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78262B -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ular transmission - Google Patents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ular transmiss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78262B
TW378262B TW086113737A TW86113737A TW378262B TW 378262 B TW378262 B TW 378262B TW 086113737 A TW086113737 A TW 086113737A TW 86113737 A TW86113737 A TW 86113737A TW 378262 B TW378262 B TW 3782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shift
pressure
oil
s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6113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Osahide Miyamoto
Tatsuyuki Ohashi
Hiromitsu Ishibashi
Yoshiharu Saito
Kaname Tokida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78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782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61/06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 F16H61/061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controlling rate of change of fluid pressure using electric contro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510/00Inpu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510/06Combustion engines, Gas turbines
    • B60W2510/0638Engine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710/00Output or target parameters relating to a particular sub-units
    • B60W2710/06Combustion engines, Gas turbines
    • B60W2710/0644Engin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3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 F16H2059/363Rate of change of input shaft speed, e.g. of engine or motor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3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 F16H59/4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dependent on a comparison between speeds
    • F16H2059/465Detecting slip, e.g. clutch slip ratio
    • F16H2059/467Detecting slip, e.g. clutch slip ratio of torque conver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2061/0075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ntrol method
    • F16H2061/0087Adaptive control, e.g. the control parameters adapted by lear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36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 F16H61/0265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Description

B7_ 五、發明説明(/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傺有關對於具有由複數油壓連接元件之選擇 作動所建立之複數變速檔,對引擎經由流體扭矩變速機 所連接之車輞用油壓作動式變速機之控制裝置。 〔先前技術〕 » 力前,於此種控制裝置,在慢速換檔時,首先降低解 除側油壓連接元件之油壓,藉該連接元件之滑移擻起引 $來升高變速機之輸入旋轉速度,當變速機之輸出入速 度比(輸出軸旋轉速度/輸入側旋轉速度)降低至以慢 速換檔所建立之變速檔之齒輪比大致相等之同步領域時 ,連接建立該變速檔之連接側油壓連接元件,就得以進 行圓滑之慢速換檔。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引擎與變速機之間裝設流體扭矩變速機時,由於流 體扭矩變速機之滑移而引擎旋轉速度為較變速機之輸入 軸旋轉速度更上升。尤其,緩慢地踩蹈油門(accelerator) 時,若車速沒有變化時由於流體扭矩變速機之滑移而只 增加引擎旋轉速度,有時在此狀態下開始慢速換檔。此 時,開始慢速換檔後若發生解除側油壓連接元件之滑移 時,變速機之輸入軸旋轉速度會急增至接近於引擎旋轉 速度,輸出入速度比急速地減少,在連接側油壓連接元 件之油壓還沒有充分升壓之前輸出入速度比就降低於同 步領域,在同步時就不能連接連接側油壓連接元件。若 依據此就會發生引擎之過度升壓而會發生衝擊。 -3- 本纸張尺度適用t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A7 _B7__ 五、發明説明(> ) 本發明傺有鑑於以上事項,提供一種即使由於流體扭 矩變速機之滑移而發生引擎旋轉速度之上升也可進行圓 滑之慢速換檔之控制裝置。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係對於具有由複數油壓 連接元件之選擇作動所建立之複數變速檔的引擎,經由 流體扭矩變速機所連接之車輛用油壓作動式變速機之控 制裝置,其特徽為備有:由起因於流體扭矩變速機滑移 之引擎旋轉速度之上升,檢測在開始慢速換檔時之引擎 旋轉速度之變速進行程度之裝置,與在慢速換檔時所解 除之解除側油壓連接元件之慢速換檔中之油壓,因應於 變速進行程度做升壓修正之修正裝置。 此時,上述變速進行度檢測裝置,偽由檢測開始慢速 換檔時之引擎旋轉速度之裝置,與檢測開始慢速換檔時 之變速機輸入旋轉速度之裝置,與將結束慢速換檔時之 流體扭矩變速機之預定速度比視為基準速度比,從該基 準速度比與開始慢速換檔時之上述變速機輸入旋轉速度 所求得之引擎旋轉速度視為基準引擎旋轉速度,從該基 準引擎旋轉速度與開始慢速換檔前之變速比與結束慢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ΐ-Γ----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旋述目加升 擎上述比之 引之上之置 標時與值裝 目慢值差正 為變差之修 視始之度述 度開度速上 速為速轉由 轉做轉旋X, 旋,旋擎,3? 擎度擎引佳 引程引準較 之行準基成 得進基述構 求速述上所 所變上與置 比述與度裝 速上度速算 變將速轉計 之,轉旋之 後度旋擎算 檔速擎引計 換轉引標以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R7 五、發明説明 ( 3 ) 1 1 I 壓 修 正 值 » 係 對 於 基 準 修 正 值 乘 法 上 述 比 來 算 出 較 佳 〇 1 | 依 據 本 發 明 $ 在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由 於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俄 1 1 之 滑 移 如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已 經 上 升 時 9 解 除 側 油 暖 連 接 元 請 先 1 1 件 之 油 壓 受 到 升 壓 修 正 9 就 由 該 連 接 元 件 之 連 接 力 可 抑 閲 1 I 制 變 速 機 輸 出 入 速 度 比 之 降 低 〇 這 樣 t 就 可 延 長 輸 出 入 背 面 之 I 速 度 比 降 低 到 同 步 領 域 之 時 間 f 在 其 時 段 充 分 升 壓 連 接 注 意 1 側 油 壓 連 接 元 件 之 油 壓 9 在 囿 步 時 點 就 可 連 接 連 接 侧 油 爭 項 再 1 | 壓 連 接 元 件 而 可 進 行 圓 滑 之 慢 速 換 檔 〇 % 寫 ^―· I 測 本 按 % 於 後 之 實 施 形 態 9 係 相 當 於 上 述 變 速 進 行 度 檢 頁 1 1 裝 置 i 為 第 14 圖 之 S108 -4 * S108 -5之 步 驟 9 S108 -4之 步 1 1 驟 為 相 當 於 撿 測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之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及 變 速 1 1 機 輸 出 入 旋 轉 速 度 之 裝 置 t 而 S108 -5之 步 驟 為 相 當 於 上 1 # 述 計 算 裝 置 〇 又 ,相當於上述修正裝置為S108- 5, S108-6 之步 驟 ,而上逑K (e f Γ m)為 相 當 於 上 述 比 $ QDN0FFZ0為 相 Γ·/ I 當 於 上 述 基 準 修 正 值 QDH0FFZ 為 相 當 於 升 壓 修 正 值 〇 1 I C 發 明 之 實 施 形 態 ] 1 1 參 照 第 1 圖 9 1 俗 表 示 實 行 前 進 4 棺 倒 車 1 檔 之 油 壓 9 作 動 式 變 速 m 9 該 變 速 饿 1 $ 偽 備 有 * 引 擎 經 由 流 髏 扭 1 矩 變 速 機 2 所 連 接 之 輸 入 軸 3 對 於 輸 入 軸 3 經 由 齒 輸 1 1 糸 4 而 經 常 所 連 接 之 中 間 軸 5 1 以 及 具 有 對 於 車 顆 之 驅 1 I 動 軸 所 連 接 之 差 速 齒 輪 6 上 之 最 後 齒 輪 6 a 所 嚙 合 軸 端 之 1 Ί 輸 出 齒 輪 7s 之 輸 出 軸 7 〇 按 * 圖 面 上 最 後 齒 輪 6 a 與 輸 出 1 I 齒 輪 7a 與 輸 出 齒 輪 7a 雖 然 離 開 t 但 是 9 此 傺 由 於 圖 面 為 1 | 展 開 圖 » 所 以 實 際 上 兩 齒 輪 6 £ 1 1 7ε >為 互 相 嚙 合 〇 I 1 -Σ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 五、發明説明(f) 在中間軸5與輸出軸7之間,並設有1速檔與2速檔 之傳動条Gl, G2,在輸入軸3與輸出軸7之間,並設有 3速檔與4速檔之傳動糸G3, G4與倒車傳動条GR。並且 ,在中間軸5上,裝設有分別介入1速與2速傳動糸G1 ,G 2之油壓連接元件之1速與2速之油壓離合器C 1 , C 2 * ,同時,在輸入軸3上,設分別介於3速與4速之傳動 条G3, G4之油壓連接元件之3速與4速之油壓離合器C3 ,C4,而連接各油壓離合器Cl, C2, C3, C4時將可選擇 性地建立所對應之各傳動条Gl, G2, G3, G4。倒車傳動 糸GR,僳構成為可共用4速傳動条G4與4速油壓離合器 C4,輸出軸7上之選擇齒輪8在圖面以左方之前進側與 右方倒車側之切換動作,將該齒輪8藉嚙合於4速傳動 条G4與倒車傳動糸GR之各從動齒輪之各從動齒輪G4a, GRa ,變成可選擇性地建立4速傳動条G4與倒車傳動条 GR。按,在倒車傳動条GR裝設有圖外之惰齒輪(idle gear)。圖中9僳裝設於輸出軸7之停車齒輪(parking gear) 〇 上述各油壓離合器Cl〜C4傺由第2圖所示之油壓迴路 來控制供排油。油壓迴路,係備有;由引擎經由流體扭 矩變速機2之機殼所驅動之齒輪泵所構成之油壓源10, 與連動於車室内之選擇桿所切換操作之手動閥11,與換 槽閥單元12(shift valve unit),與換檔閥單元12上游 側之切換閥1 3 ,與連接於切換閥1 3之第1與第2之一對 調壓閥14i , 142 ,與連接於選擇齒輪8之叉8a(fork)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J------------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5 ) 之前進後退之伺服閥15,與進行換檔闊單元12及切換閥 13之切換控制之第1至第3之三個電磁閥16i , 162 , 163,與進行第1與第2調壓閥14i, 142之調壓控制 之第1與第2之一對電磁比例閥17η, 172 。圖中A1〜 Α4係為了緩+衝各油壓離合器C1〜C4之急遽油壓變化所裝 設之蓄壓器(accumulater)。 手動閥11,係可切換自如於停止位置之「P」,與倒 車位置之「Rj ,與中立位置之「N」,與.1速至4速之 自動變速位'置之「D4」,與1速至3速之自動變速位 置之「D3」,與2速保持位置之「2」,與1速保持位 置之「1」之合計7個位置。 在手動閥11之「D4」位置,係連接於油壓源1〇之第 1油路L1為連接於接在切換閥13之第2油路L2,從第 1油路L1向第2油路L2供給由調節器18調壓為一定管路 壓力之液壓油,此液壓油經由切換閥13與換檔閥單元12M 選擇性地供油給1速至4速之油壓離合器C1〜C4,而進 行1速至4速之自動變速。玆參照第3圔就換檔閥單元 1 2 ,切換閥1 3 ,調壓閥1 4 i , 1 4 2詳述如下。 換檔閥單元12傺由笫1 至第3之三個換擋閥12工 1 , 122, 123所構成,將第1換檔閥12α對於切換閥13 經由第3與第4之二個油路L3, L4連接,將第2換檔閥 122對於切換閥13經由第5與第6之二個油路L5, L6連 接。第1與第2兩換檔閥12i, 122係經由第7至第9 之油路L7, L8, L9連接,又,第3換檔閥123係對於第 -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V 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B7 __ 五、發明説明u ) 1換擋閥12t經由第10與第11之二個油路L10, L11連接 ,同時對於第2換檔閥122經由第12油路L12連接。 1速油壓離合器C1係經由第13油路L13連接於第2換 檔閥122,2速油壓離合器C2經由第14油路L14連接於 第1換檔閥12t,3速油壓離合器C3經由第15油路L15 連接於第2換檔閥122 , 4速油壓離合器C4經連接於該 離合器C4的第16油路L16在手動閥11之「D4」,「D3 j ,「2」,「lj之位置所連接之第17油路_L 17連接於第 1換檔閥12 i 。 第1換檔閥12i,係藉彈簧1213向右方位置推壓, 同時係Μ第1電磁閥16i所控制之第18油路L18之油壓 向左方位置推壓,第2換檔閥122,係藉彈簧12 2 3向 右方位置推壓,同時以第2電磁閥16 a所控制之第19油 路L19之油壓往左方位置推壓。第3換檔闊123 ,係藉 彈簧12 33往右方位置推壓,同時在手動閥11之「2j 「1 j K外之位置連接於第1油路L1的第21油路L21之油 壓往左方推壓,在手動閥11之「D4j位置係經由第21 油路L21所輸入之管路壓力保持於左方位置,第10油路 L10係連接於第3換擋閥123之排油口 123b,同時連 接第11油路L11與第12油路L12。 在手動閥11之「D4」位置之1速行駛時,將第1換 檔閥121切換至左方位置,將第2換檔闕122切換至右 方位置,若依此,1速油壓離合器C1用之第13油路L13 經由第2換檔閥122與第8油路L8與第1換檔閥12i , 一 8 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AI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五、發明説明(7 ) 連接於對切換閥13之第2連接油路之第4油路L4。此際 ,2速油壓離合器C2用之第14油路L14 ,係經由第1換 檔閥與第10油路L10連接於排油路之第3換檔閥123 之排油口 123 b, 3速油壓離合器C3用之第15油路L15, 係連接於排油路之第2換檔閥122之排油口 122b, 4 速油壓離合器C4用之第16油路L16係經由第17油路L17 與第1換檔閥12i與第11油路L11與第3換檔閥123與 第12油路L12與第2換檔閥122 ,連接於切換閥13之 第4連接油路之第6油路L6。 2速行駛時,係將第2換檔閥122向右方位置保持之 狀態下將第1換檔閥右方位置切換,若根據此,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速油壓離合器C2用之第14油路L14係經由第1換檔閥 12 t與第9油路L9與第2換檔閥12 2連接於對切換閥13 之第3連接油路接於第5油路L5,同時1速油壓離合器 C1用之第13油路L13為經由第2換檔閥122與第8油路 L3與第1換檔閥12i,連接於對切換閥13之第1連接油 路之第3油路L3。