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0939A - 蓄熱式焚化爐、包含蓄熱式焚化爐之系統、及操作蓄熱式焚化爐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蓄熱式焚化爐、包含蓄熱式焚化爐之系統、及操作蓄熱式焚化爐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400939A TW202400939A TW111145016A TW111145016A TW202400939A TW 202400939 A TW202400939 A TW 202400939A TW 111145016 A TW111145016 A TW 111145016A TW 111145016 A TW111145016 A TW 111145016A TW 202400939 A TW202400939 A TW 20240093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xygen
- containing gas
- transfer chamber
- gas
- regenerative incinera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800 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3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9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9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1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8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1
-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Nitric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N]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593 sulf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855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JJWKPURADFRFRB-UHFFFAOYSA-N carbonyl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O=C=S JJWKPURADFRFR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QGJOPFRUJISHPQ-UHFFFAOYSA-N Carbon di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S=C=S QGJOPFRUJISHP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Dihydrogen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S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AHZWNYVWXNFOC-UHFFFAOYSA-N Sulphur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O RAHZWNYVWXNFO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895 di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Di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865 dilu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82 di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37 hydrogen sulf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6—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 F23G7/061—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with supplementary heating
- F23G7/065—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with supplementary heating using gaseous or liquid fuel
- F23G7/066—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with supplementary heating using gaseous or liquid fuel preheating the waste gas by the heat of the combustion, e.g. recuperation type incinerator
- F23G7/068—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with supplementary heating using gaseous or liquid fuel preheating the waste gas by the heat of the combustion, e.g. recuperation type incinerator using regenerative heat recovery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05—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heat trea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43—Heat recover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8—Removing components of un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4—Organic compon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6—Recuperation of hea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8—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7/00—Control
- F23G2207/30—Oxidant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蓄熱式焚化爐,其包含至少一第一傳遞腔室及至少一第二傳遞腔室,其中該第一傳遞腔室包含一第一底床且該第二傳遞腔室包含一第二底床;至少一個反應腔室,其與該第一傳遞腔室及與該第二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其中可將廢氣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以流過該第一底床流至該反應腔室,或流過該第二底床至該反應腔室;及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其(等)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在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或者經定位在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
Description
本揭露係關於蓄熱式焚化爐、包含蓄熱式焚化爐之系統、及操作蓄熱式焚化爐之方法。
若干類型之蓄熱式焚化爐(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s, RTO)在所屬技術領域中係已知的。RTO一般係用於廢氣流中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焚化(燃燒)。RTO常包括兩個分離的底床,其等與共用反應室流體連通。廢氣係引入RTO中以流過底床中之一者來預熱廢氣。在反應室中,VOC係經焚化,且所生成的煙道氣流過底床中之另一者並將熱能傳遞至底床。在特定時間週期之後,氣體流係經切換,使得廢棄物經引入RTO中以流過先前由煙道氣加熱的底床,且反應室中生成的煙道氣經引導通過先前用以預熱廢氣的底床。由於RTO之設計,可回收可觀量的能量(熱能)。
對於一般RTO,欲焚化之廢氣流在進入RTO之前將與空氣混合及稀釋。廢氣常含有可燃化合物(諸如VOC、氫、硫化氫、及一氧化碳)。在一些國家,廢氣之最小稀釋度係欲維持小於混合物(廢氣及空氣)之爆炸下限的25%。例如,此係由BS-EN 12753所要求。特別是當廢氣含有氫時,稀釋廢氣所需的空氣量係可觀的。在一些國家,稀釋度係由法規所規定,在其他國家,則根據良好的工程實務作出決定。
結果,已知的RTO係實體上大型,操作價格昂貴,且需要測量設備以用於測量或判定爆炸下限。
本揭露之一目標係提供實體上小型的RTO。本揭露之另一目標係提供製造價格低廉的RTO。本揭露之尚有另一目標係提供操作價格低廉的RTO。本揭露之尚有另一目標係提供降低能量消耗的RTO。本揭露之尚有另一目標係提供減少二氧化碳及/或氧化氮排放的RTO。
上述目標之一或多者係藉由組合獨立項的特徵來解決。有利地,在各別附屬項中提供實施例。獨立項的特徵可與附屬於獨立項之一或多個申請項的特徵組合,且一或多個附屬項的特徵可彼此組合。
根據本揭露之一態樣,提出一種蓄熱式焚化爐。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至少一第一傳遞腔室。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括至少一第二傳遞腔室。該第一傳遞腔室可包含一第一底床。該第二傳遞腔室可包含一第二底床。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括至少一個反應腔室。該反應腔室可與該第一傳遞腔室流體連通。該反應腔室可與該第二傳遞腔室流體連通。可將廢氣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以流過該第一底床至該反應腔室。替代地或額外地,可將廢氣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以流過該第二底床至該反應腔室。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其(等)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或設置在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替代地或額外地,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或設置在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
根據本揭露之一態樣,提出一種系統。該系統可包含一蓄熱式焚化爐。該蓄熱式焚化爐可係任何本文所揭示之蓄熱式焚化爐。例如,該蓄熱式焚化爐包含至少一第一傳遞腔室。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至少一第二傳遞腔室。該第一傳遞腔室可包含一第一底床。該第二傳遞腔室可包含一第二底床。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至少一個反應腔室。該反應腔室可與該第一傳遞腔室流體連通。該反應腔室可與該第二傳遞腔室流體連通。該系統可包含一廢氣管,其用於使一廢氣源與至少該第一傳遞腔室及/或至少該第二傳遞腔室連接。該系統可包含一含氧氣體管,其用於使一含氧氣體源與該蓄熱式焚化爐連接。該系統可包含一控制器。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廢氣管引導廢氣通過該第一底床至該反應腔室,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一底床預熱。該廢氣可包括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含氧氣體管引導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該系統可包括任何本文所揭示之蓄熱式焚化爐。
根據本揭露之一態樣,提出一種操作一蓄熱式焚化爐之方法。該方法可包含:引導廢氣通過該蓄熱式焚化爐之一第一傳遞腔室的一第一底床至該蓄熱式焚化爐的一反應腔室,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一底床預熱。該廢氣可包括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該方法可包含:引導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任何本文所揭示之蓄熱式焚化爐可藉由該方法操作。任何本文所揭示之系統可藉由該方法操作。
根據本揭露,包括欲焚化之一化合物(例如,一污染物)之廢氣可經引導朝向該蓄熱式焚化爐的該反應腔室,而不在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之前以空氣稀釋該廢氣。焚化該欲焚化之化合物所需的氧可分離地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藉由將廢氣與氧分離地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一顯著較小的氣體體積流過該蓄熱式焚化爐的該等底床,且因此增加預熱該廢氣的一效率。
一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一底床,其由一先前焚化循環預熱以預熱該等輸入氣體(例如,廢氣)。因此,能量(熱能)可再生。該等輸入氣體之化合物可以一升高溫度(例如,至少500℃)焚化。
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括一第一傳遞腔室及一第二傳遞腔室。該等傳遞腔室之各者可係一半腔室,亦即,該腔室之至少一側可係開放的。該第一傳遞腔室及該第二傳遞腔室可藉由一壁(部分地)分離。該壁可在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較佳地朝向該反應腔室)延伸。
