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8628A - 健身腳踏車 - Google Patents

健身腳踏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8628A
TW202408628A TW112123215A TW112123215A TW202408628A TW 202408628 A TW202408628 A TW 202408628A TW 112123215 A TW112123215 A TW 112123215A TW 112123215 A TW112123215 A TW 112123215A TW 202408628 A TW202408628 A TW 2024086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guide
moving
movement
restrai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3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珉奭
鄭在桓
高星圭
朱鐘圭
朴炯勳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814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40003639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814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40003638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814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40003624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300408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40078283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8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862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2Saddles resiliently mounted on the frame; Equipment therefor, e.g.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8Frames for saddles; Connections between saddle frames and seat pillars; Seat pilla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健身腳踏車。根據本發明的健身腳踏車包括:座連接部,與座部連接並向座部的下側延伸;移動引導部,位於座部的下側並引導座連接部的直線移動;移動約束部,位於座連接部的下側,藉由外力移動而加壓座連接部的下側並約束座連接部的移動;以及水平移動部,透過輸入的外力沿水平方向移動,並向朝座連接部的方向加壓移動約束部。

Description

健身腳踏車
本發明涉及一種健身腳踏車,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座部能夠輕鬆地前後方向移動的健身腳踏車。
通常,健身腳踏車用作用於增強肌力的室內運動器材。健身腳踏車可以透過踩踏踏板的動作使輪子旋轉而進行運動。這樣的健身腳踏車可以劃分為能夠進行旋轉運動的動感腳踏車和如同普通腳踏車透過正向旋轉踏板來轉動輪子的室內腳踏車。
健身腳踏車配置有使用者可以坐的座部。健身腳踏車的座部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體條件調節設置位置。
座部以固定的狀態設置或難以調節座部的位置的情況,坐在座部的使用者抓把手或踩踏板的位置太遠或太近,從而可能會誘發包含關節在內的骨盆等疼痛。
另外,使用者不能以穩定的姿勢就坐,會喪失均衡感,體力消耗增加,具有長途騎行困難的問題。
因此,為了解決所述問題,韓國註冊專利公報第10-2055442號(2019年12月06日註冊,發明名稱:便於調節位置的腳踏車座)中揭露了一種能夠調節腳踏車座的上下及前後位置的裝置。
但是,現有技術具有的問題在於,沿水平方向移動車座,約束車座的移動的裝置曝露在外部,因此安全事故的風險增大,外部異物容易侵入,從而維護費用增加。
此外,問題在於,移送車座的部件的數量較多,因而生產費用及維護費用增加。
此外,問題在於,調節車座的位置的裝置中,把手、支架及螺旋軸等曝露在外部,因而不能滿足設計要素。
韓國註冊專利公報第10-2055442號(2019年12月06日註冊,發明名稱:便於調節位置的腳踏車座)揭露了本發明的先前技術。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身體條件調節座部的設置位置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與座部的移動相關的主要部件不向外側曝露,從而可以提高設計的完整性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減少與座部的移動相關的部件的個數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身高調節把手的高度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在豎管桿托架的操作槽部內利用豎管鎖定部的約束力和加壓力來調節豎管桿的高度的機構機制能夠輕鬆且簡單地調節把手的高度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對豎管施加外力或衝擊力也能防止豎管鎖定部的約束力和加壓力解除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通過將豎管鎖定部嵌入健身腳踏車的隔片部的內側從而能夠提高設計完整性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身高調節座部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藉由座約束部的凸輪來決定是否對座部的前後方向進行約束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將座調節部的構成嵌入於健身腳踏車的座管的內側從而可以提高設計完整性的健身腳踏車。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裝有行動裝置用放置架的健身腳踏車,通過將能夠放置行動裝置的放置架實現為嵌入式,從而可以防止放置架曝露在外部。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裝有行動裝置用放置架的健身腳踏車,當騎健身腳踏車時,不受時間和場所的限制,能夠安全且便利地使用行動裝置。
此外,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裝有行動裝置用放置架的健身腳踏車,能夠根據使用者的體型來調節行動裝置的視角及放置位置。
本發明的目的不限於上面述及的目的,未提及的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描述得到理解,並且通過本發明的實施例將得到更清楚的理解。此外,顯而易見的是,本發明的目的和優點可以通過請求項中示出的手段和其組合來實現。 [解決課題的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健身腳踏車的特徵在於,根據使用者的身高調節座部的位置。
具體地,特徵在於,在移動約束部和座連接部的底面隔開的狀態下,座連接部隨著移動引導部向前方或後方移動並調節座部的位置後,使得移動約束部上升,以約束座連接部的移動。
另外,本發明的特徵在於,與座部的位置調節相關的主要部件不曝露在外側,因此提供美麗的設計。
具體地,對與座部連接的座連接部的下側進行加壓,約束座連接部移動的移動約束部和水平移動部的主要構成是位於殼部的內側,因此可以提供美麗的設計。
此外,本發明的特徵在於,約束與座部連接的座連接部的移動的部件的個數減少。
具體地,藉由移動約束部和水平移動部可以約束座部的移動,其中,移動約束部位於座連接部的下側並設置為可沿上下方向移動,水平移動部藉助使用者的操作力移動並使得移動約束部沿上下方向移動。
另外,本發明的座部的約束及約束解除動作分為兩個階段,從而可以提供直觀的使用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包括座連接部,其與座部連接並向座部的下側延伸。座連接部包括:連接主體,連接至座部;延伸主體,向連接主體的下側延伸並位於移動引導部的內側;以及軌道槽部,在延伸主體的兩側面形成有槽。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包括移動引導部,其位於座部的下側並引導座連接部的直線移動。移動引導部包括:導向主體,上側開口並沿座連接部的移動方向延伸,而且與座連接部的側面相對;以及軌道凸起,在導向主體的內側凸出並插入至軌道槽部中,且引導座連接部的移動。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包括移動約束部,其位於座連接部的下側,藉由外力移動來加壓座連接部的下側並約束座連接部的移動。
此外,移動約束部包括:約束主體,位於座連接部的下側,藉由水平移動部向上側移動並對座連接部的底面來進行加壓;側面部件,從約束主體的寬度方向兩側向下側延伸;以及引導槽部,在側面部件形成槽部並與水平移動部相接。
此外,引導槽部包括:傾斜引導部,其逐漸降低槽部的高度;以及直線引導部,連接於傾斜引導部並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槽部。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包括水平移動部,其透過輸入的外力沿水平方向移動,並向朝座連接部的方向加壓移動約束部。
另外,水平移動部包括:旋轉部,藉由使用者的操作而旋轉;以及內側移動部,齒輪連接於旋轉部,藉由旋轉部的旋轉沿直線方向移動,並向朝座連接部的方向加壓移動約束部。
此外,旋轉部包括:旋轉旋鈕,藉由使用者的操作力而旋轉;以及螺桿,一側固定於旋轉旋鈕,而另一側插入至內側移動部的內側,並與內側移動部齒輪連接。
另外,內側移動部包括:內側孔部,為了與螺桿齒輪連接而配置螺旋形的齒形;中央主體,設置為包圍內側孔部的外側的形狀,位於移動約束部的下側;側面凸起,連接至中央主體的寬度方向兩側,並配置有與設置在移動約束部的傾斜引導部相接的引導傾斜面。
