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0683A - 咖啡機 - Google Patents

咖啡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0683A
TW202320683A TW111124262A TW111124262A TW202320683A TW 202320683 A TW202320683 A TW 202320683A TW 111124262 A TW111124262 A TW 111124262A TW 111124262 A TW111124262 A TW 111124262A TW 202320683 A TW202320683 A TW 2023206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er
coffee
unit
coffee beans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4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9226B (zh
Inventor
土田淳也
若林貴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都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都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都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0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0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22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2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incorporated grinding or roasting means for coffe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之咖啡機,且提供一種設計成使分離豆殼等多餘物質之風量盡可能接近目標風量之咖啡機。 本發明之咖啡機具備:第一研磨機5AM,其將咖啡豆磨碎;風扇60A1,其藉由旋轉而產生從第一研磨機5AM磨碎之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風壓;風扇馬達60A2,其使風扇60A1旋轉;及控制部11a,其按照設定值(PWM值)而控制風扇馬達60A2之旋轉;且控制部11a獲取與實際旋轉之風扇馬達60A2之轉速相關之資訊(旋轉脈衝數),基於所獲取之資訊而修正設定值(PWM值),並按照修正後之設定值控制風扇馬達60A2之旋轉。

Description

咖啡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之咖啡機。
業界提出一種使用咖啡豆進行調製之咖啡機(例如,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提出之咖啡機搭載有咖啡豆磨碎機構(研磨機)及咖啡飲料萃取機構。又,亦已知搭載有研磨機者。
且說,研磨機磨碎之咖啡粒中會混入豆殼等多餘物質。該多餘物質成為導致藉由萃取獲得之咖啡飲料之口感下降之主要原因。因此,要利用風壓從咖啡粒中分離出豆殼等多餘物質。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日本專利特開2019-3043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就先前之咖啡機而言,有時難以使將豆殼等多餘物質分離之風量成為目標風量。
本發明鑒於上述情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設計成使分離豆殼等多餘物質之風量盡可能接近目標風量之咖啡機。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解決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之咖啡機之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研磨機,其將咖啡豆磨碎; 風扇,其藉由旋轉而產生從上述第一研磨機磨碎之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風壓; 風扇馬達,其使上述風扇旋轉;及 控制部,其按照設定值而控制上述風扇馬達之旋轉;且 上述控制部獲取與實際旋轉之上述風扇馬達之轉速相關之資訊,基於所獲取之資訊而修正上述設定值,按照修正後之設定值控制上述風扇馬達之旋轉。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設計成使分離豆殼等多餘物質之風量盡可能接近目標風量之咖啡機。
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
<1.飲料製造裝置之概要> 圖1係飲料製造裝置1之外觀圖。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係用烘焙咖啡豆及液體(此處為水)自動製造咖啡飲料之裝置,一次製造動作可製造出一杯子量之咖啡飲料。作為原料之烘焙咖啡豆可收容於罐體40。於飲料製造裝置1之下部設置有杯子載置部110,所製造出之咖啡飲料從加注部10c注入杯子中。
飲料製造裝置1具備形成其外部包裝且包圍內部機構之殼體100。殼體100大致分為本體部101、及覆蓋飲料製造裝置1之正面之一部分及側面之一部分之罩蓋部102。於罩蓋部102設置有資訊顯示裝置12。圖1所示之資訊顯示裝置12為觸控面板式之顯示器,除可受理各種資訊之顯示以外,亦可受理裝置管理者或飲料需求者之輸入。資訊顯示裝置12經由移動機構12a安裝於罩蓋部102,可藉由移動機構12a沿上下方向於一定範圍內移動。
又,於罩蓋部102,設置有咖啡豆投放口103、及使咖啡豆投放口103開閉之開閉擋板103a。可將開閉擋板103a打開而向咖啡豆投放口103投放不同於罐體40中收容之烘焙咖啡豆之其他烘焙咖啡豆。藉此,可向飲料需求者提供一杯特製之飲料。
