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8495A - Jak激酶抑制劑的前藥 - Google Patents

Jak激酶抑制劑的前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8495A
TW202408495A TW112131807A TW112131807A TW202408495A TW 202408495 A TW202408495 A TW 202408495A TW 112131807 A TW112131807 A TW 112131807A TW 112131807 A TW112131807 A TW 112131807A TW 202408495 A TW202408495 A TW 2024084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alkyl
alkylene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pyrid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1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鵬飛
旺 沈
白如珺
丁悅
丁師哲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啟元生物(杭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啟元生物(杭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啟元生物(杭州)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8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8495A/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含JAK抑制劑的前藥、組合物及其用途。特別地,本發明涉及式II所示的化合物、含有本發明化合物的藥物組合物,及其作為JAK抑制劑前藥在治療炎症性疾病和腫瘤相關疾病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JAK激酶抑制劑的前藥
本發明屬藥物化學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關於一種JAK酶抑制劑前藥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 CD),對患者的生活品質有顯著的不利影響。在疾病的活動性階段,常見的IBD症狀包括腹瀉、直腸出血、腹部出血疼痛,體重減輕,疲勞,噁心和嘔吐。2018年,全球有1260萬潰瘍性結腸炎和610萬克羅恩流行病例,預計到2027年,這一數字將分別增加到1350萬和650萬。
雖然存在多種治療方案來誘導和維持IBD患者的疾病緩解,但均都有其局限性。氨基水楊酸類藥物通常在輕度疾病中有效,但在中度和重度疾病中效果並不顯著,而長期使用類固醇維持治療有安全問題(如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神經精神障礙等)。全身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巰基嘌呤、甲氨蝶呤等,在中重度患者中療效一般,長期使用存在感染和淋巴瘤增加的風險。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抗體(例如,英夫利昔單抗和阿達木單抗)需要皮下或靜脈注射,多達三分之一的初次使用者不能充分應答,而另外三分之一有應答的患者會由於產生對藥物的抗性而失去應答。
目前的臨床需求仍未得到滿足,需要一種有效的口服療法來誘導和維持IBD的緩解,並避免慢性系統性免疫抑制引起的安全性問題。將藥物直接作用於腸黏膜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具有適當理化性質的化合物或製劑可以實現對腸道的定向給藥,非活性的前藥在胃腸道轉運過程中經過酶的裂解生成一種活性的母藥是另一種選擇。由於潰瘍性結腸炎(如IL-6、IL-13、IL-15、IL-23和IFNγ)和克羅恩病(如IL-13、IL-15、IL-22、IL-24和IL-27)中許多促炎細胞因子的升高依賴於Janus激酶(JAK)酪氨酸激酶家族的訊號轉導,抑制JAK可能對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治療有益。目前,FDA和EMA已經批准托法替尼(tofacitinib)用於中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烏帕替尼(Upadacitinib)也在2022年3月獲批治療中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並在臨床實驗中表現出對克羅恩病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由於這些藥物會提高癌症、血栓、嚴重心臟事件和死亡的風險,FDA對這些JAK抑制劑發佈了黑框警告。如果選擇性腸道JAK抑制足以達到臨床療效,則可能將JAK抑制劑有益的抗炎症活性與潛在有害的系統暴露分離開來。
因此,臨床上亟需開發新的JAK抑制劑,可以用於治療局部性炎症或局部性免疫疾病,既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避免系統暴露引發的上述毒性。具體來說,開發口服定向給藥,且在最小的全身暴露下,實現治療炎症性腸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的JAK抑制劑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發明提供了JAK抑制劑的前藥,所述前藥被胃腸道中的微生物產生的酶裂解。此裂解將JAK抑制劑定向或局部釋放在胃腸道中,從而增加了胃腸炎症部位處的JAK抑制劑水平以提高療效並最小化系統性暴露於其它部位以減少副作用。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I 其中 X選自CR a或N; W、Z分別獨立地選自O、N、S、NR b或CR c;W和Z不能同時為CR c; R 1選自H、鹵素、CN、C 1-6烷基、C 1-6烷氧基或C 1-6鹵代烷基;所述C 1-6烷基、C 1-6烷氧基和C 1-6鹵代烷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R d取代; R 1’選自H、鹵素、氨基、羥基、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或C 1-6鹵代烷氧基; R 2選自-L 1-ONO 2、-L 1-NHC(=O)-L 2、-L 1-OC(=O)-L 2、-L 1-C(=O)O-L 2;其中, L 1為不存在或C 1-14(較佳C 1-7)二價飽和或不飽和的直鏈或支鏈烴基,所述烴基中的1個、2個或3個亞甲基可任選地且獨立地替換為:-CH(R e)-、-C(R e) 2-、C 3-5亞環烷基、-N(R e)-、-N(R e)C(=O)-、-C(=O)N(R e)-、-N(R e)S(=O) 2-、-S(=O) 2N(R e)-、-O-、-C(=O)-、-OC(=O)-、-C(=O)O-、-S-、-S(=O)-或-S(=O) 2-; 環A選自不存在、C 6-14芳基、5-14員雜芳基、3-14員雜環基或3-14員碳環基;所述C 6-14芳基、5-14員雜芳基、3-14員雜環基和3-14員碳環基可以任選地被1個或多個R f取代。 L 2選自H、OH、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0-6亞烷基-NH(C 1-6烷基)或-C 0-6亞烷基-N(C 1-6烷基) 2;所述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0-6亞烷基-NH(C 1-6烷基)和-C 0-6亞烷基-N(C 1-6烷基) 2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氫、鹵素、-CN、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1-6烷氧基、C 1-6鹵代烷氧基、-OR g、-NR gR h、-ONO 2、-NO 2、-S(=O) 2OR g、-N=CR gR h、-COOR g、-CONHR g、-C 0-6亞烷基-NHC(=O)R g、-C 0-6亞烷基-C(=O)NHR g或-C(=O)NR gR h取代; R 3獨立地選自H、OH、鹵素、氨基、-NR gR h、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或C 1-6鹵代烷氧基; R a、R b、R c分別獨立地選自H、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或C 1-6鹵代烷氧基; R d獨立地選自H、鹵素、CN、-NO 2、OH、NH 2、-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氧代、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2-6炔基、-S-C 1-6烷基、-S(=O)-C 1-6烷基、-S(=O) 2-C 1-6烷基、-S(=O)NH 2、-S(=O)NHC 1-6烷基、-S(=O)N(C 1-6烷基) 2、-C 0-6亞烷基-NHS(=O) 2-C 1-6烷基、-C(=O)-C 1-6烷基、-C(=O)-C 2-6烯基、-C 0-6亞烷基-C 6-14芳基、-C 0-6亞烷基-5-14員雜芳基、-C 0-6亞烷基-C 3-14碳環基或-C 0-6亞烷基-3-14員雜環基;所述-OH、NH 2、-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2-6炔基、-S-C 1-6烷基、-S(=O)-C 1-6烷基、-S(=O) 2-C 1-6烷基、-S(=O)NH 2、-S(=O)NHC 1-6烷基、-S(=O)N(C 1-6烷基) 2、-C 0-6亞烷基-NHS(=O) 2-C 1-6烷基、-C(=O)-C 1-6烷基、-C(=O)-C 2-6烯基、-C 0-6亞烷基-C 6-14芳基、-C 0-6亞烷基-5-14員雜芳基、-C 0-6亞烷基-C 3-14碳環基和-C 0-6亞烷基-3-14員雜環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H、鹵素、CN、-NO 2、OH、NH 2、-COOH、氧代、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1-6烷氧基、C 1-6鹵代烷氧基、-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COO(C 1-6烷基)、-CONH(C 1-6烷基) 、-C 0-6亞烷基-NHC(=O) C 1-6烷基、-C 0-6亞烷基-NHC(=O) C 1-6鹵代烷基、-C 0-6亞烷基-NHC(=O) C 2-6烯基、-CON(C 1-6烷基) 2取代; R e、R f、R g和R h分別獨立地選自H、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0-6亞烷基-NHS(=O) 2-C 1-6烷基、-C(=O)-C 1-6烷基、-C(=O)-C 2-6烯基、-C 0-6亞烷基-C 6-14芳基、-C 0-6亞烷基-5-14員雜芳基、-C 0-6亞烷基-C 3-14碳環基或-C 0-6亞烷基-3-14員雜環基;其中,所述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0-6亞烷基-NHS(=O) 2-C 1-6烷基、-C(=O)-C 1-6烷基、-C(=O)-C 2-6烯基、-C 0-6亞烷基-C 6-14芳基、-C 0-6亞烷基-5-14員雜芳基、-C 0-6亞烷基-C 3-14碳環基和-C 0-6亞烷基-3-14員雜環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H、鹵素、CN、-NO 2、OH、NH 2、-COOH、氧代、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1-6烷氧基、C 1-6鹵代烷氧基、-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COO(C 1-6烷基)、-CONH(C 1-6烷基)、-C 0-6亞烷基-NHC(=O)C 1-6烷基、-C 0-6亞烷基-NHC(=O)C 1-6鹵代烷基、-C 0-6亞烷基-NHC(=O)C 2-6烯基、-CON(C 1-6烷基) 2取代; n選自0、1、2、3或4。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X選自CH或N。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W選自O、N、S、NH或CH;較佳地,W選自CH。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Z選自N、NR b或CR c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Z選自N、NH或CH;較佳地,Z選自NH。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d選自H、OH、鹵素、氨基、CN、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或-NHS(=O) 2-C 1-6烷基;所述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NHS(=O) 2-C 1-6烷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鹵素、CN、OH、NH 2、-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取代。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1選自H或C 1-4烷基;所述C 1-4烷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CN、C 1-6烷氧基、-S-C 1-6烷基或-NHS(=O) 2C 1-6烷基-CN取代。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1選自H、-CH 2-CN、-CH 2-S-CH 3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1’選自H或C 1-3烷基。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1’選自H或CH 3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e選自H、氨基、C 1-4烷基、C 1-4鹵代烷基或C 1-4烷氧基。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e選自H、甲基、乙基、正丙基或異丙基。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L 1選自不存在或C 1-14(較佳為C 1-4)二價飽和或不飽和的直鏈或支鏈烴基;所述烴基中的1個、2個或3個亞甲基可任選地且獨立地替換為:-CH(R e)-、-C(R e) 2-、C 3-5亞環烷基、-N(R e)-、-N(R e)C(=O)-、-C(=O)N(R e)-、-O-、-C(=O)-、-OC(=O)-、-C(=O)O-。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L 1選自不存在、-C 1-6亞烷基-、-C 1-6亞烷基-O-C 1-6亞烷基-、-C 1-6亞烷基-OC(=O)C 1-6亞烷基-、-C 1-6亞烷基-OC(=O)OC 1-6亞烷基-、-C 1-6亞烷基-OC(=O) C 1-6亞烷基-O-、-C 1-6亞烷基-OC(=O)-NR aC 1-6亞烷基-或-C 1-6亞烷基-OC(=O)-NR a-;所述C 1-6亞烷基任選地被1-6個R e取代。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L 1選自不存在、-CH 2-、-CH 2CH 2-、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g、R h分別獨立地選自H、C 1-6烷基、氨基或-COOH。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L 2選自氫、OH、C 1-6烷基、C 2-6烯基、-C 0-6亞烷基-NH(C 1-6烷基)或-C 0-6亞烷基-N(C 1-6烷基) 2;所述C 1-6烷基、C 2-6烯基、-C 0-6亞烷基-NH(C 1-6烷基)和-C 0-6亞烷基-N(C 1-6烷基) 2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氫、鹵素、CN、OH、NH 2、-ONO 2、-COOH、-S(=O) 2OH、-N=C(NH 2) 2、C 1-6烷基或-COO(C 1-6烷基)取代。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L 2選自OH、CH 3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L 2選自OH。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L 2選自CH 3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L 2選自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f選自H、C 1-3烷基。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環A選自不存在或C 6-14芳基;所述C 6-14芳基可以任選地被1個或多個R f取代。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f選自H、C 1-3烷基。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環A選自不存在或C 6-10芳基。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環A選自不存在或苯環。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環A選自不存在或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3選自H、羥基、鹵素、氨基、C 1-3烷基、C 1-3鹵代烷基、C 1-3鹵代烷氧基或C 1-3烷氧基。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3選自H或OH。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n選自1或2。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R 2選自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II化合物: 式II
式II化合物中的X、W、Z、R 1、R 1’、L 1、L 2和環A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III化合物: 式III
式III化合物中的X、W、Z、R 1、R 1’、L 1和L 2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IV化合物: 式IV
式IV化合物中的X、W、Z、R 1、R 1’、L 1和環A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V化合物: 式V
式V化合物中的X、W、Z、R 1、R 1’和L 2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VI化合物: 式VI R 4為C 1-3亞烷基或C 1-3亞烷氧基; R 5為氫或C 1-3烷基; 其中,R 4、R 5任選地被1個或多個R e取代,R e如前述式I中所定義;
式VI化合物中的X、W、Z和R 1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VII化合物: 式VII
式VII化合物中的X、W、Z、R 1、R 1’和L 1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VIII化合物: 式VIII R 5為氫或C 1-3烷基;所述C 1-3烷基任選地被1-6個R e取代,R e如前述式I中所定義; 式VIII化合物中的X、W、Z、R 1和L 2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IX化合物: 式IX
式IX化合物中的X、R 1、R 1’、L 1和環A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X化合物: 式X
式X化合物中的X、R 1、R 1’和L 2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XI化合物: 式XI R 4為C 1-3亞烷基或C 1-3亞烷氧基; R 5為氫或C 1-3烷基; 其中,R 4、R 5任選地被1個或多個R e取代,R e如前述式I中所定義; 式XI化合物中的X和R 1的定義如前述式I所定義。
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式I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所述式I化合物選自: ( R, E)-5-((2-(3-(1-(1-(4-(氰基甲基) 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 吡咯并[2,3- b] 吡啶-2-基) 乙氧基)-3-氧代丙基) 苯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R,E)-5-((4-((((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甲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R,E)-5-((2-((1-(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2-甲基-1-氧代丙烷-2-基)氧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RE)-5-((2-((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R) -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酸乙酯; ( R)-1-(1-(4-(氰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5 -(硝基氧基)戊酸酯; ( R)-1-(1-(4-(氰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二甲基甘氨酸酯; (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D-纈氨酸酯; (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L-纈氨酸酯; (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 )甲基 富馬酸單甲酯; (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硝酸甲酯; 2-(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硝酸乙酯;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E)-5-((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 )-2-羥基苯甲酸; (5-(( E)-(1-((1 r,4 R)-4-(氰甲基) 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 吡咯[2,3- b] 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天冬氨酸;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賴氨酸;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谷氨酸; ( R)-2-(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胺基)-5-((二氨基亞甲基)氨基)戊酸; 2-(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胺基)乙烷-1-磺酸; ( E)-2-羥基-5-((1-(呱啶-1-基)-1,6-二氫咪唑[4,5- d]吡咯并[2,3-b]吡啶-2-基)二氮烯基) 苯甲酸; ( E)-5-((1-(4-(((氰基甲基)磺醯胺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5-(( E)-(1-((1 r,4 r)-4-(氰基甲基)環己基)-1 H-咪唑并[4,5- d]噻吩并[3,2-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5-(( E)-(1-((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1H-呋喃[3,2-b]咪唑并[4,5- d]吡啶-2-基)二氮烯基 )-2-羥基苯甲酸; 1-(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 N-((1-(2-氨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基)-呱啶-4-基)甲基)-1-氰基甲磺醯胺; 2-((1 R,4 R)-4-(2-氨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乙基)環己基)乙腈; 2-(1-(2-氨基-1 H-咪唑并[4,5- d]噻吩并[3,2- b]吡啶-1-基)呱啶-4-基)乙腈;或 2-((1 R,4 R)-4-(2-氨基-1 H-呋喃并[3,2- b]咪唑并[4,5- d]吡啶-1-基)環己基)乙腈。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藥物組合物包含治療有效量的至少一種所述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一種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稀釋劑或賦形劑。
