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5533A - 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 Google Patents

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5533A
TW202405533A TW111145659A TW111145659A TW202405533A TW 202405533 A TW202405533 A TW 202405533A TW 111145659 A TW111145659 A TW 111145659A TW 111145659 A TW111145659 A TW 111145659A TW 202405533 A TW202405533 A TW 2024055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layer
pattern
sheet
optical film
backlight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5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晟洙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倉岡化工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倉岡化工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倉岡化工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5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553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背光單元可以包括:光源;色變換片,用於變換從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顏色;和至少一個光學膜,配置在所述色變換片上(over)。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可以包括:第一片,包括:第一基底部;第一圖案層,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和第二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不同於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的圖案;和第二片,包括:第二基底部;第三圖案層,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和第四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與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對應的圖案。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圖案可以包括不規則的多個突出部分。所述第二圖案層可以包括黏接性物質,所述第二圖案層的所述多個突出部分黏接到所述第三圖案層的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而積層(lamination)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

Description

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是關於一種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通常,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包括向電子裝置的整個畫面均勻地照射光的背光單元。背光單元根據光源的位置而分為邊緣型(edge type)和直下型,邊緣型其燈位於包括顯示面的基板的側面而需要將燈的線光變換為面光的導光板,直下型其燈位於包括顯示面的基板的下方而不需要導光板。其中,直下型的背光單元其光利用效率高且構成簡單,而且對基板的大小無限制,因此廣泛使用於通常的液晶顯示裝置中。通常的直下型的背光單元可以包括光源、擴散片和包括稜鏡的光學膜。從光源射出的光可以通過擴散片被擴散之後通過設置在上部的光學膜而被傳遞至液晶面板。
正在積極使用作為光源利用了具有小型化、輕量化和/或功耗低等優點的迷你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和/或微型LED的液晶顯示裝置。迷你LED或微型LED可以是一個個晶片構成單獨的像素或光源,因此不存在對於顯示器的大小和形態的制約,與利用以往的光源的情況相比,可以實現更鮮明的畫質。
隨著LED晶片大小的小型化,還在積極進行用於增強LED光特性的對於背光單元的研究。
將迷你LED或微型LED用作光源的直下型的背光單元可以使用將點光源變換成面光源的擴散片。直下型的背光單元在平面上配置光源,因此為了防止光源的形狀(例如,迷你LED或微型LED的形狀)被液晶面板識別出的情況,可以具備厚度厚的擴散片或者具有層疊了多個擴散片的結構。
根據一實施例,針對所述擴散片,可以追加地或者大致上包括用於屏蔽作為光源的形狀被液晶面板識別出的現象的熱點(hot spot)的屏蔽片。
所述屏蔽片(和/或擴散片)為了具備防止光源的形狀被液晶面板識別出的屏蔽性能,需要將片的厚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厚度,因此可能會限制液晶顯示裝置的薄型化。相反,對於所述屏蔽片而言,將片的厚度形成得過厚的情況下,可能會因此產生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大幅下降的問題。如上所述,在具備所述屏蔽片的背光單元中,屏蔽片的厚度可以與屏蔽性能及亮度性能相關,在此所述屏蔽性能和所述亮度性能可以具有彼此權衡(trade-off)關係。
本發明通過各種實施例提供一種即使不使用厚的擴散片也能防止光源的形狀被液晶面板識別出的性能(以下,稱為“屏蔽性能”)出色的同時亮度(以下,稱為“亮度性能”)高的液晶顯示裝置用光學膜。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背光單元的可以包括:光源;色變換片,用於變換從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顏色;以及至少一個光學膜,配置在所述色變換片上(over)。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可以包括:第一片,所述第一片包括:第一基底部;第一圖案層,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以及第二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不同於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的圖案;以及第二片,所述第二片包括:第二基底部;第三圖案層,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以及第四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與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對應的圖案。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圖案可以包括不規則的多個突出部分。所述第二圖案層可以包括黏接性物質,所述第二圖案層的所述多個突出部分黏接到所述第三圖案層的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從而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被積層(lamination)。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可以包括:第一片,所述第一片包括:第一基底部;第一圖案層,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以及第二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不同於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的圖案;以及第二片,所述第二片包括:第二基底部;第三圖案層,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以及第四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與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對應的圖案。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圖案可以包括不規則的多個突出部分。所述第二圖案層可以包括黏接性物質,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三圖案層可以彼此被黏接,從而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被積層(lamination)。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不具備厚度厚的擴散片,從而可以有助於背光單元的薄型化。
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迷你LED或微型LED的屏蔽性能出色且亮度性能也出色的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在本發明中可以得到的效果並不限於以上所提及的效果,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以下的記載應當可以明確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本說明書的各種實施例以及在其中所使用的用語並不是將本說明書中記載的技術特徵限定為特定的實施例,應理解包括相應實施例的各種變更、等同物或者代替物。與附圖的說明相關聯地,對於類似或者和相關聯的構成要素可以使用類似的符號。與構件對應的名詞的單數型在相關前後文中只要沒有明確的其他參照用語時就可以包括一個或者多個所述構件。
