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4300A - 掛絲裝置以及假撚加工機 - Google Patents
掛絲裝置以及假撚加工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424300A TW202424300A TW112143673A TW112143673A TW202424300A TW 202424300 A TW202424300 A TW 202424300A TW 112143673 A TW112143673 A TW 112143673A TW 112143673 A TW112143673 A TW 112143673A TW 202424300 A TW202424300 A TW 20242430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yarn
- mentioned
- hanging
- guid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40 relax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221 Multiple Trau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98 heat se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36—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e.g. building motions, e.g. control for the traversing stroke of ring rails; Stopping ring rails in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5/00—Securing material to cores or for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34—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laying subsidiary winding, e.g. transfer tails
- B65H54/343—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laying subsidiary winding, e.g. transfer tails when starting winding on an empty bobbin
-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掛絲裝置以及假撚加工機,能夠防止在對筒管進行掛絲時在筒管形成帶狀捲繞,並得到適當形狀的捲裝。掛絲裝置(60)包括絲線保持部(61)、具有絲線卡止部(62a)的掛絲臂(62)、橫動導絲器(72)以及控制部(64)。絲線卡止部(62a),係構成:在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的中途卡止由絲線保持部(61)保持的絲線(Y),在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絲線(Y)脫離。控制部(64),係控制為在使橫動導絲器(72)移動到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而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之後,使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控制部(64),係控制為在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過程中,且在掛絲臂(62)的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不存在絲線(Y)時,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在捲取裝置上鉤掛絲線的掛絲裝置,以及具有該掛絲裝置的假撚加工機。
將絲線捲取於筒管而形成捲裝的捲取裝置,係具有如下構造:一邊藉由在筒管的軸向上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使絲線在規定的橫動範圍內橫動,一邊將絲線捲取於以被旋轉自如地安裝於搖架的一對筒管支架夾持的狀態安裝的筒管。在如此捲取裝置中,當成為滿捲的捲裝被排出時,將未捲繞絲線的空的筒管設置於搖架。然後,藉由掛絲裝置在設置於搖架的筒管上鉤掛絲線。
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一種掛絲裝置,其具備:絲線保持部(專利文獻1的吸引管),吸引保持從絲線行進方向的上游側輸送來的絲線;以及掛絲構件(專利文獻1的掛絲臂),用於將絲線保持部所保持的絲線鉤掛於一對筒管支架所支承的筒管。在掛絲構件的前端設置有供絲線卡止的絲線卡止部。此外,掛絲構件能夠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移動,在上述掛絲位置能夠在形成於一對筒管支架中的一方的鉤(專利文獻1的掛絲部)上鉤掛絲線。從藉由如此掛絲裝置在筒管上鉤掛絲線起,到在筒管上捲取絲線為止的流程如下所述。
首先,從上游側輸送來的絲線由絲線保持部吸引保持。此時,掛絲構件位於待機位置。接著,使掛絲構件從待機位置朝向掛絲位置移動。在掛絲構件從待機位置到達掛絲位置的中途,絲線保持部所保持的絲線卡止於絲線卡止部。當掛絲構件到達掛絲位置時,卡止於絲線卡止部的絲線鉤掛於旋轉的筒管支架的鉤。緊接著,鉤掛於鉤的絲線由安裝於搖架的切斷器切斷。藉此,絲線保持部對絲線的保持被解除,向鉤的掛絲結束。鉤掛於鉤的絲線在卡止於掛絲構件的絲線卡止部的狀態下在筒管的橫動範圍外的區域成為包頭絲。形成包頭絲的目的,係為了在後續工序中將多個捲裝的絲線的端部彼此接合時能夠取出絲線的捲繞開始的端部。當包頭絲形成結束時,掛絲構件向待機位置移動。在掛絲構件從掛絲位置返回待機位置的中途,絲線在橫動範圍內從絲線卡止部脫離。從絲線卡止部脫離的絲線由開始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捕捉,並沿著筒管的軸向進行橫動。藉此,在筒管上捲取絲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10-19459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掛絲裝置中,可能會產生在筒管上形成帶狀捲繞的問題。具體而言,在專利文獻1的掛絲裝置中,掛絲構件,係構成為以絲線卡止部通過絲線的橫動範圍的中央位置附近的方式移動,在該中央位置附近絲線從絲線卡止部脫離。如此,在從絲線從絲線卡止部脫離起,到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到達橫動範圍的中央位置附近而捕捉絲線為止的時間經過的期間,形成在筒管的中央位置附近的同一部位重複捲繞絲線的帶狀捲繞。如此帶狀捲繞,使絲線從捲裝的退繞性降低。
因此,本申請發明者針對如下般的構成進行深入研究。首先,在橫動導絲器開始往復移動之前,預先從位於掛絲位置的掛絲構件的絲線卡止部釋放絲線。然後,使與掛絲構件不同的構件保持絲線,以便在橫動範圍外將絲線捲取於筒管。接著,藉由橫動導絲器捕捉從絲線卡止部釋放而由其他構件保持的絲線。如此,絲線在被橫動導絲器捕捉之前不會位於橫動範圍內,能夠防止上述帶狀捲繞的形成。
但是,在上述構成中,在使掛絲構件從掛絲位置返回待機位置時存在如下般的問題。當假設要在從絲線卡止部釋放絲線後緊接著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如之後參照圖14以及圖15詳細說明的般,掛絲構件在返回待機位置的中途會鉤掛上述其他構件所保持的絲線。因此,不得不在絲線被橫動導絲器捕捉且絲線從上述其他構件脫離之後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但是,如此,在使掛絲構件從掛絲位置返回待機位置的中途,橫動中的絲線有可能意外地卡止於掛絲構件的絲線卡止部。當在絲線卡止於絲線卡止部的狀態下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絲線的橫動支點不是原來的支點而成為絲線卡止部。如此,可能產生橫動導絲器對絲線的橫動無法正常進行而捲裝形狀變得異常、或者引起斷絲般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防止在筒管上進行掛絲時在筒管上形成帶狀捲繞並且得到適當形狀的捲裝。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掛絲裝置用於在對捲取絲線的筒管進行支承的筒管支架上鉤掛絲線,其特徵在於,具備:橫動導絲器,沿著上述筒管支架的軸向在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藉此使絲線在規定的橫動範圍內橫動;絲線保持部,暫時保持上述絲線;掛絲構件,具有供由上述絲線保持部保持的絲線卡止的絲線卡止部,能夠以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往復的方式移動,在上述掛絲位置進行卡止於上述絲線卡止部的絲線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橫動範圍外的掛絲;以及控制部,進行上述掛絲構件以及上述橫動導絲器的驅動控制,上述絲線卡止部,係構成為:在上述掛絲構件從上述待機位置向上述掛絲位置移動的中途卡止由上述絲線保持部保持的絲線,在上述掛絲構件位於上述掛絲位置時絲線脫離,在上述掛絲構件的上述掛絲位置與上述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存在上述絲線卡止部與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所捕捉的絲線接觸的區域,上述絲線保持部,係構成為:隨著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橫動範圍外的掛絲,絲線的保持被解除,上述橫動導絲器能夠沿著上述軸向移動到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外側,上述控制部,係控制為在使上述橫動導絲器移動到上述軸向上的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外側而使上述橫動導絲器捕捉從上述絲線卡止部脫離的絲線之後,使上述橫動導絲器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並且,在上述橫動導絲器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的過程中,且是在上述掛絲構件的上述掛絲位置與上述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不存在由上述橫動導絲器捕捉到的絲線時,使上述掛絲構件向上述待機位置移動。
