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6544A - 倉儲管理系統及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倉儲管理系統及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6544A
TW202326544A TW110149768A TW110149768A TW202326544A TW 202326544 A TW202326544 A TW 202326544A TW 110149768 A TW110149768 A TW 110149768A TW 110149768 A TW110149768 A TW 110149768A TW 202326544 A TW202326544 A TW 2023265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storage container
data
server
ship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9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稟寰
藍淯誠
Original Assignee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9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326544A/zh
Priority to JP2022082720A priority patent/JP7427714B2/ja
Publication of TW202326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654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提供一種倉儲管理系統,包括儲存架、升降裝置、拍攝裝置以及伺服器。儲存架設置於店鋪空間的上方並用以存放複數個儲存容器。升降裝置連接儲存架並包含升降台。升降台用以在初始位置與儲存架之間運送儲存容器。拍攝裝置設置於升降裝置內,且用以拍攝儲存容器的內部空間並產生影像資料。伺服器通訊連接升降台及拍攝裝置,並包含處理器及記憶體裝置。拍攝裝置傳送影像資料至伺服器,處理器根據影像資料判斷內部空間的剩餘容量,並根據剩餘容量建立容量資料並儲存至記憶體裝置。

Description

倉儲管理系統及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倉儲管理系統,特別係關於一種儲存容器運送的倉儲管理系統。
由於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消費者透過網路平台購物已為常態,如此為負責收件的店鋪帶來倉儲管理上的挑戰。在許多店鋪中可看見網路購物的貨物囤積於地板或架上,且當消費者前往店鋪取件時,店員亦須花費大量時間尋找消費者的貨件,對店鋪及消費者而言皆造成不便利。
本案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倉儲管理系統,包括儲存架、升降裝置、拍攝裝置以及伺服器。儲存架設置於店鋪空間的上方並用以存放複數個儲存容器。升降裝置連接儲存架並包含升降台。升降台用以在初始位置與儲存架之間運送儲存容器。拍攝裝置設置於升降裝置內,且用以拍攝儲存容器的內部空間並產生影像資料。伺服器通訊連接升降台及拍攝裝置,伺服器包含處理器及記憶體裝置。拍攝裝置傳送影像資料至伺服器,處理器根據影像資料判斷內部空間的剩餘容量,並根據剩餘容量建立容量資料並儲存至記憶體裝置,容量資料記錄儲存容器的剩餘容量。
本案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包括:將複數個儲存容器中的第一儲存容器從儲存架運送至初始位置;掃描第一貨件上的條碼或影像以產生第一貨件資料,第一貨件資料包含第一消費者的個人資料,並根據第一貨件資料建立綁定資料,綁定資料記錄第一消費者與運送至初始位置的第一儲存容器之間的對應關係;在將第一儲存容器從儲存架運送至初始位置後,拍攝已儲存第一貨件的第一儲存容器的內部空間以判斷內部空間的剩餘容量,並根據剩餘容量建立容量資料,容量資料記錄儲存容器每一者的剩餘容量;在將第一儲存容器從儲存架運送至初始位置後,量測已儲存第一貨件的第一儲存容器的重量,並根據重量建立重量資料,重量資料記錄儲存容器每一者的重量;以及在拍攝第一儲存容器的內部空間並量測第一儲存容器的重量之後,將第一儲存容器從初始位置運送至儲存架。
下列係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而結構運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執行順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組合之結構,所產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裝置,皆為本揭露所涵蓋的範圍。另外,圖示僅以說明為目的,並未依照原尺寸作圖。為使便於理解,下述說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將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在全篇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詞(terms),除有特別註明除外,通常具有每個用詞使用在此領域中、在此揭露之內容中與特殊內容中的平常意義。
