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81013B - Improved artificial ear and auditory canal system and mean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Improved artificial ear and auditory canal system and mean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81013B
TW381013B TW087107681A TW87107681A TW381013B TW 381013 B TW381013 B TW 381013B TW 087107681 A TW087107681 A TW 087107681A TW 87107681 A TW87107681 A TW 87107681A TW 381013 B TW381013 B TW 3810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ar
patent application
item
artificial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7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lastair Sibbald
Derek George Warner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Research Lab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Research Lab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Research Lab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81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810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 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五 、發明説明( Α7 Β7 經 部 央 標 準 ii 令 作 社 印 t 本發明係關於—新型人造耳及耳道系統與其製法。 本發明係具有兩耳’立體錄音及相關技術方面,以及嗓 音測量與聽力彌補發展方面之特殊用途。 "員顧錄曰系統係甚普遍(以美國專利1,855,149爲 例)。-典型人造頭絲音系統係包括一對微音器安裝在一 人造頭顱總成兩侧,即耳道插入一對人造耳翼(可見之耳朵) 之處。用人造頭顱完成之錄音係混合有眾多之立體聲••提 ^ ,使吾人用腦判斷聲源在立體空間中之位置,及當用 耳機欣真時’該種錄音係提供非常戲劇化之立體效果。最 近,人造頭顱聽覺測試(頭顱反應傳遞功能測量-HRTFs), 及制數位信號之電子處理方式合成頭顧及耳效果係己屬 可能。雖此等效果,初始係認爲非常戲劇化,特別係於第 〜次聽到時爲然,但於更精確測試時,現行之人 然仍有數項重要之缺點。 、鹪顯 兩主要缺點係⑷"高音"效果不佳,及⑻前後背景不分。 例如,就(a)而論,意爲當作越過頭顱頂端(即自—接近左耳 位置,經過頭顧而達接近右耳位置)之一聲源錄音時,該聲 源係直接通過頭顱而非越過其頂端^就⑻而論,如係錄製 —在等距離圓形(即1公尺)水平面中環繞人造頭顧移動之聲 源時,錄製之聲音係應自左耳至右耳,以孤形前後移動I 經常呈現在聽者之前方而非後方。此空間不準確性係經常 因錄製目的而忽略在人造頭顱/聽者前之眞實聲源, 最遠位置之聲源。總之,現行使用之人造頭顧空間 確係阻礙一完全360。音場之合成,如電腦遊戲所需之眞實 -4- [ — ' _ 本紙乐尺度過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丨0X297公潑)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狀衣1Τ----------
▼ -II - I 經浐部中决標準局只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__ , 五'發明説明(2 ) ~ 感’模擬音響及諸如此類者。 多數研%人員皆困擾於爲何所研製之人造頭顱系統係如 此地不適於前述者。有些研究人員轉向從事眞頭顱_耳系統 之測量’即以嵌微小之微音器至志願實驗者之耳翼或耳道 中I方式行之。其他之研究人員則重建各自之人造頭顱系 統’试圖改良既有之商業產品,及在某些情況下,係採志 願者心耳模供其複製與使用。在一極端範例中,美國專利 4,6S0,856 (Zuccarelli^試圖複製或模擬整個頭顱之解剖, 包括骨胳’雙螺旋橢圓形耳(聽)道’耳咽管eustachian tube ,牙齒,及皮膚,以儘可能複製得接近逼眞。 Zuccarelli甚至説明需要一頂假髮,以提供良好之前後前後 背景。顯然最後之方法,因其筇貴及操作因數(重量,巨大 與外觀),係全然不適於一製造產品。此外,該方法係不充 許建立一具有適當之左右匹配之系統,因製造中在結構中 任何聲腔之大小,形狀或位置產生微小左右差異時,係可 造成整個特性與頭顱反應傳遞功能測量之重大差異。 立體音響之首次示範,相信係於丨89〇年在巴黎舉行,冬 時係將多隻微音器成一排地放置在一舞台邊緣,每_微音 器連接至鄰近屋中之一副單獨耳機上,試聽者發現,使用 鄰近之成對耳機(而後用微音器)係可用產生具有空間特性 之眞實音響再生。第一份用模擬頭顱之音響再生方法明確 報告係出現於1927年之美國專利1,855,149,其中說明目的 在用一種方法錄音,該方法係逼眞之頭顱相關到達時間及 左右信號間之幅度差係盤旋於聲音,及重放用耳機或再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园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五、發明説明(3 器或等距配置擴立 等效聲音原點鎖'定"。’"要配置在聽者之左右’這樣," 係敘述傳統之現疋1931年疋英國專利394325(Blumlein) 器及適宜之傳/互體音響,其中係使用兩具或多具微音 量,同時用裝件’以擴音器提供之方各性可靠音 至1950年代係南去刻劃而錄取信號。立體音響錄音及再生 ’、尚未明顯地商業化。 現今,常見之立體, 塑 t a 大夕係Blumlein之調幅立體音 發立 量疋獨1早骨綠製有效地空間"配置 贫曰私度在聽者蛊立 傻 、 >、、曰态乂其左-右音量差異。此係藉”聲 像移位”万法j查士 ' 、 。可加人造混合音響及其他效果,以增 強錄骨之空間方位(言由蘇與 (至内聲學,及距離)。 _ ▲昜彔曰時’通常係使用成對之立體音響微音器,以 —員寬之(a)重登’或(b)間隔方式配置。後者係分開而再生 —演奏之原音,但1950年代以後,有段時期係使用模擬頭 顱:音方法產生雙耳信號,經實驗以改良立體音響品質。 從歷史觀點而t,"立體音響"—詞係職於195〇年代, 應用於以兩或更多傳輸波道再生之聲音。年代中,掀 起一陣使用模擬頭顱微音器技術錄音之風潮,及”雙耳"之 創製係專用於以孩方法之錄音。最近,"雙耳"一詞係也用 於合成人類頭顱及外耳聲音處理效果之電子相當件。 模擬頭顱(雙耳)錄音系統係包括一人造仿眞頭顱及有時 包括軀幹,其中安裝一對高品質微音器於耳之耳(聽)道位 置。外耳部份係根據人類平均尺寸,及用矽膠或相似材料 複製’這樣’微音器錄製之聲音係藉模擬頭顱與耳在聲音 -6-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ΐΟχ297公釐) 請 先 閲 讀 背 5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本 頁 裝 經济|部中央標Lv-局月工消费合竹社印來 五、發明説明(4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只工消贽合作社印1Ϊ 上修飾,使之具有用溢 、,用細感到的各種自然聲位置之提示。 