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84416B - Parametric image stitching - Google Patents

Parametric image stitch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84416B
TW384416B TW88102561A TW88102561A TW384416B TW 384416 B TW384416 B TW 384416B TW 88102561 A TW88102561 A TW 88102561A TW 88102561 A TW88102561 A TW 88102561A TW 384416 B TW384416 B TW 3844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ensity
function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8102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lbert D Edgar
Original Assignee
Applied Science Fic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ied Science Fiction Inc filed Critical Applied Science Fiction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84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844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04Scanning transparent media, e.g. photographic film
    • H04N2201/0408Scanning film strips or ro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Description

A7 . * B7 五、發明说明(1 ) (請先W讀背面之注$項再填疼本頁) 在電子軟片的顯影過程中,習知的軟片係在顯影的過 程中掃描以產生一系列顯影影像的耋面。較早的掃描部分 呈現快速顯影的明亮細節,而較晚的掃描部分則呈現慢速 顯影的陰影細節。顯影後,在接合程序中將一系列的畫面 節合成單一影像。在習知技術中,接合過程切出每個畫面 的最好部分並將這些畫面合倂起來。在本發明中,於顯影 的過程將回歸資料累計以描述毎一像素之密度對顯影時間 的曲線。於顯影後,使用此回歸資料來重新產生每一像素 之密度對顯影時間的回歸曲線,在曲線與一密度値相交的 時間點上,可獲致最佳的粒子特性,稱之爲最佳化密度曲 線,該時間被用來產生最後接合影像像素的亮度値。在提 出最佳化密度曲線的方法後,本發明進一步的提出一時間 -密度函數的加權回歸資料。 習知技術及發明背景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DSK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從照相技術問世之後,以不同的曝光方式來記錄影像 並於其後將影像合倂的程序即便爲人所使用。用來克服軟 片之動態範圍限制的一習知技術係做兩次曝光,如一次對 雲作曝光,一次則對前景作曝光,並在暗房中以人工沖印 技巧將兩個影像合倂。天體照相術乃一類似的習知技術, 其使用多重曝光來呈現星群及星雲的特徵。更具代表的 例子是,柯達在1 9 5 0年代曾將一軟片顯影,其藉由製 作一彩色負片,可記錄核彈測試的數百萬亮度範圍,其中 以具有大範圍之不同感度的三個單色層來取代三個彩色屠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鬮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 A7 > _B7_·_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W本頁) ,每一單色層再以不同染料的彩色顯影劑顯影。再來,暗 房沖印的人工技巧需靠將多個影像合|倂成單張來達成。進 一步的例子可在放射學的領域中找到,其中影像可以不同 的X射線電壓來製作,以呈現軟質及硬質材料的不同細節 ,接著再將影像合併。現代的彩色軟片使用三個個別色彩 的乳膠覆層,每一覆層具有不同的.速度。簡單的將三個覆 層合倂於一軟片中,藉此,以特別曝光對一層做最佳化, 並與其他未由特別曝光而最佳化之層的粒子混合,可獲得 許多優點。 直到電子軟片顯影技術的出現時,如本發明者的美國 專利第5,5 1 9,5 1 0號,已需使用量產速度及自動 化作業來合倂多個曝光影像。在電子軟片的顯影過程中, 影像的合倂稱爲接合》電子軟片顯影技術及習知的接合方 法在此作爲本發明的背景技術。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參考圖1,經由人眼的動態範圍所感知描繪的景象 102,在高亮度下呈104、中間亮度呈106、而在 陰暗處呈1 0 8的景象。相機1 1 0將景像投射至相機內 部的軟片上。景象被軟片感光,以組成光點,每一光點具 有沿著曝光軸112映射的曝光値。 曝光後,軟片從相機取出,並置放至顯影劑中。在電 子軟片顯影的過程中,電子相機1 2 0以非光化的紅,外光 檢視軟片。經過一短暫的顯影時間後,也許一分鐘,軟片 在陰暗部份1 2 4及中間亮度部份1 2 6處仍然具有較小 的密度,但可最佳的呈現髙亮度部份1 2· 8。在紅外線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 * £7_ 五、發明说明) 機1 2 0中,將習知的負片轉化時,陰暗及中間亮度部份 1 3 0呈現黑色,而高亮度部份則之前的顯影階段更爲 (讀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淸晰。 將顯影時間加倍至兩分鐘,中間亮度部份1 4 0被提 升而具有最佳的密度,而高亮度部份1 4 2可能會過度顯 影,且陰暗部份1 4 4的密度仍然過低而無法顯示淸晰的 影像》此時軟片146可呈現最佳之中間亮度148的細 節,而高亮度部份仍然偏白色,且陰暗部份仍然偏黑色。 再將顯影的時間加倍至四分鐘時,陰暗部份到達最佳 的密度,但其他曝光的部份則過度顯影使得影像1 6 2顯 得過白而無法淸楚的顯現細節部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對於每一曝光,有一最佳的顯影密度以顯示最清晰的 影像。淸晰度可技術性的定義爲最佳的訊號對雜訊比,其 中訊號隨曝光密度而增加,而雜訊則是在一般2 4毫微米 孔徑的掃描下,一均勻曝光區域中的密度RMS變異。