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8540A - 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方法、監視對象資料保存程式 - Google Patents

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方法、監視對象資料保存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8540A
TW202338540A TW111146685A TW111146685A TW202338540A TW 202338540 A TW202338540 A TW 202338540A TW 111146685 A TW111146685 A TW 111146685A TW 111146685 A TW111146685 A TW 111146685A TW 202338540 A TW202338540 A TW 2023385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target
target data
monitoring
unit
ti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8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85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監視中重要的資料的遺漏之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等。 [解決手段] 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具備:接收部(12),從工業裝置(2)接收監視對象資料;臨時保持部(14),暫時保持在預定的緩衝期間內接收到之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部(16),分析緩衝期間內的監視對象資料組,並從該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應保存的保存對象資料;及保存部(18),保存所擷取之保存對象資料。擷取部(16)具備: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運算緩衝期間內的監視對象資料組在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及取樣率變更部(162),依據所運算之時間變化率來變更從該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保存對象資料之取樣率。

Description

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方法、監視對象資料保存程式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保存來自監視對象裝置的資料之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等。
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以可變的取樣率擷取來自半導體製造裝置的監視對象資料並保存之監視系統。監視對象資料的時間變化率越大,適用越高的取樣率,從而防止資料的遺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4-31985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專利文獻1中,在檢測到監視對象資料的時間變化率的上升之後提高取樣率,因此時間變化率上升之時點的取樣率保持較低。因此,導致遺漏十分可能包含監視中重要的建議之變化發生時的資料。
本發明係鑑於這種狀況而完成的,其目的為提供一種能夠防止監視中重要的資料的遺漏之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等。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一態樣的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具備:接收部,從監視對象裝置接收監視對象資料;臨時保持部,暫時保持在預定的緩衝期間內接收到之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部,分析緩衝期間內的監視對象資料組,並從該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應保存的保存對象資料;及保存部,保存所擷取之保存對象資料。
在該態樣中,藉由分析暫時保持之緩衝期間內的監視對象資料組,能夠決定應從該緩衝期間擷取並保存的資料。例如,在緩衝期間內監視對象資料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之情況下,藉由提高該時點和稍早和/或稍晚的取樣率,能夠防止重要的資料的遺漏。
本發明的另一態樣為監視對象資料保存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步驟,從監視對象裝置接收監視對象資料;臨時保持步驟,暫時保持在預定的緩衝期間內接收到之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步驟,分析緩衝期間內的監視對象資料組,並從該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應保存的保存對象資料;及保存步驟,保存所擷取之保存對象資料。