隨著I9S0及194〇年代猶 . 仏又耳用錄骨夂粗糙與簡單人造 頭顱的發展,音塑聲定ρΕ) «予豕開始暸解頭顱結構係測 覺輔裝置及其他如聽覺防 ”f估聽 見w邊(斗塞)裝置又理想場所。随 後,在人造頭顱發展中係更加考慮音響之重要,進而考慮 ”構L、&例如’ T〇nck之論文等發表於Μ叫 10月16日刊行之J Audi〇Eng s〇c,⑷,397術頁的電子模 板曰JI4E.L.)及Burkhardt及Sachs之論文(發表於1975年7 月刊行之 J. Ac〇ust.Soc_An,⑴,214 222 頁的 Μ〇 讀及RM以咖音響研究人體測定模型)係兩件供研究 更多有關人造頭顧之最佳文件。終於明暸,早期簡單之頭 ,結構係適於作雙耳錄音之用,如代表人體解剖則甚簡 單。主要原因係早期之錄音用頭顧係裝有微音器,該微音 器i柵極係安裝得與耳廓谷底齊平(見圖1之名詞),而非在 一模擬耳道之末端。雖此不會對錄音情況造成問題,但明 顯地係不適於内耳聽覺輔助裝置發展之用,因耳道本身之 正確形狀及聲阻抗率係一重要特性。爲改正此—疏漏, Syracuse大學之Zwisl〇ky敎授建議一聲耦合器,以模擬耳 道之特性。此己在數項國内大學報告中説明,而後由 Knowles電子公司應用於KEMAR人體模擬中(美國專利編號 5,03 3,086),其係以製造觀點改良原有之結構。Zwisl〇cki耦 合器係一不銹鋼之立體結構,大小爲21 5 χ 21 5 χ 15爪爪, 在其一面形成一入口,供耦合一人造耳之用,及在其另一 相對面具有一丨2mm之微音器口。其餘田面之一,係搞合一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车(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 先 閱 讀 背 I& 之 注
I 奮 裝 訂 A7 —__ _B7 五、發明説明(5 ) 經 部 中 央 標 準 R 工 消 合 n
社 印 小型之調諧聲路旁路。各旁路係具有—特別規定之聲質 量,阻力,及聲順性,這樣,耦合器對頰率特性之整個阻 抗係匹配於平均成人之對頻率特性的阻抗,並具有達約8 kHz之最大精確度。除此以外,尚認爲其微音器薄膜之反 射表面係不同於耳鼓而無法容納。 就聲學研究而言,此種形式之由不同製造商製造之耳耦 合器以及相似之產品係適於應用於需極高精確度耳道模擬 為 < 處。但就音頻錄音而言,該耳道係呈現數項實作問 题,即耳道模擬器之主四分之—波諧振可建立一非常實質 之增強--通常在3.9 kHz時約爲1〇至15dB,及此係加於在約 2.8 kHz相等之耳廓腔實質諧振。結果係在约3让^^時得一主 要25至3G dB諧振峰値,此值係需予補償,否則錄音即會非 常不正確。該總體異常之改正係可行。用類比方法係難達 成,但用數字據波方法則非常容p但即使達成改正,仍 然係具有k噪缺點,因諧振增強係以3〇犯有效地推動反應 之非β振區朝向系統噪晋場所。此外,i 2麵微音器之使用 係非播θ A型微骨器之使用具有很差之噪音性能。根據此 理由以非耳道爲基礎之頭顱系統係仍受播音室錄音之喜 愛,該處係要求最佳之信噪比。Shaw及Teran.之研究(發 表於 1968年,刊行(J. Acoust. Soc. Am.,私(1),240-249 頁的 Shaw及R Teranshi所撰論文,題目係,,一外耳複製 印好眞耳接近一點聲源所產生之聲壓")説明聲壓級(spL)係 以’凍丨生方式自耳道入口計算至耳鼓,因此使用無耳道模擬 器之人造頭顱係屬無效。但由於所採用之實驗方法,使之
訂 請 先 閲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本 頁 裝
經"-部中央標準局P工消贤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6 ) 此結果係必須謹愼觀察,因即使採用最小測量傳感器於耳 翼或耳道係也皆實質地影嚮耳之整個聲音特性。 現今係有數種型別之商用人造頭顱。下述柯種係最常用 者,但也有其他數種小型製造商生產之曰本與美式之人造 頭顱。其主要特徵係敘述如下。 一由Bruel及Kjaer製造之著名人造頭顱,其特徵係在一人 造頭顧安裝在一軀幹模擬器上,並有消音纖維圍繞於人體 模型頸邵。該頭顱係呈一中空,,殼"之形狀,具有微音器直 接安定在頭殼總成側邊之金屬板上。頭部係可調整,這 樣’並可向前傾斜17。之角度。耳翼模擬器係矽橡膠型,除 耳道長度外,其尺寸符合IEC 959及CCITT P.58之要求, 其具有B&K4165微音器安裝在耳廓腔中。總重係7.9 kg。 另一熟知之人造頭顱,Ku8〇0 ,係Ku8〇及Ku81系列頭 厳之替代品,其係由Georg Neumann GmbH製造其自1970年 代後期開始使用。KuSO 係於1981年修改後而更名爲Ku 81,及其數處之修改係用"i"標示修改之揚聲器兼容性(此 係有關EQ濾波器之修改)。該頭顱係一固體用橡膠填充元 件’可前後分開,以接近微音器及電池室。該頭顱係裝配 人造耳道型傳聲器耦合器及使用Neumann 21mm,KM100系 具有内裝FET前置放大器之速你電容傳聲器。該頭顱係裝 有如類比濾波器之電子補償装置’該裝置係用電池驅動及 裝於頭顱之中。該頭顱係適於懸掛或用三腳架支撑,其無 肩部。該頭顱重2.7 kg及呈無光黑色。 另—熟知之人造頭顧係由頭顧聲學GbmH製造之 -9- 本祕料(eNS〉 -----·--1t.------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部中央標準局只工消贽合作社印欠 A7 ---------B7___ 五、發明説明Ϊ7~) "~—~ —--^— —顱聲學)系,统,其不⑽其他人造頭顧之處在於 :係以極簡化之結構爲基礎,發明者宣稱其係具有人類聽 覺之重要特徵。耳之形狀與頭顱之大小係依據一組簡化頭 顧結構之方程式製造。起初,其係爲汽車工業噪音測量而 發展。該頭顱係適於安裝至三腳架及具有需要時可連接之 肩部。其重量係7 kg及係無光澤之黑色。—補償單元通常 係隨頭顱供應。 二、知之人4頭顧系統係由Knowles電子公司製造之 KEMAR(聲學研究用Kn〇wles電子人體模型)。此人體模型系 =係發展於1970年代,及廣泛應用於聽覺輔助裝置之二究 與發展。該系統係可爲模組形式,包括可選用之軀幹。該 頭顧係呈中空,且可自上頭蓋骨周邊分離,及其内表面: 塗以加鉛之環氧樹脂,以衰減任何之諧接及減弱聲音穿過 頭殼之傳遞。微音器係用Zwisl〇cki耦合器安裴 方、顽成中,及耦合器之引入線係直接連接至矽橡膠耳翼之 開口處。橡膠耳翼係兩種不同類別橡膠之混合物,以使模 擬儘可能地接近人類耳朵之機械特性。另具有數種不同高 度^頸郅係可供使用。也具有不同之耳朵係可供使用。 刖述商用頭顱,無一係適於,,高音”提示及前後不分,此 係往昔使用之人造耳效果不佳之故。 有些研究人員係以眞實耳朵或雕塑成形之耳朵取模方式 複製。但此種方法係具有下列不能滿足之理由。 (a) 左右耳之匹配非常不佳,且不能改正與調整。 (b) 具有模製缺點,即會起縐紋與變形。 -10- 尺度賴 cn^-^格(2igx29_7—5 --~~~一〜
{諳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J 裴 、π A7 B7 五 發明说明(8 (C)尺寸無法控制及無法规定特殊數値。 (d)耳單凡與耳道或微音器間之匹配裝置界定不良,五人 發現匹配裝置與耳道或微音器安裝係—非常重要之特 性。 精確地模製人耳係非常困難,皆因模製零件會起縐紋之 故。而且委很難用機具製造立體結構,如需很深凹割之 耳。此可藉數體"組"達成而後再组合在—起,但此種方 式之安排困難及必須在立體上備有聯鎖凸耳。 吾人發現有很多在文獻之主張係不正確。例如,最普通 者係認爲製造耳翼,皮膚及其他所用之材料類別係很:要 及人造耳必須用膠乳或橡膠材料製造,因此種材料係具有 人類耳朵之組織或感覺.經實驗與測量發現製造耳翼之材 料,對音響而言,並不重要及皮膚模擬也無必要。 以前技藝認爲.硬質材料係不適合製造人造耳依供音響測 量用,因其特性與皮膚之差異很大。但以頭顱反應傳遞功 能測量之比較發現係恰相反,即材料之選擇並非十分重要 用硬負材料之理由係其物理尺寸恆定(橡膠耳係可塌陷及扭 曲,而使其聲腔之形狀與尺寸改變,進而實質地改變其頭 顧反應傳遞功能)。 本發明標的之一係提供—正確尺寸之人造耳翼及耳道, 且具有耷源頂點之提示及改良之前後區分,利用通常認爲 不適苴人造耳用之材料,以可控制之可重生產方式製造, 此以藉電腦控制爲最佳。 