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1443A - 用於生產編碼car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細胞株 - Google Patents

用於生產編碼car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細胞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1443A
TW202321443A TW111140433A TW111140433A TW202321443A TW 202321443 A TW202321443 A TW 202321443A TW 111140433 A TW111140433 A TW 111140433A TW 111140433 A TW111140433 A TW 111140433A TW 202321443 A TW202321443 A TW 2023214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s
car
cell
retroviral vector
vir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0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香君 施
薩布里 哈姆扎
立鈞 黃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泰莎治療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泰莎治療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泰莎治療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1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144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4/70503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4/7051T-cell receptor (TcR)-CD3 complex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0005Vertebrate antigens
    • A61K39/0011Cancer antigens
    • A61K39/001102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A61K39/001116Receptors for cytokines
    • A61K39/001117Receptors for tumor necrosis factors [TNF], e.g. lymphotoxin receptor [LTR] or CD3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7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NGF-receptor/TNF-receptor superfamily, e.g. CD27, CD30, CD40, CD95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34Cells from the blood or the immune system
    • C12N5/0636T lymphocy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15Animal cells
    • A61K2039/5156Animal cells expressing foreign 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15Animal cells
    • A61K2039/5158Antigen-pulsed cells, e.g. T-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6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62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comprising only variable region components
    • C07K2317/622Single chain antibody (scFv)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01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localisation/targetting motif
    • C07K2319/03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a localisation/targetting motif containing a transmembrane se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33Fusion polypeptide fusions for targeting to specific cell types, e.g. tissue specific targeting, targeting of a bacterial subspec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510/00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細胞,其經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本發明亦揭露自經轉導細胞之培養物獲得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CAR-T細胞、產生CAR T細胞之方法及細胞庫。

Description

用於生產編碼CAR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細胞株
相關申請案
此申請案主張2021年10月26日申請之US 63/272061的優先權,該申請案之內容及要素出於所有目的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反轉錄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且特定言之(但非排他地)係關於CD30.CAR載體生產細胞株。
發明背景
嵌合抗原受體(CAR) T細胞之產生通常涉及使用反轉錄病毒自經歷治療之個體(自體T細胞)或自供體(同種異體T細胞)誘導T細胞以表現嵌合抗原受體。反轉錄病毒之產生通常涉及將編碼反轉錄病毒基因體之核酸轉染至生產細胞(有時稱為“輔助”細胞株或“封裝”細胞)中。已設計生產細胞以提供所有病毒蛋白質,但不包裝或傳輸編碼此等功能之RNA。藉由封裝細胞生產之反轉錄病毒載體可轉導細胞但無法進一步複製(亦即其並非複製勝任型反轉錄病毒(RCR)載體)。
當前進展之臨床試驗涉及使用表現靶向CD30之CAR的T細胞(在本文中稱為CD30.CAR T細胞)。此等T細胞當前使用獲自PG-13生產細胞之病毒上清液製備。然而,PG-13生產細胞來源於鼠類,且因此需要研發生產細胞株以用於長期穩定產生來源於人之CD30.CAR反轉錄病毒。
本發明已依據上述考慮因素來設計。
發明概要
在第一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經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的HEK293Vec-Galv細胞。
在第二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其自經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的HEK293Vec-Galv細胞之培養物獲得。
在第三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CD30.CAR-T細胞,其係使用自經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的HEK293Vec-Galv細胞之培養物獲得之反轉錄病毒上清液所產生。
在第四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a)自HEK293Vec-Galv細胞培養物獲得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其中HEK293Vec-Galv細胞已使用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的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b)使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任擇地PBMC,與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接觸;以及(c)使來自(b)之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擴展以獲得CD30.CAR-T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來自(a)之反轉錄病毒上清液在與(b)中之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接觸之前被稀釋。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至少被稀釋1:50倍。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c)中獲得之CD30.CAR-T細胞具有≤5之載體複本數(VCN)。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d)低溫儲存(c)中獲得之CD30.CAR-T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採集及洗滌在(c)中獲得之CD30.CAR-T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在IL-7及IL-15存在下擴增。
在第五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藉由根據本揭露內容之方法獲得之CD30.CAR-T細胞。
在第六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a)用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HEK293Vec-Galv細胞,(b)培養經轉導之HEK293Vec-Galv細胞,(c)自細胞培養物獲得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的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及(d)稀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HEK293Vec-Galv細胞被培養3天或更短時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至少被稀釋1:50倍。
在第七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藉由根據本揭露內容之方法獲得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
在一些實施例中,CAR包含HRS3 scFv。
在一些實施例中,CAR由SEQ ID NO: 37編碼。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載體衍生自γ反轉錄病毒屬。在一些實施例中,γ反轉錄病毒屬為長臂猿白血病病毒。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載體為pSFG_CD30-CAR。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之方法進一步包含在-80℃下儲存上清液之步驟。
在第八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用於產生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將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暴露於根據本揭露內容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來修飾免疫細胞以表現嵌合抗原受體(CAR)。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細胞為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或病毒特異性T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或病毒特異性T細胞對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EBV)具有特異性。
在第九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藉由根據本揭露內容之方法獲得的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其中載體複本數(VCN)≤5。
在第十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衍生自未罹患淋巴瘤之個體的細胞庫,其中該細胞庫中之細胞包含藉由本揭露內容之方法獲得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現將參考隨附圖式論述本發明之態樣及實施例。其他態樣及實施例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為顯而易知的。本文中提及之所有文獻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者已開發出能夠產生適用於製造嵌合抗原受體(CAR) T細胞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反轉錄病毒載體生產細胞。 嵌合抗原受體
CAR包含經由跨膜域連接至信號傳導域之抗原結合域。任擇之鉸鏈域或間隔域可在抗原結合域與跨膜域之間提供分離,且可充當可撓性連接子。當由細胞表現時,抗原結合域提供於胞外空間中,且信號傳導域在胞內中。
抗原結合域介導與CAR對其具有特異性之目標抗原之結合。CAR之抗原結合域可基於對CAR所靶向之抗原具有特異性之抗體的抗原結合區。舉例而言,CAR之抗原結合域可包含特異性結合至目標抗原之抗體之互補決定區(CDR)的胺基酸序列。CAR之抗原結合域可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特異性結合至目標抗原之抗體之輕鏈及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抗原結合域可以包含抗體之輕鏈及重鏈可變區胺基酸序列之序列的單鏈可變片段(scFv)形式提供。CAR之抗原結合域可基於諸如配位體:受體結合之其他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靶向抗原;舉例而言,靶向IL-13Rα2之CAR已使用基於IL-13之抗原結合域開發(參見例如Kahlon等人2004 Cancer Res 64(24): 9160-9166)。
跨膜域提供於CAR之抗原結合域與信號傳導域之間。跨膜域提供CAR向表現CAR之細胞之細胞膜之錨定,其中抗原結合域係在胞外空間中且信號傳導域係在細胞內部。CAR之跨膜域可衍生自細胞膜結合蛋白之跨膜區序列(例如CD28、CD8等)。
在本說明書通篇,『衍生自』參考多肽/域/胺基酸序列之多肽、域及胺基酸序列與參考多肽/域/胺基酸序列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60%、較佳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中之一者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衍生自』參考多肽/域/胺基酸序列之多肽、域及胺基酸序列較佳地保留參考多肽/域/胺基酸序列之功能及/或結構特性。
藉助於說明,衍生自CD28胞內域之胺基酸序列可包含與CD28胞內域,例如SEQ ID NO: 26中所示,具有60%、較佳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此外,衍生自CD28之胞內域之胺基酸序列較佳地保留SEQ ID NO: 26之胺基酸序列的功能特性,亦即活化CD28介導之信號傳導之能力。
既定多肽或其域之胺基酸序列可自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資料庫檢索,或由自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資料庫檢索之核酸序列決定。此類資料庫包括Genbank、EMBL及UniProt。
信號傳導域包含免疫細胞功能活化所需之胺基酸序列。CAR信號傳導域可包含提供以免疫受體酪胺酸為主之活化模體(ITAM)以用於表現CAR之細胞的磷酸化及活化的CD3-ζ之胞內域之胺基酸序列。包含其他含ITAM蛋白之序列之信號傳導域亦已用於CAR中,諸如包含FcγRI之含ITAM區的區域(Haynes等人, 2001 J Immunol 166(1):182-187)。包含衍生自CD3-ζ之胞內域之信號傳導域的CAR常常稱為第一代CAR。
CAR之信號傳導域通常亦包含共刺激性蛋白(例如CD28、4-1BB等)之信號傳導域以提供增強免疫細胞活化及效應功能所需之共刺激信號。具有包括額外共刺激性序列之信號傳導域之CAR常常稱為第二代CAR。在一些情況下,CAR經工程改造以提供不同胞內信號傳導路徑之共刺激。舉例而言,CD28共刺激優先活化磷脂醯肌醇3-激酶(P13K)路徑,而4-1BB共刺激經由TNF受體相關因子(TRAF)轉接蛋白來觸發信號傳導。因此,CAR之信號傳導域有時含有衍生自超過一種共刺激分子之信號傳導域之共刺激性序列。包含具有多個共刺激性序列之信號傳導域之CAR常常稱為第三代CAR。
任擇之鉸鏈域或間隔區可在抗原結合域與跨膜域之間提供分離,且可充當可撓性連接子。此類區可為或包含可例如衍生自IgG之CH1-CH2鉸鏈區的允許結合部分在不同方向定向之可撓性域。
經由工程改造以表現對特定目標抗原具有特異性之CAR,免疫細胞(通常為T細胞,以及諸如NK細胞之其他免疫細胞)可經導引以殺傷表現目標抗原之細胞。表現CAR之T細胞(CAR-T細胞)與其具有特異性之目標抗原結合觸發胞內信號傳導,且因此觸發T細胞活化。經活化CAR-T細胞經刺激以分裂且產生引起對表現目標抗原之細胞之殺傷的因子。 抗原結合域
「抗原結合域」係指能夠結合至目標抗原之區域。目標抗原可例如為肽/多肽、醣蛋白、脂蛋白、聚醣、醣脂、脂質或其片段。根據本揭露內容之抗原結合域可衍生自抗體/抗體片段(例如Fv、scFv、Fab、單鏈Fab (scFab)、針對目標抗原之單域抗體(例如VhH)等)或另一目標抗原結合分子(例如目標抗原結合肽或核酸適體、配位體或其他分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結合域包含能夠特異性結合至目標抗原之抗體之抗體重鏈可變區(VH)及抗體輕鏈可變區(VL)。在一些實施例中,能夠結合至目標抗原之區域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抗原結合肽/多肽,例如肽適體、硫氧還蛋白、單功能抗體、抗運載蛋白、孔尼茲域(Kunitz domain)、高親和性多聚體、打結素、菲諾體(fynomer)、阿曲體(atrimer)、錨蛋白重複蛋白(DARPin)、親和抗體、奈米抗體(亦即單域抗體(sdAb))、阿菲林(affilin)、犰狳重複蛋白(ArmRP)、OBody或纖維連接蛋白-綜述於例如Reverdatto等人, Curr Top Med Chem. 2015; 15(12): 1082-1101中,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亦參見例如Boersma等人, J Biol Chem (2011) 286:41273-85及Emanuel等人, Mabs (2011) 3:38-48)。
本揭露內容之抗原結合域一般包含能夠特異性結合至目標抗原之抗體之VH及VL。抗體一般包含六個互補決定區CDR;三個在重鏈可變區(VH)中:HC-CDR1、HC-CDR2及HC-CDR3,且三個在輕鏈可變區(VL)中:LC-CDR1、LC-CDR2及LC-CDR3。六個CDR共同界定抗體之互補位,其為結合至目標抗原之抗體的一部分。VH區及VL區在各CDR之任一側包含骨架區(FR),其向CDR提供骨架。自N端至C端,VH包含以下結構:N端-[HC-FR1]-[HC-CDR1]-[HC-FR2]-[HC-CDR2]-[HC-FR3]-[HC-CDR3]-[HC-FR4]-C端;且VL包含以下結構: N端-[LC-FR1]-[LC-CDR1]-[LC-FR2]-[LC-CDR2]-[LC-FR3]-[LC-CDR3]-[LC-FR4]-C端。
VH及VL序列可以任何合適型式提供,其限制條件為抗原結合域可連接至CAR之其他區域。結合本揭露內容之抗原結合域涵蓋之型式包括描述於Carter, Nat. Rev. Immunol (2006), 6: 343-357中之型式,諸如scFv、dsFV、(scFv) 2雙功能抗體、三功能抗體、四功能抗體、Fab、微型抗體及F(ab) 2型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結合域包含能夠結合至目標抗原之抗體/抗體片段之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結合域包含能夠結合至目標抗原之抗體/抗體片段之VH區及VL區。包含抗體之VH及VL之部分亦可在本文中稱為可變片段(Fv)。VH及VL可提供於同一多肽鏈上,且經由連接子序列連結;此類部分稱為單鏈可變片段(scFv)。適用於製備scFv之連接子序列為技術人員已知,且可包含絲胺酸及甘胺酸殘基。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結合域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能夠結合至目標抗原之Fv。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結合域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能夠結合至目標抗原之scFv。
在本揭露內容之態樣及實施例中,目標抗原為CD30。因此,在本揭露內容之一些態樣及實施例中,抗原結合域為CD30結合域。
CD30 (亦稱為TNFRSF8)為藉由UniProt: P28908識別之蛋白質。CD30為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之單次I型跨膜醣蛋白。CD30結構及功能描述於例如van der Weyden等人, Blood Cancer Journal (2017) 7: e603以及Muta及Podack Immunol. Res. (2013) 57(1-3):151-8中,該等文獻二者均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由人TNFRSF8基因編碼之mRNA之替代剪接產生三種同功異型物:同功異型物1 (『長』同功異型物;UniProt: P28908-1,v1;SEQ ID NO: 1);同功異型物2 (『細胞質』、『短』或『C30V』同功異型物,UniProt: P28908-2;SEQ ID NO: 2),其中對應於SEQ ID NO: 1之位置1至463之胺基酸序列缺失;及同功異型物3 (UniProt: P28908-3;SEQ ID NO: 3),其中對應於SEQ ID NO: 1之位置1至111及位置446之胺基酸序列缺失。SEQ ID NO: 1之N端18個胺基酸形成信號肽(SEQ ID NO: 4)、接著為367個胺基酸胞外域(SEQ ID NO: 1之位置19至385,示於SEQ ID NO: 5中)、21個胺基酸跨膜域(SEQ ID NO: 1之位置386至406,示於SEQ ID NO: 6中)及189個胺基酸細胞質域(SEQ ID NO: 1之位置407至595,示於SEQ ID NO: 7中)。