再者,將以上的構成要件的任意組合、本發明的表現在方法、裝置、系統、記錄媒體、電腦程式等之間轉換者亦作為本發明的態樣有效。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能夠防止監視中重要的資料的遺漏。
以下,參照圖式對用於實施本發明之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在說明或圖式中,對相同或等同的構成要件、構件、處理標註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所圖示之各部的縮尺或形狀係為了便於說明而簡單設定的,除非另有特別說明,否則並不做限定性的解釋。實施方式為例示,對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做任何限定。實施方式中所記載之所有特徵或它們的組合並不一定係發明的本質。
圖1係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及工業裝置2的功能方塊圖。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為從該工業裝置2收集各種監視對象資料並保存以監視工業裝置2之裝置,並且亦稱為資料記錄器。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具備作為用於保存監視對象資料的記憶裝置或儲存器之保存部18,但是其記憶容量有限,因此保存從工業裝置2接收到之所有監視對象資料是不現實的。因此,由後述擷取部16僅擷取判斷為對監視有用之資料,並保存於保存部18中。
作為基於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之監視對象裝置的工業裝置2為在進行各種製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提供之工業現場中被用於特定用途之裝置。對工業裝置2的具體例待留後述,但是例如包括由The Japan Society of Industrial Machinery Manufacturers使用之鍋爐・原動機、礦山機械、化學機械、環境裝置、槽、塑膠機械、風水力機械、搬運機械、動力傳輸裝置、製鐵機械、商用洗衣機等的企業的工廠等工業現場中所使用之工業用機械、工業機械、工業機器等和半導體等的製造裝置、工作機械、印刷機、工業機器人。另一方面,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等不限定用途的通用裝置不包括在工業裝置2中。
在工業裝置2中設置有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單元)、微處理器(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處理單元)、中央處理裝置(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控制部20,藉由執行儲存於(安裝於)工業裝置2的記憶裝置中之工業軟體22以使工業裝置2進行所期望的動作。典型的工業裝置2具備用於驅動工業裝置2自身的可動部(例如,工業機器人的接頭、工作機械的加工部和載置有被加工物之工作台)及控制工業裝置2的各部的動作之繼電器(relay)和電磁閥等控制零件的可動部的馬達等驅動部24。控制部20依據從記憶裝置讀取之工業軟體22來控制驅動部24。
在工業裝置2中可以設置有測定在監視其動作之方面有益的各種資料之測定部26。例如,可以設置測定基於驅動部24之驅動對象(例如,工作機械中之工作台、由輪轉印刷機放出之捲取紙)等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之感測器、測定驅動對象的其他參數(例如,捲取紙的張力和從輥施加之壓力)之感測器及測定與工業裝置2運轉之環境相關之參數(例如,溫度、濕度、氣壓、亮度)之感測器作為測定部26。除了由測定部26測定之各種資料以外,作為驅動部24的馬達的旋轉數、電流、轉矩等各種參數作為監視對象資料發送至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的接收部12。如此,在監視對象資料中存在多數種類。
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具備接收部12、臨時保持部14、擷取部16及保存部18。該等功能方塊藉由電腦的中央運算處理裝置、記憶體、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和電腦連接之周邊機器等硬體資源與使用它們執行之軟體的協作來實現。無論電腦的種類和設置場所如何,上述各功能方塊可以由單一的電腦的硬體資源來實現,亦可以組合分散在複數個電腦中之硬體資源來實現。尤其,在本實施方式中,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的功能方塊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由設置於設置工業裝置2之工業現場內之電腦來實現,亦可以由能夠與設置於該工業現場外之工業裝置2通訊的電腦來實現。