以®層方式製造立體物體之方法甚多。例如,其可發現 ---I I I---篆--- I - n τ •^"、τ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部中次標洚扃妇工消费合竹社印絮 -11- 經"-部中央標準局只工消费合竹社印製 A7 ______B7 . 五、發明説明(9 ) "' 於國際專利申請W091/12957,及WO87/07538,歐洲專利申 請〇633129Α1及〇667227A2,美國專利5,031,483及英國專利 申請 2,297516A〇 特別在美國專利5,〇31,483中係披露一種疊置複數片材方 式模製之技術,其中每片材皆經加工成形,而疊置成成 品 ° 對設計人造耳翼專家而言,通常認爲用疊置結構重組— 複製人耳係不適宜,因其會造成多層或階梯式之邊緣。給 人之第一印象係在各層交接處形成之階梯式或不整齊之結 果’會使人造耳之聲學性能降低。相反地係發現可"調整" 層片斷(毋需消除兩層間階梯式改變)及仍可獲得人造耳所 有聲學性能。 本發明之另一標的係提供一種裝置,該裝置具有適宜之 定向資訊適於供錄音及提供立體聲合成所需之適當數據。 根據本發明之一概念係提供一種製造疊層人造耳翼之方 法’該方法係包括步驟: (a) 用一第一材料構成一人類耳朵之立體模; (b) 用製模材料密封該模; (c) 加工剝落密封模,現露該模之橫截面形狀; (d) 按步驟(c)製作橫截面形狀之圖像; (e) 重複步驟(c)以在間隔之平行平面中展開方式現示模之 橫截面形狀及重複步驟(d); (f) k供自我支撑之半成品片材’其厚度應與該平行間隔 平面間之距離一致,及用步驟(d)產生之圖像複製模型 -II -- I--I . ^ n - n I n _ 丁 • · 、-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五、發明説明(10 A7 B7 經济部中央標羋局只工消资合作社印?4 耳翼之橫截面形狀,該形狀係藉易碎材料支撑每片材 料方式支撑之; (g) 爲步驟(C)現示之各橫截面形狀重複步驟(f);及 (h) 組合與黏者該片材在一起’以界定—該模之疊層複製 品。 步躁(d)最好係包括自該圖像導出數據之步驟,以供控制 —切割工具之運動方向,及步驟(f)係包括用—程式化切割 工具在步驟(d)導出之數據加工各片材之步驟。 步驟(f)最好係包括利用步驟(d)產生之圖像生產一與該圖 像一樣的掩模之步驟,及步驟(f)係包括去除未掩模材料之 步驟。 片材係應具有感光特性及未掩模之材料係以使掩模之片 材曝光及顯影。 —人造耳道最好係連接至該模之疊層複製品上。 模係可用硬塑膠製作,及製模材料係顏色不同於模之硬 塑膠。 圖像係可以電子掃瞄密封模橫截面之方式導出,或以影 印密封模橫截面之方式導出。 圖像取好係轉換成數位電子圖像。 電子圖像係可用於導出一二進位電腦控制碼,以供控制 一 C.N.C切割工具之運動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更進—步概念係」是供一疊層人造耳翼,該 耳翼係根據下之方法製造。 該耳翼最好係具有-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叠層人 --1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二 I I 策. 訂 本紙張尺纽财ί⑽丨 經济部中央榡準局只工消費合作社印^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造耳翼,其特徵份在該耳翼具有一耳廓,耳廓窩及耳道, 及該耳道之構造及配置係以與耳廓成比例,這樣,自耳道 23進口中心至耳廓I2後壁之距離(圖7之(A))係在^^^至 20mm範圍之内’自耳道23進口中心至耳廓底之距離(圖8之 (B))係在9mm至15mm範圍之内,及回轉點(圖9之所以與 耳道23進口中心之對正係大致呈水平。 在一最佳實例中,一根據申請專利範園第14項之人造耳 翼,其中耳道23之腔27係包括一正圓筒形之腔27,該腔具 有一半徑及一長度(圖13之(a)),該長度係自腔27開口端沿 腔27之中央軸線測量至微音器33壓感面34之平面29之距 離’而界定一具有3.9 KHz基本諧振之諧振腔。 該腔之尺寸係應等於腔之長(圖13之(a))與半徑和之 22mm。例如,腔之直徑係7mm,微音器33壓感面34之平面 與腔之縱軸軸線所成之角係45。,及腔之長係18 5 。 自耳道腔中央軸線至耳廓後壁之距離,最好係16 6mm(平 均値)’及自中軸線至耳廓底之距離最好係丨丨3mm(平均 値)。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概念係提供一種利用人造耳錄音之方 法’ ?亥人造耳係具有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製造的 耳翼’其中由人造耳接收之音波係轉換爲一電信號,並由 一具有信號濾波器之信號處理器處理之,頭部係傳遞由信 號處理算法導出之功能,該算法係根據相當於作錄音用之 人造耳耳翼與耳道之測量行之。 本發明係將以範例及參照隨附圖式方式説明,圖式係包 __ -14- 本...錄尺度適( CNS ) Λ4規;{^Τ^ιοχ.297公釐) " ' —I— »m 1 .^1 II 1 In - t^n 1 I K I— -I I - - I ^—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I2 ) 技; 圖1係説明一人類耳朵主要部份之簡圖; 圖2至圖5係説明使用於根據本發明構造之一人造耳的人 造耳翼之各製造階段; 圖6係説明一電腦產生之描繪根據本發明構造之一人造耳 的"線構架11 ; 圖7至圖9係一電腦產生之根據本發明構造之一人造耳的 不同耳形截面圖,以説明人造耳設計之臨界特性; 圖至圖13係説明根據本發明構造之一人造耳道適合尺 寸計算簡圖; 圖Η係説明根據本發明構造之一人造耳道及微音器之簡 圖:及 圖15係説明根據本發明構造之一人造耳端視簡圖。 經济部中决標^扃只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參閲圖1知,一人耳翼1〇(外耳翼)之主要部份係包括—稱 t爲耳舟9之皮膚縐摺周邊,一稱之爲耳廓窩u在耳翼最上 端之諧振腔,及耳廓n,其係一引至鼓膜(耳鼓)所在處耳 道(未不出)之諧振室。耳廓窩丨丨係特別反應15 KHz之高頻 率聲晋及係耳翼之一部份,其係幫助提示之形成,該提示 能使聆聽者之腦分辨自頭部前後所發出之聲音,以及聲源 之高度。耳道與内耳之組件詳情係未在圖i中示出。 參閲圖2知,係一對"參考"用之耳翼,通常係用如聚氨 醋之硬質塑膠質成。其作法係以切割方式雕刻聚氨自旨成— 人&耳翼10,及用-系列之重複迭代之實驗連續修改己雕 刻妥耳翼之物理屬性。每—雕刻物係需接受聽力測驗,以 -15- 表纸張尺度適用中國 . ;~ I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Π ) 確定空間特性及所作尺寸與形狀之調整。例如,可更改耳 廓窩腔111深度,及用應配置在耳鼓所在位置之微音器於 取其對空間特性之效果。當-滿意耳翼形狀達成時一即 適於寬闊聽者領域-而後置各耳翼10於成型確14中,如圖2 所示,及以不同於雕刻耳翼顏色之製模用環氧樹脂或樹脂 15完全包住。成型碟14係裝有一推样16自其底伸出,這 樣,成型碟即安裝至-車床(未示出)。另一種方式係成型 碟14可安裝至-銳床中加工銳作。此外,成型碟“係具有 三根窄棒或管17,以與成型碟M其座正交方式伸展。棒 係繞耳翼10配置及提供作對正及空間參考測量裝置之用。 成型碟i4連同包妥之耳翼1〇係安裝於一車床(或銑床) 中,及製模係謹愼地自最外層表面漸,及製模係謹愼地自 最外層表面漸漸向下車銑,直至耳翼1〇第一段(耳舟之尖端) 露出爲止。一更進一步之1 mm後係藉謹愼地使車床切割工 具前進1 mm之距離克完成,結果所形成之製模暴露段,包 括參考棒17,係用一掃瞄器或複印機成像。而後加工除去 更一 1 mm段及用掃瞄器或複印機使新增之1 mm段成像。一 標準之截面係如圖3所示。此過程係重複執行,直至達耳翼 10基底及包妥耳翼10之整體車銑掉爲止。通常全部過程係 包括25張以每隔1 mm之平行平面攝取的截面圖像。 耳翼1 〇之截面圖像係利用電腦小片分別各自數位化,及 數位化後之截面係經编輯,以消除錯誤與提供鄰近圖像間 所需插入或光滑。