該第一傳遞腔室可包含一第一底床。該第二傳遞腔室可包含一第二底床。本文所揭示之底床的各者可包含一填料。例如,該填料可係一結構化填料或一隨機填料。本文所揭示之底床的各者可包含一陶瓷材料。該廢氣可流過該底床以與該底床交換能量(熱能)。例如,當該廢氣的溫度低於一底床的溫度時,該廢氣係在流過該底床時經加熱或預熱。
該第一傳遞腔室可與該蓄熱式焚化爐之該反應腔室流體連通。該第二傳遞腔室可與該蓄熱式焚化爐之該反應腔室流體連通。該反應腔室可係一反應室。例如,該等傳遞腔室可彼此(實體地)分離。該等傳遞腔室之各者的一側可朝向該反應腔室開放。較佳地,該第一傳遞腔室、該第二傳遞腔室、及該反應腔室可經設計,使得一流體(例如,一氣體)可從該第一傳遞腔室流至該反應腔室。從該反應腔室,該流體可流至該第二傳遞腔室。較佳地,在該蓄熱式焚化爐內,一流體無法在不通過該反應腔室的情況下從該第一傳遞腔室流至該第二傳遞腔室。
一傳遞腔室可經設計,使得一流體(例如,一氣體或一液體)係從該蓄熱式焚化爐外經導引通過該傳遞腔室之該底床至該反應腔室,及/或一傳遞腔室可經設計,使得一流體(例如,一氣體或一液體)係從該反應腔室經導引通過該傳遞腔室之該底床至該蓄熱式焚化爐外。
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可在該反應腔室中焚化。該可焚化化合物之焚化可藉由該可焚化化合物與該含氧氣體的氧之一化學反應而發生。
該反應腔室中的溫度可係至少500℃,較佳地至少600℃,更佳地至少700℃,更佳地至少800℃。替代或額外地,該反應腔室中的溫度可係至多1500℃,較佳地至多1300℃、更佳地至多1100℃。具體而言,該反應腔室中的溫度可介於800℃與1300℃之間。
如上文所提及,該廢氣可包含一或多個可焚化化合物。較佳地,該廢氣包含至少兩個不同的可焚化化合物,更佳地至少三個不同的可焚化化合物,更佳地至少五個不同的可焚化化合物,更佳地至少十個不同的可焚化化合物,更佳地至少二十個不同的可焚化化合物。不同的可焚化化合物之相異處可係至少一個化學或物理特性。例如,不同的可焚化化合物可具有一不同的化學組成,及/或不同的可焚化化合物可具有一不同的沸點。
一可焚化化合物之特定實例包括至少一個烴、至少一個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硫化氫(H
2S)、氫(H
2)、及/或一氧化碳(CO)。較佳地,該廢氣包括至少一個含硫化合物或元素硫。該含硫化合物或元素硫可係該廢氣中之該可焚化化合物。
該廢氣可係在一先前的氣體處理單元中經處理或預處理的氣體。例如,該廢氣可係一硫回收單元的尾氣。該硫回收單元可採用或包含一克勞斯法(Claus process)。通常,該廢氣可係包含一可焚化化合物之任何氣體,較佳的是該可焚化化合物係一污染物。該廢氣可包括來自一硫槽的通風氣體及/或吹掃氣體。而且,可將來自一硫槽的通風氣體及/或吹掃氣體與該廢氣分離地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
該廢氣源可係氣體處理單元(例如,一硫回收單元)。該廢氣源可係該氣體處理單元之一出口或排出口。
較佳地,該含氧氣體包括至少5 vol.-%的氧(O
2),更佳地至少10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15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20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25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30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35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40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50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60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70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80 vol.-%的氧,更佳地至少90 vol.-%的氧。例如,該含氧氣體可係空氣。該空氣可係環繞該蓄熱式焚化爐及/或該系統的空氣。該含氧氣體源可係該蓄熱式焚化爐及/或該系統的周邊或環境。
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其(等)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在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例如,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係該第一傳遞腔室之一壁中的一孔或一噴嘴。替代地,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係該反應腔室之一壁中的一孔或一噴嘴。
該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或設置,使得該含氧氣體進入該第一傳遞腔室及/或進入該反應腔室。
當廢氣流過該第一傳遞腔室之該第一底床至該反應腔室時,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或設置在該第一底床之至少一部分的下游(在流體於其中流動的方向上)。換言之,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之至少一部分的下游或之後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當廢氣自該反應腔室流過該第一傳遞腔室之該第一底床時,可閉合一個或所有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當一個或所有第一含氧氣體入口係閉合時,無含氧氣體經由一個或所有第一含氧氣體入口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小於2.00 m,較佳地小於1.50 m,更佳地小於1.00 m,更佳地小於0.80 m,更佳地小於0.60 m,更佳地小於0.40 m,更佳地小於0.20 m。替代地或額外地,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係至少0.05 m,較佳地至少0.10 m,更佳地至少0.15 m。
替代地,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在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例如,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係該第二傳遞腔室之一壁中的一孔或一噴嘴。替代地,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係該反應腔室之一壁中的一孔或一噴嘴。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該部分之間的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以類似或等同於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該部分之間的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的方式設計及/或定位及/或設置。
例如,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小於2.00 m,較佳地小於1.50 m,更佳地小於1.00 m,更佳地小於0.80 m,更佳地小於0.60 m,更佳地小於0.40 m,更佳地小於0.20 m。替代地或額外地,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係至少0.05 m,較佳地至少0.10 m,更佳地至少0.15 m。
較佳地,相較於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之該廢氣的一入口,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為更靠近該反應腔室。更佳地,相較於至該第一傳遞腔室或該第二傳遞腔室中之該廢氣的一入口,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為更靠近該反應腔室。
通常,該反應腔室之該部分可係該反應腔室的任何部分。較佳地,該反應腔室的該部分與一底床(例如,該第一底床及/或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係至少0.20 m,較佳地至少0.40 m,更佳地至少0.60 m,更佳地至少0.80 m,更佳地至少1.00 m,更佳地至少1.20 m,更佳地至少1.50 m,更佳至少2.00 m。替代地或額外地,該反應腔室的該部分與一底床(例如,該第一底床及/或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係至多2.50 m,較佳地至多2.00 m,更佳地至多1.50 m,更佳地至多1.20 m,更佳地至多1.00 m,更佳地至多0.80 m,更佳地至多0.60 m,更佳地至多0.40 m。該反應腔室的該部分與一底床(例如,該第一底床及/或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係約2.00 m、約1.50 m、約1.00 m、或約0.50 m。
通常,一距離可係兩物體或元件或點之間的一最短距離(例如,兩物體或元件或點之間的空間長度)。
通常,可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使得該含氧氣體引入一底床(例如,該第一底床或該第二底床)中。替代地或額外地,可將該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使得該含氧氣體引入一底床(例如,該第一底床或該第二底床)外。
通常,一底床的部分(例如,該第一底床的該部分或該第二底床的一部分)可係該底床的任何部分。該底床之該部分可係該底床之一上部部分或一下部部分。該底床之該部分可位在該底床之一上部部分與一下部部分之間。例如,該底床之該部分可係該底床在下游方向上的一最外部分。例如,該底床之該部分可係該底床在下游方向上的一最外、上半或下半部分。而且,該底床之該部分可係該底床在上游方向上的一最外部分。而且,該底床之該部分可係該底床在上游方向上的一最外、上半或下半部分。
當廢氣流過一底床(例如,該第一底床及/或該第二底床)至該反應腔室時,該廢氣可經預熱。同時,該底床可經冷卻。當在該反應腔室中藉由焚化該廢氣的該可焚化化合物而生成的氣體(例如,煙道氣)從該反應腔室流過一底床(例如,該第一底床及/或該第二底床)時,該氣體可經冷卻。同時,該底床可經加熱。
該含氧氣體的氧可用以焚化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較佳地,該含氧氣體的氧可不用以為一燃燒器點火。
可將該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以在該反應腔室中提供氧。在該反應腔室中,該氧可焚化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
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其(等)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在該第一底床之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之至少一部分之間。進一步地,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其(等)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在該第二底床之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之至少一部分之間。該反應腔室之該部分可係該反應腔室的一個部分或相同部分。
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對應於該第一傳遞腔室,較佳地對應於該第一底床。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可對應於該第二傳遞腔室,較佳地對應於第二底床。
當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開放以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時,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可閉合,使得無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當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氣體入口開放以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時,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閉合,使得無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
較佳地,僅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在一時間點開放。僅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可在一時間點開放。
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一加熱器。相較於至該加熱器,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或設置為更靠近該第一底床。較佳地,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小於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加熱器之間的一距離。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距離可比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加熱器之間的距離小至少0.10 m,較佳地至少0.20 m,更佳地至少0.30 m,更佳地至少0.50 m。
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與該加熱器之間的一距離可係至少0.10 m,較佳地至少0.20 m,更佳地至少0.30 m,更佳地至少0.40 m,更佳地至少0.50 m,更佳地至少0.75 m,更佳地至少1.00 m,更佳地至少1.50 m,更佳地至少2.00 m。
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可以類似或等同於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的方式相對於該加熱器及/或相對於該第二底床定位。