在本說明書中,「CD30」係指來自任何物種之CD30且包括來自任何物種之CD30同功異型物、片段、變異體或同源物。如本文所使用,參考蛋白之「片段」、「變異體」或「同源物」可任擇地經表徵為與參考蛋白(例如參考同功異型物)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60%、較佳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中之一者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蛋白之片段、變異體、同功異型物及同源物之特徵可在於能夠執行參考蛋白所執行之功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係來自哺乳動物(例如靈長類動物(恆河猴、獼猴或人)及/或嚙齒動物(例如大鼠或鼠類) CD30)。在較佳實施例中,CD30為人CD30。同功異型物、片段、變異體或同源物可任擇地表徵為與來自既定物種(例如人)之不成熟或成熟CD30同功異型物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70%、較佳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胺基酸序列一致性。CD30之片段可具有10、20、30、40、50、100、200、300、400、500或590個胺基酸中之一者的最小長度且可具有10、20、30、40、50、100、200、300、400、500或595個胺基酸中之一者的最大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1、2或3具有至少70%,較佳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中之一者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5具有至少70%,較佳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中之一者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之片段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5或19具有至少70%,較佳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中之一者之胺基酸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本揭露內容之CAR之CD30結合域較佳地展現與CD30或其片段之特異性結合。本揭露內容之CAR之CD30結合域較佳地展現與CD30之胞外域之特異性結合。CD30結合域可衍生自抗CD30抗體或例如CD30結合肽或CD30結合小分子之其他CD30結合劑。
CD30結合域可衍生自抗CD30抗體之抗原結合部分。
抗CD30抗體包括HRS3及HRS4 (描述於例如Hombach等人, Scand J Immunol (1998) 48(5):497-501中)、HRS3衍生物(描述於Schlapschy等人, Prote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election (2004) 17(12): 847-860中)、BerH2 (MBL國際目錄號K0145-3,RRID:AB_590975)、SGN-30 (亦稱為cAC10,描述於例如Forero-Torres等人, Br J Haematol (2009) 146:171-9中)、MDX-060 (描述於例如Ansell等人, J Clin Oncol (2007) 25:2764-9中;亦稱為5F11、伊妥木單抗(iratumumab))及MDX-1401 (描述於例如Cardarelli等人, Clin Cancer Res. (2009) 15(10):3376-83中)以及抗CD30抗體(描述於WO 2020/068764 A1、WO 2003/059282 A2、WO 2006/089232 A2、WO 2007/084672 A2、WO 2007/044616 A2、WO 2005/001038 A2、US 2007/166309 A1、US 2007/258987 A1、WO 2004/010957 A2及US 2005/009769 A1)。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之CD30結合域包含抗CD30抗體之CDR。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之CD30結合域包含抗CD30抗體之VH區及VL區。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之CD30結合域包含有包含抗CD30抗體之VH區及VL區之scFv。
有若干不同慣例來定義抗體CDR及FR,諸如Kabat等人,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 第5版. 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1991), Chothia等人, J. Mol. Biol. 196:901-917 (1987)中描述之彼等,及VBASE2,如Retter等人, Nucl. Acids Res. (2005) 33 (增刊1): D671-D674中所描述。本文所述之抗體之VH區及VL區的CDR及FR根據VBASE2定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之抗原結合域包含: 併有以下CDR之VH: 具有SEQ ID NO: 8之胺基酸序列之HC-CDR1 具有SEQ ID NO: 9之胺基酸序列之HC-CDR2 具有SEQ ID NO: 10之胺基酸序列之HC-CDR3, 或其變異體,其中HC-CDR1、HC-CDR2或HC-CDR3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或二或三個胺基酸經另一個胺基酸取代; 及 併有以下CDR之VL: 具有SEQ ID NO: 11之胺基酸序列之LC-CDR1 具有SEQ ID NO: 12之胺基酸序列之LC-CDR2 具有SEQ ID NO: 13之胺基酸序列之LC-CDR3, 或其變異體,其中LC-CDR1、LC-CDR2或LC-CDR3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或二或三個胺基酸經另一個胺基酸取代。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原結合域包含: 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之VH:與SEQ ID NO: 14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例如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之胺基酸序列; 以及 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之VL:與SEQ ID NO: 15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例如至少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結合域可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包含如本文所描述之VH序列及VL序列之單鏈可變片段(scFv)。VH序列與VL序列可共價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VH序列及VL序列係藉由例如如本文所描述之可撓性連接子序列之可撓性連接子序列連接。可撓性連接子序列可連結至VH序列及VL序列之末端,藉此連接VH序列與VL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VH與VL係經由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之連接子序列連結:SEQ ID NO: 16或SEQ ID NO: 17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結合域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18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結合域能夠例如在CD30之胞外域中結合至CD30。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結合域能夠結合至例如在示於SEQ ID NO: 19中之根據SEQ ID NO: 1編號之人CD30之胺基酸位置185-335的區內的由抗體HRS3結合之CD30之抗原決定基(Schlapschy等人, Protei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election (2004) 17(12): 847-860,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跨膜域
本揭露內容之CAR包含跨膜域。跨膜域係指由在例如細胞膜之生物膜中熱力學上穩定之胺基酸序列形成之任何三維結構。結合本揭露內容,跨膜域可為跨越表現CAR之細胞之細胞膜的胺基酸序列。
跨膜域可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形成疏水性α螺旋狀體或β-筒狀體之胺基酸序列。本揭露內容之CAR之跨膜域之胺基酸序列可為或可衍生自包含跨膜域之蛋白質的跨膜域之胺基酸序列。跨膜域記錄於諸如GenBank、UniProt、Swiss-Prot、TrEMBL、蛋白質資訊資源(Protein Information Resource)、蛋白質資料庫(Protein Data Bank)、Ensembl及InterPro之資料庫中,及/或可例如使用諸如TMHMM (Krogh等人, 2001 J Mol Biol 305: 567-580)之胺基酸序列分析工具加以識別/預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之CAR之跨膜域之胺基酸序列可為或可衍生自在細胞表面處經表現之蛋白質的跨膜域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細胞表面處表現之蛋白質為受體或配位體,例如免疫受體或配位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跨膜域之胺基酸序列可為或可衍生自以下中之一者之跨膜域之胺基酸序列:ICOS、ICOSL、CD86、CTLA-4、CD28、CD80、I類MHC α、II類MHC α、II類MHC β、CD3ε、CD3δ、CD3γ、CD3-ζ、TCRα TCRβ、CD4、CD8α、CD8β、CD40、CD40L、PD-1、PD-L1、PD-L2、4-1BB、4-1BBL、OX40、OX40L、GITR、GITRL、TIM-3、半乳糖凝集素9、LAG3、CD27、CD70、LIGHT、HVEM、TIM-4、TIM-1、ICAM1、LFA-1、LFA-3、CD2、BTLA、CD160、LILRB4、LILRB2、VTCN1、CD2、CD48、2B4、SLAM、CD30、CD30L、DR3、TL1A、CD226、CD155、CD112及CD276。在一些實施例中,跨膜域為或衍生自CD28、CD3-ζ、CD8α、CD8β或CD4之跨膜域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跨膜域為或衍生自CD28之跨膜域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跨膜域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0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跨膜域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跨膜域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信號傳導域
本揭露內容之嵌合抗原受體包含信號傳導域。信號傳導域提供序列以在表現CAR之細胞中引發胞內信號傳導。 含ITAM 序列
信號傳導域包含含ITAM序列。含ITAM序列包含一或多個以免疫受體酪胺酸為主之活化模體(ITAM)。ITAM包含胺基酸序列YXXL/I (SEQ ID NO: 23),其中「X」指代任何胺基酸。在含ITAM蛋白中,根據SEQ ID NO: 23之序列常常間隔6至8個胺基酸:YXXL/I(X) 6-8YXXL/I (SEQ ID NO: 24)。當藉由酪胺酸激酶將磷酸酯基團添加至ITAM之酪胺酸殘基中時,信號傳導級聯在細胞內引發。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根據SEQ ID NO: 23或SEQ ID NO: 24之胺基酸序列之一或多個複本。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根據SEQ ID NO: 23之胺基酸序列之至少1、2、3、4、5或6個複本。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根據SEQ ID NO: 24之胺基酸序列之至少1、2或3個複本。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為或衍生自具有含ITAM胺基酸序列之蛋白質之含ITAM序列之胺基酸序列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為或衍生自CD3-ζ、FcγRI、CD3ε、CD3δ、CD3γ、CD79α、CD79β、FcγRIIA、FcγRIIC、FcγRIIIA、FcγRIV或DAP12中之一者之胞內域之胺基酸序列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為或衍生自CD3-ζ之胞內域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胺基酸序列,該胺基酸序列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5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共刺激性序列
信號傳導域可另外包含一或多個共刺激性序列。共刺激性序列為向本揭露內容之表現CAR之細胞提供共刺激之胺基酸序列。共刺激促進表現CAR之細胞在結合至目標抗原時之增殖及存活,且亦可促進藉由表現CAR之細胞進行之細胞介素產生、分化、細胞毒性功能及記憶形成。T細胞共刺激之分子機制綜述於Chen及Flies, (2013) Nat Rev Immunol 13(4):227-242中。
共刺激性序列可為或可衍生自共刺激性蛋白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共刺激性序列為作為或衍生自共刺激性蛋白之胞內域之胺基酸序列的胺基酸序列。
在CAR與目標抗原結合時,共刺激性序列向表現CAR之細胞提供應在由產生共刺激性序列之共刺激性蛋白之同源配位體接合時由共刺激性蛋白提供之種類的共刺激。舉例而言,在包含有包含衍生自CD28之共刺激性序列之信號傳導域的CAR情況下,與目標抗原之結合在表現CAR之細胞中觸發應藉由CD80及/或CD86與CD28之結合觸發之種類的信號傳導。因此,共刺激性序列能夠遞送產生共刺激性序列之共刺激性蛋白之共刺激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共刺激性蛋白可為B7-CD28超家族之成員(例如CD28、ICOS)或TNF受體超家族之成員(例如4-1BB、OX40、CD27、DR3、GITR、CD30、HVEM)。在一些實施例中,共刺激性序列為或衍生自CD28、4-1BB、ICOS、CD27、OX40、HVEM、CD2、SLAM、TIM-1、CD30、GITR、DR3、CD226及LIGHT中之一者之胞內域。在一些實施例中,共刺激性序列為或衍生自CD28之胞內域。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超過一個非重疊共刺激性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1、2、3、4、5或6個共刺激性序列。多個共刺激性序列可以串聯方式提供。
既定胺基酸序列是否能夠引發由既定共刺激性蛋白介導之信號傳導可例如藉由分析由共刺激性蛋白介導之信號傳導的關聯(例如表現/活性由於由共刺激性蛋白介導之信號傳導而經上調或下調之因子的表現/活性)來加以研究。
共刺激性蛋白經由若干轉導路徑上調促進細胞生長、效應功能及存活之基因之表現。舉例而言,CD28及ICOS經由磷脂醯肌醇3激酶(PI3K)及AKT進行信號傳導以經由NF-κB、mTOR、NFAT及AP1/2上調促進細胞生長、效應功能及存活之基因的表現。CD28亦經由CDC42/RAC1活化AP1/2且經由RAS活化ERK1/2,且ICOS活化CMAF。4-1BB、OX40及CD27募集TNF受體相關因子(TRAF)且經由MAPK路徑以及經由PI3K進行信號傳導。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為或衍生自CD28之共刺激性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共刺激性序列,該共刺激性序列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6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Kofler等人Mol. Ther. (2011) 19: 760-767描述變異CD28胞內域,其中lck激酶結合位點經突變以便減少對CAR接合時IL-2產生之誘導,以便使對CAR-T細胞活性之調節性T細胞介導之抑制降至最低。變異CD28胞內域之胺基酸序列示於SEQ ID NO: 27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共刺激性序列,該共刺激性序列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7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8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傳導域包含為或衍生自4-1BB之共刺激性序列。 鉸鏈區
CAR可進一步包含鉸鏈區。鉸鏈區可提供於抗原結合域與跨膜域之間。鉸鏈區亦可稱為間隔區。鉸鏈區為向CAR之抗原結合域與跨膜域提供可撓性鍵聯之胺基酸序列。
已顯示鉸鏈區之存在、不存在及長度影響CAR功能(綜述於例如Dotti等人, Immunol Rev (2014) 257(1)中,同前文獻)。
在一些實施例中,CAR包含: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之鉸鏈區:為或衍生自人IgG1之CH1-CH2鉸鏈區之胺基酸序列;衍生自CD8α之鉸鏈區,例如如WO 2012/031744 A1中所描述;或衍生自CD28之鉸鏈區,例如如WO 2011/041093 A1中所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CAR包含衍生自人IgG1之CH1-CH2鉸鏈區之鉸鏈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區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9或30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CAR包含衍生自人IgG4之CH1-CH2鉸鏈區之鉸鏈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CAR包含鉸鏈區,該鉸鏈區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為或衍生自人IgG1之CH2-CH3區(亦即Fc區)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區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31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Hombach等人, Gene Therapy (2010) 17:1206-1213描述用於減少諸如單核球及NK細胞之表現FcγR之細胞之活化的變異CH2-CH3區。變異CH2-CH3區之胺基酸序列示於SEQ ID NO: 32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區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32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區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為或衍生自人IgG1之CH1-CH2鉸鏈區之胺基酸序列,及為或衍生自人IgG1之CH2-CH3區(亦即Fc區)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區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33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額外序列 信號肽
CAR可另外包含信號肽(亦稱為前導序列或信號序列)。信號肽通常由5-30個疏水性胺基酸之序列組成,其形成單一α螺旋。分泌蛋白及在細胞表面表現之蛋白質通常包含信號肽。用於許多蛋白質之信號肽為已知的,且記錄於諸如GenBank、UniProt及Ensembl之資料庫中,及/或可例如使用諸如SignalP (Petersen等人, 2011 Nature Methods 8: 785-786)或Signal-BLAST (Frank及Sippl, 2008 Bioinformatics 24: 2172-2176)之胺基酸序列分析工具加以識別/預測。
信號肽可存在於CAR之N端處,且可存在於新合成之CAR中。信號肽提供CAR向細胞表面之有效運輸。信號肽係藉由裂解來移除,且因此不包含於由細胞表面表現之成熟CAR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肽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34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連接子序列及另外之功能性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CAR在不同區域(亦即抗原結合域、鉸鏈區、跨膜域、信號傳導域)之間包含一或多個連接子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CAR在區域之子序列之間(例如在抗原結合域之VH與VL之間)包含一或多個連接子序列。
連接子序列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且描述於例如Chen等人, Adv Drug Deliv Rev (2013) 65(10): 1357-1369中,其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序列可為可撓性連接子序列。可撓性連接子序列允許由連接子序列連接之胺基酸序列的相對移動。可撓性連接子為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且在Chen等人, Adv Drug Deliv Rev (2013) 65(10): 1357-1369中鑑別若干可撓性連接子。可撓性連接子序列常常包含高比例之甘胺酸及/或絲胺酸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序列包含至少一個甘胺酸殘基及/或至少一個絲胺酸殘基。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序列由甘胺酸及絲胺酸殘基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序列具有1-2、1-3、1-4、1-5、1-10、1-20、1-30、1-40或1-50個胺基酸之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序列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示於SEQ ID NO: 16中之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子序列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SEQ ID NO: 16中所示之胺基酸序列之1、2、3、4或5個串聯複本。