接收部12從作為監視對象裝置的工業裝置2接收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臨時保持部14暫時保持在預定的緩衝期間內由接收部12接收到之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部16分析由臨時保持部14保持之緩衝期間內的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並從該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應保存的保存對象資料。擷取部16具備: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運算緩衝期間內的監視對象資料組在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及取樣率變更部162,依據由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運算之時間變化率來變更從由臨時保持部14保持之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保存對象資料之取樣率。
尤其,在接收部12從工業裝置2接收到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之情況下,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運算緩衝期間內的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在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取樣率變更部162依據由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針對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運算出之時間變化率中最大的時間變化率來變更從由臨時保持部14保持之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保存對象資料之取樣率。具體而言,所運算之時間變化率(或者,針對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運算出之時間變化率中最大的時間變化率)越大,取樣率變更部162適用越高的取樣率。保存部18保存由擷取部16擷取之保存對象資料。保存部18保存保存對象資料之後,作為其擷取源之監視對象資料組的一部分或全部從臨時保持部14中删除。
圖2表示在以往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中以可變的取樣率擷取一種監視對象資料之例。圖3表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可變的取樣率擷取一種監視對象資料之例。為了比較以往技術和本實施方式,兩幅圖的監視對象資料相同。兩幅圖的橫軸表示由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在本實施方式中為接收部12)接收到來自監視對象裝置(工業裝置2等)的監視對象資料之時刻,兩幅圖的縱軸表示各時刻之監視對象資料的值。又,監視對象資料的曲線圖上的點(Dot)或點表示以可變的取樣率擷取之保存對象資料。
在以往技術之圖2中,依據檢測到之保存對象資料(點)的時間變化率來決定其後的取樣率。在從時刻「0」到時刻「23」的區域中,雖然監視對象資料及保存對象資料緩慢增加,但是相鄰之保存對象資料之間的時間變化率相對小,因此適用相對低的取樣率(例如在「5」時刻取樣1次)。
從時刻「23」到時刻「28」(被虛線的矩形包圍),在監視對象資料中發生了急劇的減少和增加,但是在發生了變化之時刻「23」適用相對低的取樣率,在以其取樣率擷取之下一個取樣時刻「28」的保存對象資料與前一個取樣時刻「23」的保存對象資料之間沒有大的差異,因此從時刻「23」到時刻「28」的保存對象資料的時間變化率識別為保持相對小,從而維持相對低的取樣率。其結果,導致遺漏十分可能包含監視中重要的建議之從時刻「23」到時刻「28」的資料。
同樣地,從時刻「35」到時刻「39」(被虛線的矩形包圍),在監視對象資料中發生了急劇的減少和增加,但是在發生了變化之時刻「35」適用相對低的取樣率,直至基於其取樣率之下一個取樣時刻「39」為止不擷取保存對象資料。其結果,導致遺漏十分可能包含監視中重要的建議之從時刻「35」到時刻「39」的資料。再者,在以相對低的取樣率擷取之取樣時刻「39」的保存對象資料與前一個取樣時刻「34」的保存對象資料之間有大的差異,因此在接下來的時刻「40」適用相對高的取樣率(例如在「1」時刻取樣1次),但是由於係在從時刻「35」到時刻「39」的急劇的變化平息之後,因此失去了時機。
在本實施方式之圖3中,臨時保持部14暫時保持在預定的緩衝期間內由接收部12接收到之監視對象資料組。緩衝期間設為與取樣率變更部162能夠適用之最低的取樣率對應之最長的取樣周期以上為較佳。例如,在與取樣率變更部162能夠適用之最低的取樣率對應之最長的取樣周期為「5」時刻之情況下,緩衝期間設為「5」時刻以上為較佳。若進一步延長緩衝期間,則臨時保持部14所需要的記憶容量變大,而能夠確保用於由擷取部16中之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和/或取樣率變更部162進行之分析的長時間。因此,雖然取決於擷取部16的分析能力,但是典型地將緩衝期間設為與取樣率變更部162能夠適用之最低的取樣率對應之最長的取樣周期的2倍(例如「10」時刻)與4倍(例如「20」時刻)之間為進一步較佳。
