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96365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96365B
TW296365B TW082105124A TW82105124A TW296365B TW 296365 B TW296365 B TW 296365B TW 082105124 A TW082105124 A TW 082105124A TW 82105124 A TW82105124 A TW 82105124A TW 296365 B TW296365 B TW 2963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s
sol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g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2105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At & 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 & T Corp filed Critical At & T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96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963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2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rawing or extruding, e.g. direct drawing of molten glass from nozzles; Cooling fins therefor
    • C03B37/022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rawing or extruding, e.g. direct drawing of molten glass from nozzles; Cooling fins therefor from molten glass in which the resultant product consists of different sorts of glass or i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g. hollow fibres, undulated fibres, fibres presenting a rough surface
    • C03B37/023Fibr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sorts of glass, e.g. glass optical fibres, made by the double crucible techniq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9/00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 C03B19/12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by liquid-phase reaction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7/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flakes, fibres, or filaments from softened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B37/01Manufacture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2Manufacture of preforms for drawing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B37/014Manufacture of preforms for drawing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entirely or partially by chemical means, e.g.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of bulk porous glass either by outside vapour deposition [OVD], or by outside vapour phase oxidation [OVPO] or by vapour axial deposition [VAD]
    • C03B37/016Manufacture of preforms for drawing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entirely or partially by chemical means, e.g.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of bulk porous glass either by outside vapour deposition [OVD], or by outside vapour phase oxidation [OVPO] or by vapour axial deposition [VAD] by a liquid phase reaction process, e.g. through a gel ph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65/00Glass manufacturing