根據各種實施例,以上記載的構成要素各自的構成要素(例:模塊或者程序)可以包括單個或者多個個體,多個個體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被分離配置在其他構成要素中。根據各種實施例,前述的相應的構成要素之中,可以省略一個以上的構成要素或者操作,或者可以追加一個以上的其他構成要素或者操作。大體上或者進一步地,多個構成要素(例:模塊或者程序)可以被統一為一個構成要素。在該情況下,被統一的構成要素可以將所述多個構成要素各自的構成要素的一個以上的功能與統一之前被所述多個構成要素中的相應的構成要素執行的情況相同或者類似地被執行。根據各種實施例,對於由模塊、程序或者其他構成要素執行的操作而言,可以依次、並聯地、反復地、或者誘導式地被進行、或者所述的操作中的一個以上以不同的順序被進行或被省略、或者可以追加一個以上的其他操作。
參照附圖來說明實施例。在說明相應實施例時,對於同一構成使用同一名稱和同一符號,並省略對其的附加說明。此外,在此先聲明,在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時,對於具有同一功能的構成要素僅是使用同一名稱和同一符號而已,實質上與現有技術完全不同。
根據各種實施例,「包括」、「或者」、「具有」等用語是為了表示說明書所記載的特徵、數字、步驟、操作、構成要素、部件或者它們的組合的存在,並不表示事先排除一個或其以上的其他特徵、數字、步驟、操作、構成要素、部件或者它們的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包括擴散片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圖。
參照圖1,液晶顯示裝置(或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裝置))1可以包括背光單元10以及液晶面板20。根據各種實施例,背光單元10可以朝向液晶面板20的背面(朝向-Z方向的面)配置,以便向液晶面板20發散光。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具備光源11a的基板11、色變換片13、擴散片14、17以及稜鏡片15、16。雖然未圖示,但是背光單元10還可以包括反射偏振片。
根據各種實施例,光源11a是用於使光向液晶面板20的背面發散的構成,可以配置在基板11的一面。光源11a可以相當於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以下稱為LED)。光源11a例如可以包括使光發散的多個LED晶片11a。LED可以根據LED晶片的大小被分類為大型(large)LED(晶片的大小:在1000µm以上)、中型(middle)LED(晶片的大小:300-500µm)、小型(small)LED(晶片的大小:200-300µm)、迷你(mini)LED(晶片的大小:100-200µm)以及微型(micro)LED(晶片的大小:在100µm以下)。在此,LED可以包括InGaN、GaN等材質。從光源11a射出的光可以朝向液晶面板20的方向(Z方向)發散。從光源11a射出的光可以通過色變換片13而入射至擴散片14。
根據各種實施例,在基板11的表面可以形成反射片12。反射片12可以包括如BaSo 4、TiO 2、CaCo 3、SiO 2、Ca 3(So 42這樣的物質或者和可以包括如Ag這樣的物質,可以被塗布或刷在光源11a與光源11a之間的基板11上。反射片12可以起到使從光源11a發散的光透過色變換片13、擴散片14、17和稜鏡片15、16的同時將因界面反射等而反射到基板11側的光再次反射到所述光的發散方向上的作用。由此,可以最小化光的損失。即,反射片12可以執行光的再次利用(light recycling)。
根據各種實施例,色變換片13可以改變從光源11a發散的光的顏色。作為一例,迷你LED或微型LED的光可以是藍色光(450nm)。在該情況下,需要將藍色光變換為白色光。色變換片13可以使從光源11a發散的藍色光透過的同時將藍色光變換為白色光。
根據各種實施例,擴散片14、17可以均勻地分散從色變換片13入射的光。擴散片14、17可以被塗布添加了光擴散劑珠粒(beads)的固化樹脂(例如,選自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丙烯酸酯以及自由基產生型單體中的至少一種以上來單獨或混合而成的物質)溶液來通過光擴散劑珠粒引發光擴散。此外,擴散片14、17也可以形成有均勻或不均勻的大小的形狀(例如,球形)的突起圖案(或突出部)來促進光的擴散。
根據各種實施例,擴散片14、17可以包括下擴散片14以及上擴散片17。下擴散片14可以配置在色變換片13與稜鏡片15之間,上擴散片17可以配置在稜鏡片16與液晶面板20之間。假設背光單元10還包括反射偏振片,則上擴散片17可以配置在稜鏡片16與反射偏振片之間。
根據各種實施例,稜鏡片15、16可以利用形成在表面的光學圖案來彙聚入射的光之後將其射出到液晶面板20。稜鏡片15、16可以包括透光性基底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朝向+Z軸方向的面)的稜鏡圖案層。稜鏡圖案層可以為了提高面方向的亮度而由形成有指定角度的傾斜面(例如,45º的傾斜面)的三角形陣列(array)形態的光學圖案層形成。稜鏡圖案層的稜鏡圖案可以是三角柱形狀,可以被配置成三角柱的一面與基底部對置。
根據一實施例,稜鏡片15、16可以包括第一稜鏡片15和第二稜鏡片16,從而形成複合稜鏡片結構。在此,第二稜鏡片16可以重疊(overlap)配置在第一稜鏡片15的上表面上。在第一稜鏡片15中,可以彼此並排地排列多個第一稜鏡圖案。各個第一稜鏡圖案可以是在一方向延伸的結構。例如,第一稜鏡圖案各自的頂點線15a可以延伸形成為朝向X軸方向。與此類似地,在第二稜鏡片16中,也可以彼此並排地排列多個第二稜鏡圖案。各個第二稜鏡圖案可以是在一方向延伸的結構。例如,第二稜鏡圖案各自的頂點線16a可以延伸形成為朝向與X軸及Z軸垂直的方向(以下,稱為“Y軸” ,可參照圖4)。在此,為了便於說明,示出了第一稜鏡圖案的延伸方向和第二稜鏡圖案的延伸方向朝向X軸和Y軸的情況。但是,並不限於圖示的實施例,也可以朝向X軸或Y軸以外的其他方向。
根據各種實施例,反射偏振片(未圖示)可以設置在稜鏡片15、16和上擴散片17的上部,從而起到對於被稜鏡片15、16聚光且被上擴散片17擴散的光使一部分光透過而使其他光反射到下部的作用。
根據各種實施例,液晶面板20可以根據電信號將從光源11a發散的光折射成預定的圖案。被折射的所述光可以通過配置在液晶面板20的前表面的濾色器和偏振濾光器而構成畫面。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包括積層了多個片的光學膜的背光單元以及包括所述背光單元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圖。
參照圖2,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例示的液晶顯示裝置(或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裝置))1可以包括背光單元10和液晶面板20,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具備光源11a的基板11、色變換片13、第一光學膜100、稜鏡片15、16以及擴散片17。根據一實施例,可以在基板11的一面形成反射片12。
根據一實施例,背光單元10可以省略這些構成要素之中的至少一個(例如,擴散片17)或者追加一個以上的其他構成要素(例如,反射偏振片(未圖示))。以下,省略對於與圖1重複的部分的說明。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1的特徵在於,提供通過積層結構形成的至少一個光學膜。在此,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可以代替下擴散片14,或者可以在下擴散片14的基礎上還具備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以下,對於本發明的附圖的說明可以舉例代替下擴散片14而在一側具備至少一個光學膜的情況。
在本發明中,“光學膜”可以表示具備在透光性基底部(以下,稱為“基底部”)的一面包括第一圖案的擴散片以及在基底部的另一面包括第二圖案的擴散片並且這兩個擴散片彼此被積層(lamination)的形態。根據一實施例,至少一個光學膜可以包括兩個光學膜彼此被層疊配置的結構。但是,並不限於此,根據情況,也可以包括三個以上的光學膜。為了便於說明,雖然在圖2中有所誇張地進行了示出,但是其實是厚度非常薄的兩個片110、120被積層而形成了第一光學膜100。
在本發明中,“積層(lamination)”可以表示在所述兩個片中的至少一個片設置黏接劑而進行接合的情況。例如,可以表示片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圖案層)包括黏接性物質而圖案層自身可以具有黏接性,由此多個片被黏接而實現一體化。積層形態的光學膜與未被積層而是單純層疊時的實施例相比可以提供更薄且屏蔽性能出色的背光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是兩個擴散片110、120形成一個光學膜的情況,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可以是各自的基底部的厚度約在100µm以下且彼此被積層而構成第一光學膜100。本發明的第一光學膜100位於色變換片13上,第一光學膜100可以代替下擴散片14,或者可以在下擴散片14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第一光學膜100。
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第一光學膜100(以下,可以簡稱為“積層形態的光學膜”)例如比起厚度約為100µm或約為160µm的兩個或三個片單純被層疊的實施例(以下,可以簡稱為“未積層形態的光學膜”),可以具有薄了數µm以上的形態的同時,剛性也高,還可以發揮出色的屏蔽性能。例如,根據申請人實施的仿真結果,現有技術中的彼此不同的三個擴散片未被積層的形態的光學膜具有約330µm至490µm的厚度,而相比於此,積層形態的兩個光學膜(例如,四個擴散片)其厚度約為460µm至510µm,以一個擴散片為基準而于具有更薄的厚度的同時亮度彼此對應或者可以提供出色的性能值。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積層了多個片的光學膜的側面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積層了多個片的光學膜的立體圖。
在本發明中,背光單元(例如,圖1、圖2的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第一光學膜100。第一光學膜100可以包括第一片110以及與第一片110積層的第二片120。