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至少一第三傳遞腔室。該第三傳遞腔室可包含一第三底床。該反應腔室可與該第三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其(等)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在該第三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
第三傳遞腔室可類似於或等同於第一傳遞腔室及/或第二傳遞腔室設計及/或定位。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可類似於或等同於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及/或第二含氧氣體入口設計及/或定位。第三底床可類似於或等同於第一底床及/或第二底床設計及/或定位。
例如,該第三傳遞腔室可係一半腔室。該第一傳遞腔室、該第二傳遞腔室、及該第三傳遞腔室可(部分地)藉由一壁、至少兩壁、或至少三壁來分離。
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可經定位在該第三底床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的至少一部分之間。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可係該第三傳遞腔室之一壁中的一孔或一噴嘴。
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三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小於2.00 m,較佳地小於1.50 m,更佳地小於1.00 m,更佳地小於0.80 m,更佳地小於0.60 m,更佳地小於0.40 m,更佳地小於0.20 m。替代地或額外地,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三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係至少0.05 m,較佳地至少0.10 m,更佳地至少0.15 m。
相較於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之該廢氣的一入口,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可定位為更靠近該反應腔室。
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三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一距離可小於該第三含氧氣體入口與該加熱器之間的一距離。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與該第三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距離可比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與該加熱器之間的距離小至少0.10 m,較佳地至少0.20 m,更佳地至少0.30 m,更佳地至少0.50 m。
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與該加熱器之間的一距離可係至少0.10 m,較佳地至少0.20 m,更佳地至少0.30 m,更佳地至少0.40 m,更佳地至少0.50 m,更佳地至少0.75 m,更佳地至少1.00 m,更佳地至少1.50 m,更佳地至少2.00 m。
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可對應於該第三傳遞腔室。當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開放以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時,該一或多個第一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及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可閉合。
該蓄熱式焚化爐之每一傳遞腔室可包含至少兩個含氧氣體入口。較佳地,該蓄熱式腔室之每一傳遞腔室包含至少三個含氧氣體入口。更佳地,該蓄熱式腔室之每一傳遞腔室包含至少四個含氧氣體入口。
例如,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包含至少兩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該等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的各者可對應於該第一傳遞腔室。該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包含至少三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或至少四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
類似地,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可包含至少兩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至少三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或至少四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類似地,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可包含至少兩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至少三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或至少四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
該等傳遞腔室的各者可具有一圓形或多邊形(例如,矩形或正方形)截面。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及/或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可沿著該各別傳遞腔室的圓周均勻或不均勻地分布。例如,當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包含二、三、或四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時,該二、三、或四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可沿著該第一傳遞腔室的圓周均勻或不均勻地分布。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及/或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之含氧氣體入口可類似或等同地定位在該各別傳遞腔室處。
該等傳遞腔室的各者可包含多於一個傳遞腔室。例如,該第一傳遞腔室、該第二傳遞腔室、及/或該第三傳遞腔室可包含至少兩個、至少三個、至少四個、至少五個、或至少十個傳遞腔室。
如上文所提及,一種系統可包含一蓄熱式焚化爐。該廢氣管可使一廢氣源與至少該第一傳遞腔室及該第二傳遞腔室連接。
該廢氣管可係任何適合的管,其用於使該廢氣源與該第一傳遞腔室及該第二傳遞腔室連接,使得該廢氣源及該第一傳遞腔室以及該第二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另外,該廢氣管可使該廢氣源與該第三傳遞腔室連接,使得該廢氣源及該第三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該廢氣管可包含一或多個閥。取決於該一或多個閥的閥定位,該廢氣管的不同區段可係開放或閉合。
例如,該廢氣管可僅連接該等傳遞腔室中之一者,使得該廢氣源在一時間點與該一個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在相同時間點時,其他傳遞腔室可不與該廢氣源流體流動連通。
該含氧氣體管可該任何適合的管,其用於使該含氧氣體源與該第一傳遞腔室及該第二傳遞腔室連接,使得該含氧氣體源與該第一傳遞腔室以及該第二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另外,該含氧氣體管可使該含氧氣體源與該第三傳遞腔室連接,使得該含氧氣體源及該第三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該含氧氣體管可包含一或多個閥。取決於該一或多個閥的閥定位,該含氧氣體管的不同區段可係開放或閉合。
例如,該含氧氣體管可僅連接該等傳遞腔室中之一者,使得該含氧氣體源在一時間點與該一個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在相同時間點時,其他傳遞腔室可不與該含氧氣體源流體流動連通。
當廢氣流過一傳遞腔室(例如,該第一傳遞腔室、或該第二傳遞腔室、或該第三傳遞腔室)之一底床(例如,該第一底床、或該第二底床、或該第三底床)朝向該反應腔室時,可在該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上游將該廢氣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且可在該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
該系統可包含一控制器。該控制器可係一硬體組件,其經組態以控制該蓄熱式焚化爐及/或該系統的總體操作。該控制器可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一處理器可實施為複數個邏輯閘之一陣列,或者可實施為一微處理器及一記憶體之組合。可由該微處理器執行的一程式可儲存在該記憶體中。熟習此項技術者易於理解,該控制器可以各種硬體形式實施。該蓄熱式焚化爐及/或該系統的功能可由該控制器控制。
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廢氣管引導廢氣通過該第一底床至該反應腔室。該廢氣可藉由該第一底床預熱。同時,該底床可經冷卻。較佳地,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等廢氣管之閥的閥定位以將該廢氣引導至該反應腔室。
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僅引導廢氣較佳地自該廢氣源通過該第一底床至該反應腔室。換言之,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不引導除該廢氣外之其他氣體通過該第一底床朝向該反應腔室,亦即,僅廢氣流過該第一底床。較佳地,該控制器不引導含氧氣體通過該第一底床朝向該反應腔室。
該廢氣源中的壓力可高於該等傳遞腔室中之各者中的壓力。一壓力單元(例如,一鼓風機)可沿著該廢氣管配置,以用於增加該廢氣的壓力。類似地,一壓力單元(例如,一鼓風機)可沿著該含氧氣體管配置,以用於增加該含氧氣體的壓力。
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含氧氣體管引導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在一第一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廢氣管引導該廢氣通過該第一底床至該反應腔室,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一底床預熱。在該第一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含氧氣體管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在一第二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廢氣管引導該廢氣通過該第二底床至該反應腔室,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二底床預熱。在一第二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含氧氣體管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通常,該蓄熱式焚化爐或該系統在一循環中可執行預定義的功能,較佳地持續一預定的時間週期。在不同循環中,由該蓄熱式焚化爐或該系統所執行的功能可係不同的。而且,不同循環可執行不同的時間週期。該蓄熱式焚化爐或該系統可經組態以重複地執行循環。例如,可執行一第一循環。接著,可執行一第二循環。然後,可再次執行一第一循環,隨後執行另一第二循環等。
較佳地,該第一循環及該第二循環可在不同的時間週期期間執行。換言之,在一時間點或在一時間週期期間僅可執行該等循環中的一者。該第一循環及該第二循環可接續地執行,亦即,該第二循環跟隨該第一循環,該第二循環之後則係該第一循環等。可在第一循環與第二循環之前、之間、或之後執行額外的循環。
該第一循環可持續執行至少10 s、較佳地至少30 s、更佳地至少45 s、更佳地至少60 s、更佳地至少90 s、更佳地至少120 s。該第二循環可持續執行至少10 s、較佳地至少30 s、更佳地至少45 s、更佳地至少60 s、更佳地至少90 s、更佳地至少120 s、更佳地至少240 s。
在該第一循環期間,無廢氣可經引導通過該第二底床至該反應腔室。替代地或額外地,在該第二循環期間,無廢氣可經引導通過該第一底床至該反應腔室。
一般而言,含氧氣體可經由一或多個含氧氣體入口(例如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及/或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及/或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引入或引導至該蓄熱式焚化爐。
在該第一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含氧氣體管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經焚化且在該反應腔室中產生煙道氣。在該第一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從該反應腔室引導該煙道氣通過該第二底床,使得該煙道氣藉由該第二底床冷卻。在該第二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含氧氣體管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經焚化且在該反應腔室中產生煙道氣。在該第二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從該反應腔室引導該煙道氣通過該第一底床,使得該煙道氣藉由該第一底床冷卻。