在本發明的構成中,在橫動導絲器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之前(即,絲線在規定的橫動範圍內橫動之前),在掛絲構件位於掛絲位置時絲線從絲線卡止部脫離而由橫動導絲器捕捉。因此,在從絲線從絲線卡止部脫離起,到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為止的期間,絲線不會位於橫動範圍而能夠防止在橫動範圍內形成帶狀捲繞。但是,在如此構成中,當假設要在從絲線卡止部釋放絲線後緊接著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掛絲構件在返回待機位置的中途會鉤掛從絲線卡止部脫離的絲線。因此,不得不在絲線由橫動導絲器捕捉之後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例如,為了避免掛絲構件與絲線接觸,也可以考慮在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的期間使橫動導絲器僅在不與掛絲構件接觸的範圍內往復移動。但是,在該情況下,由僅在不與掛絲構件接觸的範圍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僅捲繞在筒管的橫動範圍整體中的一部分範圍,因此在筒管的一部分範圍內捲繞比其他範圍多的絲線。即,在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的期間,捲裝的一部分隆起而形狀會損壞。關於這一點,在本發明中,以在橫動導絲器在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的過程中掛絲構件與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不接觸的方式,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因此,即使在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也能夠在筒管的橫動範圍整體全面地捲取絲線,能夠抑制捲裝的形狀損壞。因而,在本發明中,能夠防止在對筒管進行掛絲時在筒管上形成帶狀捲繞,並且能夠得到適當形狀的捲裝。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掛絲構件由第1馬達驅動。
根據本發明,能夠準確地控制使掛絲構件移動的時機。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橫動導絲器由第2馬達驅動,上述第1馬達與上述第2馬達由共通的控制部控制。
根據本發明,能夠消除驅動第1馬達的控制部與驅動第2馬達的控制部之間的信號收發的時滯,容易使橫動導絲器與掛絲構件的動作時機高精度地一致。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能夠在第1速度與比上述第1速度慢的第2速度之間切換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的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上述控制部,係控制為在使上述掛絲構件向上述待機位置移動時,將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上述第2速度。
根據本發明,在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使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變慢。藉此,能夠增加掛絲構件與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不接觸的時間。因此,在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即使產生用於驅動掛絲構件的信號收發的時滯而掛絲構件的動作時機偏差,也能夠避免掛絲構件與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接觸。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係:在從上述橫動導絲器在上述筒管支架的軸向上從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一側端部開始往復移動起,到最初到達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另一側端部為止的初始期間,將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上述第2速度;並且,係控制為在上述初始期間以後的第2期間,將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上述第1速度。
當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變化時,捲取於筒管的絲線的捲繞角也隨之變動。根據本發明,為了使絲線橫動而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變化一次。因此,能夠使捲繞角變動的部位成為一個部位,與捲繞角變動的部位存在多個部位的情況相比,能夠良好地維持捲裝形狀。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係:在使上述橫動導絲器開始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之前,使上述掛絲構件移動到不與絲線接觸的位置,且是作為上述掛絲位置與上述待機位置之間的位置之中途位置。
在本發明中,在使橫動導絲器在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之前,預先使掛絲構件移動到中途位置。然後,在使橫動導絲器往復移動而使絲線橫動時,使位於中途位置的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因此,與使掛絲構件從掛絲位置返回待機位置的情況相比,能夠縮短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的時間。藉此,即使掛絲構件的動作時機稍微偏差,也能夠降低迅速返回待機位置的掛絲構件與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接觸的風險。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控制部基於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以及上述掛絲構件的移動速度,預先計算使上述掛絲構件向上述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
根據本發明,能夠在考慮到用於驅動掛絲構件的信號收發的時滯,並且基於橫動導絲器與掛絲構件的移動速度而預先計算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的時機。因此,掛絲構件與橫動導絲器的動作時機難以產生偏差,能夠高精度地避免掛絲構件與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接觸。
本發明的掛絲裝置,較佳為:進一步具備:用於檢測上述橫動導絲器的位置的感測器,上述控制部基於由上述感測器檢測到的上述橫動導絲器的位置,決定使上述掛絲構件向上述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
根據本發明,基於橫動導絲器的當前位置來決定掛絲構件的動作時機。因此,不需要用於計算掛絲構件的動作時機的複雜的運算處理。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絲線卡止部是棒狀構件。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絲線卡止部成為棒狀構件,藉此實現掛絲構件的輕量化。藉此,在要以規定的驅動力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與掛絲構件較重的情況相比能夠迅速地返回待機位置。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掛絲構件與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接觸的風險。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掛絲構件包括安裝有上述絲線卡止部的本體部,上述本體部為樹脂製。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本體部為樹脂製,藉此實現掛絲構件的輕量化。藉此,在要以規定的驅動力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與掛絲構件較重的情況相比能夠迅速地返回待機位置。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掛絲構件與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接觸的風險。
在本發明的掛絲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掛絲構件能夠以形成於其基端部的旋轉軸為中心在上述掛絲位置與上述待機位置之間擺動。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掛絲構件擺動,能夠使掛絲構件從掛絲位置迅速返回待機位置。
本發明的掛絲裝置,較佳為:具備形成於上述筒管支架的絲線鉤掛部,在上述掛絲構件位於上述掛絲位置時,卡止於上述絲線卡止部的絲線鉤掛於上述絲線鉤掛部,藉此進行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橫動範圍外的掛絲,上述絲線卡止部,係構成為:隨著向上述絲線鉤掛部的掛絲而絲線脫離,上述掛絲裝置進一步具備包頭絲導絲器,該包頭絲導絲器在上述橫動範圍的外側保持從上述絲線卡止部脫離的絲線,上述包頭絲導絲器,係構成為在上述橫動導絲器開始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之前,使所保持的絲線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外側由上述橫動導絲器捕捉,藉此使其從上述包頭絲導絲器脫離。
在本發明中,藉由設置絲線鉤掛部,能夠使絲線從絲線卡止部順暢地脫離。進而,使包頭絲導絲器在橫動範圍外保持從絲線卡止部脫離的絲線,並使絲線在筒管的橫動範圍外形成包頭絲。之後,在橫動導絲器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之前,由包頭絲導絲器保持的絲線在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外側由橫動導絲器捕捉,使絲線從包頭絲導絲器脫離。因此,從絲線卡止部脫離而由包頭絲導絲器保持的絲線,在由橫動導絲器捕捉之前的期間不會位於橫動範圍,能夠防止在橫動範圍內形成帶狀捲繞。
本發明的假撚加工機的特徵在於,具有:供絲部,用於對絲線進行供絲;加工部,用於對從上述供絲部供給的絲線進行假撚加工;以及捲取部,用於捲取由上述加工部假撚加工後的絲線,上述捲取部,具有:捲取裝置,在安裝於筒管支架的筒管上捲取絲線而形成捲裝;以及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
在本發明的構成中,在橫動導絲器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之前(即,絲線在規定的橫動範圍內橫動之前),在掛絲構件位於掛絲位置時絲線從絲線卡止部脫離而由橫動導絲器捕捉。因此,在從絲線從絲線卡止部脫離到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為止的期間,絲線不會位於橫動範圍而能夠防止在橫動範圍內形成帶狀捲繞。但是,在如此構成中,當假設要在從絲線卡止部釋放絲線後緊接著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掛絲構件在返回待機位置的中途會鉤掛從絲線卡止部脫離的絲線。因此,不得不在絲線由橫動導絲器捕捉之後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例如,為了避免掛絲構件與絲線的接觸,也可以考慮在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的期間使橫動導絲器僅在不與掛絲構件接觸的範圍內往復移動。但是,在該情況下,由僅在不與掛絲構件接觸的範圍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僅捲繞在筒管的橫動範圍整體中的一部分範圍,因此在筒管的一部分範圍捲繞比其他範圍多的絲線。即,在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的期間,捲裝的一部分隆起而形狀會損壞。關於這一點,在本發明中,以在橫動導絲器在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的過程中掛絲構件與由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不接觸的方式,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因此,即使在使掛絲構件返回待機位置時,也能夠在筒管的橫動範圍整體全面地捲取絲線,能夠抑制捲裝的形狀損壞。因而,在本發明中,能夠防止在對筒管進行掛絲時在筒管上形成帶狀捲繞,並且能夠得到適當形狀的捲裝。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假撚加工機1的整體構成)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假撚加工機1的概要構成的側視圖。以下,將圖1的與紙面垂直的方向設為機體長度方向,將紙面左右方向設為機體寬度方向。將與機體長度方向和機體寬度方向的雙方正交的方向設為重力作用的上下方向(鉛垂方向)。以下,適當使用上述方向用語進行說明。