本文使用之『包含』、『包括』、『具有』、以及相似詞彙,係用以指明所記載的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惟其並不排除其所述的或額外的一個或多個特徵、區域、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中之群組。又,本文以下使用之『及/或』之詞彙,係包含了列出的關聯項目中的一個或多個的任何組合。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描述為係『連接』或『電性連接』至另一元件時,該元件可為直接連接或直接電性連接至該另一元件,亦可為該二元件之間有一額外元件存在,而該元件間接連接或間接電性連接至該另一元件。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本案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倉儲管理系統。請參照第1圖,第1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倉儲管理系統100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倉儲管理系統100配置於一店鋪中,其中店鋪包含地板FLR、天花板CEL以及店鋪空間STO。店鋪空間STO在地板FLR與天花板CEL之間,為店員及消費者在店鋪中的主要活動區塊。店鋪空間STO中設有櫃台COU,櫃台COU為店員在店舖中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區塊,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點裝置110及掃描裝置11 2設置於櫃台COU上。在一些實施例中,銷售點裝置110為用作銷售點系統(point of sales,POS)或收銀機的電腦主機,掃描裝置112用以掃描貨件(如第1圖中的貨件A1、A2)上的條碼或影像,以得知例如收件人之姓名及聯絡電話末三碼、進貨日期等貨件相關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掃描裝置112連接銷售點裝置110。
在一些實施例中,倉儲管理系統100主要包含升降裝置120以及儲存架130,其中升降裝置120連接儲存架130。升降裝置120設置於店舖空間STO中,且從地板FLR開始向上延伸以連接至儲存架130。儲存架130設置於店舖空間STO的上方而較接近天花板CEL。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1圖所示,儲存架130是由垂直於地板FLR的柱PIL所支撐,因而能夠乘載大的重量。第1圖中柱PIL的數量僅為例示,而不意欲限制本案之實施例,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倉儲管理系統100使用兩個以上的柱PIL來支撐儲存架130。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儲存架130並不由柱PIL所支撐,儲存架130直接連接天花板CEL以將儲存架130固定於店鋪空間STO上方。倉儲管理系統100透過升降裝置120將貨件向上運輸,再將貨件儲存於儲存架130上,以避免貨件囤積於店鋪空間STO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架130設置於店鋪空間STO上方,且有多個儲存格132設置於儲存架130上。儲存格132用於存放儲存容器140,且儲存格132與儲存容器140之間具有對應關係。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儲存格132對應一個儲存容器140而僅用於存放一個儲存容器140。在不同的實施例中,一個儲存格132對應多個儲存容器140而用於存放多個儲存容器140。
在一些實施例中,升降裝置120包含升降台122,升降台122用於乘載儲存容器140,並在初始位置與儲存架130之間搬運儲存容器140。儲存容器140用於儲存貨件(例如貨件A1、A2)。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容器140包含蓋子,當店員將多件貨件放入儲存容器140後,可確認是否能夠將蓋子蓋上,以確保儲存容器140能在後續過程中存放至儲存架130的儲存格132中。請同時參照第1圖及第2圖,第2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倉儲管理系統100的示意圖。第1圖描繪升降台122尚未開始作動的情形,第2圖描繪升降台122作動後將儲存容器140抬升至儲存架130的情形。在第1圖中,升降台122位於較低的初始位置,以利店員將貨件放入儲存容器140中。在第2圖中,升降台122位於較高的位置而與儲存架130的高度對齊,以利後續將儲存容器140存放至儲存格132。
請再參照第1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包含秤重裝置124,秤重裝置124連接升降台122且用以當有貨件放入儲存容器140時量測儲存容器140的重量。在一些實施例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包含拍攝裝置126,如第1圖所示,拍攝裝置126設置於升降裝置120內且用以當有貨件放入儲存容器140時拍攝儲存容器140的內部空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包含控制介面128,控制介面128用於讓店員控制升降台122以抬升儲存容器140至儲存架130,以進行存放。以下詳細說明儲存架130及升降裝置120之各元件及其作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包含搬運裝置134,搬運裝置134用以在儲存架130上移動並搬運儲存容器140,以當升降台122將儲存容器140抬升至儲存架130時(即第2圖所示情形),藉由搬運裝置134將儲存容器140搬運至特定的儲存格132以進行存放。在一些實施例中,搬運裝置134進一步用於將存放於儲存格132中的儲存容器140從儲存格132搬運至升降台122,以利升降台122將儲存容器140向下運送。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搬運裝置134設置於框架136上而可在框架136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框架136連接並設置於儲存架130上,且用以讓搬運裝置134在儲存架130的上方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框架136用作讓搬運裝置134在升降台122上方及不同儲存格132之間移動的軌道。在一些實施例中,框架136直接固定於天花板CEL上,而不連接儲存架130。
請參照第3圖,第3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倉儲管理系統100局部的示意圖。第3圖主要描繪儲存架130上的元件,以說明第1圖及第2圖中的儲存格132如何設置於儲存架130上,並說明搬運裝置134將如何搬運第1圖及第2圖中的儲存容器140。為求圖式清晰,第3圖省略倉儲管理系統100中的多個元件,例如省略作為搬運裝置134的移動軌道的框架136。在一些實施例中,框架136具有長方形軌道而經過升降台122的上方及每一儲存格132的前方,例如長方形軌道的一角落在升降台122的上方,而長方形軌道的一長邊對應第3圖中的儲存格132a、132b、132c,長方形軌道的另一長邊對應第3圖中的儲存格132d、132e、132f。以上實施例並不意欲限制本案框架136,在不同實施例中框架136可具備不同的結構以使搬運裝置134能夠在升降台122與儲存格132之間搬運儲存容器140。
