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2186A - 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與使用該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 Google Patents

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與使用該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2186A
TW202332186A TW112101151A TW112101151A TW202332186A TW 202332186 A TW202332186 A TW 202332186A TW 112101151 A TW112101151 A TW 112101151A TW 112101151 A TW112101151 A TW 112101151A TW 202332186 A TW202332186 A TW 2023321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solar power
reflector
generation system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1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52278B (zh
Inventor
日浦一朗
鯉之內𨺓弘
中井貴暁
大西康平
日向雄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日百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日本他喜龍希愛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日本他喜龍希愛思必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日百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日本他喜龍希愛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日本他喜龍希愛思必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日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2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2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52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522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20Optical components
    • H02S40/22Light-reflecting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8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7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polyolefins obtained by a metallocene or single-site cataly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3Fillers, pigments or reinforc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one nitrogen atom in the ring
    • C08K5/3432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35Piperid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6Polyethen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1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the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6Refle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23/00Polyalkenes
    • B32B2323/04Polyethylene
    • B32B2323/046LDPE, i.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6LDPE (radical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高發電效率,還能夠削減場地面積,並能夠在削減構建、維護等的成本的同時使發電量增加。另外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優良的耐候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具備太陽能發電板(2),該太陽能發電板(2)以借助架台(3)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6)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太陽能發電板(2)由在上下兩面具備發電面(6、12)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形成,在下表面發電面(12)的下方具備光通過空間(13),且具備反射體(4),其鋪設成覆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部以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7),反射體(4),其與下表面發電面(12)相向的正面側,是由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的光反射率高的顏色的薄片素材形成的反射層(14);其與場地表面(7)相向接觸的背面側,是由防草薄片材料形成的防草層(15),前述反射層(14)與前述防草層(15)被以層疊方式形成為一體。

Description

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與使用該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與使用該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以往,作為太陽能發電系統,有將大量的太陽能發電板在地面上排列來進行大規模發電的稱為百萬瓦級太陽能發電站(Mega Solar)的系統。
該百萬瓦級太陽能發電站如下述專利文獻1、2所示的那樣在廣大的場地上設置大量的太陽能發電板,各太陽能發電板分別以傾斜為規定的角度的狀態來借助架台進行配置。
這種由大量的太陽能發電板構成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被設置於室外的廣大的場地,因此需要極大的工作量來進行維護,即,例如需要抑制發生從太陽能發電板下面的場地表面長出雜草的作業等以使得不導致發電效率降低。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22873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5-21676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9-068795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如上所述的從場地表面長出的雜草因生長變長而發生覆蓋了太陽能發電板的不良情況,即存在遮擋太陽光而使太陽光向發電面的射入量減少的問題,對此進行的雜草的去除由於通過手動排除即拔除作業、或撒播除草劑來進行(即需要作業者),因此具有其施工作業需要極大的時間的問題。另外,由於雜草不能簡單地滅絕而是會再次生長,因此必須多次進行除草作業,作為維護作業而言是非常繁雜的。並且,使用除草劑有還使周邊的自然破壞的風險。而且,為了減輕這種作業,還進行了在除草後用混凝土覆蓋場地表面的方法、對地面鋪設阻礙雜草發育的防草薄片的方法等,但是都是繁雜的施工作業,尋求經費的削減。
另一方面,在廣大的場地上設置大量的太陽能發電板在確保充分的發電量方面是必要的,為了設置具有輸出為1MW(1兆瓦=1000kW)以上的發電量的大規模發電設施,需要一塊區域且場地表面平坦。為此,正在探索要實現例如每單位場地面積的發電效率高的設置狀態。為了這樣的發電效率的提高,也存在將如上述專利文獻3那樣的反射性多層薄片鋪設於地面並使用在背面也具有發電功能的太陽能發電板來將來自地面的反射光利用於發電的方法,但是對於上述的雜草對策而言雖然針對繁茂生長的情況進行抑制,但是只是使太陽光難以到達而不能免除雜草的排除或拔除作業,需要維護成本,從而期望進一步的改進。另外,反射性多層薄片的場地表面側由樹脂膜構成,因此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薄片的反射面也變得不平坦,因此反射率降低,存在向太陽能發電板的背面射入的光減少的風險。並且,在向不平坦的地面的設置中還存在薄片破損的風險。
本發明是鑒於上述狀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提高發電效率、還能夠削減場地面積、並能夠在削減構建、維護等的成本的同時使發電量增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另外,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優良的耐候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
用於解決問題的方案 接著,參照與實施方式對應的附圖來說明用於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之請求項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是具備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所使用的反射體4,該太陽能發電板2以借助架台3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6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該反射體4由如下構成: 反射層14,其具有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朝向前述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反射的由光反射率高的顏色的薄片素材形成的光反射面;以及 由防草薄片材料形成的防草層15, 前述反射層14與前述防草層15被以層疊方式形成為一體, 前述反射體4的厚度為1.0mm以上。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以具備光反射率高的薄片材料的反射體4來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而射入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的發電面12,因此能夠提高發電效率。另外,在反射體4具備防草層15藉此抑制從場地表面產生雜草,由此削減維護作業並且削減其成本。
此外,根據該反射體4,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也因反射面成為平坦面或接近平坦的小坡度面而不使反射率降低,射入到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的發電面12的光不減少。
根據請求項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光反射面為白色。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藉由使光反射面構成為白色,從而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12,能夠提高發電效率。另外,在反射體4具備防草層15,藉此抑制從場地表面產生雜草,由此削減維護作業並且削減其成本。 此外,根據該反射體4,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也因反射面成為平坦面或接近平坦的小坡度面而不使反射率降低,射入到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的發電面12的光不減少。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藉由使光反射面構成為白色,從而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12,能夠提高發電效率。
根據請求項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3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光反射面由金屬層形成。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藉由使光反射面由金屬層構成,從而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12,能夠提高發電效率。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光反射面對太陽光中500nm~1000nm波長的光反射率為70%以上,並且對5000nm~20000nm波長的平均光反射率為15%以下。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使太陽光中的可見光~短波長側的近紅外區的光反射,遠紅外區側的光反射率低,因此能夠防止太陽能發電板的溫度上升,不會使發電效率降低。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構成前述反射體4的反射層的正面具有阻水性,將該反射體4的阻水係數設為1.0×10 -11m/sec以下。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藉由在鋪設於場地表面的反射體的反射層正面具備阻水性,從而使雨水不在反射體4的正面停留而引導到反射體的外側。藉此使反射層14的正面不易被污染而抑制維護的頻率。