進一步地,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還包含附加治療劑;所述附加治療劑較佳為抗炎藥、免疫調節劑或免疫抑制劑、神經營養因子、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活性劑、用於治療糖尿病的活性劑、用於治療腹瀉的活性劑和/或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活性劑。
本發明還涉及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製備JAK抑制劑藥物中的用途。具體而言,該用途包含JAK抑制劑的前藥,所述前藥在所述用途中通過腸內酶而釋放出JAK抑制劑,較佳JAK1和/或JAK2抑制劑。
本發明還涉及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炎症性疾病和/或腫瘤疾病相關藥物中的用途。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治療炎症性疾病和/或腫瘤性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患者施用治療有效劑量的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所述的藥物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炎症性疾病和/或腫瘤性疾病是由JAK所介導的。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炎症性疾病選自類風濕性關節炎、皮炎、銀屑病、炎症性腸病;所述的腫瘤性疾病選自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細胞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LL)、乳腺導管癌及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炎症性腸病是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進一步較佳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氏病。
定義和說明
上述結構通式中使用的一般化學術語具有通常的含義。
例如,本發明所用的術語“鹵代”和“鹵素”是指氟、氯、溴或碘。較佳的鹵素基團包括氟、氯和溴。
在本發明中,術語“烴鏈”或“烴基”是指飽和或不飽和的、直鏈或支鏈的碳鏈,如烷基、烯基以及炔基。較佳的烴鏈由1-14個碳原子組成,更較佳由1-7個碳原子組成,最較佳1-4個碳原子組成,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丁基,烯丙基等。其中二價“烴鏈”或“烴基”包括亞烷基,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亞甲基(-CH 2-)、1,1-亞乙基(-CH(CH 3)-)、1,2-亞乙基(-CH 2CH 2-)、1,1-亞丙基(-CH(CH 2CH 3)-)、1,2-亞丙基(-CH 2CH(CH 3)-)、1,3-亞丙基(-CH 2CH 2CH 2-)、1,4-亞丁基(-CH 2CH 2CH 2CH 2-)、1,7-亞庚基(-CH 2CH 2CH 2CH 2CH 2CH 2CH 2-)等。
在本發明中,術語“烷基”是指包括直鏈或支鏈的一價飽和烴基,較佳“C 1-8烷基”,更佳“C 1-6烷基”。本文中使用的烷基基團可以任選地被一至多個取代基取代。烷基基團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3-(2-甲基)丁基、2-戊基、2-甲基丁基、新戊基、正己基、2-己基、2-甲基戊基等。類似的,“C 1-6烷基”中的“C 1-6”是指包含有1、2、3、4、5或6個碳原子的直鏈、支鏈或環狀形式排列的基團。
術語“烯基”和“炔基”是指包括直鏈或支鏈的烯基和炔基,較佳“C 2-8烯基”或“C 2-8炔基”,更佳“C 2-6烯基”或“C 2-6炔基”。同樣地,“C 2-6烯基”和“C 2-6炔基”是指含有2、3、4、5、6個碳原子以直鏈或支鏈形式排列的烯基或炔基。
術語“烷氧基”是指前述的直鏈或支鏈烷基的氧醚形式。
術語“鹵代烷基”是指前述的“烷基”被1個或多個鹵素取代。
在本發明中,“一”、“一個”、“該”、“至少一個”和“一個或多個”可互換使用。因此,例如,包含“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的組合物可以被解釋為表示該組合物包括“一種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
在本發明中,通式結構的環中出現的⚪  是指該環具有芳香性。
術語“芳基”,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說明,是指未取代或取代的包括碳原子的單環、並環或稠環芳香基團,所述芳基較佳為C 6-14芳基,所述C 6-14芳基進一步較佳為C 6-10芳基,所述C 6-10芳基進一步較佳為苯基。
術語“雜芳基”是指具有至少一個雜原子環成員(例如,1到4個雜原子,或較佳為1到3個雜原子)的單環或多環(例如稠合雙環)芳香族雜環,所述雜原子選自N、O和/或S。並且其中氮或硫雜原子可任選被氧化,並且氮雜原子可任選被季銨化。雜芳基可以連接在任何雜原子或碳原子上,產生穩定的結構。所述雜芳基較佳為5-10員雜芳基,所述5-10員雜芳基更進一步較佳為5-6員雜芳基。雜芳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噻吩基、呋喃基、咪唑基、異惡唑基、惡唑基、吡唑基、吡咯基、噻唑基、噻二唑基、三唑基、吡啶基、噠嗪基、吲哚基、氮雜吲哚基、吲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苯并異惡唑基、苯并惡唑基、苯并吡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噻二唑基、苯并三唑基腺嘌呤基、喹啉基或異喹啉基。
術語“碳環基”是指飽和的或不飽和的但不具有芳香性的環狀基團。根據其飽和度的特殊水平,分別採用術語“環烷基”、“環烯基”或“環炔基”。單環碳環基基團包括但不限於,環丙烷、環丁烷、環戊烷、環己烷或環己烯等類似基團;多環碳環基包括螺環、稠環、橋環的碳環基。所述碳環基較佳為C 3-14碳環基,所述C 3-14碳環基進一步較佳為C 3-8碳環基,所述C 3-8碳環基更進一步較佳為C 3-6碳環基,所述C 3-8碳環基更進一步較佳為C 5-6碳環基。
術語“環烷基”,是指在環中僅含碳原子的飽和單環和多環系統,並且可以任選地被一至多個取代基取代。多環“環烷基”基團包括橋環、稠環和螺環的環狀系統。環烷基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例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己烯基、螺[3.4]辛基、雙環[2.2.1]庚烷等。所述環烷基較佳為C 3-14環烷基,所述C 3-14環烷基進一步較佳為C 3-8環烷基,所述C 3-8環烷基更進一步較佳為C 3-6環烷基,所述C 3-8環烷基更進一步較佳為C 5-6環烷基。
術語“雜環基”,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說明,是指由碳原子和1-3個選自N、O或S的雜原子組成的未取代或取代的單環和多環系統,並且包括飽和的或不飽和的環狀系統以及具有不飽和部分和/或芳香部分的多環系統。其中氮或硫雜原子可以選擇性地被氧化,並且氮雜原子可以選擇性地被季銨化。該雜環基可以被連接到任何的雜原子或碳原子上以形成穩定的結構。應該理解,多環雜環烷基基團包括稠環、橋環和螺環的環狀系統。所述雜環基較佳為3-14員雜環基,所述3-14員雜環基進一步較佳為3-8員雜環基或5-10員雜環基,所述3-8員雜環基更進一步較佳為3-6員雜環基,所述3-6員雜環基更進一步較佳為5-6員雜環基。本文中使用的雜環烷基基團可以任選地被一至多個取代基取代。這些雜環基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氮雜環丁烷基、吡咯烷基、呱啶基、呱嗪基、氧代呱嗪基、氧代呱啶基、四氫呋喃基、二氧戊環基、四氫咪唑基、四氫噻唑基、四氫惡唑基、四氫吡喃基、嗎啉基、硫代嗎啉基、硫代嗎啉基亞碸、硫代嗎啉基碸基和四氫惡二唑基。
但是,在任何情況下,雜環基和碳環基都不會彼此交叉或相互包含。因此,根據上述定義,如果至少一個全碳環與一個雜環基稠合形成一個二-、多-或螺-環,將仍然定義為雜環基。
另外,如果一個雜芳基與一個雜環基稠和形成一個二-、多-或螺-環,將定義為雜環基而不是雜芳基。
術語“取代的”是指基團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分別被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取代基所取代。典型的取代基包括但不限於鹵素(F、Cl、Br或I)、C 1-8烷基、C 3-12環烷基、-OR 1、-SR 1、=O、=S、-C(O)R 1、-C(S)R 1、=NR 1、-C(O)OR 1、-C(S)OR 1、-NR 1R 2、-C(O)NR 1R 2、CN、硝基、-S(O) 2R 1、-O-S(O 2)OR 1、-O-S(O) 2R 1、-OP(O)(OR 1)(OR 2);其中R 1和R 2獨立地選自-H、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在一些實施例中,取代基獨立地選自包含-F、-Cl、-Br、-I、-OH、三氟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叔丁氧基、-SCH 3、-SC 2H 5、甲醛基、-C(OCH 3)、CN、硝基、-CF 3、-OCF 3、氨基、二甲基氨基、甲硫基、磺醯基和乙醯基的基團。
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是指從藥學上可接受的無毒的堿或酸製備的鹽。當本發明提供的化合物是酸時,可以從藥學上可接受的無毒的堿,包括無機堿和有機堿,方便地製得其相應的鹽。
由於式I所示化合物將作為藥物用途,較優地,使用一定純度,例如,至少為60%純度,比較合適的純度為至少75%,特別合適地純度為至少98%(%是重量比)。
顯然的,一個分子中任何取代基或特定位置的變量的定義是獨立於分子中其他位置的。很容易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現有技術手段及本發明中所述的方法來選擇本發明中的化合物的取代基或取代形式,以獲得化學上穩定且易於合成的化合物。
本發明所述化合物可能含有一個或多個不對稱中心,並可能由此產生非對映異構體和光學異構體。本發明包括所有可能的非對映異構體及其外消旋混合物、其基本上純的拆分對映異構體、所有可能的幾何異構體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上述式I化合物沒有確切定義該化合物某一位置的立體結構。本發明包括式I所示化合物的所有立體異構體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進一步地,立體異構體的混合物及分離出的特定的立體異構體也包括在本發明中。製備此類化合物的合成過程中,或使用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外消旋化或差向異構化的過程中,製得的產品可以是立體異構體的混合物。
當式I所示化合物存在互變異構體時,除非特別聲明,本發明包括任何可能的互變異構體和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及它們的混合物。
當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存在溶劑化物或多晶型時,本發明包括任何可能的溶劑化物和多晶型。形成溶劑化物的溶劑類型沒有特別的限定,只要該溶劑是藥學上可以接受的。術語“組合物”,在本發明中,是指包括包含指定量的各指定成分的產品,以及直接或間接地由指定量的各指定成分的組合生產的任何產品。因此,含有本發明的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以及製備本發明化合物的方法也是本發明的一部分。此外,化合物的一些結晶形式可以多晶型存在,並且此多晶型包括在本發明中。另外,一些化合物可以與水(即水合物)或常見的有機溶劑形成溶劑化物,並且此類溶劑化物也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
本發明提供的藥物組合物包括作為活性組分的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一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及其他可選的治療組分或輔料。儘管任何給定的情況下,最適合的活性組分給藥方式取決於接受給藥的特定的主體、主體性質和病情嚴重程度,但是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包括適於口腔、直腸、局部和不經腸道(包括皮下給藥、肌肉注射、靜脈給藥)給藥的藥物組合物。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方便地以本領域公知的單位劑型存在和藥學領域公知的任何製備方法製備。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採用任何製藥學上的方法製備。一般情況下,這種方法包括使活性組分和組成一個或多個必要成分的載體締合的步驟。一般情況下,所述藥物組合物經由活性組分與液體載體或精細分割的固體載體或兩者的混合物經過統一的密切的混合製得。另外,該產品可以方便地製備成所需要的外觀。
因此,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包括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和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與其他一種或多種具有治療活性的化合物的聯合用藥也包括在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中。 本發明採用的藥物載體可以是,例如,固體載體、液體載體或氣體載體。
前藥的裂解
當與偶氮還原酶在胃腸道中接觸時,本發明化合物中的偶氮鍵將被偶氮還原酶裂解,並且釋放出JAK抑制劑。裂解示例如下: 示例1 示例2
與化合物A3裂解方式類似,化合物A1、A2(參見實施例)可以利用腸內酶(例如,偶氮還原酶)釋放出化合物A13。
本發明化合物可依據文獻中已知的許多製備途徑製得。製備本發明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的實例在以下方案中提供,以下為示例性的通用合成方案:
具體由如下製程步驟製造而成: S1、以II-1為原料,其上的羧基基團被苄基保護生成化合物II-2; S2、化合物II-2的酚羥基被Cbz保護生成化合物II-3; S3、化合物II-3中的硝基經還原成胺基得到化合物II-4; S4、化合物II-4中的胺基經亞硝化再還原後得到化合物II-5; S5、化合物II-6為另一個原料,通過加成反應(如與肼)得到化合物II-7; S6、化合物II-7中的硝基經還原成胺基得到化合物II-8; S7、化合物II-5和化合物II-8經硫羰基結合為化合物II-9; S8、化合物II-9關環,同時脫掉酚羥基的保護基得化合物II-10; S9、化合物II-10脫掉羧基保護基得化合物II-11,可作為終產物或者作為中間體繼續反應; S10、化合物II-11可與胺基或羥基化合物縮合得化合物V。
上述反應的具體過程為:式II-1化合物可以從直接購得,或通過已知的常見合成方法獲得。式II-1的羧酸和酚羥基用保護基保護後得到II-3,硝基可以通過鐵粉、鋅粉、催化氫化、氯化亞錫等還原劑將中間產物II-3轉化成II-4,II-4可以被亞硝基化,HNO 2(NaNO 2加酸獲得),然後在二氯亞錫的作用下還原成II-5。化合物II-6是可以直接購得,或通過已知的常見合成方法獲得。II-6可與肼加成得到化合物II-7,硝基可以通過鐵粉、鋅粉、催化氫化、氯化亞錫等方式進行還原得到II-8。化合物II-5與II-8通過硫羰基二咪唑或硫光氣的作用下得到硫羰基連接的化合物II-9,化合物II-9在縮合劑的作用下(如EDCI,DCC等)環合同時脫掉酚羥基保護基得化合物II-10,然後化合物II-10脫掉羧基保護基得化合物II-11,化合物II-11的羧酸基團可與胺基或羥基化合物縮合生成式V所示化合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上述內容更清楚、明確,本發明將用以下實施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但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未作特別說明的技術手段或方法等為本領域的常規技術手段或方法等。
除非另有說明,本發明所有的一部分和百分比均按重量計算,所有溫度均指攝氏度。
實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試劑均可以從商業來源獲得或通過本領域的常規方法製備得到。
實施例1:化合物A1的合成
( R, E)-5-((2-(3-(1-(1-(4-(氰基甲基) 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 吡咯并[2,3- b] 吡啶-2-基) 乙氧基)-3-氧代丙基) 苯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2-硝基肉桂酸(5.0 g)溶解在100 mL水以及103 mL 2% NaOH中,然後加入10% Pd/C(500 mg)。氫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64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得粗品化合物鄰氨基苯丙酸鈉(6.8 g)。
步驟B:
將化合物鄰氨基苯丙酸鈉(2.0 g)溶解在20 mL水以及60 mL二氯甲烷中,0℃下緩慢加入單過硫酸氫鉀(9.862 g),室溫下攪拌2小時。將反應液用二氯甲烷萃取(2×20 mL),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得粗品化合物鄰亞硝基苯丙酸(1.8g)。
步驟C:
將化合物( R)-2-(1-(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基)呱啶-4-基)乙腈(10.0 g), 4-二甲氨基吡啶(377 mg)以及三乙胺(9.352 g)溶解在100 mL 二氯甲烷中,氮氣保護中,0℃下緩慢加入二羰酸二叔丁酯(6.728 g)。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羧酸叔丁酯(11.6 g,產率88%)。LC-MS: m/z 425.0 [M + H] +.
步驟D:
將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羧酸叔丁酯(1.13 g),粗品化合物鄰亞硝基苯丙酸(1.8 g),二環己基碳二亞胺(1.104 g)以及4-二甲氨基吡啶(33 mg)溶解在50 mL 二氯甲烷中,氮氣保護中,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3-(2-亞硝基苯基)丙醯基)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568 mg,產率37%)。LC-MS: m/z 586.4 [M + H] +.
步驟E:
將化合物5-氨基水楊酸叔丁酯(568 mg)以及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3-(2-亞硝基苯基)丙醯基)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305 mg)溶於10 mL乙酸中。氮氣保護中,室溫條件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E)-5-((2-(3-(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2-丙醯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叔丁酯(695 mg)。LC-MS: m/z 677.4 [M + H] +.
步驟F:
將化合物( R,E)-5-((2-(3-(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2-丙醯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叔丁酯 (695 mg)溶於20 mL二氯甲烷中,加入3 mL三氟乙酸。氮氣保護中,室溫條件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 E)-5-((2-(3-(1-(1-(4-(氰基甲基) 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 吡咯并[2,3- b] 吡啶-2-基) 乙氧基)-3-氧代丙基) 苯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379 mg,產率59%)。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01 (s, 1H), 8.59 (s, 1H), 8.32 (d, J= 2.5 Hz, 1H), 8.00 (dd, J= 8.9, 2.5 Hz, 1H), 7.59 - 7.56 (m, 1H), 7.52 (t, J= 3.0 Hz, 1H), 7.47 - 7.45 (m, 1H), 7.42 - 7.38 (m, 1H), 7.35 - 7.31 (m, 1H), 7.07 (d, J= 8.9 Hz, 1H), 6.73 (dd, J= 3.6, 1.9 Hz, 1H), 6.30 - 6.25 (m, 1H), 3.56 - 3.47 (m, 3H), 3.44 - 3.32 (m, 2H), 3.14 (d, J= 10.5 Hz, 1H), 3.01 (d, J= 10.4 Hz, 1H), 2.76 - 2.71 (m, 2H), 2.55 (d, J= 6.6 Hz, 2H), 2.13–2.00 (m, 1H), 1.97–1.81 (m, 2H), 1.60 (d, J= 6.7 Hz, 3H), 1.55 - 1.32 (m, 2H). LC-MS: m/z 621.4 [M + H] +.
實施例2:化合物A2的合成
( R,E)-5-((4-((((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甲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500 mg)溶解在20 mL二氯甲烷中,加入吡啶(279 mg)以及4-硝基氯甲酸苯酯(594 mg)。將反應液在20 oC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4-硝基苯氧基)羰基)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 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639 mg,產率92%)。
步驟B:
將化合物5-氨基-2-((苄氧羰基)氧基)苯甲酸叔丁酯(1.7 g)溶解在40 mL二氯甲烷中,緩慢滴加間氯過氧苯甲酸(1.709 g)的二氯甲烷(20 mL)溶液,室溫條件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柱純化得化合物叔丁基 5-亞硝基-2-((苄氧羰基)氧基)苯甲酸酯(1.238 g,產率70%)。
步驟C:
將化合物5-氨基-2-((苄氧羰基)氧基)苯甲酸叔丁酯(1.238 g)以及對氨基苄醇(950 mg)溶解在10 mL 醋酸中,室溫下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E)-2 - ((苄氧基羰基)氧基)-5 -((4-(羥甲基)苯基)二氮烯基)苯甲酸叔丁酯(1.167 g,產率72.8%)。LC-MS: m/z 463.1 [M + H] +.
步驟D:
將化合物( E)-2 - ((苄氧基羰基)氧基)-5 -((4-(羥甲基)苯基)二氮烯基)苯甲酸叔丁酯(500 mg),4-二甲氨基吡啶(311 mg),三乙胺(257 mg)以及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4-硝基苯氧基)羰基)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 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784 mg)溶解在10 mL 二氯甲烷中,氮氣保護下,在30 ℃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E)-2-(1-((((4-((3-(叔丁氧基羰基)-4-羥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羰基)乙基)-1-(4-氰基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吡唑[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414 mg,產率64%)。LC-MS: m/z 779.4 [M + H] +.
步驟E:
將化合物( R,E)-2-(1-((((4-((3-(叔丁氧基羰基)-4-羥苯基)二氮烯基)苄基)氧基)羰基)乙基)-1-(4-氰基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吡唑[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410 mg)溶解在10 mL 二氯甲烷中,加入三氟乙酸(3 mL)。在35 ℃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 E)-5-((4-((((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甲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318 mg,產率97%)。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05 (s, 1H), 8.64 (s, 1H), 8.34 (d, J= 2.6 Hz, 1H), 8.09 (dd, J= 8.9, 2.6 Hz, 1H), 7.88 (d, J= 8.4 Hz, 2H), 7.62–7.56 (m, 2H), 7.53 (t, J= 3.1 Hz, 1H), 7.16 (d, J= 8.9 Hz, 1H), 6.76 (dd, J= 3.6, 1.9 Hz, 1H), 6.22 (q, J= 6.6 Hz, 1H), 5.31 (d, J= 2.2 Hz, 2H), 3.61 - 3.50 (m, 3H), 3.25–3.18 (m, 1H), 3.08–3.01 (m, 1H), 2.57 (dd, J= 6.3, 2.8 Hz, 2H), 2.14 - 2.03 (m, 1H), 1.98–1.90 (m, 1H), 1.88–1.80 (m, 1H), 1.74 (d, J= 6.6 Hz, 3H), 1.60–1.49 (m, 1H), 1.45–1.32 (m, 1H). LC-MS: m/z 623.1 [M + H] +.