在擷取部16中,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運算緩衝期間內的監視對象資料組在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取樣率變更部162依據所運算之時間變化率來決定從由臨時保持部14保持之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保存對象資料之取樣率。具體而言,所運算之時間變化率越大,取樣率變更部162適用越高的取樣率。在監視對象資料的時間變化率相對小的從時刻「0」到時刻「23」的區域中,與以往技術之圖2同樣地,由取樣率變更部162適用相對低的取樣率(例如在「5」時刻取樣1次)。
從時刻「23」到時刻「28」(被虛線的矩形包圍),在監視對象資料中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之後,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追溯並運算包含在臨時保持部14的緩衝期間(例如,從時刻「19」到時刻「28」的「10」時刻量的期間)內之過去的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時間導數(time derivative)),並檢測從時刻「23」到時刻「24」的絕對值大的負的時間變化率及從時刻「26」到時刻「28」的絕對值大的正的時間變化率。依據該運算結果,識別出從時刻「23」到時刻「28」在監視對象資料中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之取樣率變更部162在該期間內適用相對高的取樣率(例如在「1」時刻取樣1次)。如此,依據本實施方式,能夠防止十分可能包含監視中重要的建議之從時刻「23」到時刻「28」的資料的遺漏。
同樣地,從時刻「35」到時刻「39」(被虛線的矩形包圍),在監視對象資料中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之後,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追溯並運算包含在臨時保持部14的緩衝期間(例如,從時刻「30」到時刻「39」的「10」時刻量的期間)內之過去的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時間導數),並檢測從時刻「35」到時刻「36」的絕對值大的負的時間變化率及從時刻「37」到時刻「39」的絕對值大的正的時間變化率。依據該運算結果,識別出從時刻「35」到時刻「39」在監視對象資料中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之取樣率變更部162在該期間內適用相對高的取樣率(例如在「1」時刻取樣1次)。如此,依據本實施方式,能夠防止包含監視中重要的建議之可能性高的從時刻「35」到時刻「39」的資料的遺漏。
圖4表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可變的取樣率擷取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之例。在該例中,接收部12從工業裝置2接收三種監視對象資料組D1、D2、D3。在三個監視對象資料組D1、D2、D3中最重要的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了表示允許範圍的上限之臨界值TH之情況下,在工業裝置2中有可能發生了某種異常,為了異常的有無及原因的診斷,由擷取部16擷取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了臨界值TH之時點的前後的同一時刻之三個監視對象資料組D1、D2、D3,並由保存部18保存。
保存部18的記憶容量有限,因此除了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了臨界值TH之時點以外,在其前後分別僅允許「5」時刻量的保存對象資料D1、D2、D3的保存。臨時保持部14暫時保持在緩衝期間BP內之三個監視對象資料組D1、D2、D3,因此擷取部16能夠任意決定從該緩衝期間BP擷取保存對象資料D1、D2、D3之「10」時刻(在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了臨界值TH之時點的前後各「5」時刻)。例如,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的曲線圖上的圓圈(○)表示從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了臨界值TH之時點起前後以等間隔擷取「5」時刻量的資料D1、D2、D3作為保存對象資料之例。
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的曲線圖上的三角形(△)表示如下例: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運算緩衝期間BP內的三個監視對象資料組D1、D2、D3在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取樣率變更部162依據由時間變化率運算部161針對三個監視對象資料組D1、D2、D3運算出之時間變化率中最大的時間變化率來變更擷取保存對象資料D1、D2、D3之取樣率。
例如,在從圖4的左側起第1~3個三角形(△)所表示之三個取樣時刻,最重要的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的時間變化率小,但是第2監視對象資料組D2的時間變化率大。因此,取樣率變更部162依據三個監視對象資料組D1、D2、D3中表示最大的時間變化率之第2監視對象資料組D2,在該期間內適用相對高的取樣率。其結果,在該三個取樣時刻擷取三種保存對象資料D1、D2、D3。