此外,透過引導傾斜面的水平移動,包含傾斜引導部的移動約束部沿上下方向移動。
此外,本發明還包括殼部,其向移動引導部的下側延伸,並設置為包圍移動約束部的外側的形狀。
此外,殼部包括:殼主體,連接至移動引導部,並設置為上側開口的形狀;以及引導凸起,從殼主體凸出並插入至內側移動部的下側,且引導內側移動部的直線移動。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包括:基底部,與安裝面面接觸;座管,向基底部的上側延伸;座連接部,與位於座管的上側的座部連接並向座部的下側延伸;移動引導部,位於座部的下側並引導座連接部的直線移動;移動約束部,位於座連接部的下側,藉由外力移動來加壓座連接部的下側並約束座連接部的移動;殼部,對移動引導部和座管進行連接,並設置為包圍移動約束部的外側的形狀;以及水平移動部,一側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於殼部,而另一側位於移動約束部的內側,透過輸入的外力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同時向朝座連接部的方向加壓移動約束部。
另外,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包括豎管鎖定部,其插入於卡掛部對豎管進行位置固定,並加壓該豎管將其擠壓至隔片部。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豎管鎖定部包括:豎管鎖定桿,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在操作槽部;豎管推桿部,連接至豎管鎖定桿,當豎管鎖定桿旋轉時,以加壓豎管桿的方式移動;以及豎管約束部,連桿連接至豎管鎖定桿,並插入於卡掛部,以對豎管進行位置固定。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在豎管鎖定桿形成有鉸鏈結合部,加壓凸輪部可以凸出地形成於鉸鏈結合部,以便當豎管鎖定桿旋轉時,對豎管推桿部進行加壓及解除加壓。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豎管約束部可以包括:約束夾持具部,固定於隔片部;豎管固定桿部,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在約束夾持具部的內部,並插入於卡掛部中,以將豎管桿位置固定於隔片部;以及豎管彈性部件,設置在約束夾持具部的內側,並對豎管固定桿部進行彈性支撐。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豎管約束部還可以包括連桿部,連桿部一側連接於豎管鎖定桿的連接臂部,而另一側連接於豎管固定桿部的端部。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在豎管固定桿部的外側面可以形成有凸緣部,以便限制插入卡掛部的長度。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卡掛部沿著豎管桿的長度方向可以形成為隔開距離排列的多個卡掛孔。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在豎管桿托架的操作槽部可以設置限位器以進行限制,來防止豎管鎖定桿超過插入範圍而插入操作槽部。
另外,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包括座約束部,其配置在以能夠前進後退的方式結合於固定軌道的移動軌道的下部,並對移動軌道的移動進行約束或解除約束。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座約束部包括:凸輪軸,藉助操作桿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沿固定桿的長度方向進行支撐;以及凸輪,作為形成有多個直線面的凸輪,多個直線面中的任一個直線面對移動桿的下部底面進行加壓,以約束移動桿的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在固定軌道的支撐部的內側面設置有第一軌道部,在移動軌道設置有與第一軌道部相互作用的第二軌道部,第一軌道部包括在支撐部的內側面沿長度方向相互並排形成的凸起部,而第二軌道部包括通過與固定軌道的凸起部相互作用而使得移動軌道能夠滑動移動的槽部。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凸輪包括:約束端,在直線面的初始位置與固定軌道的支撐部內側相接並卡掛固定的狀態下,約束端是以凸輪軸的中心為基準形成於最大高度的位置的直線面;以及約束解除端,是以凸輪軸的中心為基準比最大高度的約束端相對較低的直線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約束解除端可以形成在與約束端的旋轉方向相對向的相反方向上。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與約束端和約束解除端的兩側相鄰的直線面包括能夠固定於固定軌道的支撐部內側面的第一卡掛端及第二卡掛端。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第一卡掛端可以構成為,當各階段直線面中的約束端與移動軌道接觸時,固定於支撐部內側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第二卡掛端構成為,當各階段直線面中的約束端經過其與約束解除端的拐點並從移動軌道解除約束時,固定於支撐部內側面。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包括:主體部,以健身腳踏車的豎管為基準能夠藉助一側的鉸鏈部旋動,並在前面設置有鉸鏈結合部,以便安放行動裝置;底座部,從主體部下端的鉸鏈結合部朝前方凸出,並支撐行動裝置的下端面;導向支撐部,從主體部上端的鉸鏈結合部朝前方凸出,並支撐行動裝置的上端面;以及覆蓋部,在主體部的背面形成為水平板與垂直板組合的板狀結構,並以公母形態覆蓋固定豎管的放置架收容空間部。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主體部在鉸鏈結合部可以附著有用於吸收衝擊及振動、防止滑動的前面墊。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前面墊可以從所述鉸鏈結合部延伸並附著於底座部的上面。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導向支撐部可以包括:伸縮桿,可伸縮地連接於下端,並插入至主體部的內部空間;彈性部件,插入至伸縮桿;以及卡掛部,設置在伸縮桿,並根據伸縮桿的伸縮動作使得彈性部件拉伸或收縮。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在放置架收容空間部的兩側沿豎管的長度方向凸出形成有與放置架對應的凸出框架部,在凸出框架部可以凹陷地形成有隔開間距形成的多個放置槽部。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在放置槽部之用於安放行動裝置的下端面的上面可以附著有槽附著墊。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從主體部的側面邊界向外側延伸的水平板的寬度與凸出框架部的寬度相對應,並且該主體部的側面和覆蓋部的垂直板可以與該凸出框架部的內外部側面接觸並擠壓。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從主體部的側面邊界向外側延伸的水平板與凸出框架部的上面相接並接觸的同時,豎管的上面和主體部的背面可以保持平行狀態。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在凸出框架部的外部側面沿該凸出框架部的長度方向可以形成具有規定寬度的臺階部,以便可以擠壓覆蓋部的垂直板使之與豎管的側面維持平行狀態。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在豎管的上面和放置架的界面可以形成使得放置架藉助鉸鏈部旋動的開放槽部。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的健身腳踏車,沿上下方向移動的內側移動部與座連接部面接觸並可以約束座部的前後方向移動或解除約束,因此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本發明中與座部的移動相關的主要部件設置在殼部的內側,因此可以提供美麗的外觀。
此外,本發明中約束座連接部的移動的部件的個數減少,從而可以節省生產費用並節省維護相關費用。
此外,本發明中座部的約束及約束解除動作分為兩個階段,從而可以提高使用便利性。
此外,本發明藉由將豎管鎖定部插入豎管桿的卡掛部來約束豎管桿並將豎管桿擠壓至隔片部的雙重動作可以調節健身腳踏車把手的高度。
另外,本發明中即使向豎管施加外力或衝擊也可以防止豎管鎖定部的約束力和加壓力解除。
另外,本發明中豎管鎖定部嵌入健身腳踏車的隔片部,從而可以提高設計完整性。
另外,本發明的效果在於,透過座約束部的凸輪可以決定是否對座部的前後方向進行約束,從而可以改善使用便利性。
另外,本發明的效果在於,座部的約束及約束解除動作分為兩個階段,從而可以保證直觀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本發明中,座調節部的構成嵌入健身腳踏車的座管的內側,從而可以提高設計完整性。
此外,本發明通過將放置架實現為嵌入式鉸鏈結構,從而可以提高健身腳踏車的外觀。
此外,本發明中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體型將放置架以多種角度放置,從而可以給使用者提供多種視野。
此外,本發明可以擴展放置架的大小以適用多種尺寸的行動裝置。
此外,本發明在用於放置行動裝置的部分可以適用能夠使得摩擦力最大化的橡膠材料的防滑用墊,從而可以將行動裝置穩定地放置於放置架。
此外,本發明在豎管與放置架的界面之間設置有開放槽部,從而可以輕鬆地展開放置架。