數位化圖像係用作產生全標以控制一 CNC銑床切割工具運動方向,此將於下述説明之。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釐) . I 装------ir.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f)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负工消费合作社印^ 經济部中央桴準局:只工消费合竹社印欠 A7 --- B7 , . 五、發明説明(14 ) ^ 參閱圖4知’支撑頸圈18之設計係使頸圈環繞於數位化 耳翼之母層’並藉窄至2 mm厚之膜元件12使之相連接。 以利後續之組合。夾具總成之孔19係設計使之加於每— 層。其次’每—層元件(圖4)係自1 mm厚之硬質聚苯乙晞片 材切下。切割工具係程式化,以切割出耳翼1〇之形狀,並 留有跨接支撑12伸展於耳翼段與支撑頸圈〗8之間。 在另一種替代產生一數位化圖像之形成疊層的方法中, 係利用一 CNC機具切割出一需用光刻蝕或化學侵蝕技術生 產之形狀。 例如,支撑頸圈18係可用感光聚合物,如Brewersi T1059聚銨製成。攝取之模製耳翼10截面的每一圖像係用 作製成光敏電阻罩,該罩係貼於支撑頸圈〗8表面。不需要 材料(去除係以使罩妥之支撑頸圈18曝光於紫外線及顯影 後達成。 也可用化學侵触金屬方式製作支撑頸圈1 8及以化學侵蝕 罩妥之支撑頸圈。 當疊層元件切割完成後,其係以—層接一層方式疊置於 夾具21中,如圖5所示,及其係具有定位棒22以等間隔環 繞配置於夾具21中。在此階段,疊層堆係組合成己修飾之 考耳翼10原件的量產品。首先之數層係包括一長方形安裝 基座藉跨接支撑12連接至支撑頸圈18。前數層之長方形安 裝基座及跨接支撑12係用適當之黏合劑(如使用聚苯乙缔之 溶合膠)黏合在一起。後續之疊層係以槽缝套於組合夾具2 j 之定位棒20上’僅耳翼截面形狀1 〇係黏合在一起,及跨接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Λ4規格(2丨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經米-部中央枒羋局负工消费合作社印^ A7 ----—--—___B7__ . 五、發明説明(15 ) '—' 支撑12保持不黏合,並於各層黏妥後切除之。結果係上層 (登層即6至25層係藉黏合耳翼段1Q之方式全部連接至前 層,而1至5層係藉跨接支撑2〇連接至頸圈18。以此方式黏 合之碟堆18,於组合人造耳翼時,係保持與定位棒22套 準。當膠凝固後,完成之耳翼1〇係切割下層保留之數跨接 支撑20之方式脱離頸圈丨8。 —由電腦產生之完整耳翼1〇之”線構架,,圖形係示如圖6。 當製造前述之耳翼10時,最重要係確保其臨界尺寸與物 理位置之正確。己發現之特性係極具決定性,而且係以前 技藝所未有,其特性如下: (a) 耳廊窩係必須具有適當之深度。此係難以説明與量 化,己知之以前技藝人造耳翼係不適當,及根據本發 明構成之耳翼係具有0 2 “及〇 7c,之容積,但以 〇.5cc爲最佳。 (b) 自耳道進口中心至耳廓後壁之距離(見圖7)係極具決定 性。並發現距離在1 6 mm至20 mm之間時係相當適宜及 16.6 mm之平均値係最佳(雖原型具有較大之距離(18 5 mm)仍係功能良好。 (c) 自耳道進口中心至耳廓底之距離(見圖7)係極具決定 性。並發現其平均値係必須爲11.3 mm 〇 (d) 耳廓壁之反曲點之大致水平地對正於耳道進口中心係 非常重要,如圖9所示。 發現製造之材料係不重要(恰相反於Zuccarelli之美國專利 (編號US 4,680,856)之專利申請範圍)’也發現非常柔軟之彈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I. 1 1 —1- - - - - i - I - - HI 士良 1 1 . - I m -—-i I . ^TJ > U3, 、-p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説明(16 ;)— "- 性材料與硬質塑科間係無重大差異。尺寸則係重要。及曰 好用硬免材料,因其易於處理及保持尺寸穩定。 或許有人I忍爲用丨mm厚疊層製造人造耳係非—正確方 法’(該厚度係在4層結構最終元件與製造複雜性間之適: 文撝),目T能有各叠層獨立之特性導致之聲平擾問題所 立之"階梯式"邊緣。但情況係非如此,因imm在ζ·平面 置方向)形成之梯度,對應非常高之頻率,係會超出正常ς 域範圍,該範圍通常係⑼出至加尺沿。 暸解耳道在人造頭射所擔任之角色係非常重要。第— 具以前所知之人造頭顧係不具有人造聲道,係僅插入微音 器万'耳翼中’孑草率地置微音器薄膜於將爲耳道進口之 處。其理由爲,第-,微音器之直徑,特別具有高品質者 之直徑,係大(20 mm或更大)於耳道直徑(7或8 _),這 樣,即很難安裝該微音器至—模擬耳道之結構中。第二係 微音器必須置於一腔中,因此其靈敏度份然低,及腔必須 能諧振,此外引入不需要之梳狀濾波效果。 此外,在以前係考慮聲道本身毋需產生空間效果,及全 然係由於頭顱之存在與耳翼之形狀所致。雖無例外,當以 前考慮人造耳道存在之重要性時,認爲耳道係因阻抗:配 特性或因物理原因而需要,位非因系統空間特性而需要。 事實上己有論又發表稱對空間而言係不需要耳道之存 在。顯然係有人欲設計音頻聲道,以測試置於耳道或耳塞 (:護耳器")中之助聽器的㈣,因並無法使用嵌入裝置: 音器。但在此橡境中,空間效果之相關性能係未予考慮。 -19- 經"部中央標卑局负工消费合作社印51 A7 B7 , .五、發明説明(17 ) 具有耳道模擬特性之人造頭顱之首次報告,其中一份係於 Bauer等 1966年發表之論文(B B Bauer,A J Rosenheck及 L A Abbagnaro,發表於 1967年刊行之 J. Acoust. Soc. Am.,42_, (1), 204-207頁之標題:音響測試用複製外耳論文)説明,其中耳 道尺寸係根據Olson之數據(Olson發表於(D Van Nostrand公 司,Princeton, N.J., 1960之 11 聲學工程,,559頁),22 mm長及 直徑7.6 mm。似乎可確定,其長度係自聲諧振測量反向計 算所得--其非以對目標物潛在'危險之正確測量。如其屬 實,所測得之3.9 kHz諧振用於計算一耳道長度21.99mm但 此係假設對耳道之直角之終端,此係不正確並將於下述説 明之。如以此爲基礎進行製作一具有直角終端之22 mm模 擬耳道,而後其確實具有"正確”之3 .9 kHz諧振特性。但在 下述證實一 45°之終端係確爲正確空間反應之所需,及其 長度係必須分別計算,以提供該正確之3.9 kHz諧振頻率。 耳道之基本諧振特性係一管閉封一端後應有之特性,及 當λ波之1/4波長等於管長L,人=4L時,即發生基本諧振。 假設聲音在空氣中之速度係343ms·1,諧振頻率& (kHz),即 等於343/4L (L以mm爲單位)。Bauer及其同事之耳道與前述 相較係相似於下述Torick之耳道,其特徵在具有一公認之 反應特性,其顯示該基本諧振係在3.9 kHz左右,依此公 式,其長度係等於22 mm。 E L Torick等爲人員通訊裝置聲音測試而設計之一耳道總 成係於1968年納入。其係確定測量系統之聲音負載係眞實 情況之代表,及在當時係優於"6 cc"及"2 cc"之聲耦合 -20-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 I--------------.ςτ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loriclc寺係試圖藉製造一長 五、發明説明(IS ) 器 爲1 cc,近似圓筒狀之管,達到耳道及薄膜之聲常數。 Torick等知曉Zwisl〇cki己報導耳道與耳鼓合併之有效容積存 1.6 cc ’結論係耳鼓所提供之相當容積(及其周圍)爲〇 6 ^。