假撚加工機1例如構成為能夠對由尼龍(聚醯胺系纖維)等合成纖維構成的絲線Y進行假撚加工。假撚加工機1包括用於供給絲線Y的供絲部2、對從供絲部2供給的絲線Y進行假撚加工的加工部3,以及將由加工部3加工後的絲線Y捲取於筒管Bw的捲取部4。供絲部2、加工部3以及捲取部4所具有的各構成元件,在與配置有從供絲部2通過加工部3而到達捲取部4的絲線通道的絲線的行進面(圖1的紙面)正交的機體長度方向上排列有多個。
供絲部2具有保持多個供絲捲裝Ps的筒子架7,向加工部3供給多根絲線Y。加工部3,係構成為從絲線行進方向的上游側起依次配置有第1供絲輥11、止撚導絲器12、第1加熱裝置13、冷卻裝置14、假撚裝置15、第2供絲輥16、絡交裝置17、第3供絲輥18、第2加熱裝置19、第4供絲輥20。捲取部4藉由捲取裝置21將由加工部3假撚加工後的絲線Y捲取於筒管Bw而形成捲取捲裝Pw。
此外,假撚加工機1具有在機體寬度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的主機體8以及捲取台9。主機體8以及捲取台9在機體長度方向上延伸設置為大致相同長度,且被配置成相互對向。主機體8的上部與捲取台9的上部藉由支承框架10連結。構成加工部3的各裝置主要安裝於主機體8、支承框架10。藉由主機體8、捲取台9以及支承框架10形成用於供作業者對各裝置進行掛絲等作業的作業空間22。絲線通道形成為使絲線Y主要在作業空間22周圍行進。
假撚加工機1,係具有包括相互對向配置的一組主機體8以及捲取台9的被稱作跨度的單位單元。在一個跨度中,各裝置被配置成能夠對以在機體長度方向上排列的狀態行進的多根絲線Y同時實施假撚加工。作為一例,在一個跨度中所包括的捲取台9上設置有3層4列的合計12個捲取裝置21。並且,假撚加工機1,係構成為:該跨度以主機體8的機體寬度方向的中心線C為對稱軸而在紙面上左右對稱地配置(主機體8在左右的跨度中共通),並且沿著機體長度方向排列有多個。
(加工部的構成)
接著,對加工部3的各構成元件進行說明。第1供絲輥11用於將從供絲部2供給的絲線Y向第1加熱裝置13輸送。第1供絲輥11配置在捲取台9的上方(參照圖1)。第1供絲輥11在機體長度方向上排列成1列。
止撚導絲器12用於使由後述的假撚裝置15對絲線Y施加的撚轉不向比止撚導絲器12靠絲線行進方向上游側傳播。止撚導絲器12配置在第1供絲輥11的絲線行進方向下游側,且是第1加熱裝置13的絲線行進方向上游側的位置。止撚導絲器12例如相對於從供絲部2供給的多根絲線Y分別獨立地設置,在機體長度方向上排列成1列。
第1加熱裝置13用於對從第1供絲輥11輸送來的絲線Y進行加熱,設置於支承框架10(參照圖1)。第1加熱裝置13相對於從供絲部2供給的多根絲線Y設置有多個,在機體長度方向上排列成1列。
冷卻裝置14用於對由第1加熱裝置13加熱後的絲線Y進行冷卻。冷卻裝置14配置在第1加熱裝置13的絲線行進方向下游側且是假撚裝置15的絲線行進方向上游側的位置。冷卻裝置14相對於從供絲部2供給的多根絲線Y設置有多個,在機體長度方向上排列成1列。
假撚裝置15是用於對絲線Y加撚的裝置。假撚裝置15,配置在緊接於冷卻裝置14的絲線行進方向的下游側。假撚裝置15在機體長度方向上排列有多個。例如,在一個跨度中設置有12個假撚裝置15。
第2供絲輥16是將由假撚裝置15加撚後的絲線Y朝向絡交裝置17輸送的輥。第2供絲輥16在主機體8中配置在假撚裝置15的絲線行進方向下游側。第2供絲輥16對絲線Y的輸送速度比第1供絲輥11對絲線Y的輸送速度快。因此,絲線Y在第1供絲輥11與第2供絲輥16之間被拉伸。
絡交裝置17,是藉由對絲線Y噴射空氣來施加絡交的裝置。絡交裝置17在主機體8中配置在第2供絲輥16的下方。
第3供絲輥18是將由絡交裝置17施加了絡交的絲線Y朝向第2加熱裝置19輸送的輥。第3供絲輥18在機體8中配置在絡交裝置17的下方。第3供絲輥18對絲線Y的輸送速度比第2供絲輥16對絲線Y的輸送速度慢。因此,絲線Y在第2供絲輥16與第3供絲輥18之間鬆弛。
第2加熱裝置19是用於對從第3供絲輥18輸送來的絲線Y進行加熱的裝置。第2加熱裝置19在主機體8中配置在第3供絲輥18的下方。第2加熱裝置19沿著上下方向延伸,在一個跨度中各設置有一個。
第4供絲輥20是將由第2加熱裝置19熱處理後的絲線Y朝向捲取裝置21輸送的輥。第4供絲輥20配置在捲取台9的下部。第4供絲輥20對絲線Y的輸送速度比第3供絲輥18對絲線Y的輸送速度慢。因此,絲線Y在第3供絲輥18與第4供絲輥20之間鬆弛。
在如以上般構成的加工部3中,藉由假撚裝置15對在第1供絲輥11與第2供絲輥16之間被拉伸的絲線Y加撚。由假撚裝置15形成的撚轉傳播到止撚導絲器12,但不會向比止撚導絲器12靠絲線行進方向上游側傳播。一邊被拉伸一邊被加撚的絲線Y在由第1加熱裝置13加熱而熱定型之後,由冷卻裝置14冷卻。在假撚裝置15的下游絲線Y被退撚,但藉由上述熱定型來維持各長絲被假撚為波狀的狀態。由假撚裝置15實施了假撚後的絲線Y,一邊在第2供絲輥16與第3供絲輥18之間鬆弛一邊由絡交裝置17施加絡交,並被向絲線行進方向的下游側引導。進而,絲線Y一邊在第3供絲輥18與第4供絲輥20之間鬆弛一邊由第2加熱裝置19熱定型。最後,藉由捲取裝置21捲取從第4供絲輥20輸送的絲線Y而形成捲取捲裝Pw。
(捲取部4的構成)
捲取部4具有多個捲取裝置21。捲取裝置21是用於將從第4供絲輥20輸送的絲線Y捲取於筒管Bw而形成捲取捲裝Pw的裝置。如圖2所示,捲取裝置21包括一對搖架臂40、接觸輥50以及掛絲裝置60。
一對搖架臂40,係構成為能夠夾持筒管Bw。具體而言,一對搖架臂40分別具有將筒管Bw保持為旋轉自如的筒管支架41。筒管Bw的兩端經由筒管支架41旋轉自如地支承於搖架臂40。即,筒管Bw以被一對筒管支架41夾持的狀態安裝。此外,在機體長度方向的一側的筒管支架41上形成有用於將絲線Y鉤掛於筒管Bw的鉤41a(本發明的絲線鉤掛部)(參照圖3以及圖4)。此外,在一對搖架臂40中的機體長度方向的一側的搖架臂40上設置有切斷器40a。機體長度方向的一側是指接近後述的掛絲臂62的掛絲位置的一側,且是圖2的紙面右側。切斷器40a形成在搖架臂40的機體寬度方向上的與配置有橫動導絲器72(後述)之側為相反側的部分。
接觸輥50,係構成為一邊與筒管Bw或者捲取捲裝Pw的周面接觸一邊被向一定方向旋轉驅動,藉此能夠使筒管Bw旋轉而捲取絲線Y。該接觸輥50由捲裝驅動馬達88(參照圖5)驅動。各捲取裝置21的接觸輥50由對多個錠子共通的捲裝驅動馬達88一齊驅動。另外,各接觸輥50也可以由針對每個錠子設置的捲裝驅動馬達88驅動。捲裝驅動馬達88例如是步進馬達、伺服馬達。
(掛絲裝置60的構成)
掛絲裝置60是用於將絲線Y鉤掛於以被一對筒管支架41夾持的狀態安裝的筒管Bw的裝置。掛絲裝置60包括絲線保持部61、上述鉤41a、掛絲臂62(相當於本發明的掛絲構件)、橫動裝置63、控制部64以及包頭絲導絲器65。
如圖6所示,絲線保持部61暫時吸引保持從第4供絲輥20輸送的絲線Y。絲線保持部61與負壓源連接,構成為能夠吸引絲線Y。絲線保持部61,係構成為隨著向後述的筒管Bw的橫動範圍r外的掛絲而絲線Y的保持被解除。關於絲線Y的保持被解除的具體構成,在後述的掛絲動作的部分進行說明。
如圖2以及圖3所示,掛絲臂62具有供由絲線保持部61吸引保持的絲線Y卡止的絲線卡止部62a,以及安裝有絲線卡止部62a的本體部62c。本體部62c是樹脂製的構件。掛絲臂62能夠在向鉤41a進行掛絲的掛絲位置(圖7中的掛絲臂62的位置)與待機位置(圖2以及圖6中的掛絲臂62的位置)之間移動。掛絲臂62形成於本體部62c的基端部,藉由以沿著上下方向的旋轉軸62b為中心旋轉而能夠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移動。更詳細來說,掛絲臂62能夠以旋轉軸62b為中心,以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往復的方式擺動。參照圖6以及圖7對“以往復的方式擺動”進行說明,在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圖6的位置)朝向掛絲位置(圖7的位置)時,在從上方觀察時,掛絲臂62以旋轉軸62b為中心順時針擺動。在掛絲臂62從掛絲位置(圖7的位置)朝向待機位置(圖6的位置)時,在從上方觀察時,掛絲臂62以旋轉軸62b為中心逆時針擺動。另外,待機位置是指,掛絲臂62不與從第4供絲輥20到絲線保持部61的絲線Y接觸,且掛絲臂62不與由橫動導絲器72橫動的絲線Y接觸般的掛絲臂62的位置。掛絲臂62由掛絲臂驅動馬達89(本發明的第1馬達,參照圖5)驅動。掛絲臂驅動馬達89例如是步進馬達、伺服馬達。
絲線卡止部62a形成於掛絲臂62的本體部62c的前端部分。絲線卡止部62a例如是金屬製的棒狀構件。絲線卡止部62a也可以不為金屬製。絲線卡止部62a,係構成為在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的中途卡止由絲線保持部61保持的絲線Y,在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隨著向鉤41a的掛絲而絲線Y脫離。具體地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絲線卡止部62a具有第1部分62a1以及第2部分62a2。絲線卡止部62a的第1部分62a1以及第2部分62a2,是在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的中途,供由絲線保持部61保持的絲線Y卡止的部分。此外,絲線卡止部62a的第2部分62a2,是在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隨著向鉤41a的掛絲而絲線Y脫離的部分。具體而言,第2部分62a2的從下方支承絲線Y的支承部分95向下方傾斜,藉由向下方的力起作用而絲線Y沿著向下方傾斜的支承部分95移動,藉此絲線Y從第2部分62a2脫離。第1部分62a1為,在掛絲臂62位於待機位置時,配置在比第2部分62a2接近由絲線保持部61吸引保持的絲線Y之側的位置。換言之,第2部分62a2為,在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配置在比第1部分62a1接近橫動範圍r(參照圖6)之側的位置。
橫動裝置63用於使捲取於筒管Bw的絲線Y沿著機體長度方向(筒管支架41的軸向)在橫動範圍r內橫動。橫動範圍r是指筒管Bw的周面中沿著筒管Bw的軸向能夠捲繞絲線Y的範圍。具體而言,該橫動裝置63具有配置在接觸輥50附近的環狀的同步帶71,以及固定於同步帶71的橫動導絲器72。同步帶71架設於設置在橫動導絲器72往復移動的方向的兩端部的從動帶輪81、82,以及由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本發明的第2馬達)驅動的驅動帶輪83。藉由驅動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藉此驅動帶輪83的旋轉力傳遞到同步帶71,固定於同步帶71的橫動導絲器72在從動帶輪81與從動帶輪82之間往復移動。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例如是步進馬達、伺服馬達。藉由使驅動帶輪83順時針以及逆時針旋轉,藉此橫動導絲器72往復移動。橫動導絲器72藉由沿著機體長度方向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藉此能夠使絲線Y在橫動範圍r內橫動。規定的移動範圍M,是指橫動導絲器72能夠沿著機體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範圍中,與橫動範圍r對應的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範圍。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橫動導絲器72,係構成為在從機體長度方向的一側(圖2的右側)向另一側(圖2的左側)移動時能夠捕捉絲線Y,在從機體長度方向的另一側向一側移動時無法捕捉絲線Y。橫動導絲器72能夠沿著機體長度方向移動到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