除了上述效果外,本發明的具體效果將在下面說明用於實施本發明的具體事項的同時一併進行描述。 【圖示簡單說明】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前視圖;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部和移動引導部及水平移動部的立體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部設置在座管的上側狀態的前剖視圖; 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連接部和移動約束部及水平移動部的前剖視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部設置在座管的上側狀態的側剖視圖; 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連接部位於移動引導部的內側狀態的立體圖; 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移動約束部位於移動引導部的下側狀態的側剖視圖; 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內側移動部沿水平方向移動並將移動約束部向上側抬起的狀態的前視圖; 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移動約束部和內側移動部的立體圖; 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連接部的左右移動自由狀態的前視圖; 圖1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移動約束部向上側移動以約束座連接部的移動的狀態的前視圖; 圖12是概略示出圖1之健身腳踏車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 圖1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豎管鎖定部的立體圖; 圖1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豎管鎖定部的結合結構的立體圖; 圖15是概略示出圖14的豎管鎖定部調節豎管桿高度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16是概略示出圖14的豎管鎖定部對豎管桿進行位置固定的狀態的剖視圖; 圖17是從前方側觀察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立體圖; 圖18是從後方側觀察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立體圖; 圖1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側剖視圖; 圖2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前剖視圖; 圖2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凸輪的剖視圖; 圖2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鎖定狀態的剖視圖; 圖2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解除鎖定狀態的剖視圖; 圖24是示出在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嵌入有行動裝置用放置架的豎管的立體圖; 圖2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行動裝置用放置架之展開豎管的立體圖; 圖26是概略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長度擴展型放置架的立體圖; 圖27是概略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長度擴展型放置架的內部構成的立體圖; 圖2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行動裝置用凸出框架部的放置槽部的立體圖; 圖2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行動裝置用放置架之展開豎管的剖視圖;以及 圖3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行動裝置用放置架的開放槽部的立體圖。
前述目的、特徵和優點將參照附圖詳細後述,從而本發明所屬領域通常知識者將能夠容易地實施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在對本發明進行描述時,當判斷為對與本發明相關的公知技術的具體描述可能不必要地使本發明的主旨含糊不清時,省略詳細的說明。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用於指代相同或相似的構成元件。
儘管第一、第二等用於闡述多種構成元件,但這些構成元件當然不為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區分一個構成元件與其他構成元件,除非另有相反的記載,第一構成元件當然也可以是第二構成元件。
在整個說明書中,除非另有相反的記載,各構成元件以是單數,也可以是複數。
在下文中,所謂在構成元件的「上部(或下部)」或構成元件的「上(或下)」配置任意的構件意指除了任意的構件與所述構成元件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相接而配置的情況外,還可能有別的構件介於所述構成元件與配置在所述構成元件上(或下)的任意的構件之間。
此外,當記載為某一構成元件與另一構成元件「連接」、「結合」或「連結」時,應理解為這些構成元件可能直接連接或連結,但也可能是別的構成元件「介於」各構成元件之間,或者各構成元件透過別的構成元件「連接」、「結合」或「連結」。
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確的定義,本說明書中使用的單數的表達包括複數的表達。在本申請中,「由...構成」或「包括」等術語不應解釋為必須包括說明書中記載的複數個構成元件或複數個步驟中的全部,而是應解釋為其中的部分構成元件或部分步驟也可能不包含在內,或者還可以進一步包括額外的構成元件或步驟。
在整個說明書中,當使用「A及/或B」時,除非另有相反的記載,否則係指A、B或A和B,並且當述及「C至D」時,除非另有相反的記載,否則係指C以上且D以下。
下面,將參照示出本發明實施例的構成的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的寬度方向W和長度方向D用作表示方向的意思。即,在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寬度方向W表示殼主體42的左右方向,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長度方向D表示移動引導部30的左右方向。另外,長度方向D可以用作和前後方向相同的意思。 (第1實施例)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1的前視圖。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包括:供使用者坐下的座部153;以及位於座部153下側的座管150。
座部153可以沿上下方向調節位置,也可以沿前後方向調節位置。使得座部153沿前後方向移動後固定的裝置不僅可以設置於室內腳踏車,還可以設置於包含室外腳踏車的多種腳踏車。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座部153設置為可以沿移動引導部30前後方向即長度方向D移動,通過水平移動部70的動作可以約束座部153的移動。
與座部153的長度方向D移動有關的主要部件設置為位於移動引導部30和殼部40內側的嵌入式結構,因此可以提供美麗的外觀。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包括框架部120、旋轉盤131、踏板130、基底部113、把手143、座管150、座部153、座連接部20、移動引導部30、殼部40、移動約束部50和水平移動部70中的至少任一個以上。
在支撐把手143的框架部120形成健身腳踏車1的主體的技術思想內可以進行多樣的變形。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框架部120位於與設置在安裝面的基底部113隔開的基底部113的上側。
雖然沒有在附圖中示出,但是在框架部120內側設置有傳遞踏板130的動力的鏈條和藉由鏈條旋轉的旋轉輪。
在框架部120的兩側面設置有圓形的孔,在圓形的孔內側設置有圓盤形狀的旋轉盤131。旋轉盤131以可旋轉的形式設置於框架部120,踏板130以可旋轉的形式設置於旋轉盤131的側面。
因此,當使用者踩踏板130使踏板轉動時,旋轉盤131和踏板130一起旋轉,並使得連接於旋轉盤131內側的鏈條轉動。
如上所述的健身腳踏車1是設置有座部153的腳踏車的一個實施例,在普通腳踏車也可以設置有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座部153、引導座部153的移動或約束座部153的移動的裝置。
在框架部120下側以支撐框架部120的方式設置有基底部113。基底部113和框架部120的下側隔開並設置為平板形態。這樣的基底部113可以形成為多種形態。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基底部113可以是以面接觸安裝面的狀態設置的板狀。
座管150是延伸至基底部113的上側的柱狀。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座管150為了結構穩定性設置為朝向後側方向(圖1基準的左側)傾斜的形狀。
座管150可以由單一部件構成,也可以根據需要由多個部件構成,可以沿上下方向調節長度。
使用者抓握的把手143與框架部120連接並位於座部153的前方。使用者坐的座部153位於座管150的上側。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部153和移動引導部30及水平移動部70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部153設置於座管150的上側狀態的前剖視圖;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連接部20和移動約束部50及水平移動部70的前剖視圖;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部153設置於座管150的上側狀態的側剖視圖。
如圖2至圖5所示,在座連接部20與位於座管150上側的座部153連接並向座部153的下側延伸的技術思想內可以進行多種變形。
座連接部20和座部153一起沿長度方向D移動,座連接部20與移動約束部50面接觸的同時約束移動,因此約束座部153和座連接部20的長度方向移動。
另外,當移動約束部50向下側移動而與座連接部20隔開時,座連接部20可以再次沿移動引導部30長度方向D移動。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座連接部20包括:連接主體22;延伸主體24;以及軌道槽部28。
連接主體22向移動引導部30的上側凸出並連接至座部153。連接主體22位於座部153的寬度方向W中央,並固定於座部153,因此連接主體22和座部153一起移動。