根據請求項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6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構成前述反射體4的反射層的正面具有阻水性,將該反射體4的阻水係數設為1.0×10 -11m/sec以下。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藉由在鋪設於場地表面的反射體的反射層正面具備阻水性,從而使雨水不在反射體4的正面停留而引導到反射體的外側。藉此使反射層14的正面不易被污染而抑制維護的頻率。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反射體4具有透水性,將該反射體4的透水係數設為1.0×10 -5m/sec~1.0m/sec。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藉由在鋪設於場地表面的反射體4具有透水性,從而使雨水通過而引導到場地表面,變成雨水不停留在反射體4的正面。因此,不會使發電效率降低。
根據請求項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8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反射體4具有透水性,將該反射體4的透水係數設為1.0×10 -5m/sec~1.0m/sec。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藉由在鋪設於場地表面的反射體4具有透水性,從而使雨水通過而引導到場地表面,變成雨水不停留在反射體4的正面。因此,不會使發電效率降低。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9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能夠藉由紫外線劣化防止層來防止反射層的紫外線劣化,即能夠防止因太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區域的光的照射所致的劣化而延長反射體的壽命,延長更換間隔、維護間隔。
根據請求項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0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能夠藉由紫外線劣化防止層來防止反射層的紫外線劣化,即能夠防止因太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區域的光的照射所致的劣化而延長反射體的壽命,延長更換間隔、維護間隔。
根據請求項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能夠藉由紫外線劣化防止層來防止反射層的紫外線劣化,即能夠防止因太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區域的光的照射所致的劣化而延長反射體的壽命,延長更換間隔、維護間隔。
根據請求項6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能夠藉由紫外線劣化防止層來防止反射層的紫外線劣化,即能夠防止因太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區域的光的照射所致的劣化而延長反射體的壽命,延長更換間隔、維護間隔。
根據請求項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3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能夠藉由紫外線劣化防止層來防止反射層的紫外線劣化,即能夠防止因太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區域的光的照射所致的劣化而延長反射體的壽命,延長更換間隔、維護間隔。
根據請求項8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能夠藉由紫外線劣化防止層來防止反射層的紫外線劣化,即能夠防止因太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區域的光的照射所致的劣化而延長反射體的壽命,延長更換間隔、維護間隔。
根據請求項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反射層由熱可塑性樹脂和白色顏料構成。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使光反射層構成為白色,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能夠提高發電效率。
另外,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也由於薄片的反射面是平坦的而不使反射率降低,射入到太陽能發電板的背面的光不減少。
根據請求項1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6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熱可塑性樹脂由烯烴系樹脂構成。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反射層成為機械強度方面優良的結構。
根據請求項16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烯烴系樹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種構成。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能夠將反射層的結構設為即使在乙烯系樹脂薄片當中也在柔軟性與施工性方面優良的結構。
根據請求項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8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防草層由熱可塑性樹脂和黑色顏料構成。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藉由使防草層由黑色的薄片體構成,從而與無紡布相比密度能夠更大,能夠有效地對雜草給與單位體積的重量壓力,促使雜草枯死。
根據請求項18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19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熱可塑性樹脂由烯烴系樹脂構成。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防草層成為機械強度方面優良的結構。
根據請求項19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0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烯烴系樹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種構成。
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能夠將防草層的結構設為即使在乙烯系樹脂薄片當中也在柔軟性與施工性方面優良的結構。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光反射面,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光反射率,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將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 (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的物質性質,規定為將阻水薄片在室外使用約15年之情況的物質性質。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光反射率。 於是,可以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根據請求項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光反射面,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光反射率,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將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 (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的物質性質,規定為將阻水薄片在室外使用約15年之情況的物質性質。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光反射率。 於是,可以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根據請求項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3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光反射面,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光反射率,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將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 (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的物質性質,規定為將阻水薄片在室外使用約15年之情況的物質性質。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光反射率。 於是,可以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根據請求項1~3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反射體,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韌性,藉此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此外,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沒有大幅降低,藉此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韌性,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根據請求項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反射體,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韌性,藉此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此外,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沒有大幅降低,藉此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韌性,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根據請求項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6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反射體,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韌性,藉此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此外,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沒有大幅降低,藉此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韌性,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根據請求項2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本發明之請求項2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前述反射體,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韌性,藉此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此外,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沒有大幅降低,藉此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韌性,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本發明之請求項28記載的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具備太陽能發電板2,其借助架台3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6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2,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6、12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3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13, 具備反射體4,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7, 前述反射體4,是請求項1~3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相對的前述反射層14,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7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7的前述防草層15。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中,是將太陽能發電板,設為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藉此可提高發電量,並針對下表面的發電面12,藉由具備光反射率高的薄片材料的反射體4來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而射入到該發電面,而可高發電效率。而且,藉由在反射體4具備防草層15,從而抑制從場地表面7發生的雜草,由此能夠削減維護作業以及削減維護作業的成本。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中,藉由使光反射面構成為白色,從而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12,能夠提高發電效率。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中,藉由使光反射面由金屬層構成,從而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12,能夠提高發電效率。 此外,該太陽能發電系統中,使光反射面構成為對太陽光中500nm~1000nm波長的光反射率為70%以上,並且對5000nm~20000nm波長的平均光反射率為15%以下,藉此使太陽光中的可見光~短波長側的近紅外區的光反射,遠紅外區側的光反射率低,因此能夠防止太陽能發電板的溫度上升,不會使發電效率降低。
