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3259A - 接線裝置以及接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線裝置以及接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3259A
TW202413259A TW112130757A TW112130757A TW202413259A TW 202413259 A TW202413259 A TW 202413259A TW 112130757 A TW112130757 A TW 112130757A TW 112130757 A TW112130757 A TW 112130757A TW 202413259 A TW202413259 A TW 2024132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lamp
holding device
interlacing
wir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0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川保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Tmt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Tmt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Tmt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3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3259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為了能夠使已經被施加了絡交的狀態的絲線彼此接合。 接線裝置(6)包括:絡交設備(61)、以隔著絡交設備(61)的方式配置的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移動機構(90)以及控制裝置(69)。控制裝置(69)執行如下的伸長鬆弛控制:將移動機構(90)控制成,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Y1以及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此外,控制裝置(69)在伸長鬆弛控制之後執行如下的絡交施加控制:將絡交設備(61)控制成,使兩根絲線(Y(Y1以及Y2))絡交。

Description

接線裝置以及接線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使兩根絲線接合的接線裝置以及接線方法。
已知有用於使兩個卷裝的絲線的端部彼此接合的接線裝置(接線器(splicer))。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接線裝置,其具有:具有空氣噴嘴的絡交設備;以及配置在絡交設備的兩側並把持絲線的一對絲線把持設備(專利文獻1的夾持器)。
專利文獻1的接線裝置,藉由從空氣噴嘴對由一對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兩根絲線噴射壓縮空氣而施加絡交,使兩根絲線接合。詳細地說明,藉由對各絲線噴射壓縮空氣,使絲線的纖維散開而使絲線被解開。而且,藉由對解開狀態的各絲線進一步噴射壓縮空氣,使絲線彼此相互絡合,而使兩根絲線的接合完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1670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在使用上述接線裝置例如要將DTY(Draw Textured Yarn,拉伸加工絲)那樣被施加了較強的絡交的絲線彼此接合的情況下,無法適當地進行接線。其原因在於,即使對DTY等絲線噴射壓縮空氣,仍無法使已經產生了絡交的絲線的纖維散開,而無法重新施加用於使絲線彼此接合的絡交。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能夠使已經被施加了絡交的狀態的絲線彼此接合的接線裝置以及接線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接線裝置,係具備:絡交設備,使兩根絲線絡交而接合;第1絲線把持設備以及第2絲線把持設備,能夠把持上述絲線,且以隔著上述絡交設備的方式配置;移動機構,能夠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中的至少一方移動;以及控制設備,對上述絡交設備、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移動機構進行控制,上述控制設備執行如下控制:絲線把持控制,將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控制成,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伸長鬆弛控制,在上述絲線把持控制之後,將上述移動機構控制成,使由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上述兩根絲線反覆伸長以及鬆弛;以及絡交施加控制,在上述伸長鬆弛控制之後,將上述絡交設備控制成,使上述兩根絲線絡交。
本發明的接線方法,係藉由接線裝置使產生了絡交的兩根絲線接合,上述接線裝置具備:絡交設備,使兩根絲線絡交而接合;以及第1絲線把持設備以及第2絲線把持設備,能夠把持上述絲線,並且以隔著上述絡交設備的方式配置,上述接線方法包括如下工序:絲線把持工序,藉由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伸長鬆弛工序,在上述絲線把持工序之後,藉由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中的至少一方移動,使由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上述兩根絲線反覆伸長以及鬆弛;以及絡交施加工序,在上述伸長鬆弛工序之後,藉由上述絡交設備使上述兩根絲線絡交。
根據本發明,在要使已經被施加了絡交的絲線彼此接合時,在藉由絡交設備對兩根絲線施加絡交之前,使由各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兩根絲線反覆伸長以及鬆弛。藉此,處於各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的兩根絲線成為纖維散開而絡交被解開的狀態。然後,絡交設備對絡交被解開的狀態的兩根絲線施加絡交,藉此能夠使兩根絲線接合。因而,對於已經被施加了絡交的狀態的絲線也能夠使絲線彼此接合。
本發明的接線裝置較佳為,具備: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配置在上述絡交設備與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上述絲線;以及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配置在上述絡交設備與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上述絲線,上述控制設備構成為,能夠對上述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進行控制,且在上述絡交施加控制之前執行如下的絲線切斷把持控制:將上述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控制成,使上述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中的一根絲線,使上述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中的另一根絲線。
本發明的接線方法較佳為,藉由接線裝置使產生了絡交的兩根絲線接合,上述接線裝置進一步具備: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配置在上述絡交設備與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上述絲線;以及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配置在上述絡交設備與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上述絲線,上述接線方法在上述絡交施加工序之前,執行絲線切斷把持工序,藉由上述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中的一根絲線,藉由上述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中的另一根絲線。
將兩根絲線中從被施加了絡交的絡交部分伸出的部分稱作尾絲部分。這種絲線的尾絲部分例如在製成梭織物、針織物時成為產生染色不均等的原因,因此必須在進入下一個工序之前除去。因此,藉由如本發明那樣在絡交設備與各絲線把持設備之間設置絲線切斷把持設備,能夠在基於絡交設備對兩根絲線施加絡交之前縮短各絲線的尾絲部分。