在第3圖中,儲存格132a、132b、132c、132d、132e、132f為與第1圖及第2圖中儲存格132相同之儲存格,儲存容器140a、140b、140c、140d、140e、140f為與第1圖及第2圖中儲存容器140相同之儲存容器。在升降台122如第2圖所示地將儲存容器140抬升至儲存架130後,搬運裝置134將夾取儲存容器140至對應的儲存格132以進行存放。在第3圖中,搬運裝置134夾取已由升降台122抬升至儲存架130的儲存容器140a,並準備將儲存容器140a搬運至對應的儲存格132a中。進一步來說,在第3圖所示的實施例中,儲存容器140a對應儲存格132a,儲存容器140b對應儲存格132b,儲存容器140c對應儲存格132c,儲存容器140d對應儲存格132d,儲存容器140e對應儲存格132e,儲存容器140f對應儲存格132f。換言之,儲存容器140a必定存放於儲存格132a中,儲存容器140b、140c、140d、140e、140f同樣地僅會存放於其各自對應的儲存格132中。
請參照第4圖,第4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倉儲管理系統100各元件間訊號傳輸的示意圖。倉儲管理系統100包含伺服器150,倉儲管理系統100藉由伺服器150以自多個元件接收資料或訊號,進而控制升降台122以及搬運裝置134來運送儲存容器140。伺服器150包含處理器152及記憶體裝置154。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150為一電腦主機,且由負責營運店鋪的公司所管理,因此伺服器150並不設置於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的店舖空間STO中。伺服器150通訊連接掃描裝置112、拍攝裝置126、秤重裝置124、控制介面128、銷售點裝置110、升降台122以及搬運裝置134。關於在不同程序(如店鋪將貨件存入倉儲中、消費者至店鋪提取貨件、店鋪將未經消費者取件之貨件退貨等程序)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各元件間的訊號傳輸,將於以下段落詳細說明。
以下說明在店鋪將貨件存入倉儲(即進貨)的程序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各元件的作動及訊號傳輸。請參照第1圖。當貨物運輸業者(如物流公司)將消費者的貨件運送至店舖時,店鋪的店員先以掃描裝置122掃描貨件上的條碼或影像以得知此貨件對應的消費者的姓名、消費者的電話號碼及/或進貨日期等貨件相關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掃描裝置122掃描貨件上的影像而直接獲得消費者姓名及/或消費者電話號碼等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掃描裝置122掃描貨件上的條碼,並將此條碼傳送至伺服器150進行解碼,始獲得貨件的消費者姓名及/或消費者電話號碼等資料。在店員掃描貨件之後,店員將貨件放入儲存容器140中。例如在第1圖中貨件A1已被放入儲存容器140中,而貨件A2將於透過掃描裝置112掃描過後才會由店員放入儲存容器140中。
詳細來說,如第4圖所示,當掃描裝置122掃描貨件上的條碼或影像時,掃描裝置122產生貨件資料D1(即消費者的姓名、消費者之電話號碼及/或進貨日期等)並將貨件資料D1傳送至伺服器150,伺服器150的處理器152根據貨件資料D1建立綁定資料D2,並將綁定資料D2儲存於記憶體裝置154中。綁定資料D2記錄消費者與儲存貨件的儲存容器140之間的對應關係,舉例來說,第1圖中貨件A1對應的消費者將與儲存貨件A1的儲存容器140進行綁定,而第2圖中貨件A2也被放入儲存容器140中,因此貨件A2對應的消費者亦將與儲存貨件A2的儲存容器140進行綁定。換言之,綁定資料D2將記錄特定消費者所購買之貨件儲存於哪一個儲存容器140中。在後續程序中,綁定資料D2可用於在消費者取件時快速辨識此消費者的一或多個貨件儲存於哪些儲存容器140中,亦可用於在進貨時若一新到貨的貨件所對應的消費者已有其他貨件存放於某個儲存容器140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可以選擇該特定儲存容器140來存放新到貨的貨件,使同一消費者的貨件能夠集中於同一儲存容器140中,以改善後續消費者提取貨件時的效率。在一些實施例中,綁定資料D2亦根據貨件資料D1記錄所有儲存於儲存容器140中的貨件的進貨日期。
請再參照第1圖,當店員將貨件放入儲存容器140時,拍攝裝置126對儲存容器140的內部空間拍照。詳細來說,如第4圖所示,拍攝裝置126拍攝儲存容器140的內部空間後產生影像資料D3(例如儲存容器140內部影像的數位資料),並將影像資料D3傳送至伺服器150,伺服器150的處理器152根據影像資料D3判斷儲存容器140內部空間的剩餘容量。詳細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52透過相關的影像分析應用程式根據影像資料D3辨識如第1圖所示儲存容器140中貨件A1的長度、寬度及高度,並計算出貨件A1的體積(即等於貨件A1的長度、寬度及高度三者的乘積)。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裝置154中包含儲存容器140的容積資料,因此將儲存容器140的容積扣除貨件A1的體積即可得知儲存容器140的剩餘容量。接著,處理器152根據剩餘容量建立容量資料D4,再將容量資料D4儲存至記憶體裝置154。容量資料D4記錄儲存容器140的剩餘容量。
請再參照第1圖,當店員將貨件放入儲存容器140時,秤重裝置124量測儲存容器140的重量W。詳細來說,如第4圖所示,秤重裝置124量測儲存容器140的重量W後將重量W傳送至伺服器150,伺服器150的處理器152根據重量W建立重量資料D5,並將重量資料D5儲存於記憶體裝置154中。重量資料D5記錄每一儲存容器140的重量W。
換言之,倉儲管理系統100透過拍攝裝置126及秤重裝置124,在將一貨件放入儲存容器140時,記錄儲存容器140的剩餘容量及重量W。值得注意的是,利用拍攝裝置126對儲存容器140的內部空間拍照,以及利用秤重裝置124對儲存容器140量測重量W,此二程序之順序可自由調整,本案並不限制其順序。此外,當如第1圖中的貨件A2亦被店員放入儲存容器140時,拍攝裝置126將再次對儲存容器140的內部空間拍照,且秤重裝置124將再次對儲存容器140量測重量W,並將相關資料傳送至伺服器150,以更新伺服器150中的容量資料D4及重量資料D5。