煙道氣可藉由該廢氣之該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與該含氧氣體的氧起反應而在該反應腔室中生成。得自該反應的氣體組成物可稱為煙道氣。該反應可係吸熱或放熱的。
當該煙道氣係從該反應腔室引導通過一底床且該煙道氣藉由該底床冷卻時,該底床經加熱。儲存於該底床中之(熱)能量可用於在一後續循環中對廢氣進行預熱。
可替代地執行該第一循環及該第二循環。在連續第一循環與第二循環之間可不執行其他或額外循環。
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至少一第三傳遞腔室。該第三傳遞腔室可包含一第三底床。該反應腔室可與該第三傳遞腔室流體流動連通。在一第三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廢氣管引導該廢氣通過該第三底床至該反應腔室,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三底床預熱。在該第三循環期間,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經由該含氧氣體管引導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三底床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至少三個傳遞腔室。該蓄熱式焚化爐可以至少三個循環或至少六個循環操作。
該系統可包含一旁通管,其用於使一熱交換器與該蓄熱式焚化爐連接,較佳地用於使該熱交換器與該蓄熱式焚化爐的該反應腔室連接。該控制器可經組態以將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的氣體引導至該熱交換器,使得該氣體藉由該熱交換器冷卻。
較佳地,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之該反應腔室的煙道氣可經引導至該熱交換器。該煙道氣可藉由該熱交換器冷卻。
該熱交換器可經組態以允許在該廢氣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前交換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的氣體與該廢氣之間的(熱)能量或熱。而且,該熱交換器可經組態以允許在該含氧氣體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前交換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的氣體與該含氧氣體之間的(熱)能量或熱。而且,該熱交換器可經組態以允許交換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的氣體與一熱回收系統之間的(熱)能量或熱。而且,該熱交換器可經組態以允許交換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的氣體與一過熱器(較佳地一蒸汽過熱器)之間的(熱)能量或熱。
該廢氣、該含氧氣體、該熱回收系統及/或該過熱器可藉由該熱交換器經加熱。同時,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之氣體可藉由該熱交換器經冷卻。
可在該等循環之任一者期間將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較佳地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之該反應腔室)的氣體引導至該熱交換器。較佳地,在該第一循環、該第二循環、及該第三循環期間將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較佳地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之該反應腔室)的氣體引導致該熱交換器。
通常,該廢氣可包含小於20.0 vol.-%的氧(O
2)。較佳地,該廢氣具體來說在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時包含小於17.5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15.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12.5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10.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9.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8.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7.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6.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5.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4.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3.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2.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1.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0.5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0.1 vol.-%的氧。該廢氣可無氧,亦即,該廢氣可不包含氧。
較佳地,該廢氣具有尤其是關於氧不易爆之組成物,更佳地當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時。
當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時,該廢氣可能未經稀釋。較佳地,當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時,該廢氣未藉由空氣稀釋。當離開該廢氣源時且當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時,該廢氣可具有實質上相同的組成物。
該蓄熱式焚化爐可包含一加熱器。該加熱器可經組態以加熱該蓄熱式焚化爐之至少一部分。該加熱器可包含一燃燒器及/或一電加熱元件。
該加熱器可經組態以加熱該蓄熱式焚化爐之該反應腔室及/或該等底床。
該燃燒器可藉由燃料(例如,一燃料氣體)操作。該燃料氣體可包含至少一烴及/或氫。較佳地,該燃料氣體包含氫。該燃燒器可額外、分離、或獨立於供應至該蓄熱式焚化爐的該含氧氣體而以氧氣(例如,以空氣)供應,其用以焚化該廢氣中之該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
該電加熱元件可係一電阻性加熱元件。該電加熱元件可以來自一再生能源的電能供應。該再生能源可係風能或太陽能。
在一起動循環期間,該加熱器可將該蓄熱式焚化爐加熱至一起始溫度。例如,可將該反應腔室及/或該等底床加熱至該起始溫度。該第一循環、該第二循環、及/或該第三循環可在該起動循環之後執行。
較佳地,在該第一循環、該第二循環、及/或該第三循環期間不操作該加熱器。替代地,在該第一循環、該第二循環、及/或該第三循環期間可操作該加熱器。
在該起動循環期間,可控制該加熱器使得蓄熱式焚化爐經加熱至一預定溫度。在該起動期間,無廢氣可經引導至該蓄熱式焚化爐,較佳地至該蓄熱式焚化爐的該反應腔室。
在一第一循環期間,本文提出之方法可包含:引導該廢氣通過該蓄熱式焚化爐之該第一傳遞腔室的該第一底床至該蓄熱式焚化爐的該反應腔室,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一底床預熱。在該第一循環期間,本文提出之方法可包含: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在一第二循環期間,本文提出之方法可包含:引導該廢氣通過該蓄熱式焚化爐之一第二傳遞腔室的一第二底床至該蓄熱式焚化爐的該反應腔室,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二底床預熱。在該第二循環期間,本文提出之方法可包含: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二底床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該廢氣及該含氧氣體可在該蓄熱式焚化爐中混合以允許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藉由該含氧氣體之氧來焚化。
可基於該廢氣之一組成及該廢氣之一流量率中之至少一者控制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中的一流量率。較佳地,可基於該廢氣之該組成及該廢氣之該流量率二者控制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中的流量率。
可由一或多個感測器測量該廢氣之該組成。可由一或多個感測器測量該廢氣之該流量率。
具體而言,可控制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中之該流量率,使得經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中的氧量足以焚化該廢氣的該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
在下文中,詳細地描述本揭露之上述及其他特徵。參照圖式描述各種實施例,其中通篇之相似的元件符號係用以指稱相似的元件。在下列描述中,為了解釋的目的,提出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個實施例的充分理解。可須注意,所繪示之實施例係意欲解釋而非限制本揭露。可明白,此類實施例可在無這些特定細節的情況下實行。
可須注意,用語如「第一(first)」、「第二(second)」、及「第三(third)」係僅用以區分元件而非計數元件。例如,當提出「第二」元件時,此並非意味著「第一」元件必須存在。
圖1示意地顯示系統1000。系統1000可包含蓄熱式焚化爐100。
蓄熱式焚化爐100可包含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第一傳遞腔室141可包括第一底床131。第二傳遞腔室142可包括第二底床132。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可與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流體流動連通。
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實體上可分離,使得第一底床131及第二底床132彼此實體地分離。可藉由在蓄熱式焚化爐100中延伸的壁達成分離。在一側處,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可較佳地朝向反應腔室120開放。
分離第一底床131及第二底床132的壁之延伸可界定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的上端。例如,分離第一底床131及第二底床132的末端可界定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的末端。
反應腔室120可緊鄰於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而存在。
蓄熱式焚化爐100可包含加熱器110。加熱器110可用以加熱蓄熱式焚化爐10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反應腔室120可藉由加熱器110加熱。替代或額外地,第一底床131及第二底床132可藉由加熱器110加熱。加熱器110可係燃燒器或電熱器。
系統1000可包含控制器500。控制器500可經組態以控制系統1000的總體操作。控制器500可經組態以控制蓄熱式焚化爐100的總體操作。控制器500可位在系統1000的總體控制站(未圖示)中。控制器500可係系統1000之控制電腦的一部分。
系統1000可包含含氧氣體管210。含氧氣體管210可使含氧氣體源200與蓄熱式焚化爐100連接。含氧氣體可經由含氧氣體管210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蓄熱式焚化爐100。例如,蓄熱式焚化爐100可包括一或多個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如將參考圖3a及圖3b更詳細地描述者。
較佳地,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對應於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對應於第二傳遞腔室142。
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可經定位使得該含氧氣體進入第一底床131(由圖1中之虛線箭頭指示)。而且,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可經定位使得該含氧氣體在第一底床131外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由圖1中之實線箭頭指示)。
含氧氣體管210可包含至少一閥220。當閥220開放時,含氧氣體可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蓄熱式焚化爐100。當閥220閉合時,含氧氣體可不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蓄熱式焚化爐100。較佳地,含氧氣體管210包含一第一閥及一第二閥。當第一閥開放時,含氧氣體可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當第一閥閉合時,含氧氣體可不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當第二閥開放時,含氧氣體可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二傳遞腔室142。當第二閥閉合時,含氧氣體可不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二傳遞腔室142。
壓力單元(未圖示)可沿著含氧氣體管210設置,以迫使含氧氣體至蓄熱式焚化爐100,具體至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二傳遞腔室142。含氧氣體源200可係周圍空氣。壓力單元可係鼓風機。
系統1000可包含廢氣管310。廢氣管310可連接廢氣源300與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廢氣可經由廢氣管310自廢氣源300流至蓄熱式焚化爐100,具體而言至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二傳遞腔室142。