延伸主體24向連接主體22的下側延伸並位於移動引導部30的內側。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連接主體22和延伸主體24形成為一體。
在延伸主體24的兩側面,用於插入軌道凸起34的槽沿長度方向D形成。在設置於移動引導部30的軌道凸起34插入至軌道槽部28的狀態下,實現延伸主體24的長度方向D移動。
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連接部20位於移動引導部30的內側狀態的立體圖。
如圖6所示,在移動引導部30位於座部153的下側並引導座連接部20的直線移動的技術思想內可以進行多種變形。移動引導部30形成有槽部且位於座管150的上側,以便座連接部20沿長度方向D移動。
移動引導部30可以直接連接於座管150的上側,並且根據需要在移動引導部30的下側可以連接殼部40,且在殼部40的下側也可以連接座管150。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移動引導部30包括:導向主體32;以及軌道凸起34。
導向主體32形成有上側開口且用於使得座連接部20移動的通道。另外,導向主體32沿著座連接部20的移動方向即長度方向D延伸,並與座連接部20的側面相對。
延伸主體24位於導向主體32的內側,軌道凸起34設置在與軌道槽部28相對的位置,軌道槽部28設置在延伸主體24的兩側面。
軌道凸起34在導向主體32的內側凸出並插入至軌道槽部28,引導座連接部20的長度方向D移動。
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移動約束部50位於移動引導部30下側的狀態的側剖視圖。
如圖7所示,殼部40連接移動引導部30和座管150。殼部40向移動引導部30的下側延伸,並設置為包圍移動約束部50和內側移動部90的外側的形狀。
另外,旋轉部80以可旋轉的形式設置於殼部40,因此可以容易實現旋轉部80的旋轉動作、內側移動部90的長度方向D移動及移動約束部50的上下方向移動。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殼部40包括:殼主體42;以及引導凸起44。
殼主體42連接於移動引導部30並設置為上側開口的形狀。移動引導部30是上側和下側開口的形狀,連接於移動引導部30下側的殼主體42也是與移動引導部30連接的上側開口的形狀。
因此,設置於座連接部20的延伸主體24通過移動引導部30使得延伸主體24的底面26位於殼主體42的內側。並且,移動約束部50向上側移動而可以接合於延伸主體24的底面26。或者移動約束部50向下側移動而可以與延伸主體24的底面26隔開。
殼主體42可以設置為包圍移動約束部50和內側移動部90的外側的形狀。引導凸起44是從殼主體42凸出並插入至內側移動部90下側的凸起形狀。引導凸起44插入至在向內側移動部90的下側凸出的一對下部凸起94之間設置的槽部,從而引導內側移動部90的直線移動。
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內側移動部90沿水平方向移動並使得移動約束部50向上側抬起的狀態的前視圖。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移動約束部50和內側移動部90的立體圖。
如圖3和圖8及圖9所示,在移動約束部50位於座連接部20的下側,藉助外力移動而加壓座連接部20的下側並約束座連接部20的移動的技術思想內可以進行多種變形。
移動約束部50位於殼部40的內側並以可沿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設置。移動約束部50的長度方向D移動被殼部40約束。
此外,移動約束部50可以接合於在水平移動部70設置的內側移動部90並移動,為了縮小移動約束部50的嵌入式尺寸,在移動約束部50的側面設置引導槽部60。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移動約束部50包括:約束主體52;開口孔部54;側面部件56;以及引導槽部60。
在約束主體52位於座連接部20的下側並藉由水平移動部70向上側移動而加壓座連接部20的底面26的技術思想內可以進行多種變形。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約束主體52包括沿長度方向D延伸的平板形狀的部件。
約束主體52的長度方向D一側(圖9基準的左側)設置為包圍內側移動部90的上側和側面的形狀。
開口孔部54形成使得水平移動部70位於約束主體52的長度方向D一側的孔。構成水平移動部70的旋轉部80和內側移動部90可以位於開口孔部54的內側。
側面部件56是在約束主體52的寬度方向W兩側向下側延伸的板狀。
引導槽部60在側面部件56形成槽部並形成與水平移動部70接合的槽部。沿長度方向D移動的內側移動部90通過引導槽部60向移動約束部50傳遞力,因此移動約束部5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引導槽部60包括:傾斜引導部62;以及直線引導部64。傾斜引導部62配備有使得槽部的高度逐漸降低的傾斜面。傾斜引導部62接合至後面敘述的內側移動部90的引導傾斜面97。引導傾斜面97和傾斜引導部62可以面接觸,並且引導傾斜面97和傾斜引導部62的傾斜角度可以相同。
在直線引導部64連接至傾斜引導部62並沿水平方向形成槽部的技術思想內可以進行多種變形。
傾斜引導部62形成大約接近三角形的形狀的槽部,在傾斜引導部62的頂點位置連接有直線引導部64,因此後面敘述的內側移動部90的側面凸起96可以從傾斜引導部62向朝直線引導部64的方向移動。
在水平移動部70透過輸入的外力沿水平方向移動並向朝座連接部20的方向加壓移動約束部50的技術思想內可以進行多種變形。水平移動部70的一側以可旋轉的形式設置於殼部40,而水平移動部70的另一側位於移動約束部50的內側。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水平移動部70包括:旋轉部80;以及內側移動部90。
在旋轉部80藉由使用者的操作旋轉並使得內側移動部90沿長度方向D移動的技術思想內可以進行多種變形。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旋轉部80包括:旋轉旋鈕82;以及螺桿84。
旋轉旋鈕82向殼部40的外側凸出並且以藉助使用者的操作力可旋轉的形式設置。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旋轉旋鈕82是圓柱形狀且位於座部153的後側。
旋轉旋鈕82可以以可旋轉的形式設置於殼部40或座管150。使用者通過轉動旋轉旋鈕82的動作可以使得座部153沿前後方向移動或約束座部153的前後方向移動。
在旋轉旋鈕82的旋轉中心連接有螺桿84。螺桿84的一側固定於旋轉旋鈕82,而螺桿84的另一側插入至內側移動部90的內側並與內側移動部90齒輪連接。
螺桿84以可旋轉的形式設置於殼部40並沿長度方向D延伸。螺桿84是圓形棒形狀,且在外側以螺旋形形成有齒形。
在內側移動部90齒輪連接於旋轉部80,藉由旋轉部80的旋轉沿直線方向移動並向朝座連接部20的方向加壓移動約束部50的技術思想內可進行多種變形。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之內側移動部90包括:中央主體91;內側孔部92;下部凸起94;以及側面凸起96。
中央主體91沿長度方向D延伸並位於移動約束部50的內側。設置為包圍用於與螺桿84齒輪連接的內側孔部92的外側的形狀,並位於移動約束部50的下側。中央主體91可以位於移動約束部50的寬度方向W中央。
內側孔部92為了與螺桿84齒輪連接而設置有螺旋形的齒形,並在中央主體91沿長度方向D形成有孔。
下部凸起94是在中央主體91的寬度方向W兩側向下側凸出的凸起,在形成為一對的下部凸起94之間,設置有用於插入移動引導部30的軌道凸起34的槽部。
在側面凸起96連接於中央主體91的寬度方向W兩側,並設置有與設置於移動約束部50的傾斜引導部62相接的引導傾斜面97的技術思想內可進行多種變形。
側面凸起96形成為梯形形狀,並且側面凸起96的下側沿長度方向D延伸,側面凸起96的上側設置有傾斜地形成的引導傾斜面97。
在引導傾斜面97接合於移動約束部50的傾斜引導部62的狀態下,通過引導傾斜面97的水平移動使得包含傾斜引導部62的移動約束部50沿上下方向移動。
沿上下方向移動的內側移動部90與座連接部20面接觸並可以約束座部153的前後方向移動或解除約束,從而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用於將座部153沿長度方向D移動後固定的部件的個數與以往相比減少,從而可以節省生產費用並節省維護相關費用。
此外,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與座部153連接的座連接部20、用於約束座連接部20的移動的水平移動部70的主要構成設置為嵌入式,因此可以提供美麗的設計。
座連接部20以嵌入式設置於移動引導部30的內側,並且提供雙重軌道動作結構,因此可以提高動作可靠性,且軌道凸起34插入軌道槽部28,使得接收傳遞的座部153的荷重的面積增加,從而使得部件的耐久性提高。
下面參照附圖對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1的操作狀態進行詳細說明。
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座連接部20的左右移動自由狀態的前視圖。
如圖10所示,在內側移動部90不向上側加壓移動約束部50的情況下,移動約束部50是與座連接部20隔開的狀態。因此,與座部153連接的座連接部20可以沿移動引導部30長度方向D移動。
圖1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移動約束部50向上側移動以約束座連接部20的移動的狀態的前視圖。
如圖11所示,通過旋轉部80的旋轉使得螺桿84旋轉。與螺桿84連接的內側移動部90通過螺桿84的旋轉向設置有旋轉旋鈕82的方向移動,並推升移動約束部50。
在設置於內側移動部90的引導傾斜面97接合於移動約束部50的傾斜引導部62的狀態下,內側移動部90向朝直線引導部64的方向移動。接合於引導傾斜面97的傾斜引導部62藉助引導傾斜面97的移動向上側移動。
移動約束部50和傾斜引導部62一起向上側移動並面接觸於座連接部20的底面26,從而約束座連接部20的長度方向D移動。因此,約束座部153和座連接部20的長度方向D移動。
如果因長期使用健身腳踏車1使得移動約束部50的約束力減弱的情況下,使用者僅通過轉動旋轉旋鈕82的動作便可以使得移動約束部50的約束力恢復。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之與座部153的移動相關的主要部件設置在殼部40的內側,因此可以提供美麗的外觀。此外,座部153的約束及約束解除動作分為兩個階段,從而可以提高使用便利性。 (第2實施例)
