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9143A - 感光體單元、匣盒、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感光體單元、匣盒、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9143A
TW202349143A TW112105525A TW112105525A TW202349143A TW 202349143 A TW202349143 A TW 202349143A TW 112105525 A TW112105525 A TW 112105525A TW 112105525 A TW112105525 A TW 112105525A TW 202349143 A TW202349143 A TW 2023491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receptor
gear
rotation axis
gear por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5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野俊輝
佐佐木輝彦
河井太刀夫
平山明延
村上竜太
浜田孝俊
林田誠
新川悠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9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914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課題]使感光體單元發展。 [解決手段]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的感光體單元,具有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的感光體、第1齒輪部以及具有複數個齒的第2齒輪部。前述第1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齒輪部;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前述第2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齒輪部的附近。

Description

感光體單元、匣盒、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有關可相對於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裝卸的匣盒及使用其之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指使用電子照片影像形成方式在記錄媒體形成影像者。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之例方面,例如包含電子照片複印機、電子照片印表機(LED印表機、雷射印表機等)、傳真機裝置及文字處理機等。
在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以下,亦僅稱為「影像形成裝置」),將碳粉像形成於電子照片感光體(感光鼓或光鼓),將該碳粉像直接或間接轉印於記錄媒體,從而對記錄材進行影像形成。
一般而言,在如此的影像形成裝置,需要碳粉(顯影劑)的補給、各種構件的保養等。於是,存在一種匣盒式的影像形成裝置,作成為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將匣盒進行裝卸的構成,可透過交換匣盒從而進行碳粉的補給、保養等。
匣盒,指具有光鼓或處理手段中的至少一者,且被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裝置主體)可卸除地進行裝戴者。處理手段,為用於進行影像形成的手段,作用於光鼓者方面,主要舉例顯影手段、帶電手段、轉印手段、除電手段、清潔手段等。匣盒之例方面,舉例:處理匣,其具有光鼓與至少一個處理手段,可將此等一體地裝卸於裝置主體;具有光鼓的光鼓匣;具有顯影手段的顯影匣等。依如此的匣盒式時,可簡單地進行影像形成裝置的碳粉補給、保養。
用於將驅動力從裝置主體往匣盒傳遞的構成方面,已存在如示於日本特開昭63-4252號公報般使用齒輪者、如示於日本特開平8-328449號公報般使用聯軸者。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本揭示),目的在於使感光體單元、匣盒或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發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本揭示),至少揭露一種感光體單元,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具有:感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第1齒輪部;以及第2齒輪部,其具備複數個齒;前述第1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齒輪部;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前述第2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齒輪部的附近。 [發明功效]
依本發明(本揭示)時,可使感光體單元、匣盒或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發展。
[實施例1] <影像形成裝置的整體構成>
圖2,為作為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的影像形成裝置100的截面圖,該截面為正交於後述的感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的截面。影像形成裝置100,為利用了電子照片技術的雷射印表機,於該裝置主體A被可卸除地裝戴具備感光鼓62的匣盒B。亦即,從影像形成裝置100將匣盒B卸除後的部分為裝置主體A。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時可對紙等的記錄媒體(片材)PA進行影像形成。 <裝置主體的構成>
裝置主體A,具有曝光裝置(雷射掃描器單元)3、收納片材PA的紙盤4。再者,裝置主體A,沿著片材PA的搬送方向D而具有拾取輥5a、搬送輥對5b、轉印導件6、轉印輥7、搬送導件8、定影裝置9、排出輥對10、排出盤11。定影裝置9,具備加熱輥9a及加壓輥9b。 <匣盒的構成>
接著,針對匣盒B的整體構成,利用圖3、圖4、圖5、圖6、圖7進行說明。圖3為匣盒B的截面圖,該截面為正交於後述的感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的截面。圖4、圖5,為說明匣盒B的構成的分解透視圖。圖6(a),為說明光鼓單元69的構成的分解透視圖。圖6(b),為說明清潔單元的構成的分解透視圖。圖7,為將驅動從影像形成裝置的主體裝置A傳遞至匣盒B的驅動部的截面圖。另外,本實施例中,在結合各零件之際的小螺絲等方面,省略而進行說明。
匣盒B,為處理匣,主要具有電子照片感光體與作用於此之處理手段。處理手段,為後述的帶電手段、顯影手段及清潔手段。匣盒B,為主要具有清潔單元(光鼓單元)60與顯影單元20的構造,電子照片感光體與處理手段,設於此等清潔單元60或顯影單元20。
另外,光鼓62的長邊方向,和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旋轉軸線方向)平行。光鼓62之中,將在其旋轉軸線方向上被從裝置主體A傳遞驅動力之側稱為驅動側,將其相反側稱為非驅動側。此外,使沿著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平行於旋轉軸線L1)從非驅動側朝往驅動側的方向為J方向,使從驅動側朝往非驅動側之方向為H方向。此外,於裝置主體A定義J方向、H方向的情況下,定義為和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定義的J方向、H方向一致。 <清潔單元(光鼓單元)>
如示於圖3,清潔單元(光鼓單元)60,具有感光鼓62、帶電輥66、清潔構件77及將此等支撐的清潔框體(光鼓框體)60a。清潔框體(光鼓框體)60a,具備框體構件71與光鼓軸承構件73。
如示於圖6(a),為旋轉體之感光鼓(光鼓)62,為筒狀的電子照片感光體,為在鋁製的筒體的外周面塗佈了感光層者。於光鼓62的驅動側(一端側)的端部,被鉚接固定了驅動側凸緣(驅動力承受構件)63,於非驅動側(另一端側)的端部,被鉚接固定了非驅動側凸緣64。如此般,將光鼓62、驅動側凸緣63、非驅動側凸緣64被一體化者(亦即可與光鼓62一體地旋轉的單元)稱為光鼓單元69。
另外,一般而言雖有時亦將清潔單元60稱為光鼓單元,惟此情況為在大致識別匣盒B之內容物之際,以與具有顯影手段的顯影單元20成對的方式作為具有光鼓62的單元而識別清潔單元60整體的情況下的稱呼。因此,作為清潔單元60整體的通稱的光鼓單元,和本實施例中的光鼓單元69(可與光鼓62一體地旋轉的單元)為別的概念。於之後的說明,光鼓單元,當成指可與光鼓62一體地旋轉的單元者。
光鼓62與驅動側凸緣63、非驅動側凸緣64繞光鼓的旋轉軸線L1一體地旋轉。亦即,驅動側凸緣63、非驅動側凸緣64、光鼓單元69的個別的旋轉軸線,和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為同軸。為此,以下,組裝為光鼓單元69者中的光鼓62、驅動側凸緣63、非驅動側凸緣64、光鼓單元69的旋轉軸線,全部稱為旋轉軸線L1。
此外,驅動側凸緣63、非驅動側凸緣64,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亦被一體地固定。驅動側凸緣63、非驅動側凸緣64,為樹脂製的構件。驅動側凸緣63,具備後面詳述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
如示於圖6(b),光鼓單元69,被透過光鼓框體60a(框體構件71與光鼓軸承構件73)而支撐為能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旋轉。具體而言,驅動側凸緣63,具備與旋轉軸線L1同軸的孔63g,被推入於光鼓軸承構件73的軸構件86被插入於孔63g,從而被光鼓軸承構件73可旋轉地支撐。非驅動側凸緣64,具備與旋轉軸線L1同軸的未圖示的孔,於此孔,被插入被推入於框體構件71的孔71c的軸構件78,從而被框體構件71可旋轉地支撐。如此般,非驅動側凸緣64、驅動側凸緣63,為被透過軸構件86、78而可旋轉地支撐的被軸承部。
此外,如示於圖7,驅動側凸緣63的第2齒輪部63d,在H方向下游側的端面具備突出於H方向的突出部63d1,在H方向上游側(J方向下游側)的端面具備突出於J方向的突出部63f。此外,框體構件71,具備以延伸於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方式而設的肋條71p與側壁71m。突出部63d1,可與肋條71p之側面進行接觸,突出部63f可與側壁71m之側面進行接觸。並且,驅動側凸緣63,在肋條71p與側壁71m之間,以間隙嵌合而嵌合為可滑動。為此,雖可存在突出部63d1接觸於肋條71p之側面的情況與突出部63f接觸於側壁71m之側面的情況,惟嵌合齒隙(間隙)被設定為極小(最大150μm左右),任何情況皆可謂定位於實質上相同的位置。如此般,包含驅動側凸緣63的光鼓單元69,可謂透過肋條71p或側壁71m從而相對於光鼓框體60a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定位。
另外,於本實施例,匣盒B、光鼓框體60a及框體構件71的長邊方向,為和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平行的方向。
此外,如示於圖3,於清潔單元60,作為帶電手段的帶電輥(帶電構件)66、作為清潔手段的清潔構件77,分別被接觸於光鼓62的外周面而配置。清潔構材77具備:以作為彈性材料的橡膠而形成的刀片狀的為彈性構材的橡膠片77a;以及支撐橡膠片77a的支撐構件77b。橡膠片77a,相對於光鼓62的旋轉方向在反方向上抵接於光鼓62。亦即,橡膠片77a,以使其頂端部朝向光鼓62的旋轉方向之上游側的方式抵接於光鼓62。被透過清潔構件77從光鼓62的表面而除去的廢棄碳粉,被收容(儲存)於由框體構件71與清潔構件77形成的廢棄碳粉室71b。用於抑制廢棄碳粉從框體構件71與光鼓62之間的間隙漏出的情形的薄片65,被以抵接於光鼓62的方式安裝於框體構件71的緣部。
帶電輥66,其旋轉軸線方向的兩端部,被透過被框體構件71支撐的帶電輥軸承67而可旋轉地支撐。帶電輥66的旋轉軸線,和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為大致平行。帶電輥66,被透過使帶電輥軸承67被透過賦能構材68朝光鼓62加壓從而壓接於光鼓62。帶電輥66,相對於光鼓62的旋轉而從動旋轉。 <顯影單元>
如示於圖3,顯影單元20具有顯影輥32、磁輥34、顯影片42、搬送構件43及將此等支撐的顯影框體20a等。顯影框體20a,具備顯影容器23、底構件22、軸承構件24(圖5參照)、軸承構件37(圖4參照)、顯影側蓋26(圖4參照)、顯影側蓋27(圖5參照)。顯影單元20,在內部透過顯影容器23與底構件22而形成有碳粉供應室28與碳粉室29。
如示於圖4、圖5,在碳粉供應室28內,使顯影輥32其旋轉軸線方向的兩端被透過軸承構件24、軸承構件37而可旋轉地支撐。軸承構件24、軸承構件37安裝於顯影容器23。作為顯影手段的顯影輥(顯影構件)32,為圓筒狀的構件,在其內側配置有磁輥34。配置有界定(限制)乘載於顯影輥32的表面的碳粉(碳粉層)的厚度的顯影片42。
於顯影輥32,在其旋轉軸線方向上在兩端部安裝了間隔保持構件38,間隔保持構件38抵接於光鼓62的表面,從而確定相對於光鼓62的表面之顯影輥32的表面的距離。具體而言,以微少的間隙形成於顯影輥32的表面與光鼓62的表面之間的方式確定距離。
此外,如示於圖3,用於防止碳粉顯影框體20a與顯影輥32之間的間隙漏出的薄片33,被以抵接於顯影輥32的方式安裝於底構件22的緣部。再者,在碳粉室29內,搬送構件(攪拌構件)43被可旋轉地設置。搬送構件43,透過旋轉從而攪拌收容於碳粉室29的碳粉,以及從碳粉室29往碳粉供應室28搬送碳粉。 <清潔單元與顯影單元的結合>
匣盒B,被將清潔單元60與顯影單元20結合而組裝。如示於圖4、圖5,首先將相對於框體構件71的驅動側的第1吊孔71i之顯影容器23的顯影第1支撐凸部26a之中心,和相對於非驅動側的第2吊孔71j之顯影第2支撐凸部27a之中心予以對準。並且,使顯影單元20移動於箭頭G方向,使得顯影第1支撐凸部26a、顯影第2支撐凸部27a嵌合於第1吊孔71i、第2吊孔71j。之後,將光鼓軸承構件73組裝於清潔單元60,從而限制顯影單元20從清潔單元60脫離。據此,連結顯影單元20為可相對於清潔單元60移動。具體而言,相對於清潔單元60,顯影單元20被連結為能以顯影第1支撐凸部26a及顯影第2支撐凸部27a為中心進行旋轉(轉動)。
此外,如示於圖4,驅動側彈簧(賦能構件)46R的第1端部46Rb,固定於顯影側蓋26的面26b;第2端部46Ra,抵接於清潔單元60的框體構件71的面71k。再者,如示於圖5,非驅動側彈簧(賦能構件)46L的第1端部46Lb,固定於顯影側蓋27的面27b;第2端部46La,抵接於框體構件71的面71l。非驅動側彈簧46L、驅動側彈簧46R為壓縮彈簧。此等彈簧的賦能力,以將顯影輥32壓向光鼓62的方式在顯影框體20a與清潔框體60a之間予以產生賦能力。據此,如上述般,間隔保持構件38被壓靠在光鼓62的表面,被以在顯影輥32的表面與光鼓62的表面之間形成既定的間隙的狀態而保持。 <影像形成處理>
接著,說明影像形成處理。未圖示的控制部接收從主電腦等送來的列印指令訊號,基於其而產生列印開始訊號,使得影像形成處理開始。
影像形成處理開始時,首先光鼓62被以既定的圓周速度(處理速度)旋轉驅動於箭頭R方向(圖2、圖3參照)。於帶電輥66被施加帶電偏壓電壓,使光鼓62的表面(外周面)實質上均勻地帶電。再者,如示於圖2,曝光裝置(曝光手段)3發出與列印的影像資訊對應的雷射光L。該雷射光L,通過設於匣盒B的框體構件71的雷射開口71h,被往因帶電輥66而帶電的光鼓62表面照射,將光鼓62表面以雷射光L進行掃描。據此,於光鼓62的表面的感光層,形成對應於影像資訊的靜電潛影。
另一方面,如示於圖3,於顯影單元20,碳粉室29內的碳粉(顯影劑)T,被透過搬送構件43的旋轉而攪拌、搬送,被送出至碳粉供應室28。碳粉T,因磁輥(固定磁鐵)34的磁力,使得被乘載於顯影輥32的表面。顯影輥32,為使碳粉T乘載於其表面的顯影劑乘載體,將形成於上述的光鼓62的靜電潛影以碳粉進行可視化(顯影)。碳粉T,因顯影片42被摩擦帶電;再者,顯影片42,在顯影輥32周面上將碳粉T之層的厚度(層厚)限制為成為期望的厚度。並且,乘載於顯影輥32的表面的碳粉T,被往與光鼓62的靜電潛影對應的區域供應,進行附著。據此,光鼓62上的靜電潛影,被可視像化(顯影)為碳粉像。光鼓62,可謂為在其表面乘載靜電潛影、碳粉像(顯影劑像)的像乘載體。
此外,如示於圖2,同步於雷射光L的輸出時序,收納於裝置主體A的下部的紙盤4的片材PA,被透過拾取輥5a、搬送輥對5b而往裝置主體A內的搬送路徑送出。之後,片材PA,被轉印導件6導引而被往光鼓62與轉印輥(轉印手段)7之間的轉印壓印點搬送。於此轉印壓印點,形成於光鼓62上的碳粉像,被轉印於片材PA上。
通過轉印壓印點而轉印了碳粉像的片材PA,被搬送導件8導引而被往定影裝置(定影手段)9搬送。並且,片材PA,通過定影裝置9的加熱輥9a與加壓輥9b之間的定影壓印點。在此定影壓印點,將片材PA加壓及加熱,從而使碳粉像熔合、定影於片材PA。通過定影壓印點的片材PA,被搬送至排出輥對10,被排出至排出盤11上。
另一方面,如示於圖3,轉印壓印點通過後的光鼓62的表面,和清潔片77接觸,殘留於光鼓62的表面的碳粉被除去,可再次使用於上述的影像形成處理。透過清潔片77被從光鼓62除去的碳粉,被作為廢棄碳粉而貯藏於清潔單元60的廢棄碳粉室71b。
另外,於本實施例,至少帶電輥66、曝光裝置3、顯影輥32、轉印輥7及清潔片77,為作用於光鼓62的處理手段。 <匣盒的裝戴及卸除>
接著,針對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利用圖8、圖9、圖10具體說明。圖8(a),為門13打開的狀態下的裝置主體A的驅動側的截面圖;圖8(b),為門13打開的狀態下的裝置主體A的非驅動側的截面圖。在圖8(a)、圖8(b)示出的截面,為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截面。圖9為,用於說明匣盒B的長邊方向(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定位的圖,為將裝置主體A的嵌合部15j以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水平面(與裝置主體A的設置面平行之面)進行了切斷的截面圖。圖9(a),示出緊接著匣盒B嵌合於嵌合部15j之前的狀態;圖9(b),示出匣盒B嵌合於嵌合部15j的狀態。圖10(a),為門13關閉的狀態下的裝置主體A的驅動側的截面圖;圖10(b),為門13關閉的狀態下的裝置主體A的非驅動側的截面圖。在圖10(a)、圖10(b)示出的截面,為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截面。
首先,進行往裝置主體A的匣盒B的裝戴的說明。於裝置主體A,以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夾住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匣盒B的方式,設置第1驅動側側板15、非驅動側側板16。此外,於裝置主體A,用於使插入口17開閉的門13被可轉動地安裝。第1驅動側側板15,具有在匣盒B的裝戴時及卸除時導引匣盒B的上部導軌15g與下部導軌15h。非驅動側側板16,具有在匣盒B的裝戴時及卸除時導引匣盒B的上部導軌16d與下部導軌16e。此外,於匣盒B的光鼓軸承構件73,設有被導引部73g與阻被旋轉部73c,框體構件71具有被定位部71d與阻被旋轉部71g。為此,被導引部73g與阻被旋轉部73c被配置於匣盒B的驅動側,被導引部73g與阻被旋轉部73c被配置於匣盒B的非驅動側。
打開裝置主體A的門13而處於使形成於第1驅動側側板15與非驅動側側板16之間的插入口17開放的狀態時,可通過插入口17將匣盒B往裝置主體A插入或取出。此時,使匣盒B移動於與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正交的方向,從而可將匣盒B往裝置主體A插入及裝戴,以及可從裝置主體A卸除。亦即,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M(圖9(a)參照)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裝戴方向M的反向),為和旋轉軸線L1實質上正交的方向。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匣盒B的旋轉軸線L1,成為和傳動齒輪81的旋轉軸線L2平行的關係,故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M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可謂為和旋轉軸線L2實質上正交的方向。此外,光鼓單元69,在將匣盒B往裝置主體A裝戴及卸除之際,成為和匣盒B一體地相對於裝置主體A移動並相對於裝置主體A被裝戴及卸除的關係。因此,光鼓單元69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分別為和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M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相同。 <匣盒的裝戴與定位>
將匣盒B通過匣盒插入口17往裝置主體A內不斷插入時,匣盒B的驅動側的被導引部73g與阻被旋轉部73c,分別被上部導軌15g與導軌15h導引。匣盒B的非驅動側的被定位部71d與阻被旋轉部71g,被上部導軌16d與下部導軌16e導引。如此般匣盒B被裝置主體A的各導軌導引而不斷插入,使得最終完成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
如示於圖9(a)、圖9(b),光鼓軸承構件73,具有被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相對於裝置主體A定位的作為被定位部(軸線方向被定位部)的被嵌合部73h。被嵌合部73h,為凹於裝戴方向M(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凹狀(或,溝形狀或狹縫狀)。另一方面,裝置主體A的第1驅動側側板15,具有可與被嵌合部73h嵌合的嵌合部15j。嵌合部15j,為朝裝戴方向MD的反向而突出的凸狀。
在將匣盒B往裝置主體A插入的過程中,如示於圖9(b),被嵌合部73h與嵌合部15j嵌合,使得匣盒B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匣盒B的長邊方向)的位置確定。另外,被嵌合部73h與嵌合部15j的嵌合雖為間隙嵌合,惟嵌合齒隙(間隙)被設定為極小(最大150μm左右)。為此,可謂無論被嵌合部73h在H方向或J方向中的何者上碰撞於嵌合部15j,匣盒B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定位於實質上相同的位置。
此外,如示於圖8(a)、圖8(b)、圖10(a)、圖10(b),第1驅動側側板15,具有定位部15a、定位部15b及阻旋轉部15c;非驅動側側板16,具有定位部16a、定位部16b及阻旋轉部16c。於門13,在門13的轉動軸線的方向上,在兩端,匣盒按壓構件1、2,被相對於門13可移動(轉動)地安裝。此外,於第1驅動側側板15、非驅動側側板16,分別安裝有按壓彈簧19、21。
此外,如示於圖3,匣盒B的光鼓軸承構件73,具有被按壓部(賦能力承受部)73e,框體構件71具有被按壓部(賦能力承受部)71n。被按壓部73e、71n,設於分別配置在匣盒B的驅動側與非驅動側的凹狀部。
如示於圖10(a)、圖10(b),透過關閉門13,使得匣盒按壓構件1、2被透過按壓彈簧19、21朝匣盒B賦能。並且,匣盒按壓構件1、2,抵接於被按壓部73e、71n,透過按壓彈簧19、21的賦能力而按壓被按壓部73e、71n。
據此,於驅動側,匣盒B的被定位部73g抵接於裝置主體A的定位部15a與定位部15b,阻旋轉部73c抵接於裝置主體A的阻旋轉部15c。據此,匣盒B的光鼓框體60a的驅動側的部分,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定位,及與旋轉軸線L1平行的繞軸線的轉動被限制。此外,於非驅動側,匣盒B的被定位部71d抵接於裝置主體A的定位部16a、16b,阻被旋轉部71g與裝置主體A的阻旋轉部16c抵接。據此,匣盒B的光鼓框體60a的非驅動側的部分,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定位,以及與旋轉軸線L1平行的繞軸線的轉動被限制。
如此般將匣盒B的光鼓框體60a相對於裝置主體A進行定位,使得相對於光鼓框體60a被定位的光鼓單元69亦相對於裝置主體A間接地被定位。 <往光鼓單元的傳動>
接著,針對從裝置主體A往光鼓單元69及光鼓62傳動的構成進行說明。圖1,為從裝置主體A往光鼓單元69傳動的部分的透視圖。圖11,為針對裝置主體A的傳動齒輪81的支撐構成進行繪示的分解透視圖。圖12,為針對裝置主體A的傳動部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3(a),為示意性針對裝置主體A的傳動齒輪81進行繪示的圖。圖13(b),為示意性針對匣盒B的驅動側凸緣63進行繪示的圖。另外,在圖13(a)、圖13(b),針對齒輪的齒示出齒冠端的脊線。圖14,為示意性針對從裝置主體A的傳動齒輪81往匣盒B往驅動側凸緣63的傳動構成進行繪示的圖。 <裝置主體側的驅動構成>
如示於圖11,裝置主體A,具有馬達(未圖示)、惰輪80、傳動齒輪81、第2驅動側側板83、主框體84、驅動軸82及壓縮彈簧85。來自馬達的驅動力,從惰輪80往傳動齒輪81傳遞。惰輪80與傳動齒輪81,透過驅動軸82,從而能以同軸進行旋轉,且被支撐為可移動於旋轉軸線方向。驅動軸82,其一端部82a固定於第2驅動側側板83的孔83a,使另一端部82b支撐於主框體84的孔84a。驅動軸82被設為,傳動齒輪81的旋轉軸線,和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的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平行。
此外,在惰輪80的另一端部80b與第2驅動側側板83之間設有壓縮彈簧85,惰輪80於旋轉軸線方向被賦能於H方向。如前述,裝置主體A的J方向、H方向,被定義為和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匣盒B的J方向、H方向一致。其結果,如示於圖11,J方向,成為沿著惰輪80的旋轉軸線從惰輪80朝往第2驅動側側板83的方向,H方向成為其反向。
於惰輪80的一端部80a,設有凹於旋轉軸線方向的凹部80a1。另一方面,於傳動齒輪81的一端部81a,在相向於惰輪80的凹部80a1之處,設有突出於旋轉軸線方向的突部81a1。惰輪80的凹部80a1與傳動齒輪81的突部81a卡合,使得驅動力從惰輪80往傳動齒輪81傳遞,一體地旋轉。另外,凹部80a1與突部81a1的凹凸關係為相反亦無妨。
雖如後述,傳動齒輪81,和匣盒B的驅動側凸緣63嚙合而傳遞驅動力。如示於圖1,在進行上述的影像形成處理、匣盒B裝戴後的初始動作及影像形成處理的準備動作的期間(總稱為「驅動中」),傳動齒輪81旋轉於I方向,驅動側凸緣63旋轉於K方向。亦即,傳動齒輪81的驅動中的驅動方向(旋轉方向)為I方向,驅動側凸緣63的驅動中的驅動方向(旋轉方向)為K方向。另外,沿著H方向從驅動側朝非驅動側觀看傳動齒輪81及驅動側凸緣63時,I方向為順時針方向,K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傳動齒輪81>
如示於圖1、圖12、圖13(a),傳動齒輪81,以同軸具備作為斜齒齒輪部的第1主體齒輪部(第1主體側齒輪部、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81c及第2主體齒輪部(第2主體側齒輪部、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81d。第1主體齒輪部81c,配置於比第2主體齒輪部81d在H方向上靠下游側(J方向上靠上游側)。第1主體齒輪部81c,包含複數個第1主體斜齒81ct;第2主體齒輪部81d,包含複數個第2主體斜齒81dt。另外,第1主體斜齒81ct及第2主體斜齒81dt,皆為漸開線齒形的齒。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被一體地樹脂成型,一體地旋轉。此外,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扭轉方向,為彼此相同的方向,為以隨著朝往J方向而齒面朝I方向不斷偏差的方式扭轉的方向。此外,如示於圖13(a),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扭角α2,比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扭角α1大(亦即,符合α1<α2)。此外,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數,為相同。 <驅動側凸緣63>
另一方面,如示於圖1、圖6(b)、圖13(b),驅動側凸緣63,以同軸具備作為斜齒齒輪部的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第1單元側斜齒齒輪部、第1斜齒齒輪部)63c及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第2單元側斜齒齒輪部、第2斜齒齒輪部)63d。第1齒輪部63c,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63d在H方向上靠下游側(在J方向上靠上游側)。亦即,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第1齒輪部63c配置於第2齒輪部63d與光鼓62之間。第1齒輪部63c包含被配置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複數個第1斜齒(第1突起)63ct,第2齒輪部63d包含被配置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複數個第2斜齒(第2突起)63dt。另外,第1斜齒63ct及第2斜齒63dt,皆為漸開線齒形的齒,為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突起。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被一體地樹脂成型並一體地旋轉;為此,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亦可視為彼此一體地旋轉的第1旋轉部、第2旋轉部。第1齒輪部63c,和與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嚙合;第2齒輪部63d,和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嚙合。
如示於圖1,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扭轉方向,為彼此相同的方向,為以隨著朝往J方向而齒面朝K方向不斷偏差的方式扭轉的方向。另外,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扭轉方向,和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扭轉方向為相反。此外,如示於圖13(b),第2齒輪部63d的扭角α2比第1齒輪部63c的扭角α1大(亦即,符合α1<α2)。另外,第1齒輪部63c的扭角α1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扭角α1相同,第2齒輪部63d的扭角α2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扭角α2相同。此外,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齒數,為相同。此外,第1斜齒(第1突起)63c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W63c(Wc、Wc1),比第2斜齒(第2突起)63d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W63d(Wd)大。亦即,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各者,各至少具備1個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第1斜齒(齒、第1突起)63ct的齒寬Wc與第2斜齒(齒、第2突起)63dt的齒寬Wd符合以下的式A1的齒。 換言之,使第1齒輪部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最寬的第1斜齒63ct的寬(齒寬)為Wc1時,第2齒輪部63d,具有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比Wc1小的第2斜齒(第2突起)63dt。
雖如後詳述,在平衡狀態下透過傳動齒輪1781使驅動側凸緣1763被驅動的期間,第1齒輪部1763c承受的驅動力FD比第2齒輪部1763d承受的限制力FB大,故優選上設為如此的關係。
此外,第1齒輪部63c相對於第1主體齒輪部81c嚙合(接觸)之部分的旋轉軸線L1的寬(嚙合寬)及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之第2斜齒齒輪部63c的嚙合寬,盡可能大時傳動精度越佳。然而,將嚙合寬設定為大於所需以上時,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變大,驅動側凸緣63、光鼓單元69、匣盒B進而裝置主體A恐大型化。於是,第1齒輪部63c之中齒寬最寬的第1斜齒(齒)63ct的齒寬Wc1與第2齒輪部63d之中齒寬最寬的第2斜齒(齒)63dt的齒寬Wd1,優選上符合以下的式A2,較優選上符合式A3。
再者,從第2齒輪部63d的第2斜齒(齒)63dt的強度如此的觀點而言,第2斜齒(齒)63dt優選上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齒寬,齒寬Wc1與齒寬Wd1優選上符合以下的式A4。
再者,如示於圖14,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的嚙合中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嚙合節圓直徑D63c、D63d,設定為成為大致上相同。此外,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c、Dt63d,亦設定為成為大致上相同。同樣地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嚙合節圓直徑D81c、D81d,設定為成為大致上相同。據此,第1齒輪部63c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嚙合,及第2齒輪部63d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嚙合,皆可在不碰觸齒冠之下適切地嚙合。
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嚙合節圓直徑D63c、D63d,要設為成為大致上相同,優選上如以下般確定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形狀。
具體而言,第1齒輪部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大的值,或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的0.8倍(較優選上0.9倍)大的值。此外,第1齒輪部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的1.1倍小的值。
再者,第1齒輪部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小的值。此外,第1齒輪部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的0.9倍大的值。
此外,第2齒輪部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大的值,或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的0.8倍(較優選上0.9倍)大的值。此外,第2齒輪部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的1.1倍小的值。
再者,第2齒輪部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小的值。此外,第2齒輪部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的0.9倍大的值。
此處,雖使用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的直徑而示出此等尺寸的關係性,惟將直徑置換為半徑顯然亦為相同的關係性。此外,於後述的實施例,示出將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的齒置換為各種的形狀的複數個突起之例。此情況下,齒冠圓,為在複數個突起的頂端之中從旋轉軸線L1最遠離的頂端(點)旋轉之際描繪為旋轉軌跡的圓,使此圓的直徑/半徑為齒冠圓直徑/齒冠圓半徑。
如此般為了一面使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扭角不同一面使嚙合節圓直徑D63c、D63d為相同,在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之間使模數不同或改變轉移量。另外,傳動齒輪81方面亦同樣地,在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之間使模數不同,或改變轉移量。
此外,驅動側凸緣63,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在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之間具備圓筒部(中間部、小徑部、軸部)63e。圓筒部63e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最大直徑D63e,比第1齒輪部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及第2齒輪部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小。再者,在本實施例,以圓筒部63e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最大直徑D63e,比第1齒輪部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及第2齒輪部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小。然而,以圓筒部63e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最大直徑D63e,只要在驅動側凸緣63被傳動齒輪81驅動的期間不與傳動齒輪81接觸則不限於上述。再者,如以下在實施例22、實施例23說明般,亦可為了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嚙合而可傳遞驅動力,構成為旋轉軸線L1至圓筒部63e的外徑為止的距離(半徑)R63e可至少暫時地比第1齒輪部63c的齒冠圓半徑Rt63ct或第2齒輪部63d的齒冠圓半徑Rt63d小。
此處,雖使用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圓筒部63e的直徑而示出此等尺寸的關係性,惟將直徑置換為半徑顯然亦為相同的關係性。另外,圓筒部63e的形狀,可不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形狀。例如,可採用多角柱形狀、非以旋轉軸線L1為基準而對稱的形狀等各種的形狀。此情況下,在驅動側凸緣63旋轉之際,中間部63e之中從旋轉軸線L1最遠離之點描繪為旋轉軌跡的圓的直徑為上述的最大直徑D63e,該圓的半徑為半徑R63e的最大值。
設置圓筒部63e,從而可針對第2齒輪部63d,以不與第1齒輪部81c抵接的方式予以配置於從光鼓62分離的位置(J方向上較下游側)。同樣地,可針對第1齒輪部63c,以不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抵接的方式予以配置於靠近光鼓62的位置(H方向上較下游側)。亦即,設置圓筒部63e,使得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在第1齒輪部81c與第2齒輪部63d之間形成間隙g。據此,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之際,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可防止第1齒輪部63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接觸,及可防止第2齒輪部63d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接觸。此外,在驅動傳動齒輪81使得傳動齒輪81往平衡的位置移動之際,可防止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齒輪部63d接觸,及可防止第2主體齒輪部81d與第1齒輪部63c接觸。關於圓筒部63e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之後詳述。 <往顯影輥的傳動>
圖15,為針對從驅動側凸緣63往顯影輥32的傳動構成進行繪示的圖。顯影輥32固定於顯影輥軸31,於顯影輥軸31的驅動側的一端部,顯影輥齒輪30被可移動於顯影輥軸31的旋轉軸線方向地設置。顯影輥齒輪30,可與顯影輥軸31及顯影輥32一體地旋轉。亦即,顯影輥齒輪30,設為可往顯影輥軸31及顯影輥32傳動。顯影輥齒輪30,和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嚙合而傳遞驅動力。
亦可構成為將顯影輥齒輪30與第2齒輪部63d嚙合而傳遞驅動力。然而,作成為將顯影輥齒輪30予以嚙合於第1齒輪部63c的構成,使得比將顯影輥齒輪30與第2齒輪部63d予以嚙合的構成,可縮短顯影輥軸31的旋轉軸線方向的長度。 <傳動動作>
接著,針對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的嚙合動作,利用圖16、圖17、圖19、圖20、圖21從匣盒B的裝戴依序說明下去。
圖16(a),為針對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沿著此等之旋轉軸線方向而觀看時的示意圖。圖16(b),為傳動齒輪81的切斷線AF-AF下的截面圖。圖16(b)之後的圖中,圖中的斜線部(影線)為齒輪的山部的截面,斜線部與斜線部之間相當於具有齒輪的谷部的部分。圖16(c),為驅動側凸緣63的切斷線AF-AF下的截面圖。圖16(d),為匣盒裝戴前的傳動齒輪81的切斷線AF-AF下的截面圖。圖16(e)為匣盒B裝戴後、驅動開始前的傳動齒輪81及驅動側凸緣63的切斷線AF-AF下的截面圖。
圖17,為接於緊接驅動開始後的傳動齒輪81及驅動側凸緣63的嚙合節圓的切斷面AF-AF下的截面圖,依圖17(a)、圖17(b)、圖17(c)、圖17(d)之順序示出時間經過的狀態。
圖19(a)、圖19(b)、圖19(c),為針對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沿著H方向觀看時的圖。
圖21(a),為針對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沿著垂直於旋轉軸線方向的方向觀看時的圖。圖21(b),為驅動中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切斷線AD-AD下的截面圖。圖21(c),為驅動中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切斷線AD-AD下的截面圖。 <匣盒B裝戴時的嚙合>
如示於圖16(d),裝戴匣盒B前的傳動齒輪81,透過壓縮彈簧85的賦能力F1,使得傳動齒輪81的另一端部81e被碰撞而保持於主框體84的碰撞面84b。如此般作成為將傳動齒輪81碰撞而保持於碰撞面84b的構成,使得可使傳動齒輪81的旋轉軸線方向的初始位置為固定,可使與驅動側凸緣63的嚙合穩定化。
將匣盒B沿著裝戴方向M(M方向)裝戴於裝置主體A時,如示於圖19(a),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嚙合。此處,使驅動側凸緣63旋轉所需的力比使傳動齒輪81旋轉所需大。為此,驅動側凸緣63的往M方向的移動使得傳動齒輪81被予以旋轉於I方向(順時針方向)。此時,如示於圖16(e),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或第2主體齒輪部81d,和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或第2齒輪部63d接觸,被按壓於M方向。於傳動齒輪81,H方向的推力F3發生作用。然而,傳動齒輪81的另一端部81e,為了碰撞於主框體84的碰撞面84b而承受反作用力F4,傳動齒輪81無法移動於H方向。 <驅動開始後的動作>
接著,針對為了進行初始動作、影像形成的準備動作等而將驅動側凸緣63予以驅動的情況進行說明。如示於圖19(b),傳動齒輪81,被透過裝置主體A的馬達(未圖示)予以旋轉而旋轉於I方向。據此,驅動側凸緣63旋轉於K方向。緊接著傳動齒輪81的往I方向的旋轉開始後,如示於圖17(a),首先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與驅動側凸緣63的第2齒輪部63d嚙合而傳遞驅動力。此時,第2主體齒輪部81d,使第2齒輪部63d產生H方向的推力。然而,驅動側凸緣63,因肋條71p使得H方向的移動受限制,承受對應於H方向的推力的J方向的反作用力。為此,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因從第2齒輪部63d承受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使得承受J方向的推力F5。由於此推力F5,使得傳動齒輪81移動於J方向。
旋轉進一步繼續同時傳動齒輪81朝J方向移動下去時,如示於圖17(b),第1齒輪部63c亦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嚙合,於第1主體齒輪部81c產生推力F6。推力F6,為和第2主體齒輪部81d與第2齒輪部63d的嚙合而先承受的推力F7相同的J方向的推力。據此,傳動齒輪81進一步移動於J方向。
進一步旋轉而傳動齒輪81移動於J方向時,最終如示於圖17(c),第2主體齒輪部81d變得無法與第2齒輪部63d嚙合。另一方面,第1齒輪部81c與第1齒輪部63c,嚙合被維持,於第1齒輪部81c,推力F8作用於J方向。此時,傳動齒輪81,僅透過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1齒輪部63c的嚙合而使驅動側凸緣63旋轉。亦即,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81c1與第1齒輪部63c的I方向上游側的齒面63c1接觸。
變成如此的理由在於,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扭角α2,比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扭角α1大(α2>α1)。細節,利用圖21(b)、圖21(c)在以下說明。假設因與驅動側凸緣63的嚙合而承受推力,使得傳動齒輪81以移動量LL移動於J方向。圖21(b)、圖21(c)中,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分別將移動前以實線表示,將移動後以虛線表示。伴隨此移動之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旋轉方向的移動量,分別以LL/tanα1、LL/tanα2予以表示。基於扭角α1、α2的關係時,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旋轉方向的移動量LL/tanα2,比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旋轉方向的移動量LL/tanα1大(LL/tanα1<LL/tanα2)。如此般,對應於往J方向的移動量LL之旋轉方向的移動量,第2主體齒輪部81d比第1主體齒輪部81c大。為此,即使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1齒輪部63c嚙合,第2主體齒輪部81d仍會從第2齒輪部63d分離。
旋轉進一步繼續而傳動齒輪81移動至驅動側J時,如示於圖17(d),最後,在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I方向上,上游側的齒面81d2與第2齒輪部63d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接觸部)63d2接觸。另外,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面81c1與第1齒輪部63c的面63c1,維持接觸。亦即,此狀態下,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以齒面81c1按壓齒面(接觸部)63c1而使驅動側凸緣63旋轉,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面81d2與齒面63d2抵接,使得被透過驅動側凸緣63夾入。並且,傳動齒輪81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移動停止。使此時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位置為平衡的位置。針對傳動齒輪81在平衡的位置旋轉而往驅動側凸緣63傳動的狀態進行說明。
平衡狀態下,於傳動齒輪81,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施加以下的力F9、力F10、力F1。力F9,為因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1齒輪部63c的嚙合力而承受的J方向的推力;力F1,為因第2主體齒輪部81d與第2齒輪部63d的嚙合力而承受的H方向的推力;力F1,為壓縮彈簧85的賦能力。此外,驅動側凸緣63,從傳動齒輪81受力而被透過側壁71m或肋條71p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定位,產生與從傳動齒輪81承受的力平衡的反作用力F11。另外,在圖17(d),示出傳動齒輪81被抵接而定位於側壁71m的情況。並且,平衡狀態下,無視摩擦時,力F9、力F10、力F1及力F11平衡,成為傳動齒輪81及驅動側凸緣63分別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定位的狀態。
此外,驅動側凸緣63,在K方向(旋轉方向)上,亦成為被夾於(接觸於)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及第2主體齒輪部81d而承受如以下的力的狀態。亦即,第1齒輪部63c的齒面(接觸部)63c1,因與在K方向(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上游側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接觸,從而承受作為使驅動側凸緣63旋轉於K方向(既定方向)的方向的成分的力的驅動力FD。同時,第2齒輪部63d的齒面(接觸部)63d2,因與在K方向(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下游側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接觸,從而承受作為抑制(限制)驅動側凸緣63的K方向的旋轉的方向的成分的力的限制力(制動力)FB。為此,亦可謂第1齒輪部63c為承受驅動力FD的驅動力承受部,第2齒輪部63d為承受限制力FB的限制力承受部。另外,驅動力FD比限制力FB大。
此處,第2齒輪部63d,被與第1齒輪部63c在旋轉方向上一體地設置,故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63c往K方向的反向相對地旋轉的構成。嚴格而言,驅動側凸緣63為樹脂製而發生齒、構件的變形,故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63d,相對於第1齒輪部63c相對地稍微旋轉於K方向的相反(逆)方向後,旋轉停止並被固定。為此,第2齒輪部63d承受的限制力FB,往第1齒輪部63c作用(傳遞)。因同樣的原理,第1齒輪部63c承受的驅動力FD,往第2齒輪部63d作用(傳遞)。
如此般,第1齒輪部63c承受驅動力FD且第2齒輪部63d承受限制力FB的狀態,為在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之間無旋轉方向(I方向)的齒隙(齒隙)的狀態,亦即為無齒隙狀態。如此般,驅動側凸緣63,變成在維持無齒隙狀態之下被旋轉驅動於K方向。以無齒隙狀態進行嚙合而傳動的期間,可進行旋轉精度佳的傳動。
此外,第1斜齒(第1突起)63c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W63c,比第2斜齒(第2突起)63d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W63d大。換言之,第2齒輪部63d,具有寬比第1齒輪部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最寬的第1斜齒63ct窄的第2斜齒(第2突起)63dt。
另外,驅動開始時第2主體齒輪部81d與第2齒輪部63d接觸而第1主體齒輪部81c、第1齒輪部63c抵接的情況下,不經過前述的以圖17(a)、圖17(b)示出的狀態而從示於圖17(c)的狀態開始驅動。並且,因與前述者同樣的原理,成為示於圖17(d)的平衡狀態。亦即,從示於圖17(c)的狀態,傳動齒輪81因推力F8移動於J方向下去,往示於圖17(d)的平衡狀態轉移。 <匣盒B卸除時的嚙合解除>
接著,針對在驅動結束後卸除匣盒B之際的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的嚙合解除動作,利用圖18、圖19、圖20進行說明。圖18,為接於在驅動結束後卸除匣盒B之際的傳動齒輪81及驅動側凸緣63的嚙合節圓的切斷面AF-AF下的截面圖,依圖18(a)、圖18(b)的順序示出時間經過的狀態。圖20,為針對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沿著H方向而觀看時的示意圖。
如示於圖19(c),匣盒B,予以移動於取出方向N(N方向)而從裝置主體A卸除。N方向為M方向的反向。如前述般,使驅動側凸緣63旋轉所需的力,比使傳動齒輪81旋轉所需大。為此,因驅動側凸緣63的N方向的移動,傳動齒輪81被予以旋轉於K方向(逆時針方向)。此時,如示於圖18(a),驅動側凸緣63移動於N方向時,第1齒輪部63c按壓第1主體齒輪部81c。此外,在圖20,示出移動於N方向的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的位置關係,將N方向的移動前以實線記載,將移動後以虛線記載。驅動側凸緣63的旋轉中心(旋轉軸線)L1與傳動齒輪81的旋轉中心(旋轉軸線)L2的距離,伴隨驅動側凸緣63移動於N方向,從距離LA往距離LB不斷變化(LA<LB)。
據此,第1齒輪部63c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齒的嚙合位置,逐漸不斷轉移至齒尖。為此,如示於圖18(b),旋轉方向的齒的嚙合的齒隙(齒隙)不斷變大,第2齒輪部63d的面63d2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面81d2之間的間隙AL不斷變大。於齒面間產生間隙AL時,於傳動齒輪81,未作用來自第2齒輪部63d的力,作用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1齒輪部63c的嚙合導致的J方向的推力F16。其結果,匣盒B卸除時,傳動齒輪81一面旋轉於K方向一面逐漸朝J方向移動下去,最後第1齒輪部63c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嚙合消失。據此,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的嚙合被解除。 <扭角的設定>
接著,針對優選的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的扭角,利用圖46進行說明。圖46(a)、圖46(b),為接於第2齒輪部63d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傳動齒輪81及驅動側凸緣63的嚙合節圓的切斷面AF-AF下的截面圖。
如上述般,針對第1齒輪部63c為承受驅動力FD的齒輪部且第2齒輪部63d為承受限制力FB的齒輪部時的第1齒輪部63c的扭角α1、第2齒輪部的扭角α2的設定進行說明。首先,作為前提,為了第1齒輪部63c為承受驅動力FD的齒輪部且第2齒輪部63d為承受限制力FB的齒輪部,扭角α2比扭角α1大(α2>α1)。假設扭角α2比扭角α1小的情況下,無法以無齒隙狀態進行傳動。亦即,第1齒輪部63c給予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推力與第2齒輪部63d給予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推力不平衡,傳動齒輪81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位置不會定於平衡位置。