    • Y10S65/90Drying, dehydration, minimizing oh grou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65/00Glass manufacturing
    • Y10S65/901Liquid phase reaction proce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Description

:修 龙. Α7 ‘ — Β7 五、發明説明(1 ) 本發明相關背景資粧_ 技術領域 本發明和從包含溶膠—凝膠玻璃的預成型(pref or-ms )中抽絲以製造以矽石爲主的光纖維有關。早期用法 是希望由一般纖維製造方法所製成的內含芯棒之溶膠一凝 膠外覆管(overcladding tube )複合物預成型(composite preforms ) 來得到低 損耗單 —模式(single-mode )的纖維。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棣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早先方法的敘述 美國專利第5,2 4 0,4 8 8號即是了解利用溶膠 -凝膠製備的矽石玻璃本體是深具經濟效益的。在其中一 個用法,管狀物體和由煙灰(soot )製法或修飾化學蒸 汽沈積法(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製 備的芯棒(core )構成了可供抽絲形成光纖維的複合物 預成型。該專利應用描述了在溶膠中滲入(incorporate )有機聚合物,以避免膠凝本體在乾燥過程中發生熱裂 (cracking )。聚合物在點火時(firing )除去,如此 最後可獲得品質堪與現在所用成本昂貴方法所得成品相比 擬的抽絲纖維。吾人預期在不久的將來,近網狀(near-net )溶膠一凝膠本體將在光纖維製造上佔有一席之地。 jgL在申請中的寘利申諸案 美國專利第5 ,3 4 4 ,4 7 5號報導發現當溶膠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297公釐) -5 :修 JB5* 7—1F-. . ;補充'*月曰A7 _____. B7 五、發明説明(2 ) 凝膠預成型本雅中包入(丨ncVus丨on )少量的耐火〃 粒子,會使得抽絲織維的標準試驗結果將無法令人滿意。 吾人發現0 . 8微米的氧化锆(zirconia )或其他在一 般點火溫度時不會溶入矽石的特殊材料會在1 〇 〇 k P s i的標準試驗中引起斷裂。在要求幾乎完全沒有這 類耐火材料的製造說明書中定義可接受的水平是每百萬米 纖維中只可有兩個(1 〇-10克/ 3 0公斤S i 〇2 )或 更少的這類粒子。 這個發現和一般用來製造纖維的方法沒有什麼關係。 蒸汽轉移方法-無論是用煙灰製法或是修飾化學蒸汽沈積 法,則要避免在玻璃內部有粒子汙染物的形成。因不需要 作蒸汽轉移而具有經濟效益的溶膠一凝膠製法則易受影響 。對起始物使用像蒸汽冷凝之類的方法,可獲得令人滿意 的粒子除去效果,但如此一來也抵消了成本上的效益。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I I I - I— i ·ϋ. 1- -'一衣—ϋ si 1---- I — 1 In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此一申請案,建議利用離心分離方法來避免這個特定 在溶膠一凝膠的問題發生。離心分離方法很有效,尤其是 在大部份的粒子大小在微米或稍大時。因此預期離心分離 方法會被應用在溶膠-凝膠纖維的製造上。 溶膠-凝膠製法會因有包入微小粒子而使效果變差-這次是因爲溶膠和器壁接觸以致,也可能是在離心分離後 進行的。又一次的,並沒有任何蒸汽轉移方法可以減輕這 個問題。 太發明的總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3ό5 修壬 85.7補充 t 經濟部中夫櫺隼扃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五、發明説明(3 ) 於無氧、含氯的環境(amibient )中,可有效地從 未燒結的預成型本體將引發斷裂的耐火粒子除去。以H e 或>^2輸送的亞硫醯二氯一SOC 1 2,可與耐火氧化物 粒子結合,而能在幾小時內有效地將粒子除去:比如在和 所遭遇粒子大小的Z r 〇2結合後,可在幾小時內形成最 後可除去的ZrCI 4 。氯分子一依然在無氧狀態下-也可在 除去速率較慢下獲得類似的結果,只是需要一倍以上時間 。當有超過百萬分之一以上的氧被包入時,就會干擾粒子 的去除動作。氧在除去有機汙染物,或在常見例子和Cl2 或S0C12 —起使用以除水時,可以在分開的步驟中摻入。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本發明所用儀器的透視圖,其中部份是以縱 切面透視,圖中標號之意義分列如下 10 凝膠管子,11 平台,12 含氯之氣氛.13 入 P , 14 顯示氣流一般流動方向,15 出口,16 加 熱線圈,17 隔焰管,18 — 19 隔焰室兩端 第2圖的座標中,縱軸爲Z r的還原百分比,橫軸 時間:由圖中可看出在兩個不同大小氧化锆粒子下,這兩 個參數彼此的關係。 詳細說明: 製法的一舲說明 . A.美國專利第5,2 4 0 ,4 8 8號的製法 以常用的含氯成份,SOC 1 2,來對粒子作氣體去 除。