在本發明的接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控制設備在上述伸長鬆弛控制之後執行上述絲線切斷把持控制。
在本發明的接線方法中較佳為,在上述伸長鬆弛工序之後執行上述絲線切斷把持工序。
在為了除去兩根絲線的尾絲部分而配置有絲線切斷把持設備的裝置中,當一根絲線由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了時,一根絲線成為由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與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狀態。同樣,當另一根絲線由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了時,另一根絲線成為由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與第1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狀態。此處,也可以考慮在藉由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了一根絲線、藉由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了另一根絲線之後,使各絲線反覆伸長以及鬆弛。亦即,也可以考慮不基於第1絲線把持設備與第2絲線把持設備進行兩根絲線的伸長以及鬆弛,而基於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與第2絲線把持設備進行一根絲線的伸長以及鬆弛,基於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與第1絲線把持設備進行另一根絲線的伸長以及鬆弛。在該情況下,一根絲線僅藉由第2絲線把持設備的移動而伸長以及鬆弛,另一根絲線僅藉由第1絲線把持設備的移動而伸長以及鬆弛。於是,一根絲線在接近第2絲線把持設備的部分被良好地解開絡交,另一根絲線在接近第1絲線把持設備的部分被良好地解開絡交。因此,在兩根絲線之間,絡交的解開方式產生偏差。因而,即使之後藉由絡交單元對兩根絲線施加絡交,絲線彼此也有可能無法良好地接合。此外,在一根絲線中由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把持的部分和另一根絲線中由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把持的部分,由於絲線被各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固定住,絡交無法被充分解開。因而,即使之後藉由絡交單元對兩根絲線施加絡交,絲線彼此也有可能無法良好地接合。根據本發明,在藉由各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絲線之前,使由各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兩根絲線反覆伸長以及鬆弛。因此,兩根絲線均能夠在由各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狀態下伸長以及鬆弛。藉此,在兩根絲線之間,能夠使絡交的解開方式均一。此外,兩根絲線在絡交被解開之後由各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因此,兩根絲線中由各絲線切斷把持設備把持的部分的絡交被充分解開。藉此,在藉由絡交單元對兩根絲線施加絡交時,能夠更確實地使絲線彼此接合。
在本發明的接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移動機構能夠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雙方移動,上述控制設備在上述伸長鬆弛控制中,將上述移動機構控制成,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雙方移動。
在要使絲線伸長相同長度時,與使第1絲線把持設備以及第2絲線把持設備雙方移動的情況相比,在僅使第1絲線把持設備以及第2絲線把持設備中的任一方移動的情況下,1個絲線把持設備的移動距離變長。於是,必須對配置其他構件的位置進行調整來確保絲線把持設備的移動空間,裝置整體會大型化。在本發明中,藉由使第1絲線把持設備以及第2絲線把持設備雙方移動來使兩根絲線伸長,因此無須使各絲線把持設備的移動距離過度變長,能夠抑制裝置的大型化。
在本發明的接線裝置中較佳為,上述控制設備在上述伸長鬆弛控制中,將上述移動機構控制成,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中的至少一方移動的移動速度成為10~25mm/s。
當使絲線伸長的速度過快時,有可能對絲線造成損傷。反之,當使絲線伸長的速度過慢時,絲線的絡交有可能無法充分地解開。本申請案發明人進行苦心研究的結果得到如下見解:藉由成為上述移動速度,可有效率地解開絲線的絡交。
(接線裝置6)
以下,對本發明的接線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接線裝置6的俯視圖的圖。以下,將圖1的紙面左右方向設為第1方向,將紙面上下方向設為第2方向。此外,將圖1的與紙面垂直的方向設為上下方向。上下方向是重力作用的鉛垂方向。以下,適當使用上述方向用語進行說明。接線裝置6包括接線器60。
如圖1所示,接線器60包括絡交設備61、第1夾持器62(本發明的第1絲線把持設備)、第2夾持器63(本發明的第2絲線把持設備)、使第1夾持器62及第2夾持器63移動的移動機構90、兩個導絲器66、67、主體部68以及控制裝置69(本發明的控制設備)。絡交設備61、第1夾持器62、第2夾持器63、移動機構90、兩個導絲器66、67安裝於主體部68。
如圖1所示,絡交設備61具有狹縫61a、噴嘴(未圖示)以及噴嘴蓋(未圖示)。狹縫61a是在第1方向上貫穿絡交設備61,絲線Y能夠在狹縫61a中行走。第1方向相當於本發明的既定方向。噴嘴構成為能夠向第2方向噴射壓縮空氣。噴嘴蓋是覆蓋狹縫61a的上表面的構件,構成為能夠開閉。噴嘴蓋在絲線Y穿過狹縫61a之前成為以使狹縫61a的上表面開放的方式打開的狀態,在絲線Y穿過狹縫61a之後成為以覆蓋狹縫61a的上表面的方式關閉的狀態。絡交設備61對於穿過狹縫61a的兩根絲線Y,藉由從噴嘴噴射壓縮空氣來施加絡交,並進行接線。
第1夾持器62把持穿過了狹縫61a的絲線Y。第1夾持器62配置在第1方向上的絡交設備61的一側。第1夾持器62具有固定部62a及可動部62b。固定部62a及可動部62b排列在沿著第2方向的一條直線上。可動部62b例如能夠藉由未圖示的氣缸而沿著第2方向移動。可動部62b能夠採取能夠在與固定部62a之間夾持絲線Y的夾持位置(參照圖4、圖5)以及比夾持位置更遠離固定部62a的解除位置(參照圖1~圖3、圖6)。此外,在第1夾持器62的設置有可動部62b的一側的端部形成有沿著上下方向的旋轉軸62c。第1夾持器62能夠以旋轉軸62c為中心旋轉而進行旋轉移動。在可動部62b位於解除位置時,第1夾持器62之以旋轉軸62c為中心的旋轉移動受到限制;在可動部62b位於夾持位置時,第1夾持器62能夠進行以旋轉軸62c為中心的旋轉移動。
第2夾持器63把持穿過了狹縫61a的絲線Y。第2夾持器63配置在第1方向上的絡交設備61的另一側。第2夾持器63具有固定部63a及可動部63b。固定部63a及可動部63b排列在沿著第2方向的一條直線上。可動部63b例如能夠藉由未圖示的氣缸而沿著第2方向移動。可動部63b能夠採取能夠在與固定部63a之間夾持絲線Y的夾持位置(參照圖4、圖5)以及比夾持位置更遠離固定部63a的解除位置(參照圖1~圖3、圖6)。此外,在第2夾持器63的設置有可動部63b的一側的端部形成有沿著上下方向的旋轉軸63c。第2夾持器63能夠以旋轉軸63c為中心旋轉而進行旋轉移動。在可動部63b位於解除位置時,第2夾持器63之以旋轉軸63c為中心的旋轉移動受到限制;在可動部63b位於夾持位置時,第2夾持器63能夠進行以旋轉軸63c為中心的旋轉移動。
移動機構90是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移動而使由兩個夾持器把持的兩根絲線Y伸長以及鬆弛的機構。移動機構90只要構成為藉由使第1夾持器62及第2夾持器63中的任一方移動而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反覆伸長以及鬆弛即可。但是,在要使絲線Y伸長相同長度時,與使第1絲線夾持器62及第2夾持器63雙方移動的情況相比,在僅使第1夾持器62及第2夾持器63中的任一方移動的情況下,1個夾持器的移動距離變長。於是,必須對配置其他構件的位置進行調整來確保夾持器的移動空間,裝置整體會大型化。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移動機構90採用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雙方移動的構成。
