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6743A - 致動器及閥 - Google Patents

致動器及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6743A
TW202346743A TW112100536A TW112100536A TW202346743A TW 202346743 A TW202346743 A TW 202346743A TW 112100536 A TW112100536 A TW 112100536A TW 112100536 A TW112100536 A TW 112100536A TW 202346743 A TW202346743 A TW 2023467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art
piston
actuator
valv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0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伸夫
渡辺一誠
中田知宏
篠原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富士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富士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富士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6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674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pis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即便是長時間、高溫環境下使用,也能抑制O型環之密封性下降的致動器及閥。 致動器(3)具備:具有第1按壓部(突出部(5F)、下端部(6A1)、內段差部(6F))的管帽(5)及致動器帽蓋(6);具有第2按壓部(上端部(8C)、外緣部(9B3)、外段差部(9D)),由來自外部的作動流體所驅動的桿(8)及活塞(9);用來密閉壓力室之環狀的O型環(4A~4C)。第1按壓部及第2按壓部,在活塞(9)的移動方向中彼此相對向,O型環(4A~4C),位於第1按壓部與第2按壓部之間,藉由活塞(9)的移動而構成:第2按壓部對第1按壓部形成靠近及分離,在第2按壓部已靠近第1按壓部的狀態下,O型環(4A~4C)被第1按壓部與第2按壓部所包夾。

Description

致動器及閥
本發明關於:半導體製造裝置等所使用的致動器及閥。
在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藉由作動流體來執行開閉的閥中,為了保持壓力室的密封性,在活塞與隔板之間設有O型環。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6170635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但是,由於專利文獻1的閥構成「O型環的密封性僅在正交於上下方向的方向中產生」,因此在長時間、高溫環境下使用該閥的場合中,潤滑油將蒸發,O型環形成熱降解(thermal degradation),且O型環因滑動而磨耗,O型環的密封性下降。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其中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是長時間、高溫環境下使用,也能抑制O型環之密封性下降的致動器及閥。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種樣態的致動器,具備:殼體,具有第1按壓部;驅動構件,具有第2按壓部,被設在前述殼體內且與前述殼體一起構成壓力室,由來自外部的作動流體所驅動;環狀的密封構件,在正交於前述驅動構件之移動方向的方向中,設成被前述殼體與前述驅動構件所包夾,而將前述壓力室密封,前述第1按壓部及前述第2按壓部,在前述驅動構件的移動方向中彼此相對向,前述密封構件,位在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第2按壓部之間,藉由前述驅動構件的移動,前述第2按壓部對前述第1按壓部形成靠近及分離,在前述第2按壓部已靠近前述第1按壓部的狀態下,前述密封構件構成被前述第1按壓部及前述第2按壓部所包夾。
