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94176B - 4-cycle engine - Google Patents

4-cycle engin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94176B
TW494176B TW090116953A TW90116953A TW494176B TW 494176 B TW494176 B TW 494176B TW 090116953 A TW090116953 A TW 090116953A TW 90116953 A TW90116953 A TW 90116953A TW 494176 B TW494176 B TW 4941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oil tank
engine body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0116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ita Ito
Takao Nishida
Atsushi Miyazaki
Tetsuya Arai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159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03091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172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3723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2275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203891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94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941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hand-held to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6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 rods with lubricant passageways, e.g. b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4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pressure in working cylinder or crankcase to operate lubricant feed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77/11Thermal or acoustic ins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2Closed-circuit lubricat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1M1/02 - F01M1/10
    • F01M2001/126Dry-s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7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fo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Description

五、發明說明(1 ) 本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在引擎本體之一側裝設油槽,且 在該油槽收容使儲存之機油飛散以生成潤滑用之油霧的機 油甩油環之四行程引擎。 習知技藝 有關之四行程引擎,如特開平9_170417號公報所揭 路’為眾所皆知。 於習知之四行程引擎,如在上述公報所揭露,係在引 擎本體之一側一體形成油槽。 但是,如是之習知者,乃有因引擎本體所產生之熱而 使油槽内之儲存油容易過熱之缺點存在。 因此,考慮將油槽從引擎本體分開,使油槽不易受到 從引擎本體傳來之熱傳導,❻,如是將會使引擎變成大型 化,是故,亦不適宜。 本發明之目的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課題而發明者,其目的係提供不 會使引擎大型化,且可將油槽離開引擎本體配置,而可極 力抑制從引擎本體傳至油槽之熱傳導的前述四行程引擎。 解決課題之本發明之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在引擎本體之一側裝設油 槽,且在油槽内收容使儲存之機油飛散以生成潤滑用之油 霧的機油甩油環之四行程引擎,其第1特徵在於··在引擎本 體與則述油槽之間’介裝用以收容連結支樓在引擎本體之 曲柄軸及凸輪軸間之正時傳動裝置的正時傳動箱。 五、發明說明(2)