圖1所示之罩蓋部102由丙烯酸樹脂或玻璃等具有透光性之材料形成,其整體構成被視作透過部之透明罩蓋。因此,可從外部視認由罩蓋部102所覆蓋之位於其內側之機構。於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中,可透過罩蓋部102視認製造咖啡飲料之製造部之一部分。圖1所示之本體部101整體為非透過部,難以從外部視認其內部。
圖2係飲料製造裝置1之局部前視圖,表示於飲料製造裝置1之前視下使用者可視認之製造部之一部分的圖。罩蓋部102及資訊顯示裝置12以虛線圖示出。
飲料製造裝置1之處於正面部之殼體100成為本體部101與其外側(前方側)之罩蓋部102之雙重構造。於前後方向上在本體部101與罩蓋部102之間配置有製造部之一部分機構,使用者可透過罩蓋部102視認該一部分機構。
使用者可透過罩蓋部102視認之製造部之一部分機構係集合搬送部42、第1研磨機5A、第2研磨機5B、分離裝置6、萃取容器9等。於本體部101之正面部,形成有朝深測凹陷之矩形之凹部101a,萃取容器9等位於該凹部101a內之深測。
由於可透過罩蓋部102從外部視認該等機構,故對管理者而言容易進行檢查或動作確認。又,對飲料需求者而言可享受咖啡飲料之製造過程。
再者,罩蓋部102於其右端部經由鉸鏈102a呈側開式開閉自如地受本體部101支持。於罩蓋部102之左端部,設置有將本體部101與罩蓋部102維持閉鎖狀態之卡合部102b。卡合部102b例如為磁鐵與鐵之組合。管理者藉由打開罩蓋部102,可進行該罩蓋部102之內側之上述製造部之一部分之檢查等。
再者,圖1所示之罩蓋部102為側開式,但亦可為縱開式(上開/下開式),抑或為滑動式。又,罩蓋部102亦可為無法開閉之構成。
圖3係飲料製造裝置1之功能之概要圖。飲料製造裝置1包含咖啡豆處理裝置2及萃取裝置3作為咖啡飲料之製造部。
咖啡豆處理裝置2從烘焙咖啡豆產生咖啡粒。萃取裝置3從咖啡豆處理裝置2所供給之咖啡粒中萃取出咖啡液。萃取裝置3包含流體供給單元7、下文所述之驅動單元8(參照圖5),萃取容器9及切換單元10。從咖啡豆處理裝置2供給之咖啡粒被投放至萃取容器9。流體供給單元7將熱水投放至萃取容器9。於萃取容器9內從咖啡粒中萃取出咖啡液。含有經萃取之咖啡液之熱水經由切換單元10作為咖啡飲料被送出至杯子C。
<2.流體供給單元及切換單元> 參照圖3對流體供給單元7及切換單元10之構成進行說明。首先,對流體供給單元7進行說明。流體供給單元7進行如下操作等,即,向萃取容器9供給熱水或控制萃取容器9內之氣壓。再者,本說明書中以數字形式例示氣壓時,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意指絕對壓力,所謂表壓係指使大氣壓成為0氣壓後之氣壓。所謂大氣壓係指萃取容器9周圍之氣壓或飲料製造裝置1之氣壓,例如於將飲料製造裝置1設置於海拔0 m之地點時,為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略]ICAO〕)於1976年制定之國際標準大氣(=「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略]ISA〕)在海拔0 m處之基準氣壓(1013.25 hPa)。
流體供給單元7包含配管L1~L3。配管L1係供空氣流通之配管,配管L2係供水流通之配管。配管L3係可供空氣與水兩者流通之配管。
流體供給單元7包含壓縮機70作為加壓源。壓縮機70將大氣壓縮後送出。例如將馬達(未圖示)作為驅動源來驅動壓縮機70。從壓縮機70送出之壓縮空氣經由止回閥71a供給至備貯箱(儲蓄器)71。備貯箱71內之氣壓係藉由壓力感測器71b監視,驅動壓縮機70而使之維持為特定氣壓(例如7氣壓(以表壓計為6氣壓))。於備貯箱71設置有排水用之排水口71c,可排出藉由空氣壓縮產生之水。
水槽72中儲存有構成咖啡飲料之熱水(水)。水槽72中設置有使水槽72內之水升溫之加熱器72a、及計測水之溫度之溫度感測器72b。加熱器72a基於溫度感測器72b之檢測結果,將儲存之熱水之溫度維持為特定之溫度(例如120攝氏度)。加熱器72a例如於熱水之溫度為118攝氏度時開始工作(ON),在溫度為120攝氏度時停止工作(OFF)。
又,於水槽72設置有水位感測器72c。水位感測器72c檢測水槽72內之熱水之水位。當藉由水位感測器72c檢測出水位較特定水位低時,向水槽72供給水。經由未圖示之淨水器係向圖3所示之水槽72供給自來水。於來自淨水器之配管L2之中途設置有電磁閥72d,當藉由水位感測器72c檢測出水位降低時,打開電磁閥72d而供給水,當達到特定水位時將電磁閥72d關閉而阻斷水之供給。以此方式使水槽72內之熱水維持為固定之水位。再者,亦可於每次將一次咖啡飲料之製造所使用之熱水排出時,向水槽72供水。
又,於水槽72設置有壓力感測器72g。壓力感測器72g檢測水槽72內之氣壓。經由調壓閥72e及電磁閥72f向水槽72供給備貯箱71內之氣壓。調壓閥72e將從備貯箱71供給之氣壓減壓至特定氣壓。例如減壓至3氣壓(以表壓計為2氣壓)。電磁閥72f切換經調壓閥72e調壓之氣壓之向水槽72之供給與阻斷。電磁閥72f經開閉控制為,除向水槽72供給自來水時以外,使水槽72內之氣壓維持於3氣壓。於向水槽72供給自來水時,為了利用自來水之水壓,順暢地向水槽72補充自來水,而藉由電磁閥72h將水槽72內之氣壓減小至較自來水之水壓低之壓力(例如未達2.5氣壓)。電磁閥72h切換是否將水槽72內之氣壓釋放至大氣,於減壓時將水槽72內之氣壓釋放至大氣。又,電磁閥72h除向水槽72供給自來水時以外,於水槽72內之氣壓超過3氣壓之情形時將水槽72內之氣壓釋放至大氣,使水槽72內維持為3氣壓。
水槽72內之熱水經由止回閥72j、電磁閥72i及配管L3供給至萃取容器9。藉由將電磁閥72i打開而向萃取容器9供給熱水,藉由將電磁閥72i關閉而阻斷熱水之供給。向萃取容器9之熱水之供給量可根據電磁閥72i之打開時間加以管理。但亦可計測供給量而控制電磁閥72i之開閉。於配管L3設置有計測熱水之溫度之溫度感測器73e,監視向萃取容器9供給之熱水溫度。
又,備貯箱71之氣壓係經由調壓閥73a、電磁閥73b供給至萃取容器9。調壓閥73a將從備貯箱71供給之氣壓減小至特定氣壓。例如減壓至5氣壓(以表壓計為4氣壓)以下。電磁閥73b切換經調壓閥73a調壓後之空氣向萃取容器9之供給與阻斷。萃取容器9內之氣壓係利用壓力感測器73d進行檢測。於萃取容器9內氣壓增加時,基於壓力感測器73d之檢測結果而打開電磁閥73b,使萃取容器9內增加至特定氣壓(例如最大為5氣壓(以表壓計為4氣壓))。萃取容器9內之氣壓可藉由電磁閥73c減小。電磁閥73c切換是否將萃取容器9內之氣壓釋放至大氣,於壓力異始終(例如萃取容器9內超過5氣壓之情形時)將萃取容器9內之氣壓釋放至大氣。
當一次咖啡飲料之製造結束時,利用自來水將萃取容器9內洗淨。於洗淨時打開電磁閥73f,向萃取容器9供給自來水。
