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0176A - 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0176A
TW202330176A TW112105941A TW112105941A TW202330176A TW 202330176 A TW202330176 A TW 202330176A TW 112105941 A TW112105941 A TW 112105941A TW 112105941 A TW112105941 A TW 112105941A TW 202330176 A TW202330176 A TW 20233017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silicon wafer
platen
polishing pad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5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0128B (zh
Inventor
賀雲鵬
王賀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0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0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0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0128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該定盤用於拋光設備,定盤包括用於在其上附接用以對矽片進行拋光的拋光墊的定盤平面,定盤平面包括可升降部分,可升降部分能夠相對於定盤平面升起及下降,以使得在矽片的拋光過程中拋光墊的與矽片的邊緣對應的第一部分能夠在與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拋光墊的與矽片的中央區域對應的第二部分。

Description

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
本發明屬於半導體加工製造技術領域,具體地,是關於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矽片表面的平坦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矽片製造過程中,可以通過拋光製程來對矽片的平坦度進行改善。拋光過程通常包括對矽片的正反兩面進行拋光的雙面拋光步驟和僅對矽片的正面進行拋光的最終拋光步驟。
在最終拋光中,吸附至拋光頭的矽片被壓在佈置在拋光頭的下方的拋光墊上以借助於拋光墊對矽片的正面進行拋光,其中,在拋光時,矽片和拋光墊始終處於旋轉中。
然而,由於旋轉帶來的離心作用,拋光液容易聚集在矽片的邊緣處,導致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相比於矽片中央要大;而且由於矽片被壓在拋光墊上,拋光墊被壓縮變形並會在矽片的靠近倒角的外緣處施加較大的作用,也會對矽片邊緣產生相對於矽片中央更強的拋磨作用,這些會導致矽片邊緣的厚度相比於矽片中央變薄,從而使矽片表面的平坦度惡化。
本部分提供了本發明的總體概要,而不是對本發明的全部範圍或所有特徵的全面公開。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對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的用於拋光設備的定盤。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定盤,其用於拋光設備,定盤包括用於在其上附接用以對矽片進行拋光的拋光墊的定盤平面, 定盤平面包括可升降部分,可升降部分能夠相對於定盤平面升起及下降,以使得在矽片的拋光過程中拋光墊的與矽片的邊緣對應的第一部分能夠在與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拋光墊的與矽片的中央區域對應的第二部分。
在上述定盤中,可升降部分可以為與定盤同心地佈置的環形部分。
在上述定盤中,環形部分可以包括靠近定盤的外周的外環形部分和/或靠近定盤的中心的內環形部分,其中,外環形部分和內環形部分均能夠通過相對於定盤平面下降來使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在該方向上低於第二部分。
在上述定盤中,環形部分可以包括位於定盤的外周與中心之間的中間環形部分,其中,中間環形部分能夠通過相對於定盤平面升起來使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在該方向上低於第二部分。
在上述定盤中,環形部分可以為沿定盤的徑向方向連續地佈置的多個環形部分。
在上述定盤中,可升降部分在該方向上的位移量可以是能夠調節的。
在上述定盤中,位移量能夠根據矽片的邊緣與中央區域在拋光過程中的溫度差來調節,或者能夠根據前一次拋光完的矽片的平坦度狀況來調節。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拋光設備,其包括: 根據前述段落中的任一個所述的定盤; 拋光墊,其附接至定盤的定盤平面;以及 拋光頭,其用於保持矽片以使其與拋光墊接觸。
在上述拋光設備中,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材料可以是不同的。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拋光方法,該拋光方法使用根據前述段落中的任一個所述的拋光設備進行,該拋光方法包括: 對定盤的可升降部分進行操作,使得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在與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第二部分;以及 通過拋光頭使其所保持的矽片與拋光墊接觸以對矽片進行拋光。
根據本發明,通過使定盤平面包括可相對於定盤平面升降的可升降部分,使得附接在定盤平面上的拋光墊的與矽片的邊緣對應的第一部分在與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拋光墊的與矽片的中央區域對應的第二部分,以此方式,一方面,經由整個拋光過程總體上使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在與矽片的邊緣接觸時的塑性變形變小並由此減小拋光墊對矽片外緣的作用,降低對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另一方面,經由整個拋光過程總體上使矽片邊緣接受到的來自拋光墊的拋光液的量相對減少,降低對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由此,減小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與矽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之間的差異,從而提高拋光矽片的整體平坦度。
