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4893B - Control method for DC brushless motor with both optimum efficiency and maximum torque - Google Patents

Control method for DC brushless motor with both optimum efficiency and maximum torqu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04893B
TW504893B TW89128382A TW89128382A TW504893B TW 504893 B TW504893 B TW 504893B TW 89128382 A TW89128382 A TW 89128382A TW 89128382 A TW89128382 A TW 89128382A TW 504893 B TW504893 B TW 5048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urrent
maximum
torque
maximum torq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9128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Ping Lu
Yi-Ping Yang
Original Assignee
O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89128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50489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04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04893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Description

五、發明說明( 《發明背景》· 〜般直流無刷馬達均假設氣隙磁通 ,而用正弦電流波形為輸入 ,刀佈為正弦 佈為禚# 士七a / 疋饭s又氧隙磁通密度分 勺悌%或方波形狀,而用方波 艰在度刀 馬達氣隙磁通分伟須視定、轉 …、而實際 通材料特性mn # P轉子形狀、排列方式及磁 '+特f生而有不肖,並非純 此勉強以4此、* π Μ ^ 万皮或梯形波,因 隹以这些波形輸入電流,不僅 流輪屮县丄A k ^ 坪馬運Μ最少電 取大力矩,且在效率上亦無法提昇。 舉例而言,ί見今的電動機I即有 階段的雷叙I, π缺失存在。現 :電動車輛發展’ t限最大的是電池能量密度不足, :輛續航力不;i,大大限制了電動車的應用因此, k兩電動車馬達的效率,也是現階段的研究、發展重 點。茲說明如后: ·-般馬達都是操作在高轉速、低轉矩的情況,因此 在車輛的應用上,需加上減速機構,一方面將轉速降 至適當的行車速度,-方面可將轉矩提高,但減速機 構的效率不尚’使電動車的整體效率更低。 ⑩為了提高整車效率的考量,因而將馬達直接裝設於 車輪上’這樣可省下減速機構的能量損失;因此這種 直接驅動式車輪馬達,必須設計成高扭力、低轉速的 性能’俾得以提昇車輛在起動及爬坡時的性能。 如上所述(包含到電動車輛的例子),皆因為所輸的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t ) 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4893 Λ7 五、發明說明() 形並非針對所使用的直流無刷馬達之規格而來 並無任何方式,可針對所使用之直流無刷馬達來尋求^ =用波形;因此,不僅無法發揮馬達以最少電流輸出最 大力矩之功能,且在效率上亦無法提昇。 《發明概述》 本發明係在提供-種「可同時達到最佳效率及最大轉 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主要係經由對一欲驅動馬達 之結構及尺寸等的分析,俾能以改變輸人馬達電流波形為 其最適且最佳波形的方式來控制該馬達,使能提升馬達的 轉矩,並進而能使其符合起動及爬坡所需的力量。 一至於,若應用於電動車輛,則直驅式車輪馬達係可提 馬電動車輛的效率,特別是當其操作在低轉速、高轉矩的 條件下時,俾使其符合起動及爬坡所需的力量。 本發明針對直流無刷馬達(尤指軸向磁通直流無刷馬 達)叹计出最佳化電流波形,使馬達在限制條件下輸出力 矩能達到最大。其首先以能量法推導出力矩方程式,並依 馬達的特性對方程式進行修正;接著利用磁路模型分析, 導出力矩與輸入電流的關係式;再依不同的驅動架構,提 出二種不同的限制條件,以力矩最大為手段(目標函數), 4算最佳化的電流波形,最後經模擬証實在銅損限制下的 波形可產生最大的力矩及效率,是三種不同狀況下最佳的 結果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杳?