其次,對切換單元10進行說明。切換單元10係將從萃取容器9送出之液體之送出目標切換為加注部10c與廢棄槽T之任一者之單元。切換單元10包含切換閥10a及驅動切換閥10a之馬達10b。於將萃取容器9內之咖啡飲料送出之情形時,切換閥10a將流路切換為加注部10c。咖啡飲料從加注部10c注入杯子C中。於將洗淨時之廢液(自來水)及殘渣(咖啡粒)排出之情形時,將流路切換為廢棄槽T。圖3所示之切換閥10a為三端口之球閥。於洗淨時殘渣通過切換閥10a,故切換閥10a適宜為球閥,馬達10b藉由繞其旋轉軸旋轉而切換流路。
<3.咖啡豆處理裝置> 參照圖1、圖2,對咖啡豆處理裝置2進行說明。咖啡豆處理裝置2包含貯存裝置4及粉碎裝置5。
<3-1.貯存裝置> 貯存裝置4包含收容烘焙後之咖啡豆之複數個罐體40。圖1所示之罐體40設置有三個。罐體40包含收容烘焙咖啡豆之筒狀之本體40a、及設置於本體40a之手持部40b,以相對於飲料製造裝置1裝卸自如之方式構成。
各罐體40可收容種類互不相同之烘焙咖啡豆,藉由對資訊顯示裝置12進行操作輸入,可選擇咖啡飲料之製造所使用之烘焙咖啡豆種類。所謂種類不同之烘焙咖啡豆,係指例如咖啡豆之品種不同之烘焙咖啡豆。又,所謂種類不同之烘焙咖啡豆,亦可指品種相同但烘焙度不同之烘焙咖啡豆。又,所謂種類不同之烘焙咖啡豆,亦可指品種及烘焙度均不同之烘焙咖啡豆。又,三個罐體40之至少任一者可收容將複數個品種之烘焙咖啡豆混合後之烘焙咖啡豆。於此情形時,各品種之烘焙咖啡豆可為相同程度之烘焙度。
再者,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中,設置有複數個罐體40,但亦可為僅設置有一個罐體40之構成。又,於設置有複數個罐體40之情形時,可將相同種類之烘焙咖啡豆收容至全部或複數個罐體40中。
各罐體40裝卸自如地安裝於作為計量搬送裝置之輸送器41。輸送器41例如為電動螺旋輸送器,其自動計量罐體40中收容之特定量之烘焙咖啡豆並向下游側送出。
各輸送器41將烘焙咖啡豆排出至下游側之集合搬送部42。集合搬送部42由中空構件構成,形成從各輸送器41至粉碎裝置5(尤其是第1研磨機5A)之烘焙咖啡豆之搬送通路。從各輸送器41排出之烘焙咖啡豆藉由自重而於集合搬送部42之內部移動,落入粉碎裝置5。
於集合搬送部42,在與咖啡豆投放口103對應之位置形成有導引部42a。導引部42a形成將從咖啡豆投放口103投放之烘焙咖啡豆導引至粉碎裝置5(尤其是第1研磨機5A)之通路。藉此,除可製造以罐體40中收容之烘焙咖啡豆為原料之咖啡飲料以外,亦可製造以從咖啡豆投放口103投放之烘焙咖啡豆為原料之咖啡飲料。
<3-2.粉碎裝置> 參照圖2及圖4來說明粉碎裝置5。圖4係分離裝置6之局部破斷立體圖。粉碎裝置5包含第1研磨機5A、第2研磨機5B、以及分離裝置6。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係磨碎從貯存裝置4供給之烘焙咖啡豆之機構。從貯存裝置4供給之烘焙咖啡豆經第1研磨機5A磨碎後,由第2研磨機5B進一步磨碎而成為粉狀,從排出管5C投放至萃取容器9。
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研磨咖啡粒之粒度不同。第1研磨機5A係粗磨碎用之研磨機,第2研磨機5B係細磨碎用之研磨機。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分別為電動研磨機,包含作為驅動源之馬達、及由馬達驅動之旋轉刃等。藉由改變旋轉刃之轉數,可改變要粉碎之烘焙咖啡豆之大小(粒度)。
分離裝置6係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機構。分離裝置6包含配置於第1研磨機5A與第2研磨機5B之間之通路部630a。通路部630a係中空體,形成供從第1研磨機5A自由下落之咖啡粒通過之分離室。於通路部630a,連接有於與咖啡粒之通過方向(例如上下方向)交叉之方向(例如左右方向)上延伸之通路部630b,於該通路部630b連接有抽吸單元60。抽吸單元60抽吸通路部630a內之空氣,藉此抽吸豆殼(chaff)或細粉末等輕量之物體。藉此,可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
抽吸單元60係離心分離方式之機構。抽吸單元60包含豆殼風扇單元60A及回收容器60B。圖4所示之豆殼風扇單元60A具備豆殼風扇馬達、及藉由該豆殼風扇馬達而旋轉驅動之豆殼風扇,將回收容器60B內之空氣向上方排氣。
回收容器60B包含以可分離之方式卡合之上部61及下部62。下部62呈上方敞開之有底筒型,形成儲存多餘物質之空間。上部61構成安裝於下部62之開口之蓋部。上部61包含圓筒形狀之外周壁61a、及與之同軸地形成之排氣筒61b。豆殼風扇單元60A以抽吸排氣筒61b內之空氣之方式於排氣筒61b之上方固定於上部61。於上部61連接有通路部630b。通路部630b於排氣筒61b之側方開設有開口。
藉由豆殼風扇單元60A之驅動,產生圖4中箭頭d1~d3所示之氣流。藉由該氣流,從通路部630a通過通路部630b將包含多餘物質之空氣抽吸至回收容器60B內。通路部630b於排氣筒61b之側方開設有開口,因此,包含多餘物質之空氣於排氣筒61b之周圍回旋。空氣中之多餘物質D因其重量而落下,聚集於回收容器60B之一部分(堆積於下部62之底面上)。空氣通過排氣筒61b之內部向上方排氣。
於排氣筒61b之周面一體形成有複數個散熱片61d。複數個散熱片61d排列於排氣筒61b之圓圓圓周方向。各個散熱片61d相對於排氣筒61b之軸向斜向傾斜。藉由設置此種散熱片61d,而促進包含多餘物質D之空氣於排氣筒61b之周圍回旋。
圖4所示之下部62由丙烯酸樹脂、玻璃等具有透光性之材料形成,其整體構成被視作透過部之透明容器。又,下部62係由罩蓋部102覆蓋之部分(圖2)。管理者或飲料需求者透過罩蓋部102、下部62之周壁,可視認儲存於下部62內之多餘物質D。對管理者而言,容易確認下部62之清潔時點,對飲料需求者而言,由於可視認去除多餘物質D之過程,故對製造中之咖啡飲料之品質之期待感提高。
如此,從貯存裝置4供給之烘焙咖啡豆首先由第1研磨機5A進行粗磨碎,該粗研磨咖啡粒通過通路部630a時,利用分離裝置6分離出多餘物質。已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粗研磨咖啡粒由第2研磨機5B進行細磨碎。利用分離裝置6分離出之多餘物質之代表例為豆殼或細粉末。該等多餘物質有時會導致降低咖啡飲料之口感,藉由從咖啡粒中去除豆殼等,可提高咖啡飲料之品質。
烘焙咖啡豆之粉碎可利用一台研磨機(一階段之粉碎)。但是,藉由利用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之兩階段之粉碎,可容易使咖啡粒之粒度保持一致,且可將咖啡液之萃取程度保持固定。於粉碎咖啡豆時,有時會因切刃與咖啡豆之摩擦而導致產生熱。藉由設為兩階段之粉碎,亦可抑制因粉碎時之摩擦導致之發熱,防止咖啡粒劣化(例如風味變差)。