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進行旋轉移動,且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進行旋轉移動。具體而言,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能夠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向順時針與逆時針雙方旋轉移動(參照圖4的實線雙箭頭)。此外,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能夠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向逆時針與順時針雙方旋轉移動(參照圖4的實線雙箭頭)。在本實施方式中,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的旋轉移動與第2夾持器63的旋轉移動連動地進行。具體而言,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的順時針旋轉移動與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的逆時針旋轉移動連動地進行。此外,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的逆時針旋轉移動與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的順時針旋轉移動連動地進行。移動機構90例如是凸輪機構。
兩個導絲器66、67是用於將由作業者捕捉的絲線Y向絡交設備61引導的導絲器。導絲器66、67構成為,在從第1方向觀察時,兩端部位於比大致中央部分靠上方的位置,且從兩端部朝向大致中央部分傾斜。藉此,絲線Y沿著傾斜被引導到導絲器66、67的大致中央部分。如圖1所示,導絲器66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第1夾持器62的一側。導絲器67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第2夾持器63的另一側。
控制裝置69對絡交設備61、第1夾持器62、第2夾持器63以及移動機構90進行控制。具體而言,控制裝置69對絡交設備61進行控制而從未圖示的噴嘴向狹縫61a內噴射壓縮空氣。此外,控制裝置69對第1夾持器62進行控制而使可動部62b在夾持位置與解除位置之間切換。此外,控制裝置69對第2夾持器63進行控制而使可動部63b在夾持位置與解除位置之間切換。進而,控制裝置69對移動機構90進行控制,而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進行旋轉移動,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進行旋轉移動。控制裝置69與絡交設備61、第1夾持器62、第2夾持器63以及移動機構90電連接。
(接線作業) 接著,參照圖1~圖6說明接線裝置6對兩根絲線Y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一例。在接線作業中,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接合。在本實施方式中,絲線Y1以及絲線Y2是被施加了較強的絡交的蓬鬆性較高的絲線,例如是DTY(Draw Textured Yarn)。此外,絲線Y1以及絲線Y2並不限定於DTY,也可以是被施加了既定密度以上的絡交的絲線。既定密度例如是指,對於穿過狹縫61a的絲線Y,在第1方向上的狹縫61a的範圍內至少存在1處絡交。
在開始接線作業時,如圖1所示,使第1夾持器62的可動部62b處於解除位置,使第2夾持器63的可動部63b處於解除位置。
在接線作業中,首先,作業者藉由手動作業捕捉一根絲線Y1。
然後,在作業者捕捉到絲線Y1的狀態下,進行從導絲器67向導絲器66的掛絲作業。此時,如圖2所示,絲線Y1被插入狹縫61a,並且穿過第1夾持器62的固定部62a及可動部62b之間、以及第2夾持器63的固定部63a及可動部63b之間。
當絲線Y1向狹縫61a的插入完成時,解除作業者對絲線Y1的捕捉。
接著,作業者藉由手動作業捕捉另一根絲線Y2。
然後,在作業者捕捉到絲線Y2的狀態下,進行從導絲器66向導絲器67的掛絲作業。此時,如圖3所示,絲線Y2被插入狹縫61a,並且穿過第1夾持器62的固定部62a及可動部62b之間、以及第2夾持器63的固定部63a及可動部63b之間。
當絲線Y2向狹縫61a的插入完成時,解除作業者對絲線Y2的捕捉。
接著,控制裝置69執行如下的絲線把持控制:將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控制成,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兩根絲線即絲線Y1以及絲線Y2。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第1夾持器62的可動部62b移動到夾持位置,使第2夾持器63的可動部63b移動到夾持位置。藉此,絲線Y1以及絲線Y2均成為被夾持在第1夾持器62的固定部62a與可動部62b之間且被夾持在第2夾持器63的固定部63a與可動部63b之間的狀態。即,絲線Y1以及絲線Y2成為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狀態。藉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的工序,相當於本發明的接線方法的絲線把持工序。
接著,控制裝置69執行如下的伸長鬆弛控制:將移動機構90控制成,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具體而言,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向順時針與逆時針雙方反覆旋轉移動,並且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向逆時針與順時針雙方反覆旋轉移動(參照圖4的實線雙箭頭)。更詳細來說,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的順時針旋轉移動及第2夾持器63的逆時針旋轉移動、以及第1夾持器62的逆時針旋轉移動及第2夾持器63的順時針旋轉移動,反覆進行各3次。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的順時針旋轉移動與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的逆時針旋轉移動連動。此外,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的逆時針旋轉移動與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的順時針旋轉移動連動。藉此,移動機構90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即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詳細來說,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藉由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順時針旋轉移動、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逆時針旋轉移動,藉此使絲線Y1以及絲線Y2伸長。此外,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藉由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逆時針旋轉移動、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順時針旋轉移動,藉此使絲線Y1以及絲線Y2鬆弛。移動機構90藉由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移動而使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的工序,相當於本發明的接線方法的伸長鬆弛工序。
移動機構90以旋轉軸62c為中心使第1夾持器62移動的移動速度以及以旋轉軸63c為中心使第2夾持器63移動的移動速度,只要是能夠解開絲線Y的絡交的移動速度即可。但是,當使絲線Y伸長的速度過快時,有可能對絲線Y造成損傷。反之,當使絲線Y伸長的速度過慢時,絲線Y的絡交有可能無法充分地解開。考慮到這一點,在本實施方式中,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移動的移動速度以及使第2夾持器63移動的移動速度較佳為10~ 25mm/s。
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在進行了伸長鬆弛控制之後成為鬆弛的狀態(參照圖5)。
接著,控制裝置69執行如下的絡交施加控制:在藉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了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的狀態下,將絡交設備61控制成,使插入到狹縫61a中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絡交。藉此,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被接合而成為1根絲線。藉由絡交設備61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絡交的工序,相當於本發明的接線方法的絡交施加工序。另外,控制裝置69在藉由絡交設備61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時,也可以解除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中的任一方的把持。