Torick及其同事係進行製造一耳道集中參數之傳遞線担 模型,及沿軸線方向安裝—B&K 4132微音器(其格柵露於 外)於一階梯式管之未端,在微音器格栅前端係承載一阻尼 電阻。電阻係可調整,這樣,耳道//微音器系統之總阻拍 係相似於一眞耳之耳道。雖作者試圖複製人體配置之幾甸 圖开;?,微甘器係沿抽線方向安裝,(即與耳道元件對正)。 實際上,鼓膜係以一約45。之角度面向下(及稍微向前)方式 存在。 當更谨_地考慮耳結構(見圖〇時,應暸解其係由兩主要 諧振元件代表:即耳廓腔12及耳道(於圖未示出兩者 係以成直角万式耦合在一起(耳道入口向外開而進入耳廓^ 最深處之壁),及構成一自外界至鼓膜(於圖〗中未示出)之 連續通道。此兩諧振腔連同其耦合之方式皆係決定性之元 件,如欲製造-空間正確之人造頭顱系統時,係必須正確 地複製。不僅耳翼及耳道必須正確地複製,而且兩者間之 界面也係同等決定性重要,牿別钴甘必, ^ 符別就其幾何位置而言時爲 钬。 參閲前述之一般説明知,人類之I .蓄仏 只义耳迢係大約像一端封閉 之長22 mm及直徑約7至8 mm的圓锌形吃从 _ R形官件。此長度係對應 —約3.89 kHz之供一 90。終端用的其太,、 的基本(四分之一波長)諧振 -21- ( CNS ) A4^m ( 210Χ297^Υ"' 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瓦) 絮
1T ΑΊ _____Β7_— 丨 . 五、發明説明(19 ) 頻率。但因耳鼓係正確地以一約45。之角度面向下方式配 置’"耳道長度"究竟係眞正表示什麼?參閲圖1 〇知,其係 説明一具有45。未端管之截面圖,其係中心線距離(b),最 大長度(c)或最,]、長度(a) ?或許會期望常説之22 mm耳道長 度係該中心線尺寸(b)。但如欲製造一具有45。未端及—22 mm中心線尺寸,實際測量約爲3 kHz(與需求之3.9 kHz相差 23%)之諧振頻率的人造耳道,爲何需這樣? 答案係在藉45。末端反射之波前中,茲敘述如下。 想像一波前係沿中心線進入耳道2 3 (圖11)。其係沿中心 線(a)前進,直至遇到該未端爲止,在該點處,產生反射使 波前向下,在此情況下,係沿路徑(b)向下反射。當波前遇 到耳道底時,係沿其路徑向後反射,向上至該未端,而後 向外沿該長度至入口之外。因耳道有效長度Leff係等於中 心線距離(a)加耳道直徑(b)之半,故Leff = (a+ d/2)。 經求部中戎標準局只工消贽合作社印絮 ί I— n n n n n m . I —— i I —— I 丁 、 、一=口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想像一波前係進入且沿耳道23(圖12)上緣行進。因末端 係成45。,第一路徑之長度c係等於(a-d/2),及第一路徑之 長度係等於管之直徑d。在此情況下,有效路徑長度係等於 (a-d/2) + d。此係等於(a+ d/2),及係完全與前述相同,即 波前之路徑係在中央。檢查知,路徑可能係沿耳道之下緣 行進’其有效路徑長度也係Leff = (a+ d/2)。 簡言之,管與邊緣成45。之開口末端的有效諧振長度係等 於在入口與邊緣間中心線長度之和,加管直徑之半。用此 方法,即可計算一成45。角之耳道所需的尺寸,即生理上 之3.9 kHz諧振。如前所述,有效長度必須係22 mm,因 -22- ;氏依Λ反通用中國囤家榡车(CNS ) Λ4規格(2丨0'乂 297公釐) A7 B7 対济部中决標^局月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20 此,中心線距離必須係等於22 mm減直徑之半。如管係以7 mm直徑構成’其中心線距離係18.5 mm。一耳道23之特徵 在其末端之正確45。角,及具有3.9 kHz正確生理基本諧振 之圖13所示之尺寸。 圖13係重要説明,管之上段部非常短(長度僅爲直徑之兩 倍)。在文獻中係經常説明,耳道如一次元之波導,因在聲 歸中音波之波長係大於耳道之直徑,及不可能布橫向傳播 模式,僅有縱向之傳播。另波導現象,所知其係具局限之 結構’例如,微波傳導之光纖及集成光學裝置。此可予説 明,雖然單一模式傳播情況係在—段距離中,而工非自引 導(入口及出口)端數波長中,傳開於波導,但其不在端附 近傳開。結果,忽視耳道物理特性之重要係一項錯誤,因 耳道係”爲一次元之波導";耳鼓(或微音器薄膜)係太致接 近入口而忽視此觀點。因耳道端具有一成9〇。安裝之微音 器,如以前技藝所知,於立體聲錄音或頭類反應傳遞功能 測量需要有效空間屬性時係不正確。 有人會認爲,如果無像肌膚一樣之材料可作耳道結構之 用時,可能會有問題,作五a益姐山、工 彳-吾人發現此廷不一定成眞。在前 述之試圖質造人造耳道她出择 g/. AN ., 卞延總成時,雖然吴國專利4,68〇 856 (Μ』1)主張複製人類耳道之官能特性係屬重要,通常 係減用金屬或硬質塑料。美國專利4,68〇,856之解釋係 ”...耳這(24mm|)之前8mm最好係用橡膠質作,剩餘之 16麵係應具有—莊塑膠内層或諸如此類者,以分別模擬 中耳之纖維軟骨與骨骼部份,,。
本纸張尺度適;时_家辟(CNS -----,----- ^------、玎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3- A7 B7 經"部中央標準局妇工消贽合竹社印繁 五、發明説明(21 ) 吾人發現此種主張係不重要。 有人會認爲,-耳道之非常詳盡複製可聽係精確空間特 性所必需。♦實上,以下美國專利4,680,856咖阳 述係爲重要。 "…根據本發明之系統,在耳道中佴1女 ^ 、、、 丫保具有—靈敏之伸縮, 该伸繪係作用如一内燃引擎之消音器",及 "腔…係作用如該耳道,該腔中有—段係呈橢圓形,其軸 線上具有一轉折點,這樣,與外孔相應在前方之壁係當後 壁達上後方時,會逐漸達下前方。前者愈平,後者即:凸 起',。 與此複雜説明相反者係一簡單之金屬(或塑膠)之耳道2 3 且具有前述之尺寸特性(圖13),當與一有效之耳翼10一同 使用意或正確地耦合於)時,即能提供最佳之空間特性。此 外,用金屬(或塑膠)係可使製造容易,及提供耳道,對自 其受裝 < 結構執行拾音(顫噪聲)而言,係能有效地隔音。 有人會認爲,如使用—聲反射之微音器而非使用如鼓膜 之結構及材料時,會產生問題,但吾人發現並非如此。事 實上,耳鼓係具有約0.6之反射率,而大多數之微音器係具 有更大(反射率,〇95或更大。因此,一微音器爲端之系 统其係以較大之"Q 11爲特徵,而非代表一人之耳道,因 此 w人發現可方便地引入一重量輕之開口泡绵阻尼塞24 土人造耳道23中。此係有效地減少約5犯之諧振峰値,及不 ’7-/ 4 ?§ 4振之任何部份或該總成之空間特性。 圖14係説明安裝在根據本發明耳道總成上之一 12 mm播 I , I ^------1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4-
B7 五、發明説明(22 ) 曰用微音器的截面圖,及圖丨5係説明一完整之耳/耳道/ 微音器總成。 參閲圖I4知,人造耳道係包括一金屬或塑膠之塞26,該 塞具有一直徑8 mm直徑之正圓形腔27。一内徑7mm之銅管 28係安裝於塞26之腔27中。塞26係具有一與腔27縱軸線成 45。角傾斜之表面29。同樣地,管28之7端係終止於與表 面29相同角度之平面。管28係穿過一 2mm厚之安裝板30, 該板可使人造耳道安裝至人造耳翼10之基座。管28係自板 30伸出3 mm之距離。 一弟一塞SI係具有—位在中央,直徑12 mm之正圓筒狀 之凹邵3 2 ’及以凹邵3 2中央軸線與腔2 7之縱軸轴線相交之 方式安裝至塞24 ^ —直徑12 mm之微音器33係安裝在凹部32 中,並以該微音器之格柵34位於塞24與31相遇之平面中。 參閲圖15知,.其係一疊層式耳翼10之側視圖,該耳翼係 如前述而製造,並组合成一整體結構,以安裝—根據圖Μ 構造之人造耳道結構23。人造耳道23係藉板3〇連接至人造 耳翼10,兩結構係用螺栓栓在一起。在耳翼結構中之栓孔 係示出(圖6),但耳道之孔係未示出以求清晰。— 經消部中央標準局β工消於合作社印製 《驗用 之2 mm厚之間隔構件35係可黏於耳翼10基座。 根據本發明製造之疊層式耳翼係可用於人造頭類綠立,、 統。就事實而言,各疊層式耳翼係相同於圖像之校正。敕 (左右耳翼係藉以反順序置一组支撑18至夾具中製、 成),故可作精準之錄音,因各耳翼接收之聲淚 ^ 久你由微音岑 轉換成電氣信號,該信號可用信號處理器以 ° 筑位方式處 -25·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楚) A7 B7 ' 五、發明説明(23 ) 理,該處理器係用自與作錄音用之實際疊層式耳完全一致 之測量導出的與頭相關之傳遞函數,藉算法及濾波器處理 之。明確地而言,相同匹配之成對疊層式耳翼係可用於一 人造頭顱錄音系統,以產生適當之信號處理濾波器供其他 人造頭顱錄音系統使用,該系統係可安裝或不安裝根據本 發明製造之耳翼。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I - I. I--11 - I . - -I- . · dici -Hi -i I -!--1 ______--1 \~~T - - 、\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laims (1)