在拍攝裝置126對儲存容器140的內部空間拍照,且秤重裝置124量測儲存容器140的重量W之後,若店員發現儲存容器140已無空間放入更多的貨件時,店員可於升降裝置120的控制介面128輸入換籃指令,以控制升降台122及搬運裝置134將已滿的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儲存架130上進行存放,再從儲存架130上拿取另一儲存容器140用以存放後續的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介面128為觸控面板,或者為具有鍵盤或按鈕等輸入介面的顯示器裝置,因而可用於接收店員給予之換籃指令。詳細來說,如第4圖所示,當控制介面128接收換籃指令(未繪示於圖中)時,控制介面128傳送換籃訊號S1至伺服器150,伺服器150傳送上升訊號S2至升降台122,使升降台122將儲存容器140自初始位置抬升至儲存架130。接著,當儲存容器140已被抬升至儲存架130時,伺服器150再傳送存放訊號S3至搬運裝置134,使搬運裝置134將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對應的儲存格132。倉儲管理系統100即可透過以上訊號傳輸及元件作動,將位於初始位置的儲存容器140抬升至儲存架130,再如第3圖實施例所示透過搬運裝置134將儲存容器140a搬運至儲存格132a進行存放。
在將已儲存貨件的儲存容器140存放至儲存格132後,如第4圖所示,伺服器150進一步傳送取籃訊號S4至搬運裝置134,使搬運裝置134將其一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升降裝置120的升降台122上。接著,伺服器150再傳送下降訊號S5至升降台122,使升降台122向下運送儲存容器140至初始位置。請參照第3圖,舉例來說,在一實施例中,當搬運裝置134將儲存容器140a存放至儲存格132a後,搬運裝置134根據伺服器150傳送的取籃訊號S4移動至儲存格132b並搬運儲存容器140b,且在搬運裝置134將儲存容器140b搬運回升降台122上後,升降台122根據伺服器150傳送的下降訊號S5將儲存容器140b向下運送至初始位置,以利店員將貨件裝入儲存容器140b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述實施例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在存放儲存容器140a後選擇儲存容器140b作為下一個用於儲存貨件的容器僅為例示,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倉儲管理系統100根據伺服器150的記憶體裝置154中儲存的綁定資料D2、容量資料D4及/或重量資料D5 來產生取籃訊號S4,以選擇下一個用於儲存貨件的容器。以下說明伺服器150選擇下一儲存容器140的不同方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倉儲管理系統100存放儲存容器140a至儲存格132a後,伺服器150根據容量資料D4產生取籃訊號S4,以選擇儲存容器140中具有最大的剩餘容量者,來作為下一個用於儲存貨件的儲存容器140。詳細來說,容量資料D4記錄每一儲存容器140的剩餘容量,因此伺服器150能夠根據容量資料D4辨識出具有最大剩餘容量的儲存容器140,再依前述之訊號傳輸將具有最大剩餘容量的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初始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假如伺服器150根據容量資料D4辨識有多個儲存容器140具有相同的剩餘容量,且此剩餘容量大於其他儲存容器140的剩餘容量,則伺服器150可選擇多個儲存容器140中的任一者作為下一個用於儲存貨件的儲存容器140。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倉儲管理系統100存放儲存容器140a至儲存格132a後,伺服器150根據重量資料D5產生取籃訊號S4,以選擇儲存容器140中具有最小的重量W者,來作為下一個用於儲存貨件的儲存容器140。詳細來說,重量資料D5記錄每一儲存容器140的重量W,因此伺服器150能夠根據重量資料D5辨識出具有最小重量W的儲存容器140(即最輕的儲存容器140),再依前述之訊號傳輸將最輕的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初始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假如伺服器150根據重量資料D5辨識有多個儲存容器140具有相同的重量W,且此重量W小於其他儲存容器140的重量W,則伺服器150可選擇多個儲存容器140中的任一者作為下一個用於儲存貨件的儲存容器140。
請參照第4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倉儲管理系統100存放儲存容器140至儲存格132後,若店員再次以掃描裝置122掃描新進貨件的條碼或影像,掃描裝置122將再次產生對應新的貨件的貨件資料D1,並將此貨件資料D1傳送至伺服器150,伺服器150將根據既有的綁定資料D2及新的貨件資料D1產生取籃訊號S4。新的貨件資料D1中包含一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假若儲存架130上的任一儲存容器140中已有儲存此消費者的貨件,伺服器150能夠藉由比對綁定資料D2及新的貨件資料D1辨識出已儲存此消費者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接著,伺服器150產生取籃訊號S4,以驅動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將已儲存此消費者貨件的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初始位置。因此,在此實施例中,若新的貨件與已儲存在儲存容器140中的貨件對應至相同的消費者,可將新的貨件與舊的貨件儲存於相同的儲存容器140,以利後續消費者至店鋪提領貨件時,倉儲管理系統100可僅搬運少數的儲存容器140,而避免同一消費者的貨件分散儲存於不同的多個儲存容器140中,導致消費者取件時的不效率。