接著,控制裝置69將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控制成,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釋放兩根絲線Y1以及Y2。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第1夾持器62的可動部62b移動到解除位置,且使第2夾持器63的可動部63b移動到解除位置。藉此,被施加了絡交的絲線Y1以及絲線Y2成為從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釋放的狀態。
在基於絡交設備61施加絡交完成之後,產生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中的從被施加了絡交的絡交部分伸出的部分即尾絲部分。具體而言,在圖6中,絲線Y2中的位於比狹縫61a靠第1方向上的另一側的部分以及絲線Y1中的位於比狹縫61a靠第1方向上的一側的部分為尾絲部分。當殘留有尾絲部分時,在製成梭織物、針織物時成為產生染色不均等的原因,因此必須在進入下一個工序之前除去。因此,尾絲部分例如由作業者使用剪刀藉由手動作業進行切斷除去。根據以上,接線裝置6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的接線作業完成。
(效果) 如以上那樣,本實施方式的接線裝置6包括絡交設備61、以隔著絡交設備61的方式配置的第1夾持器62及第2夾持器63、移動機構90以及控制裝置69。控制裝置69執行如下控制:伸長鬆弛控制,將移動機構90控制成,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以及絡交施加控制,在伸長鬆弛控制之後,將絡交設備61控制成,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絡交。根據本實施方式,在要使已經被施加了絡交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彼此接合時,在藉由絡交設備61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之前,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藉此,位於第1夾持器62與第2夾持器63之間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成為纖維散開而絡交被解開的狀態。然後,絡交設備61對絡交被解開的狀態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藉此能夠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接合。因而,對於已經被施加了絡交的狀態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也能夠使絲線彼此接合。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移動機構90能夠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雙方移動。控制裝置69在伸長鬆弛控制中,將移動機構90控制成,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雙方移動。在要使絲線Y伸長相同長度時,與使第1夾持器62及第2夾持器63雙方移動的情況相比,在僅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中的任一方移動的情況下,1個夾持器的移動距離變長。於是,必須對配置其他構件的位置進行調整來確保夾持器的移動空間,裝置整體會大型化。在本實施方式中,藉由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雙方移動而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伸長,因此無須使各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的移動距離過度變長,能夠抑制裝置的大型化。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較佳為,控制裝置69在伸長鬆弛控制中將移動機構90控制成,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移動的移動速度成為10~25mm/s。當使絲線Y伸長的速度過快時,有可能對絲線Y造成損傷。反之,當使絲線Y伸長的速度過慢時,絲線Y的絡交有可能無法充分地解開。本申請案發明人進行了苦心研究的結果得到如下見解:藉由成為上述移動速度,可有效率地解開絲線Y的絡交。
(變形例) 以下,說明對上述實施方式施加了變更的變形例。其中,對於具有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的部分標注相同的符號而適當省略其說明。
(第1變形例)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兩根絲線Y中的從由絡交設備61施加了絡交的絡交部分伸出的絲線的尾絲部分,由作業者使用剪刀藉由手動作業進行切斷。但是,接線裝置也可以構成為,包括用於切斷尾絲部分的第1夾持切斷器(本發明的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本發明的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以下,對包括第1夾持切斷器64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的接線裝置106進行說明。另外,在接線裝置106的構成部中,除了第1夾持切斷器64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以外的構成部,是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第1夾持切斷器64對穿過狹縫61a的兩根絲線Y中的一根絲線Y進行切斷以及把持。如圖7所示,第1夾持切斷器64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絡交設備61的一側且是第1夾持器62的另一側。即,第1夾持切斷器64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絡交設備61與第1夾持器62之間。第1夾持切斷器64具有固定刃部64a、可動刃部64b、固定把持部64c以及可動把持部64d。
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切斷一根絲線Y1。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排列在沿著第2方向的一條直線上。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能夠開閉。具體而言,可動刃部64b例如能夠藉由未圖示的氣缸而沿著第2方向移動。藉此,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能夠採取打開的開放狀態(參照圖7~圖10、圖13)和關閉的關閉狀態(參照圖11、圖12、圖14)。
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把持一根絲線Y1。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排列在沿著第2方向的一條直線上。此外,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比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靠另一側的位置。換言之,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絡交設備61與固定刃部64a之間及絡交設備61與可動刃部64b之間。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能夠開閉。具體而言,可動把持部64d能夠與可動刃部64b一體地移動。藉此,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能夠採取打開的開放狀態(參照圖7~圖10、圖13)和關閉的關閉狀態(參照圖11、圖12、圖14)。
第2夾持切斷器65切斷以及把持穿過狹縫61a的兩根絲線Y中的另一根絲線Y。如圖7所示,第2夾持切斷器65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絡交設備61的另一側且是第2夾持器63的一側。即,第2夾持切斷器65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絡交設備61與第2夾持器63之間。第2夾持切斷器65具有固定刃部65a、可動刃部65b、固定把持部65c以及可動把持部65d。