這樣的保存對象資料D1、D2、D3的取樣以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了臨界值TH為開端,其原因、徵兆、影響等亦有可能明顯出現在其他監視對象資料組D2、D3中。在圖4的例中,上述三個取樣時刻之第2監視對象資料組D2的急劇上升有可能成為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臨界值TH之原因。如此,依據本實施方式,還考慮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D1、D2、D3之間可能存在之相關性,能夠有效地擷取並保存對工業裝置2的監視有用的資料。
圖5係向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的管理者等提示之畫面例,並表示保存部18保存了監視對象資料(保存對象資料)之事件的列表。「編號」表示對各事件標註之唯一的編號,「日期和時間」表示各事件發生之日期和時間。「異常參數」表示成為各事件的契機之一個或複數個參數。例如,針對在圖4的例中以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了臨界值TH為契機而發生之事件,作為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的收集源之驅動部24或測定部26顯示在「異常參數」一欄中。又,在圖4的例中隨著第1監視對象資料組D1超過了臨界值TH而第2監視對象資料組D2急劇上升之情況下,可以將作為第2監視對象資料組D2的收集源之驅動部24或測定部26一併顯示在「異常參數」一欄中。「詳細連結」表示向能夠確認保存於保存部18中之保存對象資料(例如在圖4中之圓圈和三角形的取樣時刻擷取並保存之資料D1、D2、D3)的詳細內容的其他畫面的URL等連結。
以上的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1能夠適用於任意的工業裝置2中。
圖6表示作為工業裝置2的一例之印刷裝置10的結構。印刷裝置10具備進行黑色(K)印刷之第1印刷單元11A、進行青色(C)印刷之第2印刷單元11B、進行洋紅色(M)印刷之第3印刷單元11C、進行黃色(Y)印刷之第4印刷單元11D及相當於圖1中之控制部20之(套準)控制裝置30。在以下,將第1印刷單元11A~第4印刷單元11D統稱為印刷單元11。再者,各印刷單元11的印刷顏色並不限於上述,能夠將任意的印刷顏色以任意的順序分配给各印刷單元11。又,為了印刷更多的顏色,可以設置5個以上的印刷單元。
第1印刷單元11A具備第1印版滾筒13A、第1壓印滾筒17A、第1驅動馬達19A、第1編碼器21A及第1標記感測器23A。第2印刷單元11B具備第2印版滾筒13B、第2壓印滾筒17B、第2驅動馬達19B、第2編碼器21B及第2標記感測器23B。第3印刷單元11C具備第3印版滾筒13C、第3壓印滾筒17C、第3驅動馬達19C、第3編碼器21C及第3標記感測器23C。第4印刷單元11D具備第4印版滾筒13D、第4壓印滾筒17D、第4驅動馬達19D、第4編碼器21D及第4標記感測器23D。在以下,將第1印版滾筒13A~第4印版滾筒13D統稱為印版滾筒13,將第1壓印滾筒17A~第4壓印滾筒17D統稱為壓印滾筒17,將第1驅動馬達19A~第4驅動馬達19D統稱為驅動馬達19,將第1編碼器21A~第4編碼器21D統稱為編碼器21,將第1標記感測器23A~第4標記感測器23D統稱為標記感測器23。
印刷裝置10將作為捲取紙之腹板50作為被印刷物進行印刷。各印刷單元11沿腹板50的移動方向設置。腹板50由沿其移動路徑排列之導輥25引導,並藉由各印刷單元11的印版滾筒13及壓印滾筒17依序印刷與捲繞在印版滾筒13上之印刷版對應之各色的圖樣。
印版滾筒13具有印刷由標記感測器23測定之套準標記(register mark)以進行套準控制之標記印刷部15。第1印刷單元11A的標記印刷部15還印刷對相同的腹板50進行追加印刷時的基準標記。基準標記亦有時表示印刷結束之後的腹板50的裁斷位置,亦稱為切割標記。第1套準標記由第1印版滾筒13A的標記印刷部15印刷到預定的第1位置上,第2套準標記由第2印版滾筒13B的標記印刷部15印刷到預定的第2位置上,第3套準標記由第3印版滾筒13C的標記印刷部15印刷到預定的第3位置上,第4套準標記由第4印版滾筒13D的標記印刷部15印刷到預定的第4位置上。在以下,將第1套準標記~第4套準標記統稱為套準標記。
各印版滾筒13的周長相同,各印刷單元11藉由使各印版滾筒13旋轉一次來印刷一次各色的圖樣,並藉由其重複來連續地印刷。各印版滾筒13由相當於圖1中之驅動部24之個別的驅動馬達19旋轉驅動。在印刷裝置10的印刷動作中,在相當於執行圖1的工業軟體22之控制部20之控制裝置30的控制下,各驅動馬達19電性旋轉同步,各印版滾筒13以相同的旋轉速度旋轉。亦即,印刷裝置10以分段驅動的方式構成。各驅動馬達19在其機械軸上設置有相當於圖1中之測定部26之編碼器21。
編碼器21為增量式編碼器。編碼器21針對印版滾筒13的一次旋轉輸出預先設定之次數的A相、B相的脈衝訊號和一次的Z相的脈衝訊號。關於A相、B相的脈衝訊號,用計數器計數,並用Z相的脈衝訊號使計數值重置。藉由脈衝訊號的計數值來檢測印版滾筒13的相位(旋轉位置)。再者,編碼器21只要為能夠檢測印版滾筒13的相位者,則無論方式如何,亦可以為絕對式的串列編碼器。再者,除了相當於圖1中之測定部26之編碼器21和標記感測器23以外,還可以設置測定作為驅動馬達19(驅動部24)的驅動對象的印版滾筒13和腹板50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壓印滾筒17對腹板50施加之壓力、腹板50的張力、印刷裝置10的周圍的溫度、濕度、氣壓、亮度等之感測器作為測定部26。