可以氯分子或其他氣相含氯的材料來代替,在下面文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現格(210X297公後) 經 濟 部 中 央 標 隼 局 貝 工 消 费 合 作 社 印 製 B7 五、 發明説明 ( 4 ) 1 I 中 會 繼 W討 論 0 1 1 I 有 铺溶 膠 一 凝 膠 製 法 的 詳 細 操 作 條 件 可 參 考 美 國 專 利 1 1 I 第 5 > 2 4 0 9 4 8 8 號 0 其 操 作 步 驟 包 括 請 1 1 1 .準 備 3 0 一 6 0 重 量 百 分 比 表 面 積 爲 3 0 一 先 閲 1 I 讀 1 I 6 0 平 方 米 / 克 之 矽 石 和 水 的 混 合 液 背 ιέ 1 1 之 1 2 加 入 相 當 於 1 一 6 重 量 百 分 比 S 1 〇 2 的 氣 氧 化 注 意 1 孝 1 四 甲 鉄 9 以 調 整 P Η 値 到 至 少 有 9 • 5 項 再 1 填 J. 3 加 入 在稍 後 製 程 中 會 被 去 除 的 聚 合 物 , 比 如 相 當 % 本 衣 於 頁 1 0 • 0 5 — 1 重 量 百 分 比 S 1 0 2 的 聚 乙 基 噁 1 唑 啉 ( P ο 1 y e t h y 1 0 X a z ο 1 i η e ) 1 1 4 加 入 相 當 於 1 0 重 量 百 分 比 S 1 0 2 的 甘 油 ( 1 I gl y c e r i η e ) 訂 I 5 進 行 熟 化 作 用 ( a g 1 ng ) 1 1 I 6 . 加 入 膠 凝 劑 ( g el at i ο η ag e η t ) 1 I 7 進 行 膠 凝 作 用 ( g e 1 at i ο η ) 1 1 8 膠 凝 本 體 進 行 乾 燥 I 9 加 熱 以 除 去 揮 發 性 氣 體 除 1 I 1 0 進 行 去 羥 基 化 作 用 9 比 如 在 加 熱 時 對 靜 止 — 多 孔 1 1 1 膠 凝 本 體 通 C 1 2 — 〇 2 氣 體 1 1 1 1 進 行 燒 結 1 1 B 將粒子 去 除 1 | 本發明 的 粒 子 除 去 步 驟 一 % 氣 體 去 除 Μ ( g as r e m 0 V 1 I ) 是 在燒結 步 驟 前 進 行 的 〇 如 緊 接 在 去 除 揮 發 性 氣 體 和 在 1 1 I 個 別 的去羥 基 化 作 用 步 驟 後 進 行 時 效 果 最 好 0 如 果 — 開 1 1 1 本紙張尺度遑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始沒有將揮發性氣體除去,它就會和氯化硫醯作用而減慢 粒子除去速率。吾人發現用於除去粒子的無氧氯化硫醯* 也可用來進行去羥基作用。雖然預期在工業製法的前面步 驟,剛開始還是會用傳統的含氧環境來進行去羥基化作用 ,但應用這個發現就不需要進行個別的去羥基化作用。 根據美國專利第5,344,475號對未膠凝溶膠 作的離心分離可在氣體去除步驟前進行。如在膠凝前進行 離心分離,可大幅減少氣體去除步驟所需的時間。 離心分離通常是應用在製藥和特化學工業。其應用於 此的原理是利用Si 02溶膠粒子(密度2. 2克/立方 公分,粒子大小SO.1微米)和Zr02 (密度2 4. 5克/立方公分,粒子大小22微米)之間密度和粒 子大小的差異。 已證明在通常的操作條件下-在3 2 0 0 g下進行 3 0分鐘的離心分離(g是指一大氣壓下的重力加速度) ,即可有效地將大小至少有0. 8微米的Zr02粒子除 去,同時在溶膠中的Si〇2只被移走不到3. 5百分比 。由計算指出可有效地將小至0. 2微米的粒子去除(當 溶膠中只有3 1百分比的S i 02時還是可以接受的一但 不代表有足夠量被去除,以致會產生過度的收縮(shr i-nkage )和熱裂)。汙染物粒子和S i 0 2間密度和大小 的差異,可使汙染物移動速率增加1 5 0 0至 9 0,0 0 0倍之多。只單獨粒子大小一項即足以作差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0X297公釐) II ! 1— - - nn n n In 备! 1^1 in 1^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7 - ^6365 修,s班· % Α7 Β7 五、發明説明(6 ) 因素一以離心分離來除去常遇見大的S i 〇2粒子聚結塊 (agglomerates )最有效(所謂燒結塊是指溶膠粒子數 目在4 0 0個或以上,當數目不到4 0 0時,不會對最高 達1 8 Okps i的標準試驗產生干擾)。 對_粒子作氣艚去除 a.需要去除的氣體等級 吾人所關切的耐火粒子不會在抽絲時被吸入(assimilate ) 玻璃中 。如一 般的操作方法 ,這類粒子不會在 溫度低於抽絲所需的2 0 0 0 °C時熔化。吾人發現 Z r 〇2或T i 〇2粒子和7 5百分比的纖維斷裂有關。 要除去這兩種粒子,需要在無氧的環境下進行氣體去除步 驟。Cr2〇3和Er、Dy、Th和Ce等稀土族氧化 '物也可以引起斷裂的發生。它們可在適用於一般汙染粒子 的條件下被除去。其他像A 1 2〇3等常見的粒子在抽絲 時會被吸入矽石玻璃中,但不會引起斷裂。只是仍會在無 氧的環境下,和Z r〇2和Τί 〇2 —起被除去。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具重要影響的粒子大小通常和格利夫定律(Griffith’s law ) 相符合 。請參見 J. F. Knott, Fundamenta-1 s of Fracture Mechanics,Butterworths , London , 第98 — 105頁(1973)。根據該文獻的描述,粒 子一引發斷裂的特點是有一個斷裂面,這包括了:包含缺 陷的·^鏡子〃 (mirror ):中間態的、( mist ) :及最後是含有會收斂在缺陷處之斷裂線的 ''麻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Α4规格(210Χ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hackle )。