通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以及其他特徵和優點將更加清楚。
下面參照附圖、借助於示例性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要注意的是,對本發明的以下詳細描述僅僅是出於說明目的,而絕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如之前提到的,在拋光過程中,拋光墊和矽片均會旋轉,例如進行同向旋轉,由此帶來的離心作用會使拋光液趨於聚集在矽片的邊緣處,導致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相比於矽片中央要大;此外,拋光墊由於在與矽片接觸時的塑性變形會在矽片的靠近倒角的外緣處施加較大的作用,也會導致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相比於矽片中央要大,由此會使矽片表面的平坦度惡化。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消除或至少降低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與矽片中央的拋磨程度之間的差異。
由於在拋光過程中,拋光墊和矽片均會進行旋轉,因此矽片的邊緣的各個部位(或者,可以理解的,某一部位)在拋光過程中會週期性地出現在拋光墊的兩個區域,即,靠近拋光墊的周邊的環形區域和靠近拋光墊的中心的環形區域(即,對於矽片邊緣的某一固定部位,其會每隔一定時間就出現在上述環形區域中),而且,矽片的中央區域的各個部位會始終出現在拋光墊的中間區域,即,介於上述兩個環形區域之間的區域。
為此,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定盤,其用於拋光設備,該定盤包括用於在其上附接用以對矽片進行拋光的拋光墊的定盤平面,定盤平面包括可升降部分,可升降部分能夠相對於定盤平面升起及下降,以使得在矽片的拋光過程中拋光墊的與矽片的邊緣對應的第一部分能夠在與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拋光墊的與矽片的中央區域對應的第二部分。
由於在拋光過程中矽片的邊緣的各個部位均會週期性地出現在上述環形區域中,因此通過操作可升降部分來使附接在定盤平面上的拋光墊的與矽片的邊緣對應的第一部分在與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拋光墊的與矽片的中央區域對應的第二部分,一方面,可以經由整個拋光過程總體上使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在與矽片的邊緣接觸時的塑性變形變小並由此減小拋光墊對矽片外緣的作用,降低對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經由整個拋光過程總體上使矽片邊緣接受到的來自拋光墊的拋光液的量相對減少,這同樣可以降低對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由此,可以減小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與矽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之間的差異,提高拋光矽片的整體平坦度。
需要說明的是,可升降部分在升降動作之後通常仍會使拋光墊的與其對應的部分與矽片接觸,僅是降低了對矽片相應部分的拋磨程度。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另一方面,可升降部分也可以使拋光墊的與其對應的部分充分升降,以脫離與矽片的接觸,由於矽片的邊緣仍會在旋轉時經過拋光墊的其他部位如中間環形區域,因此仍會起到降低對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的目的。
具體而言,參照圖1至圖3,定盤1包括定盤平面11,拋光墊2能夠附接在定盤平面11上以用於對矽片3進行拋光,可升降部分12能夠相對於定盤平面11升起及下降,並且可升降部分12可以為與定盤1同心地佈置的環形部分。在拋光過程中,通過操作可升降部分12,可以使拋光墊2的與矽片3的邊緣對應的第一部分21(以虛線示出的環形區域)在與定盤平面11垂直的方向上低於拋光墊2的與矽片3的中央區域對應的第二部分22(以虛線示出的環形區域)。
也就是說,定盤1的定盤平面11的可升降部分12的升降操作帶動了附接在定盤平面11上的拋光墊2的對應部分的升降,並由此總體上減小對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從而消除或至少減小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與矽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之間的差異,提高拋光矽片的整體平坦度。
可以設想的是,可升降部分12除了可以是與定盤1同心地佈置的環形部分外,也可以是該環形部分的一部分,例如可以是該環形部分的一個或多個弧形部段。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在拋光過程中矽片的邊緣的各個部位仍會週期性地出現在拋光墊的與該弧形部段對應的部分中,因此還是可以減小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與矽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之間的差異,從而提高拋光矽片的整體平坦度。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如圖4中所示,環形部分(即可升降部分)12可以包括靠近定盤1的外周的外環形部分121和/或靠近定盤1的中心的內環形部分122,其中,外環形部分121和內環形部分122均能夠通過相對於定盤平面11下降來使拋光墊2的第一部分21在與定盤平面11垂直的方向上低於第二部分22。