根據一實施例,第一光學膜100的第一片110可以包括第一基底部112。第一片110可以包括在第一基底部112的一面包括第一圖案的第一圖案層111以及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另一面且包括與所述第一圖案不同的第二圖案的第二圖案層113。第一光學膜100的第二片120可以包括第二基底部122。第二片120可以包括在第二基底部122的一面包括第三圖案的第三圖案層121以及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另一面且與所述第三圖案不同的第四圖案的第四圖案層123。
根據一實施例,第一光學膜100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可以是彼此對應的結構。例如,第一片110的第一圖案層111的圖案結構和第二片120的第三圖案層121的圖案結構可以彼此相同或類似。作為又一例,第一片110的第二圖案層113的圖案結構和第二片120的第四圖案層123的圖案結構可以彼此相同或類似。
根據一實施例,第一基底部112和第二基底部122可以具有彼此對應的厚度。例如,第一基底部112和第二基底部122可以具有約100µm以下的厚度。例如,第一基底部112和/或第二基底部122的厚度可以是約38µm、50µm、75µm中的任一個。但是,第一基底部112和第二基底部122的厚度並不限於所述的例示,可以以各種方式設計變更為適合於支承多個圖案層的厚度。根據其他實施例,可以將第二基底部122的厚度形成為比第一基底部112的厚度還厚。例如,若基底部的厚度薄,則可能會因光源11a產生的熱而受損,從而產生片凹凸不平地鼓起的現象(片凹現象)。因此,可以將靠近光源11a的第二基底部122的厚度形成為比第一基底部112的厚度還厚,從而防止片凹凸不平地鼓起的現象,可以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根據一實施例,可以利用各層的折射率來改善第一光學膜100的亮度性能。在第一光學膜100中,第一圖案層111和第三圖案層121的圖案結構彼此對應,從而還可以形成彼此對應的折射率。例如,可以形成為第一圖案層111和第三圖案層121的折射率分別約為1.47至1.70。作為又一例,可以形成為第一圖案層111和第三圖案層121的折射率分別約為1.65。在第一光學膜100中, 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的圖案結構彼此對應,從而還可以形成彼此對應的折射率。例如,可以形成為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的折射率分別約為1.45至1.55。作為又一例,可以形成為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的折射率分別約為1.49。根據一實施例,在第二圖案層113被塗敷黏接物質的情況下,折射率可以約為1.51。
圖5a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所包括的多個片的圖。
圖5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金字塔圖案的頂角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表。
圖5c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金字塔圖案的頂角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
在本發明中,背光單元(例如,圖1、圖2的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第一光學膜100。第一光學膜100可以包括第一片110以及與第一片110積層的第二片120。圖5a、圖5b和圖5c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可以與圖3和圖4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一部分相同或全部相同。
實質上,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可以彼此被積層而構成為一個膜,但是為了便於說明,在圖5a中分離成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來進行了公開。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一片110可以包括第一基底部112、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一面且具備第一圖案的第一圖案層111以及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二圖案的第二圖案層113。在第一基底部112的朝向+Z軸方向的面可以配置第一圖案層111,在第一基底部112的朝向-Z軸方向的面可以配置第二圖案層113。第二片120可以包括第二基底部122、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一面且具備第三圖案的第三圖案層121以及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四圖案的第四圖案層123。在第二基底部122的朝向+Z軸方向的面可以配置第三圖案層121,在第二基底部122的朝向-Z軸方向的面可以配置第四圖案層123。
根據一實施例,第一基底部112和/或第二基底部122可以是用於支承圖案層的構成。例如,第一基底部112和/或第二基底部122可以形成為包括能夠使光透過的透明的材質、例如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系、聚碸(poly sulfone)系、聚丙烯酸酯(poly acrylate)系、聚苯乙烯(poly styrene)系、聚氯乙烯(poly vinyl chloride)系、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系、聚降冰片烯(poly norbornene)系或聚酯(poly ester)系的物質中的至少一種。作為具體的例,第一基底部112可以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terephtalate)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naphthalate)中的至少一種形成。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一圖案層111和第三圖案層121可以是彼此對應的結構。第一圖案層111和/或第三圖案層12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多個行且在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具有多個列的多個金字塔圖案。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各自的截面可以是三角形或梯形形狀。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分別可以被設計成從第一圖案層111和/或第三圖案層121的上方觀察時(朝向-Z軸觀察時)是陰角圖案。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分別可以被設計成朝向-Z軸逐漸增加的大小。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可以以各自的基底部為基準在一面和另一面、即在兩面分別具備圖案層,從而與光擴散效果一起還可以使減少光干涉現象和色不均現象的效果增大。各個圖案層在基底部的一面(或另一面)塗布UV(ultra violet,紫外線)固化樹脂溶液並照射光來使其固化,從而實現微型圖案化。
根據各種實施例,與光擴散效果相關聯地,入射至第二片120的下方(例如,第四圖案層123)的光可以通過形成在第二片120的第三圖案層121的多個金字塔圖案而被擴散。擴散的光可以入射至第一片110的下方(例如,第二圖案層113),所述光可以通過形成在第一片110的第一圖案層111的多個金字塔圖案而被擴散。在該過程中,通過在金字塔圖案的界面上被折射的折射光、界面反射等引起的反射光,可以最小化光的損失,還可以最小化亮度的降低。形成在第一圖案層111和第三圖案層121的多個金字塔圖案可以包括多個(例如,M×N個)金字塔,可以形成具有M個行和N個列的金字塔圖案使得至少一部分與形成在基板11的光源11a重疊。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一片110可以包括形成有預定高度(或厚度)a和間距b的金字塔圖案的第一圖案層111。第二片120可以包括形成有預定高度(或厚度)c和間距d的金字塔圖案的第三圖案層121。根據一實施例,在第一圖案層111中,稜金字塔圖案的高度a和間距b可以基於第一頂角θ1來定義。在第三圖案層121中,稜金字塔圖案的高度c和間距d可以基於第二頂角θ2來定義。以下,說明第一頂角θ1,此說明也可以適用於第二頂角θ2。
根據一實施例,第一頂角θ1和/或第二頂角θ2可以由形成截面為梯形的金字塔圖案的四個面中的兩個相向的面之間的角度進行定義。例如,可以在70º至150º內定義第一頂角θ1和/或第二頂角θ2。
根據各種實施例,在第一頂角θ1約為90度(例如,87度至93度,在附圖中用“D”表示“度”)、第二頂角θ2約為90度(例如,87度至93度)時,可以改善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率。參照圖5b和圖5c(在附圖中,“PY”代表金字塔圖案),使第一圖案層111的第一頂角θ1和第三圖案層121的第二頂角θ2不同來進行了實驗,從而確認出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果。在實驗#1中,將第一頂角θ1設定為約85度,將第二頂角θ2設定為約85度(即,85D×2ea)。在實驗#2中,將第一頂角θ1設定為約85度,將第二頂角θ2設定為約90度。在實驗#3中,將第一頂角θ1設定為約90度,將第二頂角θ2設定為約90度(即,90D×2ea)。在實驗#4中,將第一頂角θ1設定為約95度,將第二頂角θ2設定為約90度。在實驗#5中,將第一頂角θ1設定為約95度,將第二頂角θ2設定為約95度(即,95D×2ea)。將實驗#3的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分別設定為100%參考值之後,比較了實驗#1、#2、#4、#5的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的值。
參照實驗#1、#2、#3、#4、#5,實驗#1、#2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對比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下降,屏蔽的上升效果不足。此外,實驗#4、#5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對比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上升,屏蔽下降幅度表現得過大。由此,可以確認出在實驗#3(第一頂角θ1約為90度,第二頂角θ2約為90度)中亮度(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屏蔽比率)的效率相對最大。