可容許的粒子大小要看標準試驗的要求而定 —可維持的張力會隨著粒子大小的平方根倒數變化。在 1 〇 0 kps i標準試驗下,除去〇. 8微米或更大的 粒子可避免纖維發生斷裂。(雖然繊維直徑並不是主要的 檩準,但硏究結論是根據標準的1 2 5微米纖維獏得的。 b .氣體組成 要能有效地將粒子除去需在無氧的環境下-通常氧的 含量在全部氣體組成中要等於或低於1 〇_4容稹百分比 (lppm)。氧含量的多寡對於乙1"〇2和1'丨〇2的 除去有重要影響。C r2〇3的移去速率較不受氧的影響 -即令在8 0 - 9 0容積百分比氧的環境中,其除去效果 仍幾乎不受影響。由於Z r 〇2和T i 〇2是主要的汙染 物,無氧狀態在本發明方法中是有必要的。 SOC 1 2通常是主要或唯一的含氯成份。 SOC 1 2要較氯分子來得有效,也因此顯得特異。其之 所以效率較高可能和S 0_部份有關。其中一點是這個還 原離子可以萃取出少量殘留的〇2 。另外一點則是它對分 子的分解效用有顯著的貢獻。實驗結果强烈地暗示S 0_ 對粒子除去的貢獻會等於或大於釋出氯的貢獻。相關的含 鹵素化合物也可用來將耐火粒子除去。實驗到目前爲止還 尙未找到除去效果可堪與SOC 1 2相比擬者。考慮過的 材料包括 SOF2 、S2〇Cl4 、S2〇3Cl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t央揉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I 修,:F ,牴ιΓ1 γ 4 . ^ i Α7 ____ ~_Β7_五、發明説明(8) S 0 B r 2 ' Ρ C 1 5 、PC13 和 BC13 。其中含 B —或P —的化合物會摻入(dope )砂石玻璃中以致耐 火指數有不希望發生的變化。雖然其他材料可能很適用, 但其本身的特性卻不允許-比如SO F2就相當不安定( 不安定性可增加反應性,所以在同一地方(insitu) 進行製備或許是解決的辦法)。任何陽離子在本質上都會 幫助所需粒子進行分解。因此只要含鹵素化合物分解,接 著也會引起粒子化合物進行分解。釋出的陽離子在和粒子 化合物中的氧結合後,可增加氣體去除的速率。但操作時 有一個條件一由於陽離子的本性,因此在氣體去除的反應 條件下,和氧反應時會產生氣態產物。 實驗工作是使用9 0 — 9 2容稹百分比的He或1^2 作載體下進行。He的效果較好。但N2的成本較低。 粒子去除具有溫度依存性-會隨著溫度上升而加快。 試驗工作是在溫度爲8 5 0 — 1 0 0 0 °C的範圍內進行的 。但溫度不可超過最高溫,因爲如此會導致燒結的進行而 減少了多孔性,也就降低了氣體的滲透作用。較低的溫度 可降低去除速率。(見下面的g) c .玻璃的組成 溶膠一凝膠玻璃的製造特別適用於較高熔融的組成物 。適當的玻璃組成物都稱作*以矽石爲主'。此處的光纖 維大部份都含有矽石-含有超過9 5重置百分比的 S丨〇2 —其目的在調整耐火指數(以增加芯指數,或減 m. I Is— -I— - I I 1( 衣 -- --- HI - - - -i 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0 A7 B7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9 ) 少包層(clad )指數)。提出的變化是意欲加入少置低 熔融的鹸土族氧化物一最多只可有5重量百分比的量,不 可超過1Q重量百分比。特別利用溶膠-凝膠來製備所有 這類組成物一 ''以矽石爲主#的玻璃組成物,並且專用於 本發明中。 熔點對本發明的操作有重大影響。粒子要進行氣體去 除需要有多孔性。有必要在膠凝後,及燒結前進行操作, 如此溫度才足夠低而可避免壓密作用(c ο n s ο 1 i d a t 1 ο η )過早發生。光纖維現在所用的高一矽石組成物一組成物 中有9 9重量百分比或以上的矽石一在溫度爲1 1 0 0 — 1 2 0 0°C時仍可保有足夠的多孔性。在溫度等於或低於 1 0 0 0 °C時,進行操作要較謹慎。將來可能藉著加入至 多1 0重量百分比的鹸土族氧化物的形式來作修飾,如此 可降低燒結溫度。在最多量的修飾下,在7 0 0 °C的低溫 即可進行氣體去除過程。 d .孔率 乾燥後之預成型經檢驗發現具有2 7容積百分比的孔 率。孔率增加一可藉增加孔的大小和/或數目以增加更多 緊密連續性的通路-的結果是氣體有較佳的滲透性而可更 加確保不會發生熱裂。 e .氣流條件 附圖一是適用的熔壚(furnace )外觀的圖示。其 i^i- *|^1 11 n In I. ml —^ϋ n^i ml in— nn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2 if ^ 補·充 85.7. 16 本年ft xj 3 A7 經濟部4-央標準局員工消资合作社印裝 五、 發明説明(10) 1 1 中 三 個 凝膠管子 1 0 是垂 直 立 在 平 台 1 1 上 — 平 台 成 格子 ! 1 狀 ( g ridded >以確保氣流的均質性 。含氯的氣氛 12 1 1 經 由 入 口 1 3導 入 0 箭頭 1 4 願 示 氣 流 的 一 般 流 動 方 向。 1 I 要 請 1 I 釋 出 的空氣經 由 出 口 1 5 出 去 〇 這 個 出 □ 的 位 置 要 設在 先 1 1 距 離 管 子1 0最 ik 1 頂 端 2 5 英 时 或 更 遠 處 > 以 避 免 濕 氣 逆流 背 1 I 和 流 入 管子中。 由 實 驗中 發 現 所 顯 示 的 向 上 流 動 氣 流 安排 之 注 意 1 1 I 是 較 適 合的。向 下 流 動的 氣 流 會 發 生 渦 流 以 致 S 1 0 2 事 項 1 1 再 因 S 0 2 一 S 0 C 1 2 微 置 的 反 應 而 再 沈 積 下 來 〇 再沈 填 寫 本 1 裝 I 稹 的 S i 0 2以 方 晶 石( c r i s t 〇 b a 1 i t e ) 形 狀 出 現 ,它 頁 'w- 1 1 會 引 發 熱裂。 