本發明之請求項29記載的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具備太陽能發電板2,其借助架台3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6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2,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6、12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3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13, 具備反射體4,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7, 前述反射體4,是請求項15~20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相對的前述反射層14,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7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7的前述防草層15。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中,是將太陽能發電板,設為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藉此可提高發電量,並針對下表面的發電面12,藉由具備光反射率高的薄片材料的反射體4來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而射入到該發電面,而可高發電效率。而且,藉由在反射體4具備防草層15,從而抑制從場地表面7發生的雜草,由此能夠削減維護作業以及削減維護作業的成本。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反射層是藉由熱可塑性樹脂和白色顏料構成,從而使光反射層構成為白色,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能夠提高發電效率。且,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也因薄片的反射面為平坦而不使反射率降低,射入到太陽能發電板的背面的光不減少。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反射層的熱可塑性樹脂由烯烴系樹脂構成,藉此使反射層成為機械強度方面優良的結構。 此外,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反射層的熱可塑性樹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種構成,藉此能夠將反射層的結構設為即使在乙烯系樹脂薄片當中也在柔軟性與施工性方面優良的結構。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防草層為黑色的薄片體,藉此與無紡布相比密度能夠更大,能夠有效地對雜草給與單位體積的重量壓力,促使雜草枯死。 此外,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防草層的熱可塑性樹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種構成,藉此能夠將防草層的結構設為即使在乙烯系樹脂薄片當中也在柔軟性與施工性方面優良的結構。
本發明之請求項30記載的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具備太陽能發電板2,其借助架台3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6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2,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6、12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3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13, 具備反射體4,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7, 前述反射體4,是請求項2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相對的前述反射層14,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7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7的前述防草層15。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中,是將太陽能發電板,設為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藉此可提高發電量,並針對下表面的發電面12,藉由具備光反射率高的薄片材料的反射體4來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而射入到該發電面,而可高發電效率。而且,藉由在反射體4具備防草層15,從而抑制從場地表面7發生的雜草,由此能夠削減維護作業以及削減維護作業的成本。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光反射面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藉此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光反射率,從而可提供耐候性較高、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將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 (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的物質性質,規定為將阻水薄片在室外使用約15年之情況的物質性質。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光反射率。 於是,可以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本發明之請求項31記載的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具備太陽能發電板2,其借助架台3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6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2,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6、12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3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13, 具備反射體4,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7, 前述反射體4,是請求項2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相對的前述反射層14,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7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7的前述防草層15。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中,是將太陽能發電板,設為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藉此可提高發電量,並針對下表面的發電面12,藉由具備光反射率高的薄片材料的反射體4來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而射入到該發電面,而可高發電效率。而且,藉由在反射體4具備防草層15,從而抑制從場地表面7發生的雜草,由此能夠削減維護作業以及削減維護作業的成本。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韌性,藉此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此外,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沒有大幅降低,藉此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韌性,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本發明之請求項32記載的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具備太陽能發電板2,其借助架台3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6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2,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6、12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3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13, 具備反射體4,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7, 前述反射體4,是請求項2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相對的前述反射層14,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7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7的前述防草層15。
該太陽能發電系統中,是將太陽能發電板,設為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藉此可提高發電量,並針對下表面的發電面12,藉由具備光反射率高的薄片材料的反射體4來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而射入到該發電面,而可高發電效率。而且,藉由在反射體4具備防草層15,從而抑制從場地表面7發生的雜草,由此能夠削減維護作業以及削減維護作業的成本。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光反射面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藉此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光反射率,從而可提供耐候性較高、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將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 (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的物質性質,規定為將阻水薄片在室外使用約15年之情況的物質性質。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光反射率。 於是,可以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且,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韌性,藉此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此外,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沒有大幅降低,藉此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韌性,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且,前述反射體4,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強度為100N/cm以上,構成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強度的80%以上亦可。
在具備這種反射體4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中,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強度,藉此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此外,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強度沒有大幅降低,藉此即使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亦可維持反射體的強度。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強度為試驗前的拉伸強度的8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強度為試驗前的拉伸強度的8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強度,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針對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的發電面,以具備光反射率高的薄片材料的反射體來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而射入到該發電面,因此具有能夠提高發電效率且使發電量提高的效果。而且,由於發電量的提高,能夠削減太陽能發電板的設置數量,成為能夠促進場地表面的削減。