  1. 橫截 經濟部中央標丰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第871〇7681號專利_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88年5月;)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一疊層式耳翼之方 & ’其包括以下步騾 (a) 用弟一材料構成一人耳耳留、 今+翼立體模型; (b) 用製模材料包住該模型; (c) 加工除掉該包住之模 ’以顯現該模型之 面; ⑷製作步驟⑷顯現該模型橫截面之圖像; (e) 重複步騾(c)以平行間隔 知千面万式顯現該模型橫截面 及重複步驟(d); (f) 提供複數自我支撐片材材 材科 < 半成品,其厚度係逝 該平行間隔平面間距離—林 /、 離致,及利用步騾(d)產生之 圖像生產一該耳翼模型户 吳联生橫截面之複製品,其係藉 接支撐由各片材支撐; (g) 重複步驟(f),以得步驟 付艾驟(c)顯現之各橫截面形狀,及 (h) 組合其黏合成一叠之兮 遺片材,以界定該模型之一 層式複製品。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⑷係包括自圖 像導出數據之步驟,以控制—切以具之㈣方向,及 步驟(f)係包括用一程式化切划T H 丄 到工具,在步驟(d)導出之數 據控制下加工各片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並士 .、 万在其中孩步驟(f)係包括利用 步驟(d)之步驟,以生產一與兮圍僚 , 興邊圖像一致之掩模部份,及 步騾⑴係包括去除未掩模部份之材料的步驟。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片材係具有感光特 性及該未掩模部份之材制藉使該掩模片材曝^及利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7ϋ〇Χ297公釐_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橫截 經濟部中央標丰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第871〇7681號專利_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88年5月;)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一疊層式耳翼之方 & ’其包括以下步騾 (a) 用弟一材料構成一人耳耳留、 今+翼立體模型; (b) 用製模材料包住該模型; (c) 加工除掉該包住之模 ’以顯現該模型之 面; ⑷製作步驟⑷顯現該模型橫截面之圖像; (e) 重複步騾(c)以平行間隔 知千面万式顯現該模型橫截面 及重複步驟(d); (f) 提供複數自我支撐片材材 材科 < 半成品,其厚度係逝 該平行間隔平面間距離—林 /、 離致,及利用步騾(d)產生之 圖像生產一該耳翼模型户 吳联生橫截面之複製品,其係藉 接支撐由各片材支撐; (g) 重複步驟(f),以得步驟 付艾驟(c)顯現之各橫截面形狀,及 (h) 組合其黏合成一叠之兮 遺片材,以界定該模型之一 層式複製品。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步驟⑷係包括自圖 像導出數據之步驟,以控制—切以具之㈣方向,及 步驟(f)係包括用一程式化切划T H 丄 到工具,在步驟(d)導出之數 據控制下加工各片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並士 .、 万在其中孩步驟(f)係包括利用 步驟(d)之步驟,以生產一與兮圍僚 , 興邊圖像一致之掩模部份,及 步騾⑴係包括去除未掩模部份之材料的步驟。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片材係具有感光特 性及該未掩模部份之材制藉使該掩模片材曝^及利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7ϋ〇Χ297公釐_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六、申請專利範圍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顯影器去除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 該模型之疊層式複製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 材料製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 於模顏色之硬質材料。 8.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 法、閉模之一橫截面而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 模之一橫截面而成。 10. 如申清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 位化電子圖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 換成一進位電腦控制碼,供控制一 C.N.C.切割工具之運 動方向。 12. 種疊層式人造耳翼,係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方法製 造。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疊層式人造耳翼,其特徵係在 該耳翼具有一耳廓' 耳廓窩及耳道,及該耳道係依照該 耳廓製造與配置’這樣,自道23入口中心點至耳廓12後 壁之耳距離(見圖7之(A))係在15111111至2〇111111範圍以内,自 耳道23入口中心點至耳廓底之距離(見圖8之(B))係在9mni 至15mm範圍以内,及轉折點(見圖9之(c))對耳道23入 -2- 其中一人造耳道係連接至 其中該模型係用硬質塑膠 其中該製模材料係一不同 其中該圖像係藉電子掃瞄 其中該圖像係藉複製密閉 其中該圖像係轉換成一數 其中該電子圖像係用作轉 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洗格(21〇><297公釐)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中心點之準線係大致成水平。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人造耳翼,其中該人造耳道23 係包括一塞26,該塞具有一腔27通過該塞而終止於—表 面29中,該平面29係與腔27縱軸線成45。角之傾斜及—微 音器33係具有一壓感面34落於該平面29。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人造耳翼,其中該人造耳道23 係包括一正圓筒形之腔27,該腔具有一半徑及一長度(圖 13之(a)),該長度係自腔27開口端沿腔27之中央軸線測量 至微音器33壓感面34之平面29之距離,而界定一具有39 KHz基本諧振之諧振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人造耳翼,其中該腔27長度(圖13 之(&))及#玄腔之半技和係在(2〇 mm至23 mm)範圍之内。