廢氣管310可包含至少一第一閥320。廢氣管310可包含至少一第二閥330。當第一閥320開放時,廢氣可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當第一閥320閉合時,廢氣可不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當第二閥330開放時,廢氣可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二傳遞腔室142。當第二閥330閉合時,廢氣可不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二傳遞腔室142。
廢氣源300處的壓力可高於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二傳遞腔室142。此外,壓力單元(未圖示)可沿著廢氣管310設置,以迫使廢氣至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二傳遞腔室142。壓力單元可係鼓風機。廢氣源300可係氣體處理單元(例如硫回收單元)之排出口或出口。
氣液分離單元400,例如分離鼓或除霧器可沿著廢氣管310設置。氣液分離單元400可分離及/或移除廢氣中之液體成分。較佳地,氣液分離單元400係經定位為靠近廢氣源300。
連接管250可連接至廢氣管310及含氧氣體管210。連接管250可包含閥230。當閥230開放時,含氧氣體可從含氧氣體源210流至廢氣管310。
系統1000可包含煙道氣管810。如將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廢氣之可焚化化合物可藉由含氧氣體的氧在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中焚化。藉由焚化可焚化化合物,可在反應腔室120中生成煙道氣。
煙道氣管810可使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二傳遞腔室142與煙道氣出口800連接。煙道氣可經由煙道氣管810從蓄熱式焚化爐100,具體從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或者從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
煙道氣管810可包含至少一第一閥820。煙道氣管810可包含至少一第二閥830。當第一閥820開放時,煙道氣可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當第一閥820閉合時,煙道氣可不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當第二閥830開放時,煙道氣可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當第二閥830閉合時,煙道氣可不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煙道氣出口800可係蓄熱式焚化爐100之環境。因此,煙道氣可釋放至環境。
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二傳遞腔室142中的壓力可高於煙道氣出口800處的壓力。而且,煙道氣管810可包含壓力單元(未圖示)以迫使煙道氣朝向煙道氣出口800。壓力單元可係鼓風機。
系統1000可包含旁通管710。旁通管710可使熱交換器700與蓄熱式焚化爐100,具體與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連接。氣體可從蓄熱式焚化爐100,具體從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流至熱交換器700。氣體可係煙道氣。
氣體可在熱交換器700中冷卻。例如,熱交換器700可經組態以在廢氣進入蓄熱式焚化爐中前從氣體傳遞(熱)能量至廢氣,在含氧氣體進入蓄熱式焚化爐中前從氣體傳遞(熱)能量至含氧氣體,從氣體傳遞(熱)能量至熱回收系統及/或過熱器。
旁通管710可包含至少一閥720。當閥720開放時,氣體可從蓄熱式焚化爐100流至熱交換器700。當閥720閉合時,氣體可不從蓄熱式焚化爐100流至熱交換器700。
蓄熱式焚化爐100中的壓力可高於熱交換器中的壓力。而且,壓力單元(未圖示)可沿著旁通管710設置,以迫使氣體從蓄熱式焚化爐100至熱交換器。壓力單元可係鼓風機。
熱交換器700可連接至煙道氣管800。可將退出熱交換器的氣體引入煙道氣管800中。
圖2示意地顯示系統1000。圖2所示之系統1000的組件之一些者等同於圖1所示之系統的相同組件。在下文中,將描述圖1與圖2之間的差異。
系統1000可包含蓄熱式焚化爐100。蓄熱式焚化爐100可包含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第三傳遞腔室143。第一傳遞腔室141可包括第一底床131。第二傳遞腔室142可包括第二底床132。第三傳遞腔室143可包括第三底床133。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第三傳遞腔室143可與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流體流動連通。
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第三傳遞腔室143實體上可分離,使得第一底床131、第二底床132、及第三底床133彼此實體地分離。可藉由在蓄熱式焚化爐100中延伸的一或多個壁達成分離。例如,第一傳遞腔室141及第二傳遞腔室142可藉由第一壁分離。第二傳遞腔室142及第三傳遞腔室143可藉由第二壁分離。
加熱器110可經組態以加熱反應腔室120。替代或額外地,第一底床131、第二底床132、及第三底床可藉由加熱器110加熱。
系統1000可包含含氧氣體管210。含氧氣體管210可使含氧氣體源200與蓄熱式焚化爐100連接。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可對應於第一傳遞腔室141。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可對應於第二傳遞腔室142。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可對應於第三傳遞腔室142。
含氧氣體管210可包含第一閥、第二閥、及第三閥。當第一閥開放時,含氧氣體可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當第一閥閉合時,含氧氣體可不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當第二閥開放時,含氧氣體可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二傳遞腔室142。當第二閥閉合時,含氧氣體可不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二傳遞腔室142。當第三閥開放時,含氧氣體可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三傳遞腔室143。當第三閥閉合時,含氧氣體可不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三傳遞腔室143。
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可經定位使得該含氧氣體進入第一底床131(由圖2中之虛線箭頭指示)。而且,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可經定位使得該含氧氣體在第一底床131外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由圖2中之實線箭頭指示)。
系統1000可包含廢氣管310。廢氣管310可連接廢氣源300以及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第三傳遞腔室143。
廢氣管310可包含至少第一閥320、至少第二閥330、及至少第三閥340。當第一閥320開放時,廢氣可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當第一閥320閉合時,廢氣可不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當第二閥330開放時,廢氣可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二傳遞腔室142。當第二閥330閉合時,廢氣可不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二傳遞腔室142。當第三閥340開放時,廢氣可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三傳遞腔室143。當第三閥340閉合時,廢氣可不從廢氣源300流至第三傳遞腔室143。
系統1000可包含煙道氣管810。煙道氣管810可使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與煙道氣出口800連接。
煙道氣管810可包含至少一第一閥820、至少一第二閥830、及至少一第三閥840。當第一閥820開放時,煙道氣可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當第一閥820閉合時,煙道氣可不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當第二閥830開放時,煙道氣可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當第二閥830閉合時,煙道氣可不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當第三閥840開放時,煙道氣可從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煙道氣出口800。當第三閥840閉合時,煙道氣可不從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煙道氣出口800。
該系統可包含吹掃管610。吹掃管610可使廢氣管310與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第三傳遞腔室143連接。氣體(較佳地煙道氣)可從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廢氣管310。
吹掃管610可包含第一閥620、第二閥630、及第三閥640。當第一閥620開放時,氣體可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廢氣管310。當第一閥620閉合時,氣體可不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廢氣管310。當第二閥630開放時,氣體可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廢氣管310。當第二閥630閉合時,氣體可不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廢氣管310。當第三閥640開放時,氣體可從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廢氣管310。當第三閥640閉合時,氣體可不從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廢氣管310。
吹掃氣體管610可包含壓力單元600,以迫使氣體朝向廢氣管310。
圖3a示意地顯示蓄熱式焚化爐100之傳遞腔室。將參照第一傳遞腔室141描述傳遞腔室。蓄熱式焚化爐的其他傳遞腔室(例如,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可以類似或等同或等效的方式設計。
第一傳遞腔室141包含底床131。在圖3a中,指示剖面。對應的截面圖係顯示於圖3b中。
第一傳遞腔室141可具有圓形或多邊形截面。多邊形截面可係矩形或正方形。截面可定向在垂直於廢氣通過第一傳遞腔室141的流動方向之平面中。
第一傳遞腔室141可包含含氧氣體入口145。含氧氣體入口145可係第一傳遞腔室141中,較佳地第一傳遞腔室141之側壁中的孔或孔口。含氧氣體入口145可包含噴嘴。
當廢氣通過第一傳遞腔室141之第一底床131朝向蓄熱式焚化爐100之反應腔室120流動時,含氧氣體入口145可形成在第一底床131之至少一部分的下游。
第一傳遞腔室141可包含兩個含氧氣體入口145、146。較佳地,第一傳遞腔室141包含三個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更佳地,第一傳遞腔室141包含四個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更佳地,第一傳遞腔室141包含多於四個含氧氣體入口(未圖示)。
一或多個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可沿著第一傳遞腔室141的圓周均勻或不均勻地分布。
第一底床131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之間的距離可相同於第一底床131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二含氧氣體入口146之間的距離。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之各者至第一底床131可具有相同距離。通常,距離可係廢氣通過第一傳遞腔室141之流動方向上的距離。
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之一或多者與第一底床131的至少一部分之間的距離可不同於含氧氣體入口145、146、147、148之至少另一者與第一底床131之間的距離。
圖4示意地顯示蓄熱式焚化爐100,其以類似於如圖2所示且如參照圖2所述之蓄熱式焚化爐100的方式作用。
蓄熱式焚化爐100可包含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第三傳遞腔室143。第一傳遞腔室141可包含第一底床131。第二傳遞腔室142可包含第二底床132。第三傳遞腔室143可包含第三底床133。
第一底床131可(直接)定位為相鄰於或介於第二底床132與第三底床133之間。第二底床132可(直接)定位為相鄰於或介於第三底床133與第一底床131之間。第三底床133可(直接)定位為相鄰於或介於第一底床131與第二底床132之間。
蓄熱式焚化爐100可包含殼體150。殼體150可具有實質上圓筒形的形狀或實質上圓形的截面。第一底床131、第二底床132、及第三底床133可經定位在殼體150中。
第一傳遞腔室141可包含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a。第二傳遞腔室142可包含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145b。第三傳遞腔室143可包含一或多個含氧氣體入口145c。
圖5示意地顯示第一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系統1000可類似或等同於如圖1所示並參照圖1描述之系統。流徑在圖式中係由粗管或粗管區段指示。