依據該第1特徵,從引擎本體至油槽之熱傳導乃由正時 傳動箱遮蔽,就可防止油槽内之儲存機㈣㈣H 由於前述正時傳動箱為0HC型引擎所不可或缺者,因此, 其並不會使引擎大型化。 又,本發明除上述特徵外,將覆蓋前述正時傳動裝置 之外側面的箱蓋結合在前述正時傳動箱,且在該箱蓋連設 與其共有側壁之前述油槽,為第2特徵。 依據該第2特徵’箱蓋可與油槽_體化,乃可圖構造之 簡化,因之,對降低成本上有所貢獻。 ^明除第1及2特徵之外’在前述油槽之外側 :’以前述曲柄轴作為中心’而形成向該油槽内方凹入之 =部’且沿著該碗狀部之四狀曲面,而形成前述機油甩 油核,為其第3特徵。 依據^ 3特徵,由於在油槽之外側壁形成前述碗狀 日°士之減”之死空間’並且,於將前述碗狀部朝下 : 的橫轉姿勢’亦可使存在於前述碗狀部周圍之機 =利用機油甩油環作良好效率之攪掉與飛散。因此,可 …槽内之機油的無效貯留量,且能有效生成油霧。 接配=·’本發明除第3特徵之外,在前述油槽之外侧,鄰 被動構件:=二’且將利用該重卷式起動器所驅動之 於貫通前述碗狀部之前述曲 構、x第4特徵’乃使前述碗狀部内之空間於前述被動 配置上有效利用之同時,使重卷式起動器可近接配 五、發明說明(3) 置於油槽’因此’對引擎整體之簡便化能有所助益。 並且’本發明於第1特徵之外,在前述引擎本體與連接 在該引擎本體之氣化器之間,配設遮熱兼導風板,以執行 其間之遮熱之同時,誘導從附設在前述曲柄軸之冷卻扇送 來的冷卻風,且將該遮熱兼導風板一體連設在前述正時傳 動相,並將該等正時傳動箱與遮熱兼導風板構成為一組 件,為第5特徵。 依據该第5特徵,由於遮熱兼導風板係與固著在引擎本 體之正時傳動箱一體化而成為一組件,因此,遮熱兼導風 板乃由正時傳動箱支撐,乃能省略用以將遮熱兼導風板本 身口著方、引擎本體之螺栓,或者,能將該螺栓之使用支數 作大幅度減少H因正時傳動箱與遮熱兼導風板之一 體化’乃可圖零件點數及組裝工數之削減,且對降低成本 有所貢獻。 又,本發明除第5特徵之外,在前述正時傳動箱,形成 在油槽與引擎本體内之祜湖、、典部+日日 乂 +聪円之被潤/月部之間,用以執行油霧之授 受的輸油導管及回流油導管,為第6特徵。 依據該第6特徵,由於正時傳動箱與輸油導管及回流油 導管之-體化’乃更可肖彳減零件點數及組裝卫數,且能對 成本之降低大有貢獻。 本發明之上述、豆他目、批 ’、 勺特域及優點,依照附圖, 且由下述之最佳實施例的說明將會更加明瞭。 本發明之實施態樣 以下,依據附圖 δ兒明本發明之實施。 五、發明說明(4) 首先,從第1圖〜第1 8圖所示之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 說明開始。 如第1圖所示’手握型四行程引擎E,例如,作為動力 修剪器T之動力源,而裝設在驅動部。動力修剪器τ依其作 業狀態’而將剪刀(截剪機)C朝著各種方向使用,因此,於 其時亦將引擎E大幅度傾斜或著逆倒,是故,其運轉姿勢 並非一定。 首先,針對該手握型四行程引擎E之整體構成,利用 第2圖至第5圖作說明。 如第2圖、第3圖及第5圖所示,在上述手握型四行程引 擎E之引擎本體1,在其前後分別裝設氣化器2及排氣管3, 且在氣化器2之吸氣道入口,裝著空氣清淨器4。又,在引 擎本體1之下面,裝設合成樹脂製之燃料槽5。 引擎本體1係由:具有曲柄室6a之曲柄箱6 ;具有1個汽 缸内徑7a之汽缸體7 ;及,具有燃燒室8a與開口於該室8a 之吸、排氣口 9、1 〇的汽缸頭8所形成,且汽缸體7與汽缸頭 8乃以一體鑄造’並在該汽缸方體之下端,利用螺栓結合與 其為個別鑄造之曲柄箱6。該曲柄箱6係由:於其中央將其 分割為左右之第1及第2箱半體6L、6R所構成,而兩箱半體 6L、6R利用螺全12相互接合。在汽缸體7及汽缸頭8,於其 外周形成多數之冷卻用鰭板3 8。 收容於曲柄室6a之曲柄軸13,經由球形軸承14、14, 支撐於第1及第2相半體6L、6R可作自由旋轉,同時,經由 連桿16連接在嵌裝於汽缸内徑7&之活塞15。又,在第1及第 五、發明說明(5) 2箱半體6L、6R,裝著鄰接於前述軸承14、14,外側且密接 於曲柄軸13之外周面的油封17、17,。 如第3圖、第6圖至第8圖所示,在汽缸體7與第丨及第2 箱半體6L、6R之接合面間,介裝密封墊85。又,在第 第2箱半體6L、6R間,乃將棒狀密封構件介裝如下。即, 在第1及第2箱半體6L、6R之接合面之一方,沿著其内周面 形成U字狀之密封溝87,且在該密封溝87於汽缸體?側之各 端部,沿著兩箱半體6L、6R之接合面而連接擴大凹部87a。 另方面,密封構件86係由橡膠等之彈性材料所構成者,棒 2部之斷(截)面雖為圓形,惟,在其兩端形成分別以直角 大出於兩側面側之角形斷面的擴大端部86a。該密封構件% 係使棒狀部彎曲為u字狀且嵌入在前述密封溝87,而各擴 大端部86a即填充在前述擴大凹部87a。該場合,於密封溝 87之中間部内側面,形成以彈力鄰接於棒狀部之中間部外 周面的1對小突起88,具有可防止密封構件86之中間部從密 封溝87浮上之效果。 而且,將第1及第2箱半體6L、6R相互接合時,密封構 件86之棒狀部及擴大端部86a的外側面乃密著於對向之對 方的接合面,又,將汽缸體7夾住密封墊85接合在兩箱半體 6L、6R之上面時,各擴大端部86a之上面就密著於密封墊 如是,兩箱半體6L、6R及汽缸體7互相交叉為τ字狀之 接σ面,乃利用i個密封構件86與丨片密封墊Μ密封。特別 是,藉由各1對之擴大端部86a與擴大凹部87a之嵌合,不需 要特別之熟練,能將該密封構件86整體正確地保持在所定 五、發明說明(6 ) 位置,並且,該密封構件86之棒狀部及擴大端部8以的緊 度乃由收谷该等之密封溝87及擴大凹部87a之深度決定, 因此,幾乎不會受到因各結合面之接合壓力的不均之影 響,疋故,可使引擎本體丨之組裝性提升,並能確實執行交 差之接合面的密封。 再度於第4圖及第5圖中,在汽缸頭8,與汽缸 内徑7a 之轴線平行設置分別用以開閉吸氣口 9及排氣口 1〇之吸氣 閥18及排氣閥19,又,火星塞2〇乃將其電極螺著為近接於 燃燒室8a之中心部。 