實施例3:化合物A3的合成
R,E)-5-((2-((1-(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2-甲基-1-氧代丙烷-2-基)氧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5-硝基水楊酸叔丁酯(5.6 g)溶解在50 mL N, N-二甲基甲醯胺中, 0 oC下緩慢加入氫化鈉(730 mg),然後加入溴甲基甲醚(4.095 g)加完之後,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加入50 mL水,用乙酸乙酯萃取(2×50 mL),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洗滌,將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2-甲氧甲醚基-5-硝基苯甲酸叔丁酯(3.5 g,產率52.8%)。
步驟B:
將化合物2-甲氧甲醚基-5-硝基苯甲酸叔丁酯(3.5 g)溶解在50 mL甲醇中,加入10% 鈀/碳(350 mg),氫氣環境下室溫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過濾,旋乾,柱純化得化合物2-甲氧甲醚基-5-氨基苯甲酸叔丁酯(2.753 g,產率89.2%)。
步驟C:
將化合物2-甲氧甲醚基-5-氨基苯甲酸叔丁酯(900 mg)溶解在30 mL 二氯甲烷中,0 oC下緩慢加入間氯過氧苯甲酸(1.165 g)的二氯甲烷(30 mL)溶液,將反應液在0 oC下攪拌1.5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2-甲氧甲醚基-5-亞硝基苯甲酸叔丁酯(439 mg,產率33.6%)。
步驟D:
將化合物2-羥基苯胺(2.0 g)溶解在30 mL N, N-二甲基甲醯胺中,0 oC下緩慢加入咪唑(1.872 g)以及三異丙基氯矽烷(4.593 g),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0 oC下加入水(30 mL), 用乙酸乙酯萃取(3×50 mL),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洗滌,將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2-((三異丙基矽基)氧基)苯胺(3.87 g,產率79.5%)。
步驟E:
將化合物2-甲氧甲醚基-5-亞硝基苯甲酸叔丁酯(439 mg)以及化合物2-((三異丙基矽基)氧基)苯胺(566 mg)溶於乙酸(10 mL)中,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叔丁基 ( E)-2-(甲氧基甲醚基)-5-((2-((三異丙基矽基)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甲酸酯 (341 mg,產率40.3%)。
步驟F:
將化合物( E)-2-(甲氧基甲醚基)-5-((2-((三異丙基矽基)氧基)苯基)二氮烯基)苯甲酸叔丁酯(340 mg)以及氟化銫(301 mg)加入到乙腈(6 mL)中,將反應液在60 oC下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E)-5-((2-羥苯基)二氮烯基)2-(甲氧基甲醚基)-苯甲酸叔丁酯 (211 mg,產率89.1%)。
步驟G:
將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1.0 g),1,3-二環己基碳二亞胺(2.634 g),4-(二甲基氨基)吡啶(78 mg)以及2-溴-2-甲基丙酸(1.18 g)加入到50 mL二氯甲烷中,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 R)-2-(1-((2-溴-2-甲基丙酮酸)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1.134 g,產率83.9%)。
步驟H:
將化合物( E)-5-((2-羥苯基)二氮烯基)2-(甲氧基甲醚基)-苯甲酸酯(200 mg),化合物叔丁基( R)-2-(1-((2-溴-2-甲基丙酮酸)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959 mg)以及碳酸鉀(231 mg)加入到10 mL N, N-二甲基甲醯胺中,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80 oC下攪拌4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 R,E)-2-(1-((2-(2-((3-(叔丁氧羰基)-4-(甲氧基甲醚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2-甲基丙酮酸)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446 mg,產率93.9%)。LC-MS: m/z 851.6 [M + H] +.
步驟I:
將化合物( R,E)-2-(1-((2-(2-((3-(叔丁氧羰基)-4-(甲氧基甲醚基)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2-甲基丙酮酸)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200 mg)溶解在10 mL 二氯甲烷中,加入三氟乙酸(1.0 mL)。在60 oC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 E)-5-((2-((1-(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2-甲基-1-氧代丙烷-2-基)氧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55 mg,產率3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01 (s,1H), 8.61 (s, 1H), 8.32 (d, J= 2.5 Hz, 1H), 7.98 (dd, J= 8.9, 2.5 Hz, 1H), 7.57–7.50 (m, 2H), 7.41 - 7.37 (m, 1H), 7.21–7.06 (m, 3H), 6.75 (dd, J= 3.6, 1.9 Hz, 1H), 6.35 (q, J= 6.6 Hz, 1H), 3.81–3.54 (m, 2H), 3.20 - 3.12 (m, 2H), 2.61 (d, J= 6.5 Hz, 2H), 2.17–2.06 (m, 1H), 1.98–1.89 (m, 2H), 1.69 (d, J= 6.7 Hz, 3H), 1.61–1.52 (m, 8H). LC-MS: m/z 651.3 [M + H] +.
實施例4 化合物A4的合成
RE)-5-((2-((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 R)-1-(4-(氰基甲基)呱啶-1-基)-2-(1-(2-硝基苯氧基)羰基)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368 mg)和苯二胺(337 mg)溶解在5 mL N, N-二甲基甲醯胺中,氫氣保護下,將反應液在80℃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2-(1-((2-氨基苯甲醯胺)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300 mg,產率86%)。
步驟B:
將化合物( R)-2-(1-((2-氨基苯甲醯胺)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150 mg)以及化合物叔丁基 5-亞硝基-2-((苄氧羰基)氧基)苯甲酸酯(144 mg)溶解在10 mL 醋酸中,20℃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E)-2-(1-(((2-((4-((苄氧羰基)氧基)-3-(叔丁氧羰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甲醯基)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84 mg,產率34.8%)。LC-MS: m/z 898.4 [M + H] +.
步驟C:
將化合物( R,E)-2-(1-(((2-((4-((苄氧羰基)氧基)-3-(叔丁氧羰基)苯基)二氮烯基)苯基)氨基甲醯基)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75 mg)溶解在10 mL 二氯甲烷中,加入三氟乙酸(0.5 mL)。在45 ℃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得粗品化合物( R,E)-2-(((苄氧羰基)氧基)-5-((2-(((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苯甲酸(61 mg,產率99%)。
步驟D:
將化合物( R,E)-2-(((苄氧羰基)氧基)-5-((2-(((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苯甲酸(61 mg)溶解在6 mL 二氯甲烷中,加入三乙胺(3.0 mL)。在35 ℃下攪拌72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製備得化合物( RE)-5-((2-((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18 mg,產率3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06 (s, 1H), 9.76 (s, 1H), 8.65 (s, 1H), 8.36 (d, J= 2.5 Hz, 1H), 8.17 (dd, J= 8.9, 2.6 Hz, 1H), 8.07 (d, J= 8.3 Hz, 1H), 7.65 (dd, J= 8.1, 1.5 Hz, 1H), 7.55–7.47 (m, 2H), 7.21–7.17 (m, 1H), 7.08 (d, J= 9.0 Hz, 1H), 6.77 (dd, J= 3.6, 1.9 Hz, 1H), 6.37 (q, J= 6.6 Hz, 1H), 3.62–3.50 (m, 2H), 3.28 – 3.21 (m, 2H), 2.50–2.45 (m, 1H), 2.12–1.91 (m, 2H), 1.79–1.73 (m, 3H), 1.62 - 1.43 (m, 2H). LC-MS: m/z 608.3 [M + H] +.
實施例5 化合物A5的合成
R) -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酸乙酯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50 mg),乙酸酐(120 mg),三乙胺(238 mg)以及4-二甲氨基吡啶(1 mg)溶解在5 mL二氯甲烷中,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R)-2-(1-乙醯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55 mg,產率100%)。
步驟B:
將化合物( R)-2-(1-乙醯氧基乙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55 mg)溶解在6 mL二氯甲烷中,加入三氟乙酸(0.3 mL),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洗滌,乾燥,純化得化合物( R) -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酸乙酯(32 mg,產率74.1%)。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9.80 (s, 1H), 8.81 (s, 1H), 7.42 (dd, J= 3.1, 2.0 Hz, 1H), 6.66 (d, J= 2.5 Hz, 1H), 6.41 (q, J= 6.7 Hz, 1H), 3.82–3.59 (m, 2H), 3.32 – 3.29 (m, 1H), 3.19–3.17 (m, 1H), 2.46 (d, J= 6.6 Hz, 2H), 2.15 - 1.67 (m, 11H). LC-MS: m/z 367.2 [M + H] +.
實施例6 化合物A6的合成
( R)-1-(1-(4-(氰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5 -(硝基氧基)戊酸酯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5-溴戊酸甲酯(2.00 g)溶解在10 mL乙腈中,氮氣氛圍下加硝酸銀(2.61g),70度攪拌2小時。減壓抽濾,收集濾液,減壓蒸除溶劑。將殘餘物用矽膠柱柱層析(石油醚比乙酸乙酯為4:1),得到化合物5-硝酸酯基戊酸甲酯(1.8 g,產率9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4.52 (t, J= 6.3 Hz, 2H), 3.59 (s, 3H), 2.37 (t, J= 7.2 Hz, 2H), 1.73–1.54 (m, 4H).
步驟B:
將化合物5-硝酸酯基戊酸甲酯(1.90 g)溶於20 mL乙腈中,在冰浴,氮氣保護下滴加LiOH(10 mL),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用1N鹽酸中和至pH = 3,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併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抽濾,減壓蒸除溶劑。將殘餘物矽膠柱柱層析(PE比EA為4比1),得到化合物5-硝酸酯基戊酸(1.7 g,產率9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05 (s, 1H), 4.52 (t, J= 6.4 Hz, 2H), 2.35–2.10 (m, 2H), 1.74–1.63 (m, 2H), 1.62– 1.51 (m, 2H).
步驟C:
將化合物5-硝酸酯基戊酸(64 mg)溶解在6 mL二氯甲烷中,在氮氣保護下加氯化亞碸(0.2 mL),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減壓蒸除溶劑,減壓蒸除溶劑,得到化合物5-硝酸酯基戊醯氯粗產物(626 mg)。
步驟D:
將化合物5-硝酸酯基戊醯氯(500 mg)溶解在10 mL二氯甲烷中,在氮氣保護下加化合物叔丁基(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碳酸酯(50 mg),DMAP(2 mg),TEA(36 mg),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減壓蒸除溶劑,矽膠柱柱層析(甲醇比二氯甲烷為1比10),得到化合物叔丁基 ( R)-1-(4-(氰基甲基)呱啶-1-基)-2-(1-((5-硝酸酯基戊醯基)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 2,3- b]吡啶-6(1 H)-羧酸酯(70 mg,產率34%)。
步驟E:
將化合物 ( R)-1-(4-(氰基甲基)呱啶-1-基)-2-(1-((5-硝酸酯基戊醯基)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 2,3- b]吡啶-6(1 H)-羧酸叔丁酯(70 mg)溶解在8 mL二氯甲烷中,在氮氣保護下加三氟乙酸(0.2 mL),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加入硫酸氫鈉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合併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濃縮濾液,矽膠柱柱層析(甲醇比二氯甲烷為1比10),得到化合物( R)-1-(1-(4-(氰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5-硝酸酯基戊酸酯(17 mg,產率30%)。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99 (s, 1H), 8.57 (d, J= 11.0 Hz, 1H), 7.52 (t, J= 2.9 Hz, 1H), 6.75 (s, 1H), 6.30 (q, J= 6.6 Hz, 1H), 4.52 (t, J= 6.2 Hz, 2H), 3.58 (t, J= 11.4 Hz, 2H), 3.18 (d, J= 9.6 Hz, 1H), 3.10 (d, J= 9.9 Hz, 1H), 2.62 (d, J= 6.3 Hz, 2H), 2.41 (dd, J= 13.1, 7.1 Hz, 2H), 2.11 (s, 1H), 1.95 (d, J= 11.4 Hz, 2H), 1.74–1.56 (m, 8H). LCMS ESI(+)m/z:470.3(M+1).
實施例7:化合物A7的合成
( R)-1-(1-(4-(氰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二甲基甘氨酸酯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二甲基甘氨酸(化合物1.2,1.093 g),1,3-二環己基碳二亞胺(2.187 g)以及4-(二甲基氨基)吡啶(43 mg)加入到10 mL二氯甲烷中,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5小時,然後加入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1.5 g),室溫下攪拌16h。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 (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二甲基甘氨酸乙酯)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1.2 g,產率66.7%)。 LC-MS: m/z 510.1 [M + H] +.
步驟B:
將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二甲基甘氨酸乙酯)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1.5 g)加入到10 mL二氯甲烷中,加入三氟醋酸(2.5 mL),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溶液用飽和碳酸氫鈉洗滌,將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製備得化合物( R)-1-(1-(4-(氰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二甲基甘氨酸酯(911 mg,產率75.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14.17 (s, 1H), 8.65 (s, 1H), 7.62 (s, 1H), 6.81 (s, 1H), 6.38 (q, J= 6.6 Hz, 1H), 3.99 (s, 2H), 3.79 - 3.64 (m, 2H), 3.43 (d, J= 9.6 Hz, 1H), 3.22 (d, J= 10.3 Hz, 1H), 2.93 (s, 6H), 2.62–2.43 (m, 2H), 2.27–1.96 (m, 3H), 1.86 - 1.72 (m, 5H). LC-MS: m/z 410.2 [M + H] +.
實施例8:化合物A8的合成
(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D-纈氨酸酯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D-纈氨酸(化合物1,5.0 g)加入到水(30 mL)中,然後加入氫氧化鈉(1.707 g)以及氯甲酸苄酯(8.01 g),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用二氯甲烷(30 mLx2),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得化合物Cbz- D-纈氨酸(9.6 g,產率89.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7.42–7.26 (m, 6H), 5.37–5.22 (m, 1H), 5.20–5.02 (m, 2H), 4.47–4.25 (m, 1H), 2.33–2.07 (m, 1H), 1.12–0.79 (m, 6H).
步驟B:
將化合物Cbz- D-纈氨酸(4.44 g),1,3-二環己基碳二亞胺(3.645 g)以及4-(二甲基氨基)吡啶(86 mg)加入到60 mL二氯甲烷中,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5小時,然後加入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羧酸叔丁酯(3.0 g),室溫下攪拌16h。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2-(( R)-1-(Cbz- D-纈氨酸乙酯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1.96 g,產率42.2%)。 LC-MS: m/z 658.3 [M + H] +.
步驟C:
將化合物2-(( R)-1-(Cbz- D-纈氨酸乙酯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1.96 g)加入到20 mL二氯甲烷中,加入三氟醋酸(4.0 mL),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將溶液用飽和碳酸氫鈉洗滌,將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過柱得化合物(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Cbz- D-纈氨酸乙酯(1.36 g,產率81.8%)。LC-MS: m/z 558.3 [M + H] +.
步驟D:
將化合物(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Cbz- L-纈氨酸乙酯(1.36 g)和鈀/碳(200 mg,10%)加入到20 mL甲醇中,氫氣環境下,將反應液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D-纈氨酸酯(989 mg,產率95.7%)。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10.20 –9.47 (m, 1H), 8.82 (d, J= 31.1 Hz, 1H), 7.42 (t, J= 3.3 Hz, 1H), 6.65 - 6.64 (m, 1H), 6.51–6.39 (m, 1H), 3.80 - 3.66 (m, 2H), 3.43–3.32 (m, 2H), 3.21 -3.15 (m, 1H), 2.46 (d, J= 6.3 Hz, 2H), 2.17–2.04 (m, 4H), 1.85–1.70 (m, 4H), 1.26 - 1.22 (m, 1H), 1.03 - 0.85 (m, 6H).LC-MS: m/z 424.2 [M + H] +.
實施例9:化合物A9的合成
(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L-纈氨酸酯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L-纈氨酸(3.0 g)加入到水(20 mL)中,然後加入氫氧化鈉(1.024 g)以及氯甲酸苄酯(4.81 g),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用二氯甲烷(30 mLx2),合併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得化合物Cbz- L-纈氨酸(5.232 g,產率81.3%)。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7.40-7.27 (m, 6H), 5.11 (s, 2H), 4.44-4.31 (m, 1H), 2.31-2.13 (m, 1H), 1.06 - 0.83 (m, 6H).
步驟B:
將化合物Cbz- L-纈氨酸(3.208 g),1,3-二環己基碳二亞胺(2.634 g)以及4-(二甲基氨基)吡啶(78 mg)加入到30 mL二氯甲烷中,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5小時,然後加入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2.71 g),室溫下攪拌16h。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2-(( R)-1-(Cbz- L-纈氨酸乙酯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2.1 g,產率50%)。 LC-MS: m/z 658.3 [M + H] +.
步驟C:
將化合物2-(( R)-1-(Cbz- L-纈氨酸乙酯基)-1-(4-(氰甲基)呱啶-1-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2.1 g)加入到10 mL二氯甲烷中,加入三氟醋酸(4.0 mL),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將溶液用飽和碳酸氫鈉洗滌,將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過柱得化合物(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Cbz- L-纈氨酸乙酯(1.622 g,產率91.1%)。LC-MS: m/z 558.3 [M + H] +.
步驟D:
將化合物(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Cbz- L-纈氨酸乙酯(1.62 g)和鈀/碳(200 mg,10%)加入到20 mL甲醇中,氫氣環境下,將反應液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L-纈氨酸酯(960 mg,產率78.0%)。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10.55 (s, 1H), 8.82 (d, J= 15.0 Hz, 1H), 7.44 (d, J= 3.5 Hz, 1H), 6.65 (dd, J= 3.5, 1.7 Hz, 1H), 6.50 - 6.42 (m, 1H), 3.81 - 3.57 (m, 2H), 3.43 – 3.32 (m, 2H), 3.19–3.16 (m, 1H), 2.47 - 2.44 (m, 2H), 2.17 - 2.01 (m, 4H), 1.82–1.72 (m, 8H), 1.02 - 0.85 (m, 6H). LC-MS: m/z 424.2 [M + H] +.
實施例10:化合物A10的合成
(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 )甲基 富馬酸單甲酯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羥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300 mg)和氫氧化鈉(85 mg)加入到 N,N-二甲基甲醯胺(10 mL)中,然後加入氯甲基甲硫醚(205 mg),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向反應液中加入水(30 mL),用乙酸乙酯(30 mL)萃取,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甲硫基)甲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262 mg,產率76.5%)。 LC-MS: m/z 485.1 [M + H] +.
步驟B:
將化合物( R)-1-(4-氰甲基呱啶-1-基)-2-(1-(甲硫基)甲氧基)乙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1 H) ) 羧酸叔丁酯(200 mg),氯化亞碸(0.8 mL)加入到10 mL二氯甲烷中,氮氣環境下,將反應液在55 oC下攪拌5小時後旋乾,然後將旋乾的化合物以及 N,N-二異丙基乙胺(213 mg)溶於二氯甲烷中(10 mL),然後加入富馬酸單甲酯(107 mg),室溫下攪拌16h。反應結束後,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過柱純化得化合物( R)-(1-(6- Boc-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甲基富馬酸單甲酯(89 mg,產率38.1%)。 LC-MS: m/z 567.2 [M + H] +.