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切斷另一根絲線Y2。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排列在沿著第2方向的一條直線上。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能夠開閉。具體而言,可動刃部65b例如能夠藉由未圖示的氣缸而沿著第2方向移動。藉此,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能夠採取打開的開放狀態(參照圖7~圖10、圖13)和關閉的關閉狀態(參照圖11、圖12、圖14)。
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把持另一根絲線Y2。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排列在沿著第2方向的一條直線上。此外,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比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靠一側的位置。換言之,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在第1方向上配置在絡交設備61與固定刃部65a之間及絡交設備61與可動刃部65b之間。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能夠開閉。具體而言,可動把持部65d能夠與可動刃部65b一體地移動。藉此,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能夠採取打開的開放狀態(參照圖7~圖10、圖13)和關閉的關閉狀態(參照圖11、圖12、圖14)。
此外,第1變形例的控制裝置169除了能夠控制絡交設備61、第1夾持器62、第2夾持器63以及移動機構90之外,還能夠控制第1夾持切斷器64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
(接線作業) 接著,參照圖7~圖14說明接線裝置106對兩根絲線Y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一例。在接線作業中,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接合。第1變形例中的絲線Y1以及絲線Y2是被施加了既定密度以上的絡交的蓬鬆性較高的絲線,例如是DTY(Draw Textured Yarn)。既定密度的定義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
當開始接線作業時,如圖7所示,使第1夾持器62的可動部62b處於解除位置,使第2夾持器63的可動部63b處於解除位置。此外,使第1夾持切斷器64處於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以及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打開的開放狀態。進而,使第2夾持切斷器65處於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以及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打開的開放狀態。
在接線作業中,首先,作業者藉由手動作業捕捉一根絲線Y1。
然後,在作業者捕捉了絲線Y1的狀態下,進行從導絲器67向導絲器66的掛絲作業。此時,如圖8所示,絲線Y1被插入狹縫61a,並且穿過第1夾持器62的固定部62a及可動部62b之間、第2夾持器63的固定部63a及可動部63b之間、第1夾持切斷器64的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之間、以及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之間。此外,此時,絲線Y1不穿過第2夾持切斷器65的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之間、以及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之間。具體而言,絲線Y1在第2方向上通過第2夾持切斷器65的可動刃部65b及可動把持部65d的外側。
當絲線Y1向狹縫61a的插入完成時,解除作業者對絲線Y1的捕捉。
接著,作業者藉由手動作業捕捉另一根絲線Y2。
然後,在作業者捕捉了絲線Y2的狀態下,進行從導絲器66向導絲器67的掛絲作業。此時,如圖9所示,絲線Y2被插入狹縫61a,並且穿過第1夾持器62的固定部62a及可動部62b之間、第2夾持器63的固定部63a及可動部63b之間、第2夾持切斷器65的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之間、以及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之間。此外,此時,絲線Y2不穿過第1夾持切斷器64的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之間、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之間。具體而言,絲線Y2在第2方向上通過第1夾持切斷器64的可動刃部64b及可動把持部64d的外側。
當絲線Y2向狹縫61a的插入完成時,解除作業者對絲線Y2的捕捉。
接著,控制裝置169執行如下的絲線把持控制:將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控制成,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Y2)。具體而言,如圖10所示,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第1夾持器62的可動部62b移動到夾持位置,使第2夾持器63的可動部63b移動到夾持位置。藉此,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均成為被夾持在第1夾持器62的固定部62a與可動部62b之間、且被夾持在第2夾持器63的固定部63a與可動部63b之間的狀態。即,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成為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狀態。藉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Y2)的工序,相當於本發明的接線方法的絲線把持工序。
接著,控制裝置169執行如下的伸長鬆弛控制:將移動機構90控制成,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具體而言,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向順時針與逆時針雙方反覆旋轉移動,並且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向逆時針與順時針雙方反覆旋轉移動(參照圖10的實線雙箭頭)。更詳細來說,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的順時針旋轉移動及第2夾持器63的逆時針旋轉移動、以及第1夾持器62的逆時針旋轉移動及第2夾持器63的順時針旋轉移動,各反覆進行3次。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的順時針旋轉移動與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的逆時針旋轉移動連動。此外,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的逆時針旋轉移動與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的順時針旋轉移動連動。藉此,移動機構90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詳細來說,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順時針旋轉移動,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逆時針旋轉移動,藉此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伸長。此外,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逆時針旋轉移動,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順時針旋轉移動,藉此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鬆弛。移動機構90藉由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移動而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的工序,相當於本發明的接線方法的伸長鬆弛工序。