例 如在顯影一分鐘時,中間亮度部份1 2 6 —般而言具有過 低的密度,或是太暗,而不具有足夠的訊號強度,因而在 軟片雜訊的影響下,無法淸楚的顯示細節。另一方面,在 顯影四分鐘時,中間亮度部份164被'洗去# ,使得其 反差及影像訊號強度皆過低,且過度顯影的滷化銀顯影劑 粒子增加了雜訊。在這兩個極端的顯影時間之間,兩分鐘 的顯影時間可使中間亮度部份1 4 0獲得最佳的顯影密度 ,並在該曝光値下可產生最好的訊號對雜訊比,或是最好 的影像淸晰度。在此例中,陰暗部份在四分鐘的顯影時間 本紙佚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6- A7 * ___B7_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1 6 0達到了最佳的淸晰度,且高亮度部份則在一分鐘的 顯影時間1 2 8獲得最佳的淸晰度&一般而言,最佳密度 會隨不同的曝光値而異,就如此例中,相較於高亮度部份 ,陰暗部份1 6 0在低密度下,顯現了最佳的淸晰度》 在四分鐘後,電子軟片顯影已取得最佳的陰暗部份、 中間亮度部份、及高亮度部份,雖然前述的最佳部份是在 不同的顯影時間下完成。這些最佳化影像必須結合成具淸 晰度的單一影像,即完全近似於人眼所看到的原始影像。 將這些影像的不同部份結合起來的技術稱之爲接合。習知 技術的構想係藉由在暗房中將陰暗部份、中間亮度部份、 及高亮度部份切出,並對每一部份做淡化及加深處理,使 得每一區的邊界密合,接著將多個影像接合在一起,而將 多個軟片合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現在可更容易的暸解電子軟片顯影的優點。在習知的 顯影中,軟片必須停止並固定於一選擇的顯影時間,如此 例中二分鐘的顯影時間。在習知的顯影程序中,顯影一分 鐘時所呈現的高亮度細節部份消失於全黑的背景中。類似 的,四分鐘所呈現的細節部份則完全無法由習知的顯影技 術產生。電子軟片顯影技術將習知的軟片轉換成 '通用軟 片*,其可用於大的曝光指數範圍,包括目前尙未實用的 極高曝光指數。. 圖1中,最佳顯影之陰暗部份1 6 0的密度曲線被複 製成片段1 7 0。接著,最佳顯影之中間亮度部份1 4 0 附近的密度曲線從一基礎値,或台座1 7 2升起,並接績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困國家橾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 Α7 Β7 五、發明説明) 於曲線1 70而複製成曲線1 7 4。台座1 7 2的高度調 整至使曲線1 7 0及曲線1 7 4對齊'。同樣的,最佳顯影 之高亮度部分1 2 8附近的曲線被調整,並從一台座 1 7 6升起而產生曲線1 7 8。此種程序在理論上有效, 但實際上,横跨影像的不均勻性及其他空間上的非線性性 質,使得很難獲得横跨整個影像的配接,因而接合的影像 常在接合區的邊緣部份顯現出輪癤。明顯的,需要一種改 良的接合方法,以實現電子軟片顯影的全部優點。 通常在電子軟片的顯影中,以超過三個曝光來製作軟 片。例如,一區域陣列相機可連續的檢視軟片,並產生幾 百個曝光。在習知技術中,抓取影像時,這些曝光需結合 於有限的影像數目以保存記憶體。例如在圖2中,以半分 鐘及一分鐘所作的曝光2 0 2及2 0 4可以功能方塊 2 0 6相加,以產生一單一的短時間顯影影像2 0 8。同 樣的,可相加其他顯影時間上的不同曝光,以產生中間的 顯影影像2 1 0及一長時間的顯影影像2 1 2。接著,在 功能方塊2 2 0處將影像對齊、修剪、並貼合,以產生完 成的影像2 2 2。立即的問題在於,如果擷取影像的時間 改變,必須以以知的時間變動來調整每一中間影像的密度 。在過去,此調整係依據顯影速度的估算來達成,且此種 估算方式並不可靠。此外,如果非即時操作系統無法.在需 要時釋放電腦資源,而將一些擷取時間整個的錯過,會產 生困難。 電子軟體顯影允許更高速的通用軟片,其可使用於習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tr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W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8 - A7 , B7_ 五、發明説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知的相機上。此更高速、更宽範圍的軟片可讓很多家庭更 自然更真實的記錄生活,而沒有高反·差或依賴刺眼閃光的 問題。然而,習知實施電子軟片顯影的技術在接合多張曝 光影像時會遭受一些問題。明顯的,改進式的接合技術相 當的重i。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將不同密度的影像合併成單一 影像,其免除習知技術所需的人工加工。 一相關的目的在於合併不同密度的影像,而不會產生 邊緣的輪廓線。 進一步的目的在於合倂不同密度的影像,且可減少非 影像雜訊的效應。 進一步的目的在於合倂不同密度的影像,同時補償影 響密度之參數,如時間的偏移。 另一目的係回復一系列等待合倂之多個不同密度影像 中的影像流失。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槪要 在本發明中,從顯影的軟片中,電子式的擷取一系列 的影像。對每一時間、每一影像的每一像素,計算回,歸參 數,如密度乘上時間,或密度乘上時間的平方。這些每一 ^-- --- . . _ —-ι····ι - 時間的參數被加至參數累計陣列中。當做更精細的改良時 ,可在加總前以一因子加權’該因子對每—取樣的靈敏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率(CNS ) A4规格(2丨Ο X 297公釐)· g A7 * ___B7_ 五、發明说明令) I - all 11 In i (請先w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ΪΓ 很高。在軟片顯影後,回歸的統計結果,並非必須爲可見 的影像,而係以每一像素的抽象數學平滑連績曲線來描述 ,該曲線通過每一點的實際取樣密度。這些以數學描述的 曲線使得顯影可以數學的方式再生,以便找到非置子化的 時間,在該時間上預測每一像素的密度,而獲得其最佳的 密度。接著输出每一像素之非置子化時間的gamma修正函 數,以作爲該像素的亮度値。 圖式的簡單說明 圖1描述習知具有接合程序的電子軟片顯影過程。 圖2進一步的描述習知的接合技術。. 订 圖3描述在典型的顯影週期中,密度對時間的關係。 圖4描述本發明的圖形基礎。 圖5將量測雜訊及時間偏移的效應加至圖4中。 圖6將漏失資料的效應加至圖5中。 圖7描述本發明未加權之實施的架構圖。 圖8描述未加權之實施例的問題點。