CAR可另外包含另外之胺基酸或胺基酸序列。舉例而言,抗原結合分子及多肽可包含一或多個胺基酸序列以促進表現、摺疊、運輸、加工、純化或偵測。舉例而言,CAR可任擇地在N端或C端處包含編碼His (例如6XHis)、Myc、GST、MBP、FLAG、HA、E或生物素標記物之序列。在一些實施例中,CAR包含例如螢光標記、發光標記、免疫可偵測標記、放射標記、化學標記、核酸標記或酶標記之可偵測部分。 特定例示性CAR
在本揭露內容之一些實施例中,CAR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 抗原結合域,其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18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鉸鏈區,其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33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之胺基酸序列; 跨膜域,其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0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以及 信號傳導域,其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28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本揭露內容之一些實施例中,CAR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35或36之胺基酸序列具有至少60%、65%、70%、75%、80%、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或100%序列一致性的胺基酸序列。
在一些實施例中,CAR係選自以下中所描述之CD30特異性CAR之實施例:Hombach等人 .Cancer Res. (1998) 58(6):1116-9、Hombach等人 .Gene Therapy (2000) 7:1067-1075、Hombach等人 .J Immunother. (1999) 22(6):473-80、Hombach等人 .Cancer Res. (2001) 61:1976-1982、Hombach等人 .J Immunol (2001) 167:6123-6131、Savoldo等人 .Blood (2007) 110(7):2620-30、Koehler等人 .Cancer Res. (2007) 67(5):2265-2273、Di Stasi等人 .Blood (2009) 113(25):6392-402、Hombach等人 .Gene Therapy (2010) 17:1206-1213、Chmielewski等人 .Gene Therapy (2011) 18:62-72、Kofler等人 .Mol. Ther. (2011) 19(4):760-767、Gilham, Abken及Pule. Trends in Mol. Med. (2012) 18(7):377-384、Chmielewski等人 .Gene Therapy (2013) 20:177-186、Hombach等人 .Mol. Ther. (2016) 24(8):1423-1434、Ramos等人 .J. Clin. Invest. (2017) 127(9):3462-3471、WO 2015/028444 A1或WO 2016/008973 A1,其皆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使用HEK293Vec-Galv 細胞產生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 HEK293 細胞
人胚胎腎293細胞(HEK293細胞),亦稱為HEK 293、HEK-293、293細胞或HEK細胞,為衍生自在組織培養物中生長之人胚胎腎細胞之永生化細胞。HEK293細胞由於其高轉染效率及產生高位準蛋白質或病毒之能力而尤其適用於產生外源性蛋白質或病毒。
HEK293細胞或其衍生物(諸如HEK293Vec-RD114及HEK293Vec-Galv細胞)可用作封裝細胞株。封裝細胞株通常穩定表現載體(包括gag、pol及env基因)之衣殼生產及病毒粒子成熟所需的病毒蛋白。gag基因編碼結構前驅蛋白,pol基因編碼聚合酶(反轉錄酶),且env基因編碼包膜蛋白。
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碼感興趣之基因之質體可經轉染至封裝細胞株中,其在細胞培養之後導致產生含有感興趣之基因之病毒粒子。在其他態樣中,封裝細胞株可經包含感興趣之基因之病毒載體轉導,此導致穩定產生包含感興趣之基因之病毒粒子,因此產生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所得病毒粒子接著可用於轉導其他細胞類型,諸如T細胞。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封裝細胞株(諸如HEK293Vec-RD114)可經編碼感興趣之基因之質體轉染,且所得病毒粒子可用於轉導第二封裝細胞株(諸如HEK293Vec-Galv),由此產生穩定產生病毒粒子之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由第二封裝細胞株或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產生之病毒粒子可用於轉導其他細胞類型,諸如T細胞。
在其他實施例中,編碼感興趣之基因之質體可與編碼一或多種病毒蛋白之質體一起共轉染至封裝細胞株中以便產生病毒粒子。 反轉錄病毒
在一些態樣中,由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產生之病毒粒子為反轉錄病毒載體或反轉錄病毒。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為γ(γ)-反轉錄病毒。γ-反轉錄病毒為具有單股RNA基因體之反轉錄病毒科之一部分,其中實例為鼠類白血病病毒、貓白血病病毒及長臂猿白血病病毒。γ-反轉錄病毒高效地整合至宿主基因體中且因此其適用於建立穩定表現之細胞株。
因此,在一些態樣中,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為反轉錄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為γ-反轉錄病毒(γ反轉錄病毒)生產細胞株。 HEK293Vec-Galv 細胞
根據本發明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生產細胞可為HEK293Vec-Galv細胞。適宜地,HEK293Vec-Galv細胞產生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清液包含編碼CAR之核酸、編碼CAR之載體、包含CAR之反轉錄病毒載體或包含編碼CAR之核酸之病毒。在較佳實施例中,CAR-T細胞為CD30.CAR-T細胞。較佳地,CD30.CAR由根據SEQ ID NO: 37之核酸編碼。
應瞭解,在細胞於本文中以單數形式提及(亦即「一/該」細胞)之情況下,亦涵蓋多個細胞/此類細胞之群體。
HEK293Vec-Galv細胞衍生自人胚胎腎293細胞(HEK293細胞)。HEK293Vec-Galv生產反轉錄病毒載體,其藉由長臂猿白血病病毒包膜蛋白假模式化。
在一些態樣中,HEK293Vec-Galv細胞經編碼反轉錄病毒之質體轉染。在其他情況下,HEK293Vec-Galv細胞已經編碼反轉錄病毒之質體轉染。
在一些態樣中,HEK293Vec-Galv細胞經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在其他情況下,HEK293Vec-Galv細胞已經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應瞭解,術語「反轉錄病毒」亦可用於描述反轉錄病毒載體。 免疫細胞
本揭露內容係關於免疫細胞,尤其經修飾以表現嵌合抗原受體(CAR)之免疫細胞。應瞭解,在細胞於本文中以單數形式提及(亦即「一/該」細胞)之情況下,亦涵蓋多個細胞/此類細胞之群體。
免疫細胞可為例如嗜中性球、嗜酸性球、嗜鹼性球、樹突狀細胞、淋巴球或單核球之造血起源之細胞。淋巴球可為例如T細胞、B細胞、NK細胞、NKT細胞或先天性淋巴樣細胞(ILC)或其前驅體。免疫細胞可表現例如CD3多肽(例如CD3γ、CD3ε、CD3ζ或CD3δ)、TCR多肽(TCRα或TCRβ)、CD27、CD28、CD4或CD8。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細胞為例如CD3+ T細胞之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CD4+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CD8+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T輔助細胞(TH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細胞毒性T細胞(例如細胞毒性T淋巴球(CTL))。
適用於本文所述之方法的免疫細胞可自任何適合來源獲得。來源可為動物或人。來源可為非人哺乳動物,但更佳為人。來源可為任何性別。來源可為待用過繼性細胞療法治療之患者(自體性細胞)。由此,來源可能已經診斷患有需要治療之疾病/病況,可能疑似患有此類疾病/病況,或可能處於發展/感染此類疾病/病況之風險下。在一些情況下,來源為與待治療之患者不同的個體(同種異體細胞)。在此類情況下,來源通常為健康個體,或尚未已知罹患疾病/病況或處於發展/感染此類疾病/病況之風險下的個體。 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
本揭露內容之一態樣係關於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詳言之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EBV)特異性免疫細胞。應瞭解,在細胞於本文中以單數形式提及(亦即「一/該」細胞)之情況下,亦涵蓋多個細胞/此類細胞之群體。
如本文所使用之「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係指對病毒具有特異性之免疫細胞。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表現/包含能夠識別病毒抗原之肽(例如當由MHC分子呈現時)的受體(較佳地,T細胞受體)。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可由於編碼此類抗原受體之內源性核酸之表現或由於已經工程改造以表現此類受體而表現/包含此類受體。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較佳地表現/包含對病毒抗原之肽具有特異性之TCR。
免疫細胞可為例如嗜中性球、嗜酸性球、嗜鹼性球、樹突狀細胞、淋巴球或單核球之造血起源之細胞。淋巴球可為例如T細胞、B細胞、NK細胞、NKT細胞或先天性淋巴樣細胞(ILC)或其前驅體。免疫細胞可表現例如CD3多肽(例如CD3γ、CD3ε、CD3ζ或CD3δ)、TCR多肽(TCRα或TCRβ)、CD27、CD28、CD4或CD8。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細胞為例如CD3+ T細胞之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CD4+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CD8+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T輔助細胞(TH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細胞毒性T細胞(例如細胞毒性T淋巴球(CTL))。
病毒特異性T細胞可展現響應於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病毒抗原或響應於包含/表現病毒/抗原之細胞的T細胞的某些功能特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特性為與例如細胞毒性T細胞之效應T細胞相關之功能特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特異性T細胞可展現以下特性中之一或多者:對包含/表現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病毒/病毒抗原之細胞具有細胞毒性;響應於用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病毒/病毒抗原進行之刺激或響應於向包含/表現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病毒/病毒抗原之細胞之暴露的增殖、IFNγ表現、CD107a表現、IL-2表現、TNFα表現、穿孔蛋白表現、顆粒酶表現、顆粒溶素表現及/或FAS配位體(FASL)表現。
病毒特異性T細胞表現/包含當由適當MHC分子呈現時能夠識別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病毒抗原之肽的TCR。病毒特異性T細胞可為CD4+ T細胞及/或CD8+ T細胞。
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病毒可為任何病毒。舉例而言,病毒可為dsDNA病毒(例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ssRNA病毒(例如小病毒)、dsRNA病毒(例如里奧病毒(reovirus))、(+)ssRNA病毒(例如小核糖核酸病毒、披衣病毒)、(-)ssRNA病毒(例如正黏液病毒、棒狀病毒)、ssRNA-RT病毒(例如反轉錄病毒)或dsDNA-RT病毒(例如嗜肝DNA病毒(hepadnavirus))。特定言之,本揭露內容涵蓋以下之病毒:腺病毒科、疱疹病毒科、乳頭狀瘤病毒科、多瘤病毒科、痘病毒科、嗜肝DNA病毒科、小病毒科、星狀病毒科、杯狀病毒科、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冠狀病毒科、黃病毒科、披衣病毒科、肝炎病毒科、反轉錄病毒科、正黏液病毒科、沙粒狀病毒科、布尼亞病毒科(bunyaviridae)、絲狀病毒科、副黏液病毒科、棒狀病毒科及里奧病毒科。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係選自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腺病毒、1型單純疱疹病毒、2型單純疱疹病毒、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人巨細胞病毒、8型人疱疹病毒、人乳頭狀瘤病毒、BK病毒、JC病毒、天花、B型肝炎病毒、小病毒B19、人星狀病毒、諾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A型肝炎病毒、脊髓灰白質炎病毒、鼻病毒、重度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毒、C型肝炎病毒、黃熱病病毒、登革熱病毒(dengue virus)、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TBE病毒、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E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乏病毒、流感病毒、拉沙病毒(lassa virus)、克里米亞剛果(Crimean-Congo)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Hantaan virus)、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呼吸道融合細胞病毒、狂犬病病毒、D型肝炎病毒、輪狀病毒、環狀病毒、科羅拉多壁蝨熱病毒(coltivirus)及班納病毒(banna virus)。
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係選自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EBV)、腺病毒、巨細胞病毒(CMV)、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流感病毒、麻疹病毒、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乏病毒(HIV)、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CMV)或單純疱疹病毒(HSV)。
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可對例如選自以下之病毒之肽/多肽具有特異性: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EBV)、腺病毒、巨細胞病毒(CMV)、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流感病毒、麻疹病毒、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乏病毒(HIV)、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CMV)或單純疱疹病毒(HSV)。
對病毒之抗原具有特異性之T細胞在本文中可被稱作病毒特異性T細胞(VST)。對特定病毒之抗原具有特異性之T細胞可描述為對相關病毒具有特異性;舉例而言,對EBV之抗原具有特異性之T細胞可稱為EBV特異性T細胞或「EBVST」。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為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特異性T細胞(EBVST)、腺病毒特異性T細胞(AdVST)、巨細胞病毒特異性T細胞(CMVST)、人乳頭狀瘤病毒(HPVST)、流感病毒特異性T細胞、麻疹病毒特異性T細胞、B型肝炎病毒特異性T細胞(HBVST)、C型肝炎病毒特異性T細胞(HCVST)、人免疫缺乏病毒特異性T細胞(HIVST)、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特異性T細胞(LCMVST)或單純疱疹病毒特異性T細胞(HSVST)。
在一些較佳實施例中,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對EBV抗原之肽/多肽具有特異性。在較佳實施例中,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為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特異性T細胞(EBVST)。
EBV病毒學描述於例如Stanfield及Luftiq, F1000Res. (2017) 6:386及Odumade等人, Clin Microbiol Rev (2011) 24(1):193-209中,該等文獻二者均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EBV經由病毒蛋白BMFR2與β1整合素之結合及病毒蛋白gH/gL與整合素avβ6及avβ8之結合來感染上皮細胞。EBV經由病毒醣蛋白gp350與CD21及/或CD35之相互作用、接著為病毒gp42與II類MHC之相互作用來感染B細胞。此等相互作用觸發病毒外膜與細胞膜之融合,從而使病毒進入細胞中。一旦進入,則病毒蛋白殼溶解且病毒基因體經轉運至核。
EBV具有二個複製模式;潛伏及溶解。潛伏循環不引起病毒粒子產生,且可在適當位置發生在B細胞及上皮細胞中。EBV基因體環形DNA作為游離基因體駐存於細胞核中且經宿主細胞之DNA聚合酶複製。在潛伏期,僅一部分EBV之基因在三種不同之稱為潛伏程式之模式中之一者中經表現,從而產生不同組之病毒蛋白及RNA。潛伏循環描述於例如Amon及Farrell,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2004) 15(3): 149-56中,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EBNA1蛋白及非編碼RNA EBER在潛伏程式I-III中之各者中經表現。潛伏程式II及III進一步涉及EBNALP、LMP1、LMP2A及LMP2B蛋白之表現,且潛伏程式III進一步涉及EBNA2、EBNA3A、EBNA3B及EBNA3C之表現。
EBNA1為多功能的,且在基因調節、染色體外複製及經由病毒啟動子之正及負調節進行之EBV游離型基因體維持中發揮作用(Duellman等人, J Gen Virol. (2009); 90(Pt 9): 2251-2259)。EBNA2參與潛伏病毒轉錄之調節且促進感染EBV之細胞之永生化(Kempkes及Ling, 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2015) 391:35-59)。EBNA-LP為天然B細胞之轉型所需,且募集轉錄因子以用於病毒複製(Szymula等人, PLoS Pathog. (2018);14(2):e1006890)。EBNA3A、EBNA3B及EBNA3C與RBPJ相互作用以影響基因表現,從而促進經感染細胞之存活及生長(Wang等人, J Virol. (2016) 90(6):2906-2919)。LMP1調節參與B細胞活化之基因之表現(Chang等人, J. Biomed. Sci. (2003) 10(5): 490-504)。LMP2A及LMP2B藉由模擬經活化B細胞受體來抑制正常B細胞信號轉導(Portis及Longnecker, Oncogene (2004) 23(53): 8619-8628)。EBER與宿主細胞蛋白形成核糖核蛋白複合物,且經提議在細胞轉型中發揮作用。
潛伏循環可根據潛伏程式I至III中之任一者在B細胞中發展,且通常自III發展至II發展至I。在感染靜止原生B細胞時,EBV進入潛伏程式III。潛伏III基因之表現活化B細胞,該B細胞變成增殖性母細胞。隨後,EBV通常藉由將表現限於子組基因,從而引起母細胞與記憶B細胞之分化來發展至潛伏II。基因表現之進一步限制使EBV進入潛伏I。當記憶B細胞分裂時,EBNA1表現允許EBV複製。在上皮細胞中,僅存在潛伏II。
在初次感染中,EBV在口咽上皮細胞中複製且在B淋巴球中建立潛伏III、II及I感染。B淋巴球之EBV潛伏感染為病毒續存、於上皮細胞中之後續複製及感染性病毒於唾液中之釋放所需。B淋巴球之EBV潛伏III及II感染、口腔上皮細胞之潛伏II感染及NK細胞或T細胞之潛伏II感染可能會導致由均一EBV基因體存在及基因表現標記之惡性疾病。
B細胞中之潛伏EBV可經再活化以切換成溶解複製。溶解循環引起感染性病毒粒子產生且可在適當位置發生在B細胞及上皮細胞中,且例如由Kenney在Arvin等人, Human Herpesviruses: Biology, Therapy and Immunoprophylax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之第25章中綜述,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溶解複製需要EBV基因體為線性的。潛伏EBV基因體為游離型的,且因此其必須經線性化以用於溶解再活化。在B細胞中,溶解複製通常僅在自潛伏再活化之後發生。
諸如BZFL1及BRLF1之立即早期溶解基因產物充當轉活化因子,從而增強其自身表現及後續溶解循環基因之表現。
早期溶解基因產物在病毒複製(例如EBV DNA聚合酶催化組分BALF5;DNA聚合酶進行性因子BMRF1、DNA結合蛋白BALF2、解螺旋酶BBLF4、引子酶BSLF1及導引酶相關蛋白BBLF2/3)及去氧核苷酸代謝(例如胸苷激酶BXLF1、dUTP焦磷酸酶BORF2)中發揮作用。其他早期溶解基因產物起轉錄因子作用(例如BMRF1、BRRF1),在RNA穩定性及加工中發揮作用(例如BMLF1),或參與免疫逃避(例如抑制細胞凋亡之BHRF1)。