亦可構成:在前述第2按壓部靠近前述第1按壓部,而前述密封構件已被前述第1按壓部及前述第2按壓部所包夾的狀態下,作動流體的壓力作用於前述密封構件。
亦可構成:前述驅動構件具有活塞,前述殼體具有管帽及連接於前述管帽的致動器帽蓋,前述密封構件設成:在正交於前述活塞之移動方向的方向中,被前述管帽及前述活塞所包夾,前述活塞的外緣部,作為前述第2按壓部發揮功能,前述致動器帽蓋的端部,作為前述第1按壓部發揮功能,前述密封構件,被前述致動器帽蓋的端部及前述活塞的外緣部所包夾。
本發明之一種樣態的閥,具備:本體,形成有流路;上述的致動器,被安裝於前述本體,可開閉前述流路。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即便是長時間、高溫環境下使用,也能抑制O型環之密封性下降的致動器及閥。
參考圖面說明本發明之一種實施形態的閥。
圖1顯示本實施形態之關閉狀態的閥1的局部剖面圖。本實施形態的閥1為膜片閥(diaphragm valve)。
閥1譬如為膜片閥,具備本體2、致動器3。在以下的說明中,將閥1的致動器3側作為上側,並將本體2側作為下側進行說明。
在本體2形成有流入路徑2a、流出路徑2b、及未顯示圖示的閥室,在未顯示圖示的閥室設有閥體,亦即膜片。
致動器3具備:管帽5、致動器帽蓋6、膜片按壓具7、桿8、活塞9、壓縮螺旋彈簧10、O型環4A~4C。
管帽5形成略圓筒狀,且具有:下側部5A、中間部5B、上側部5C。下側部5A被插入本體2,並藉由使下側部5A鎖合於本體2,而將管帽5固定於本體2。下側部5A具有第1貫穿孔5d。
中間部5B位於下側部5A的上側,中間部5B的外形呈現6角柱狀。中間部5B具有第2貫穿孔5e。第2貫穿孔5e的內徑構成:小於第1貫穿孔5d的內徑。在中間部5B的上端部設有:朝第2貫穿孔5e的內側突出的突出部5F。在第2貫穿孔5e中,突出部5F所在之部位的內徑,小於其它部位。
上側部5C位於中間部5B的上側,並設成:相較於中間部5B,更朝外側伸出。上側部5C具有第3貫穿孔5g。第3貫穿孔5g的內徑構成:大於第1貫穿孔5d、第2貫穿孔5e的內徑。
致動器帽蓋6,略呈有蓋圓筒狀,並具有外筒部6A、上蓋部6B、內筒部6C。外筒部6A,藉由使其下端部鎖合於管帽5的上側部5C,而將致動器帽蓋6固定於管帽5。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從中間部5B的上表面分離。
上蓋部6B,被設成覆蓋外筒部6的上端。在上蓋部6B形成有:可供未顯示圖示的管接頭鎖合的鎖合孔6d。內筒部6C連接於上蓋部6B的內端部。內筒部6C之軸方向的長度構成:比外筒部6A之軸方向的長度更短。亦即,內筒部6C的下端,相較於外筒部6A的下端,位於更上側。
內筒部6C具有連通於鎖合孔6d的第4貫穿孔6e。在第4貫穿孔6e中,相較於其上側部位,其下側部位更進一步形成擴徑。亦即,在內筒部6C的內周面,設有內段差部6F。在第4貫穿孔6e中構成:比內段差部6F更下側的部位,其內徑大於「比內段差部6F更上側的部位」。
由管帽5與致動器帽蓋6形成:用來收容活塞9及壓縮螺旋彈簧10的收容空間6g。在致動器帽蓋6的外筒部6A及上蓋部6形成:連通外部與收容空間6g的空氣孔6h。管帽5及致動器帽蓋6,相當於致動器的殼體。
膜片按壓具7,被設在「設於本體2之未顯示圖示的膜片」的上側,並由管帽5的下側部5A支承成可移動於上下方向。
桿8構成:由管帽5的中間部5B支承成可移動於上下方向,並藉由相對於未顯示圖示的膜片形成靠近及分離移動,而促使流入路徑2a、流出路徑2b開閉。桿8具有圓柱部8A、桿下側部8B。圓柱部8A延伸於中間部5B的整個上下方向。桿下側部8B呈現有底圓筒狀,藉由使其內周部鎖合於圓柱部8A的下端部,而固定於圓柱部8A。桿下側部8B,被設成覆蓋圓柱部8A之下端部的外側。桿下側部8B的外徑構成:稍微小於第2貫穿孔5e的內徑。桿下側部8B的上端部8C與中間部5B的突出部5F,在上下方向(活塞9的移動方向)中彼此相對向。
活塞9與桿8構成一體,並被設在桿8的上側,且由管帽5及致動器帽蓋6支承成可移動於上下方向。活塞9具有:基部9A、橫突出部9B、上突出部9C。基部9A略呈圓筒狀,在其下表面一體地設有桿8。桿8及活塞9相當於驅動構件。
橫突出部9B呈現圓形的略盤狀,從基部9A的下端部朝「正交於基部9A的軸」的方向突出。橫突出部9B具有底部9B1、側壁部9B2。底部9B1呈現圓盤狀,並設成:從基部9A朝向上側部5C擴張成放射狀。側壁部9B2呈現圓環狀,被設在底部9B1之外緣部9B3的內側。底部9B1的外緣部9B3與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在上下方向(活塞9的移動方向)中彼此相對向。外援部9B3的端面,從上側部5C的內周面分離。