在以上實施例中,伺服器150分別使用容量資料D4、重量資料D5、綁定資料D2來決定如何選取新的儲存容器140來存放貨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150可同時使用容量資料D4、重量資料D5、綁定資料D2來決定如何選取新的儲存容器140。舉例來說,伺服器150可先根據容量資料D4將多個貨件儲存至儲存容器140,而當所有的儲存容器140的剩餘容量皆小於一述職時,伺服器150可改為根據重量資料D5選擇最輕的儲存容器140來儲存後續的貨件。再舉例來說,在店員以掃描裝置112掃描新進貨件後,若伺服器150根據綁定資料D2辨識出已儲存同一消費者貨件的特定儲存容器140,然而伺服器150根據容量資料D4或重量資料D5發現特定儲存容器140之剩餘容量過小或重量W過大,此時伺服器150可選擇特定儲存容器140以外的儲存容器140來儲存新進的貨件。以上實施例僅為例示,而不意欲限制本案,相關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實際之倉儲需求及情形調整、結合或改變上述之實施例,而仍應認定係落入本案實施例之範疇。
以下說明消費者至店鋪提取貨件(即取件)的程序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各元件的作動及訊號傳輸。請參照第4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消費者前往店鋪並向店員告知消費者的姓名及電話號碼末三碼之後,店員將消費者的姓名及電話號碼末三碼輸入銷售點裝置110中,銷售點裝置110將傳送取件人資料D6至伺服器150,取件人資料D6包含消費者的姓名及電話號碼末三碼等個人資料。伺服器150根據取件人資料D6及綁定資料D2辨識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換言之,伺服器150根據取件人資料D6中的取件人姓名及電話號碼末三碼之資訊,尋找綁定資料D2中吻合的消費者,再藉由綁定資料D2記錄的消費者與儲存容器140間的對應關係,找到儲存取件人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接著,伺服器150透過傳送訊號至搬運裝置134來控制搬運裝置134將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升降裝置120,伺服器150再透過傳送訊號至升降台122來控制升降台122將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向下運送至初始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伺服器150根據取件人資料D6及綁定資料D2辨識共有兩個以上的儲存容器140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時,伺服器150將透過傳輸訊號至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來依序將所有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初始位置,以利消費者提領貨件。
以下說明店鋪將未經消費者取件之貨件退回(即退貨)的程序中倉儲管理系統100各元件的作動及訊號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當貨件儲存於儲存容器140中到達一定的退貨門檻天數(如7天)而消費者仍未至店鋪提領貨件時,店員將透過銷售點裝置110來進行退回貨件,以將此些貨件退回賣方或電子商務業者。請參照第4圖,當店員對銷售點裝置110輸入退貨指令時,銷售點裝置110傳送退貨訊號S6至伺服器150,伺服器150擷取綁定資料D2以獲得儲存於儲存容器140中所有貨件的進貨日期,伺服器150再判斷儲存於儲存容器140中所有貨件的進貨日期與現在日期之間相差的天數,並比較天數與退貨門檻天數,若伺服器150比較的結果為天數大於或等於退貨門檻天數,此時伺服器150透過傳送訊號至搬運裝置134使搬運裝置134將儲存貨件的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升降裝置120,伺服器150再透過傳送訊號至升降台122使升降台122將儲存容器140向下運送至初始位置。換言之,伺服器150根據綁定資料D2所記錄的所有貨件的進貨日期,找出已儲存超過退貨門檻天數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並控制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以將此些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初始位置,以利店員進行退回貨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伺服器150根據綁定資料D2辨識共有兩個以上的儲存容器140已存放超過退貨門檻天數的貨件時,伺服器150將透過傳輸訊號至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來依序將所有儲存超過退貨門檻天數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搬運至初始位置。
綜上所述,倉儲管理系統100透過升降裝置120將貨件儲存於儲存架130上,以更佳地利用店鋪中空間。倉儲管理系統100亦藉由拍攝裝置126、秤重裝置124及掃描裝置112來更佳地管理貨件的儲存,以妥善利用儲存容器140中容量、避免儲存容器140重量過重以及提升消費者後續提領貨件時的效率。此外,透過以上的儲存方式搭配伺服器150所儲存的資料,亦改善消費者在提領貨件及店員在退貨時的效率。