晚期溶解基因產物傳統上經分類為在病毒複製開始之後表現之溶解基因產物。其一般編碼諸如核衣殼蛋白之病毒粒子之結構性組分以及介導EBV結合及融合之醣蛋白(例如gp350/220、gp85、gp42、gp25)。其他晚期溶解基因產物在免疫逃避中發揮作用;BCLF1編碼IL-10之病毒同源物,且BALF1編碼與抗細胞凋亡蛋白Bcl2具有同源性之蛋白質。
如本文所使用之「EBV特異性免疫細胞」係指對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EBV)具有特異性之免疫細胞。EBV特異性免疫細胞表現/包含能夠識別EBV抗原之肽(例如當由MHC分子呈現時)的受體(較佳地,T細胞受體)。EBV特異性免疫細胞較佳地表現/包含對由I類MHC呈現之EBV抗原之肽具有特異性之TCR。
在一些實施例中,EBV特異性免疫細胞為例如CD3+ T細胞之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CD4+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CD8+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T輔助細胞(TH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細胞毒性T細胞(例如細胞毒性T淋巴球(CTL))。
EBV特異性T細胞可展現響應於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EBV抗原或響應於包含/表現EBV之細胞(例如感染EBV之細胞)或相關EBV抗原的T細胞的某些功能特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特性為與例如細胞毒性T淋巴球(CTL)之效應T細胞相關之功能特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EBV特異性T細胞可展現以下特性中之一或多者:對包含/表現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EBV/EBV抗原之細胞具有細胞毒性;響應於用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EBV/EBV抗原進行之刺激或響應於向包含/表現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EBV/EBV抗原之細胞之暴露的增殖、IFNγ表現、CD107a表現、IL-2表現、TNFα表現、穿孔蛋白表現、顆粒酶表現、顆粒溶素表現及/或FAS配位體(FASL)表現。
EBV特異性T細胞較佳地表現/包含當由適當MHC分子呈現時能夠識別T細胞對其具有特異性之EBV抗原之肽的TCR。EBV特異性T細胞可為CD4+ T細胞及/或CD8+ T細胞。
對EBV具有特異性之免疫細胞可對例如本文所描述之EBV抗原之任何EBV抗原具有特異性。對EBV具有特異性之免疫細胞群體或包含多個對EBV具有特異性之免疫細胞之組成物可包含對一或多種EBV抗原具有特異性之免疫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EBV抗原為例如III型潛伏抗原(例如EBNA1、EBNA-LP、LMP1、LMP2A、LMP2B、BARF1、EBNA2、EBNA3A、EBNA3B或EBNA3C)、II型潛伏抗原(例如EBNA1、EBNA-LP、LMP1、LMP2A、LMP2B或BARF1)或I型潛伏抗原(例如EBNA1或BARF1)之EBV潛伏抗原。在一些實施例中,EBV抗原為例如立即早期溶解抗原(例如BZLF1、BRLF1或BMRF1)、早期溶解抗原(例如BMLF1、BMRF1、BXLF1、BALF1、BALF2、BARF1、BGLF5、BHRF1、BNLF2A、BNLF2B、BHLF1、BLLF2、BKRF4、BMRF2、FU或EBNA1-FUK)或晚期溶解抗原(例如BALF4、BILF1、BILF2、BNFR1、BVRF2、BALF3、BALF5、BDLF3或gp350)之EBV溶解抗原。 CD30.CAR 載體 核酸及載體
本揭露內容亦提供編碼本揭露內容之CAR的一種核酸或多種核酸。在一些實施例中,核酸例如自其他核酸純化或分離或為天然存在的生物材料。
亦提供一種載體或多種載體,其包含核酸或多種核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核酸例如自其他核酸純化或分離或為天然存在的生物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核酸包含DNA及/或RNA或由其組成。
核苷酸序列可含於載體,例如表現載體中。如本文所使用之「載體」為用作將外源核酸轉移至細胞中之載劑的核酸分子。載體可為用於在細胞中表現核酸之載體。此類載體可包括可操作地連接於編碼待表現序列之核苷酸序列的啟動子序列。載體亦可包括終止密碼子及表現強化子。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適合的載體、啟動子、強化子及終止密碼子可用於由根據本發明之載體表現肽或多肽。
術語「可操作地連接」可包括所選核酸序列及調節核酸序列(例如啟動子及/或強化子)以核酸序列表現受調節序列影響或控制(由此形成表現卡匣)之方式共價連接之情況。因此,若調節序列能夠影響核酸序列之轉錄,則調節序列可操作地連接於選定的核酸序列。所得轉錄物可隨後轉譯成所需肽/多肽。
適合之載體包括質體、二元載體、DNA載體、mRNA載體、病毒載體(例如γ反轉錄病毒載體(例如鼠類白血病病毒(MLV)衍生的載體)、慢病毒載體、腺病毒載體、腺相關病毒載體、痘瘡病毒載體及疱疹病毒載體)、基於轉位子之載體及人工染色體(例如酵母人工染色體),例如Maus等人, Annu Rev Immunol (2014) 32:189-225中所述,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在一些實施例中,病毒載體可為慢病毒、反轉錄病毒、腺病毒或單純疱疹病毒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慢病毒載體可為pELNS,或可衍生自pELNS。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可為編碼CRISPR/Cas9之載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可為真核載體,例如包含蛋白質在真核生物細胞中自載體表現所必需之元件的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可為哺乳動物載體,例如包含驅動蛋白質表現之巨細胞病毒(CMV)或SV40啟動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核酸編碼如本文所描述之CAR。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為多順反子(例如雙順反子、三順反子等);亦即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編碼具有多個蛋白質編碼區之mRNA。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為雙順反子。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包含編碼內部核糖體進入位點(IRES)之核酸。在一些實施例中,載體包含允許CAR自同一RNA轉錄物分別轉譯之核酸。
根據本發明之CAR的組成多肽可由多種核酸之不同核酸或由多種載體之不同載體編碼。
本揭露內容大體上係關於介導編碼CD30.CAR之核酸的基因轉移之反轉錄病毒。在一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反轉錄病毒載體,其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換言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當在封裝細胞中表現時導致產生能夠將編碼CD30.CAR之核酸遞送至目標細胞的反轉錄病毒。所產生之反轉錄病毒能夠將編碼CD30.CAR之核酸遞送且穩定地整合至目標細胞之基因體中。 質體
CD30.CAR可由質體編碼。質體可基於質體pSFG(例如Hakre等人 Mol Cell. 2006年10月20日. 24(2):301-8中所描述,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較佳地,質體包含SEQ ID NO: 37之核酸。
反轉錄病毒載體可由質體編碼。質體可編碼γ反轉錄病毒。質體可編碼鼠類白血病病毒。質體可基於質體pSFG(例如Hakre等人 Mol Cell. 2006年10月20日. 24(2):301-8中所描述,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適用於本揭露內容之質體可包含編碼反轉錄病毒之核酸。質體可進一步包含編碼CAR之核酸。核酸可配置於反轉錄病毒內,使得由包含質體之生產細胞表現之反轉錄病毒包含編碼CAR之核酸。較佳地,質體包含SEQ ID NO: 37之核酸。
質體可含有除編碼反轉錄病毒及/或CAR之核酸之外的額外序列,其有助於藉由生產細胞表現反轉錄病毒。舉例而言,質體可進一步包含編碼轉錄調節因子(例如AmpR)及/或複製起點之核酸。質體可包含一或多個長末端重複(LTR)序列。LTR序列可適用於促進質體整合至生產細胞之基因體中。質體可包含一或多個限制性位點。限制位點可適用於將編碼CAR之核酸序列選殖至質體中。質體可包含內部核糖體入口位點(IRES)。
在本發明之情況下,質體可包含編碼反轉錄病毒之核酸及編碼CAR之核酸。編碼CAR之核酸可在編碼反轉錄病毒之核酸內編碼,使得在編碼反轉錄病毒之核酸表現時,編碼CAR之核酸包含在反轉錄病毒內。換言之,質體包含編碼反轉錄病毒之核酸及編碼CAR之核酸,編碼CAR之核酸經佈置以使得自核酸表現之反轉錄病毒為編碼CAR之反轉錄病毒。
在一些情況下,質體包含SEQ ID NO: 37之核酸。在一些情況下,質體由SEQ ID NO: 37之核酸組成。在一些情況下,質體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37之核酸具有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核酸。
在較佳態樣中,質體為pSFG_CD30-CAR(SEQ ID NO: 38)。
在一些情況下,質體包含SEQ ID NO: 38之核酸。在一些情況下,質體由SEQ ID NO: 38之核酸組成。在一些情況下,質體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組成:與SEQ ID NO: 38之核酸具有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之核酸。 反轉錄病毒載體:
CD30.CAR可由病毒載體編碼。病毒載體可為反轉錄病毒載體。反轉錄病毒載體可為γ反轉錄病毒。較佳地,γ反轉錄病毒衍生自鼠類白血病病毒。γ反轉錄病毒可衍生自長臂猿白血病病毒。反轉錄病毒可為藉由長臂猿白血病病毒包膜蛋白假模式化的反轉錄病毒載體。反轉錄病毒可以包含衍生自鼠類白血病病毒之基因體的核酸。
本揭露內容亦係關於用於製造反轉錄病毒生產細胞之方法。該等方法可包含細胞,諸如HEK293細胞之轉染及/或轉導。在一些實施例中,待轉染及/或轉導之細胞或已經轉染及/或轉導之細胞為HEK293Vec-RD114細胞或HEK293Vec-Galv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經包含編碼CAR之核酸序列的載體轉染及/或轉導。在較佳實施例中,CAR為CD30.CAR。 轉染
本揭露內容之方法可包含用編碼CD30.CAR之質體轉染HEK293細胞(諸如HEK293Vec-RD114細胞)。質體完整性可在轉染之前藉由DNA凝膠電泳驗證。
轉染係關於使用除病毒感染以外之手段將核酸引入細胞中之方法且因此為非病毒方法。
轉染可藉由物理/機械方法(包括電穿孔、聲致穿孔、磁轉染、基因顯微注射及雷射輻射)或化學方法(以脂質體為主或以非脂質體為主)進行。以脂質體為主之轉染試劑為能夠形成帶正電脂質聚集體之化學物質,其可隨後與細胞之磷脂雙層合併以促進外來遺傳物質進入。以脂質體為主之轉染試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Oligofectamine®、Lipofectamine®及DharmaFECT®。非脂質體轉染試劑包括(但不限於)磷酸鈣、奈米粒子、聚合物、樹狀體及非脂質體脂質。非脂質體轉染試劑之一個實例為聚伸乙亞胺(PEI)。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物理/機械方法,諸如電穿孔轉染HEK293細胞。在其他實施例中,HEK293細胞係使用例如以脂質體為主或以非脂質體為主之轉染試劑的化學方法轉染。在較佳實施例中,HEK293細胞使用PEI轉染。
本揭露內容之HEK293Vec-RD114細胞可使用PEI經編碼CD30.CAR之質體轉染。在一些實施例中,編碼CD30.CAR之質體為pSFG_CD30-CAR,如SEQ ID NO: 37及圖7中所陳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HEK293Vec-RD114細胞用編碼CD30.CAR之質體轉染至少2次。在一些實施例中,HEK293Vec-RD114細胞經轉染2次、3次、4次、5次或更多次。
可培養本揭露內容之HEK203Vec-RD114細胞以允許生產反轉錄病毒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培養細胞6天或更短時間、5天或更短時間、4天或更短時間、3天或更短時間、2天或更短時間、或1天或更短時間。較佳地,培養細胞4天或更短時間,或3天或更短時間。最佳地,培養細胞3天或更短時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培養細胞隔夜。
適宜地,本揭露內容之細胞培養物可維持在37℃下含有5% CO 2之含濕氣氛圍中。細胞培養物之細胞可以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容易地測定之任何合適密度建立及/或維持。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在抗生素存在或不存在下培養。
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可自細胞培養物獲得。可在使用之前過濾上清液。 轉導
該等方法一般包含用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或病毒轉導HEK293Vec-Galv細胞。
轉導為可藉由病毒或病毒載體將核酸引入細胞中之方法。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核酸係包含於一或多種病毒載體中,或一或多種載體為一或多種病毒載體。用病毒載體進行之免疫細胞轉導描述於例如Simmons及Alberola-Ila, Methods Mol Biol. (2016) 1323:99-108中,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用於增強轉導效率之試劑可用於本揭露內容之方法中。溴化己二甲銨(凝聚胺)為常用於經由中和病毒粒子與在細胞表面上經表現之唾液酸殘基之間的電荷排斥來改進轉導之陽離子聚合物。其他常用於增強轉導之試劑包括例如以泊洛沙姆(poloxamer)為主之試劑,諸如LentiBOOST (Sirion Biotech)、重組人纖維蛋白片段(Takara)、載體融合素(Miltenyi Biotech)以及SureENTRY (Qiagen)及ViraDuctin (Cell Biolabs)。
本揭露內容之HEK293Vec-Galv細胞可經歷超過一個轉導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HEK293Vec-Galv細胞用編碼抗CD30 CAR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至少2次。在一些實施例中,HEK293Vec-Galv細胞轉導2次、3次、4次、5次或更多次。
可培養本揭露內容之HEK293Vec-Galv細胞以允許生產反轉錄病毒載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培養細胞6天或更短時間、5天或更短時間、4天或更短時間、3天或更短時間、2天或更短時間、或1天或更短時間。較佳地,培養細胞4天或更短時間,或3天或更短時間。最佳地,培養細胞3天或更短時間。適宜地,本揭露內容之細胞培養物可維持在37℃下含有5% CO 2之含濕氣氛圍中。細胞培養物之細胞可以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容易地測定之任何合適密度建立及/或維持。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在抗生素存在或不存在下培養。
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可自細胞培養物獲得。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係自已經反轉錄病毒載體轉染之細胞獲得。
上清液為細胞培養物之液相,且因此包含培養基。上清液較佳不含細胞或細胞片段,諸如細胞膜或細胞器。上清液可藉由自細胞分離細胞培養物之液相且收集液相來獲得。分離可涉及移液。在較佳實施例中,分離涉及過濾。分離可涉及培養物之離心以使得培養物之液相及固相在移液之前分離、過濾或自培養物移除其他液體。
可收集且在使用之前例如經0.45 µm過濾器過濾上清液。在一些實施例中,上清液在使用之前儲存在約-80℃下。在一些情況下,上清液可與一或多種緩衝劑、防腐劑或賦形劑混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使用之前稀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可稀釋至至少1:50倍(亦即每50份稀釋劑1份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稀釋1:50倍-1:100倍、1:60倍-1:90倍或1:65倍-1:75倍。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稀釋1:50倍、1:60倍、1:70倍、1:80倍、1:90倍、1:100倍、1:110倍、1:120倍、1:130倍或1:140倍。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可為經稀釋之細胞培養基。細胞培養基可為CTL培養基。培養基可由45% RPMI 1640、含有10% HI FBS之45% EHAA(克里克氏培養基(Click's medium))及2 mM L-麩醯胺酸組成。
在本文所揭露之一些態樣中,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 a.    培養包含編碼反轉錄病毒載體之核酸及編碼CD30.CAR之核酸的HEK293Vec-Galv細胞; b.   自培養物分離上清液;及 c.    收集上清液。
在本文所揭露之一些態樣中,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 a.    獲得HEK293Vec-Galv細胞,其中該HEK293Vec-Galv細胞包含編碼反轉錄病毒載體之核酸及編碼CD30.CAR之核酸;及 b.   在適合HEK293Vec-Galv細胞之條件下培養HEK293Vec-Galv細胞足夠時間,產生編碼CD30.CAR之反轉錄病毒;及 c.    自該培養物收集上清液,其中該上清液為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
本文所揭露之方法可涉及過濾所收集之上清液以移除不合需要之固體物質,諸如細胞片段。方法可涉及經由過濾器,諸如0.45µm過濾器過濾上清液。
方法可涉及稀釋或濃縮所收集之上清液,諸如稀釋上清液至少1:20倍、1:30倍、1:40倍、1:50倍、1:60倍、1:70倍、1:80倍、1:90倍或1:100倍。較佳地,上清液稀釋至少1:50倍、至少1:60倍、至少1:70倍、至少1:80倍或更多倍。
在一些方法中,保留所收集之上清液,諸如將所收集之上清液與緩衝劑、防腐劑及/或賦形劑混合。舉例而言,所收集之上清液可與FBS混合。
表現CD30特異性CAR之T細胞或CD30.CAR-T細胞可藉由自HEK293Vec-Galv細胞之培養物獲得反轉錄病毒上清液,其中HEK293Vec-Galv細胞包含編碼反轉錄病毒載體之核酸及編碼CD30.CAR之核酸;使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與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接觸;且擴增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以獲得CD30.CAR-T細胞來產生。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為PBMC。
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在IL-7及IL-15存在下擴增。
可在與T細胞或T細胞前驅體接觸之前稀釋反轉錄病毒上清液。在一些實施例中,反轉錄病毒上清液至少稀釋1:50倍。可在細胞培養基中稀釋反轉錄病毒上清液。
該方法可包括採集及洗滌CD30.CAR-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磷酸鹽緩衝鹽水(PBS)中洗滌CD30.CAR-T細胞。可洗滌CD30.CAR-T細胞至少2次。
CD30.CAR-T細胞可具有≤5之載體複本數(VCN)。
在一些實施例中,將CD30.CAR T細胞冷凍或低溫儲存。
本揭露內容之表現CD30特異性CAR之T細胞可回應於CD30或回應於包含/表現CD30之細胞而呈現T細胞之某些功能特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特性為與例如細胞毒性T細胞之效應T細胞相關之功能特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現CD30特異性CAR之T細胞可顯示以下特性中之一或多者:對包含/表現CD30之細胞的細胞毒性;回應於CD30刺激或回應於暴露於包含/表現CD30之細胞的增殖、IFNγ表現、CD107a表現、IL-2表現、TNFα表現、穿孔蛋白表現、顆粒酶表現、顆粒溶素表現及/或FAS配位體(FASL)表現;針對包含表現CD30之細胞的癌症之抗癌活性(例如對癌細胞之細胞毒性、腫瘤生長抑制、減少癌轉移等)。
可藉由在一段時間內分析細胞分裂或細胞數目來研究細胞增殖/群體擴增。細胞分裂可例如藉由活體外分析3H-胸苷之併入或藉由CFSE稀釋分析來分析,例如如Fulcher及Wong, Immunol Cell Biol (1999) 77(6): 559-564中所描述,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增殖性細胞亦可藉由5-乙炔基-2'-去氧尿苷(EdU)併入之分析、藉由適當分析來加以識別,如例如Buck等人, Biotechniques. 2008年6月; 44(7):927-9以及Sali及Mitchison, PNAS USA 2008年2月19日; 105(7): 2415-2420中所描述,該等文獻二者均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如本文所使用,「表現」可為基因表現或蛋白表現。基因表現涵蓋DNA轉錄成RNA,且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各種手段量測,例如藉由定量即時PCR (qRT-PCR)或藉由基於報導子之方法量測mRNA水準。類似地,蛋白質表現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各種方法量測,例如藉由以抗體為主之方法,例如藉由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免疫組織化學、免疫細胞化學、流式細胞術、ELISA、ELISPOT或以報導子為主的方法。
細胞毒性及細胞殺傷可例如使用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Zaritskaya等人, Expert Rev Vaccines (2011), 9(6):601-616中綜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研究。細胞毒性活體外分析/細胞殺傷分析之實例包括諸如51Cr釋放分析、乳酸去氫酶(LDH)釋放分析、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鎓溴化物(MTT)釋放分析及鈣黃綠素-乙醯氧基甲基(鈣黃綠素-AM)釋放分析之釋放分析。此等分析基於自裂解細胞釋放之因子之偵測來量測細胞殺傷。既定細胞類型進行之細胞殺傷可例如藉由共培養測試細胞與既定細胞類型且量測合適時間段之後活細胞/死測試細胞之數目/比例來加以分析。