1 | 全 部的設備 還 包 括纏 繞 在 矽 石 隔 焰 管 ( m uf f 1 e tub- 1 I e ) 1 7的加熱 線 圈 1 6 及 隔 焰 室 兩 端 1 8 和 1 9 〇 1 訂 | 實 驗中所導 入 的 SO C 1 2 量 超 過 除 去 粒 子 所 需 的量 1 1 0 當 -* 大氣壓氣 體 組 成中 有 0 • 0 8 — 0 * 1 大 氣 壓 1 1 S 0 C 1 2 ,其 餘 爲 He 或 N 2 時 1 效 果 最 好 0 1 I 泉 I f * 時 間 1 1 I 附 圖二以圚 形 表 示在 氣 體 流 速 爲 4 0 0 C C Η e和 1 1 4 0 C c SO C 1 2下 9 耐 火 粒 子 的 除 去 對 時 間 的 關係 1 1 0 縱 軸 的單位爲 Z r 還原 的 百 分 比 一 相 當 於 Z Γ 〇 2 還原 1 1 百 分 比 。橫軸爲 時 間 ,以 分 鐘 爲 單 位 〇 1 I 吾 人觀察到 一 個 有意 思 的 現 象 0 在 所 硏 究 的 條 件 下, 1 I 除 去 Z r的速率 幾 乎 不受 粒 子 大 小 的 影 響 0 曲 線 上 的 點分· 1 1 1 別 是 1 微米的粒 子 ( 方形 ) 和 5 微 米 的 粒 子 ( 圓 圈 ) 〇 —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说格(210X297公釐)-12 -
A7 B7 五、發明説明(U) 個解釋是假定在時間決定因素下,晶粒邊界(grain boundary ) 很容 易讓具有類似 表面稹的小晶 粒通過或攻擊 。決定因素是殘餘物的粒子大小,而非重量除去速率。粒 子經除去後,其大小由起始的1 . 0微米降至最終的 〇 · 2微米需費時三小時。要從5. 0微米的起始粒子大 小經除去過程得到如此大小的殘餘粒子,所需時間約和尺 寸的三次方成正比一約需2 5倍長的時間。先前在美國專 利第5,3 4 4 ,4 7 5號的離心分離方法可節省時間一 在所描述的條件下可有效地將大於1微米的粒子除去,並 顯著地減少除去S 0C 1 2所需時間。 g .溫度 由附表一可看出溫度對除去z r 〇2粒子的影響。所 有狀況都是以4 0 0 c c He/每分鐘和4 0 c c SOC 1 2 /每分鐘的流速來進行氣體去除(以獲得包含 90%He和10%SOC12的氣體組成)。由附表中 的最高溫1 0 〇 〇°C,降至5 0 〇。(:的最低溫,會使除去 速率減少約5 0 %。附表上的資料是由實驗得來的,它包 括使內含5克1微米鉻酸鹽粒子樣品的未加蓋矽石坩堝接 受含有10容積百分比的S0C12 、其餘爲He的混合 氣體以每分鐘5 0 0 c c的流速流通。在每一個例子,氣 流都是對坩堝和成份稱重的末端持續通氣一個小時。沒有 測得坩堝材料有任何損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I---------{木------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附表一-溫度的效應 T ( eC ) Zr相對去除速率 1 0 0 0 1 9 0 0 1 7 5 0 0.7 6 5 0 0 0.5 0 可用的溫度範圍在1 0 0 0 — 4 0 0 °C間。 賨驗步驟 在美國專利第5,2 4 0,4 8 8號中說明了 一個適 用本實驗工作之製造溶膠一凝膠的製法,並在前面提過的 ’General Process Description〃一書中有作總結。在 部份的實驗中,將Z r 〇2 、T i 〇2和〇 r2〇3耐火粒 子加入溶膠中。凝膠在氣體去除後,可在繼續處理前後分 別直接作雜質含置分析、或對所得纖維作抽絲和測試以了 解其特性。因爲殘餘粒子的臨界量非常小,因此大部份是 以纖維斷裂計數來作辨別測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J .农—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1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3工消費合作社印5农 A6 B6 五、發明説明(13 ) 在適當溫度下將樣品置於熔爐中。在進行起始實驗獏 得附表一上的資料後,使系統保持在9 0 0 — 1 0 0 0 °C 的標準溫度。載體—大部份時條是He _通過S OC 1 2 起泡(bubble )得到飽和載體混合物後,使流通過樣品 。所硏究的樣品種類包括:未經摻雜的凝膠;摻有已知量 耐火粉末的凝膠:和純耐火粉末。緩慢地使有被摻雜的凝 膠加熱至1 〇 〇 〇°C,以使大部份的水蒸發掉,並且燒盡 有機物。利用X -光螢光方法和/或能量分散光譜(利用 e-光束激發)來分析所得凝膠。最後的工作是撿驗所得 抽絲纖維上的斷裂情形。 在進行氣體萃取前,凝膠樣品先在空氣中加熱至 5 0 0 °C以除去有機物。 實例 實例一 將5克Z r 〇2粉末樣品置於坩堝中,然後在 1 0 0 0 °C下接受SOC 1 2氣流一包含1 〇容積百分比 的He -以每分鐘5 0 0 c c的流速流通。粉未在經過三 小時後消失不見。 實例二—五 內含4 6重量百分比、平均大小在5 Onm的 S i 〇2粒子的溶膠水溶液在摻入耐火材料粒子後,接著 進行膠凝作用和乾燥以後,可生成2公分X 2公分X 1公 本纸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肀4规格(210 X 297公釐) -15 - ' 82.6. 40,00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裝. 訂‘ ^636^«U...27 Α6 Β6 五、發明説明(14 ) 分樣品的凝膠本體。啤樣品置於矽石船內,然後加熱至 1 0 0 0 °C,再置於含有1〇容積百分比s〇Ci?2 、其 餘爲H e的氣流環境中。該環境爲無氧狀態—氧含量只能 低於1 p p m。 實例二 含有5 0 〇 p p m的1微米z r 〇 2粒子樣品經通氣 後可獏得附圖二中1微米曲線上的數據。經過三小時後有 9 4重量百分比z r 〇 2還原,相當於殘餘粒子大小爲 0 · 4微米,如此在1 5 0 kps i標準試驗下不會生成 粒子引發斷裂的纖維。 實例三 如實例二中所描述的樣品,但摻入5 0 0 p p m的1 微米T i 〇2粒子並通氣三小時。T i 〇2的還原因素和 Z r 〇2 —樣,如其在附圖二上的曲線所示一約有9 7該 去除元素的重量百分比。 實例四 重複實例三的實驗,不同的是摻入5 0 0 ppm的1 微米Cr2〇3 。在相同的氣流條件下通氣三小時,大約 可除去相同重量的C r。 實例π