具體而言,當僅包括外環形部分121或僅包括內環形部分122時,由於矽片邊緣的各個部位還是會週期性地出現在拋光墊2的與該環形部分對應的部分處,因此仍可以實現降低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的目的。當然,如果包括外環形部分121和內環形部分122這兩者,則可以通過使二者均相對於定盤平面11下降來更有效地實現上述目的,如圖4中所示,外環形部分121和內環形部分122從虛線位置下降至實線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如圖5中所示,環形部分(即可升降部分)12可以包括位於定盤1的外周與中心之間的中間環形部分123,其中,中間環形部分123能夠通過相對於定盤平面11升起來使拋光墊2的第一部分21在與定盤平面11垂直的方向上低於第二部分22。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中間環形部分123相對於定盤平面11升起(如圖5中所示,從虛線位置升起至實線位置),因此拋光墊2的與矽片3的中央區域對應的第二部分22在與定盤平面11垂直的方向上高於拋光墊2的與矽片3的邊緣對應的第一部分21,由此,可以總體上減小對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從而消除或至少減小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與矽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之間的差異,提高拋光矽片的整體平坦度。
可以設想的是,可升降部分12可以同時包括中間環形部分123以及外環形部分121和/或內環形部分122,並且中間環形部分123、外環形部分121和內環形部分122可以均升起或下降,只要能使拋光墊2的第一部分21在與定盤平面11垂直的方向上低於第二部分22即可。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環形部分(即可升降部分)可以為沿定盤1的徑向方向連續地佈置的多個環形部分。
例如,環形部分可以是沿徑向方向從定盤1的中心向周向邊緣連續地佈置的多個環形部分,由此可以沿徑向方向更精細地控制整個矽片的拋磨程度,通過減小整個矽片在徑向方向上的各環形部分的拋磨程度之間的差異,可以更好地改善矽片的整體平坦度。
另一方面,僅針對外環形部分121、內環形部分122或中間環形部分123,其也可以為沿定盤1的徑向方向連續地佈置的多個環形部分,由此可以僅針對該單個環形部分的區域沿徑向方向更精細地控制整個矽片的拋磨程度。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可升降部分12在與定盤平面11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量是能夠調節的。
例如,可升降部分12可以通過控制器借助於驅動器來驅動升降,其中,可以通過控制器來控制驅動器的作用量並進而控制可升降部分12在與定盤平面11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量。
以此方式,當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相對於矽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僅略大時,可以例如使外環形部分121相對於定盤平面11略下降,即將可升降部分12的位移量控制成較小的,而當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相對於矽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更大時,可以使外環形部分121相對於定盤平面11下降更多,即將可升降部分12的位移量控制成更大,由此可以更靈活和準確地消除或至少減少矽片邊緣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之間的差異。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位移量能夠根據矽片的邊緣與中央區域在拋光過程中的溫度差來調節,或者能夠根據前一次拋光完的矽片的平坦度狀況來調節。
矽片邊緣的溫度通常會略高於矽片中央區域的溫度,如果兩者之間的溫度差越高,則表明矽片邊緣的拋磨程度相比於矽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會越大,因此,可以據此操作可升降部分12的位移量來降低矽片邊緣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差異。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前一次拋光完的矽片的平坦度狀況來調節,例如,當前一次拋光完的矽片的邊緣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差異較大時,可以操作可升降部分12例如外環形部分121下降較大位移量,由此降低矽片邊緣與中央區域的拋磨程度差異。
拋光墊2通常附接在定盤平面11的整個表面上,隨著可升降部分12的升降操作,拋光墊2的與其對應的部分也會進行升降動作,為使拋光墊2在進行這種升降動作時始終牢固地附接在定盤平面11上,如圖6中所示,還提供了另一種定盤。
在圖6中,外環形部分121可以設置在定盤平面11的更向內側,使得定盤平面11的周向邊緣能夠留出一環形區域124,該環形區域124在拋光過程中是固定不動的,這樣,拋光墊2可以在其周向邊緣處牢固地附接至固定不動的環形區域124,由此可以使拋光墊2在整個拋光過程中能夠穩固地附接至定盤平面11。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拋光設備,其包括: 定盤1; 拋光墊2,其附接至定盤1的定盤平面11;以及 拋光頭(未示出),其用於保持矽片以使其與拋光墊接觸。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拋光墊2的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的材料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可以將第一部分21的材料選定為相比於第二部分22的材料能夠使拋光液的流速更快,由此使第一部分21的拋磨能力相對降低。
根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拋光方法,該拋光方法使用上述拋光設備進行,拋光方法可以包括: 對定盤的可升降部分進行操作,使得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在與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第二部分;以及 通過拋光頭使其所保持的矽片與拋光墊接觸以對矽片進行拋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準。
1:定盤 11:定盤平面 12:可升降部分 121:外環形部分 122:內環形部分 123:中間環形部分 124:環形區域 2:拋光墊 21:第一部分 22:第二部分 3:矽片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定盤的俯視平面圖; 圖2為沿定盤的直徑方向截取的定盤的橫截面圖; 圖3以俯視平面圖示出了附接有拋光墊的圖2中所示的定盤,其中,示出了處於拋光過程中的與拋光墊接觸的矽片; 圖4以橫截面圖示意性地示出了處於拋光過程中的定盤的一種操作方式,其中,外環形部分和內環形部分相對於定盤平面降低; 圖5以橫截面圖示意性地示出了處於拋光過程中的定盤的另一操作方式,其中,中間環形部分相對於定盤平面升起;以及 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定盤的俯視平面圖。