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消旁合作社印製 圖9描述加權的效果正比於最佳密度曲線的近似曲線 〇 圖10以一系列的步驟顯示較佳實施例。 圖1 1顯示較佳實施例的架構圖。 主要元件對照 1 02 景象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丨0X297公釐) •10- A7 A7 — — It — —— — — — — i I II I I I ^ « — — — H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扪智慧时產局員工消脅合作社印裂 五、發明說明(8 ) 104 106 1 08 110 1 12 120 122 124 1 26 1 28 1 30 140 142 1 44 146 148 160 1 62 1 64 170、174、1 78 172 、 176 206 208 210 高亮度部份 中亮度部份 陰暗部份 相機 曝光軸 電子相機 軟片 陰暗部份 中間亮度部份 高亮度部份 陰暗及中間亮度部份 陰暗部份 中間亮度部份 高亮度部份 軟片 中間亮度部份 陰暗部份 影像 中間亮度部份 曲線 台座 功能方塊 短時間顯影影像 中間時間顯影影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A7 B7 智祛財產咼員工消費合作.tt印製 五、發明說明(9 ) 212 長時間顯影影像 220 功_1旨方塊 222 完成的影像222 324、326、328、344、340、 342、360、364、366 點 328 高量度部份 340 中間亮度部份 360 陰暗部分 370 最佳化密度曲線 402 高亮度曲線 404 最佳化的密度曲線 406 高亮度曲線與最佳化 的密度曲線的交點 410、412、414 中間陰暗像素 410' 412' 414 資心點 410 、 412 、 414 點 416 中間陰暗曲線與最佳 化的密度曲線的交點 418 曲線 420 、 422 、 424 時間偏移點X 420、422、424 點 502 點 504 最佳配合的曲線 506 最佳密度曲線
> · _1 1 I i_l ·1tr----- I d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莨> 表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M·!規烙(210 * 297公*〉 - 12 经濟部智«时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A7 B7 、發明說明(10 ) 510、512、514,516 曲線 702 ίΤ描影像序列 704、706、708 累加陣列 742 完成影像陣列 802 高亮度曲線 804、806 :&測密度雜訊 808 交越時間 810 最佳密度曲線 812 直線 814 不正確的時間 904 最佳化密度曲線的樣 本點 906 遠離的樣本點 912 直線 922 交越時間 940 真實曲線 942 接近最佳化密度曲線 的樣本點 944 邊遠的樣本點 1102 影像 1104 、加權#的函數 1106 、加總加權#陣列 1106' 1114' 1122 參數陣列 1108 管線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 297公* ) .··V-/. Λ . — — — — — — — — —— — « — — — — — I— «— — — — III — (請先《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I ) A7 B7 經漘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脅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11 1110 端黏 1112 乘,方塊 1114 ""加總密 1116 管線 1118 端點 1120 乘稹方塊 1122 %加總時 1124 管線 1126 端點 1128 影像 202,204 曝光 724,730,732,740 功能方塊 發明的詳細描述 有時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問題可較容易的認識到新的解 決方式。圔1描述依照習知的攝影習慣,繪出在一系列特 定的顯影時間下,密度爲曝光函數的圖形,一如前述發明 背景部分所述者。圖3是以較不常用的方式繪出在一系列 的曝光下,密度對顯影時間的作騸。此外,圖3中,點 324,326,328,344,340,342, 360,36 4及366相交於圖1中相對應的一組·资度 、顯影時間及曝光點如124、126、128、144 、:L40、142、160、164 及 166。 高量度328、中間亮度340及陰暗部分360的 各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囤家標準(CNS)AJ規格(210 * 297公^ - 14- — — — — — — — — —— — ·1111111 ·1111111* i <諳先Μ讀背面之項再填寫本霣)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B7五、發明説明(12 ) 最佳密度點落在稱之爲最佳密度曲線3 7 0的軌跡點上, 如圖3中的虛線所示·此曲線係從繳驗上量測曝光改變時 ,訊號對雜訊比,並找出可使每一亮度部分呈現最淸晰細 節的密度値而建立。 可將影想像成由一點陣列或像素所構成,每一點接受 了特定的曝光置。圖1的習知技術將此曝光視爲產生一特 定的密度。進一步的,每一顯影時間下所產生之具有不同 密度的多數個影像在同一密度處配合,並合倂起來。圖4 提出了影像由像素陣列所構成的構想。每一個像素接收了 一個特定的曝光,並產生特定的顯影曲線,如高亮度曲線 4 0 2。每一特定的顯影曲線可以一時間來定量,在該時 間,顯影曲線的密度交於最佳化的密度曲線4 0 4。此時 ,特定的高亮度像素產生曲線4 0 2,其交曲線4 0 4於 點406,該點406可標示爲一分鐘的像素。 繼續參考圖4,假設一中間-陰暗部份的像素在一分 鐘、二分鐘、四分鐘的顯影密度如410、412即 4 1 4。雖然,這些密度並沒有直接的落在最佳密度曲線 4 0 4上,以此方式來檢視此一問題,可淸楚的看出經由 將已知點4 1 0至4 1 4連成曲線4 1 8 *可預測交於最 佳密度曲線的點爲4 1 6,因而可將該像素標示爲2 . 8 分鐘的像素。此方法不須將多個影像裁出並做配合;.两最 佳配合線的配置提供了不同曝光區的連續性,完全的消除 邊緣輪廓並因而解決習知技術的顯著問題》 進一步的,假設存在有取樣資料的時間錯誤。