細胞之抗癌活性可藉由在相關癌症之適當活體外分析或活體內模型中進行分析來加以評估。 表現CAR 之免疫細胞及表現CAR 之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
本揭露內容係關於包含/表現嵌合抗原受體(CAR)之免疫細胞及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為了簡明起見,以下段落係指免疫細胞,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免疫細胞可為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
表現CAR之免疫細胞可表現或包含本揭露內容之CAR。表現CAR之免疫細胞可包含或表現本揭露內容之編碼CAR之核酸。應瞭解,表現CAR之細胞包含其所表現之CAR。亦應瞭解,表現編碼CAR之核酸之細胞亦表現且包含由核酸編碼之CAR。
包含本揭露內容之CAR/編碼CAR之核酸的免疫細胞可藉由參考細胞之功能特性加以表徵。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揭露內容之表現CD30特異性CAR之免疫細胞呈現以下特性中之一或多者: (a) 響應於表現CD30之細胞、響應於感染EBV之細胞及/或響應於呈現EBV抗原之肽之細胞的一或多個細胞毒性/效應因子(例如IFNγ、顆粒酶、穿孔蛋白、顆粒溶素、CD107a、TNFα、FASL)表現; (b)對表現CD30之細胞的細胞毒性; (c) 對不表現CD30之細胞無細胞毒性(亦即高於基線); (d) 針對包含表現CD30之細胞之癌症的抗癌活性(例如對癌細胞之細胞毒性、腫瘤生長抑制、減少癌轉移等);及 (e) 對例如表現CD30之異體反應性免疫細胞之異體反應性免疫細胞有細胞毒性。
可藉由在一段時間內分析細胞分裂或細胞數目來研究細胞增殖/群體擴增。細胞分裂可例如藉由3H-胸苷併入之活體外分析或藉由CFSE稀釋分析來加以分析,例如如Fulcher及Wong, Immunol Cell Biol (1999) 77(6): 559-564中所描述,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增殖性細胞亦可藉由5-乙炔基-2'-去氧尿苷(EdU)併入之分析、藉由適當分析來加以識別,如例如Buck等人, Biotechniques. 2008年6月; 44(7):927-9以及Sali及Mitchison, PNAS USA 2008年2月19日; 105(7): 2415-2420中所描述,該等文獻二者均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如本文所使用,「表現」可為基因表現或蛋白表現。基因表現涵蓋DNA轉錄成RNA,且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各種手段量測,例如藉由定量即時PCR (qRT-PCR)或藉由基於報導子之方法量測mRNA水準。類似地,蛋白質表現可藉由此項技術中熟知之各種方法量測,例如藉由以抗體為主之方法,例如藉由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免疫組織化學、免疫細胞化學、流式細胞術、ELISA、ELISPOT或以報導子為主的方法。
細胞毒性及細胞殺傷可例如使用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之Zaritskaya等人, Expert Rev Vaccines (2011), 9(6):601-616中綜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研究。細胞毒性活體外分析/細胞殺傷分析之實例包括諸如51Cr釋放分析、乳酸去氫酶(LDH)釋放分析、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四唑鎓溴化物(MTT)釋放分析及鈣黃綠素-乙醯氧基甲基(鈣黃綠素-AM)釋放分析之釋放分析。此等分析基於自裂解細胞釋放之因子之偵測來量測細胞殺傷。既定細胞類型進行之細胞殺傷可例如藉由共培養測試細胞與既定細胞類型且量測合適時間段之後活細胞/死測試細胞之數目/比例來加以分析。
細胞之抗癌活性可藉由在癌症之適當活體外分析或活體內模型中進行分析來加以評估。
在本揭露內容之各個態樣之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細胞可包含/表現超過一種(例如2、3、4種等) CAR。
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細胞可包含/表現超過一種非相同CAR。包含/表現超過一種非相同CAR之免疫細胞可包含/表現對非相同目標抗原具有特異性之CAR。舉例而言,本文中之實例4描述包含/表現CD30特異性CAR及CD19特異性CAR之免疫細胞。非相同目標抗原中之各者可獨立地為如本文所描述之目標抗原。在一些實施例中,各非相同目標抗原獨立地為如本文所描述之癌細胞抗原。
在一些實施例中,非相同目標抗原中之一者為CD30。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表現超過一種非相同CAR之免疫細胞包含:CD30特異性CAR及對除CD30以外之目標抗原具有特異性之CAR。
表現CAR之T細胞可表現或包含本揭露內容之CAR。表現CAR之T細胞可包含或表現編碼本揭露內容之CAR的核酸。應瞭解,表現CAR之細胞包含其所表現之CAR。亦應瞭解,表現編碼CAR之核酸之細胞亦表現且包含由核酸編碼之CAR。
T細胞可表現例如CD3多肽(例如CD3γ、CD3ε、CD3ζ或CD3δ)、TCR多肽(TCRα或TCRβ)、CD27、CD28、CD4或CD8。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CD4+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CD3+ T細胞、CD8+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T輔助細胞(TH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為細胞毒性T細胞(例如細胞毒性T淋巴球(CTL))。
產生表現CAR之T細胞之方法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其一般涉及修飾T細胞以表現/包含CAR,例如將編碼CAR之核酸引入至T細胞中。
T細胞可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之方法經修飾以包含/表現本文所述之CAR或編碼CAR的核酸。該等方法一般包含用於永久(穩定)或短暫表現經轉移核酸之核酸轉移。 產生表現CAR 之免疫細胞之方法
本揭露內容之態樣係關於包含/表現CD30特異性嵌合抗原受體(CAR),特定言之表現CD30特異性CAR之T細胞之免疫細胞。
應瞭解,在細胞於本文中以單數形式提及(亦即「一/該」細胞)之情況下,亦涵蓋多個細胞/此類細胞之群體。
本文中適用之方法涉及使用包含衍生自鼠類白血病病毒之遺傳物質之反轉錄病毒載體。反轉錄病毒載體可用長臂猿白血病病毒假模式化。該等方法涉及自HEK293Vec-Galv細胞之培養物獲得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其中該等HEK293Vec-Galv細胞已使用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的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使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與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接觸。T細胞或T細胞前驅體較佳為周邊血液單核細胞(PBMC)。
活體外/離體產生/擴增表現CAR之T細胞群體之方法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適合培養條件(亦即細胞培養基、添加劑、刺激、溫度、氣態氛圍)、細胞數目、用於將編碼CAR之核酸引入細胞中之培養時段及方法等可參考例如Hombach等人. J Immunol (2001) 167:6123-6131、Ramos等人. J. Clin. Invest. (2017) 127(9):3462-3471及WO 2015/028444 A1測定,以上所有均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擴增,以在用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轉導之後獲得CD30.CAR T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在細胞因子或趨化因子,例如IL-7及/或IL-15,較佳IL-7及IL-15存在下擴增。
該方法可包含採集及洗滌CD30.CAR-T細胞。可洗滌CD30.CAR-T細胞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或更多次。在一些實施例中,洗滌CD30.CAR-T細胞至少二次。在一些實施例中,洗滌CD30.CAR-T細胞至少3次。
該方法可另外包含在使用之前低溫儲存CD30.CAR-T細胞,其可涉及將CD30.CAR-T細胞儲存於冷凍緩衝液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儲存在約≤150℃下。
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CAR T細胞具有≤5之載體複本數(VCN)。在一些實施例中,CD30.CAR T細胞具有≤10、≤9、≤8、≤7、≤6、≤5、≤4、≤3、≤2或≤1之VCN。較佳地,CD30.CAR T細胞具有≤6或≤5之VCN。符號≤表示小於或等於。
典型培養條件(亦即細胞培養基、添加劑、溫度、氣態氛圍)、細胞數目、培養期等可藉由參考例如Ngo等人, J Immunother. (2014) 37(4):193-203來測定,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適宜地,本揭露內容之細胞培養物可維持在37℃下含有5% CO 2之含濕氣氛圍中。細胞培養物之細胞可以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容易地測定之任何合適密度建立及/或維持。舉例而言,培養物可以~0.5 × 10 6至~5 × 10 6個細胞/毫升培養物(例如~1 × 10 6個細胞/毫升)之初始密度建立。
培養可在適用於培養物體積之任何容器中,例如在細胞培養盤之孔、細胞培養燒瓶、生物反應器等中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係在例如Somerville及Dudley, Oncoimmunology (2012) 1(8):1435-1437中所描述之生物感測器之生物反應器中培養,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在一些實施例中,細胞在GRex細胞培養容器,例如GRex燒瓶或GRex 100生物反應器中培養。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生物安全櫃中進行HEK293Vec-Galv或CD30.CAR-T細胞之轉導、擴增及/或培養。
T細胞可在引入編碼CAR之核酸之前活化。舉例而言,PBMC群體內之T細胞可藉由在IL-2之存在下,用促效劑抗CD3及促效劑抗CD28抗體活體外刺激從而非特異性活化。
將一或多種核酸/一或多種載體引入細胞中包含例如反轉錄病毒轉導之轉導。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種核酸係包含於一或多種病毒載體中,或一或多種載體為一或多種病毒載體。用病毒載體進行之免疫細胞轉導描述於例如Simmons及Alberola-Ila, Methods Mol Biol. (2016) 1323:99-108中,該文獻特此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藥劑可用於提高轉導效率。溴化己二甲銨(凝聚胺)為常用於經由中和病毒粒子與在細胞表面上經表現之唾液酸殘基之間的電荷排斥來改進轉導之陽離子聚合物。其他常用於增強轉導之試劑包括例如以泊洛沙姆為主之試劑,諸如LentiBOOST (Sirion Biotech)、重組人纖維蛋白片段(Takara)、載體融合素(Miltenyi Biotech)以及SureENTRY (Qiagen)及ViraDuctin (Cell Biolabs)。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含在存在包含有包含核酸之病毒載體之細胞培養基之情況下對其中需要引入編碼CAR之核酸的細胞進行離心(在此項技術中稱為『自旋感染(spinfection)』)。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含藉由電穿孔引入本揭露內容之核酸或載體,例如Koh等人, Molecular Therapy - Nucleic Acids (2013) 2, e114中所描述,其特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
該等方法一般包含將編碼CAR之核酸引入細胞中,及在適合於藉由細胞表現核酸/CAR之條件下培養細胞。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含培養其中已引入編碼CAR之核酸的T細胞以便擴增其數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包含培養其中已在IL-7及/或IL-15(例如重組IL-7及/或IL-15)存在下引入編碼CAR之核酸的T細胞。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進一步包含純化/分離例如來自其他細胞(例如不表現CAR之細胞)之表現CAR之T細胞。用於自異質細胞群體純化/分離免疫細胞之方法為此項技術中所熟知的,且可採用例如用於基於免疫細胞標記物之表現來分選細胞群體之以FACS或MACS為主之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方法純化/分離特定類型之細胞,例如表現CAR之CD8+ T細胞、表現CAR之CTL)。
在較佳實施例中,表現CD30特異性CAR之T細胞可藉由如下方法由PBMC群體內之T細胞產生,該方法包含:用拮抗劑抗CD3及抗CD28抗體刺激PBMC,用編碼CD30特異性CAR之病毒載體(例如γ-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細胞,且隨後在IL-7及IL-15存在下培養細胞。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 a.    獲得本揭露內容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 b.   使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任擇地PBMC與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接觸;以及 c.    擴增來自(b)之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以獲得CD30.CAR-T細胞。
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內容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 a.    自HEK293Vec-Galv細胞之培養物獲得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其中該等HEK293Vec-Galv細胞已使用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的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 b.   使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任擇地PBMC與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接觸;以及 c.    擴增來自(b)之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以獲得CD30.CAR-T細胞。
一些本揭露內容之方法包含: a.    使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任擇地PBMC與本揭露內容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接觸;以及 b.   擴增來自(a)之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以獲得CD30.CAR-T細胞。
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可與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接觸足夠的時間,以便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T細胞或T細胞前驅體。可在適合條件下進行接觸以允許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T細胞或T細胞前驅體。 序列
SEQ ID NO: 描述 序列
1 人CD30同功異型物1 (UniProt: P28908-1, v1) MRVLLAALGLLFLGALRAFPQDRPFEDTCHGNPSHYYDKAVRRCCYRCPMGLFPTQQCPQRPTDCRKQCEPDYYLDEADRCTACVTCSRDDLVEKTPCAWNSSRVCECRPGMFCSTSAVNSCARCFFHSVCPAGMIVKFPGTAQKNTVCEPASPGVSPACASPENCKEPSSGTIPQAKPTPVSPATSSASTMPVRGGTRLAQEAASKLTRAPDSPSSVGRPSSDPGLSPTQPCPEGSGDCRKQCEPDYYLDEAGRCTACVSCSRDDLVEKTPCAWNSSRTCECRPGMICATSATNSCARCVPYPICAAETVTKPQDMAEKDTTFEAPPLGTQPDCNPTPENGEAPASTSPTQSLLVDSQASKTLPIPTSAPVALSSTGKPVLDAGPVLFWVILVLVVVVGSSAFLLCHRRACRKRIRQKLHLCYPVQTSQPKLELVDSRPRRSSTQLRSGASVTEPVAEERGLMSQPLMETCHSVGAAYLESLPLQDASPAGGPSSPRDLPEPRVSTEHTNNKIEKIYIMKADTVIVGTVKAELPEGRGLAGPAEPELEEELEADHTPHYPEQETEPPLGSCSDVMLSVEEEGKEDPLPTAASGK
2 人CD30同功異型物2 (UniProt: P28908-2) MSQPLMETCHSVGAAYLESLPLQDASPAGGPSSPRDLPEPRVSTEHTNNKIEKIYIMKADTVIVGTVKAELPEGRGLAGPAEPELEEELEADHTPHYPEQETEPPLGSCSDVMLSVEEEGKEDPLPTAASGK
3 人CD30同功異型物3 (UniProt: P28908-3) MFCSTSAVNSCARCFFHSVCPAGMIVKFPGTAQKNTVCEPASPGVSPACASPENCKEPSSGTIPQAKPTPVSPATSSASTMPVRGGTRLAQEAASKLTRAPDSPSSVGRPSSDPGLSPTQPCPEGSGDCRKQCEPDYYLDEAGRCTACVSCSRDDLVEKTPCAWNSSRTCECRPGMICATSATNSCARCVPYPICAAETVTKPQDMAEKDTTFEAPPLGTQPDCNPTPENGEAPASTSPTQSLLVDSQASKTLPIPTSAPVALSSTGKPVLDAGPVLFWVILVLVVVVGSSAFLLCHRRACRKRIRQKLHLCYPVQTSQPKLELVDSRPRRSSTLRSGASVTEPVAEERGLMSQPLMETCHSVGAAYLESLPLQDASPAGGPSSPRDLPEPRVSTEHTNNKIEKIYIMKADTVIVGTVKAELPEGRGLAGPAEPELEEELEADHTPHYPEQETEPPLGSCSDVMLSVEEEGKEDPLPTAASGK
4 人CD30信號肽 MRVLLAALGLLFLGALRA
5 人CD30胞外域 FPQDRPFEDTCHGNPSHYYDKAVRRCCYRCPMGLFPTQQCPQRPTDCRKQCEPDYYLDEADRCTACVTCSRDDLVEKTPCAWNSSRVCECRPGMFCSTSAVNSCARCFFHSVCPAGMIVKFPGTAQKNTVCEPASPGVSPACASPENCKEPSSGTIPQAKPTPVSPATSSASTMPVRGGTRLAQEAASKLTRAPDSPSSVGRPSSDPGLSPTQPCPEGSGDCRKQCEPDYYLDEAGRCTACVSCSRDDLVEKTPCAWNSSRTCECRPGMICATSATNSCARCVPYPICAAETVTKPQDMAEKDTTFEAPPLGTQPDCNPTPENGEAPASTSPTQSLLVDSQASKTLPIPTSAPVALSSTGKPVLDAG
6 人CD30跨膜域 PVLFWVILVLVVVVGSSAFLL
7 人CD30細胞質域 CHRRACRKRIRQKLHLCYPVQTSQPKLELVDSRPRRSSTQLRSGASVTEPVAEERGLMSQPLMETCHSVGAAYLESLPLQDASPAGGPSSPRDLPEPRVSTEHTNNKIEKIYIMKADTVIVGTVKAELPEGRGLAGPAEPELEEELEADHTPHYPEQETEPPLGSCSDVMLSVEEEGKEDPLPTAASGK
8 HRS3 HC-CDR1 GYTFTTYT
9 HRS3 HC-CDR2 INPSSGCS
10 HRS3 HC-CDR3 ARRADYGNYEYTWFAY
11 HRS3 LC-CDR1 QNVGTN
12 HRS3 LC-CDR2 SAS
13 HRS3 LC-CDR3 QQYHTYPLT
14 HRS3 VH QVQLQQSGAELARPGASVKMSCKASGYTFTTYTIHWVRRRPGHDLEWIGYINPSSGCSDYNQNFKGKTTLTADKSSNTAYMQLNSLTSEDSAVYYCARRADYGNYEYTWFAYWGQGTTVTVSS
15 HRS3 VL VIELTQSPKFMSTSVGDRVNVTYKASQNVGTNVAWFQQKPGQSPKVLIYSASYRYSGVPDRFTGSGSGTDFTLTISNVQSEDLAEYFCQQYHTYPLTFGGGTKLEIK
16 G 4S GGGGS
17 HRS3 scFv連接子 SGGGSGGGGSGGGGS
18 HRS3 scFv QVQLQQSGAELARPGASVKMSCKASGYTFTTYTIHWVRRRPGHDLEWIGYINPSSGCSDYNQNFKGKTTLTADKSSNTAYMQLNSLTSEDSAVYYCARRADYGNYEYTWFAYWGQGTTVTVSSSGGGSGGGGSGGGGSVIELTQSPKFMSTSVGDRVNVTYKASQNVGTNVAWFQQKPGQSPKVLIYSASYRYSGVPDRFTGSGSGTDFTLTISNVQSEDLAEYFCQQYHTYPLTFGGGTKLEIK
19 HRS3抗原決定基 ATSSASTMPVRGGTRLAQEAASKLTRAPDSPSSVGRPSSDPGLSPTQPCPEGSGDCRKQCEPDYYLDEAGRCTACVSCSRDDLVEKTPCAWNSSRTCECRPGMICATSATNSCARCVPYPICAAETVTKPQDMAEKDTTFEAPPLGTQPDC
20 人CD28跨膜域 FWVLVVVGGVLACYSLLVTVAFII
21 人CD3ζ跨膜域 LCYLLDGILFIYGVILTALFL
22 人CD8α跨膜域 IYIWAPLAGTCGVLLLSLVITLYCNHRN
23 ITAM共同子 YXXL/I 其中X = 任何胺基酸
24 較大ITAM共同子 YXXL/I(X) 6-8YXXL/I 其中X = 任何胺基酸
25 人CD3ζ胞內域 RVKFSRSADAPAYQQGQNQLYNELNLGRREEYDVLDKRRGRDPEMGGKPRRKNPQEGLYNELQKDKMAEAYSEIGMKGERRRGKGHDGLYQGLSTATKDTYDALHMQALPPR