另外,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可以構成為根據使用者的體型調節把手143的高度。參照圖12,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包括:框架部120;隔片部125;豎管(stem)140;座殼部126;座管150;豎管鎖定部200;以及豎管鎖定桿210。
在框架部120的下側以支撐框架部120的形式設置有基底部113。基底部113可以形成為連接至框架部120的下側的矩形板形態。這樣的基底部113可以變形設置為多種形態。
框架部120支撐驅動軸部133和旋轉軸部160。這樣的框架部120根據健身腳踏車1的荷重分佈、結構可以形成為多種結構。
以覆蓋框架部120的外側的形式設置有殼體110。在殼體110內部設置有框架部120、飛輪170、制動裝置(圖未示出)等。殼體110的前方和後方側可以形成為圓形,左右方向兩側可以形成為平板形態。殼體110的左右方向兩側形成有圓形的盤孔部111。
在盤孔部111設置有旋轉盤131。旋轉盤131形成為圓形面板形態。殼體110和旋轉盤131將框架部120、飛輪170等與外部遮擋。因此,可以阻斷使用者、幼兒及寵物的接近並消除負傷可能性。此外,可以阻斷外部異物附著於框架部120、飛輪170等部件。這樣的殼體110形成健身腳踏車1的外觀。
旋轉盤131的中心部連接於驅動軸部133的兩側。各旋轉盤131的周圍部分別連接踏板130。一側旋轉盤131的踏板130和另一側旋轉盤131的踏板130配置在驅動軸部133外側方向的兩側。當使用者踩踏板130時,旋轉盤131以驅動軸部133為中心旋轉。
驅動軸部133以貫通驅動輪(圖未示出)的中心部的形式設置。驅動軸部133和旋轉軸部160通過皮帶或鏈條之類的動力傳遞部(圖未示出)連接。使用者踩踏板130時,旋轉盤131旋轉。隨著旋轉盤131旋轉,驅動軸部133和旋轉軸部160旋轉。
旋轉盤131遮擋盤孔部111,所以即使透過踩踏板130使旋轉盤131旋轉,也可以防止使用者或幼兒等受傷。此外,旋轉盤131遮擋驅動軸部133和驅動輪等,從而可以使得健身腳踏車1的內部部件不曝露在外部。由此,可以防止幼兒或寵物、身體的一部分進入殼體110的內部。
在殼體110的前方側,隔片部125向上側延伸。隔片部125被框架部120支撐。隔片部125形成為內部空的形態,以便結合豎管140。
豎管140包括以可調節高度的形式結合於隔片部125的豎管桿141。在豎管140的上側可以配置顯示部144。顯示部144可以輸出健身腳踏車1的速度、旋轉負荷等運動信息。豎管140可以以能夠調節高度的形式結合至隔片部125。豎管140的上側連接有把手143。
隔片部125的上側配置為比下側更向前方側傾斜,因此豎管140的高度調節得愈高,把手143愈向前方側遠離。由此,使用者的身高愈高,通過調節把手143的高度,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適當地調節把手143的高度和前後方向距離。
在殼體110的內部設置有座殼部126。座殼部126可以以貫通殼體110的內部的形式設置。座殼部126可以在殼體110的上下方向上傾斜地配置。座殼部126配置在驅動軸部133與旋轉軸部160之間。這樣的座殼部126可以形成為多邊形管或圓形管等多種形態。
在座殼部126的內部以能調節高度的形式結合有座管150。座管150的上端部配置為比其下端部更向後方側傾斜。在座管150的上側設置有使用者可以坐的座部153。座管150可以以能調節高度的形式設置在座殼部126的內部。座管150的截面根據座殼部126的形態可以多樣地形成。
座管150和座殼部126在上下方向上傾斜地配置,因此座管150的高度愈高,座部153距離把手143愈遠。因此,使用者的身高愈高,通過提高座管150的高度,從而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適當地調節座部153和把手143的高度和前後方向距離。
飛輪170軸結合於旋轉軸部160。在飛輪170的旋轉中心結合有旋轉軸部160。旋轉軸部160和飛輪170以單向軸承(圖未示出)(oneway bearing)為媒介相連接。單向軸承配置為使得旋轉軸部160和飛輪170構成同心。此外,旋轉軸部160和飛輪170可以透過離合器齒輪模組(圖未示出)得到約束或解除約束。離合器齒輪模組也可以配置為使得旋轉軸部160和飛輪170構成同心。飛輪170以飛輪模式(freewheel mode)和非飛輪模式(non-freewheel mode)旋轉。
飛輪模式指的是,當旋轉軸部160正向旋轉時飛輪170藉助單向軸承的約束力旋轉,當旋轉軸部160逆向旋轉時飛輪170不旋轉的運行模式。飛輪模式下,旋轉軸部160逆向旋轉時旋轉軸部160在飛輪170空轉。
非飛輪模式指的是,在旋轉軸部160正向旋轉或逆向旋轉的所有情況下飛輪170旋轉的運行模式。非飛輪模式下,旋轉軸部160和飛輪170透過離合器齒輪模組相互鎖定(locking)並一起旋轉。
定子180以透過向飛輪170施加磁力來調節飛輪170的旋轉負荷的方式設置於框架部120。定子180是鐵芯181上捲繞有線圈182的電磁鐵。隨著向線圈182施加電源,在定子180中產生磁力。可以藉由調節施加到定子180的線圈182的電流來調節定子180的磁力強度。
這樣的飛輪170的旋轉負荷(定子180的磁力強度)愈增加,踩踏板130的踏力愈增加,飛輪170的旋轉負荷(定子180的磁力強度)愈減小,踩踏板130的踏力愈減小。由此,可以藉由調節定子180的磁力強度來調節飛輪170的旋轉負荷,以調節使用者的踏力。
另外,在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中,飛輪170可以基於驅動軸部133配置在後方側或前方側。框架120和殼體110的形態根據飛輪170的設置位置而變化。另外,驅動軸部133和旋轉軸部160的位置也發生變化。
圖1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豎管鎖定部的立體圖。此處,豎管鎖定桿210的鉸鏈結合部211和連桿部235可以省略。圖1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豎管鎖定部的結合結構的立體圖。
參照圖13及圖14,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包括把手高度調節裝置。把手高度調節裝置包括:隔片部125;豎管140;以及豎管鎖定部200。
豎管140以可調節高度的方式結合於隔片部125。在豎管140的下側連接有豎管桿141。
在豎管桿141形成有卡掛部142。卡掛部142可以是沿豎管桿141的長度方向隔開間距排列的多個卡掛孔。另外,卡掛部142可以是沿豎管桿141的長度方向排列的多個卡掛槽或卡掛坎。這樣的卡掛部142只要透過豎管鎖定部200受到約束並固定位置,就可以適用多種形態。
隔片部125的內部結合有豎管桿托架145。豎管桿托架145以與隔片部125的長度方向平行的形式配置。豎管桿托架145可以以覆蓋隔片部125的後方側的方式形成為矩形面板形態。在豎管桿托架145設置有操作槽部145a,操作槽部145a結合於隔片部125的內部並使得豎管鎖定部200動作。在豎管桿托架145可以形成第一貫通孔部146和第二貫通孔部147。
豎管鎖定部200藉由將豎管固定桿部233插入卡掛部142來使豎管140的位置固定,並加壓豎管桿141使之擠壓至隔片部125。豎管固定桿部233藉由插入豎管桿141的卡掛部142來約束豎管桿141,同時豎管推桿部220的豎管面板部222加壓豎管桿141,因此即使向豎管140施加外力或衝擊,也可以防止豎管鎖定部200的約束力和加壓力解除。由此,可以防止豎管140的調節高度發生變化。
豎管鎖定部200向豎管桿141同時施加約束力和加壓力的構成可以適用多種形態。下面對豎管鎖定部200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
豎管鎖定部200包括:豎管鎖定桿210;豎管推桿部220;以及豎管約束部230。
豎管鎖定桿210以可旋轉的形式設置於豎管桿托架145。例如,豎管鎖定桿210在豎管桿托架145中以與豎管推桿部220及豎管約束部230面對且對應的形式形成,並可以鉸鏈結合於豎管桿托架145的操作槽部145a的兩側。在豎管桿托架145的操作槽部145a設置限位器145b進行限制,以防止豎管鎖定桿210超過插入範圍而插入操作槽部145a。
豎管推桿部220連接至豎管鎖定桿210,當豎管鎖定桿210旋轉時以將豎管桿141加壓至隔片部125的形式移動。豎管推桿部220以可移動的方式插入至豎管桿托架145的第一貫通孔部146。
豎管推桿部220包括:推桿滑塊221,插入至第一貫通孔部146;以及推桿面板部222,連接至推桿滑塊221,擠壓豎管桿141。推桿滑塊221被豎管鎖定桿210加壓,推桿面板部222擠壓豎管桿141。推桿面板部222和豎管桿141可以形成為平板形態,以增加擠壓面積。
豎管推桿部220加壓豎管桿141以將豎管桿141擠壓至隔片部125。由此,可以防止豎管140沿上下方向發生位置變化。此外,豎管140被擠壓至隔片部125,從而當健身腳踏車1運行時可以防止豎管140與隔片部125分離。
豎管約束部230以與豎管推桿部220一起移動的方式連接於豎管鎖定桿210,並插入卡掛部142以對豎管140的位置進行固定。豎管約束部230設置於豎管桿托架145的第二貫通孔部147。隨著豎管鎖定桿210旋轉,豎管約束部230和豎管推桿部220一起移動,因此豎管約束部230插入卡掛部142而防止豎管140的位置變化。與此同時,豎管推桿部220將豎管桿141壓至隔片部125以防止豎管140遊隙。
如上所述,當豎管鎖定桿210旋轉時,豎管推桿部220和豎管約束部230以雙重的方式防止豎管140的位置變更,從而可以使得把手143保持一定的調節高度。由此,使用者可以以符合體型的姿勢運動。
在豎管鎖定桿210以使得豎管鉸鏈銷(圖未示出)通過的形式形成有鉸鏈結合部211。鉸鏈結合部211以與豎管推桿部220相對應的方式配置在豎管鎖定桿210的一側。
在鉸鏈結合部211可以以凸出的形式形成有加壓凸輪部213,以便當豎管鎖定桿210旋轉時加壓豎管推桿部220及解除加壓。
加壓凸輪部213以從鉸鏈結合部211的端部向豎管推桿部220側凸出的方式形成。加壓凸輪部213的旋轉軌跡比鉸鏈結合部211的旋轉半徑更向外側延伸。由此,當豎管鎖定桿210向下關閉時,加壓凸輪部213加壓豎管推桿部220,從而豎管推桿部220將豎管桿141擠壓至隔片部125。此外,豎管鎖定桿210向上側開啟時,加壓凸輪部213旋轉以脫離豎管推桿部220,從而不加壓豎管推桿部220。
豎管鎖定桿210還可以包括連桿部235。
連桿部235連接於豎管鎖定桿210和豎管約束部230,以使豎管約束部230移動並受到約束。連桿部235一側連接至豎管鎖定桿210的連接臂部214,另一側連接於豎管固定桿部233的端部。由此,豎管鎖定桿210和豎管約束部230的豎管固定桿部233藉助連桿部235一起移動。
連桿部235可以以與豎管約束部230的移動方向(與豎管140的高度調節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的形式配置。
如上所述,連桿部235對豎管鎖定桿210和豎管約束部230進行連接,因此隨著豎管鎖定桿210旋轉,豎管約束部230一起聯動。
豎管約束部230包括:約束夾持具部231;豎管固定桿部233;以及豎管彈性部件234。