在圖2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15- A7 * B7 五、發明説明(1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的習知技術中,錯誤的修正必須包含估算該錯誤對早、中 、晚之影像的影響β在圖4的例子中’,然而,會出現取樣 時間偏移的錯誤,例如,以X號420、422及424 所標示的1 . 5、2 . 5及4 . 5分鐘。須知偏移的時間 仍然落在線418上,因此點420、422及424的 最佳配合線與點4 1 0、4 1 2及4 1 4的最佳配合線相 同,皆爲線4 1 8,且同樣的交於最佳密度取線於2 0 8 分鐘的點416。實際上,可加入、刪除個別的取樣點, 或是在對最佳配合線的最小影響而或交越點的估算下,在 時間方向上移動個別的取樣點,因而解決了另一個習知技 術的顯著問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5描述了更典型的情形,其中電子相機在擷取的影 像中加入了雜訊。在此情形下,每一擷取的的像素則不單 僅係落在軟片曝光及軟片顆粒的函數曲線上,而係在每一 擷取的像素中加入了偏離曲線的隨機雜訊。對一特定像素 的個別密度取樣顯示於圇5中的實心點,如在2 . 3分鐘 所量得的點5 0 2。由於電子相機所引起的雜訊(考量點 上的統計誤差),稱之爲射擊誤差,取樣點502的密度 相異於理論的曲線5 0 4。將多個其他的取樣點(圖5中 的多數個實心點)結合,可估算出最佳配合曲線5 0 4, 且此最佳配合曲線與最佳密度曲線5 0 6相交的時間.亦可 計算求得。 圖5中所產生的特別問題在於如何指定一最佳配合曲 線,其答案亦提供了本發明超越習知技術的實例。已知的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规格(2丨0><297公簸) A7 * __I_B7_·_ 五、發明説明(14 ) (讀先聞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統計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的選擇。一種選擇是蒐集取樣點的 回歸參數,接著從密度總和及密度嫌r和與時間的乘稹算出 線性的最佳配合。藉由包含密度總和與時間平方的乘稹, 可使用二次回歸分析來產生二次函數的最佳曲線。這些參 數的最佳配合回歸分析乃爲已知的技術。例如,線性最隹 配合的形式爲:密度=A+Bt ,其中A及B的求得,係 使每一取樣點至該線間之距離平方的總和最小化。 現在可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優於習知技術的一特徵部 份。不同於習知技術,其試著在顯影時間的特定區域內, 從軟片搜集實際的影像,並將這些影像合倂,而本發明則 搜集有關顯影影像的抽象參數,並於稍後使用這些參數來 再生每一確定顯影時間的實際影像。而將影像描述成時間 的連續數學表示式,可達成無縫接合。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8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特定的期望最佳配合函數爲一曲線軌跡,其表示了顯 影密度對時間關係,一如類似軟片的曝光等級,如曲線 510、512、514及516。最佳配合曲線可以數 學式來表示:密度=F (t ,t c),其中t爲任何欲求 得密度的顯影時間,而t c指定了該曲線在t = t c時* 與最佳化密度曲線5 0 6相交。在此例中,與取樣點最配 合的曲線爲曲線5 0 4,且可直接的讀取交越時間。 最佳配合曲線亦可以數學式F ( t ,e )來描述...,其 中e爲產生特殊曲線的曝光量。此軌跡線可藉由以給定的 曝光量,顯影一系列的測試影像來導出’並且將實際量測 的密度(一如顯影時間t的函數)儲存至一査閱表,其中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棵準(CNS ) A4规格(2丨0><297公釐) -17- A7 * __B7_ 五、發明説明(1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tr本頁) 査閱表的一軸係爲已知的曝光量,第二軸爲從顯影劑開始 誘發的時間,且儲存於査閱表的値葳經驗上所置測的密度 。爲了分辨該曲線及數學上的簡單曲線,如在二次線性回 歸中以二次式所描述的一系列線性回歸線或曲線,此一回 歸將稱之爲經驗曲線回歸,其係從經驗上置測顯影時的軟 片,並導出曲線軌跡而進一步求得。任何特定的曲線可藉 由選擇一軸的特定曝光値,並改變另一軸的時間,同時讀 取密度値而從査閱表讀出。產生具有最適之曲線的曝光値 爲最適曲線。 査閱表中所蒐集之用以指定有效曲線的參數可藉由加 總每一取樣點之密度與時間函數的乘稹來導出。例如,在 二次回歸中,一種時間的函式爲時間的平方。這些時間的 函數是由經驗中求得。第一函數係有關於曲線的平均値。 ^ ' --— 第二函數可以是基本模式,藉由該模式,曲線不同於其平 均,且爲每一曲線減去第一函數所獲得的剩餘部分。第三 函數可以是移去第一函式及第二函式的部分後所留下的主 要剩餘部分,而以後的每一階皆以此方式求得。 經滴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另一令人關注的參數係時間的高斯函數,其中將高斯 函數做爲時間函數,用以選擇一特定的時間。依據此重叠 之高斯函數所獲得的一系列參數可以指定出一平滑的曲線 。在習知技術中,有許多此種曲線的應用,特別是在.李間 轉換情形,例如人類的視網膜神經系統即響應於高斯及高 斯差函數。 接著參考下一圖,圖6描述即時操作系統的情形’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丨0乂297公釐)~. -jo . A7 * _B7_ 五、發明说明(16 ) 在讀取所有料前結束擷取的動作。雖然資料並(以實線表 示)未接收至最佳的密度時間,然而,利用最佳配合的方 法,可經由最佳密度曲線來找出並推算出曲線。雖然此無 法產生最省晶粒的影像,然其可在習知技術無法達到的條 件下產生令人滿意的影像。例如,習知影像沒有中間及最 後曝光的接合。此一回復錯誤的能力亦是本發明優於習知 技術之處。 既然藉由前述的說明已了解本發明的基礎,接著在圖 7中描述使用二次回歸的特定實施例。圖7中,输入相同 的7個掃描影像序列7 0 2,並需要儲存三個中間的累加 陣列704、706及708,如圖2中之習知技術的例 子。本發明優於習知技術之處在於圖7中,累計陣列的回 歸統計値,而非影像。圖7中將累計的陣列7 0 4、 7 0 6及7 0 8以斜線表示,乃在於強調這些部分可以不 必是可見的影像,而係統計資料。 在圖7中,連續的從電子相機接收一系列的影像 7 0 2。例如影像7 2 0爲顯影兩分鐘時所接收的影像。 影像7 2 0中每一像素的密度以及其他顯影時間之影像( 如五分鐘時的影像7 2 2 )的對應像素密度被加總。此加 總的過程在功能方塊7 2 4中實施,如果在顯影過程中已 將這些像素資料儲存於記億體內,則可將所有的影像..一次 相加,或是在對應的顯影時間,將相機擷取的影像一個一 個的加總。