26 人CD28胞內域 FWVRSKRSRLLHSDYMNMTPRRPGPTRKHYQPYAPPRDFAAYRS
27 具有突變lck結合位點之人CD28胞內域 FWVRSKRSRLLHSDYMNMTPRRPGPTRKHYQAYAAARDFAAYRS
28 CAR信號傳導域1 FWVRSKRSRLLHSDYMNMTPRRPGPTRKHYQPYAPPRDFAAYRSRVKFSRSADAPAYQQGQNQLYNELNLGRREEYDVLDKRRGRDPEMGGKPRRKNPQEGLYNELQKDKMAEAYSEIGMKGERRRGKGHDGLYQGLSTATKDTYDALHMQALPPR
29 人IgG1 CH1-CH2鉸鏈區 EPKSCDKTHTCP
30 人IgG1 CH1-CH2鉸鏈區C103P變異體 EPKSPDKTHTCP
31 人IgG1 CH2-CH3鉸鏈區 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32 人IgG1 CH2-CH3鉸鏈區變異體 PCPAPPVAGPSVFLFPPKPKDTLMIA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KDPK
33 CAR鉸鏈區 EPKSP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34 信號肽1 MDFQVQIFSFLLISASVIMS
35 CD30.CAR (缺乏信號肽) QVQLQQSGAELARPGASVKMSCKASGYTFTTYTIHWVRRRPGHDLEWIGYINPSSGCSDYNQNFKGKTTLTADKSSNTAYMQLNSLTSEDSAVYYCARRADYGNYEYTWFAYWGQGTTVTVSSSGGGSGGGGSGGGGSVIELTQSPKFMSTSVGDRVNVTYKASQNVGTNVAWFQQKPGQSPKVLIYSASYRYSGVPDRFTGSGSGTDFTLTISNVQSEDLAEYFCQQYHTYPLTFGGGTKLEIKRSDPAEPKSP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KDPKFWVLVVVGGVLACYSLLVTVAFIIFWVRSKRSRLLHSDYMNMTPRRPGPTRKHYQPYAPPRDFAAYRSRVKFSRSADAPAYQQGQNQLYNELNLGRREEYDVLDKRRGRDPEMGGKPRRKNPQEGLYNELQKDKMAEAYSEIGMKGERRRGKGHDGLYQGLSTATKDTYDALHMQALPPR
36 CD30.CAR (具有信號肽) MDFQVQIFSFLLISASVIMSRMAQVQLQQSGAELARPGASVKMSCKASGYTFTTYTIHWVRRRPGHDLEWIGYINPSSGCSDYNQNFKGKTTLTADKSSNTAYMQLNSLTSEDSAVYYCARRADYGNYEYTWFAYWGQGTTVTVSSSGGGSGGGGSGGGGSVIELTQSPKFMSTSVGDRVNVTYKASQNVGTNVAWFQQKPGQSPKVLIYSASYRYSGVPDRFTGSGSGTDFTLTISNVQSEDLAEYFCQQYHTYPLTFGGGTKLEIKRSDPAEPKSP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DEL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KDPKFWVLVVVGGVLACYSLLVTVAFIIFWVRSKRSRLLHSDYMNMTPRRPGPTRKHYQPYAPPRDFAAYRSRVKFSRSADAPAYQQGQNQLYNELNLGRREEYDVLDKRRGRDPEMGGKPRRKNPQEGLYNELQKDKMAEAYSEIGMKGERRRGKGHDGLYQGLSTATKDTYDALHMQALPPR
37 CD30.CAR核酸 ATGGATTTTCAGGTGCAGATTTTCAGCTTCCTGCTAATCAGTGCCTCAGTCATAATGTCTAGAATGGCCCAGGTGCAACTGCAGCAGTCAGGGGCTGAGCTGGCTAGACCTGGGGCTTCAGTGAAGATGTCCTGCAAGGCTTCTGGCTACACCTTTACTACCTACACAATACACTGGGTAAGACGGAGGCCTGGACACGATCTGGAATGGATTGGATACATTAATCCTAGCAGTGGATGTTCTGACTACAATCAAAACTTCAAGGGCAAGACCACATTGACTGCAGACAAGTCCTCCAACACAGCCTACATGCAACTGAACAGCCTGACATCTGAGGACTCTGCGGTCTATTACTGTGCAAGAAGAGCGGACTATGGTAACTACGAATATACCTGGTTTGCTTACTGGGGCCAAGGGACCACGGTCACCGTCTCCTCAAGTGGAGGCGGTTCAGGTGGAGGTGGCTCTGGCGGTGGCGGATCGGTCATCGAGCTCACTCAGTCTCCAAAATTCATGTCCACATCAGTAGGAGACAGGGTCAACGTCACCTACAAGGCCAGTCAGAATGTGGGTACTAATGTAGCCTGGTTTCAACAAAAACCAGGGCAATCTCCTAAAGTTCTGATTTACTCGGCATCTTACCGATACAGTGGAGTCCCTGATCGCTTCACAGGCAGTGGATCTGGAACAGATTTCACTCTCACCATCAGCAATGTGCAGTCTGAAGACTTGGCAGAGTATTTCTGTCAGCAATATCACACCTATCCTCTCACGTTCGGAGGGGGCACCAAGCTGGAAATCAAACGGTCGGATCCCGCCGAGCCCAAATCTCCTGACAAAACTCACACATGCCCACCGTGCCCAGCACCTGAACTCCTGGGGGGACCGTCAGTCTTCCTCTTCCCCCCAAAACCCAAGGACACCCTCATGATCTCCCGGACCCCTGAGGTCACATGCGTGGTGGTGGACGTGAGCCACGAAGACCCTGAGGTCAAGTTCAACTGGTACGTGGACGGCGTGGAGGTGCATAATGCCAAGACAAAGCCGCGGGAGGAGCAGTACAACAGCACGTACCGTGTGGTCAGCGTCCTCACCGTCCTGCACCAGGACTGGCTGAATGGCAAGGAGTACAAGTGCAAGGTCTCCAACAAAGCCCTCCCAGCCCCCATCGAGAAAACCATCTCCAAAGCCAAAGGGCAGCCCCGAGAACCACAGGTGTACACCCTGCCCCCATCCCGGGATGAGCTGACCAAGAACCAGGTCAGCCTGACCTGCCTGGTCAAAGGCTTCTATCCCAGCGACATCGCCGTGGAGTGGGAGAGCAATGGGCAACCGGAGAACAACTACAAGACCACGCCTCCCGTGCTGGACTCCGACGGCTCCTTCTTCCTCTACAGCAAGCTCACCGTGGACAAGAGCAGGTGGCAGCAGGGGAACGTCTTCTCATGCTCCGTGATGCATGAGGCTCTGCACAACCACTACACGCAGAAGAGCCTCTCCCTGTCTCCGGGTAAAAAAGATCCCAAATTTTGGGTGCTGGTGGTGGTTGGTGGAGTCCTGGCTTGCTATAGCTTGCTAGTAACAGTGGCCTTTATTATTTTCTGGGTGAGGAGTAAGAGGAGCAGGCTCCTGCACAGTGACTACATGAACATGACTCCCCGCCGCCCCGGGCCCACCCGCAAGCATTACCAGCCCTATGCCCCACCACGCGACTTCGCAGCCTATCGCTCCAGAGTGAAGTTCAGCAGGAGCGCAGACGCCCCCGCGTACCAGCAGGGCCAGAACCAGCTCTATAACGAGCTCAATCTAGGACGAAGAGAGGAGTACGATGTTTTGGACAAGAGACGTGGCCGGGACCCTGAGATGGGGGGAAAGCCGAGAAGGAAGAACCCTCAGGAAGGCCTGTACAATGAACTGCAGAAAGATAAGATGGCGGAGGCCTACAGTGAGATTGGGATGAAAGGCGAGCGCCGGAGGGGCAAGGGGCACGATGGCCTTTACCAGGGTCTCAGTACAGCCACCAAGGACACCTACGACGCCCTTCACATGCAGGCCCTGCCTCCTCGCTAA
38 pSFG_CD30-CAR ATGACAGTAAGAGAATTATGCAGTGCTGCCATAACCATGAGTGATAACACTGCGGCCAACTTACTTCTGACAACGATCGGAGGACCGAAGGAGCTAACCGCTTTTTTG CACAACATGGGGGATCATGTAACTCGCCTTGATCGTTGGGAACCGGAGCTGAATGAAGCC ATACCAAACGACGAGCGTGACACCACGATGCCTGTAGCAATGGCAACAACGTTGCGCAAA CTATTAACTGGCGAACTACTTACTCTAGCTTCCCGGCAACAATTAATAGACTGGATGGAG GCGGATAAAGTTGCAGGACCACTTCTGCGCTCGGCCCTTCCGGCTGGCTGGTTTATTGCT GATAAATCTGGAGCCGGTGAGCGTGGGTCTCGCGGTATCATTGCAGCACTGGGGCCAGAT GGTAAGCCCTCCCGTATCGTAGTTATCTACACGACGGGGAGTCAGGCAACTATGGATGAA CGAAATAGACAGATCGCTGAGATAGGTGCCTCACTGATTAAGCATTGGTAACTGTCAGAC CAAGTTTACTCATATATACTTTAGATTGATTTAAAACTTCATTTTTAATTTAAAAGGATC TAGGTGAAGATCCTTTTTGATAATCTCATGACCAAAATCCCTTAACGTGAGTTTTCGTTC CACTGAGCGTCAGACCCCGTAGAAAAGATCAAAGGATCTTCTTGAGATCCTTTTTTTCTG CGCGTAATCTGCTGCTTGCAAACAAAAAAACCACCGCTACCAGCGGTGGTTTGTTTGCCG GATCAAGAGCTACCAACTCTTTTTCCGAAGGTAACTGGCTTCAGCAGAGCGCAGATACCA AATACTGTCCTTCTAGTGTAGCCGTAGTTAGGCCACCACTTCAAGAACTCTGTAGCACCG CCTACATACCTCGCTCTGCTAATCCTGTTACCAGTGGCTGCTGCCAGTGGCGATAAGTCG TGTCTTACCGGGTTGGACTCAAGACGATAGTTACCGGATAAGGCGCAGCGGTCGGGCTGA ACGGGGGGTTCGTGCACACAGCCCAGCTTGGAGCGAACGACCTACACCGAACTGAGATAC CTACAGCGTGAGCATTGAGAAAGCGCCACGCTTCCCGAAGGGAGAAAGGCGGACAGGTAT CCGGTAAGCGGCAGGGTCGGAACAGGAGAGCGCACGAGGGAGCTTCCAGGGGGAAACGCC TGGTATCTTTATAGTCCTGTCGGGTTTCGCCACCTCTGACTTGAGCGTCGATTTTTGTGA TGCTCGTCAGGGGGGCGGAGCCTATGGAAAAACGCCAGCAACGCGGCCTTTTTACGGTTC CTGGCCTTTTGCTGGCCTTTTGCTCACATGTTCTTTCCTGCGTTATCCCCTGATTCTGTG GATAACCGTATTACCGCCTTTGAGTGAGCTGATACCGCTCGCCGCAGCCGAACGACCGAG CGCAGCGAGTCAGTGAGCGAGGAAGCGGAAGAGCGCCCAATACGCAAACCGCCTCTCCCC GCGCGTTGGCCGATTCATTAATGCAGCTGGCACGACAGGTTTCCCGACTGGAAAGCGGGC AGTGAGCGCAACGCAATTAATGTGAGTTAGCTCACTCATTAGGCACCCCAGGCTTTACAC TTTATGCTTCCGGCTCGTATGTTGTGTGGAATTGTGAGCGGATAACAATTTCACACAGGA AACAGCTATGACCATGATTACGCCAAGCTTTGCTCTTAGGAGTTTCCTAATACATCCCAA ACTCAAATATATAAAGCATTTGACTTGTTCTATGCCCTAGGGGGCGGGGGGAAGCTAAGC CAGCTTTTTTTAACATTTAAAATGTTAATTCCATTTTAAATGCACAGATGTTTTTATTTC ATAAGGGTTTCAATGTGCATGAATGCTGCAATATTCCTGTTACCAAAGCTAGTATAAATA AAAATAGATAAACGTGGAAATTACTTAGAGTTTCTGTCATTAACGTTTCCTTCCTCAGTTGACAACATAAATGCGCTGCTGAGC AAGCCAGTTTGCATCTGTCAGGATCAATTTCCCATTATGCCAGTCATATTAATTACTAGT CAATTAGTTGATTTTTATTTTTGACATATACATGTGAATGAAAGACCCCACCTGTAGGTT TGGCAAGCTAGCTTAAGTAACGCCATTTTGCAAGGCATGGAAAAATACATAACTGAGAAT AGAAAAGTTCAGATCAAGGTCAGGAACAGATGGAACAGCTGAATATGGGCCAAACAGGAT ATCTGTGGTAAGCAGTTCCTGCCCCGGCTCAGGGCCAAGAACAGATGGAACAGCTGAATA TGGGCCAAACAGGATATCTGTGGTAAGCAGTTCCTGCCCCGGCTCAGGGCCAAGAACAGA TGGTCCCCAGATGCGGTCCAGCCCTCAGCAGTTTCTAGAGAACCATCAGATGTTTCCAGG GTGCCCCAAGGACCTGAAATGACCCTGTGCCTTATTTGAACTAACCAATCAGTTCGCTTC TCGCTTCTGTTCGCGCGCTTATGCTCCCCGAGCTCAATAAAAGAGCCCACAACCCCTCAC TCGGGGCGCCAGTCCTCCGATTGACTGAGTCGCCCGGGTACCCGTGTATCCAATAAACCC TCTTGCAGTTGCATCCGACTTGTGGTCTCGCTGTTCCTTGGGAGGGTCTCCTCTGAGTGA TTGACTACCCGTCAGCGGGGGTCTTTCATTTGGGGGCTCGTCCGGGATCGGGAGACCCCT GCCCAGGGACCACCGACCCACCACCGGGAGGTAAGCTGGCCAGCAACTTATCTGTGTCTG TCCGATTGTCTAGTGTCTATGACTGATTTTATGCGCCTGCGTCGGTACTAGTTAGCTAAC TAGCTCTGTATCTGGCGGACCCGTGGTGGAACTGACGAGTTCGGAACACCCGGCCGCAAC CCTGGGAGACGTCCCAGGGACTTCGGGGGCCGTTTTTGTGGCCCGACCTGAGTCCTAAAA TCCCGATCGTTTAGGACTCTTTGGTGCACCCCCCTTAGAGGAGGGATATGTGGTTCTGGT AGGAGACGAGAACCTAAAACAGTTCCCGCCTCCGTCTGAATTTTTGCTTTCGGTTTGGGA CCGAAGCCGCGCCGCGCGTCTTGTCTGCTGCAGCATCGTTCTGTGTTGTCTCTGTCTGAC TGTGTTTCTGTATTTGTCTGAAAATATGGGCCCGGGCTAGCCTGTTACCACTCCCTTAAG TTTGACCTTAGGTCACTGGAAAGATGTCGAGCGGATCGCTCACAACCAGTCGGTAGATGT CAAGAAGAGACGTTGGGTTACCTTCTGCTCTGCAGAATGGCCAACCTTTAACGTCGGATG GCCGCGAGACGGCACCTTTAACCGAGACCTCATCACCCAGGTTAAGATCAAGGTCTTTTC ACCTGGCCCGCATGGACACCCAGACCAGGTGGGGTACATCGTGACCTGGGAAGCCTTGGC TTTTGACCCCCCTCCCTGGGTCAAGCCCTTTGTACACCCTAAGCCTCCGCCTCCTCTTCC TCCATCCGCCCCGTCTCTCCCCCTTGAACCTCCTCGTTCGACCCCGCCTCGATCCTCCCT TTATCCAGCCCTCACTCCTTCTCTAGGCGCCCCCATATGGCCATATGAGATCTTATATGG GGCACCCCCGCCCCTTGTAAACTTCCCTGACCCTGACATGACAAGAGTTACTAACAGCCC CTCTCTCCAAGCTCACTTACAGGCTCTCTACTTAGTCCAGCACGAAGTCTGGAGACCTCT GGCGGCAGCCTACCAAGAACAACTGGACCGACCGGTGGTACCTCACCCTTACCGAGTCGG CGACACAGTGTGGGTCCGCCGACACCAGACTAAGAACCTAGAACCTCGCTGGAAAGGACC TTACACAGTCCTGCTGACCACCCCCACCGCCCTCAAAGTAGACGGCATCGCAGCTTGGAT ACACGCCGCCCACGTGAAGGCTGCCGACCCCGGGGGTGGACCATCCTCTAGACTGCCATG GATTTTCAGGTGCAGATTTTCAGCTTCCTGCTAATCAGTGCCTCAGTCATAATGTCTAGA ATGGCCCAGGTGCAACTGCAGCAGTCAGGGGCTGAGCTGGCTAGACCTGGGGCTTCAGTG AAGATGTCCTGCAAGGCTTCTGGCTACACCTTTACTACCTACACAATACACTGGGTAAGA CGGAGGCCTGGACACGATCTGGAATGGATTGGATACATTAATCCTAGCAGTGGATGTTCT GACTACAATCAAAACTTCAAGGGCAAGACCACATTGACTGCAGACAAGTCCTCCAACACA GCCTACATGCAACTGAACAGCCTGACATCTGAGGACTCTGCGGTCTATTACTGTGCAAGA AGAGCGGACTATGGTAACTACGAATATACCTGGTTTGCTTACTGGGGCCAAGGGACCACG GTCACCGTCTCCTCAAGTGGAGGCGGTTCAGGTGGAGGTGGCTCTGGCGGTGGCGGATCG GTCATCGAGCTCACTCAGTCTCCAAAATTCATGTCCACATCAGTAGGAGACAGGGTCAAC GTCACCTACAAGGCCAGTCAGAATGTGGGTACTAATGTAGCCTGGTTTCAACAAAAACCA GGGCAATCTCCTAAAGTTCTGATTTACTCGGCATCTTACCGATACAGTGGAGTCCCTGAT CGCTTCACAGGCAGTGGATCTGGAACAGATTTCACTCTCACCATCAGCAATGTGCAGTCT GAAGACTTGGCAGAGTATTTCTGTCAGCAATATCACACCTATCCTCTCACGTTCGGAGGG GGCACCAAGCTGGAAATCAAACGGTCGGATCCCGCCGAGCCCAAATCTCCTGACAAAACT CACACATGCCCACCGTGCCCAGCACCTGAACTCCTGGGGGGACCGTCAGTCTTCCTCTTC CCCCCAAAACCCAAGGACACCCTCATGATCTCCCGGACCCCTGAGGTCACATGCGTGGTG GTGGACGTGAGCCACGAAGACCCTGAGGTCAAGTTCAACTGGTACGTGGACGGCGTGGAG GTGCATAATGCCAAGACAAAGCCGCGGGAGGAGCAGTACAACAGCACGTACCGTGTGGTC AGCGTCCTCACCGTCCTGCACCAGGACTGGCTGAATGGCAAGGAGTACAAGTGCAAGGTC TCCAACAAAGCCCTCCCAGCCCCCATCGAGAAAACCATCTCCAAAGCCAAAGGGCAGCCC CGAGAACCACAGGTGTACACCCTGCCCCCATCCCGGGATGAGCTGACCAAGAACCAGGTC AGCCTGACCTGCCTGGTCAAAGGCTTCTATCCCAGCGACATCGCCGTGGAGTGGGAGAGC AATGGGCAACCGGAGAACAACTACAAGACCACGCCTCCCGTGCTGGACTCCGACGGCTCC TTCTTCCTCTACAGCAAGCTCACCGTGGACAAGAGCAGGTGGCAGCAGGGGAACGTCTTC TCATGCTCCGTGATGCATGAGGCTCTGCACAACCACTACACGCAGAAGAGCCTCTCCCTG TCTCCGGGTAAAAAAGATCCCAAATTTTGGGTGCTGGTGGTGGTTGGTGGAGTCCTGGCT TGCTATAGCTTGCTAGTAACAGTGGCCTTTATTATTTTCTGGGTGAGGAGTAAGAGGAGC AGGCTCCTGCACAGTGACTACATGAACATGACTCCCCGCCGCCCCGGGCCCACCCGCAAG CATTACCAGCCCTATGCCCCACCACGCGACTTCGCAGCCTATCGCTCCAGAGTGAAGTTC AGCAGGAGCGCAGACGCCCCCGCGTACCAGCAGGGCCAGAACCAGCTCTATAACGAGCTC AATCTAGGACGAAGAGAGGAGTACGATGTTTTGGACAAGAGACGTGGCCGGGACCCTGAG ATGGGGGGAAAGCCGAGAAGGAAGAACCCTCAGGAAGGCCTGTACAATGAACTGCAGAAA GATAAGATGGCGGAGGCCTACAGTGAGATTGGGATGAAAGGCGAGCGCCGGAGGGGCAAG GGGCACGATGGCCTTTACCAGGGTCTCAGTACAGCCACCAAGGACACCTACGACGCCCTT CACATGCAGGCCCTGCCTCCTCGCTAAGCATGCAACCTCGATCCGGATTAGTCCAATTTG TTAAAGACAGGATATCAGTGGTCCAGGCTCTAGTTTTGACTCAACAATATCACCAGCTGA AGCCTATAGAGTACGAGCCATAGATAAAATAAAAGATTTTATTTAGTCTCCAGAAAAAGG GGGGAATGAAAGACCCCACCTGTAGGTTTGGCAAGCTAGCTTAAGTAACGCCATTTTGCA AGGCATGGAAAAATACATAACTGAGAATAGAGAAGTTCAGATCAAGGTCAGGAACAGATG GAACAGCTGAATATGGGCCAAACAGGATATCTGTGGTAAGCAGTTCCTGCCCCGGCTCAG GGCCAAGAACAGATGGAACAGCTGAATATGGGCCAAACAGGATATCTGTGGTAAGCAGTT CCTGCCCCGGCTCAGGGCCAAGAACAGATGGTCCCCAGATGCGGTCCAGCCCTCAGCAGT TTCTAGAGAACCATCAGATGTTTCCAGGGTGCCCCAAGGACCTGAAATGACCCTGTGCCT TATTTGAACTAACCAATCAGTTCGCTTCTCGCTTCTGTTCGCGCGCTTCTGCTCCCCGAG CTCAATAAAAGAGCCCACAACCCCTCACTCGGGGCGCCAGTCCTCCGATTGACTGAGTCG CCCGGGTACCCGTGTATCCAATAAACCCTCTTGCAGTTGCATCCGACTTGTGGTCTCGCT GTTCCTTGGGAGGGTCTCCTCTGAGTGATTGACTACCCGTCAGCGGGGGTCTTTCACACA TGCAGCATGTATCAAAATTAATTTGGTTTTTTTTCTTAAGTATTTACATTAAATGGCCAT AGTACTTAAAGTTACATTGGCTTCCTTGAAATAAACATGGAGTATTCAGAATGTGTCATA AATATTTCTAATTTTAAGATAGTATCTCCATTGGCTTTCTACTTTTTCTTTTATTTTTTT TTGTCCTCTGTCTTCCATTTGTTGTTGTTGTTGTTTGTTTGTTTGTTTGTTGGTTGGTTG GTTAATTTTTTTTTAAAGATCCTACACTATAGTTCAAGCTAGACTATTAGCTACTCTGTA ACCCAGGGTGACCTTGAAGTCATGGGTAGCCTGCTGTTTTAGCCTTCCCACATCTAAGAT TACAGGTATGAGCTATCATTTTTGGTATATTGATTGATTGATTGATTGATGTGTGTGTGT GTGATTGTGTTTGTGTGTGTGACTGTGAAAATGTGTGTATGGGTGTGTGTGAATGTGTGT ATGTATGTGTGTGTGTGAGTGTGTGTGTGTGTGTGTGCATGTGTGTGTGTGTGACTGTGT CTATGTGTATGAC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 TGTGAAAAAATATTCTATGGTAGTGAGAGCCAACGCTCCGGCTCAGGTGTCAGGTTGGTT TTTGAGACAGAGTCTTTCACTTAGCTTGGAATTCACTGGCCGTCGTTTTACAACGTCGTG ACTGGGAAAACCCTGGCGTTACCCAACTTAATCGCCTTGCAGCACATCCCCCTTTCGCCA GCTGGCGTAATAGCGAAGAGGCCCGCACCGATCGCCCTTCCCAACAGTTGCGCAGCCTGA ATGGCGAATGGCGCCTGATGCGGTATTTTCTCCTTACGCATCTGTGCGGTATTTCACACC GCATATGGTGCACTCTCAGTACAATCTGCTCTGATGCCGCATAGTTAAGCCAGCCCCGAC ACCCGCCAACACCCGCTGACGCGCCCTGACGGGCTTGTCTGCTCCCGGCATCCGCTTACA GACAAGCTGTGACCGTCTCCGGGAGCTGCATGTGTCAGAGGTTTTCACCGTCATCACCGA AACGCGCGATGACGAAAGGGCCTCGTGATACGCCTATTTTTATAGGTTAATGTCATGATA ATAATGGTTTCTTAGACGTCAGGTGGCACTTTTCGGGGAAATGTGCGCGGAACCCCTATT TGTTTATTTTTCTAAATACATTCAAATATGTATCCGCTCATGAGACAATAACCCTGATAA ATGCTTCAATAATATTGAAAAAGGAAGAGTATGAGTATTCAACATTTCCGTGTCGCCCTT ATTCCCTTTTTTGCGGCATTTTGCCTTCCTGTTTTTGCTCACCCAGAAACGCTGGTGAAA GTAAAAGATGCTGAAGATCAGTTGGGTGCACGAGTGGGTTACATCGAACTGGATCTCAAC AGCGGTAAGATCCTTGAGAGTTTTCGCCCCGAAGAACGTTTTCCAATGATGAGCACTTTT AAAGTTCTGCTATGTGGCGCGGTATTATCCCGTATTGACGCCGGGCAAGAGCAACTCGGT CGCCGCATACACTATTCTCAGAATGACTTGGTTGAGTACTCACCAGTCACAGAAAAGCAT CTTACGGATGGC