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Λ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j〇 χ 297公釐 504893 Λ7 ^齊郎>慧时轰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五、發明說明() 一、 以能量法為基礎,斟 A 首春去*抑, 十一般機電磁系統進行分析; 抖 _ . ^ 用保寸糸統在積分上的便利 以磁通鍵與位置表示的力矩方程式,再利用共 將力矩表示法轉換為電流與位置函數如此可 u人、1 A 再推廣到複激磁場系統 及含水久磁鐵的機電磁系統,求出力矩方程式。 二、 -般機電系統的力矩方程式得到後在此第二段, 我們將研究焦點放在直流盔刷 監表 …、刷馬達糸統中,針對直流無刷 f達的特性,分析其力矩方程式,使方程式剩下對正力矩 一項,大幅簡化分析過程;接著要分析氣隙磁通來計算力 矩,利用等效磁路模型,將磁通類比為電流,而由電路解 析技術推導出氣隙磁通。 三、 利用第二段的推導結果,我們在此第三段以一組 實際直流無刷馬達的規格尺寸,代入磁通計算公式,利用 Matiab套裝軟體計算出氣隙磁通及其微分,接著進行電流 最佳化的計算。最佳化的目標是使力矩達到最大,配合馬 達的不同驅動架構,分別提出三種不同的限制條件代入 最佳化程式計算,並分別比較三種架構下在各轉速的性能 表現。最後再簡單地証明,計算所得的結果的確是最佳化 的電流波形。 四、 最佳化的結果是三組不同的電流波形,對應著不 同的馬達性能,我們在此第四段中提出驅動控制架構,說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丨〇χ 297公釐) 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線 504893 Λ7 __137____ 五、發明說明() 明三組電流波形,要如何實現出理想的電流波形。藉由分 析驅動電路的原理及特性,以提出幾種可行的電流控制方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式,再來提出整個驅動控制系統的方塊圖,並說明各單元 的實現方式。 《發明目的》 .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係在提供一種可以用最少電流均 方根值,卻能達到最大力矩輸出,提高馬達效率的「可同 時達到最佳效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乃亦在提供一種「可同時達到最佳 效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可使被直接 裝設於車輪上而省下減速機構能量損失的直流無刷馬達, 不但在效率上可提高,且轉矩亦能大幅提昇,對於電動車 輛在起動或爬坡時的性能而言,乃不會受到限制者,進而 提升電動車輛的續航力。 《發明的詳細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各式方法與功效上的特性,將 依據所附圖式之具體實施例予以說明。 具體實施例: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同時達到最佳效率及最大轉矩 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針對轴向磁通直流無刷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丨0 X 297公复了 -------- Λ7 B7 五、發明說明() 二二最佳化電流波形,使馬達在限制條件下輸出力 達到最大。首先,1、以能量法推導出力矩方程式, 型3達=特性對方程式進行修正;2、接著利用磁路模 驅:加槿:力矩與輸入電流的關係式;3、再依不同的 水 #出三種不同隸制條#,以力矩冑大為手段 =標函數)’計算最佳化的電流波形;4、最後經模擬言正 實在鋼損限制下的波形可產生最大的力矩及效率,是三種 不同狀況下最佳的結果。兹在省略第工點後,對第2〜4 點進行說明如下: 用以計算出最佳三相獨立電流波形的依據 (1 )等效馬達磁路模型: 、馬達疋子齒及轉子極數比係為3 : 2,我們可將3齒2 極視為-組’如第一圖所示,一組代表一個電氣週期因 為參數具週期性’所以只需要考慮—個週期即可。 定子齒Λ及Λ,為一組,其電流方向為產生相同的力矩, ¥和_亦同;邊界见及此可視為重疊,從见流出的磁通 立即從见’流入。 «月參閱第一圖所示,其係為第_圖的等效磁路圖,其 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6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4893 Λ7 B7 五、發明說明() Λη =永久磁鐵的内磁阻 Rml =磁鐵間漏磁阻 Rs =定子輛鐵磁阻 ρ η lvgal ,Ivgar =轉子磁通經過A相的氣 隙磁阻 ^gbl5 ^gbr =轉子磁通經過B相的氣 隙磁阻 ^gcl 5^gcr =轉子磁通經過C相的氣 隙磁阻 Ψν =磁鐵的等效磁通源 =氣隙磁通 定子齒的材料是矽鋼片,其導磁係數遠大於空氣的導 磁係數,因此定子軛鐵的磁阻可忽略,磁路可簡化如第三 圖所示。 由於計算上的便利,我們在第三圖中將磁阻換成磁 導,氣隙磁導分為左右兩部分,分別對應左右兩個磁鐵, 表示磁通進入或離開定子齒時的氣隙磁導。 利用電路的解法,可以解出氣隙磁通九;而在解磁路 方程式之前,我們需先求出各磁導的大小,再代入方程式 求解。 (2 )計算三相氣隙磁通: 利用上述所求得的磁導,我們可進一步來求解聯立磁 路方程式,以找出三相氣隙磁通。首先將第三圖再簡化為 如第四圖所示之適合磁路計算的形式。 如第四圖所示,其中四組的三相磁導被並聯成四個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丨Ο X 297公釐)了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0 H ϋ n n n 1> ϋ 一 0、> n ϋ n IB _ 504893 Λ7 137 五、發明說明()導P ^ gxPsx-P⑽+Pm+P喊 (式 01) 而Fl、。糾為四個節點的磁動勢,令F4為零點, 利用電路學中的節點電壓法, 我們可付下列二個方程式: 1·進入F1點的淨磁通為零 0r+(F2-F^IP, (式 02) 2·進入f2點的淨磁通為零 & + (iW1)(2Pwz + j^)== 〇 g丨 + Pgr 3·進入F3點的淨磁通為零 九+Jp3(2p 仏4)=0 三個方程式可以解出6Ρ、 程式 2 3二㈣个外双,丹代入 (式 03) (式 04) 未知數,再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I I I I I f I-i-r^J· — Φμ =(^ι -F2)-S§lE§L, 就可以求得總氣隙磁通 (式 05)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而 相氣隙磁通可用分流的方式來求得 Φα Φο
A pgc (式00 (式 07) (式 08) 本紙張尺錢时目目家標準(CNS)A4麟(gTi97⑽y ^04893 (式 09) 為二相之氣隙磁通函數 Λ7 137 五、發明說明() (3 )計算最佳電流波形 (3· 1)目標函數 = N(Ia de 'b de - άθ 其中厂、/,、/c為待決定之相電流,都為定轉子 角度0的函數。也、么、i从一· - (3· 2 )限制條件 為了防止定子銅繞線電流過大’而限制總銅損 發熱量)。 〜 對正力矩和電流的關係,如下所示 T--Nld~t (式 10) 顯然,我們在$較大的位置通入電流所得的力矩,比 在ϋ較小的位置通入電流所得的力矩大。 經由比較其他經常使用的兩種馬達驅動架構,即: (1) 三相Υ接繞組,方波驅動電流,且為限定其最大電流· (2) 三相獨立繞組,方波驅動電流,且為限定其最大電漭。 但由此兩種架構所得的電流波形來看,要得到這此 制條件下的最大力矩,輸入的電流都是最大電流下的方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I I-----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4893 Λ7 B7 五、發明說明() 波形,但這樣的結果並不符合:“在磁通微分大的地方通 大電流,在磁通微分小的地方通小電流”‘的概念;為了符 此概念,一定要把最大電流限制的條件去除。 乘大電流的限制是為了防止電流過大,產生過量的熱 而將馬達燒毀,箬我們不限制電流大小,但限制總銅損(總 f熱量),如此就可實現上述概念,在磁通微分大的地方通 入較大電流,而多產生的熱量可以利用電流較小的時候散 去,而不會對馬達造成損害。 限制一週期内的總銅損,不得超過以銅線所能通過的 最大電流/max在一週期内產生的總熱量,限制條件如下: jTdiTc (式 11) fjilde ^ fjil%de (式 12) £πicde ^/Ί^άθ (式 13) 即限制一週期内總銅損,不得超過銅線以單位面積所 能通過之最大電流量U的總耗熱量。 1驅動電壓限制 馬達在運轉時,會產生和轉速成正比的反電動勢,而 反電動勢的電壓加上線上的壓降不得超過電池供應電壓, 其方程式為 个取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蟲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4JL印製 (式 14) A7 五、發明說明( dk 其中 為電氣轉速 的磁通鏈 尺為早相繞組電阻 KCC為電源供應電壓 “C ('3) ^「商用軟體matub」中最佳化指令 :什叙來求出在限制條件『3.2a :銅損限制』和 3· 2b :驅動電壓限制之 = 力矩函數在最大值時,其 —相獨立電流W6、(,各為何種函數。 "I - (4 )計算結果: 在“直接三相獨立驅動扁平式直流無刷轴向磁通車輪 馬達”的設計尺寸下(請參閱第五圖之附表所示),經由上 述之(3.3)方式的計算’得到如第六圖所示之三相最佳電 流波形。 最佳波形所產生的力矩與其他方波輸入波形來比較, 其所得力矩為最大,如第七圖係表示不同輸入波形,第八 圖係表示在不同輸入波形下的力矩大小。 (5)最佳波形之輔助理論證明: 如第九圖所示,係比較電流及磁通微分的波形,從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0 X 297公釐)工工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Μ濟部財產局員工消費奋作杜印製 504893 A7 五、發明說明( t可看出電流波形和磁通微分波形相同,兩者僅差一常 數。事實上,只要利用簡單的科西不等式(Cauchy Inequal i ty)的概念,就可以了解為何和磁通微分波形相同 的電流波形可以得到最大的力矩。 科西不專式可以下式表示,對於afc兩數列 (al +a2 + ······)(W +½2.…)^(alxbl + a2xb2 + ······)2 (式 15) 兩數列平方和的乘積大於等於其乘積和的平方,且當兩數 列成比例,也就是 al al a3 ----- - bl b2 b3 (式 16) 時,〇1χω + β2χ62 +……)2會有最大值 為 依據方程式(式1 0 ),直流無刷馬達的對正力矩方程式