另外,例如,如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假撚加工機1在第4供絲輥20與捲取裝置21之間具有橫動支點導絲器100以及引導體101。如圖2所示,由第4供絲輥20輸送的絲線Y一邊由橫動支點導絲器100以及引導體101引導一邊供給到捲取裝置21,且一邊由橫動導絲器72橫動一邊捲取於筒管Bw。
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在掛絲臂62的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存在絲線卡止部62a與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所捕捉的絲線Y接觸的區域。換言之,在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規定位置時,絲線卡止部62a能夠與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所捕捉的絲線Y接觸。關於絲線卡止部62a與橫動導絲器72所捕捉的絲線Y接觸的情況,將在之後參照圖14以及圖15進行詳細說明。
包頭絲導絲器65對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進行保持,以將其維持在筒管Bw的橫動範圍r外側即包頭絲形成位置x(參照圖2等)。包頭絲形成位置x,是安裝於筒管支架41的筒管Bw的橫動範圍r的外側且絲線Y形成包頭絲的位置。形成包頭絲的目的,係在於在後續工序中將多個捲取捲裝Pw的絲線Y的端部彼此接合時能夠取出絲線Y的捲繞開始的端部。
如圖3以及圖4所示,包頭絲導絲器65例如是沿著機體長度方向延伸且彎曲的棒狀構件。包頭絲導絲器65配置在位於掛絲位置的掛絲臂62的下方。包頭絲導絲器65具有:保持部分65a,一邊限制絲線Y向橫動範圍r內的移動一邊保持絲線Y;以及引導部分65b,將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引導到保持部分65a。如圖4所示,引導部分65b在機體長度方向上位於比保持部分65a靠橫動範圍r側的位置。此外,引導部分65b的一部分配置在從橫動支點導絲器100朝向鉤41a的絲線Y的絲線通道上。換言之,引導部分65b的一部分配置在鉤掛於鉤41a的絲線Y的在絲線行進方向上比鉤41a靠上游側的絲線通道上。
保持部分65a包括:傾斜部分65a1,沿著從機體長度方向的橫動範圍r朝向包頭絲形成位置x的方向而向下方傾斜;以及水平部分65a2,沿著機體長度方向水平地延伸。傾斜部分65a1與水平部分65a2一體地形成。傾斜部分65a1是用於限制絲線Y向橫動範圍r內移動的部分,水平部分65a2是將絲線Y保持在規定高度的部分。規定高度是指橫動導絲器72在沿著機體長度方向移動時容易捕捉絲線Y的高度。此外,規定高度是指由水平部分65a2保持的絲線Y不與捲取裝置21的其他構件接觸的高度。藉由水平部分65a2防止絲線Y向比規定高度低的位置移動。
包頭絲導絲器65配置在使由保持部分65a保持的絲線Y的絲線通道與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軌道交叉般的位置。保持部分65a與引導部分65b一體地形成。引導部分65b沿著從機體長度方向的橫動範圍r朝向包頭絲形成位置x的方向而向下方傾斜。在本實施方式中,傾斜部分65a1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大於引導部分65b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藉由相對於水平面的傾斜角較大的傾斜部分65a1,限制由水平部分65a2保持的絲線Y向橫動範圍r內移動。
此外,如圖4所示,引導部分65b的一部分位於比位於掛絲位置的掛絲臂62的絲線卡止部62a靠橫動範圍r側的位置。進而,包頭絲導絲器65在絲線Y行進的絲線行進方向上配置在比橫動導絲器72靠筒管支架41側的位置。即,包頭絲導絲器65在機體寬度方向上配置在比橫動導絲器72靠筒管支架41側的位置。
如圖5所示,控制部64進行捲裝驅動馬達88、掛絲臂驅動馬達89、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的驅動控制。控制部64基於從監視筒管支架41的轉速的轉速檢測感測器(未圖示)發送的信號,對掛絲臂驅動馬達89以及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的驅動時機進行控制。具體而言,當轉速檢測感測器檢測到筒管支架41的轉速到達目標值時,控制部64分別在適當的時機驅動掛絲臂驅動馬達89以及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而開始掛絲動作。轉速檢測感測器例如包括安裝於筒管支架41的一部分的磁鐵,以及安裝於搖架臂40的磁感測器。轉速檢測感測器藉由磁感測器檢測從隨著筒管支架41的旋轉而旋轉的磁鐵產生的磁週期,藉此監視筒管支架41的轉速。關於控制部64對掛絲臂驅動馬達89以及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的控制的詳細內容,將在後述的掛絲動作的說明的部分進行說明。另外,控制部64可以對各捲取裝置21共通,也可以針對每個捲取裝置21設置。此外,進行捲裝驅動馬達88的驅動控制的控制部64,與進行掛絲臂驅動馬達89以及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的驅動控制的控制部,也可以是不同的構成。
(掛絲動作)
接著,以下,參照圖5~圖13,對從藉由掛絲裝置60將絲線Y鉤掛於鉤41a起,到藉由橫動導絲器72進行橫動而將絲線捲取於筒管Bw為止的一系列動作進行說明。圖13是掛絲裝置60進行掛絲時的流程圖。在進行掛絲動作時,在一對筒管支架41上支承有未捲繞絲線Y的空的筒管Bw。
首先,控制部64驅動捲裝驅動馬達88而使接觸輥50旋轉,以使筒管Bw以及筒管支架41一體地旋轉(步驟S1)。接著,控制部64對掛絲臂驅動馬達89進行控制,以使掛絲臂62位於待機位置(步驟S2)。另外,步驟S1與步驟S2的順序可以相反,也可以同時執行。在掛絲臂62位於待機位置的狀態下,從第4供絲輥20輸送的絲線Y由絲線保持部61吸引保持(參照圖6)。
接著,控制部64使橫動導絲器72在機體長度方向上比規定的移動範圍M靠一側(即圖6的紙面右側)的外側待機(步驟S3)。即,控制部64在掛絲臂62開始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之前使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待機。另外,使橫動導絲器72待機的位置例如預先設定並存儲在控制部64中。使橫動導絲器72待機的位置通常是包頭絲導絲器65附近的位置。
當藉由轉速檢測感測器(未圖示)檢測到筒管支架41的轉速達到目標值時,控制部64驅動掛絲臂驅動馬達89而以旋轉軸62b為中心使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步驟S4)。在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的中途,由絲線保持部61吸引保持的絲線Y卡止於絲線卡止部62a的第1部分62a1以及第2部分62a2。
對絲線Y卡止於絲線卡止部62a的構成進行具體說明。首先,在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的中途,第1部分62a1與由絲線保持部61吸引保持的絲線Y的比絲線保持部61靠絲線行進方向上游側的部分接觸。然後,在第1部分62a1與絲線Y接觸之後,掛絲臂62進一步朝向掛絲位置移動,藉此絲線Y卡止於第1部分62a1。進而,卡止於第1部分62a1的絲線Y在掛絲臂62到達掛絲位置的期間,卡止於第1部分62a1以及第2部分62a2的雙方。此時,絲線Y成為在第1部分62a1與第2部分62a2之間拉緊的狀態(參照圖8)。此外,卡止於絲線卡止部62a的絲線Y的絲線行進方向下游側的端部,成為由絲線保持部61吸引保持的狀態(參照圖7)。
如圖8所示,當掛絲臂62到達掛絲位置時,絲線Y中的在第1部分62a1與第2部分62a2之間拉緊的部分,鉤掛於向圖8的實線箭頭方向旋轉的筒管支架41的鉤41a。然後,鉤掛於鉤41a的絲線Y藉由筒管Bw的旋轉而捲掛於筒管Bw的端部。另外,筒管Bw的端部在橫動範圍r的外側。此時,鉤掛於鉤41a且卡止於第2部分62a2的絲線Y隨著筒管支架41的旋轉而被向下方牽拉,沿著向下方傾斜的支承部分95向下方移動,從第2部分62a2脫離。即,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部分62a2,係構成為隨著絲線Y鉤掛於形成於筒管支架41的鉤41a而絲線Y脫離。從第2部分62a2脫離的絲線Y在與包頭絲導絲器65的引導部分65b接觸之後,沿著引導部分65b的傾斜移動而被引導到保持部分65a。然後,如圖9所示,藉由保持部分65a保持絲線Y以將其維持在筒管Bw的包頭絲形成位置x。
另外,從第2部分62a2脫離而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絲線Y,係成為比鉤41a靠絲線行進方向上游側的部分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比鉤41a靠絲線行進方向下游側的部分卡止於第1部分62a1之狀態。在該狀態下,筒管支架41進一步旋轉,藉此鉤掛於鉤41a的絲線Y被引導至設置於搖架臂40的切斷器40a的位置,而被切斷器40a切斷。被切斷器40a切斷後的絲線Y中的比切斷器40a靠絲線行進方向下游側的絲線Y,由絲線保持部61吸引而回收。藉此,絲線保持部61對絲線Y的保持被解除。
在如以上般絲線Y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狀態下,筒管Bw以及筒管支架41一體地旋轉,藉此在包頭絲形成位置x形成包頭絲(步驟S5)。
當進行包頭絲形成時,控制部64驅動掛絲臂驅動馬達89而使掛絲臂62移動到中途位置(圖10中的掛絲臂的位置)(步驟S6)。中途位置是掛絲臂62不與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絲線Y接觸的位置,且是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位置。中途位置較佳為儘量接近待機位置,例如如圖10所示,當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掛絲臂62以旋轉軸62b為中心從待機位置逆時針旋轉了大約60度的位置。