步驟C:
將化合物( R)-(1-(6- Boc-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甲基富馬酸單甲酯(84 mg)加入到5 mL二氯甲烷中,加入三氟醋酸(0.3 mL),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將溶液用飽和碳酸氫鈉洗滌,將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過柱得化合物(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 )甲基富馬酸單甲酯(8 mg,產率11.6%)。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87 (s, 1H), 7.59 (d, J= 3.7 Hz, 1H), 6.86 (q, J= 15.8 Hz, 2H), 6.66 (d, J= 3.7 Hz, 1H), 6.51 (s, 2H), 5.36–5.26 (m, 2H), 3.82 (s,3H), 3.77 – 3.67 (m, 2H), 3.32 - 3.23 (m, 2H), 2.48 (d, J= 8.0 Hz, 2H),2.18 - 1.97 (m, 2H), 1.73 (d, J= 6.8 Hz, 3H), 1.35 - 1.19 (m, 2H). LC-MS: m/z 467.2[M + H] +.
實施例11:化合物A11的合成
(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硝酸甲酯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4-甲基呱啶-4-羧酸乙酯鹽酸鹽(5.0 g)以及亞硝酸鈉(4.153 g)溶解在100 mL水中,在0 ℃下緩慢滴加乙酸(2.891 g),滴加完成後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用乙酸乙酯萃取(3×100 mL),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得粗品化合物4-甲基-1-亞硝基呱啶-4-羧酸乙酯(5.944 g,產率100%)。
步驟B:
將化合物4-甲基-1-亞硝基呱啶-4-羧酸乙酯(5.944 g)溶解在200 mL四氫呋喃中,在0 oC下緩慢滴加2.5 N四氫鋰鋁溶液(39 mL),滴加完成後,在氮氣保護下,室溫下攪拌3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冷卻至0 oC後緩慢加入水(3.9 mL)淬滅,然後依次加入2N 氫氧化鈉(3.9 mL),水(11.7 mL),將溶液在室溫下攪拌0.5小時,過濾,旋乾得粗品化合物4-甲基-1-氨基呱啶-4-羧酸乙酯(6.6 g,產率100%)。
步驟C:
將化合物4-氯-5-硝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6.96 g),粗品化合物4-甲基-1-亞硝基呱啶-4-羧酸乙酯(6.6 g)以及 N,N-二異丙基乙胺(15.346 g)溶解在100 mL 異丙醇中,氮氣保護下,在85℃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降至室溫,過濾,旋乾,得化合物(4-甲基-1-((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甲醇(6.496 g,產率71.5%)。
步驟D:
將化合物(4-甲基-1-((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甲醇(6.496 g)溶於200 mL二氯甲烷中,0℃下加入三乙胺(3.239 g)以及甲磺醯氯(1.86 g),滴加完成後,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用飽和食鹽水洗滌(3×100 mL),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得粗品化合物(4-甲基-1-((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甲基甲磺酸甲酯(7.3 g,產率99%)。
步驟E:
將化合物(4-甲基-1-((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甲基 甲磺酸甲酯(2.7 g)溶於60 mL乙醇中,然後加入鐵粉(2.333 g)以及氯化銨(1.117 g)的水(6 mL)溶液,在80 oC下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過濾,旋乾,純化得化合物(4-甲基-1-((5-氨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甲基甲磺酸甲酯(2.14 g,產率84%)。
步驟F:
將羥基乙醯胺(799 mg)以及三乙基氧鎓四氟硼酸鹽(2.021 g)溶於20 mL無水四氫呋喃中,在35 oC下攪拌0.5小時,旋乾,然後將旋乾所得化合物與化合物(4-甲基-1-((5-氨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甲基甲磺酸甲酯(600 mg)溶於30 mL乙醇中,在75 oC下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旋乾,純化得粗品化合物(4-(2-羥甲基-6-對甲苯磺醯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基)-1-甲基環己基)甲基甲磺酸甲酯(647 mg,產率100%)。
步驟G:
將化合物(4-(2-羥甲基-6-對甲苯磺醯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基)-1-甲基環己基)甲基甲磺酸甲酯(647 mg)以及20% 甲硫醇鈉(2.5 mL)水溶液溶於10 mL N N-二甲基甲醯胺中,在100 oC下攪拌1小時,反應結束後,向反應液中加入60 mL水,用二氯甲烷萃取(2×60 mL),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純化得化合物(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甲醇(126 mg,產率30.8%)。
步驟H:
將化合物(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甲醇(65 mg)以及氯化亞碸(0.5 mL)溶於50 mL 二氯甲烷中,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先用飽和碳酸氫鈉洗滌,然後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得化合物2-氯甲基-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8 mg,產率99%)。
步驟I:
將化合物2-氯甲基-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68 mg)以及硝酸銀(327 mg)加入到10 mL 乙腈中,在50 oC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過濾,旋乾,製備得化合物(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硝酸甲酯(18 mg,產率24.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10.09 (s, 1H), 8.79 (s, 1H), 7.48 (s, 1H), 6.84 - 6.76 (m, 1H), 5.82 (s, 2H), 3.82–3.66 (m, 2H), 3.06 (d, J= 10.7 Hz, 2H), 2.59 (s, 1H), 2.28 (s, 1H), 2.21 (s, 3H), 2.01–1.68 (m, 4H), 1.38 (s, 3H).LC-MS: m/z 391.2 [M + H] +.
實施例12:化合物A12的合成
2-(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硝酸乙酯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琥珀醯胺酸乙酯(2.067 g)以及三乙基氧鎓四氟硼酸鹽(2.994 g)溶於40 mL無水四氫呋喃中,在35 oC下攪拌2小時,旋乾,然後將旋乾所得化合物與化合物(4-甲基-1-((5-氨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甲基甲磺酸甲酯(800 mg)溶於80 mL乙醇中,在75 oC下攪拌0.5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旋乾,純化得粗品化合物2-(1-(4-甲基-4-(((甲磺醯基)氧基)甲基)環己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酸乙酯(3.6 g,產率100%)。
步驟B:
將化合物2-(1-(4-甲基-4-(((甲磺醯基)氧基)甲基)環己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酸乙酯(1.0 g)溶解在30 mL乙醇中,緩慢加入硼氫化鈉(1.253 g)。然後將反應液在50 oC下攪拌6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2-(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1-乙醇(352 mg,產率37.8%)。
步驟C:
將化合物2-(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1-乙醇(351 mg)以及甲硫醇鈉(3 mL)溶解在10 mL N,N-二甲基甲醯胺中.然後將反應液在80 oC下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向反應液中加入60 mL水,用二氯甲烷萃取(2×60 mL),合併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純化得化合物2-(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1-乙醇(79 mg,產率35.2%)。
步驟D:
將化合物2-(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1-乙醇(79 mg)以及氯化亞碸(0.5 mL)溶於50 mL 二氯甲烷中,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先用飽和碳酸氫鈉洗滌,然後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乾,得化合物2-(2-氯乙基)-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45 mg,產率54.2%)。
步驟E:
將化合物2-(2-氯乙基)-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45 mg)以及硝酸銀(405 mg)加入到30 mL 乙腈中,在50 oC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過濾,旋乾,製備得化合物2-(1-(4-甲基-4-((甲硫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硝酸乙酯(10 mg,產率10%)。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10.00 (s, 1H), 8.72 (s, 1H), 7.44 (s, 1H), 6.79 - 6.71 (m, 1H), 5.05–4.93 (m, 2H), 3.82 - 3.68 (m, 2H), 3.46 (t, J= 6.8 Hz, 2H), 3.01 (d, J= 11.5 Hz, 2H), 2.60 (s, 1H), 2.29 (s, 1H), 2.21 (s, 2H), 1.95–1.66 (m, 4H), 1.38 (s, 2H), 1.22 (d, J= 28.5 Hz, 2H). LC-MS: m/z 405.2 [M + H] +.
實施例13:化合物B1的合成
1-(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4-氯-7-氮雜吲哚(50.01 g)溶解在1 L二氯甲烷中,加入三乙胺(66.34 g)。然後在0 oC下,分別加入對甲苯磺醯氯(64.36 g)和4-二甲氨基吡啶(0.4 g),然後升溫到室溫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減壓蒸除溶劑。得到粗品化合物4-氯-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2,3- b]吡啶(99.8 g,粗品收率99%)。
步驟B:
將化合物4-氯-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2,3- b]吡啶(50.0 g)溶解在600 mL二氯甲烷中。在0 oC下,分別加入四丁基硝酸銨(74.44g)和三氟乙酸酐(53.05g)。然後氮氣保護下室溫反應,攪拌20小時。反應結束後,用500 mL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淬滅,分離有機相,並用1.2L二氯甲烷分兩次萃取水相。合併有機相,分別用適量的水和飽和氯化鈉水溶液洗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旋蒸。旋蒸後得到的漿狀物用80 mL乙酸乙酯超聲打漿,過濾,並用 100 mL乙酸乙酯與石油醚的混合溶劑(體積比3:7)洗滌,乾燥濾餅得到化合物4-氯-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2,3- b]吡啶(30.1 g,收率52%)。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 δ9.08 (s, 1H), 8.26 (d, J= 4.1 Hz, 1H), 8.05 (d, J= 8.4 Hz, 2H), 7.47 (d, J= 8.2 Hz, 2H), 7.09 (d, J= 4.1 Hz, 1H), 2.37 (s, 3H).
步驟C:
將化合物4-氯-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2,3- b]吡啶(6.78 g)、 N, N-二異丙基乙胺(5.40 g)和1-氨基呱啶(2.28 g)加入到250 mL異丙醇中(懸濁液)。在95 oC下,攪拌反應16小時。反應完成後,冷卻至室溫,加入500 mL水,用750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合併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鎂乾燥,過濾,旋蒸純化(二氯甲烷與甲醇體積比40:1)得到化合物5-硝基- N-(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胺(5.02 g,收率64%)。LCMS ESI(+)m/z:416.1(M+1).
步驟D:
將化合物5-硝基- N-(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2,3- b]吡啶-4-胺(4.88 g)加至30 mL 乙醇和10 mL水的混合溶中(懸濁液),然後依次加入氯化銨固體(1.88 g)和鐵粉(1.96 g)。升溫至80 oC,攪拌3小時。反應完成後,過濾反應液,並用50 mL乙酸乙酯洗滌濾渣。濾液加入50 mL水,用240 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合併有機相,用100 mL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抽濾,減壓濃縮濾液得到粗品化合物 N 4 -(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5-二胺(4.01g,粗品收率88%)。LCMS ESI(+)m/z:386.1(M+1).
步驟E:
將化合物 N 4 -(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5-二胺(150 mg)溶解在3 mL 甲醇中,加入溴化氰二氯甲烷溶液(3.0 M,0.19 mL),室溫攪拌16小時。加入1N氫氧化鈉溶液10 mL並攪拌30分鐘,用45 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合併有機相,用30 mL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抽濾,減壓濃縮濾液,矽膠柱柱層析(二氯甲烷和甲醇體積比為20:1)得到化合物1-(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102 mg,收率64%)。LCMS ESI(+)m/z:411.1(M+1).
步驟F:
將化合物1-(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102 mg)溶解在3 mL 乙腈中,加入氫氧化鈉(25 mg),在60 oC條件攪拌反應5小時。反應液加入20 mL水,用45 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合併有機相,用50 mL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減壓濃縮,矽膠柱柱層析(二氯甲烷和甲醇體積比為15:1)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純化得到化合物1-(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17 mg,收率2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 δ12.16 (s, 1H), 8.61 (s, 2H), 8.35 (s, 1H), 7.68 (t, 1H), 6.71 (dd, J= 3.3, 1.7 Hz, 1H), 3.47–3.36 (m, 2H), 3.24–3.13 (m, 2H), 1.91–1.74 (m, 5H), 1.57–1.46 (m, 1H). LCMS ESI(+)m/z:257.1(M+1)。
實施例14:化合物B2的合成
N-((1-(2-氨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基)-呱啶-4-基)甲基)-1-氰基甲磺醯胺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4-氯-5-硝基-1-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22 g)溶解在200 mL異丙醇中,然後加入DIEA (48.5 g) 和(1-氨基呱啶-4-基)甲醇(6.35 g)。將反應液在88℃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液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1-((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2,3- b] 吡啶-4-基) 氨基) 呱啶-4-基)甲醇(27.8 g,產率100%)。LC-MS: m/z 446.30 [M + H] +.
步驟B:
將(1-((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2,3- b] 吡啶-4-基) 氨基) 呱啶-4-基)甲醇(12 g)溶解在400 mL乙醇和80 mL水中,然後加入鐵粉 (12.1 g) 和氯化銨(2890 mg)。將反應液在75℃下攪拌半小時。反應結束後,過濾,濾液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 N 4 -(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5-二胺(10 g,產率89%)。LC-MS: m/z 415.3 [M + H] +.
步驟C:
將化合物 N 4 -(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5-二胺(3.00 g)溶於10 mL DMF中,冰浴下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咪唑(1.47 g)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矽烷(1.63 g)。滴加完畢後,0度攪拌2小時。反應液倒入100 mL水中,用50 mL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併有機相,10 mL飽和食鹽水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濃縮,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比石油醚為1比2)得到化合物 N 4-(4-(((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基)氧基)甲基)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5-二胺(3.70 g,產率97%)。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8.00 (d, J= 8.4 Hz, 2H), 7.81 (s, 1H), 7.43 (d, J= 4.0 Hz, 1H), 7.22 (d, J= 8.1 Hz, 2H), 6.94 (d, J= 4.1 Hz, 1H), 5.20 (s, 1H), 3.48 (d, J= 6.1 Hz, 2H), 3.24 – 3.16 (m, 2H), 2.35 (s, 3H), 2.33 – 2.24 (m, 2H), 1.83 – 1.75 (m, 2H), 1.47 – 1.35 (m, 2H), 0.90 (s, 9H), 0.05 (s, 6H). LCMS ESI(+)m/z:530.0(M+1).
步驟D:
將化合物 N 4-(4-(((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基)氧基)甲基)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5-二胺(3.70 g)懸浮於200 mL甲醇中,室溫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溴化氰(814 mg)。室溫攪拌16小時。減壓蒸除溶劑,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15 mL)、飽和硫代硫酸鈉(15 mL)和甲醇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體積比1比10,100 mL),室溫攪拌15分鐘。分離有機相,用甲醇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50 mL)萃取水相3次。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2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減壓蒸除溶劑,得到化合物1-(4-(((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基)氧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粗產物(3.87g,收率為100%)。LCMS ESI(+)m/z:555.2(M+1).
步驟E:
將化合物1-(4-(((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基)氧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3.87 g) 溶於200 mL甲醇中,室溫下加入三乙胺(3.90 mL)和二碳酸二叔丁酯(1.83 g)。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16小時。減壓濃縮,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比石油醚為1比7)得到化合物1-(4-(((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基)氧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3.03 g,產率66%)。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53 (s, 1H), 8.04 (d, J= 8.4 Hz, 2H), 7.78 (s, 1H), 7.62 (d, J= 4.0 Hz, 1H), 7.26 (d, J= 8.0 Hz, 2H), 6.96 (d, J= 4.0 Hz, 1H), 4.08 – 3.95 (m, 2H), 3.51 (d, J= 5.9 Hz, 2H), 3.11 – 3.02 (m, 2H), 2.36 (s, 3H), 1.89 – 1.79 (m, 2H), 1.69 (s, 9H), 1.54 – 1.37 (m, 3H), 0.91 (s, 9H), 0.06 (s, 6H).
步驟F:
將化合物1-(4-(((叔丁基二甲基甲矽烷基)氧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3.03 g)溶於在120 mL四氫呋喃中,室溫下加入四正丁基氟化銨三水合物(5.84 g)。室溫攪拌2小時。加入250 mL乙酸乙酯,用100 mL水洗滌3次。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3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減壓蒸除溶劑,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比石油醚為3比1)得到化合物叔丁基(1-(羥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氨基甲酸酯(1.14 g,產率46%)。 1H NMR (400 MHz,CDCl 3) δ8.54 (s,1H), 8.08–8.01 (m,2H), 7.79 (s,1H), 7.62 (d, J= 4.0 Hz, 1H), 7.29–7.22 (m, 2H), 6.95 (d, J= 4.0 Hz, 1H), 4.09–3.99 (m, 2H), 3.63–3.54 (m, 2H), 3.13–3.04 (m, 2H), 2.36 (s, 3H), 1.95–1.86 (m, 2H), 1.69 (s, 9H), 1.63–1.54 (m, 1H), 1.54–1.41 (m, 2H), 1.41–1.32 (m, 1H). LCMS ESI(+)m/z:555.2(M+1).
步驟G:
在冰浴冷卻和氮氣保護下向50 mL甲苯中加入化合物叔丁基(1-(羥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氨基甲酸酯(1.10 g),DPPA(2.24 g)和DBU(2.48 g)。升溫到100 oC,攪拌2小時。減壓濃縮反應液,將所得殘餘物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得到化合物1-(4-(甲基疊氮)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647 mg,產率68%)。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53 (s, 1H), 8.10 (d, J= 8.4 Hz, 2H), 7.76 (d, J= 4.1 Hz, 1H), 7.25 (d, J= 8.4 Hz, 2H), 6.64 (d, J= 4.1 Hz, 1H), 5.17 (s, 2H), 3.52 – 3.42 (m, 2H), 3.34 (d, J= 6.4 Hz, 2H), 3.20 – 3.12 (m, 2H), 2.35 (s, 3H), 2.04 – 1.97 (m, 2H), 1.67 – 1.54 (m, 3H). LCMS ESI(+)m/z:466.2(M+1).
步驟H:
將化合物1-(4-(甲基疊氮)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胺(525 mg)溶於在30 mL 二氯乙烷中,加入二碳酸二叔丁酯(1.23 g),三乙胺(571 mg) 和4,4-二甲氨基吡啶(138 mg)。室溫攪拌1小時。減壓濃縮反應液,將所得殘餘物矽膠柱柱層析(石油醚比乙酸乙酯為4比1),得到化合物叔丁基(1-(4-(甲基疊氮)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叔丁氧羰基)氨基甲酸酯(647 mg,產率68%)。LCMS ESI(+)m/z:666.2(M+1).
步驟I:
將化合物叔丁基(1-(4-(甲基疊氮)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叔丁氧羰基)氨基甲酸酯(235 mg)溶於25 mL甲醇,氮氣保護下加入10%鈀碳(40 mg)。置換氫氣。室溫氫氣氛圍下攪拌16小時。抽濾,5 mL甲醇洗滌。減壓濃縮濾液,得到化合物叔丁基(1-(4-氨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叔丁氧羰基)氨基甲酸酯粗產物 (145 mg,產率64%)。LCMS ESI(+)m/z:640.3(M+1).
步驟J:
將化合物叔丁基(1-(4-氨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叔丁氧羰基)氨基甲酸酯(70 mg)溶於在5 mL 二氯甲烷中,在0℃和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三乙胺(33 mg)和氰基甲磺醯氯(23 mg)。0 oC攪拌2小時。反應液用矽膠柱柱層析(石油醚比乙酸乙酯為1比1),得到化合物叔丁基(叔丁氧基羰基)(1-(4-(((氰甲基)磺醯氨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氨基甲酸酯(70 mg,產率89%)。LCMS ESI(+)m/z:718.2(M+1).