吸氣閥18及排氣閥19,於形成在汽缸頭8之驅動闊凸輪 室21中,利用閥門彈簧22、23而向閉閥方向驅動。又,在 驅動閥凸輪室2 1中,於吸氣閥丨8及排氣閥丨9之頭部重疊轴 撐在汽缸頭8可上下自由搖動之搖臂24、25,且經由該等搖 臂24、25 ’而用以開閉吸氣閥18及排氣閥19之凸輪軸26與 曲柄軸13平行設置,並經由驅動閥凸輪室2丨之左右兩側壁 球形軸承27、27’支撐為自由轉動。另一方之裝著球形軸承 27之驅動閥凸輪室21之一側壁,係與汽缸頭8形成為一體, 且在該一側壁,鄰接軸承27之外側,裝著密接於凸輪軸26 之外周面的油封28。在驅動閥凸輪室21之他側壁,設置可 使凸輪軸26對該室21插入之插入口 29,凸輪軸26插入之 後,在用以閉鎖該插入口 29之軸承蓋30,裝著他方之球形 軸承27’。該軸承蓋3〇經由密封構件31而嵌合在插入口 29 之後,以螺栓結合在汽缸頭8。 如在第4圖、第η圖及第16圖所明示,在汽缸頭8之上 494176 五、發明說明(7 ) 端面,接合用以閉合驅動閥凸輪室21之開放面的頭蓋71。 汽缸頭8之上端面11係由:從凸輪軸26側下降至搖臂 24、25之搖動支點側的傾斜之斜面丨丨c ;以及,連在該斜面 11c之兩端且互相具有高低差而為平行之1對平坦面Ua、 lib,所構成,而在頭蓋71形成:重疊在汽缸頭8之如是之 上端面11的凸緣部71 a ;以及,嵌合在驅動閥凸輪室21之内 周面的嵌合壁部71b。在該嵌合壁部71b之外周面乃設有環 狀之检封溝90 ’且於該密封溝9〇裝置密接於驅動閥凸輪室 21之内周面而作為密封構件之〇環72。而且,凸緣部71&乃 在對應於前述1對之平坦面lla、nb的部份,利用平行之j 對螺栓91、91固著在汽缸頭8。 如是’經由〇環72而將頭蓋71之嵌合壁部71b嵌合在驅 動閥凸輪室2 1之内周面,則與螺栓9丨之軸力無關,而能對 〇%72之各部給予均一之緊度,乃能確保汽缸頭8與頭蓋 間之良好的密封狀態。並且,將頭蓋71之凸緣部7U固著於 汽缸頭8之螺栓91,與〇環72之緊度無關,僅固著於汽缸頭 8之作用而已,因此,能將其使用支數作大幅度減少❶特別 將頭蓋7 1之大緣部71 a,在對應於前述1對之平坦面 Ua、Ub之部份,利用平行之1對螺栓91、91固著在汽缸頭 8,則能以最少之螺栓將頭蓋71簡單且確實地固著。 ^凸輪軸26於前述油封28所處之位置側,使其一端部向 頭8之外側方突出。於與其同一側,曲柄軸13亦使其一 γ P向曲柄|目6之外側方突出,而在該一端部固著附加齒之 °動巧輪32’且使齒數為其2倍之附加齒之被動滑輪33因著 10 494176
’在兩滑輪32、33繞掛著 有附加齒之正時傳動帶34,而使曲柄軸13可具有&輪轴% 1/2之減速比驅動之結構。由上述凸輪軸以及正時傳動裝置 35,而構成驅動閥機構53。 如是,引擎E乃構成為0HC型,又,正時傳動裝置乃 乃配置在引擎本體1外側之乾式。
如在第3圖及第12圖所示,於引擎本體丨與正時傳動裝 置35之間,在引擎本體1配置以螺栓37固定之合成樹脂製的 正時傳動箱36,以避開引擎本體丨之放射熱影響正時傳動裝 置35。 又,在引擎本體1,利用螺栓41固定合成樹脂製之油槽 40,該油槽40配置成覆蓋正時傳動裝置35之一部份的外側 面,並且,在該油槽40之外側面裝設重卷式(rec〇il)起動器 42(參照第2圖)。
再度於第2圖中,曲柄軸π之與正時傳動裝置35相反側 之他端部亦向曲柄箱6之外側方突出,且飛輪43利用螺帽44 固著在曲柄軸13之一端部。該飛輪43兼為冷卻扇,在内側 面以一體具備多數之冷卻扇葉45、45、…。又,在飛輪43 之外側面,形成多數之裝設輪轂46(在第2圖乃表示其中之1 個),且將離心蹄片47搖動自如地軸撐於該各裝設輪轂46。 δ玄離心蹄片47與固著在後述之驅動軸的離合器圓筒48—起 構成離心離合器48者,當曲柄軸13之旋轉數超過所定值 時,離心蹄片47就利用其本身之離心力,壓接於離合器圓 筒48之内周壁’而將曲柄軸13之輸出轉矩傳達至驅動轴 11 五、發明說明(9 ) 5〇 &輪4 3之直徑係作成比該離心離合器4 8為大。 覆盍引擎本體1及附屬機器之引擎蓋5丨,於正時傳動裝 置35之部份,分割成飛輪43側之第丨蓋子半體51&;與起動 益42側之第2蓋子半體51b,且分別固著在引擎本體卜在第 1蓋子半體5 laS著與曲柄軸同軸排列之圓錐台狀的軸承托 架Μ,而該軸承托架75乃經由用以旋轉驅動前述修剪器匸 之軸承59作支撐者,且於該軸承托架乃設有空氣取入口 52 ’其乃隨著冷卻葉片45、45、···之旋轉而將外氣取入至 引擎蓋51内之結構。又,在引擎蓋51及軸承托架75固著用 以覆蓋燃料槽5之下面之台座54。 第2盖子半體51b與前述正時傳動箱%協動,構成用以 收容正時傳動裝置35之正時傳動室92。在正時傳動箱36及 第2蓋子半體5ib,於驅動滑輪32及被動滑輪33間,一體形 成相互接觸之輪轂112、112,,該等輪轂112、丨12,利用栓 37共閉於引擎本體!。如是,正時傳動箱%及第2蓋子半體 51b乃相互結合’且固著在引擎本體1。 而且,連動曲柄軸13與凸輪軸26間之正時傳動裝置35 係構成為乾式,且配設在引擎本體1之外側,因此,在引擎 本體1之側壁就不必特別設置用以收容該裝置35之房室,因 此,乃可圖引擎本體丨之限幅化及小型輕便化,是故,能達 成引擎E整體之大幅度的輕量化。 又’在引擎本體1與油槽4〇間,由於隔著正時傳動箱 36 ’因此’引擎本體1所發生之熱就由正時傳動箱%遮蔽, 可防止油槽40内之儲存機油〇之過熱。 494176 五、發明說明(10) 並且,正時傳動箱36,原來就是OHC型引擎E不可或 缺者,因此,其並不會引起引擎E之大型化。 又,將汽缸體7置於其間,而將正時傳動裝置35與離心 離合器48之離心蹄片47連結在曲柄轴此兩端部,因此, 於曲柄軸13之兩端部的重量平衡良好,且能將引擎£之重 心盡量靠近曲柄軸13之中央部,由此,隨著輕量化而能使 引擎E之作業性提升。