此際,3速油壓離合器C3用之第15油 路L15 ,係與1速行駛時同樣,連接於第2換檔閥122 之排油口 122b, 4速油壓離合器C4用之第16油路L16, 係經由第17油路L 接於排油路之第1換檔閥1 2 t之排 油口 1 2 i b 〇 3速行駛時,係將第1換檔閥12i向右方位置保持之 狀態下將第2換檔閥122向左方位置切換,若根據此, 3速油壓離合器C3用之第15坤路L15經由第2換檔閥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貞工消費合作社印裂 五、發明説明< 8 ) 1 1 12 2 與 第 7 油路 L7與 第 1換檔 閥 12 i連接於第4油 路14 1 1 » 同 時 2 速 油壓 離合 器 C2用之 第 14油路L14經由第 1換 1 I 擋 閥 12 1 與 第9 油路 L9與第2 換 檔閥12 2連接於第 6油 請 1 路 此 * 先 1 L6 〇 際 ,1 速油 壓 離合器 C1用之第13油路L13 係連 閲 1 接 於 第 2 換 檔閥 12 2 之 排油口 12 2 b , 4速油壓離合器 背 1 之 1 C4用 之 第 16油路 L16 與2速 行 駛時同樣經由第17油路 注 意 1 1 L17 連 接 於 排油 路之 第 1換擋 閥 1 2 1之排油口 1 2 1 b 0 事 項 1 I 再 瞧 \ 狀 4 速 行 駛 時, 係將 第 2換擋 閥 1 2 2仍向左方位置保持之 § 寫 本 % 態 下 將 第 1換 檔閥 12 1向左 方 位置切換,若根據 此, 頁 1 I 4 速 油 壓 離 合器 C4用 之 第16油 路 L16經由第17油路 L17 1 1 與 第 1 換 檔閥1 2 1 與第 11 油路L 1 1與第3 1 1 換 檔 閥 12 3 與第 12油 路 L12與 第 2換檔閥12 2連接 於第 訂 5 油 路 L5 » 同時 3速 油 壓雛合 器 C3用之第15油路L15經 1« 由 第 2 換 檔 閥12 2與 第 7油路 L7與第1換檔閥12 i 連接 I 於 第 3 油 路 L3 〇 此際 9 1速油 壓 雔合器C1用之第13油路 1 1 L13 係 與 3 速行 駛時 同 樣連接 於 第2換擋闕12 2之 排油 1 1 P 12 2 b, 2 速油壓離合器C2用之第14油路L14 ,與1 9 速 行 駛 時 同 樣經 由第 1 換擋閥 12 i與第1 0油路L 1 0 連接 1 於 排 油 路 之 第3 換檔 閥 12 3之 排 油口 1 2 3 b 〇 1 1 在 切 換 閥 13連 接有 屬 於管路 壓 力油路上之上述第 2油 | 路 L2 » 與 屬 於第 1至第4 連接油路 之上述第3至第6 油路 V 1 L3 9 L4 ,L5, L6, 與第 4 調壓閥11 所調壓之屬於第1油壓 1 1 油 路 之 第22油路L22 , 與 第2 ‘調壓閥142所調壓之颶於第2 1 I 油 壓 油 路 之 第23油路 L23 〇 W 換 閥13 ,係輸出於連 接在 1 1 -10-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丨Ο κ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__ 五、發明説明(f) 第1油路L1之調節閥19下游側之第24油路L24 ,並以較 管路壓力更低之一定油壓(以下,稱為調節壓)推壓屬 於第1切換位置之右方位置,並由彈簧13a及第3電磁 閥163所控制之第20油路L 20之油壓推壓於篇第2切換 位置之左方位置。 若切換閥13位於右方&置時,不僅第3油路L3為連接 於第22油路L22,同時第5油路L5為建接於第23油路L23, 將第3與第5之各油路L2 , L5之油壓分別可由第1與第 2各調壓閥14 ^ , 14 2調節壓力。此際,第4油路L4為 連接於第2'油路L2,第6油路L6傜連接屬於排油路切換 閥13之排油口 13b 。 若切換閥13位於左方位置時,不僅第4油路L4連接於 第22油路L22 ,同時第6油路L6連接於第23油路L23 , 將第4與第6之各油路L4, L6之油壓分別可由第1與第 2各調壓閥1“ ,142調節壓力。此際,第3油路L3為 連接於屬排油路之切換閥13之排油口 13c ,而第5油路 L5為連接於第2油路L2。 將第1換檔閥12i位於左方位置,將第2換檔閥122 位於右方位置,將1速油壓離合器C1連接於第4油路L4 之1速時,切換閥13為被切換保持於右方位置,第4油 路L4為連接於第2油路L2。這樣,1速油壓離合器C1之 油壓(以下,稱為1速壓)變成管路壓力,以該離合器 C1之連接而建立1速傳動条G1。 以第1與第2之兩換檔閥12^ , 122做為右方位置, -1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洛(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T'-----3,-------w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 五 '發明説明(10 ) 將1速油壓離合器C1連接於第3油路L3,將2速油壓離 合器C2連接於第5油路L5之2速時,切換閥13被切換保 持於左方位置,不僅第3油路L3連接於排油口 13c ,同 時第2油路L2將連接於第5油路L5。這樣,1速壓降低 為大氣壓而解除1速油壓離合器C1之連接,另一方面, 2速油壓離合器C2之油壓(以下,稱為2速壓)就變成 管路壓力,由該離合器C2之連接而建立2速傳動糸G2。 從1速向2速作快速換檔時,將切換閥.13置於1速時 之位置,亦即•仍保持於右方位置之狀態,首先,將第 1與第2之兩換檔閥12i,122切換為2速時之狀態。 此時,分別連接於1速與2速之油壓離合器Cl, C2之第 3與第5油路L3, L5,係分別連接於第22與第23之油路 L22 ,L23 。所以,不僅由第1調壓閥14x來控制1速壓 之降歷特性,同時由第2調壓閥14 2就可控制2速壓之 升壓特性,就可實行從1速向2速圓滑之快速換檔。並 且,結束變速之後將切換閥13切換至左方位置,從1速 油壓離合器C1M不烴由第1調壓閥排油,同時對於 2速油壓離合器C2M不經由第2調壓閥142供給管路壓 力之壓力油。 從2速K慢速換楢為1速時,將第1與第2之兩換擋 閥12ι , 122仍保持於2速時之狀態下,首先,將切換 閥13從2速時之位置切換為1速時之位置•亦即,從左 方位置切換為右方位置。若根據此•與從1速到2速之 快速換擦時同漾,1速與2速之油壓離合器Cl,C2分別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連接於第22與第23之油路L22 , L23 。所以,由第1調 /壓閥14i來控制1速壓之升壓特性,同時可由第2調壓 閥14 2就可控制2速壓之降壓特性,可進行從2速向1 速之圓滑慢速換檔。並且,结束變速後將第1與第2兩 換檔閥12i , 122切換為1速時之狀態,將2速油壓離 合器C2連接於第3換檔閥123之排油口 123b,從該離 合器C2M不經由第2調壓閥142排油,同時對於1速油 壓離合器C1與1速時同樣Μ不經由第1調.壓閥14a_供給 管路壓力之液壓油。 將第1換擋閥12i位於右方位置,第2之換擋閥122 位於左方位置,將2速油壓離合器C2分別連接於第6油 路L6,將3速油壓離合器C3連接於第4油路L4之3速時 ,切換閥13被切換保持於右方位置,並與1速時同樣, 第6油路L6連接於排油口 13b ,同時第4油路L4連接於 第2油路L2。這樣,2速壓降低為大氣壓而解除2速油 壓離合器C2之連接,另一方面,3速油壓離合器C3之油 壓(K下,稱為3速壓)就成管路壓力,由該離合器C3 之連接而建立3速傳動糸G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讀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從2速向3作快速變換檔時,將切換閥13置於2速時 之位置,亦即,仍保持於左方位置之狀態,首先,將第 1與第2之兩換檔閥12i , 122切換為3速時之狀態。 此時,分別連接於3速與2速之油壓離合器C3 , C2之第 .4與第6油路L4, L6係分別連接於各第22與第23之油路 L22 , L23 。所M,由第1調壓閥14〇_來控制3速壓之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12 )> 升壓特性,同時由第2調壓閥142可控制 2 速壓之降 壓特性,可從2速向3速進行圓滑作快速換擋。並且, 结束變速之後將切換閥13切換至右方位置,從2速油壓 離合器C2K不經由第2調壓閥142排油,同時對於3速 油壓離合器C3M不經由第1調壓閥143_供給管路壓力之 液壓油。 從3速慢速換檔為2速時,將第1與第2之兩換檔閥 12t, 122仍保持於3速時之狀態下,首.先,將切換閥 13從3速時之位置切換為2速時之位置,亦即,從右方 位置切換為左方位置。若依據此,與從2速到3速之快 速變擋時同樣,3速與2速之油壓離合器C 3,C 2!分別連 接於第22與第23之油路L22 , L23 。所Μ,由第1調壓 閥14i來控制3速壓之降壓特性,同時由第2調壓閥 142就可控制2速壓之升壓特性,可進行從3速向2速 之圓滑慢速換擋。並且,结束變速後將第1與第2兩換 檔閥12ι , 122切換為2速時之狀態,將3速油壓離合 器C3連接於第2換檔閥122之排油口 122b,從該離合 器C3K不經由第1調壓閥排油,同時對於2速油壓 驊合器C2與2速時同樣Μ不經由第2調壓閥142供給管 路壓力之液壓油。 將第1與第2兩換檔閥12i , 122位於左方位置,3 速油壓離合器C3連接於第3油路L3, 4速油壓離合器C4 連接於第5油路L5之4速時,切換閥13被切換保持於左 方位置,並與2速時同樣,不僅第3油路L3連接於排油 (諸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___ Β7 _ 五、發明説明(15 ) 口 13c ,同時第5油路L5連接於第2油路L2。這樣,3 速膣降低為大氣壓而解除3速油壓雔合器C3之連結, 另一方面,4速油壓離合器C4之油壓(K下,稱為4速 壓)就成管路壓分,由該離合器C4之連接而建立4速傳 動糸G4。 從3速向4速作快速換檔(upshift)時,將切換閥13置於3速時 之位置,亦即,仍保持於右方位置之狀態,首先,將第 1與第2之兩換檔閥12i,122切換為4.速時之狀態。 此時,分別連接於3速與4速之油壓離合器C3, C4之第 3與第5油路L 3, L5,係分別接於第22與第23之油路 L22 , L23 。所以,由第1謂壓閥14丄來控制3速壓之降 壓特性,同時由第2調壓閥142可控制4速壓之升屋 . 從3 速向4速可進行圓滑之快速換檔。並且,结束 變速之後將切換閥13切換至左方位置,從3速油壓離合 器C3K不經由第1調壓閥14 1排油,同時對於4速油蜃 離合器C4K不經由第2調壓閥142供給管路壓为之液壓 油。 / 從4速慢速換檔為3速時,將第1與第2之兩換擋閥 12ι, 122仍保持爲4速時之狀態下,首先,將切換閥 13從4速時之位置切換為3速時之位置,亦即,從左方 位置切換為右方位置。若秘據此,與從3速到4速之快 速換擋時同樣,3速與4速之油壓離合器C3, C4分別連 接於第22與第23之油路L22 , L23 。所由第1調壓 閥14i來控制3速壓之升壓降性,同時由第2調壓閥 -1 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家標準(CNS ) A4说格(210·〆297公釐) ----〆,'於--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I--------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4 ) 1 1 14 2 可 控 制 4 速 壓 之 降 壓 特 性 9 可 從 4 速 向 3 速 圓 1 1 1 滑 地 實 行 慢 速 換 擋 Ο 並 且 ψ 结 束 變 速 後 將 第 1 與 第 2 兩 1 1 換 檔 閥 12 1 > 12 2 切 換 為 3 速 時 之 狀 態 9 將 4 速 油 壓 離 請 先 1 1 合 器 C4 連 接 於 第 1 換 檔 閥 12 1 之 排 油 P 12 1 b , 並從4 閲 讀 j匕 1 I 速 油 壓 離 合 器 C4K 不 經 由 第 2 調 壓 閥 14 2 排 油 $ 同 時 對 月 面 之 I 1 於 3 速 油 壓 離 合 器 C3K 不 經 由 第 1 調 壓 閥 14 1 供 給 管 路 注 意 1 1 事 壓 力 之 液 壓 油 Ο 項 再 1 第 1 與 第 2 各 調 壓 閥 14 1 » 14 2 * 係 由 各 彈 簧 14 1 a 寫 λ 9 14 2 a與第22與第23之各油路L22 9 L23 之油壓, 推 頁 1 1 壓 於 連 接 在 各 排 油 Ρ 14 1 b, 14 2 b之 右 方 排 油 側 9 又 » 1 I 由 第 1 與 第 2 之 各 電 磁 比 例 閥 17 1 t 17 2 輸 出 側 之 第 25 1 1 與 第 26之 各 油 路 L25 L26 之 油 壓 9 將 第 22 與 第 23之 各 訂 油 路 L22 > L23 推 壓 於 連 接 第 2 油 路 L2左 方 之 給 油 側 f t · V* . 這 樣 9 第 22與 第 23之 各 油 路 L22 > L23 之 油 壓 9 係 比例 1 1 於 各 電 磁 比 例 閥 17 1 » 17 2 之 輸 出 壓 而 増 減 〇 然 而 欲 1 1 減 輕 變 速 衝 擊 時 > 就 需 要 解 放 側 之 油 壓 離 合 器 與 連 接 側 1 之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速 過 渡 領 域 之 微 妙 的 油 壓 控 制 〇 在 本 實 施 形 態 t 係 在 结 束 變 速 之 後 1 使 連 接 側 與 解 決 側 之 1 1 油 壓 離 合 器 不 經 由 調 壓 閥 14 1 9 14 2 來 供 排 油 ♦ 所 以 1 1 9 調 壓 閥 1 4 1 » 14 2 係 只 要 分 擔 在 較 低 壓 力 之 連 接 於 過 1 1 渡 領 域 之 油 壓 控 制 就 可 Μ 提 高 油 壓 控 制 之 分 解 能 » 而 1 I 可 用 良 好 精 確 度 進 行 在 變 速 時 的 連 接側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1 1 升 壓 特 性 及 解 放 側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降 壓 特 性 9 在 連 接 於 過 1 1 渡 領 域 之 微 妙 控 制 〇 1 1 -16-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5 ) 在第1與第2兩電磁比例閥17i , 172係經由第24油 路L2 4輸入調節壓力,在此,做為第1電磁比例閥17i 係使用在不通電時輸出壓最大(調節壓)者,第2電磁 比例閥172使用在不通電時輸出壓為最小(大氣壓)者。 又,第1電磁閥16 i,係經由第24油路L24經由缩孔 16ia所連接之第18油路L18以開放於大氣之2路閥 所構成,不通電時關閥而將第18油路L18油壓變成高壓 (調節壓> 。 . 第2與第3之各電磁闊162, 163,係將其輸出側之 第19與第20之各油路L19 , L20連接於第24油路L24之 供油位置,與斷絶此建接將該油路L19 , L20切換自如 於建接於各排油口 162 a, 163 a之排油位置由切換自如 之3向閥所構成,在不通電時切換為供油位置將使第19 與第2 0之各油路L19 , L20之油壓成為高壓(調節壓)。 又,亦可考慮將第2與第3之電磁閥16 2, 16 3與第 1電磁閥16i由同樣之2路閥(two way valve)所構成。 然而,2路閥偽開閥時之洩漏量變多,又,低溫時開闊 也會産生殘壓,所以•控制之響應性會變壊。於是,在引 擎轉數降低之1速之緩行時或停止時係從油壓源W之排 出油量會減少,所以需要減少洩漏量。並且,1速時, 將第2換檔閥122與切換閥13位於右方位置,需要使第19 與第20之油路L19 , L20成為大氣壓,若將第2與第3電 磁閥162 ,163以2路閥構成時則洩漏量會成過大。考慮 此點,又,考盧需要將響應性良好的切換閥13之切換控 -17- 本紙译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現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m I 衣------Φ丨、"---- A7 B7 五、發明説明(lb ) 制Μ第3電磁閥163進行,在本實施例,係將第2 ,第 3電磁閥162 , 163以3通閥(three way valve)構成,並 考慮其空間而只將第1電磁閥16i以小型之2路閥所構成 在手動閥11之「〇4 j位置之1速至4速時在各變速 時,第1至第3電磁閥16ι, 162, 163之通電狀態, 與第1 ,第2換檔閥12i , 122及切換閥13之位置,與 第1 ,第2調壓閥, 142之輸出壓(第22,第23油 路L22 , L23之油壓)係如下表。 . (讀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哀---- 1 - -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18 — 訂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7 7 A B 五、發明説明(17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速 1㈡2 2速 2㈡3 3速 3㈡4 4速 第1電磁閥 X 〇 〇 〇 〇 X X 第2電磁閥 〇 〇 〇 X X X X 第3電磁閥 〇 〇 X X 〇 〇 X 第1換檔閥 左 右 右 右 右 左 左 第2換檔閥 右 右 右 左 左 左 左 切換閥 右 右 左 左 右 右 左 第1調壓閥 高 高Θ低 低 低高 高 高㈡低 低 第2調壓閥 低 低Θ高 高 高钤低 低 低44高 高 (〇…通電,X…不通電) -1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8 ) 1 j 1 於 本 實 施 形 態 9 係 將 第 1 與 第 2 之 兩 調 壓 閥 14 1 9 1 I 1 14 2 中 在 上 次 之 變 速 時 欲 升 壓 連接 側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油 請 1 壓 先 1 t 成 為供給油講 壓 閥 功 能 者 在下- -次變 速 時 作 為 降1 g解除 閱 讀 1 I 側 油 壓 雜 合 器 油 壓 之 排 油 用 調 壓 閥 之 功 能 , 又 t 在 上 次 背 © 1 1 之 1 之 變 速 時 > 做 為 排 油 用 調 壓 閥 功 能 者 將 於 下 一 次 之 變 速 注 $ I 時 因 作 為 給 油 用 調 壓 閥 的 功 能 所 以 9 將 變 速 後 之 各 調 % 再 1 1 Λ 壓 閥 14 1 14 2 之 輸 出 壓 仍 保 持 原 來 之 值 .來 備 於 下 — 次 填 寫 * 變 速 之 用 0 與 此 相 較 t 將 第 1 與 第 2 之 兩 調 壓 閥 14 1 » 頁 1 I 14 1 之 一 方 作 給 油 專 用 9 另 一 方 做 為 排 油 專 用 時 » 必 須 1 1 I 在 變 速 時 升 壓 之 給 油 用 調 壓 閥 之 輸 出 壓 予 Μ 降 壓 9 同 時 1 1 在 變 速 時 所 降 壓 之 排 油 用 調 壓 閥 之 輸 出 壓 加 以 升 壓 而 準 訂 備 做 下 一 次 變 速 之 用 〇 此 時 9 在 低 溫 時 Μ 短 時 間 進 行 下 f 次 變 速 時 t 在 給 油 用 調 壓 閥 之 輸 出 壓 降 壓 或 排 油 用 調 壓 1 1 閥 之 輸 出 壓 升 壓 若 不 充 分 時 就 開 始 變 速 » 變 速 時 之 油 壓 1 I 控 制 就 變 成 不順利 容易産生變 速 衝 擊 〇 所 以 t 如 本 實 拖 形 態 將 各 調 壓 閥 14 1 14 2 由 每 一 次 變 速 時 最 好 分 開 UP 1 為 供 油 用 與 排 油 用 交 替 地 使 用 較 宜 〇 1 I 第 1 至 第 3 電 磁 閥 16 1 > 16 2 » 16 3 與 第 1 與 第 2 之 1 J 電 磁 閥 17 1 > 17 2 t 係 連 同 後 面 詳 述 之 鎖 定 離 合 器 用 之 ! 