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移動機構90以旋轉軸62c為中心使第1夾持器62移動的移動速度以及以旋轉軸63c為中心使第2夾持器63移動的移動速度較佳為10~25mm/s。
接著,控制裝置169執行如下的絲線切斷把持控制:將第1夾持切斷器64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控制成,使第1夾持切斷器64切斷以及把持絲線Y1,第2夾持切斷器65切斷以及把持絲線Y2。具體而言,如圖11所示,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可動刃部64b和可動把持部64d移動,使第1夾持切斷器64成為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以及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關閉的關閉狀態。藉此,絲線Y1由第1夾持切斷器64的固定刃部64a和可動刃部64b切斷,並且絲線Y1中的比被切斷的部分靠第1方向上的另一側的部分由固定把持部64c和可動把持部64d把持。同時,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可動刃部65b和可動把持部65d移動,使第2夾持切斷器65成為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以及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關閉的關閉狀態。藉此,絲線Y2由第2夾持切斷器65的固定刃部65a和可動刃部65b切斷,並且絲線Y2中的比被切斷的部分靠第1方向上的一側的部分由固定把持部65c和可動把持部65d把持。由第1夾持切斷器64切斷以及把持絲線Y1且由第2夾持切斷器65切斷以及把持絲線Y2的工序相當於本發明的接線方法的絲線切斷把持工序。
在第1變形例中,控制裝置169執行絲線切斷把持控制的時機以及執行伸長鬆弛控制的時機沒有限制。換言之,在第1變形例中,進行第1夾持切斷器64對絲線Y1的切斷以及把持、第2夾持切斷器65對絲線Y2的切斷以及把持的時機、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被反覆伸長以及鬆弛的時機沒有限制。在第1變形例中,只要能夠解開兩根絲線Y的絡交即可。例如,移動機構90也可以構成為,在進行了第1夾持切斷器64對絲線Y1的切斷以及把持、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對絲線Y2的切斷以及把持之後,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移動,藉此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但是,在進行了第1夾持切斷器64對絲線Y1的切斷以及把持、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對絲線Y2的切斷以及把持之後,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的絡交的解開方式產生偏差或者絡交無法充分解開這樣的問題。另外,關於發生這種問題的理由,將在後述的第1變形例的效果部分進行詳細說明。為了改善這種問題,在第1變形例中採用如下構成:在進行第1夾持切斷器64對絲線Y1的切斷以及把持、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對絲線Y2的切斷以及把持之前,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可以說該構成是較佳的。
接著,如圖12所示,在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移動機構90使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順時針移動1次,使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逆時針移動1次(參照圖12的實線箭頭)。藉此,由第1夾持器62與第2夾持切斷器65把持的絲線Y2以及由第2夾持器63與第1夾持切斷器64把持的絲線Y1在第1方向上伸長。
接著,控制裝置169將第1夾持切斷器64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控制成,使第1夾持切斷器64釋放絲線Y1,且使第2夾持切斷器65釋放絲線Y2。具體而言,如圖13所示,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可動刃部64b和可動把持部64d移動,而使第1夾持切斷器64成為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以及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打開的開放狀態。藉此,第1夾持切斷器64對絲線Y1的把持被解除。此時,由第1夾持器62把持著的絲線Y2被移動的可動刃部64b及可動把持部64d向第2方向推壓而成為彎曲的狀態。此外,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可動刃部65b和可動把持部65d移動,而使第2夾持切斷器65成為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以及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打開的開放狀態。藉此,第2夾持切斷器65對絲線Y2的把持被解除。此時,由第2夾持器63把持著的絲線Y1被移動的可動刃部65b及可動把持部65d向第2方向推壓而成為彎曲的狀態。第1夾持切斷器64從關閉狀態向開放狀態的切換與第2夾持切斷器65從關閉狀態向開放狀態的切換連動且大致同時進行。
接著,控制裝置169執行如下的絡交施加控制:將絡交設備61控制成,使插入到狹縫61a中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絡交。具體而言,在藉由上述程序而第1夾持切斷器64對絲線Y1的把持被解除、第2夾持切斷器65對絲線Y2的把持被解除的大致同時,藉由絡交設備61開始對通過狹縫61a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具體而言,從第1夾持切斷器64釋放絲線Y1、第2夾持切斷器65釋放絲線Y2起到絡交設備61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為止的時間例如為0.05~1.00秒。藉此,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被接合成為1根絲線。藉由絡交設備61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絡交的工序,相當於本發明的接線方法的絡交施加工序。
此外,如圖14所示,在藉由絡交設備61對通過狹縫61a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Y2)施加絡交的過程中,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可動刃部64b及可動把持部64d移動,而使第1夾持切斷器64成為固定刃部64a及可動刃部64b以及固定把持部64c及可動把持部64d關閉的關閉狀態。藉此,被第1夾持切斷器64向第2方向推壓而成為彎曲狀態的絲線Y2成為彎折被釋放的狀態。此外,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可動刃部65b和可動把持部65d移動,而使第2夾持切斷器65成為固定刃部65a及可動刃部65b以及固定把持部65c及可動把持部65d關閉的關閉狀態。藉此,被第2夾持切斷器65向第2方向推壓而成為彎曲狀態的絲線Y1成為彎折被釋放的狀態。第1夾持切斷器64從開放狀態向關閉狀態的切換與第2夾持切斷器65從開放狀態向關閉狀態的切換連動且同時進行。此外,第1夾持切斷器64與第2夾持切斷器65從開放狀態向關閉狀態的切換也可以在絡交設備61進行的絡交施加控制之後進行。
最後,藉由未圖示的氣缸使可動部62b移動到解除位置,使可動部63b移動到解除位置。藉此,由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接合而成的1根絲線,從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的把持釋放。根據以上,接線裝置6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的接線作業完成。