本纸乐尺度適用中國囤家楳準(CNS)干4規格I 210x297公釐I -16 - ....................................-...................................................................裝......................1Τ....................^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灯; A6 B6 五、發明説明(15 ) 重複實例二,但摻入5 . 0微米的Z r 〇2粒子至樣 品中。結果如附圇二上的曲線。雖然該樣品根據其他的實 驗結果沒有進行抽絲,但在1 D D k p s i標準測試下預 期該樣品將花較實例二的三小時還長的時間才不會有斷裂 生成。由樣品的表面積依存度來推算,預期將需要1 2 5 倍長的時間。 實例六—八 如前面敘述的,由溶膠生成的凝膠棒中,摻入2重量 百分比的1微米Z r 〇2粒子:然後將之置於未摻雜凝膠 管的管壁(bore ),並將兩端封起來。棒狀樣品的大小 爲直徑1 7毫米X長5 0毫米:管子大小爲外徑(0D ) 5 0毫米,內徑(ID) 2 〇毫米,長2 0 0毫米。這些 實例的目的是要得到在15毫米長的管壁內的環境輸送速 率。其結果列於表二。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塥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f合作社印製 6 900 12% 40 7.7¾ 50 7 900 25¾ 60 13.5% 200 8 750 80¾ >150 15.17¾ > 1 05 溫度 S0C 1 2 起泡溫度 除去的 所除去Zr分率. 實例 (°c ) 濃度 (°c ) S i〇2 起始濃度/最終濃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 X 297公釐) —17 ' 82.6. 40,000 A6 B6 五、發明説明(16)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蜞寫本頁) 經證明在實例七和八的SOC 1 2分別爲2 5和8 0 容稹百分比時不容易操作。在所有的實驗中,氣流持績流 通1 8小時。Z r有顯著的去除,相當於最終大小分別爲 〇_ 27、0·17和<〇.〇2微米。由這些和其他類 似實驗、以及其他實例(直接對含耐火粒子樣品通氣)的 數據來看,吾人可判斷耐火粒子的去除是會受到擴散效應 限制。 實例九一 ~1-- 由這些實例的實驗結果可看出離心分離和氣體處理的 相對效應。在所有這三個實例中,纖維是由包含溶膠-凝 膠外覆管一其中有一個MC V D —製備的芯一的複合物預 成型中來進行抽絲。在所有實驗中,所用的預成型都是位 於外徑4 0毫米X內徑1 6毫米的凝膠管內的一個直徑 15. 5毫米的預成型棒。抽絲的條件是均一的。 實例九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3工消費合作社印^ 在這個實驗中,纖維是在凝膠既未離心分離,也未氣 體處理下對溶膠一凝膠外覆管進行抽絲生成。熱裂會干擾 抽絲的進行。〇 · 2公里的樣品在2 0 k p s i標準試驗 下,顯示有兩個粒子引發的斷裂。這兩個粒子,其中一個 是Zr〇2 ,另一個是Cr2〇3 ,大小均超過6微米。 實例十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210 X 297公釐) 82.6. 40,000 -1S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17) 如實例九所用的溶劑,在加速力爲3 2 0 0 g下進行 一小時的離心分離,並經處理生成有外覆管的管子。如前 面所敘述的複合物預成型經抽絲後生成1〇公里的樣品, 經6 0 k p s i標準試驗後發現有九個粒子引起的斷裂。 所有的斷裂表面積都判定是由次微米Z r 〇2粒子引起的 Ο 官例十 凝腸管在1 0 0 〇°C下、1 0% — 9 0%的 SOC 12和He的混合氣體中處理四小時後,生成如實 例十的預成型。九公里纖維經1 5 0 k p s i標準試驗後 發現沒有斷裂。 由討論和實驗可導出第一個可供工業生產的溶膠-凝 膠纖維-該纖維是由包括燒結溶膠一凝膠管一其中內含一 嵌入的芯棒-的複合物預成型抽絲而得。該項進展可應用 在其他複合物預成型構造中,包括管子是在已內含芯棒外 面進行燒結,以及外覆管是在棒子外進行膠凝的製程。但 要獲得相同的結果,需要增加對氣體環境的通氣時間,或 者因應溶膠一凝膠本體的內面稹因閉塞而增加之通路長度 而需作的其他準備措施。對由所有這類複合物預成型和純 然由溶膠-凝膠衍生的預成型中抽絲生成的纖維而言’該 項進展對於減少纖維斷裂是深具價値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 X 297公釐) _ 19 — 82.6. 40,00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瑣寫本頁) 丨裝_ 訂.