約束夾持具部231固定在隔片部125。約束夾持具部231可以結合於豎管桿托架145的第二貫通孔部147。約束夾持具部231的豎管桿141側可以形成為開放的圓筒形。
豎管固定桿部233以可移動的方式設置在約束夾持具部231的內部,並插入卡掛部142以將豎管桿141位置固定在隔片部125。豎管固定桿部233以可滑動的形式結合於約束夾持具部231。在豎管固定桿部233的外側面可以形成凸緣部233a,以限制插入卡掛部142的長度。
豎管彈性部件234以彈性支撐豎管固定桿部233的方式設置在約束夾持具部231內側。豎管彈性部件234為了使得豎管固定桿部233向豎管桿141側施加壓縮力,向豎管固定桿部233施加彈性力。豎管彈性部件234可以是壓縮線圈彈簧。
下面參照附圖對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1的高度調節的相關作用進行說明。
圖15是概略示出圖14的豎管鎖定部調節豎管桿高度的狀態的剖視圖;圖16是概略示出圖14的豎管鎖定部對豎管桿進行位置固定的狀態的剖視圖。
如圖15所示,豎管鎖定桿210向上方拉動並旋轉時,與豎管鎖定桿210連桿連接的豎管約束部230向豎管桿141的相反側移動,由此豎管彈性部件234被壓縮。當在豎管鎖定桿210解除外力時,豎管彈性部件234壓縮的同時豎管約束部230克服壓縮力並向豎管桿141的相反側移動。由此,豎管約束部230的豎管固定桿部233向豎管桿141的相反側移動並從卡掛部142解除。
與此同時,豎管鎖定桿210的加壓凸輪部213解除對豎管推桿部220的推桿滑塊221的加壓力。當在豎管鎖定桿210解除外力時,在豎管鎖定桿210與豎管推桿部220之間產生操作遊隙,從而推桿面板部222解除對豎管桿141的加壓力。由此,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適當地調節健身腳踏車1的把手143的高度。
如圖16所示,調節健身腳踏車1的把手143的高度後,若解除對豎管鎖定桿210的外力,則通過豎管約束部230的豎管彈性部件234的彈性復原力自動復原的同時,豎管約束部230的豎管固定桿部233藉由豎管彈性部件234的彈性復原力向豎管桿141側移動並固定在卡掛部142。
與此同時,豎管鎖定桿210的加壓凸輪部213向豎管推桿部220的推桿滑塊221施加加壓力,從而豎管推桿部220的推桿面板部222向豎管桿141側移動。豎管推桿部220的推桿面板部222加壓豎管桿141並擠壓至隔片部125。由此,豎管約束部230的豎管固定桿部233插入至豎管桿141的卡掛部142並約束豎管桿141的同時豎管推桿部220的推桿面板部222加壓豎管桿141,因此即使向豎管140施加外力或衝擊,也可以防止豎管鎖定部200的約束力和加壓力解除。由此,可以防止豎管140的調節高度發生變化。 (第3實施例)
圖17是從前方側觀察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立體圖;圖18是從後方側觀察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立體圖。此外,圖1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側剖視圖;圖2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前剖視圖。
根據本發明的健身腳踏車1包括輔助使用者以舒服的姿勢就坐並抓握把手143和踩踏板的座部153。
如圖17及圖18所示,在健身腳踏車1的座殼部126的內部以可調節高度的形式結合有座管150。座管150的上端部比其下端部更配置於後方側並且在上下方向上傾斜地配置。此外,在座管150的上側設置有座部153。座管150可以以能夠調節高度的方式設置於座殼部126的內部。座管150的截面根據座殼部126的形態可以多樣地形成。
參照圖17至圖20,健身腳踏車1包括座調節部151,其可調節座部153的前後方向位置。
座調節部151包括:固定軌道152;移動軌道154;以及座約束部155。座調節部151設置在座管150的上端部。
座調節部151包括固定軌道152,設置在座管150的上端部。固定軌道152固定於座管150的上端部,並以安裝托架(圖未示出)及螺栓等緊固連接部件等為媒介固定。固定軌道152由U字形狀的本體部152a構成,在兩側的支撐部152b配置有引導後述的移動軌道154的第二軌道部154a和第一軌道部152c。
第一軌道部152c是在固定軌道152的兩側支撐部152b的內側面沿長度方向相互並列地形成的凸起部。並且,第二軌道部154a可以是形成於移動軌道154並與固定軌道152的凸起部相互作用,使得移動軌道154可滑動移動的槽部。此處,第一軌道部152c可以是槽部,而第二軌道部154a可以是凸起部。
與座部153組裝在一起的移動軌道154以可沿著固定軌道152前進後退的方式結合於固定軌道152。固定軌道152的第一軌道部152c和第二軌道部154a以可滑動移動的方式結合於移動軌道154。移動軌道154位於固定軌道152的支撐部152b上部。在固定軌道152的支撐部152b的下部設置有約束移動軌道154的移動或解除約束的座約束部155。
座約束部155賦予移動軌道154約束壓力,從而可以控制移動軌道154使其不沿著固定軌道152移動。座約束部155包括:凸輪156;凸輪軸157,其沿長度方向形成有凸輪156;以及操作桿158。
凸輪軸157被位於前方一側的前框架159a支撐,並被位於後方一側的後框架159b支撐。凸輪軸157在前框架159a藉助旋轉軸159c以可旋轉的方式固定,並藉助配置於後框架159b的後方的操作桿158以可旋轉的方式固定。
前框架159a和後框架159b形成為與座管150的形狀相同的形狀。前框架159a的前面以與座管150在外觀設計上匹配的形式彎曲形成,而後框架159b的後面可以平整地形成。
圖2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凸輪的剖視圖。
凸輪156形成有多個由直線面構成的接觸端156a~156d。接觸端包括初始接觸端並由4端構成。
參照圖21,在凸輪156的直線面的初始接觸端緊密地接觸固定軌道152的支撐部152b內側面並卡掛的狀態下,以凸輪軸157的中心為基準,在配置於最大高度a位置的直線面形成約束端156a。並且,與約束端156a相鄰地,以凸輪軸157的中心為基準,在比最大高度位置的直線面相對較低的高度b的直線面形成約束解除端156b。
約束解除端156b可以形成在與約束端156a的旋轉方向相對向的相反方向上。
包含與約束端156a和約束解除端156b之兩側相鄰的初始接觸端的直線面形成可接觸並固定於固定軌道152的支撐部152b內側面的第一卡掛端156c及第二卡掛端156d。
圖2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鎖定狀態的剖視圖;圖2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的座調節部的解除鎖定狀態的剖視圖。
參照圖22,隨著操作桿158的操作,凸輪156一起旋轉,同時凸輪156的各階段直線面中約束端156a推動移動軌道154並賦予約束壓力,據此藉助移動軌道154和凸輪156的摩擦力約束移動軌道154,因此完成座部153的位置調節。
參照圖23,隨著操作桿158的操作,凸輪156一起旋轉,同時凸輪156的各階段直線面中的約束端156a經過其與約束解除端156b的拐點時,解除移動軌道154的約束,並且座部153成為可沿前後方向移動的狀態,由此可以調節座部153的位置。
第一卡掛端156c和第二卡掛端156d可以緊密地接觸並固定於固定軌道152的支撐部152b的內側面。
第一卡掛端156c作為初始接觸端,當第一卡掛端156c固定於支撐部152b的內側面時,各階段直線面中約束端156a向移動軌道154的下部底面賦予加壓力。
並且,當第二卡掛端156d固定於支撐部152b的內側面時,各階段直線面中的約束端156a經過其與約束解除端156b的拐點並在約束端156a與移動軌道154之間產生遊隙,因此約束端156a從移動軌道154解除約束。
如此,就座部153的位置調節而言,隨著操作桿158的操作,凸輪156旋轉的同時,凸輪156的某個直線面中的約束端156a加壓移動軌道154的下部底面的同時座部153成為被約束狀態。
並且,隨著操作桿158的操作,凸輪156旋轉的同時,當凸輪156的約束端156a經過其與約束解除端156b的拐點並在約束解除端156b和移動軌道154之間產生操作遊隙時,座部153解除約束的同時可以實現座部153的位置調節。由此,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適當地調節健身腳踏車1的座部153的前後方向位置。
操作桿158根據凸輪軸157的旋轉對座部153的約束及約束解除動作分為兩個階段,可以保證直觀的使用便利性。
由此,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可以藉助座約束部155的凸輪156決定是否約束座部153的前後方向,從而可以改善使用便利性。
尤其,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座調節部151的構成嵌入健身腳踏車1的座管150的內側,可以提高設計完整性。 (第4實施例)
圖24是示出在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1嵌入有行動裝置用之放置架的豎管的立體圖;圖2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行動裝置用放置架之展開豎管的立體圖。
參照圖24,豎管140設置有可以放置行動裝置的放置架200。放置架200以豎管140為基準通過一側的鉸鏈部250旋動。換言之,可以折疊放置架200並展開。折疊放置架200時,在豎管140形成有放置架收容空間部140a,以便放置架200可以嵌入豎管140的內側。
如圖25所示,放置架200包括:主體部210;底座部220;導向支撐部230;覆蓋部;以及鉸鏈部250。
主體部210前面設置有平板形鉸鏈結合部211,以便安放行動裝置。主體部210上部結合有導向支撐部230,下部結合有底座部220。主體部210在安放行動裝置的前面附著有用於防止衝擊及振動吸收、滑動的前面墊400。
底座部220設置為長方體形態,從主體部210下端的鉸鏈結合部211向前方凸出形成。底座部220上面開放,因此行動裝置的下端面可以得到支撐。底座部220的上面延伸附著有前面墊400,前面墊400附著於主體部210的鉸鏈結合部211。
在底座部220可以設置有用於向行動裝置供給充電電源的電源供給部(圖未示出)。電源供給部設置為形成有電源供給電路的印刷電路板(PCB),並可以設置於底座部220的內部。
在底座部220的相對向的上側設置有用於支撐行動裝置的上端面的導向支撐部230。
導向支撐部230和底座部220一樣設置為長方體形態,並從主體部210上端的鉸鏈結合部211向前方凸出形成。
圖26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長度擴展型放置架的立體圖;圖2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長度擴展型放置架的內部構成的立體圖。