在擷取時即作加總的程序可具有節省記憶體的 優點。功能方塊7 2 4的加總結果則儲存於累計陣列 ϋ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Q·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舄本頁) -訂_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 ____B7_·_ 五、發明说明(17 ) 7 0 4 中。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疼本頁} 繼續本發明的程序,影像7 2 T之每一像素的密度乘 上顯影時間,如此例中的兩分鐘,並將產生的結果與其他 顯影時間之影像(如五分鐘時的影像7 2 2 )內對應像素 之密度與時間的乘稹相加。此加總發生於功能方塊7 3 0 中,並將功能方塊7 3 0的總和儲存至累計陣列7 0 6中 。最後將密度與時間的乘稹在乘上時間以產生密度與時間 平方的乘稹,且將功能方塊7 3 2中的總和儲存至累計陣 列7 0 8中。替代的,處理程序可使用三次方或更高階的 時間函數,以支持三次方或更高階的回歸計算,或是在二 次項前結束計算,以支持線性回歸。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擷取最後的影像,並將其統計値加總至累計陣列後 ,藉由從累計陣列704、706即708回復對應之像 素的統計資料而導出每一像素的最適曲線。功能方塊 7 4 0中,每一像素之最適曲線與最佳化密度曲線的相交 時間,以及該時間的函數儲存於完成影像陣列7 4 2中。 儲存於最後影像陣列中的函數可以直接爲時間本身;或可 爲在特定時間下顯影的經驗曝光量,其依經驗求得並以電 腦中的時間函數表示,如査閱表:而或該函數可以是任何 具有實用性的函數,如線性曝光値的平方根,其被正規化 並延伸以配合白色色階及黑色色階,而產生一習知8、位元 的電腦影像表示形式。 圖8強調了前述直接參數實施例的限制。在此圖中, 特定的高亮度曲線8 0 2以密度對顯影時間來繪製。資心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规格(210X297公漦) 77 一 A7 B7 五、發明说明(18 ) <讀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點代表了一系列的雜訊取樣點,如點8 0 4表示一分鐘時 的密度量測雜訊,而點8 0 6表示五—分鐘時的密度置測雜 訊。目標則是找出交越時間8 0 8,此例中爲一分鐘,在 該時間,曲線8 0 2交於最佳密度曲線8 1 0 *且加上了 —限制,即該點8 0 8僅在已知置測雜訊點,如8 0 4即 8 0 6,而未精確知道曲線8 0 2的情況下求得。 立即的問題在於線性回歸曲線,如直線8 1 2,將受 到樣本與最佳密度時間之距離的顯著影響,如樣本8 0 6 ,而結果爲最佳配合線性曲線812將交於最佳密度曲線 於不正確的時間8 1 4。如果僅加入偏移誤差,則問題仍 不嚴重:然而,遠離中心之樣本的改變,如8 0 6,即會 影響交越時間814,且由於遠離中心之樣本,如806 幾乎不容許實際的資訊,因而此一改變是非期望的雜訊。 須知,愈高階的回歸,如圖7的二次式,愈不易受遠離中 心之樣本的影響;然而愈高階的回歸需要比線性回歸更多 的累計陣列,以及隨之而來的更多成本及更多的電腦耗能 ,且減少強調遠離中心的點會降低精確性及完備性。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9中顯示此問題的一解,基本上,每一樣本的統計 値藉由一加權因子來調節。在此例中,樣本9 0 4 (相同 於圖8的樣本8 0 4 )被給予一高的加權値,而樣本 9 0 6 (相同於圖8的樣本8 0 6 )被給予一非常低.6¾加 權値。在此特例中,指定加權因子使得線性回歸產生直線 9 1 2,其在交越時間9 2 2附近的區域非常接近於真實 曲線9 0 2,而在邊遠處,如六分鐘,時間變動範圔擴大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Α7 Β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说明(19 ) ,變得極不正確β因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減少雜訊 ,其經由加權因子的應用來達成。+ 通常加權函數應當依循每一像素的可靠性、或信號對 雜訊比。因而加權函數的最佳情形應是一最佳化密度曲線 ,如圖9中的1 0 0%加權曲線,且百分比隨著離該曲線 的距離而降低。爲了說明加權程序的應用,如接近最佳化 密度曲線的樣本點9 0 4以大實點表示,而遠離的樣本點 ,如9 0 6則以小點表示。在具體的例子中,僅顦示 1 0 0%及5 0%的加權曲線,雖然正常的情形下,下降 百分比爲距離的連績函數。 距離的下降率依循著整體之訊號對雜訊比的下降,訊 號對雜訊比包括電子影像擷取系統中,軟片的粒狀化及雜 訊,且此現象係以經驗値來求得》如果摞取系統所受的雜 訊非常大,下降的情形緩慢,因而將更多點平均。如果擷 取的影像沒有雜訊,而或軟片具有窄的最佳化密度,則加 權下降則相當快。在實用上,存在一很大的容許値,且如 圖9的曲線將會非常接近於軟片範圔的最佳化値。 圔9近一步顯示陰暗曝光的真實曲線,該曲線包含真 實的樣本點,藉這些樣本點以數學計算估計出真實的曲線 。再者,接近最佳化密度曲線的樣本點,如9 4 2,以大 實點來描繪以表示高的加權値,而邊遠的樣本點,如, 9 4 4則繪得較小。可再次看出,通過曲線9 4 0附近之 大實點的最加配合的線性直線,在五分鐘處將會非常近似 於曲線9 4 0,在該時間上,曲線交越過最佳化密度曲線 — ftT— n·— In —Ηϋν in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22- 五、發明说明feo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將曲線9 4 0合倂考置,可指出正比於離最佳密度曲線 之距離的加權因子,在髙亮度曝光處-強調了短顯影時間上 的樣本點,而對陰暗曝光部分則強調長顯影時間上的樣本 點。 最後,需注意在非常低的密度及非常短的顯影時間下 ,不可使加權因子降至0,而需給予一定的加權》此係確 保即使系統無法在較晚的時間擷取樣本,在累計陣列中仍 將有一些回歸資料,藉其可合理的推測最佳配合曲線。因 而,可給予樣本點9 4 4 —小的非零値。然而,對於高密 度及長曝光時間下的樣本點,可給予0的加權値。 圖1 0以一系列的步驟來描述實施例》這些步驟可在 電腦中實施。且此例中使用特定的線性回歸來做爲示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首先,處理三個用來保持回歸統計資料的陣列,這些 回歸陣列的初始値皆設爲0。