在第一循環期間,廢氣可經引導自廢氣源300至第一傳遞腔室141。廢氣可不引導至第二傳遞腔室142。例如,閥32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330可處於閉合狀態。
廢氣可流過第一底床131(由圖5中的箭頭指示)。第一底床131可具有高於廢氣之溫度,使得廢氣經預熱。廢氣接著可經引導至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
含氧氣體可經引導從含氧氣體源200至蓄熱式焚化爐100。例如,閥220可處於開放狀態且閥230可處於閉合狀態。含氧氣體可在第一底床131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亦即,含氧氣體可不流過第一底床131。較佳地,含氧氣體經由至少一個含氧氣體入口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
該廢氣中之該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可在反應腔室120中焚化。焚化可係廢氣之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與含氧氣體的氧之反應。煙道氣可藉由反應腔室120中的焚化而生成。煙道氣可具有高於廢氣的溫度。例如,焚化可係放熱反應。因此,可在反應腔室120中生成熱。替代或額外地,反應腔室120可藉由加熱器110加熱。然而,較佳地,反應腔室120在第一循環期間並未藉由加熱器加熱。
煙道氣可經引導從反應腔室120至第二傳遞腔室142。具體而言,煙道氣可流過第二傳遞腔室142之第二底床132(由圖5中的箭頭指示)。煙道氣可具有高於第二底床132的溫度。因此,第二底床132可藉由煙道氣加熱。同時,煙道氣可藉由第二底床132冷卻。
煙道氣可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例如,閥83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820可處於閉合狀態。煙道氣可不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煙道氣出口。
圖6示意地顯示第二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系統1000可類似或等同於如圖1所示並參照圖1描述之系統。
在第二循環期間,廢氣可經引導從廢氣源300至第二傳遞腔室142。廢氣可不引導至第一傳遞腔室141。閥32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330可處於開放狀態。
廢氣可流過第二底床132(由圖5中的箭頭指示)。第二底床132可具有高於廢氣之溫度,使得廢氣經預熱。在第一循環期間,第二底床自煙道氣接收(熱)能量。在第二循環期間,廢氣藉由先前所接收之(熱)能量經預熱。廢氣接著經引導至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
如參考第一循環所述的,含氧氣體可經引導自含氧氣體源200至蓄熱式焚化爐100。例如,閥220可處於開放狀態且閥230可處於閉合狀態。含氧氣體可在第二底床132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亦即,含氧氣體可不流過第二底床132。較佳地,含氧氣體經由至少一個含氧氣體入口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
再次,廢氣中之該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可在反應腔室120中焚化,如參考第一循環所描述的。
煙道氣可經引導從反應腔室120至第一傳遞腔室141。例如,煙道氣可流過第一傳遞腔室141之第一底床131(由圖5中的箭頭指示)。煙道氣可具有高於第一底床131的溫度。因此,第二底床132可藉由煙道氣加熱,及/或煙道氣可藉由第一底床131冷卻。
煙道氣可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煙道氣出口800。例如,閥82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830可處於閉合狀態。煙道氣可不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
可替代地執行第一循環及第二循環。第二循環可在第一循環之後執行,且第一循環可在第二循環之後執行等。在第一循環與第二循環之間,可執行或可不執行另一循環。
在該第一循環期間及/或在該第二循環期間,煙道氣可自反應腔室120流至熱交換器700。例如,閥720可處於開放狀態。煙道氣可經由旁通管710流至熱交換器700。煙道氣可在熱交換器700中冷卻。冷卻之煙道氣可流至煙道氣管810。
圖7示意地顯示第一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系統1000可類似或等同於如圖2所示並參照圖2描述之系統。流徑在圖式中係由粗管或粗管區段指示。
在第一循環期間,廢氣可經引導自廢氣源300至第一傳遞腔室141。廢氣可不引導至第二傳遞腔室142。而且,廢氣可不引導至第三傳遞腔室143。例如,閥32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33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340可處於閉合狀態。
廢氣可流過第一底床131(由圖7中的箭頭指示)。第一底床131可具有高於廢氣之溫度,使得廢氣經預熱。廢氣接著可經引導至蓄熱式焚化爐100的反應腔室120。
含氧氣體可經引導從含氧氣體源200至蓄熱式焚化爐100。例如,閥22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230可處於閉合狀態。含氧氣體可在第一底床131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亦即,含氧氣體可不流過第一底床131、第二底床132、及/或第三底床133。較佳地,含氧氣體經由至少一個含氧氣體入口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
該廢氣中之該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可在反應腔室120中焚化。焚化可係廢氣之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與含氧氣體的氧之反應。煙道氣可藉由反應腔室120中的焚化而生成。煙道氣可具有高於廢氣的溫度。例如,焚化可係放熱反應。因此,可在反應腔室120中生成熱。替代或額外地,反應腔室120可藉由加熱器110加熱。然而,較佳地,反應腔室120在第一循環期間並未藉由加熱器加熱。
一部分的煙道氣可經引導從反應腔室120至第二傳遞腔室142。較佳地,煙道氣可流過第二底床132(由圖7中的箭頭指示)。煙道氣可自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吹掃管610。較佳地,吹掃管610在第一循環期間不與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流體流動連通。例如,閥63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62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640可處於閉合狀態。
煙道氣可自吹掃管610流至廢氣管310。自廢氣管310,煙道氣可進入第一傳遞腔室141(較佳地與廢氣一起)。藉由引導一部分的煙道氣通過第二傳遞腔室142,第二傳遞腔室142可經吹掃或噴掃(flushed)。
替代地,含氧氣體或另一氣體可用以吹掃或噴掃第二傳遞腔室142。在此情況下,含氧氣體或另一氣體可經引導至第二傳遞腔室142並通過第二底床132至反應腔室120。
一部分的煙道氣可經引導從反應腔室120至第三傳遞腔室143。煙道氣可流過第三傳遞腔室143之第三底床133(由圖7中的箭頭指示)。煙道氣可具有高於第三底床133的溫度。因此,第三底床133可藉由煙道氣加熱,及/或煙道氣可藉由第三底床133冷卻。
煙道氣可自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煙道氣出口800。例如,閥84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82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830可處於閉合狀態。煙道氣可不從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
經引導通過第二底床132的煙道氣部分可小於經引導通過第三底床133的煙道氣部分。例如,小於50%的煙道氣,較佳地小於40%的煙道氣,更佳地小於30%的煙道氣,更佳地小於20%的煙道氣,更佳地小於10%的煙道氣可經引導通過第二底床132。相對值(百分率值)係基於流過第二底床132及第三底床133之煙道氣的總量。
圖8示意地顯示第二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系統1000可類似或等同於如圖2所示並參照圖2描述之系統。
在第二循環期間,廢氣可經引導自廢氣源300至第三傳遞腔室143。廢氣可不引導至第二傳遞腔室142。而且,廢氣可不引導至第一傳遞腔室141。例如,閥34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33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320可處於閉合狀態。
廢氣可流過第三底床133以進行預熱且接著可經引導至蓄熱式焚化爐100之反應腔室120。
含氧氣體可經引導從含氧氣體源200至蓄熱式焚化爐100。例如,閥22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230可處於閉合狀態。含氧氣體可在第三底床133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亦即,含氧氣體可不流過第一底床131、第二底床132、及/或第三底床133。較佳地,含氧氣體經由至少一個含氧氣體入口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
該廢氣中之該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可在反應腔室120中焚化,如上文所述。
一部分的煙道氣可經引導從反應腔室120至第一傳遞腔室141。較佳地,煙道氣可流過第一底床131。煙道氣可自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吹掃管610。較佳地,吹掃管610在第二循環期間不與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流體流動連通。例如,閥62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63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640可處於閉合狀態。
煙道氣可自吹掃管610流至廢氣管310。自廢氣管310,煙道氣可進入第三傳遞腔室143。
替代地,含氧氣體或另一氣體可用以吹掃或噴掃第一傳遞腔室141。
一部分的煙道氣可經引導從反應腔室120至第二傳遞腔室142。煙道氣可流過第二傳遞腔室142之第二底床132。煙道氣可具有高於第二底床132的溫度。因此,第二底床132可藉由煙道氣加熱,及/或煙道氣可藉由第二底床132冷卻。
煙道氣可從第二傳遞腔室142流至煙道氣出口800。例如,閥83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82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840可處於閉合狀態。煙道氣可不從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煙道氣出口800。
圖9示意地顯示第三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系統1000可類似或等同於如圖2所示並參照圖2描述之系統。
在第三循環期間,廢氣可經引導自廢氣源300至第二傳遞腔室142。廢氣可不引導至第一傳遞腔室141。而且,廢氣可不引導至第三傳遞腔室143。例如,閥33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32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340可處於閉合狀態。
廢氣可流過第二底床132以進行預熱且接著可經引導至蓄熱式焚化爐100之反應腔室120。
含氧氣體可經引導從含氧氣體源200至蓄熱式焚化爐100。例如,閥22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230可處於閉合狀態。含氧氣體可在第二底床132之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亦即,含氧氣體可不流過第一底床131、第二底床132、及/或第三底床133。較佳地,含氧氣體經由至少一個含氧氣體入口進入蓄熱式焚化爐100。
該廢氣中之該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可在反應腔室120中焚化,如上文所述。
一部分的煙道氣可經引導從反應腔室120至第三傳遞腔室143。較佳地,煙道氣可流過第三底床133。煙道氣可自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吹掃管610。較佳地,吹掃管610在第三循環期間不與第一傳遞腔室141及/或第二傳遞腔室142流體流動連通。例如,閥64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62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630可處於閉合狀態。
煙道氣可自吹掃管610流至廢氣管310。自廢氣管310,煙道氣可進入第二傳遞腔室142。
替代地,含氧氣體或另一氣體可用以吹掃或噴掃第一傳遞腔室141。
一部分的煙道氣可經引導從反應腔室120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煙道氣可流過第一傳遞腔室141之第一底床131。煙道氣可具有高於第一底床131的溫度。因此,第一底床131可藉由煙道氣加熱,及/或煙道氣可藉由第一底床131冷卻。
煙道氣可從第一傳遞腔室141流至煙道氣出口800。例如,閥82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83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840可處於閉合狀態。煙道氣可不從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流至煙道氣出口800。
可連續地執行第一循環、第二循環及第三循環。首先,可執行第一循環,接著可執行第二循環,之後可執行第三循環。在第三循環之後,可執行第一循環等。在第一循環與第二循環之間或在第二循環與第三循環之間可執行或可不執行另一循環。