又,由於經過粗磨碎→多餘物質分離→細磨碎這一階段,故於將豆殼等多餘物質分離時,可增大多餘物質與咖啡粒(必要部分)之質量差。該方法可提昇多餘物質之分離效率,並且可防止將咖啡粒(必要部分)作為多餘物質分離出。又,由於在粗磨碎與細磨碎之間介存利用空氣抽吸之多餘物質之分離處理,故可藉由空氣冷卻抑制咖啡粒之發熱。藉此,亦可防止咖啡粒之劣化(例如風味變差)。
<4.驅動單元及萃取容器> <4-1.概要> 參照圖5對萃取裝置3之驅動單元8及萃取容器9進行說明。圖5係驅動單元8及萃取容器9之立體圖。驅動單元8之大部分由本體部101包圍。
驅動單元8受框架F支持。框架F包含上下之樑部F1、F2及支持樑部F1、F2之柱部F3。驅動單元8大致分為上部單元8A、中部單元8B及下部單元8C這三個單元。上部單元8A受樑部F1支持。中部單元8B於樑部F1與樑部F2之間受樑部F1及柱部F3支持。下部單元8C受樑部F2支持。
萃取容器9係包含容器本體90及蓋單元91之腔室。有時將萃取容器9稱為腔室。中部單元8B具有將容器本體90裝卸自如地保持之臂構件820。臂構件820包含保持構件820a、及左右相隔之一對軸構件820b。保持構件820a係形成為C字型之夾子狀之樹脂等彈性構件,藉由其彈力而保持容器本體90。保持構件820a保持容器本體90之左右側部,使容器本體90之前方側露出。藉此,於前視下容易視認容器本體90之內部。
容器本體90相對於保持構件820a之裝卸係以手動操作進行,藉由將容器本體90朝前後方向後方壓抵於保持構件820a而將容器本體90安裝於保持構件820a。又,藉由將容器本體90從保持構件820a朝前後方向前側拔出,可將容器本體90與保持構件820a分離。
一對軸構件820b分別為於前後方向上延伸設置之桿,且為支持保持構件820a之構件。再者,將軸構件820b之數量設為兩根,但亦可為一根,抑或為三根以上。保持構件820a固定於一對軸構件820b之前側之端部。藉由下文所述之機構,使一對軸構件820b於前後方向上進退,藉此,保持構件820a可朝前後進退,進行使容器本體90於前後方向上平行移動之移動動作。又,如下文所述,中部單元8B亦可進行使萃取容器9之上下翻轉之旋動動作。
<4-2.萃取容器> 參照圖6對萃取容器9進行說明。圖6係表示萃取容器9之關閉狀態及打開狀態之圖。如上所述,萃取容器9藉由中部單元8B而上下翻轉。圖6之萃取容器9顯示為蓋單元91位於上側之基本姿勢。於以下說明中描述上下位置關係之情形時,只要未特別說明則意指基本姿勢下之上下位置關係。
容器本體90係有底之容器,具有包含頸部90b、肩部90d、主體部90e及底部90f之瓶形狀。於頸部90b之端部(容器本體90之上端部),形成有凸緣部90c,該凸緣部90c劃定與容器本體90之內部空間連通之開口90a。
頸部90b及主體部90e均具有圓筒形狀。肩部90d係頸部90b與主體部90e之間之部分,以其內部空間之截面面積從主體部90e側朝向頸部90b側逐漸變小之方式具有錐形形狀。
蓋單元91係使開口90a開閉之單元。蓋單元91之開閉動作(升降動作)由上部單元8A進行。
容器本體90包含本體構件900及底構件901。本體構件900係形成頸部90b、肩部90d、主體部90e,且上下敞開之筒構件。底構件901係形成底部90f之構件,插入並固定於本體構件900之下部。於本體構件900與底構件901之間介置有密封構件902,從而提高容器本體90內之氣密性。
圖6所示之本體構件900由丙烯酸樹脂、玻璃等具有透光性之材料形成,其整體構成被視作透過部之透明容器。管理者或飲料需求者可透過罩蓋部102、容器本體90之本體構件900,視認容器本體90內之咖啡飲料之萃取狀況。對管理者而言,容易確認萃取動作,對飲料需求者而言,能觀看到萃取狀況。
於底構件901之中心部設置有凸部901c,於該凸部901c設置有使容器本體90內與外部連通之連通孔、或將該連通孔開閉之閥(圖8之閥903)。連通孔用於排出將容器本體90內洗淨時之廢液及殘渣。於凸部901c設置有密封構件908,密封構件908係用於將上部單元8A或下部單元8C與底構件901之間維持氣密之構件。
蓋單元91具備帽子狀之基座構件911。基座構件911具有凸部911d及關閉時與凸緣部90c重疊之凸邊部911c。凸部911d成為與容器本體90之凸部901c相同之構造,設置有使容器本體90內與外部連通之連通孔、或使該連通孔開閉之閥(圖8之閥913)。凸部911d之連通孔主要用於向容器本體90內注入熱水及送出咖啡飲料。於凸部911d設置有密封構件918a。密封構件918a係用以將上部單元8A或下部單元8C與基座構件911之間維持氣密之構件。又,於蓋單元91,設置有密封構件919。密封構件919於蓋單元91關閉時提高蓋單元91與容器本體90之氣密性。於蓋單元91保持有過濾用之過濾器。
<4-3.上部單元及下部單元> 參照圖7、圖8對上部單元8A及下部單元8C進行說明。圖7係表示上部單元8A及下部單元8C之一部分構成之前視圖,圖8係圖7之縱截面圖。
上部單元8A包含操作單元81A。操作單元81A進行蓋單元91相對於容器本體90之開閉操作(升降),以及凸部901c及911d之閥之開閉操作。操作單元81A包含支持構件800、保持構件801、升降軸802及探針803。
支持構件800以相對於框架F之相對位置不發生變化之方式固定地設置,收容保持構件801。又,支持構件800具備使配管L3與支持構件800內連通之連通部800a。從配管L3供給之熱水、自來水及氣壓經由連通部800a導入支持構件800內。
保持構件801係可將蓋單元91裝卸自如地保持之構件。保持構件801具有供蓋單元91之凸部911d或底構件901之凸部901c插入之圓筒狀之空間,並且具備將其等裝卸自如地保持之機構。該機構例如為扣環機構,其藉由固定之撥動力而卡合,藉由固定之分離力而釋放卡合。從配管L3供給之熱水、自來水及氣壓可經由連通部800a及保持構件801之連通孔801a供給至萃取容器9內。
保持構件801亦為於支持構件800內沿上下方向滑動自如地設置之可動構件。升降軸802以其軸向成為上下方向之方式設置。升降軸802沿上下方向氣密地貫通支持構件800之頂部,相對於支持構件800上下升降自如地設置。
於升降軸802之下端部固定有保持構件801之頂部。藉由升降軸802之升降使保持構件801沿上下方向滑動,可將保持構件801安裝至凸部911d或凸部901c,或將保持構件801與凸部911d或凸部901c分離。又,可使蓋單元91相對於容器本體90進行開閉。
於升降軸802之外周面形成有構成導螺桿機構之螺桿802a。於該螺桿802a上螺固有螺帽804b。上部單元8A具備馬達804a,螺帽804b藉由馬達804a之驅動力,而於其所在位置處(不上下移動地)旋轉。藉由螺帽804b旋轉而使升降軸802升降。
升降軸802係於中心軸具有貫通孔之管狀之軸,探針803上下滑動自如地插入該貫通孔。探針803沿上下方向氣密地貫通保持構件801之頂部,相對於支持構件800及保持構件801上下升降自如地設置。
探針803係設置於凸部911d、901c之內部且使閥913、903開閉之操作件,藉由探針803下降,可使閥913、903從關閉狀態成為打開狀態,藉由探針803上升,可使閥從打開狀態成為關閉狀態(利用未圖示之回覆彈簧之作用)。