並使用三涸函式:第一個函 式以密度及時間做爲接收參數,並傳回一加權因子,第二 個函式以時間做爲變數,並傳回最佳化密度,第三個函式 以交越時間做爲接收參數,並傳回一亮度値,該亮度値代 表交越時的光線,典型的其爲線性亮度的平方根,稱之爲 gamma 修正。 . 在顯影時,電子相機檢視了軟片。來自相機的影像被 加以數位化而形成多個像素。接著,在多個時間內感應影 •、, 像中的每一點。此程序一次接收一個像素的資料,包括密 度' 像素的X及y坐標,以及量測到特定密度的時間。 依據每一像素的此四項數値’計算回歸參數並將之蒐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困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着)~_之3 · " A7 ____B7 五、發明説明h ) 集。具髏的,依據密度及時間來算出回歸參數,且回歸加 總陣列中指向X及y的陣列元素隨回*歸參數而增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接收最後的像索後,完成了加總的陣列,並可開始 使用其中的資料。從陣列中讀取每一 X,y位置的回歸資 料,並用來計算線性最佳配合曲線。計算出此最隹配合曲 線交於最佳密度曲線的時間,或由査閱表讀出,或者以遞 回的方法解出該時間。依據此交越時間的gamma函數來設 定最後影像之相同X,y位置的値。 圖11涵蓋了圖10中的程序。在顯影開始後的特定 時間,一系列的影像從電子相機接收,並顯現在軟片上。 例如,影像1 1 0 2在二分鐘的影時間內接收。如標有、 加權^的函數1 1 0 4,接收時間及每一像素的數値密度 ’並傳回每一像素的第一値,該値經由管線1 1 〇8於端 點1 1 1 0處加至“加總加權“陣列1 1 〇 6中。此第一 値並與每一像素的數値密度送至乘積方塊1 1 1 2,並產 生一輸出値,每一像素的,加總密度# 。、加總密度〃經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由管線1 1 1 6於端點1 1 1 8處加至*加總密度^陣列 1 1 1 4中。另一乘積方塊1 1 2 0接收每一像素的%加 總密度',並接收對應的時間,而輸出每一像素的、加總 時間〃 ’亦即加權値、密度及時間的乘稹。、加總時間, 經由管線1 1 24並於端點1 1 26處加至*加總時.間, 陣列1 1 22中》對每一新的影像,如影像1 1 28,重 複相同的程序。顯影後,使用三個參數陣列1 1 〇 6、 1 1 1 4及1 1 2 2來計算每一像素的亮度値。從三個陣 本紙張幻t適用中國81家標準{ CNS ) A4«MM 210X297公釐)~·,&· A7 ' _ B7_ 五、發明説明) 列所接收之毎一像素的亮度値,被用來回歸一 ~密度=A + Bt#的線性方程式,並使t遞回^的改變以求得最佳 化密度=A + B 的時間·一種較快的方法係將加總密 度陣列及加總時間陣列的値除上來自加總密度陣列的對應 値,並使用所獲得的兩個數値作爲位置指標,來査詢儲存 於查閱表中之預先計算的時間或時間的gamma函數。最後 ,將找出的數値置於完成影像1 1 2 8的對應像素中,而 使影像具有人眼感知範圍中的最佳亮度。 雖然本發明已參考上述的具體實施例來加以描述,然 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圔及精神下可做出各種改良及變化。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25-

Claims (1)

  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 AS BS C8 ____'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監視影像隨時間改變的方法,該影像包括多 »個擁有時間函數之密度値的像素π此方法包括步驟·· 在第一時間接收像素的第一密度, 將第一密度及第一時間之第一函數値累加至第一參數 總和, 將第一密度及第一時間之第二函數値累加至第二參數 總和, 在第二時間接收像素的第二密度, 將第二密度及第二時間之第一函數値累加至第一參數 總和;及 將第二密度及第二時間之第二函數値累加至第二參數 總和。 2.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項的方法,其中第一函數在 第一時間及第二時間具有非零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方法,其中第一函數爲 密度及一時間函數的乘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中時間的函數 爲時間平方》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中時間的函數 爲時間本身。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中時間的函數 係從密度對顯影之經驗曲線的差異導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方法,其中時間的函數 爲時間的高斯函數》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家揉率(CNS ) 格(210X297公釐) --h---1------- (請先BB讀背面之注項再镇寫本頁) 订 -26-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園 8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3項的方法,其中第一函數進 一步包括加權一密度函數· + 9.如申請專利範園第8項的方法,其中加權爲密度 及時間的函數。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方法,其中選擇加權 値時’對於接近於最佳密度曲線的値,函數具有較大的加 權。 11·如申請專利範園第8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將 加權値累加至第三參數總和的步驟。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項的方法,其中多數個像 素關連於有關的第一參數總和及有關的第二參數總和β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1 2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導出一時間函數之連續像素密度的最佳配合線,其中推導 的步驟使用有關像素的第一及第二參數和。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 3項的方法,其中推導的 步驟包括多項式回歸。