圖6a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密度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表。
圖6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密度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
在本發明中,背光單元(例如,圖1、圖2的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第一光學膜(例如,圖5a的第一光學膜100)。第一光學膜100可以包括第一片(例如,圖5a的第一片110)以及與第一片110積層的第二片(例如,圖5a的第二片120)。圖6a和圖6b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可以與圖3至圖5c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一部分相同或全部相同。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一片110可以包括第一基底部112、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一面且具備第一圖案的第一圖案層111以及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二圖案的第二圖案層113。第二片120可以包括第二基底部122、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一面且具備第三圖案的第三圖案層121以及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四圖案的第四圖案層123。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可以是彼此對應的結構。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可以形成粗糙(matte)圖案。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可以不規則地排列有多個突出(例如,突起的)部分。多個突出部分分別可以是彼此隨機形成的,可以朝向向下方向突出。
根據一實施例,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的多個突出部分不同於第一圖案層111和/或第三圖案層121,可以具有方向性。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的多個突出部分可以是至少一部分為曲面形狀。所述多個突出部分可以被設計成至少一部分具有朝向-Z軸逐漸減小的大小。
根據一實施例,第二圖案層113可以包括黏接性物質,隨著第二圖案層113的多個突出部分黏接於第三圖案層121的多個金字塔圖案,可以提供第二片120與第一片110的積層結構。例如,所述第二圖案層113可以整體由黏接性樹脂形成,從而無需單獨的黏接層就可以直接與第三圖案層121黏接。
根據各種實施例,在粗糙圖案層(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的密度約為7%(例如,5%至9%)時,可以改善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率。所述密度可以在粗糙圖案層的整個面積中利用多個突出部分的面積來進行定義。
參照圖6a和圖6b,將第一圖案層111的第一頂角和第三圖案層121的第二頂角固定為約90度,使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的粗糙圖案層的密度不同來進行了實驗,從而確認了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果。在實驗#1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密度設定為約0%。在實驗#2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密度設定為約7%。在實驗#3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密度設定為約10%。在實驗#4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密度設定為約20%。
將實驗#2的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分別設定為100%參考值之後,比較了實驗#1、#3、#4的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的值。參照實驗#1、#2、#3、#4,實驗#1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產生了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下降以及屏蔽的下降。此外,實驗#3、#4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對比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上升,屏蔽的下降幅度表現得過大。由此,可以確認出在實驗#2(粗糙圖案層的密度約為7%)中亮度(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屏蔽比率)的效率相對最大。
圖7a和圖7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直徑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
圖7c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直徑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表。
在本發明中,背光單元(例如,圖1、圖2的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第一光學膜(例如,圖5a的第一光學膜100)。第一光學膜100可以包括第一片(例如,圖5a的第一片110)以及與第一片110積層的第二片(例如,圖5a的第二片120)。圖7a至圖7c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可以與圖3至圖6b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一部分相同或全部相同。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一片110可以包括第一基底部112、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一面且具備第一圖案的第一圖案層111以及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二圖案的第二圖案層113。第二片120可以包括第二基底部122、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一面且具備第三圖案的第三圖案層121以及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四圖案的第四圖案層123。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可以是彼此對應的結構。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可以形成粗糙(matt)圖案。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可以不規則地排列有多個突出(例如,突起的)部分。多個突出部分分別可以是彼此隨機形成的,可以朝向向下方向突出。
根據各種實施例,在粗糙圖案層(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的直徑約為30µm至60µm時,可以改善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率。例如,所述直徑可以被定義為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各自的直徑的平均值。作為其他例,所述直徑可以被定義為多個突出部分各自的點尺寸(dot size)的平均值。
參照圖7a、圖7b和圖7c,將第一圖案層111的第一頂角和第三圖案層121的第二頂角固定為約90度,將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的粗糙圖案層的密度固定為約7%,將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固定為約0.33至0.34之後,使粗糙圖案層的直徑不同來進行了實驗,從而確認了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果。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可以被定義為圖案的高度/圖案的直徑。
在實驗#1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0(無突出部分)。在實驗#2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10µm。在實驗#3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20µm。在實驗#4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30µm。在實驗#5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40µm。在實驗#6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50µm。在實驗#7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60µm。在實驗#8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70µm。在實驗#9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80µm。在實驗#10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100µm。在實驗#11中,將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的直徑的平均值設定為約130µm。將實驗#4的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分別設定為100%參考值之後,比較了實驗#1~#3、#5~#11的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的值。