不僅如此,於引擎£之動作中,因正 時傳動裝置35及驅動軸5〇所產生之負載,會分散在曲柄轴 13之兩端部而作用,因此,可回避荷重集中於曲柄軸13以 及支撐該軸之軸承14、14,,是故,能提升該等之耐久性。 又’於引擎本體1與離心蹄片47之間,於曲柄軸13固著 比離心蹄片47之直徑為大且具有冷卻葉片45之飛輪43,因 此’可極力回避因飛輪43而使引擎E之大型化,並且由於 冷卻葉片45之旋轉,對離心離合器48不妨礙,能從空氣取 入口 52吸入外氣,且可確實供給至汽缸體7及汽缸頭8周 圍,因之,能提高該等之冷卻性。 而且,油槽40鄰接正時傳動裝置35之外側,安裝於引 擎本體卜油槽40至少覆蓋正時傳動裝置35之一部份,且與 覆蓋該傳動裝置35之其他部份的第2蓋子半體51b協動,而 能保護該傳動裝置35。並且,由於隔著引擎本體1對向配置 該油槽40與飛輪43,乃能將引擎E之重心靠近於曲柄軸13 之中心部。 如第5圖、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在汽缸頭8之一側面, 一體突設具有前述吸氣口 9之吸氣管94,該吸氣管94乃經由 13 五、發明說明(11 ) 由,膠等之彈性材料所構成之吸氣管95,而連接於前述氣 化D。2吸氣官95之一端部係嵌合在吸氣管94之外周,並 且在其外周欺合鎖緊環96,而在該鎖緊環96形成多數條 之環^嵌合溝96a°如是’吸氣管95就連接在吸氣管94。在 吸氣s 95之他端形成突緣95a,且支撑板97與由斷熱材料所 構成之隔熱體98相疊,配置挾住該突緣95a。在支撐板Μ 熔接1對連結螺栓99之頭部,而該等連結螺检99係插通於隔 熱體98 ’氣化器2及貫通外殼仏底壁之一連串的螺栓孔 而在該等之前端螺合螺帽1〇1,鎖緊,乃可使吸氣管 95、隔熱體98、氣化器2以及空氣清淨器4,裝設在支撑板⑽。 在上述支撐板97, 一體形成向上延伸之牽條97a,而該 牽條97a利用螺栓1〇9固著在汽缸頭8。 在引擎本體1與氣化器2間,配設遮熱兼導風板1〇2。該 遮熱兼導風板102為合成樹脂製,一連設在以螺栓37固著於 引擎本版1之合成樹脂製的前述正時傳動箱36之一側者,其 八有使引述及氣管路95通過之開口部1 ,同時,下端部延 伸至前述飛輪,即,冷卻扇43之近旁。如是,正時傳動箱 36及遮熱兼導風板1〇2就構成合成樹脂製之一組件。 而且,遮熱兼導風板102遮斷引擎本體1之放射熱,而 防止八對氣化器2之熱影響,同時,將從冷卻扇β送來之冷 卻風誘V至引擎本體1,特別是,誘導至汽缸頭8,對其冷 部效果有所助益。並且,該遮熱兼導風板1〇2係與固著在引 擎本體1之正時傳動箱36為一體化而構成合成樹脂製之一 組件,因此,遮熱兼導風板102乃成為由正時傳動箱36所支
14 、發明說明(12) 撐’因此’如圖示例,可省略將遮熱兼導風板1 〇2本身固著 在引擎本體1之螺栓,或者,可將該螺栓之使用支數大幅度 減少。其結果’由於正時傳動箱36及遮熱兼導風板102之一 體化’乃可圖零件件數與組裝工數之削減,且能對降低成 本上有大大之貢獻。 其次’利用第3圖、第13圖、第16圖至第18圖,說明引 擎E之潤滑系統。 如第3圖所示,曲柄軸13之一端部係密接於裝著在油槽 40之内外兩側壁之油封39、39,,且配置成貫通油槽4〇狀, 且在曲柄轴13設有連通油槽4〇之内部與曲柄室以之間的通 孔55。在油槽40貯存潤滑用機油〇,而其貯存量係設定為 引擎E於任何運轉(運作)姿勢’均可使上述通孔”之油槽4〇 内之開口端經常露出在油〇之液面上。 在油槽40之外側壁’以曲柄軸13為中心形成向該槽40 内凹入之碗狀部40a。在該油槽4〇内,機油甩油環56以螺帽 57固著在曲柄軸13。機油甩油環%具備從嵌著在曲柄軸13 之中心部互相向半徑方向相反側延出之2片葉片56a、56b, 一方的葉片56a係從中間部向引擎本體丨側彎曲,且他方之 葉片56b係從中間部沿著前述碗狀部4〇&之彎曲面彎曲,若 利用曲柄軸13使機油甩油環56旋轉,則於引擎£之任何運 轉姿勢,2片葉片56a、56b中之至少任一方,將使機油〇飛 散在油槽40内,而生成油露之構成。 特別是,於油槽4〇之外側壁形成碗狀部4〇a,故可削減 油槽40之死空間,而且,於碗狀部40a向下時的引擎E橫轉 五、發明說明(13) 姿勢,亦可將存在於碗狀部40a周圍之機油,利用葉片5补 攪拌、使其飛散。如此,可確保產生有效之油霧,意味著 可減少油槽40内之機油〇之無效儲存量。 又,在碗狀部40a之中心部,裝設密接於貫通該碗狀部 40a之曲柄軸13之外周面的前述油封39,且在碗狀部4〇a内 即配置固著在曲柄軸13之前端而利用前述重卷式起動器42 所驅動之被動構件84。 藉此,使碗狀部40a内之空間可有效利用於被動構件84 之配置,同時,重卷式起動器42可近接配置於油槽,乃 此對引擎E整體之簡潔輕便化有所助益。 在第3圖、第12圖及第17圖中,曲柄室仏經由輸油導管 60連接於驅動閥凸輪室21,且在該輸油導管6〇中安裝僅容 許從曲柄室6a向驅動閥室21側之單方向流通之單方向閥 61。 輸油導管60係沿著正時傳動箱36之一側緣一體形成在 月’J述正%傳動箱36,且該輸油導管6〇之下端部形成在閥室 62。 在正時傳動箱36一體形成從閥室“向正時傳動箱36之 背側突出的入口管63,而該入口管63為連通於曲柄室㈣ 、、呈由ά封構件65嵌合在曲柄箱6下部之連接孔64。在閥室62 配设用以容許從入口管63向閥室62之單方向流動的前述單 方向閥6 1。该單方向閥61於圖示例之場合,係由簧片閥所 構成。 又,在正時傳動箱36—體形成從輸油導管6〇之上端向 正%傳動箱36之背側突出的出口管66,且該出口管%為連 通於驅動閥凸輪室21,乃嵌合在汽缸頭8側部之連接孔67。 494176 五、發明說明(l4) 頭蓋71係將:具有前述突緣部71a之合成樹脂製的蓋子 外側板105,與具有前述嵌合壁部7 lb之合成樹脂製之蓋子 内側板106,以相互摩擦熔接而構成。