在包頭絲形成結束時,控制部64驅動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使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待機的橫動導絲器72,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步驟S7)。換言之,在步驟S7中,控制部64,係控制為使橫動導絲器72向機體長度方向上的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移動而使橫動導絲器72經由包頭絲導絲器65捕捉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之後使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另外,到包頭絲形成結束為止的時間例如被預先設定而存儲在控制部64中。如圖11所示,開始了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在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之前,捕捉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絲線Y。然後,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隨著橫動導絲器72的進一步移動,而在沿著保持部分65a的傾斜部分65a1以及引導部分65b(參照圖4)的傾斜移動之後從引導部分65b脫離。即,包頭絲導絲器65,係構成為在橫動導絲器72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之前,所保持的絲線Y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被橫動導絲器72捕捉,而藉此從包頭絲導絲器65脫離。
在此,控制部64能夠在第1速度與第2速度之間切換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第1速度,是為了將絲線Y捲取於筒管Bw,而使絲線Y在橫動範圍r內橫動時的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第1速度,是根據絲線Y向筒管Bw的捲取速度、捲繞角、捲取張力等而變動的值。第2速度是比第1速度慢的速度,例如是第1速度的三分之一的速度。控制部64,係控制為:以便在橫動導絲器72從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機體長度方向的一側(圖2的紙面右側)的端部開始往復移動,到最初到達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機體長度方向的另一側(圖2的紙面左側)的端部為止的初始期間,使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為第2速度(步驟S8)。換言之,控制部64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的橫動導絲器72的第1次往路中,使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為第2速度。
如圖12所示,控制部64為,在橫動導絲器72以第2速度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移動時,且是在掛絲臂62的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不存在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時,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步驟S9,參照圖12的實線箭頭)。換言之,控制部64,在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時,使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為第2速度,以便使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所捕捉的絲線Y不與掛絲臂62接觸。在步驟S9中,控制部64預先計算出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具體而言,控制部64基於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以及掛絲臂62的移動速度而預先計算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
控制部64,係控制為在使橫動導絲器72以第2速度移動的初始期間以後的第2期間,使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為第1速度(步驟S10)。在此,第2期間,例如是指從初始期間結束起,到形成滿捲的捲取捲裝Pw為止的期間。
保持了絲線Y的橫動導絲器72以第1速度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反復往復移動,藉此絲線Y被捲取於筒管Bw而形成滿捲的捲取捲裝Pw。藉此,絲線Y的捲取動作結束。另外,當絲線Y的捲取動作結束時,在筒管Bw的旋轉停止之後,成為滿捲的捲取捲裝Pw從搖架臂40向未圖示的捲裝存積部排出,重新將空的筒管Bw設置於搖架臂40。然後,再次執行上述步驟S1~S10。關於捲取捲裝Pw從搖架臂40的排出動作,以及空的筒管Bw向搖架臂40的設置動作,係省略說明。
(效果)
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包括暫時保持絲線Y的絲線保持部61、具有絲線卡止部62a的掛絲臂62、橫動導絲器72以及控制部64。絲線卡止部62a,係構成為在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的中途卡止由絲線保持部61保持的絲線Y,當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絲線Y脫離。在掛絲裝置60中,在掛絲臂62的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存在絲線卡止部62a與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所捕捉的絲線Y接觸的區域。絲線保持部61,係構成為隨著向筒管Bw的橫動範圍r外的掛絲而絲線Y的保持被解除。橫動導絲器72能夠沿著機體長度方向移動到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控制部64,係進行控制為在使橫動導絲器72移動到機體長度方向上的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而使橫動導絲器72捕捉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之後,使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此外,控制部64,係控制為在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過程中,且在掛絲臂62的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不存在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時,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假撚加工機1,係包括用於供給絲線Y的供絲部2、用於對從供絲部2供給的絲線Y進行假撚加工的加工部3,以及用於捲取由加工部3假撚加工後的絲線Y的捲取部4。捲取部4,係具有將絲線Y捲取於安裝於筒管支架41的筒管Bw而形成捲取捲裝Pw的捲取裝置21,以及掛絲裝置60。
在本實施方式的構成中,在橫動導絲器72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之前(即,絲線Y在規定的橫動範圍r內橫動之前),當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絲線Y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而經由包頭絲導絲器65被橫動導絲器72捕捉。因此,在從絲線Y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起,到被橫動導絲器72捕捉為止的期間,絲線Y不會位於橫動範圍r,能夠防止在橫動範圍r內形成帶狀捲繞。但是,在如此構成中,當假設要在從絲線卡止部62a釋放了絲線Y後緊接著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時,掛絲臂62在返回待機位置的中途會鉤掛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而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絲線。
關於該點,參照圖14以及圖15進行詳細說明。首先,當經過本實施方式的步驟S4的動作而掛絲臂62到達掛絲位置時,從絲線卡止部62a釋放絲線Y而絲線Y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當要緊接著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時,在掛絲臂62從掛絲位置返回待機位置的中途,絲線卡止部62a會鉤掛包頭絲導絲器65所保持的絲線Y。具體而言,如圖14以及圖15所示,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絲線Y會在比包頭絲導絲器65靠絲線行進方向上游側的位置處,被向待機位置返回的中途的絲線卡止部62a鉤掛。這是由於以下的理由。即,如圖1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的構成中,隨著掛絲臂62從掛絲位置朝向待機位置而絲線卡止部62a位於下方。然後,如圖15所示,當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規定位置時,絲線卡止部62a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與在包頭絲導絲器65與橫動支點導絲器100之間行進的絲線Y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同。藉此,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絲線Y鉤掛於絲線卡止部62a。當在絲線Y卡止於絲線卡止部62a的狀態下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時,絲線Y的橫動支點不是原來的支點(橫動支點導絲器100)而成為絲線卡止部62a。如此,橫動導絲器72對絲線Y的橫動無法正常地進行而捲取捲裝Pw的形狀變得異常或者引起斷絲。
因此,不得不在絲線Y被橫動導絲器72捕捉而絲線Y從包頭絲導絲器65脫離之後,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但是,對於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狀態的絲線Y,也同樣可能產生在掛絲臂62從掛絲位置返回待機位置的中途,絲線卡止部62a會鉤掛絲線Y之問題。其原因在於,當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規定位置時,絲線卡止部62a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與在橫動導絲器72與橫動支點導絲器100之間行進的絲線Y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因此,在掛絲裝置60中,在掛絲臂62的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存在絲線卡止部62a與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所捕捉的絲線Y接觸的區域。因而,根據被橫動的絲線Y在機體長度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有可能引起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卡止於絲線卡止部62a的情況。因此,例如,為了避免掛絲臂62與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接觸,也可以考慮在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的期間使橫動導絲器72僅在不與掛絲臂62接觸的範圍內往復移動。