上突出部9C略呈圓筒狀,從基部9A的上表面朝上側突出。上突出部9C,相較於其下側部位,其上側部位更進一步形成縮徑。亦即,上突出部9C,在外周設有外段差部9D。外段差部9D與內段差部6F,在上下方向(活塞9的移動方向)中彼此相對向。
由活塞9之底部9B1的下表面與管帽5之中間部5B的上表面區隔出壓力室9e。在活塞9的基部9A及上突出部9C,形成有從其上端延伸至壓力室9e的作動流體導入路徑9f。
壓縮螺旋彈簧10,被配置於致動器帽蓋6之上蓋部6B的下表面與活塞9之底部9B1的上表面之間,經常性地將活塞9朝下側彈推。
O型環4A被設成:在正交於上下方向的方向中,被管帽5的中間部5B與桿8所包夾,且位於中間部5B的突出部5F與桿下側部8B的上端部8C之間。O型環4B被設成:在正交於上下方向的方向中,被管帽5的上側部5C與活塞9的側壁部9B2所包夾,且位於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與底部9B1的外緣部9B3之間。O型環4C被設成:在正交於上下方向的方向中,被致動器帽蓋6的內筒部6C與活塞9的上突出部9C所包夾,且位於內筒部6C的內段差部6F與上突出部9C的外段差部9D之間。
藉由O型環4A~4C而將壓力室9e密閉。O型環4A~4C分別相當於環狀的密封構件。中間部5B的突出部5F、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及內筒部6C的內段差部6F,分別相當於第1按壓部。桿下側部8B的上端部8C、底部9B1的外緣部9B3、及上突出部9C的外段差部9D,分別相當於第2按壓部。
接著,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閥1的開閉動作。
圖2顯示開啟狀態之閥1的局部剖面圖。
如圖1所示,關閉狀態的閥1,作動流體並未流入壓力室9e,桿8及活塞9藉由壓縮螺旋彈簧10的彈推力而位於下死點(靠近本體2),未顯示圖示的膜片被膜片按壓具7所按壓,閥1成為關閉狀態。換言之,閥1在一般狀態(未供給驅動流體的狀態)下呈現關閉狀態。
接著形成:作動流體從未顯示圖示的作動流體供給源朝閥1流動的狀態。藉此,朝閥1供給驅動流體。驅動流體,透過未顯示圖示的空氣管(air tube)及管接頭,通過作動流體導入路徑9f而流入壓力室9e。一旦作動流體流入壓力室9e,活塞9將反抗壓縮螺旋彈簧10的彈推力而上升。藉此,如圖2所示,桿8移動至上死點(從本體2分離),膜片按壓具7藉由未顯示圖示之膜片的彈性力及流體(氣體)的壓力而移動至上側,流入路徑2a與流出路徑2b連通,閥1成為開啟狀態。
為了使閥1從開啟狀態形成關閉狀態,在未顯示圖示的三通閥(three-way valve)切換成:作動流體從閥1的致動器3朝外部排出的流動。藉此,壓力室9e內的驅動流體,透過作動流體導入路徑9f朝外部排出。如此一來,桿8及活塞9藉由壓縮螺旋彈簧10的彈推力而移動至下死點,閥1成為關閉狀態(圖1)。
圖3(a)是在圖1的閥1中以點線L1所圍繞之部位的放大圖,圖3(b)是在圖2的閥1中以點線L2所圍繞之部位的放大圖。
如圖3(a)所示,閥1在關閉狀態下,活塞9位於下死點,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與底部9B1的外緣部9B3之間的距離,構成大於O型環4B之上下方向的寬度(線徑)。亦即,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及底部9B1的外緣部9B3,分別從O型環4B分離。
如圖3(b)所示,閥1在開啟狀態下,活塞9位於上死點,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與底部9B1的外緣部9B3之間的距離,構成小於O型環4B之上下方向的寬度(線徑)。亦即,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及底部9B1的外緣部9B3,分別抵接於O型環4B形成按壓。
藉此,即便在長時間、高溫環境下使用閥1的場合中,潤滑油蒸發,O型環4B形成熱降解,以及O型環4B因滑動而磨耗,當已對壓力室9e供給作動流體時,O型環4B被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與底部9B1的外緣部9B3所包夾。其結果,由於O型環4B因彈性而朝「正交於上下方向的方向」變形,故能抑制O型環4B的密封性下降。