參照實驗#1~#11,實驗#1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產生了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下降以及屏蔽的下降。此外,實驗#2、#3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對比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上升,屏蔽的下降幅度表現得過大。此外,實驗#8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對比屏蔽的上升,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下降幅度表現得過大。此外,實驗#9、#10、#11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下降幅度表現得過大。由此,可以確認出在實驗#4、#5、#6、#7(粗糙圖案層的直徑約為30µm、40µm、50µm、60µm)中亮度(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屏蔽比率)的效率相對最大。
參照圖7c和下述表1,可以確認出在金字塔圖案(例如,第一圖案層111的金字塔圖案或第三圖案層121的金字塔圖案)的間距(pitch)與粗糙圖案層(例如,第二圖案層113的粗糙圖案或第四圖案層123的粗糙圖案)的粗糙圖案的直徑之比約為30%至60%的區間內,出現了屏蔽和亮度出色的特性。例如,從屏蔽的觀點出發可以確認出粗糙圖案層的直徑(尺寸)越增加,屏蔽越增加,但是亮度減小,由此可知屏蔽與亮度的相關關係是相反的。尤其是,可以確認出在粗糙圖案層的直徑(尺寸)約在金字塔圖案的間距的60%以上的情況下,屏蔽大幅增加,同時亮度損失幅度上升。此外,可以確認出粗糙圖案層的直徑(尺寸)約在金字塔圖案的間距的30%以下的情況下,對比亮度的上升,屏蔽的下降幅度增加。
表1
圖8a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縱橫比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表。
圖8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縱橫比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
在本發明中,背光單元(例如,圖1、圖2的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第一光學膜(例如,圖5a的第一光學膜100)。第一光學膜100可以包括第一片(例如,圖5a的第一片110)以及與第一片110積層的第二片(例如,圖5a的第二片120)。圖8a和圖8b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可以與圖3至圖7c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一部分相同或全部相同。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一片110可以包括第一基底部112、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一面且具備第一圖案的第一圖案層111以及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二圖案的第二圖案層113。第二片120可以包括第二基底部122、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一面且具備第三圖案的第三圖案層121以及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四圖案的第四圖案層123。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可以是彼此對應的結構。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可以形成粗糙(matte)圖案。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可以不規則地排列有多個突出(例如,突起的)部分。多個突出部分分別可以是彼此隨機形成的,可以朝向向下方向突出。
根據各種實施例,粗糙圖案層(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的縱橫比約在0.23至0.5的區間時可以改善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率。
參照圖8a和圖8b,將第一圖案層111的第一頂角和第三圖案層121的第二頂角固定為約90度,將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的粗糙圖案層的密度固定為約7%,將粗糙圖案層的直徑(各個突出部分的尺寸平均值)固定為約30µm之後,使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不同來進行實驗,從而確認了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果。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可以被定義為圖案的高度/圖案的直徑。所述圖案的高度可以被定義為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各自的高度的平均值,所述圖案的直徑可以被定義為粗糙圖案層的多個突出部分各自的直徑的平均值。通過固定所述圖案的直徑,所述圖案的高度和縱橫比可以成比例地增加。
在實驗#1中,將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設定為0(例如,圖案的高度0)。在實驗#2中,將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設定為約0.133(例如,圖案的高度約為4µm)。在實驗#3中,將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設定為約0.267(例如,圖案的高度約為8µm)。在實驗#4中,將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設定為約0.333(例如,圖案的高度約為10µm)。在實驗#5中,將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設定為約0.4(例如,圖案的高度約為12µm)。在實驗#6中,將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設定為約0.5(例如,圖案的高度約為15µm)。在將實驗#4的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分別設定為100%參考值之後,比較了實驗#1~#3、#5、#6的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的值。
參照實驗#1~#6,實驗#1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下降以及屏蔽的下降。此外,實驗#2的情況下,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對比亮度(中心照度比率)的上升,屏蔽的下降幅度表現得過大。可以與所述參考值進行比較而確認出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在90%以上的區間是實驗#3、#4、#5、#6,在實驗#3、#4、#5、#6中公開的縱橫比的區間(例如,0.23至0.5區間)內,可以確認出亮度(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屏蔽比率)的效率相對得到改善。
參照下述的表2,考慮亮度和屏蔽比率出色的所述縱橫比的區間(例如,0.23至0.5的區間),可以確認出粗糙圖案層的直徑與圖案高度的關係。
表2
例如,在縱橫比為0.23時,考慮粗糙圖案層的直徑約為30µm時,圖案高度可以是約為6.9µm,考慮粗糙圖案層的直徑約為60µm時,圖案高度可以是約為13.8µm。作為又一例,在縱橫比為0.5時,考慮粗糙圖案層的直徑約為30µm時,圖案高度可以是約為15µm,考慮粗糙圖案層的直徑約為60µm時,圖案高度可以是約為30µm。因此,中心照度比率和屏蔽比率在90%以上的區間可以設定成:粗糙圖案層的縱橫比約在0.23至0.5的區間,圖案直徑約為30µm~60µm,圖案高度約為6.9µm~30µm。
圖9a是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與霧度相關的光學膜的粗糙圖案的示意圖。
圖9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霧度的亮度和/或屏蔽關聯性的圖表。
圖9c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粗糙圖案相關屏蔽效果的圖。
圖10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0b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0c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0d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涉及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0e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在本發明中,背光單元(例如,圖1、圖2的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第一光學膜(例如,圖5a的第一光學膜100)。第一光學膜100可以包括第一片(例如,圖5a的第一片110)以及與第一片110積層的第二片(例如,圖5a的第二片120)。圖9a至圖10e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k一與圖3至圖8b的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構成一部分相同或全部相同。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一片110可以包括第一基底部112、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一面且具備第一圖案的第一圖案層111以及配置在第一基底部11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二圖案的第二圖案層113。第二片120可以包括第二基底部122、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一面且具備第三圖案的第三圖案層121以及配置在第二基底部122的另一面且具備第四圖案的第四圖案層123。