於探針803之外周面形成有構成導螺桿機構之螺桿803a。於該螺桿803a上螺固有螺帽805b。上部單元8A具備馬達805a,螺帽805b設置為藉由馬達805a之驅動力,而於其所在位置處(不上下移動地)旋轉。藉由螺帽805b旋轉而使探針803升降。
下部單元8C包含操作單元81C。操作單元81C係將操作單元81A上下翻轉後之構成,對設置於凸部911d、901c之內部之閥913、903進行開閉操作。操作單元81C亦為可使蓋單元91開閉之構成,但未將操作單元81C用於蓋單元91之開閉。
以下,對操作單元81C進行說明,其說明與操作單元81A之說明大致相同。操作單元81C包含支持構件810、保持構件811、升降軸812及探針813。
支持構件810以相對於框架F之相對位置不發生變化之方式固定地設置,收容保持構件811。又,支持構件810具備使切換單元10之切換閥10a與支持構件810內連通之連通部810a。容器本體90內之咖啡飲料、自來水、咖啡粒之殘渣經由連通部810a導入切換閥10a。
保持構件811具有供蓋單元91之凸部911d或底構件901之凸部901c插入之圓筒狀之空間,並且具備將其等裝卸自如地保持之機構。該機構例如為扣環機構,其藉由固定之撥動力而卡合,藉由固定之分離力而釋放卡合。容器本體90內之咖啡飲料、自來水、咖啡粒之殘渣經由連通部810a及保持構件811之連通孔811a導入切換閥10a。
保持構件811亦為於支持構件810內沿上下方向滑動自如地設置之可動構件。升降軸812以其軸向成為上下方向之方式設置。升降軸812沿上下方向氣密地貫通支持構件800之底部,相對於支持構件810上下升降自如地設置。
於升降軸812之下端部固定有保持構件811之底部。藉由升降軸812之升降使保持構件811沿上下方向滑動,可將保持構件811安裝至凸部901c或凸部911d,或將保持構件811與凸部901c或凸部911d分離。
於升降軸812之外周面形成有構成導螺桿機構之螺桿812a。於該螺桿812a上螺固有螺帽814b。下部單元8C具備馬達814a,螺帽814b藉由馬達814a之驅動力,而於其所在位置處(不上下移動地)旋轉。藉由螺帽814b旋轉而使升降軸812升降。
升降軸812係於中心軸具有貫通孔之管狀之軸,探針813上下滑動自如地插入該貫通孔。探針813沿上下方向氣密地貫通保持構件811之底部,相對於支持構件810及保持構件811上下升降自如地設置。
探針813係設置於凸部911d、901c之內部且使閥913、903開閉之操作件,藉由探針813上升,可使閥913、903從關閉狀態成為打開狀態,藉由探針813下降,可使閥從打開狀態成為關閉狀態(利用未圖示之回覆彈簧之作用)。
於探針813之外周面形成有構成導螺桿機構之螺桿813a。於該螺桿813a上螺固有螺帽815b。下部單元8C具備馬達815a,螺帽815b設置為藉由馬達815a之驅動力,而於其所在位置處(不上下移動地)旋轉。藉由螺帽815b旋轉而使探針813升降。
<4-4.中部單元> 參照圖5及圖9對中部單元8B進行說明。圖9係中部單元8B之模式圖。中部單元8B包含支持萃取容器9之支持單元81B。支持單元81B除包含上述臂構件820以外,還包含支持鎖定機構821之單元本體81B'。
鎖定機構821係使蓋單元91相對於容器本體90維持閉鎖狀態之機構。鎖定機構821包含一對抓持構件821a,該一對抓持構件821a將蓋單元91之凸邊部911c與容器本體90之凸緣部90c上下挾持。一對抓持構件821a具有夾住凸邊部911c與凸緣部90c並嵌合之C字型之截面,藉由馬達822之驅動力於左右方向上開閉。於一對抓持構件821a處於閉鎖狀態之情形時,如圖9之用線圈出之圖中之實線所示,各抓持構件821a以將凸邊部911c與凸緣部90c上下夾住之方式嵌合於其等,將蓋單元91相對於容器本體90氣密地鎖定。於該鎖定狀態下,即便欲藉由升降軸802使保持構件801上升而打開蓋單元91,蓋單元91亦不會移動(鎖定不會釋放)。即,相比利用保持構件801打開蓋單元91之力,利用鎖定機構821鎖定之力設定得更強。藉此,可防止於異始終蓋單元91相對於容器本體90成為打開狀態。
又,當一對抓持構件821a處於打開狀態時,如圖9之用線圈出之圖中之虛線所示,各抓持構件821a成為從凸邊部911c與凸緣部90c離開之狀態,蓋單元91與容器本體90之鎖定釋放。
於保持構件801處於保持有蓋單元91之狀態,且使保持構件801從下降位置上升至上升位置之情形時,當一對抓持構件821a處於打開狀態時,蓋單元91從容器本體90分離。反之,當一對抓持構件821a處於閉鎖狀態時,保持構件801相對於蓋單元91之卡合釋放,僅保持構件801上升。
又,中部單元8B包含以馬達823為驅動源使臂構件820於前後方向上水平移動之機構。藉此,可使支持於臂構件820之容器本體90於後側之萃取位置(狀態ST1)與前側之咖啡豆投放位置(狀態ST2)之間移動。咖啡豆投放位置係向容器本體90中投放咖啡粒之位置,將經第2研磨機5B磨碎後之咖啡粒從圖2所示之排出管5C投放至蓋單元91分離之容器本體90之開口90a。換言之,排出管5C之位置處於咖啡豆投放位置上之容器本體90之上方。
萃取位置係容器本體90能夠由操作單元81A及操作單元81C進行操作之位置,且係與探針803、813同軸之位置,且係進行咖啡液之萃取之位置。萃取位置係較咖啡豆投放位置更為深測之位置。圖5、圖7及圖8均示出了容器本體90處於萃取位置之情形。如此,藉由於投放咖啡粒時與萃取咖啡液及供給水時使容器本體90之位置不同,可防止咖啡液萃取時產生之熱氣附著於作為咖啡粒之供給部之排出管5C。
又,中部單元8B包含以馬達824為驅動源使支持單元81B繞前後方向之軸825旋轉之機構。藉此,可使容器本體90(萃取容器9)之姿勢從頸部90b處於上側之直立姿勢(狀態ST1)變化為頸部90b處於下側之倒立姿勢(狀態ST3)。於萃取容器9之旋動中,藉由鎖定機構821來維持將蓋單元91鎖定於容器本體90之狀態。於直立姿勢與倒立姿勢下萃取容器9上下翻轉。於倒立姿勢下,凸部911d位於直立姿勢下之凸部901c之位置。又,於倒立姿勢下,凸部901c位於直立姿勢下之凸部911d之位置。因此,於倒立姿勢下可由操作單元81A對閥903進行開閉操作,又,可由操作單元81C對閥913進行開閉操作。
<5.控制裝置> 參照圖10對飲料製造裝置1之控制裝置11進行說明。圖10係控制裝置11之方塊圖。
控制裝置11控制飲料製造裝置1之整體。控制裝置11包含處理部11a、記憶部11b及I/F(介面)部11c。處理部11a例如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處理器。記憶部11b例如為RA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或RO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I/F部11c包含進行外部裝置與處理部11a之間之信號之輸入輸出之輸入輸出介面。又,I/F部11c包含可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15與伺服器16進行資料通信之通信介面。伺服器16可經由通信網路15與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17進行通信,例如可從飲料需求者之移動終端17接收製造飲料之預約或感想等資訊。