另外,藉由在反射體具備與場地表面接觸的防草層,從而成為抑制從場地表面產生雜草,由此能夠削減雜草的拔除等維護作業以及削減維護作業的成本。
此外,根據該反射體,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也由於反射面成為平坦面或接近平坦的小坡度面而不使反射率降低,射入到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的發電面的光不減少。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藉由使光反射面構成為白色,從而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能夠提高發電效率。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3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藉由使光反射面由金屬層構成,從而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能夠提高發電效率。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由於使太陽光中可見光~短波長側的近紅外區的光反射,遠紅外區側的光反射率低,因此能夠防止太陽能發電板的溫度上升,能夠獲得不使發電效率降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藉由在反射體的正面具備阻水性,從而能夠使雨水不在反射體的正面停留而引導到反射體的外側,由此使反射層的正面不易被污染,能夠抑制維護的頻度。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6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得到與請求項5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藉由在鋪設於場地表面的反射體具備透水性,從而使雨水通過而引導到場地表面,變成雨水不停留在反射體的正面。由此能夠獲得不使發電效率降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8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得到與請求項7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9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藉由紫外線劣化防止層來防止反射層的紫外線劣化,即能夠防止因太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區域的光的照射所致的劣化而延長反射體的壽命,延長更換間隔、維護間隔。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0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得到與請求項9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得到與請求項9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得到與請求項9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3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得到與請求項9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得到與請求項9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使光反射層構成為白色,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作為反射光良好地射入到下表面發電面,能夠提高發電效率。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6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反射層成為機械強度方面優良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將反射層的結構設為即使在乙烯樹脂薄片當中也在柔軟性與施工性方面優良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8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藉由使防草層由黑色的薄片體構成,從而與無紡布相比密度能夠更大,能夠高效地對雜草給與單位體積的重量壓力,促使雜草枯死。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19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防草層成為機械強度方面優良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0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能夠將防草層的結構設為即使在乙烯系樹脂薄片當中也在柔軟性與施工性方面優良的結構。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光反射率,藉此使耐候性較高,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將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 (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的物質性質,規定為將阻水薄片在室外使用約15年之情況的物質性質。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光反射率。 於是,可以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1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3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1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也具有充分的韌性,藉此可提供交換頻率較低的反射體。 此外,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沒有大幅降低,藉此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韌性,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5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4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6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4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4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8記載的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是針對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下表面的發電面,以具備光反射率高的薄片材料的反射體來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而射入到該發電面,而可高發電效率、提高發電量。而且,由於發電量的提高,能夠削減太陽能發電板的設置數量,能夠促進場地表面的削減。 且,藉由在反射體具備與場地表面接觸的防草層,從而抑制從場地表面發生的雜草,由此能夠削減拔除雜草的維護作業以及削減維護作業的成本。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29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8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30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8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3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8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請求項32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可得到與請求項28所記載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概要的立體圖。
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具有太陽能發電板2、架台3以及反射體4作為主要結構。
太陽能發電板2是將多個太陽電池單元進行一體化並進行模組化而構成的,在本實施方式中,由在正面和背面兩個面設置太陽電池單元且發電面為兩個表面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構成。
如圖1所示,太陽能發電板2被縱橫地排列多個,並且在橫向上連結成長尺寸,藉由被載置於後述的架台3來構成太陽電池陣列5,該太陽電池陣列5在縱深方向上形成為多列地配置於期望的廣大的場地上。該太陽電池陣列的列構成所謂的百萬瓦級太陽能發電站(大規模太陽能發電),即成為至少能夠獲得1MW以上的輸出的數量的太陽能發電板群。
各太陽電池陣列5彼此隔開規定間隔地配置。該間隔設為使得設置成多列的各太陽電池陣列5的太陽能發電板2的上表面發電面6不對彼此產生太陽光的直射光的陰影、且在維護等時作業者能充分通過的間隔。
作為太陽能發電板2,雖然有各種結構的太陽能發電板,但是例如適合使用晶科能源(Jinko Solar)公司製造的Swan系列、晶澳太陽能(JA Solar)公司製造的MBB雙面PERC半片雙玻元件、天合光能(Trina Solar)公司製造的Duomax Twin、阿特斯太陽能(Canadian Solar)公司製造的HiKu5系列、隆基樂葉(LONGi Solar)公司製造的LR4-72HBD系列、韓華新能源(Hanwha Q CELLS)公司製造的Q.PEAK DUO、東方日升新能源(Risen Energy)公司製造的雙玻雙面發電單晶體PERC元件、協鑫(Golden Concord Holdings Limited,GCL)製造的GCL-M6/72GD等,均是以作為背面的下表面發電面12的發電從而每一片的發電量增加大約20%。
圖3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局部放大側視圖。
太陽電池陣列5由上述的太陽能發電板2、以及將該太陽能電池板2載置於上部的架台3構成,被配設於場地表面7。
架台3由支柱8、橫樑構件9以及連結托架10等構成,分別通過螺釘、焊接等手段被連結固定。另外,架台3藉由設置於地面7的基座11來固定。
架台3利用連結托架10來固定太陽能發電板2,將太陽能發電板2的發電面設置成從水平起傾斜為例如30°左右。該傾斜角度根據設置場所的緯度、環境等條件來考慮並決定,例如在日本等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以使上表面的發電面6向南傾斜的方式固定於架台3。
架台3的高度被設定為使從場地表面7到傾斜的板2的下端緣2a的高度為0.8m以上,在架台3的下部確保了足夠的空間。該空間成為用於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的光通過空間13。
反射體4在架台3的下部且以與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相向的方式配設於場地表面7。
反射體4呈薄片狀,由成為上表面的反射層14和成為下表面的防草層15構成,成為將這些各層一體化而得到的層疊結構。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構成反射體4的反射層14的正面具有阻水性。
反射層14由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反射的光反射率高的顏色的薄片素材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為將正面構成為白色的反射薄片。該反射薄片由厚度為0.5mm~3.0mm、較佳為1.0mm、1.5mm的樹脂製薄片、橡膠薄片等柔軟素材形成,例如,作為樹脂製薄片的素材,設為聚乙烯樹脂、聚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氯乙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氟樹脂、尼龍樹脂等。而且,正面被設為白色,設為作為反射薄片自身的素材的白色或者使正面為白色的塗膜等。
具備該阻水性的反射薄片將阻水係數設為1.0×10 -11m/sec以下,能夠良好地將雨水、水滴從正面引導到外側。在此,“阻水係數”是日本阻水工程協會規定的阻水薄片的自願性標準中的“透水係數”,但是在本發明中存在與後述的透水係數混淆的風險,因此記載為“阻水係數”。該阻水係數是遵照JIS Z 0208“防濕包裝材料的透濕度試驗方法(杯法)”求出透濕度之後利用“阻水工程技術管理指南”(日本阻水工程協會發行;2019年5月版)的“6.4.8透水係數的計算”中記載的計算式而得到的,根據上述的數值可知,透水性低,即阻水性高。
反射薄片的正面較佳具備防水性,藉由具有防水性,從而彈擋雨水,成為易於將水滴從反射薄片正面匯出到外側。另外,反射薄片較佳具有耐化學藥品、耐熱、防火防熱、不易燃、耐寒、耐輻射線、熱傳導率、磨損、摩擦、防帶電等功能。並且,也可以在正面設置透明的保護層。又,在反射薄片的表面,具有防水性的結構如下。例如,第一種方法是在反射薄片中加入防水劑。第二種方法是將由防水劑製成的表面處理劑塗佈於反射薄片的表面。
在此,關於上述的反射薄片正面為光反射率高的白色這一點,更具體地說,雖然太陽能發電板2的發電面是被照射有太陽光而發電,但是對於發電面而言不需要接收太陽光的全波長範圍的光,不需要紅外區。另一方面,紅外區的太陽光成為對於太陽能發電板2而言產生發熱現象、當發電面超過50℃時會成為使發電效率降低的原因。