圖7係表示作為工業裝置2的一例之線性搬運系統100的整體結構之立體圖。線性搬運系統100具備環狀的軌道或構成軌道之定子200、相對於該定子200驅動且能夠沿軌道移動的複數個可動件300A、300B、300C、300D(在以下,統稱為可動件300)。藉由使設置於定子200上之電磁鐵或線圈與設置於可動件300上之永久磁鐵彼此對置,沿環狀的軌道構成線性馬達。該線性馬達相當於圖1中之驅動部24。又,可以設置測定作為驅動部24的驅動對象的可動件300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線性搬運系統100的周圍的溫度、濕度、氣壓等之感測器作為測定部26。再者,亦可以在定子200上設置有永久磁鐵,在可動件300上設置有電磁鐵或線圈。
由定子200形成之軌道並不限於環狀,可以為任意形狀。例如,軌道可以為直線狀,亦可以為曲線狀,亦可以一個軌道分支成複數個軌道,亦可以複數個軌道合併成一個軌道。又,由定子200形成之軌道的設置方向亦係任意的。在圖7的例中,軌道配置於水平面內,但是軌道亦可以配置於鉛直面內,亦可以配置於任意的傾斜角的平面內和曲面內。
定子200具有以水平方向為法線方向之軌道面210。軌道面210沿軌道的形成方向呈帶狀延伸,在如圖7的例那樣形成環狀的軌道之情況下成為(假想的)兩端連結之無端帶狀。在如此能夠形成任意形狀的軌道的軌道面210上連續地或周期性地埋設有複數個電磁鐵(未圖示)。若在執行圖1的工業軟體22之控制部20的控制下,作為驅動部24的線性馬達向多數電磁鐵流通三相交流等驅動電流,則產生使具備永久磁鐵之可動件300在沿著軌道之所期望的接線方向上直線驅動之移動磁場。再者,在圖7的例中,在水平面內形成環狀的軌道之軌道面210的法線方向為水平方向,但是軌道面210的法線方向亦可以為鉛直方向或其他任意方向。
在定子200中,在設置於與軌道面210垂直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之定位部220上連續地或周期性地埋設有能夠測定作為安裝於可動件300上之定位對象的磁天平(未圖示)的位置的複數個磁性定位裝置(未圖示)。將由固定間距的條紋狀的磁圖案形成之磁天平作為定位對象之磁性定位裝置通常具備複數個磁性檢測頭。藉由使複數個磁性檢測頭的間隔相對於磁天平的磁圖案的間距或周期錯開,磁性定位裝置能夠高精度地測定磁天平的位置。在設置有兩個磁性檢測頭之典型的磁性定位裝置中,例如使兩個磁性檢測頭的間隔相對於磁天平的磁圖案錯開1/4間距(相位錯開90度)。
再者,設置於定子200上之定位裝置及安裝於可動件300上之定位對象並不限於如上所述的磁式,亦可以為光學式或其他方式。在為光學式的情況下,在可動件300上安裝有由固定間距的條紋圖案形成之光學尺,在定子200上設置有能夠光學讀取光學尺的條紋圖案的光學定位裝置。在磁式和光學式中,定位裝置以非接觸的方式測定定位對象(磁天平或光學尺),因此能夠降低由可動件300搬運之被搬運物飛散而進入定位部位(定子200的上表面)時的定位裝置的故障等風險。但是,在光學式中,若光學尺被進入定位部位之液體和粉體等被搬運物覆蓋,則導致定位精度惡化,因此若為能夠忽略磁性之被搬運物,則設為即使進入定位部位中亦不會使定位精度悪化的磁式為較佳。
可動件300具備:可動件本體310,與定子200的軌道面210對置;被定位部320,從可動件本體310的上部沿水平方向伸出並與定子200的定位部220對置;及搬運部330,在與被定位部320相反的一側(遠離定子200的一側)從可動件本體310沿水平方向伸出並載置或固定有被搬運物。可動件本體310具備與沿軌道埋設於定子200的軌道面210上之複數個電磁鐵對置之一個或複數個永久磁鐵(未圖示)。由定子200的電磁鐵產生之移動磁場對可動件300的永久磁鐵施加軌道的接線方向的直線動力,因此可動件300相對於定子200沿軌道面210直線驅動。
在可動件300的被定位部320上,作為定位對象的磁天平或光學尺以與設置於定子200的定位部220上之定位裝置對置的方式設置。在定位裝置設置於定子200的上表面上之圖7的例中,磁天平等定位對象安裝於可動件300的被定位部320的下表面上。在定位部220及被定位部320為磁式的情況下,以使軌道面210的電磁鐵及可動件本體310的永久磁鐵之間的磁場不影響定位部220及被定位部320的磁性定位的方式,在定子200中將軌道面210和定位部220形成於不同之面或遠離之部位上,並在可動件300中將可動件本體310和被定位部320形成於不同之面或遠離之部位上為較佳。
以上,依據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實施方式為例示,能夠依該等各構成要件或各處理製程的組合形成各種變形例、並且該些變形例亦在本發明的範圍內之事實,由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
再者,實施方式中所說明之各裝置的功能結構能夠藉由硬體資源或軟體資源來實現,或者藉由硬體資源與軟體資源的協作來實現。作為硬體資源,能夠利用處理器、ROM、RAM、其他LSI。作為軟體資源,能夠利用作業系統、應用程式等程式。 本申請案係主張基於2021年12月10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21-200643號的優先權。該日本申請案的全部內容係藉由參閱而援用於本說明書中。
1: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 2:工業裝置 12:接收部 14:臨時保持部 16:擷取部 18:保存部 20:控制部 24:驅動部 26:測定部 161:時間變化率運算部 162:取樣率變更部