該等蓋子外側及内側 板105,106,在其間形成以上室74之區劃。 吸上室74係形成沿著驅動閥凸輪室21之上面的偏平形 狀’而在其底壁,即在内側板1 〇5之四角隅穿設4個節流孔 73,73···。又,在其底壁一體形成,於其中央部,與凸輪 軸26之軸線相直交之方向,隔著間隔排列,而向驅動閥凸 輪室21内突出之長短2支吸上管74,75,並將節流孔73,73 設置於該等吸上管74,75。 如第12圖,第13圖及第17圖所示,吸上室74在他方經 由回流輸油導管78而與油槽40内連通。回流輸油導管78沿 著與輸油導管60相反側之他側緣一體形成於正時傳動箱 36。在正時傳動箱36—體形成從回流輸油導管78之上端向 正時傳動箱36之反(背)側突出之入口管78,而該入口管78 為與吸上室74連通,乃經由連接器81,連接在形成於頭蓋 71之出口管80。 又’在正時傳動箱36—體形成從回流輸油導管78之下 端向正時傳動箱36之背側突出之出口管82,而該出口管82 為連通於油槽40内,乃嵌合在設於油槽4〇之回流孔83。回 流孔83之開口端為了於引擎e之任何運轉姿勢亦可露出於 油槽40内之油液面上,而配置在油槽4〇内之中心部近旁。 如在第4圖所示’在凸槽軸26設有通氣孔通路68。該通 氣孔通路68係由:從凸輪軸26之軸方向中間部向驅動閥凸 17
五、發明說明(1 5 ) 輪室21開口,作為入口之短橫孔_ ;及,連通於該橫孔 68a,且通過凸輪軸26之中心部,而在軸承蓋3〇側之端面作 開口之長縱孔68b’所構成。在軸承蓋3〇形成:與上述縱孔 68b之出口相連通且擴大之通氣孔室69;及,連通於該通氣 孔至69,且向軸承蓋3〇外側面突出之管路連接管1 〇7,經由 連接於該管路連接管1〇7之通氣孔管7〇,通氣孔室69連通在 月!]述空氣清淨器4内。 保持於軸承蓋3〇之球型軸承27,在面臨通氣孔69側,構 成具有密封構件108之密封。因此,驅動閥凸輪室21内之油 霧,雖可潤滑球型軸承27,,但無法通過該軸承27,到達通 氣孔室69。 而且,引擎E於運轉中,利用曲柄軸13之旋轉,在油 槽40中,機油甩油環56使潤滑油〇飛散而生成油霧,則因活 塞15之上昇運動而使曲柄室23減壓時,該油霧就通過通孔 5 5而被吸入至曲柄室6a,以潤滑曲柄軸丨3與活塞丨5之周 圍。其-人,由於活塞15之下降運動而曲柄室6a昇壓時,則 由於單向閥61之開閥,使上述油霧與在曲柄室以所發生之 噴氣一起於輸油導管6a内上昇,並供給至驅動閥凸輪室 21,以潤滑凸輪26或搖臂24,25等。 驅動閥凸輪室21内之油霧及噴氣,若流入旋轉中之凸 輪軸26之通氣孔通路68之橫孔68&時,則在該旋轉之橫孔 68a内’利用離心力之作用而作氣液分離,油份就回流至驅 動閥凸輪室21,而噴氣就從通氣孔通路68之橫孔68a,依序 經由縱孔68b,通氣孔室69,通氣孔管70及空氣清淨器4, 18 ^176
五、發明說明(16) 而吸入至引擎E。 上述通氣孔室69與連接通氣孔管70之管連接管1〇7,係 如前述’形成在用以保持欲支撐凸輪軸26之球型軸承27, 之軸承蓋30 ’因此,軸孔蓋30就兼有將喷氣轉交至通氣孔 管之轉交構件之用途,因此,能圖構造之簡化及零件點數 之削減。 但是,驅動閥凸輪室21由於如上述,經由通氣孔通路 68’通氣孔室69及通氣孔管70而連通於空氣清淨器4内,因 此,驅動閥凸輪室21之壓力就可保持在大氣壓或者比其稍 低之壓力。 另方面,曲柄室6a由於僅將其壓力脈動之正壓成份從 單向閥61吐出,因此,以平均性乃成為負壓狀態,其負壓 就經由通孔55傳達至油槽40,並且,經由回流輸油導管78 而傳達至吸上室74,因此’吸上室74乃比驅動閥凸輪室2 i 為低壓,且油槽40内亦比吸上室74為低壓。其結果,壓力 之私動乃伙驅動閥凸輪室21經過吸上管7 5,7 6及節流孔 73,73,…而至吸上室74,且通過回流輸油導管78而至油 槽40,因此,隨其而使驅動閥凸輪室21内之油霧或於驅動 閥凸輪室21内液化而滞留之機油’就通過吸上管7 $,7 6及 節流孔73,73···而被吸上至吸上室74,而後,經回流輸油 導管7 8下降,而還流至油槽4 0。 此時’如前述’在吸上室74之底壁的四角隅,穿設4 個節流孔73,73··.,且從底壁之中央部向驅動閥室21突出, 而在與凸輪軸2 6之軸線相直交之方向,隔著一定間隔排列 19 494176 五、發明說明(1 7 ) 之2支吸上管74,75,設有節流孔73,73,因此,如第18 圖所示,於引擎E之正立狀態(第18(A)圖),於左方傾斜狀 態(第18圖(B))、右方傾斜狀態(第18圖(C))、左方橫轉狀態 (第18圖(D))、右方橫轉狀態(第18圖(E))、倒立狀態(第18 圖(F))等任何運轉姿勢,滯留在驅動閥凸輪室21之機油, 乃因6個節流孔73,73…之任一個會浸油,由此,能將該機 油吸上至吸上室74。
如是,將於油槽40内霧化之機油,利用曲柄室6a之壓 力脈動與單向闊61之功能,而供給至〇HC型四行程引擎E 之曲柄室6a及驅動閥凸輪室21,且將其還流至油槽4〇 ,因 此’於引擎E之任何運轉姿勢,均能利用油霧確實潤滑該 引擎内部,而且,由於不需該油霧之循環專用之油系,是 故,能圖構造之簡化。
又’不僅是合成樹脂製之油槽40,而且連結曲柄室6a 及驅動閥凸輪室21間之輸油導管60,以及連結吸上室74及 油槽40間之回流輸油導管78,因配設在引擎本體j外,故對 於引擎本體1之限幅化及小型輕便化上亳無妨礙,且對於引 擎E之輕量化能有大大之貢獻。特別是,外部配置之輸油 導管60及回流輸油導管78,不易受到從引擎本體丨散出之熱 的影響,因此,能迴避潤滑用機油〇之過熱。又,由於輸 油導管60及回流輸油導管78與傳輸帶蓋刊之一體化,對於 零件件數之削減與組裝上之提升有所助益。 其次,說明第19圖及第20圖所示之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 於收容正時傳動裝置35之正時傳動箱36,結合用以覆 20 494176