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人造耳翼,其中該腔27直徑係7 mm’該平面29之角度係45。及長度(圖13之(&))係185111111。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耳翼,其中自該耳道腔中心軸 線至該耳廓後壁之該距離係16 6 mm。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耳翼,其中自該耳道腔軸線至 該耳廓底之該平均距離係11.3mm。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耳翼,其中該耳廓窩係具有一 0.2 cc至0.7 cc間之容積。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耳翼,其中該耳廓窩之平均容 積係0.5 cc。 22. —種人造頭顱,係包括一對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製造之 疊層式耳翼。 -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妗,!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〇><297公董) Α8 BS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23. —種用人造耳錄音之方法,兮/ 曰 < 万法,该人造耳係具有如 範圍第1項之方法製造之耳翼,其中由該人造耳接 波係轉換成一電信號及藉一具有信號滤波器之信號處理 器處理,有關頭顧傳遞函數係導於信號處理算法,該算 法係根據與作錄音用之該人造耳的該人造耳翼及耳道測 量法相同之測量》 24. —種處理代表聲音之電信號的方法,係包括步驟,即用 一具有信號濾波器之信號處理器處理之步驟,信號處理 算法根據取自人造耳翼之測量導出頭顱傳遞函數之步 驟,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製造耳道之步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7107681A 1997-05-15 1998-05-18 Improved artificial ear and auditory canal system and mean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38101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GB9709848.7A GB9709848D0 (en) 1997-05-15 1997-05-15 Improved artificial ear and auditory canal system and mean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81013B true TW381013B (en) 2000-02-01

Family

ID=1081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7681A TW381013B (en) 1997-05-15 1998-05-18 Improved artificial ear and auditory canal system and mean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402782B1 (zh)
EP (1) EP0988774B1 (zh)
JP (1) JP2001525141A (zh)
CA (1) CA2287164A1 (zh)
DE (1) DE69820623T2 (zh)
GB (1) GB9709848D0 (zh)
TW (1) TW381013B (zh)
WO (1) WO199805238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7681B (zh) * 2012-12-26 2014-08-01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用於醫學教育與訓練的耳部解剖模型
TWI579812B (zh) * 2016-04-12 2017-04-21 Dual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TWI596953B (zh) * 2016-02-02 2017-08-2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錄音模組
TWI750138B (zh) * 2015-10-16 2021-12-21 美商艾孚諾亞公司 主動噪音消除系統的校準及穩定技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25898A1 (en) * 2000-01-30 2010-02-04 Pope Bill J USE OF Ti AND Nb CEMENTED TiC IN PROSTHETIC JOINTS
US6731997B2 (en) * 2001-07-26 2004-05-04 Phonak A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earing devices
EP1269794A2 (en) * 2001-07-26 2003-01-02 Phonak A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earing devices
US20040252855A1 (en) * 2003-06-16 2004-12-16 Remir Vasserman Hearing aid
AU2003275232A1 (en) * 2003-09-25 2005-05-11 Everest Biomedical Instruments Human bioelectric signal simulator
JP4521461B2 (ja) * 2008-12-25 2010-08-11 株式会社東芝 音響処理装置、音響再生装置、及び音響処理方法
WO2010099180A2 (en) 2009-02-24 2010-09-02 Robert Grant Koehler Support assembly for an ear
US8876830B2 (en) * 2009-08-13 2014-11-04 Zimmer, Inc. Virtual implant placement in the OR
US8652148B2 (en) * 2010-02-25 2014-02-18 Zimmer, Inc. Tracked cartilage repair system
WO2011161487A1 (en) 2010-06-21 2011-12-29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djustable noise cancellation
JP2013143612A (ja) * 2012-01-10 2013-07-22 Foster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サート型ヘッドホンの測定用装着部材
US20140230489A1 (en) * 2013-02-21 2014-08-21 Dimitar Milanov Decorative ear cov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9597178B2 (en) * 2013-06-05 2017-03-21 ShawHan Biomedical Co. Auricular implant
JP5762505B2 (ja) * 2013-10-23 2015-08-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耳型部、人工頭部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測定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測定方法