參照圖26及圖27,導向支撐部230在下端連接有可伸縮的規定長度的伸縮桿231。伸縮桿231插入至主體部210的內部空間內。在主體部210的內部空間,沿著伸縮桿231的周圍插入有彈性部件232。在插入至主體部210的內部空間的伸縮桿231設置有卡合部231a,隨著伸縮桿231的伸縮動作,使得彈性部件232拉伸或壓縮。
導向支撐部230的下端部接觸主體部210的上端部,當導向支撐部230與底座部220之間的間隔保持最小間隔時,彈性部件232以被卡合部231a壓縮的狀態插入至主體部210的內部空間。相反地,導向支撐部230的下端部向主體部210的上端部上彈性移動,當導向支撐部230與底座部220之間的間隔保持最大間隔時,彈性部件232以被拉伸的狀態插入至主體部210的內部空間。換言之,當導向支撐部230的下端部與主體部210的上端部相接並接觸設置時,彈性部件232為被壓縮狀態。
在導向支撐部230可以設置限制導向支撐部230的上側移動的限位器部(圖未示出),以便可以保持彈性部件232被壓縮的狀態並保持導向支撐部230接觸主體部210的狀態。在導向支撐部230向主體部210的上端部上側彈性移動以保持最大間隔的狀態下,即使縮小其間隔而固定時,限位器部也可以限制上側移動。由此,在主體部210可以選擇放置多種長度的行動裝置。此處,彈性部件232可以是壓縮彈簧。
主體部210通過調節導向支撐部230的高度可以根據行動裝置的長度進行多種調節,但寬度是確定的,超過既定寬度的行動裝置的放置事實上是不可能的。由此,在主體部210的鉸鏈結合部211可以放置6英寸螢幕以下寬度相對較窄的智慧手機之類的行動裝置。
如此,在解除限位器部對導向支撐部230的上側移動的限制的情況下,對壓縮狀態的彈性部件232進行拉伸,同時使得導向支撐部230向上方彈性移動,從而可以保持導向支撐部230向上方擴展的狀態。
如圖27所示,在主體部210的背面形成有由水平板241和垂直板242組合構成的板狀結構的覆蓋部。覆蓋部將形成於豎管140的放置架收容空間部140a以公母形態覆蓋固定。在放置架收容空間部140a形成有凸出框架部300,維持豎管140的側面並放置行動裝置的同時,在嵌入放置架200時發揮輔助功能。
覆蓋部形成為與形成於放置架收容空間部140a兩側的凸出框架部300相對應的倒「U」形態。從放置架200的主體部210的側面邊界向外側延伸的水平板241的寬度與凸出框架部300的寬度相對應。因此,放置架200的主體部210的側面和垂直板242可以與凸出框架部300的內外部側面接觸並擠壓。而且,從放置架200的主體部210的側面邊界向外側延伸的水平板241與凸出框架部300的上面相接並接觸的同時豎管140的上面和主體部210的背面得以維持平行狀態。由此,放置架200形成為不向外部露出的嵌入式結構,從而可以提高健身腳踏車1的外觀。
尤其,在形成於放置架收容空間部140a的凸出框架部300的外部側面,沿凸出框架部300的長度方向形成有具有規定寬度的臺階部320,以便可以擠壓垂直板242使之與豎管140的側面維持平行狀態。
圖2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行動裝置用凸出框架部的放置槽部的立體圖。
參照圖28,在與形成於放置架收容空間部140a兩側的凸出框架部300相對應的兩側形成有沿凸出框架部300的長度方向隔開間隔形成的多個放置槽部310。放置槽部310形成為向凸出框架部300的下方凹陷地形成的槽形態。放置槽部310與底座部220一樣,支撐行動裝置的下端面。
在放置槽部310之用於安放行動裝置的下端面的上面附著有用於防止衝擊、振動、滑動的槽附著墊410。
考慮到在放置槽部310附著有規定厚度的槽附著墊410,因此較佳地,相比於槽附著墊410的厚度,放置槽部310的深度形成更深。因此,即使在放置槽部310附著有槽附著墊410,也可以穩定地支撐行動裝置。
由於放置槽部310是向凸出框架部300的外側敞開而沒有任何障礙物的狀態,因此可以放置超過規定寬度的行動裝置。由此,在放置架200的主體部210的前面方向上,通過放置槽部310可以放置具有6英寸螢幕以上之相對較大寬度的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
圖2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行動裝置用放置架之展開豎管的剖視圖。
參照圖29,放置架200藉由使放置槽部310的位置不同來支撐行動裝置,以便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體型調節行動裝置的視角及放置位置。換言之,藉由調整行動裝置的放置角度,可以使使用者維持最佳視角。
行動裝置放置於各個導向支撐部230、底座部220或放置槽部310的角度大約形成最小120°最大140°的角度。這樣的角度係指在使用者坐在健身腳踏車的座部的狀態下,可以正常觀看行動裝置的螢幕的最大側面角度。由此,使用者透過適當地調節把手143的高度、座部153的高度及座部153的前後方向距離可以維持正常的視角,同時,透過調整行動裝置的放置角度可以維持最佳視角。
圖3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行動裝置用放置架的開放槽部的立體圖。
參照圖30,在豎管140的上面和放置架200的界面形成有開放槽部330,以便使用者可以利用手指或指甲使得放置架200藉助鉸鏈部250旋動。在開放槽部330從豎管140到放置架200的導向支撐部230為止形成傾斜面331。在形成於豎管140的傾斜面331與放置架200的導向支撐部230的界面之間,形成有使用者的手指或指甲可以進入的縫隙,即開放槽部330,而使用者通過該縫隙利用手指或指甲可以輕易地旋動並展開放置架200。
由此,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健身腳踏車1將放置架200實現為嵌入式鉸鏈結構,從而可以提高健身腳踏車的外觀。
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體型將放置架200以多種角度放置,從而可以給使用者提供多種視角。
另外,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可以擴展放置架200的大小以適用多種尺寸的行動裝置,並且在放置行動裝置的部分適用可以使摩擦力最大化的橡膠材料的防滑用墊400、410,從而可以將行動裝置穩定地放置在放置架200。
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健身腳踏車1透過在豎管140與放置架200的界面之間設置開放槽部330,從而可以輕易展開放置架200。
雖然如上所述地參照例示的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本說明書中所揭露的實施例和附圖,顯而易見地,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以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形。同時,在前文中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描述時,即使未明示性記載描述本發明的配置所帶來的作用效果,當然也應認可能夠由相應配置預測到的效果。
1:健身腳踏車 20:座連接部 22:連接主體 24:延伸主體 26:底面 28:軌道槽部 30:移動引導部 32:導向主體 34:軌道凸起 40:殼部 42:殼主體 44:引導凸起 50:移動約束部 52:約束主體 54:開口孔部 56:側面部件 60:引導槽部 62:傾斜引導部 64:直線引導部 70:水平移動部 80:旋轉部 82:旋轉旋鈕 84:螺桿 90:內側移動部 91:中央主體 92:內側孔部 94:下部凸起 96:側面凸起 97:引導傾斜面 110:殼體 111:盤孔部 113:基底部 120:框架部 125:隔片部 126:座殼部 130:踏板 131:旋轉盤 133:驅動軸部 140:豎管 140a:收容空間部 141:豎管桿 142:卡掛部 143:把手 144:顯示部 145:豎管桿托架 145a:操作槽部 145b:限位器 146:第一貫通孔部 147:第二貫通孔部 150:座管 151:座調節部 152:固定軌道 152a:本體部 152b:支撐部 152c:第一軌道部 153:座部 154:移動軌道 154a:第二軌道部 155:座約束部 156:凸輪 156a:約束端 156b:約束解除端 156c:第一卡掛端 156d:第二卡掛端 157:凸輪軸 158:操作桿 159a:前框架 159b:後框架 159c:旋轉軸 160:旋轉軸部 170:飛輪 180:定子 181:鐵芯 182:線圈 200:豎管鎖定部;放置部(圖24、25、28〜30) 210:豎管鎖定桿;主體部(圖25〜29) 211:鉸鏈結合部 213:加壓凸輪部 214:連接臂部 220:豎管推桿部;底座部(圖25、27、29) 221:推桿滑塊 222:推桿面板部 230:豎管約束部;導向支撐部(圖25〜29) 231:約束夾持具部;伸縮桿(圖26、27) 231a:卡合部 232:彈性部件 233:豎管固定桿部 233a:凸緣部 234:豎管彈性部件 235:連桿部 241:水平板 242:垂直板 250:鉸鏈部 300:凸出框架部 310:放置槽部 320:臺階部 330:開放槽部 331:傾斜面 400:前面墊 410:槽附著墊 a,b:高度 D:長度方向 W:寬度方向
20:座連接部
22:連接主體
24:延伸主體
26:底面
30:移動引導部
32:導向主體
34:軌道凸起
40:殼部
42:殼主體
52:約束主體
70:水平移動部
80:旋轉部
82:旋轉旋鈕
84:螺桿
90:內側移動部
91:中央主體
92:內側孔部
94:下部凸起
150:座管
153:座部

Claims (17)