五、發明說明(l〇 蓋正時傳動裝置35之外側面的合成樹脂製之箱蓋36,。在正 時傳動箱36及箱盍36’,於驅動滑輪32及被動滑輪33間,一 — 體形成相互接觸之輪轂、112,,而該等輪轂112、112, • 利用螺栓37共閉在引擎本體卜如是,正時傳動箱36及箱蓋 36’就相互結合,同時,亦固著在引擎本體夏。 在上述箱蓋36’,連設以曲柄軸u 3作為中心之圓形油 槽40。該油槽40亦是合成樹脂製,且與箱蓋%,一體成型, 而其係由:側壁之一部份W與箱蓋36,共有之内側槽半體 4〇a ·’及,在該内側槽半體4〇a之外周,經由〇環等之密封 構件89而嵌合之外側槽半體40b所構成,兩槽半體4〇卜4卟 係利用螺栓41互相結合突設在該等之周緣部的多數連結輪 轂93、93,。在外側槽半體40b之外側壁,通常,設有以螺 栓油箱蓋115所閉鎖之給油口 116。 至於其他之構成因與前述第丨實施例同樣,因此,在第 19圖及第20圖中,與第i實施例相對應之部份,即附加同一 之參照號碼,而省略其說明。 而且,在本實施例中,於引擎本體丨與油槽4〇間,隔著 正時傳動箱36,並且,油槽40之内側槽半體4〇a係與箱蓋%, 一體成型,且共有側壁之一部份W者,因此,引擎本體^ 所發生之熱,可利用正時傳動箱36遮斷,不僅可防止油槽 40内之儲存機油〇的過熱,並且,可使油槽4〇與箱蓋Μ,一 體化,是故,能圖構造之簡化,進而降低成本。 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祇要不脫離其要旨之範 圍,可作各種之設計變更。 21 494176
五、發明說明(19 )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例之手握型四行程引擎 之一使用例的透視圖; 第2圖係上述四行程引擎之縱斷側面圖; 第3圖係第2圖之要部擴大部; 第4圖係第3圖之凸輪軸周圍的擴大縱截面圖; 第5圖係第3圖中之5-5線載面圖; 第6圖係第3圖中之6-6線截面圖; 第7圖係第6圖中之7-7線截面圖; 第8圖係第6圖中之8-8線截面圖; 第9圖係棒狀密封構件之正面圖; 第10圖係第9圖中之箭頭丨〇的透視圖; 第11圖係第5圖之要部擴大圖; 第12圖係第3圖中之12-12線載面圖; 第13圖係第12圖中之13-13線截面圖; 第14圖係第11圖中之14-14線截面圖; 第15圖係第11圖中之15-15線截面圖; 第16圖係頭蓋之底面圖; 第17圖係引擎之潤滑系統圖; 第18圖(A)至(F)係對於引擎之種種運轉姿勢時於汽缸 頭之滯留機油的吸上作用之說明圖; 第19圖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例之對應於第3圖之截 面圖; 第20圖係第19圖中之箭頭20之透視圖。 22 494176
五、發明說明(2〇) 元件標號對照 1…引擎本體 15、57、101···活塞 2…氣化器 16…連桿 3…排氣管 17,17’,28···油封 4…空氣清淨器 18…吸氣閥 4a···空氣清淨器箱底壁 19···排氣闊 5…燃料槽 20…火星塞 6…曲柄箱 21…驅動閥凸輪室 6a…曲柄室 22,23···閥門彈簧 6L···第1箱子本體 24,25…搖臂 6R···第2箱子本體 26…凸輪轴 7…汽缸座 29···插入口 7a···汽缸内徑 3 0…轴承蓋 8…汽缸頭 31、65、89、108…密封構件 8a…燃燒室 32···驅動滑輪 9…吸氣口 3 3…被動滑輪 10…排氣口 34…正時傳動帶(附齒輪) 11···上端面 35…正時傳動裝置 11a,lib···平坦面(1 對) 36…正時傳動箱 11c···斜面 36’···箱蓋 12、37、41、91、109…螺栓 38…冷卻鰭狀散熱翼 13…曲柄轴 40···油槽 14,14’,27,27’…球形軸承 40a···碗狀部 23 494176
五、發明說明(2i) 40b…外側箱半體之外側壁 42…重卷式起動器 43…飛輪 44…螺帽 45…冷卻葉片 46…輪轂 47···離心蹄片 48…離合器圓筒 50···驅動轴 51…引擎蓋 51a…第1蓋子半體 51b···第2蓋子半體 52…空氣取入口 53···驅動閥門機構 54···台座 55…通孔 56···機油甩油環56a,56b···葉片 59…轴承 60…輸油導管 61…單向閥門 62···閥門室 63…入口管64、67···連接孑L 66、80、82···出口管 68···通氣孔(通氣裝置)通路 68a···短橫孔 68b···長縱孔 69…通氣孔室 70…通氣孔管路 71···頭 1 71a、95a…突緣部 71b···嵌合壁部72···〇環73···節:¾孑L 74···吸上室 74'、75···吸上管 75’···撐軸抱持器 78…回流油導管 81…連接器 83···回流孔 84···被動構件 85···塾密片 86···棒狀密封構件 86a···擴大端部(角形截面) 87…U字狀密封溝 87a···擴大凹部 88···小突起 24 494176
五、發明說明(22) 90…密封溝 99···連結螺拴 92…正時傳動室 100···螺检:几 93、112、112\"連結薄斯(輪轂) 102…遮熱兼導風板 94…吸氣管 103…開口部 95…吸氣管路 105…蓋子外側板 96…鎖緊環 106…蓋子内側板 96a…環狀嵌入溝 107…管路連接管 97、102…支撐板 115…螺栓油箱蓋 97a···牽條(支索) 116…給油口 98…隔熱體 25

Claims (1)