本案的另一實施例中亦揭露一種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請參照第5圖,第5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200的流程圖。控制方法200包含步驟S210、S220、S230、S240以及S250。控制方法200可透過前述第1圖、第2圖、第3圖及第4圖之實施例說明。在步驟S210,原先儲存容器140存放於儲存架130上的儲存格132中,當物流業者將貨件送至店鋪,而店員欲開始儲存貨件時,伺服器150控制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將一個儲存容器140從儲存架130運送至初始位置。在步驟S220,店員以掃描裝置112掃描貨件(例如第1圖中的貨件A1或A2)上的條碼或影像以產生貨件資料D1,伺服器150在接收貨件資料D1後根據貨件資料D1建立綁定資料D2。在步驟S230,拍攝裝置126拍攝如第1圖中已儲存貨件A1的儲存容器140的內部空間,以傳送至伺服器150使伺服器150根據拍攝的影像判斷儲存容器140的內部空間的剩餘容量。在步驟S240,秤重裝置124量測如第1圖中已儲存貨件A1的儲存容器140的重量W,並傳送至伺服器150使伺服器150根據重量W建立重量資料D5。在步驟S250,伺服器150透過傳送訊號至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將儲存容器140從初始位置運送至儲存架130上以進行存放。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方法200進一步包含步驟S260、S270以及S280。在步驟S260,在儲存容器140於步驟S250中被存放至儲存架130上之後,店員再次以掃描裝置112掃描另一貨件而產生新的貨件資料D1。在步驟S270,伺服器150從儲存容器140中再次選擇儲存容器140以存放貨件。在步驟S280,伺服器150透過傳送訊號至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將於步驟S270選擇的儲存容器140從儲存架130上運送至初始位置。
請參照第6圖,第6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200的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S270進一步包含S271、S272或S273。當伺服器150在步驟S270中再次選擇儲存容器140以存放新的貨件時,伺服器150有不同的選擇方式。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150根據新的貨件的貨件資料D1辨識此貨件的消費者,並根據綁定資料D2判斷是否已有儲存容器140儲存此一消費者的貨件,若有,則伺服器150選擇已儲存此一消費者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來儲存新的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150根據容量資料D4選擇儲存容器140中具有最大的剩餘容量的儲存容器140來儲存新的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150根據重量資料D5選擇儲存容器中140具有最小的重量W的儲存容器140來儲存新的貨件。
請參照第7圖,第7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200的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方法200進一步包含步驟S310、S320以及S330。在步驟S310,伺服器150根據取件人資料D6及綁定資料D2辨識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在步驟S320,伺服器150透過傳送訊號至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控制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將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從儲存架130運送至初始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伺服器150辨識有兩個以上的儲存容器140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時,伺服器150透過傳送訊號至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控制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將已存放取件人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依序從儲存架130運送至初始位置。
請參照第8圖,第8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200的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方法200進一步包含步驟S410以及S420。在步驟S410,伺服器150判斷貨件的進貨日期與現在日期相差的天數,並比較天數與退貨門檻天數。在步驟S420,若伺服器150比較的結果為天數大於或等於退貨門檻天數,伺服器150透過傳送訊號至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控制搬運裝置134及升降台122將儲存達到退貨門檻天數的貨件的儲存容器140從儲存架130運送至初始位置。
以上關於控制方法200實施例之細節可參照前述第1圖、第2圖、第3圖及第4圖實施例之相關段落。值得注意的是,相關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實際需求及情形調整或改變以上實施例中控制方法200各個步驟的順序,而仍應認定係落入本案實施例之範疇。
綜上所述,控制方法200以特定方式來運送儲存容器140,進而改善店鋪在儲存貨件及退回貨件以及消費者提領貨件時的效率。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本領域通具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倉儲管理系統 110:銷售點裝置 112:掃描裝置 120:升降裝置 122:升降台 124:秤重裝置 126:拍攝裝置 128:控制介面 130:儲存架 132:儲存格 132a、132b、132c、132d、132e、132f:儲存格 134:搬運裝置 136:框架 140:儲存容器 140a、140b、140c、140d、140e、140f:儲存容器 A1:貨件 A2:貨件 CEL:天花板 COU:櫃台 FLR:地板 PIL:柱 STO:店鋪空間 150:伺服器 152:處理器 154:記憶體裝置 D1:貨件資料 D2:綁定資料 D3:影像資料 D4:容量資料 D5:重量資料 D6:取件人資料 S1:換籃訊號 S2:上升訊號 S3:存放訊號 S4:取籃訊號 S5:下降訊號 W:重量 200:控制方法 S210、S220、S230、S240、S250、S260、S270、S280:步驟 S271、S272、S273:步驟 S310、S320、S330:步驟