處理部11a執行記憶部11b中記憶之程式,基於來自資訊顯示裝置12之指示、感測器群13之檢測結果、或來自伺服器16之指示,控制致動器群14。感測器群13係設置於飲料製造裝置1之各種感測器(例如熱水之溫度感測器、機構之動作位置檢測感測器、壓力感測器等)。致動器群14係設置於飲料製造裝置1之各種致動器(例如馬達、電磁閥、加熱器等)。
<6.動作控制例> 參照圖11(A)及(B)對處理部11a所執行之飲料製造裝置1之控制處理例進行說明。圖11(A)係表示一次咖啡飲料製造動作相關之控制例。將製造指示前之飲料製造裝置1之狀態稱作待機狀態。待機狀態下之各機構之狀態如下所述。
萃取裝置3處於圖5之狀態。萃取容器9為直立姿勢,且位於萃取位置。鎖定機構821為閉鎖狀態,蓋單元91將容器本體90之開口90a關閉。保持構件801處於下降位置,安裝於凸部911d。保持構件811處於上升位置,安裝於凸部901c。閥903及913處於關閉狀態。切換閥10a使操作單元81C之連通部810a與廢棄槽T連通。
當於待機狀態下,存在咖啡飲料之製造指示時,執行圖11(A)之處理。於S1中執行預熱處理。該處理係向容器本體90內注入熱水,事先使容器本體90升溫之處理。首先,使閥903及913為打開狀態。藉此,配管L3、萃取容器9、廢棄槽T成為連通狀態。
將電磁閥72i打開特定時間(例如1500 ms)後關閉。藉此,從水槽72向萃取容器9內注入熱水。繼而,將電磁閥73b打開特定時間(例如500 ms)後關閉。藉此,增加萃取容器9內之空氣之壓力,促進熱水向廢棄槽T之排出。藉由以上處理,萃取容器9之內部及配管L2經預熱,可減少後續之咖啡飲料之製造中熱水變冷之情況。
於S2中進行研磨處理。此處係將烘焙咖啡豆粉碎,將咖啡粒投放至容器本體90。首先,使鎖定機構821為打開狀態,使保持構件801上升至上升位置。蓋單元91由保持構件801保持,與保持構件801一起上升。其結果,蓋單元91從容器本體90分離。保持構件811下降至下降位置。使容器本體90移動至咖啡豆投放位置。繼而,使貯存裝置4及粉碎裝置5作動。藉此,從貯存裝置4向第1研磨機5A供給一杯量之烘焙咖啡豆。利用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分兩個階段將烘焙咖啡豆磨碎,且利用分離裝置6分離出多餘物質。咖啡粒被投放至容器本體90。
使容器本體90返回至萃取位置。使保持構件801下降至下降位置,而將蓋單元91安裝於容器本體90。使鎖定機構821為閉鎖狀態,蓋單元91相對於容器本體90氣密地鎖定。保持構件811上升至上升位置。使閥903、913中之閥903成為關閉狀態,使閥913成為打開狀態。
於S3中進行萃取處理。此處係從容器本體90內之咖啡粒中萃取出咖啡液。圖11(B)係S3之萃取處理之流程圖。
於S41中將份量少於一杯量之熱水注入萃取容器9,以便蒸煮萃取容器9內之咖啡粒。此處,將電磁閥72i打開特定時間(例如500 ms)後關閉。藉此,從水槽72向萃取容器9內注入熱水。其後,待機特定時間(例如5000 ms)後結束S41之處理。藉由上述處理可蒸煮咖啡粒。藉由蒸煮咖啡粒,可使咖啡粒中所含之二氧化碳釋放出,從而提高之後之萃取效果。
於S42中將剩餘量之熱水注入萃取容器9,以便於萃取容器9中收容一杯量之熱水。此處,將電磁閥72i打開特定時間(例如7000 ms)後關閉。藉此,從水槽72向萃取容器9內注入熱水。
藉由S42之處理,可使萃取容器9內於1氣壓下成為超過100攝氏度之溫度(例如110攝氏度左右)之狀態。繼而,藉由S43將萃取容器9內加壓。此處係將電磁閥73b打開特定時間(例如1000 ms)後關閉,將萃取容器9內加壓至不使熱水沸騰之氣壓(例如4氣壓左右(以表壓計為3氣壓左右))。其後,使閥913為關閉狀態。
繼而,將該狀態維持特定時間(例如7000 ms)而進行浸漬式之咖啡液萃取(S44)。藉此,進行高溫高壓下之浸漬式之咖啡液萃取。高溫高壓下之浸漬式萃取可預見以下效果。第一,藉由設為高壓,可使熱水易於滲透至咖啡粒之內部,從而促進咖啡液之萃取。第二,藉由設為高溫,可促進咖啡液之萃取。第三,藉由設為高溫而降低咖啡粒中所含之油之黏性,促進油之萃取。藉此,可製造香氣濃郁之咖啡飲料。
熱水(高溫水)之溫度只要超過100攝氏度即可,溫度更高者就咖啡液萃取之方面而言較為有利。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熱水之溫度,通常要增加成本。因此,熱水之溫度例如可設為105攝氏度以上,或110攝氏度以上,或115攝氏度以上,又,例如設為130攝氏度以下,或120攝氏度以下。氣壓只要為不使熱水沸騰之氣壓即可。
於S45中將萃取容器9內減壓。此處,將萃取容器9內之氣壓切換為使熱水沸騰之氣壓。具體而言,使閥913為打開狀態,將電磁閥73c打開特定時間(例如1000 ms)後關閉。使萃取容器9內之氣壓釋放至大氣。其後,再次使閥913為關閉狀態。
萃取容器9內急遽降低至較沸點壓低之氣壓,萃取容器9內之熱水瞬間沸騰。萃取容器9內之熱水、咖啡粒於萃取容器9內爆發性地飛濺。藉此,可使熱水均勻地沸騰。又,可促進咖啡粒之細胞壁之破壞,可進一步促進後續之咖啡液之萃取。又,由於亦可藉由該沸騰將咖啡粒與熱水攪拌,故可促進咖啡液之萃取。如此,可提高咖啡液之萃取效率。
於S46中將萃取容器9從直立姿勢翻轉至倒立姿勢。此處,使保持構件801移動至上升位置,使保持構件811移動至下降位置。然後,使支持單元81B旋轉。其後,使保持構件801返回至下降位置,使保持構件811返回至上升位置。倒立姿勢之萃取容器9之頸部90b或蓋單元91位於下側。
於S47中進行透過式之咖啡液萃取,向杯子C送出咖啡飲料。此處,將切換閥10a切換而使加注部10c與操作單元81C之通路部810a連通。又,使閥903、913均為打開狀態。進而,將電磁閥73b打開特定時間(例如10000 ms),使萃取容器9內成為特定氣壓(例如1.7氣壓(以表壓計為0.7氣壓))。於萃取容器9內,咖啡液溶於熱水後形成之咖啡飲料透過設置於蓋單元91之過濾器送出至杯子C。過濾器限制咖啡粒之殘渣漏出。藉由以上處理,結束萃取處理。
於本實施方式中,藉由併用S44中之浸漬式萃取與S47中之透過式萃取,可提高咖啡液之萃取效率。於萃取容器9為直立姿勢之狀態下,咖啡粒從主體部90e堆積至底部90f。另一方面,於萃取容器9為倒立姿勢之狀態下,咖啡粒從肩部90d堆積至頸部90b。主體部90e之截面面積大於頸部90b之截面面積,倒立姿勢下之咖啡粒之堆積厚度較直立姿勢下之堆積厚度厚。即,咖啡粒於萃取容器9為直立姿勢之狀態下堆積得相對較薄且面積較大,於倒立姿勢之狀態下堆積得相對較厚且面積較小。