如圖1所示,閥1在關閉狀態下,活塞9位於下死點,中間部5B的突出部5F與桿下側部8B的上端部8C之間的距離,大於O型環4A之上下方向的寬度(線徑),內筒部6C的內段差部6F與上突出部9C的外段差部9D之間的距離,構成大於O型環4C之上下方向的寬度(線徑)。亦即,中間部5B的突出部5F及桿下側部8B的上端部8C,分別從O型環4A分離,內筒部6C的內段差部6F及上突出部9C的外段差部9D,分別從O型環4C分離。
如圖2所示,閥1在開啟狀態下,活塞9位於上死點,中間部5B的突出部5F與桿下側部8B的上端部8C之間的距離,小於O型環4A之上下方向的寬度(線徑),內筒部6C的內段差部6F與上突出部9C的外段差部9D之間的距離,構成小於O型環4C之上下方向的寬度(線徑)。亦即,中間部5B的突出部5F及桿下側部8B的上端部8C,分別抵接於O型環4C形成按壓,內筒部6C的內段差部6F及上突出部9C的外段差部9D,分別抵接於O型環4C形成按壓。
據此,當已對壓力室9e供給作動流體時,O型環4A被中間部5B的突出部5F與桿下側部8B的上端部8C所包夾,O型環4C被內筒部6C的內段差部6F與上突出部9C的外段差部9D所包夾。其結果,由於O型環4A、4C因彈性而朝「正交於上下方向的方向」變形,故能抑制O型環4A、4C的密封性下降。
如圖3(b)所示,在O型環4B已被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與底部9B1的外緣部9B3所包夾的狀態下,作動流體的壓力,相對於O型環4B朝上方向作用。如此一來,藉由作動流體的壓力,O型環4B因彈性而朝「正交於上下方向的方向」變形,故能抑制O型環4B的密封性下降。
O型環4B,其上側被致動器帽蓋6之外筒部6A的下端部6A1所按壓。如此一來,由於O型環4B被既有的構造所按壓,因此能容易地提供本實施形態的致動器3。
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的實施例。只要是該業者,能在本發明的範圍内,執行各種的追加和變更等。
舉例來說,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雖然桿下側部8對圓柱部8A形成螺絲連接,但亦可藉由嵌合而形成連接、或亦可使用C型環形成連接。不僅如此,亦可採用焊接或固定螺絲,將桿下側部8連接於圓柱部8A。
1:閥 2:本體 3:致動器 4A~4C:O型環 5:管帽(bonnet) 5F:突出部 6:致動器帽蓋 6A1:下端部 6F:內段差部 8:桿(stem) 8C:上端部 9:活塞 9B3:外緣部 9D:外段差部
[圖1]為其中一種實施形態之關閉狀態的閥的局部剖面圖。 [圖2]為開啟狀態之閥的局部剖面圖。 [圖3](a)是在圖1的閥中以點線L1所圍繞之部位的放大圖,(b)是在圖2的閥中以點線L2所圍繞之部位的放大圖。
1:閥
2:本體
2a:流入路徑
2b:流出路徑
3:致動器
4A~4C:O型環
5:管帽
5A:下側部
5B:中間部
5C:上側部
5d:第1貫穿孔
5e:第2貫穿孔
5F:突出部
5g:第3貫穿孔
6:致動器帽蓋
6A:外筒部
6A1:下端部
6B:上蓋部
6C:內筒部
6d:鎖合孔
6e:第4貫穿孔
6F:內段差部
6g:收容空間
6h:空氣孔
7:膜片按壓具
8:桿
8A:圓柱部
8B:桿下側部
8C:上端部
9:活塞
9A:基部
9B:橫突出部
9B1:底部
9B2:側壁部
9B3:外緣部
9C:上突出部
9D:外段差部
9e:壓力室
9f:作動流體導入路徑
10:壓縮螺旋彈簧
L1:點線

Claims (4)

  1. 一種致動器,具備: 殼體,具有第1按壓部; 驅動構件,具有第2按壓部,且被設在前述殼體內而與前述殼體一起形成壓力室,被來自外部的作動流體所驅動; 環狀的密封構件,在正交於前述驅動構件之移動方向的方向中,設成被前述殼體與前述驅動構件所包夾,而密閉前述壓力室, 前述第1按壓部及前述第2按壓部,在前述驅動構件的移動方向中彼此相對向, 前述密封構件,位在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第2按壓部之間, 藉由前述驅動構件的移動而構成:前述第2按壓部對前述第1按壓部形成靠近及分離,在前述第2按壓部已靠近前述第1按壓部的狀態下,前述密封構件被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第2按壓部所包夾。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的致動器,其中構成:在前述第2按壓部靠近前述第1按壓部,而前述密封構件已被前述第1按壓部與前述第2按壓部所包夾的狀態下,作動流體的壓力作用於前述密封構件。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記載的致動器,其中前述驅動構件具有活塞, 前述殼體,具有管帽及連接於前述管帽的致動器帽蓋, 前述密封構件設成:在正交於前述活塞之移動方向的方向中,被前述管帽與前述活塞所包夾, 前述活塞的外緣部,作為前述第2按壓部發揮功能, 前述致動器帽蓋的端部,作為前述第1按壓部發揮功能, 前述密封構件構成:被前述致動器帽蓋的端部與前述活塞的外緣部所包夾。