1:定盤
11:定盤平面
12:可升降部分

Claims (10)

  1. 一種定盤,其用於拋光設備,該定盤包括用於在其上附接用以對矽片進行拋光的拋光墊的定盤平面, 該定盤平面包括可升降部分,該可升降部分能夠相對於該定盤平面升起及下降,以使得在該矽片的拋光過程中該拋光墊的與該矽片的邊緣對應的第一部分能夠在與該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該拋光墊的與該矽片的中央區域對應的第二部分。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定盤,其中,該可升降部分為與該定盤同心地佈置的環形部分。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定盤,其中,該環形部分包括靠近該定盤的外周的外環形部分和/或靠近該定盤的中心的內環形部分,其中,該外環形部分和該內環形部分均能夠通過相對於該定盤平面下降來使該拋光墊的該第一部分在該方向上低於該第二部分。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定盤,其中,該環形部分包括位於該定盤的外周與中心之間的中間環形部分,其中,該中間環形部分能夠通過相對於該定盤平面升起來使該拋光墊的該第一部分在該方向上低於該第二部分。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定盤,其中,該環形部分為沿該定盤的徑向方向連續地佈置的多個環形部分。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定盤,其中,該可升降部分在該方向上的位移量是能夠調節的。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定盤,其中,該位移量能夠根據該矽片的邊緣與中央區域在該拋光過程中的溫度差來調節,或者能夠根據前一次拋光完的矽片的平坦度狀況來調節。
  8. 一種拋光設備,包括: 如請求項1至7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定盤; 拋光墊,其附接至該定盤的該定盤平面;以及 拋光頭,其用於保持矽片以使其與該拋光墊接觸。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拋光設備,其中,該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材料是不同的。
  10. 一種拋光方法,該拋光方法使用如請求項8或9所述的拋光設備進行,該拋光方法包括: 對該定盤的可升降部分進行操作,使得該拋光墊的第一部分在與該定盤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低於第二部分;以及 通過該拋光頭使其所保持的矽片與該拋光墊接觸以對該矽片進行拋光。
TW112105941A 2022-12-29 2023-02-18 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 TWI8401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7091.3A CN115816298A (zh) 2022-12-29 2022-12-29 定盘、抛光设备和抛光方法
CN202211707091.3 2022-12-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0176A true TW202330176A (zh) 2023-08-01
TWI840128B TWI840128B (zh) 2024-04-2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6298A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1355B (zh) 一种研磨装置、研磨方法及晶圆
JP2008307674A (ja) 分割加圧型リテーナリング
US6334808B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peripheral portion of thin plate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6080042A (en) Flatness and throughput of single side polishing of wafers
JP2017085045A (ja) ウェーハ研磨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研磨ヘッド
US8323075B2 (en) Polishing head, polis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mounting workpiece
US613229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rinding a semiconductor wafer surface
US11471997B2 (en) Polishing pad, polish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polishing silicon wafer
US9180569B2 (en) Double side polisher with platen parallelism control
KR100807046B1 (ko) 화학기계적 연마장치
JP3138205B2 (ja) 高脆性材の両面研削装置
TW202330176A (zh) 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
TWI840128B (zh) 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
TW202330173A (zh) 定盤、拋光設備和拋光方法
JP3625724B2 (ja) ポリッシング装置
JP3327378B2 (ja) ウェーハ研磨装置
JP4331622B2 (ja) 平板状ワークピースの研磨方法
JP4907298B2 (ja) 研磨ヘッド及び研磨装置並びにワークの剥離方法
JPH10217108A (ja) ウェーハ研磨装置
JPH05326468A (ja) ウェーハの研磨方法
JP4169432B2 (ja) 被加工物の保持具、研磨装置及び研磨方法
JP3680624B2 (ja) 高平坦度ウェーハの作製方法
JP3755709B2 (ja) 半導体ウェーハの研磨装置
KR100596094B1 (ko) 배치 드레싱-기계적 화학연마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0334656A (ja) 研磨装置および研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