因此,在反射薄片的正面使太陽光中的可見光~短波長側的近紅外區的光反射為佳,例如將反射薄片正面設為白色,並且在該正面設置紅外線去除膜,例如設置去除或吸收1000nm以上的區域的近紅外線、遠紅外線的濾光片那樣的膜,設為不使紅外區的光向太陽能發電板2反射的結構。
另外,由於反射薄片容易因太陽光中含有的紫外線而劣化,因此也可以設為在反射薄片的表層搭配紫外線吸收劑、或者實施紫外線劣化防止的塗層來設置紫外線劣化防止層的結構。
此外,作為如上所述的反射薄片,例如較佳具備如下特性的薄片:對太陽光中500nm~1000nm波長的光反射率為70%以上且對2300nm以上的波長的光反射率低;並且對5000nm~20000nm波長的平均光反射率為15%以下;較佳對5000nm~20000nm波長的平均光反射率低至10%以下;不對短波長紅外線~中波長紅外線以及長波長紅外線(熱紅外線)、被稱為遠紅外線的範圍的光進行反射,另外,例如,也可以設為如下的結構:將反射薄片正面設為白色,並且在該正面設置紅外線去除膜,較佳設置去除或吸收1000nm以上的區域的近紅外線、遠紅外線的濾光片那樣的膜,不使紅外區的光向太陽能發電板2反射。
作為具體的反射薄片,例如較佳使用由正面具有白色顏料的白色層、背面具有黑色顏料的黑色層組成的烯烴系樹脂所構成的TAKIRON-CI.股份公司製造的mLLDPE/MLPSLS(日文:ビノンメタロバリアー)(商品名)。在這種情況下,反射薄片自身的遮光率也為99%左右,也能夠期待防草效果。
下面示出遵照JIS R 1693-2∶2012的傅立葉轉換紅外分光光度計(FTIR)對該反射薄片(mLLDPE/MLPSLS (商品名))的分光反射測定的試驗結果。
[試驗裝置] ・FTIR裝置(鉑金埃爾默(Perkin Elmer)製造的System2000型) ・積分球(藍菲光學(Labsphere)製造的RSA-PE-200-ID)球內部用金塗布 ・積分球射入口徑:φ16mm ・測定部口徑:φ24mm。
[測定條件] ・測定區域:370cm -1~7800cm -1(有效範圍400cm -1~6000cm -1) ・累計次數:200次 ・光源:MIR ・檢測器MIR-TGS ・解析度:16cm -1・分束器(Beam splitter):經優化(optimized)KBr ・使N 2氣體充滿從光源到檢測器的光路來進行吹掃。
[條件] ・在室溫下測定了反射譜。
此外,積分球的使用,遵照JIS R 1693-2:2012。
[測定結果] 在圖5中將室溫下的分光反射率譜以線圖的形式示出為波長與光反射率的關係。如該圖5所示那樣,可以獲知如下特性:對5000nm~20000nm波長的平均光反射率低至10%以下,不對短波長紅外線~中波長紅外線、長波長紅外線(熱紅外線)、被稱為遠紅外線的範圍的光進行反射。
防草層15由遮光性高的防草薄片形成,例如使用無紡布。
形成該防草層15的防草薄片是對雜草給予熱壓力、重量壓力、因阻礙光合作用產生的壓力這樣的環境壓力來促使雜草枯死的薄片材料。
關於這樣的防草薄片,作為具體的素材,將聚酯纖維等長纖維無紡布、聚乙烯纖維、聚醯胺纖維、芳綸纖維、丙烯纖維、碳纖維、聚氨酯纖維、棉線、毛線、絲線、麻、羊毛等設為素材,將該等以單體或者組合兩種以上來形成。另外,也可以將不具有透水性的樹脂製薄片用於防草薄片。在將反射體4設置到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更佳使用緩衝性高的織布、無紡布以使得不因地面的凹凸而使反射層14破損。
作為如上所述的防草薄片,例如較佳為無紡布並且設為在波長400nm以上且700nm以下的範圍內每1nm測定出的各波長的光透過率為10%以下、刺穿阻力為10N~30N、單位面積重量為100g/m 2~400g/m 2
作為不具有透水性的樹脂製薄片,由厚度為0.5mm~3.0mm、較佳為1.0mm、1.5mm的樹脂製薄片、橡膠薄片等柔軟的素材形成,例如,作為樹脂製薄片的素材,設為聚乙烯樹脂、聚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氯乙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氟樹脂、尼龍樹脂等。
作為具體的防草薄片,例如,作為無紡布而列舉下面的三種。
<例1> 例如,較佳使用具有如下的特性資料的東麗(TORAY)股份公司製造的AXTAR mantle防草薄片(商品名):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150g/m 2~260g/m 2,厚度為0.4mm~0.6mm,密度為0.4g/cm 3,拉伸強度縱向為290N/5cm~790N/5cm,拉伸強度橫向為190N/5cm~500N/5cm,伸長率縱向為15%~30%,伸長率橫向為15%~25%,撕裂強度縱向為80N,撕裂強度橫向為100N,透水係數為8.0×10 -5m/sec ~1.0×10 -4m/sec,刺穿阻力為17N~20N,遮光率為95%。
<例2> 另外,作為該防草薄片,一般設為遮擋太陽光的能力即遮光率為95%以上的薄片,例如較佳使用由如下的無紡布形成的東洋紡織股份公司製造的9321N(商品名):該無紡佈設為重量約為310g/m 2,以0.7kPa按壓時的厚度約為3.8mm,以2kPa按壓時的厚度約為3.5mm,拉伸強度縱向約為1200N/5cm,拉伸強度緯向約為920N/5cm,縱向伸長率約為70%,橫向伸長率約為80%,撕裂強度縱向為250N,撕裂強度橫向約為240N,水溫15℃下的透水係數為4.4×10 -3m/sec,破裂強度約為3200kPa。
<例3> 較佳為如下那樣的防草薄片: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kg/m 2以上,對雜草給予重量壓力,在波長400nm以上且800nm以下的範圍內每1nm測定出的各波長的光透過率為10%以下,吸收太陽光來抑制除草薄片下面的雜草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陽光來使防草薄片自身的溫度上升,對防草薄片下面的雜草給予熱壓力。
而且,將作為反射層14的反射薄片設為正面且將作為防草層15的防草薄片設為背面來進行一體化,以層疊結構的形式得到薄片狀的反射體4。
作為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的一體化,是藉由使用擠壓成型裝置將兩個薄片共擠壓成型為兩層一體的工序來得到反射體4的方法、藉由使用層壓裝置進行熱層壓來將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層疊一體化的方法等。並且,也可以為藉由熱壓裝置將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進行熱壓接的方法,或者使用黏接劑等將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進行整面黏接、點狀或線狀黏接等來黏貼成一體而設為反射體4。
該薄片狀的反射體4例如形成為寬度1.0m~2.5m、長度10m~100m,被以捲繞狀態等進行製造、保管以及運輸。而且,在鋪設反射體4時,將反射體4自捲繞狀態攤開,在場地表面7上展開,且在寬度方向上排列多個並互相連接進行固定,由此成為無間隙地覆蓋場地表面7。
接著,參照圖2來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
圖2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概要立體圖。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太陽能發電板2和架台3能夠使用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太陽能發電板和架台。
在第二實施方式中,構成反射體4的反射層14具有透水性。
反射層14具有透水性,藉此成為能夠使雨水迅速地滲透到場地表面。對於具有這樣的透水功能的反射薄片,使用織布或無紡布、或者在具有阻水性的樹脂製薄片、橡膠薄片上貫通形成大量的穿孔部16的結構。藉由形成穿孔部16,從而使反射薄片成為在其厚度方向上具有透水性的構造。穿孔部16設為具有輸水性良好的內徑的貫通孔,被形成於局部或整個面。
反射層14由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反射的光反射率高的顏色的薄片材料形成。
作為具體的無紡布的素材,將聚酯纖維等長纖維無紡布、聚乙烯纖維、聚醯胺纖維、芳綸纖維、丙烯纖維、碳纖維、聚氨酯纖維、棉線、毛線、絲線、麻、羊毛等設為素材,將該等以單體或者組合兩種以上來形成。
另外,較佳設為在波長400nm以上且700nm以下的範圍內每1nm測定出的各波長的光透過率為10%以下、刺穿阻力為10N~30N、單位面積重量為100g/m 2~400g/m 2
作為具備上述的穿孔部16的具有阻水性的薄片,由厚度為0.5mm~3.0mm、較佳為1.0mm、1.5mm的樹脂製薄片、橡膠薄片等柔軟的材料形成,例如,作為樹脂製薄片的素材,設為聚乙烯樹脂、聚酯樹脂、聚丙烯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氯乙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氟樹脂、尼龍樹脂等。
防草層15較佳使用遮光性高的防草薄片,例如使用無紡布。
作為具體的素材,將聚酯纖維等長纖維無紡布、聚乙烯纖維、聚醯胺纖維、芳綸纖維、丙烯纖維、碳纖維、聚氨酯纖維、棉線、毛線、絲線、麻、羊毛等設為素材,將該等以單體或者組合兩種以上來形成。
除了無紡布以外,還能夠將壓花型立體構造薄片、網等立體網狀體作為排水芯材來與無紡布一體化並進行使用。
為了得到充分的防草效果,較佳為了遮光性而使構成防草層的至少一個層構成為黑色等深顏色。不過,在反射層的遮光性充分的情況下,防草薄片無需具有遮光性。
作為具體的防草薄片,例如,作為無紡布而列舉下面三種。
<例1> 例如,較佳使用具有如下的特性資料的東麗(TORAY)股份公司製造的AXTAR mantle防草薄片(商品名):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150g/m 2~260g/m 2,厚度為0.4mm~0.6mm,密度為0.4g/cm 3,拉伸強度縱向為290N/5cm~790N/5cm,拉伸強度橫向為190N/5cm~500N/5cm,伸長率縱向為15%~30%,伸長率橫向為15%~25%,撕裂強度縱向為80N,撕裂強度橫向為100N,透水係數為8.0×10 -5m/sec ~1.0×10 -4m/sec,刺穿阻力為17N~20N,遮光率為95%。
<例2> 另外,作為該防草薄片,一般設為遮擋太陽光的能力即遮光率為95%以上的薄片,例如較佳使用由如下的無紡布形成的東洋紡織股份公司製造的9321N(商品名):該無紡佈設為重量約為310g/m 2,以0.7kPa按壓時的厚度約為3.8mm,以2kPa按壓時的厚度約為3.5mm,拉伸強度縱向約為1200N/5cm,拉伸強度緯向約為920N/5cm,縱向伸長率約為70%,橫向伸長率約為80%,撕裂強度縱向為250N,撕裂強度橫向約為240N,水溫15℃下的透水係數為4.4×10 -3m/sec,破裂強度約為3200kPa。
<例3> 較佳為如下那樣的防草薄片:單位面積重量設為2kg/m 2以上,對雜草給予重量壓力,在波長400nm以上且800nm以下的範圍內每1nm測定出的各波長的光透過率為10%以下,吸收太陽光來抑制除草薄片下面的雜草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陽光來使防草薄片自身的溫度上升,對防草薄片下面的雜草給予熱壓力。
而且,將作為反射層14的反射薄片設為正面且將作為防草層15的防草薄片設為背面來進行一體化,以層疊結構的形式得到薄片狀的反射體4。
作為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的一體化,也可以藉由使用層壓裝置進行熱層壓來將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層疊一體化的方法、利用熱壓裝置將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進行熱壓接的方法、使用黏接劑等將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進行整面黏接、點狀或線狀黏接等來黏貼成一體的方法、或者利用針刺法等進行一體化的方法來得到反射體4。
該薄片狀的反射體4例如形成為寬度1.0m~2.5m、長度10m~100m,被以捲繞狀態等進行製造、保管以及運輸。而且,在鋪設反射體4時,將反射體4自捲繞狀態攤開,在場地表面7上展開,且在寬度方向上排列多個並互相連接進行固定,由此成為無間隙地覆蓋場地表面7。
本實施方式中的反射體4作為整體需要一定的透水性。能夠將從反射體4的正面向背面的透水性表示為透水係數,設為1.0×10 -5m/sec~1.0m/sec,成為將雨水等良好地引導到薄片下面。並且透水係數較佳設為5.0×10 -5m /sec~1.0m/sec。如果透水係數為下限值以上,則將雨水引導到薄片下面的效果提高。另外,如果透水係數為上限值以下,則反射體的重量壓力得以充分地發揮,能夠獲得良好的防草效果,並且還能夠獲得對於地面的凹凸的緩衝性。該透水係數能夠利用遵照JIS A 1218“土的透水試驗方法”的方法進行測定。
在該反射體4中能夠使用將黑色的壓花型立體構造薄片作為排水芯材、將長纖維紡黏無紡布作為保護材料來以層狀構成為一體的輸水性、耐化學藥品性優良的薄片材料,例如DAIPLA股份公司製造的geoflow(日文:ジオフロー)(商品名)等薄片材料。另外,也可以將利用無紡布上下夾持網等立體網狀體而構成的薄片作為基材來進行構成。
接著,說明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
另外,在該第三實施方式中,在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位等同的構件處添加相同的符號並且參照圖1進行說明。
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在該第三實施方式中,反射體4在架台3的下部與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的發電面12相向地配設於場地表面7。
反射體4是薄片狀的,由成為上表面的反射層14和成為下表面的防草層15構成,這些各個層成為一體化的層疊結構。
反射層14由使太陽光的直射光和散射光中使用於發電的波長的光反射的光反射率高的白色等顏色的素材構成,被設為由樹脂製薄片、橡膠薄片等柔軟素材構成的反射薄片。
另外,防草層15具備阻水性、遮光性,由例如黑色的素材構成,被設為由樹脂製薄片、橡膠薄片等柔軟素材構成的防草薄片。
而且,這些反射薄片和防草薄片被以層疊方式一體化而設為一張薄片材料並構成反射體4。
反射體4的厚度被設為1.0mm~2.0mm,較佳被設為1.0mm~1.3mm,其厚度中成為反射層14的厚度較佳為0.4mm左右。
在該第三實施方式中,構成反射體4的反射層14的正面也成為具有阻水性的結構,阻水係數被設為1.0×10 -11m/sec以下,能夠良好地將雨水、水滴從正面引導到外部。另外,反射層14和防草層15均具有遮光性,能夠獲得防草效果。
作為構成該第三實施方式的反射層14的樹脂素材,是將熱可塑性樹脂、烯烴系樹脂和白色顏料按規定的重量%配合而成的素材。