在第一循環期間,在第二循環期間及/或在第三循環期間,煙道氣可自反應腔室120流至熱交換器700。例如,閥720可處於開放狀態。煙道氣可經由旁通管710流至熱交換器700。煙道氣可在熱交換器700中冷卻。冷卻之煙道氣可流至煙道氣管810。
例如,第一循環可包括第一子循環及第二子循環。在第一子循環期間,含氧氣體及/或第二部分的廢氣可流過第一底床131至反應腔室120,第二底床132可經吹掃或噴掃,且煙道氣可經引導通過第三底床133朝向煙道氣出口800。在第二子循環期間,含氧氣體及/或第二部分的廢氣可流過第一底床131至反應腔室120,第三底床133可經吹掃或噴掃,且煙道氣可經引導通過第二底床132朝向煙道氣出口800。
第二循環可包括第一子循環及第二子循環。在第一子循環期間,含氧氣體及/或第二部分的廢氣可流過第三底床133至反應腔室120,第一底床131可經吹掃或噴掃,且煙道氣可經引導通過第二底床132朝向煙道氣出口800。在第二子循環期間,含氧氣體及/或第二部分的廢氣可流過第三底床133至反應腔室120,第二底床132可經吹掃或噴掃,且煙道氣可經引導通過第一底床131朝向煙道氣出口800。
第三循環可包括第一子循環及第二子循環。在第一子循環期間,含氧氣體及/或第二部分的廢氣可流過第二底床132至反應腔室120,第三底床133可經吹掃或噴掃,且煙道氣可經引導通過第一底床131朝向煙道氣出口800。在第二子循環期間,含氧氣體及/或第二部分的廢氣可流過第二底床132至反應腔室120,第一底床131可經吹掃或噴掃,且煙道氣可經引導通過第三底床133朝向煙道氣出口800。
圖10示意地顯示起動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系統1000可類似或等同於如圖2所示並參照圖2描述之系統。流徑在圖式中係由粗管或粗管區段指示。
系統1000可包含沿著廢氣管310定位之閥350。
在起動循環期間,可操作加熱器110以加熱蓄熱式焚化爐100。較佳地,至少反應腔室120及/或第一底床131、第二底床132、第三底床133中之至少一者係經加熱。加熱器110可係燃燒器或電熱器。
加熱器110可加熱反應腔室120至預定溫度(例如,至少500℃或至少800℃)。當達到反應腔室120中的預定溫度時,可執行如上述之第一循環、第二循環、或第三循環。
在起動循環期間,氣體可流過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第三傳遞腔室143中之至少一者。氣體可係含氧氣體。
例如,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可與含氧氣體源200流體流動連通。閥220可處於閉合狀態。閥230可處於開放狀態。閥320、閥330、及/或閥340可處於開放狀態。因此,含氧氣體可從含氧氣體源200流至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
氣體可通過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中之至少一者流至反應室120。從反應室120,氣體可藉由通過第一傳遞腔室141、第二傳遞腔室142、及/或第三傳遞腔室143中之至少一者流至煙道氣管810而退出蓄熱式焚化爐100。閥820、閥830、及/或閥840可處於開放狀態。
通常,所述操作的各者可由控制器500執行。
下表包括根據本揭露之蓄熱式焚化爐及標準熱式焚化爐之間的模擬比較的資料。已模擬了四個參考廠(廠1、廠2、廠3、及廠4)。廢氣流量率及額外特徵包括於表1中。廢氣之組成顯示於表2中。
表1
表2
廢氣流量[kg/h] | 焚化空氣需求[kg/h] | 反應溫度[℃] | 來自廢氣之能量[MW] | 所需之額外能量[MW] | |
廠1 | 26500 | 22755 | 800 | 2.06 | 10.49 |
廠2 | 41128 | 38244 | 850 | 3.26 | 20.64 |
廠3 | 299620 | 292918 | 816 | 16.73 | 139.96 |
廠4 | 34651 | 19651 | 650 | 1.81 | 9.47 |
廢氣組成[%mol] | 廠1 | 廠2 | 廠3 | 廠4 |
氫(H 2) | 3.094 | 3.08 | 2.294 | 2.041 |
硫化氫(H 2S) | 0.025 | 0.0141 | 0.026 | 0.018 |
一氧化碳(CO) | 0.006 | 0.01 | 0.034 | |
羰基硫化物(COS) | 0.003 | 0.003 | ||
二硫化碳(CS 2) | 0.0038 | |||
水(H 2O) | 7.182 | 8.58 | 11.684 | 7.346 |
氮(N 2) | 84.707 | 86.39 | 69.903 | 89.779 |
二氧化碳(CO 2) | 4.983 | 1.93 | 15.234 | 0.803 |
二氧化硫(SO 2) | 0.002 | |||
甲烷(CH 4) | 0.001 | |||
氬(Ar) | 0.822 |
基於廢氣之組成來計算焚化空氣需求。反應溫度係對可焚化組分進行焚化之溫度。基於廢氣之組成來判定來自廢氣之能量。基於廢氣之組成來判定所需之額外能量。
表3
廢氣特性 | 廠1 | 廠2 | 廠3 | 廠4 |
溫度[℃] | 42 | 45 | 50 | 42 |
壓力[mbarg] | 30 | 40 | 62 | 100 |
莫耳量[g/mol] | 27.29 | 26.67 | 28.79 | 26.57 |
表3之廢氣特性存在於廢氣源300處。
表4
補充能量 | TO | RTO | RTO相對於TO |
補充煙道氣 [MW] | 補充煙道氣減量 [%] | ||
廠1 | 10.49 | 1.2 | 89 |
廠2 | 20.64 | 1.9 | 91 |
廠3 | 139.96 | 23 | 84 |
廠4 | 9.47 | 2.57 | 73 |
TO代表標準熱式焚化爐,且RTO代表根據本揭露之蓄熱式焚化爐。
補充煙道氣係用以加熱TO或RTO的反應腔室。表4所指示的功率係指維持所需反應溫度所需的功率。
如在表4中可見,相較於標準熱式焚化爐,藉由蓄熱式焚化爐所達成之補充煙道氣實質上減少。
表5
註1:基準:每年操作8700小時。
註2:不將含烴及CO
2之廢氣燃燒產生的CO
2排放考慮。
二氧化碳 | TO | RTO | RTO相對於TO |
CO 2排放 [噸/年] 1 及2 | CO 2減量 [噸/年] | ||
廠1 | 36784 | 20854 | 15930 |
廠2 | 50004 | 14991 | 35013 |
廠3 | 855237 | 650635 | 204602 |
廠4 | 22198 | 9059 | 13139 |
表5顯示了標準熱式焚化爐的CO
2排放與根據本揭露之蓄熱式焚化爐的CO
2排放之比較。相較於標準熱式焚化爐,根據本揭露之蓄熱式焚化爐的CO
2排放實質上減少。
表6
註3:基準:考慮了TO NOx 70 mg/Nm
3;RTO NOx 10 mg/Nm
3。
氧化氮(NOx) | TO | RTO | RTO相對於TO |
NOx估算 [kg/h] 3 | NOx減量 [kg/h] | ||
廠1 | 2.53 | 0.277 | 2.251 |
廠2 | 4.02 | 0.435 | 3.585 |
廠3 | 27.97 | 2.923 | 25.044 |
廠4 | 2.79 | 0.375 | 2.417 |
表6包括根據本揭露之標準熱式焚化爐及蓄熱式焚化爐之NOx排放的估算。對於所有四個廠,相較於標準熱式焚化爐,當使用根據本揭露之蓄熱式焚化爐時,NOx排放可實質上減少。
100:蓄熱式焚化爐
110:加熱器
120:反應腔室
131,132,133:底床
141,142,143:傳遞腔室
145,146,147,148:含氧氣體入口
145a,145b,145c:含氧氣體入口
150:殼體
200:含氧氣體源
210:含氧氣體管
220,230:閥
250:連接管
300:廢氣源
310:廢氣管
320,330,350:閥
400:氣液分離單元
500:控制器
600:壓力單元
610:吹掃管
620,630,640:閥
700:熱交換器
710:旁通管
720:閥
800:煙道氣出口
810:煙道氣管
820,830:閥
1000:系統
本揭露之上述屬性及其他特徵與優點以及達成其等之方式將變得更顯而易見,且本揭露本身將藉由參照連同隨附圖式獲取之下列的本技術之實施例描述而更佳地理解,其中:
[圖1]顯示根據一實施例的系統1000;
[圖2]顯示根據一實施例的系統1000;
[圖3a]顯示傳遞腔室141;
[圖3b]顯示傳遞腔室141的截面圖;
[圖4]顯示蓄熱式焚化爐100;
[圖5]顯示第一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
[圖6]顯示第二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
[圖7]顯示第一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
[圖8]顯示第二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
[圖9]顯示第三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及
[圖10]顯示起動循環期間的系統1000。
100:蓄熱式焚化爐
110:加熱器
120:反應腔室
131,132:底床
141,142:傳遞腔室
200:含氧氣體源
210:含氧氣體管
220,230:閥
250:連接管
300:廢氣源
310:廢氣管
320,330:閥
400:氣液分離單元
500:控制器
700:熱交換器
710:旁通管
720:閥
800:煙道氣出口
810:煙道氣管
820,830:閥
1000:系統
Claims (15)
- 一種蓄熱式焚化爐(100),其包含: 至少一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及至少一第二傳遞腔室(141, 142, 143),其中該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包含一第一底床(131, 132, 133),且該第二傳遞腔室(141, 142, 143)包含一第二底床(131, 132, 133); 至少一個反應腔室(120),其與該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及與該第二傳遞腔室(141, 142, 143)流體流動連通,其中可將廢氣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中,以流過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至該反應腔室(120),或流過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至該反應腔室(120);及 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 146, 147, 148),其(等)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中,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在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120)的至少一部分之間,或者經定位在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120)的至少一部分之間。
- 如請求項1之蓄熱式焚化爐,其中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 146, 147, 148),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中,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在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120)的至少一部分之間,且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145, 146, 147, 148),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中,該一或多個第二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在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120)的至少一部分之間。
- 如請求項1或2之蓄熱式焚化爐,其中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加熱器(110),其中相較於至該加熱器(110),該一或多個第一含氧氣體入口(145, 146, 147, 148)經定位更靠近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蓄熱式焚化爐,其中: 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至少一第三傳遞腔室(141, 142, 143),其中該第三傳遞腔室(141, 142, 143)包含一第三底床(131, 132, 133); 該反應腔室(120)與該第三傳遞腔室(141, 142, 143)流體流動連通;且 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145, 146, 147, 148),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用於將含氧氣體引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中,該一或多個第三含氧氣體入口經定位在該第三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與該反應腔室(120)的至少一部分之間。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蓄熱式焚化爐,其中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每傳遞腔室(141, 142, 143)之至少兩個含氧氣體入口(145, 146, 147, 148),較佳地每傳遞腔室(141, 142, 143)之至少三個含氧氣體入口(145, 146, 147, 148),更佳地每傳遞腔室(141, 142, 143)之至少四個含氧氣體入口(145, 146, 147, 148)。