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的扭角α1,優選上為10°以上(α1≧10°),較優選上為15°以上(α1≧15°),更優選上為20°以上(α1≧20°)。理由在於,一般而言,齒寬(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齒輪的齒的寬)相同時,扭角越大,則嚙合率越大,旋轉精度提升。此外,扭角α1,優選上為40°以下(α1≦40°),較優選上為35°以下(α1≦35°)。理由在於,一般而言扭角大時取決於金屬模的成型性會不良化。
另一方面,光鼓齒輪63的第2齒輪部63d的扭角α2,優選上為40°以下(α2≦40°),較優選上為35°以下(α2≦35°)。理由在於,一般而言扭角大時取決於金屬模的成型性會不良化。此外,光鼓齒輪的第2齒輪部63d的扭角α2,優選上為20°以上(α2≧20°),較優選上為25°以上(α2≧25°)。理由在於,如示於圖46(a)、圖46(b),扭角α2越大時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接觸面的旋轉方向(K方向)上的寬E越大。本實施例中,扭角α2設定為35°。
寬E小時,第2齒輪部63d承受第1齒輪部63c承受的推力F9(圖17(d)參照)之際,第2齒輪部63d的齒面發生變形,第2主體齒輪部81d如楔子般咬入而移動,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定位變不穩定。為此,要確實承受推力F9而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將傳動齒輪81定位需要確保一定程度的寬E。
綜合以上時,扭角α1,優選上為10°以上40°以下(15°≦α1≦40°),較優選上為15°以上40°以下(15°≦α1≦40°),更優選上為20°以上35°以下(20°≦α1≦35°)。此外,扭角α2,優選上為20°以上40°以下(20°≦α2≦40°),較優選上為25°以上35°以下(25°≦α2≦35°)。本實施例中,扭角α1設定為20°,扭角α2設定為35°,符合前述的條件。 <圓筒部63e的寬>
接著,針對圓筒部63e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長度)進行說明。圖47(a),為針對匣盒B裝戴時的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從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觀看時的示意圖。圖47(b),為針對驅動中的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從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觀看時的示意圖。
如前述般,設置圓筒部63e,從而可防止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第1齒輪部63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接觸,及可防止第2齒輪部63d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接觸。此外,設置圓筒部63e,從而可防止在驅動傳動齒輪81使得傳動齒輪81往平衡的位置移動之際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齒輪部63d接觸,及可防止第2主體齒輪部81d與第1齒輪部63c接觸。亦即,設置圓筒部63e,使得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在第1齒輪部81c與第2齒輪部63d之間形成間隙g。為此,以下的說明中,圓筒部63e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長度),和間隙g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長度)為同義。
上述的接觸,有可能在以下的2個狀況下發生。第1個狀況:如示於圖47(a),在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之際,傳動齒輪81方面另一端部81e被碰撞而保持於主框體84的碰撞面84b。第2個狀況:如示於圖47(b),驅動而傳動齒輪81朝往平衡的位置而移動。
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位置、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位置及平衡的位置,可受示於以下的要素的影響而變動。具體而言,(1)驅動側凸緣63、傳動齒輪81及清潔框體(光鼓框體)60a等的關聯零件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公差、(2)關於驅動側凸緣63的旋轉軸線L1與傳動齒輪81的旋轉軸線L2的軸間距離的公差、(3)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的齒的旋轉方向的相位的公差、(4)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的旋轉方向的相位的公差、(5)最大驅動負載導致的齒的變形、驅動側凸緣63及傳動齒輪81的熱脹及熱縮。考量此等要素而設定圓筒部63e(或間隙g)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長度)We。
具體而言,寬We,使第1齒輪部63c的齒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長度)為Wc並以此為基準的情況下,優選上設定為符合以下的式B1。
此外,寬We越大,匣盒B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變越大,故為了匣盒B、裝置主體A的小型化,應將寬We設定為不大於所需以上。基於此,較優選上,寬We設定為符合以下的式B2。
本實施例中,設定為Wc=8.6mm、We=2.3mm,符合前述的式B1及式B2。另外,第1齒輪部63c的齒寬Wc非一定的情況下,使齒寬最寬的齒的齒寬Wc1為齒寬Wc。
再者,寬We,從圖13(b)、圖14、圖47亦可看出,使第2齒輪部63c的齒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長度)為Wd,以此為基準的情況下,優選上設定為符合以下的式B3。 <關於旋轉精度>
於以下,利用圖22、圖49,說明在無齒隙狀態下旋轉精度變佳的理由。圖22(a),為針對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沿著垂直於旋轉軸線方向的方向觀看時的圖。圖22(b),為作為比較例的一般的斜齒齒輪51與53的嚙合部下的局部截面圖。圖22(c),為接於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的嚙合節圓的切斷面AD-AD下的局部截面圖。圖22(d),為斜齒齒輪51的局部透視圖。圖22(e),為傳動齒輪81的局部透視圖。圖49,為將驅動側凸緣63與斜齒齒輪53的對準偏差時的傳動誤差進行了比較的圖形。
如示於圖22(b),齒輪驅動,有時因成型精度、軸部的齒隙、變形,使得驅動側與從動側的斜齒齒輪的齒面彼此在齒紋方向不平行而嚙合。如此的狀態下,一般而言稱為對準發生偏差的狀態。為一般的斜齒齒輪的斜齒齒輪(驅動側)51、斜齒齒輪(從動側)53,在對準偏差β°時,在軸線方向上,斜齒齒輪51、53僅在其齒面的一端部嚙合,比起對準未偏差的狀態,嚙合率明顯減低。據此,傳動時的旋轉精度極端不良化。於圖22(d)示出對準偏差的情況下的斜齒齒輪51的齒面的與斜齒齒輪53嚙合之區域,使此區域的寬為寬LP。
另一方面,如示於圖22(c),驅動側凸緣63,以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夾入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第2主體齒輪部81d而旋轉。據此,產生作用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夾持的力FC(亦即,旋轉驅動的制動)。此夾持力FC的反作用,被對施加於將第1齒輪部63c按壓於I方向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齒面的力進行相加,成為力FB。另一方面,於驅動相同的負載轉矩的情況下的施加於歷來使用的斜齒齒輪51的齒面的力FA,未產生額外負擔。為此,施加於本實施例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齒面的力FB,變比施加於斜齒齒輪51的齒面的力FA大。於圖22(e)示出對準偏差的情況下的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齒面的與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嚙合之區域,使此區域的寬為寬LQ。力FB比力FA大,故比較圖22(d)的寬LP與圖22(e)的寬LQ時,寬LQ比寬LP大。為此,對準偏差的情況下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第1齒輪部63c的重疊嚙合率的降低,比斜齒齒輪51、53小。
圖49,為針對使用一般的斜齒齒輪51、53的情況與使用本實施例的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的情況下的相對於對準偏差量之從動側的斜齒齒輪53、驅動側凸緣63的傳動誤差的測定結果進行繪示的圖形。另外,於斜齒齒輪51、53、傳動齒輪81及驅動側凸緣63,在此等之間,使齒數、軸間方向的齒隙量0.15mm等的齒輪的規格、負載轉矩0.25N・m、旋轉速度270rpm等的條件相同,軸與齒輪,作成為無齒隙的嵌合。此處,傳動誤差(%)表示齒輪嚙合的週期下的相對於理想的旋轉間距進行了實驗的旋轉間距的偏差的比例。例如,相對於理想的旋轉間距為0.7258mm,使從進行了實驗的理想的旋轉間距的偏差量為0.00036mm時,成為0.05%(=0.00036/0.7258×100)。此外,對準偏差量(°),使嚙合的齒輪的軸為平行的狀態為0°,示出以彼此的齒的齒紋方向的角度β(圖22(b)、圖22(c)參照)偏差的方式使從動側的齒輪的軸傾斜時的軸間的角度。如示於此圖形,對準偏差時,本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63的旋轉精度的不良化,比一般的斜齒齒輪53受到抑制。因此,可謂使用了本實施例的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63的傳動構成,比起使用了一般的斜齒齒輪的傳動構成對於對準偏差更強。 <關於傳動齒輪的磨耗>
接著,針對傳動齒輪81與斜齒齒輪101的磨耗,利用圖24在以下進行說明。圖24(a),為使用了歷來的斜齒齒輪的傳動構成的示意圖。圖24(b),為本實施例的傳動構成的示意圖。如示於圖24(a),以斜齒齒輪101進行旋轉驅動時,斜齒齒輪101,承受取決於嚙合力的推力(軸線方向的力)FD。據此,斜齒齒輪101朝非驅動側移動於H方向,斜齒齒輪101的端面101a與主框體84的碰撞面184b抵接而滑動,此等發生磨耗。相對於此,如示於圖24(b),本實施例的傳動齒輪81,在驅動中由於驅動側凸緣63與彈簧85(未圖示)使得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位置確定,故傳動齒輪81的H方向的端面81e、J方向的端面81f,在主框體84、第2驅動側側板83之間形成間隙AA,不滑動。為此,可抑制傳動齒輪81的2個端面81e、81f及主框體84、第2驅動側側板83的磨耗,可提升耐久性。 <與歷來的聯軸驅動的比較>
接著,針對與以歷來的聯軸驅動光鼓的構成的比較,利用圖26、圖27進行說明。圖26(a),為歷來的聯軸驅動的傳動部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聯軸的旋轉軸線的截面。圖26(b),為本實施例的傳動部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驅動側凸緣63的旋轉軸線(L1)及傳動齒輪81的旋轉軸線的截面。圖27,為針對聯軸驅動與傳動齒輪的變形量進行繪示的圖形。
如示於圖26(a),在歷來的聯軸驅動,於匣盒的光鼓62的端部,安裝了具備為扭轉的多角柱形狀之凸狀的聯軸263a的驅動側凸緣263。光鼓凸緣263,具有比光鼓62的直徑小的直徑的為圓筒部之支撐部263b。於裝置主體,具有傳動齒輪281,該傳動齒輪281,具備聯軸263a被插入並卡合的凹狀的聯軸281a。
聯軸263a,在驅動側凸緣263的旋轉軸線方向上設於端部。為此,在聯軸驅動的驅動中的驅動側凸緣263的扭轉量,比示於圖26(b)的本實施例的齒輪驅動下的驅動側凸緣63的扭轉量大。圖27,如示於旋轉方向的驅動構件(光鼓凸緣263、驅動側凸緣63)的變形量的模擬結果,變形量方面,齒輪驅動(以驅動側凸緣63的驅動)比聯軸驅動(以光鼓凸緣263的驅動)小。此處,針對旋轉方向的驅動構件的變形量進行說明。此變形量,為將光鼓聯軸263及驅動側凸緣63的光鼓62側進行固定且對與驅動輸入構件281的卡合部或與傳動齒輪81的嚙合部施加了相同的靜態的負載轉矩0.25N・m的情況下的往光鼓62的傳動點的旋轉方向的位移量。傳動點,指固定於光鼓62之點。並且,將位移量換算為相對於無光鼓62表面的既定點的扭轉的情況之偏位量而示出。由於此驅動構件的變形量的差,使得發生匣盒B的負載轉矩變動的情況下的驅動構件的變形量的變動,齒輪驅動比聯軸驅動小,變形量的變動導致的光鼓62的旋轉速度的變動變小。亦即,可將發生匣盒B的負載轉矩變動時的影像上的光鼓62的旋轉方向上的影像的濃度不均(因在以雷射光L掃描光鼓62的表面之際形成的掃描線間的副掃描方向上之間距不均(間距不均)而發生)抑制為低。如此般,為前述的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的傳動構成時,比起歷來的聯軸驅動構成,可抑制相對於負載轉矩變動之光鼓62的旋轉精度的降低。
此外,從別的觀點與歷來的聯軸驅動進行比較時,歷來的聯軸驅動的情況下,為了匣盒B的裝戴及卸除,需要設置用於使主體側的聯軸263a進退於旋轉軸線方向的退避機構。
接著,針對此退避機構,利用圖28進行說明。圖28(a),為包含退避機構的光鼓62的旋轉軸線的截面下的截面圖。圖28(b),為具備退避機構的影像形成裝置的示意截面圖。圖28(c)及圖28(d),為傳動齒輪281與退避機構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傳動齒輪281的旋轉軸線的截面。
聯軸驅動的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設有由連桿210、圓筒凸輪212及壓縮彈簧214所成的退避機構。連桿210的一端連接於裝置主體A的開閉門211。並且,連桿210的另一端在與驅動輸入構件281同軸上,連接於被可旋轉地設於驅動輸入構件281與側壁213之間的圓筒凸輪212。此外,如示於圖28(a),於圓筒凸輪212,在軸線方向的一端面具有在旋轉方向上具有高低差的斜面212d、凸面212c及凹面212e。再者,側壁213在與斜面212d、凸面212c及凹面212e的各者相向之處,具有斜面213e、凸面213f、凹面213g。此外,如示於圖28(d),傳動齒輪281被透過壓縮彈簧214朝H方向而賦能。
如示於圖28(b),透過將門211開啟的動作,經由連桿210使圓筒凸輪212旋轉於I方向,設於圓筒凸輪212與側壁213的凸面212c、213f彼此抵接而使圓筒凸輪212移動於J方向。透過此圓筒凸輪212的J方向的動作,如示於圖28(c),圓筒凸輪212使驅動輸入構件281抗壓縮彈簧214的賦能力而予以移動於J方向。據此,驅動輸入構件281,移動於從光鼓凸緣263(圖26(a)參照)分離的方向,解除聯軸281a與聯軸263a(圖26(a)參照)的卡合。其結果,使得可卸除匣盒B。
此外,如示於圖28(b),透過門211的關閉動作,經由連桿210,圓筒凸輪212,設於圓筒凸輪212與側壁213的斜面212d、213e彼此一面抵接一面旋轉於I方向的反向。在此旋轉的中途,圓筒凸輪212、側壁213及驅動輸入構件281變得無法於旋轉軸線方向上抵接,如示於圖28(d),透過壓縮彈簧214的賦能力,驅動輸入構件281可朝H方向移動。據此,驅動輸入構件281,移動於接近光鼓凸緣263(圖26(a)參照)的方向而使聯軸281a與聯軸263a(圖26(a)參照)可卡合。
如此般,歷來的聯軸驅動的情況下,如在以上說明般需要退避機構,有可能該退避機構的部分,裝置主體大型化或成本上升。然而,如本實施例的齒輪驅動的情況下,即使不設置如此的退避機構,仍可進行匣盒B的裝戴及卸除。 <變形例1>
接著,針對變形例1進行說明。前述的實施例中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數設為相同,惟未必需要為相同。其中,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的減速比,和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與驅動側凸緣63的第2齒輪部63d的減速比,需要作成為相同。例如,傳動齒輪的第1齒輪部81d的齒數為20,且光鼓齒輪的第1齒輪部的齒數為30而減速比為2:3的情況下,傳動齒輪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數為40,且驅動側凸緣63的第2齒輪部63d的齒數為60時,減速比成為相同的2:3。此情況下,亦可透過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從而夾入傳動齒輪81的齒輪,故可相對於旋轉方向作成為無齒隙狀態。 <變形例2>
接著,針對變形例2進行說明。在本變形例中,傳動齒輪181的第1齒輪部181c與第2齒輪部181d,在彼此齒數上不同,且亦非一方的齒數為另一方的齒數的整數倍。驅動側凸緣163的第1齒輪部163c與第2齒輪部163d,亦為彼此齒數不同,且一方的齒數亦非另一方的齒數的整數倍。此等點為本變形例的相對於前述的實施例不同的點,此等不同的點及附隨於其之構成以外方面,本變形例的構成與前述的實施例的構成相同,說明省略。
在本變形例中,亦如同前述的實施例,可相對於旋轉方向作成為無齒隙狀態。然而,透過如上述之齒數的設定,本變形例,為相對於驅動側凸緣163的傳動齒輪181之齒輪的嚙合相位不會成為唯一的構成。針對在嚙合相位不會成為唯一的構成中傳動齒輪181在軸線方向上被定位(平衡的)位置,利用圖25進行說明。圖25(a),為使用了前述的本實施例的傳動齒輪81的傳動構成的示意圖。圖25(b),為使用了變形例的傳動齒輪181與驅動側凸緣163的傳動部的說明圖。圖25(c)與圖25(d),示出在對傳動齒輪181進行了驅動後傳動齒輪181處於平衡位置的狀態。
比較圖25(c)與圖25(d)時,傳動齒輪181與驅動側凸緣163皆嚙合,惟在嚙合部之嚙合方式彼此不同。具體而言,圖25(c),為在驅動側凸緣163與傳動齒輪181的嚙合部方面傳動齒輪181的第1齒輪部181c的齒的山與第2齒輪部181d的齒的山的相位匹配且驅動側凸緣163的第1齒輪部163c的齒的山與第2齒輪部163d的齒的山的相位匹配的狀態。圖25(d),為嚙合部的傳動齒輪181的第1齒輪部181c的齒的山與第2齒輪部181d的齒的山的相位匹配,驅動側凸緣163的第1齒輪部163c的齒的山與第2齒輪部163d的齒的谷的相位匹配的狀態。
傳動齒輪181的第1齒輪部181c與第2齒輪部181d的齒數不同時,第1齒輪部181c與第2齒輪部181d的齒的山部與山部的相位因齒輪的旋轉方向的相位而異。例如,透過齒輪的旋轉方向的相位,存在第1齒輪部的齒的山部181cs與第2齒輪部的山部181ds的相位匹配的位置Q1時,亦存在第1齒輪部的山部181cs與第2齒輪部的谷部181dv的相位匹配的位置Q2。此情形,在光鼓齒輪163的第1齒輪部163c與第2齒輪部163d的關係方面亦同。其結果,如示於圖25(c)、圖25(d),透過傳動齒輪181與驅動側凸緣163的旋轉方向的初始(驅動前)的嚙合的相位,相對於驅動側凸緣163之傳動齒輪181的軸線方向的平衡位置不同。圖25(c),示出傳動齒輪181的平衡位置位於H方向最下游側的情況下;圖25(d),示出傳動齒輪181的平衡位置位於J方向最下游側的情況。平衡位置的變化量,例如能以驅動側凸緣163的第1齒輪部163c與第2齒輪部163d之間之中間線為基準之傳動齒輪181的第1齒輪部181c與第2齒輪部181d的邊界線的偏差量而表示。亦即,圖25(c)的狀態下為往J方向的偏差量LD、圖25(d)的狀態下為往H方向的偏差量LE,故偏差量LD與偏差量LE的和(LD+LE),為此變形例中的平衡位置的變化量。
傳動齒輪181到達於平衡位置前,第1齒輪部181c與第2齒輪部163d接觸或第2齒輪部181d與主體框184接觸的情況下,或第2齒輪部181d與第1齒輪部163c接觸的情況下,即使驅動亦無法成為無齒隙狀態。為此,此變形例中,考量平衡位置的變化量(LD+LE)而設定驅動側凸緣163的第1齒輪部163c與第2齒輪部163d間的距離LF(圓筒部163e的寬)、傳動齒輪181與主體框184的間隙LG。
另一方面,示於圖25(a)的前述的本實施例的構成中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數為相同,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山部81cs和山部81ds的位置關係不以旋轉方向的相位而變化。為此,相對於驅動側凸緣63傳動齒輪81在軸線方向上被定位的平衡位置不變化。亦即,在變形例需要考量的平衡位置的變化量(LD+LE),不需要考量。為此,本實施例中,比起變形例,可將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間的間隙(圓筒部63e的寬)設計為小,可將匣盒B小型化。此外,本實施例的裝置主體A,比起變形例,可將傳動齒輪81與主體框84之間的間隙設計為小。其結果,可將匣盒B及或裝置主體A小型化。 <其他變形例>
接著,針對主要變更點在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的傳動構成本身以外的部分的情況下的變形例進行說明。 <往無清潔器構成的應用>
前述的實施例中,匣盒B,針對將未被轉印而殘留於光鼓62上的碳粉使橡膠片77a抵接於光鼓62而刮除並收容於廢棄碳粉室71b的匣盒B進行了說明(圖3參照)。然而,匣盒B亦可為無清潔器構成。換言之,亦可於無清潔器構成的匣盒,應用前述的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的傳動構成。
圖23,為無清潔器構成的匣盒B的截面圖。無清潔器構成的匣盒B,被構成並控制為能以顯影輥32回收光鼓62上的殘餘碳粉。為此,匣盒B不具有接觸於光鼓62的橡膠片。為此,無清潔器構成的匣盒B,比起橡膠片77a抵接於光鼓62的構成,無成為使光鼓62旋轉之際的阻抗的橡膠片77a的部分,對光鼓62進行驅動所需的轉矩變小。其結果,受片材PA被搬送之際的衝擊等的影響,光鼓62的旋轉速度容易變動。亦即,有可能光鼓62的旋轉精度降低。應用前述的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的傳動構成,使得驅動側凸緣63與傳動齒輪81之間,能以無齒隙狀態對光鼓62進行驅動。為此,比起驅動側凸緣與傳動於其之主體側的驅動構件之間存在齒隙、旋轉方向的齒隙的狀態下進行驅動的構成,可抑制因無橡膠片而發生的光鼓62的旋轉精度的降低。 <往無磁輥34的構成的應用>
此外,在前述的實施例,雖針對在顯影輥32內設有磁輥34的顯影劑乘載體進行了說明,惟在內部未設置磁輥的彈性輥亦無妨。 <往使顯影輥齒輪30嚙合於第2齒輪部63d的構成的應用>
此外,在前述的實施例,說明了將顯影輥齒輪30與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嚙合之構成。然而,亦可構成為將顯影輥齒輪30與第2齒輪部63d予以嚙合。針對此情況,利用圖29進行說明。圖29,為針對驅動側凸緣63與顯影輥齒輪30的嚙合進行繪示的示意圖。固定於顯影輥軸31的端部的顯影輥齒輪130,和第2齒輪部63d嚙合。第2齒輪部63d扭角比第1齒輪部63c大,故嚙合率亦變大該部分。為此,和第2齒輪部63d嚙合之顯影輥齒輪130,可比與第1齒輪部63d嚙合之顯影輥齒輪30,使該齒寬變小。 <往從驅動側凸緣往顯影輥齒輪的傳動構成的應用>
此外,亦可將與從傳動齒輪81往驅動側凸緣63的驅動力傳遞構成同樣的構成,進一步適應於從驅動側凸緣63往顯影輥齒輪230的驅動力傳遞構成。針對此情況,利用圖30在以下進行說明。圖30,為匣盒B的透視圖。顯影輥齒輪230,設有和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分別嚙合之第1顯影齒輪部230c與第2顯影齒輪部230d。驅動側凸緣63被驅動時,透過與在前述的實施例中傳動齒輪81移動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而到達於平衡的位置同樣的原理,顯影輥齒輪230移動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到達於平衡的位置。顯影輥齒輪230在平衡的位置的狀態下,顯影輥齒輪230相對於驅動側凸緣63被以無齒隙狀態而驅動,故可抑制對準偏差、負載變動時的顯影輥32的旋轉精度的不良化。 <往不經由驅動側凸緣而驅動顯影輥齒輪的構成的應用>
此外,亦可不經由驅動側凸緣63而往顯影輥532傳遞驅動力。圖44,為示出了往顯影輥532的傳動系統的匣盒B的局部透視圖。另外,為了說明,匣盒B的框體的一部分未記載。
如示於圖44,顯影輥532非從驅動側凸緣63被傳遞驅動力的構成,為經由其他路徑被傳遞驅動力的構成。具體而言,匣盒B,具有可與裝置主體A的顯影輥驅動用的聯軸構件(未圖示)卡合的顯影聯軸構件89。再者,匣盒B,設有與顯影聯軸構件89的齒輪部89a嚙合的惰輪90、91,具有在顯影輥532的軸的一端和惰輪91嚙合的顯影輥齒輪530。此構成下,顯影輥530,使顯影聯軸構件89承受的驅動力被經由惰輪90、91、顯影輥齒輪530傳遞而被驅動。為此,例如可將驅動側凸緣63在驅動停止中對顯影聯軸構件89進行驅動等,和驅動側凸緣63的驅動斷開而控制顯影聯軸構件89的驅動。 <對於往光鼓以外的旋轉體的傳動構成的應用>
驅動側凸緣63雖為安裝於光鼓62的端部者,惟亦可應用於如在顯影輥齒輪30設置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圓筒部63e且傳動齒輪81對顯影輥32進行驅動的構成。再者,傳動齒輪81驅動的對象,不限於光鼓62、顯影輥32等乘載碳粉(顯影劑)的顯影劑乘載體。傳動齒輪81驅動的對象,例如可為搬送(或攪拌)碳粉的搬送構件(或攪拌構件)43、帶電輥66,此外亦可為往顯影輥32供應碳粉的供應構件等。此外,傳動齒輪81驅動的對象,為匣盒B具備的光鼓62以外的構件的情況下,該匣盒B亦可為不具有光鼓62等的感光體的匣盒。 [實施例2]
接著,針對實施例2,利用圖31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31,為在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263的嚙合部分之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此等嚙合節圓的面。驅動側凸緣263,具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263c、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263d。第1齒輪部263c,包含可進入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齒與齒之間的齒寬的複數個第1正齒(第1突起)263ct。第2齒輪部263d,包含可進入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與齒之間的齒寬的複數個第2正齒(第2突起)263dt。此外,第1正齒263c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比第2正齒263d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大。複數個第1正齒及複數個第2正齒,為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之半徑方向的突起,被配置於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偏差的位置。
使用如此的驅動側凸緣263的情況下,亦透過傳動齒輪81旋轉於I方向,使得傳動齒輪81往平衡位置移動,和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亦即,第1主體齒輪部81c,和第1齒輪部263c嚙合,從第1齒輪部263c的接觸點(接觸部)CP1承受驅動力FD的反作用力與J方向的推力F209。第2主體齒輪部81d,和第2齒輪部263d嚙合,從第2齒輪部263d的接觸點(接觸部)CP2承受限制力FB的反作用力與H方向的推力F210。據此,傳動齒輪81,亦相對於軸線方向的旋轉方向被透過驅動側凸緣263的第1齒輪部263c與第2齒輪部263d夾入,故與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 [實施例3]
接著,針對實施例3,利用圖32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32,為針對驅動側凸緣363進行繪示的圖。驅動側凸緣363,具有第1齒輪部363c、第2齒輪363d1。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363c,包含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而設的複數個第1斜齒齒輪(第1突起)363ct。複數個第1斜齒齒輪(突起)363ct,雖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割,惟相對於第1主體齒輪部81c,實質上作用為延伸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1個斜齒。此外,複數個第1斜齒齒輪(突起)363ct的齒面,為從第1主體齒輪部81c受力的複數個受力部。為此,可謂從第1主體齒輪部81c受力的複數個受力部,被遍及複數個第1斜齒齒輪(第1突起)363ct而設。並且,複數個第1斜齒齒輪(突起)363ct的齒面,可謂構成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的斜齒面,或構成在以驅動側凸緣363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的斜齒面。如此般,透過複數個斜齒狀的突起363ct,從而構成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1齒對應的斜齒齒輪的1齒。
複數個第2斜齒齒輪(突起)363dt的齒面,為從第2主體齒輪部81d受力的複數個受力部。為此,可謂從第2主體齒輪部81d受力的複數個受力部,被遍及複數個第2斜齒齒輪(第2突起)363dt而設。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363d,包含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而設的複數個第2斜齒齒輪(突起)363dt。複數個第2斜齒齒輪(第2突起)363dt,雖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割,惟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實質上作用為延伸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1個斜齒。此外,複數個第2斜齒齒輪(突起)363dt的齒面,可謂構成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的斜齒面,或構成在以驅動側凸緣363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的斜齒面。如此般,透過複數個斜齒狀的突起363dt,從而構成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1齒對應的斜齒齒輪的1齒。
因此,使用如此的驅動側凸緣363的情況下,亦透過傳動齒輪81旋轉於I方向,使得傳動齒輪81往平衡位置移動,和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 [實施例4]
接著,針對實施例4,利用圖33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驅動側凸緣463,和實施例1的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同樣地,具有2個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並且,2個齒輪部中至少一齒輪部,具有缺齒部(顯見上,齒輪的齒被抽出的部分)463L。圖33(a),為針對彼此嚙合的驅動側凸緣463與傳動齒輪81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之截面觀看時的圖。圖33(b),為針對嚙合之齒輪的齒數的變遷進行繪示的圖形。驅動側凸緣463的各齒輪部與傳動齒輪81的各齒輪部的嚙合率在小數點以下捨去而為N齒時,驅動側凸緣463的各齒輪部,最大每N-1齒具有缺齒部463L亦無妨。符合此條件,使得即使具有缺齒部463L,和傳動齒輪81嚙合的齒仍存在1齒以上(嚙合率成為1以上)。依如此的構成時,傳動齒輪81旋轉於I方向,使得傳動齒輪81往平衡位置移動,和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另外,如示於圖33(b),和傳動齒輪81的各齒輪部嚙合之驅動側凸緣463的齒輪的齒數,在驅動中變化。 [實施例5]
接著,針對實施例5,利用圖34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驅動側凸緣563,和實施例1的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同樣地,具有2個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並且,2個齒輪部中至少一齒輪部,具有缺齒部563L。圖34(a),為針對彼此嚙合的驅動側凸緣563與傳動齒輪81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之截面觀看時的圖。圖34(b),為針對嚙合之齒輪的齒數的變遷進行繪示的圖。如示於圖34(a),和實施例4的驅動側凸緣463不同,驅動側凸緣563的齒,在圓周方向上未被以等間距而配置。亦即,可謂複數個缺齒部563,在圓周方向的大小非一定,或全部的缺齒部563的顯見上之抽出量非相同。換言之,以相鄰的齒與齒之間的最小間距LH的自然數(1、2、……)倍之間隔LI、LJ被配置於旋轉方向即可。即使設置如此的缺齒部563,嚙合的齒存在1齒以上(嚙合率成為1以上)即可。依如此的構成時,傳動齒輪81旋轉於I方向,使得傳動齒輪81往平衡位置移動,和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另外,如示於圖34(b),和傳動齒輪81的各齒輪部嚙合之驅動側凸緣463的齒輪的齒數,產生變化。 [實施例6]
接著,針對實施例6,利用圖35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雖分別具備漸開線齒形的斜齒,惟在本實施例在作成為非漸開線齒形的斜齒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35,為驅動側凸緣763的透視圖。驅動側凸緣763,具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763c、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763d。第1齒輪部763c,包含複數個第1突起763ct;第2齒輪部63d,包含複數個第2突起763dt。第1突起763ct及第2突起763dt,為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突起,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截面下的截面形狀,為寬隨著朝頂端而變細的梯形。此外,第1突起763ct及第2突起763dt,為相對於旋轉軸線L1被扭轉而配置的斜齒。如此的構成下,亦在與傳動齒輪81的嚙合中,第1齒輪部763c、第2齒輪部763d作用為斜齒齒輪。為此,傳動齒輪81旋轉於I方向,使得傳動齒輪81往平衡位置移動,和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
另外,第1突起763ct及第2突起763dt的截面形狀不限於梯形,可為長方形、三角形、以曲線構成的山形,此外亦可為角被倒角的形狀。 [實施例7]
接著,針對實施例7,利用圖36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比起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使扭轉方向相反。隨此傳動齒輪的第1主體齒輪部、第2主體齒輪部的扭轉方向,亦比起實施例1作成為相反。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36,為針對傳動齒輪881與驅動側凸緣863的嚙合進行繪示的示意圖。如示於圖36,驅動側凸緣863的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863c、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863d的扭轉方向,為隨著朝往J方向而齒面朝I方向不斷偏差的扭轉方向。傳動齒輪881的第1齒輪部881c、第2齒輪部881d的扭轉方向,為以隨著朝往J方向而齒面不斷朝K方向偏差的方式扭轉的方向。
扭轉方向比起實施例1為相反,故在將傳動齒輪881驅動中施加於傳動齒輪881的嚙合導致的推力F21的方向,亦與實施例1成為相反。為此,往軸線方向的平衡的位置移動之際,需要具有用於使傳動齒輪881移動於H方向的寬LK的空間。為此,設置將傳動齒輪881朝J方向賦能的壓縮彈簧185,作成為在裝戴匣盒B前使傳動齒輪881碰撞於第2驅動側側板83的定位部83b而配置。
依如此的構成時,傳動齒輪881旋轉於I方向使得傳動齒輪881往平衡位置移動,亦和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 [實施例8]
接著,針對實施例8,利用圖37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相對於裝置主體裝戴匣盒B的構成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37,為影像形成裝置800的透視圖。於此影像形成裝置800,將匣盒B往裝置主體A插入的插入方向,為平行或大致上平行於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即使於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完成插入匣盒B,驅動側凸緣63與裝置主體A的未圖示的傳動齒輪之間仍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存在距離,故不會嚙合。之後,將門211關閉,從而透過連結於門211的裝置主體A具備的未圖示的抬起機構使匣盒B至少位移於和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VD,將驅動側凸緣63與裝置主體A的未圖示的傳動齒輪予以嚙合。
驅動側凸緣63與未圖示的傳動齒輪嚙合後的驅動動作與實施例1相同,傳動齒輪往平衡位置移動而與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
另外,透過抬起機構使匣盒B至少位移於和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VD之際,匣盒B可不僅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而亦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位移。此外,亦可為透過抬起機構使匣盒B繞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軸而轉動,使驅動側凸緣63位移於和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VD的構成。
此外,亦可代替將匣盒B往裝置主體A插入完成後將門211關閉而使抬起機構動作的構成,在將匣盒B往裝置主體A插入的過程中使匣盒B至少位移於和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VD。具體而言,在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插入行程的初始階段,以使匣盒B移動於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方式,以未圖示的導件導引匣盒B。並且,於插入行程的最終階段,以使匣盒B至少位移於和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VD的方式,以未圖示的導件導引匣盒B。如此般亦可構成為在插入過程中匣盒B的移動方向(裝戴方向)產生變化。 [實施例9]
接著,針對實施例9,利用圖38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中,使第1齒輪部963c與第2齒輪部963d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配置與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相反。隨此傳動齒輪的第1主體齒輪部、第2主體齒輪部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位置,比起實施例1亦作成為相反。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38,為針對傳動齒輪981與驅動側凸緣963的嚙合進行繪示的示意圖。驅動側凸緣963,具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963c與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963d。第2齒輪部963d的扭角比第1齒輪部963c的扭角大。第1齒輪部963c,被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963d靠J方向下游側(驅動側)。亦即,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第2齒輪部963d,配置於第1齒輪部963c與光鼓62之間。傳動齒輪981亦同樣地設有和第1齒輪部963c嚙合之第1齒輪部981c、和第2齒輪部963d嚙合之第2齒輪部981d。此等亦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位置與實施例1成為相反的關係。
如此的構成下,對傳動齒輪981進行驅動時,傳動齒輪981亦往平衡的位置移動。之後的驅動中,和實施例1同樣地,第1齒輪部963c承受驅動力FD(圖17(d)參照),第2齒輪部963d承受限制力FB(圖17(d)參照),成為無齒隙狀態。
此處,驅動側凸緣963與光鼓62被一體化的光鼓單元969的驅動側(J方向下游側)的端部,可被透過軸構件86(亦參照圖4)可旋轉地支撐。此外,第1齒輪部963c被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963d靠近軸構件86的根部的位置。再者,驅動側凸緣963,在施加於齒面的力方面,承受驅動力FD之第1齒輪部963c,比承受限制力FB之第2齒輪部963d大。為此,有時驅動力FD作用為使光鼓單元969的旋轉軸線L1偏軸且光鼓62相對於理想的旋轉軸線L1傾斜。然而,如本實施例,將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963c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963d靠近軸構件86的根部的位置,從而可抑制承受驅動力FD導致的光鼓單元969的旋轉軸線L1的偏軸。 [實施例10]
接著,針對實施例10,利用圖39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的齒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位置、寬雖為相同,惟在本實施例中在齒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位置、寬未對齊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39,為在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1063的嚙合部分之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此等嚙合節圓的面。於驅動側凸緣1063,設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1063c與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1063d。第1齒輪部1063c,包含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位置不同的複數個第1斜齒(第1突起)1063ct。第2齒輪部1063d,包含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位置不同的複數個第2斜齒(第2突起)1063dt。
此構成的情況下,嚙合率雖與使用了實施例1的驅動側凸緣63的情況不同,惟第1齒輪部1063c、第2齒輪部1063d,分別作用為和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同樣的斜齒齒輪。為此,傳動齒輪81旋轉於I方向,使得傳動齒輪81往平衡位置移動,和實施例1同樣地成為無齒隙狀態。 [實施例11]
接著,針對實施例11,利用圖40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在實施例1的第2齒輪部63d為斜齒齒輪而本實施例中為正齒齒輪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40,為在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1163的嚙合部分之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此等嚙合節圓的面。於驅動側凸緣1163,設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1163c與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1163d。第1齒輪部1163c,和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相同。第2齒輪部1163d,包含複數個第2正齒(齒、第2突起)1163dt。複數個第2正齒1163dt,為可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之間(谷部分)的大小齒寬及齒厚的正齒。為此,第2正齒(第2突起)1163d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比第1齒輪部11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小。換言之,第2齒輪部1163d,具有寬比第1齒輪部11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最寬的第1斜齒窄的第2正齒(第2突起)1163dt。
此外,第2突起1163dt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比第1齒輪部1163c的1個齒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小。換言之,第2齒輪部1163d,具有比起第1齒輪部1163c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最寬的第1斜齒時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的窄的第2突起1163dt。
此外,第2突起1163dt,具有和第2主體齒輪部81d接觸的接觸部CP2。如示於圖40,接觸部CP2,設於第2突起1163dt的角部。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1個齒,以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角部(接觸點CP2)僅在1處接觸的方式設置角部(接觸點CP2)。此角部的曲率半徑可設定為期望的值,可使曲率半徑更小而作成為更尖的形狀的角部,亦可如在後述的實施例13示出的第2突起1363dt般,作成為更增加曲率半徑從而作成為平緩的角部。
驅動傳動齒輪81時,傳動齒輪81承受J方向的推力F1109,和實施例1同樣地朝J方向移動下去。並且,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I方向上游側的面81d2與第2齒輪1163d的第2正齒1163dt的接觸部CP2接觸,承受H方向的推力F1110。為此,因與實施例1同樣的原理,傳動齒輪81在平衡位置被定位並成為無齒隙狀態。此外,在無齒隙狀態下,在旋轉方向的驅動中,第1齒輪部1163c承受驅動力FD,第2齒輪部1163d在第2正齒1163dt的接觸部CP2承受限制力FB。 [實施例12]
接著,針對實施例12,利用圖41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2齒輪部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在實施例1的第2齒輪部63d的扭角雖比第1齒輪部63c的扭角大惟本實施例的第2齒輪部1263d的扭角並非如此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41,為在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1263的嚙合部分之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此等嚙合節圓的面。於驅動側凸緣1263,設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1263c與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1263d。第1齒輪部1263c,和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相同。第2齒輪部1263d,包含複數個第2斜齒(齒、第2突起)1263dt。複數個第2斜齒1263dt的扭角,和第1齒輪部1263c的斜齒的扭角為相同。此外,和實施例11的複數個第2斜齒1163dt同樣地,複數個第2斜齒1263dt,為可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之間(谷部分)的大小齒寬及齒厚的斜齒。為此,第2斜齒(第2突起)1263d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比第1齒輪部12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小。換言之,第2齒輪部1263d,具有寬比第1齒輪部12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最寬的第1斜齒窄的第2斜齒(第2突起)1263dt。
此外,第2突起1263dt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比第1齒輪部1263c的1個齒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小。換言之,第2齒輪部1263d,具有比起第1齒輪部1263c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最寬的第1斜齒時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的窄的第2突起1263dt。
此外,第2突起1263dt,具有和第2主體齒輪部81d接觸的接觸部CP2。如示於圖40,接觸部CP2,設於第2突起1263dt的角部。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1個齒,以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角部(接觸點CP2)僅在1處接觸的方式設置角部(接觸點CP2)。此角部的曲率半徑可設定為期望的值,可使曲率半徑更小而作成為更尖的形狀的角部,亦可如在後述的實施例13示出的第2突起1363dt般,作成為更增加曲率半徑從而作成為平緩的角部。
對傳動齒輪81進行驅動時,傳動齒輪81,和實施例1同樣地,承受J方向的推力F1209而朝J方向移動下去。並且,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I方向上游側的面81d2與第2齒輪部1263d的第2斜齒1163dt的接觸部CP2接觸,承受H方向的推力F1210。為此,因與實施例1同樣的原理,傳動齒輪81在平衡位置被定位,成為無齒隙狀態。此外,在無齒隙狀態下,在旋轉方向的驅動中,第1齒輪部1263c承受驅動力FD,第2齒輪部1263d在第2斜齒1263dt的接觸部CP2承受限制力FB。 [實施例13]
接著,針對實施例13,利用圖42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相當於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2齒輪部的部分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在實施例1的第2齒輪部63d為斜齒齒輪而本實施例為複數個圓筒狀的突起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42(a),為驅動側凸緣1363的透視圖。圖42(b),為在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1363的嚙合部分之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此等嚙合節圓的面。
於驅動側凸緣1363,設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1363c與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1363d。第1齒輪部1363c,和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相同。
第2齒輪部1363d,包含從沿著旋轉軸線L1延伸的齒根圓筒部(基礎圓筒部)1363Bd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複數個圓筒狀的第2突起(齒)1363dt。第2齒輪部1363d,為和第1齒輪部1363c一體地旋轉的旋轉部。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相同的位置(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相同面上)。
此外,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的頂端S,沿著旋轉軸線L1觀看時配置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既定的圓周上,且配置為在圓周方向上等間隔。第2齒輪部1363d的齒冠圓,為在驅動側凸緣1363旋轉之際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的頂端S之中從第2齒輪部1363d的旋轉軸線(旋轉軸線L1)最遠離的頂端S描繪為旋轉軌跡的圓。本實施例中,全部的第2突起1363dt的形狀為相同,故從全部的第2突起1363dt的頂端S的旋轉軸線L1起算的距離為相同,故全部的頂端S描繪相同的旋轉軌跡。此外,使此旋轉軌跡的圓的直徑/半徑為第2齒輪部1363d的齒冠圓直徑/齒冠圓半徑。
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為可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之間(谷部分)的大小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及旋轉方向(I方向)的寬的突起。為此,第2突起1363d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比第1齒輪部13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小。換言之,第2齒輪部1363d,具有比起第1齒輪部13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最寬的第1斜齒時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為窄的第2突起1363dt。此外,第2突起1363dt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比第1齒輪部1363c的1個齒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小。換言之,第2齒輪部1363d,具有比起第1齒輪部1363c的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長度)最寬的第1斜齒時旋轉方向(I方向)或圓周方向上的寬的窄的第2突起1363dt。
此外,第2突起1363dt,具有和第2主體齒輪部81d接觸的接觸部CP2。如示於圖42(b),接觸部CP2,設於第2突起1363dt的表面的彎曲的部分。此第2突起1363dt的表面的彎曲的部分,可謂為角部。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1個齒,以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角部(接觸點CP2)僅在1處接觸的方式設置角部(接觸點CP2)。此角部的曲率半徑,可設定為期望的值,可使曲率半徑更小從而作成為更尖的形狀的角部,亦可使曲率半徑更大而作成為平緩的角部。
對傳動齒輪81進行驅動時,傳動齒輪81,和實施例1同樣地,承受J方向的推力而朝J方向移動下去。並且,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I方向上游側的面81d2,和第2齒輪部1163d的第2突起1363dt的接觸部CP2接觸,承受H方向的推力F1310。為此,因與實施例1同樣的原理,傳動齒輪81在平衡位置被定位,成為無齒隙狀態。此外,在無齒隙狀態下,在旋轉方向的驅動中,第1齒輪部1363c承受驅動力FD,第2齒輪部1363d在第2突起1363dt的接觸部CP2承受限制力FB。