第 4 電 磁 閥 16 4 t 由 第 4 圖 所 示 微 電 腦 所 構 成 之 電 子 控 I 制 電 路 20來 控 制 0 1 1 於 電 子 控 制 電 路 (ECU) 20 t 係 輸 入 從 引 擎 感 測 器 21所 1 1 檢 測 之 引 擎 轉 速 Ne 與 節 流 開 度 θ 與 冷 卻 水 溫 TV之 訊 號 9 1 I 與 來 白 檢測車速V 之 車 速 感 測 器 22之訊號, 與來 白 速 度感測 1 1 -2 0- 1 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说格(2IO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B7 _ 五、發明説明(19 ) 器2 3檢測變速機之輸入軸3之轉速Nin之訊號,從速度 感測器24檢測變速機輸出軸7之轉速Nout之訊號,與從 選擇桿之位置感测器25之訊號。 並且,在「D 4 j位置,係依據記憶於ECU 20之1速-4速之變速圖來選擇適合於現在之節流開度0與車速V 之變速檔,進行1速至4速之自動變速。 即使於「D3」位置也與」位置成同一油路構成 ,依據記億於ECU 20之1速-3速之變速_,進行1速 至3速之自動變速。 在「2」「1」位置,係依據記億於ECU 20之2速圖或 1速圖,Μ階段性地實行慢速換檔為2速或1速,而K 後保持於2速或1速。按,在「2」「1」位置,係在 「D4」「D3」位置連接於第1油路L1之第21油路L21 為開放於大氣,第3換檔閥123將可切換至右方位置。 將第3換檔閥123切換至右方位置時,於左方位置連 接於排油口 123 b之第10油路L10為連接於第1 2油路L1 2 , 於左方位置連接於第12油路L12之第11油路L11為連接於 第3換檔閥123之第2排油口 123c。第10與第11之油 路L10 , L11#在第1換檔閥右方位置都未與任何 油壓離合器用之油路連接,將第1換檔閥12 i 右方 位置時,將於「D4 j位置,使第1換檔閥12i位於右 方位置時成相同之油路構成,所K,使第1與第2之兩 換檔闊12i,122位於右方位置(「D4」位置之2速 狀態)時,對2速油壓離合器C2給油而建立2速傳動系 -2 1 - 本紙張尺度適A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遵) " ---------;_ — , w ----------:訂 —2——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____B7_______ 五、發明説明(20 ) G2,將第1換檔閥12i位於右方位置,將第2換檔閥 122位於左方位置(「D4」位置之3速狀態)時,就 對3速油壓離合器C3給油而建立3速傳動系G3。 另一方面,將使第1換檔閥12i位於左方位置時,2 速油壓離合器C2用之第14油路L14為連接苐10油路 L10 , 4速油壓離合器C4用之第17油路L17為連接於第11油路 L11 ,所K與ri)4J位置之油路構成成為相異者。並 且,使第1換檔閥12i位於左方位置,第,2換檔閥122 位於右方位置(「D4j位置之1速時狀態)時,1速 油壓離合器C1用之第13油路L13連接於第4油路L4,同 畤(此連接係與「D 4」位置相同),2速油壓離合器 C2用之第14油路L14連接於第6油路L6 (在「D4 j位 置係4速油壓離合器C4用之第17油路L17連接於第6油 路),第1與第2之兩換檔閥12 122位於左方位置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D4J位置之4速時狀態)時,3速油壓離合器C3 用之第15油路L15連接於第3油路L3,同時(此連接係 與「D4j.位置相同),2速油壓離合器C2用之第14油 路L14連接於第5油路L5,(在「D4」位置係4速油 釋離合器C4用之第17油路L17連接於第5油路L5),對 於4速油壓離合器C4就不給油。 在此,第3換檔閥123係經由第26油路L26所輸入之 第2電磁比例閥17 2之輸出壓往左方推壓,但是,由於保險 絲斷掉等糸統失效時在慢速換檔時若停止對於第1至第3電磁 閥16ι_, I62, 163及第1 ,第2電磁比例閥17i, -22-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摞準(CNS )八4^格(210X297公釐) A7 _B7 五、發明説明(21 ) 17 2之通電時,不僅第1與第2兩換檔閥12i , 122與切 換閥13被往左方位置切換,同時第2電磁比例閥172之 輸出壓就成大氣壓,第3換擋閥123於「2」「1j位置 切換為右方位置,於「D4j 「D3j位置從第21油路 L21.之管路壓力往左方位置切換。所K,於「1j 「2j 位置,變成2速傳動糸G2,在「D4 j 「D3 j位置分別 建立4速傳動系G4,在条統失效時也可進行2連與4速 之行駛。 . 在手動閥11之「位置,係第2油路L2開放於大氣, 在第1油路L1連接於第27油路L27 ,在該油路L27經由 第1伺服控制閥27連接之第28油路L28 ,給油於伺服閥15 左端之第1油室15a。若這樣時,伺服閥15被推動於右方 之倒車位置而選擇齒輪8切換於倒車側,同時第28油路匕28 經由連通於第1油室15a之伺腋閥15之軸孔15b連接於 第29油路L29 。該油路L29係於手動閥11之「Rj位置, 連接於接在4速油壓離合器C4之第16油路L16 ,瑄樣, 由於4速油壓離合器C4之供油與選擇齒輪8倒車側之切 換來建立倒車傳動系GR。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1伺腋控制閥27,係由於第3電磁閥163輸出側之 第20油路L20之油壓與第1髩磁比例閥 ^丄輸出側之 第25油路L25之油壓,被推壓於連接第27油路L27與第 28油路L28左方之開啟側,同時斷掉第27油路L27與第 28油路L28之連接將第28油路L28推壓連接於排油口 27b右方之閉合側。在「D4j 「D3」「2」「lj位置 -2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22 ) ,係經由第2油路L2所輸人之管路壓力,第1伺服控制 閥27係即使第3電磁閥163與第1電磁比例閥171之輸 出壓都變高也保持於右方位置,而阻止對於第28油路 L28之供油,伺服閥15由於卡止構件15c保持於左方之 前進位置,而阻止倒車傳動糸G R之建立。 又,在規定車速Μ上前進行駛中將手動閥11切換於 「Rj位置時,皆將第3電磁閥163與第1電磁比例閥 17i之輸出壓成為大氣壓,將第1伺服控_制閥27保持於 右方位置,對於第28油路L28之供油,亦即,阻止倒車 傳動糸GR之建立。 在規定車速K下將手動閥11切換為「Rj位置時,就 使第1電磁比例閥17i之輸出壓漸增而將第1何服控制 閥27向左方之開啟側推壓^如上述經由第28油路L28與 何腋閥15與第29油路L29供油給4速油壓雛合器C4,將 該控制閥27做為調壓閥之功能來控制4速油壓離合器C4 之油壓升壓,其後從第3電磁閥163輸出調節壓而將該 控制閥27推至向左方位置,而保持4速油壓離合器C4之 油壓於管路壓力。按,第3電磁閥163為0卩故障即使其 輸出壓仍為大氣壓之狀態,亦由第1電磁比例閥之 輸出壓就可保證得到4速油壓離合器C4連接所需之油壓。 將手動閥11從「R」位置切換到「1)4」 「D3j 「2」 「1」位置時,在這些位置與第2油路L2同樣從連接於 第1油路L1之第30油路L30經由第2伺腋控制閥28與第 31油路L31對於伺眼閥15中間之第2油室15d輸人管路 -24- . -^------'訂—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 I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25 ) 壓力,伺眼閥15向左移動切換為前進位置。 第2伺服控制閥28,係由藉第13油路L· 13所輸入之1 速壓,與經由第19油路L19所輸入之第2電磁閥162之 輸出壓,與經由第23油路L23所輸入之第2調壓閥142 之輸出壓,推壓至連接第30油路L30與第31油路L31之 左方位置,並由彈簧28a與第27油路L27之油壓,阻斷 第30與第31兩油路L30 , L31之連接而將第31油路L31 向右方位置之連接於排油口 28b 。 這樣地,在'「Rj位置係第2何腋控制閥28從第27油路 L2 7之管路壓力確實地切換至右方位置,向「D4j 「D 3 j 「2 j 「1 j位置切換後,直到1速壓到達規定 值為止將控制閥28保持於右方位置,而阻止對於第2油 室15d之管路壓力之輸入,伺服閥15由卡止裝置15c 保持於倒車位置。並且,1速壓成規定值K上時,第2 伺眼控制閥28被切換為左方位置,對於第2油室15d輸 入管路壓力而&服閥15被切換為前進位置。因此,踩蹈 油Pl·蹈板(accel pedal)之狀態下即使將手動閥11從 「R」位置切換到「D 4」「D 3」「2」「1 j位置時在 同腋閥15之切換時期,經由1速壓上升之1速傳動系G1 之正轉方向之扭矩傳達變成制止輸出軸7對逆轉方向之 旋轉狀態,使選擇齒輪8與4速傳動系G4之從動齒輪G4a 不產生大的相對旋轉之狀態下圓滑地喃合,防止兩齒輪 8 , G4a _合剖之摩損。 然而,由於第2伺服控制閥28咬入異物等鎖定於右方 -2 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林率(CNS ) A4現格(210X2_97公釐) -------------^---ί, ------'訂 —-----^----.I---^--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μ 位置•又,即使該控制閥28切換至左方位置而產生何服 閥15被鎖定於後退位置之異常時,即使將手動閥η從 「R」位置切換至「D4J 「D3j 「2」「lj位置時選 擇齒輪8仍留在倒車位置,若供油給4速油壓離合器C4 _,倒車傳動糸GR8就被建立。於是,在本實施形態, 設置連接於第3換檔閥123左端油室之第32油路L32 , 同時於伺腋闊15之後退位置設·對於該閥15之第2油室 15d經由缺口溝15e所連接之第33油路L33 ,第32油路 L32在第2 '伺眼控制闊28之右方位置連接於第30油路 L30 ,在該控制閥28之左方位置連接於第33油路L33 。 瑄樣時,若發生上述異常時,於第3換檔閥123左端油 室經由第32油路L32輸入管路壓力,而第3換檔闊123 就不管將此向左向推壓之第21油路L21或第26油路L26 之油壓如何仍切換係持於右方位置,予阻止對4速油廑 離合器C4之供油。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2伺服控制闊28,係一旦被切換至左方位置時,由 於連接第30油路L30與第31油路L31之環狀溝28c之左 右槽間部分(land)之受壓面積差所產生之自行鎖定壓力 (self lock force)保持於左方位置,但是,因急旋轉 時油面發生大的變動,致使從油壓源10之油壓剎那中斷 等時,第2伺服控制閥28由彈簧28 a之力切換為右方位 置。此時,若構成為第2伺腋控制閥28只Ml速壓向左 方位置推壓時,於2速至4速時即使回復油壓第2伺服 控制閥28仍不會返回到左方位置。所K,在本實施形態 -2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即使由2速時及4時會變高之第2調壓閥142之輸出 壓,與在3速時及4速時會變高之第2電磁閥162之輸 出壓,也將第2伺眼控制閥28向左方位置推壓。按,在 1速至3速時,第2伺腋控制閥_2 8不會返回到左方位置 ,即使由第32油路L32之管路壓力輸入將第3換檔閥 123切換至右方位置時,雖然不會對各油壓離合器C1〜 C4之供排油產生影響,但是,在4速時,就供油給2達讳 壓離合器C2,從4速K慢速換檔為2速。所M, 4速時 ,由於第2調壓閥14 2之輸出壓與第2電磁閥16 2之輸 出壓將箄2伺腋控制閥28向左方推壓,在回復油壓後即 使一方之輸出壓沒有上升到正常值,將第2伺腋控制閥 28確實地切換至左方位置。 在手動閥11之「Hj位置時,第2油路L2,第16油路 L16 ,第17油路L17 ,第27油路L27 ,第29油路L29及 第30油路L30都開放於大氣,而無論那一油壓離合器C1〜C4 都被解餘連接◊又,在「P」位置,在第1油路L1連接 第27油路L27 ,藉由第1伺服控制閥27與第28油路L28 K管路壓力之輸入時何服閥15雖然被切換於倒車位置,可是, 在「P」位置,由於阻斷第16油路L16與第29油路L29 之連接而第16油路L16開放於大氣,所以,不至於建立 倒車傳動系G R。 流體扭矩變速機2係内藏有鎖定離合器2a,在油壓迴 路,裝設有藉從調節器18經由第34油路L34所供給之油 做為作動油來控制鎖定離合器2 a作動之鎖定控制部2 9。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U规格(210X297公嫠)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A7 B7 五、發明説明(26) 該控制部29,係由控制鎖定離合器2a做OH, OPF之換 檔閥30,與切換為鎖定離合器2aOH 時之連接狀態Μ不 產生滑移的鎖定狀態與滑動狀態之切換閥13,與增減控 制滑動狀態連接力之調壓閥32所構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換檔Μ 30,連接於將第34油路L34連接於鎖定離合器 2a背壓室之第35油路L35 ,同時連接於流體扭矩變速機 2內部空隙之第36油路L36 油路用之第37油路L37 ,經 由縮孔部30a所連接之右方位置,與將第.34油路L34 , 連接於連於切換閥31之第38油路L38 ,同時經由縮孔部 30a連接於第3.6油路L36 ,再者,將第35油路L35連接 於連至調壓閥32之第39油路L39之右方位置作成切換自 如,並由第4電磁閥164所切換控制。第4電磁閥164 ,係由調節閥19輸出側之第24油路L24經由縮孔16 4 a 所連接之第40油路L30 K開放於大氣之2路向閥所構成 。並且,將換檔閥30,由第2 4油路L24之油壓,亦即, 由調壓向左方位置推壓,同時藉彈簧30b與第40油路 L4 0之油壓向右方位置推壓,關閉第4電磁閥164將第 40油路U0之油壓升壓為調壓時,換擋閥30被切換為右 友位置,開啟第4電磁閥164將第40油路L40之油壓降 壓至大氣壓時,使換檔閥30被切換於向左方位置。 切換閥31,係可切換自如地將連接於流體扭矩變速機 2内部空隙之第41油路L41連接於連在調壓閥32左端油 室之第42油路L42之右方位置,與第42油路L42開放於 大氣,同時將第38油路L38連接於第36油路L36之左方 -2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 '發明説明(27 ) 位置,並由弾簧31a向右方位置推壓,Μ連接於右端側 油室之第43油路L43之油壓向左方位置推壓。 調壓閥32,係將第39油路L39連接於第34油路L34 , 同時將第41油路L41經由縮孔32a連接於第37油路L37 之右方位置,與胆斷第39油路L39與第34油路L34之連 接而將第39油路L39連接於附縮孔之排油口 32b ,同時 阻斷第41油路L41與第37油路L37之連接之左方位置之 間移動自如,並由彈簧32c與第42油路L4.2之油壓向右 方推壓,再由於第39油路L39之油壓與第43油路L43之 油壓向左方推壓。在此,對於第39油路L 39绅壓之受壓 面積與對於第42油路L42油壓之受壓面積都視為si,對 於第43油路L43油壓之受壓面積視為s2,將第39油路 L39與第42油路L42與第43油路L43之油壓分別視為Pa ,Pb, Pc,將彈簧32c之施壓力視為F時就變成如下, si· P b + F = s1 · P b + s 2 Pc Pb-Pa=(s2 · Pc-F)/sl 而第42油路L42之油壓與第39油路L39之油壓之差壓將 因應於第43油路L43之油壓來增減。 第4 3油路L 4 3 ,係在切換閥13之右方位置連接於第 1電磁比例閥17i輸出側之第25油路L25 ,在切換閥13 之左方位置連接於第2電磁比例閥172輸出側之第26油 路L26 。像這樣,切換閥13變成右方位置之1速及3速 時第1電磁比例閥17i ,切換閥13成左方位置之2速及 4速時由第2 電磁闕172分別來控制切換閥31及調w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 X 297公羞>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28) 壓閥32。 當換檔閥30位於右方位置時,第34油路L34之作動油 經由換檔閥30與第35油路L35供油給鎖定離合器2a之背 壓室,同時流體扭矩變速機2之内部空隙,經由第41油 路L41與調壓閥32,及,經由第36油路與換擋閥30之縮 孔部30a分別連接於第37油路L37 ,藉由從内部空隙之 第37油路L37之排油使内部空隙之內壓降低,鎖定離合 器23成OFF狀態,亦即,成為連接解除狀.態。 將換檔閥30切換至左方位置時,鎖定離合器2a之背壓 室經由第35油路L3 5與換檔閥30連接於第39油路L39 , 又,位於切換閥31右方位置之時段,流體扭矩變速機2之 内部空隙,係經由第36油路L36與換檔閥30之縮孔部 30a連接於第34油路L34 ,同時經由第41油路L41與切 換閥31連接於第42油路L42 ,可將內部空隙之內壓與背 壓室内壓之差壓輸入於調壓閥32之第43油路L43之油壓 加K增減控制。這樣,鎖定離合器2a係因應於第1電磁 比例閥17i或第2電磁比例闊172之輸出力的連接力, Μ滑移狀態連接。 第34油路L34之油壓成規定值Μ上而切換閥31切換於 左方位置時,第42油路L42就被開放於大氣,調壓閥32 被切換保持於左方位置,鎖定離合器2a之背壓室經由第 35油路L35與換檔閥30與第39油路L39或連接於調壓閥 32排油口 32b之狀態,另一方面,從第34油路L34經由 換擋閥30與第38油路L38與切換閥31與第36油路L36供 -3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訂_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A7 B7五、發明説明(29) 油給流體扭矩變速機2之内部空隙,再者,由往調壓閥 32之左方位置切換,將阻斷第41油路L41與第37油路 L 37之連接,所以内部空隙之内壓,維持於K連接於第 41油路L41之止回閥33所設定之較高壓,鎖定離合器2a K鎖定狀態連接。 圔中34係裝設於第37油路L37之冷油器,35為冷油器 用之止回閥,36係對於變速機之各軸3 , 5 , 7之潤滑 部從調節器18供給洩漏油的潤滑用油路LB所設置之節流 構件。 、 其次,就變速時之第1與第2兩電磁比例閥17± , 172 之控制說明如下。按,Μ下之說明,係控制在變速時所 連接之連接側油壓離合器之油壓電磁比例闊之輸出壓為 ON壓,控制在變速時所解放之解放側油壓離合器之油壓 電磁比例閥之輸出壓為OFF壓。 變速控制,係大別為快速換檔控,〗,與慢速換檔控制,與從 「?」厂^」範圍切換為厂〇4」「〇3」「2」「1」「1{」 範圍當初之聯動Un-gear>控制,這些控制,係使用第 1電磁比例閥17i與第2 電磁闕172之輸出壓之大 小關係及聯動控制中之控制模式如第5 ( A)圖所表示比例 閥監視值MAT ,與將快速換檔時之ON壓控制模式與OFF 壓之控制模式Μ如第5(B)圖所示快速換檔監視值MUP , 與慢速換擋時之ON壓之控制模式與OFF壓之控制模式如 第5(C)圖所示慢速換擋監視值MDN進行如下。 快速換檔控制係依據第7圖所示步驟進行,將其詳细 -3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50 ) 參照快速換擋時之0H壓,OFF壓,變速機之輸人出速度 比Grati〇(Nout/Min)之各涸變化K模式表示之第6圖說 明如下。按,Gratio·雖然由速度檢測腿衝之脈動或雜 訊等會有多少的變動,但是,若油壓離合器完全連接時, 在各變速檔之齒輪比做為基準的規定之上限值YG(N) Η與 下限值YG (N) L之間。 快速換檔控制,係切換為指定欲建立變速檔之變速擋 指定訊號SH切換為指定較現在所建立變速檔G(N)高速之 變速檔G(N+'l)之訊號蒔開始。