但是,在該情況下,由僅在不與掛絲臂62接觸的範圍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僅捲繞在筒管Bw的橫動範圍r整體中的一部分範圍,因此在筒管Bw的一部分範圍內捲繞比其他範圍多的絲線Y。即,在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的期間,捲取捲裝Pw的一部分隆起而形狀會損壞。關於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在橫動導絲器72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往復移動之後,掛絲臂62與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到的絲線Y不接觸的方式,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因此,當使掛絲臂62返回時,能夠在筒管Bw的橫動範圍r整體全面地捲取絲線Y,能夠抑制捲取捲裝Pw的形狀損壞。因而,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防止在對筒管Bw進行掛絲時在筒管Bw上形成帶狀捲繞,並且能夠得到適當形狀的捲取捲裝Pw。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掛絲臂62由掛絲臂驅動馬達89驅動。據此,能夠準確地控制使掛絲臂62移動的時機。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橫動導絲器72由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驅動,掛絲臂驅動馬達89與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由共通的控制部64控制。據此,能夠消除驅動掛絲臂驅動馬達89的控制部64與驅動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的控制部64之間的信號收發的時滯,容易使橫動導絲器72與掛絲臂62的動作時機高精度地一致。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控制部64能夠在第1速度與比第1速度慢的第2速度之間切換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控制部64進行控制,以便在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時,將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設為第2速度。據此,在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時,使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變慢。藉此,能夠增加掛絲臂62與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不接觸的時間。因此,在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時,即使產生用於驅動掛絲臂62的信號收發的時滯而掛絲臂62的動作時機偏差,也能夠避免掛絲臂62與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接觸。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控制部64,在從橫動導絲器72在機體長度方向上從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一側的端部開始往復移動起,到最初到達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另一側的端部為止的初始期間,將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第2速度。然後,控制部64,係控制為在初始期間以後的第2期間,將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設為第1速度。當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變化時,捲取於筒管Bw的絲線Y的捲繞角也隨之變動。根據本實施方式,為了使絲線Y橫動而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變化一次。因此,能夠使捲繞角變動的部位為一個部位,與捲繞角變動的部位存在多個部位的情況相比,能夠良好地維持捲取捲裝Pw的形狀。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控制部64為,在使橫動導絲器72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之前,使掛絲臂62移動到不與絲線Y接觸的位置,且是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的位置即中途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使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之前,預先使掛絲臂62移動到中途位置。然後,在使橫動導絲器72往復移動而使絲線Y橫動時,使位於中途位置的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因此,與使掛絲臂62從掛絲位置返回待機位置的情況相比,能夠縮短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的時間。藉此,即使掛絲臂62的動作時機稍微偏差,也能夠降低迅速地返回待機位置的掛絲臂62與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接觸的風險。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控制部64基於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以及掛絲臂62的移動速度,預先計算出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據此,能夠考慮到用於驅動掛絲臂62的信號收發的時滯,並且基於橫動導絲器72與掛絲臂62的移動速度而預先計算出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的時機。因此,掛絲臂62與橫動導絲器72的動作時機難以產生偏差,而能夠高精度地避免掛絲臂62與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接觸。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絲線卡止部62a是棒狀構件。據此,使絲線卡止部62a成為棒狀構件,亦即細的構件,藉此實現掛絲臂62的輕量化。藉此,當要以規定的驅動力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時,與掛絲臂62較重的情況相比能夠迅速地返回待機位置。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掛絲臂62與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接觸的風險。並且,單純藉由使棒狀構件彎曲,便能夠成為可卡止絲線Y的絲線卡止部62a的形狀,故加工容易。再者,絲線卡止部62a為圓柱或圓筒的棒狀構件為佳。藉此,絲線卡止部62a的剖面為曲面,故不易損傷受到絲線卡止部62a所卡止的絲線Y,而能夠抑制絲線Y的品質低落。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掛絲臂62包括安裝有絲線卡止部62a的本體部62c,本體部62c為樹脂製。據此,使本體部62c為樹脂製,藉此實現掛絲臂62的輕量化。藉此,當要以規定的驅動力使掛絲臂62返回待機位置時,與掛絲臂62較重的情況相比能夠迅速地返回待機位置。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掛絲臂62與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的絲線Y接觸的風險。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中,掛絲臂62能夠以形成於其基端部的旋轉軸62b為中心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擺動。據此,藉由使掛絲臂62擺動,能夠使掛絲臂62從掛絲位置迅速地返回待機位置。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60具備形成於筒管支架41的鉤41a,當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卡止於絲線卡止部62a的絲線Y鉤掛於鉤41a,藉此進行向筒管Bw的橫動範圍r外的掛絲。絲線卡止部62a,係構成為隨著向鉤41a的掛絲而絲線Y脫離。此外,掛絲裝置60進一步具備在橫動範圍r的外側保持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的包頭絲導絲器65,包頭絲導絲器65,係構成為在橫動導絲器72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之前,使所保持的絲線Y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藉此使其從包頭絲導絲器65脫離。在本實施方式中,藉由設置鉤41a,能夠使絲線Y從絲線卡止部62a順暢地脫離。進而,使包頭絲導絲器65在橫動範圍r外保持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使絲線Y在筒管Bw的橫動範圍r外形成包頭絲。之後,在橫動導絲器72開始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往復移動之前,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絲線Y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使絲線Y從包頭絲導絲器65脫離。因此,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而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絲線Y,在由橫動導絲器72捕捉之前的期間不會位於橫動範圍r,而能夠防止在橫動範圍r內形成帶狀捲繞。
(變形例)