根據各種實施例,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可以是彼此對應的結構。第二圖案層113和第四圖案層123可以形成粗糙(matte)圖案。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可以不規則地排列有多個突出(例如,突起的)部分。多個突出部分分別可以是彼此隨機形成的,可以朝向向下方向突出。
根據各種實施例,粗糙圖案層(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可以使用霧度Hz不同的各種粗糙圖案。例如,粗糙圖案層的種類可以是第一粗糙圖案(例如,Matte1,參照圖9b和圖10a)、第二粗糙圖案(例如,Matte2,參照圖9b和圖10b)、第三粗糙圖案(例如,Matte3,參照圖9b和圖10c)、第四粗糙圖案(例如,Matte4,參照圖9b和圖10d)或者第五粗糙圖案(例如,Matte5,參照圖9b和圖10e)中的至少一個。
根據一實施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與所述種類相關的霧度Hz越低,屏蔽效率越可以得到改善。參照圖9a,在粗糙圖案層中,圖案密度越低,除了多個突出部分的空的區域越增加。由此,因第二片120的金字塔圖案的逆反射而被傳遞的光可以使由第一片110的粗糙圖案層的所述空的區域全反射的量增加。具體而言,從第二片120的金字塔圖案層射出的光可以入射至第一片110的粗糙圖案層的突出部分而透過,與粗糙圖案層的突出部分以外的區域(例如,空的區域)接觸時被全反射,形成朝向金字塔圖案層的光路徑,從而可以產生光循環。由此,可以維持光學膜的亮度性能並且可以改善屏蔽性能。例如,通過形成粗糙圖案層的突出部分,亮度不會下降。作為又一例,隨著粗糙圖案層的霧度Hz下降,界面(例如,粗糙圖案層的所述空的區域)的全反射光量增加,以直線光射出的比重減少,整體射出光的均勻度可以上升。
根據各種實施例,粗糙圖案層(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在使用霧度約為13%~85%的區間的粗糙圖案的情況下,可以改善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率。參照圖9b、圖9c和下述表3,使粗糙圖案層的霧度Hz不同來進行實驗,從而確認了亮度(例如,中心照度比率)與屏蔽(例如,屏蔽率)的效果。所述屏蔽的效果(例如,表3的屏蔽)可以基於以下方式(測量設備:Mura(面照度設備))進行評價,即,在光源(例如,LED)、屏蔽片1~2片(例如,第一片110和/或第二片120)、色變換片和稜鏡片的層疊結構中將所述屏蔽片的粗糙圖案(粗糙圖案層(例如,第二圖案層113和/或第四圖案層123))調整成不同,同時測量各自的面照度。例如,可以是肉眼觀察各個所述面照度來對屏蔽水平進行1(低)至5(高)的相對評價的方式,可以參照圖9c。
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霧度值約為99%的第一粗糙圖案(例如,Matte1)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1.5。作為其他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霧度值約為95%的第二粗糙圖案(例如,Matte2)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3.5。作為又一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霧度值約為85%的第三粗糙圖案(例如,Matte3)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3.5。作為又一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霧度值約為69%的第四粗糙圖案(例如,Matte4)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4.0。作為其他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霧度值約為13%的第五粗糙圖案(例如,Matte5)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4.3。所述屏蔽率越增加可以提供越高的屏蔽,由此可以確認出霧度值越減小,屏蔽性能越可以得到改善。
表3
再次參照表3,使粗糙圖案層的圖案縱橫比不同來進行實驗,從而確認了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果。作為一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縱橫比值約為0.5的第一粗糙圖案(例如,Matte1)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1.5。作為其他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縱橫比值約為0.35的第二粗糙圖案(例如,Matte2)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3.5。作為又一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縱橫比值約為0.5的第三粗糙圖案(例如,Matte3)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3.5。作為又一例,對於粗糙圖案層而言,使用縱橫比值約為0.23的第五粗糙圖案(例如,Matte5)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4.3。所述屏蔽率越增加可以提供越高的屏蔽,由此可以大致確認出縱橫比值越減小,屏蔽性能越可以得到改善。
再次參照表3,使粗糙圖案層的圖案密度不同來進行實驗,從而確認了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果。以多個粗糙圖案層之中的一部分粗糙圖案層(例如,以下的第一粗糙圖案、第二粗糙圖案)的圖案密度值為100%的情況為基準,與圖案密度值減小的不同的粗糙圖案層進行比較,從而公開了屏蔽的效果。作為一例,對於粗糙圖案層,使用圖案密度值約為100%的第一粗糙圖案(例如,Matte1)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1.5。作為其他例,對於粗糙圖案層,使用圖案密度值約為100%的第二粗糙圖案(例如,Matte2)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3.5。作為又一例,對於粗糙圖案層,使用圖案密度值約為30%的第三粗糙圖案(例如,Matte3)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3.5。作為又一例,對於粗糙圖案層,使用圖案密度值約為6.8%的第五粗糙圖案(例如,Matte5)的情況下,可以確認出屏蔽率約為4.3。所述屏蔽率越增加可以提供越高的屏蔽,由此可以大致確認出圖案密度值越減小,屏蔽性能越可以得到改善。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確認出粗糙圖案層的霧度值越小、縱橫比值越小、圖案密度值越小,屏蔽(例如,屏蔽比率)的效果越增加。可以確認出屏蔽的效果根據粗糙圖案層的霧度、縱橫比和/或圖案密度值的組合而表現出不同,按照霧度、縱橫比和圖案密度的順序對屏蔽的效果帶來影響。
圖11a和圖11b是用於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光學特性的圖。
在本發明中,背光單元(例如,圖1、圖2的背光單元10)可以包括第一光學膜(例如,圖5a的第一光學膜100)。第一光學膜100可以包括第一片(例如,圖5a的第一片110)以及與第一片110積層的第二片(例如,圖5a的第二片120)。圖11a和圖11b的包括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第一光學膜100的構成可以與圖3至圖10e的包括第一片110和第二片120的第一光學膜100的構成一部分相同或全部相同。
參照圖11a和圖11b,區分成以往第一構成(a)、以往第二構成(b)和本發明的實施例所例示的構成(c),可以確認基於此的屏蔽性能出色效果。可以確認出視角分別從藍色越是靠近紅色明亮度越強。
根據一實施例,本實施例所例示的構成(c)相比以往第一構成(a)和以往第二構成(b),確認視角分布(測量位置①)時,可以確認出屏蔽片(例如,第一光學膜)的射出光彙聚成中心射出。此外,在層疊了屏蔽片和下擴散片的結構中確認視角分布(測量位置②)時,本實施例所例示的構成(c)相比以往第一構成(a)和以往第二構成(b),可以確認出隨著光彙聚到中心,直線光增加。此外,在層疊了屏蔽片、下擴散片和稜鏡片(例如,圖1、圖2的稜鏡片15、16)的結構中確認視角分布(測量位置③)時,本實施例所例示的構成(c)相比以往第一構成(a)和以往第二構成(b),可以確認出通過了屏蔽片的光平均化了光分布,光彙聚到中心。由此,可以確認出相對多的中心射出光通過稜鏡片,其可以使逆反射效率上升,從而可以確認出屏蔽性能得到改善。此外,在層疊了屏蔽片、下擴散片、稜鏡片(例如,圖1、圖2的稜鏡片15、16)和上擴散片的結構中確認視角分布(測量位置④)時,本實施例所例示的構成(c)相比以往第一構成(a)和以往第二構成(b),可以確認出通過了屏蔽片的光平均化了光分布,光彙聚到中心。
以上說明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的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並不限於前述的實施例以及附圖,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能夠在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實現各種置換、變形以及變更。