TWI608739B (zh) * 2015-01-16 2017-12-11 陳光超 外掛電子耳裝置與人工耳植入裝置
JP6059292B2 (ja) * 2015-06-05 2017-01-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US10798516B2 (en) 2016-05-11 2020-10-06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224796B2 (ja) * 2016-09-14 2017-11-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
US11451893B2 (en) * 2020-02-06 2022-09-20 Audix Corporation Integrated acoustic coupler for professional sound industry in-ear moni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670Y2 (ja) * 1978-06-21 1983-03-16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パイノ−ラル信号収音用の擬似耳介
US4680856A (en) * 1984-03-21 1987-07-21 Hugo Zuccarelli Process for forming an acoustic monitoring device
DE3509376A1 (de) * 1984-03-27 1985-11-07 Head Stereo GmbH Kopfbezogene Aufnahme- und Wiedergabetechnik, 8000 München Kunstkopf-messsystem
US4752352A (en) * 1986-06-06 1988-06-21 Michael Feygi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ntegral object from laminations
AT394650B (de) * 1988-10-24 1992-05-25 Akg Akustische Kino Geraete Elektroakustische anordnung zur wiedergabe stereophoner binauraler audiosignale ueber kopfhoerer
US5597380A (en) * 1991-07-02 1997-01-28 Cochlear Ltd. Spectral maxima sound processor
US5553152A (en) * 1994-08-31 1996-09-03 Argosy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gnetically controlling a hearing ai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7681B (zh) * 2012-12-26 2014-08-01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用於醫學教育與訓練的耳部解剖模型
TWI750138B (zh) * 2015-10-16 2021-12-21 美商艾孚諾亞公司 主動噪音消除系統的校準及穩定技術
TWI596953B (zh) * 2016-02-02 2017-08-2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錄音模組
US9860631B2 (en) 2016-02-02 2018-01-02 Merry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Sound recording module
TWI579812B (zh) * 2016-04-12 2017-04-21 Dual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88774A1 (en) 2000-03-29
JP2001525141A (ja) 2001-12-04
EP0988774B1 (en) 2003-12-17
GB9709848D0 (en) 1997-07-09
CA2287164A1 (en) 1998-11-19
WO1998052382A1 (en) 1998-11-19
US6402782B1 (en) 2002-06-11
DE69820623T2 (de) 2004-12-30
DE69820623D1 (de) 200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81013B (en) Improved artificial ear and auditory canal system and mean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661823B (zh) 耳机
JP6317025B2 (ja)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US6795556B1 (en) Method of modifying one or more original 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AU2010306204B2 (en) Individually tailored soft components
TW468355B (en) One-size-fits-all uni-ear hearing instrument
CN106465009B (zh) 耳插入设备
CN102239708A (zh) 助听器耳机和制造助听器耳机的方法
JPH01117599A (ja) 収音装置
CN104322078B (zh) 类人耳模拟器
Rudmose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6 dB
CN109391867A (zh) 声学装置
Hiipakka Estimating pressure at the eardrum for binaural reproduction
GB2537353A (en) Earphone
US5793873A (en) Sound cap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Xiang et al. A miniature dummy head for binaural evaluation of tenth-scale acoustic models
JP7291317B2 (ja) フィルタ生成方法、収音装置、及びフィルタ生成装置
US3513937A (en) Acoustic transducer
ES2588394B2 (es) Maniquí acústico virtual para la toma de sonido biaural
Dittberner A three dimensional instrument-based approach to estimating the directivity index and predicting the directional benefit of directional microphone systems in hearing aids
JPS59223098A (ja) 電気音響学的録音システム
TR201619239A2 (tr) Holografi̇k ses kayit terti̇bat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