T =NI d(L άθ (式Π) 經濟部財產局員工消费备作社印製 力矩的產生是瞬間電流乘以磁通微分及繞組i數,若 要計算一週期的平均力矩,可用積分的方式求得
T avg 2π (式 18) 但實際在計算時,平均力矩是用有限個位置點(或時 點)相加而得: 間 ----i — —— — —— I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i 2 504893
T (式 19)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 g(D + /(2^(2). η /對照方程式(式15)及(式17),電流對應到數列〃,磁 通微分對應到數列6,f電流與磁通微分成比例時,可得 到最大的力矩。 ! t ; 比方程式(式1 5)並沒有特殊的限制條件,對於任意數列 白可使用’因此對於任意尺寸的直流無刷馬達,只要它的 f释可以方程式(式10)或(式17)表示,皆可經由計算磁通 微分’得到最佳驅動電流波形,使馬達輸出最大力矩。 本發明係在於提供出一種直流無刷馬達(尤指直接三 相獨立驅動直流無刷馬達最佳電流波形,並以-具有 數位Λ號處理專功能的控制S (例如德州儀公司的數位 訊號處理器TMS320F240,然而並非被限定於只能使用此種 控制器,舉凡可達到類似功效及目的的任何控制器,均可 使用)和驅動電子電路加以實現。最佳波形計算方式及最 佳波形已如上述,至於如何實現,茲說明如后: 其一:驅動控制架構 A ·如第十圖所示,為驅動控制系統的方塊圖。控制器 在接受油門命令後,配合回授的電流、位置,輸出適當訊 號到控制開關,以控制流入直流無刷馬達的電流大小。 其中,控制器(F240係為其型號)中儲存了馬達最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W公釐)工3 (請先閲讀背面乏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說明( 波形的數值(已如前述),去 4」田油門(可變電阻)命令輸入時, 即可將最大波形數值乘卜舲λ & χ ’ 禾上輪入命令的電壓值,而此電壓值 就是電流放大或縮小的增益值。 由於最佳波形疋定子轉子相對位i的函數,此時另須 知道轉子和定子的相對位置,以便乘上正確波形值。 Β·位置感測器 疋、轉子相對位置量測’在本具體實施例中所使用的 位置感測器為反射型光遮斷器,其利用白色易反射光、黑 心吸收光的特性’將黑白相間的反射物貼待測物上,再 藉由吸收光量的多寡,輸出高電位或低電位,就可表示所 在位置。 反光片分内外二圈,如第十一圖所示,内圈是八對黑白 相間條碼’外圈是七百二十對黑白相間條碼,0圈黑條碼 表示波形數值均為正值,白條碼表示波形數值均為負值。 外圍條碼則讀出詳細的定轉子相對角度位置,並在前述控 制器(TMS320F240數位訊號處理器)中存放的數值表中, 找到最佳波形在該定轉子相對角度位置的數值,與增益值 (油門命令)相乘後送入馬達驅動器,並進入馬達正確的 繞線中,完成最佳波形的驅動。 C·電流回授為了是檢查進入馬達繞線的電流大小是 否和最佳電流波形大小相同,否則將利用控制器 (TMS320F240 )中的控制電路加以修正。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_1 .«_1 tmmm ϋ ϋ n Awmmm '· .^1 A— .ϋ i_i *1··- i p 經濟部S財1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Λ7
發明說明( D ·保護電路县i · 小’避免燒壞電子元件而了 ::驅動器電流或電壓突波大 、 件而抆叶之保護裝置。 因此: 而言,鋼損限制條件所得的電流波形(如第六 之疋各#條件下的最佳結果’在馬達操作在額定轉速 ”表現出的效率都是最佳的,而更重要的是它的 '力矩比起傳統三相γ接下的方波驅動波形,要高 f 出約 25% (從 6 911 p . 、 < Kg_m 增加到 7.789 Kg-m),確然可 X在田本發明應用於電動車輛時,能解決電動車輛起動 力矩不足的問題。 ' 2·除了數值計算的結果分析外,我們也可以用簡單的數學 來證明銅損限制下計算出的電流,其波形會和磁通微分 波形成一比·例,且所產生的力矩是該馬達輸出力矩的極 限’除非不顧馬達壽命強制通入更電流,否則無法藉由 驅動電流的改變來增加力矩輸出。 3 ·若要實現計算出的輸入電流波形,就必需進行電流控 制,由於馬達為電感性負裁,電壓訊號無法直接變成電 流輸入命令,因此需使用電流型PWM(脈寬調變)控制。 使用F240之控制器(或其它具類似功能的控制器),配 合反射式的光遮斷器,即可實現三相Y接及三相獨立的 電流波形結果。而要實現銅損限制的不規則電流波形, 需要精讀的位置感測器,成本較高;若不願使用較精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1 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法康拳項存填寫本 ιτί 睡濟郎智慧財廑局貝工消費合作杜印« 504893 A7