作為熱可塑性樹脂,設為烯烴系樹脂、氯乙烯樹脂、聚酯樹脂、橡膠、熱可塑性彈性體、聚苯乙烯樹脂、氟樹脂、尼龍樹脂等,較佳是烯烴系樹脂,更佳是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作為烯烴系樹脂,設為低密度聚乙烯、使用齊格勒催化劑的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使用茂金屬催化劑的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等乙烯系樹脂、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均質聚丙烯、丙烯隨機共聚物等丙烯樹脂。特別是較佳使用至少一種以上的使用茂金屬催化劑的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作為白色顏料,設為氧化鈦、氧化鋯、碳酸鈣、硫酸鈣、氧化鋅、硫酸鋇、碳酸鋇、氧化矽、氧化鋁、白陶土、黏土、滑石粉、灰漿、氫氧化鋁、碳酸鎂、白色中空樹脂乳膠等,較佳設為氧化鈦。
此外,除了上述樹脂、顏料之外,在該反射層14中還配合有耐候劑,例如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
作為構成防草層15的樹脂素材,是將熱可塑性樹脂、烯烴系樹脂和黑色顏料以規定的重量%配合而成的素材。
關於熱可塑性樹脂和烯烴系樹脂,設為與構成上述反射層14的樹脂素材相同。
作為黑色顏料,設為爐黑、燈黑、乙炔黑、槽法炭黑等碳黑類、銅氧化物、鐵氧化物等金屬類、苯胺黑等有機顏料等,較佳設為碳黑類。
而且,使成為反射層14的反射薄片為正面並將成為防草層15的防草薄片設為背面來進行一體化,作為層疊構造而獲得薄片狀的反射體4。一體化的反射體4成為正面為白色、背面為黑色的薄片材料。
作為反射薄片和防草薄片的一體化,設為如下的方法等:使用擠壓成型裝置,利用以成為兩層一體的方式對兩個薄片進行共同擠壓成型的工序來獲得反射體4的方法;利用使用層壓裝置的熱層壓來使反射薄片和防草薄片層疊一體化的方法。此外,也可以利用熱壓裝置將反射薄片和防草薄片進行熱壓接的方法、或者使用黏接劑等將反射薄片與防草薄片進行整面黏接、點狀或線狀黏接等來黏貼並一體化,來設為反射體4。
該薄片狀的反射體4例如形成為寬度1.0m~2.5m、長度10m~100m,被以捲繞狀態等進行製造、保管以及運輸。而且,在鋪設反射體4時,將反射體4自捲繞狀態攤開,在場地表面7上展開,且在寬度方向上排列多個並互相連接進行固定,由此成為無間隙地覆蓋場地表面7。
另外,作為防草層15,還可以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設為層疊無紡布的結構。在這種情況下,較佳使用設為如下的無紡布:其重量約為310g/m 2,以0.7kPa按壓時的厚度約為3.8mm,以2kPa按壓時的厚度約為3.5mm,拉伸強度縱向約為1200N/5cm,拉伸強度緯向約為920N/5cm,縱向伸長率約為70%,橫向伸長率約為80%,撕裂強度縱向為250N,撕裂強度橫向約為240N,水溫15℃下的透水係數為4.4×10 -3m/sec,破裂強度約為3200kPa。在構成由該無紡布形成的防草層的情況下,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使反射層14為正面並將無紡佈設為背面,作為接合方法,使用熱壓法、熱模壓黏接法、利用熱溶黏接劑的黏接、超音波黏接法、高頻黏接法等來黏貼並一體化,作為層疊構造而獲得薄片狀的反射體4。
第三實施方式即反射薄片和防草薄片被以層疊方式一體化而成的一張薄片材料即反射體較佳具有以下物質性質。
反射體較佳為撕裂強度為60N以上300N以下,更佳為70N以上250N以下。另外,進一步更佳為90N以上200N以下。藉由將撕裂強度設為下限值以上,從而能夠獲得難以因衝擊而被破壞的反射體。藉由將撕裂強度設為上限值以下,從而反射體具有柔軟性,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反射面也平坦或者能夠成為接近平坦的小坡度面。
雖然使反射體如上述那樣寬度方向的端部彼此重合而設為熔接接合體來進行使用,但是較佳為該反射體彼此的接合部剪切強度為70N/cm以上400N/cm以下。進一步地更佳為100N/cm以上300N/cm以下。藉由使該接合部剪切強度為下限值以上,從而抑制在施工時薄片從重疊部分彼此剝離。另外,藉由將接合部剪切強度設為上限值以下,從而重疊部分具有柔軟性,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反射面也平坦或者能夠成為接近平坦的小坡度面。
反射體較佳為拉伸強度為140N/cm以上1000N/cm以下,更佳為200N/cm以上800N/cm以下。藉由使拉伸強度為下限值以上,從而反射體具有充分的強度,施工性優良。另外,藉由使拉伸強度為上限值以下,從而反射體具有柔軟性,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反射面也平坦或者能夠成為接近平坦的小坡度面。
進一步地,較佳為在長時間使用該反射體的狀態下即經過長期耐候試驗3000小時之後的拉伸強度為100N/cm以上1000N/cm以下,更佳為200N/cm以上800N/cm以下。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亦在同樣的範圍為佳。藉由使長期耐候之後的拉伸強度為上述範圍,從而反射體具有充分的耐候性,成為能夠經長時間地保持強度和柔軟性的平衡,能夠降低更換頻度。且,經過長期耐候試驗3000小時之後的拉伸強度為試驗前的拉伸強度的80%以上為佳,85%以上更佳。藉由在上述範圍,即使是在長期耐候之後亦可使反射體保持充分的強度。此外,由於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之後拉伸強度不會大幅降低,因此即使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亦可維持反射體的強度。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強度為試驗前的拉伸強度的8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強度為試驗前的拉伸強度的8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強度,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反射體較佳為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1000%以下,更佳為400%以上900%以下。進一步更佳為600%以上800%以下。藉由使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下限值以上,從而反射體具有柔軟性,即使在設置於不平坦的地面的情況下,反射面也平坦或者能夠成為接近平坦的小坡度面。另外,藉由使拉伸強度為上限值以下,從而反射體具有充分的強度,施工性優良。
進一步地,較佳為在長時間使用該反射體的狀態下即經過長期耐候試驗3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250%以上1000%以下,更佳為400%以上900%以下。進一步更佳為500%以上800%以下。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亦在同樣的範圍為佳。通過使長期耐候之後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上述範圍內,從而反射體具有充分的耐候性,成為能夠經長時間地保持強度和柔軟性的平衡,能夠降低更換頻度。 且,經過長期耐候試驗3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為佳,80%以上更佳。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亦在同樣的範圍為佳。藉由在上述範圍,即使是在長期耐候之後亦可使反射體保持充分的強度和柔軟性。 此外,由於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之後拉伸斷裂時的伸長不會大幅降低,因此可設置在不平坦的地面。 日本阻水工程協會,進行了依據JIS K 7350(ISO4892-1)的暴露試驗5000小時之情況,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藉此規定為阻水薄片具有約15年的耐久強度。 因此,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的反射體,認為在15年後亦有充分的韌性,降低反射體的交換頻率、刪減其成本。
反射體較佳為在長時間使用的狀態下即經過長期耐候3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更佳為65%以上。進一步更佳為70%以上。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亦在同樣的範圍為佳。藉由將長期耐候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設為上述數值以上,從而反射體具有充分的耐候性,能夠經長時間地以良好的效率使反射光射入到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的發電面,能夠維持發電效率。
反射體較佳為在使用前後即成為長期耐候狀態之前以及經過長期耐候3000小時之後的紅外線反射率為1%以上15%以下,更佳為3%以上10%以下。即使是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亦在同樣的範圍為佳。藉由使長期耐候前後的紅外線反射率為上述範圍之內,從而能夠抑制由紅外線區域的波長的光所致的太陽能發電板發熱,防止發電效率降低。
以下說明第三實施方式的實施例。
此外,在以下說明的實施例中,關於分別構成反射層14和防草層15的配合劑,將熱可塑性樹脂簡略為PE1、將烯烴系樹脂簡略為PE2、將白色顏料簡略為W-MB、將黑色顏料簡略為B-MB、並且將耐候劑簡略為UV-MB進行說明。
[配合劑] 在實施例中使用的配合劑為以下所述。
•PE1=熔點:98℃、MFR:2.0g/10min(JIS K 7210-1、溫度190℃、承重2.16kg)、密度:0.908g/cm 3的茂金屬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 •PE2=熔點:111℃、MFR:0.35g/10min(JIS K 7210-1、溫度190℃、承重2.16kg)、密度:0.922g/cm 3的高壓法低密度聚乙烯,作為物質性質項目,基本物質性質的MFR為0.35g/10min(JIS K 7210-1、溫度190℃、承重2.16kg)、密度:0.922g/cm 3、作為機械性質,拉伸破壞應力為20MPa、拉伸破壞伸長為650%、拉伸衝擊強度為470KJ/m 2、彎曲剛性率為225MPa、硬度計硬度為55D、環境應力龜裂抗性為9Hr,作為熱性質,設為維卡軟化溫度為97℃、熔化溫度(DSC)為111℃,具有無添加、高強度的特徵 •W-MB=密度:2.5g/cm 3的含有83w%二氧化鈦的聚乙烯母料 •UV-MB=熔點:110℃、密度:0.995g/cm 3的含有20w%受阻胺系光穩定劑(二甲基琥珀酸•1-(2羥基乙基)-4-羥基-2,2,6,6-四甲基-4-呱啶重縮合物)的聚乙烯母料 •B-MB=含有40w%碳黑的低密度聚乙烯母料
[製造方式] <實施例1> 作為反射層14將PE1按59重量%、PE2按27重量%、W-MB按9重量%、UV-MB按5重量%進行混合,作為防草層15將PE1按75重量%、PE2按19重量%、B-MB按6重量%進行混合。將其分別投入到各自的擠壓機,利用共擠壓法製造反射層14為0.40mm、防草層15為0.74mm即總厚度為1.14mm的反射體。
<實施例2> 按照與上述同樣的方式,將PE1設為45重量%、PE2設為36重量%、W-MB設為9重量%、UV-MB設為10重量%,製造反射層14為0.40mm、防草層15為0.74mm即總厚度為1.14m的反射體。
<實施例3> 按照與上述同樣的方式,將PE1設為73重量%、PE2設為18重量%、W-MB設為9重量%、未配合有UV-MB,製造反射層14為0.31mm,將PE1設為74重量%、PE2設為18重量%、B-MB設為8重量%,製造防草層15為1.19mm,即總厚度為1.5m的反射體。
在表1中示出這些實施例各自的配合。
[評價] 根據下述項目評價按照上述製造方式製造的三個實施例的反射體。在表2中示出評價結果。
<試驗項目1:撕裂強度> 使用各實施例的反射體,根據“阻水工程技術施工管理指南”(日本阻水工程協會發行:2019年5月版)的“6.合成橡膠和剛性樹脂系阻水薄片試驗方法”記載的“6.6撕裂試驗”來測定撕裂強度。
<試驗項目2:薄片彼此的接合部剪切強度> 分別準備兩張在各實施例中製造的反射體,將該等兩張反射體的端部彼此以120mm的重疊部寬度來重疊,使用萊丹(LEISTER)公司製作的TWINNY型自動熔接機,在以500℃熱風烘烤的同時利用輥(具有15mm×2列的按壓部)進行加壓,獲得熔接接合體。之後冷卻到室溫。使用在該重疊部位置處以重疊部為中心在重疊方向上裁剪成長度250mm、寬度25mm而獲得的帶狀之各實施例的樣品,測定拉伸速度200mm/min的斷裂時的最大負重。
藉由下式計算拉伸強度作為薄片彼此的接合部剪切強度。
拉伸強度(N/cm)=最大承重(N)÷樣品片的寬度(cm)
<試驗項目3:拉伸強度,試驗項目4:拉伸斷裂時的伸長> 使用各實施例的反射體,根據“阻水工程技術施工管理指南”(日本阻水工程協會發行:2019年5月版)的“6.合成橡膠和剛性樹脂系阻水薄片試驗方法”記載的“6.5拉伸試驗”來測定拉伸強度和拉伸斷裂時的伸長。
此外,在暴露試驗(長期耐候試驗)的前後採取樣品來分別進行測定。暴露試驗如以下所述。
暴露試驗:使用SUGA試驗機股份公司製作的日光天氣測量儀(型號:日光天氣測量儀S80BBR),根據JIS A 1415-1999和JIS K 7350-4-1996(ISO4892-1)在下述條件下進行試驗。
•試驗條件 黑板溫度:63±3℃ 相對濕度:50±5% 樣品正面的輻射照度:255±10%w/m 2(波長範圍300nm ~700nm) 水噴霧迴圈:水噴射18±0.5分鐘,水噴射停止102±0.5分鐘 照射時間:3000小時、5000小時。
<試驗項目5:可見光(360nm~830nm)反射率> 使用將對各實施例的反射體進行上述暴露試驗而得到的樣品裁剪成20mm×20mm所獲得的樣品並使用日立高新科學技術公司製作的分光光度計(UH4150),使用積分球測定反射層14在波長190nm~2500nm範圍內的全反射率。將氧化鋁(Al 2O 3白板)作為標準試料對波長範圍360nm~830nm的全反射率取平均並將其作為可見光反射率。測定是以N=3來實施的。 (可見光反射率測定的使用裝置) •使用φ60mm積分球,內表面塗覆特氟龍(SPECTRON) •波長範圍:109nm~2500nm •掃描速度:600nm/min •狹縫寬度:5nm •採樣間隔:5nm •測定環境:室溫(25℃),大氣中 •使用機器:日立分光光度計:UH4150(日立高新科學技術公司製作)。
<試驗項目6:紅外線(3.2μm~19.8μm)反射率> 使用將各實施例的反射體裁剪成20mm×20mm而獲得的樣品並使用珀金埃爾默(Perkin Elmer Japan)製作的傅立葉轉換紅外分光分析裝置(Spotlight400),以金鏡為標準測量相對反射率,由此測定反射層在波長1.3μm~20.0μm的範圍內的正反射率。對紅外線區域3.2μm~19.8μm中的正反射率取平均並將其作為紅外線反射率。測定是以N=3來實施的。此外,在上述暴露試驗前後採取樣品,分別進行測定。 (紅外線反射率的使用裝置) •以金鏡為標準的相對反射率測定(正反射率測定) •射入角度:23度 •掃描次數:64次 •波長範圍:1.3μm~20.0μm(7800cm -1~500cm -1) •光源:MIR •檢測器:MCT •分束器:OptKBr •採樣間隔:2cm -1•測定環境:室溫(20℃),大氣中 •使用機器:FT-IR Spotlight400(珀金埃爾默公司(Perkin Elmer)製作)。