- 一種系統(1000),其包含一蓄熱式焚化爐(100),較佳係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蓄熱式焚化爐(100),其中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 至少一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及至少一第二傳遞腔室(141, 142, 143),其中該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包含一第一底床(131, 132, 133),且該第二傳遞腔室(141, 142, 143)包含一第二底床(131, 132, 133); 至少一反應腔室(120),其與該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及與該第二傳遞腔室(141, 142, 143)流體流動連通;且 其中該系統(1000)進一步包含: 一廢氣管(310),該廢氣管用於使一廢氣源(300)與至少該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及該第二傳遞腔室(141, 142, 143)連接; 一含氧氣體管(210),其用於使一含氧氣體源(200)與該蓄熱式焚化爐(100)連接;及 一控制器(500); 其中該控制器(500)經組態以: 經由該廢氣管(310)引導廢氣通過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至該反應腔室(120),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預熱,其中該廢氣包括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且 經由該含氧氣體管(210)引導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
- 如請求項6之系統,其中在一第一循環期間,該控制器(500)係經組態以: 經由該廢氣管(310)引導該廢氣通過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至該反應腔室(120),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預熱;且 經由該含氧氣體管(210)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且 其中在一第二循環期間,該控制器(500)係經組態以: 經由該廢氣管(310)引導該廢氣通過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至該反應腔室(120),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預熱,且 經由該含氧氣體管(210)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
- 如請求項7之系統,其中在該第一循環期間,該控制器(500)係經組態以: 經由該含氧氣體管(210)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經焚化且在該反應腔室(120)中產生煙道氣;且 從該反應腔室(120)引導該煙道氣通過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使得該煙道氣藉由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冷卻;且 其中在該第二循環期間,該控制器(500)係經組態以: 經由該含氧氣體管(210)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經焚化且在該反應腔室(120)中產生煙道氣;且 從該反應腔室(120)引導該煙道氣通過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使得該煙道氣藉由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冷卻。
- 如請求項7之系統,其中: 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至少一第三傳遞腔室(141, 142, 143),其中該第三傳遞腔室(141, 142, 143)包含一第三底床(131, 132, 133); 該反應腔室(120)與該第三傳遞腔室(141, 142, 143)流體流動連通;且 在一第三循環期間,該控制器(500)係經組態以: 經由該廢氣管(310)引導該廢氣通過該第三底床(131, 132, 133)至該反應腔室(120),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三底床(131, 132, 133)預熱;且 經由該含氧氣體管(210)引導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三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
-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系統(1000)進一步包含一旁通管(710),該旁通管用於使一熱交換器(700)與該蓄熱式焚化爐(100)連接,其中該控制器(500)經組態以將來自該蓄熱式焚化爐(100)的氣體引導至該熱交換器(700),使得該氣體藉由該熱交換器(700)冷卻。
- 如請求項6至10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 該廢氣包含小於20.0 vol.-%的氧,較佳地小於15.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10.0 vol.-%的氧,更佳地小於5.0 vol.-%的氧。
- 如請求項6至11中任一項之系統,其中該蓄熱式焚化爐(100)包含一加熱器(110),其中該加熱器(110)經組態以加熱該蓄熱式焚化爐(100)的至少一部分,且其中該加熱器(110)包含一燃燒器及/或一電加熱元件。
- 一種操作一蓄熱式焚化爐(100)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引導廢氣通過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之一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的一第一底床(131, 132, 133)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的一反應腔室(120),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預熱,其中該廢氣包括至少一種可焚化化合物;且 引導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
-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在一第一循環期間包含下列步驟: 引導該廢氣通過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之該第一傳遞腔室(141, 142, 143)的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的該反應腔室(120),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預熱;且 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一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且 其中該方法在一第二循環期間包含下列步驟: 引導該廢氣通過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之一第二傳遞腔室(141, 142, 143)的一第二底床(131, 132, 133)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的該反應腔室(120),使得該廢氣藉由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預熱;及 引導該含氧氣體至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使得該含氧氣體在該第二底床(131, 132, 133)的至少一部分之下游進入該蓄熱式焚化爐(100)。
- 如請求項13或14之方法,其中該廢氣及該含氧氣體在該蓄熱式焚化爐(100)中混合以允許該廢氣之該可焚化化合物藉由該含氧氣體之氧來焚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22164241.6 | 2022-03-24 | ||
EP22164241.6A EP4249802A1 (en) | 2022-03-24 | 2022-03-24 | 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 system comprising a 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00939A true TW202400939A (zh) | 2024-01-01 |
Family
ID=80933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5016A TW202400939A (zh) | 2022-03-24 | 2022-11-24 | 蓄熱式焚化爐、包含蓄熱式焚化爐之系統、及操作蓄熱式焚化爐之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04660A1 (zh) |
EP (1) | EP4249802A1 (zh) |
AR (1) | AR128855A1 (zh) |
TW (1) | TW202400939A (zh) |
WO (1) | WO202318081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81829B (zh) * | 2017-11-23 | 2023-12-01 | 西安昱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实现临时停炉保温的旋转rto炉体及其保温方法 |
CN110594759A (zh) * | 2018-06-12 | 2019-12-20 | 通用电气公司 | 废气处理系统以及处理方法 |
CN111750367A (zh) * | 2020-07-02 | 2020-10-09 |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电镀污泥烧结废气的蓄热式热力氧化装置及工艺 |
-
2022
- 2022-03-24 EP EP22164241.6A patent/EP424980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1-24 TW TW111145016A patent/TW202400939A/zh unknown
-
2023
- 2023-02-03 WO PCT/IB2023/050968 patent/WO2023180819A1/en unknown
- 2023-03-02 US US18/177,169 patent/US2023030466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3-23 AR ARP230100710A patent/AR128855A1/es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304660A1 (en) | 2023-09-28 |
WO2023180819A1 (en) | 2023-09-28 |
AR128855A1 (es) | 2024-06-19 |
EP4249802A1 (en) | 2023-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47315B1 (en) | Oxidant control in co-generation installations | |
JP5215185B2 (ja) | 少なくとも1つのガスタービンにより製造される酸素含有ガスを用いて合成ガス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 |
US6832480B1 (en) |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tilizing oxidized gases from waste combustion | |
JP4060436B2 (ja) | 熱回収装置および使用方法 | |
KR100689788B1 (ko) | 소각로 배기가스를 재순환하여 산소와 혼합 적용한 폐기물소각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13513761B (zh) | 一种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 |
AU2007332089B2 (en) | A combustion apparatus | |
US20100322834A1 (e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Gas Containing Nitrous Oxide | |
CN109668157B (zh) | 废气催化焚烧处理系统及其调节控制方法 | |
KR200397586Y1 (ko) | 소각로 배기가스를 재순환하여 산소와 혼합 적용한 폐기물소각장치 | |
JPH05505661A (ja) | 改良された低NOx共発生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CN103796735A (zh) | 焚化nh3的方法和nh3焚化炉 | |
RU2708603C1 (ru) | Термохимическая регенерация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добавления топлива | |
TW202400939A (zh) | 蓄熱式焚化爐、包含蓄熱式焚化爐之系統、及操作蓄熱式焚化爐之方法 | |
Pierucci et al. | Modeling a claus process reaction furnace via a radical kinetic scheme | |
TW202400940A (zh) | 蓄熱式焚化爐、包含蓄熱式焚化爐之系統、及操作蓄熱式焚化爐之方法 | |
KR20230142786A (ko) | 희황산 제조장치 및 희황산 제조방법 | |
JPH11165033A (ja) | 石炭ガス化複合発電プラント及びその異常時の生成ガス処理方法 | |
WO2024166701A1 (ja) | 廃棄物焼却設備 | |
JP3998302B2 (ja) | ごみ焼却炉の二次燃焼方法 | |
US2022004984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usting High-Moisture Fuel to Generate Steam | |
WO2023234428A1 (ja) | アンモニア燃焼炉 | |
CN101603689A (zh)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燃烧装置双套管 | |
TW202346756A (zh) | 廢棄物焚化設備 | |
US2012018344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exhaust or process gases with an oxidizable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