(效果) 以下,對第1變形例的構成帶來的效果進行說明。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106包括絡交設備61、以隔著絡交設備61的方式配置的第1夾持器62及第2夾持器63、移動機構90以及控制裝置169。控制裝置169執行如下控制:伸長鬆弛控制,將移動機構90控制成,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以及絡交施加控制,在伸長鬆弛控制之後,將絡交設備61控制成,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絡交。根據第1變形例,在要使已經被施加了絡交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彼此接合時,在藉由絡交設備61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之前,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藉此,位於第1夾持器62與第2夾持器63之間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成為纖維散開而絡交被解開的狀態。然後,絡交設備61對絡交被解開的狀態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藉此能夠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接合。因而,對於已經被施加了絡交的狀態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也能夠使絲線彼此接合。
此外,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106包括:第1夾持切斷器64,配置在絡交設備61與第1夾持器62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絲線Y1;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配置在絡交設備61與第2夾持器63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絲線Y2。控制裝置169在絡交施加控制之前執行如下的絲線切斷把持控制:將第1夾持切斷器64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控制成,使第1夾持切斷器64切斷以及把持絲線Y1、第2夾持切斷器65切斷以及把持絲線Y2。
將兩根絲線Y中的從被施加了絡交的絡交部分伸出的部分稱作尾絲部分。這種絲線的尾絲部分例如在製成梭織物、針織物時成為產生染色不均等的原因,因此必須在進入下一個工序之前除去。在第1變形例中,藉由在絡交設備61與第1夾持器62之間設置第1夾持切斷器64,在絡交設備61與第2夾持器63之間設置第2夾持切斷器65,能夠不經由人手且在絡交設備61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之前縮短絲線Y1以及絲線Y2的尾絲部分。
此外,控制裝置169在伸長鬆弛控制之後執行絲線切斷把持控制。在接線裝置106中,在一根絲線Y1由第1夾持切斷器64切斷以及把持了時,一根絲線Y1成為由第1夾持切斷器64與第2夾持器63把持的狀態。同樣,在另一根絲線Y2由第2夾持切斷器65切斷以及把持了時,另一根絲線Y2成為由第2夾持切斷器65與第1夾持器62把持的狀態。此處,也可以考慮在藉由第1夾持切斷器64切斷以及把持了一根絲線Y1、藉由第2夾持切斷器65切斷以及把持了另一根絲線Y2之後,使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即,也可以考慮不進行第1夾持器62與第2夾持器63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的伸長以及鬆弛,而進行第1夾持切斷器64與第2夾持器63對一根絲線Y1的伸長以及鬆弛,並進行第2夾持切斷器65與第1夾持器62對另一根絲線Y2的伸長以及鬆弛。在該情況下,一根絲線Y1僅藉由第2夾持器63的移動而伸長以及鬆弛,另一根絲線Y2僅藉由第1夾持器62的移動而伸長以及鬆弛。於是,一根絲線Y1在接近第2夾持器63的部分使絡交良好地解開,另一根絲線Y2在接近第1夾持器62的部分使絡交良好地解開。因此,在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之間絡交的解開方式產生偏差。因而,即使之後藉由絡交設備61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絲線彼此也有可能無法良好地接合。此外,由於絲線Y被各夾持切斷器固定住,一根絲線Y1中的由第1夾持切斷器64把持的部分以及另一根絲線Y2中的由第2夾持切斷器65把持的部分的絡交無法充分地解開。因而,即使之後藉由絡交設備61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絲線彼此也有可能無法良好地接合。根據第1變形例,在藉由第1夾持切斷器64以及第2夾持切斷器65切斷以及把持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之前,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因此,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均能夠在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狀態下伸長以及鬆弛。藉此,能夠在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之間使絡交的解開方式均一。此外,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在絡交被解開之後由各夾持切斷器切斷以及把持。因此,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中的由各夾持切斷器把持的部分的絡交被充分地解開。藉此,在藉由絡交設備61對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施加絡交時,能夠更確實地使絲線彼此接合。
(其他變形例)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移動,而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各伸長以及鬆弛3次。但是,使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移動,而使由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把持的兩根絲線Y(絲線Y1以及絲線Y2)反覆伸長以及鬆弛的次數,可以是2次、也可以是4次以上。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於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設置有共用的1個移動機構90。但是,使第1夾持器62移動的移動機構與使第2夾持器63移動的移動機構也可以分別個別設置。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構成為,第1夾持器62以旋轉軸62c為中心進行旋轉移動,第2夾持器63以旋轉軸63c為中心進行旋轉移動。但是,各夾持器的移動方式並不限定於旋轉移動。例如,也可以為,第1夾持器62以及第2夾持器63沿著在機體長度方向上延伸的軌道等直線移動,藉此使絲線Y1以及絲線Y2伸長以及鬆弛。
1:纖維機械 6:接線裝置 60:接線器 61:絡交設備 61a:狹縫 62:第1夾持器(第1絲線把持設備) 63:第2夾持器(第2絲線把持設備) 64:第1夾持切斷器(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 65:第2夾持切斷器(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 69:控制裝置(控制設備) 90:移動機構 Y:絲線 Y1:絲線 Y2:絲線
[圖1]是本實施方式的接線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表示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使一根絲線穿過狹縫的狀態的圖。 [圖3]是表示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使一根絲線與另一根絲線穿過狹縫的狀態的圖。 [圖4]是表示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藉由第1夾持器以及第2夾持器把持了兩根絲線的狀態的圖。 [圖5]是表示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藉由第1夾持器以及第2夾持器使兩根絲線伸長時的狀態的圖。 [圖6]是表示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從第1夾持器以及第2夾持器釋放了兩根絲線的狀態的圖。 [圖7]是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的俯視圖。 [圖8]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使一根絲線穿過狹縫的狀態的圖。 [圖9]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使一根絲線與另一根絲線穿過狹縫的狀態的圖。 [圖10]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藉由第1夾持器以及第2夾持器把持了兩根絲線的狀態的圖。 [圖11]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藉由第1夾持切斷器切斷以及把持一根絲線、藉由第2夾持切斷器切斷以及把持另一根絲線時的狀態的圖。 [圖12]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藉由第1夾持器以及第2夾持器使兩根絲線伸長時的狀態的圖。 [圖13]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藉由絡交設備開始對兩根絲線施加絡交的狀態的圖。 [圖14]是表示第1變形例的接線裝置進行的接線作業的程序的圖,且是表示藉由絡交設備對兩根絲線施加絡交過程中的狀態的圖。