步驟K:
將化合物叔丁基(叔丁氧基羰基)(1-(4-(((氰甲基)磺醯氨基)甲基)呱啶-1-基)-6-對甲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氨基甲酸酯(70 mg)溶於在3 mL 二氯甲烷中,在0℃和氮氣保護下加入4 N的鹽酸二氧六環溶液(2.5 mL)。室溫攪拌3小時。減壓濃縮反應液,得到化合物 N-((1-(2-氨基-6-甲矽烷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基)-呱啶-4-基)甲基)-1-氰基甲磺醯胺粗產物直接用於下一步。
步驟L:
將化合物 N-((1-(2-氨基-6-甲矽烷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基)-呱啶-4-基)甲基)-1-氰基甲磺醯胺粗產物懸浮於在3 mL 甲醇中,加入2 N氫氧化鈉溶液(1 mL)。35度攪拌16小時。用1 N HCl調至pH = 7。減壓蒸除甲醇。殘餘物用製備薄層層析純化(甲醇比二氯甲烷為1比10),得到化合物 N-((1-(2-氨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基)-呱啶-4-基)甲基)-1-氰基甲磺醯胺(2 mg,產率5%)。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51 (s, 1H), 8.29–8.01 (m, 2H), 7.46–7.34 (m, 1H), 6.47 (dd, J= 3.3, 1.8 Hz, 1H), 6.24 (s, 2H), 4.81 (s, 2H), 3.53–3.42 (m, 2H), 3.11–2.97 (m, 4H), 2.04–1.95 (m, 1H), 1.94–1.87 (m, 2H), 1.60–1.49 (m, 2H). LCMS ESI(+)m/z:389.0(M+1).
實施例15:化合物B3的合成
2-((1 R,4 R)-4-(2-氨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乙基)環己基)乙腈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 N 4 -(呱啶-1-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5-二胺(700 mg)懸浮於甲醇(100 mL)中,室溫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溴化氰(199 mg)。室溫攪拌16小時。減壓蒸除溶劑,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10 mL),飽和硫代硫酸鈉溶液(10 mL)和甲醇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體積比1比10,40 mL),室溫攪拌15分鐘。分離有機相,用甲醇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20 mL)萃取水相3次。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1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減壓蒸除溶劑,得到化合物2-((1 R,4 R)-4-(2-氨基-6-(苯磺醯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4,5- b](6 H)-乙基)環己基)乙腈粗產物(740 mg,收率為100%)。LCMS ESI(+)m/z:435.2(M+1).
步驟B:
將化合物2-((1 R,4 R)-4-(2-氨基-6-(苯磺醯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4,5- b](6 H)-乙基)環己基)乙腈(100 mg)懸浮於在6 mL 甲醇中,加入2 N氫氧化鈉溶液(1.5 mL)。室溫攪拌16小時。用1 N HCl調至pH = 7。減壓蒸除甲醇,反向高效液相製備,得到化合物2-((1 R,4 R)-4-(2-氨基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1(6 H)-乙基)環己基)乙腈(35 mg,產率52%)。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47 (s, 1H), 8.13 (s, 1H), 7.44–7.26 (m, 1H), 6.55 (dd, J= 3.3, 1.6 Hz, 1H), 6.21 (s, 2H), 4.49–4.26 (m, 1H), 2.59 (d, J= 5.8 Hz, 2H), 2.40–2.25 (m, 2H), 2.06–1.92 (m, 3H), 1.89–1.79 (m, 2H), 1.47–1.31 (m, 2H).LCMS ESI(+)m/z:295.2(M+1).
實施例16:化合物B4的合成
2-(1-(2-氨基-1 H-咪唑并[4,5- d]噻吩并[3,2- b]吡啶-1-基)呱啶-4-基)乙腈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在250 mL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CuI(3.6 g),L-脯氨酸(4.4 g),碳酸鉀(39.6 g),化合物3-碘噻吩(20 g),濃氨水(8.7 g)。氮氣下室溫攪拌24小時。將反應液過濾,濾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合併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鎂乾燥,旋乾,將所得殘餘物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和石油醚=15%),得到化合物3-氨基噻吩(9 g,95%)。
步驟B:
將2,2-二甲基-1,3-二惡烷-4,6-二酮(14.4 g)溶解在200 mL異丙醇中,然後加入原甲酸三乙酯(45 mL.400 mmol),100度攪拌反應1小時,冷卻到室溫,有白色固體析出,直接投入下一步。加入化合物3-氨基噻吩(10 g),加入異丙醇,回流半個小時。冷卻到室溫有大量白色固體析出,過濾得到化合物2,2-二甲基-5-((噻吩-3-基氨基)亞甲基)-1,3-二惡烷-4,6-二酮(3 g,產率12%)。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38 (d, J= 14.7 Hz, 1H), 8.49 (d, J= 14.7 Hz, 1H), 7.69 (dd, J= 3.2, 1.4 Hz, 1H), 7.62 (dd, J= 5.2, 3.2 Hz, 1H), 7.44 (dd, J = 5.2, 1.5 Hz, 1H), 1.66 (s, 6H). LCMS ESI(+)m/z:196.0 (M+1-58)
步驟C:
在50 mL圓底燒瓶加入二苯醚,將反應溶劑加熱到250℃,將化合物2,2-二甲基-5-((噻吩-3-基氨基)亞甲基)-1,3-二惡烷-4,6-二酮(3.00 g)加到體系中,250℃反應30分鐘,冷卻到室溫,過濾得到白色固體化合物噻吩并[3,2- b]吡啶-7-醇(1.2 g,產率68%)LCMS ESI(+)m/z:152.0(M+1)
步驟D:
將化合物噻吩并[3,2- b]吡啶-7-醇(900 mg)溶解在丙酸(20 mL),氮氣氛圍下加熱到110℃,然後加入4.8 ml發煙硝酸,150℃反應1小時,冷卻到室溫,加入乙醚,過濾得到固體,然後用水洗,減壓乾燥得到化合物6-硝基噻吩并[3,2- b]吡啶-7-醇(700 mg,產率60%)。LCMS ESI(+)m/z:197.0(M+1).
步驟E:
將化合物6-硝基噻吩并[3,2- b]吡啶-7-醇(600 mg)加到三氯氧磷(25 mL)中,在氮氣氛圍下加熱到110度反應1小時,減壓蒸除溶劑,然後加入二氯甲烷和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分離有機相,合併有機相,有機相用水洗三次,然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減壓蒸除溶劑,得到化合物7-氯-6-硝基噻吩并[3,2- b]吡啶(483 mg,產率75%)。LCMS ESI(+)m/z:215.0(M+1).
步驟F:
將化合物7-氯-6-硝基噻吩并[3,2- b]吡啶(480 mg)溶解在異丙醇(15 mL)中,加入2-(1-氨基呱啶-4-基)乙腈(471 mg)和二異丙基乙胺(1 mL)在90℃反應2小時後,冷卻到室溫有大量固體析出,過濾得到黃色固體,減壓乾燥得到化合物2-(1 -((6-硝基噻吩并[3,2- b]吡啶-7-基)氨基)呱啶-4-基)乙腈(600 mg,產率8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9.30 (s, 1H), 9.24 (d, J= 8.5 Hz, 1H), 7.86 (d, J= 5.5 Hz, 1H), 7.51 (d, J= 5.5 Hz, 1H), 4.21 (m, J= 14.9, 7.3 Hz, 1H), 2.39 (d, J= 6.2 Hz, 2H), 2.05 (d, J= 12.9 Hz, 2H), 1.91–1.73 (m, 1H), 1.52 (ddd, J= 41.0, 19.4, 8.4 Hz,5H).
步驟G:
將化合物2-(1 -((6-硝基噻吩并[3,2- b]吡啶-7-基)氨基)呱啶-4-基)乙腈(200 mg) 溶解到乙醇(100 ml)中,加入飽和氯化銨溶液和Fe(353 mg),在氮氣條件下75℃反應30分鐘,反應結束後趁熱過濾,濃縮濾液,將所得殘餘物矽膠柱柱層析(甲醇比二氯甲烷為1比10)得到化合物2-(1-((6-氨基噻吩并[3,2- b]吡啶-7-基)氨基)呱啶-4-基)乙腈(180 mg,產率98%)。LCMS ESI(+)m/z:288.2(M+1)
步驟H:
將化合物2-(1-((6-氨基噻吩并[3,2- b]吡啶-7-基)氨基)呱啶-4-基)乙腈(72 mg)溶解到甲醇(5 ml)中,加入溴化氰(53 mg)。在氮氣氛圍下室溫攪拌16小時。減壓蒸除溶劑,加入飽和碳酸氫鈉溶液(5 mL),飽和硫代硫酸鈉(5 mL)和甲醇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體積比1比10,10 mL),室溫攪拌15分鐘。分離有機相,用甲醇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10 mL)萃取水相3次。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1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減壓蒸除溶劑。將所得殘餘物矽膠柱柱層析(甲醇比二氯甲烷為1比10)得到產物2-(1-(2-氨基-1氫-咪唑并[4,5- d]噻吩并[3,2- b]吡啶-1-基)呱啶-4-基)乙腈(11 mg,產率15%)。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8.52 (s, 1H), 7.78 (d, J= 5.5 Hz, 1H), 7.51 (d, J= 5.5 Hz, 1H), 6.70 (s, 2H), 4.59–4.33 (m, 1H), 2.61 (d, J= 5.8 Hz, 2H), 2.44–2.32 (m, 2H), 2.00 (d, J= 11.8 Hz, 2H), 1.92 (d, J= 10.9 Hz, 2H), 1.48–1.32 (m, 2H). LCMS ESI(+)m/z:313.2(M+1).
實施例17:化合物B5的合成
2-((1 R,4 R)-4-(2-氨基-1 H-呋喃并[3,2- b]咪唑并[4,5- d]吡啶-1-基)環己基)乙腈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500 ml 單口瓶,加入2-溴-3-羥基吡啶 (25 g),三甲基乙炔基矽 (17 g) ,碘化亞銅(2.74 g, 14.4 mmol), 雙三苯基膦二氯化鈀(2.0 g)和1,4-二氧六環 (200 ml),體系用氮氣置換3次後,室溫攪拌30min,加入三乙胺(43.6 g),體系在65℃和氮氣保護下反應6小時。冷卻至室溫,減壓抽濾,濾餅30 ml甲基叔丁基醚洗滌,濾液用400 ml水洗滌,水相用400 ml 甲基叔丁基醚萃取2次,合併後的有機相用1L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旋乾得到粗品,所得粗品加入200 ml石油醚,打漿30min,過濾,濾餅用30 ml石油醚洗滌2次,濾液旋乾後得到化合物2-(三甲基矽基)呋喃并[3,2- b]吡啶(23.3 g, 收率:8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53 (dd, J= 4.7, 1.1 Hz, 1H), 7.75 (dt, J= 8.3, 1.1 Hz, 1H), 7.19 (dd, J= 8.3, 4.7 Hz, 1H), 7.15 (d, J= 1.0 Hz, 1H), 0.38 (s, 9H).
步驟B: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1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2-(三甲基矽基)呋喃并[3,2- b]吡啶(36.6 g)和二氯甲烷 (400 ml),室溫下加入(70%)間氯過氧苯甲酸(76.9 g),室溫下反應過夜。反應結束,過濾,濾餅用20 ml二氯甲烷洗滌2次,合併後的濾液分別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旋乾得到化合物2-(三甲基甲矽烷基)呋喃并[3,2- b]吡啶4-氧化物(41.4 g,粗品)。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18 (d, J= 6.3 Hz, 1H), 7.45 (d, J= 8.4 Hz, 1H), 7.40 (d, J= 0.7 Hz, 1H), 7.15 (dd, J= 8.4, 6.3 Hz, 1H), 0.38 (s, 9H).
步驟C: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500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2-(三甲基甲矽烷基)呋喃并[3,2- b]吡啶4-氧化物粗品(41.4 g)和甲苯 (150 ml),0℃下緩慢滴加150 ml三氯氧磷,滴畢,體系升溫至95℃反應3小時。反應結束,體系降至室溫,旋乾,所得殘渣加入300 ml水稀釋,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調節pH=8,體系用分別用500 ml甲基叔丁基醚萃取3次,合併後的濾液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旋乾得到粗品。粗品用矽膠柱純化(洗脫劑為:乙酸乙酯:石油醚=1:10)得到化合物2-(三甲基矽基)-7-氯呋喃并[3,2- b]吡啶(20.7 g,收率:46%)。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40 (d, J= 5.2 Hz, 1H), 7.21 (d, J= 5.2 Hz, 1H), 7.17 (s, 1H), 0.40 (s, 9H).
步驟D: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500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2-(三甲基矽基)-7-氯呋喃并[3,2- b]吡啶(20.7 g)和四氫呋喃 (150 ml),室溫下加入150 ml氫氧化鈉(18 g) 水溶液,加畢,體系升溫至50℃反應1小時。反應結束,體系降至室溫,溶劑旋乾,所得水溶液分別用200 ml甲基叔丁基醚萃取3次,合併後的濾液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旋乾得化合物7-氯呋喃并[3,2- b]吡啶(11.8 g,收率:84%)。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46 (d, J= 5.2 Hz, 1H), 7.92 (d, J= 2.3 Hz, 1H), 7.28 (d, J= 5.2 Hz, 1H), 7.05 (d, J= 2.3 Hz, 1H).
步驟E: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500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5(10.8 g)和甲醇 (200 ml),室溫下加入100 ml氫氧化鈉(42.6 g) 水溶液,加畢,體系升溫至75℃反應過夜。反應結束,體系降至室溫,溶劑旋乾,所得溶液加100 ml 水稀釋,分別用200 ml二氯甲烷萃取2次,合併後的濾液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旋乾得化合物7-甲氧基呋喃并[3,2- b]吡啶(5.6 g,收率:53.3%)。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43 (s, 1H), 7.80 (d, J= 2.2 Hz, 1H), 6.97 (d, J= 2.2 Hz, 1H), 6.76 (d, J= 5.5 Hz, 1H), 4.08 (s, 3H).
步驟F: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25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7-甲氧基呋喃并[3,2- b]吡啶(5.0 g),氫溴酸的醋酸溶液 (10 ml)和水(4 ml),125℃下反應過夜。反應結束,體系降至室溫,溶劑旋乾,所得殘渣加50 ml 甲苯溶解,再次旋乾,重複3次,得到7.2 g 粗品,粗品經C18反相柱純化,洗脫劑:甲醇:水(0.1% 氨水)體系,100%水洗脫得到化合物7-羥基呋喃并[3,2- b]吡啶(3.1 g,收率:46.5%)。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8.60 (d, J= 2.2 Hz, 1H), 8.54 (d, J= 6.9 Hz, 1H), 7.31 (d, J= 2.2 Hz, 1H), 7.14 (d, J= 6.8 Hz, 1H).
步驟G: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50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7-羥基呋喃并[3,2- b]吡啶(1.5 g)和二氯甲烷 (15 ml),零℃下加入四丁基硝酸銨(10 g) 和三氟乙酸酐(11.6 g),體系室溫下反應過夜。反應結束,體系加50 ml 水稀釋,分別用50 ml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併後的濾液分別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和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旋乾得粗品,粗品用正相柱分離(乙酸乙酯:石油醚=50%)得到化合物呋喃并[3,2- b]吡啶-7-基硝酸酯(540 mg,收率:27%)。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59 (d, J= 8.7 Hz, 1H), 7.83 (d, J= 2.1 Hz, 1H), 7.37 (d, J= 2.1 Hz, 1H), 6.43 (d, J= 8.7 Hz, 1H).
步驟H: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50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呋喃并[3,2- b]吡啶-7-基硝酸酯(430 mg)和丙酸 (15 ml),室溫下加入發煙硝酸(551 mg),125 ℃下反應30分鐘。反應結束,體系降至室溫,加50 ml甲基叔丁基醚稀釋,過濾,固體用分別3 ml甲基叔丁基醚洗滌2次,得到化合物6-硝基呋喃并[3,2- b]吡啶-7-醇(220 mg,收率:37.5%)。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3.12 (s, 1H), 9.01 (s, 1H), 8.22 (d, J= 2.1 Hz, 1H), 6.95 (d, J= 2.1 Hz, 1H).
步驟I: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25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6-硝基呋喃并[3,2- b]吡啶-7-醇(356 mg)和DCE (12 ml),室溫下加入三氯氧磷(4.2 ml),體系95℃下反應2小時。反應結束,體系降至室溫,溶劑旋乾,加10 ml 水稀釋,並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調節pH = 7至8,水相分別用50 ml甲基叔丁基醚萃取3次,合併後的濾液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旋乾得到黃色固體化合物7-氯-6-硝基呋喃并[3,2- b]吡啶(287 mg,收率:73.2%)。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9.22 (s, 1H), 8.16 (d, J= 2.2 Hz, 1H), 7.17 (d, J= 2.2 Hz, 1H).
步驟J: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10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7-氯-6-硝基呋喃并[3,2- b]吡啶(70 mg),2-((1 r,4 r)-4-氨基環己基)乙腈(74.4 mg)和叔丁醇 (5 ml),室溫下加入DIPEA(100 mg),體系135℃下反應過夜。反應結束,反應液旋乾得粗品,粗品用正相柱分離(乙酸乙酯:石油醚=50%)得到黃色固體化合物2-((1 r,4 r)-4-((6-硝基呋喃并[3,2- b]吡啶-7-基)氨基)環己基)乙腈(55 mg,收率:51.8%)。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9.05 (s, 1H), 8.49–8.39 (m, 2H), 7.14 (d, J= 2.2 Hz, 1H), 4.33–4.21 (m, 1H), 2.53 (d, J= 6.4 Hz, 2H), 2.11 (d, J= 9.7 Hz, 2H), 1.87 (d, J= 11.9 Hz, 2H), 1.74–1.64 (m, 1H), 1.61–1.49 (m, 2H), 1.33–1.25 (m, 2H).
步驟K: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50 ml 單口瓶,加入化合物2-((1 r,4 r)-4-((6-硝基呋喃并[3,2- b]吡啶-7-基)氨基)環己基)乙腈(55 mg)和甲醇 (10 ml),室溫下加入鈀碳(25 mg,含量60%),體系氫氣置換3次,在一個氫氣球壓力下反應30分鐘。反應結束,反應液在矽藻土助濾下過濾,濾餅用3ml甲醇洗滌,合併濾液旋乾得到化合物2-((1 r,4 r)-4-((6-氨基呋喃并[3,2- b]吡啶-7-基)氨基)環己基)乙腈(43 mg,收率:86.5%)。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7.87 (d, J= 2.3 Hz, 1H), 7.75 (s, 1H), 6.73 (d, J= 2.3 Hz, 1H), 4.91 (d, J= 9.1 Hz, 1H), 4.59 (s, 2H), 3.97–3.85 (m, 1H), 2.00 (d, J= 9.4 Hz, 2H), 1.83 (d, J= 12.1 Hz, 2H), 1.67–1.59 (m, 1H), 1.37–1.16 (m, 6H).