Claims (1)

  1. 2ί>6〇〇5 條正 8&U.20 ^ 年 《 a A8 B8 C8 D8 1; 六、申請專利範圍—— 附件二A :第8 2 1 0 5 1 2 4號專利再審査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 5年1 1月修正 1. 一種製造光織維的方法,該纖維是由包含溶膠- 凝膠衍生玻璃本體(含有至少9 0重量%矽石)的預成型 抽絲生成的,其中該本體是溶膠先進行膠凝,接著乾燥生 成多孔性本體,最後進行燒結後生成的,其特徵在於令該 多孔性本體進行去除粒子的步騍,其中將該本體加熱並保 持在4 0 0 — 1 0 0 0 °C範圍且低於燒結溫度的溫度下, 並暴露在流動的含有鹵素但基本上不含氧的氣氛裡,使含 有至少一種選自Z r 〇2及T i 〇2之組成的粒子的耐火 粒子與該氣體混合物反應生成氣態反應產物,以降低粒子 大小,進而減少粒子引發纖維斷裂的發生機會,其中該導 入的氣體混合物含有S 0 C 2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纖維是由複 合物預成型抽絲生成的,且該溶膠-凝膠本體是用作外覆 管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本體是個 別的外覆管管子,且該預成型主要是由此管子和內部的芯 部份所組成的。'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複合物預 成型基本上是由外覆管中以蒸汽輸送製法製備而成的芯部 份所組成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1T------^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資合作社印裝 ___D8_ 六、申請專利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4項之方法,其中該芯部份是 利用修飾化學蒸汽沈稹法、煙灰法、蒸氣軸向沈積法、或 外界蒸氣沈稹法製備而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流動的氣氛 中含有選自He及>^2的惰性氣體載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在溶膠中不 要的粒子物質是利用機械方法分離後除去。 \ 8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7項之方法,其中該不要的粒 子物質和所要的溶膠粒子二者之間的差異至少是質量和大 小特性中的一樣。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氣體混合 物含有至多1 p pm的氧。 ---------1------、玎------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A4現格(210Χ297公釐)
TW082105124A 1993-03-11 1993-06-28 TW296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029,753 US5356447A (en) 1993-03-11 1993-03-11 Manufacture of high proof-test optical fiber using sol-ge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96365B true TW296365B (zh) 1997-01-21

Family

ID=2185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2105124A TW296365B (zh) 1993-03-11 1993-06-28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5356447A (zh)
EP (1) EP0614856B1 (zh)
JP (1) JP3515159B2 (zh)
KR (1) KR100303103B1 (zh)
CN (1) CN1042322C (zh)
AU (1) AU664325B2 (zh)
BR (1) BR9401123A (zh)
CA (1) CA2116383C (zh)
DE (1) DE69413736T2 (zh)
DK (1) DK0614856T3 (zh)
HK (1) HK1005832A1 (zh)
TW (1) TW2963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2752A (en) * 1994-03-31 1996-10-0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vitreous silica product including hydrothermally treating a colloidal sol-gel
CA2161160C (en) * 1994-12-29 2000-01-04 Edwin Arthur Chandross Fabrication including sol-gel float processing
US6334338B1 (en) * 1998-07-02 2002-01-0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ol gel process of making a fiber preform with removal of oxide particles
KR100326173B1 (ko) * 1999-12-30 2002-02-27 윤종용 고순도 실리카 글래스 제조 공정의 열처리 제어 방법
EP1114799A1 (en) * 2000-01-05 2001-07-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ocess for heat treatment of a shaped article with gaseous reactants
US7058245B2 (en) 2000-04-04 2006-06-06 Waveguide Solutions, Inc. Integrated optical circuits
KR100334763B1 (ko) * 2000-04-18 2002-05-03 윤종용 다공 구조 광섬유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US6442977B1 (en) 2000-06-20 2002-09-03 Fitel Usa Corp. Sol-gel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germanium-doped silica article
JP2004509829A (ja) * 2000-09-27 2004-04-02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多孔質ガラスプリフォームを乾燥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US6457329B1 (en) 2000-12-14 2002-10-01 Fitel Usa Corp.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sol-gel article involving low-shrinkage formulation
JP5366200B2 (ja) * 2009-03-10 2013-12-11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蛍光体の製造方法、非晶質赤色蛍光体