[圖1]係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及工業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2]表示在以往技術中以可變的取樣率擷取一種監視對象資料之例。 [圖3]表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可變的取樣率擷取一種監視對象資料之例。 [圖4]表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可變的取樣率擷取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之例。 [圖5]係向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的管理者等提示之畫面例。 [圖6]表示作為工業系統的一例之印刷裝置的結構。 [圖7]係表示作為工業系統的一例之線性搬運系統的整體結構之立體圖。
1: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
2:工業裝置
12:接收部
14:臨時保持部
16:擷取部
18:保存部
20:控制部
22:工業軟體
24:驅動部
26:測定部
161:時間變化率運算部
162:取樣率變更部

Claims (7)

  1. 一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其具備: 接收部,從監視對象裝置接收監視對象資料; 臨時保持部,暫時保持在預定的緩衝期間內接收到之監視對象資料組; 擷取部,分析前述緩衝期間內的前述監視對象資料組,並從該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應保存的保存對象資料;及 保存部,保存所擷取之前述保存對象資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其中 前述擷取部具備: 時間變化率運算部,運算前述緩衝期間內的前述監視對象資料組在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及 取樣率變更部,依據所運算之前述時間變化率來變更從該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前述保存對象資料之取樣率。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其中 所運算之前述時間變化率越大,前述取樣率變更部適用越高的取樣率。
  4. 如請求項2或請求項3所述之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其中 前述接收部從前述監視對象裝置接收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 前述臨時保持部暫時保持在前述緩衝期間內接收到之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 前述時間變化率運算部運算前述緩衝期間內的前述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在各時刻之時間變化率, 前述取樣率變更部依據針對前述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運算出之前述時間變化率中最大的時間變化率來變更從該複數種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前述保存對象資料之取樣率。
  5.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之任一項所述之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其中 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為工業裝置。
  6. 一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方法,其包括: 接收步驟,從監視對象裝置接收監視對象資料; 臨時保持步驟,暫時保持在預定的緩衝期間內接收到之監視對象資料組; 擷取步驟,分析前述緩衝期間內的前述監視對象資料組,並從該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應保存的保存對象資料;及 保存步驟,保存所擷取之前述保存對象資料。
  7. 一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程式,其使電腦執行如下步驟: 接收步驟,從監視對象裝置接收監視對象資料; 臨時保持步驟,暫時保持在預定的緩衝期間內接收到之監視對象資料組; 擷取步驟,分析前述緩衝期間內的前述監視對象資料組,並從該監視對象資料組擷取應保存的保存對象資料;及 保存步驟,保存所擷取之前述保存對象資料。
TW111146685A 2021-12-10 2022-12-06 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方法、監視對象資料保存程式 TW2023385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0643 2021-12-10
JP2021-200643 2021-1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8540A true TW202338540A (zh) 2023-10-01

Family