  1.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種四行程引擎,其係將油槽(4〇)震設在引擎本體⑴ 之一側,而在該油槽(40)收容使儲存油(〇)飛散而生成 潤滑用之油霧的機油甩油環(56)者,其特徵在於·· 於前述引擎本體(1)與前述油槽(4〇)之間,介裝用以 收容連結支撐在前述引擎本體(1)之曲柄軸(13)與凸輪 軸(26)間之正時傳動裝置(35)的正時傳動箱(36)。 2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四行程引擎;其中, 將覆蓋前述正時傳動裝置(35)之外側面的箱蓋 (36’),結合於前述正時傳動箱(36),且於該箱蓋 連設與其共有側壁(W)之前述油槽(4〇)。 3·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四行程引擎;其中, 在前述油槽(40)之外側壁,形成以前述曲柄軸(13) 為中心,向該槽内方凹入之碗狀部(4〇a),且沿著該碗 狀u卩(40a)之凸狀曲面,形成前述機油甩油環(56)。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四行程引擎;其中, 將重卷式起動器(42)鄰接配置在前述油槽(4〇)之外 側,且將利用該重卷式起動器(42)所驅動之被動構件 (84),於該碗狀部(4(^)内,固定在貫通前述碗狀部(4〇a) 之前述曲柄軸(13)的外端。 5 ·如申叫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四行程引擎;其中, 於前述引擎本體(1)與連接在該引擎本體(1)之氣化 器(2)之間,配设遮熱兼導風板(1〇2),以執行其間之遮 熱同時,誘導從附設在前述曲柄軸(13)之冷卻扇(43) 來的冷卻風,並將該遮熱兼導風板(102)—體連設在前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線丨»--------------------
    本紙張尺度賴㈣賴沒75^4規格(210 x 297公釐) -26 494176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述正時傳動箱(36),而將該等正時傳動箱(36)與遮熱兼 導風板(102)構成為一組件。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四行程引擎;其中, 螓 在前述正時傳動箱(36),輸油導管(60)及回流油導 ' 管(78),用以在油槽(40)與引擎本體(1)内之被潤滑部之 間執行油霧之授受。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27 -
TW090116953A 2000-07-12 2001-07-11 4-cycle engine TW49417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15905A JP2002030912A (ja) 2000-07-12 2000-07-12 ハンドヘルド型エンジン
JP2000217250A JP4372317B2 (ja) 2000-07-13 2000-07-13 空冷式エンジン
JP2000227555A JP2002038916A (ja) 2000-07-24 2000-07-24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タン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94176B true TW494176B (en) 2002-07-11

Family

ID=27344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0116953A TW494176B (en) 2000-07-12 2001-07-11 4-cycle engin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530355B2 (zh)
KR (1) KR100393340B1 (zh)
CN (1) CN1174161C (zh)
CA (1) CA2352907C (zh)
TW (1) TW4941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4723B2 (ja) * 2000-10-30 2007-03-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ヘッドカバー構造
US7152706B2 (en) * 2002-08-13 2006-12-26 Brp-Rotax Gmbh & Co. Kg Induction system for a four cycle engine
US20040083149A1 (en) * 2002-10-24 2004-04-29 Jones William J. Multiple stage currency processing system
US6769391B1 (en) * 2003-04-11 2004-08-03 Eci Engine Co., Ltd. Four-stroke engine with an oil spray generating assembly for lubrication
TW200801326A (en) * 2006-06-21 2008-01-01 Kwang Yang Motor Co Manual starting engine with quick lubricating function
CN101092923B (zh) * 2006-06-23 2010-07-28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快速润滑效果的手拉启动式引擎