I 財 產 % % 印 五、發明說明() 的感測器來做位置感測,則可以將電流波形稍作簡化, 以一梯形波來近似最佳化的不規則波#。如第十二圖所 示,實線是最佳化計算後的電流波形,而虛線則是一近 似的梯形波;要實現近似波形,只需要感測到八個狀態 轉換點即可達成。 , / -:;.; , $·若考慮驅動器的製作,則三相¥接是較佳的選擇,它只 需要六個功率晶體即可完成驅動控制,是最經濟的方 ;式;三相獨立則需要三個獨立的全橋電路,共十二個晶 體來驅動;銅損限制電流波形的實現上,除了需要十二 個功率晶體外,晶體的電流容量也要增加,才能負荷其 較大的瞬間電流。因此在實際的應用上,必需在馬達硅 能和成本上作一取捨。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可同時達到最佳效率 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突破了傳統在提 升效率與加大轉矩兩方面無法兼顧之襄臼及缺 人2全新的控制方式;且當其應用於電動車輛時,確 5其起動及爬坡時所需的力量,進而提升電、 =利其確具新穎性並已有效改善傳統之缺失,誠符合發明 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 專利,實為感禱。 1 Μ鈞局惠予 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發明之_ 已,舉凡利用本發明上述之方法、形狀、步驟= 靖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袼(21〇 χ 297公釐 6 504893 經濟部財產局員主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 皆應包含於本案之權利範圍内。 f 圖式的簡單說明 t 第一圖係為於一電氣周期内的定、轉子及其磁通示意 圖; 第二圖係為第一圖之等效磁路圖; 第二圖 係為經過簡化後的等效磁路圖; 第四圖係為再簡化的磁路模型; 第五圖係為所使用馬達之規格及其規袼表; 第六圖係為銅損限制下三相電流波形; 第七圖係為三相丫接、三相獨立與鈉損限制的電流波 形比較; 第八目係為三相Y接、三相獨立與銅損限制的力矩波 形比較; 第九圖係為電流與磁通微分之比較; 第十圖係為驅動控制系統方塊圖; 第十一圖係為位置感測反光片圖; 第十一圖係為最佳波形與近似波形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制規格⑵心297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冉填寫本頁)

Claims (1)

  1. 504893 g88 __ Bl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可同時達到最佳效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馬達控制方法,其主要係利用一可使馬達力矩及效率達到 最匕之手奴,並針對欲行驅動之直流無刷馬達的實際設 计尺寸以及特定的限制條件··(1)將銅損限制在小於銅線 最大能承受的功率及(2)將驅動電壓限制在小於最大電源 伏特數’以取得最佳的電流波形;輸人此最佳的電流波形, 乃可使該馬達發揮其最大功能、最高運轉效率,即在最少 功率損失下,能產生最大力矩。 2依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同時達到最佳效 率及最大_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中之手段為各 相電流、氣隙磁通量之變化及銅線E數彼此相乘後的總 和其中相電流與氣隙磁通量之變化都隨定子轉子相對角 度而變化’當各相電流在不同相對角度下調整到某大小值 時,可使所述之手段同時達到最佳效率及最大轉矩,此時 各相電流即為最佳的電流波形。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依申明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同時達到最佳效 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中之最佳電流 波形,係與馬達氣隙磁通密度變化成正比。 4、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同時達到最佳效 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其係須進一步調 整其直流無刷馬達之設計尺寸或參數,來找出可使馬達運 轉所能達到最大力矩下的最少電流;&電流隨馬達定子和 轉子相對位置而改變,為一非正弦、方波或其他正規形狀 •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18 50489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的波形,而為接近與氣隙磁通密度變化正比例的波形;此 電机波形與最初馬達設計尺寸參數有關,輸入此特定電流 形可使馬達發揮其最大功能、最高運轉效率,即在最 少功率損失下,能產生最大力矩。 “ 5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可同時達到最佳效 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中之尺寸參數 係包括馬達定子與轉子相對角度、定子齒長寬高、轉子磁 鐵長厚寬、内外半徑、磁阻、線圈Ε數、及電流大小。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i、2、3、4或5項所述之 可同時達到最錢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 法,其係T應用於電動機車或電動汽車等使用料來驅動 之物件上。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同時達到最佳效 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係將該馬達裝 设於可直接帶動車輪之適當位置處。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同時達到最佳效 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主要係將直流 無刷馬達直接裝設於車輪,且所述之最佳波形係儲存於馬 達驅動器内,俾使馬達在最少功率損失下產生最大力矩,' 並能符合其起動及爬坡時所需的力量,進而提升電動車輛 的續航力。 9、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種可同時達到最 佳效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中之限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丨 _丨_· ,丨_!丨丨訂--- - - 丨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9 504893 __S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條件係可進一步增加··驅動電壓限制,以符合驅動電源之 要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Η消費合作杜印製 1 0、一種可同時達到最佳效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 馬達控制方法,其先以能量法推導出力矩和各相電流、氣 隙磁通量之變化、銅線阻數及的乘積和馬達之設計尺寸參 數之間的關係,並依馬達的特性調整最佳電流波形及馬達 之设計尺寸參數,該尺寸參數包括馬達定子與轉子相對角 度、定子齒長寬高、轉子磁鐵長厚寬、内外半徑、磁阻、 線圈阻數、及電流大小;將馬達實體分割成塊後,每塊材 料視為電阻(類比磁阻)、電力源(類比成由磁鐵來的磁力 來源)等,連接成串,構成磁路模型分析,導出力矩與輸 入電流的關係式;電流輸入分兩種方式,馬達線圈連接亦 分成兩種連接方式,搭配之後構成三種驅動架構,(1)三相 Y接線圈、限制最大方波電流(2)三相獨立線圈、限制最大 方波電流(3)二相獨立線圈、限制最大銅損電流,此時進 一步增加驅動電壓限制並以力矩最大為手段,而求得最佳 化的電流波形;最後証實··在銅損限制下的波形係可產生 最大的力矩及效率,是三種不同狀況下最佳的結果。 1 1、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種可同時達到最 佳效率及最大轉矩之直流無刷馬達控制方法,其係可進一 步藉由其做為控制用之開關(全橋驅動電路中的開關)的導 通或不導通兩種狀態,來控制其電流的上升或下降,因此, 利用三角波PWM(脈寬調變)來進行電流的控制,使電流得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嫌 --- 504893
    /、、申吻專利範圍 能上升或下降以形成 油門命令; τ㈣電動機車或電動汽車之油門的 "由門Ρ ”頁透過一控制器做為PWM的控制 當控制器接受油門命令後,配合回授的電流、位置,輪出 適當訊唬控制前述之開關,以控制流入直流無刷馬達的電 流大小;如此’即可達到類似旋轉油門之同樣功能者。 -----1----------------訂---I-----^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0)A4規格(210 X 297公釐)2工
TW89128382A 2000-12-30 2000-12-30 Control method for DC brushless motor with both optimum efficiency and maximum torque TW504893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9128382A TW504893B (en) 2000-12-30 2000-12-30 Control method for DC brushless motor with both optimum efficiency and maximum torqu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9128382A TW504893B (en) 2000-12-30 2000-12-30 Control method for DC brushless motor with both optimum efficiency and maximum torqu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4893B true TW504893B (en) 2002-10-01