為使本揭露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倉儲管理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倉儲管理系統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倉儲管理系統局部的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倉儲管理系統各元件間訊號傳輸的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6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7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8圖為根據本案一些實施例之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倉儲管理系統
110:銷售點裝置
112:掃描裝置
120:升降裝置
122:升降台
124:秤重裝置
126:拍攝裝置
128:控制介面
130:儲存架
132:儲存格
134:搬運裝置
136:框架
140:儲存容器
A1:貨件
A2:貨件
CEL:天花板
COU:櫃台
FLR:地板
PIL:柱
STO:店鋪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倉儲管理系統,包括: 一儲存架,設置於一店鋪空間的上方並用以存放複數個儲存容器; 一升降裝置,連接該儲存架並包含一升降台,該升降台用以在一初始位置與該儲存架之間運送該些儲存容器中的一者; 一拍攝裝置,設置於該升降裝置內,且用以拍攝該些儲存容器中的一者的一內部空間並產生一影像資料;以及 一伺服器,通訊連接該升降台及該拍攝裝置,該伺服器包含一處理器及一記憶體裝置; 其中,該拍攝裝置傳送該影像資料至該伺服器,該處理器根據該影像資料判斷該內部空間的一剩餘容量,並根據該剩餘容量建立一容量資料並儲存至該記憶體裝置,該容量資料記錄該些儲存容器每一者的該剩餘容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倉儲管理系統,進一步包含: 一秤重裝置,連接該升降台並通訊連接該伺服器,且用以量測放置於該升降台上的該些儲存容器中的一者的一重量; 其中,該秤重裝置傳送該重量至該伺服器,該處理器根據該重量建立一重量資料並儲存至該記憶體裝置,該重量資料記錄該些儲存容器每一者的該重量。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倉儲管理系統,進一步包含: 一掃描裝置,通訊連接該伺服器,且用以掃描一貨件上的條碼或影像以產生一貨件資料,該貨件資料包含一消費者的個人資料; 其中,該掃描裝置傳送該貨件資料至該伺服器,該處理器根據該貨件資料建立該記憶體裝置中的一綁定資料,該綁定資料記錄該消費者與儲存該貨件的該些儲存容器中的一者之間的對應關係。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倉儲管理系統,進一步包含: 一搬運裝置,通訊連接該伺服器,且用以在該儲存架上移動以搬運該些儲存容器; 其中,該升降裝置進一步包含一控制介面,該控制介面通訊連接該伺服器,當該控制介面接收一換籃指令時,該控制介面傳送一換籃訊號至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傳送一上升訊號至該升降台使該升降台將該些儲存容器中的一第一儲存容器自該初始位置抬升至該儲存架,該伺服器再傳送一存放訊號至該搬運裝置使該搬運裝置將該第一儲存容器搬運至對應該第一儲存容器的一第一儲存格。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倉儲管理系統,其中: 該伺服器進一步用以傳送一取籃訊號至該搬運裝置使該搬運裝置將存放於一第二儲存格的一第二儲存容器搬運至該升降裝置,該伺服器再傳送一下降訊號至該升降台使該升降台向下運送該第二儲存容器至該初始位置; 該取籃訊號是該伺服器的該處理器根據該記憶體裝置中的該容量資料、該重量資料及/或該綁定資料所產生。
  6. 一種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包括: 將複數個儲存容器中的一第一儲存容器從一儲存架運送至一初始位置; 掃描一第一貨件上的一條碼或一影像以產生一第一貨件資料,該第一貨件資料包含一第一消費者的個人資料,並根據該第一貨件資料建立一綁定資料,該綁定資料記錄該第一消費者與運送至該初始位置的該第一儲存容器之間的對應關係; 在將該第一儲存容器從該儲存架運送至該初始位置後,拍攝已儲存該第一貨件的該第一儲存容器的一內部空間以判斷該內部空間的一剩餘容量,並根據該剩餘容量建立一容量資料,該容量資料記錄該些儲存容器每一者的該剩餘容量; 在將該第一儲存容器從該儲存架運送至該初始位置後,量測已儲存該第一貨件的該第一儲存容器的一重量,並根據該重量建立一重量資料,該重量資料記錄該些儲存容器每一者的該重量;以及 在拍攝該第一儲存容器的該內部空間並量測該第一儲存容器的該重量之後,將該第一儲存容器從該初始位置運送至該儲存架。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控制方法,進一步包括: 掃描一第二貨件上的條碼或影像以產生一第二貨件資料,該第二貨件資料包含一第二消費者的個人資料; 從該些儲存容器中選擇一第二儲存容器;以及 在從該些儲存容器中選擇該第二儲存容器之後,將該第二儲存容器從該儲存架運送至該初始位置; 其中,從該些儲存容器中選擇該第二儲存容器包括以下三者中的一者: 根據該綁定資料及該第二貨件資料選擇已儲存該第二消費者的貨件的該儲存容器作為該第二儲存容器;或 根據該容量資料選擇該些儲存容器中具有最大的該剩餘容量的該儲存容器作為該第二儲存容器;或 根據該重量資料選擇該些儲存容器中具有最小的該重量的該儲存容器作為該第二儲存容器。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控制方法,進一步包括: 根據一取件人資料及該綁定資料,辨識該些儲存容器中已存放一取件人的貨件的該儲存容器,其中該取件人資料包含該取件人的個人資料;以及 在辨識該些儲存容器中已存放該取件人的貨件的該儲存容器後,將已存放該取件人的貨件的該儲存容器從該儲存架運送至該初始位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控制方法,進一步包括: 當辨識有兩個以上的該些儲存容器已存放該取件人的貨件時,將已存放該取件人的貨件的該些儲存容器依序從該儲存架運送至該初始位置。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該第一貨件資料進一步包含一進貨日期,該倉儲管理方法進一步包含: 判斷該進貨日期與一現在日期相差的一天數,並比較該天數與一退貨門檻天數;以及 在比較該天數與該退貨門檻天數後,若比較的結果為該天數大於或等於該退貨門檻天數,將儲存該第一貨件的該第一儲存容器從該儲存架運送至該初始位置。