另外,第2齒輪部1363d,使用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而和第2主體齒輪部81d等的其他齒輪嚙合,可承受旋轉驅動力及或推力,故在此點上可視為一種齒輪。
此外,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不限於圓筒狀,至少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突出的形狀即可,例如亦可為多角柱形狀等。此外,全部的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非為相同形狀亦可。 [實施例14]
接著,針對實施例14,利用圖43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相當於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2齒輪部的部分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在實施例1的第2齒輪部63d為斜齒齒輪而本實施例為複數個圓筒狀的突起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3的比較下,僅複數個圓筒狀的突起的配置不同。
圖43(a),為驅動側凸緣1463的齒與突起的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以此等旋轉軸線L1為中心之圓的面。圖43(b),為在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1463的嚙合部分之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此等嚙合節圓的面。
於驅動側凸緣1463,設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1463c與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1463d。第1齒輪1463c,和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相同。
第2齒輪1463d,包含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複數個圓筒狀的第2突起1463dt。第2齒輪部1463d,為和第1齒輪部1463c一體地旋轉的旋轉部。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配置於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偏差的位置。
此外,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的頂端S(圖42(a)參照),在沿著旋轉軸線L1觀看時被配置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既定的圓周上。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為可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之間(谷部分)的大小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及旋轉方向(I方向)的寬的突起。此外,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之間(谷部分),被配置於能以無齒隙狀態從第2主體齒輪部81d承受限制力FB的位置。具體而言,如示於圖43(a),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面上以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扭角α2相同的角度以既定之間距P9繪示扭轉的假想的複數個扭線(螺旋狀的線)L9。此間距P9,和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正交於複數個第2斜齒81dt的齒面的方向上之間距相同。並且,將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以與複數個扭線L9的關係符合示於以下的條件的方式進行配置。該條件為:可將複數個扭線L9配置為,複數個扭線L9中的幾個與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之中的幾個相接,且複數個扭線L9中的任一者皆不通過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的截面內。以符合如此的條件的方式配置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使得可發揮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以無齒隙狀態從第2主體齒輪部81d承受限制力FB之和實施例13的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同樣的功能。此外,和實施例13同樣地,第2突起1463dt的角部(接觸點CP2),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1個齒被配置為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角部(接觸點CP2)僅在1處接觸。
驅動傳動齒輪81時,如示於圖43(b),傳動齒輪81,和實施例1同樣地,承受推力F1409而朝J方向移動下去。並且,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I方向上游側的面81d2,和第2齒輪部1463d的第2突起1463dt的接觸部CP接觸,承受H方向的推力F1410。為此,因與實施例1同樣的原理,傳動齒輪81在平衡位置被定位,成為無齒隙狀態。此外,在無齒隙狀態下,在旋轉方向的驅動中,第1齒輪部1463c承受驅動力FD,第2齒輪部1463d在第2突起1463dt的接觸部CP2承受限制力FB。
另外,第2齒輪部1463d,使用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而和第2主體齒輪部81d等的其他齒輪嚙合,可承受旋轉驅動力及或推力,故在此點上可視為一種齒輪。
此外,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不限於圓筒狀,只要為至少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突出的形狀即可,此外全部的複數個第2突起1463dt可非相同形狀。 [實施例15]
接著,針對實施例15,利用圖45進行說明。匣盒B內的傳動構成與實施例1不同。圖45(a),為包含匣盒B的光鼓62附近的旋轉軸線L1的截面下的局部截面圖。圖45(b)為針對匣盒B的光鼓62及顯影輥632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觀看時的圖。
和傳動齒輪81嚙合的齒輪,不需要一體地固定於光鼓62的端部。如示於圖45(a),和傳動齒輪81嚙合的被驅動齒輪1563,被透過固定於清潔框體1571的一端的軸1578而可旋轉地進行兩端支撐。亦即,軸1578,在貫通被驅動齒輪1563的狀態下將被驅動齒輪1563支撐。被驅動齒輪1563,具有設於實施例1的驅動側凸緣63的第1齒輪部63c、與第2齒輪部63d同樣地為扭角α1的斜齒齒輪的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1563c、為扭角α2的斜齒齒輪的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1563d。此外,於顯影輥632的一端部,和被驅動齒輪1563的第2齒輪部1563d嚙合之顯影輥齒輪630被與顯影輥632一體地設置,於另一端部,光鼓驅動齒輪92被與顯影輥632一體地設置。此外,於光鼓62的一端部被透過鉚接等而一體地安裝與光鼓驅動齒輪92嚙合的光鼓齒輪93,被透過光鼓軸可旋轉地支撐。此外,於光鼓的另一端,透過鉚接等安裝光鼓凸緣1564而被透過軸1578可旋轉地支撐。透過如此的構成,被驅動齒輪1563從傳動齒輪81承受的驅動力,依顯影輥齒輪630、顯影輥632、光鼓驅動齒輪92、光鼓齒輪93的順序傳遞至光鼓62。 [實施例16]
接著,針對實施例15,利用圖48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時,相當於設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及第2齒輪部的部分的構成不同。具體而言,在實施例1的第1齒輪部63c、第2齒輪部63d為斜齒齒輪而在本實施例為將個別的齒輪部以複數個突起而形成方面(以複數個突起構成齒輪部的各齒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故說明省略。
圖48(a),為驅動側凸緣1663的齒與突起的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以此等旋轉軸線L1為中心之圓的面。圖48(b),為在傳動齒輪81與驅動側凸緣1663的嚙合部分之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此等嚙合節圓的面。
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第1單元側斜齒齒輪部)1663c,包含從沿著旋轉軸線L1而延伸的齒根圓筒部(基礎圓筒部)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複數個圓筒狀的第1突起1663ct。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被配置於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及偏差的位置。
此外,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的頂端S(圖42(a)參照),在沿著旋轉軸線L1觀看時被配置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既定的圓周上。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為可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齒之間(谷部分)的大小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及旋轉方向(I方向)的寬的突起。此外,複數個第1突起1663dt,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齒之間(谷部分),被配置於能以無齒隙狀態從第1主體齒輪部81c承受驅動力FD的位置。具體而言,如示於圖48(a),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面上以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扭角α1相同的角度以既定之間距P11繪示扭轉的假想的複數個扭線(螺旋狀的線)L15。此間距P11,和傳動齒輪81的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正交於複數個第1斜齒81ct的齒面的方向上之間距相同。並且,將複數個第1突起1663dt以與複數個扭線L5的關係符合示於以下的條件的方式進行配置。該條件為:可將複數個扭線L11配置為複數個扭線L15中的幾個與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之中的幾個相接,且複數個扭線L11中的任一者皆不通過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的截面內。以符合如此的條件的方式配置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使得複數個第1突起1663dt可發揮以無齒隙狀態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嚙合進行旋轉而承受驅動力FD的功能。
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第2單元側斜齒齒輪部)1663d,包含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複數個圓筒狀的第2突起1663dt。第2齒輪部1663d,為和第1齒輪部1663c一體地旋轉的旋轉部。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配置於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偏差的位置。
此外,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的頂端S(圖42(a)參照),在沿著旋轉軸線L1觀看時被配置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既定的圓周上。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為可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之間(谷部分)的大小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及旋轉方向(I方向)的寬的突起。此外,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插入於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之間(谷部分),被配置於能以無齒隙狀態從第2主體齒輪部81d承受限制力FB的位置。具體而言,如示於圖48(a),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面上以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扭角α2相同的角度以既定之間距P10繪示扭轉的假想的複數個扭線(螺旋狀的線)L14。此間距P10,和傳動齒輪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正交於複數個第2斜齒81dt的齒面的方向上之間距相同。並且,將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以與複數個扭線L14的關係符合示於以下的條件的方式進行配置。該條件為:可將複數個扭線L14配置為,複數個扭線L14中的幾個與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之中的幾個相接,且複數個扭線L14中的任一者皆不通過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的截面內。以符合如此的條件的方式配置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使得可發揮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以無齒隙狀態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嚙合而旋轉而承受限制力FB之與實施例13的複數個第2突起1363dt同樣的功能。
如示於圖48(b),驅動傳動齒輪81時,傳動齒輪81與實施例1同樣地朝J方向移動下去。此理由在於,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接觸而承受J方向的推力。移動於J方向的傳動齒輪81,最後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I方向上游側的面81d2,和第2齒輪部1663d的第2突起1663dt的接觸部CP2接觸,承受H方向的推力F1610。此外,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I方向下游側的面81c1,和第1齒輪部1663c的第1突起1663ct的接觸部CP1接觸,承受J方向的推力F1609。為此,因與實施例1同樣的原理,傳動齒輪81在平衡位置被定位,成為無齒隙狀態。此外,在無齒隙狀態下,在旋轉方向的驅動中,第1齒輪部1663c承受驅動力FD,第2齒輪部1663d在第2突起1463dt的接觸部CP承受限制力FB。
另外,第1齒輪部1663c,使用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而與第1主體齒輪部81d等的其他齒輪嚙合,可承受旋轉驅動力及或推力,故在此點上可視為一種齒輪(斜齒齒輪)。亦即,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的表面(複數個接觸部CP1),可謂構成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的斜齒面,或構成在以驅動側凸緣1663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的斜齒面。
為此,連結複數個接觸部CP1時,可定義扭線L15。並且,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成為相對於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1個齒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分離的複數位置分別可接觸的配置。可謂相對於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1個齒可同時接觸的複數個接觸部CP1,設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分離的位置。如此般,可謂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開而配置的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構成與第1主體齒輪部81c的1個齒嚙合之1個齒(斜齒)。因此,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作用為斜齒齒輪,第1齒輪部1663c為第1斜齒齒輪部。
此外,使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的頂端之中從旋轉軸線L1最分離的頂端(點)旋轉之際描繪為旋轉軌跡的圓為第1齒輪部1663c的齒冠圓,使該圓的直徑為齒冠圓直徑。
同樣地,第2齒輪部1663d,使用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而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等的其他齒輪嚙合,可承受旋轉驅動力及或推力,故在此點上可視為一種齒輪。亦即,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的表面(複數個接觸部CP2),可謂構成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的斜齒面,或構成在以驅動側凸緣1663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被分割為複數個的斜齒面。
為此,連結複數個接觸部CP2時,可定義扭線L14。並且,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成為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1個齒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分離的複數位置分別可接觸的配置。可謂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1個齒可同時接觸的複數個接觸部CP2,設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分離的位置。如此般,可謂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分開而配置的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構成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1個齒嚙合之1個齒(斜齒)。因此,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作用為斜齒齒輪,第2齒輪部1663d為第2斜齒齒輪部。
此外,使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的頂端之中從旋轉軸線L1最分離的頂端(點)旋轉之際描繪為旋轉軌跡的圓為第2齒輪部1663d的齒冠圓,使該圓的直徑為齒冠圓直徑。
此外,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及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的各者,不限於圓筒狀,為至少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突出的形狀即可。此外,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雖具備複數個接觸部CP1,惟可非為完全分離的複數個突起。例如,亦可為正交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切線方向的截面形狀具有如階梯的形狀的一部分連結的形狀。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方面亦同。此外,全部的複數個第1突起1663ct可非相同形狀,全部的複數個第2突起1663dt亦可非相同形狀。 [實施例17]
實施例17,比起實施例1時,在以下方面不同。首先,裝戴匣盒B的裝置主體A內的各構成的布局不同。其結果,匣盒B的在裝置主體A內的姿勢不同。此外,驅動側凸緣1763的支撐構成、傳動齒輪1781與惰輪1780的卡合構成不同。此外,往顯影輥1732的傳動構成,和實施例1的<其他變形例>相同。此外,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與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的軸線方向的位置關係,和實施例9相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於與實施例1的要素(例:光鼓62)對應的要素(例:光鼓1762),標注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例:和「62」對應的「1762」)。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裝置主體的構成>
圖50,為裝戴了匣盒B的裝置主體A的截面圖(截面與旋轉軸線L1正交)。影像形成裝置17100的裝置主體A,具有曝光裝置(雷射掃描器單元)1703、收納片材PA的紙盤1704。再者,裝置主體A,沿著片材PA的搬送路徑,具有拾取輥(未圖示)、搬送輥對1705b、轉印導件1706、轉印輥1707、搬送導件1708、定影裝置1709、排出輥對1710、排出盤1711。 <匣盒B的在裝置主體A內的姿勢>
如示於圖50,匣盒B,以清潔單元1760與顯影單元1720大致上水平地排列的姿勢被定位於裝置主體A內。此時,於光鼓1762的下方,配置轉印輥1707。 <透過清潔單元1760之光鼓單元1769的支撐構成>
接著,針對透過清潔單元1760之光鼓單元1769的支撐構成,利用圖51(a)、圖51(b)、圖52(a)、圖52(b)、圖52(c)、圖58、圖59進行說明。
圖51(a),為清潔單元1760的分解透視圖,示出針對清潔單元1760以可從顯影單元側觀看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內側的方式觀看時的狀態。圖51(b),為清潔單元1760的分解透視圖,示出針對清潔單元1760以可從顯影單元側觀看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外側的方式觀看時的狀態。圖52(a),為針對光鼓軸承構件1773從內側觀看時的透視圖。圖52(b),為將支撐驅動側凸緣1763的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被導引部1773g以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截面進行了切斷的截面圖。其中,本截面圖示出從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內側觀看截面時的狀態。圖52(c),為將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匣盒B的驅動側凸緣1763附近部分,以包含旋轉軸線L1且正交於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M(圖57參照)的截面進行了切斷時的截面圖。圖58,為針對將清潔單元1760與傳動齒輪1781的截面從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外側觀看截面時的狀態進行繪示的圖,該截面為通過支撐驅動側凸緣1763的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孔1773d並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截面。圖59,為匣盒B的驅動側凸緣1763附近的局部透視圖。
如示於圖51(a)、圖51(b),清潔單元1760,具有框體構件1771與固定於其之光鼓軸承構件1773,此等為支撐光鼓1762的光鼓框體。於驅動側凸緣1763,具備以旋轉軸線L1上在比第1齒輪部1763c的端面靠外側(J方向下游側)從驅動側凸緣1763的端部朝J方向下游側而突出的方式設置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形狀的突起(被支撐部)1763g。於光鼓軸承構件1773,設有用於支撐突起1763g的凹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J方向)的孔1773d。如示於圖52(a)、圖52(b),孔1773d的內周面,具有分別與旋轉軸線L1平行的2個平面1773e、1773f及2個圓周面1773h、1773i。此外,2個平面1773e、1773f,非彼此平行,被配置為從旋轉軸線L1方向觀看時大致V字的凹狀。平面1773e及平面1773f為,具備與突起1763g接觸並支撐的支撐點的支撐面(支撐部)。如示於圖58,以2個平面1773e、1773f構成的大致V字的凹狀,以承受從傳動齒輪1781往驅動側凸緣1763的驅動力傳遞時的齒輪彼此的齒面的嚙合力FG的力的方式,設於以旋轉軸線L1為起點之和與力FG平行的力FH相向的方向。具體而言,設置為沿著旋轉軸線L1觀看時的平面1773e的延長線與平面1773f的延長線形成的角的二等分線與力FH實質上成為平行。另外,2個平面1773e、1773f的方向不限於此,亦可將往驅動側凸緣1763施加負載的各種的力綜合地加進而設定。
將光鼓單元1769併入於框體構件1771的內部後,透過將光鼓軸承構件1773安裝而固定於框體構件1771,使得驅動側凸緣1763的突起1763g嵌入於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孔1773d的內部。據此光鼓單元1769被框體構件1771及光鼓軸承構件1773可旋轉地支撐。此外,如示於圖59、圖114(b),完成為匣盒B的狀態下,驅動側凸緣1763的一部分(第1齒輪部1363c及第2齒輪部1363d的一部分)與光鼓1762的一部分,未被光鼓框體(光鼓軸承構件1773及框體構件1771)覆蓋,成為相對於匣盒B的外部被曝露的狀態。亦即,光鼓框體,可謂為了將驅動側凸緣1763的一部分(第1齒輪部1363c的一部分及第2齒輪部1363d的一部分等)與光鼓1762的一部分相對於外部予以曝露而具有開口部。
如示於圖52(c),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被導引部1773g的圓弧面接觸於裝置主體A的第1驅動側側板1715的2個定位部1715a,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2方向(正交於裝戴方向M與裝戴方向M的正交方向MP)上,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匣盒B的旋轉軸線L1的位置(圖57參照)確定。被導引部1773g,為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往外側(J方向)突出的形狀的突起部,在其內側設有上述的孔1773d。另外,於裝置主體A,設有以將被導引部1773g朝2個定位部1715a按壓的方式按壓匣盒B的未圖示的按壓構件。此外,在從上述的傳動齒輪1781往驅動側凸緣1763的驅動力傳遞時的齒輪彼此的齒面的嚙合力FG,亦作用為將被導引部1773g朝2個定位部1715a按壓。再者,作為轉印部的轉印輥1707(圖50參照)按壓光鼓1762之力,亦作用為將被導引部1773g在正交方向MP上朝定位部1715a按壓。
被導引部1773g的至少一部分、2個平面部1773f、1773e的至少一部分及突起1763g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相同的位置。換言之,被導引部1773g的至少一部分、2個平面部1773f、1773e的至少一部分及突起1763g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於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某一個面上。透過如此的配置關係,使得可抑制如光鼓軸承1773相對於旋轉軸線L1傾斜的變形,可抑制驅動側凸緣1763的相對於旋轉軸線L1的傾斜(倒下)。其結果,可抑制驅動側凸緣1763與傳動齒輪1781的嚙合精度的劣化。此外,使突起1763g碰撞於2個平面部1773f、1773e,使得可使嵌合的齒隙靠近一方向(沿著旋轉軸線L1觀看時的平面1773e的延長線與平面1773f的延長線形成的角的二等分線之方向),驅動側凸緣1763的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位置精度提升,可抑制與傳動齒輪1781的嚙合精度的劣化。
另外,本實施例中,雖突起1763g被與驅動側凸緣1763以一體而形成,惟亦能以金屬等的不同零件構成突起1763g,推入於驅動側凸緣1763。
接著,針對驅動側凸緣1763的軸線方向的定位進行說明。如示於圖51(a)、圖51(b),驅動側凸緣1763的第1齒輪部1763c,在H方向下游側的端面具備朝H方向稍微突出的突出部1763c1,在J方向下游側(H方向上游側)的端面具備朝J方向稍微突出的突出部1763f。此外,框體構件1771,具備以延伸於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方式而設的肋條1771p與側壁1771m。突出部1763c1可與肋條1771p之側面進行接觸,突出部1763f可與側壁1771m之側面進行接觸。並且,驅動側凸緣1763,在肋條1771p與側壁1771m之間,以間隙嵌合而嵌合並保持為可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滑動。據此,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驅動側凸緣1763被定位於框體構件1771,其結果,光鼓單元1769的在框體構件1771內的位置確定。 <匣盒B的對於裝置主體A之裝戴、卸除及在裝置主體A內的定位>
圖113(a),為針對設置於水平的設置面上的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匣盒B從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K方向)觀看時的圖,將水平方向示為HD,將鉛直方向示為VD。另外,和旋轉軸線L1正交之面,和鉛直方向VD平行。圖113(b),為針對匣盒B沿著與示於圖113(a)的水平方向HD平行的HD1方向而觀看時的圖。圖114(a),為針對匣盒B沿著與示於圖113(a)的鉛直方向VD平行的VD1方向觀看時的圖。圖114(b),為針對匣盒B沿著與示於圖113(a)的鉛直方向VD平行的VD2方向觀看時的圖。另外,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觀看時,從圖50亦可得知,將顯影輥1732的旋轉中心與感光鼓1762的旋轉中心(旋轉軸線L1)連結的直線與裝戴方向M為大致平行。因此在以下的記載的裝戴方向M,可另讀為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且與將顯影輥1732的旋轉中心和感光鼓1762的旋轉中心(旋轉軸線L1)連結的直線平行的方向。
與實施例1同樣地,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M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裝戴方向M的反向),為和旋轉軸線L1實質上正交的方向。此外,光鼓單元69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分別為和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M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相同。
如示於圖113(a),於光鼓軸承構件1773,除已先說明的被導引部1773g以外,設有被導引部1773s1、被導引部1773s2、被導引部1773s3。此等被導引部,為從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本體部分朝旋轉軸線L1的方向突出的形狀的突起部。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之際及從裝置主體A取出之際,接觸於設於裝置主體A的未圖示的導引部並被導引。另外,如在其他圖示出,被導引部1773s1亦可省略。被導引部1773s3方面,亦可考量必要性而省略。然而,設置被導引部1773s1、被導引部1773s3,匣盒B的裝戴及卸除較穩定。此外,被導引部1773s1,為於裝戴方向M上長狀(或者,沿著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且和將顯影輥1732的旋轉中心與感光鼓1762的旋轉中心(旋轉軸線L1)連結的直線平行的方向而長狀)的突起部。使被導引部1773s1如此般為長狀的突起部,使得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剛性提高。此外,被導引部1773s1與被導引部1773g,雖被設為1個連結的突起部,惟亦可將此等設為分別的突起部。然而,設為1個的連結的突起部,光鼓軸承構件1773的剛性較高。
此外,如前述般,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被導引部1773g接觸於裝置主體A的2個定位部1715a,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2方向(裝戴方向M與正交方向MP)上,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匣盒B的旋轉軸線L1的位置(圖52(c)、圖57參照)確定。此外,被導引部1773s2接觸於未圖示的裝置主體A的定位部,使得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上,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匣盒B的位置(姿勢)確定。
此外,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匣盒B的定位,和實施例1相同。具體而言,如示於圖113(b)、圖114(a),光鼓軸承構件1773具有沿著裝戴方向M而凹入的凹狀的被嵌合部1773h,於此沿著裝置主體A的未圖示的裝戴方向M而突出的凸狀的嵌合部進行嵌合,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匣盒B的位置確定。
此外,如示於圖113(a),光鼓軸承構件1773,具有延伸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大致圓筒面狀的顯影單元支撐部1773b。顯影單元支撐部1773b,將被以包圍顯影單元1720的框體1721的顯影聯軸構件1789及聯軸部1789a的方式配置的圓筒部1721a支撐為能以轉動軸DA為中心而轉動(擺動)。轉動軸DA,和顯影聯軸構件1789的旋轉軸為同軸,和旋轉軸線L1為平行。顯影單元1720,在顯影單元1720的框體1721的受力部1721b從裝置主體A的未圖示的施力部承受力從而可相對於清潔單元1760以轉動軸DA為中心往DS方向轉動(擺動)。透過此轉動,從而可將顯影輥1732從光鼓1762分離。
此外,如示於圖113(a),從旋轉軸線L1方向觀看匣盒B時,在通過旋轉軸線L1與轉動軸DA的直線LT上配置被導引部1773s2,平行於直線LT的方向上,在旋轉軸線L1與被導引部1773s2之間,配置顯影單元支撐部1773b及轉動軸DA。為此,清潔單元1760,可強固地支撐重量相對重的顯影單元1760。為此,可謂裝戴方向M(或被導引部1773s1的長邊方向)、正交於裝戴方向M的正交方向MP(或正交於被導引部1773s1的長邊方向的方向)、水平方向HD及鉛直方向VD的任一個方向上,皆在旋轉軸線L1與被導引部1773s2之間,配置顯影單元支撐部1773b及轉動軸DA。
此外,從旋轉軸線L1方向觀看匣盒B時,以直線LT分區域時,於一方的區域配置被導引部1773s1,於另一方的區域配置被導引部1773s3,故匣盒B的裝戴中途、卸除中途的匣盒B的姿勢會穩定。
此外,如示於圖113(b)、圖114(a)、圖114(b),清潔單元1760的光鼓框體除前述的光鼓軸承構件(第1軸承構件)1773與框體構件1711以外,具有安裝於框體構件1711的非驅動側光鼓軸承構件(第2軸承構件)1712。光鼓單元1769,如前述般,驅動側凸緣1763(第1凸緣構件)被透過光鼓軸承構件1773而可旋轉地支撐。另一方面,光鼓單元1769的非驅動側凸緣(第2凸緣構件)1764,被非驅動側光鼓軸承構件1712可旋轉地支撐。另外,非驅動側凸緣1764,為固定於光鼓1762的H方向下游側端部的構件。亦即,成為以下的關係:於光鼓框體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框體第1端部,配置光鼓軸承構件(第1軸承構件)1773,於與框體第1端部相反側的框體第2端部,配置非驅動側光鼓軸承構件(第2軸承構件)1712。光鼓62中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2個端部之中,感光體第1端部,為配置於比框體第2端部靠近框體第1端部的位置的端部,感光體第1端部的相反側的感光體第2端部,為配置於比框體第1端部靠近框體第2端部的位置的端部。從圖114(a)、(b)亦可得知,具有非驅動側光鼓軸承構件1712的裝戴方向M上朝下游側突出的形狀的突出形狀部1712a。此處,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觀看時,從圖50亦可得知,將顯影輥1732的旋轉中心與感光鼓1762的旋轉中心(旋轉軸線L1)連結的直線,和裝戴方向M為大致平行。因此,突出形狀部1712a,為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且從顯影輥1732的旋轉中心朝往感光鼓1762的旋轉中心的方向(與裝戴方向M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比光鼓軸承構件1773或光鼓1762朝下游側突出的形狀。於突出形狀部1712a,安裝搭載非揮發性記憶體晶片的記憶體基板1740。記憶體基板1740,具備和非揮發性記憶體晶片電連接且為可和裝置主體A的未圖示的主體側電極部接觸而電連接的表面之電極部(電極面)1740a。電極部1740a,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靠近與配置光鼓軸承構件1773、驅動側凸緣1763之側(驅動側)的端部(第1框體端部)相反側(非驅動側)的端部(第2框體端部)的位置。詳細而言,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電極部1740a之區域,為包含光鼓1762的H方向下游側的端部(感光體第2端部)的位置的區域。然而,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亦可將配置電極部1740a之區域,配置於比光鼓1762的H方向下游側的端部(感光體第2端部)的位置靠近光鼓框體的外側(或匣盒B的外側)的位置(H方向上靠下游側的位置)。此外,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電極部1740a的區域與配置非驅動側凸緣1764的區域方面,至少一部分處於相同的位置(至少一部分重疊)。然而,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亦可將配置電極部1740a的區域,配置於比配置非驅動側凸緣1764的區域靠近光鼓框體的外側(或匣盒B的外側)的位置(H方向上靠下游側的位置)。此外,電極部1740a,在裝戴方向M上配置於比旋轉軸線L1、感光鼓1762靠下游側。此外,電極部1740在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且從顯影輥1732的旋轉中心朝往感光鼓1762的旋轉中心的方向(與裝戴方向M大致平行的方向)上,配置於比旋轉軸線L1或感光鼓1762靠下游側。再者,記憶體基板1740,以電極部(電極面)1740a成為和裝戴方向M正交的方向的姿勢而被清潔單元1760支撐。 <驅動側凸緣1763>
接著,利用圖54(b)、圖60,針對驅動側凸緣1763進行說明。圖54(b),為驅動側凸緣1763的齒輪部的示意性的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與傳動齒輪1781的嚙合時的嚙合節圓的截面。圖60(a)、(b),為光鼓單元1769的驅動側凸緣1763附近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旋轉軸線L1的截面。
驅動側凸緣1763,以同軸具備作為斜齒齒輪部的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第1單元側斜齒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第2單元側斜齒齒輪部)1763d。第1齒輪部1763c,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1763d在H方向上靠上游側(J方向上靠下游側)。亦即,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第2齒輪部1763d,配置於第1齒輪部1763c與光鼓1762之間。第1齒輪部1763c,包含被配置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複數個第1斜齒(齒、第1突起)1763ct;第2齒輪部1763d,包含被配置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複數個第2斜齒(齒、第2突起)1763dt。另外,第1斜齒1763ct及第2斜齒1763dt,皆為漸開線齒形的齒,為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突起。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被一體地樹脂成型並一體地旋轉;為此,第1齒輪部1763c、第2齒輪部1763d,亦可視為彼此一體地旋轉的第1旋轉部、第2旋轉部。第1齒輪部1763c,和與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第2齒輪部1763d,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嚙合。
驅動側凸緣1763的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的扭轉方向,為以在彼此相同的方向上齒面隨著朝往J方向而朝K方向不斷偏差的方式扭轉的方向。另外,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的扭轉方向,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扭轉方向為相反。此外,如同實施例1,第2齒輪部1763d的扭角,比第1齒輪部1763c的扭角大。另外,第1齒輪部1763c的扭角,和後述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扭角為相同;第2齒輪部1763d的扭角,和後述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扭角為相同。此外,驅動側凸緣1763的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的齒數,為相同。
此外,如示於圖60(a),第1斜齒(齒、第1突起)1763c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Wc,比第2斜齒(齒、第2突起)1763dt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齒寬)Wd大。亦即,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的各者,各至少具備1個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第1斜齒(齒、第1突起)1763ct的齒寬Wc與第2斜齒(齒、第2突起)1763dt的齒寬Wd符合以下的式A1的齒。
在平衡狀態下透過傳動齒輪1781使驅動側凸緣1763被驅動的期間,第1齒輪部1763c承受的驅動力FD比第2齒輪部1763d承受的限制力FB大,故優選上設為如此的關係。
此外,第1齒輪部1763c相對於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接觸)之部分的旋轉軸線L1的寬(嚙合寬)及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1781d之第2斜齒齒輪部1763c的嚙合寬,盡可能大時傳動精度越佳。然而,將嚙合寬設定為大於所需以上時,第1齒輪部1763c、第2齒輪部1763c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變大,驅動側凸緣1763、光鼓單元1769、匣盒B進而裝置主體A恐大型化。於是,第1齒輪部1763c之中齒寬最寬的第1斜齒(齒)1763ct的齒寬Wc1與第2齒輪部1763d之中齒寬最寬的第2斜齒(齒)1763dt的齒寬Wd1,優選上符合以下的式A2,較優選上符合式A3。
再者,從第2齒輪部1763d的第2斜齒(齒)1763dt的強度如此的觀點而言,第2斜齒(齒)1763dt優選上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齒寬,齒寬Wc1與齒寬Wd1優選上符合以下的式A4。
再者,圓筒部1763e(或間隙g)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寬(長度)We,在以齒寬Wc、Wd為基準的情況下,如同實施例1般,設定為符合以下的式B1、式B2及式B3。
另外,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寬Wc非一定的情況下,使齒寬最寬的齒的齒寬Wc1為齒寬Wc。
本實施例中,第1齒輪部1763c的各齒的齒寬為全部相同,第2齒輪部1763c亦各齒的齒寬全部為相同,齒寬Wc設定為8.2mm,齒寬Wd設定為5.2mm。此外,寬We設定為3.1mm。
再者,如示於圖60(b),驅動側凸緣1763與傳動齒輪1781的嚙合中的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的嚙合節圓直徑D63c、D63d,設定為成為大致上相同。同樣地,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節圓直徑,設定為成為大致上相同。據此,第1齒輪部1763c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嚙合,及第2齒輪部1763d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皆可在不碰觸齒冠之下適切地嚙合。
此外,如同實施例1,為了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及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不碰觸齒冠之下成為適切的嚙合,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與第2齒輪部17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被設定為成為大致上相同。
具體而言,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17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大的值,或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的0.8倍(較優選上0.9倍)大的值。此外,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的1.1倍小的值。
再者,第1齒輪部17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小的值。此外,第1齒輪部17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2齒輪部17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的0.9倍大的值。
此外,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17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大的值,或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的0.8倍(較優選上0.9倍)大的值。此外,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的1.1倍小的值。
再者,第2齒輪部17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小的值。此外,第2齒輪部17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的大小,優選上設定為比第1齒輪部17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的0.9倍大的值。
本實施例中,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節圓直徑D63c、齒根圓直徑Db63c,分別設定為22.3mm、21.1mm、19.6mm。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節圓直徑D63d、齒根圓直徑Db63d,分別設定為22.1mm、21.1mm、19.8mm。此外,圓筒部1763e的直徑,設定為17.5mm。
此外,為了一面使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的扭角不同一面使嚙合節圓直徑D63c、D63d為相同,在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之間使模數不同,或改變轉移量。另外,傳動齒輪1781方面亦同樣地,在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之間使模數不同,或改變轉移量。
此外,驅動側凸緣1763,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在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63d之間具備圓筒部(中間部、小徑部、軸部)1763e。圓筒部1763e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最大直徑D63e,比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直徑Dt63c及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冠圓直徑Dt63d小。再者,在本實施例,以圓筒部1763e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最大直徑D63e,比第1齒輪部1763c的齒根圓直徑Db63c及第2齒輪部1763d的齒根圓直徑Db63d小。然而,以圓筒部1763e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最大直徑D63e,只要在驅動側凸緣1763被傳動齒輪1781驅動的期間不與傳動齒輪1781接觸則不限於前述。另外,如以下在實施例22、實施例23說明般,亦可為了驅動側凸緣1763與傳動齒輪1781嚙合而可傳遞驅動力,構成為旋轉軸線L1至圓筒部1763e的外徑為止的距離(半徑)R63e可至少暫時地比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冠圓半徑Rt63ct或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冠圓半徑Rt63d小。
使用第1齒輪部1763c、第2齒輪部1763d、圓筒部1763e的各種直徑而示出此等尺寸的關係的部分,在將直徑置換為半徑時顯然亦成為相同的關係。 <傳動齒輪1781>
接著,針對和驅動側凸緣1763嚙合的裝置主體A的傳動齒輪1781,利用圖53、圖54(a)進行說明。圖53(a)及(b),為裝置主體A的傳動齒輪1781周邊部分的分解透視圖,(a)示出從第2驅動側側板1783側觀看時的狀態,(b)示出從主框體1784側觀看時的狀態。圖54(a),為傳動齒輪1781的齒輪部的示意性的截面圖。該截面,為接於與驅動側凸緣1763的嚙合時的嚙合節圓的截面。
傳動齒輪1781,以同軸具備作為斜齒齒輪部的第1主體齒輪部(第1主體斜齒齒輪部)1781c及第2主體齒輪部(第2主體斜齒齒輪部)1781d。第1主體齒輪部1781c,配置於比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在H方向上靠上游側(J方向上靠下游側)。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包含複數個第1主體斜齒1781ct;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包含複數個第2主體斜齒1781dt。另外,第1主體斜齒1781ct及第2主體斜齒1781dt,皆為漸開線齒形的齒。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被一體地樹脂成型,一體地旋轉。此外,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扭轉方向,為彼此相同的方向,為以隨著朝往J方向而齒面朝I方向不斷偏差的方式扭轉的方向。此外,如同實施例1,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扭角,比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扭角大。此外,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81d的齒數,為相同。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第1齒輪部1763c嚙合於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第2齒輪部1763c嚙合於第2主體齒輪部1781d。
另外,圖112,為傳動齒輪1781的其他構成例的透視圖。如示於圖112,旋轉軸線L2的方向上,亦可在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之間,設置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2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肋條形狀部(突出部、半徑方向突出主部)1781p。取決於傳動齒輪1781的製造方法,有時設置肋條形狀部1781p時較可使成型精度良化或抑制不良化、減低製造成本。肋條形狀部1781p的直徑,和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齒冠圓直徑、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齒冠圓直徑為相同程度。肋條形狀部1781p方面,在以旋轉軸線L2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可遍及全周而設,亦可僅設於一部分。此處,於驅動側凸緣1763,因設有圓筒部1763e,使得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在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之間形成有間隙g(圖60等參照)。由於具有此間隙g,故即使為傳動齒輪1781具有肋條形狀部1781p的情況下,仍可迴避肋條形狀部1781p與驅動側凸緣1763發生接觸,傳動齒輪1781與驅動側凸緣1763的齒輪部彼此可適切地嚙合。此時,於此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之間的間隙g,肋條形狀部1781p被插入(進入)。