  1. 一種健身腳踏車,包括: 一座連接部,與一座部連接並向該座部的下側延伸; 一移動引導部,位於該座部的下側並引導該座連接部的直線移動; 一移動約束部,位於該座連接部的下側並藉由外力移動來加壓該座連接部的下側並約束該座連接部的移動;以及 一水平移動部,透過輸入的外力沿水平方向移動,並向朝該座連接部的方向加壓該移動約束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座連接部包括: 一連接主體,與該座部連接; 一延伸主體,向該連接主體的下側延伸並位於該移動引導部的內側;以及 一軌道槽部,在該連接主體的兩側面形成有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移動引導部包括: 一導向主體,上側開口,並沿該座連接部的移動方向延伸,且與該座連接部的側面相面對;以及 一軌道凸起,在該導向主體的內側凸出並插入至該軌道槽部中,以引導該座連接部的移動。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移動約束部包括: 一約束主體,位於該座連接部的下側,藉由該水平移動部向上側移動並對該座連接部的底面進行加壓; 一側面部件,從該約束主體的寬度方向兩側向下側延伸;以及 一引導槽部,其在該側面部件形成槽部並與該水平移動部相接。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引導槽部包括: 一傾斜引導部,其逐漸降低該槽部的高度;以及 一直線引導部,連接於該傾斜引導部並在水平方向上形成該槽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水平移動部包括: 一旋轉部,藉由使用者的操作而旋轉;以及 一內側移動部,其齒輪連接於該旋轉部,藉由該旋轉部的旋轉沿直線方向移動,並向朝該座連接部的方向加壓該移動約束部。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旋轉部包括: 一旋轉旋鈕,藉由使用者的操作力而旋轉;以及 一螺桿,其一側固定於該旋轉旋鈕,而另一側插入至該內側移動部的內側,並與該內側移動部的該齒輪連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內側移動部包括: 一內側孔部,為了與該螺桿的齒輪連接而配置螺旋形的齒形; 一中央主體,設置為包圍該內側孔部的外側的形狀,位於該移動約束部的下側;以及 一側面凸起,連接至該中央主體的寬度方向兩側,並配置有與設置於該移動約束部的一傾斜引導部相接的一引導傾斜面, 其中,藉由該引導傾斜面的水平移動,包含該傾斜引導部的該移動約束部沿上下方向移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健身腳踏車,還包括: 一殼部,向該移動引導部的下側延伸,並設置為包圍該移動約束部的外側的形狀, 該殼部包括: 一殼主體,連接至該移動引導部,並設置為上側開口的形狀;以及 一引導凸起,從該殼主體凸出並插入至該內側移動部的下側,且引導該內側移動部的直線移動。
  10. 一種健身腳踏車,包括: 一基底部,與安裝面面接觸; 一座管,向該基底部的上側延伸; 一座連接部,與位於該座管的上側的一座部連接並向該座部的下側延伸; 一移動引導部,位於該座部的下側並引導該座連接部的直線移動; 一移動約束部,位於該座連接部的下側並藉助外力移動,從而對該座連接部的下側進行加壓並約束該座連接部的移動; 一殼部,對該移動引導部和該座管進行連接,並設置為包圍該移動約束部的外側的形狀;以及 一水平移動部,其一側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於該殼部,而另一側位於該移動約束部的內側,透過輸入的外力沿水平方向移動的同時向朝該座連接部的方向加壓該移動約束部。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座連接部包括: 一連接主體,與該座部連接; 一延伸主體,向該連接主體的下側延伸並位於該移動引導部的內側;以及 一軌道槽部,在該連接主體的兩側面形成有槽。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移動引導部包括: 一導向主體,上側開口,並沿該座連接部的移動方向延伸,且與該座連接部的側面相面對;以及 一軌道凸起,在該導向主體的內側凸出並插入至該軌道槽部,以引導該座連接部的移動。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移動約束部包括: 一約束主體,位於該座連接部的下側,藉由該水平移動部向上側移動並對該座連接部的底面進行加壓; 一側面部件,從該約束主體的寬度方向兩側向下側延伸;以及 一引導槽部,其在該側面部件形成槽部並與該水平移動部相接, 該引導槽部包括: 一傾斜引導部,其逐漸降低該槽部的高度;以及 一直線引導部,連接於該傾斜引導部並在水平方向上形成該槽部。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水平移動部包括: 一旋轉部,藉由使用者的操作而旋轉;以及 一內側移動部,其齒輪連接於該旋轉部,藉由該旋轉部的旋轉沿直線方向移動,並向朝該座連接部的方向加壓該移動約束部。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旋轉部包括: 一旋轉旋鈕,向該殼部的外側凸出,並藉由使用者的操作力而旋轉;以及 一螺桿,其一側固定於該旋轉旋鈕,而另一側插入至該內側移動部的內側,並與該內側移動部的該齒輪連接。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該內側移動部包括: 一內側孔部,為了與該螺桿的齒輪連接而配置螺旋形的齒形; 一中央主體,設置為包圍該內側孔部的外側的形狀,位於該移動約束部的下側;以及 一側面凸起,連接至該中央主體的寬度方向兩側,並配置有與設置於該移動約束部的一傾斜引導部相接的一引導傾斜面, 其中,藉由該引導傾斜面的水平移動,包含該傾斜引導部的該移動約束部沿上下方向移動。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健身腳踏車,其中,還包括: 一殼部,向該移動引導部的下側延伸,並設置為包圍該移動約束部的外側的形狀, 該殼部包括: 一殼主體,連接至該移動引導部,並設置為上側開口的形狀;以及 一引導凸起,從該殼主體凸出並插入至該內側移動部的下側,且引導該內側移動部的直線移動。
TW112123215A 2022-07-01 2023-06-20 健身腳踏車 TW2024086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81461 2022-07-01
KR10-2022-0081460 2022-07-01
KR1020220081461A KR20240003639A (ko) 2022-07-01 2022-07-01 모바일기기용 거치대가 장착된 운동 자전거
KR1020220081460A KR20240003638A (ko) 2022-07-01 2022-07-01 운동 자전거
KR1020220081433A KR20240003624A (ko) 2022-07-01 2022-07-01 운동 자전거
KR10-2022-0081433 2022-07-01
KR10-2022-0160700 2022-11-25
KR20220160700 2022-11-25
KR1020230040800A KR20240078283A (ko) 2022-11-25 2023-03-28 헬스 자전거
KR10-2023-0040800 2023-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8628A true TW202408628A (zh) 2024-03-01

Family

ID=8938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3215A TW202408628A (zh) 2022-07-01 2023-06-20 健身腳踏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408628A (zh)
WO (1) WO202400539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6809B2 (en) * 2008-08-15 2010-10-05 Lemond Fitness, Inc.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component of an exercise device
KR200453454Y1 (ko) * 2009-07-31 2011-05-02 김동한 자전거 안장 조절장치
US8827871B2 (en) * 2010-10-06 2014-09-09 Foundation Fitness, LLC Exercise bicycle frame with bicycle seat and handlebar adjustment assemblies
CN210631617U (zh) * 2019-08-01 2020-05-29 厦门康百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车座垫调节结构
CN216636683U (zh) * 2022-02-14 2022-05-31 宁波嘉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动感单车的座椅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5390A1 (ko)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85321B2 (ja) ストレッチャー
TWI640342B (zh) 具有多功能的輪子剎車制動器與過心鎖定機構的運動機
US5944638A (en)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volving a flywheel
US5547444A (en) Multipurpose exercise device
JP5714281B2 (ja) 自転車サドル角度調節装置
TWM400533U (en) Release device for electric pushing rod
US20160263416A1 (en) Exercise machine with multi-function wheel brake actuator and over center locking mechanism
TWM297767U (en) Fitness and exercise machine
TWM482385U (zh) 可供簡易運動之輪椅結構
US20060027995A1 (en) Foldable bicycle
US20060217238A1 (en) Horseback riding fitness machine
TW202408628A (zh) 健身腳踏車
US20180347206A1 (en) Stair assistance device
US20210045499A1 (en) Compact Ratcheting Buckle Mechanism
KR200456510Y1 (ko) 자전거용 보조바퀴 승강장치
US6379285B1 (en)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ethods involving a transformable seat
TW201105545A (en) A clipless pedal for bicycles
KR101521347B1 (ko) 보조 안장과 짐받이가 겸용되는 자전거용 보드
TWI832586B (zh) 自行車之座墊升降調整結構
TW202335704A (zh) 健身腳踏車及其把手高度調節裝置和座椅高度調節裝置
KR20240003624A (ko) 운동 자전거
CN116764173B (zh) 一种高尔夫球包车
CN211130229U (zh) 一种移动鞋柜
TWM263877U (en) Non-rope window curtain controller
TWM640887U (zh) 自行車之座墊升降調整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