<試驗項目7:反射層的外觀> 使用作為對各實施例的反射體進行上述暴露試驗而得到的樣品,利用顯微鏡以50倍的倍率對反射層14進行觀測,評價產生裂縫以及產生剝離的情形。 ◎:未發現產生裂縫 〇:產生了裂縫但是未發生反射層剝離 ×:產生較多裂縫,發生反射層剝離 在表2中示出了各實施例的反射體的上述各評價結果。
作為暴露後的結果,實施例1~實施例3的反射體,其可見光反射率與紅外線反射率,在經過暴露3000小時及5000小時之後物質性質均未降低,在耐候性方面優良。 且,實施例1~3的反射體,在經過暴露3000小時及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暴露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得知具有高耐久性。特別是配合有耐候劑(UV-MB)的實施例1和實施例2,即使在經過暴露5000小時之後拉伸斷裂時的伸長也有700%以上,具有高韌性。 配合有耐候劑(UV-MB)的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反射體,在經過暴露3000小時及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強度為暴露試驗前的拉伸強度的80%以上,得知具有高耐久性。此外,即使在經過暴露5000小時之後拉伸強度也有400N/cm以上,具有高強度。另一方面,未配合有耐候劑的實施例3在經過暴露3000小時及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強度,與暴露試驗前的拉伸強度相較之下會稍微降低。但是,即使是經過暴露5000小時之後也還有40N/cm的拉伸強度,是可使用的強度。另外,在可見光反射率中,在利用放大照片確認3000小時後的劣化促進狀況的情況下,在實施例3中作為正面的狀態雖然確認產生了裂縫,但是未發生反射層14的剝離,任意的反射體均在使用上不存在問題。另一方面,在實施例1和實施例2中未出現顯著的裂縫,由此能夠獲知由於耐候劑的配合而抑制了劣化並抑制光反射率降低。即使在暴露5000小時之後的結果也是相同。即獲得了適合作為太陽能發電系統所使用的反射體4的結果。
此外,在上述的反射體的結構中,雖然將構成作為正面的反射層的反射薄片的正面設為白色的示例進行了說明,但是作為構成該反射薄片的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反射的光反射率高的顏色的薄片素材,也可以在正面形成金屬層。該帶金屬層的反射薄片是正面為金屬層而有金屬光澤顏色。
例如,也可以構成為在正面形成鋁箔等金屬箔的帶金屬箔的反射薄片。在該帶金屬箔的反射薄片中,作為其基材,例如有上述的樹脂製薄片,在成為該基材即樹脂製薄片的一個面的正面形成厚度為0.5mm~1.0mm的金屬箔來構成。
此外,在設為金屬箔的情況下,由於使太陽光全反射,因此如上述那樣紅外區的光也進行反射,因此需要熱對策。基於該情形,為了不成為光澤即鏡面那樣的正反射而進行消光,較佳為實施塗布、對正面進行褶皺加工等形成為粗糙面、或者與上述同樣地具備去除或吸收紅外線的濾光片、塗層。
另外,除了金屬箔以外,也可以設為將金屬覆膜成膜於樹脂薄片的結構,還可以藉由蒸鍍、塗裝、電鍍等方法形成反射面。
並且,除了上述的鋁以外,也可以將從氧化鈦、氧化鋁、滑石、碳酸鈣、氧化鋅、二氧化矽、雲母粉、玻璃粉、鎳粉、鋁粉等粉末中選擇的至少一種光反射劑形成為膜狀並以從銀色至接近白色的色調進行構成。
另外,也可以藉由塗布來在上述的金屬層等的正面形成透明的保護膜。該保護膜例如由樹脂素材、例如聚乙烯樹脂等形成,設為塗膜等,成為對於為了具備防水性、防污染性而言也較佳的結構。
接著,說明上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的設置過程。
此外,下面說明的過程是已經構建了以往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並將其置換為本發明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再次利用其場地以及架台的所謂改建的過程。
首先,進行場地內的除草。在場地內,在太陽能發電板的下部、架台的下部存在生長有雜草的情況,因此對雜草進行割除等來執行去除作業。
接著,去除雜草的根部。雜草可以從根部再次生長,因此應盡可能去除土壤中的根部。另外,在此也可以設為撒播除草劑。
接著,進行將反射體4朝向架台3的下方鋪設。
如果是構成架台3的基座11埋設在地下的狀態,則與該基座11的部分對應地打通薄片狀的反射體4,在使反射體4避開基座11的同時對場地表面7進行鋪設。此時,反射體4以除草層15朝下、反射層14朝上的方式覆蓋場地表面7,盡可能地緊貼。另外,反射器4配置在比設置有架台3的部分及其最外周更靠外側約2m的寬度。以規定的間隔使銷狀卡扣器具17貫通反射體4而將反射體4固定於地面。此外,如果反射體4如上述那樣為捲繞狀態,則一邊攤開一邊鋪設,以在寬度方向上相互接合的方式藉由黏接、焊接來進行固定。
接著,進行已有的太陽能發電板的拆除。
將連接並固定於架台3的已有的太陽能發電板從架台3拆下並進行完全拆除。此時,電連接的部分也被拔掉。
接著,安裝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板即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由於已經裝配有架台3,因此向架台3載置新的太陽能發電板2並依次進行連結固定。此時,如果需要改變傾斜角度,則調整該角度並進行固定。
之後,進行各太陽能發電板2的電連接等而成為完成。
接著,說明上述結構的作用。
在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中,將已有的僅單面的太陽能發電板置換為雙面射入型發電板2,在場地表面7鋪設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反射的反射體4,由此可使發電量增加。
即,在已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太陽能發電板的發電面僅為單面、每一張的發電量為250W的情況下,為了獲得1000kW(1MW)而需要4000張,但是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如果是每一張藉由雙面能夠獲得320W的發電量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則藉由設置相同的4000張而能夠獲得1280kW的發電量,進行額定輸出發電量的比較則成為增加1.28倍的發電量。
由此,為了與置換以前同樣地獲得1000kW的發電量,在本實施方式中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的情況中在上述的太陽能發電板2的情況下可利用3125張來獲得,也就是說,由於太陽能發電板2的每一張的大小(尺寸)為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作為太陽能發電板2整體的合計面積可減少約22%。
即,在再構建時,可減少設置面積以及太陽能發電板2的張數並構成與以前相同的發電量,可構建能夠縮減以前的場地來獲得相同程度的發電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
太陽能發電板能夠將實際照射的太陽光能量多大程度上轉換為電能、即其比例表示為轉換效率。
例如,作為已有的單面發電型的太陽能發電板,在SANIX公司製造的SRM296P-72N(下面稱為板A)的情況下額定輸出為296W,轉換效率為15.2%,作為雙面發電型的太陽能發電板,在天合光能(Trinasolar)公司製造的TSM-440DEG17M(下面稱為板B)的情況下額定輸出為440W,轉換效率為19.9%。由此可知,與板A相比,板B的轉換效率提高,每單位面積m 2的發電量多,就單體來看也判明能尋求省空間化,亦即可抑制並削減用於構建的成本。
當將這些太陽能發電板(上述的板A和板B)以使合計的輸出數大致同等來進行比較時,板A為18張,板B為12張,利用板A的話有5328W,利用板B的話有5280W。雖然這些數值存在48W的差異,但是當為了比較每板輸出的發電量而將板A的實際的發電量2361W對照板B來對其進行換算時,發電量為5280÷5328×2361=2339W。當將該板A的發電量=2339W與板B的實際的發電量3374W進行比較時,藉由3374÷2339可知提高了144.2%。
在板B的情況下,是背面也發電的產品,藉由包括本發明的反射體4的結構,進一步提高了發電效率,因此能夠進一步尋求省空間化,成為實現成本的削減。
與僅單面發電的太陽能發電板相比,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通過雙面的發電面而能夠使發電量提高30%~50%左右。
由此,作為太陽能發電系統1,能夠增加發電電力的售電收入。
例如,在斜面日照量為3.5小時的情況下每1MW的年發電量僅上表面的發電面就有1,277,500kwh的情況下,當FIT(固定價格買電制度)設為40日元時,估計售電收入為51,100,000日元。
而且,當本發明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即雙面具備發電面6、12且具備反射體4的系統中的發電量增加30%時,成為66,430,000日元的售電收入,年收益增加15,330,000日元的差額。
在該系統剩餘15年的售電期間的情況下,售電增加約2.3億日元。
圖4是示出太陽能發電系統的作用的局部放大概要側視圖。
像這樣,在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中,太陽光的直射光向所設置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上表面的發電面6射入,由反射層14反射的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的反射光以高反射率向下表面的發電面12射入,藉由這兩個面的發電面6、12來發電。藉由將反射體4鋪設於架台3的下部的光通過空間13、所配置的架台3的外側周圍的場地表面7從而反射光經由規定的距離空間良好地照射到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發電面12,而促使該下表面發電面12進行發電。
由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能夠藉由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來相比於以往提高發電量,在有限的場地空間獲得盡可能多的發電量的情況下也是有效的,能夠構建考慮到環境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的反射體4,藉由防草層15來抑制場地表面7的雜草的產生,能夠削減為了去除雜草所需要的費用、用人經費等用於其維護的時間、費用,由於不產生以往那樣的雜草對發電面的影響,因而不會引起發電量降低,成為大幅地削減成本。
此外,作為上述的本實施方式的反射體4的結構,即使設為僅單獨使用單純白色的防草薄片,也無法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良好地反射,不能獲得充分的發電量。另外,為了獲得充分的防草效果,如果不構成為黑色等深顏色,則無法促使雜草枯死。即,即使在單層中使用防雜草片作為反射器,也不能反射有效量的太陽光。因此,單層防草片不可能兼作本發明的反射層。另外,簡單的防草薄片不是還能夠充分地獲得防污染性的結構,當考慮到維護時,無法使用於本發明那樣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的實施方式,將實施方式的各結構相互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基於說明書的記載以及周知的技術進行變更、應用也是本發明所設想的,包含於要求保護的範圍內。
例如,在上述的結構例中,雖然說明了將已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即由單面型太陽能發電板構成的系統置換為本發明的結構的情況,但是在該太陽能發電系統1的情況下,也可以是新設置的情況。
在該情況下,能夠從向場地表面7鋪設反射體4開始施工,藉由架台3的設置、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2的安裝這樣的過程來完成設置。
此時,對於所設置的場地7,根據需要的發電量進行計算,計算出太陽能發電板2的張數即可,本發明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的發電量與以往相比增加,因此能夠減少場地面積來進行構成。
另外,雖然設為使反射體4的正面為白色的示例,但是作為該反射層14的顏色,並不限定於上述的顏色,也可以是淡灰色、明度高的顏色、色彩、色調等,只要能夠設為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良好地反射即光反射率高的顏色即可。例如,如果設為明亮的綠色、或以綠色為基礎的顏色、色彩、色調、或迷彩色等有圖案的顏色,則減少給周圍有樹木等的環境帶來的違和感同時能夠使太陽光的直射光、散射光良好地反射,對於太陽能發電板2的下表面的發電面12是有效的。
並且,雖然記述了將構成反射層14的反射薄片設為以樹脂薄片為基材並在正面形成金屬層的示例,但是只要光反射良好即可,因此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只要是纖維浸漬有光澤劑的織布、將所添加的織布、經紗、緯紗與有光澤的纖維編織構成的織布、使用了這樣的纖維的無紡布等形成為薄片狀即可。
因而,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1,能夠提高發電量,能夠削減、縮小場地面積,能夠削減構建成本。另外,由於進行雜草的抑制,因此還能夠削減維護成本。
1:太陽能發電系統 2: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太陽能發電板) 3:架台 4:反射體 6:上表面發電面 7:場地表面 12:下表面發電面 13:光通過空間 14:反射層 15:防草層 16:穿孔部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概要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概要立體圖。
[圖3]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局部放大側視圖。
[圖4]是示出太陽能發電系統的作用的局部放大概要側視圖。
[圖5]是示出反射薄片的一個示例中的分光反射測定的試驗結果即波長與光反射率的關係的線圖。
1:太陽能發電系統
2: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太陽能發電板)
3:架台
4:反射體
5:太陽電池陣列
6:上表面發電面
7:場地表面
12:下表面發電面
13:光通過空間

Claims (32)