US20100006076A1 (en) * 2008-07-08 2010-01-14 Mavinahally Nagesh S Breather System for a Four Stroke Engine
JP5538082B2 (ja) * 2010-06-17 2014-07-02 株式会社マキタ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作業機
JP5996480B2 (ja) * 2013-04-12 2016-09-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作業機用空冷エンジン
KR101542958B1 (ko) * 2013-06-27 2015-08-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타이밍벨트 시스템
KR101490948B1 (ko) * 2013-09-09 2015-02-12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댐퍼 풀리 조립체
CN106351709B (zh) * 2016-11-04 2018-09-18 重庆润通科技有限公司 四冲程发动机润滑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65306B (de) 1976-09-17 1982-01-11 List Hans Brennkraftmaschine
TW487770B (en) 1995-12-15 2002-05-21 Honda Motor Co Ltd Lubricating system in a 4-stroke engine
JP3190008B2 (ja) 1996-10-09 2001-07-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潤滑用オイルミスト生成装置
DE29918514U1 (de) 1999-10-20 2001-03-01 Dolmar Gmbh Viertaktverbrennungsmotor mit Ölnebelschmierung
US6505596B2 (en) 2000-03-14 2003-01-1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andheld type four-cycle eng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93340B1 (ko) 2003-07-31
US20020023613A1 (en) 2002-02-28
KR20020006487A (ko) 2002-01-19
CA2352907C (en) 2005-01-11
US6530355B2 (en) 2003-03-11
CA2352907A1 (en) 2002-01-12
CN1174161C (zh) 2004-11-03
CN1332314A (zh) 2002-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90008B2 (ja)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潤滑用オイルミスト生成装置
TW494176B (en) 4-cycle engine
TW562896B (en) Handheld type four-cycle engine
KR20010092322A (ko) 핸드헬드형 4사이클 엔진
JP4414070B2 (ja) 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付き動弁装置
TW504542B (en) Handheld type four-cycle engine
TW524922B (en) Seal structure in engine body
JP3975046B2 (ja) ハンドヘルド型四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TW515864B (en) Lubrication structure in OHC engine
TW479105B (en) Seal structure between cylinder head and head cover in engine
JP4372317B2 (ja) 空冷式エンジン
JP3908887B2 (ja) ハンドヘルド型四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EP1172529A1 (en) 4-cycle engine
JP3845243B2 (ja) ハンドヘルド型四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JP4334120B2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タンク装置
JP2002038916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タンク装置
JP3127352B2 (ja) 四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2002030912A (ja) ハンドヘルド型エン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