以下,說明對上述實施方式施加了變更的變形例。但是,對於具有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構成的部分標注相同的符號而適當省略其說明。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控制部64基於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以及掛絲臂62的移動速度,預先計算出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但是,控制部64也可以不預先計算出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例如,掛絲裝置60也可以包括用於檢測橫動導絲器72的位置的感測器。並且,控制部64也可以基於由感測器檢測到的橫動導絲器72的位置來決定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根據該構成,基於橫動導絲器72的當前位置來決定掛絲臂62的動作時機。因此,不需要用於計算掛絲臂62的動作時機的複雜的運算處理。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掛絲臂驅動馬達89與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由共通的控制部64控制。但是,掛絲臂驅動馬達89與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90也可以由互不相同的控制部64控制。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控制部64能夠在第1速度與第2速度之間切換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但是,控制部64也可以將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僅設為第1速度。在該情況下,在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為第1速度時,控制部64使掛絲臂62移動到待機位置。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控制部64,在從橫動導絲器72在機體長度方向上從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一側端部開始往復移動起,到最初到達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另一側端部為止的初始期間,將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第2速度。然後,控制部64進行控制,以便在初始期間以後的第2期間將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設為第1速度。但是,控制部64也可以在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時的任意時機,將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第2速度。例如,控制部64在從橫動導絲器72從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一側端部開始往復移動起,到任意時機為止,將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設為第1速度,並在任意時機將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切換成第2速度。在該情況下,控制部64進行控制為佳,以便在使掛絲臂62向待機位置移動時,將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設為第2速度。此外,在該情況下,在使掛絲臂62移動到待機位置之後,將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再次切換成第1速度為佳。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2期間是指從初始期間結束起,到形成滿捲的捲取捲裝Pw為止的期間。但是,第2期間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在從初始期間結束起,到形成滿捲的捲取捲裝Pw為止的期間,從第2期間切換成橫動導絲器72的移動速度成為與第1速度不同速度的其他期間。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控制部64在使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開始往復移動之前,使掛絲臂62移動到中途位置。但是,控制部64也可以不使掛絲臂62移動到中途位置。在該情況下,控制部64在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開始了往復移動之後,使掛絲臂62從掛絲位置向待機位置移動。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掛絲臂62的驅動由掛絲臂驅動馬達進行。但是,掛絲臂62的驅動也可以藉由氣缸等進行。在該情況下,用於使氣缸動作的電磁閥等的控制由控制部64進行。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控制部64在使掛絲臂62從待機位置向掛絲位置移動之前,驅動用於使接觸輥50旋轉驅動的捲裝驅動馬達88,該接觸輥50用於使筒管Bw以及筒管支架41一體地旋轉。但是,控制部64也可以在掛絲臂62到達掛絲位置之後進行捲裝驅動馬達88的驅動。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控制部64在包頭絲形成過程中使掛絲臂62向中途位置移動。但是,控制部64使掛絲臂62向中途位置移動的時機,只要在從使掛絲臂62移動到掛絲位置而絲線Y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起,到使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內往復移動為止的期間,則可以是任意時間。例如,控制部64使掛絲臂62向中途位置移動的時機也可以在形成包頭絲之後。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引導部分65b的一部分位於比位於掛絲位置的掛絲臂62的絲線卡止部62a靠橫動範圍r側的位置。但是,也可以是引導部分65b的全部位於比位於掛絲位置的掛絲臂62的絲線卡止部62a靠橫動範圍r側的位置。此外,包頭絲導絲器65也可以構成為僅具有保持部分65a。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包頭絲導絲器65為彎曲的棒狀構件。但是,包頭絲導絲器65也可以為直線狀的棒狀構件。在該情況下,包頭絲導絲器65沿著從機體長度方向的橫動範圍r朝向包頭絲形成位置x的方向而向下方傾斜。此外,包頭絲導絲器65可以為板狀構件,也可以為其他形狀的構件。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保持部分65a與引導部分65b一體地形成。但是,保持部分65a與引導部分65b也可以為不同構件。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包頭絲導絲器65在機體寬度方向上配置在比橫動導絲器72靠筒管支架側的位置。但是,包頭絲導絲器65也可以在機體寬度方向上配置在比橫動導絲器72靠第4供絲輥20側的位置。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絲線卡止部62a為棒狀構件。但是,絲線卡止部62a也可以不為棒狀構件。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本體部62c為樹脂製。但是,本體部62c也可以不為樹脂製。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絲線卡止部62a,係構成為隨著向鉤41a的掛絲而絲線Y脫離。但是,絲線卡止部62a並不限定於這種構成。例如,絲線卡止部62a,也可以構成為利用與橫動導絲器72的橫動動作不同的規定的絲線脫離動作使絲線Y脫離。在該情況下,在筒管支架41也可以不形成鉤41a。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但是,在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也可以由與包頭絲導絲器65不同的構件保持。此外,也可以構成為在掛絲臂62位於掛絲位置時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的絲線Y由橫動導絲器72直接捕捉。在該情況下,控制部64使橫動導絲器72在規定的移動範圍M的外側捕捉絲線Y。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絲線Y由包頭絲導絲器65保持的狀態下,向筒管Bw的包頭絲形成位置x形成包頭絲。但是,也可以在絲線Y卡止於位於掛絲位置的掛絲臂62的絲線卡止部62a的狀態下,向筒管Bw的包頭絲形成位置x形成包頭絲。在該情況下,在包頭絲形成結束之後,例如利用上述橫動導絲器72的絲線脫離動作,使絲線Y從絲線卡止部62a脫離。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掛絲臂62能夠以旋轉軸62b為中心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擺動。但是,掛絲臂62也可以不構成為能夠以旋轉軸62b為中心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擺動。例如,掛絲臂62也可以構成為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以描繪V字的移動軌跡的方式移動。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掛絲裝置60被應用於假撚加工機1的捲取裝置21。但是,掛絲裝置60並不限定於假撚加工機1,也可以應用於複捲機的捲取裝置。
1:假撚加工機
2:供絲部
3:加工部
4:捲取部
21:捲取裝置
41:筒管支架
41a:鉤(絲線鉤掛部)
60:掛絲裝置
61:絲線保持部
62:掛絲臂(掛絲構件)
62a:絲線卡止部
62c:本體部
64:控制部
65:包頭絲導絲器
72:橫動導絲器
89:掛絲臂驅動馬達(第1馬達)
90: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第2馬達)
Bw:筒管
M:規定的移動範圍
Pw:捲取捲裝
r:橫動範圍
Y:絲線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假撚加工機的概要側視圖。
[圖2]是表示捲取部的構成的示意圖。
[圖3]是表示安裝於筒管支架的筒管的端部附近以及位於掛絲位置的掛絲臂的局部立體圖。
[圖4]是從機體寬度方向觀察安裝於筒管支架的筒管的端部附近以及位於掛絲位置的掛絲臂時的局部正視圖。
[圖5]是表示假撚加工機的電氣構成的方塊圖。
[圖6]是表示掛絲臂位於待機位置且絲線由絲線保持部保持時的捲取部的示意圖。
[圖7]是表示掛絲臂移動到掛絲位置時的捲取部的情況的示意圖。
[圖8]是表示在掛絲臂位於掛絲位置時卡止於掛絲臂的絲線卡止部的絲線的筒管的端部附近的局部立體圖。
[圖9]是表示在包頭絲形成中絲線保持於包頭絲導絲器時的情況的筒管的端部附近的局部立體圖。
[圖10]是表示掛絲臂移動到中途位置時的捲取部的情況的示意圖。
[圖11]是表示在包頭絲形成結束後絲線被橫動導絲器捕捉時的情況的筒管的端部附近的局部立體圖。
[圖12]是表示使掛絲臂返回待機位置時的捲取部的情況的示意圖。
[圖13]是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進行掛絲時的流程圖。
[圖14]是表示在本實施方式的掛絲裝置中在從絲線卡止部釋放絲線後緊接著使掛絲臂移動到待機位置的情況下的捲取部的情況的參考圖。
[圖15]是從XV箭頭方向觀察圖14的捲取部的側視圖。
4:捲取部
20:第4供絲輥
21:捲取裝置
40:搖架臂
40a:切斷器
41:筒管支架
50:接觸輥
60:掛絲裝置
61:絲線保持部
62:掛絲臂(掛絲構件)
62a:絲線卡止部
62b:旋轉軸
62c:本體部
63:橫動裝置
64:控制部
65:包頭絲導絲器
71:同步帶
81,82:從動帶輪
83:驅動帶輪
90:橫動導絲器驅動馬達(第2馬達)
100:橫動支點導絲器
101:引導體
Bw:筒管
M:規定的移動範圍
Pw:捲取捲裝
r:橫動範圍
x:包頭絲形成位置
Y:絲線
Claims (13)