於本實施方式之情形時,S44之浸漬式萃取係於萃取容器9為直立姿勢之狀態下進行,因此,可使熱水與咖啡粒大範圍地接觸,可提高咖啡液之萃取效率。但,於此情形時熱水與咖啡粒一般為局部接觸。另一方面,S47之透過式萃取係於萃取容器9為倒立姿勢之狀態下進行,因此,熱水會於與更多咖啡粒接觸之同時,通過堆積之咖啡粒。熱水會更充分地與咖啡粒接觸,可進一步提高咖啡液之萃取效率。
返回至圖11(A),於S3之萃取處理之後進行S4之排出處理。此處進行萃取容器9內之清潔相關之處理。萃取容器9之清潔係藉由使萃取容器9從倒立姿勢恢復為直立姿勢,向萃取容器9供給自來水(淨水)而進行。然後,將萃取容器9內加壓,將萃取容器9內之水與咖啡粒之殘渣一起排出至廢棄槽T。
藉由以上處理,結束一次咖啡飲料製造處理。之後,根據每個製造指示反覆執行同樣之處理。一次咖啡飲料之製造所需之時間例如為60~90秒左右。
<7.關於裝置構成之小結> 如上所述,飲料製造裝置1具備咖啡豆處理裝置2及萃取裝置3作為製造部,更詳細而言,咖啡豆處理裝置2包含貯存裝置4及粉碎裝置5,萃取裝置3包含流體供給單元7、驅動單元8、萃取容器9及切換單元10(參照圖2、圖3等)。粉碎裝置5從貯存裝置4接收一杯量之烘焙咖啡豆,藉由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進行兩階段之咖啡豆磨碎。此時,藉由分離裝置6從咖啡粒中分離出豆殼等多餘物質。將該咖啡粒投放至萃取容器9後,經過利用流體供給單元7向萃取容器9注熱水,利用驅動單元8使萃取容器9之姿勢翻轉,及利用切換單元10從萃取容器9向杯子C送出液體等步驟,提供一杯量之飲料。
上述製造部之一部分由整體構成為作為透過部之透明罩蓋之罩蓋部102覆蓋,使用者(例如飲料製造裝置1之管理者、飲料需求者等)可從飲料製造裝置1外部視認。上述製造部中之作為貯存裝置4之一部分之複數個罐體40露出,其他要素實質上收容於殼體100內,亦可將整個製造部收容於殼體100內。換言之,罩蓋部102只要以覆蓋製造部之至少一部分之方式設置即可。
製造部之至少一部分由罩蓋部102以可從飲料製造裝置1外部視認之方式覆蓋,藉此,例如於使用者為飲料製造裝置1之管理者之情形時,該管理者亦可連同飲料之製造準備一起進行裝置之動作檢查。於使用者為飲料之購買者之情形時,該購買者可於提高對飲料之期待感之同時等待該飲料製造完成。例如,萃取裝置3之萃取容器9可透過罩蓋部102從飲料製造裝置1外部視認,可觀察製造飲料之若干個製程中之使用者相對感興趣之萃取程序。驅動單元8作為使萃取容器9之姿勢發生變化之姿勢變化單元發揮作用,如上所述,萃取容器9為製造部中可上下翻轉之可動部分。由此,該萃取容器9之翻轉動作相對容易引起使用者之興趣,由於使用者可觀察該翻轉動作,故可讓使用者享受快樂。
繼而,對粉碎裝置5之變化例進行說明。於以下說明中,對與目前為止所說明之構成要素之名稱相同名稱之構成要素附上與目前為止所使用之符號相同之符號來加以說明。此處說明之粉碎裝置5雖外觀與圖2所示之粉碎裝置不同,但功能上相同。
圖12係粉碎裝置5之立體圖,圖13係圖12所示之粉碎裝置5之縱截面圖。
圖12所示之粉碎裝置5亦與圖2所示之粉碎裝置相同,包含第1研磨機5A、第2研磨機5B及分離裝置6。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係將自圖2所示之貯存裝置4供給之烘焙咖啡豆磨碎之機構。第1研磨機5A係為了容易分離出附著於咖啡豆之多餘物質,而將咖啡豆粉碎為某程度(例如1/4左右)之大小的研磨機。又,第2研磨機5B係用以使經第1研磨機5A粉碎之狀態之咖啡豆成為所期望之粒度之研磨咖啡粒的研磨機。因此,該等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磨豆之粒度不同,與第1研磨機5A相比,第2研磨機5B為粒度更細之研磨機。再者,雖然第2研磨機5B中之咖啡粒之粒度有時會產生誤差(±5 μm左右),但可藉由調整旋轉刃58b與固定刃57b之間隔來加以調整。
第1研磨機5A包含馬達52a(參照圖12)及本體部53a。馬達52a係第1研磨機5A之驅動源。本體部53a係收容切刃之單元,如圖13所示內置有旋轉軸54a。於旋轉軸54a設置有齒輪55a,馬達52a之驅動力經由齒輪55a傳遞至旋轉軸54a。
如圖13所示,於旋轉軸54a,設置有作為切刃之旋轉刃58a。又,於旋轉刃58a之周圍,設置有作為切刃之固定刃57a。本體部53a之內部與投放口50a(參照圖12)及排出口51a(參照圖13)連通。由圖2所示之貯存裝置4供給之烘焙咖啡豆從形成於本體部53a之上部的投放口50a進入本體部53a,以夾在圖13所示之旋轉刃58a與固定刃57a之間之方式被粉碎。又,如圖13所示,於旋轉軸54a之較旋轉刃58a更為上側處,設置有抑制板56a,抑制板56a抑制烘焙咖啡豆向上側逸出。於第1研磨機5A中,烘焙咖啡豆例如被粉碎為1/4左右。經粉碎之咖啡粒從排出口51a排出到分離裝置6。
再者,供給至投放口50a之烘焙咖啡豆亦可於如與旋轉刃58a之側面相當之高度供給,而非從旋轉刃58a之上方供給。於此情形時,由於旋轉刃58a抑制了烘焙咖啡豆向上側逸出,故亦可不設置抑制板56a。
第1研磨機5A亦可藉由改變旋轉刃58a之轉數,而改變經粉碎後排出之烘焙咖啡豆之大小。又,亦可藉由手動調整旋轉刃58a與固定刃57a之間之距離,而改變所述經粉碎後排出之烘焙咖啡豆之大小。
圖12所示之分離裝置6係與使用圖4加以說明之分離裝置6相同之構成,且係配置於第1研磨機5A與第2研磨機5B之間,藉由空氣之抽吸力而從咖啡粒中分離出豆殼(chaff)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之機構。從貯存裝置4供給之烘焙咖啡豆首先經第1研磨機5A粗磨碎,利用分離裝置6從該粗研磨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已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粗研磨咖啡粒由第2研磨機5B進行細磨碎。
第2研磨機5B包含馬達52b(參照圖12)及本體部53b。馬達52b係第2研磨機5B之驅動源。本體部53b係收容切刃之單元,如圖13所示內置有旋轉軸54b。於旋轉軸54b設置有皮帶輪55b,馬達52b之驅動力經由皮帶59b及皮帶輪55b傳遞至旋轉軸54b。
如圖13所示,於旋轉軸54b,亦設置有旋轉刃58b,於旋轉刃58b之上側設置有固定刃57b。本體部53b之內部與圖12所示之投放口50b及該圖12所示之排出口51b連通。從分離裝置6落下之咖啡粒從投放口50b進入本體部53b,以夾在旋轉刃58b與固定刃57b之間之方式被進一步粉碎。經粉碎為粉狀之咖啡粒從排出口51b排出。再者,第2研磨機5B中之咖啡粒之粒度可藉由調整旋轉刃58b與固定刃57b之間隔而加以調整。