ID=8673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685A TW202338540A (zh) 2021-12-10 2022-12-06 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方法、監視對象資料保存程式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38540A (zh)
WO (1) WO20231060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9857A (ja) * 2003-04-18 2004-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製造装置の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JP5160999B2 (ja) * 2008-08-08 2013-03-13 テクトロニ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トリガ条件良否判定方法
US10394203B2 (en) * 2014-11-19 2019-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performing a tabulation operation at high speed
JP7320953B2 (ja) * 2019-02-12 2023-08-04 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 プログラマブルロジック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そのログデータ保存方法
JP7175216B2 (ja) * 2019-02-15 2022-11-1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異常検知装置、異常検知システム、異常検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6038A1 (ja)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0581B2 (en) Intelligent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tic system for preventative maintenance
KR101322434B1 (ko) 지능형 상태 감시 및 결함 진단 시스템
US7259854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conveyor
CN107449958A (zh) 异常判定装置和异常判定方法
US1152484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wear condition of a chain
US9689777B2 (en) Fault detection for bearings
US1151862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wear condition of a chain
JP2007112565A (ja) 駆動系診断装置
TW202338540A (zh) 監視對象資料保存裝置、監視對象資料保存方法、監視對象資料保存程式
CN110095288A (zh) 一种机器人减速机综合性能下线检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2775719A (zh) 进给轴装置的异常诊断方法和异常诊断装置
CN109282927B (zh) 一种轴扭矩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JP2006221308A (ja) 異常検出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と、これらを用いた制御システム
WO2023100609A1 (ja) ソフトウェア管理装置、ソフトウェア管理方法、ソフトウェア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06489234A (zh) 监测碰撞的方法
US20240162791A1 (en) Sensor System
CN113701977B (zh) 一种转子在各方向相对振动最大值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CN215894478U (zh) 钢丝帘布缺陷检测系统
JP4994615B2 (ja) パターン検査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739840B (zh) 运动机构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光刻设备
KR200158748Y1 (ko) 자기 진단 기능을 구비한 자동화 장치
CN114637645B (zh) 一种传感器量测数据的校验方法
KR100614636B1 (ko) 모터 이상 감지 방법
JP4166424B2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
JP7024661B2 (ja) 異常判定方法及び異常判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