  1. 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使用於具備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該太陽能發電板以借助架台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該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特徵在於, 該反射體由如下構成: 反射層,其具有使太陽光的直射光以及散射光朝向前述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反射的由光反射率高的顏色的薄片素材形成的光反射面;以及 防草層,其由防草薄片材料形成, 前述反射層與前述防草層被以層疊方式形成為一體, 前述反射體的厚度為1.0mm以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光反射面為白色。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光反射面由金屬層形成。
  4. 如請求項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光反射面對太陽光中500nm~1000nm波長的光反射率為70%以上,並且對5000nm~20000nm波長的平均光反射率為15%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構成前述反射體的反射層的正面具有阻水性,將該反射體的阻水係數設為1.0×10 -11m/sec以下。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構成前述反射體的反射層的正面具有阻水性,將該反射體的阻水係數設為1.0×10 -11m/sec以下。
  7. 如請求項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反射體具備透水性,將該反射體的透水係數設為1.0×10 -5m/sec~1.0m/sec。
  8.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反射體具備透水性,將該反射體的透水係數設為1.0×10 -5m/sec~1.0m/sec。
  9. 如請求項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10.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11. 如請求項5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12. 如請求項6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13. 如請求項7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14. 如請求項8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在前述反射層的正面具有紫外線劣化防止層。
  1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前述反射層由熱可塑性樹脂和白色顏料構成。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前述熱可塑性樹脂由烯烴系樹脂構成。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前述烯烴系樹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種構成。
  18.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前述防草層由熱可塑性樹脂和黑色顏料構成。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前述熱可塑性樹脂由烯烴系樹脂構成。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前述烯烴系樹脂由低密度聚乙烯和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種構成。
  21. 如請求項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光反射面,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
  22.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光反射面,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
  23. 如請求項5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光反射面,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可見光反射率為55%以上。
  24. 如請求項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反射體,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
  2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反射體,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
  2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反射體,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
  27.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中, 前述反射體,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300%以上,在經過長期耐候試驗5000小時之後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為耐候試驗前的拉伸斷裂時的伸長的70%以上。
  28. 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具備太陽能發電板,其借助架台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 具備反射體,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 前述反射體,是請求項1~3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相對的前述反射層,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的前述防草層。
  29. 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具備太陽能發電板,其借助架台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 具備反射體,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 前述反射體,是請求項15~20中任一項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相對的前述反射層,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的前述防草層。
  30. 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具備太陽能發電板,其借助架台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 具備反射體,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 前述反射體,是請求項21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相對的前述反射層,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的前述防草層。
  31. 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具備太陽能發電板,其借助架台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 具備反射體,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 前述反射體,是請求項24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相對的前述反射層,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的前述防草層。
  32. 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具備太陽能發電板,其借助架台來使上表面的發電面朝向太陽光射入方向傾斜為規定角度的方式而被設置多個,前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特徵在於: 前述太陽能發電板,是由在前述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雙面具備發電面的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所構成, 將前述架台設定在既定高度而在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的下方設置光通過空間, 具備反射體,其鋪設成覆蓋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部及其周圍的場地表面, 前述反射體,是請求項27記載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其正面側是與前述雙面射入型太陽能發電板的下表面發電面相對的前述反射層,其背面側是與前述場地表面相對而接觸於該場地表面的前述防草層。
TW112101151A 2022-01-27 2023-01-11 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與使用該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TWI8522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5113 2021-02-02
CN202210098845.3 2022-01-27
CN202210098845.3A CN114844462A (zh) 2021-02-02 2022-01-27 太阳能发电系统用反射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2186A true TW202332186A (zh) 2023-08-01
TWI852278B TWI852278B (zh) 2024-08-1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8730A1 (ja) 2022-08-11
IL304890A (en) 2023-10-01
KR20230143161A (ko) 2023-10-11
EP4290762A1 (en) 2023-12-13
CN114844462A (zh) 2022-08-02
US20240106390A1 (en) 2024-03-28
AU2022217587A1 (en) 2023-08-17
JPWO2022168730A1 (zh) 2022-08-11
CN114844461A (zh) 2022-08-02
AU2022217587A9 (en) 2024-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68730A1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及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用反射体
EP2994940B1 (en) Solar photovoltaic module
US2015032617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ooftop solar energy production
CN114765969B (zh) 具有复合窗格结构的彩色外墙元件
KR20100097196A (ko) 광기전 모듈용 광발광 백킹 시트
JP3219118U (ja) 光乱反射防草シート
US11407213B2 (en) Decorative HPL panel
TWI852278B (zh) 太陽能發電系統用反射體與使用該反射體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JP7442352B2 (ja) 放射冷却式膜材
JP7340830B2 (ja) 空気膜パネル
CN203852182U (zh) 一种卷帘布
CN205712791U (zh) 一种太阳能集成屋面
CN208521943U (zh) 柔性太阳光重定向膜、光重定向膜和光伏模块
ITMI20002872A1 (it) Elemento di copertura per tetti di edifici avente funzionalita' migliorata
JP2023134037A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を備える簡易建物
US20240006547A1 (en) Light controlling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
KR102084312B1 (ko) 태양광 모듈용 이면보호필름
JP2022146658A (ja) 放射冷却式遮光装置
JP2023146697A (ja) 空調室外機用吸引空気冷却装置及び空調室外機の吸引空気冷却方法
SK500142018A3 (sk) Solárny obkladový modul a solárny obkladový systém
FR2877368A1 (fr) Complexes de protections solaires decoratifs au travers ou en dessous desquels les gens ou les choses ne soient ni trop a l'ombre, ni eblouis, ni surchauffes mais proteges des intemperies legeres
DK201770811A1 (en) Solar Module
EP1803886A1 (fr) Ecran thermique translucide et batiment intégrant ledit écran
RO127863B1 (ro) Compozit textil termoizolant pentru protecţia plantelor la căldură, frig şi intemperii
ITMI20100726A1 (it) Struttura di frangisole, particolarmente per facciate di edifici e sim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