在快速換檔控制,係首先 ,在$1之步驟》^1'被設定於「為,8」。》1&11被設定為這漾 時第1 ,第2換擋閥12i,122就切換為進行快速換擋 狀態。接著,在S2之步驟來判別MUP ON側之值(ΜϋΡ(ΟΝ)) 是否「0」 °MUP在當初已被設定為「〇,〇」,在S2之步 驟被判定為「YESj而進入S3之步驟,在此將内藏於電 子控制電路20之減法式定時器之剩下時間TM設定為規定 之起始同時MS4之步驟實行使用於0H壓或OFF 壓之演算用各種值之初期設定。接著,在S5之步驟設定 為MUP(0N)=1,再在S6步驟計算K0H壓之應答壓模式之 *準值Q(JP0NA(S6)。應答壓模式,係去除連接側油壓雜 合器之活塞遊隙,為了其後離合器壓之增加K良好應答 實行之控制模式· QUP0NA,係設定為因應於車速與節流 開度之適當值,Μ經過時間地減少。 然後,進入S7之步驟,在手動變速時,亦即,由範圍 内切換之變速,視Κ桿操作可做每檔變速時之變速機之 -3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打 Φ.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51 ) 桿操作之變速時,被設定為「1J之旗誌FTIP值。並且, FTIP = 0時,就進人S8步驟,將〇H壓之指令值QUPON實行 設定為QUPOKA之處理,PTIP = 1時進人S9之步驟,將QUPON 實行設定對QUPOHAM加法規定升壓修正值QUP0NX值之處 理(S9)。在步驟S8或S9之處理後進入步驟S10,實行後面詳 述之OPF壓之指令值QUPOFP演算處理,之後進人;πι之 步驟,第1與第2之兩電磁比例閥17i 17 2中,在此次 之變速K控制連接側油壓離合器油壓之電磁比例闊之輸 出壓指令值化為QUPON ,進行控制解放油壓離合器油壓 之電磁比例閥輸出壓之指令值成為QUPOFF之比例闊選擇 處理,完成第一之快速換檔控制處理。 下次之快速換擋控制處理時,由於在上次S5之步驟設 定為MUP(0N)=1,所M,在S2之步驟判定為「NO」。此 時係進入S12之步驟,判定從開始快速換檔時之經過時 間(TMST-TM)是苔達到規定時間YTMUP1。YTMUP1係被設 定為較快速換檔所需之時間長,當變成TMST-TMg YTHUP1 時,就判斷為快速換檔控制為不順利而進入S13之步驟 ,將MAT設定為「Α,Ο」(2速43速快速換擋時)或設 定為「Ο,Β」(2速43速Μ外之快速換擋時),同時將 MUP設定為「0,0」,再進行將ΤΜ重設為零之快速換檔 結束處理。在此處理MAT為被設定為「Α,Ο」或「0,Bj 時,切換閥13被切換為與現在位置相異之位S,連接側 油壓離合器之油壓成管路壓力,解除側油壓離合器之油 壓成大氣壓。 -3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w------:訂—„-----^_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_____B7 五、發明説明(v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若TMST-TM<YTMUP1時,就進人S14之步驟進行連接 側油壓離合器(ON離合器)之準備判斷。此處理之詳细如 第8圖所示,首先,在S14-1之步驟判別MUP是否為 「1,1」或「1,2」,其判別結果為「YESj時,就進入 .、 S14-2之步驟,Gratio係判別變速前之建立變速檔之齒 輪比做為基準所設定離合器連接判斷是否低於下限值 YG(H)L,若是Gratio<YG(N)L時就進入S14-3之步驟,在上述 S4之步驟,被重設[0]之旗誌FC0FFS設定.為「1」。之 後,在S14-4之步驟判別MUP是否為「2,2j ,其判別 结果是「YESj時,就進入S14-5之步驟判別是否FC0FFS = 1 ,若FC0FFS = 1時,就在S14-6之步驟判別節流開度0是 否超過規定值Y0COHOK,是0 > Y0 C0N0K時就進人S14-7 之步驟,判定GratU是否超過設定較YG(N)L稍大之規定 值 YGC0N0K 。並且,是 Gratio>YGC0N0K 時就進人 S14-8 之步驟,在S4之步驟重設為「0」之旗誌FC0N0K設定 「1」,又,0 名 Y0CONOK 或 GratioSYGCONOK 時,就進 入S14-9之步驟,將FC0N0K重設為「0」。 HUP 為「1,1」 「l,2j 時會成 Gratio<YG(N)L·乃由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OFF壓在後述減法模式之控制,係在產生解除側油壓 離合器之滑移時,又,MUP為「2,2」時成Gratio〉 YGC0N0K,乃由於ON壓之後述加法模式之控制在連接側 油壓離合器開始具有連接力時,亦即,係结束連接側油 壓離合器之連接準備時。MUP為「1,1」 「1,2」時若不 變成Gratio<YG(l〇L時就不會成FC0FFS = 1,在此MUP為 -3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家抹準(CNS M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55 ) 「2,2」時即使成為Gratio>YGC0N0K,仍然保持FC0N0K = 0 之狀態。 然而,由於引擎輸出轉矩之節流開度之變化程度在低 節流開度領域變大,若節流開度變成低開度時輸出轉矩 就大幅度地減少,解除側油壓離合器之滑移就減少有時 會成 Gratio〉YGCONOK。於是,在變成 β S Y0 COHOK 時 之低節流開度領域則視Κ0Η0Κ = 0,只在輸出轉矩不產生 大變動之中。高節流開度領域進行依據Gr.atio之FC0N0K 之設定,來防止未结束連接側離合器之連接準備而變成 設定為FC0N0K = 1之情形。 如上述進行連接側油壓離合器之準傷判斷處理時,在 S15之步驟來判別是苔MUP(0N)=1。在第二次之快速換 檔控制處理則因成MUP(0N)=1,所M,在S15步驟判定 為「YES」進入S16之步驟,判別從開始快速換檔之經 過時間(TMST-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UP2。TMST-TM< YTMUP2時就進人S5M下之步驟,成為TMST-TM3 YTMUP2 時就進人S17之步驟將ΜϋΡ之ON側值設定於「2」°之 後,在S18·之步驟ΔΟΙΙΡΟΝΑ設定為較小值而進人S18之 歩驟,將QUPON Μ上次值加法ΛΟυΡΟΝ之值進行加法處 理,進入S7K下之步驟。這漾,開始將ON壓以階段性地 增加之加法模式之控制。 在S17之步驟設定為MUP(0N)=2時,下一次之快速換 擋控制處理在S15之步驟判別為「H0」,進入判別是否 為MUP(〇N)=2之S19步驟,在此判定為「YES」進人S20 -3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着) ^^^1,1...... ^—^1 » - - I nn HH I In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 A7 ___B7_____ 五、發明説明(54 ) 之步驟,來判別是否變成GratioK變速前之建立後變速 檔之齒輪比為基準所設定之離合器連接判別之上‘限值 YG(N)HK上。並且,為Gratio<YG(H)H丨時,就進人S21 之步驟判別是否FC0N0K = 1,若FC0H0K = 0時就進人S17 Μ 下之步驟而缜行加祛模式之控制。 若FC0N0K = 1時,在S22之步驟將在該時期之ΤΗ值做為 TMATA加Μ記億,接著在S2 3之步驟將MUP設定為「3, 3」後進入後述之S25 Μ下之步驟。在下二次之快速換 檔控制處理,則在S 1 9之步驟判別為「Ν 0 j ,進入進行 判別是杏MUP (0.Ν) = 3之S24步驟,在判別為「YES j 。此 時係在S25之步驟設定YTMUP3,接著進人S26之步驟, 當成FC0N0K = 1時,亦即,判別自連接側油壓離合器之連 接準備结束時之經過時間(TMSTA-TM)是杏達到ΥΤΜϋΡ3。 按,YTMUP3,係能夠伴隨車速之増加而變長,設定Κ參 數做為車速V之圖表值。TMST-TM< YTMUP3之中,在S18· 之步驟將ΔίΐυΡΟΑΝ設定為較大值之後進人S18 Μ下之步 驟,續行加法模式之控制。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若TMSTA-TM2YTMUP3時,就進人S27之步驟來判別是 否FTIP = 1,若FTIP = 0時就進人S28之步驟,將在壓提 升模式之基準值QUP0NB設定為因應於QUP0NA之最終值因 應於車速與節流開度所求得之值QUPONBO K加上加法之 值,FTIP = 1時進入S29之步驟,設定QUP0NB為對上述值 再加上規定之升壓修正值QUP0NY之值。按QUP0NY係設 定為較在S9之步驟所加算之升壓修正值QUP0NX為小之值 -3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 _五、發明説明(55) 。在S28或S29步驟之QUPOHB之設定處理结束時,就進 入S30之步驟設定為MUP(0N)=4 ,接著,在S31之步驟 將QUPON設定為QUPONB ,開始ON壓之提升模式之控制。 按,在S20之步驟若判別為Gratio>YG(l〇H時,在S32 之步驟將MUP設定為「3,3」直接進入S27之步驟。 在下一次之快速換檔控制處理,係由於在上一次S30 之步驟設定為MUP(0N)=4 ,所M,在S24之步驟被判定 為「NOj ,進入到判別是杏ΜϋΡ (ON) =4之Sg3步驟,在此被 判定為「YESj 。此時進入S34之步驟而判別從開始快 速換檔時之經過時間(TMST-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UP4 ,TMST-TM<YTMUP4之中進人S27 Μ下之步驟而缜行提 升模式之控制,當成TMST-TM2YTMUP4時WS35之步驟 判別Gratio是否變成規定值YGUPT Μ上,若為Gratio< YGUPT時進人S27 K下之步驟而續行提升模式之控制。 當成G r a t i d S Y G U P T時,進人S 3 6之步驟將M U P設定 為「5 , 5」之後進入S37之步驟,將該時點之ΤΗ值Μ TMSTB系記憶,接著進入S38之步驟將QUP0H設定為 QUP0HB之最終值加算QUP0NC值。按,QUP0HC係在S4之步, 獰重設為零,成為QUP0N = QUP0NB而續行提升模式之控制。 在下一次之快速換檔控制處理,係在上一次之S36之 步驟由於MUP設定為「5,5」,所在S33之步驟被 判定為「H0」,進人判別是否為MUP(0H)=5之S39步驟 •在此被判定為「YESj 。此時在S40之步驟從開始快 速換擋時之經過時間(TMST-TM)判刖是否達到規定時間 -3 7- -------1— I.Q------訂 -----^φ—(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56 ) YTMUP5,若為TMST-TM^YTMUP5時,進人S41之步驟來 判別GratioM變速後之建立變速檔之齒輪比做為基準所 設定離合器連接判別也是否在下政值YG(H + 1)LM上,若 TMST-TMC YTMUP5 為 Gratio< YG(H + 1)L 時進人 S36 K 下 之步驟,績行提升模式之控制。 當成Gratio2YG(N + l)L時,在S42之步驟將MUP設定 為「7,7」之後,進入S43之步驟將QUP0N設定為上一次 值加算規定值△ QUP0HC之值,接著在S44之步驟來判別 是否進入,G ratio K變速後之建立變速擋之齒輪比做為 基準所設定離合器連接判斷之下限值YG(H + UL與上限值 YG(H + 1)H之間。其判別结果為「NOj時就進入S37 Μ下 之步驟。此時,在S43步驟之演算因QUP0NC會増加 △ QUP0NC,所在S38步驟所求得之QUP0N也漸增, 開始ON壓之结束槙式之控制。 在下一次快速換檔控制處理,係在上一次S42之步驟 因MUP被設定為「7,7」,所在S39之步驟判定為 「NOj進入S42 K下之步驟。此時,若為YG(H + 1)L运 GratioSYG(H + l)H時,亦即,連接側離合器為連接结束 狀態,則進入S45之步驟而判別連接结束狀態之繼續時 間(TMSTB-TM)是否到達規定時間YTMUP6 。 TMSTB-TM< YTMUP6之中係進入S38之步驟而續行结束模式之控制, 若成TMSTB-TM》YTMUP6時進人S13步驟進行快速換檔结 束處理。 在S10步驟之QUP0NFF之演算處理之詳细係如第9圖 -38-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筹>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57 ) 所示,首先,於S10-1之步驟將OFF壓之提升模式值 QUPOFFB設定為因應於節流開度之適當值,接著,在 S10-2步驟判別MUP之0PF側值(MUP(OFF))是§為「〇」 。在第一次快速換擋控制處理因成MUP(0FF)=0,所M, 在S10-2之步驟被判定為「YESj進人S10-3之步驟, 設定為MUP(0FF)=1。接著,進入S10-4步驟,將OFF壓 之起始聲模式之基準值QUP0FFA設定為因應於節流開度與 流體扭矩變速機2速度比之適當值,再者,,在S10-5 步驟進行演算OFF壓之減算模式之值的處理。此處理之 詳细如第10圖所示,首先,在S10-5-1步驟判別是否 MUP(0FF)=1,若 M(JP(0FF)=1 時,在 S10-5-2 步驟連同減 算值ACIUPOFF與回饋修正值QWP重設為零,若MUP(OFF) 爹1時,在S10-5-3步驟將ACIUPOFF設定為規定值,同時 將較變速前之建立變速檔齒輪比做為基準所設定之離合 器連接判斷之下限值YG(N)L設定為稍低之離合器滑移目 標值YG(H)S與現時點之Gratio之偏差,由函數演算來計 算 QWP ◊並且,在 S10-5-4 之步驟從 QUP0PFA M S10-4 步驟所設定之QUPOPPA值進行減算△ QUP0FF-QWP值之處 理,最後由S10-5-5及S10-5-6步驟之處理使QUP0FFA不 要低於QUP0FFB 。 如上述若结束在S10-5之處理,則在S10-6之步驟將 QUP0FF進行變成QUP0FFA的處理,而结束第一次之快速 換檔控制處理之QUP0FF之演算處理。在第二次 之快速換檔控制處理,因在上次之S10-3之步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38 ) 驟設定為MUP(0FF)=1,所K在S10-2之步驟判定為「NOj ,而進入判別是否MUP(0PF)=1之S10-7步驟,在此被判 定為「YES」。此時進入S10-8步驟,從開始快速換檔 時之經過時間(THST-TM)判別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UP7 。 若為TMST-TM<YTMUP7時,進人S10-3 Μ下之步驟。此 時,QUP0FF成為在S10-4之步驟所求得之QUP0FFA之值 相等,Κ起始壓模式實行控制。 當成TMST-TMSYTMUP7時,在S10-9之步驟設定為 MUP(0FF)=2k進人步驟S10-4 W下之步驟。此時, QUP0FF成為S10-4步驟所求得之QUP0FFA減算AQUPOFF -QWP之值,開始減算模式之控制。在下一次之快速換擋 控制處理,因在上一次之S10-9步驟設定為MUP(0FF)=2 ,所Μ,在S10-7之步驟被判定為FN0」,進入判別是 否MUP(0PF)=2之S10-10之步驟,在此被判定為「YESj 進入S10-9 K下之步驟,並續行在減算模式之控制。在 減箅模式係QUP0FF依序地減少,解除側油壓離合器開始 滑移才使Gratio低於YG(N)L,但是,成為Gratio< YG(N)S時則成QWP>0, QUP0FFA之減算幅度變小,係K 成Gratio = YG(N)S來回饋控制。 在上所述S23或S32之步驟MUP被設定「3,3」時, 在S10-10步驟被判別為「NO」,進入判別是否 MUP(0FF)=3之S10-11步驟,在此被判定為「YES」。此 時就S10-12之步驟予設定YTMUP8之後進人S10-13之步驟 ,而判別從連接側油壓離合器之结束連接準備時點起之 "40" ----------------、t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 _B7 _____五、發明説明(59) 經過時間(TMSTA-TM),達到YTMUP8。按,YTMUP8係伴隨 車速之增加變短,並以車速V做為參數之表值予設定。 而在1^STA-TM< YTMUP8中係進人S10-4 Μ下之步驟缜行 減算模式之控制,當成THUPD1-TM2YTMUP8時,在S10-14 之步驟設定為MUP(0PF)=4之後進人S10-15之步驟,將 QHPOFF設定於QUPOFFB,開始提升模式之控制。下一次 之快速換檔控制處理,因在上一次之S10-14步驟設定為 MUP(OFF>=4,所M,在S10-11之步驟判定.為「H0」,進 入判定是否MUP(0FF)=4之S10-16步驟,在此判定為 「YESj進人S10-14K下之步驟,續行提升模式之控制。 在上述S36之步驟ΜϋΡ被設定為「5,5j時,在S10-16 步驟判定為「N0」,而進入判別是否為MUP(0FF)=5之 S10-17步驟,在此被判定為「YES」。此時進人S10-18 步驟,將QUP0FF從QUP0FFB因應於Gratio設定為漸減之 值QUP0FFC,進行表模式之控制。並且,在上述之S42 步驟設定MUP為「7,7」時,則在S10-17步驟判定為 「N0」,進人S10-19步驟進行MQUP0FP為零之结束模式 控制。 在上述之快速換擋,控制,係由於OFF壓之減算模式之 控制,Μ回饋控制OFF壓使Gratio成為YG(H)S,在解放 側油壓離合器產生些許滑移,並在此狀態下由於0H壓之 加算模式實行控制,所K,因應於連接側油壓離合器之 連接力使Gratio敏感地變化,將連接側油壓離合器之連 接準備结束時點,由Gratio之YGCN0K之上升能加Μ檢測 -41- ----------------- W------^Tr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_ V HH ff^in \ ^,1/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嫠)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40 ) 1 1 0 按 , 先 ·> 刖 9 係 為 了 防 止 引 擎 之 激 起 為 了 解 除 側 油 壓 1 1 雛 合 器 不 發 生 滑 移 9 亦 即 使 Gr a t 1 0 位 於 YG (N)L 與 YG (Ν) Η 1 1 之 間 —. 邊 控 制 OFF 壓 —. 邊 漸 增 ON 壓 9 並 由 於 解 除 側 油 壓 請 1 先 1 離 合 器 與 連 接 側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互 相 嚙 合 的 輸 入 旋 轉 速 度 閱 背 1 之 降 低 使 G r a t 1 0 超 過 YG (Ν) Η 時 9 判 斷 變 速 狀 態 移 行 於 慣 ώ 之 1 性 相 9 不 僅 使 OFF 壓 急 減 同 時 使 ON 壓 急 增 » 但 是 9 使 0Η 注 意 審 1 1 壓 之 .