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的方法,其中推導的 步驟包括線性回歸。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的方法,其中推導的 步驟包括二:次式回歸。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的方法,其中推導的 ·. ·· 步驟包括經驗回歸。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的方法,其中推導的 步驟包括高斯回歸。 本纸永尺度適用中國·家樣♦( CNS ) ( 210X297公釐)~_2J. ----------- \—/ HI—hlh----Q------ir------c {請先W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椟率局貞工消费合作杜印篥 AB B8 C8 D8 夂、申請專利範圍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步驟: 中 選擇最佳化密度曲線*及 解出交越時間,在該時間最佳配合線交於最佳化密度 曲線。·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9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產生影像的步驟,其中像素的値爲交越時間的函數❶ 2 1 . —種監視影像鼸時間改變的方法,該影像包括 多數個擁有時間函數之密度値的像素,此方法包括步騍: 在多個時間接收像素的密度, 對於每一像素,將密度及時間之第一函數値累加至第 —參數總和, 對於每一像素,將密度及時間之第二函數値累加至第 二參數總和,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的方法,其中多數個 時間包括三個不同的時間。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的方法,其中第一函 數爲密度及一時間函數的乘稹。 2 4 ·如申請專利範_第一 2 3項的方法,其中第一函 數進一步包括以一密度函數加權。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4項的方法,其中加權爲 密度及時間的函數。 2 6 .〖卩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的方法,其中選擇加 權値時,.對於接近於最佳密度曲線的値,函數具有較大的 本紙張尺度埴用中觸國家樣率(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請先H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霣) 訂 -__ -28 - AS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 申請專利範園 加權· 27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24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對於每一像素將加權値累加至第三參數總和的步驟·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2 1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導出一時間函數之連籀像素密度_的最佳配合線,其中推導 的步騄使用有關像素的第一及第二參數和。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項的方法,其中推導的 / 步驟包括多項式回歸。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8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步驟: 選擇最佳化密度曲線,及 解出交越時間,在該時間每一像素的最佳配合線交於 最佳化密度曲線》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t 產生影像的步驟,其中每一像素的値爲交越時間的函數。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對於每一像素,將密度及時間之第三函數値累加至第三參 數總和。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2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導出一時間函數之連續像素密度的最佳配合線,其中推導 的步驟使用有關每一像素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參數和。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3項的方法,其中推導的 步驟包括多項式回歸。 3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3項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各紙張尺度逍用中圈家揉準(CNS ) A4规格(2丨0X297公釐) "" '— ----r—一----C— {讀先《讀背面之注I項再填寫本f) 訂 -29- At Μ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園 步騍: 選擇最佳化密度曲線,及 〜 解出交越時間,在該時間每一像素的最佳配合線交於 最佳化密度曲線。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5項的方法,進一步包聒 產生影像的步驟,其中每一像素的値爲交越時間的函數。 {請先《讀背面之注$項再填窝本買) 經濟部中央揉隼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梯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0 -
TW88102561A 1998-02-23 1999-02-22 Parametric image stitching TW38441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556298P 1998-02-23 1998-02-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84416B true TW384416B (en) 2000-03-11