步驟L:
取一個乾燥潔淨的25 ml小瓶,加入化合物2-((1 r,4 r)-4-((6-氨基呋喃并[3,2- b]吡啶-7-基)氨基)環己基)乙腈(33 mg)和甲醇(5 ml),室溫下加入溴化氰(14.3 mg),體系室溫下反應過夜。反應結束,反應液加20 ml水,水相分別用30 ml二氯甲烷萃取3次,合併後的濾液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濾液旋乾得到粗品40 mg,粗品用高壓液相製備(0.05% 氨水體系)得到白色固體化合物2-((1 R,4 R)-4-(2-氨基-1 H-呋喃并[3,2- b]咪唑并[4,5- d]吡啶-1-基)環己基)乙腈(3.8 mg,收率:10.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72 (s, 1H), 7.80 (d, J= 2.2 Hz, 1H), 7.09 (d, J= 2.2 Hz, 1H), 4.84 (s, 2H), 4.17–4.03 (m, 1H), 2.54–2.44 (m, 2H), 2.43 (d, J= 6.1 Hz, 2H), 2.16–2.02 (m, 5H), 1.47 (d, J= 12.8 Hz, 2H). ESI(+)m/z:296.7 (M+1).
實施例18:化合物B6的合成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5-硝基水楊酸(5.00 g)溶解在60 mL DMF中,室溫下加入KHCO 3(3.01 g)和溴化苄(5.14 g)。室溫攪拌16小時,減壓濃縮。倒入水(50 mL)中,乙酸乙酯(100 mL),分離有機相。用乙酸乙酯(30 mL)萃取2次。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1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抽濾,減壓濃縮,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比石油醚為1比9),得到化合物2-羥基-5-硝基苯甲酸苄酯(5.84 g,產率78%)。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60 (s,1H), 8.54 (d, J= 2.9 Hz,1H), 8.33 (dd, J= 9.2, 3.0 Hz,1H), 7.51 (dd, J= 7.7, 1.1 Hz,2H), 7.47–7.34 (m,3H), 7.18 (d, J= 9.2 Hz, 1H),5.40 (s,2H).
步驟B:
將2-羥基-5-硝基苯甲酸苄酯(5.84 g)溶解在二氯甲烷(100 mL)中,冰浴和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三乙胺(3.24 g)和氯甲酸苄酯(4.38 g)。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16小時。減壓濃縮,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比石油醚為1比10),得到化合物2-((苄氧羰基)氧基) -5-硝基苯甲酸苄酯(6.56 g,產率7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8.89 (d, J= 2.8 Hz,1H), 8.41 (dd, J= 8.9, 2.8 Hz, 1H), 7.46–7.31 (m, 11H), 5.30 (s,2H), 5.15 (s,2H).
步驟C:
將化合物2-((苄氧羰基)氧基) -5-硝基苯甲酸苄酯(1.20 g)溶解在乙醇(10 mL)和乙腈(10 mL)中,室溫下加入水(0.5 mL)和二水合氯化亞錫(3.32 g)。80 oC攪拌2小時。反應液冷卻至室溫,用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調至鹼性,攪拌15分鐘。加入乙酸乙酯(50 mL),矽藻土抽濾,乙酸乙酯(50 mL)洗滌濾餅。分離有機相,用乙酸乙酯(20 mL)萃取2次。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1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抽濾,減壓濃縮,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比石油醚為1比4),得到化合物2-((苄氧羰基)氧基) -5-氨基苯甲酸苄酯(662 mg,產率60%)。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7.43–7.33 (m, 11H), 7.08–7.02 (m, 2H), 6.99 (dd, J= 8.8, 2.8 Hz, 1H), 5.22 (s, 2H), 5.10 (s, 2H), 4.11 (s, 2H). LCMS ESI(+)m/z:378.2(M+1).
步驟D:
將化合物2-((苄氧羰基)氧基) -5-氨基苯甲酸苄酯(2.00 g)溶解在乙腈(20 mL)中,將反應液溫度降至-10 oC,然後加入濃鹽酸(3 mL)和亞硝酸鈉(366 mg)的水(0.6 mL)溶液,攪拌15分鐘。再加入二水合氯化亞錫(3.59 g),攪拌1小時。用2 N的氫氧化鈉水溶液調至pH = 8。加入乙酸乙酯(100 mL),矽藻土抽濾,乙酸乙酯(100 mL)洗滌濾餅。分離有機相,用乙酸乙酯(20 mL)萃取2次。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1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抽濾,減壓濃縮,矽膠柱柱層析(乙酸乙酯比石油醚為1比1),得到化合物2-((苄氧羰基)氧基) -5-肼基苯甲酸苄酯(1.3 g,產率63%)。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7.43–7.33 (m, 11H), 7.08–7.02 (m, 2H), 6.99 (dd, J= 8.8, 2.8 Hz, 1H), 5.22 (s, 2H), 5.10 (s, 2H), 4.11 (s, 2H). LCMS ESI(+)m/z:393.2(M+1).
步驟E:
將4-氯-5-硝基-1-(對甲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5.15 g)懸浮於叔丁醇(80 mL),加入1 N 氫氧化鈉水溶液(38.1 mL),室溫攪拌16小時。加入水(200 mL)和乙酸乙酯(300 mL),分離有機相,用乙酸乙酯(200 mL)萃取2次。合併有機相,飽和食鹽水(50 mL)洗,無水硫酸鈉乾燥,抽濾,減壓濃縮,得到化合物4-氯-5-硝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01 g,產率100%)。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9.02 (s, 1H), 7.72 (d, J= 4.1 Hz, 1H), 7.11–7.02 (m, 2H), 6.77–6.66 (m, 2H), 6.61 (d, J= 4.1 Hz, 1H), 6.42–6.34 (m, 1H), 3.71–3.51 (m, 3H), 3.45–3.36 (m, 1H), 3.16–3.09 (m, 1H), 3.00–2.91 (m, 1H), 2.36 (d, J= 6.7 Hz, 2H), 2.07–1.99 (m, 1H), 1.98–1.82 (m, 2H), 1.79 (d, J= 6.7 Hz,3H), 1.75–1.63 (m, 11H), 1.36–1.23 (m, 1H).
步驟F:
將化合物4-氯-5-硝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22 g)懸浮於100 mL異丙醇中,依次加入 N, N-二異丙基乙胺(6.32 mL)和2-((1 r,4 r)-4-氨基環己基)乙腈鹽酸鹽(3.70 g),氮氣保護下加熱到90 oC,攪拌反應16小時。冷卻至室溫,減壓抽濾,20 mL異丙醇洗滌。減壓乾燥濾餅,得到化合物2-((1 r,4 r)-4-((5-硝基-1 H-吡咯 [2,3- b] 吡啶-4-基)氨基)環己基)乙腈(4.88 g,產率100%)。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 δ12.18 (s, 1H), 9.01 (d, J= 8.0 Hz, 1H), 8.86 (s, 1H), 7.98 (s, 1H), 7.33 (d, J= 3.2 Hz, 1H), 6.71 (d, J= 3.5 Hz, 1H), 4.13–4.01 (m, 1H), 2.54–2.51 (m, 2H), 2.21–2.12 (m, 2H), 1.91–1.82 (m, 2H), 1.76–1.65 (m, 1H), 1.56–1.45 (m, 2H), 1.42–1.30 (m, 2H).
步驟G:
將化合物2-((1 r,4 r)-4-((5-硝基-1 H-吡咯 [2,3- b] 吡啶-4-基)氨基)環己基)乙腈(4.98 g)加入到200 mL乙醇中,室溫下依次加入鐵粉(18.6 g)和飽和氯化銨(19 mL),75 oC攪拌反應40分鐘。趁熱矽藻土抽濾,40 mL乙醇洗滌,濃縮濾液。矽膠柱柱層析(甲醇比二氯甲烷為1比9),得到化合物2-((1 r,4 r)-4-((5-氨基-1 H-吡咯 [2,3- b] 吡啶-4-基)氨基)環己基)乙腈(4.33 mg,產率97%)。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99 (s, 1H), 8.10 (s, 1H), 7.54 (s, 1H), 7.26 (d, J= 3.6 Hz, 1H), 6.70 (d, J= 8.0 Hz, 1H), 6.60 (d, J= 3.7 Hz, 1H), 4.06–3.91 (m, 1H), 3.34 (s, 2H), 2.50–2.41 (m, 2H), 2.14–2.02 (m, 2H), 1.86 (d, J= 11.6 Hz, 2H), 1.75–1.61 (m, 1H), 1.59–1.46 (m, 2H), 1.40–1.28 (m, 2H). LCMS ESI(+)m/z:270.2(M+1).
步驟H:
將硫羰基二咪唑(744 mg)溶於THF(50 mL)中,室溫下加入化合物5(1.64 g)的THF(10 mL)溶液,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15分鐘。加入化合物2-((1 r,4 r)-4-((5-氨基-1 H-吡咯 [2,3- b] 吡啶-4-基)氨基)環己基)乙腈(865 mg)的DMF(30 mL)溶液和三乙胺(422 mg),氮氣保護下60 oC反應2.5小時。減壓濃縮,矽膠柱柱層析(甲醇比二氯甲烷為1比19),得到化合物2-((苄氧羰基)氧基)-5-(2-((4-(((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氨基)-1 H-吡咯 [2,3- b] 吡啶-5-基)氨基甲硫基)肼基)苯甲酸卞酯(1.43 mg,產率63%)。LCMS ESI(+)m/z:704.2(M+1).
步驟I:
氮氣下將化合物2-((苄氧羰基)氧基)-5-(2-((4-(((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氨基)-1 H-吡咯 [2,3- b] 吡啶-5-基)氨基甲硫基)肼基)苯甲酸卞酯(1.43 g)溶於50 mL乾燥THF中,依次加入EDCI(584 mg)和三乙胺(616 mg),室溫攪拌16小時。減壓濃縮反應液,C18反向矽膠柱層析(甲醇比0.1%的甲酸水溶液=75%),得到化合物苄基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酯(318 mg,收率29%)。LCMS ESI(+)m/z:534.2(M+1).
步驟J:
將化合物苄基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酯(661 mg)懸浮於在60 mL 異丙醇中,加入3.5 N氫氧化鈉溶液(12 mL)。室溫攪拌16小時。用1 N HCl調至pH = 5。減壓蒸除異丙醇,減壓抽濾,水(30 mL)洗,乙腈30 mL)洗,凍乾,得到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415 mg,產率7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16 (s, 1H), 8.70 (s, 1H), 8.46 (d, J= 2.4 Hz, 1H), 8.14 (dd, J= 8.9, 2.2 Hz, 1H), 7.58 (s, 1H), 7.10 (d, J= 9.0 Hz, 1H), 6.95 (s, 1H), 5.19 (s, 1H), 2.60 (d, J= 5.9 Hz, 2H), 2.44 (d, J= 12.3 Hz, 2H), 2.15 (d, J= 11.1 Hz, 2H), 2.04 (d, J= 11.5 Hz, 3H), 1.61–1.45 (m, 2H).LCMS ESI(+)m/z:444.2(M+1).
實施例19:化合物B7的合成
( E)-5-((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 )-2-羥基苯甲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4-氯-5-硝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3.22 g)懸浮於100 mL異丙醇中,依次加入 N, N-二異丙基乙胺(6.32 mL)和2-((1 r,4 r)-4-氨基環己基)乙腈鹽酸鹽(3.70 g),氮氣保護下加熱到90 oC,攪拌反應16小時。冷卻至室溫,減壓抽濾,20 mL異丙醇洗滌。減壓乾燥濾餅,得到化合物2-(4-((5-硝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環己基)乙腈(4.88 g,產率100%)。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18 (s,1H), 9.01 (d, J= 8.0 Hz, 1H), 8.86 (s, 1H), 7.98 (s, 1H), 7.33 (d, J= 3.2 Hz, 1H), 6.71 (d, J= 3.5 Hz,1H), 4.13–4.01 (m,1H), 2.54–2.51 (m, 2H), 2.21–2.12 (m, 2H), 1.91–1.82 (m, 2H), 1.76–1.65 (m, 1H), 1.56–1.45 (m,2H), 1.42–1.30 (m, 2H).
步驟B:
將化合物2-(4-((5-硝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環己基)乙腈(3.20 g)加入到100 mL乙醇中,室溫下加入二水合氯化亞錫(12.0 g)。45 oC攪拌反應2小時。冷卻至室溫,冰浴下加入2 N NaOH溶液調至pH為8-9,室溫攪拌15分鐘。加入300 mL乙酸乙酯和矽藻土,矽藻土抽濾,30 mL乙酸乙酯洗滌。分離有機相,50 mL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併有機相,50 mL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相,無水硫酸鈉乾燥,抽濾,濃縮濾液。矽膠柱柱層析(甲醇比二氯甲烷=1比20),得到化合物2-(4-((5-氨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環己基)乙腈(1.23 g,產率43%)。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0.79 (s, 1H), 7.54 (s, 1H), 7.00 (d, J= 1.9 Hz, 1H), 6.70 (d, J= 2.1 Hz, 1H), 6.31 (s, 1H), 4.40 (s, 2H), 3.08 (d, J= 11.0 Hz, 2H), 2.55 (d, J= 6.5 Hz, 2H), 2.48–2.40 (m, 2H), 1.82–1.74 (m, 2H), 1.72–1.62 (m, 1H), 1.53–1.39 (m, 2H). LCMS ESI(+)m/z:271.2(M+1).
步驟C:
將硫羰基二咪唑(923 mg)溶於THF(100 mL)中,室溫下加入化合物2-(4-((5-氨基-1 H-吡咯并[2,3- b]吡啶-4-基)氨基)環己基)乙腈(2.03 g)的THF(15 mL)溶液,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15分鐘。加入化合物9(1.00 g)的DMF(30 mL)溶液和三乙胺(524 mg),氮氣保護下60 oC反應2小時。減壓濃縮,矽膠柱柱層析(甲醇比二氯甲烷=1比30),得到化合物2-((1 -((5-氨基-1 H-吡咯醇[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乙腈(2.13 g)。LCMS ESI(+)m/z:705.2 (M+1).
步驟D:
氮氣下將化合物2-((1 -((5-氨基-1 H-吡咯醇[2,3- b]吡啶-4-基)氨基)呱啶-4-基)乙腈(2.13 g)溶於150 mL乾燥THF中,依次加入EDCI(1.16 g)和三乙胺(917 mg),室溫攪拌48小時。減壓濃縮反應液,C18反向矽膠柱層析(甲醇比0.1%的甲酸水溶液=70%),得到化合物苄基 ( E)-5-((1-(4-(氰甲基)苯噻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酯(102 mg,收率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97 (s, 1H), 8.61 (s, 1H), 8.45 (m, 2H), 8.19–8.12 (m, 2H), 7.57–7.49 (m, 4H), 7.50–7.34 (m, 1H), 7.16 (d, J= 9.0 Hz, 1H), 6.93–6.88 (m, 1H), 5.42 (s, 2H), 3.64 (m, 2H), 3.41 (d, J= 10.7 Hz, 2H), 2.63 (d, J= 5.9 Hz, 2H), 1.95–1.87 (m, 2H), 1.86–1.65 (m, 3H). LCMS ESI(+)m/z:534.2(M+1).
步驟E:
將化合物苄基 ( E)-5-((1-(4-(氰甲基)苯噻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酯(100 mg)懸浮於在9 mL 異丙醇中,加入3 N氫氧化鈉溶液(1.5 mL)。25 oC攪拌16小時。用1 N HCl調至pH = 3。減壓蒸除異丙醇,減壓抽濾,水(30 mL)洗,乙腈(30 mL)洗,凍乾,得到化合物( E)-5-((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b]吡啶-2-基)二氮烯基 )-2-羥基苯甲酸 (82 mg,產率99%)。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19 (s, 1H), 8.73 (s, 1H), 8.51 (d, J= 2.6 Hz, 1H), 8.22 (dd, J= 9.0, 2.6 Hz, 1H), 7.61–7.54 (m, 1H), 7.21 (d, J= 9.0 Hz, 1H), 7.00–6.96 (m, 1H), 3.73–3.64 (m, 2H), 3.51–3.44 (m, 2H), 2.69 (d, J= 5.9 Hz, 2H), 2.05–1.85 (m, 3H), 1.82–1.66 (m, 2H). LCMS ESI(+)m/z:445.2(M+1).
實施例20:化合物B8的合成
(5-(( E)-(1-((1 r,4 R)-4-(氰甲基) 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 吡咯[2,3- b] 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天冬氨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147 mg)溶解在DMF(8 mL)中,室溫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化合物 D-天冬氨酸二苄酯(260 mg),DCC(171 mg)和吡啶(157 mg)。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48小時。C18反向矽膠柱層析(乙腈比0.1%的甲酸水溶液為60%),得到化合物二苄基 (5-(( E)-(1-((1 r,4 R)-4-(氰甲基) 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 吡咯[2,3- b] 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天冬氨酸酯(73 mg,產率30%)。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12.13 (s, 1H), 8.77–8.62 (m, 2H), 8.10 (d, J= 8.2 Hz, 1H), 7.57 (s, 1H), 7.39–7.25 (m, 10H), 7.17 (s, 1H), 6.93 (s, 1H), 5.17 (s, 2H), 5.12 (s, 2H), 5.11–5.04 (m, 1H), 3.17–3.02 (m, 2H), 2.59 (d, J= 6.1 Hz, 2H), 2.48–2.38 (m, 2H), 2.19–2.08 (m, 2H), 2.08–1.94 (m, 3H), 1.60–1.45 (m, 2H). LCMS ESI(+)m/z:444.2(M+1). LCMS ESI(+)m/z:739.2(M+1).
步驟B:
將化合物二苄基 (5-(( E)-(1-((1 r,4 R)-4-(氰甲基) 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 吡咯[2,3- b] 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天冬氨酸酯(69 mg)懸浮於在12 mL 異丙醇中,加入3.5 N氫氧化鈉溶液(3 mL)。室溫攪拌16小時。用1 N HCl調至pH = 5。減壓蒸除異丙醇,減壓抽濾,凍乾。加水(12 mL),離心。加水(12 mL),離心。凍乾,得到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 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 吡咯[2,3- b] 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D-天冬氨酸(45 mg,產率8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98 (s, 1H), 12.57 (s, 1H), 12.17 (s, 1H), 9.46 (s, 1H), 8.83–8.63 (m, 2H), 8.11 (d, J= 8.1 Hz, 1H), 7.58 (s, 1H), 7.20 (s, 1H), 6.95 (s, 1H), 5.20 (s, 1H), 4.86 (dd, J= 13.4, 5.9 Hz, 1H), 2.89 (d, J= 5.7 Hz, 2H), 2.69–2.56 (m, 2H), 2.48–2.37 (m, 2H), 2.20– 2.09 (m, 2H), 2.09–1.99 (m, 3H), 1.59–1.46 (m, 2H). LCMS ESI(+)m/z:559.2(M+1).