如示於圖53(a)、(b),裝置主體A,具有馬達(未圖示)、惰輪1780、傳動齒輪1781、第2驅動側側板1783、主框體1784、驅動軸1782、補強構件1798及壓縮彈簧1785。第2驅動側側板1783,為對應於實施例1的第2驅動側側板83的構件。來自馬達的驅動力,被經由惰輪1780往傳動齒輪1781傳遞。惰輪1780、傳動齒輪1781及補強構件1798,能以旋轉軸線L2為旋轉軸而以同軸進行旋轉,且可移動於旋轉軸線L2的方向地被透過為固定軸之驅動軸1782而支撐。驅動軸1782,其一端部固定於第2驅動側側板1783,另一端部1782b被嵌合並支撐於主框體1784的孔1784a。驅動軸1782,被設為傳動齒輪1781的旋轉軸線L2與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的光鼓62的旋轉軸線L1平行。
在惰輪1780的另一端部1780b與第2驅動側側板1783之間設有壓縮彈簧1785,惰輪1780在旋轉軸線L2的方向上被朝主框體1784側(H方向)賦能。在惰輪1780的和傳動齒輪1781相向的端部,設置凹於旋轉軸線L2的方向的凹部1780a,於凹部1780a的內部,設有凸部(驅動力傳遞部)1780a1。
於傳動齒輪1781的和惰輪1780相向的端部,在相向於惰輪1780的凹部1780a1之處,設有突出於旋轉軸線L2的方向的突部1781a1。突部1781a1,在旋轉方向I上的上游側端部具備面1781e,在下游側端部具備斜面1781h。面1781e,相對於和旋轉軸線L2正交之面為垂直;斜面1781h,相對於和旋轉軸線L2正交之面而傾斜。惰輪1780的凸部1780a1與突部1781a1的面1781e卡合,使得被從惰輪1780往傳動齒輪1781傳遞驅動力,一體地旋轉於旋轉方向I。
另一方面,傳動齒輪1781相對於惰輪1780而相對地旋轉於旋轉方向I的情況下,傳動齒輪1781的突部1781a1的斜面1781h抵接於惰輪1780的凸部1780a1。據此,成為以下構成:於惰輪1780與傳動齒輪1781作用彼此分離於旋轉軸線L2方向的方向的力;惰輪1780,抗壓縮彈簧1785的彈簧力而往J方向移動使得凸部1780a1越過突部1781a1,從傳動齒輪1781往惰輪1780不被傳遞旋轉方向I的驅動力。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過程中,傳動齒輪1781,有時與驅動側凸緣1763嚙合並被予以旋轉於旋轉方向I,此時透過上述的構成使得從傳動齒輪1781往惰輪1780不被傳遞旋轉方向I的驅動力。為此,使用者裝戴匣盒B之際,可不使驅動惰輪1780的馬達旋轉,或不使感光鼓1762旋轉,故可減低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裝戴之際的負載。
此外,傳動齒輪1781,具有孔1781f,於其內周部設有以複數個凹凸形狀而構成的卡合部1781g。補強構件1798,在外周部設有以複數個凹凸形狀而構成的卡合部1798b,被插入於孔1781f。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部1781g與補強構件1798的卡合部1798b嚙合。成為以下構成:補強構件1798,和驅動軸1782接觸而被驅動軸1782直接支撐;傳動齒輪1781,經由補強構件1798被驅動軸1782間接地支撐。然而,傳動齒輪1781亦可構成為被驅動軸1782直接支撐。
其中,如本實施例般以樹脂成型製造相對大徑的傳動齒輪1781的情況下,採取如此般經由補強構件1798被驅動軸1782支撐的構成時,在齒輪的成型精度與強度的同時成立上較有利。此理由在於,將半徑方向的厚度(軸通過的孔的內周面至齒輪的齒根圓為止的半徑方向的距離)相對大的齒輪以1個樹脂成型構件而構成的情況下,為了迴避樹脂的縮痕等所致的齒輪的成型精度的不良化,需要設置輕量化形狀。並且,設置輕量化形狀時,齒輪的強度恐降低。於是,如本實施例,不採取使傳動齒輪1781直接被驅動軸1782支撐的構成,另外設置被樹脂成型的補強構件1798,從而可一面抑制被樹脂成型的傳動齒輪1781的齒輪的成型精度的不良化,一面亦抑制強度降低。 <傳動動作>
接著,針對傳動齒輪1781與驅動側凸緣1763的嚙合動作,利用圖54、圖55進行說明。圖54(c)、圖54(d)、圖55(a)、圖55(b)及圖55(c),為傳動齒輪1781的齒輪部與驅動側光鼓凸緣1763的齒輪部的嚙合部分之示意性的截面圖。另外,截面,為接於傳動齒輪1781與驅動側凸緣1763的嚙合節圓之截面。圖54(c)、圖54(d)、圖55(a)、圖55(b)、圖55(c),皆將開始傳動齒輪1781的驅動後的狀態,依此順序而時序列地示出。
首先,在未將匣盒B裝戴於主體A的狀態下,如示於圖54(a)般,傳動齒輪1781被透過壓縮彈簧1785朝H方向賦能,碰撞於主框體1784。 <驅動開始後的動作>
匣盒B被裝戴於主體A後,傳動齒輪1781,經由惰輪1780(圖53參照)透過裝置主體A的馬達(未圖示)被驅動,旋轉於I方向。驅動側凸緣1763,從旋轉於I方向的傳動齒輪1781承受驅動力而旋轉於K方向。
緊接著傳動齒輪1781的往I方向的旋轉開始後,如示於圖54(c),針對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先與驅動側凸緣1763的第2齒輪部1763d嚙合並傳遞驅動力FD的情況進行說明。第2主體齒輪部1781d,予以產生將第2齒輪部1763d往H方向按壓的推力。然而,驅動側凸緣1763,透過肋條1771p(圖51(a)參照)被限制H方向的移動,承受對應於H方向的推力的J方向的反作用力。為此,於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因從第2齒輪部1763d承受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使得承受J方向的推力F5。由於此推力F5,使得傳動齒輪1781移動於J方向。
旋轉進一步繼續同時傳動齒輪1781朝J方向移動下去時,如示於圖54(d),第1齒輪部1763c亦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一面傳遞驅動力FD一面於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產生推力F6。推力F6,為和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與第2齒輪部1763d的嚙合而先承受的推力F5相同的J方向的推力。據此,傳動齒輪1781進一步移動於J方向。
進一步旋轉而傳動齒輪1781移動於J方向時,最終如示於圖55(a),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變得無法和第2齒輪部1763d嚙合。另一方面,第1齒輪部1781c與第1齒輪部1763c,嚙合被維持,於第1齒輪部1781c,推力F8作用於J方向。此時,傳動齒輪81,僅透過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1齒輪部1763c的嚙合而傳遞驅動力FD,使驅動側凸緣1763旋轉。
旋轉進一步繼續使得傳動齒輪1781移動於J方向時,如示於圖55(b)、(c),最後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與第2齒輪部1763d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接觸部)1763d2接觸。另外,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面1781c1與第1齒輪部1763c的面1763c1,維持接觸。亦即,第1齒輪部1763c的齒,和配置於I方向上游側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接觸;第2齒輪部1763d的齒,和配置於I方向下游側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接觸。此外,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被以樹脂而一體成型,故第1齒輪部1763c的齒,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2齒輪部1763d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第2齒輪部1763d的齒,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1763c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的反向。因此,此狀態下,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以齒面1781c1按壓齒面(接觸部)1763c1而使驅動側凸緣1763旋轉,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齒面1781d2和齒面1763d2抵接,使得被透過驅動側凸緣1763夾入。並且,傳動齒輪1781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移動停止。使此時的傳動齒輪1781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位置為平衡的位置。
平衡狀態下,如示於圖55(b),於傳動齒輪1781,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施加了力F9、力F10、力F1。力F9,為因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1齒輪部1763c的嚙合力而承受的J方向的推力;力F10,為因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與第2齒輪部6173d的嚙合力而承受的H方向的推力;力F1,為經由惰輪1780而承受的壓縮彈簧1785的賦能力。此外,驅動側凸緣1763,從傳動齒輪1781受力而抵接於肋條1771p或側壁1771m而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定位,產生與從傳動齒輪1781承受的推力平衡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反作用力F11。在圖55(b),示出驅動側凸緣1763抵接於肋條1771p而被定位的情況。並且,平衡狀態下,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無視摩擦時,力F9、力F10、力F1及力F11平衡,傳動齒輪1781及驅動側凸緣1763分別成為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定位的狀態。
此外,平衡狀態下,如示於圖55(c),驅動側凸緣1763,在K方向(旋轉方向)上,被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及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夾住(接觸),成為承受如下的力的狀態。亦即,第1齒輪部1763c的齒面(接觸部)1763c1,因與在K方向(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上游側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接觸,從而承受作為使驅動側凸緣1763旋轉於K方向(既定方向)的方向的成分的力的驅動力FD。同時,第2齒輪部1763d的齒面(接觸部)1763d2,因與在K方向(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下游側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接觸,從而承受作為抑制(限制)驅動側凸緣1763的K方向的旋轉的方向的成分的力的限制力(制動力)FB。為此,亦可謂第1齒輪部1763c為承受驅動力FD的驅動力承受部,第2齒輪部1763d為承受限制力FB的限制力承受部。另外,於圖55(b),示出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承受的驅動力FD的反作用力FF、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承受的限制力FB的反作用力FE。
此外,緊接著傳動齒輪1781的往I方向的旋轉開始後,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先與驅動側凸緣1763的第1齒輪部1763c嚙合並傳遞了驅動力FD的情況下,成為示於圖54(d)或圖55(a)的狀態。之後與上述者同樣地,傳動齒輪1781,一面往第1齒輪部1763c傳遞驅動力FD一面朝驅動側移動於J方向,往示於圖55(b)及圖55(c)平衡狀態遷移。
如此般,於本實施例中,亦第1齒輪部1763c承受驅動力FD且第2齒輪部1763d承受限制力FB的狀態,為在驅動側凸緣1763與傳動齒輪1781之間無旋轉方向(I方向)的齒隙(齒隙)的狀態,亦即為無齒隙狀態。如此般,驅動側凸緣1763,變成在維持無齒隙狀態之下被旋轉驅動於K方向。以無齒隙狀態進行嚙合而傳動的期間,可進行旋轉精度佳的傳動。
此外,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第1齒輪部1763c被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1763d靠近為被透過平面1773e及平面1773f而支撐的被支撐部之突起1763g的位置。並且,驅動側凸緣1763,承受驅動力FD之第1齒輪部1763c,比承受限制力FB之第2齒輪部1763d,施加於齒面的力大。為此,有時驅動力FD作用為使光鼓單元1769的旋轉軸線L1偏軸且光鼓1762相對於理想的旋轉軸線L1傾斜。然而,如本實施例,將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1763c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1763d靠近為被支撐部的突起1763g的位置,從而可抑制承受驅動力FD導致的光鼓單元1769的旋轉軸線L1的偏軸。 <往顯影輥1732的傳動構成>
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往顯影輥1732的驅動力傳遞構成,和在實施例1的<其他變形例>利用圖44說明的經由與裝置主體A的聯軸構件卡合而被輸入驅動力的顯影聯軸構件89而往顯影輥532傳遞驅動力的構成為同樣的構成。
利用圖56、圖57說明具體的構成。圖56(a),為驅動顯影單元1720的顯影輥1732的傳動系統的透視圖。圖56(b),為顯影單元1720的聯軸構件1789附近的局部透視圖。圖56(c),為匣盒B的透視圖。圖57,為裝置主體A的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附近的局部透視圖。
顯影單元1720,具有具備構成驅動顯影輥1732的顯影傳動系統的聯軸部1789a與齒輪部1789b的顯影聯軸構件1789、與齒輪部1789b嚙合之惰輪1790、與惰輪1790嚙合之惰輪1791及固定於顯影輥1732的軸部的一端並與惰輪1791嚙合之顯影輥齒輪1730。
裝置主體A,被透過未圖示的馬達而驅動的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被第一驅動側側板1715支撐。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被可移動於旋轉軸線方向地設置。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與顯影聯軸構件1789的聯軸部1789a卡合的狀態下此等一體地旋轉,使得從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往顯影聯軸構件1789傳遞驅動力。並且,從顯影聯軸構件1789依惰輪1790、1791、顯影輥齒輪1730的順序往顯影輥1732傳遞驅動力。
此外,顯影單元1720,成為以下構成:設有攪拌或搬送碳粉收容容器內的碳粉的未圖示的碳粉移動構件(攪拌構件),顯影聯軸構件1789承受的驅動力,被經由別的齒輪往此碳粉移動構件傳遞,對碳粉移動構件進行驅動。
另外,以來自顯影聯軸構件89的驅動力而驅動的構件,不限於上述的顯影輥1732、未圖示的碳粉移動構件,亦可為匣盒B具備的光鼓單元1769以外的一些構件(例如,帶電構件、密封構件、清掃構件等)。如此般,從顯影聯軸構件1789傳遞驅動力的構件(被與顯影聯軸構件1789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的構件),不限於顯影輥1732。
如此般,裝置主體A,作為往匣盒B的驅動力輸出手段,具備傳動齒輪1781與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的2系統的驅動力輸出手段。據此,可進行一面將傳動齒輪1781與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之中的一方進行驅動一面將另一方進行驅動停止等的控制。具體例方面,變得可進行在光鼓1762的驅動停止中驅動顯影輥1732的控制。
此外,於匣盒B,驅動側凸緣1763,不含於被與驅動顯影輥1732的顯影傳動系統或顯影聯軸構件1789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的構件。因此,匣盒B被從裝置主體A卸除的狀態下,即使使用者使光鼓1762旋轉,和顯影輥1732或顯影聯軸構件1789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的構件被依光鼓1762的旋轉而予以驅動的情形仍會被抑制。為此,可減低被與顯影輥1732或顯影聯軸構件1789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的構件不必要地被驅動而發生碳粉洩漏等的可能性。
如此般,本實施例中,雖為透過往顯影聯軸構件1789輸入的驅動力而驅動顯影輥1732的構成,惟亦可如同實施例1般構成為從驅動側凸緣1763往顯影輥齒輪1730傳遞驅動力而驅動顯影輥1732。
如以上說明,依本實施例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驅動側凸緣1763的第1齒輪部1763c的第1斜齒(第1突起)1763ct、第2齒輪部1763d的第2斜齒(第2突起)1763dt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18]
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7,在以覆蓋驅動側凸緣1763的方式設置環狀的彈性構件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圖61,為光鼓單元1869的驅動側凸緣1863附近的局部透視圖。圖62,為第2齒輪部1863d與第2主體齒輪部1881d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和旋轉軸線L1正交的截面。
驅動側凸緣1863,和實施例17的驅動側凸緣1763為同形狀。本實施例中,為可彈性變形的環狀的彈性構件的彈性環1801進一步被以覆蓋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1863d的外周的整體或一部分的方式而設。
彈性環1801為薄膜狀的橡膠或海綿等;厚度,在為橡膠時,優選上為丁腈橡膠等0.01~1mm左右,在為海綿等時,優選上1~6mm左右。此外,安裝於驅動側凸緣1863前的狀態下的彈性環的內徑,優選上為第2齒輪部1863d的外徑的0.5~0.9倍左右。本實施例中,為第2齒輪部1863d的外徑Φ20mm,彈性環1801設為內徑Φ14mm。為第2齒輪部1863d的外徑Φ20mm的情況下,彈性環1801的內徑,優選上在比Φ20mm徑略小的Φ10mm~18mm的範圍內酌情選擇。比Φ18mm大時有可能從第2齒輪部1863d分離,比Φ10mm小時緊固第2齒輪部1863d的力強,第2齒輪部1863d有可能變形。
如示於圖62,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時,彈性環1801彈性變形,成為遵循於第2齒輪部1863d的第2斜齒1863dt與傳動齒輪81的第2斜齒1781dt的形狀,成為第2齒輪部1863d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經由彈性環1801而嚙合的狀態。此外,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1863c,和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
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箭頭I方向時,於第2齒輪部1863d,被經由彈性環1801從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傳遞力。為此,第2齒輪部1863d,發揮與實施例17的第2齒輪部1763d同樣的功能。為此,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箭頭I方向時,如同實施例17般在驅動側凸緣1863與傳動齒輪1781之間成為無旋轉方向(I方向)的齒隙(齒隙)的狀態,亦即成為無齒隙狀態。
另外,彈性環1801,亦可為在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前等的不與傳動齒輪1781接觸的狀態下為了填埋第2齒輪部1863d的複數個第2斜齒1863dt的複數個間隙1863ds而在內周部具有突出於朝往驅動側凸緣1863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複數個凸部的形狀。
此外,本實施例中,雖在第2齒輪部1863d的外周設置彈性環1801,惟亦可在第1齒輪部1863c的外周的整體或一部分設置彈性環1801,或在第2齒輪部1863d與第1齒輪部1863c雙方的外周的整體或一部分設置彈性環1801。此等情況下,亦經由彈性環1801,在個別的齒輪的齒面間進行力的傳遞。為此,第1齒輪部1863c與第2齒輪部1863d,發揮和實施例17的第1齒輪部1763c與第2齒輪部1763d同樣的功能。為此,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箭頭I方向時,在驅動側凸緣1863與傳動齒輪1781之間成為無旋轉方向(I方向)的齒隙(齒隙)的狀態,亦即成為無齒隙狀態。
此外,驅動側凸緣1863,雖與實施例17的驅動側凸緣1763為同形狀,惟亦可考量彈性環1801的厚度等而酌情變更齒輪的齒冠形狀、齒輪的大小。
如以上說明,依本實施例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驅動側凸緣1863的第1齒輪部1863c的第1斜齒(第1突起)1863ct、第2齒輪部1863d的第2斜齒(第2突起)1863dt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19]
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7,在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外齒齒輪部1902b等)的旋轉軸線(L19等)與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1963d)的旋轉軸線(L1)非同軸而為平行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光鼓單元1969>
圖63,為光鼓單元1969的局部透視圖。光鼓單元1969的驅動側凸緣1963,如示於圖63般,以光鼓旋轉軸線L1為中心,具備內部齒輪部1963f、第2齒輪部1963d、突起1963g、小徑部1963e、凸緣部1963h。內部齒輪部1963f為正齒齒輪。光鼓單元1969,進一步具有之後詳述的齒輪1902(參照圖65等)。齒輪1902,具備作為第1齒輪部的將外齒齒輪部1902b與內部齒輪部1963f嚙合之內齒齒輪部1902a。
突起1963g,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光鼓旋轉軸線L1比內部齒輪部1963f突出於與光鼓1962側為相反方向(J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小徑部(圓筒部)1963e,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光鼓旋轉軸線L1比內部齒輪部1963f突出於光鼓19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第2齒輪部1963d,如同實施例17般,為扭角α2的斜齒,被設於小徑部1963e的光鼓19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凸緣部1963h,為具有光鼓1962的直徑或其以上的徑長的薄的圓盤形狀,被設於第2齒輪部1963d的光鼓19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 <光鼓單元1969的支撐構成>
接著,針對支撐光鼓單元1969的構成,利用圖64、圖65、圖66、圖67進行說明。
圖64,為安裝有光鼓單元1969的清潔單元1960之側面圖(從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觀看時的圖)。圖65,為清潔單元1960的驅動側部分的分解透視圖。圖66,為清潔單元1960的驅動側凸緣1963附近的局部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旋轉軸線L1的截面。圖67,為清潔單元1960的局部截面圖,為沿著J方向觀看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並通過內部齒輪部1963f的截面時的截面圖。
如示於圖64,清潔單元1960的清潔框體1960a,支撐光鼓單元1969。清潔單元1960的清潔框體1960a,被以框體構件1971與光鼓軸承構件1973而構成。於清潔框體1971,設有光鼓滑動部1971g。
驅動側凸緣1963,以與實施例17同樣的方法被光鼓軸承1973可旋轉地支撐。如同在實施例17說明者,光鼓單元1969的驅動側凸緣1963與傳動齒輪1781卡合後,傳動齒輪1781往既定方向旋轉時,一方面驅動側凸緣1963連動於傳動齒輪1781而旋轉,另一方面如前述般於光鼓單元1969產生H方向的推力。透過此推力,非驅動側凸緣1964與光鼓滑動部1971g抵接而往光鼓單元1969的H方向的移動被限制。
如示於圖65,軸承構件1973被框體構件1971支撐。於框體構件1971,為和軸承構件1973的定位部的圓筒部19710b,被突出於光鼓單元1969側而設置。於軸承構件1973,為和框體構件1971的定位部之圓筒部19730r,被突出於光鼓單元1969側而設置。
圓筒部19710b的內周面19710d,被以圓弧形狀而形成,且圓弧之中心被設於與光鼓旋轉軸線L1一致的位置。此外,圓筒部19730r的外周面19730b被以圓弧形狀而形成,且圓弧之中心設於與光鼓旋轉軸線L1一致的位置。另一方面,圓筒部19710b的外周面19710c,雖被以圓弧面形狀而形成,惟圓弧面之中心軸L19(與齒輪1902的旋轉軸線L19同軸)與光鼓旋轉軸線L1平行且被以同軸設於無偏差的位置。換言之,圓筒部19710b的外周面19710c,被設於相對於內周面19710d偏心的位置。
圓筒部19710b的外周面19710c,將齒輪1902支撐為能以旋轉軸線L19為中心進行旋轉。齒輪1902,為大致圓筒形狀,以圓筒的旋轉軸線L19為中心,在內周部設置內齒齒輪部1902a,在外周部設置作為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外齒齒輪部1902b。內齒齒輪部1902a為正齒,外齒齒輪部1902b為扭角α1的斜齒,和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1963d的齒數為相同。再者,於齒輪1902的一端側設置支撐部1902c,於另一端側設置圓筒部1902d。支撐部1902c,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9比外齒齒輪部1902b及內齒齒輪部1902a突出於與光鼓1962相反方向(J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圓筒部1902d,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9比外齒齒輪部1902b及內齒齒輪部1902a突出於光鼓19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
如示於圖66,支撐部1902c的內周面(被支撐部),卡合於圓筒部19710b的外周面19710c,齒輪1902,被框體構件1971支撐為能以旋轉軸線L19為中心進行旋轉。此外,圓筒部19730r的外周面19730b,卡合於圓筒部19710b的內周面19710d,軸承構件1973被框體構件1971支撐定位。驅動側凸緣1963,貫通齒輪1902的內周部而設置於清潔框體1960a。驅動側凸緣1963,如同實施例17般,突起1963g被透過軸承構件1973支撐為能以旋轉軸線L1進行旋轉。
此外,如以圖67示出,驅動側凸緣1963的內部齒輪部1963f為正齒,和齒輪1902的內齒齒輪部1902a的齒數為同數。齒輪1902、內齒齒輪部1902a被設置為嵌入於內部齒輪部1963f,在旋轉方向上,內齒齒輪部1902a與內部齒輪部1963f的齒面彼此卡合。亦即,內齒齒輪部1902a與內部齒輪部1963f,嚙合為可傳遞旋轉驅動力。
如前述般,框體構件1971的圓筒部19710b的外周面19710c,被設於相對於內周面19710d偏心的位置。為此,被以外周面19710c支撐的齒輪1902,在相對於被經由軸承構件1973支撐於內周面19710d的驅動側凸緣1963偏心的位置進行卡合。亦即,齒輪1902與驅動側凸緣1963,被配置為彼此的旋轉軸線L19與旋轉軸線L1平行且能以非同軸的狀態進行旋轉,此外可彼此傳遞旋轉驅動力。另外,圖67中,將旋轉軸線L19與旋轉軸線L1的位置,分別以延伸於左右的水平點劃線與延伸於上下的鉛直點劃線的交點進行表示,可確認對應於旋轉軸線L19的水平點劃線與對應於旋轉軸線L1的水平點劃線的偏差。此外,齒輪1902亦可稱為被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於驅動側凸緣1963的非同軸旋轉構件。 <往光鼓單元1969的驅動力傳遞>
接著,針對往光鼓單元1969的驅動力傳遞,利用圖68、圖69進行說明。圖68,為針對光鼓單元1969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旋轉軸線L1的截面。圖69,為針對光鼓單元1969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為針對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且通過內部齒輪部1963f的截面沿著J方向觀看時的截面圖。
如以圖68示出,如同實施例17,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81d,和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2齒輪部1963d嚙合。此外,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和齒輪1902的外齒齒輪部(第1齒輪部)1902b嚙合;齒輪1902的內齒齒輪部1902a,和驅動側凸緣1963的內部齒輪部1963f嚙合。
如示於圖69,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箭頭I方向,使得因外齒齒輪部1902b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嚙合而承受驅動力使得齒輪1902,以旋轉軸線L19為中心往箭頭KW方向旋轉。此時,內齒齒輪部1902a,和驅動側凸緣1963的內部齒輪部1963f在旋轉方向上卡合,將驅動力往驅動側凸緣1963傳遞。據此,驅動側凸緣1963,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往箭頭K方向旋轉。
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箭頭I方向,使得外齒齒輪部1902b因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嚙合而承受朝往箭頭H方向(圖68參照)之推力。為此,如以圖68示出,齒輪1902往箭頭H方向移動,圓筒部1902d抵接於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2齒輪部1963d的端面,齒輪1902的箭頭H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停止)。
另一方面,傳動齒輪1781,因與外齒齒輪部1902b的嚙合而承受推力而往箭頭J方向移動。並且,如同實施例17,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移動至與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2齒輪部1963d卡合的平衡的位置,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移動停止。
此平衡狀態下,外齒齒輪部(第1齒輪部)1902b從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承受驅動力FD。齒輪1902可視為剛體,故此驅動力FD成為因內齒齒輪部1902a與內部齒輪部1963f的嚙合(卡合)而往驅動側凸緣1963傳遞的狀態。亦即,驅動側凸緣1963,成為經由齒輪1902承受驅動力FD的狀態。再者,驅動側凸緣1963,成為第2齒輪部1963d從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承受了限制力(制動力)FB的狀態。並且,第2齒輪部1963d的齒,成為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1902b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狀態。因此,光鼓單元1969(光鼓1962、驅動側凸緣1963及齒輪1902),被以無齒隙狀態而驅動。為此,使用本實施例的構成,亦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
另外,緊接著傳動齒輪1781的旋轉開始後,有時亦因第2齒輪部1963d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使得驅動側凸緣1963旋轉於K方向,齒輪1902因內齒齒輪部1902a與內部齒輪部1963f的嚙合而被予以往KW方向旋轉。此情況下,亦在傳動齒輪1781不斷移動於J方向的過程中,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和外齒齒輪部1902b嚙合,最後往上述的平衡狀態轉移。
如此般,本實施例中,外齒齒輪部1902b(第1齒輪部)的旋轉軸線L19與第2齒輪部1963d的旋轉軸線L1,非同軸而為平行。並且,平衡狀態下,於齒輪1902存在以下的(i)~(iii)的部分。(i)輸入部:外齒齒輪部1902b之中與至少傳動齒輪1781嚙合的部分(第1齒輪部的至少一部分)、(ii)傳遞部:往驅動側凸緣1963傳遞驅動力的內齒齒輪部1902a之中的與內部齒輪部1963f嚙合的部分、(iii)輸出部:(i)輸入部與(ii)輸出部之間的部分。並且,齒輪1902的(i)~(iii)的部分,在K方向上實質上為剛體,故此等一體地沿著K方向而移動。因此,平衡狀態下,齒輪1902的(i)~(iii)的部分與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2齒輪部1963d,在K方向(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上一體地移動。為此,於驅動側凸緣1963,作用與驅動力FD對應之力及限制力FB,實現以無齒隙狀態的驅動,獲得與驅動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此表示只要為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旋轉軸線與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在平衡狀態下可一體地移動於K方向的構成即可,可不為如上述的實施例1~18般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平時被一體地固定於驅動側凸緣1963的構成。
此外,本實施例中,示出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的旋轉軸線與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的旋轉軸線非同軸的構成的一例。亦即,示出一面使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1963d)的旋轉軸線與驅動側凸緣(1963)的旋轉軸線(L1)為同軸一面使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1902b)的旋轉軸線與驅動側凸緣(1963)的旋轉軸線(L1)非同軸之例。具體而言,作成為在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於驅動側凸緣1963的作為非同軸旋轉構件的齒輪1902設置第1齒輪部(1902b)的構成。然而,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的旋轉軸線與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的旋轉軸線非同軸的構成,不限於如此的構成。
例如,作為其他例,亦可作成為一面使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的旋轉軸線與驅動側凸緣的旋轉軸線為同軸,一面使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的旋轉軸線與驅動側凸緣的旋轉軸線非同軸的構成。此構成的情況下,具體而言,作成為在驅動側凸緣設置第1齒輪部並在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於驅動側凸緣的非同軸旋轉構件設置第2齒輪部的構成。作為更具體的構成之例,可作成為以下構成:於實施例17的驅動側凸緣1763,第1齒輪部1763c按原樣留著,且在第2齒輪部1763d的位置將具備第2齒輪部的齒輪1902如同本實施例般進行配置。
作為再其他例,亦可作成為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的旋轉軸線、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的旋轉軸線及驅動側凸緣的旋轉軸線彼此非同軸的構成。此構成的情況下,具體而言,作成為以下構成:在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於驅動側凸緣的第1非同軸旋轉構件設置第1齒輪部,且在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於驅動側凸緣並以與第1非同軸旋轉構件非同軸地旋轉的第2非同軸旋轉構件設置第2齒輪部。作為更具體的構成之例,作成為以下構成即可:於實施例17的驅動側凸緣1763,在第1齒輪部1763c的位置將具備第1齒輪部的齒輪1902與本實施例同樣地配置,在第2齒輪部1763d的位置將具備第2齒輪部的齒輪1902與本實施例同樣地配置。
另外,驅動側凸緣1963與非同軸旋轉構件(齒輪1902)的可傳遞驅動力的連接構成,不限於如內齒齒輪部1902a與內部齒輪部1963f的正齒齒輪的嚙合構成。例如,亦可作成為透過斜齒齒輪、配置於圓周方向的複數個突起之可傳遞驅動力的連接構成。此外,亦可將十字滑塊聯軸器(在實施例19的變形例2詳述)等的非同軸驅動力傳遞聯軸器,作成為驅動側凸緣1963與非同軸旋轉構件(齒輪1902)的可傳遞驅動力的連接構成。 <實施例19的變形例1>
在上述的實施例19,針對驅動側凸緣1963的內部齒輪部1963f與齒輪1902的內齒齒輪部1902a齒數相同並以一體而旋轉的構成進行了說明,惟在本變形例中,說明驅動側凸緣1963與齒輪1902的轉數不同的構成。圖70,為清潔單元1960的驅動側部分的分解透視圖。圖71,為針對光鼓單元1969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為針對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且通過內部齒輪部1963f的截面沿著J方向觀看時的截面圖。
代替前述的構成的齒輪1902,作為非同軸旋轉構件而設置齒輪1903,代替驅動側凸緣1963,設置驅動側凸緣1963。如同前述的構成,齒輪1903被清潔框體1971的圓筒部1971b的外周面1971c可旋轉地支撐,驅動側凸緣1963貫通齒輪1903而被軸承構件1973可旋轉地支撐。
如示於圖71,齒輪1903的內齒齒輪部1903a,相對於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1齒輪部1963c被構成為大,比前述的構成更大地偏心。另外,於圖71,將旋轉軸線L19與旋轉軸線L1的位置,分別以延伸於左右的水平點劃線與延伸於上下的鉛直點劃線的交點而表示。
平衡狀態下,齒輪1903的與至少外齒齒輪部1903b的傳動齒輪1781嚙合的部分(第1齒輪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齒輪部1963d,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上一體地移動。為此,獲得和前述的實施例19同樣的功效。
另外,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1齒輪部1963c與齒輪1903的內齒齒輪部1903a被以正齒齒輪而構成,惟只要為可容許彼此的偏心的構成即能以斜齒齒輪而構成。 <實施例19的變形例2>
針對使用十字滑塊聯軸器的構成作為非同軸旋轉構件與驅動側凸緣1963之間的驅動力傳遞構成進行說明。圖72,為光鼓單元1969的局部透視圖。如示於圖72,驅動凸緣1963,以光鼓旋轉軸線L1為中心,具備齒輪部1963d、突起1963g、小徑部1963e、凸緣部1963h。
小徑部1963e,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光鼓旋轉軸線L1比齒輪部1963c突出於與光鼓1962相反側(J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於小徑部1963e,設有凹於光鼓19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的凹部1963r。凹部1963r之側面部1963s,具有平行於光鼓旋轉軸線L1方向的平面形狀,被夾著光鼓旋轉軸線L1分別配置於等間隔的位置。此外,凹部1963r,被在與光鼓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上夾著小徑部1963g設置於對稱位置2處。
突起1963g,為圓筒形狀,被沿著光鼓旋轉軸線L1比小徑部1963e突出於與光鼓1962相反方向(J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
凸緣部1963h,為具有光鼓1962的直徑或其以上的徑長的薄的圓盤形狀,被設於齒輪部1963d的光鼓19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齒輪部1963d,如同實施例17般,為扭角α2的斜齒。
此外,光鼓單元1969,具有具備之後詳述的作為第1齒輪部的齒輪部1904c的齒輪1904及從動聯軸1905。
接著,針對清潔單元的構成使用圖73進行說明。圖73,為清潔單元的驅動側的分解透視圖,(a)為從驅動側朝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b)為從非驅動側朝驅動側觀看時的圖。如示於圖73(a)、(b),軸承構件1973被框體構件1971支撐。於框體構件1971之側面,設有為和軸承構件1973的定位部之孔1971d,孔1971d,被以圓弧形狀而形成,且設於圓弧之中心與光鼓旋轉軸線L1一致的位置。此外,於框體構件1971,圓筒部1971b被突出於H方向上靠下游而設置。圓筒部1971b的內周面1971c為圓弧面形狀,圓弧面之中心線L19設於與光鼓旋轉軸線L1非同軸惟成為平行的位置。換言之,孔1971d,設於相對於內周面1971c偏心的位置。
於圓筒部1971b的內周面1971c,可旋轉地支撐作為非同軸旋轉構件的齒輪1904。齒輪1904,為大致圓筒形狀,以圓筒的軸線為中心,以同軸具備貫通孔1904a、外周的作為第1齒輪部的齒輪部1904c、圓筒部1904d。齒輪部1904c,為扭角α1的斜齒。從齒輪1904之側面,凸部1904b被突出於H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置。
使齒輪1904的旋轉軸線為齒輪旋轉軸線L19時,凸部1904b之側面部1904e、1904f具有平行於齒輪旋轉軸線L19方向的平面形狀,被夾著齒輪旋轉軸線L19而分別配置於等間隔的位置。再者,凸部1904b,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具有不從齒輪部1904c的齒根部突出的圓弧形狀。此外,凸部1904b,在與齒輪旋轉軸線1901正交的方向上被夾著貫通孔1904a而設置於對稱位置2處。圓筒部1904d,突出於J方向上靠下游側。圓筒部1904d,嵌入於框體構件1971的圓筒部1971b的內周面1971c,使得齒輪1904被框體構件1971可旋轉地支撐。
於齒輪1904的H方向上靠下游側,設置從動聯軸1905。從動聯軸1905,為大致圓筒形狀,以圓筒形狀的軸線為中心,以同軸具備貫通孔1905a、圓筒部1905d。於圓筒部1905d的H方向上靠下游側,凸部1905b被突出於H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置。此外,於圓筒部1905d的J方向上靠下游側,凹部1905c被凹於H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置。凸部1905b,具有以圓筒形狀的軸線為中心而與凹部1963r之側面部1963s等間隔的平行的面;凹部1905c,具有以圓筒形狀的軸線為中心而與凸部1904b之側面部1904e、1904f等間隔的平行的面;凸部1905b及凹部1905c,被以圓筒形狀的軸線為中心而配置於正交方向。
齒輪1904的凸部1904b在圓筒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嵌入於從動聯軸1905的凹部1905c,凸部1904b在凹部1905c內可移動(滑動)於190Y方向(圖73(b)參照)。190Y方向,為平行於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面的方向。此外,凸部1904b可將繞旋轉軸線L1使從動聯軸1905轉動的驅動力往凹部1905c傳遞。
再者,驅動凸緣1963的突起1963g貫通從動聯軸1905的貫通孔1905a及齒輪1904的貫通孔1904a。此處,貫通孔1905a、貫通孔1904a的徑向的大小,相對於突起1963g的外徑設定為充分大。
此外,從動聯軸1905的凸部1905b以旋轉軸線L1的方向嵌入於驅動凸緣1963的凹部1963r,凸部1905b在凹部1963r內可移動(滑動)於190X方向。190X方向,為平行於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面的方向,為沿著旋轉軸線L1觀看時與190Y方向正交的方向。此外,凸部1905b,可將繞旋轉軸線L1使驅動凸緣1963轉動之驅動力往凹部1963r傳遞。
突起1963g頂端,如同實施例17般,被光鼓軸承構件1973可旋轉地支撐。
如前述般,框體構件1971的圓筒部1971b的內周面1971c,被相對於孔1971d配置為偏心。為此,被內周面1971c支撐的齒輪1904和在與孔1971d同軸上被支撐的驅動側凸緣1963,分別在偏心的位置被可旋轉地旋轉支撐。
接著,針對和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利用圖74、圖75進行說明。圖74,為針對與傳動齒輪1781嚙合之光鼓單元1969進行繪示的圖,為從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觀看時的圖。圖75(a)~(e),為針對光鼓單元1969與傳動齒輪178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為針對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且通過齒輪1904的凸部1904b的截面沿著H方向觀看時的截面圖。另外,圖75中,雖將旋轉軸線L19的位置以延伸於左右的水平點劃線與延伸於上下的鉛直點劃線的交點表示,惟在另一方面,旋轉軸線L1的位置,為示為圓形的突起1963g之中心,故為了圖的簡略化,省略了記載。此外,示於圖75的從動聯軸1905上的黑圈,為指示從動聯軸1905的特定的部分之標記,為了使從動聯軸1905的旋轉相位易於理解而記載。
如示於圖74,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1781d,和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2齒輪部1963d卡合,第1主體齒輪部81c與齒輪1904(第1齒輪部)卡合。
如以圖75(a)~(e)示出,傳動齒輪1781往I方向旋轉,使得驅動力從傳動齒輪1781傳遞於齒輪部1904c(第1齒輪部),齒輪1904以齒輪旋轉軸線L19為中心往KW方向旋轉。並且傳動齒輪1781的驅動力,經由與齒輪1904卡合的從動聯軸1905,傳遞至驅動凸緣1963,使驅動凸緣1963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旋轉於K方向(圖72參照)。
隨著齒輪1904及光鼓單元1969旋轉,從動聯軸1905因凸部1905b(圖74參照)在驅動側凸緣1963的凹部1963r內移動而相對於驅動凸緣1963移動於190X方向。再者,齒輪1904,因凸部1904b在凹部1905c內移動而相對於從動聯軸1905移動於190Y方向。據此,齒輪1904(旋轉軸線L19)與驅動側凸緣1963(旋轉軸線L1),可在保持偏心的位置(非同軸且平行的狀態)之下,傳遞用於在齒輪1904與驅動側凸緣1963之間旋轉的驅動力。
並且,透過與實施例19同樣的作用,傳動齒輪1781往平衡位置移動,成為平衡狀態。在平衡狀態,傳動齒輪1781,在第2齒輪部1963d承受限制力FB,將對應於齒輪1904的齒輪部1904c(第1齒輪部)承受的驅動力FD的力,經由從動聯軸1905而在側面部1963s承受。並且,第2齒輪部1963d的齒,成為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1904c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狀態。為此,成為無齒隙狀態,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
如以上說明,依實施例19、實施例19的變形例1及實施例19的變形例2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第1齒輪部的第1斜齒(第1突起)、第2齒輪部的第2斜齒(第2突起)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20]
接著,針對實施例20,使用圖76、圖77、圖78、圖79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7,在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外齒部2002b)僅於一部分的區域與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2063d)的旋轉軸線(L1)以同軸而轉動方面不同。或者,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7,可謂第1齒輪部(外齒部2002b)的移動非被僅利用以一個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而構成。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光鼓單元2069>
圖76,為光鼓單元2069的局部透視圖。圖77,為清潔單元2060及光鼓單元2069的驅動側的分解透視圖。圖78,為在清潔單元2060的驅動側凸緣2063的齒輪部2063f的位置的截面圖。
如示於圖76,驅動側凸緣2063,以光鼓旋轉軸線L1為中心,具備齒輪部2063f、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2063d、突起2063g、小徑部2063e、凸緣部2063h。齒輪部2063f,為和齒形帶對應的滑輪形狀。
突起2063g,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光鼓旋轉軸線L1比齒輪部2063f突出於與光鼓2062側相反方向(J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小徑部2063e,為齒輪部2063f的直徑以上且第2齒輪部2063d的直徑以下的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光鼓旋轉軸線L1比齒輪部2063f設於光鼓20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第2齒輪部2063d,如同實施例17般,為扭角α2的斜齒,被設於小徑部2063e的光鼓20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凸緣部2063h,為具有光鼓2062的直徑或其以上的徑長的薄的圓盤形狀,被設於第2齒輪部2063d的光鼓20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
如示於圖77,光鼓單元2069進一步具有帶子2002(參照圖77等)。帶子2002,在外周部具備作為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外齒部2002b,在內周部具備與齒輪部2063f嚙合之內齒部2002a。帶子2002為具有彈性的帶狀的構件。外齒部2002b為扭角α1的斜齒。
接著,針對驅動側的清潔單元2060的構成,利用圖77、圖78進行說明。如以圖77示出,軸承構件2073被框體構件2071支撐。於框體構件2071,設有大致圓筒狀的孔20710a。於軸承構件2073,在相向於孔20710a的位置設有與孔20710a相向的大致圓筒狀的孔20730a。在孔20710a與孔20730a之間,設置滑輪2001。滑輪2001,具有延伸於與旋轉軸線L1平行的軸線的方向的大致圓筒形狀。滑輪2001,在與旋轉軸線L1平行的方向的兩端具備為大致圓筒形狀的突部的被支撐部2001a、2001b,在中央部的周面具備對應於帶子2002的內齒部2002a之為滑輪形狀的齒部2001c。此外,滑輪2001,在被支撐部2001a與齒部2001c之間,具備比齒部2001c大徑的凸緣部2001d。被支撐部2001a、2001b分別被孔20710a與孔20730a可旋轉地支撐,使得滑輪2001能以與旋轉軸線L1平行的旋轉軸線而旋轉。 <光鼓單元2069的支撐構成>
透過軸承構件2073與框體構件2071之光鼓單元2069之中的驅動側凸緣2062與光鼓2062的支撐構成,如同實施例19,故省略說明。另一方面,如示於圖78,光鼓單元2069的帶子2002,在內齒部2002a被嚙合於驅動側凸緣2063的齒輪部2063f與滑輪2001的齒部2001c的狀態下,被滑輪2001與齒輪部2063f支撐。此外,帶子2002,在以皆不接觸於驅動側凸緣2063與滑輪2001中的任一者的部分不會大幅彎曲的方式保持適度的張力的狀態下,被驅動側凸緣2063與滑輪2001支撐。此外,透過驅動側凸緣2063(齒輪部2063f)與滑輪2001(齒部2001c)的旋轉,使得帶子2002可循環移動。 <往光鼓單元2069的驅動力傳遞>
接著,針對和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狀態,利用圖79、圖80進行說明。圖79,為針對光鼓單元2069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為針對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並通過帶子2002的截面沿著J方向觀看時的截面圖;圖80,為針對光鼓單元2069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旋轉軸線L1的截面。
如示於圖79,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箭頭I方向,使得帶子2002的外齒部2002b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卡合,朝為循環移動方向之箭頭KC方向循環移動。隨著帶子2002的循環移動,和帶子2002的內齒部2002a卡合的驅動側凸緣2063的齒輪部2063f往箭頭K方向旋轉。此時,使帶子2002之中與內齒部2002a卡合的部分為轉動部2002R時,轉動部2002R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轉動於K方向。因此,帶子2002的轉動部2002R的循環移動方向KC,和K方向一致。為此,使作為第1齒輪部的外齒部2002b之中含於轉動部2002R的部分為轉動齒輪部2002bR時,轉動齒輪部2002bR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以與驅動側凸緣2063、第2齒輪部2063d同軸而一體地轉動。此外,隨著帶子2002的往KC方向的循環移動,滑輪2001旋轉於箭頭V20方向。
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箭頭I方向,使得外齒部2002b因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嚙合而承受朝往箭頭H方向的推力,帶子2002會傾向移動於箭頭H方向。然而,如以圖80示出,驅動側凸緣2063的小徑部2063e的直徑比齒輪部2063f的直徑大,故帶子2002的端面2002E抵接於小徑部2063e的端面2063eE,帶子2002的往箭頭H方向的移動受到限制(停止)。
另一方面,傳動齒輪1781,因與外齒部2002b的嚙合而承受推力而往箭頭J方向移動。並且,如同實施例17,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移動至與驅動側凸緣1963的第2齒輪部2063d卡合的平衡的位置,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移動停止。開始傳動齒輪1781的驅動後至傳動齒輪1781到達於平衡位置為止的第1齒輪部(外齒部2002b)及第2齒輪部2063d的動作、作用,如同實施例19。