Family

ID=22126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8102561A TW384416B (en) 1998-02-23 1999-02-22 Parametric image stitching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078505A1 (zh)
AU (1) AU3306999A (zh)
TW (1) TW384416B (zh)
WO (1) WO19990431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4041B1 (en) * 1998-11-20 2003-07-15 Applied Science Fiction, Inc. Log time processing and stitching system
US6540416B2 (en) 1999-12-30 2003-04-01 Applied Science Fict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film development using visible light
US6781724B1 (en) 2000-06-13 2004-08-2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e processing and manipulation system
US6369873B1 (en) 2000-06-13 2002-04-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Therm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a kios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0293A1 (en) * 1992-07-17 1994-01-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anning film during the film process
EP0669753A3 (en) * 1994-02-28 1995-12-20 Minolta Co Ltd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
EP0794454B1 (en) * 1996-03-04 2005-05-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m scan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9043148A1 (en) 1999-08-26
EP1078505A1 (en) 2001-02-28
AU3306999A (en) 199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0257B2 (en) Transforming a digital image from a low dynamic range (LDR) image to a high dynamic range (HDR) image
Hsu et al. Objective quality assessment for image retargeting based on perceptual geometric distortion and information loss
US70652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digital images utilizing non-image data
US20090040364A1 (en) Adaptive Exposure Control
JP4415188B2 (ja) 画像撮影装置
JP372622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517384A (ja) 動的な画像訂正および画像システム
JP2004318696A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2737365B (zh)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2003348438A (ja) 画像撮影方法および装置、画像選択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Yuan et al. High quality image reconstruction from RAW and JPEG image pair
US6404516B1 (en) Parametric image stitching
TW384416B (en) Parametric image stitching
JP2001216513A (ja) ぼけと絞り形状画像変換装置および方法
US5617223A (en) Image scan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microfilm image quality
US700316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for processing image obtained by picking up or reading original
JP3950226B2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426009B2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760116B2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TW459457B (en) Log time processing and stitching system
JP401107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285868B2 (ja) 主要被写体抽出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682753B2 (ja) ピクトリアルハードコピー装置
JP3926494B2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
JP397026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