漸 増 比 例 大 時 9 由 慣 性 相 移 行 時 之 連 接 側 油 壓 雛 合 Ψ 項 再 1 --Ι 器 之 連 接 力 成 1«, is 大 而 產 生 衝 擊 > 所 Κ > 0Η •壓 之 漸 增 比 例 % 禽 呆 / 不 能 那 麽 大 > 因 此 移 行 至 慣 性 相 為 止 花 費 時 間 9 對 變 速 頁 V---, 1 | 所 需 要 之 時 間 變 長 0 與 此 相 較 t 在 本 實 施 形 態 9 係 將 連 1 I 接 側 油 JE 離 合 器 之 連 接 準 備 之 结 束 Μ 如 上 述 加 以 撿 測 1 1 從 連 接 準 備 之 结 束 時 點 起 到 YTMUP8 後 將 OFF 壓 切 換 為 提 訂 1 r« 升 模 式 來 急 減 » 所 Μ > 可 一 邊 防 止 引 擎 之 激 起 將 變 速 狀 態 早 期 地 移 行 至 慣 性 相 (G r a t 1 〇> YG (H) Η之狀態), 可 縮 I 1 短 變 速 所 需 要 之 時 間 〇 再 者 t 在 本 實 施 形 態 f 係 將 ON 壓 1 | 之 加 算 模 式 之 漸 增 比 例 從 連 接 準 備 结 束 時 點 予 增 加 9 所 K 更 加 加 快 對 於 慣 性 相 之 移 行 〇 hy i 然 而 t 車 速 變 快 時 > 由 於 離 心 力 之 影 響 解 除 側 油 壓 雛 l I 合 器 之 油 壓 降 低 會 發 生 延 遲 » 在 本 實 施 形 態 係 將 YTHUP8 1 J 可 隨 著 車 速 之 增 加 設 定 為 短 f 所 Μ > 在 高 連 速 時 加 快 1 1 OFF 壓 之 提 升 模 式 之 切 換 時 期 可 防 止 由 起 因 於 高 車 速 I 時 之 解 除 側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壓 力 降 低 之 互 相 啃 合 所 增 加 之 1 1 衝 擊 產 生 0 再 者 > 在 本 實 施 形 態 > 係 為 了 促 進 慣 性 相 移 1 1 行 後 之 變 速 9 所 K » 從 連 接 側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連 接 準 備 结 1 | -42- 1 I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 B7 五、發明説明(41 ) 束時點到YTMUP3後,由0H壓切換為提升模式來急增,但 是,將Y T M U P 3隨著車速之增加設定為長,所Μ ,在高車 速之互相嚙合所增加衝擊之發生可確實地防止。 按,OFF壓之減算模式之控制不順利時,不發生解除 側油壓離合器滑移之狀態下由於ON壓上升之互相嚙合有 時會成GraUo>YG(N)H。此時,係判斷為移行至慣性相 ,將OFF壓之控制模式與ON壓之控制模式分別立即切換 為降低模式與上升模式。 , 變成FTIP = 1之手動變速時,係將變速時間縮短為比自 動變速時較佳,.所Μ本實施形態係在手動變速時,將ON 壓加Μ升壓修正來縮短變速時間。再者,在本實施形態 ,係將慣性相移行前之應答性模式與加算模式之升壓修 正值QUP0NX設定為較大,縮短移行至慣1&相止之時間, 又,移行慣性相後之上升模式之升壓修正值QUP0HY設定 為小,Μ防止衝擊變大。 慢速換檔控制係如第12圖所示步驟進行,將其詳细慢 速換檔時之ON壓,OFF壓,Gratio之各個變化Μ模式表 示於第11圖說明如下。 慢速換擋控制,係變速檔指定訊號SH現在所建立之變 速擋G(N), Μ低速之變速擋G(N-l)切換為所指定之訊號 時開始。並在慢速換擋控制,首先,在步驟S101將MAT 設定為「A,Bj 。若將MAT設定為如此時切換閥13切換 為與現在位置不同之位置。接著,K S 1 0 2之步驟判別 MDN之ON側值(MDN(OfO)是否為「Oj 因在當初已 -4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螵隼(CNS ) A4規格(21 O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買) 衣· I訂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_ _ 五、發明説明(42 ) 設定為「0·〇」,所M,在S102步驟判定為「YES」,進 人S103之步驟將·^設定為TMST,同時在S104之步驟進行 0H壓或OFF壓之演算用之各種值之初期設定。接著,經 過後面詳述之S104,步驟進入S105步驟設定為MDN(0N)=1 ,再於S106之步驟MON壓之應答壓模式之值QDN0NA設定 為因應於車速與節流開度之適當值。按,QDM0NA係K經 過時間來減少。接著,在S107之步驟將01{壓之指令值 QDH0N設定為QDN0NA之後,MS108之步驟進行後面詳述 之OFF壓指令值QDH0FF之演算處理,其後進人S109之步 驟,第1與第2兩電磁比例閥17±, 172之中,Μ此次 之變速來控制連接側油壓離合器油壓之電磁比例閥之輸 出壓指令值梘為QDN0H ,將控制解除側油壓離合器油壓 之電磁比例閥之輸出值指令值Μ作為QDN OFF進行比例閥 選擇處理,完成第一次之慢速換檔控制處理。 下一次之慢速換擋控制處理時,係由於上一次在S105 步驟設定為MDN(0K)=1,所M,在S102步驟判定為「N〇J 。此時進人S110步驟,判別從慢速換檔開始時之經過時 間(TMST-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DN1。YTMDN1,係較 慢速換擋所需之通常時間設定為稍長,當成TMST-ΤΜδ YTMDN1時,判斷慢速換擋控制為不順利進入S111步驟, 將MAT設定為「0,Bj (3速42速之慢速換擋時)或 「Α,Ο」(3速分2速K外之慢速換檔時),再者,將MDN 重設為「ύ,Ο」,同時進行將ΤΗ重設為零之慢速換檔完 成處理。在此處理將MAT設定為「Ο,Β」或「A,0j時, -4 4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r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 B7 五、發明説明(45 ) 第1 ,第2換檔閥12 12 2之位置切換為慢速換檔之 狀態,連接側油壓離合器之油壓成管路壓力,解除側油 壓離合器之油壓將成大氣壓。 當為TMST-TM< YTMDN1時,進人S112步驟判別是否為 HDN (ON) =1。在第二次之慢速換檔控制處理則為MDN (0H) =1 ,所K,在S112之步驟判定為「YES」進入S113步驟, 並判別Gratio是否超過規定值YGDHS。若是Gratio> YGDNS時,就進入S114之步驟,判別從慢轉換檔開始時 之經過時間(TMST-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DN2,若 TMST-TM< YTMDN2時進人S105W下之步驟,進行M0N壓 之應答壓模式之控制。 當成 GraUoS YGDNS或 TMST-TM& YTMDH2時,進人 S115 之步驟設定為MDH(0H)=2後進入S116步驟,’並Μ 0H壓之 低壓修正模式之值QDH0HB設定為因應於車速與節流開度 之適當值,在S117步驟進行QDN0DB從QDH0NA設定為如上 述值徐徐地變化之馴服處理,接著在S118步驟將QDH0H 設定為QDH0NB,開始在ON壓之低壓修正模式控制。
下一次之慢速換擋控制處理,係在上一次之S115步驟 設定為MDN(0N)=2,所K,在S112之步驟判定為「NOj ,進入進行判別是杏MDH(0N)=2之S119步驟,在此判定 為「YESj 。此時進入S120步驟,判別Gratio是否超過 YGDNS。若為Gratio>YGDNS時,進人S121步驟來判別從 慢速換擋開始時之經過時間(TMST-TM)是否達到規定值 YTMDHS3。並且,若是 TMST-TMCYTMDN3 時,進人 S115M -4 5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说格(210X297公釐) ---------------JW-------1T— —----Θ-----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44 ) 下之步驟缠行低壓修正模式之控制。 當成GratioSYGDNS時,就在S122步驟將MDN設定為 「3 , 3 j之後,進入S123之步驟,又,在Gratio>YGDNS 之內變成TMST-ΤΜέ YTMDN3時直接進人S123步驟,設定 為MDH(0N)=3 ◊接著,在S124步驟M0H壓之同步模式之 基準值QDN0NC設定為因應於車速與節流開度之適當值, 在S125步驟將QDH0NC從QDH0HB徐徐地變化為上述值而進 行馴眼處理。接著進入S126步驟,在慢速換擋控制中變 速檔指定訊 '號SH再切換為更低速之指定變速檔G(N-2)訊 號時視其設定為「1」之旗誌PTBD值。而且,FTBD=0時 進入S127之步驟,將QDN0H設定為對QDN0HC加算QDN0ND 之值。QDH0ND在初期設定被設定為零,成為QDH0N = QDN0NC而開始MON壓之同步模式控制。 在下次之慢速換擋控制處理,係在上一次之S123步驟 設定為MDN(0N)=3,所M,在S119之步驟判定為「H0」 ,進人判別是為MDN(0N)=3之S128步驟,在此判定為 「YESj 。此時進人S129步驟,判別從開始慢速換檔之 經過時間(TMST-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DN4,若為 TMST-TM< YTMDH4時就進人S123以下之步驟,缜行同步 模式之控制。 若成TMST-TM2YTMDN4時,進人S130步驟,判別Gratio 是否變成在變速後之建立變速擋之齒輪比做為基準所設 定之離合器連接判斷之上限值YG(N-1)H以下,若成 Gratiog YG(N-1)H時就進入S13之步驟,而如後述使用 -4 6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k. A7 __B7 _ 五、發明説明(45 ) 變成GratioSYG(N-l)H時具設定為TM值之定時值TMSTC ,判別從成GraUoSYGU-1)H時點之經過時間(TMSTC-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 T M D N 5。並且,為G r a t i 〇 > YG(K-1)H或 TMSTC-TM< YTMDN5時進人 S123M 下之步驟續 行同步模式之控制,當成TMSTDl-ΤΜέ YTMDN5時,進入 S132步驟來判別晕否為FTBD = 1,若為FTBD = 0時,在S133 步驟設定為MDH(01〇=4後,MS134之步驟將QDH0NC設定 為因應於車速與節流開度之適當值,同時在S135之步驟 將QDN0ND設定為前一次值加算△ QDH0ND之值。接著,在 S136步驟,判別Gratio是否進入於變速後之建立變速檔 之齒輪比傲為基準所設定之離合器連接判斷之上限值 YG U- 1) Η與下限值YG (N-1) L之間,若其判別結果為 「NO」時,在S137步驟TMSTD設定為在該時點之ΤΜ值之 後進人S127步驟。此時,在S135之演算IDHOND會各增加 △ QDN0ND,所M,在S127步驟所求得之QDH0H也漸增, 開始在0H壓结束模式之控制。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下一次之慢速換檔控制處理,係上一次在S 13步驟所 設定為MDN(0IO=4,所KS128步驟判定為「NO」直接進 入S132 Μ下之步驟,鑛行结束模式之控制。並且,在 S136之步驟被判定為rYESj時進人S138步驟,而Gratio 繼續進人於YG(K-1)H與YG(H-1)L間之時間•亦即,連接 側油壓離合器之連接结束狀態之繼頚時間(TMSTD-TM)判 別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DH6 ,成為TMSTD-TMS YTMDH6時 進入S111步驟,實行结束慢速換檔處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牟(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46 ) 又,在S126或S132步驟被判別為FTBD = 1時,直接進入 S111之步驟而進行慢速換檔结束處理。按,FTBD之設定 處理係如第27圖所示,在1檔低速之變速擋G(N-l)之慢 速換檔控制中,若發出較其更低速之變速擋G(H-2)之慢 速換檔指令時(S1201, S1202),設定為 FTBD=1(S1203), .除此之外時就重設為FTBD = 0 (S 1204)。 依據上述之控制,當成GratiogYGDNS時0N壓會移行 於同步模式而上升,但是,到連接側油壓@合器之實際 油壓(M下/稱為0N離合器壓)上升為止應答會延遲。此應 答延遲,儉由於離心力之影響,在高車速為短,在低車 速會變長。於是,如第13(A)圖所示,考慮低車速時之 應答延遲a和高車速時之應答延遲b之差,將YGDNS在 低速時設定較高,高車速時設定較低,當Gratio進入於 YG(N-1)H與YG(N-1)L間之同步領域時點,與車速無關, 0N離合器壓被升壓至不產生離合器滑移之規定壓力。 又,若引擎溫度低時,由於從空擋開始旋轉使引擎之 輸出增大,慢速換擋時之Gratio之減少速度如第13(B) 圖所示變成較高溫時大。於是,檢測引擎溫度,亦即, 引擎之冷卻水溫度TW,將YGDNS在低水溫時設定為較高 水溫時為高,在低水溫時也Gratio進入同步領域點升壓 至規定壓Μ免0N離合器#產生離合器之滑移。按,0N離合 器壓之升壓應答延遲a係與引擎溫度無關為一定,但是 ,為了可對應於車速之0H離合器壓之升壓應答延遲之差 ,在本實胞形態,係在S104·之步驟將YGDNS將車速與冷 -4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〇X297公釐) -------------W--------ITI-----分 (請先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A 7 B7___ 五、發明説明(47 ) 卻水溫做為參數例如從圖表計算° 在上述S108步驟之QDNOFF之演算處理之詳细係如第14 圖所示,首先,在S108-1之步驟判別是否為HDN(0FF)=0 。在第一次之慢速換檔控制處理由於MDN被設定為「0, 0」,所以,在S108-1步驟判定為「YES」進人S108_2步 驟,將OFF壓之起始壓模式之初期值QDN0FFA設定因應 於車速與節流開度之適當值。接著,在S108-3之步驟設 定為MDK(0FF)=1,同時在S108-4之步驟在.其時點之流體 扭矩變速機2之速度etr (輸入轴3之旋轉速度/引擎旋 轉速度)做為etrm加Μ記憶,接著進人sl〇8-5之步驟, 來計算起因於流體扭矩變速機2滑移之引擎旋轉速度上 升之慢速換檔開始時之引擎旋轉速度之變速進行程度之 升壓修正值QDNOFFZ。QDN0FFZ,係因應於節流開度之基 準值QDN0FFZ0將etrm做為參數由函數演算所求得之變速 乘算進行度係數K計算。關於係數K將在後面詳述。若 計算QDN0FFZ時就進人S108-6,在OFF壓之低壓保持模 式之值QDN0FFB因應於節流開度之基準值QDN0FFB0設定 為加算QDN0FFZ之值,接著在S108-7步驟將QDM0FFB從 QDN0FFA慢慢地減少至如上述所設定之值進行馴腋處理 後,在S108-8之步驟將QDN0FF設定為QDN0FPB。這樣, 開始將OFF壓從QDN0FFA漸減之起始壓模式之控制。 在下一次之慢速換擋控制處理,係由於在上一次之 S108-3步驟設定為MDN(OFF),所M,在S10S-1之步驟判 定為「HOj ,進入判別是否MDN(0FF)=1之S108-9步驟, -4 9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Α7 Β7 五、發明説明(48 ) 在此判定為「YESj 。此時進人S108-10步驟,而判斷是 否變成GratioM在變速前之建立變速檔之齒輪做為基 準所設定之離合器連接判斷之下限值YG(N)LM下,若為 Gratio>YG(N)L時,在S108-11步驟從慢速換檔開始時 之經過時間(TMST-TM)判別是否逹到規定時間YTMDN7, 在TMST-TM< YTMDK7内係進人S108-3M下之步驟鑛行起 始壓模式之控制。並且,從GratioSYG(N)L變成 TMST-ΤΜέ YTMDH7時,在 S108-12之步驟設定為 MDN(0FF)=2 之後進人S108-5M下之步驟,開始OFF壓之低壓保持模 式之控制。 在下一次慢速換擋控制處理•係由於在上一次之S108 -12步驟被設定為MDN(0FF)=2,所K在S108-9步驟判定 為「NO」,進人判別是否MDH(0PF)=2之S108-13步驟, 在此被判定為「YES」。此時進人S108-14步驟,判別 Gratio是杏成規定值YGDNTM下,若為Gratio〉YGDNT時 ,在S108-15之步驟從慢速換擋開始時之經過時間 (THST-TM)判別是苔達到規定時間YTMDN8 ,在TMST-TM< YTMDN8內就進入S108-12 Μ下之步驟續行低壓保持模式 之控制。並且,若變成 GratioSYGDHT 或 TMST-TM2YTMDN8 時,在S108-16步驟設定為MDH(0FP)=3之後,進人S108 -17步驟,將OFF壓之尾模式(tail mode)之值QDN0FFC設定為因應 於節流開度之適當值,接著,在S108-18步驟將QDN0FF 設定為QDH0FFC,開始將OFF壓Μ比低壓保持模式保持 於較低壓之尾模式之控制。 -50-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家楳準(CNS ) Α4規格(2丨0X297公釐) --------!:'------Τ —----Φ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49 ) 在下一次之慢速換檔控制處理,係由於在上一次之 S108-16 步驟設定為 MDN(0FF)=3,所 M,在 S108-13 步 驟判定為「NO」,進人判別是否為MDH(0FP)=3之S108-19 步驟,在此判定為「YES」。此時進入S108-20步驟,並 判別從慢速換檔開始時之經過時間(TMST-TM)是否達到 規定時間YTMDN4,若為TMST-TM2YTMDN4時,進人S108-21步驟來判別Gratio是否成YG(N-1)HK下,若為 TMST-TM< YTMDN4或 Gratio> YG(H-1)H時進人 S108-16M 下之步驟續行尾模式之控制。並且,TMST-TM2 YTMDN4 ,且,或G r a t i ο έ Y G (N -1) Η時進人S 1 0 8 - 2 2步驟,在該 時點之ΤΜ值設定為使用於上述S131步驟計時處理之THSTC 。接著,在S 1 08-23步驟設定為MDN(0FF)=4,同時在 S 108-24步驟將OFF壓结束模式之值QDN0FFD設定從 QDN0FFC慢慢地減少之值,在S108-25步驟將QDN0FF設 定為QDN0FFD,.進行OFF壓之结束模式控制。 | 上述變速進行度係數K係將在慢速換檔结束時之流體 扭矩變速機2之預定速度比以基準速度比Yetr, Yetr與 開始慢速換擋時之變速機之輸入軸3之旋轉速度Nin所 求得之引擎旋轉速度,從基準引擎旋轉速度NeG(l〇, NeG(N)與慢速換擋開始前之變速比YGU)與结束慢速換 檔後之變速比YG(N-l)所求得之慢速換檔结束時之引擎 旋轉速度做為目標引擎旋轉速度NeG(N-l),做為在慢速 換檔開始時之實際引擎旋轉速度Ne與NeG(N)之差與 HeG(N-l)與NeG(N)差之比,由下式求得; -5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A7 B7 五、發明説明(5〇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K = (K e - Ke G (N) )/Ne G (N- 1) -N eG (N) • • • ⑴ 換 —3_ 之 9 變 速 進 行 度 係 數 K 9 係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機 2 之 速 度 比 e t Γ 為 仍 保 持 於 Ye t r 之 狀 態 下 進 行 慢 速 換 檔 時 對 於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之 化 量 之 慢 速 換 擋 開 始 時 點 之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機 2 之 滑 移 來 表 示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之 上 升 量 之 比 Ο 在 此 9 Ne ε ( η ) > Ne G (H- 1) 係 可 由 下 式 表 示 » Ne G (N) =H in /Υ e t Γ _ • 隹 ⑵ He G (N- 1) =H eG (Η). 'YG (N- 1) /YG (N) =(Η i η • YG(H- 1) )/ (YG (N) • Ye tr ) • • (3) He t Μ 開 始 慢 速 換 擋 時 之 實 際 e t Γ 做 為 e t r m » 就 變 成 Me =N i η / e t r η • • • 對 於 Ο) 式 » 代 入 (2) 9 (3) 9 ⑷ 整 理 時 9 變 成 9 K = { (Ye tr / e t Γ ο - 1) }/ { (YG (H -1 )/YG (H)) -1 } • • « (5) 慢 慢 地 踩 蹈 油 門 時 t 若 車 速 不 變 化 時 由 於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機 2 之 滑 移 而 只 增 加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 在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點 有 時 引 擎 速 度 會 較 He G (N) 上 升 〇 此 時 在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後 發 生 解 除 側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滑 移 時 .9 輸 入 軸 3 之 旋 轉 速 度 急 增 於 靠 近 事 先 所 上 升 之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而 G r at i 〇 之 減 少 速 度 變 大 9 ON 離 合 器 壓 沒 有 充 分 地 升 壓 之 内 G r at 10 進 入 同 步 領 域, 在同步同 時 點 不 能 連 接 連 接 側 油 .壓 離 合 器 〇 於 此 t 在 本 實 施 形 態 1 係 使 用 將 e t r η 做 為 參 數 從 (5) 式 求 得 之 變 速 進 行 度 係 數 K » 演 算 升 壓 修 正 值 QDK0FFZ , K只有其分量.加算Q D N 0 F F B • 由 解 除 側 油 壓 離 合 器 之 連 接 力 來 抑 制 G r a t 1 0 之 減 少 $ 在 同 步 時 點 使 連 接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芈(CNS ) A4*Jl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51) 側油壓離合器可充分地連接。按,在變速结束時點之 etr係因應於引擎蓮轉狀態會產生微妙變化,所以, 若代人於上述(S)式之γ e t r值,以因應於引擎運轉狀態來 替換較宜。 又,在本實施形態,係從G(l〇對於G(N-l)之慢速換檔 控制中變速檔指定訊號SH切換為指定更低速之變速檔 G(N-l)之訊號被設定於FTBD = 1時结束〇N壓之低壓修正 模式之控制時(在0N壓之同步模式之控制中被設定為 PTBD = 1時,'係同步模式之控制結束時),進行慢速換擋 结束處理,從G (N-1)開始G (H-2)之慢速換檔控制。像這 樣從G(N)對於G(N-l)之慢速換檔控制會提早结束,所以 ,從G(H)對G(N-l)之慢速換檔所要時間被縮短,可提早 高駛車性。 然而,從G(N)對於g(N-1)之慢速換檔控制中變速檔指 定訊號SH被切換為所指定訊號,或從G(N)對於(j(N + 1)之 快速換檔控制中有時變速擋指定訊號SH會被切換為指定 G(N)之訊號。像這種情況時,即使不切換第:,第2換 擋閥12:l, 122或切換閥13之位置,亦將參與變速之油 壓離合器之油壓可由第1 ,第2電磁比例閥I7i , 172 來控制。 於是,從G(N)對於G(N-l)之谭速換檔控制中變速檔指 定訊號SH被切換為所指定訊號時,將慢速換檔控制在中 途中止,進行從G(N-1)切換為G(N)之快速換擋控制之轉 換快速換擋.,當從G(N)對於G(H + 1)之快速換檔控制中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52 ) 速檔指定訊號SH被切換為指定G(N)之訊號時,將快速換 檔控制在途中予中止,進行從G(N + 1)切換為G(H)之慢速 ) 換檔控制之轉換慢速換檔。 轉換慢速換擋之詳细係如第1 6圖所示,參照Ο N壓, OFF壓,Gratio之各個變化Μ模式表示之第15圔說明如 下。首先,在S201之步驟將MUP設定為「4,4j同時將 MDN重設為「0,0j之後,在S202之步驟將TM設定為TMST ,接著,在S203之步驟判別從開始快速換檔時之經過時 間(TMST-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UP1 ,若成TMST-TM2 YTMUP1時就進人S204之步驟進行快速換擋結束處理。這 種處理内容係如第7圖所示與S13之步驟之處理相同。 若為TMST-TM< YTMUP1,則在S205之步驟計算在快速 換擋之ON壓之提升模式之值QUPONB,接著,在S206之步 驟來判別是否為ΜϋΡ(0Ν)=4。在第一次之處理在S206之 步驟判定為「YES」進入S2 07步驟,判別Gratio是否變 成GUPTM上。若為Gratio<YGUPT時,在S208步驟將 QUP0HBM正前之慢速換擋控*制之QDH0FF之最終值進行慢 慢地變化在S205步驟所求得之QUP0NB值變化之馴服處理 ,在S209步驟將QUP0N設定為QUP0NB之後,在S210步驟 進行QUP0FF之演算處理,接著在S211之步驟進行比例閥 選擇處理。Q U P 0 F F之演算處理,係進行與第9圖之S 1 0-16〜S10-19步驟相同之處理。比例闕選擇處理係與第7 圖之S11步驟之處理相同。 若成GratiogYGUPT時,在S212之步驟將MUP設定為 -5 4 - ----------/ L·^--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2丨Ox 297公釐) A7 __B7____ 五、發明説明(55 )
「5,5j ^同時在S213步驟將TMSTB設定為在該時點之TM 值,接著在S214步驟設定將QUPON對於QUPONB加算QUPONC 之值。QUPONC之初期值為零,成為QUPON=QUPONB進行ON 壓之提升摸式控制。 在下一次處理,係在上一次之S212步驟由於MIIP被設 定為「5,5j ,所以,在S206步驟判定為「ONj ,進入 判別是否MUP(0N)=5之S215步驟,並在此被判定為「YES」 。此時在S216步驟判別Gratio是否達到YG(N)LM上,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Grat ί〇< YG'(HU内係進人S212K下之步驟而鑛行ON壓提 升模式之控制。當成為Gratiog YG (N)L時在S217之步驟 將MUP設定為「7,7」進人S218M下之步驟。因此,在 下一次之處理係在S215步驟判定為「NO」直接進人S217 步驟。在S218步驟則進行設定將QUP0NC對於其上一次值 加算△ Q U P 0 N C值之處理。接著,在S 2 1 9之步驟判別 Gratio是否進人於YG(N)L與YG(N)H之間,從其判別结果 為「0H」時就進入S213M下之步驟。此時,在S218步驟 之演算由於Q U P 0 H C會各増加△ Q U P 0 H C,所K ,在S 2 1 4步 驟所求得之QUP0H也漸增,進行〇Η壓之结束模式之控制 。若是YG(N)LSGratioSYG(N)H時,亦即,連接側油壓 離合器在结束連接狀態時,在S220之步驟判別連接结束 狀態之繼續時間(TMSTB-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UP6, 當成TMSTB-TM2 YTMUP6時進人S204之步驟而進行结束快 速換檔處理。 轉換慢速換檔之詳细如第18圖所示,參照將ON壓, -5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B7__ 五、發明説明(54 ) OFF壓,Gratio之各個變化Μ槙式表示之第17圖做說明 。首先,在S301之步驟將MUP重設為「0,0」,同時將 MDN設定為「2,2j之後,在S302之步驟將ΤΜ設定為 TMST,接著在S303之步驟判別從慢速換擋開始時到經過 時間(TMST-TM)是否達到規定時間YTMDN1,若成TMST-TM 2 YTMDN1時進人S304步驟,進行慢速換擋結束處理。此 處理之内容係如第12圖所示與S111步驟之處理相同。 若為TMST-TH<YTMDK1時,在S305步驟^別是苔為 MDN (ON) =2。在第一次之處理係在S305步驟判定為 「YESj進入S306步驟,並判別Gratio是否超過YGDHS, 若為Gratio> YGDNS時在S307步驟計算QDN0HB,而在 S308步驟將QDN0NB從正前之快速換檔控制之QUPOFF進行 從最終值慢慢地變化成在S307步驟所求得QDN0NB值之馴 眼處理,在S309之步驟將QDN0N設定為QDN0NB之後,在 S310步驟進行UDN0FF之演算處理,接著,在S311步驟進 行比例閥選擇處理。並由此,進行ON壓之低壓修正模式 之控制。按,QDM0FF之演算處理,係省略第14圖之S108 -15與S108-20步驟形態之S108-13M下之步驟同樣地進 行。比例閥選擇處理係與第12圔之S109步驟處理相同。 若成為GratioSYGDNS時,在S312步驟將MDN設定為 「3,3」之後,在S313步驟計算QDN0NC,在S314步驟將 QDN0NC從QDN0NB之最終值在S312步驟所求得之值進行優 慢變化之馴服處理,接著,在S315之步驟將QDN0N設定 為對於QDN0NC加算QDN0HD值。QDN0ND之初期值為零,變 -5 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聚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55 ) 成QDNON = QDNONC開始在ON壓之同步模式控制。 下一次處理,係上一次之S312步驟因將MDN設定為 「3,3」,所在S305之步驟判定為「NO」,進入判 別是否為MDN(0N)=3之S316步驟,並在此判定為「YES」 。此時在S317步驟判別Gratio是否變成YG(N)HM下,若 為GratioSYG(H)H時進入S318步驟,判別Μ成為 Gratio客YG(N)H之時點起之經過時間(TMSTC-TM)是否達 到規定時間 YTMDN5,若為 Gratio> YGOOH或 TMSTC-TM< YTMDN5時就'進入S313K下之步驟縝行同步模式之控制。 若成為TMSTC-TMSYTMDN5時,在S319步驟設定為 MDN(0H)=4,接著,在S320步驟計算QDN0HC,同時在S321 步驟將QDN0KD設定為Μ其上次值加算△QDNOND值之後, 在S322步驟判別G「atio是否進人YG(N)L與YG(N)H之間。 若其判別结果為「NO」時MS323步驟將TMSTD設定在其時 點之TM值之後進人S315步驟。此時,在S321步驟之演算 因QDN0ND按每一 增加,故在S315步驟所求得之 QDN0N也漸増,進行ON壓之结束模式之控制。在S322油 壓判定為「YES」時,就在S324步驟判別連接側油壓雛 合器連接结束狀態之繼續時間(TMSTD-TM)是否達到規定 時間YTMDN6 ,若成為TMSTD-TM g YTMDN6時就進人S304步 驟實行慢速換檔结束處理。 如K上,於轉換快速換檔控制或轉換慢速換擋控制來 進行依據從變速開始時點之經過時間(TMST-TM)的判別, 係進入變速時間是否成為連到異常判別基準之YTMUP1 ,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v 、訂----------l· .(請先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6 ) YTMDN1之時而已。此係轉換變速在正前之變速中途開始 ,從變速開始時點之經過時間因由於不能判斷變速之進 狀態。因此,變速之進行狀態只有不得不做Gratio之判 斷。並且,若由感測器之故障等不能正確地檢測Gratio 時,就不能適當地控制因應於變速之進行狀態來控制ON 壓或OFF壓。於是,當不能正確地檢測Gratio時使用設 定於「1」之旗誌FGAIL,若為FGFAIL = 1時就禁止轉換變 速。又,在「D4」 「D3」等之前進範圍,係將車速與 節流開度依據做為參數所設定之變速圔進行變速,但是 ,車速感測器22並非對地速度係依據車輪之旋轉速度來 檢測車速,所K,由於低//路等之煞車若發生輪胎鎖定 時,雖然實際之車速幾乎沒有變化但是由車速感測器22 所檢測之車速V降低至近於零,依據變速圔進行慢速換 檔,輪胎之握持回復後因應車速進行快速換擋,而皆發 生無謂之變速。又,Μ桿操作欲進行每一 1檔變速之手 動變速狀態,則在停車後使其能夠由1速檔再進行,車 速變成非常低速時就自動地進行慢速換擋之一速檔,再由 其後之桿操作進行快速換檔。所Κ,發生輪胎鎖固而成 慢速換檔為1速檔,則於車胎之握持回復後仍建立於1 速擋之狀態,形成強迫駕駛人進行適合於車速對變速擋 之快速換擋操作。為了消除這種不妥情形,由車速感測 器22所檢測之車速由輪胎鎖定而急減速時,亦即,車速 在規定值Μ上之減速度降低時,使用設定為規定時間 「1」之旗誌FLOCK,若為FL0CK = 1時使其禁止慢速換檔。 — 5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k.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 五、發明説明(57 ) 第19圖表示使用FGFAIL與FLOCK之換檔選擇處理。在 此處理,係首先,在S401之步驟判別由變速檔指定訊號 SH所指定之變速檔G(SH),是杏與迄今所指定之變速檔 G(SHO)相同,若G(SH)¥ G(SHO)時就在S402步驟判別 G(SH)是否較G(SHO)為高速擋,若是G(SH)> G(SHO)時就 在S403之步驟將快速換檔旗誌FUP設定為「1」,若是 G(SH)> G(SHO)時就在S40 4步驟判別是否FL0CK = 1,若 FL0CK = 0時在S405步驟將FUP重設為「0」。接著,在 S406步驟判'別MAT是否設定為「A, B」,亦即,判別是 否為變速控制中,若是MAT = A, B時就在S407步驟將轉換 變速旗誌FCS設定為「1」,若是MAT4A, B時就在S408 步驟將FCS重設為「0」。並且,在S 409步驟判別是否 FCS = 1, g>CS = 0時在S410步驟判別是否FUP = 1,若FUP = 1 時就進入S411步驟進行快速換擋控制,若FUP = 0時就進 入S412步驟進行慢速換檔。在FCS = 1時,M S413步驟判 別是否FGFAIL = 1,若FGFAIL = 0時在S414步驟判別是否 FUP = 1,若FUP = 1時在S415之步驟實行轉換快速換擋控制 ,若FlIP = 0時在S416步驟進行轉換慢速換檔控制。而且, 若FGFAIL = 1時仍然结束其處理禁止轉換變速,在S404步 驟判別FL0CK = 1時也仍然结束其處理禁止慢速換擋。按, FL0C1(在規定時間後會重設為「〇」,所以,禁止慢速換 檔乃在發生車胎鎖定之後至規定時間之間,其後準備為 停車而容許慢速換擋。 在FGFAIL之設定處理,係使用進入於非變速時Gratio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or.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β家櫺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8 ) 在其時點所建立之變速檔G(H>之齒輪比做為基準所設定 之離合器連接判斷之下限值YG(N)L與上限值YG(N)H之間 所計數時間之定時器值TMG (N)。TMG (N)係準備於每一變 速檔,如第20(A)圖示,首先,在S1100步驟MAT是否 設定為「Α,Ο」或「Ο,Β」,亦即,判別是否非變速時, 若是非變速時,就在S1101步驟判別Gratio是否位於於 1速檔用之上下限值YG(1)L, YG(1)H間之範圍,若位於 此範圍時就在SU02步驟加算1速檔用之定時器值 TMG(l),若'脫離此範圍時就在S1103步驟減算TMG(l)。 並且,將同樣之處理S1104, S1105, S1106步驟執行2 速檔,在S1107, S1108, S1109步驟執行3速檔,在 S1110,S11U, S1112 步驟執行 4 速檔,在 S1113, S1114 ,S1115步驟執行倒車檔,進行2速擋用至倒車擋用之 定時器值TMG(2), TMG(3), TMG(4), TMG(R)之加減計算 。因此,這些各變速檔用之定時器值TMG(l)〜TMG(R), 將變成位於Gratio所對應之上下限值YG(1)L, YG(1)H〜 YG (R) L , YG (R) Η間範圍時間之累積時間與成此範圍外時 間之累積時間之差數。Gratio之檢測若正確時,在轉換 變速正前之變速前所建立之變速檔G(H)用之定時器值 TMG(N)充分成大值。於是,如第20(B)圖所示,在S1116 步驟比較TMGU)與規定之界眼值YTMG,若THG(tO> YTMG 時在S1117步驟設定為FAIL = 0, TMG(N)SYTMG時就在 S1118步驟設定為FAIL = 1。 ' FLOCK如第21(A)圖所示,計測由車速感測器22所檢 -6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B7_五、發明説明(59 ) 测之車速V ,從設定為較高之第1規定車速YVH(例如40 km/h)減少至設定為較低之第2規定車速YVL(例如10 Kn/h) 至之時間t ,而當此時間t變成規定值K下時設定為規 定時間之間「lj 。此規定值係例如,(YVT-YVL)/t設定 為1G(重力加速度)之程度。FLOCK之設定處理詳细,係 如第21(B)圖所示,首先,在S1001步驟判別車速V是 否低於YVH ,若是V2YVH時就進入S 1002步驟,與上述 變速控制用之定時器不同之減算式或定時器之剩餘時間 tm設定為初期值tmst,之後在S 1003重設為FL0CK = 0。 若是V<YVH時,在S1004步驟判別車速V是否低於YVL, 若是V2YVH時,進人S1003步驟。並且,當成為V<YVL 時,就進人判別是否FL0CK = 1之S1005步驟,苦為F L 0 C K = 0 時在S1006步驟判別車速V從YVH降低到YVL為止所花 之時間t(trast-tin)是否變成規定時間YtmlockM下。