1:液晶顯示裝置 10:背光單元 11:基板 11a:光源 12:反射片 13:色變換片 15:稜鏡片 15a:頂點線 16:稜鏡片 16a:頂點線 17:擴散片 20:液晶面板 100:第一光學膜 110:第一片 120:第二片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包括擴散片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包括積層了多個片的光學膜的背光單元以及包括所述背光單元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積層了多個片的光學膜的側面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積層了多個片的光學膜的立體圖。 圖5a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所包括的多個片的圖。 圖5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金字塔圖案的頂角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表。 圖5c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金字塔圖案的頂角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 圖6a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密度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表。 圖6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密度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 圖7a和圖7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直徑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 圖7c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直徑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表。 圖8a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縱橫比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表。 圖8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縱橫比的照度比率以及屏蔽比率的圖。 圖9a是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與霧度相關的光學膜的粗糙圖案的示意圖。 圖9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相對於粗糙圖案的霧度的亮度和/或屏蔽關聯性的圖表。 圖9c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粗糙圖案相關屏蔽效果的圖。 圖10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0b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0c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0d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0e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所例示的放大了粗糙圖案層的一部分圖案的圖。 圖11a和圖11b是表示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所例示的光學膜的光學特性的圖。
1:液晶顯示裝置
10:背光單元
11:基板
11a:光源
12:反射片
13:色變換片
15:稜鏡片
15a:頂點線
16:稜鏡片
16a:頂點線
17:擴散片
20:液晶面板
100:第一光學膜
110:第一片
120:第二片

Claims (20)

  1. 一種背光單元,其包括: 光源; 色變換片,用於變換從所述光源射出的光的顏色;以及 至少一個光學膜,配置在所述色變換片上(over), 所述至少一個光學膜包括: 第一片,所述第一片包括:第一基底部;第一圖案層,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以及第二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不同於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的圖案;以及 第二片,所述第二片包括:第二基底部;第三圖案層,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以及第四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與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對應的圖案, 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圖案包括不規則的多個突出部分, 所述第二圖案層包括黏接性物質,所述第二圖案層的所述多個突出部分黏接到所述第三圖案層的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從而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被積層(lamination)。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圖案層的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和所述第三圖案層的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多個行並且在垂直於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具有多個列。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圖案層的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是蝕刻所述第一基底部的所述一面而形成的陰角金字塔圖案, 所述第三圖案層的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是蝕刻所述第二基底部的所述一面而形成的陰角金字塔圖案。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圖案層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三圖案層的折射率彼此相同。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圖案層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三圖案層的折射率形成為具有1.47至1.70的值。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分別形成由金字塔形狀的四個面中的兩個相向的面之間的角度定義的頂角, 所述第一圖案層的第一頂角約為87º至93º,所述第三圖案層的第二頂角約為87º至93º。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在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面積中定義所述多個突出部分所占的面積的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密度是5%至9%。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在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中,所述多個突出部分各自的直徑的平均值是30µm至60µm。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縱橫比在0.23至0.5的區間。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在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中,所述多個突出部分各自的高度的平均值是6.9µm至30µm。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霧度是13%至85%。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光單元,其中, 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不規則的所述多個突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曲面形狀。
  13. 一種光學膜,其包括: 第一片,所述第一片包括:第一基底部;第一圖案層,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以及第二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不同於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的圖案;以及 第二片,所述第二片包括:第二基底部;第三圖案層,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一面具備多個金字塔圖案;以及第四圖案層,配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部的另一面且具備與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對應的圖案, 所述第二圖案層的圖案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圖案包括不規則的多個突出部分, 所述第二圖案層包括黏接性物質,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三圖案層彼此被黏接,從而所述第一片和所述第二片被積層(lamination)。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光學膜,其中, 所述第一圖案層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三圖案層的折射率彼此相同。