此平衡狀態下,外齒部(第1齒輪部)2002b的轉動齒輪部2002bR從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承受驅動力FD。帶子2002的轉動部2002R可視為剛體,故此驅動力FD因內齒部2002a與齒輪部2063f的嚙合(卡合)而成為被往驅動側凸緣2063傳遞的狀態。亦即,驅動側凸緣2063成為經由帶子2002的轉動部2002R而承受了驅動力FD的狀態。再者,驅動側凸緣2063,成為第2齒輪部2063d從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承受了限制力(制動力)FB的狀態。並且,第2齒輪部2063d的齒,成為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2002b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狀態。因此,光鼓單元2069(光鼓2062、驅動側凸緣2063及帶子2002),被以無齒隙狀態而驅動。為此,使用本實施例的構成,亦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
另外,本實施例中,雖示出將在平衡狀態下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設於帶子2002的構成,惟亦可為將在平衡狀態下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設於與帶子2002同樣地被支撐的帶子的構成。此外,亦可為一面將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設於帶子2002一面將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設於別的帶子的構成。
此外,本實施例中,雖示出於帶子2002具有內齒部2002a、作為第1齒輪部的外齒部2002b的構成,惟不限於此。例如,帶子,亦可為如以實施例18示出的彈性環1801的變形為遵循於驅動側凸緣2063的齒輪及傳動齒輪1781的齒輪的形狀的形狀的帶子。此情況下,使驅動側凸緣2063的齒輪部2063f為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對應的形狀,作成為齒輪部2063f經由帶子而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之構成。此情況下,亦可將齒輪部2063f視為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若帶子覆蓋驅動側凸緣2063的第2齒輪部2063d,且帶子被遵循於第2齒輪部2063d的齒輪形狀而設的情況下,可將第2齒輪部2063d視為承受限制力FB的第2齒輪部。
如以上說明,依本實施例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第1齒輪部的第1斜齒(第1突起)、第2齒輪部的第2斜齒(第2突起)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21]
接著,針對實施例21,利用圖81、圖82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7,在齒輪部的齒的突出方向方面不同。亦即,在實施例17中,各齒輪部(第1齒輪部、第2齒輪部)的齒的突出方向,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而在本實施例中,使齒的突出方向為具有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成分的方向。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驅動側凸緣2163>
圖81,為光鼓單元2169的驅動側部分的局部透視圖。圖82,為針對驅動側凸緣2163以正交於旋轉軸線L1並通過突起部2163d的截面進行了切斷的光鼓單元2169的局部透視圖。如示於圖81,驅動側凸緣2163,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具備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2163c、作為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突起部2163d、突起(被支撐部)2163g、小徑部2163e、凸緣部2163h。
第1齒輪部2163c為扭角α1的斜齒,和實施例17的第1齒輪部1763c實質上為同形狀。突起(被支撐部)2163g,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比第1齒輪部2163c突出於與光鼓2162相反方向(J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突起2163g,和實施例17的突起1763g為實質上同形狀。
小徑部2163e,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比第1齒輪部2163c突出於光鼓21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凸緣部2163h,為具有光鼓2162的直徑或其以上的徑長的薄的圓盤形狀,被設於小徑部2163e的光鼓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
作為第2齒輪部的突起部2163d,由複數個突起(齒)2163dt構成。複數個突起2163dt,被設為和第1齒輪部2163c的齒數同數,被以可與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卡合的形狀而形成。再者,複數個突起(齒)2163dt,為以從凸緣部2163h沿著旋轉軸線L1延伸於朝往與光鼓2162相反側的J方向的方式而突出,且隨著朝往J方向而朝向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的K方向(驅動側凸緣2163的旋轉方向K)的下游側的以扭角α2而扭轉的螺旋狀的突起。亦即,突起(齒)2163dt的從凸緣部2163h的突出方向PD,為至少具有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H方向成分與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之K方向成分的方向。複數個突起2163dt的扭角,為扭角α2。另外,將突起2163dt構成為正齒狀而非斜齒狀的情況下,突出方向PD,具有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H方向成分惟不具有圓周方向(K方向)成分。
此外,複數個突起2163dt,為在側面具有漸開線面部分的漸開線齒形的齒,具有與實施例17的第2齒輪部1763d的第2斜齒(第2突起)1763dt實質上同形狀的部分。為此,突起部2163d,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嚙合而可承受驅動力、限制力FB,作用為和實施例17的第2齒輪部1763d同等的第2齒輪部。
此外,如以圖82示出,複數個突起2163dt,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K上被配置為等間隔。此外,複數個突起2163dt,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被形成為其頂端部從旋轉軸線L1相同距離,且其後端部從小徑部2163e以一定的距離分離。因此,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在複數個突起2163dt的後端部與小徑部2163e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有空間。
即使為如此的驅動側凸緣2163,第2齒輪部2163d的齒(突起2163dt),仍成為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2163c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的反向的狀態。因此,從傳動齒輪1781承受驅動力FD及限制力FB,在維持無齒隙狀態之下被旋轉驅動於K方向,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
另外,本實施例中的驅動側凸緣2163,亦可分為複數個構件而成型,將此等黏合從而製造。此外,亦可將驅動側凸緣2163使用樹脂、金屬等不同的素材而成型。尤其。突起2163dt為相對細的形狀,故有時優選上使用金屬材料。
此外,本實施例,使為第2齒輪部(突起部2163d)的齒的突起2163dt的從凸緣部2163h的突出方向PD,為具有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J方向成分的方向。然而,突出方向PD,亦可為具有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H方向成分的方向。該情況下,凸緣部2163h,至少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突起部2163d)靠H方向上游側。此外,亦可將第2齒輪部,如同實施例17的第2齒輪部1763d般,一面以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形狀的齒而構成,一面將第1齒輪部2163c的齒以突出於具有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成分(H方向成分或J方向成分)的突出方向的突起而形成。或者,亦可將第1齒輪部2163c的齒及第2齒輪部(突起部2163d)的齒,以突出於具有平行於旋轉軸線L1的成分(H方向成分或J方向成分)的突出方向的突起而形成。
如以上說明,依本實施例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等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22]
接著,針對實施例22,利用圖83~圖87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7,在具有可填埋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之間的間隙g的構件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驅動側凸緣2263>
首先,針對驅動側凸緣2263的構成,利用圖83、圖84進行說明。圖83,為光鼓單元2269的驅動側的局部透視圖。圖84,為光鼓單元2269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和旋轉軸線L1正交且通過偏心環2201的截面。驅動側凸緣2263,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具備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2263c、突起部2263d、小徑部2263e、圓筒支撐部2263g;再者,於小徑部2263e安裝有偏心環2201。
第1齒輪部2263c,為扭角α1的斜齒。圓筒支撐部(突起)2263g,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比第1齒輪部2263c突出於與光鼓2262相反方向(J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小徑部2263e,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比第1齒輪部2263c突出於光鼓2262方向(H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突起部(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第2旋轉部)2263d,被利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延伸於半徑方向的複數個突起(第2突起、齒)2263dt而構成,被沿著旋轉軸線L1而設於小徑部2263e的光鼓2262方向(H方向上靠下游側)。複數個突起2263dt,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卡合(嚙合),被以可傳遞驅動力的形狀而形成。具體而言,複數個突起2263dt,為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突起,其頂端,被構成為和第1齒輪部2263c的齒冠圓直徑成為大致相同位置。此外,複數個突起2263dt,和第1齒輪部2263c的齒數為同數,且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K上,被等間隔地配置。如此般,複數個突起2263dt,可和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嚙合而傳遞旋轉驅動力,故在此點上,複數個突起2263dt可謂為第2齒輪,突起部2263d可謂為第2齒輪部。當然突起部2263d,亦可為示於實施例17的第2齒輪部1763d等的齒輪部。
偏心環(中間構件)2201,如示於圖84般,雖為被以內徑部2201a與外徑部2201b而構成的圓筒形狀的構件,惟內徑部2201a與外徑部2201b方面中心位置不同。此外,以內徑部2201a為中心,使外徑部2201b的最突出的部分為厚部2201c,使最靠近的部分為薄部2201d。此外,內徑部2201a,其徑與驅動側凸緣2263的小徑部2263e成為大致同徑。偏心環2201的從旋轉軸線L1的半徑,在厚部2201c的位置為最大的半徑R2201max,在薄部2201d為最小的半徑R2201min。
偏心環2201的內徑部2201a,被驅動側凸緣2263的小徑部2263e可旋轉地支撐。偏心環2201的厚部2201c,在半徑方向上,比驅動側凸緣2263的第1齒輪部2263c與突起部2263d突出。亦即,半徑R2201max,比突起部2263d的最大半徑R2263d及第1齒輪部2263c的齒冠圓的半徑大。
此外,薄部2201d,在半徑方向上,成為比驅動側凸緣2263的第1齒輪部2263c與突起部2263d的凹入的關係。亦即,半徑R2201min,比突起部2263d的最大半徑R2263d及第1齒輪部2263c的齒冠圓的半徑小。亦即,設置薄部2201d,從而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形成設於第1齒輪部2263g與突起部2263d之間的間隙g。再者,半徑R2201min,設定為在後述的第1齒輪部2263c、突起部2263d與傳動齒輪1781卡合的狀態(圖86(b)參照)下薄部2201d不侵入於傳動齒輪1781的齒尖的長度。
如此般,偏心環(中間構件)2201,具有作為用於形成上述的間隙g的部分的薄部2201d與作為填埋間隙g的部分的厚部2201c。並且,偏心環(中間構件)2201繞旋轉軸線L1旋轉從而使薄部2201d與厚部2201c移動,使得可選擇性地形成間隙g(填埋間隙g)。如此般,偏心環(中間構件)2201,可謂繞旋轉軸線L1進行旋轉從而可在形成間隙g的位置與填埋間隙g的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接著,針對光鼓單元2269被組裝於清潔單元2260的狀態,利用圖85進行說明。圖85,為針對光鼓單元2269組裝於清潔單元2260的狀態進行繪示的圖。清潔單元2260的清潔框體2260a,支撐光鼓單元2269。清潔框體2260a,被以框體構件2271與光鼓軸承構件73而構成。於框體構件2271,設有光鼓滑動部2271q。
如同在實施例17說明者,光鼓單元2269的驅動側凸緣2263與傳動齒輪1781卡合後,傳動齒輪1781往既定方向旋轉時,一方面驅動側凸緣2263連動於傳動齒輪1781而旋轉,另一方面如前述般於光鼓單元2269產生H方向的推力。透過此推力,非驅動側凸緣2264與光鼓滑動部2271q進行抵接,使得光鼓單元2269的H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其他清潔單元2260的構成,和實施例17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驅動側凸緣2263與傳動齒輪1781t的卡合>
接著,針對驅動側凸緣2263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利用圖86進行說明。圖86,為驅動側凸緣2263與傳動齒輪1781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和旋轉軸線L1正交並通過偏心環2201的截面,(a)為偏心環2201與傳動齒輪1781接觸瞬間的狀態,(b)為完成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另外,圖86中,為了簡潔,未圖示顯影單元。
如示於圖86(a),偏心環2201的厚部2201c,成為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因重力等的影響而突出於傳動齒輪1781側的狀態。亦即,被配置厚部2201c的部分方面,間隙g被填埋。為此,匣盒沿著裝戴方向M被裝戴時,厚部2201c在中途抵接於傳動齒輪1781。此時,厚部2201c從傳動齒輪1781承受抗匣盒的裝戴的反作用力220F。伴隨匣盒往裝戴方向M的移動,透過反作用力220F,偏心環2201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旋轉於旋轉方向220A方向。並且,匣盒的裝戴完成時,如示於圖86(b),偏心環2201在薄部2201d抵接於傳動齒輪1781的齒尖的狀態下旋轉方向的相位確定。如前述,薄部2201d的厚度,因比驅動側凸緣2263的第1齒輪部2263c與突起部2263d凹入的關係,使得形成間隙g(圖84參照),故偏心環2201與傳動齒輪1781的干涉被迴避。為此,可在偏心環2201不與傳動齒輪1781干涉之下將驅動側凸緣2263移動至裝戴完成位置,第1齒輪部2263c與突起部2263d適切地嚙合於傳動齒輪1781,可傳遞驅動力。並且,如同實施例17的說明,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既定方向時,一方面驅動側凸緣2263連動於傳動齒輪1781而旋轉,另一方面偏心環2201一面維持旋轉方向的相位一面相對於驅動側凸緣2263空轉。另外,驅動時的旋轉方向的無齒隙狀態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本實施例中,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示出配置於第1齒輪部2263c與突起部2263d之間的偏心環2201具有旋轉軸線L1在中心的半徑方向上比第1齒輪部2263c、突起部2263d突出的部分(厚部2201c)的構成。並且,偏心環2201,在驅動側凸緣2263與傳動齒輪1781嚙合的狀態下,將薄部2201d配置於與傳動齒輪1781相向的位置,使得可比第1齒輪部2263c、突起部2263d凹入於半徑方向(減小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據此,驅動側凸緣2263與傳動齒輪1781適切地嚙合,故如同實施例18般,驅動側凸緣2263承受驅動力FD、限制力FB,從而可進行無齒隙狀態下的驅動。
另外,本實施例中,雖示出在偏心環2201各設置1個厚部2201c、薄部2201d的構成,惟亦可作成為設有複數個厚部2201c或複數個薄部2201d的構成。此外,偏心環2201雖被相對於小徑部2263e可轉動地設置,惟亦可為被以旋轉的方式固定於小徑部2263e的構成;此情況下,如示於圖86(b),以在與傳動齒輪1781相向的位置配置薄部2201d的相位而固定即可。
此外,厚部2201c,亦可作成為不填滿間隙g的全區而填埋間隙g的一部分的構成。亦即,為將半徑R2201max設定為比半徑R2263d小且比半徑R2201min大的情況。偏心環2201,無法填埋間隙g,間隙g平時保持被形成的狀態。此情況下,偏心環2201,可謂可在透過作用為用於改變間隙g的大小的構件的薄部2201d形成大的間隙g的位置與透過厚部2201c形成小的間隙g的位置之間進行移動。 <實施例22的變形例>
針對實施例22的變形例,利用圖87進行說明。圖87,為驅動側凸緣2263與傳動齒輪1781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和旋轉軸線L1正交並通過偏心環2202的截面,(a)為緊接著偏心環2202與傳動齒輪1781接觸之前的狀態,(b)為完成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
如示於圖87(a),偏心環(中間構件)2202,為內徑部2202a與外徑部2202b的圓筒形狀,個別的中心位置為大致相同位置。偏心環2202,設於驅動側凸緣2263的小徑部2263e的位置。並且,內徑部2202a的直徑,設定為比驅動側凸緣2263的小徑部2263e的直徑大。外徑部2202b的直徑,設定為比驅動側凸緣2263的第1齒輪部(未圖示)與突起部2263d的齒冠圓直徑(使半徑R2263d為2倍的長度)大。據此,偏心環2202,在內徑部2202a以旋轉方向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被消隙之際在內徑部2202a與小徑部2263e的間隙變寬之側,外徑部2202b比驅動側凸緣2263的第1齒輪部(未圖示)與突起部2263d突出於半徑方向。亦即,偏心環2202的外徑部2202b的從旋轉軸線L1的半徑(距離)的最大值R2201max,比突起部2263d的最大半徑R2263d及第1齒輪部2263c的齒冠圓的半徑大。此外,在內徑部2202a與小徑部2263e的間隙變窄之側,外徑部2202b設定為比驅動側凸緣2263的第1齒輪部(未圖示)與突起部2263d凹入半徑方向的關係。亦即,偏心環2202的外徑部2202b的從旋轉軸線L1的半徑(距離)的最小值R2201min,比突起部2263d的最大半徑R2263d及第1齒輪部2263c的齒冠圓的半徑小。
接著,針對匣盒被裝戴於影像形成裝置之際的動作進行說明。如示於圖87(a),偏心環2202,成為因重力等的影響被朝傳動齒輪1781側消隙的狀態。亦即,在與傳動齒輪1781相向的區域之第1齒輪部(未圖示)與突起部2263d之間的間隙g,被偏心環2202填埋。匣盒被沿著裝戴方向M而裝戴之際,偏心環2202抵接於傳動齒輪1781。並且,匣盒的裝戴進展並移動至裝戴位置時,如示於圖87(b),和偏心環2202的傳動齒輪1781相向的部分和傳動齒輪1781抵接而往朝往旋轉軸線L1的方向移動。此時,外徑部2202b,比第1齒輪部(未圖示)與突起部2263d凹入220B方向。為此,在第1齒輪部(未圖示)與突起部2263d之間形成間隙g。為此,可在偏心環2202不與傳動齒輪1781干涉之下使驅動側凸緣2263移動至裝戴位置,第1齒輪部(未圖示)與突起部2263d可適切地嚙合於傳動齒輪1781。如此般,本變形例中,偏心環(中間構件)2202移動於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使得可取形成間隙g的位置與填埋間隙g的位置。
如以上說明,依本實施例及變形例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的第1斜齒(第1突起)、第2齒輪部(突起部2263d)的第2斜齒(第2突起)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17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23]
接著,針對實施例23,利用圖88~圖91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7,在具有可填埋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之間的間隙g的構件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驅動側凸緣2363>
首先,針對驅動側凸緣2363的構成,利用圖88、圖89進行說明。圖88,為光鼓單元2369的驅動側的局部透視圖。圖89,為驅動側凸緣2363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和旋轉軸線L1正交並通過彈性構件2301的截面。驅動側凸緣2363,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具備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2363c、突起部2363d、小徑部2363e、圓筒支撐部2363g;再者,於小徑部2363e安裝有彈性構件2301。
第1齒輪部2363c,為扭角α1的斜齒。圓筒支撐部(突起)2363g,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比第1齒輪部2363c突出於與光鼓2362相反方向(J方向上靠下游側)而設。小徑部2363e,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比第1齒輪部2363c突出於光鼓2362側(J方向上靠上游側)而設。突起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第2齒輪部、第2旋轉部)2363d,被利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延伸於半徑方向的複數個突起(第2突起、齒)2363dt而構成,被沿著旋轉軸線L1而設於小徑部2363e的光鼓2362側(J方向上靠上游側)。複數個突起2363dt,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卡合(嚙合),被以可傳遞驅動力的形狀而形成。具體而言,複數個突起2263dt,為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的突起,其頂端,被構成為和第1齒輪部2363c的齒冠圓直徑成為大致相同位置。此外,複數個突起2363dt,和第1齒輪部2363c的齒數為同數,且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K上,被等間隔地配置。如此般,複數個突起2363dt,可和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嚙合而傳遞旋轉驅動力,故在此點上,複數個突起2363dt可謂為第2齒輪,突起部2363d可謂為第2齒輪部。當然突起部2363d,亦可為示於實施例17的第2齒輪部1763d等的齒輪部。
彈性構件(中間構件)2301,如示於圖89般,為大致圓筒形狀,被以內徑部2301a與外徑部2301b構成。內徑部2301a的直徑,設定為驅動側凸緣2363的小徑部2363e的直徑以下。此外,外徑部2301b的半徑,設定為比驅動側凸緣2363的第1齒輪部2363c、突起部2363d的齒冠圓半徑大。彈性構件2301,以海綿、橡膠等的可彈性變形的素材而形成。彈性構件(中間構件)2301,為填埋第1齒輪部2363c與突起部2363d之間的間隙g的構件。
驅動側凸緣2363與彈性構件2301,被小徑部2363e以將內徑部2301a緊固的狀態而支撐。另外,將對小徑部2363e的緊固設定為寬鬆,可容易地相對進行旋轉仍不會對應用產生影響,故可為任意的設定。此外,彈性構件2301,如前述般,外徑部2301b在半徑方面比第1齒輪部2363c、突起部2363d大,故成為外徑部2301b比第1齒輪部2363c、突起部2363d在半徑方向上突出的狀態。
接著,針對光鼓單元2369被組裝於清潔單元2360的狀態,利用圖90進行說明。圖90,為針對光鼓單元2369組裝於清潔單元2360的狀態進行繪示的圖。清潔單元2360的清潔框體2360a,支撐光鼓單元2369。清潔框體2360a,被以框體構件2371與光鼓軸承構件73而構成。於框體構件2371,設有光鼓滑動部2371q。
如同在實施例17說明者,光鼓單元2369的驅動側凸緣2363與傳動齒輪1781卡合後,傳動齒輪1781往既定方向旋轉時,一方面驅動側凸緣2363連動於傳動齒輪1781而旋轉,另一方面,如前述般,於光鼓單元2369產生H方向的推力,由於此推力使得非驅動光鼓凸緣2364與光鼓滑動部2271q抵接而限制光鼓單元2269的H方向的移動。其他清潔單元2360的構成,和實施例17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驅動側凸緣2363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
接著,針對驅動側凸緣2363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利用圖91進行說明。圖91,為驅動側凸緣2363與傳動齒輪1781的截面圖,該截面為和旋轉軸線L1正交並通過偏心環2201的截面,(a)為彈性構件2301與傳動齒輪1781接觸瞬間的狀態,(b)為完成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另外,圖91中,為了簡潔,未圖示顯影單元。
如示於圖91(a),彈性構件2301的外徑部2301b,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成為突出於傳動齒輪1781側的狀態。亦即,彈性構件2301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R2301n,比突起部2263d的最大半徑R2263d及第1齒輪部2263c的齒冠圓的半徑大。為此,匣盒被沿著裝戴方向M而裝戴時,變成彈性構件2301的外徑部2301在中途接觸於傳動齒輪1781。並且,匣盒的裝戴完成時,如示於圖91(b),彈性構件2301因與傳動齒輪1781的干涉而被沿著傳動齒輪1781的形狀而壓縮變形,形成間隙g。為此,驅動側凸緣2363,於彈性構件2301的變形部2301c,第1齒輪部2363c(圖88)與突起部2363d(圖88)比彈性構件2301突出。亦即,彈性構件2301的變形部2301c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R2301c,比突起部2263d的最大半徑R2263及第1齒輪部2263c的齒冠圓的半徑小。此外,因彈性構件2301發生彈性變形,從而可使驅動側凸緣2363移動至裝戴位置,第1齒輪部2363c與突起部2363d和傳動齒輪1781適切地嚙合,變得可傳遞驅動力。
並且,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I方向時,驅動側凸緣2363旋轉於K方向,遵循之,彈性構件2301亦旋轉。彈性構件2301,伴隨驅動側凸緣2363的旋轉,彈性構件2301的未變形部2301d侵入於傳動齒輪1781時,遵循於傳動齒輪1781的形狀而變形。並且,驅動側凸緣2363進一步旋轉而被從與傳動齒輪1781的干涉狀態解放,使得變形部2301c的形狀復原。彈性構件2301反覆以上的狀態。據此,驅動側凸緣2363與傳動齒輪1781適切地嚙合而可傳遞驅動力。其結果,如同實施例18,驅動側凸緣2363承受驅動力FD、限制力FB而可進行無齒隙狀態下的驅動。另外,小徑部2363e與內徑部2301a相對地旋轉的情況下,彈性構件2301,亦因傳動齒輪1781而被旋轉,故成為同樣的狀態。
本實施例中,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示出配置於第1齒輪部2363c與突起部2363d之間的彈性構件2301具有旋轉軸線L1在中心的半徑方向上比第1齒輪部2363c、突起部2363d突出的部分的構成。並且,彈性構件2301,可因變形而比第1齒輪部2363c、突起部2363d凹入於半徑方向(可減小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亦即,彈性構件2301可取填埋間隙g的狀態與形成間隙g的狀態。據此,可達成驅動側凸緣2363與傳動齒輪1781適切地嚙合,亦可達成驅動側凸緣2363承受驅動力FD、限制力FB而在無齒隙狀態下進行驅動。
另外,本實施例中,彈性構件2301,雖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設為覆蓋小徑部2363e的全周,惟亦可局部地設置。此外,本實施例中,裝戴於裝置主體A前的狀態下彈性構件2301的外徑部2301b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在圓周方向上為固定(在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觀看時正圓形狀)。然而,外徑部2301b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亦可在圓周方向上為不均勻。
本實施例中,示出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第1齒輪部2363c與突起部2363d之間的構件為彈性構件2301之例。然而,配置於第1齒輪部2363c與突起部2363d之間的構件,亦可為可動的構件。此情況下,可動的構件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R為可變,能以驅動側凸緣2363與傳動齒輪1781可適切地嚙合的方式使半徑R比突起部2263d的最大半徑R2363及第1齒輪部2263c的齒冠圓的半徑小的構成即可。如以上說明,依本實施例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驅動側凸緣的第1齒輪部的第1斜齒(第1突起)、第2齒輪部(突起部2363d)的第2斜齒(第2突起)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17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24]
接著,針對實施例24,利用圖92~圖99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比起實施例17,在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在具有齒隙的狀態下被連結方面及或在可解除第1齒輪部與第2齒輪部的連結的方面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
首先,針對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構成,利用圖92、圖93進行說明。圖92,為針對清潔單元2460從顯影單元側沿著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而觀看時的側面圖。圖93,為清潔單元2460及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驅動側的分解透視圖,(a)示出從驅動側觀看時的狀態,(b)示出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狀態。
如示於圖92,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被以第1齒輪2401、第2齒輪2402、壓縮彈簧2403構成,設有用於予以作用為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光鼓軸承單元2408。此外,如示於圖93,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沿著旋轉軸線L1從光鼓2462側朝J方向上靠下游側依第2齒輪2402、壓縮彈簧2403、第1齒輪2401的順序而配置構件。
第1齒輪2401,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以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2401a、圓筒部2401b、軸部2401d、棘輪部2401e、圓筒部2401f而構成。第1齒輪部2401a,具有扭角α1的斜齒(突起),為和實施例17的第1齒輪部1763c同形狀的齒輪部。圓筒部2401b,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方向比從第1齒輪部2401a的光鼓2462分離之側(J方向上靠下游側)的端部突出而設。圓筒部2401b,孔部2401b1被沿著旋轉軸線L1設於旋轉軸線L1中心。此外,於圓筒部2401b的突出方向(J方向上靠下游側)的頂端,設有大致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端面2401b2。軸部2401d,為大致圓筒形狀,沿著旋轉軸線L1方向,比第1齒輪部2401a的光鼓24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的端部突出。棘輪部2401e,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上被以複數個凹凸斜面而形成,被配置為從第1齒輪部2401a的光鼓2462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的端部突出。圓筒部2401f,為大致圓筒形狀,被設為成為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在比棘輪部2401e內側且比軸部2401d外側的關係。此外,圓筒部2401f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端面,被設為成為比棘輪部2401e凹入的位置(J方向上靠下游側)。
第2齒輪2402,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被以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2402a、孔部2402b、棘輪部2402c、圓筒部2402d而構成。第2齒輪部2402a,具有扭角α2的斜齒(突起),齒數與第1齒輪部2401a同數,為和實施例17的第2齒輪部1763d同形狀的齒輪部。孔部2402b,為設於第2齒輪2402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貫通孔,於第1齒輪部2401a的軸部2401d設定可旋轉且移動的孔徑。棘輪部2402c,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上被以複數個凹凸斜面而形成,被配置為從第2齒輪部2402a的光鼓2462分離之側(J方向上靠下游側)的端部突出。圓筒部2402d,為大致圓筒形狀,被設為成為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上在比棘輪部2402c內側且比孔部2402b外側的關係。此外,圓筒部2402d的旋轉軸線L1方向的端面,被設為成為比棘輪部2402c凹入的位置(J方向上靠上游側)。壓縮彈簧2403的內徑,比第1齒輪2401的圓筒部2401f的外徑及第2齒輪2402的圓筒部2402d的外徑大。 <光鼓軸承單元2408>
接著,針對光鼓軸承單元2408,利用圖94進行說明。圖94,為光鼓軸承單元2408的分解透視圖,(a)示出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狀態,(b)示出從驅動側觀看時的狀態。如示於圖94(a),光鼓軸承單元2408,由光鼓軸承構件2473、可動構件2404、拉伸彈簧2405、鉤構件2406、鉤銷2407構成。
光鼓軸承構件2473,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設有往非驅動側(H方向上靠下游側)延伸的支撐軸2473i,於第1齒輪2401的孔部2401b1設定可旋轉且可移動的軸徑。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的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面,在比旋轉軸線L1靠可動構件2404(後述)的可動方向24A下游側設有銷孔2473j。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在比旋轉軸線L1靠可動構件2404的可動方向24A上游側且相向於支撐軸2473i的位置,設有可動構件2404(後述)的往可動方向24A方向的孔部2473k。
可動構件2404,為大致U字狀,使U字狀的底邊部分為被按壓面2404a時,具有從被按壓面2404a的兩端大致垂直於被按壓面2404a地延伸的突出部2404d。於突出部2404d的頂端內側,設有分別相向的溝部240e。從突出部2404d的根部附近至被按壓面2404a,旋轉軸線L1方向的厚度相對於頂端側變厚,作成為以斜面2404c連接該厚度的差之形狀。另外,使厚度大之側的面為厚度面2404b,使厚度小之側的面為薄面2404f。此外,薄面2404f的厚度為大致相同的厚度。
拉伸彈簧2405,在彈簧的兩端設有掛鉤部2405a。鉤構件2406,由大致I字狀的軀幹部2406a與從軀幹部2406a之中央突出而設的鉤部2406b構成。鉤銷2407,由大致圓筒形狀的軀幹部2407a與設於軀幹部2407a的頂端的鉤部2407b構成。 <光鼓軸承單元2408的組裝>
接著,針對光鼓軸承單元2408的組裝進行說明。如示於圖94(b),可動構件2404,可相對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將突出部2404d插入於孔部2473k從而被組裝。另外,此插入方向為可動構件2404的可動方向240A。之後,如示於圖93(b),鉤構件2406,相對於可動構件2404將軀幹部2406a的兩端卡合並固定於溝部2404e(圖94(a)參照)從而被組裝。固定方法,可為推入、黏合等任意的手段。此外,如示於圖94(a),鉤銷2407,相對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將軀幹部2407a插入並固定於銷孔2473j從而被組裝。固定方法,可為推入、黏合等任意的手段。並且,拉伸彈簧2405,相對於鉤構件2406與鉤銷2407使掛鉤部2406a分別掛於鉤部2406與鉤部2407b從而被組裝。根據以上,被組裝為如示於圖93的光鼓軸承單元2408。可動構件2404,在組裝於光鼓軸承單元2408之際,透過拉伸彈簧2405成為被朝與可動方向2404相反方向賦能的狀態。 <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組裝>
接著,針對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組裝,利用圖95進行說明。圖95,為清潔單元2460的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附近的局部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旋轉軸線L1的截面。如示於圖95,第2齒輪2402被固定於光鼓2462的端部。第1齒輪2401,相對於第2齒輪2402,軸部2401d被孔部2402b可旋轉且可移動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地支撐。再者,第1齒輪2401,相對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孔部2401b1被支撐軸2473i可旋轉且可移動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地支撐。壓縮彈簧2403,相對於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兩端被圓筒部2401f與圓筒部2402d分別支撐且被壓縮而組裝。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因壓縮彈簧2403的賦能力而成為沿著旋轉軸線L1被朝彼此分離的方向賦能的狀態。為此,第1齒輪2401,被以壓縮彈簧2403的賦能力朝J方向上靠下游側賦能,成為第1齒輪2401的端面2401b2抵接於可動構件2404的狀態。 <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的連結、連結解除動作>
接著,針對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的連結、連結解除動作,利用圖96與圖97進行說明。圖96,為針對清潔單元2460沿著旋轉軸線L1從驅動側觀看時的圖,(a)示出外力未作用於可動構件2404的狀態,(b)示出可動構件2404被往可動方向240A按壓的狀態。圖97,為清潔單元2460的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附近的局部截面圖,該截面,為包含旋轉軸線L1的截面,(a)示出外力未作用於可動構件2404的狀態,(b)示出可動構件2404被往可動方向240A按壓的狀態。
如示於圖96(a),外力未作用於可動構件2404的情況下,透過拉伸彈簧2405(圖93、圖94參照)被朝與可動方向240A相反方向賦能,從光鼓軸承構件2473突出的狀態(連結解除狀態)被維持。另一方面,如示於圖96(b),可動構件2404,外力240F被往可動方向240A施加於被按壓部2404a時,抗拉伸彈簧2405的彈簧力而成為往可動方向240A壓入的狀態(連結狀態)。
接著,利用圖97(a),針對外力未作用於可動構件2404的狀態下的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狀態進行說明。此狀態下,可動構件2404位於突出於與可動方向240A相反側的位置(圖96(a)的狀態)。為此,被透過壓縮彈簧2403朝光鼓軸承構件2473側賦能,故第1齒輪2401往J方向上靠下游側移動,成為端面2401b2抵接於可動構件2404的薄面2404f的狀態。此時,第1齒輪2401的棘輪部2401e與第2齒輪2402的棘輪部2402c,成為分離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狀態。亦即,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為連結解除狀態,在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之間無法傳遞旋轉驅動力,為第1齒輪2401可相對於第2齒輪2402空轉的狀態。
接著,針對外力240F作用於可動構件2404的被按壓面240a且可動構件2404位於被往可動方向240A壓入的位置的狀態進行說明。外力240F作用於可動構件2404時,可動構件2404往可動方向240A移動。據此,第1齒輪2401方面,變成如示於圖97(b)的端面2401b2透過可動構件2404的斜面2404的凸輪作用而往光鼓2462側(J方向上靠上游側)移動的情形。並且,第1齒輪2401的棘輪部2401e與第2齒輪2402的棘輪部2402c,接近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成為可相對於旋轉方向而卡合的狀態。亦即,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成為連結狀態,成為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被連結為可彼此傳遞旋轉驅動力而一體地旋轉的狀態(連結狀態)。之後,第1齒輪2401,端面2401b2因厚度面2404b使得往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成為被維持於往光鼓2462側靠近的位置的狀態。
接著,針對作用於可動構件2404的外力240F消失且再次可動構件2404往與可動方向240A相反的方向突出時的動作進行說明。可動構件2404,在被按壓面2404a的外力240F消失時,透過拉伸彈簧2405的彈簧力而往與可動方向240A相反的方向移動。並且,可動構件2404的薄面2404f,移動至與第1齒輪2401的端面2401b2相向的位置。此處,第1齒輪2401,被透過壓縮彈簧2403的彈簧力往光鼓軸承2473側賦能,故端面2401b2朝光鼓軸承2473側移動直到抵接於薄面2401f。此時,第1齒輪2401的棘輪部2401e與第2齒輪2402的棘輪部2402c,成為分離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狀態。亦即,成為在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之間無法傳遞旋轉驅動力的狀態(連結解除狀態)。
如此般,匣盒B,具有包含棘輪部2401e、棘輪部2402c、可動構件2404、壓縮彈簧2403的離合器機構,透過可動構件2404的相對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之移動,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彼此連結及分離,使得可切換連結(連接)為傳遞驅動力而可一體地旋轉的狀態(連結狀態)與無法傳遞傳動的狀態(連結解除狀態)。 <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動作>
接著,針對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動作,利用圖98與圖99進行說明。圖98,針對匣盒B與裝置主體A沿著旋轉軸線L1觀看時的圖。圖98(a),示出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中途,且可動構件2404開始抵接於第一驅動側側板2409的狀態,圖98(b)示出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完成後的狀態。此外,圖99,為將與傳動齒輪1781卡合的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沿著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觀看時的圖。另外,圖98及圖99,為了使圖簡潔,未圖示在說明上不需要的零件。
如示於圖98(a),被構成為相對於匣盒B的裝戴方向M,可動構件2404的可動方向成為大致平行。匣盒B的裝戴動作進展時,可動構件2404變成被按壓面2404a與裝置主體A的第一驅動側側板2409抵接,承受抗匣盒B的裝戴動作的反作用力240N。透過此反作用力240N,可動構件2404被壓入於可動方向240A。匣盒B的裝戴動作完成時,可動構件2404,成為被透過第一驅動側側板2409而完全往可動方向240A壓入的狀態。此時,如前述般,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成為連結狀態,可在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之間傳動(圖97(b)參照)。並且,如示於圖99,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維持連結狀態下卡合於傳動齒輪1781,第1齒輪部2401a與第1主體齒輪1781c嚙合,第2齒輪部2402a與第2主體齒輪1782d嚙合。 <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與傳動齒輪1781的驅動動作>
接著,針對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與傳動齒輪1781的驅動動作,利用圖100進行說明。圖100,為在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與傳動齒輪1781的嚙合部分的示意性的截面圖,示出針對接於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與傳動齒輪1781的嚙合節圓的截面從傳動齒輪1781側觀看時的狀態。在圖100(a),示出棘輪部2401e在K方向上未卡合於棘輪部2402的狀態(卡合前狀態)。此外,在圖100(b),示出棘輪部2401e在K方向上卡合於棘輪部2402的狀態(卡合狀態)。在圖100(c),示出傳動齒輪1781位於平衡位置的無齒隙狀態。另外,圖100,為了說明而示意性示出形狀,有時尺寸、形狀與示於圖92~圖99者不同。
如以圖100(a)示出,緊接著連結狀態的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與傳動齒輪1781嚙合後,在棘輪部2401e與棘輪部2402c之間存在間隙(齒隙)240d,棘輪部2401e與棘輪部2402c多半處於未卡合於K方向的狀態(卡合前狀態)。另外,間隙(齒隙)240d的K方向的大小,可酌情設定。第2齒輪2402,由於固定於光鼓2462,故負載產生於往K方向的旋轉。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與第2齒輪部2402a接觸並施加往K方向的驅動力FD,使得光鼓2462亦旋轉。為此,傳動齒輪1781往I方向驅動時,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從第2齒輪部2402a承受驅動力FD的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予以產生往J方向的推力240F5。為此,傳動齒輪1781一面接觸於第2齒輪部2402a一面因推力240F5往J方向移動下去。最終,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和第1齒輪部2401a接觸並施加往K方向的驅動力FS。此處,於棘輪部2401e與棘輪部2402c之間在K方向上存在間隙(齒隙)240d,故第1齒輪2401承受驅動力FS,相對於第2齒輪2402相對地往K方向旋轉並填塞齒隙。據此,傳動齒輪1781從棘輪部2401e與棘輪部2402c未卡合的狀態(在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之間存在旋轉方向的齒隙的狀態)往I方向驅動時,傳動齒輪1781移動於J方向,同時使第1齒輪2401相對於第2齒輪2402a相對地旋轉於K方向。據此,如示於圖100(b),成為第1齒輪2401的棘輪部2401e在K方向上卡合於第2齒輪2402的棘輪部2402c的狀態(卡合狀態、齒隙填塞的狀態)。此外,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從第1齒輪部2401a承受驅動力FS的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予以產生往J方向的推力240F6。
如示於圖100(b),棘輪部2401e在K方向上與棘輪部2402c卡合的狀態(齒隙填塞的狀態)下,第1齒輪2401將往K方向的驅動力FD往第2齒輪2402及光鼓2462傳遞。亦即,棘輪部2401e在K方向上與棘輪部2402c卡合(齒隙填塞)後,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只要第1齒輪部2401承受K方向的驅動力即可視為一體地旋轉的齒輪。為此,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變成具有與實施例17的驅動側光鼓凸緣1764同等的功能。此外,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從第1齒輪部2401a承受驅動力FD的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予以產生往J方向的推力240F8。為此,傳動齒輪1781進一步繼續往I方向的旋轉,使得傳動齒輪1781承受推力240F8而往J方向移動,到達於示於圖100(c)的平衡位置並成為無齒隙狀態。在此無齒隙狀態,如同實施例17,第1齒輪部2401a從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承受驅動力FD,第2齒輪部2402a從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承受限制力FB。
如以上說明,本實施例中,示出以下構成的一例: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匣盒B單體時,在連結解除狀態中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無法傳遞驅動力(可相對地旋轉)的狀態下,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時,成為連結狀態,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成為可一體地旋轉的狀態(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連結(連接)為可傳遞驅動力的狀態)。其中,本實施例的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連結狀態,為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具有旋轉方向的齒隙的連結狀態。亦即,棘輪部2401e與棘輪部2402c在K方向上存在間隙(齒隙)240d,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可相對地旋轉此間隙(齒隙)240d的部分。第1齒輪2401相對於第2齒輪2402地在K方向上轉動,棘輪部2401e與棘輪部2402c在K方向上卡合而填塞齒隙時,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一體地轉動。亦即,第1齒輪部2401a的齒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2齒輪部2402a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第2齒輪部2402a的齒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2401a的齒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的反向的狀態下,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進行轉動。如此般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為可採取連結狀態與連結解除狀態的構成,仍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即使為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為以具有齒隙的狀態而連結的構成,仍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
另外,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處於連結解除狀態時,雖第1齒輪2401為相對於第2齒輪2402、光鼓2462無法傳遞驅動力的狀態,惟不限於此限。亦即,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處於連結解除狀態時,可為第2齒輪2402對於第1齒輪2401、光鼓2462無法傳遞驅動力的狀態,亦可為第1齒輪2401及第2齒輪2402對於光鼓2462無法傳遞驅動力的狀態。此外,本實施例中,雖為變更第1齒輪2401的相對於光鼓2462之位置從而切換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連結解除狀態與連結狀態的構成,惟亦可為變更第2齒輪2402的相對於光鼓2462的位置從而切換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連結解除狀態與連結狀態的構成。