若 是tBst-traS Ytmlock時,在S1007步驟判別tm是否成零 (變成V< YVH之後是否經過tmst),若是tn辛0時在S1008 步驟設定為PL0CK= 1°從下一次只要是V<VHL時,就從 S1005步驟進人S1008步驟,而保持至直到變成tm = 0之 規定時間(tmst-Ytmlock)FLOCK = l。按,此規定時間, 係設定為比進行不想停車之暫時性煞車之煞車時間稍長 者,例如設定為約10秒程度。 聯動(in-gear)控制之詳细如第23圖所示,參照此Μ 聯動時之ON壓與Gratio之變化Μ模式表示之第22圖說明 如下。聯動控制,係首先,在s501之步驟判別ΜΑΤ是否 -6 1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规格(2丨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b〇 ) 設定為「2,0」 「4,0」 「6,0」之任何一項。在第一次 處理,係在S501步驟判定為「H0」,在S502步驟將TM設 定為TMST,同時在S503步驟Μ0Ν壓之應答壓撗式之值 Q INGA因應於節流開度設定為適當值。按,QINGA係經 時間性地減少。之後,在S504步驟將MAT設定為「2,0」 之後.在S504步驟將MAT設定為「2,0j之後,在S50 5 步驟K聯動控制之ON壓指令值QING設定為QINGA ,接著 ,進入S50 6步驟,控制在第1 ,第2電碎士例閥17i, 172內之聯ij時欲連接之油壓離合器之油壓,另一方之 電磁比例閥之輸出壓指令值定為QIHG,進行另一方電磁 比例閥之輸出壓指令值為大氣壓之比例閥選擇處理。 在下一次處理,係上一次在S504步驟因MAT設定為 「2,0」,所在S501步驟判定為「YES」進入S507步 驟,判別從聯動開始時點之經過時間(TMST-TM)是否達 到異常判斷之限制值YTMING1,當變成TMST-TM2 YTMING1 時進入S508步驟,將MAT設定為「A,〇J (於1速檔,3 速檔,倒車檔之聯動時)或「Ο,Β」(於2速檔之聯動時) ,同時進行將ΤΜ重設於零之聯動结束處理。若是TMST-TM 〈YTMING1時,就進入判別MAT是否設定於「2,0」之 S509步驟,在此判定為「YESj 。此時進人S510步驟, 並判別從聯動開始時點之經過時間是否達到規定時間 YTMING2,在 TMST-TM< YTMING2内係進人 S503M 下之步 驟進行應答壓模式之控制。 若變成TMST-TM2YTMING2時,進人S511步驟將MAT設 ----------L·^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kl B7_五、發明説明(6i) 定為「4,0」,在S512步驟判別Gratio是否達到規定值 YGING5M上。若為Gratio<YGIKG5時,在S513步驟將旗 誌FING設定為「1」,同時在S514步驟將該時點之TM值 MTHD記億,接著在S515步驟將AQIHGX設定為較大之 值。油壓離合器開始連接而變成Gr*ati〇2YGING5時在 S515步驟判別是否FIHG = 1,若為FING = 0時進人S515步驟 ,若為FING = 1時進人S517步驟,判別從聯動開始時點到 Gratio SYGING所花費之時間(TMST-TMD)墀否變成規定 時間 YTMIHG'3 Μ 上。並且,若是 TMST-TMD< YTMING3時 就在S518步驟將A QINGX設定為較小之值,若TMST-TMD SYTMIHG3時在S519步驟將AQINGX設定為中程度之值。 像這樣設定△QINGX時,進人办20步驟而設定QINGX加算 其上一次值AQINGX之值,接著,在S521步驟0H壓之加 算模式之QIHGX值設定為QIHGX之最終值加算QIHGX之值 ,在S522步驟將QING設定為QINGB。在下一次處理•係 由上一次之S5U步驟MAT被設定為「4,0」,所Μ ,在 S509步驟判定為「HOj ,進人MAT被判別是否設定為 「4,0」之S523步驟,在此判定為「YESj 。此時係進人 S524步驟,判別Gratio是否變成建立於聯動時變速檔之 齒輪比做為基準所設定之離合器連接判斷之下限值 YG(t〇LW上。當在Gratio<YG(N)L内進入S511K下之步 驟,進行加算模式之控制。 當成GratioSYG(N)L時進人S525步驟將MAT設定為 「6,0」。從下一次則在S523步驟判定為「NO」直接進 -6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_____B7 _五、發明説明(62 ) 入S525步驟。之後,進人S526步驟判別是否Gratiog YG(N)L。若是Gr*ati0<YG(N)L時,在S527步驟將該時點 之TM值做為TMSTE加以記憶進人S528步驟,若是Gratio 3YG(N)L時直接進人S528步驟。在S528步驟,係將 QINGC設定為對於其上一次值加算AillHGC之值。接著 ,進人S529步驟而权GratiogYG(N)L狀態,亦即,判別 離合器之連接結束狀態之繼缜時間(TMSTE-TM)是杏達到 規定時間YTMIHG4。並且,;在TMSTE-TM<YTMIMG4内進人 S530步驟,k QING設定為QINGB之最终值加算QINGC之值 ,進行ON壓结束模式之控制,當變成TMSTE-TM2YTMING4 時進人S508步驟進行聯動结束之處理。 依據上述之控制,在聯動直到成為GratioS YGIHGS止 ,由於AQINGX被設定為大的值所以ON壓之升壓速度變. 大,其後則ON壓之升壓速度變小。因此,縮短聯動時之 時間延遲,並且,甩防止聯動衝擊之發生。又,在高溫 等之油壓容易降低之條件下,至到開始連接雜合器會花 費時間。在此條件下,自變成GratioSYGI NG而使0 Η壓 之升壓速度小時,至到结束連接離合器會花費時間,時 間延遲會變大。與此相對,在本實施形態,係若至到開 始連接離合器會花費時間時,就成TMST-TM03 YTMING3, 並因ΔαίΝΟΧ被設定為中程度之值,即使成為Gratiot YGINGS後ON壓之升壓速度也不會那麽降低,可縮短時間 延遲。 又,在「R」範圍之倒車行駿中若切換為「D4 j等之 -64-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WX.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63 ) 前進範圍時,有時Gratio仍會成超過YGIKGS。其理由如 下。Gratio雖然由Nout/Nin所求得,但是停車中係輸出 軸7之旋轉速度為零,若仍將輸出軸旋轉速度保持於 Nout時,就在聯動時由於引擎旋轉速度之降低而Nin降 低時,G r a t i 〇仍保持於零狀態。於是,對於輸出軸旋轉 速度加算規定加上增高之值來設定Hout,並由Nin之降 低使Gratio增加。若「R」範圍切換為前進範圍時,輸 出軸7從逆轉狀態切換為正轉狀態,在其中途輸出軸旋 轉速度雖然'一旦會成為零,可是由於將Hout增高如上述 之關係所K有時仍保持GratioSYGINGS之狀態。從「R」 範圍切換為前進範圍時,就提早0H壓之升壓而將輸出軸 7提早切換為正轉狀態較佳。於本實施形態,係仍為 Gratiog YGINGS之狀態時成為FIHG = 0,而將AQINGX保 持於大值,可適合上述之要求。 又,在「Rj.範圍之高速行駛之切換為「D4」等之前 進範圍時,依據變速圔建立適合於高車速之高速檔時, 因對於輸出軸7之傳達轉矩會變小,所Μ,直到切換輸 出軸7之旋轉方向會花費時間,其時段雛合器就持續滑 移致耐久性會劣化。此時,裝設可判別車輪旋轉方向之 車速感測器等,來判別車輔之行駛方向是前進或倒車, 在前進範圍判別為倒車中時,由於建立比通常低速之變 速檔,可消除上述不妥情形。第24圖係表示其所要之控 制,在S 6 0 1步驟判別為前進範圍時,在S 60 2步驟判別是 否倒車中,若其判別结果為「Ν0」時在S603步驟做為變 -6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见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 (64) 1 1 速 圖 選 擇 通 常 之 變 速 圖 若 是 倒 車 中 時做為 變 速 圖選擇 1 1 | 倒 車 對 策 用 之 變 速 圔 〇 倒 車 對 策 用 之 變速圖 例 如在通 1 1 常 圖 建 立 3 速 檔 或 2 速 檔 之 車 速 分 別 設定2 速 檔 或1速 /-—^ 請 ή. 1 I 檔 〇 閱 讀 1 1 背 1 按 9 若 裝 設 所 m 附 旋 轉 方 向 之 判 別 功能車 速 感 測器之 之 1 -·» *-刖 後 撿 測 裝 置 時 由 於 成 本 會 高 « 所 Κ 不使用 特 別 感測器 注 意 1 f 事 1 > 進 行 如 下 之 控 制 9 亦 可 從 厂 R j 範圍選擇 ®換為前進 項 再 1 I 範 圍 時 之 變 速 圖 〇 此 控 制 9 係 在 厂 R j 範0 車速超過規 填 寫 本 ) % 定 值 9 在 厂 H j 範圍而車速連- -次都不低於· 境定值時設 頁 1 l 定 維 持 於 厂 1 J 之旗誌FREV用來實行〔 >其詳! 狃, 係如第 I 1 25 (A) 圖 所 示 » 在 S70 1 步 驟 被 判 別 為 前進範 圍 時 ,就在 1 1 S702 步 驟 判 刖 是 否 FREV=1 9 若 為 FREV =0時在 S703步驟做 1 訂 1 I 為 變 速 Η 選 擇 通 常 之 變 速 圖 〇 若 為 FRE.V = 1時 > 在 S704 做 為 變 速 圖 與 選 擇 與 上 述 同 樣 之 倒 車 對 策用變 速 圔 。並且 I 1 > 在 S705 步 驟 判 別 MAT 是 否 被 設 定 為 r 2 , 0 J 「4 ,0 J 1 1 厂 6, 0」 之任- > 當其判別结果為 「N0」時 ,亦即,結 1 /, 束 聯 動 控 制 時 t 在 S706 步 驟 將 FREV 重 設為「 0 J 9 從下 ί 一 次 就 選 擇 通 常 之 變 速 圖 〇 FREV 設 定 處理之 詳 细 ,係如 1 I 第 25 (B) 圖 所 示 t 在 S80 1 步 驟 判 別 為 r R j 範圍時,在 1 S802 步 驟 判 別 是 否 建 立 倒 車 用 變 速 擋 G R ,若 已 建 立時就 1 在 S803 步 驟 判 別 車 速 V 是 否 超 過 規 定 值YVa (例 如 1 0 k m / h ) I » 若 V> YVa 時 就 在 S804 步 驟 將 FREV 設 定為^ 1 j ( >並且, 1 I 在 S805 步 驟 判 別 為 厂 H j 範圍時, M S8 06 步 驟判別車速V 1 1 是 否 低 於 規 定 值 Y V a 若 變 成 V< YVa 時W S807步 驟將 1 I -6 6 _ 1 1 1 1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έ>5 ) FREV重設為「0」。根據此,在「R」範圍變成VCYVa而 FREV設定為「1」時,在「Nj範圍除非變成V<YVa仍然 保持於FREV = 1之狀態。所以,從「R」範圍經由「Nj範 圍切換為前進範圍時,若FREV = 1時可判斷為倒車中。因 此,在前進範圍之倒車中係選擇倒車對策用變速圖,提 早從倒車狀態切換為前進態而可提升離合器之耐久性。按 ,從前進範圍切換為「R」範圍時,如上述,當車速降 低到規定值K下時建立倒車用變速擋GR時,於「R」範 圍即1^V<Yiia也不能立即判斷為倒車中。因此,在本實 施形態,係於「R J範圍建立有倒車用變速擋G R之狀態 下只有變成V<YVa時設定FREV = 1,而在倒車範圍未建立 有倒車用變速檔GR時,Μ不被設定於FREV = 1,來防止錯 誤之判斷。 然而,在行駛中由於電壓下降而電子控制電路(ECU) 20有時會暫時性停動,在電壓上升時ECU 20進行起始 化動作而再起動。ECU 20之停動中係對全部之電磁閥停 止通電,第1 ,第2換檔閥12ι_, 122及切換闊13切換 為左方位置而建立4速檔。又,即使ECU 20再起動,在 E C ϋ 2 0之起始化中,因由於不能讀取車速或節流開度等 之參數值,所Μ ,不能指定依據變速圖之變速檔,於是 先前,係在起始化中建立高速檔(建立為了防止在高速 行駛中之低速擋引起之引擎之過旋轉),在起始化结束 後變速係依據變速圖之變速擋。在此方式在低速擋之行 駛中若ECU 20停動時,到起始化结束之高速檔之建立使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 五、發明説明(66) 引擎旋轉速度降低,在起始化结束後對於低速擋之慢速 換擋時必須大幅度地上升引擎旋轉速度,對慢速換擋花 費時間,驅動力回復會延遲。 在此,本實施形態之油壓迴路,即使手動閥11被切換 至「R」「D4」 「D3」「2」「1」之行駛範圍位置時, 可將變速機構成為中立狀態。亦即將第1,第2換檔閥12i,122與切換閥13成 為變速時之狀態,都將第1 ,第2電磁比例閥17l·,172 之輸出壓變成大氣壓時,任何油壓離合器μ〜C4之油壓 也變成大氣'壓,變速機會變成中立狀態。於是,起動ECU 20時,如第26圔所示,在S901之步驟判別是否结束起始 化,起始化中係在S902步驟輸出中立訊號,同時在S903 步驟將旗誌FINT設定為「1」。中立訊號,係將第1 , 第2換檔閥12±, 122與切換閥13成變速時之狀態,例 如,使第1 ,第2換檔閥12i, 122為左方位置,切換 閥13位於右方位置之3速6=4 4速之變速時狀態,同時 將第1 ,第2電磁比例閥17l·, 172之輸出壓係變為大 氣壓之訊號,變速機變成中立狀態。若结束起始化時就 進入S904步驟判別是否FIHT=1。當起始化结束即後由於 是FINT = 1所Μ在S904步驟判定為「YES」。此時進入 S 9 0 5步驟判別是否為行駛範圍。若非行駛範圍時,亦即 ,若為「Nj或「P」範圍時,在S906步驟將FINT重設為 「0」之後進入S907步驟進行通常之控制。並由於按鐽 0H之ECU 20之起動時之處理,係經由此路徑進行。若是 行駛範圍時,進入S 908步驟開始依據變速圖建立變速檔 -6 δ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ι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SB家標準(CNS) Α4规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A7 B7 五、發明説明(67 ) 之聯動控制,接著,在S909步驟判別MAT是否設定為 「2,0」「4,Oj 「6,Oj之任一,當其判別结果變成 「H0」時,亦即,結束聯動控制時,在S910步驟將FIHT 重設為「0」。像這樣,结束聯動控制之後由S904步驟 判定為「N0」進行通常之控制。根據此,在低速檔行駛 中之ECU 20之停止即使建立4速擋,當ECU 20再起動時 就直到起始化结束止會成中立狀態,在其時段引擎旋轉 速度上升,起始化结束後對於低速檔之聯^以良好之應 答性進行,'驅動力會提早回復。 〔圔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係適用本發明之變速機一例之剖面圖。 第2圖係表示變速機之油壓迴路圖。 第3圔係油壓迴路之要部放大圖。 第4圖係備有油壓迴路之電磁閥控制系之方塊圖。 第5 ( A ) (B ) (C )圖係表示使用於變速控制之各種監視值 與控制模式之關係圖。 第6圖偽表示快速換檔時之0H壓,OFF壓,Gratio變 化之時間圖表。 第7圖係表示快速換擋控制之流程圖。 第8圖係表示第7圖之S14步驟控制内容之流程圖。 第9圖係表示第7圖之S10步驟控制內容之流程圖。 第10圖係表示第9圖之S10-5步驟控制內容之流程圖。 第11圖係表示慢速換檔時之0H壓,OFF壓,Gratio變 化之時間圖表。 -6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經 濟 五、發明説明 (68 ) 1 I 第 12 圖 係 表 示 慢 速 換 檔 控 制 之 流 程 圖 〇 1 1 I 第 13 圖 係 表 示 (A) 在 慢 速 換 檔 控 制 因 應 於 G r at 1 0 之 變 1 1 速 進 行 狀 態 設 定 判 定 值 YGSDNS車 速 之 圖 表 » (B) 係 表 示 /-—S 請 先 1 1 因 tite 愿 於 YGNDNS水 溫 之 圖 表 〇 閲 讀 1 I 第 14 圖 係 表 示 第 12 圖 之 S108 步 驟 控 制 內 容 之 流 程 圔 0 © 之 1 1 第 15 圖 係 表 示 轉 換 快 速 換 擋 時 之 0N 壓 » OFF 壓 t 注 意 1 I 事 1 G r at 1 0 變 化 之 時 間 圖 表 0 項 再 1 1 第 16 圖 係 表 示 轉 換 快 速 換 檔 之 流 程 圖 〇 填 寫 %- 第 17 圖 係 示 慢 速 換 檔 時 之 0N 壓 > OFF 壓 G r at 1 0 變 頁 V--^ 1 I 化 之 時 間 圖 表 0 1 1 第 18 圖 係 表 示 轉 換 慢 速 換 檔 之 流 程 圔 0 1 1 第 19 圖 係 表 示 換 檔 選 擇 控 制 之 流 程 圔 〇 1 訂 1 I 第 20 (A) 圖 係 表 示 在 第 19 圖 之 控 制 所 使 用 之 旗 誌 FGFA IL之 設 定 處 理 所 使 用 之 定 時 值 TMG (N ) 之 計 數 處 理 之 1 1 流 程 圖 > (B) 係 表 示 FGFAIL 設 定 處 理 之 流 程 圖 〇 I I 第 21 (A) 圖 表 示 在 第 19 圖 之 控 制 所 使 用 之 旗 誌 FLOCK 之 設 定 原 理 圖 表 9 (B) 係 表 示 FLOCK 設 定 處 理 之 流 程 圖0 •fl 第 22 圖 係 表 示 聯 動 時 之 0N 壓 G r at i 〇 變 化 之 時 間 圖 表0 1 1 第 23 圖 係 聯 動 控 制 之 流 程 圔 〇 1 1 第 24 圖 係 表 示 變 速 圖 選 擇 處 理 之 一 例 流 程 圖 〇 1 第 25 (A) 圖 係 表 示 變 速 圖 選 擇 處 理 之 其 他 例 之 流 程 圖 1 » (B) 係 表 示 第 25 (A) 圖 處 理 所 使 用 旗 誌 FREV 之 設 定 處 1 1 理 之 流 程 圖 〇 1 1 第 26係 表 示 ECU 20 之 起 始 化 中 與 起 始 化 後 之 控 制 流 程 1 -70-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Jt格(2丨Ο X 297公釐_) 中 央 標 準 局 Ά 工 消 k 合 作 社 A7 B7 五、發明説明(的) 圖。 第27圖係表示第12圖之控制所使用之旗誌FTBD設定處 理之方塊圖。 〔符號之說明〕 C1〜C4 1速至4速油壓離合器(油壓連接元件), G1〜G4 1速至4速傳動系(變速擋), 20 電子控制電路, QDN0FFZ 升壓修正值, QDN0FFZ0 基準修正值, K (etrm) 變速進行度係數。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ιτ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7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 圍 1 第 86113737 號 厂 車 輛 用 油 壓 作 動 變 速 機 的 控 制 裝 置 J 專 1 1 利 案 (88年2月 24 曰 修 正 ) 1 I 六、申 請 專 利 範 圍 1 1 請 1 1 . 