實施例21:化合物B9的合成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賴氨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285 mg)溶解在DMF(15 mL)中,室溫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化合物 N 6 -Boc- D-賴氨酸苄酯(540 mg),DCC(332 mg)和吡啶(305 mg)。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18小時。C18反向矽膠柱層析(乙腈比0.1%的甲酸水溶液為50%),得到化合物 N 6 -Boc- N 2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賴氨酸卞酯(120 mg,產率25%)。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13.61 (s, 1H),12.05 (s, 1H),8.77 – 8.62 (m, 2H), 8.13 (s, 1H), 7.95 (s, 1H), 7.54(t, J= 2.8 Hz, 1H), 7.38–7.32 (m, 5H), 6.98 - 6.77 (m, 3H), 5.19–5.13 (m, 3H), 4.57–4.55 (m, 1H),3.17 (s, 1H), 2.59 (d, J= 6.1 Hz, 2H), 2.48 – 2.38 (m, 2H), 2.19–1.94 (m, 5H), 1.87–1.75 (m, 2H),1.52–1.48 (m, 2H),1.45–1.41 (m, 10H). LCMS ESI(+)m/z:762.2(M+1).
步驟B:
將化合物苄基 N 6 -Boc- N 2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賴氨酸卞酯(110 mg)懸浮於在10 mL 異丙醇中,加入3.5 N氫氧化鈉溶液(2.4 mL)。室溫攪拌16小時。用1 N HCl調至pH = 5。減壓蒸除異丙醇,減壓抽濾,加水(12 mL),離心凍乾,得到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賴氨酸(73 mg,產率89%)。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2.26 (s, 1H), 9.33 (t, J= 1.6 Hz, 1H), 8.85 (d, J= 2.0 Hz, 1H), 8.73 (s, 1H), 8.12-8.09 (m, 1H), 7.95 - 7.89 (m, 3H), 7.60 (t, J= 3.2 Hz, 1H), 7.23 (d, J= 8.4 Hz, 1H), 6.98 (s, 1H), 5.21 - 5.12 (m, 1H), 4.51 - 4.47 (m, 1H), 2.78–2.71 (m, 2H), 2.67–2.56 (m, 2H), 2.48–2.37 (m, 1H), 2.20–2.09 (m, 2H), 2.09–1.99 (m, 4H), 1.74–1.38 (m, 7H). LCMS ESI(+)m/z:572.2(M+1).
實施例22:化合物B10的合成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谷氨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140 mg)和 D-谷氨酸二苄酯(246 mg)溶解在5 mL N, N-二甲基甲醯胺中,然後加入二環己基碳二亞胺(163 mg)以及吡啶(55 mg),氮氣保護下,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旋乾,柱層析純化得化合物二苄基(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谷氨酸酯(135 mg,產率56.8%)。
步驟B:
將化合物二苄基(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谷氨酸酯(135 mg)溶解在24 mL異丙醇中,然後加入3.5 N 氫氧化鈉(6.0 mL),將反應液在室溫下攪拌16小時。反應結束後,加入1N 鹽酸將溶液調成pH = 7,減壓蒸除異丙醇後用1 N鹽酸溶液調至pH = 3,凍乾,得到的固體加水離心兩次,將上清液除掉後,凍乾得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谷氨酸(95 mg,產率92.5%)。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3.38-12.51 (s, 2H), 12.23–12.09 (m, 1H), 9.32 (s, 1H), 8.82 (d, J= 2.4 Hz, 1H), 8.70 (d, J= 6.2 Hz, 1H), 8.12 (dd, J= 9.1, 2.4 Hz, 1H), 7.60 -7.55 (m, 1H), 7.18 (d, J= 8.9 Hz, 1H), 6.95 (s, 1H), 5.33–5.08 (m, 1H), 4.56 –4.49 (m, 1H), 2.59 (d, J= 6.1 Hz, 2H), 2.47–2.44 (m, 1H), 2.41 (t, J= 7.5 Hz, 2H), 2.22–1.98 (m, 8H), 1.58 - 1.48 (m, 2H). LC-MS: m/z 573.2 [M + H] +.
實施例23:化合物B11的合成
( R)-2-(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胺基)-5-((二氨基亞甲基)氨基)戊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N 2 -(((9 H-芴-9-基)甲氧基)羰基)- N ω -((2,2,4,6,7-五甲基-2,3-二氫苯并呋喃-5-基)磺醯基)- D-精氨酸(1.60 g)溶解在 N, N-二甲基甲醯胺(100 mL)中,室溫下加入碳酸鉀(0.408 g)和溴化苄(0.506 g)。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16小時。反應完後,抽濾。減壓濃縮,過柱子純化得到化合物苄基 N 2 -(((9 H-芴-9-基)甲氧基)羰基)- N ω -((2,2,4,6,7-五甲基-2,3-二氫苯并呋喃-5-基)磺醯基)- D-精氨酸(1.76 g,產率96%)。LCMS ESI(+)m/z:739.2(M+1).
步驟B:
往化合物苄基 N 2 -(((9 H-芴-9-基)甲氧基)羰基)- N ω -((2,2,4,6,7-五甲基-2,3-二氫苯并呋喃-5-基)磺醯基)- D- 精氨酸(1.66 g)加入化合物呱啶(2 mL溶在8 mL N, N-二甲基甲醯胺裡)。氮氣保護下室溫攪拌1小時。反應完了,旋乾溶劑,過柱子純化得到化合物 N ω -((2,2,4,6,7-五甲基-2,3-二氫苯并呋喃-5-基)磺醯基)- D-精氨酸(928 mg,產率80%)。LCMS ESI(+)m/z:517.2(M+1).
步驟C:
將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260 mg)溶解在DMF(15 mL)中,室溫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化合物 N ω -((2,2,4,6,7-五甲基-2,3-二氫苯并呋喃-5-基)磺醯基)- D- 精氨酸(757 mg),HOBT(119 mg),DCC(181 mg)和4-甲基嗎啉(356 mg)。氮氣保護下40 oC攪拌18小時。C18反向矽膠柱層析,得到化合物苄基 N 2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N ω -((2,2,4,6,7-五甲基-2,3-二氫苯并呋喃-5-基)磺醯基)- D-精氨酸(280 mg,產率50%)。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3.03 (s, 1H),12.11 (s, 1H),8.77 (s, 1H),8.65 (s, 1H), 8.14 (s, 1H), 7.56 (s, 1H), 7.37–7.30 (m, 5H), 7.11 - 6.77 (m, 3H), 6.42 (s, 1H),5.21–5.13 (m, 3H), 4.58–4.56 (m, 1H),3.11 - 3.08 (m, 2H), 2.89 (s, 2H),2.59 - 2.51 (m,2H), 2.46–2.40 (m, 8H), 2.12–1.88 (m, 10H), 1.52–1.23 (m, 10H).  LCMS ESI(+)m/z:943.2(M+1).
步驟D:
把化合物苄基 N 2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N ω -((2,2,4,6,7-五甲基-2,3-二氫苯并呋喃-5-基)磺醯基)- D-精氨酸(0.27 g)溶在10 mL二氯甲烷裡,在冰浴下,滴加10 mL三氟乙酸,然後室溫反應2小時。反應完後,旋乾溶劑,過柱子純化得到化合物苄基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精氨酸(180 mg,產率91%)。LCMS ESI(+)m/z:590.2(M+1).
步驟E:
將化合物苄基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精氨酸(160 mg)懸浮於在30 mL 異丙醇中,加入4 N氫氧化鈉溶液(5 mL)。室溫攪拌16小時。用1 N HCl調至pH = 5。減壓蒸除異丙醇,減壓抽濾,凍乾。加水(12 mL),離心,凍乾,最後用反向柱純化得到化合物( R)-2-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精氨酸(69.1 mg,產率50%)。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91 (s, 1H), 11.34 (s, 1H), 8.56 (s, 1H), 8.45 (d, J= 2.8 Hz, 1H), 7.82 - 6.77 (m, 8H), 6.54 (d, J= 9.2 Hz, 1H), 5.12 (q, J= 2.4 Hz, 1H), 4.50 (d, J= 3.2 Hz, 1H), 3.18–3.17 (m, 2H), 2.61–2.60 (m, 2H), 2.48–2.44 (m, 1H), 2.05–1.73 (m, 8H), 1.58–1.47 (m, 4H). LCMS ESI(+)m/z:600.2(M+1).
實施例24:化合物B12的合成
2-(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胺基)乙烷-1-磺酸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所示:
步驟A:
將化合物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236 mg)溶解在DMF(10 mL)中,室溫氮氣保護下依次加入化合物2,2,2-三氟乙基2-氨基乙烷-1-磺酸酯(276 mg),DCC(275 mg)和吡啶(253 mg)。氮氣保護下35℃攪拌16小時。柱層析(乙腈比0.1%的甲酸水溶液為50%),得到化合物2,2,2-三氟乙基2-(5 -(( E)-(1 -((1 r,4 r)-4-(氰基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吡咯[2,3- b]吡啶-2-基)二亞苯基)-2-羥基苯苯胺醯胺)乙烷-1-磺酸酯(141 mg,產率42%)。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3.04 (s, 1H), 12.08 (s, 1H), 9.71 (s, 1H), 8.66 (s, 2H), 8.04 (d, J= 7.2 Hz, 1H), 7.61 – 7.51 (m, 1H), 7.05 (s, 1H), 6.92 (s, 1H), 5.18 (s, 1H), 5.00 (q, J= 8.6 Hz, 2H), 3.83 (m, 4H), 2.60 (d, J= 6.1 Hz, 2H), 2.45 (m, 2H), 2.08 (m, 5H), 1.54 (m, 2H). LCMS ESI(+)m/z:663.4(M+1).
步驟B:
將化合物2,2,2-三氟乙基2-(5 -(( E)-(1 -((1 r,4 r)-4-(氰基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吡咯[2,3- b]吡啶-2-基)二亞苯基)-2-羥基苯苯胺醯胺)乙烷-1-磺酸酯(110 mg)懸浮於在12 mL 異丙醇中,加入4 N氫氧化鈉溶液(6 mL)。80 oC攪拌16小時。用1 N HCl調至pH = 3。減壓蒸除異丙醇,減壓抽濾,凍乾。加水(12 mL),離心。C18反向矽膠柱層析(甲醇比0.1%的甲酸水溶液為20%),得到化合物2-(5 -(( E)-(1 -((1 r,4 r)-4-(氰基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吡咯[2,3- b]吡啶-2-基)二亞苯基)-2-羥基苯苯胺醯胺)乙烷-1-磺酸(25 mg,產率26%)。 1H NMR (400 MHz, DMSO- d 6) δ11.93 (s, 1H), 11.00 (s, 1H), 8.58 (s, 1H), 8.48 (d, J= 2.8 Hz, 1H), 7.78 (dd, J= 9.1, 2.8 Hz, 1H), 7.49 (s, 1H), 6.85 (d, J= 3.0 Hz, 1H), 6.53 (d, J= 9.1 Hz, 1H), 5.25–4.98 (m, 1H), 3.62 (dd, J= 12.1, 6.2 Hz, 2H), 2.75 (t, J= 6.4 Hz, 2H), 2.61 (d, J= 6.1 Hz, 2H), 2.48–2.42 (m, 2H), 2.07–1.93 (m, 5H), 1.57–1.42 (m, 2H). LCMS ESI(+)m/z:551.4(M+1).
經由不同的反應起始原料和合適的試劑,採用與前述實施例(如實施例18和19)類似的方法製備表1中的化合物。
表1
實施例 化合物 編號 化學結構 中文命名 LCMS ESI(+)m/z
25 B13 (E)-2- 羥基 -5-((1-( 呱啶 -1- )-1,6- 二氫咪唑 [4,5- d] 吡咯并 [2,3- b] 吡啶 -2- ) 二氮烯基 ) 苯甲酸 406.2
26 B14 (E)-5-((1-(4-((( 氰基甲基 ) 磺醯胺基 ) 甲基 ) 呱啶 -1- )-1,6- 二氫咪唑并 [4,5- d] 吡咯并 [2,3- b] 吡啶 -2- ) 二氮烯基 )-2- 羥基苯甲酸 538.2
27 B15 5-((E)-(1-((1r,4r)-4-( 氰基甲基 ) 環己基 )-1 H- 咪唑并 [4,5- d] 噻吩并 [3,2- b] 吡啶 -2- ) 二氮烯基 )-2- 羥基苯甲酸 461.1
28 B16 5-((E)-(1-((1r,4r)-4-( 氰基甲基 ) 環己基 )-1 H- 呋喃 [3,2- b] 咪唑并 [4,5- d] 吡啶 -2- ) 二氮烯基 )-2- 羥基苯甲酸 445.2
實施例A:JAK激酶小分子抑制劑的活性檢測
實驗方案
1.試劑準備 (1)   激酶反應緩衝液 配置激酶反應緩衝液,組分如下:50 mM HEPES, pH 7.5,1 mM EGTA,10 mM MgCl 2,2 mM DTT,0.01% Tween20 (2)   1X檢測緩衝液 配置檢測緩衝液,去離子水 9:1 稀釋10X檢測緩衝液至1X (3)   4X激酶溶液 激酶反應緩衝液稀釋JAK激酶至4X終濃度(JAK1:40 nM,JAK2:0.5 nM) (4)   4X受質溶液 激酶反應緩衝液稀釋 ULight™-JAK-1 (Tyr1023)受質至200nM(終濃度:50 nM) (5)   4X ATP溶液 激酶反應緩衝液稀釋ATP至4X終濃度(JAK1:160μM,JAK2:40μM) (6)   4X測試化合物溶液 DMSO溶解測試用化合物至10 mM儲存液,3倍梯度稀釋配置成所需濃度,每個化合物設置10個濃度點,測試化合物終濃度範圍為:10μM - 0.5 nM (7)   4X酶反應終止液: 1X檢測緩衝液溶解EDTA至40 mM(EDTA終濃度:10 mM) (8)   4X 檢測抗體溶液 1X檢測緩衝液稀釋Eu標記檢測抗體(anti-phosphotyrosine (PT66))至8 nM(抗體終濃度:2 nM)
2.實驗過程 (1)   向384微孔板中依次加入2.5μL,4X激酶溶液,和2.5μL,已經稀釋好的不同濃度的4X測試化合物溶液,每個濃度設置2個複孔,同時設置酶溶液空白對照組和陰性對照組(DMSO組) (2)   震盪384多孔板,混勻酶和化合物,1000轉,離心1分鐘,在室溫下培養60分鐘 (3)   向384多孔板中加入2.5μL,4X受質溶液,1000轉離心1分鐘 (4)   向384多孔板中加入2.5μL,4XATP溶液,1000轉離心1分鐘,起始酶反應 (5)   JAK1室溫反應2小時,JAK2室溫反應1小時 (6)   JAK1反應的各組分終濃度分別為:JAK1:10 nM,受質:50 nM,ATP:40uM,測試化合物終濃度範圍為:10μM-0.5 nM JAK2反應的各組分終濃度分別為:JAK2:0.125 nM,受質:50 nM,ATP:10μM,測試化合物終濃度範圍為:10μM - 0.5 nM (7)   酶反應結束後,向384多孔板每孔中加入5μL,4X酶反應終止液,1000轉,離心1分鐘,在室溫下培養5分鐘 (8)   向384多孔板每孔中加入5μL,4X檢測抗體溶液,(檢測抗體終濃度為2 nM),1000轉,離心1分鐘,室溫條件下培養1小時 (9)   抗體培養結束後,在Envision讀板儀上測定各孔的訊號值
3.數據分析 (1)   以酶溶液空白對照組為100%抑制率和陰性對照組(DMSO組)為0%抑制率,計算檢測化合物各個濃度對應的百分比抑制率 (2)   在GraphPad Prism 軟件中對檢測化合物的濃度對數值和相對應的百分比抑制率進行非線性回歸分析,得到檢測化合物的半數抑制濃度(IC 50),所得實驗結果列在表2中。
表2 化合物的半數抑制濃度IC 50
實施例 JAK1 (IC 50,nM) JAK2 (IC 50,nM) 實施例 JAK1 (IC 50,nM) JAK2 (IC 50,nM)
A1 133 536.1 B1 2.15 38.7
A2 5.94 27.0 B2 0.045 0.1
A3 7.04 101.9 B3 0.04 0.37
A4 105 100.1 B4 0.47 1.74
A5 1.83 4.04 B5 1.33 7.15
A6 31.3 40.3 B6 0.45 0.81
A7 3.85 57.8 B7 1.0 0.27
A8 5.86 72.0 B8 1.75 4.26
A9 3.05 56.4 B9 2.52 6.62
A10 96.7 21.1 B10 1.34 0.28
A11 5.62 4.19 B11 1.6 3.38
A12 38.9 37.9    B12 1.02 0.47
以上結果表明,本發明化合物對JAK1和JAK2具有良好的激酶抑制活性。
實施例B 大鼠體內藥代動力學及糞便排泄研究
1、實驗方案
SD大鼠單次灌胃給予化合物A1、A2、A3、B3、B6、B3,採集並測定不同時間點血漿中藥物及其代謝物的濃度,計算各化合物藥代動力學參數,研究化合物在SD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特徵。同時收集8小時及24小時的糞便樣品,檢測前藥及降解產物的濃度,考察排泄回收率。
2、實驗過程
每組3隻大鼠,實驗前一天,所有SD大鼠禁食過夜(12 h以上)。實驗當天,稱量體重後分別單次灌胃給予化合物A1、A2、A3、B3、B6、B3,灌胃給藥試液,給藥劑量如表3所示。SD大鼠給藥4 h後可恢復進食,實驗過程中可自由飲水。分別於給藥前及給藥後0.5、1、2、4、8、12和24 h,由頸靜脈採血0.20 mL,置於EDTA-K2抗凝管中。所有全血樣品均需在採集後半小時內,1500-1600 g離心10 min後分離血漿,保存在-90 ~ -60 °C冰箱中,以供樣品分析。於24h將代謝籠底盤的糞便全部取出,準確稱量重量,按照重量/體積比1:10的比例加入所需體積的勻漿液(含20%甲醇的水溶液),勻漿,分析。
3、數據分析
表3  前藥及代謝物在糞便中24h累計回收率
給藥組 劑量( mg/kg 分析物 24h 累計回收率( %
化合物 A1 50 化合物 A1 (前藥) 83
化合物 A13 (代謝物) 11.6
化合物 A2 50 化合物 A2 (前藥) 7.2
化合物 A13 (代謝物) 24.8
化合物 A3 40 化合物 A3 (前藥) 0.78
化合物 A13 (代謝物) 34.3
化合物 B6 50 化合物 B6 (前藥) 5.1
化合物 B3 (代謝物) 82.1
化合物 B3 33 (與 B6 等摩爾量) 化合物 B3 71.2
表4  前藥及代謝物在大鼠體內PK參數
給藥組 劑量( mg/kg 分析物 T max   h C max ng·mL -1 AUC 0-t ng·h·g -1
化合物 A1 50 化合物 A1 (前藥) NA BLOQ NA
化合物 A13 (代謝物) 12 9.1 NA
化合物 A2 50 化合物 A2 (前藥) NA BLOQ NA
化合物 A13 (代謝物) 4 80.6 972
化合物 A3 40 化合物 A3 (前藥) 4 2.08 8.92
化合物 A13 (代謝物) 12 69.9 836
化合物 B6 50 化合物 B6 (前藥) 4 0.7 NA
化合物 B3 (代謝物) 12 4.8 69.1
化合物 B3 33 ( B6 等摩爾量 ) 化合物 B3 1.2 126 324
“-”: 不適用; BLOQ :低於定量限; NA : 不適用。 (注:化合物A1產生的代謝物A13,僅在12h有少量吸收,無法計算AUC。化合物B6僅在4h有少量吸收,故無法計算AUC。)
從表3可以看出,前藥能夠在腸道內被分解,釋放出活性代謝物。
從表4可以看出,活性代謝物的T max一般在4小時以後,多為12小時,說明代謝物的分解吸收發生在消化道的後端,即結腸部位;而直接口服活性物B3,T max為1.2小時,說明前藥能夠延緩活性成分的釋放,將活性成分遞送到消化道後端。此外,化合物A1、A2、A3、B6作為前藥,沒有或很少在血漿中存在,可見其幾乎沒有經血液系統吸收;它們在腸道內裂解為活性代謝物,且對應活性代謝物也只有少部分被血液系統吸收。與直接口服等摩爾量的活性代謝物B3相比,口服前藥B6使活性代謝物B3的血液系統吸收(AUC 0-t)大大降低,說明前藥的設計能夠明顯降低活性代謝物在體內的暴露,從而降低了系統副作用。
實施例C 大鼠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
1、實驗方案
SD大鼠單次灌胃給予相對大鼠體重等摩爾量的化合物A3、A13,採集並測定不同時間點血漿及結腸組織中藥物及其代謝物的濃度,計算各化合物藥代動力學參數,比較前藥和活性代謝物在SD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特徵。
2、實驗過程
每組27隻大鼠,實驗前一天,所有SD大鼠禁食過夜(12 h以上)。實驗當天,稱量體重後分別單次灌胃給予化合物A3(30mg/kg)和A13(15mg/kg),灌胃給藥試液,給藥劑量如表3所示。SD大鼠給藥4 h後可恢復進食,實驗過程中可自由飲水。採集給藥後0.5、1、2、4、6、8、12、24和48 h的血漿和結腸組織,檢測血漿和結腸組織勻漿液中A13的濃度。
3、數據分析,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給與大鼠等體重摩爾量的前藥A3或化合物A13,給與前藥A3時,活性代謝物A13在血液中的量更少,在結腸組織中更多。說明前藥A3可以降低化合物A13的系統暴露,減少系統副作用,同時可以增加其在靶標治療部位的濃度,增強療效。
雖然本發明已通過其實施方式進行了全面的描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各種變化和修改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都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變化和修改都應該包括在本發明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
圖1:分別給藥化合物A3、A13後,大鼠體內活性成分A13在血漿和結腸組織的AUC對比圖。

Claims (42)