TW110149768A 2021-12-30 2021-12-30 倉儲管理系統及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 TW202326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9768A TW202326544A (zh) 2021-12-30 2021-12-30 倉儲管理系統及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
JP2022082720A JP7427714B2 (ja) 2021-12-30 2022-05-20 倉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貯蔵容器の輸送制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9768A TW202326544A (zh) 2021-12-30 2021-12-30 倉儲管理系統及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6544A true TW202326544A (zh) 2023-07-01

Family

ID=8707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9768A TW202326544A (zh) 2021-12-30 2021-12-30 倉儲管理系統及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27714B2 (zh)
TW (1) TW20232654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60524B1 (en) * 2014-05-30 2016-10-0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stimating available volumes using imaging data
CN110574055A (zh) 2016-11-17 2019-12-13 阿勒特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服务零售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99278A (ja) 2023-07-12
JP7427714B2 (ja) 202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0463B2 (en) Transitioning items from a materials handling facility
US10679174B2 (en) Multifunctional self-service shipping and mail processing system
US11120498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risk-informed return item collection using an automated kiosk
US9466045B1 (en) Shipment optimization
US20180134492A1 (en) Automated-service retail system and method
TWI832232B (zh) 用於包裝運送的電腦實施的系統以及方法
WO201922224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US20220234831A1 (en) Article management system, logistics system, server device, and article management method
US20200372464A1 (en) Computeriz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age delivery error detection
KR20210100573A (ko) 주문된 물품의 컴퓨터-결정된 효율적인 배깅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210091094A (ko) 지역 민감성 해싱 및 지역 아웃라이어 요소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하여 부정 트랜잭션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컴퓨터-구현 방법
JPWO2019207801A1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管理方法
JP2018158836A (ja) 商品搬送システム
US10579964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goods replenishment
TW202326544A (zh) 倉儲管理系統及儲存容器運送的控制方法
TWM632075U (zh) 倉儲管理系統
CN116424743A (zh) 仓储管理系统及储存容器运送的控制方法
TW202238484A (zh) 購物用無人載物車之控制系統及購物用無人載物車之控制方法
CN111652546A (zh) 一种包裹集运拣货方法、集运拣货智能设备及系统
JP5263963B2 (ja) 自動スーパーシステム
US12002009B2 (en) Transitioning items from a materials handling facility
CN114092186B (zh) 用于检测售卖柜中的不合格商品的方法和装置
JP2005293076A (ja) 携帯端末を利用した商品販売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I837449B (zh) 用於包裹遞送的電腦化系統以及電腦實行方法
TWI828401B (zh) 物流處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