一 種 車 輔 用 油 壓 作 動 變 速 機 的 控 制 裝 置 > 其 俗 具 有 由 先 閲 1 I 複 數 之 油 壓 連 接 元 件 之 選 擇 作 動 所 確 立 之 複 數 變 速 檔 背 1 参 對 於 引 擎 經 由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Mk 機 所 連 接 者 i 其 特 徴 為 之 注 1 1 備 有 • • 事 項 1 1 由 於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機 滑 移 所 起 因 之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之 再 I 姑 上 升 » 於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 檢 測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之 變 速 頁 裝 進 行 程 度 之 變 速 進 行 度 檢 测 裝 置 .♦ i 以 及 1 1 在 慢 速 換 檔 時 所 解 除 之 解 除 側 油 壓 連 接 元 件 之 慢 速 1 1 換 檔 中 之 油 壓 9 因 應 於 變 速 進 行 程 度 做 升 壓 修 正 之 修 1 1 正 裝 置 〇 ,訂 I 2 · 如 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項 之 車 輔 用 油 m 作 動 變 速 機 的 控 1 :1 1 I 制 裝 置 9 其 中 上 述 變 速 進 行 度 檢 測 裝 置 傺 由 1 1 1 於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檢 測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之 裝 置 J 於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檢 測 變 速 機 輸 入 旋 轉 速 度 之 裝 置; A if 於 結 束 慢 速 換 檔 時 之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機 之 預 定 速 度 fcb P 1 1 視 為 基 準 速 度 比 > 從 該 基 準 速 度 比 與 慢 速 換 檔 開 始 時 1 1 之 變 速 機 輸 入 旋 轉 速 度 所 求 得 之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視 為 基 1 1 準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9 從 該 基 準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與 開 始 慢 速 1 l 換 檔 前 之 變 速 比 與 慢 速 換 檔 結 束 後 之 變 速 比 所 求 得 之 1 I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視 為 百 標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9 將 上 述 變 速 進 1 } 行 程 度 » 以 慢 速 換 檔 開 始 1 時 之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與 基 準 引 1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固家標準(CNS ) Α4現格(2l〇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 圍 1 第 86113737 號 厂 車 輛 用 油 壓 作 動 變 速 機 的 控 制 裝 置 J 專 1 1 利 案 (88年2月 24 曰 修 正 ) 1 I 六、申 請 專 利 範 圍 1 1 請 1 1 . 一 種 車 輔 用 油 壓 作 動 變 速 機 的 控 制 裝 置 > 其 俗 具 有 由 先 閲 1 I 複 數 之 油 壓 連 接 元 件 之 選 擇 作 動 所 確 立 之 複 數 變 速 檔 背 1 参 對 於 引 擎 經 由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Mk 機 所 連 接 者 i 其 特 徴 為 之 注 1 1 備 有 • • 事 項 1 1 由 於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機 滑 移 所 起 因 之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之 再 I 姑 上 升 » 於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 檢 測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之 變 速 頁 裝 進 行 程 度 之 變 速 進 行 度 檢 测 裝 置 .♦ i 以 及 1 1 在 慢 速 換 檔 時 所 解 除 之 解 除 側 油 壓 連 接 元 件 之 慢 速 1 1 換 檔 中 之 油 壓 9 因 應 於 變 速 進 行 程 度 做 升 壓 修 正 之 修 1 1 正 裝 置 〇 ,訂 I 2 · 如 串 請 專 利 範 圍 第 1 項 之 車 輔 用 油 m 作 動 變 速 機 的 控 1 :1 1 I 制 裝 置 9 其 中 上 述 變 速 進 行 度 檢 測 裝 置 傺 由 1 1 1 於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檢 測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之 裝 置 J 於 開 始 慢 速 換 檔 時 檢 測 變 速 機 輸 入 旋 轉 速 度 之 裝 置; A if 於 結 束 慢 速 換 檔 時 之 流 體 扭 矩 變 速 機 之 預 定 速 度 fcb P 1 1 視 為 基 準 速 度 比 > 從 該 基 準 速 度 比 與 慢 速 換 檔 開 始 時 1 1 之 變 速 機 輸 入 旋 轉 速 度 所 求 得 之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視 為 基 1 1 準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9 從 該 基 準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與 開 始 慢 速 1 l 換 檔 前 之 變 速 比 與 慢 速 換 檔 結 束 後 之 變 速 比 所 求 得 之 1 I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視 為 百 標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9 將 上 述 變 速 進 1 } 行 程 度 » 以 慢 速 換 檔 開 始 1 時 之 引 擎 旋 轉 速 度 與 基 準 引 1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固家標準(CNS ) Α4現格(2l〇X297公釐)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擎旋轉速度之差,作為與目標引擎旋轉速度與基準引 擎旋轉速度差之比來計算之計算裝置所構成。 控基 的於 機對 速偽 變, δ 直 #4- 作正 壓修 油壓 。 用升算 輔之計 車置以 之裝加 項正來 2 修fcb 第該述 圍由上 範中法 利其乘 專,值 請置正 申裝修 如制準 I I n I n n n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穿4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086113737A 1996-09-25 1997-09-22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ular transmission TW378262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362696 1996-09-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78262B true TW378262B (en) 2000-01-01

Family

ID=1725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6113737A TW378262B (en) 1996-09-25 1997-09-22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ular transmission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984834A (zh)
EP (1) EP0833082B1 (zh)
BR (1) BR9704874B1 (zh)
CA (1) CA2214065C (zh)
DE (1) DE69726370T2 (zh)
MY (1) MY121646A (zh)
TW (1) TW3782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2374A1 (de) * 1998-11-13 2000-05-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Kupplung eines automatischen Getriebes
JP4509320B2 (ja) * 2000-07-12 2010-07-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2089673A (ja) * 2000-09-18 2002-03-27 Jatco Transtechnology Ltd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進行度推定装置およびセレクト変速制御装置
DE10160443B4 (de) * 2001-12-08 2014-03-06 Voith Turbo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Qualität von Rückschaltvorgängen
JP4295962B2 (ja) * 2002-07-29 2009-07-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US7089102B2 (en) * 2003-09-12 2006-08-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asting downshift control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JP5126628B2 (ja) * 2010-04-02 2013-01-23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CN114396436B (zh) * 2022-01-19 2024-05-10 泉州市鑫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汽车离合器助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3351A (en) * 1986-02-12 1987-03-3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lutch-to-clutch power-on downshifting in a motor vehic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618624B2 (ja) * 1986-05-08 1997-06-11 三菱自動車工業 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US4984483A (en) * 1987-04-15 1991-01-15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system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of a motor vehicle
CA1313778C (en) * 1988-03-03 1993-02-23 Takashi Aoki Method of determining engine racing and method of preventing engine racing during shift in vehic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H01295060A (ja) * 1988-05-20 1989-11-28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US5070747A (en) * 1989-12-26 1991-12-1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daptive powered downshift control of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991390B2 (ja) * 1992-03-16 1999-1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US5443427A (en) * 1992-06-23 1995-08-2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3097339B2 (ja) * 1992-08-14 2000-10-1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方法
DE69333599T2 (de) * 1992-09-16 2005-09-15 Hitachi, Ltd. Getriebesteuerung für ein Fahrzeug
DE4424456A1 (de) * 1994-07-12 1996-01-18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Automatgetriebes
JP3176522B2 (ja) * 1995-02-06 2001-06-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33082A3 (en) 1999-06-23
CA2214065C (en) 2005-06-28
MY121646A (en) 2006-02-28
US5984834A (en) 1999-11-16
BR9704874B1 (pt) 2010-08-10
EP0833082B1 (en) 2003-11-26
CA2214065A1 (en) 1998-03-25
EP0833082A2 (en) 1998-04-01
DE69726370D1 (de) 2004-01-08
DE69726370T2 (de) 2004-09-09
BR9704874A (pt) 1998-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78262B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ular transmission
US11815177B2 (en) Diagnostic device and control devic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6007458A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ular transmission
JPH10318361A (ja)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3106297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TW404898B (en) Control device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le transmission
JP3041593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US5957810A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ular transmission
JP3464354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US6068575A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vehicular transmission
US5997436A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860785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3312271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3452848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3312273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3047163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3464434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3125136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3312272B2 (ja) 車両用油圧作動式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929429B2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S62180153A (ja) 自動変速機を備えた車両の登坂走行判定方法
JP4070549B2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04100783A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H0384255A (ja)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