- 一種掛絲裝置,用於在對捲取絲線的筒管進行支承的筒管支架上鉤掛絲線,其特徵在於,具備: 橫動導絲器,沿著上述筒管支架的軸向在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藉此使絲線在規定的橫動範圍內橫動; 絲線保持部,暫時保持上述絲線; 掛絲構件,具有供由上述絲線保持部保持的絲線卡止的絲線卡止部,能夠以在掛絲位置與待機位置之間往復的方式移動,在上述掛絲位置進行卡止於上述絲線卡止部的絲線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橫動範圍外的掛絲;以及 控制部,進行上述掛絲構件以及上述橫動導絲器的驅動控制, 上述絲線卡止部,構成為:在上述掛絲構件從上述待機位置向上述掛絲位置移動的中途卡止由上述絲線保持部保持的絲線,在上述掛絲構件位於上述掛絲位置時絲線脫離, 在上述掛絲構件的上述掛絲位置與上述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存在上述絲線卡止部與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的橫動導絲器所捕捉的絲線接觸的區域, 上述絲線保持部,構成為:隨著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橫動範圍外的掛絲,絲線的保持被解除, 上述橫動導絲器能夠沿著上述軸向移動到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外側, 上述控制部,係控制為: 在使上述橫動導絲器移動到上述軸向上的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外側而使上述橫動導絲器捕捉從上述絲線卡止部脫離的絲線之後,使上述橫動導絲器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並且, 在上述橫動導絲器於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的過程中,且是在上述掛絲構件的上述掛絲位置與上述待機位置之間的移動軌跡上不存在由上述橫動導絲器捕捉的絲線時,使上述掛絲構件向上述待機位置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掛絲構件由第1馬達驅動。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橫動導絲器由第2馬達驅動, 上述第1馬達與上述第2馬達由共通的控制部控制。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係: 能夠在第1速度與比上述第1速度慢的第2速度之間切換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的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並且,係控制為: 在使上述掛絲構件向上述待機位置移動時,將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上述第2速度。
- 如請求項4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係: 在從上述橫動導絲器在上述筒管支架的軸向上從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一側端部開始往復移動起,到最初到達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另一側端部為止的初始期間,將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上述第2速度;並且,係控制為: 在上述初始期間以後的第2期間,將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設為上述第1速度。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使上述橫動導絲器開始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之前,使上述掛絲構件移動到不與絲線接觸的位置,且是作為上述掛絲位置與上述待機位置之間的位置之中途位置。
-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基於上述橫動導絲器的移動速度以及上述掛絲構件的移動速度,預先計算使上述掛絲構件向上述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
-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掛絲裝置,進一步具備:用於檢測上述橫動導絲器的位置的感測器, 上述控制部基於由上述感測器檢測到的上述橫動導絲器的位置,決定使上述掛絲構件向上述待機位置移動的時機。
-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絲線卡止部是棒狀構件。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掛絲構件包括安裝有上述絲線卡止部的本體部, 上述本體部為樹脂製。
-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上述掛絲構件能夠以形成於其基端部的旋轉軸為中心,在上述掛絲位置與上述待機位置之間擺動。
-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其中, 該掛絲裝置,係具備:形成於上述筒管支架的絲線鉤掛部, 在上述掛絲構件位於上述掛絲位置時,卡止於上述絲線卡止部的絲線鉤掛於上述絲線鉤掛部,藉此進行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橫動範圍外的掛絲, 上述絲線卡止部,係構成為隨著向上述絲線鉤掛部的掛絲而絲線脫離, 該掛絲裝置,係進一步具備:包頭絲導絲器,在上述橫動範圍的外側保持從上述絲線卡止部脫離的絲線, 上述包頭絲導絲器,係構成為:在上述橫動導絲器開始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內往復移動之前,使所保持的絲線在上述規定的移動範圍的外側由上述橫動導絲器捕捉,藉此從上述包頭絲導絲器脫離。
- 一種假撚加工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供絲部,用於對絲線進行供絲; 加工部,用於對從上述供絲部供給的絲線進行假撚加工;以及 捲取部,用於捲取由上述加工部假撚加工後的絲線, 上述捲取部,具有: 捲取裝置,在安裝於筒管支架的筒管上捲取絲線而形成捲裝;以及 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掛絲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96981 | 2022-12-09 | ||
JP2022196981 | 2022-12-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24300A true TW202424300A (zh) | 2024-06-16 |
Family
ID=8883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2143673A TW202424300A (zh) | 2022-12-09 | 2023-11-13 | 掛絲裝置以及假撚加工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382467A1 (zh) |
JP (1) | JP2024083275A (zh) |
CN (1) | CN118166460A (zh) |
TW (1) | TW202424300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94596A (ja) | 1997-01-16 | 1998-07-28 | Murata Mach Ltd | 仮撚り加工機における糸条巻き取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H10259527A (ja) * | 1997-03-19 | 1998-09-29 | Teijin Seiki Co Ltd | 糸条巻取機の糸掛け装置 |
-
2023
- 2023-11-01 CN CN202311440312.XA patent/CN118166460A/zh active Pending
- 2023-11-13 TW TW112143673A patent/TW202424300A/zh unknown
- 2023-11-14 EP EP23209674.3A patent/EP438246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12-05 JP JP2023205470A patent/JP2024083275A/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66460A (zh) | 2024-06-11 |
JP2024083275A (ja) | 2024-06-20 |
EP4382467A1 (en) | 2024-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96732B2 (ja) | 被覆弾性糸の製造及び供給スプールの自動交換に関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US4083171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iminating an abnormality in a thread to be wound onto the bobbin of an open-end spinning device | |
CN101792076B (zh) | 纱线处理方法及纺纱机 | |
CN105253713B (zh) |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 |
JP2012086924A (ja) | ボビンセット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糸巻取機 | |
TWI778228B (zh) | 假捻加工機 | |
JP4988745B2 (ja) | 糸通しする方法 | |
CN105297197B (zh) | 纺织机及纺织方法 | |
TW202424300A (zh) | 掛絲裝置以及假撚加工機 | |
JP2007238245A (ja) | 糸巻取装置 | |
CN111826735B (zh) | 纺丝牵引设备 | |
EP4086212B1 (en) | Connection member and yarn threading method | |
EP2749517A1 (en) | Spinning machine | |
JP2008024438A (ja) | 糸巻取装置 | |
JP4180565B2 (ja) | テクスチャード加工機械 | |
JP6861502B2 (ja) |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走行を修正するための方法 | |
CN112553701B (zh) | 纺纱卷取设备 | |
CN116732662A (zh) | 挂丝装置、假捻加工机以及挂丝方法 | |
JP4169690B2 (ja) | 繊維機械 | |
JP7553257B2 (ja) | 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継ぎ結合部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ならびに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 | |
JP3888318B2 (ja) | 紡績機 | |
CN112660914B (zh) |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捕捉方法 | |
JP2024079580A (ja) | 糸巻取機 | |
TW202342838A (zh) | 捲繞裝置 | |
JP2000255901A (ja) | 自動ワインダーの玉揚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