此外,在本實施例,示出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相對地移動而彼此分離、靠近從而切換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連結解除狀態與連結狀態的離合器機構。然而,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相對的移動非必須,例如亦可採用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中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移動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從而可切換連結解除狀態與連結狀態的離合器機構。
此外,本實施例中,為了切換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的連結解除狀態與連結狀態,使可動構件2404相對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移動。並且,使可動構件2404相對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移動,作成為因匣盒B的相對於裝置主體A的移動而發生的構成。然而,使可動構件2404相對於光鼓軸承構件2473移動的構成,亦可為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連動於裝置主體A具備的門等的構件的移動而使可動構件2404移動的構成。
此外,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處於連結解除狀態時,第1齒輪2401雖示出可相對於第2齒輪2402相對地旋轉一圈以上的構成,惟亦可為相對地僅可旋轉不足一圈的構成。
此外,本實施例中,雖示出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可採取連結狀態與連結解除狀態的構成,惟亦可為無法採取連結解除狀態的構成。亦即,亦可為雖採取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被以具有旋轉方向的齒隙(間隙240d)的狀態可傳遞驅動力地連結的連結狀態惟不採取連結解除狀態的構成。此外,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旋轉方向的齒隙(間隙240d)的大小,設定為第1齒輪2401可相對於第2齒輪2402相對地旋轉的旋轉量不足1圈即可。
此外,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為連結狀態時,亦可為被以平時無第1齒輪2401與第2齒輪2402之間的旋轉方向的齒隙(間隙240d)的狀態而連結的構成。
如以上說明,依本實施例時,可獲得與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驅動側凸緣2463的第1齒輪部2401a的斜齒、第2齒輪部2402a的斜齒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25]
接著,針對實施例25,利用圖101~圖107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示出有關可從在實施例17說明的裝置主體A的傳動齒輪1781承受驅動力而作動的匣盒B的別的構成。本實施例,在被以無齒隙狀態而驅動的齒輪(惰輪2502)不往光鼓傳遞驅動力而別的齒輪(驅動齒輪2501)往光鼓傳遞驅動力方面與實施例17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光鼓單元2569與清潔單元2560>
針對本實施例的構成,利用圖101進行說明。圖101,為針對清潔單元2560沿著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從顯影單元側觀看時的圖。如示於圖101,在光鼓單元2569具有驅動齒輪2501、惰輪2502、卡止構件2503方面與實施例17不同。此外,框體構件2571及驅動側凸緣2563的構成不同。針對此等,利用圖102詳細進行說明。圖102,為清潔單元2560及光鼓單元2569的驅動側的分解透視圖,(a)示出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狀態,(b)示出從驅動側觀看時的狀態。
驅動齒輪2501,以光鼓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被以驅動齒輪部2501a、軸部2501b、端面2501c、突起2501d、圓筒部2501e、大徑軸部2501f構成。驅動齒輪(第3齒輪)2501,和傳動齒輪1781嚙合(卡合),為承受將光鼓2562旋轉驅動的驅動力的驅動力承受部。驅動齒輪(第3齒輪)2501,可傳遞旋轉驅動力地連接於光鼓2562。驅動齒輪部2501a,被以扭角α1的斜齒而構成。大徑軸部2501f,為大致圓筒形狀,從驅動齒輪部2501a的光鼓2562側的端面2501c沿著旋轉軸線L1突出。軸部2501b,為大致圓筒形狀,從大徑軸部2501f的光鼓2562側的端面沿著旋轉軸線L1而突出。突起2501d,為一對的相向的肋條狀的突起,從軸部2501b的圓周上,突出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此處,突起2501d的頂端部的半徑,被設定為比大徑軸部2502f的半徑小。圓筒部2501e,為大致圓筒形狀,從驅動齒輪部2501a的與光鼓2562相反側的端面沿著旋轉軸線L1而突出。
惰輪2502,為被能以旋轉軸線L4為中心而旋轉的樹脂而一體成型的齒輪。惰輪2502,具有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2502a、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2502b、孔部2502c、內側面2502d、外側面2502e、小徑部2502f。第1齒輪部2502a,為扭角α1的斜齒(突起),具有與驅動齒輪部2501a同數的齒數。第2齒輪部2502b,為扭角α2的斜齒(突起),具有與第1齒輪部2502a同數的齒數。小徑部2502f,為大致圓筒形狀,位於第1齒輪部2502a與第2齒輪部2502b之間。孔部2502c,為從第1齒輪部2502a貫通至第2齒輪部2502b的圓孔。內側面2502d,為惰輪2502的光鼓2562側的端面。外側面2502e,為惰輪2502的與光鼓2562相反側的端面。本實施例中,雖說明第1齒輪部2502a具有與驅動齒輪部2501a同數的齒數之例,惟第1齒輪部2502a、第2齒輪部2502b的個別的齒數,亦可與驅動齒輪部2501a不同。
卡止構件2503,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環狀。使環的內徑部分為內徑部2503a,使與光鼓2562相反側的端面為端面2503b。
驅動側凸緣2563,為大致圓筒形狀,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設有孔部2563a與卡止溝2563b。孔部2563a,為沿著驅動側凸緣2563的旋轉軸線L1上的圓孔。卡止溝2563b,為一對的相向的溝,從孔部2563a的圓周上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朝半徑方向突出。
如此般,光鼓單元2569,主要具有光鼓2562、驅動齒輪2501、惰輪2502、卡止構件2503及驅動側凸緣2563。
框體構件2571,設有卡止壁2571a、圓筒部2571b、內徑部2571c。卡止壁2571,為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大致圓板形狀,使光鼓2562側端面為內側面2571a1,使與光鼓2562相反側的端面為外側面2571a2。圓筒部2571b,為頂端的徑更小的階梯式的大致圓筒形狀。使圓筒部2571b的外周表面為外周面2571b1。此外,使圓筒部2571b的頂端的徑小的部分為階差部2571b2。內徑部2571c,為貫通卡止壁2571a與圓筒部2571b的圓孔形狀。
接著,針對清潔單元2560的組裝,利用圖103進行說明。圖103,為在包含清潔單元2560的驅動側凸緣2563附近的旋轉軸線L1的截面的局部截面圖。
如示於圖103,驅動側凸緣2563,以黏合、鉚接、推入等任意的手段而固定於光鼓2562的端部。惰輪2502,其孔部2502c被往框體構件2571的外周面2571b1插入而被能以旋轉軸線L1旋轉地支撐。此外,被配置為惰輪2502的外側面2502e與框體構件2571的卡止壁2571a相向。
卡止構件2503,其內徑部2503a被往框體構件2571的階差部2571b2插入,被以黏合、推入等任意的手段而固定。如示於圖,卡止構件2503的外周面直徑,設定為比框體構件2571的外周面2571b1的直徑大。據此,卡止構件2503,成為惰輪2502的往光鼓2562方向的防脫部。
驅動齒輪2501,將軸部2501b對於框體構件2571的內徑部2571c裝戴為從與光鼓2562相反側通過,大徑軸部2501f被內徑部2571c可旋轉地支撐。
再者,驅動齒輪2501,作成為突起2501d的相位與驅動側凸緣2563的卡止溝2563b的相位匹配的狀態(可插入的狀態),將驅動齒輪2501的軸部2501b插入於孔部2563a。作成如此,使得驅動齒輪2501與驅動側凸緣2563卡合為可一體地旋轉(可傳遞旋轉驅動力)。
接著,驅動齒輪2501的圓筒部2501e插入於光鼓軸承構件2573的孔2573d。之後,將光鼓軸承構件2573,相對於框體構件2571以小螺絲擰緊等進行固定。透過如此,使得驅動齒輪2501被能以旋轉軸線L1旋轉地支撐於清潔單元2560。
如此般,清潔單元2560被組裝的狀態下,驅動齒輪2501、惰輪2502、驅動側凸緣2563及光鼓2562能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旋轉。亦即,惰輪2502的旋轉軸線L4,和驅動側凸緣2563及光鼓2562的旋轉軸線L1為同軸。
再者,驅動齒輪2501承受的旋轉驅動力,可傳遞至驅動側凸緣2563及光鼓2562。另一方面惰輪2502被相對於驅動齒輪2501、驅動側凸緣2563、及光鼓2562支撐為能以旋轉軸線L1旋轉自如,惰輪2502承受的旋轉驅動力無法傳遞於驅動齒輪2501、驅動側凸緣2563及光鼓2562。 <傳動動作>
接著,針對匣盒裝戴於影像形成裝置的狀態,利用圖104進行說明。圖104,為示出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的清潔單元2560與傳動齒輪1781的透視圖。其中,為了說明,在清潔單元2560的一部分、顯影單元、裝置主體A的一部分方面,未圖示。
如示於圖104,匣盒裝戴於影像形成裝置的狀態下,驅動齒輪2501的驅動齒輪部2501a嚙合於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此外,惰輪2502,第1齒輪部2502a與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第2齒輪部2502b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嚙合。
接著,針對傳動齒輪1781往I方向(圖104參照)旋轉之際的從傳動齒輪1781往驅動齒輪2501傳遞驅動的樣子,利用圖105、圖106、圖107進行說明。圖105、圖106、圖107,為在驅動齒輪2501及惰輪2502與傳動齒輪1781的嚙合部分的示意性的截面圖,示出從傳動齒輪1781側觀看接於驅動齒輪2501及惰輪2502與傳動齒輪1781的嚙合節圓的截面時的狀態。另外,圖105、圖106、圖107,為了說明而示意性示出形狀,有時尺寸、形狀與示於圖101~圖104者不同。
於之後的說明,在驅動齒輪2501的驅動齒輪部2501a,使齒輪1齒為驅動斜齒2501at,使I方向上游側齒面為齒面2501at1。於惰輪2502的第1齒輪部2502a,使齒輪1齒為第1斜齒2502at,使I方向上游側齒面為齒面2502at1。於惰輪2502的第2齒輪部2502b,使齒輪1齒為第2斜齒2502bt,使I方向下游側齒面為齒面2502bt1而進行說明。
如示於圖105,傳動齒輪1781往I方向旋轉,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對驅動齒輪2501的驅動齒輪部2501a進行驅動時,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1781ct1,從驅動齒輪部2501a的I方向上游側的齒面2501at1,承受驅動的反作用力250F1。此時,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為斜齒,故由於為反作用力250F1的分力之往J方向的推力250F2,使得傳動齒輪1781往J方向移動。
傳動齒輪1781一面對驅動齒輪部2501a進行驅動一面往J方向移動下去的過程中,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I方向上游側的齒面1781dt1,往惰輪2502的第2齒輪部2502b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2502bt1抵接。此時,惰輪2502,於齒面2502bt1承受力250F3。惰輪2502,由於此力250F3的往J方向的分力250F4而往J方向移動,如示於圖106般,外側面2502e抵接於卡止壁2571a,J方向的位置確定。
之後,傳動齒輪1781一面進一步對驅動齒輪部2501a進行驅動一面往J方向移動的過程,於第2齒輪部2502b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2502bt1,力250F3的I方向的分力250F5產生作用。透過此分力250F5,惰輪2502的第2齒輪部2502b,於與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部,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而相對地往I方向下游側移動。同時,惰輪2502,亦相對於驅動齒輪部2501相對地往I方向下游側旋轉。
之後,一面傳動齒輪1781進一步對驅動齒輪部2501a進行驅動一面往J方向移動,第2齒輪部2502b於與第21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部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相對地往I方向下游側相對地旋轉下去。此時,如示於圖107,惰輪2502的第1齒輪部2502a的I方向上游側的齒面2502at1,抵接於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1781ct2。
此時,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I方向上游側的齒面1781dt1,往惰輪2502的第2齒輪部2502b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2502bt1抵接,且惰輪2502的第1齒輪部2502a的I方向上游側的齒面2502at1抵接於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I方向下游側的齒面1781ct2。第1齒輪部2502a的齒,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2齒輪部2502b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第2齒輪部2502b的齒,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2502a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的反向。為此,第2齒輪部2502b,於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部,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1781d之I方向的相對的移動停止;第1齒輪部2502a,於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嚙合部,相對於第1主體齒輪部1781c之I方向的相對的移動停止。同時,相對於惰輪2502的驅動齒輪部2501之相對的旋轉亦停止。
此處,一般而言,於斜齒齒輪彼此的嚙合,彼此的齒輪部無法於彼此的嚙合部相對地往旋轉方向移動時,彼此的齒輪部無法相對地移動於旋轉軸線的方向。本實施例中,亦為因第2齒輪部2502b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及第1齒輪部2502a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嚙合使得傳動齒輪1781與惰輪2502無法於嚙合部相對地移動於旋轉方向(I方向、K方向)的狀態。亦即,為傳動齒輪1781與惰輪2502的J方向的相對的位置在嚙合部已確定的狀態。亦即,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因與第2齒輪部2502b的嚙合而承受K方向的推力Ftb;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因與第1齒輪部2502a的嚙合承受J方向的推力Fta。
此外,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因與驅動齒輪部2501a的嚙合持續承受往J方向的推力250F2,傾向於與惰輪2502一體地移動於J方向。然而,惰輪2502,如前述般,外側面2502e抵接於卡止壁2571a並承受K方向的反作用力FN,使得J方向的位置確定。為此,無法相對於惰輪2502相對地移動於J方向的傳動齒輪1781的J方向的位置亦確定,此成為傳動齒輪1781的平衡的位置。亦即,成為力Fta、力Ftb、力250F1平衡的狀態。為此,傳動齒輪1781以位置確定在平衡的位置的狀態進行旋轉,將驅動齒輪2501及惰輪2502驅動。另外,惰輪2502被以無齒隙狀態而驅動。
如以上說明,於本構成,傳動齒輪1781與惰輪2502的J方向的位置已確定的狀態下,可從傳動齒輪1781將驅動力傳遞至驅動齒輪2501。
另外,在前述的說明,分別說明了作用於惰輪2502的齒面2502bt1的分力250F4與分力250F5導致的惰輪2502的移動的說明。其中,雙方的力同時作用,故透過惰輪2502的驅動所需的轉矩等,使得有時同時發生惰輪2502的J方向的移動與傳動齒輪1781的相對的旋轉。
如此般,由於為了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嚙合而設置具有扭轉方向相同且扭角不同的2個斜齒齒輪部的惰輪2502,從而可提供可適用於在實施例17說明的具有傳動齒輪1781的裝置主體A的匣盒B。再者,可透過設置與傳動齒輪1781嚙合之驅動齒輪2501,從而從傳動齒輪1781承受驅動力,而驅動匣盒B具備的光鼓2562等。
另外,本實施例中,惰輪2502的旋轉軸線L4,和光鼓2562的旋轉軸線L1為同軸,惟不限於此。旋轉軸線L4與旋轉軸線L1可為非同軸且平行,亦可為旋轉軸線L4與旋轉軸線L1非同軸且非平行。此外,惰輪2502,可被框體構件2571的外周面2571b1旋轉地支撐,惟亦可被透過驅動側凸緣2563、驅動齒輪2501可旋轉地支撐。此外,亦可為惰輪2502與其他齒輪等嚙合並將從傳動齒輪1781承受的驅動力往顯影輥、帶電輥等的光鼓2562以外的構件傳遞的構成。
此外,本實施例中,驅動齒輪(驅動力承受部)2501,雖為和傳動齒輪(驅動力施加部)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而承受驅動力的構成,惟亦可為驅動齒輪2501與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嚙合承受驅動力的構成。
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惰輪2502的第1齒輪部2502a的第1斜齒(第1突起)2502at、第2齒輪部2502b的第2斜齒(第2突起)2502bt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26]
接著,針對實施例26,利用圖108~圖111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示出有關可從在實施例17說明的裝置主體A的傳動齒輪1781承受驅動力而作動的匣盒B的別的構成。本實施例,在被以無齒隙狀態而驅動的齒輪(惰輪2601)不往光鼓傳遞驅動力而別的齒輪(驅動齒輪2602)往光鼓傳遞驅動力方面與實施例17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圖108為清潔單元2660及光鼓單元2669的驅動側的分解透視圖,(a)示出從驅動側觀看時的狀態,(b)示出從非驅動側觀看時的狀態。此外,圖109,為針對清潔單元2660與傳動齒輪1781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圖,示出沿著正交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而觀看時的狀態。 <清潔單元2660>
清潔單元2660,具有構成清潔框體的框體構件2671與光鼓軸承構件2673。於光鼓軸承構件2673,形成有圓柱部26730a。圓柱部26730a,為了形成與光鼓2662的旋轉軸線L1平行的旋轉軸線L3,為突出於H方向的圓柱形狀。於圓柱部26730a的光鼓2662側頂端,設有螺絲孔26730b。於圓柱部26730a,可旋轉地安裝驅動齒輪2602。
驅動齒輪2602,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H方向而從上游依第1圓筒部2602b、第1齒輪部(第1單元側齒輪部)2602c、第2圓筒部2602e、第2齒輪部(第2單元側齒輪部)2602d的順序同軸地排列而配置,圓柱部26730a形成有被插入的貫通孔2602a。再者,於第2齒輪部2602d的光鼓2662側,形成有在與光鼓2662側相反方向凹入為圓筒形狀的凹部2602f。驅動齒輪2602,被安裝為貫通孔2602a貫通於光鼓軸承構件2673的圓柱部26730a,驅動齒輪2602被透過光鼓軸承構件2673支撐為以旋轉軸線L3為中心而旋轉自如。
再者,小螺絲2603安裝於螺絲孔26730b。小螺絲2603,配置有螺絲部2603a、凸緣部2603b、螺絲頭部2603c。小螺絲2603被安裝於螺絲孔26730b時,凸緣部2603b的外徑比驅動齒輪2602的凹部2602f的內徑小,故侵入於凹部2602f。此外,凸緣部2603b與驅動齒輪2602的凹部2602f的底面具有些微的間隙而相向。作成如此,透過小螺絲2603,相對於驅動齒輪2602的光鼓軸承構件2673進行防脫。
接著,針對驅動凸緣2663的構成進行說明。驅動凸緣2663,如示於圖108(a)般,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具備齒輪部(第3齒輪部)2663d、圓筒支撐部2663a、圓筒部2663e、凸緣部2663b。圓筒支撐部2663a,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而設為比齒輪部2663d突出於與光鼓2662相反方向。圓筒部2663e,為大致圓筒形狀,被沿著旋轉軸線L1設為比齒輪部2663d突出於與光鼓2662相反側。凸緣部2663b,為具有光鼓2662的直徑或其以上的徑長的薄的圓盤形狀,被設於齒輪部2663d的光鼓2662側。此外,齒輪部(第3齒輪部)2663d,可謂可傳遞驅動力地連接於光鼓2662。
於圓筒支撐部2663a,可旋轉地安裝惰輪2601。惰輪2601,為和光鼓2662沿著H方向從上游依序具備第1齒輪部2601c、圓筒部2601b、第2齒輪部2601d並被以具備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貫通孔2601a的樹脂而一體成型的齒輪。第1齒輪部2601c具有扭角α1的斜齒齒輪,第2齒輪部2601d具有扭轉方向與第1齒輪部2601c的斜齒齒輪相同且扭角α2的斜齒齒輪。此外,圓筒部2601b,外徑比第1齒輪部2601c、第2齒輪部2601d小。
惰輪2601,被安裝為貫通孔2601a被插入於驅動凸緣2663的圓筒支撐部2663a,被驅動凸緣2663繞旋轉軸線L4支撐為旋轉自如。惰輪2601的旋轉軸線L4,和光鼓2662的旋轉軸線L1為同軸。第2齒輪部2601d,如後述般,沿著旋轉軸線L4承受往箭頭H方向的力而碰撞於圓筒部2663e。
驅動凸緣2663,如同實施例17般,被光鼓軸承構件2673可旋轉地支撐。作成如此使得光鼓單元2669被清潔單元2660可旋轉地支撐。
如示於圖108(b),於框體構件2671設有圓周面26710a。圓周面26710a,為被組裝於清潔單元2660後的與惰輪2601的旋轉軸線L4同軸的圓筒面,比惰輪2601的圓筒部01b的徑大。再者,於圓周面26710a,以雙面帶、黏合等的手段黏貼有摩擦構件2604。摩擦構件2604,和惰輪2601的圓筒部2601b接觸,予以產生惰輪2601旋轉時阻礙旋轉的摩擦力。
如示於圖109,光鼓單元2669及驅動齒輪2602被組裝於清潔單元2660的狀態下,驅動齒輪2602的旋轉軸線L3,和光鼓2662及驅動側凸緣2663的旋轉軸線L1平行。此外,光鼓單元2669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驅動齒輪2602的第1齒輪2602c,被組裝為位於惰輪2601的第1齒輪2601c、第2齒輪2601d之間。此外,驅動齒輪2602的第2齒輪2602d,和驅動凸緣2663的齒輪部2663d嚙合,可從驅動齒輪2602傳遞往驅動凸緣2663的驅動力。 <惰輪2601的驅動>
接著,針對和裝置主體的傳動齒輪1781的傳動進行說明。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時,如示於圖109般,惰輪2601的第1齒輪部2601c,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惰輪2601的2齒輪2601d,和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嚙合。如前述般,從摩擦構件2604承受阻礙旋轉的摩擦力,故為了對惰輪2601進行旋轉驅動而需要一定的轉矩。此外,惰輪2601,經由傳動齒輪1781承受壓縮彈簧1785(圖53參照)的H方向的彈簧力,移動於H方向而碰撞於驅動凸緣2663的圓筒部2663e。
並且,驅動傳動齒輪1781時,依與實施例17同樣的原理,傳動齒輪1781因與惰輪2601的嚙合而承受推力,往平衡的位置移動。第2齒輪部2601d的齒,被固定為無法相對於第1齒輪部2601c的齒而相對地移動(旋轉)於I方向的反向,故於平衡狀態,為無傳動齒輪2681與惰輪2601的I方向的齒隙(齒隙)的狀態,亦即為無齒隙狀態。 <光鼓2662的驅動>
接著,針對光鼓2662的驅動,利用圖110、圖111進行說明。圖110,為針對匣盒B沿著光鼓266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而觀看時的圖。(a)示出匣盒B的外觀,(b)示出以通過驅動齒輪2602的第1齒輪2601c的截面進行了切斷的狀態,(c)示出以通過驅動齒輪2602的第2齒輪2601d的截面進行了切斷的狀態。圖111,為匣盒B的傳動機構的透視圖,(a)與(b)示出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時的狀態,為了可理解傳動機構的構成,光鼓軸承構件2673等未圖示。
顯影聯軸構件2689,如同實施例17的顯影聯軸構件1789般,和裝置主體A的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圖57參照)卡合,被傳遞驅動力。此外,顯影聯軸構件2689與惰輪1790嚙合,以驅動力傳遞路徑經由下游側的惰輪1791等往顯影輥1732(圖50參照)傳遞驅動力。
再者,顯影聯軸構件2689具有齒輪部26890a,如示於圖110(b)般,齒輪部26890a與設置於清潔單元2660的驅動齒輪2602的第1齒輪部2602c嚙合。
此外,顯影單元2620,為可相對於清潔單元2660以與顯影聯軸構件2689的旋轉軸線同軸的軸線為中心而轉動(擺動)的構成。因此,顯影單元2620相對於清潔單元2660以顯影聯軸構件2689的旋轉軸線為中心而擺動的情況下,顯影聯軸構件2689的齒輪部26890a與驅動齒輪2602的旋轉軸線間的距離亦不會變化。為此,可穩定進行跨顯影單元2620、清潔單元2660的2個單元間的齒輪的嚙合。
此外,如示於圖110(c),驅動齒輪2602的第2齒輪2602d,和驅動凸緣2663的齒輪部2663d嚙合。
如此般,顯影聯軸構件2689和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圖57參照)卡合而被傳遞的驅動力,被經由驅動齒輪2602往驅動凸緣2663傳遞,將光鼓2662驅動。亦即,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為驅動力施加部,顯影聯軸構件2689為從主體側聯軸構件1799承受將光鼓2662旋轉驅動的驅動力的驅動力承受部。
如此般,在本實施例,由於為了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嚙合而設置具有扭轉方向相同且扭角不同的2個斜齒齒輪部的惰輪2601,從而可提供可應用於在實施例17說明的具有傳動齒輪1781的裝置主體A的匣盒B。再者,在本實施例的構成,將顯影聯軸構件2689從裝置主體A承受的驅動力經由驅動齒輪2602往驅動凸緣2663傳遞,可驅動匣盒B具備的光鼓2662等。
另外,本實施例中,惰輪2601的旋轉軸線L4,和光鼓2662的旋轉軸線L1為同軸,惟不限於此。旋轉軸線L4與旋轉軸線L1可為非同軸且平行,亦可為旋轉軸線L4與旋轉軸線L1非同軸且非平行。 此外,惰輪2601雖被驅動凸緣2663支撐,惟亦可被透過框體構件2671而可旋轉地支撐。此外,亦可為將惰輪2601與其他齒輪等嚙合並將從傳動齒輪1781承受的驅動力往帶電輥等的光鼓2662、顯影輥1732以外的構件傳遞的構成。
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將惰輪2601的第1齒輪部2601c的第1斜齒(第1突起)、第2齒輪部2601d的第2斜齒(第2突起)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實施例27]
接著,針對實施例27,利用圖115~圖124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和實施例17相比,驅動側凸緣的構成不同。亦即,實施例17的驅動側凸緣1763,具有第1齒輪部1763c與和第1齒輪部1763c扭角不同的第2齒輪部1763d;然而,本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2763,具有:作為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第1齒輪部2763c,其承受驅動力FD;以及作為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第2齒輪部2763d,其包含和第1齒輪部2763c扭角相同的第2斜齒2763dt(斜齒部2763dm)及承受限制力FB的鉤爪部2763du(突起部2763dn)。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的要素相同。 <清潔單元2760及光鼓單元2769>
圖115,為針對清潔單元2760及光鼓單元2769進行繪示的分解透視圖。圖116(a),為針對清潔單元2760及光鼓單元2769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16(b),為針對驅動側凸緣2763及其周邊構成進行繪示的放大透視圖。
如示於圖115,清潔單元2760,具有作為框體的框體構件2771、光鼓軸承構件2773及軸構件2778、,將作為感光體單元的光鼓單元2769可旋轉地支撐。光鼓軸承構件2773,被以未圖示的小螺絲等固定於框體構件2771。
光鼓單元2769,具有作為感光體及旋轉體的光鼓2762、驅動側凸緣2763及非驅動側凸緣2764。驅動側凸緣2763及非驅動側凸緣2764,鉚接固定於光鼓2762的兩端部,此等光鼓2762、驅動側凸緣2763及非驅動側凸緣2764,被構成為能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一體地旋轉。
驅動側凸緣2763,具有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狀的突起2763g;突起2763g,嵌入於光鼓軸承構件2773的孔2773d的內部。於非驅動側凸緣2764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支撐孔2764g,插入被壓入於框體構件2771的孔2771c的軸構件2778。據此,光鼓單元2769,被框體構件2771及光鼓軸承構件2773可旋轉地支撐。
接著,針對驅動側凸緣2763的旋轉軸線方向的定位進行說明。如示於圖116(a)及圖116(b),驅動側凸緣2763,具有第1齒輪部2763c、第2齒輪部2763d和將第1齒輪部2763c及第2齒輪部2763d進行連接的圓筒部2763e。第1齒輪部2763c及第2齒輪部2763d,為同軸,亦即可一起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進行旋轉。此外,第1齒輪部2763c及第2齒輪部2763d的旋轉軸線,和光鼓2762的旋轉軸線(L1)為同軸。
第1齒輪部2763c,配置於圓筒部2763e的J方向下游;第2齒輪部2763d,配置於圓筒部2763e的H方向下游。此外,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在第1齒輪部2763c與光鼓2762之間配置第2齒輪部2763d。圓筒部2763e,被構成為,在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半徑方向上,比第1齒輪部2763c及第2齒輪部2763d的最外徑更小徑。
亦即,設置圓筒部2763e,使得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在第1齒輪部2763c與第2齒輪部2763d之間形成間隙g。據此,可防止在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之際,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第1齒輪部2763c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接觸及第2齒輪部2763d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接觸(圖118(a)參照)。
框體構件2771,具備以延伸於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而設的肋條2771p及側壁2771m。肋條2771p,被配置為在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半徑方向上與圓筒部2763e相向,觀看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H方向或J方向)時,重疊於第1齒輪部2763c。第1齒輪部2763c,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肋條2771p及側壁2771m之間;據此,驅動側凸緣2763,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限制移動。另外,驅動側凸緣2763的第1齒輪部2763c,亦可具有從H方向下游側的端面及J方向下游側的端面分別突出的突出部,亦可被構成為突出部分別可接觸於肋條2771p及側壁2771m。 <傳動齒輪1781>
圖117,為針對傳動齒輪1781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傳動齒輪1781,為和實施例17相同構成,對圖式標注與實施例17之例如圖53(a)及圖53(b)同樣的符號,省略說明。 <驅動側凸緣2763>
圖118(a),為針對傳動齒輪1781及驅動側凸緣2763已卡合的樣子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圖118(b),示出傳動齒輪1781與驅動側凸緣2763的卡合狀態,為和旋轉軸線L1正交的截面下的截面圖。圖119(a),為針對驅動側凸緣2763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19(b),為針對驅動側凸緣2763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圖120(a),為針對第2齒輪部2763d進行繪示的放大正面圖。圖120(b),為針對第2齒輪部2763d進行繪示的放大透視圖。
如示於圖118(a),驅動側凸緣2763的第1齒輪部2763c,和傳動齒輪1781的作為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第2齒輪部2763d,如示於圖120(a)(b),具有:斜齒部2763dm,其由複數個第2斜齒2763dt構成;以及突起部2763dn,其由複數個鉤爪部2763du構成,和斜齒部2763dm一體地形成。作為第1突起部的第2斜齒2763dt,延伸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旋轉軸線L1的方向為長邊方向。第2齒輪部2763d的突起部2763dn,和傳動齒輪1781的作為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嚙合,承受限制力FB。為此,斜齒部2763dm,雖具有斜齒齒輪的形狀,惟不需要實際上從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承受限制力FB、驅動力FD。
如示於圖119(a)及圖119(b),驅動側凸緣2763,如上述般,具有第1齒輪部2763c、第2齒輪部2763d及圓筒部2763e,透過樹脂成型被一體成型。另外,驅動側凸緣2763,亦可非由樹脂構成,亦可由金屬構成。此外,亦可為將第1齒輪部2763c、第2齒輪部2763d及圓筒部2763e中的任一者或全部以不同構件而形成的構成。
此外,驅動側凸緣2763的第1齒輪部2763c與第2齒輪部2763d的斜齒部2763dm的扭轉方向,為以在彼此相同的方向上齒面隨著朝往J方向而朝K方向不斷偏差的方式扭轉的方向。更詳言之,作為斜齒齒輪部的第1齒輪部2763c,具有複數個第1斜齒2763ct;作為斜齒的第1斜齒2763ct,隨著沿著旋轉軸線L1從光鼓2762遠離的,朝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作為第1圓周方向的K方向扭轉。另外,第1齒輪部2763c與第2齒輪部2763d的斜齒部2763dm的扭轉方向,和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扭轉方向相反。
此外,第2齒輪部2763d的斜齒部2763dm的扭角,和第1齒輪部2763c的扭角α1相同。扭角α1,10°以上40°以下(15°≦α1≦40°)為優選,15°以上40°以下(15°≦α1≦40°)較優選,20°以上35°以下(20°≦α1≦35°)更優選。在本實施例,扭角α1設定為20°。此外,驅動側凸緣2763的第1齒輪部2763c與第2齒輪部2763d的齒數,為相同。另外,第2齒輪部2763d的斜齒部2763dm的扭角,可比第1齒輪部2763c的扭角α1小。
此外,如示於圖119(b),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使第1齒輪部2763c及第2齒輪部2763d的寬分別為齒寬Wc、Wd,使圓筒部2763e的寬為寬We時,齒寬Wc、Wd及寬We的關係,成為下式。另外,齒寬Wc,為第1齒輪部2763c的第1斜齒2763ct的齒寬;齒寬Wd,為將第2齒輪部2763d的斜齒部2763dm(第2斜齒2763dt)與突起部2763dn合算的齒寬。此外,寬We,和間隙g的寬相同。
亦即,圓筒部2763e的寬We,為第1齒輪部2763c的齒寬Wc以上。此外,第2齒輪部2763d的齒寬Wd,為第1齒輪部2763c的齒寬Wc以上。此外,圓筒部2763e的寬We,為第2齒輪部2763d的齒寬Wd以上。另外,第1齒輪部2763c的齒寬Wc非一定的情況下,當作齒寬的最寬的齒的齒寬為齒寬Wc;第2齒輪部2763d的齒寬Wd非一定的情況下,當作齒寬的最寬的齒的齒寬為齒寬Wd。
如示於圖120(a)及圖120(b),第2齒輪部2763d的斜齒部2763dm,具有配置於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複數個第2斜齒2763dt。此外,第2齒輪部2763d的突起部2763dn,具有與配置於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複數個第2斜齒2763dt同數的鉤爪部2763du。
第2斜齒2763dt,為朝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而突出的突起,和旋轉軸線L1正交的截面下的突起的形狀,為漸開線齒形狀。然而,第2斜齒2763dt的突起的形狀,亦可不為漸開線齒形狀。更詳言之,第2斜齒2763dt,為隨著沿著旋轉軸線L1從光鼓2762遠離而朝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K方向扭轉的扭轉突起部。第2斜齒2763dt的至少一部分,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鉤爪部2763du與光鼓2762之間。
鉤爪部2763du,為從第2斜齒2763dt的J方向上的下游端隨著朝往J方向下游而延伸於K方向下游的突起。換言之,作為第2突起部的鉤爪部2763du,配置比第2斜齒2763dt的至少一部分在K方向上靠下游,且比第2斜齒2763dt的至少一部分在光鼓276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第1齒輪部2763c的附近。此外,鉤爪部2763du,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第2齒輪部2763d的齒之中從光鼓2762最遠離的位置。再者,鉤爪部2763du,在H方向下游端部且K方向下游端部,具有抵接部2763dv。抵接部2763dv,在K方向上,位於比第2斜齒2763dt的下游端靠下游側。 <傳動動作>
接著,針對傳動齒輪1781與驅動側凸緣2763的嚙合動作,利用圖121(a)及圖121(b)進行說明。圖121(a)及圖121(b),為針對圖118(b)的121AB-121AB截面進行繪示的截面圖。121AB-121AB截面,為包含傳動齒輪1781及驅動側凸緣2763的斜齒齒輪的基準節圓的切線的截面。
在未將匣盒B裝戴於主體A的狀態下,傳動齒輪1781被透過壓縮彈簧1785朝H方向賦能,碰撞於主框體1784(圖54(a)參照)。 <驅動開始後的動作>
如示於圖121(a),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後,傳動齒輪1781,經由惰輪1780(圖117參照)透過裝置主體A的馬達(未圖示)被驅動,旋轉於I方向。另外,匣盒B裝戴於主體A的狀態下,第2齒輪部2763d的鉤爪部2763du,在傳動齒輪1781的K方向(旋轉方向)上位於相鄰的2個第2主體齒輪部1781d之間。此外,第2齒輪部2763d的第2斜齒2763dt的一部分亦在K方向(旋轉方向)上位於相鄰的2個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之間。
傳動齒輪1781被驅動於K方向時,首先,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嚙合於驅動側凸緣2763的第1齒輪部2763c。亦即,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驅動面1781c1,抵接於第1齒輪部2763c的被驅動面2763c1,施加驅動力。此時,第2齒輪部2763d的突起部2763dn,未抵接於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另外,驅動面1781c1,為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I方向上的下游側的齒面;被驅動面2763c1,為第2齒輪部2763d的K方向上的上游側的齒面。
更詳言之,驅動面1781c1,使力F11傳遞至被驅動面2763c1,透過為力F11的K方向成分之驅動力FD,使得第1齒輪部2763c旋轉於K方向。此外,驅動面1781c1,承受力F11的反作用力F12。並且,傳動齒輪1781,透過為反作用力F1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成分之推力F6,使得被賦能於J方向。推力F6,比壓縮彈簧1785的賦能力大,故驅動主體齒輪1781,一面使驅動面1781c1滑動摩擦於被驅動面2763c1,一面抵抗壓縮彈簧1785的賦能力而移動於J方向。另外,此時,驅動側凸緣2763,第1齒輪部2763c透過肋條2771p及側壁2771m被夾入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使得往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移動受到限制。
此處,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第2主體斜齒1781dt的扭角α2,比第2齒輪部2763d的第2斜齒2763dt的扭角α1大的(α2>α1)。為此,如示於圖121(b),傳動齒輪1781透過推力F6而移動於J方向,使得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被抵接面1781d2,抵接於鉤爪部2763du的抵接部2763dv。被抵接面1781d2,為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I方向上的上游側的齒面。
此時,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驅動面1781c1與第1齒輪部2763c的被驅動面2763c1,維持接觸。亦即,第1齒輪部2763c的齒,和配置於I方向上游側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接觸;第2齒輪部2763d的鉤爪部2763du,和配置於I方向下游側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接觸。
此狀態下,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在驅動面1781c1按壓被驅動面1763c1,使驅動側凸緣2763旋轉。並且,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被抵接面1781d2,和抵接部2763dv進行抵接。據此,傳動齒輪1781,透過驅動側凸緣1763,在I方向(旋轉方向)及旋轉軸線L2(L1)的方向上被夾入。並且,傳動齒輪1781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移動停止。使此時的傳動齒輪1781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位置為平衡的位置,使此時的狀態為平衡的狀態。
平衡狀態下,於傳動齒輪1781,如示於圖121(b),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施加有力F9、力F10、力F1。力F9,為因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1齒輪部2763c的嚙合力而承受的J方向的推力,力F10為因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與鉤爪部2763du的嚙合力而承受的H方向的推力,力F1為經由惰輪1780而承受的壓縮彈簧1785的賦能力。並且,平衡狀態下,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無視摩擦時,力F9、力F10及力F1平衡,傳動齒輪1781及驅動側凸緣2763分別成為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被定位的狀態。
此外,平衡狀態下,驅動側凸緣2763,在K方向(旋轉方向)上,被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及第2主體齒輪部1781d夾住(接觸)而成為承受如下的力的狀態。亦即,第1齒輪部2763c的被驅動面2763c1,因與在K方向(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上游側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接觸,從而承受作為使驅動側凸緣2763旋轉於K方向(既定方向)的方向的成分的力的驅動力FD。
同時,第2齒輪部2763d的鉤爪部2763du的抵接部2763dv,因與在K方向(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下游側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接觸,從而承受作為抑制(限制)驅動側凸緣2763的K方向的旋轉的方向的成分的力的限制力(制動力)FB。為此,亦可謂第1齒輪部2763c為承受驅動力FD的驅動力承受部,第2齒輪部2763d為承受限制力FB的限制力承受部。
如此般,於本實施例中,亦第1齒輪部2763c承受驅動力FD且第2齒輪部2763d的鉤爪部2763du承受限制力FB的狀態,為在驅動側凸緣2763與傳動齒輪1781之間無旋轉方向(I方向)的齒隙(齒隙)的狀態,亦即為無齒隙狀態。如此般,驅動側凸緣2763,變成在維持無齒隙狀態之下被旋轉驅動於K方向。以無齒隙狀態進行嚙合而傳動的期間,可進行旋轉精度佳的傳動。
此外,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第1齒輪部2763c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2763d靠近為被支撐部的突起2763g之位置。並且,驅動側凸緣2763,承受驅動力FD之第1齒輪部2763c,比承受限制力FB之第2齒輪部2763d,施加於齒面的力大。為此,有時驅動力FD作用為使光鼓單元2769的旋轉軸線L1偏軸且光鼓2762相對於理想的旋轉軸線L1傾斜。然而,如本實施例,將承受驅動力FD的第1齒輪部2763c配置於比第2齒輪部2763d靠近為被支撐部的突起2763g的位置,從而可抑制承受驅動力FD導致的光鼓單元2769的旋轉軸線L1的偏軸。 <第2斜齒2763dt及鉤爪部2763du的形狀>
圖122(a),為針對傳動齒輪1781及驅動側凸緣2763已卡合的樣子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圖122(b),為針對圖122(a)的122B-122B截面進行繪示的截面圖。122B-122B截面,為包含傳動齒輪1781及驅動側凸緣2763的斜齒齒輪的基準節圓的切線的截面。圖123,為針對抵接部2763dv的形狀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如示於圖122(b),鉤爪部2763du,從第2斜齒2763dt的J方向上的下游端,朝K方向突出僅突出量PD1。鉤爪部2763du,如上述般,在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後,且傳動齒輪1781未被透過馬達進行驅動的狀態下,在鄰接的2個第2主體斜齒1781dt之間,具有既定的間隙而被插入。
在本實施例,突出量PD1,例如設定為0.1~1.3mm。其中,突出量PD1,恰當值因第2主體斜齒1781dt的齒輪規格而變化,故為在鄰接的2個第2主體斜齒1781dt之間具有間隙而可插入鉤爪部2763du的值即不限定。
此外,為了更確實地將鉤爪部2763du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進行卡合,鉤爪部2763du,期望上,在2個第2主體斜齒1781dt之間,配置於較靠J方向下游側。亦即,鉤爪部2763du,期望上,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相對於第2主體齒輪部1781d重疊量較大。該重疊量變大時,第2主體齒輪部1781d與鉤爪部2763du的卡合,即使發生在卡合部分的變形、滑動,仍變得容易維持鉤爪部2763du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卡合。此外,對於傳動齒輪1781及驅動側凸緣2763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尺寸變異性,亦重疊量變大時變有利。
要增加上述重疊量,需要增加突出量PD1,且需要將第2主體斜齒1781dt的厚度PD2、鉤爪部2763du的寬PD3設定為小。將厚度PD2、寬PD3設定為小時,存在第2齒輪部2763d的剛性降低之虞,故驅動側凸緣2763由金屬等的剛性高的材料構成亦可。
如示於圖123,為了提高驅動側凸緣2763的驅動精度,驅動側凸緣2763的抵接部2763dv,在傳動時,盡可能長時間抵接於傳動齒輪1781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為優選。為此,抵接部2763dv的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截面下的形狀,為相對於漸開線齒形等的第2主體齒輪部1781d之嚙合率高的齒輪形狀為優選。
如以上說明,依本實施例時,例如可獲得與實施例1、實施例17同樣的功效。此外,可將前述的各實施例的要素應用於本實施例的構成。尤其,亦可對實施例25的惰輪2502、實施例26的惰輪2601應用本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2763的構成。另外,本實施例中的往顯影輥1732的驅動力傳遞構成,和在實施例1的<其他變形例>利用圖44說明的經由與裝置主體A的聯軸構件卡合而被輸入驅動力的顯影聯軸構件89而往顯影輥532傳遞驅動力的構成為同樣的構成。
此外,第2斜齒2763dt與鉤爪部2763du,亦可為樹脂等且不被一體成型。亦即,亦可將具有第2斜齒2763dt的構件與具有鉤爪部2763du的構件分別製造,將此等構件互相進行固定,從而製造具有第2斜齒2763dt與鉤爪部2763du的第2齒輪部2763d。
另外,亦可將驅動側凸緣2763的第1齒輪部2763c的第1斜齒(第1突起)2763ct、第2齒輪部2763d的第2斜齒(第2突起)2763dt的構成,變更為示於實施例2、3、4、5、6、10、11、12、13、14、16的斜齒、正齒、突起等。
此外,如在實施例22、23說明,亦可將第1齒輪部2763c與第2齒輪部2763d之間的間隙g,以偏心環2201、彈性構件2301等之中間構件進行填埋。
此外,如在實施例1言及,驅動側凸緣2763,亦可設於光鼓2762以外的構件。例如,亦可應用於如在顯影輥齒輪設置第1齒輪部2763c、第2齒輪部2763d及圓筒部2763e且傳動齒輪1781對顯影輥32進行驅動的構成。再者,傳動齒輪1781驅動的對象,不限於光鼓2762、顯影輥32等乘載碳粉(顯影劑)的顯影劑乘載體。傳動齒輪1781驅動的對象,例如可為搬送(或攪拌)碳粉的搬送構件(或攪拌構件)43、帶電輥66,此外亦可為往顯影輥32供應碳粉的供應構件等。此外,傳動齒輪1781驅動的對象為匣盒B具備的光鼓2762以外的構件的情況下,該匣盒B亦可為不具有光鼓2762等的感光體的匣盒。 <實施例27的變形例>
接著,針對實施例27的變形例,利用圖124(a)及圖124(b)進行說明。示於圖120(b)的實施例27的鉤爪部2763du,雖連續於第2斜齒2763dt而形成,惟在本變形例,鉤爪部2763du被相對於第2斜齒2763dt分離而構成。
圖124(a),為針對實施例27的變形例之驅動側凸緣2763的第2齒輪部2763d2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24(b),為針對實施例27的變形例之第2齒輪部2763d2進行繪示的正面圖。
如示於圖124(a)及圖124(b),第2齒輪部2763d2,具有配置於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上不同的位置的複數個第2斜齒2763dt2與複數個鉤爪部2763du2。鉤爪部2763du2,設置與第2斜齒2763dt2同數,從第2斜齒2763dt2分離。此外,第2斜齒2763dt2,在J方向上延伸於比鉤爪部2763du2靠下游。
另外,第2斜齒2763dt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長度,設定為不阻礙鉤爪部2763du2與第2主體齒輪部1781d的嚙合的程度的長度即可。例如,第2斜齒2763dt2,設定為如相對於鉤爪部2763du2不重疊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長度即可。
如以上的構成下,亦可實現在驅動側凸緣2763與傳動齒輪1781之間無旋轉方向(I方向)的齒隙(齒隙)的狀態,亦即可實現無齒隙狀態。 [實施例28]
接著,針對實施例28,利用圖125(a)~圖151(b)在以下進行說明。本實施例,和實施例26同樣地,從裝置主體的傳動齒輪1781往光鼓(2862),未傳遞驅動力,透過從顯影聯軸構件2889輸入的驅動力,對光鼓(2862)進行驅動。此外,代替實施例26的惰輪2601,設有對傳動齒輪1781給予負載的按壓機構2879之點,和實施例26不同。其以外的點方面,和實施例17相同,詳細的說明省略。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各要素之中,對與實施例1、27的要素對應的要素,標注與對應的實施例1、27的要素建立關聯的符號。此等要素方面,關於無特別的說明的事項,和對應的實施例1、28的要素相同。 <匣盒B>
圖125(a),為針對匣盒B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25(b),為對匣盒B從其他視點進行觀看時的透視圖。如示於圖125(a)及圖125(b),為處理匣的匣盒B,主要具有清潔單元2860與顯影單元2820。顯影單元2820,透過清潔單元2860及光鼓軸承構件2873,被能以轉動軸DA為中心進行擺動地支撐。轉動軸DA,和為作為感光體單元的光鼓單元2869的旋轉中心的旋轉軸線L1平行。 <顯影單元2820>