  1. 一種如式I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式II 其中, X選自CR a或N; W、Z分別獨立地選自O、N、S、NR b或CR c;W和Z不能同時為CR c; R 1選自H、鹵素、CN、C 1-6烷基、C 1-6烷氧基或C 1-6鹵代烷基;所述C 1-6烷基、C 1-6烷氧基和C 1-6鹵代烷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R d取代; R 1’選自H、鹵素、氨基、羥基、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或C 1-6鹵代烷氧基; L 1為不存在或C 1-14(較佳C 1-7)二價飽和或不飽和的直鏈或支鏈烴鏈,所述烴鏈的1個、2個或3個亞甲基可任選地且獨立地替換為:-CH(R e)-、-C(R e) 2-、C 3-5亞環烷基、-N(R e)-、-N(R e)C(=O)-、-C(=O)N(R e)-、-N(R e)S(=O) 2-、-S(=O) 2N(R e)-、-O-、-C(=O)-、-OC(=O)-、-C(=O)O-、-S-、-S(=O)-或-S(=O) 2-; 環A選自不存在、C 6-14芳基、5-14員雜芳基、3-14員雜環基或3-14員碳環基;所述C 6-14芳基、5-14員雜芳基、3-14員雜環基和3-14員碳環基可以任選地被1個或多個R f取代; L 2選自H、OH、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0-6亞烷基-NH(C 1-6烷基)或-C 0-6亞烷基-N(C 1-6烷基) 2;所述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0-6亞烷基-NH(C 1-6烷基)和-C 0-6亞烷基-N(C 1-6烷基) 2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氫、鹵素、-CN、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1-6烷氧基、C 1-6鹵代烷氧基、-OR g、-NR gR h、-ONO 2、-NO 2、-S(=O) 2OR g、-N=CR gR h、-COOR g、-CONHR g、-C 0-6亞烷基-NHC(=O)R g、-C 0-6亞烷基- C(=O)NHR g或-C(=O)NR gR h取代; R a、R b、R c分別獨立地選自H、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或C 1-6鹵代烷氧基; R d選自H、鹵素、CN、-NO 2、OH、NH 2、-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氧代、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2-6炔基、-S-C 1-6烷基、-S(=O)-C 1-6烷基、-S(=O) 2-C 1-6烷基、-S(=O)NH 2、-S(=O)NHC 1-6烷基、-S(=O)N(C 1-6烷基) 2、-C 0-6亞烷基-NHS(=O) 2-C 1-6烷基、-C(=O)-C 1-6烷基、-C(=O)-C 2-6烯基、-C 0- 6亞烷基-C 6-14芳基、-C 0- 6亞烷基-5-14員雜芳基、-C 0-6亞烷基-C 3-14碳環基或-C 0-6亞烷基-3-14員雜環基;所述-OH、NH 2、-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2-6炔基、-S-C 1-6烷基、-S(=O)-C 1-6烷基、-S(=O) 2-C 1-6烷基、-S(=O)NH 2、-S(=O)NHC 1-6烷基、-S(=O)N(C 1-6烷基) 2、-C 0-6亞烷基-NHS(=O) 2-C 1-6烷基、-C(=O)-C 1-6烷基、-C(=O)-C 2-6烯基、-C 0- 6亞烷基-C 6-14芳基、-C 0- 6亞烷基-5-14員雜芳基、-C 0-6亞烷基-C 3-14碳環基和-C 0-6亞烷基-3-14員雜環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H、鹵素、CN、-NO 2、OH、NH 2、-COOH、氧代、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1-6烷氧基、C 1-6鹵代烷氧基、-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COO(C 1-6烷基)、-CONH(C 1-6烷基) 、-C 0-6亞烷基-NHC(=O) C 1-6烷基、-C 0-6亞烷基-NHC(=O) C 1-6鹵代烷基、-C 0-6亞烷基-NHC(=O) C 2-6烯基、-CON(C 1-6烷基) 2取代; R e、R f、R g和R h分別獨立地選自H、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0-6亞烷基-NHS(=O) 2-C 1-6烷基、-C(=O)-C 1-6烷基、-C(=O)-C 2-6烯基、-C 0- 6亞烷基-C 6-14芳基、-C 0- 6亞烷基-5-14員雜芳基、-C 0-6亞烷基-C 3-14碳環基或-C 0-6亞烷基-3-14員雜環基; 其中,所述C 1-6烷基、C 1-6烷氧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0-6亞烷基-NHS(=O) 2-C 1-6烷基、-C(=O)-C 1-6烷基、-C(=O)-C 2-6烯基、-C 0- 6亞烷基-C 6-14芳基、-C 0- 6亞烷基-5-14員雜芳基、-C 0-6亞烷基-C 3-14碳環基和-C 0-6亞烷基-3-14員雜環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H、鹵素、CN、-NO 2、OH、NH 2、-COOH、氧代、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2-6烯基、C 2-6炔基、C 1-6烷氧基、C 1-6鹵代烷氧基、-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COO(C 1-6烷基)、-CONH(C 1-6烷基) 、-C 0-6亞烷基-NHC(=O) C 1-6烷基、-C 0-6亞烷基-NHC(=O) C 1-6鹵代烷基、-C 0-6亞烷基-NHC(=O) C 2-6烯基、-CON(C 1-6烷基) 2取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X選自CH或N。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W選自O、N、S、NH或CH;較佳地,W選自CH。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Z選自N、NR b或CR c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Z選自N、NH或CH;較佳地,Z選自NH。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d選自H、OH、鹵素、氨基、CN、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或-NHS(=O) 2-C 1-6烷基,所述C 1-6烷基、C 1-6鹵代烷基、C 1-6烷氧基、-NHS(=O) 2-C 1-6烷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鹵素、CN、OH、NH 2、-NH(C 1-6烷基)、-N(C 1-6烷基) 2取代。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選自H或C 1-4烷基,所述C 1-4烷基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CN、C 1-6烷氧基、-S-C 1-6烷基或-NHS(=O) 2C 1-6烷基-CN取代。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選自H、-CH 2-CN、-CH 2-S-CH 3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選自H或C 1-3烷基。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1’選自H或CH 3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e選自H、氨基、C 1-4烷基、C 1-4鹵代烷基或C 1-4烷氧基。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e選自H、甲基、乙基、正丙基或異丙基。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L 1選自不存在或C 1-14(較佳為C 1-4)二價飽和或不飽和的直鏈或支鏈烴基,所述烴基中的1個、2個或3個亞甲基可任選地且獨立地替換為:-CH(R e)-、-C(R e) 2-、C 3-5亞環烷基、-N(R e)-、-N(R e)C(=O)-、-C(=O)N(R e)-、-O-、-C(=O)-、-OC(=O)-、-C(=O)O-。
  14. 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L 1選自不存在、-C 1- 6亞烷基-、-C 1- 6亞烷基-O-C 1- 6亞烷基-、-C 1- 6亞烷基-OC(=O)C 1- 6亞烷基-、-C 1- 6亞烷基-OC(=O)OC 1- 6亞烷基-、-C 1- 6亞烷基-OC(=O) C 1- 6亞烷基-O-、-C 1- 6亞烷基-OC(=O)-NR aC 1- 6亞烷基-或-C 1-6亞烷基-OC(=O)-NR a-;所述C 1- 6亞烷基任選地被1-6個R e取代。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L 1選自不存在、-CH 2-、-CH 2CH 2-、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g、R h分別獨立地選自H、C 1-6烷基、氨基或-COOH。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L 2選自氫、OH、C 1-6烷基、C 2-6烯基、-C 0-6亞烷基-NH(C 1-6烷基)或-C 0-6亞烷基-N(C 1-6烷基) 2;所述C 1-6烷基、C 2-6烯基、-C 0-6亞烷基-NH(C 1-6烷基)和-C 0-6亞烷基-N(C 1-6烷基) 2任選地被一個或多個氫、鹵素、CN、OH、NH 2、-ONO 2、-COOH、-S(=O) 2OH、-N=C(NH 2) 2、C 1-6烷基或-COO(C 1-6烷基)取代。
  18.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L 2選自OH、CH 3
  19. 如請求項1至18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L 2選自OH。
  20. 如請求項1至18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L 2選自CH 3
  21. 如請求項1至18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L 2選自
  22. 如請求項1至21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f選自H、C 1-3烷基。
  23. 如請求項1至22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環A選自不存在或C 6-14芳基;所述C 6-14芳基可以任選地被1個或多個R f取代。
  24. 如請求項1至23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R f選自H、C 1-3烷基。
  25. 如請求項1至24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環A選自不存在或C 6-10芳基。
  26. 如請求項1至25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環A選自不存在或苯環。
  27. 如請求項1至26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環A選自不存在或
  28.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I所示的所述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III化合物: 式III 所述式III化合物中的X、W、Z、R 1、R 1’、L 1和L 2的定義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所定義。
  29. 如請求項1至28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I所示的所述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IV化合物: 式IV 所述式IV化合物中的X、W、Z、R 1、R 1’、L 1和環A的定義如請求項1至28中任一項所定義。
  30. 如請求項1至29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I所示的所述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V化合物: 式V 所述式V化合物中的X、W、Z、R 1、R 1’和L 2的定義如請求項1至29中任一項所定義。
  31. 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I所示的所述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VI化合物: 式VI R 4為C 1-3亞烷基或C 1-3亞烷氧基; R 5為氫或C 1-3烷基; 其中,R 4、R 5任選地被1個或多個R e取代; R e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所定義; 所述式VI化合物中的X、W、Z和R 1的定義如請求項1至30中任一項所定義。
  32.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I所示的所述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IX化合物: 式IX 所述式IX化合物中的X、R 1、R 1’、L 1和環A的定義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式II所定義。
  33.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I所示的所述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X化合物: 式X 所述式X化合物中的X、R 1、R 1’和L 2的定義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式II所定義。
  34.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式II所示的所述化合物選自如下所示的式XI化合物: 式XI R 4為C 1-3亞烷基或C 1-3亞烷氧基; R 5為氫或C 1-3烷基; 其中,R 4、R 5任選地被1個或多個R e取代,R e如前述式II中所定義; 所述式XI化合物中的X和R 1的定義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式II所定義。
  3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其中,所述化合物選自: (R,E)-5-((2-(3-(1-(1-(4-(氰基甲基) 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 吡咯并[2,3-b] 吡啶-2-基) 乙氧基)-3-氧代丙基) 苯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R,E)-5-((4-((((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氧基)甲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R,E)-5-((2-((1-(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2-甲基-1-氧代丙烷-2-基)氧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RE)-5-((2-((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氧基)羰基)氨基)苯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R)-1-(1-(4-(氰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二甲基甘氨酸酯; (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D-纈氨酸酯; ( R)-1-(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基 L-纈氨酸酯;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 E)-5-((1-(4-氰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 )-2-羥基苯甲酸; (5-(( E)-(1-((1 r,4 R)-4-(氰甲基) 環己基)-1,6-二氫咪唑[4,5- d] 吡咯[2,3- b] 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天冬氨酸;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賴氨酸; (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 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基)- D-谷氨酸; ( R)-2-(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胺基)-5-((二氨基亞甲基)氨基)戊酸; 2-(5-(( E)-(1-((1 r,4 r)-4-(氰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醯胺基)乙烷-1-磺酸; (E)-2-羥基-5-((1-(呱啶-1-基)-1,6-二氫咪唑[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二氮烯基) 苯甲酸; (E)-5-((1-(4-(((氰基甲基)磺醯胺基)甲基)呱啶-1-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 -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5-((E)-(1-((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1 H-咪唑并[4,5- d]噻吩并[3,2- b]吡啶-2-基)二氮烯基)-2-羥基苯甲酸; 或 5-((E)-(1-((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1 H-呋喃[3,2- b]咪唑并[4,5- d]吡啶-2-基)二氮烯基 )-2-羥基苯甲酸。
  36. 一種藥用組合物,其包括治療有效劑量的如請求項1至35中任一項所示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以及一種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稀釋劑或賦形劑。
  37. 一種如請求項1至35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如請求項36所述之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JAK抑制劑前藥的藥物的用途。
  38. 一種如請求項1至35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如請求項36所述之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JAK抑制劑藥物的用途。
  39. 一種如請求項1至35中任一項所述之化合物,或其立體異構體、幾何異構體、互變異構體、水合物、溶劑化物、代謝產物或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或如請求項36所述之藥物組合物在製備治療炎症性疾病和/或腫瘤性疾病相關藥物的用途。
  4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用途,其中,所述炎症性疾病和/或腫瘤性疾病是由JAK所介導的。
  41. 如請求項39或40所述之用途,其中,所述的炎症性疾病選自類風濕性關節炎、皮炎、銀屑病、炎症性腸病;所述腫瘤性疾病選自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乳腺導管癌及非小細胞肺癌。
  42. 如請求項41所述之用途,其中,所述炎症性腸病是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進一步較佳潰病性結腸炎和克羅恩氏病。
TW112131807A 2022-08-25 2023-08-24 Jak激酶抑制劑的前藥 TW2024084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CN2022/114802 2022-08-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8495A true TW202408495A (zh) 2024-03-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9777B1 (en) Bicyclic diamines as janus kinase inhibitors
JP5369302B2 (ja) Pde4阻害剤としてのピリドピリミジンジオン類
TWI639602B (zh) 三環旋轉酶抑制劑
JP2021523226A (ja) Rip1阻害剤化合物並びにそれを製造及び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2189008A (zh) 整合应激通路的调节剂
KR20190009369A (ko) 3-옥소-2,6-디페닐-2,3-디히드로피리다진-4-카르복스아미드
WO2017062581A1 (en)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ng cftr
KR20140138911A (ko) Mek 억제제로서 헤테로사이클릴 화합물
WO2006006490A1 (ja) スピロ化合物
US11912686B2 (en) LPA 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uses thereof
TW200906829A (en) 5,6-dihydro-1H-pyridin-2-one compounds
BR112015017963A2 (pt) composto de fenil amino pirimidina deuterado, método para preparar a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e uso do composto
CN115867556A (zh) Lpa受体拮抗剂及其用途
TW201107335A (en) Compounds-801
KR20110105792A (ko) 페닐피리미돈을 함유하는 화합물, 그 약물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용도
TW202227397A (zh) 雙環的-雜環衍生物及相關用途
JP7357146B2 (ja) アザヘテロアリール化合物及びその使用
AU2020371836A1 (en) Pyrrole amide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JP2020502129A (ja) Nrf2アクチベーターとしての3−オキソ−1,4−ジアゼピニル化合物
EP4332102A1 (en) Isoquinolone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JP2023543066A (ja) ベンザミド類化合物及びその使用
EP3796906A1 (en) Indanes as nrf2 activators
PT874849E (pt) Derivados octa-hidro-pirrolo¬1,2-a|pirazina 2,7-substituidos
EP2185558B1 (fr) Dérivés de n-hétéroaryl-carboxamides tricycliques, leur pré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érapeutique
TW202408495A (zh) Jak激酶抑制劑的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