  4. 一種閥,具備: 本體,形成有流路; 請求項1至請求項3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的致動器,被安裝於前述本體,可開閉前述流路。
TW112100536A 2022-02-28 2023-01-06 致動器及閥 TW2023467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29525 2022-02-28
JP2022029525 2022-0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6743A true TW202346743A (zh) 2023-12-01

Family

ID=87765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0536A TW202346743A (zh) 2022-02-28 2023-01-06 致動器及閥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46743A (zh)
WO (1) WO20231624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4802B2 (ja) * 2010-09-30 2015-08-19 株式会社Lixil シールリングを用いた連結構造
JP7376919B2 (ja) * 2020-02-28 2023-11-09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流体制御機器の選定システム、流体制御機器の選定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2466A1 (ja)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7871B2 (en) Switching valve
KR101479323B1 (ko) 2방 밸브
US7159839B2 (en) Control device
US7401760B2 (en) Vacuum regulating valve
KR101452658B1 (ko) 에어 오퍼레이트 밸브
CA2599779C (en) Seat block and valve device
KR102025143B1 (ko) 밸브
KR20150104640A (ko) 용접된 다이어프램 시트 캐리어를 갖는 다이어프램 밸브
JP3861206B2 (ja) 流体制御器
JP2014152885A (ja) ピストン構造パイロット駆動式電磁弁
RU2606714C2 (ru) Клапан с герметичным уплотнением штока
RU2614448C2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ого механизма клапана
US10989317B2 (en) Two-way valve
TW202346743A (zh) 致動器及閥
WO2019009107A1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バルブ、および半導体製造装置
JP7348628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アオペレートバルブ
US7077384B2 (en) Integrated post-guided seat ring assembly
JP2024068727A (ja) 膨張弁
CN218543195U (zh) 电子膨胀阀
JP2008138847A (ja) グローブバルブ
JP2020034131A (ja) バルブ
TW202321602A (zh) 耦合裝置
JP2020034136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アオペレートバルブ
CN117989330A (zh) 电子膨胀阀
JPH10220640A (ja) 高真空用バルブの定荷重シー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