6:接線裝置
60:接線器
61:絡交設備
61a:狹縫
62:第1夾持器(第1絲線把持設備)
62a:固定部
62b:可動部
62c:旋轉軸
63:第2夾持器(第2絲線把持設備)
63a:固定部
63b:可動部
63c:旋轉軸
66,67:導絲器
68:主體部
69:控制裝置(控制設備)
90:移動機構

Claims (8)

  1. 一種接線裝置,係具備: 絡交設備,使兩根絲線絡交而接合; 第1絲線把持設備以及第2絲線把持設備,能夠把持上述絲線,且以隔著上述絡交設備的方式配置; 移動機構,能夠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中的至少一方移動;以及 控制設備,對上述絡交設備、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移動機構進行控制, 上述控制設備執行如下控制: 絲線把持控制,將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控制成,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上述兩根絲線; 伸長鬆弛控制,在上述絲線把持控制之後,將上述移動機構控制成,使由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上述兩根絲線反覆伸長以及鬆弛;以及 絡交施加控制,在上述伸長鬆弛控制之後,將上述絡交設備控制成,使上述兩根絲線絡交。
  2. 如請求項1之接線裝置,其係具備: 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配置在上述絡交設備與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上述絲線;以及 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配置在上述絡交設備與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上述絲線, 上述控制設備構成為, 能夠對上述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進行控制, 且在上述絡交施加控制之前執行如下的絲線切斷把持控制:將上述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控制成,使上述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中的其中一根絲線,使上述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中的另一根絲線。
  3. 如請求項2之接線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設備在上述伸長鬆弛控制之後執行上述絲線切斷把持控制。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接線裝置,其中, 上述移動機構能夠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雙方移動, 上述控制設備在上述伸長鬆弛控制中,將上述移動機構控制成,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雙方移動。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接線裝置,其中, 上述控制設備在上述伸長鬆弛控制中,將上述移動機構控制成,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中的至少一方移動的移動速度成為10~25mm/s。
  6. 一種接線方法,係藉由接線裝置使產生了絡交的兩根絲線接合, 上述接線裝置具備: 絡交單元,使兩根絲線絡交而接合;以及 第1絲線把持設備以及第2絲線把持設備,能夠把持上述絲線,並且以隔著上述絡交設備的方式配置, 上述接線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絲線把持工序,藉由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上述兩根絲線; 伸長鬆弛工序,在上述絲線把持工序之後,藉由使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中的至少一方移動,使由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及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把持的上述兩根絲線反覆伸長以及鬆弛;以及 絡交施加工序,在上述伸長鬆弛工序之後,藉由上述絡交設備使上述兩根絲線絡交。
  7. 如請求項6之接線方法,係藉由接線裝置使產生了絡交的兩根絲線接合, 上述接線裝置進一步具備: 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配置在上述絡交設備與上述第1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上述絲線;以及 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配置在上述絡交設備與上述第2絲線把持設備之間,用於切斷以及把持上述絲線, 上述接線方法在上述絡交施加工序之前執行如下的絲線切斷把持工序:藉由上述第1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中的其中一根絲線,藉由上述第2絲線切斷把持設備切斷以及把持上述兩根絲線中的另一根絲線。
  8. 如請求項7之接線方法,其中, 在上述伸長鬆弛工序之後執行上述絲線切斷把持工序。
TW112130757A 2022-09-27 2023-08-16 接線裝置以及接線方法 TW2024132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3919 2022-09-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3259A true TW202413259A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82930B2 (ja) 糸撚り継ぎ装置
US4292796A (en) Pneumatic yarn splicing apparatus
JP2005314104A (ja) 糸継ぎ装置およびハンディー型スプライサー
EP195904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licing yarn
KR20090028573A (ko) 실이음 방법 및 실이음 장치
TWI829982B (zh) 絲線處理裝置
JP6294655B2 (ja) 繊維糸条の接続方法及び炭素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10391053A (zh) 用于绞合第一和第二单根电线以形成双股线缆的装置和方法
TW202413259A (zh) 接線裝置以及接線方法
JP2001151418A (ja) 繊維束及び繊維束の製造方法、繊維束の接合方法並びに繊維束接合装置
EP1956127B1 (en) Yarn change device for a knitting machine or the like
JPH01111044A (ja) グリッパ形織機
JP2004027463A (ja) 紡績糸の糸継方法、装置および継ぎ目
EP0959036B1 (en) A process for the menufacture of a dipped tire cord fabric made of organic fiber cords including cord joint portions
CN117775892A (zh) 接头装置以及接头方法
TW202413258A (zh) 接線裝置以及接線方法
JPS59125925A (ja) 紡績糸の糸継ぎ方法
CN117775891A (zh) 接头装置以及接头方法
TW201739980A (zh) 布料之縫製方法及雙環縫合縫紉機
JP2002516804A (ja) 改良糸接合
JPS6234671B2 (zh)
JPH11106147A (ja) マルチスプライサー
JP3888202B2 (ja) 繊維束、繊維束の接合端部処理方法及び接合端部処理装置並びに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KR101625613B1 (ko) 편물기용 실 공급장치
KR20240016912A (ko) 피파지체의 뒤틀림 비유발형 집게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