KR20130097752A (ko) 2010-08-12 2013-09-03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실리카계 수트 또는 실리카계 수트로 제조된 제품의 처리 방법
CN104944759A (zh) * 2015-05-29 2015-09-30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非气相沉积法光缆预制棒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0093A (en) * 1974-04-22 1978-08-29 Macedo Pedro B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mpregnated waveguide
US4165223A (en) * 1978-03-06 1979-08-21 Corning Glass Works Method of making dry optical waveguides
US4426216A (en) * 1982-01-06 1984-01-17 Hitachi,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ptical glass
US4707174A (en) * 1983-12-22 1987-11-17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Fabrication of high-silica glass article
US4840653A (en) * 1983-12-22 1989-06-20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Fabrication of high-silica glass article
US4872895A (en) * 1986-12-11 1989-10-10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rticles which include high silica glass bodies
US5026409A (en) * 1989-01-03 1991-06-25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Preparation of fluoride glass optical preforms and fibers
AU637646B2 (en) * 1989-12-20 1993-06-03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rare earth element-doped glass by sol-gel process
CA2049898C (en) * 1990-08-27 1996-06-25 Tsuguo Satoh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ilica glass base material
US5254508A (en) * 1991-12-12 1993-10-19 Yazaki Corporation Sol-gel process for forming a germania-doped silica glass r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614856A1 (en) 1994-09-14
US5356447A (en) 1994-10-18
CA2116383C (en) 1997-12-30
DK0614856T3 (da) 1999-06-21
CN1098073A (zh) 1995-02-01
BR9401123A (pt) 1994-10-18
KR940021444A (ko) 1994-10-17
HK1005832A1 (en) 1999-01-29
AU664325B2 (en) 1995-11-09
AU5754394A (en) 1994-09-15
KR100303103B1 (ko) 2001-11-30
CN1042322C (zh) 1999-03-03
JPH06321569A (ja) 1994-11-22
DE69413736D1 (de) 1998-11-12
CA2116383A1 (en) 1994-09-12
DE69413736T2 (de) 1999-04-29
JP3515159B2 (ja) 2004-04-05
EP0614856B1 (en) 1998-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96365B (zh)
RU2118299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зделия из двуокиси кремния
US11339076B2 (en) Preparation of carbon-doped silicon dioxide granulate as an intermediate in the preparation of quartz glass
US20190119141A1 (en) Increase in silicon content in the preparation of quartz glass
JP6981710B2 (ja) 二酸化ケイ素造粒体からの石英ガラス体の調製
US20190031554A1 (en) Preparation of a quartz glass body in a standing sinter crucible
NL1031227C2 (nl) Vrij gevormde kwartsglasgietblokken en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daarvan.
US20190092675A1 (en) Preparation of quartz glass bodies with dew point monitoring in the melting oven
US20190071342A1 (en) Preparation and post-treatment of a quartz glass body
JP2019505837A (ja) 臭素ドープ光ファイバ及び上記臭素ドープ光ファイバを生産する方法
TW201731779A (zh) 於耐火金屬熔融坩堝中製備石英玻璃體
TW201731780A (zh) 於懸掛式金屬片坩堝中製備石英玻璃體
TW201733924A (zh) 降低二氧化矽顆粒之碳含量及石英玻璃體之製備
MacChesney et al. Optical fibers by a hybrid process using sol–gel silica overcladding tubes
WO2003013211A2 (en) Sol-gel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lass optical fiber preforms
KR100871995B1 (ko) 졸-겔 기술을 사용하여 실리카 바디들을 제조하는 방법
EP0614855B1 (en) Manufacture of high proof-test optical fiber using sol-gel
US7100400B2 (en) Manufacture of silica bodies using sol-gel techniques
EP1061050A1 (e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an article via sol-gel processing
MacChesney et al. 3.1. 1 MONOLITHIC SILICA GLASS CYLINDERS FOR OPTICAL FIBER
JPS62256734A (ja) 光フアイバ用母材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