***
前述描述中或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或隨附圖式中所揭露的、以其特定形式或根據執行所揭露之功能的方式表現之特徵,或用於根據需要獲得所揭露之結果的方法或製程可單獨地或以此等特徵之任何組合用於以其不同形式實現本發明。
雖然已結合以上所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在給出本揭露內容時許多等效修改及變化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為顯而易知的。因此,上文闡述之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被認為係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可在不偏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作出所描述實施例之修多種改變。
為避免任何疑義,出於增強讀者理解的目的提供本文中提供之任何理論解釋。本發明者並不希望由此等理論解釋中之任一者束縛。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平均係指算術平均值。
本文所用之任何章節標題僅出於組織目的且不應理解為限制所述標的物。
在本說明書全文,包括隨後的申請專利範圍中,除非本文另有規定,否則措詞「包含(comprise)」及「包括(include)」及變型(諸如「包含(comprises/comprising)」及「包括(including)」)應理解為暗示納入所述整體或步驟或整體或步驟之群但不排除任何其他整體或步驟或整體或步驟之群。
必須指出,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定,否則如本說明書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單數形式「一(a)」、「一(an)」及「該」包括多個指示物。範圍可在本文中表示為「約」一個特定值及/或至「約」另一個特定值。當表述此類範圍時,另一個實施例包括自一個特定值及/或至另一個特定值。類似地,當值藉由使用先行詞「約」表示為近似值時,應理解特定值形成另一個實施例。與數值有關之術語「約」為任擇地,且意謂例如+/-10%。 實例
在以下實例中,本發明者描述生產CD30.CAR反轉錄病毒載體的HEK293Vec-Galv細胞之產生。 實例1- 產生CD30.CAR 反轉錄病毒載體生產細胞株
本發明者使用HEK293Vec-Galv細胞建立生產CD30.CAR反轉錄病毒載體之細胞株且表徵由該細胞株產生之上清液。 材料及方法
所用細胞/細胞株:HEK293Vec-Galv (BioVec)、HEK293Vec-RD114 (BioVec)、Jurkat細胞、來自健康供體之PBMC。
質體:pSFG_CD30-CAR,其使用pSFG-TGFbDNRII (AT1089-90)之主鏈由ATUM (Newark, CA)合成及選殖,其中轉殖基因經重新合成之CD30.CAR序列置換。質體之全序列顯示於圖7及SEQ ID NO: 37中。
反轉錄病毒載體:MFG-GFP(ATG-) (BioVec)用作用於產生生產細胞池之陽性對照。載體之效價通常使用HT1080細胞與8 µg/mL凝聚胺測定。然而,在初始篩選CD30.CAR殖株中,使用Jurkat細胞(與經篩選之殖株相同的目標細胞株)測定對照載體之效價。
選殖293VG-CD30CAR:質體DNA pSFG_CD30-CAR之完整性在使用PEI轉染至293Vec RD114細胞中之前藉由DNA凝膠電泳驗證。MFG-GFP與陽性對照同時轉染。在隔夜培育之後,收集上清液且經由0.45 µm過濾器過濾。接著使用pSFG_CD30-CAR及MFG-GFP上清液以5×10 5個細胞/孔之密度感染6孔盤之HEK293Vec-Galv細胞。培養細胞歷經三天。將大量經感染細胞稀釋且以約30個細胞/孔接種於96孔盤上。藉由用4 µg/mL凝聚胺在96孔盤中以2×10 4個細胞/孔感染Jurkat細胞來滴定來自大量經感染細胞之病毒上清液以確認構築體之活性。
首先,將來自96孔盤之115個殖株轉移至24孔盤。在具有4 µg/mL凝聚胺之96孔盤上用Jurkat細胞(2×10 4個細胞/孔)篩選由83個殖株產生之病毒上清液(50 µL)。83個殖株中有72個發現陽性殖株,選擇其中6個殖株進行進一步評估。將6個殖株解凍且接種於12孔盤中,2孔/殖株。三天後,將匯合殖株在T75燒瓶中分離,以繼續使用吉歐黴素(Zeocin)及嘌呤黴素(Puromycin)培養。二個殖株由於生長速率緩慢而中斷。將剩餘四個殖株之細胞擴增且測試無菌性及黴漿菌。此後,在無抗生素之情況下培養細胞。再次使用Jurkat細胞來篩選殖株之轉殖基因表現,用GFP病毒上清液作為對照組。對三個最佳表現殖株(c4、c15、c115)進行進一步分析及表徵。
FACS分析:使用針對人IgG之抗體(Jackson Immunoresearch Lab: Alexa Fluor® 647-AffiniPure F(ab'')2片段山羊抗人IgG (H+L) (# 109-606-088)偵測CD30.CAR之表現。細胞用經抗體標記之未經感染之親代Jurkat細胞閘控。
T細胞之轉導及培養:藉由轉導Jurkat細胞,及Biovec之CD3/CD28活化之周邊血液淋巴球來評定病毒上清液之活性。藉由轉導活化T細胞(ATC)來評估殖株之病毒上清液。
轉導率測定:300,000個活細胞(如使用NC200所測定)在4℃下在暗處用3 µl的1:10 PBS稀釋之山羊抗人IgG (H+L)抗體染色30分鐘。細胞用1ml PBS洗滌一次且再懸浮於最終體積200 µl的添加有2.5% 7AAD (Becton Dickinson, Mountain View, CA, USA)的染色緩衝液(FBS) (Becton Dickinson, Mountain View, CA, USA)中。在Aurora流式細胞儀(Cytek Biosciences Inc)上獲取染色細胞。
細胞毒性測定:使用xCELLigence® Real Time Cell Analysis (RTCA™)技術測定T細胞之細胞毒性。簡言之,使用CD19將含有6% FBS之培養基中之120k/孔Farage(CD30+)細胞繫栓至96孔xCELLigence® E-Plate View上持續20小時,且每15分鐘使用xCELLigence®量測細胞指數。20小時後以1:1之效應子:目標比率添加培養物中之增殖效應細胞。連續在xCELLigence®中監測細胞指數。報導添加效應細胞之後24小時時間點的細胞溶解%。在細胞指數監測之前,E盤用160 µL培養基洗滌一次。
病毒效價測定:為了測定效價,自病毒生產細胞株收集病毒上清液且離心以移除細胞及碎片。用來自QuickTiter反轉錄病毒定量套組(Cell Bio Labs, #VPK-120)之溶液處理病毒上清液-如製造商方案中所述,溶液A消化游離DNA及/或RNA且溶液B1/2拆毀完整病毒。將糰粒再懸浮於TE緩衝液中,且病毒基因體RNA使用具備Retro-X qRT-PCR滴定套組(Takara, #631453)之NucleoSpin RNA病毒套組純化。用DNase I處理RNA以自封裝細胞之短暫轉染移除可能已攜帶之任何殘餘質體DNA。對病毒RNA樣品之連續稀釋液進行qRT-PCR以測定各稀釋液之臨限值循環(Ct)值。樣品稀釋液中之RNA基因體複本數藉由發現對應於其由校準Retro-X RNA對照模板之連續稀釋液產生之標準曲線上之Ct值的複本數來測定。起始複本數藉由逆向計算測定以包括病毒上清液已經歷之所有稀釋步驟。
測定整合之轉殖基因之載體複本數:整合之轉殖基因的載體複本數使用微滴式數位聚合酶鏈式反應(ddPCR)分析法測定。簡言之,藉由在500 g下離心5分鐘,將自新鮮培養物採集或在Gibco™ Recovery™細胞培養物冷凍培養基(Gibco, # 1 2648010)低溫保存之2,500,000 - 5,000,000個經活化之T細胞(ATC)粒化。細胞在1 ml 1×杜爾貝科氏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Dulbecco's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DPBS),無鈣,無鎂(Gibco, #14190-144)中洗滌一次且在1x DPBS中再懸浮至200 µl。使用QIAamp DNA Blood Mini套組(Qiagen, #51104)或QIAamp DSP DNA Mini套組(Qiagen, 61304)自細胞提取基因體DNA,在無核酸酶水(Ambion, #AM9339)中溶離且使用Nanodrop One (ThermoFisher Scientific, BFT#NANO- DROP-ONE-W)定量。將含有5 - 100 ng基因體DNA、CD30-CAR TaqMan試樣及用於探針之ddPCR Supermix (無dUTP) (Bio-Rad, #1863023)之反應混合物(25 ul)裝載至96孔PCR盤上且根據製造商的方案轉移至自動化液滴產生器(Bio-Rad, #1864101)中。將含有樣品液滴之PCR盤熱密封且置放於用於在以下條件下擴增之Bio-Rad T100熱循環器中:在95℃下10分鐘,隨後94℃下30秒及60℃下1分鐘之40個循環,其中最終加熱步驟98℃持續10分鐘。將反應產物保持在4℃下直至密封之96孔盤轉移至QX200液滴讀取器(Bio-Rad, #1864003)用於資料獲取。製造商的QuantaSoft軟體用於測定總反應混合物中CD30-CAR目標擴增子之濃度。藉由根據總反應混合物中人基因體之質量標準化來計算每細胞之CD30-CAR載體複本數。
干擾素-γ分泌:將效應細胞解凍且添加10 mL培養基。將培養物中之Farage細胞(目標細胞)及效應細胞在400 ×g下離心以移除用過的培養基。將目標細胞及效應子再懸浮於分析培養基(10% FBS RMPI)中。將目標細胞及效應細胞在125k下接種於24孔非組織培養物處理之盤中的1 mL分析培養基中。24小時後收集上清液且在500 ×g下離心以移除細胞碎片。
將上清液等分至96孔V形底盤中且在分析之前儲存於-80℃下。使用製造商的方案執行IFN-γ ELISA (R&D System, SIF50)。在Tecan盤讀取器上量測450 nm處的吸光率。 結果
攜有合成之CD30.CAR序列之質體pSFG_CD30CAR首先用於在聚乙烯亞胺(PEI)存在下轉染HEK293Vec-RD114細胞。所得培養物上清液接著用於轉導HEK293Vec-Galv細胞二次。藉由在96孔盤中限制稀釋來次選殖大量經轉導之293Vec-Galv細胞。藉由Jurkat細胞中之轉導效率來評估六個殖株。在六個殖株中,選擇具有最高效價的三個以用於進一步評估。結果概述於表1中。使用Jurkat細胞測定感染性效價,殖株c115比其他殖株具有略微較高的感染性效價。 1- 初步穩定殖株評定
條件 C4 C15 C115 GFP 載體 ( 對照 )
傳染性病毒粒子中之平均效價 (N=3)/mL 1.37 x 10 6 9.87 x 10 5 1.58 x 10 6 1.00 x 10 6
  2×10 4ATC 平均 (N=2) 轉導率 (% CAR)/ 12.5 µL 上清液 60.1 70.8 79.5 不適用
6.25 µL 上清液 41.9 34.1 56.7 不適用
3.12 µL 上清液 32.1 24.4 42.7 不適用
* 使用Jurkat細胞測定效價。使用經活化之T細胞測定轉導率(%CAR表現)。 進一步評估三個穩定殖株候選物(c4、c15、c115)之細胞生長及功能性屬性(轉殖基因表現及細胞毒性)。藉由培養殖株產生病毒上清液。接著使用上清液轉導經活化之T細胞(ATC)。圖1顯示三個殖株之細胞擴增速率類似(圖1顯示純濃度的經c4、c15及c115殖株產生之病毒轉導的經活化T細胞之細胞生長速率。同時培養未經轉導之細胞(ATC)以用於比較。第3天的細胞數目為0.5×10 6)。
接著基於以下屬性評估穩定殖株:經轉導之ATC的轉殖基因表現、細胞毒性及整合之載體複本數(VCN)。圖2表明如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在最終細胞產物中所量測,自所有穩定殖株產生之CD30.CAR反轉錄病毒能夠表現CD30.CAR轉殖基因。使用新研發的無標記細胞毒性分析(xCelligence®)評估經轉導細胞針對CD30+腫瘤細胞之細胞毒性。如圖3中所示,來自全部三個穩定殖株的經CD30.CAR轉導之細胞產物對CD30+ Farage細胞展現強細胞毒性。使用CD30-Raji細胞之對照實驗展示低細胞毒性。圖4提供用來自三個穩定殖株之CD30.CAR反轉錄病毒之各種稀釋液轉導的細胞之整合VCN結果。使用來自此等穩定殖株之經1:100倍稀釋的病毒顯示出比用純短暫病毒材料轉導之病毒高的VCN,表明穩定殖株中之病毒效價顯著高於短暫產生之病毒。此等結果亦強調測定病毒載體效價對於製造過程之重要性以控制VCN整合至容許位準。
總體而言,全部3個穩定殖株在各種篩選分析中展示類似結果且c115在滴定研究中展現較高轉導率。基於所得結果,選擇c115用於MCB生產。 使用MCB 進行反轉錄病毒載體之GMP 生產之功能分析
藉由遵照與先前所用之PG-13生產細胞株相同的程序,藉由擴增殖株C115生產主細胞庫批次MCB1902.VGT。自MCB1902.VGT製造SFG_CD30-CAR-293VG反轉錄病毒載體。根據採集時間安排產生四個子批次(四天,一天一個子批次)。子批次A藉由來自三個供體之經轉導之ATC的轉導率、細胞毒性、干擾素γ分泌及整合之載體複本數來表徵,以解釋供體之間的變化。結果展示於圖5中。
功能性效價結果證明病毒載體具有高轉導效率。反轉錄病毒載體可顯著稀釋且仍達成>95%之高轉導率且對於經轉導之細胞展現可接受之細胞毒性位準。儘管用未經稀釋之病毒上清液轉導亦顯示良好的轉導率及細胞毒性,但每個經轉導細胞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複本數(VCN)超過5。經高度稀釋之CD30.CAR轉導的細胞均具有小於5之VCN,符合安全準則。圖5中所示之第一組滴定結果表明此新GMP批次應使用高稀釋度。VCN及干擾素γ分泌中亦存在高的供體間變化。 結論
已產生使用重新合成之CD30.CAR轉殖基因序列的以HEK293Vec-Galv為主之CD30.CAR反轉錄病毒載體。使用在經活化之T細胞中之轉導效率、細胞毒性及載體的整合之載體複本數評定穩定殖株之候選物。使用GMP批次進一步表徵最終選擇之殖株(c115)。在100倍稀釋之後,以HEK293Vec-Galv為主之反轉錄病毒上清液具有高轉導率(>90%)。轉導之後十天培養之ATC的細胞毒性及干擾素γ分泌不受轉導期間所用反轉錄病毒上清液之稀釋位準影響。然而,ATC中整合之轉殖基因的載體複本數與經轉導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量相關。使用來自三個供體之ATC批次評定GMP批次展示干擾素γ分泌及整合之轉殖基因之載體複本數的顯著供體之間的變化。該等結果指示,必需評估多個供體以確定製造方法之稀釋位準,且所整合之轉殖基因之載體複本數可為最關鍵因素。 實例2- 自HEK293Vec-Galv 及PG13 細胞株獲得之上清液的比較性研究
本發明者進行研究以比較自實例1中獲得之HEK293Vec-Galv細胞株獲得之病毒上清液與自另一CD30.CAR載體生產細胞株,PG13細胞株獲得之病毒上清液。
為了證明CD30 CAR-T製造方法中SFG_CD30-CAR-293VG (RV1905A) (下文縮寫為293VG載體)之適用性,進行二級研究。首先,對293VG (GMP批次1905A)進行一系列滴定實驗以確定用於轉導步驟之最佳稀釋度。來自實例1中進行之初始表徵的結果表明將產生適合載體複本數(VCN)之一系列稀釋位準。此範圍藉由與PG13.SFG.CD30.CD28.ζ載體(下文縮寫為PG13VG)進行並列比較來進一步驗證。其次,使用分批方法進行所測定稀釋位準下未經稀釋之PG13VG及293VG的頭對頭比較,其中各供體材料經分離且接著藉由此等二種載體轉導。此外,在約2個月時間點對三個批次經293VG或PG13 VG載體轉導之分批CD30.CAR-T細胞進行即時穩定性評估以評定經293VG轉導之CD30.CAR-T細胞之穩定性概況。
本發明研究之目標為使用來自四個健康供體及二個淋巴瘤患者供體之分離細胞比較293VG及PG13VG載體。 材料及方法
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反轉錄病毒載體SFG-Tessa-T6-CD30CAR-293VG之構築描述於實例1中。GMP批次1905由在CAGT、BCM之GMP病毒載體生產設施處的穩定生產細胞株293VG-CD30CAR(批次MCB1902.VGT)產生。產生經四個連續日收集之四個子批次(一日一子批次)。使用子批次1905A進行此報導中所描述之滴定及比較性研究。RELY30試驗中所用之來自PG13生產細胞株之CD30.CAR反轉錄病毒載體已描述於Ramos等人, 2017中。
PBMC:自健康供體收集用於研究中之周邊血液單核細胞(PBMC)。自全血分離來自健康供體B1、B2、B3及B4之材料;健康供體B5及B6來自白血球清除術。自全血分離來自淋巴瘤患者B8及B9之材料。
藉由轉導效率測定測定轉殖基因表現:使用免疫螢光染色確定轉導效率。使用抗體山羊抗人IgG (H+L, (Jackson Immuno Research)染色CD30 CAR。對於樣品B1、B2、B3、B4、B5及B6,遵照研究實驗室的具有微小修改之程序。對於此等樣品,首先用PBS洗滌細胞懸浮液,且隨後與BV421抗人IgG Fc (Biolegend)一起培育。藉由光散射適當閘控淋巴球群體來分析至少1000個事件。
生存力測定:活細胞之計數。將經適當稀釋之細胞樣品與錐蟲藍溶液混合且裝載至形成於血球計之脊線之間的V形凹槽中之一者中。對血球計之各腔室中九個1.0 mm正方形中之至少二者中的活(透明)及無活力(藍色)細胞進行計數且分別記錄。為了評估細胞濃度,需要50個細胞之最小計數。需要至少200個細胞來確定生存力百分比。 細胞生存力% = (計數之活細胞/計數之總細胞) × 100% 活細胞濃度(活細胞/mL) = 計數之活細胞/計數之1 mm正方形的數目 × 104 × 總稀釋倍數總活細胞= 活細胞濃度× 細胞懸浮液體積
表型分析:使用FACS溶解洗滌助劑用凍幹的單株抗體進行直接免疫螢光染色。首先用PBS洗滌樣品(細胞懸浮液)。再懸浮之後,細胞與各種螢光染料結合之分化簇(CD)標記物抗體(包括CD3)一起培育。移除未結合抗體之後,使用流式細胞測量術分析染色之細胞。收集五萬個事件且在使用光散射特性閘控淋巴球群體之後計數。CD3陽性細胞百分比的結果根據批次釋放標準報導。評估其他標記物(CD19、TCRαβ、TCRγδ、CD45RA、CD45RO、CD4、CD8. CD56. CD16. CD127及7AAD)之結果用於產物表徵。
鉻釋放細胞毒性分析:藉由量測放射性 51Cr自表現CD30之目標細胞株HDLM2霍奇金氏淋巴瘤細胞株之釋放來測定CD30.CAR-T細胞產物之細胞毒性活性。在各分析中,HDLM2細胞首先用 51Cr標記且以不同效應子目標比率與CD30.CAR-T細胞共培養。藉由利用γ計數器量測釋放至培養物上清液中之 51Cr來測定死腫瘤細胞之量。該方法描述於CAGT SOP D03.04中:測定細胞毒性T淋巴球及自然殺手細胞之細胞毒性特異性。使用僅含有培養基之孔計算自發溶解背景,且使用含有1% Triton-X 100之孔測定最大溶解。首先在顯微鏡下檢驗目標細胞(HDLM2)以確保可接受位準(>60%)之生存力。細胞計數之後,將1至2×10 6個目標細胞離心且再懸浮於含有0.1 mCi 51Cr鉻酸鈉之培養基中。細胞在37℃下培育1小時,定期再懸浮糰粒,隨後移除未併入之標記物。再次對目標細胞計數且將其以5×10 3個細胞/孔之細胞密度裝載至含有四個位準之效應細胞、僅培養基及1% Triton-X 100之96孔V形底盤中。在培育結束時,將盤離心,且將來自各孔之上清液轉移至以對應96孔型式排列之微管中。在Wizard2 γ計數器中計數各管之放射性。
51Cr釋放百分比計算如下: % 51Cr釋放 = (實驗釋放 - 背景釋放)/(最大釋放 - 背景釋放) × 100
報導20:1之效應子:目標比率的結果。
藉由qPCR進行的載體複本數測定: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qPCR)分析係基於TaqMan基因表現分析(Applied Biosystems, 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其中針對整合之原病毒序列特定設計引子及探針。自CD30.CAR-T細胞提取之基因體DNA(使用QIAamp Blood Mini套組)作為樣品測試且攜帶CD30.CAR轉殖基因之質體作為標準品測試。在此分析中,在具有13.75 µL總體積之TaqMan分析試劑(DNA聚合酶、引子、探針、緩衝液)之MicroAmp Optical 96孔反應盤中,每種反應(rxn)測試每種樣品100 ng DNA模板。使用7900HT即時PCR熱循環儀根據TaqMan分析之說明書進行qPCR反應。在PCR反應完成之後,用手動臨限值0.2進行資料分析。在此設定下,具有300,000個複本之標準的Ct(臨限循環)值應為約20至21且具有3個複本的標準品之Ct為約37至39。樣品定量係基於攜有T-細胞轉導中所用轉殖基因之質體DNA之標準稀釋液的內插法。載體複本數首先對應於100 ng/rxn計算,且接著用轉導之T細胞的百分比標準化。
測定載體複本數之微滴式數位聚合酶鏈式反應(ddPCR):qPCR分析法中使用之相同引子及探針用於微滴式數位聚合酶鏈式反應(ddPCR)分析法中以測定整合之載體複本數(VCN)。另外,在多重分析中包括具有用於RNase P之不同染料的引子及探針作為參考基因。簡言之,根據製造商的說明使用QIAamp小型旋轉管柱純化基因體DNA。使用QX200微滴式數位PCR系統進行聚合酶鏈式反應。藉由根據RNase P參考基因標準化且乘以2以考慮每個細胞之RNase P基因之二個複本來計算每個細胞之CD30.CAR載體複本數。如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所量測藉由根據轉導率標準化來測定對應樣品之每經轉導細胞之轉殖基因載體複本數。
CD30.CAR載體比較性研究計劃:設計及實施比較性計劃以評估反轉錄病毒生產細胞株變化對最終細胞療法產物之影響。由於此產物之自體性質及預期供體之間的變化,研究涉及對四個健康供體材料的PG13VG與293VG之間的並列比較之分批方法(圖6)。簡言之,在轉導步驟之前培養及活化來自各供體之PBMC。將來自相同供體之細胞分成二份,一份用PG13VG轉導且另一份用293VG轉導。轉導之後,二臂經轉導之細胞在培養物中用IL-7及IL-15擴增,且隨後採集,洗滌,調配且冷凍。收集最終細胞產物及加工中樣品用於分析評定。亦進行短期(約2個月)即時穩定性研究。
PG13VG及293VG病毒載體之比較性評定係基於使用PG13VG或293VG製造之CD30.CAR T細胞之加工中、釋放及表徵測試的分析結果。由於來自各供體或患者之起始物質高度變化,分批方法中各批次起始物質在轉導步驟之前分離且接著各部分藉由PG13VG或稀釋之293VG轉導。對來自4個健康供體及二個淋巴瘤患者之材料進行PG13與293VG之間的分次比較性結果。研究設計繪示於圖6中,且測試計劃描述於表2中。在BCM進行研究。 表2- 提出的PG13 及293VG 載體比較性評定計劃
測試 方法
生存力  NucleoCounter或錐蟲藍
轉導效率 流式細胞測量術
免疫-表現型分型(T細胞) 流式細胞測量術
細胞毒性 以藉由Cr 51釋放量測之20:1之E:T比殺傷CD30+細胞
每經轉導細胞之載體複本數 PCR
細胞增殖速率 計算
除CD3以外的表現型分型分析 流式細胞測量術
結果