圖126,為針對顯影單元2820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如示於圖126,顯影單元2820,具有包含顯影側蓋2826的框體2821,於框體2821,被可旋轉地支撐以轉動軸DA為旋轉中心的顯影聯軸構件2889。顯影聯軸構件2889,以作為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旋轉軸線的轉動軸DA不與光鼓2862的旋轉軸線L1成為同軸的方式,被框體2821支撐。亦即,在框體2821之轉動軸DA的位置被固定。另外,將框體構件2871及框體2821一起,亦稱為框體。作為聯軸構件的顯影聯軸構件2889,可往光鼓2862及顯影輥2832(圖143(a)參照)傳遞驅動力。
此外,於顯影側蓋2826,以包圍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方式設有圓筒部2826a。於圓筒部2826a,形成有配置於與清潔單元2860相向之側的切槽部2826b;顯影聯軸構件2889,從切槽部2826b朝清潔單元2860側曝露。 <清潔單元2860及光鼓單元2869>
圖127(a),為針對清潔單元2760及光鼓單元2769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27(b),為針對清潔單元2760及光鼓單元2769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圖127(c),為針對,光鼓軸承構件2873及其周邊構成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28(a)(b),為針對驅動齒輪2802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29(a),為針對設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的導引部28731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29(b),為針對導引部28731進行繪示的放大透視圖。
如示於圖127(a),清潔單元2860,主要具有作為框體的框體構件2871與光鼓軸承構件2873,可旋轉地支撐光鼓單元2869。光鼓軸承構件2873,被以未圖示的小螺絲等固定於框體構件2871。
光鼓單元2869,具有光鼓2862、作為凸緣的驅動側凸緣2863及非驅動側凸緣2864。驅動側凸緣2863及非驅動側凸緣2864,鉚接固定於光鼓2862的兩端部,此等光鼓2862、驅動側凸緣2863及非驅動側凸緣2864,被構成為能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一體地旋轉。另外,驅動側凸緣2863及非驅動側凸緣2864與光鼓2862的固定,亦可為壓入、黏合。
如示於圖127(b),於非驅動側凸緣2864,設有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未圖示的圓形的孔,壓入於框體構件2871的孔2871c的未圖示的軸構件被插入於該孔。驅動側凸緣2863,具有齒輪部2863d及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筒狀的突起2863g;突起2863g,配置於比齒輪部2863d靠J方向下游。突起2863g,被透過後述的光鼓支撐軸28733a而可旋轉地支撐。
光鼓支撐軸28733a,具有小徑部28733a1及外徑比小徑部28733a1大的大徑部28733a2。於突起2863g具備的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未圖示的圓形的孔,插入光鼓支撐軸28733a的小徑部28733a1。另外,被構成為,於圓筒狀的突起2863g,光鼓支撐軸28733a的大徑部28733a2不嵌入。
據此,光鼓單元2869,被框體構件2871及光鼓軸承構件2873可旋轉地支撐。此外,光鼓單元2869,透過光鼓支撐軸28733a的大徑部28733a2,被移動限制於沿著旋轉軸線L1的J方向。此外,光鼓單元2869,由於非驅動側凸緣2864接觸於框體構件2871,使得沿著旋轉軸線L1的K方向的移動被限制。亦即,光鼓單元2869,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位置被限制。
如示於圖127(c)及圖129(a),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形成有圓柱部28730a。圓柱部28730a,為了形成與光鼓2862的旋轉軸線L1平行的旋轉軸線L3,具有突出於H方向的圓柱形狀。於圓柱部28730a的頂端,設有螺絲孔28730b。並且,於圓柱部28730a,驅動齒輪2802被以旋轉軸線L3為中心可旋轉地安裝。
驅動齒輪2802安裝於圓柱部28730a後,小螺絲2803與圓柱部28730a的螺絲孔28730b被螺合。據此,驅動齒輪2802,被相對於圓柱部28730a防脫。
如示於圖128(a)(b),驅動齒輪2802,被沿著H方向從上游依第1圓筒部2802b、第1齒輪部2802c、第2圓筒部2802e、第2齒輪部2802d的順序同軸地排列而配置,形成有被插入圓柱部28730a的貫通孔2802a。此外,如示於圖127(c),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設有按壓機構2879。 <按壓機構2879的構成>
接著,針對按壓機構2879的構成進行說明。圖130(a),為針對按壓構件28732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30(b)(c),為針對蓋構件28733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31(a),為針對將按壓構件28732及彈性構件28734組裝於導引部28731的樣子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31(b),為針對將蓋構件28733組裝於導引部2831的樣子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31(c),針對將驅動齒輪2802組裝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的樣子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按壓機構2879,如示於圖131(a)~(c),具有導引部28731、作為移動部的按壓構件28732、蓋構件28733及作為賦能部的彈性構件28734。如示於圖129(a)(b),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設有導引部28731。導引部28731,以可收容按壓構件28732的方式整體上形成為大致匚字狀。導引部28731,具有第1側壁28731a、與第1側壁28731a對稱地設置的第2側壁28731b、將第1側壁28731a及第2側壁28731b進行連接的連接部28731c及限制面28731d。
第1側壁28731a及第2側壁28731b,沿著後述的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方向E而延伸。按壓方向E,為沿著和旋轉軸線L1、L3正交的平面的方向;限制面28731d,在被第1側壁28731a、第2側壁28731b及連接部28731cd包圍的區域沿著按壓方向E而延伸。如示於圖129(b),第1側壁28731a,具有導引面28731a1、卡合突起28731a2及碰撞部28731a3。導引面28731a1及卡合突起28731a2,延伸於按壓方向E。碰撞部28731a3,在按壓方向E上設於第1側壁28731a的下游端部。
同樣地,第2側壁28731b,具有導引面28731b1、卡合突起28731b2及碰撞部28731b3。導引面28731b1及卡合突起28731b2,延伸於按壓方向E。碰撞部28731b3,在按壓方向E上設於第2側壁28731b的下游端部。
導引面28731a1、28731b1,配置為在和按壓方向E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相向;卡合突起28731a2、28731b2,以在和按壓方向E正交的方向上彼此分離的方式突出。碰撞部28731a3、28731b3,在和按壓方向E正交的方向上朝彼此接近的方向且彼此遠離的方向突出。
連接部28731c,具有面對按壓方向E的下游側的彈簧座面28731c1以及從彈簧座面28731c1之中央部朝按壓方向E突出的凸部28731c2。如此般,導引部28731,被相對於凸部28731c2之中心線而線對稱地形成。
如示於圖130(a),按壓構件28732,具有設於按壓方向E上的下游端的按壓面28732e、第1被導引部28732a、第2被導引部28732b、設於1對的被導引部28732a、28732b之間的彈簧座面28732c1及從彈簧座面28732c1朝和按壓方向E相反方向突出的凸部28732c2。
第1被導引部28732a,具有可滑動接觸於第1側壁28731a的導引面28731a1的被導引面28732a1及可抵接於第1側壁28731a的碰撞部28731a3的被碰撞面28732a3。同樣地,第2被導引部28732b,具有可滑動接觸於第2側壁28731b的導引面28731b1的被導引面28732b1及可抵接於第2側壁28731b的碰撞部28731b3的被碰撞面28732b3。
如示於圖130(b)(c),蓋構件28733,具有組裝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時沿著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平面而延伸的平板部28733b、從平板部28733b延伸的光鼓支撐軸28733a、為和垂設有光鼓支撐軸28733a之面相反側的面的限制面28733f、在和按壓方向E正交的方向上設於平板部28733b的兩端部的一對的卡合溝28733d、28733e。一對的卡合溝28733d、28733e,沿按壓方向E而延伸,可分別和導引部28731的卡合突起28731a2、28731b2卡合。
接著,利用圖131(a)~(c),針對按壓機構2879及驅動齒輪2802的組裝方法進行說明。如示於圖131(a),按壓構件28732,在以導引部28731的第1側壁28731a、第2側壁28731b、連接部28731c及限制面28731d包圍的空間被組裝於箭頭J方向。按壓構件28732的第1被導引部28732a及第2被導引部28732b,分別被可相對於第1側壁28731a及第2側壁28731b而移動於按壓方向E地支撐。亦即,按壓構件28732,可移動於包含和按壓方向E以及按壓方向E相反方向的移動方向。該移動方向,為和旋轉軸線L1的方向交叉的方向。
此外,由壓縮螺旋彈簧構成的彈性構件28734,兩端被凸部28731c2、28732c2支撐。另外,彈性構件28734,不限於壓縮螺旋彈簧,亦可為板彈簧等的其他彈簧構成,此外亦可由橡膠、海棉等構成。據此,彈性構件28734,就座於彈簧座面28731c1(圖129(b)參照)及彈簧座面28732c1(圖130(a)參照)。彈性構件28734,對按壓構件28732賦能,可予以往包含按壓方向E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
並且,按壓構件28732,透過彈性構件28734的賦能力,碰撞於碰撞部28731a3、28731b3。在以下,將按壓構件28732碰撞於碰撞部28731a3、28731b3時的按壓構件28732的位置稱為非按壓位置,將按壓構件28732位於非按壓位置之際的按壓機構2879的狀態稱為非按壓狀態。
接著,如示於圖131(b)(c),蓋構件28733的卡合溝28733d、28733e(圖130(b)(c)參照),分別卡合於導引部28731的卡合突起28731a2、28731b2。此時,蓋構件28733,相對於卡合突起28731a2、28731b2裝戴於按壓方向E,碰撞於碰撞部28731a3、28731b3。此狀態下,蓋構件28733,被固定為相對於導引部28731不可移動。例如,蓋構件28733,相對於導引部28731的卡合突起28731a2、28731b2,被透過黏合、壓入等進行固定。
蓋構件28733被固定於導引部28731的卡合突起28731a2、28731b2,使得按壓構件28732,透過限制面28731d、28733f(圖129(a)及圖130(c)參照),被移動限制於H方向及J方向。接著,如示於圖131(c),驅動齒輪2892被安裝於圓柱部28730a,被透過小螺絲2803而防脫。
圖132(a),為針對非按壓狀態的按壓機構2879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圖132(b),為針對按壓狀態的按壓機構2879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另外,在圖132(a)(b),省略蓋構件28733而示。如示於圖132(a),在匣盒B未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按壓機構2879為非按壓狀態。此時,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未被按壓,按壓構件28732,因彈性構件28734的賦能力(彈性力)而碰撞於碰撞部28731a3、28731b3,位於非按壓位置。
此外,如示於圖132(b),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按壓機構2879為按壓狀態。此時,按壓構件28732,從碰撞部28731a3、28731b3分離,位於按壓位置。此原因在於,如後述,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被透過傳動齒輪1781而按壓。 <顯影單元2820及光鼓軸承構件2873的組裝>
接著,利用圖133,針對顯影單元2820及光鼓軸承構件2873的組裝方法進行說明。於清潔單元2860的框體構件2871,設有銷支撐部28711;於銷支撐部28711,被插入銷28712。銷28712,相對於銷支撐部28711,被透過壓入、黏合等而固定。
貫通了銷支撐部28711的銷28712,被插入於顯影單元2820的銷插入部28201。顯影單元2820,被經由銷28712透過清潔單元2860而可轉動地支撐。
此外,於顯影單元2820的J方向下游端部,設有將顯影聯軸構件2889(圖126參照)包圍的圓筒部2826a。銷插入部28201之中心,和圓筒部2826a之中心,為同軸上。並且,光鼓軸承構件2873,相對於清潔單元2860及顯影單元2820,被組裝於H方向。光鼓軸承構件2873的光鼓支撐軸28733a,被插入於光鼓單元2869。此外,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形成有大致圓筒面狀的顯影單元支撐部2873b;顯影單元支撐部2873b,將圓筒部2826a能以轉動軸DA為中心而轉動地支撐。據此,顯影單元2820,相對於清潔單元2860及光鼓軸承構件2873,被能以轉動軸DA為中心而轉動地支撐。 <傳動構成>
接著,針對本實施例之傳動構成進行說明。圖134,為針對設於裝置主體A側的主體傳動系統GA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35(a),為針對主體傳動系統GA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圖135(b),為針對傳動齒輪1781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36(a),為針對設於匣盒B側的匣盒傳動系統GB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36(b),為針對匣盒傳動系統GB進行繪示的其他透視圖。圖137,為針對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支撐構成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如示於圖134~圖135(b),設於裝置主體A側的主體傳動系統GA,具有第1主體齒輪GA1、第2主體齒輪GA2、第3主體齒輪GA3、第4主體齒輪GA4、主體側聯軸構件2899、惰輪1780及傳動齒輪1781。第1主體齒輪GA1,被透過未圖示的馬達而驅動。第2主體齒輪GA2,具有大徑齒輪GA2a與小徑齒輪GA2b;大徑齒輪GA2a及小徑齒輪GA2b,一體地旋轉。
第1主體齒輪GA1,嚙合於第2主體齒輪GA2的大徑齒輪GA2a;小徑齒輪GA2b,嚙合於第3主體齒輪GA3。第3主體齒輪GA3,和第4主體齒輪GA4嚙合;第4主體齒輪GA4,嚙合於主體側聯軸構件2899。此外,第3主體齒輪GA3,嚙合於惰輪1780;惰輪1780,和傳動齒輪1781一體地旋轉。另外,作為主體側齒輪的傳動齒輪1781,為和實施例17相同構成,於圖135(b)標注和實施例17之例如圖53(a)及圖53(b)同樣的符號,省略說明。
如此般,被透過未圖示的馬達而驅動的第1主體齒輪GA1的旋轉,經由第2主體齒輪GA2、第3主體齒輪GA3及第4主體齒輪GA4,傳遞至主體側聯軸構件2899。此外,第1主體齒輪GA1的旋轉,經由第2主體齒輪GA2、第3主體齒輪GA3及惰輪1780,傳遞至傳動齒輪1781。
如示於圖136(a)(b),設於匣盒B的匣盒傳動系統GB,包含顯影聯軸構件2889、驅動齒輪2802及光鼓單元2869的齒輪部2863d。顯影聯軸構件2889,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卡合於主體側聯軸構件2899。據此,顯影聯軸構件2889,被從主體側聯軸構件2899傳遞驅動力。
顯影聯軸構件2889,具有大徑齒輪2889c與小徑齒輪2889d;此等大徑齒輪2889c及小徑齒輪2889d,一體地旋轉。大徑齒輪2889c,嚙合於驅動齒輪2802的第1齒輪部2802c。另外,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小徑齒輪2889d,嚙合於往顯影輥2832(圖143(a)參照)傳動的未圖示的傳動系統;小徑齒輪2889d的旋轉,往顯影輥2832傳遞。
驅動齒輪2802的第2齒輪部2802d,嚙合於光鼓單元2869的齒輪部2863d。如此般,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旋轉,經由驅動齒輪2802傳遞至光鼓單元2869的齒輪部2863d。
如示於圖137,顯影單元2820的框體2821,包含顯影軸承構件2821c與顯影側蓋2826。顯影軸承構件2821c,具有被插入於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支撐孔2889e的支撐軸2821d。支撐軸2821d,具有以轉動軸DA為中心的圓柱形狀;支撐孔2889e,為以轉動軸DA為中心的圓孔。顯影聯軸構件2889被此支撐軸2821d支撐,使得轉動軸DA的相對於框體2821之位置(轉動軸DA的正交方向的位置)被固定。其中,在支撐軸2821d與支撐孔2889e之間的齒隙的範圍內,轉動軸DA相對於框體2821,在轉動軸DA的正交方向上可移動微小量。如此的齒隙份的軸偏移的構成,亦包含於轉動軸DA的相對於框體2821之位置被固定的構成中。
此外,在形成於顯影側蓋2826的圓筒部2826a,形成有支撐孔2826c,於支撐孔2826c,已卡合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凸部2889f。在轉動軸DA的方向上,支撐孔2889e,形成於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一端部;凸部2889f,形成於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另一端部。
如此般,顯影聯軸構件2889,被透過構成框體2821的顯影軸承構件2821c及顯影側蓋2826而能以轉動軸DA為中心而旋轉地支撐。此外,顯影聯軸構件2889,透過顯影軸承構件2821c及顯影側蓋2826,在轉動軸DA的方向上被夾入,在轉動軸DA的方向上被定位。另外,顯影聯軸構件2889與顯影側蓋2826之間的間隙,可有一些但僅為些許,實質上顯影聯軸構件2889在轉動軸DA的方向上被定位。 <匣盒B的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裝戴、卸除及定位>
圖138(a),為針對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過程中緊接著按壓構件28732抵接於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之前的狀態進行繪示的側面圖。圖138(b),為針對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的按壓構件28732的樣子進行繪示的側面圖。圖139,為針對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的按壓構件28732的周邊構成進行繪示的正面圖。
如示於圖138(a),匣盒B,被相對於裝置主體A沿著裝戴方向M而裝戴下去。裝戴方向M,相對於和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平行的直線Le,傾斜於傳動齒輪1781側。為此,匣盒B被裝戴下去時,位於非按壓位置的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抵接於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
另外,和實施例1同樣地,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M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裝戴方向M的反向),為和旋轉軸線L1實質上正交的方向。此外,光鼓單元2869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分別為和匣盒B的往裝置主體A的裝戴方向M及從裝置主體A的卸除方向相同。
並且,匣盒B進一步相對於裝置主體A裝戴於裝戴方向M下去時,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被透過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而按壓,在與按壓方向E相反方向上受力。據此,按壓構件28732,抵抗彈性構件28734(圖132(b)參照)的賦能力,移動於和按壓方向E相反方向。
匣盒B相對於裝置主體A裝戴結束時,如示於圖138(b)及圖139,按壓構件28732位於按壓位置。換言之,按壓機構2879,成為按壓著傳動齒輪1781的按壓狀態。此時,按壓構件28732之中心線EC,通過旋轉軸線L2為優選。中心線EC,和按壓方向E平行地延伸,為通過凸部28731c2、28732c2(圖131(a)參照)之中心的線。構成為按壓構件28732之中心線EC通過旋轉軸線L2,使得可對傳動齒輪1781平衡佳地施加負載轉矩。另外,只要為可對傳動齒輪1781施加負載轉矩的構成,則按壓構件28732之中心線EC相對於旋轉軸線L2偏移而配置亦無妨。
此外,匣盒B相對於裝置主體A成為裝戴結束的狀態下,如示於圖139,傳動齒輪1781不嚙合於光鼓單元2869的齒輪部2863d。亦即,於本實施例,傳動齒輪1781,不驅動光鼓單元2869。並且,光鼓單元2869,如在圖136(a)(b)說明,被透過輸入至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驅動力而驅動。
圖140(a),為針對供於將匣盒B相對於裝置主體A定位於裝戴方向M用的構成進行繪示的側面圖;圖140(b),為針對在包含按壓構件28732之中心線EC及旋轉軸線L2的截面進行了切斷的匣盒B進行繪示的圖。
如示於圖140(a),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設有被導引部2873g、2873s1、2873s2、2873s3。此等被導引部,為從光鼓軸承構件2873的本體部分朝旋轉軸線L1的方向突出的形狀的突起部。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之際及從裝置主體A取出之際,匣盒B,由於被導引部2873g、2873s1、2873s2、2873s3接觸於設於裝置主體A的導引部2873A,從而被導引。
另外,被導引部2873s3,亦可考量必要性而省略。此外,被導引部2873s1、2873g,可設為1個的連結的突起部,據此光鼓軸承構件2873的剛性提高。
此外,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被導引部2873g接觸於裝置主體A的2個定位部2815a,在與旋轉軸線L1正交的2方向(裝戴方向M與正交方向MP)上,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匣盒B的旋轉軸線L1的位置確定。此外,被導引部2873s2接觸於裝置主體A的導引部2873A,使得在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旋轉方向上,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匣盒B的位置(姿勢)確定。此外,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的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匣盒B的定位,和實施例1相同。
此外,於裝置主體A,設有可抵接於被導引部2873s1的加壓構件28731A及縮設在加壓構件28731A與導引部2873A之間的壓縮彈簧28732A。加壓構件28731A,具有抵接於被導引部2873s1的斜面28731Aa,斜面28731Aa,被透過壓縮彈簧28732A朝被導引部2873s1而賦能,故將被導引部2873s1以力Fq進行按壓。被導引部2873s1被以力Fq而按壓,故匣盒B的被導引部2873g,被朝定位部2815a按壓,匣盒B維持裝戴狀態。
另一方面,按壓構件28732,將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朝按壓方向E以按壓力Fp進行按壓,故承受按壓力Fp的反作用力Rp。為了不會因反作用力Rp使得匣盒B浮起,按壓力Fp的和按壓方向E平行的力的成分Fe,設定為比反作用力Rp大。另外,匣盒B的和光鼓軸承構件2873相反側的端部方面,亦同樣地被相對於裝置主體A進行定位。
如示於圖140(b),按壓構件28732,雖將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以按壓力Fp進行按壓,惟在本實施例,按壓力Fp設定為5~50N左右。然而,按壓力Fp,因按壓構件28732與傳動齒輪1781的摩擦係數,設定為適切的值。
此外,應用於按壓構件28732的素材,不易被削去的素材為優選。例如,按壓構件28732的素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烯(PE)、聚縮醛(POM)、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等的結晶性樹脂為優選。此外,此等素材,可僅應用於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亦可在按壓面28732e塗布潤滑脂等的潤滑劑。
圖141,為供於說明傳動齒輪1781的負載轉矩RT用的透視圖。匣盒B被相對於裝置主體A進行裝戴的狀態下,透過未圖示的馬達使第1主體齒輪GA1被驅動。並且,透過在圖134~圖135(b)所說明的傳動構成,傳動齒輪1781旋轉於第1旋轉方向R1。具體而言,第1主體齒輪GA1的旋轉,經由第2主體齒輪GA2、第3主體齒輪GA3及惰輪1780,傳遞至傳動齒輪1781。
並且,透過位於按壓位置的按壓構件28732,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承受按壓力Fp。亦即,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發生滑動,產生摩擦力Ff。摩擦力Ff,在該滑動部分,作用於和第1旋轉方向R1相反方向。此摩擦力Ff,成為和傳動齒輪1781及傳動齒輪1781一體地旋轉的惰輪1780的負載轉矩RT。亦即,將匣盒B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按壓構件28732,可和傳動齒輪1781接觸而對傳動齒輪1781的旋轉提供負載。
然而,假如對傳動齒輪1781未從匣盒B提供負載轉矩RT的情況下,傳動齒輪1781及惰輪1780,以大致上無負載進行旋轉,旋轉變不穩定。
將具體之例,示於圖142(a)(b)。圖142(a)(b),為針對第3主體齒輪GA3與惰輪1780嚙合的樣子進行繪示的截面圖。如示於圖142(a),思考第3主體齒輪GA3的齒GA3a和惰輪1780的齒1780a嚙合,且透過齒GA3a使得齒1780a被旋轉的情形。從齒GA3a的嚙合的齒面GA3a1,齒1780a的嚙合的齒面1780a1承受驅動力之際,取決於嚙合的精度等,有時成為惰輪1780比一般提早旋轉的快轉狀態。
此時,於惰輪1780無負載轉矩RT時,惰輪1780的快轉狀態被維持,有時嚙合的齒面1780a1從嚙合的齒面GA3a1分離。並且,如示於圖142(b),有時齒1780a的下游齒面1780a2衝撞於齒GA3a之上游齒面GA3a2。之後,有時由於下游齒面1780a2與上游齒面GA3a2的衝撞導致的彈回,使得下次嚙合的齒面1780a1衝撞於嚙合的齒面GA3a1。
惰輪1780反覆如以上的動作,故變成惰輪1780相對於第1旋轉方向R1被不穩定地驅動。並且,對惰輪1780進行驅動的第3主體齒輪GA3,承受來自惰輪1780的衝擊,旋轉精度降低。第3主體齒輪GA3的旋轉精度的降低,經由與第3主體齒輪GA3進行驅動連結的第4主體齒輪GA4、主體側聯軸構件2899、顯影聯軸構件2889、驅動齒輪2802及齒輪部2863d,導致光鼓2872的旋轉精度的降低。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負載轉矩RT因按壓機構2879而作用於傳動齒輪1781及惰輪1780,故即使惰輪1780即將發生快轉等的旋轉變動,惰輪1780的加減速仍會被抑制。並且,惰輪1780的嚙合的齒面1780a1與第3主體齒輪GA3的嚙合的齒面GA3a1,被維持抵接狀態,傳動齒輪1781及惰輪1780,可穩定地旋轉。據此,可使光鼓2862穩定地旋轉,可提升影像形成精度。 <各構件的位置關係>
接著,利用圖143(a)~圖146,針對構成匣盒B的各構件的位置關係、尤其按壓構件28732、光鼓2862及顯影輥2832的位置關係,詳細進行說明。圖143(a),為供於針對位於非按壓位置的按壓構件28732的位置進行說明用的圖,為觀看匣盒B於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H方向)時的圖。圖143(b),為供於針對位於按壓位置的按壓構件28732的位置進行說明用的圖,為觀看匣盒B於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H方向)時的圖。
圖144,為針對設於顯影單元2820的框體2821的第1開口部2821f及第2開口部2821g進行繪示的圖,為將匣盒B從面對第1開口部2821f及第2開口部2821g的方向觀看時的圖。圖145(a),為供於針對位於非按壓位置的按壓構件28732的位置進行說明用的圖,為觀看匣盒B於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H方向)時的圖。圖145(b),為供於針對位於按壓位置的按壓構件28732的位置進行說明用的圖,為觀看匣盒B於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H方向)時的圖。圖146,為針對光鼓2862、顯影輥2832及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圖,為將匣盒B觀看於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H方向)時的圖。
如示於圖143(a)~圖144,於顯影單元2820的框體2821,形成有第1開口部2821f及第2開口部2821g。另外,第1開口部2821f及第2開口部2821g,亦可為此等第1開口部2821f及第2開口部2821g被由框體等進行區劃仍在1個大的開口部之中存在相當於第1開口部2821f及第2開口部2821g的區域的構成。光鼓2862的一部分,被構成為從第1開口部2821f往框體2821的外側曝露,可將形成於光鼓2862的碳粉像轉印於記錄媒體。此外,按壓構件28732的一部分,被從第2開口部2821g相對於框體2821的外部而曝露。據此,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被構成為可按壓設於裝置主體A的傳動齒輪1781(圖138(b)參照)。
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第2開口部2821g的全長,比第1開口部2821f的全長短。亦即,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按壓構件28732的全長,比光鼓2862的全長短。
另外,顯影聯軸構件2889及後述的按壓構件28732的從第2開口部2821g曝露的部分,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框體構件2871的一端部。更詳言之,顯影聯軸構件2889與按壓構件28732的至少一部分,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此外,按壓構件28732的從第2開口部2821g曝露的部分與光鼓2862的從第1開口部2821f曝露的部分,在旋轉軸線L1的方向上,配置於相互不同的位置。
於圖143(a)(b),觀看於沿著光鼓286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時,將光鼓2862從第1開口部2821f曝露的區域2862EP,以粗字的虛線表示。亦即,區域2862EP,為光鼓2862的表面的一部分。
圖143(a)(b)中的任一者,光鼓2862的從第1開口部2821f曝露的區域2862EP,觀看於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時,皆重疊於按壓構件28732。亦即,按壓構件2873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為,不問按壓構件28732的位置(例如非按壓位置、按壓位置),觀看於沿著旋轉軸線L1的方向時,和為從第1開口部2821f曝露的光鼓2862的部分的區域2862EP重疊。
接著,如示於圖145(a)(b),思考假想地描繪通過光鼓2862的旋轉軸線L1與顯影輥2832的旋轉軸線L6的直線Ls的情形。並且,相對於直線Ls,使存在作為帶電構件的帶電輥2866之側的區域為區域AR1,使無帶電輥2866之側的區域為區域AR2。此時,不問按壓構件28732的位置(例如非按壓位置、按壓位置),按壓構件2873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區域AR2。此外,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配置於區域AR2。亦即,亦可謂按壓構件28732的從第2開口部2821g曝露的部分,配置於區域AR2。
此外,按壓構件28732的至少一部分,不問按壓構件28732的位置(例如非按壓位置、按壓位置),在直線Ls延伸的方向N1上,配置於光鼓2862的寬W10的內側。
接著,參照圖146。於圖146,顯影聯軸構件2889、光鼓2862及顯影輥2832的外形,分別被以虛線表示。如示於圖146,觀看於光鼓2862的旋轉軸線L1的方向時,顯影聯軸構件2889,配置於不和光鼓2862重疊的位置。此外,為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旋轉中心的轉動軸DA,和光鼓2862的旋轉軸線L1未成為同軸。此原因在於,在本實施,採取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驅動力經由驅動齒輪2802傳遞至光鼓2862(光鼓單元2869)的構成。
此外,在本實施例,光鼓2862與顯影聯軸構件2889之間的距離(最短距離)K1,比顯影輥2832與顯影聯軸構件2889之間的距離(最短距離)K2長(K1>K2)。再者,光鼓2862的旋轉軸線L1與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轉動軸DA之間的距離K3,比顯影輥2832的旋轉軸線L6與顯影聯軸構件2889的轉動軸DA之間的距離K4長(K3>K4)。 <實施例28的變形例1、2>
接著,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1、2,利用圖147(a)~(c)進行說明。圖147(b),為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1之按壓構件28732J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圖147(c),為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2之按壓構件28732K進行繪示的正面圖。另外,圖147(a),為針對實施例28的按壓構件28732進行繪示的正面圖。
如示於圖147(a),實施例28的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28732e,被形成為和按壓方向E垂直的平面狀。換言之,按壓面28732e,被形成為和在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齒冠圓TC與按壓構件28732的抵接部分CP1之齒冠圓TC的切線TL平行。
另一方面,如示於圖147(b),實施例28的變形例1之按壓構件28732J的按壓面28732Je,被形成為沿著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齒冠圓TC之圓弧形狀。
此外,如示於圖147(c),實施例28的變形例2之按壓構件28732K的按壓面28732Ke,具有第1斜面28732Ke1及第2斜面28732Ke2。此等第1斜面28732Ke1及第2斜面28732Ke2,皆被形成為和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齒冠圓TC的切線平行,被形成相對於按壓構件28732K之中心線EC而相互對稱。此外,第1斜面28732Ke1及第2斜面28732Ke2,相對於按壓方向E而傾斜。
透過如此的按壓面28732Je、28732Ke,亦可使和按壓方向E平行的按壓力Fp(圖141參照)作用於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此外,按壓構件28732的按壓面,不限於上述的實施例28的變形例1、2的方式,亦可為其他形狀。例如,變形例1之按壓構件28732J的按壓面28732Je的圓弧形狀的半徑,亦可與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的齒冠圓TC的半徑為不相同。此外,變形例2之按壓構件28732K的第1斜面28732Ke1及第2斜面28732Ke2,亦可相對於按壓構件28732K之中心線EC非相互對稱。此構成下,亦可使按壓力Fp作用於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
依如此的實施例28的變形例1、2的按壓構件28732J、28732K時,比起實施例28的按壓構件28732,可增加與傳動齒輪1781的接觸部,可給予更穩定的按壓力。 <實施例28的變形例3>
接著,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3,利用圖148(a)(b)進行說明。圖148(a),為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3之按壓構件28732L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48(b),為針對組裝於導引部28731的按壓構件28732L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上述的實施例28的按壓構件28732,如示於圖131(a)~(c),按壓構件28732與彈性構件28734被構成為不同形體,惟此等亦可被一體地形成。亦即,實施例28的變形例3之按壓構件28732L,如示於圖148(a),具有第1被導引部28732a、第2被導引部28732b、按壓面28732e及作為賦能部的彈性部28734L,此等被一體地形成。按壓構件27832L,例如由樹脂、金屬構成,彈性部28734L只要為容易彈性地變形的形狀則可為任意的形狀。
如示於圖148(b),按壓構件28732L裝戴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的導引部28731,彈性部28734L就座於彈簧座面28732c1。並且,按壓構件28732L,由於彈性部28734L被彈性地壓縮變形,使得被賦能於按壓方向E。
另外,在實施例28的變形例3,雖彈性部28734L被一體地形成於按壓構件28732L,惟不限定於此,例如彈性部28734L亦可一體地形成於導引部28731,而非按壓構件28732L。
如此般,彈性部28734L一體地形成於按壓構件28732L、導引部28731,使得比起如實施例28般將此等分別設置,可減少零件數,故可進行該部分的成本降低。 <實施例28的變形例4>
接著,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4,利用圖149~圖151(b)進行說明。圖149,為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4之清潔單元2860M進行繪示的透視圖。圖150(a),為針對按壓機構2879M進行繪示的分解透視圖;圖150(b),為針對按壓機構2879M進行繪示的其他分解透視圖。圖151(a),為針對在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過程中緊接著按壓構件28732M抵接於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之前的狀態進行繪示的側面圖。圖151(b),為針對匣盒B被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下的按壓構件28732M的樣子進行繪示的側面圖。
如示於圖149,實施例28的變形例4之清潔單元2860M的光鼓軸承構件2873M與光鼓2862之間,設有按壓機構2879M。如示於圖149及圖150(a)(b),光鼓軸承構件2873M,具有延伸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的光鼓支撐軸2873h。光鼓支撐軸2873h,具有小徑部2873h1及外徑比小徑部2873h1大的大徑部2873h2。於突起2863g,插入光鼓支撐軸2873h的小徑部2873h1。據此,光鼓單元2869,被光鼓軸承構件2873M可旋轉地支撐。此外,光鼓單元2869,被透過光鼓支撐軸2873h的大徑部2873h2而移動限制於旋轉軸線L1的方向。
按壓機構2879M,具有按壓構件28732M及作為賦能部的賦能構件28734M。按壓構件28732M,具有形成為圓筒狀的圓筒部28732Ma及從圓筒部28732Ma朝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按壓部28732Mb。按壓構件28732M,由於圓筒部28732Ma被插入於光鼓支撐軸2873h的大徑部2873h2,從而被光鼓支撐軸2873h可旋轉地支撐。亦即,按壓構件28732M,能以光鼓2862的旋轉軸線L1為中心而旋轉。
按壓部28732Mb,從圓筒部28732Ma朝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突出,進一步延伸於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的圓周方向。按壓部28732Mb的頂端面,構成按壓面28732Me。此外,於突出於按壓部28732Mb的半徑方向的部分,形成有彈簧座28732Mc。
賦能構件28734M,由線圈彈簧構成,具有螺旋部28734Ma、從螺旋部28734Ma朝一方延伸的第1彈簧掛勾部28734Mb及從螺旋部28734Ma朝另一方延伸的第2彈簧掛勾部28734Mc。賦能構件28734M的螺旋部28734Ma,裝戴於按壓構件28732M的圓筒部28732Ma的外周面。此外,賦能構件28734M的第1彈簧掛勾部28734Mb,被卡止在形成於光鼓軸承構件2873M的彈簧座2873Mj。賦能構件28734M的第2彈簧掛勾部28734Mc,卡止在按壓構件28732M的彈簧座28732Mc。
按壓機構2879M,在賦能構件28734M被組裝於按壓構件28732M後,被相對於光鼓支撐軸2873h而組裝。賦能構件28734M,被透過按壓構件28732M與光鼓軸承構件2873M而夾住,被防脫。
匣盒B未裝戴於裝置主體A的狀態,亦即匣盒B為單體的狀態下,按壓構件28732M,如示於圖151(a)般,位於非按壓位置。此時,按壓構件28732M,例如被透過未圖示的阻擋件而定位於非按壓位置。另外,按壓構件28732M位於非按壓位置之際,賦能構件28734M,亦可對按壓構件28732M賦能,亦可不賦能。
如示於圖151(a)(b),匣盒B被相對於裝置主體A沿著裝戴方向M而裝戴下去時,按壓構件28732M的按壓面28732Me抵接於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並且,進一步匣盒B被相對於裝置主體A裝戴於裝戴方向M下去時,按壓構件28732M的按壓面28732Me,抵抗賦能構件28734M的賦能力,被透過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而按壓。
匣盒B相對於裝置主體A裝戴結束時,如示於圖151(b),按壓構件28732M位於按壓位置。換言之,按壓機構2879M,成為在按壓方向E上將傳動齒輪1781以按壓力Fp進行按壓的按壓狀態。按壓力Fp,為朝向傳動齒輪1781的旋轉軸線L2之力,可對傳動齒輪1781平衡佳地施加負載轉矩。如前述般,透過此負載轉矩,使得傳動齒輪1781及惰輪1780可穩定地旋轉。此外,可使光鼓2862穩定地旋轉,可提升影像形成精度。
此外,在本實施例28的變形例4,將按壓構件28732M構成為能以旋轉軸線L1為中心進行旋轉,故可容易透過按壓構件28732M的按壓面28732Me,從而從裝戴方向M上的上游側按壓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為此,可伴隨匣盒B的相對於裝置主體A之裝戴動作,透過按壓構件28732M將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確實地按壓。
此外,於實施例28及其變形例,按壓構件28732J、28732K、28732M,亦可按壓第2主體齒輪1781d,而非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或者,按壓構件28732J、28732K、28732M,亦可按壓第1主體齒輪部1781c與第2主體齒輪1781d雙方。換言之,按壓構件28732J、28732K、28732M,可與傳動齒輪1781的第1主體齒輪部1781c及第2主體齒輪1781d的至少任一方接觸並被可按壓地構成即可。 <本實施例的被揭露的構成或概念之例示>
在以下,示出上述的本實施例的被揭露的構成或概念之例。其中,此等僅為例示,非上述的本實施例的揭示限定於示於以下的構成或概念。 <<構成A>> [構成A1]
一種感光體單元,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感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 第1齒輪部;以及 第2齒輪部,其具備複數個齒; 前述第1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齒輪部,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第2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齒輪部的附近。 [構成A2]
如構成A1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2突起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 [構成A3]
如構成A2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2突起部,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2齒輪部的齒之中最從前述感光體遠離的位置。 [構成A4]
如構成A1至A3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突起部,具備一扭轉突起部,前述扭轉突起部,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前述第1圓周方向扭轉。 [構成A5]
如構成A4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扭轉突起部的扭角,和前述第1齒輪部的前述斜齒的扭角相同,或比前述第1齒輪部的前述斜齒的扭角小。 [構成A6]
如構成A1至A5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第1齒輪部的齒寬Wc與前述第2齒輪部的齒寬Wd,符合下式: 。 [構成A7]
如構成A1至A6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第1齒輪部的齒寬Wc與前述間隙的寬We符合下式: 。 [構成A8]
如構成A1至A7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間隙的寬We與前述第2齒輪部的齒寬Wd符合下式: 。 [構成A9]
如構成A1至A8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的齒的扭角,為15°以上40°以下。 [構成A10]
如構成A1至A9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的齒的扭角,為20°以上35°以下。 [構成A11]
如構成A1至A10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的前述斜齒,為由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或前述第1齒輪部的旋轉方向上分開而配置的複數個第1突起所構成的齒。 [構成A12]
如構成A1至A11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突起部,為由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或前述第2齒輪部的旋轉方向上分開而配置的複數個第2突起所構成的齒。 [構成A13]
如構成A1至A12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可同軸進行旋轉。 [構成A14]
如構成A13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的旋轉軸線及前述第2齒輪部的旋轉軸線,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同軸。 [構成A15]
如構成A1至A14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被一體成型。 [構成A16] 如構成A1至A15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具有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上安裝於前述感光體的端部的凸緣, 前述第1齒輪部及前述第2齒輪部,設於前述凸緣。 [構成A17]
如構成A1至A16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具有一中間構件,前述中間構件,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設於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之間,可填埋前述間隙。 <<構成AX1>> [構成AX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旋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 框體,其可旋轉地支撐前述旋轉體; 第1齒輪部;以及 第2齒輪部,其具備複數個齒; 前述第1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旋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 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旋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齒輪部, 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第2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齒輪部的附近。 <可往構成AX1追加的構成(附屬構成)>
對構成AX1,可酌情追加上述的構成A1~A17的要素。 <<構成AY1>> [構成AY1]
一種感光體單元,其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具有以同軸而旋轉的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與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的扭轉方向與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的扭轉方向相同,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的扭角比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的扭角大, 具有: 感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 第1單元側齒輪部,其用於與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進行嚙合;以及 第2單元側齒輪部,其具備用於與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嚙合之複數個齒; 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附近, 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已嚙合,且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前述第2突起部與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已嚙合的狀態下,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可旋轉。 <可往構成AY1追加的構成(附屬構成)>
對構成AY1,可酌情追加上述的構成A1~A17的要素。 <<構成AY2>> [構成AY2]
一種感光體單元,其可相對於一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前述影像形成裝置,具有以同軸進行旋轉的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與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 具有: 感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 第1單元側齒輪部,其用於與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進行嚙合;以及 第2單元側齒輪部,其具備用於與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嚙合之複數個齒; 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附近, 被構成為,在透過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與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旋轉使得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朝既定方向進行旋轉的期間,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齒,和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上游側的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進行接觸,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前述第2突起部,和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下游側的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進行接觸。 <可往構成AY2追加的構成(附屬構成)>
對構成AY2,可酌情追加上述的構成A1~A17的要素。 <<構成B>> [構成B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及安裝於前述感光體的凸緣,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配置於不和前述感光體單元重疊的位置,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構成B2]
如構成B1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與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構成B3]
如構成B1或構成B2的匣盒,其中, 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 [構成B4]
如構成B1至構成B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結晶性樹脂構成。 [構成B5]
如構成B1至構成B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性構件。 [構成B6]
如構成B5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簧。 [構成B7]
如構成B1至構成B6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感光體,被透過從前述聯軸構件傳遞至前述凸緣的驅動力進行旋轉驅動。 [構成B8]