Family

ID=2760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9128382A TW504893B (en) 2000-12-30 2000-12-30 Control method for DC brushless motor with both optimum efficiency and maximum torqu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5048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4500B (zh) * 2016-04-01 2017-03-11 bo-rui Chen Axial Flux Motor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4500B (zh) * 2016-04-01 2017-03-11 bo-rui Chen Axial Flux Motor and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oming et al. Design of transverse flux linear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CN105128696B (zh) 直流总线电压控制
CN1841915B (zh) 具有在低速范围内改进的发电效率的开关磁阻发电机
CN102089965B (zh) 他励式同步电机以及运行同步电机的方法
CN106059443B (zh) 一种降低开关磁阻电机噪声的方法
JP2004108934A (ja) トルクセンサ
TW504893B (en) Control method for DC brushless motor with both optimum efficiency and maximum torque
CN102377380A (zh) 电动车辆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CN101596870B (zh) 自励式缓速器驱动控制器
CN1551478A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
CN1747281A (zh) 片状无轴承永磁电机及控制方法
CN109780985A (zh) 一种磁悬浮轴承用微位移检测装置
CN107425782A (zh) 开关磁阻电机实现直接瞬时转矩控制的方法
CN104467338B (zh) 一种无转子位置传感器的开关磁阻电机
Finken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n IPMSM with fixed outer dimensions for application in HEVs
Belhadi et al. Evaluation of torque-speed curve of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with segmental rotor
JP5128709B1 (ja) 非正弦波駆動電動機
KR102278969B1 (ko) 위치 센서리스 컨트롤을 위한 afpm 브러시리스 dc 모터의 기동 방법
Sengupta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a novel laboratory prototype of axial flux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JP2008029115A (ja) 単相位置センサレス永久磁石モータ制御装置
Xinhua et al. Development of EPS rare-earth permanent-magnet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CN209728135U (zh) 一种无刷电机启动短路检测电路
CN207184257U (zh) 一种发电电焊机
CN209516897U (zh) 一种分布式圆弧电机
Tripathi et al. Virtu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BLDC motor for a two wheeler electric cargo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