CD30.CAR反轉錄病毒載體之初始表徵表明載體批次RV1905A應在用於CD30.CAR-T轉導製造製程(實例1)之前稀釋。為了使以HEK293Vec-Galv為主之反轉錄病毒載體批次RV1905A (293VG)之轉導條件最佳化,進行滴定研究。將293VG載體稀釋至1:10倍、1:20倍、1:40倍及1:80倍,且為了比較,在頭對頭分批研究中在無稀釋之情況下使用以PG13為主之RV1004 (PG13VG)載體以轉導二個健康供體ATC樣品。二個健康供體樣品(B1及B2)之293VG載體轉導之結果概述於表3中。對於所有稀釋,經293VG轉導之CAR-T之細胞生存力及CD3+ T細胞與經PG13VG轉導之相同供體細胞類似。293VG之轉導效率似乎略微低於PG13VG,但CD30特異性細胞毒性及293VG轉導之細胞的生長速率高於PG13VG轉導之細胞。293VG轉導之細胞的VCN高於PG13VG轉導之細胞的VCN。
使用二個稀釋位準之293VG (1:70及1:140)及PG13VG (純)轉導之另外二個健康分批供體樣品(B3及B4)進行額外滴定實驗。評估初始滴定中測試之相同屬性(表4)。B3及B4之結果類似於B1及B2之結果。293VG及PG13VG轉導之CD30 CAR-T細胞之細胞生存力、轉導效率及CD3陽性群體均類似。與經PG13VG轉導之CD30 CAR-T細胞相比,293VG之CD30特異性細胞毒性增加。1:140倍稀釋之轉導效率及整合之載體複本數低於1:70倍稀釋。1:140倍稀釋的經293VG轉導之細胞亦具有最高生長速率。
在所有此等屬性之中,VCN對輸入293VG上清液之稀釋位準最敏感。為實現≤5之目標VCN,載體應在用於CD30.CAR-T製造方法之前稀釋至少50倍。 表3. CD30 CAR 反轉錄病毒載體293VG ( 批次RV1905A) 之第一滴定研究 其中PG13VG 作為對照
分析法 B1 (DOM:2020 3 05 ) B2 (DOM: 2020 3 05 )
PG13VG 293VG PG13VG 293VG
1:80 1:40 1:20 1:10 1:80 1:40 1:20 1:10
細胞生存力(%)(採集時) 92 93 95 92 92 96 97 97 93 97
轉導效率(%CD30CAR+) 1 98 95 96 97 98 95 76 87 93 94
%CD3+ 細胞 2 98 99 99 97 98 98 99 99 99 99
藉由鉻釋放分析測定之細胞毒性 49 54 60 ND 3 ND 3 68 76 82 ND 3 ND 3
藉由qPCR測定之載體複本數 2.8 5.0 5.5 6.9 8.3 1.9 4.5 4.4 6.2 6.0
細胞增殖速率 48 133 110 81 82 26 23 25 15 20
1.BV421抗人類IgG Fc(Biolegend)用於研究實驗室中之CD30CAR染色。 2.使用CD3-APC進行CD3染色。藉由A750流式細胞儀分析資料(Beckman Coulter)。 3,ND = 未測定。高載體複本數表明上清液之稀釋度不足以用於CD30CAR-T製造方法;因此,省略細胞毒性之測定。DOM=製造日期 表4. CD30 CAR 反轉錄病毒載體 293VG ( 批次 RV1905A) 之第二滴定研究
分析法 B3 (DOM: 2020 3 27 ) B4 (DOM: 2020 3 27 )
PG13VG 293VG PG13VG 293VG
1:70 1:140 1:70 1:140
細胞生存力%(採集時) 94 96 96 95 96 96
轉導效率 (%CD30 CAR+) 1 99 93 89 96 88 81
%CD3+ 細胞 2 99 98 99 99 98 99
藉由鉻釋放分析測定之細胞毒性 50 61 57 52 61 51
藉由qPCR測定之載體複本數 2.8 3.6 2.5 2.5 3.2 2.0
細胞增殖速率 101 159 279 57 116 189
1.使用BV421抗人類IgG Fc(Biolegend)染色CD30.CAR以測定轉導效率。 2.使用CD3-APC進行CD3染色。藉由A750流式細胞儀分析資料(Beckman Coulter) 結論:
比較性評定係基於如材料及方法部分中所描述之分批設計。
細胞毒性:一般而言,相較於PG13轉導之細胞,293VG轉導之細胞的CD30.CAR T細胞之CD30特異性細胞毒性增加(平均(平均值) (PG13);平均(平均值) (293VG))。 結論
研究評估經當前PG13VG (批次1004)或提議之293VG (批次RV1905)轉導之CD30CAR-T細胞。進行滴定及比較性研究以證明當前PG13VG與新穎293VG之間的比較性,及用293VG替換PG13VG之可能性。進行病毒上清液滴定之研究以測定用於CAR-T製造方法以產生與PG13VG相當之結果的新穎反轉錄病毒載體293VG之稀釋位準。結果顯示應使用高於1:50倍之稀釋度,且其可產生具有與由純PG13VG載體轉導之彼等特性類似之特性的CD30.CAR T細胞。
基於頭對頭比較性研究,以大於1:50倍稀釋之293VG由293Vec-Galv穩定生產細胞產生之293VG視為可接受使用。 參考文獻
上文引用許多公開案以更充分地描述及揭露本發明及本發明所屬之目前最佳技術。此等參考文獻之完整引用提供如下。此等參考文獻中之各者的全部內容併入本文中。
Ghani, K. et al. (2009). Efficient human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duction using RD114- and GALV- pseudotyped retroviral vectors produced in suspension and serum-free media gene therapy. Hum Gen Ther. 20:966-974
Ramos, C., et al. (2017)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after CD30-specific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directed lymphocytes. J Clin Invest; 127:3462-3471.
Wang, X et al. (2015). Large-scale clinical-grade retroviral vector production in a fixed-bed bioreactor. J. Immunother. 38:127-135.
For standard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see Sambrook, J., Russel, D.W.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3 ed. 2001, Cold Spring Harbor,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無)
現將參考隨附圖式論述說明本發明之原理的實施例及實驗: 圖1.在純濃度下由經轉導之HEK293Vec-Galv殖株c4、c15及c115產生之病毒轉導的經活化T細胞之細胞生長速率。同時培養未經轉導之細胞(ATC)以用於比較。第3天之細胞數目為0.5×10 6圖2. 顯示藉由流式細胞測量術測定的三種細胞殖株c4、c15及c115中及來自短暫生產殖株Galv的CD30表現檢驗的轉導率。在純的1:5及1:25稀釋條件下使用來自此等細胞之呈組織培養物上清液形式之病毒材料,用於在塗佈有RetroNectin之細胞培養盤中轉導。Y軸顯示活細胞群體中表現CD30.CAR之細胞(轉導率)。使用未經轉導之細胞作為陰性對照。 3.在Farage細胞上CD30.CAR轉導之T細胞的細胞毒性。藉由xCelligence®量測之細胞溶解顯示繫栓至xCelligence®培養盤表面的Farage細胞的細胞毒性。Y軸為在各條件下相較於對照孔之全部Farage細胞的細胞溶解百分比 舉例而言,70%細胞溶解指示生物感測器偵測與對照孔相比,孔中僅剩餘30%完整且黏著的Farage細胞。 4.CD30.CAR轉導之T細胞中整合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載體複本數。圖中指示用於轉導程序中之病毒稀釋條件。對於經產生c115之病毒轉導之細胞,在同一分析中測試1:25及1:100倍樣品,同時在稍後dPCR分析中測試具有未經稀釋病毒之樣品。 5.檢查經來自以293為主之穩定殖株MCB之GMP反轉錄病毒批次轉導之ATC的CD30.CAR表現、載體複本數及細胞毒性及IFNγ釋放方面的效能。圖中指示用於轉導程序中之病毒稀釋條件。最終細胞產物之轉導率繪製於上圖中且相同樣品的細胞毒性及IFNγ釋放資料繪製於相應的二個中間圖中。針對病毒載體之不同稀釋液之T細胞中的載體複本數展示於下圖中。 6.使用CD30.CAR載體PG13VG及293VG之二種來源比較細胞產物品質屬性之研究設計。 圖7. pSFG_CD30-CAR之全序列。
TW202321443A_111140433_SEQL.xml

Claims (25)

  1. 一種HEK293Vec-Galv細胞,其經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
  2. 一種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其獲自如請求項1之HEK293Vec-Galv細胞之一培養物。
  3. 一種CD30.CAR-T細胞,其係使用如請求項2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所產生。
  4. 一種方法,其包含: a.    自HEK293Vec-Galv細胞之一培養物獲得一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其中該等HEK293Vec-Galv細胞已使用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的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 b.   使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任擇地PBMC與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接觸;以及 c.    擴增來自(b)之該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以獲得CD30.CAR-T細胞。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來自(a)之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在與(b)中之該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接觸之前被稀釋。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至少被稀釋1:50倍。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在(c)中獲得之該CD30.CAR-T細胞具有≤5之一載體複本數(VCN)。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d.   低溫儲存(c)中獲得之該CD30.CAR-T細胞。
  9.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採集及洗滌在(c)中獲得之該CD30.CAR-T細胞。
  10. 如請求項4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T細胞或T細胞前驅細胞在IL-7及IL-15存在下擴增。
  11. 一種CD30.CAR-T細胞,其係藉由如請求項4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
  12. 一種方法,其包含: a.    用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之反轉錄病毒載體轉導HEK293Vec-Galv細胞; b.   培養該等經轉導之HEK293Vec-Galv細胞; c.    自該細胞之培養物獲得包含編碼CD30.CAR之核酸的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以及 d.   稀釋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等HEK293Vec-Galv細胞被培養3天或更短時間。
  14. 如請求項12或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至少被稀釋1:50倍。
  15. 一種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其係藉由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方法所製備。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HEK293Vec-Galv細胞、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CD30.CAR-T細胞或方法,其中該CAR包含HRS3 scFv。
  1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HEK293Vec-Galv細胞、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CD30.CAR-T細胞或方法,其中該CAR係由SEQ ID NO: 37所編碼。
  1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HEK293Vec-Galv細胞、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CD30.CAR-T細胞或方法,其中該反轉錄病毒載體為pSFG_CD30-CAR。
  19.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過濾該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
  20. 如請求項12或請求項1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使用之前在-80℃下儲存該上清液之一步驟。
  21. 一種用於製造一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之方法,該方法包含藉由將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暴露於一如請求項2之反轉錄病毒載體上清液來修飾免疫細胞以表現一嵌合抗原受體(CAR)。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該免疫細胞為一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或一病毒特異性T細胞。
  23.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該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或病毒特異性T細胞對艾司坦氏-巴爾氏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具有特異性。
  24. 一種藉由如請求項21至23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的病毒特異性免疫細胞,其中載體複本數≤5。
  25. 一種衍生自不患有淋巴瘤之一個體的細胞庫,其中該細胞庫中之細胞包含藉由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
TW111140433A 2021-10-26 2022-10-25 用於生產編碼car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細胞株 TW2023214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72061P 2021-10-26 2021-10-26
US63/272,061 2021-10-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1443A true TW202321443A (zh) 2023-06-01

Family

ID=84363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0433A TW202321443A (zh) 2021-10-26 2022-10-25 用於生產編碼car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細胞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21443A (zh)
WO (1) WO20230729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8987A1 (en) 2000-11-28 2007-11-08 Seattle Genetics, Inc. Recombinant Anti-Cd30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US20040018194A1 (en) 2000-11-28 2004-01-29 Francisco Joseph A. Recombinant anti-CD30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CA2471702C (en) 2002-01-09 2013-03-19 Medarex, Inc.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cd30
US20070148171A1 (en) 2002-09-27 2007-06-28 Xencor, Inc. Optimized anti-CD30 antibodies
EP1378523A1 (de) 2002-07-01 2004-01-07 STEIN, Harald, Prof. Dr. Anti-cd30-antikörper und deren verwendungen
HUE027549T2 (hu) 2002-07-31 2016-10-28 Seattle Genetics Inc Hatóanyagot tartalmazó konjugátumok és alkalmazásuk rák, autoimmun betegség vagy fertõzéses betegség kezelésére
JP2008530244A (ja) 2005-02-18 2008-08-07 メダレックス, インク. フコシル残基を欠くcd30に対するモノクローナル抗体
EP1951757B1 (en) 2005-10-06 2014-05-14 Xencor, Inc. Optimized anti-cd30 antibodies
ES2396569T3 (es) 2006-01-17 2013-02-22 Medarex, Inc. Anticuerpos monoclonales contra CD30 que carecen de restos fucosilo y xilosilo
AU2010301042B2 (en) 2009-10-01 2014-03-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and use of sam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ES2602743T3 (es) 2010-09-08 2017-02-22 Chemotherapeuti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Georg-Speyer-Haus Receptores de antígenos quiméricos con una región bisagra optimizada
WO2015028444A1 (en) 2013-08-26 2015-03-05 Universität Zu Köln Anti cd30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and its use
FI3169703T4 (fi) 2014-07-16 2024-03-01 Hinrich Abken Kimeerinen antigeenireseptori ja sen käyttö
WO2020068764A1 (en) 2018-09-24 2020-04-02 The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Inc. Anti-cd30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2953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7803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chimeric autoantibody receptor T cells
US20230256018A1 (en) T cell receptors and engineered cells expressing same
CN110291402B (zh) 鉴定肽表位的方法、结合此类表位的分子和相关用途
BR112021003305A2 (pt) métodos para produzir células que expressam receptor de antígeno quimérico
AU2016341527A1 (en) Methods, kits, agent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duction
EP3962527A1 (en) Chimeric recepto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4656570B (zh) 包含nkg2d结构域的多特异性嵌合受体和其使用方法
WO2018041220A1 (zh) 一种靶向人cd123的嵌合受体配体及其应用
WO2023138658A1 (zh)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和其用途
AU2021228708A1 (en) Methods of making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expressing cells
JP2021525066A (ja) Car nk細胞
EP3960849A1 (en) Allogeneic car-t cells,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US11078251B2 (en) T cell receptors (TCR) and uses thereof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TW202321443A (zh) 用於生產編碼car之反轉錄病毒載體的細胞株
JP2022547837A (ja) 遺伝子操作されたt細胞及びその産生方法
WO2023016576A1 (zh) 基于全人源及鼠源单链抗体的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用途
WO2023227521A1 (en) Artificial immune receptors
WO2023230581A1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 cell therapies
CN117677633A (zh) 基于nkg2d的嵌合抗原受体
WO2024078995A1 (en) Transduction of gammadelta t cells with pseudotyped retroviral vectors
JP2023513458A (ja) Her2に対するキメラ抗原受容体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TW202242097A (zh) 經工程化之抗原呈現細胞
TW202340456A (zh) 靶向hiv感染細胞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
Are Macaque Multimeric Soluble CD40 Lig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