如構成B1至構成B7中任一項的匣盒,其具有一顯影輥,前述顯影輥,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用於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前述聯軸構件,可往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構成B9]
如構成B1至構成B8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移動部的全長比前述感光體的全長短。 <<構成BP>> [構成BP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及安裝於前述感光體的凸緣,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帶電構件,其被前述框體支撐,用於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及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配置於不和前述感光體單元重疊的位置,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構成BP2]
如構成BP1的匣盒,其中,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前述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構成BP3]
如構成BP1或構成BP2的匣盒,其中,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在沿著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的方向上,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述感光體的寬的內側。 [構成BP4]
如構成BP1至構成BP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構成BP5]
如構成BP1至構成BP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與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構成BP6]
如構成BP1至構成BP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 [構成BP7]
如構成BP1至構成BP6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結晶性樹脂構成。 [構成BP8]
如構成BP1至構成BP7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性構件。 [構成BP9]
如構成BP8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簧。 [構成BP10]
如構成BP1至構成BP9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感光體,被透過從前述聯軸構件傳遞至前述凸緣的驅動力進行旋轉驅動。 [構成BP11]
如構成BP1至構成BP1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移動部的全長比前述感光體的全長短。 <<構成BQ1>> [構成BQ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前述聯軸構件,被前述框體支撐為,前述聯軸構件的旋轉軸線不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成為同軸,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可往構成BQ1追加的構成(附屬構成)>
對構成BQ1,可酌情追加上述的構成B1~B9的要素。 <<構成BR1>> [構成BR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帶電構件,其被前述框體支撐,用於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及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前述聯軸構件,被前述框體支撐為,前述聯軸構件的旋轉軸線不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成為同軸,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可往構成BR1追加的構成(附屬構成)>
對構成BR1,可酌情追加上述的構成BP1~BP11的要素。 <<構成BS1>> [構成BS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感光體之間的距離,比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顯影輥之間的距離長,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可往構成BS1追加的構成(附屬構成)>
對構成BS1,可酌情追加上述的構成B1~B9的要素。 <<構成BT1>> [構成BT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帶電構件,其被前述框體支撐,用於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及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感光體之間的距離,比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顯影輥之間的距離長,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可往構成BT1追加的構成(附屬構成)>
對構成BT1,可酌情追加上述的構成BP1~BP11的要素。 <<構成BU1>> [構成BU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前述影像形成裝置,具有主體側聯軸構件及具備以同軸進行旋轉的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與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主體側齒輪;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和前述主體側聯軸構件卡合而承受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在將前述匣盒裝戴於前述裝置主體的狀態下,前述移動部可和前述主體側齒輪進行接觸。 [構成BU2]
如構成BU1的匣盒,其中, 在將前述匣盒裝戴於前述裝置主體的狀態下,前述移動部,可至少和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及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中的任一方進行接觸。 [構成BU3]
如構成BU1或BU2的匣盒,其中, 在將前述匣盒裝戴於前述裝置主體的狀態下,前述移動部,可與前述主體側齒輪進行接觸而對前述主體側齒輪的旋轉提供負載。 [構成BU4]
如構成BU1至BU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構成BU5]
如構成BU1至BU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具備: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以及 帶電構件,其被前述框體支撐,用於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構成BU6]
如構成BU4或BU5的匣盒,其中,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配置於不和前述感光體單元重疊的位置。 [構成BU7]
如構成BU4至BU6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聯軸構件,被前述框體支撐為,前述聯軸構件的旋轉軸線不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成為同軸。 [構成BU8]
如構成BU4至BU7中任一項的匣盒,其具有一顯影輥,前述顯影輥,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感光體之間的距離,比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顯影輥之間的距離長。 [構成BU9]
如構成BU4至BU8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與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構成BU10]
如構成BU4至BU9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 [構成BU11]
如構成BU4至BU1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結晶性樹脂構成。 [構成BU12]
如構成BU4至BU11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性構件。 [構成BU13]
如構成BU12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簧。 [構成BU14]
如構成BU4至BU1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感光體單元,具備安裝於前述感光體的凸緣, 前述感光體,被透過從前述聯軸構件傳遞至前述凸緣的驅動力進行旋轉驅動。 [構成BU15]
如構成BU4至BU1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具有一顯影輥,前述顯影輥,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用於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前述聯軸構件,可往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構成BU16]
如構成BU4至BU1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移動部的全長比前述感光體的全長短。 <<構成C1>> [構成C1]
一種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具備: 如構成A1至A17以及構成AY1、AY2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以及 裝置主體,其具備可將碳粉像轉印於記錄媒體的轉印部,可裝卸前述感光體單元。 <<構成C2>> [構成C2]
一種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具備: 如構成AX1以及構成B1至B9、構成BP1至BP11、構成BQ1、構成BR1、構成BS1、構成BT1、構成BU1至BU16中任一項的匣盒;以及 裝置主體,其具備可將碳粉像轉印於記錄媒體的轉印部,可裝卸前述匣盒。 [產業利用性]
提供一種感光體單元、匣盒、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可相對於具有主體側齒輪部的影像形成裝置進行裝卸,具有單元側齒輪部。
本發明,不限制於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範圍之下,可進行各種的變更及變形。因此,撰寫申請專利範圍以公開本發明的範圍。
本案,以2022年02月28日提出的日本特願2022-030430為基礎而主張優先權,將其記載內容的全部援用於此。
1:匣盒按壓構件 2:匣盒按壓構件 3:曝光裝置 4:紙盤 6:轉印導件 7:轉印輥 8:搬送導件 9:定影裝置 10:排出輥對 13:門 15:第1驅動側側板 16:非驅動側側板 17:插入口 19:按壓彈簧 20:顯影單元 21:按壓彈簧 22:底構件 23:顯影容器 24:軸承構件 26:顯影側蓋 27:顯影側蓋 28:碳粉供應室 29:碳粉室 30:顯影輥齒輪 31:顯影輥軸 32:顯影輥 33:薄片 34:磁輥 38:間隔保持構件 42:顯影片 43:搬送構件 51:斜齒齒輪 53:斜齒齒輪 60:清潔單元 62:光鼓 63:驅動側凸緣 64:非驅動側凸緣 65:薄片 66:帶電輥 67:帶電輥軸承 68:賦能構件 69:光鼓單元 71:框體構件 73:光鼓軸承構件 77:清潔構件 80:惰輪 81:傳動齒輪 82:驅動軸 83:第2驅動側側板 84:主框體 85:壓縮彈簧 86:軸構件 89:顯影聯軸構件 90:惰輪 91:惰輪 92:光鼓驅動齒輪 93:光鼓齒輪 100:影像形成裝置 101:斜齒齒輪 130:顯影輥齒輪 163:驅動側凸緣 181:傳動齒輪 184:主體框 185:壓縮彈簧 210:連桿 211:門 212:圓筒凸輪 213:側壁 214:壓縮彈簧 230:顯影輥齒輪 263:光鼓凸緣 281:傳動齒輪 363:驅動側凸緣 463:驅動側凸緣 530:顯影輥齒輪 532:顯影輥 563:驅動側凸緣 630:顯影輥齒輪 632:顯影輥 763:驅動側凸緣 800:影像形成裝置 863:驅動側凸緣 881:傳動齒輪 963:驅動側凸緣 969:光鼓單元 981:傳動齒輪 1063:驅動側凸緣 1163:驅動側凸緣 1363:驅動側凸緣 1463:驅動側凸緣 1563:被驅動齒輪 1564:光鼓凸緣 1571:清潔框體 1578:軸 1663:驅動側凸緣 1703:曝光裝置 1706:轉印導件 1707:轉印輥 1708:搬送導件 1709:定影裝置 1710:排出輥對 1711:排出盤 1712:非驅動側光鼓軸承構件 1715:第1驅動側側板 1720:顯影單元 1721:框體 1730:顯影輥齒輪 1732:顯影輥 1740:記憶體基板 1760:清潔單元 1762:光鼓 1763:驅動側凸緣 1764:非驅動側凸緣 1771:框體構件 1773:光鼓軸承構件 1780:惰輪 1781:傳動齒輪 1782:驅動軸 1783:第2驅動側側板 1784:主框體 1785:壓縮彈簧 1789:顯影聯軸構件 1790:惰輪 1791:惰輪 1798:補強構件 1799:主體側聯軸構件 1801:彈性環 1863:驅動側凸緣 1869:光鼓單元 1902:齒輪 1903:齒輪 1904:齒輪 1905:從動聯軸 1960:清潔單元 1962:光鼓 1963:驅動側凸緣 1964:非驅動側凸緣 1969:光鼓單元 1971:框體構件 1973:軸承構件 2001:滑輪 2002:帶子 2060:清潔單元 2062:光鼓 2063:驅動側凸緣 2069:光鼓單元 2071:框體構件 2073:軸承構件 2162:光鼓 2169:光鼓單元 2201:偏心環 2202:偏心環 2260:清潔單元 2262:光鼓 2263:驅動側凸緣 2269:光鼓單元 2301:彈性構件 2362:光鼓 2363:驅動側凸緣 2364:非驅動光鼓凸緣 2369:光鼓單元 2371:框體構件 2401:第1齒輪 2402:第2齒輪 2403:壓縮彈簧 2404:可動構件 2405:拉伸彈簧 2406:鉤構件 2407:鉤銷 2408:光鼓軸承單元 2409:第一驅動側側板 2460:清潔單元 2462:光鼓 2463:驅動側光鼓凸緣 2473:光鼓軸承構件 2501:驅動齒輪 2502:惰輪 2503:卡止構件 2560:清潔單元 2562:光鼓 2569:光鼓單元 2571:框體構件 2573:光鼓軸承構件 2601:惰輪 2602:驅動齒輪 2604:摩擦構件 2620:顯影單元 2660:清潔單元 2662:光鼓 2663:驅動側凸緣 2669:光鼓單元 2671:框體構件 2673:光鼓軸承構件 2689:顯影聯軸構件 2760:清潔單元 2762:光鼓 2763:驅動側凸緣 2764:非驅動側凸緣 2769:光鼓單元 2771:框體構件 2773:光鼓軸承構件 2778:軸構件 2802:驅動齒輪 2803:小螺絲 2820:顯影單元 2821:框體 2826:顯影側蓋 2832:顯影輥 2860:清潔單元 2862:光鼓 2863:驅動側凸緣 2864:非驅動側凸緣 2866:帶電輥 2869:光鼓單元 2871:框體構件 2873:光鼓軸承構件 2879:按壓機構 2889:顯影聯軸構件 2899:主體側聯軸構件 17100:影像形成裝置 28201:銷插入部 28711:銷支撐部 28712:銷 28731:導引部 28732:按壓構件 28733:蓋構件 28734:彈性構件 A:裝置主體 B:匣盒 CP1:接觸部 DA:轉動軸 GA:主體傳動系統 GB:匣盒傳動系統 L:雷射光 PA:片材 S:頂端 T:碳粉 TC:齒冠圓
[圖1],為從裝置主體往光鼓單元進行傳動的部分的透視圖。
[圖2],為裝置主體及匣盒的示意截面圖。
[圖3],為匣盒的截面圖。
[圖4],為匣盒的分解透視圖。
[圖5],為匣盒的分解透視圖。
[圖6],為清潔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7],為從裝置主體往匣盒的驅動部的截面圖。
[圖8],為裝置主體的截面圖。
[圖9],為裝置主體的截面圖。
[圖10],為裝置主體的截面圖。
[圖11],為裝置主體的分解透視圖。
[圖12],為裝置主體的傳動部的透視圖。
[圖13],為裝置主體的傳動齒輪的示意圖。
[圖14],為從傳動齒輪往驅動側凸緣的傳動構成的示意圖。
[圖15],為針對從驅動側凸緣往顯影輥的傳動構成進行繪示的圖。
[圖16],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示意圖、傳動齒輪的截面圖。
[圖17],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18],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19],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之側面圖。
[圖20],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之側面圖。
[圖21],為針對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進行繪示的圖。
[圖22],為針對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進行繪示的圖。
[圖23],為匣盒的截面圖。
[圖24],為傳動構成的示意圖。
[圖25],為針對傳動構成進行繪示的圖。
[圖26],為傳動部的截面圖。
[圖27],為針對聯軸驅動與傳動齒輪的變形量進行繪示的圖形。
[圖28],為針對退避機構進行繪示的圖。
[圖29],為針對驅動側凸緣與顯影輥齒輪的嚙合進行繪示的示意圖。
[圖30],為匣盒的透視圖。
[圖31],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32],為針對驅動側凸緣進行繪示的圖。
[圖33],為驅動側凸緣與傳動齒輪的截面圖、針對嚙合之齒輪的齒數的變遷進行繪示的圖形。
[圖34],為驅動側凸緣與傳動齒輪的截面圖、針對嚙合之齒輪的齒數的變遷進行繪示的圖形。
[圖35],為驅動側凸緣的透視圖。
[圖36],為針對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嚙合進行繪示的示意圖。
[圖37],為影像形成裝置的透視圖。
[圖38],為針對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嚙合進行繪示的示意圖。
[圖39],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40],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41],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42],為驅動側凸緣的透視圖、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43],為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44],為匣盒的局部透視圖。
[圖45],為針對匣盒的光鼓附近的局部截面圖、光鼓與顯影輥進行繪示的圖。
[圖46],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47],為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示意圖。
[圖48],為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傳動齒輪與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49],為針對對準偏差時的傳動誤差進行繪示的圖形。
[圖50],為裝置主體及匣盒的示意截面圖。
[圖51],為清潔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52],為光鼓軸承構件的透視圖、驅動側凸緣與光鼓軸承構件的截面圖、匣盒的局部截面圖。
[圖53],為裝置主體的分解透視圖。
[圖54],為傳動齒輪的齒輪部的示意性的截面圖、驅動側凸緣的齒輪部的示意性的截面圖、傳動齒輪的齒輪部與驅動側光鼓凸緣的齒輪部的示意性的截面圖。
[圖55],為傳動齒輪的齒輪部與驅動側光鼓凸緣的齒輪部的示意性的截面圖。
[圖56],為驅動顯影輥的傳動系統的透視圖、顯影單元的局部透視圖、匣盒的透視圖。
[圖57],為裝置主體的局部透視圖。
[圖58],為清潔單元與傳動齒輪的截面圖。
[圖59],為匣盒的局部透視圖。
[圖60],為光鼓單元的截面圖。
[圖61],為光鼓單元的局部透視圖。
[圖62],為第2齒輪部與第2主體齒輪部的截面圖。
[圖63],為光鼓單元的局部透視圖。
[圖64],為清潔單元之側面圖。
[圖65],為清潔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66],為清潔單元的局部截面圖。
[圖67],為清潔單元的局部截面圖。
[圖68],為針對光鼓單元與傳動齒輪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69],為針對光鼓單元與傳動齒輪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70],為清潔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71],為針對光鼓單元與傳動齒輪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72],為光鼓單元的局部透視圖。
[圖73],為清潔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74],為針對與傳動齒輪嚙合之光鼓單元進行繪示的圖。
[圖75],為針對光鼓單元與傳動齒輪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76],為光鼓單元的局部透視圖。
[圖77],為清潔單元及光鼓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78],為清潔單元的截面圖。
[圖79],為針對光鼓單元與傳動齒輪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80],為針對光鼓單元與傳動齒輪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81],為光鼓單元的局部透視圖。
[圖82],為光鼓單元的局部透視圖。
[圖83],為光鼓單元的局部透視圖。
[圖84],為光鼓單元的截面圖。
[圖85],為針對將光鼓單元組裝於清潔單元的狀態進行繪示的圖。
[圖86],為驅動側凸緣與傳動齒輪的截面圖。
[圖87],為驅動側凸緣與傳動齒輪的截面圖。
[圖88],為光鼓單元的局部透視圖。
[圖89],為驅動側凸緣的截面圖。
[圖90],為針對將光鼓單元組裝於清潔單元的狀態進行繪示的圖。
[圖91],為驅動側凸緣與傳動齒輪的截面圖。
[圖92],為清潔單元之側面圖。
[圖93],為清潔單元及驅動側光鼓凸緣的分解透視圖。
[圖94],為光鼓軸承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95],為清潔單元的局部截面圖。
[圖96],為針對清潔單元進行繪示的圖。
[圖97],為清潔單元的局部截面圖。
[圖98],為針對匣盒與裝置主體進行繪示的圖。
[圖99],為針對與傳動齒輪卡合之驅動側光鼓凸緣2463進行繪示的圖。
[圖100],為在驅動側光鼓凸緣與傳動齒輪的嚙合部分的示意性的截面圖。
[圖101],為針對清潔單元進行繪示的圖。
[圖102],為清潔單元及光鼓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103],為清潔單元的局部截面圖。
[圖104],為針對清潔單元與傳動齒輪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05],為在驅動齒輪及惰輪與傳動齒輪的嚙合部分的示意性的截面圖。
[圖106],為在驅動齒輪及惰輪與傳動齒輪的嚙合部分的示意性的截面圖。
[圖107],為在驅動齒輪及惰輪與傳動齒輪的嚙合部分的示意性的截面圖。
[圖108],為清潔單元及光鼓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圖109],為針對清潔單元與傳動齒輪的卡合狀態進行繪示的圖。
[圖110],為對匣盒沿著光鼓的旋轉軸線的方向進行觀看時的圖。
[圖111],為匣盒的傳動機構的透視圖。
[圖112],為傳動齒輪的其他構成例的透視圖。
[圖113],為針對匣盒進行繪示的圖。
[圖114],為針對匣盒進行繪示的圖。
[圖115],為針對清潔單元及光鼓單元進行繪示的分解透視圖。
[圖116],為針對清潔單元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17],為針對傳動齒輪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18],為針對傳動齒輪及驅動側凸緣已卡合的樣子進行繪示的圖。
[圖119],為針對驅動側凸緣進行繪示的圖。
[圖120],為針對第2齒輪部進行繪示的放大圖。
[圖121],為針對圖118(b)的121AB-121AB截面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122],為針對傳動齒輪及驅動側凸緣已卡合的樣子進行繪示的圖。
[圖123],為針對抵接部的形狀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124],為針對實施例27的變形例之驅動側凸緣的第2齒輪部進行繪示的圖。
[圖125],為針對匣盒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26],為針對顯影單元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27],為針對清潔單元、光鼓單元、光鼓軸承構件及其周邊構成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28],為針對驅動齒輪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29],為針對導引部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30],為針對按壓構件及蓋構件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31],為針對將按壓機構及驅動齒輪組裝於光鼓軸承構件的樣子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32],為針對按壓機構進行繪示的正面圖。
[圖133],為供以針對顯影單元及光鼓軸承構件的組裝方法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134],為針對設於裝置主體側的主體傳動系統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35],為針對主體傳動系統及傳動齒輪進行繪示的圖。
[圖136],為針對匣盒傳動系統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37],為針對顯影聯軸構件的支撐構成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138],為針對按壓構件抵接於傳動齒輪的第1主體齒輪部的樣子進行繪示的側面圖。
[圖139],為針對匣盒被裝戴於裝置主體的狀態下的按壓構件的周邊構成進行繪示的正面圖。
[圖140],為針對供於將匣盒相對於裝置主體定位於裝戴方向用的構成進行繪示的圖。
[圖141],為供於針對傳動齒輪的負載轉矩進行說明用的透視圖。
[圖142],為針對第3主體齒輪的齒與惰輪的齒的嚙合的樣子進行繪示的截面圖。
[圖143],為供於針對按壓構件的位置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144],為針對設於顯影單元的框體之第1開口部及第2開口部進行繪示的圖。
[圖145],為供於針對按壓構件的位置進行說明用的圖。
[圖146],為針對光鼓、顯影輥及顯影聯軸構件的配置關係進行繪示的圖。
[圖147],為針對實施例28及該變形例1、2之按壓構件進行繪示的正面圖。
[圖148],為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3之按壓構件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49],為針對實施例28的變形例4之清潔單元進行繪示的透視圖。
[圖150],為針對按壓機構進行繪示的分解透視圖。
[圖151],為針對按壓構件抵接於傳動齒輪的第1主體齒輪部的樣子進行繪示的側面圖。
2763d:第2齒輪部
2763dm:斜齒部
2763dn:突起部
2763dt:第2斜齒
2763du:鉤爪部
2763dv:抵接部
L1:旋轉軸線

Claims (62)

  1. 一種感光體單元,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感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 第1齒輪部;以及 第2齒輪部,其具備複數個齒; 前述第1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齒輪部,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第2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齒輪部的附近。
  2. 如請求項1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2突起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
  3. 如請求項2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2突起部,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2齒輪部的齒之中最從前述感光體遠離的位置。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突起部,具備一扭轉突起部,前述扭轉突起部,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前述第1圓周方向扭轉。
  5. 如請求項4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扭轉突起部的扭角,和前述第1齒輪部的前述斜齒的扭角相同,或比前述第1齒輪部的前述斜齒的扭角小。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第1齒輪部的齒寬Wc與前述第2齒輪部的齒寬Wd,符合下式: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第1齒輪部的齒寬Wc與前述間隙的寬We符合下式: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間隙的寬We與前述第2齒輪部的齒寬Wd符合下式: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的齒的扭角,為15°以上40°以下。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的齒的扭角,為20°以上35°以下。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的前述斜齒,為由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或前述第1齒輪部的旋轉方向上分開而配置的複數個第1突起所構成的齒。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突起部,為由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或前述第2齒輪部的旋轉方向上分開而配置的複數個第2突起所構成的齒。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可同軸進行旋轉。
  14. 如請求項13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的旋轉軸線及前述第2齒輪部的旋轉軸線,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同軸。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中, 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被一體成型。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具有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上安裝於前述感光體的端部的凸緣, 前述第1齒輪部及前述第2齒輪部,設於前述凸緣。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其具有一中間構件,前述中間構件,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設於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之間,可填埋前述間隙。
  18. 一種匣盒,其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旋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 框體,其可旋轉地支撐前述旋轉體; 第1齒輪部;以及 第2齒輪部,其具備複數個齒; 前述第1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旋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 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旋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齒輪部, 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齒輪部與前述第2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第2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齒輪部的附近。
  19. 一種感光體單元,其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具有以同軸而旋轉的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與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的扭轉方向與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的扭轉方向相同,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的扭角比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的扭角大, 具有: 感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 第1單元側齒輪部,其用於與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進行嚙合;以及 第2單元側齒輪部,其具備用於與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嚙合之複數個齒; 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附近, 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已嚙合,且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前述第2突起部與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已嚙合的狀態下,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可旋轉。
  20. 一種感光體單元,其可相對於一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前述影像形成裝置,具有以同軸進行旋轉的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與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 具有: 感光體,其可繞旋轉軸線進行旋轉; 第1單元側齒輪部,其用於與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進行嚙合;以及 第2單元側齒輪部,其具備用於與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嚙合之複數個齒; 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為具備斜齒的斜齒齒輪部,前述斜齒,隨著沿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從前述感光體遠離而朝以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第1圓周方向扭轉,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感光體之間配置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在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之間設置間隙, 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前述複數個齒,包含具備以下突起部的齒:(i)第1突起部,其至少延伸於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以及(ii)第2突起部,其配置於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靠下游,且比前述第1突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附近, 被構成為,在透過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與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旋轉使得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與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朝既定方向進行旋轉的期間,前述第1單元側齒輪部的齒,和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上游側的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進行接觸,前述第2單元側齒輪部的前述第2突起部,和在前述第1圓周方向上配置於下游側的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齒進行接觸。
  2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及安裝於前述感光體的凸緣,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配置於不和前述感光體單元重疊的位置,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22. 如請求項21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與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23. 如請求項21或22的匣盒,其中, 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
  24. 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結晶性樹脂構成。
  25. 如請求項21至2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性構件。
  26. 如請求項25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簧。
  27. 如請求項21至26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感光體,被透過從前述聯軸構件傳遞至前述凸緣的驅動力進行旋轉驅動。
  28. 如請求項21至27中任一項的匣盒,其具有一顯影輥,前述顯影輥,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用於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前述聯軸構件,可往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29. 如請求項21至28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移動部的全長比前述感光體的全長短。
  30.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及安裝於前述感光體的凸緣,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帶電構件,其被前述框體支撐,用於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及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配置於不和前述感光體單元重疊的位置,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31. 如請求項30的匣盒,其中,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前述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32. 如請求項30或31的匣盒,其中,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在沿著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的方向上,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前述感光體的寬的內側。
  33. 如請求項30至32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34. 如請求項30至3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與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35. 如請求項30至3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
  36. 如請求項30至3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結晶性樹脂構成。
  37. 如請求項30至36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性構件。
  38. 如請求項37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簧。
  39. 如請求項30至38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感光體,被透過從前述聯軸構件傳遞至前述凸緣的驅動力進行旋轉驅動。
  40. 如請求項30至39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移動部的全長比前述感光體的全長短。
  41.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前述聯軸構件,被前述框體支撐為,前述聯軸構件的旋轉軸線不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成為同軸,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42.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帶電構件,其被前述框體支撐,用於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及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前述聯軸構件,被前述框體支撐為,前述聯軸構件的旋轉軸線不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成為同軸,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43.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感光體之間的距離,比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顯影輥之間的距離長,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44.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帶電構件,其被前述框體支撐,用於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往前述感光體及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感光體之間的距離,比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顯影輥之間的距離長,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45. 一種匣盒,可相對於影像形成裝置的裝置主體進行裝卸,前述影像形成裝置,具有主體側聯軸構件及具備以同軸進行旋轉的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與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的主體側齒輪; 具有: 框體; 感光體單元,其具備感光體,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 聯軸構件,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可和前述主體側聯軸構件卡合而承受驅動力; 移動部,其被前述框體可往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交叉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地支撐;以及 賦能部,其可對前述移動部進行賦能並予以往前述移動方向移動; 在將前述匣盒裝戴於前述裝置主體的狀態下,前述移動部可和前述主體側齒輪進行接觸。
  46. 如請求項45的匣盒,其中, 在將前述匣盒裝戴於前述裝置主體的狀態下,前述移動部,可至少和前述第1主體側斜齒齒輪部及前述第2主體側斜齒齒輪部中的任一方進行接觸。
  47. 如請求項45或46的匣盒,其中, 在將前述匣盒裝戴於前述裝置主體的狀態下,前述移動部,可與前述主體側齒輪進行接觸而對前述主體側齒輪的旋轉提供負載。
  48.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從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為和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重疊。
  49. 如請求項45至47中任一項的匣盒,其具備: 顯影輥,其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以及 帶電構件,其被前述框體支撐,用於使前述感光體帶電; 前述框體,具備:第1開口部,其可使前述感光體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以及第2開口部,其可使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前述框體往前述匣盒的外側曝露; 前述聯軸構件與從前述移動部的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前述框體的一端部,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觀看且以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與前述顯影輥的旋轉軸線連結的直線將區域分開之際,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未配置有前述帶電構件的區域。
  50. 如請求項48或49的匣盒,其中, 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配置於不和前述感光體單元重疊的位置。
  51. 如請求項48至50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聯軸構件,被前述框體支撐為,前述聯軸構件的旋轉軸線不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成為同軸。
  52. 如請求項48至51中任一項的匣盒,其具有一顯影輥,前述顯影輥,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在沿著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感光體之間的距離,比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顯影輥之間的距離長。
  53. 如請求項48至52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與前述感光體的從前述第1開口部曝露的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彼此不同的位置。
  54. 如請求項48至53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聯軸構件與前述移動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
  55. 如請求項48至54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移動部的從前述第2開口部曝露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由結晶性樹脂構成。
  56. 如請求項48至55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性構件。
  57. 如請求項56的匣盒,其中, 前述賦能部為彈簧。
  58. 如請求項48至57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感光體單元,具備安裝於前述感光體的凸緣, 前述感光體,被透過從前述聯軸構件傳遞至前述凸緣的驅動力進行旋轉驅動。
  59. 如請求項48至58中任一項的匣盒,其具有一顯影輥,前述顯影輥,被前述框體可旋轉地支撐,用於使碳粉附著於前述感光體, 前述聯軸構件,可往前述顯影輥傳遞驅動力。
  60. 如請求項48至59中任一項的匣盒,其中, 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前述移動部的全長比前述感光體的全長短。
  61. 一種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具備: 如請求項1至17、19以及20中任一項的感光體單元;以及 裝置主體,其具備可將碳粉像轉印於記錄媒體的轉印部,可裝卸前述感光體單元。
  62. 一種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具備: 如請求項18以及21至60中任一項的匣盒;以及 裝置主體,其具備可將碳粉像轉印於記錄媒體的轉印部,可裝卸前述匣盒。
TW112105525A 2022-02-28 2023-02-16 感光體單元、匣盒、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TW2023491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30430 2022-02-28
JP2022030430A JP2023126010A (ja) 2022-02-28 2022-02-28 感光体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9143A true TW202349143A (zh) 2023-12-16

Family

ID=87765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5525A TW202349143A (zh) 2022-02-28 2023-02-16 感光體單元、匣盒、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26010A (zh)
TW (1) TW202349143A (zh)
WO (1) WO20231627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7719B2 (ja) * 1996-01-17 2003-03-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06993A (ja) * 2002-01-15 2003-07-25 Ricoh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378361B2 (ja) * 2006-06-02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529268B2 (ja) * 2014-01-28 2019-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80518B2 (en) * 2016-02-26 2018-01-30 Zhongshan Kingway Image Tech Co., Ltd. Cartridge mounting mechanism and process cartridge thereof
JP2018180380A (ja) * 2017-04-17 2018-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JP2022041975A (ja) * 2020-08-31 2022-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体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2793A1 (ja) 2023-08-31
JP2023126010A (ja) 2023-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9425B2 (en)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KR101349988B1 (ko) 현상제 공급 용기 및 현상제 공급 시스템
CN109313409B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
US7209686B2 (en)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and coupling-driving member for developer supply container
JP5067865B2 (ja)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147896A1 (en) Roller spac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U2024203361A1 (en) Photoreceptor unit,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TW202349143A (zh) 感光體單元、匣盒、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