  1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光學膜,其中, 所述多個金字塔圖案分別形成由金字塔形狀的四個面中的兩個相向的面之間的角度定義的頂角, 所述第一圖案層的第一頂角約為87º至93º,所述第三圖案層的第二頂角約為87º至93º。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膜,其中, 在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面積中定義所述多個突出部分所占的面積的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密度是5%至9%。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光學膜,其中, 在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中,所述多個突出部分各自的直徑的平均值是30µm至60µm。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膜,其中, 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縱橫比在0.23至0.5的區間。
  19.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光學膜,其中, 在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中,所述多個突出部分各自的高度的平均值是6.9µm至30µm。
  20.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光學膜,其中, 所述第二圖案層和所述第四圖案層的霧度是13%至85%。
TW111145659A 2022-07-19 2022-11-29 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TW2024055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89086A KR20240011533A (ko) 2022-07-19 2022-07-19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022-0089086 2022-07-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5533A true TW202405533A (zh) 2024-02-01

Family

ID=87072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5659A TW202405533A (zh) 2022-07-19 2022-11-29 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1374B2 (zh)
JP (1) JP7305231B1 (zh)
KR (1) KR20240011533A (zh)
CN (1) CN117420708A (zh)
TW (1) TW20240553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09134A (ko) 2006-05-09 2007-1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즘 시트,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770837B1 (ko) * 2009-04-15 2017-08-23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공극을 포함하는 광학 필름을 구비한 도광체 및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용 백라이트
JP2012056234A (ja) 2010-09-10 2012-03-22 Teijin Chem Ltd 複合シート
TWI457663B (zh) * 2012-05-16 2014-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JP6706033B2 (ja) * 2014-07-09 2020-06-03 恵和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及びエッジライト型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2557311B1 (ko) * 2016-08-08 2023-07-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19135190A1 (en) 2018-01-08 2019-07-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 assemblies
KR102284255B1 (ko) 2019-01-24 2021-08-03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미니 led 또는 마이크로 led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학 필름
TWI697718B (zh) * 2019-09-19 2020-07-01 暘旭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片與背光模組
KR20220123124A (ko) 2020-03-30 2022-09-05 케이와 인코포레이티드 광학 시트, 백라이트 유닛,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정보 기기
KR102461674B1 (ko) 2020-08-21 2022-11-02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학필름
KR102513442B1 (ko) 2020-11-06 2023-03-24 주식회사 엘엠에스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11513392B1 (en) * 2021-09-23 2022-11-29 Apple Inc. Direct-lit backlight units with optical films
CN216979538U (zh) 2022-04-27 2022-07-15 苏州乐贸星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0708A (zh) 2024-01-19
JP2024013181A (ja) 2024-01-31
US20240027830A1 (en) 2024-01-25
KR20240011533A (ko) 2024-01-26
JP7305231B1 (ja) 2023-07-10
US11921374B2 (en)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70684B2 (ja) パターン化された反射体、拡散板を含む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US10578921B2 (en) Brightness homogenizing member,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1108603A1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096374A (ko) 단일의 다층 광학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용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2014510387A (ja) 照明装置
KR102599217B1 (ko)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1004019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792628B (zh) 背光單元
JP2010078980A (ja) 光制御スタッ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表示装置
JP5217447B2 (ja) 光源ユニッ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1874560B2 (en) Backlight for uniform illumination
CN216979538U (zh) 背光单元
JP2010032781A (ja) 光デバイス、光拡散デバイス、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2405533A (zh) 光學膜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單元
TW200811539A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202227887A (zh) 背光裝置
CN216979536U (zh) 背光单元
KR20230024718A (ko)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CN114624799B (zh) 扩散板及具扩散板的背光模块
KR20220109777A (ko) 광학 필름
KR101947532B1 (ko) 조명장치
TW202305417A (zh) 光擴散片、光擴散片積層體、背光單元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15639635A (zh) 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光学薄膜及匀光膜组
KR20130015271A (ko) 집광을 위한 광학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TWI472848B (zh) 燈具及使用其之液晶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