  1. 511151 六 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具有雙層阻劑之乾式顯 基底,包括下列步驟·· 〜凌,適用於一半導體 3 ΐ在5亥基底上形成一絕緣層、- m 二阻劑層; 第一阻劑層及一第 •阻劑圖案並露出 圖案化該第二阻劑層,以形 該第一阻劑層之表面;以及 第 電漿蝕刻該露出之第一阻劑居 劑圖案並露出該絕緣層之表面,上:面二以形成一第一阻 應氣體,藉以完成圖案之轉移。一以氮氣及氧氣作為反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 去除該第一阻劑圖案之後更包括一 式·,、、員影法,其中在 復該反應室之初始狀態。 應室清理步驟,以恢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 、 第一阻劑層係一不含矽之有機光阻。工-員影法,其中該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 第二阻劑層係一含矽之有機光阻。 工颂影法,其中該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乾 w 漿蝕刻該第一阻劑層係使用感應耦合電^…影法,其中電 電漿法之其中一種。 法及互感器耦合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乾式 氮氣之流量在1 0到1 〇 〇 〇 s c c m的範圍。 & / 其中該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乾式、 一 氧氣之流量在10到50 seem的範圍。 〃、衫法’其中該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乾式 P μ衫法,其中更 1 0503-6589TW;TSMC2001-0543;spin.ptd 第11頁 511151
    六、申請專利範圍 通入一氬氣作為該反應氣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乾式顯影法,f ▲ 第一阻劑層之厚度在1 000到5000埃的棘圍。 Μ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乾式顯影法,其 第二阻劑層之厚度在5〇〇到3000埃的範圍。 ’、^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乾式顯影法,其中士 氩氣之流量在100到1〇〇〇 seem的範圍。
    0503-6589™F;TSMC2001-0543;spin.ptd 第12頁
TW90120355A 2001-08-20 2001-08-20 Dry development having bilayer resist TW511151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0120355A TW511151B (en) 2001-08-20 2001-08-20 Dry development having bilayer resis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0120355A TW511151B (en) 2001-08-20 2001-08-20 Dry development having bilayer resis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11151B true TW511151B (en) 2002-11-21

Family

ID=27752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0120355A TW511151B (en) 2001-08-20 2001-08-20 Dry development having bilayer resis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511151B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3430B2 (en) Method for etching a molybdenum layer suitable for photomask fabrication
JP5690882B2 (ja) 炭素質ハードマスクによる二重露光パターニング
JP5638413B2 (ja) マスク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JP2008166732A (ja) 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US6811959B2 (en) Hardmask/barrier layer for dry etching chrome films and improving post develop resist profiles on photomasks
US20090170310A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metal line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30003374A1 (en) Etch process for photolithographic reticle manufacturing with improved etch bias
US7465672B2 (en) Method of forming etching mask
JPH0466345B2 (zh)
TW511151B (en) Dry development having bilayer resist
JP3585039B2 (ja) ホール形成方法
JP2005210134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US9696628B2 (en) Pattern forming method
KR20040057502A (ko) 불화아르곤 노광원을 이용한 반도체소자의 패턴 형성 방법
TW512429B (en) Dry development method using top surface imaging technology
US20030073041A1 (en) Partial photoresist etching
JPH07226396A (ja)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KR100752172B1 (ko) 콘택홀 형성 방법
JPH0366656B2 (zh)
US6541387B1 (en) Process for implementation of a hardmask
KR20030049940A (ko) 위상반전 마스크 제작방법
TW498426B (en) Dry development method
JP200510903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970048998A (ko) 미세 패턴 형성방법
JP2004158538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