繼而,再次對分離裝置6進行說明,儘管亦存在與目前為止之說明重複之部分。圖14係分離裝置6之局部破斷立體圖。分離裝置6包含抽吸單元6A及形成單元6B。形成單元6B係中空體,其形成供從第1研磨機5A自由下落之咖啡粒通過之分離室SC(參照圖13)。抽吸單元6A係於與咖啡粒之通過方向(該例中為上下方向)交叉之方向(該例中為左右方向)上和分離室SC連通,抽吸分離室SC內之空氣之單元。藉由抽吸分離室SC內之空氣,而抽吸豆殼或細粉末等輕量之物體。藉此,可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
抽吸單元6A係離心分離方式之機構。抽吸單元6A包含豆殼風扇單元60A及回收容器60B。豆殼風扇單元60A具備豆殼風扇馬達、及藉由該豆殼風扇馬達而旋轉驅動之豆殼風扇,將回收容器60B內之空氣向上方排氣。
回收容器60B包含以可分離之方式卡合之上部61及下部62。下部62呈上方敞開之有底筒型,形成儲存多餘物質之空間。上部61構成安裝於下部62之開口之蓋部。如圖14所示,上部61包含圓筒形狀之外周壁61a、及與之同軸地形成之排氣筒61b。豆殼風扇單元60A於排氣筒61b之上方固定於上部61,以抽吸排氣筒61b內之空氣。又,上部61包含在徑向上延伸設置之筒狀之連接部61c。連接部61c與形成單元6B連接,使分離室SC與回收容器60B連通。連接部61c於排氣筒61b之側方開設有開口。
藉由豆殼風扇單元60A之驅動,產生圖14中箭頭d1~d3所示之氣流。藉由該氣流,從分離室SC通過連接部61c將包含多餘物質之空氣抽吸至回收容器60B內。連接部61c於排氣筒61b之側方開設有開口,因此,包含多餘物質之空氣於排氣筒61b之周圍回旋。空氣中之多餘物質D因其重量而落下,聚集於回收容器60B之一部分(堆積於下部62之底面上)。空氣通過排氣筒61b之內部向上方排氣。
於排氣筒61b之周面一體形成有複數個散熱片61d。複數個散熱片61d排列於排氣筒61b之圓圓周方向。各個散熱片61d相對於排氣筒61b之軸向斜向傾斜。藉由設置此種散熱片61,而促進包含多餘物質D之空氣於排氣筒61b之周圍回旋。又,藉由散熱片61而促進多餘物質D之分離。其結果,可抑制抽吸單元6A之上下方向之長度,有助於裝置之小型化。
又,於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之咖啡粒的落下路徑配置有形成單元6B,於落下路徑之側方配置有離心分離方式之抽吸單元6A。離心分離方式之機構容易於上下方向上變長,但藉由將抽吸單元6A以從落下路徑偏移之方式配置於側方,抽吸單元6A可於橫向上與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並排設置。此方法有助於抑制裝置之上下方向之長度。尤其是,於藉由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進行兩階段之粉碎之情形時,裝置之上下方向之長度容易變長,因此,抽吸單元6A之此種配置對於裝置之小型化較有效。
參照圖12~圖17來說明形成單元6B。圖15係形成單元6B之縱截面圖。圖16係形成單元6B之立體圖及局部放大圖。圖17係形成單元6B之俯視圖,且係截面面積之比較說明圖。
圖15所示之形成單元6B係將分成上下兩半之兩構件結合而形成。形成單元6B包含管部63及分離室形成部64,俯視下具有湯匙形狀。管部63係形成與抽吸單元6A之連通路63a之筒體,沿橫向(與下述中心線CL交叉之方向)延伸設置。分離室形成部64係圓環形狀之中空體,連接於管部63而形成分離室SC,且中央於上下方向上開口。
於圖14所示之分離裝置6中,從咖啡粒分離多餘物質時,採用對從第1研磨機5A落下之咖啡粒作用橫向之風壓而抽吸多餘物質之方式。該方式與離心分離方式相比可縮短鉛直方向之長度,此點較為有利。
圖15所示之分離室形成部64包含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之筒狀部65。筒狀部65從其上下方向之中央部至下部,朝分離室SC內突出。筒狀部65於上側之一端具有開口部65a,開口部65a形成與分離室SC連通之咖啡粒之投放口。開口部65a位於分離室SC外,連接於第1研磨機5A之排出口51a(參照圖13)。藉此,從排出口51a落下之咖啡粒被導入至分離室形成部64而不會漏出。筒狀部65於下側之另一端具有開口部65b。開口部65b位於分離室SC內。由於開口部65b面向分離室SC,故從排出口51a落下之咖啡粒被導入至分離室SC而不會漏出。
筒狀部65具有圓筒形狀,開口部65a及開口部65b位於中心線CL上且具有同心圓形狀。藉此,從排出口51a落下之咖啡粒容易通過筒狀部65。筒狀部65具有內部空間之截面面積從開口部65a側朝向開口部65b側逐漸變小之錐形形狀。由於筒狀部65之內壁為研缽形狀,故落下之咖啡粒容易碰撞內壁。從第1研磨機5A落下之咖啡粒,有時顆粒彼此密接,呈塊狀落下。當咖啡粒為塊狀時,多餘物質之分離效率可能會降低。於圖15所示之筒狀部65中,呈塊狀之咖啡粒碰撞筒狀部65之內壁,故使得塊碎裂,可容易分離出多餘物質。
再者,就使咖啡粒之塊碎裂之方面而言,筒狀部65之內壁不限於研缽形狀。只要於筒狀部65之中途部位存在較開口部65a內部空間之截面面積小之區域,使得筒狀部65存在相對於中心線CL傾斜(非水平)之內壁,便可促進與塊之碰撞,且可使咖啡粒順暢地落下。又,筒狀部65亦可不必朝分離室SC內突出,而僅具有從分離室形成部64之外表面朝上側突出之部分。但,藉由使筒狀部65朝分離室SC內突出,可增大筒狀部65之周圍之風速。因此,對於距離管部63相對較遠之區域R1,可提高利用風壓之多餘物質之分離效果。
分離室形成部64具有排出口66,該排出口66供排出已分離出多餘物質後之咖啡粒,且與分離室SC連通。圖15所示之排出口66位於開口部65b之下方,通過筒狀部65之咖啡粒通過分離室SC而從排出口66自由下落。排出口66係位於中心線CL上之圓形之開口,且係與開口部65a及開口部65b為同心圓之開口。因此,咖啡粒容易以自由下落之方式通過分離室形成部64,可防止咖啡粒堆積於分離室形成部64內。
如圖17所示,排出口66之截面面積SC2大於開口部65b之截面面積SC1。於上下方向觀察時,開口部65b與排出口66相互重疊。因此,若沿上下方向將開口部65b投影至排出口66時,開口部65b便收斂於排出口66之內側。換言之,開口部65b收斂於將排出口66沿上下方向延長之區域內。亦可採用開口部65b與排出口66不處於同一中心線上但重疊之構成、或至少一者並非圓形但重疊之構成。
截面面積SC1相對於截面面積SC2之比率例如為95%以下,或85%以下,又,例如為60%以上,或70%以上。開口部65b、排出口66為同心圓,故沿中心線CL方向觀察時相互重疊。因此,從開口部65b自由下落之咖啡粒易於從排出口66排出。又,可抑制落下之咖啡粒與排出口66之邊緣碰撞後飛濺至管部63側,亦可抑制所需之咖啡粒被抽吸單元6A抽吸。例示了與排出口(例如66)之開口面積相比,一端開口部(例如65a)之開口面積更小,但亦可為排出口(例如66)之開口面積與一端開口部(例如65a)之開口面積相同,抑或為與排出口(例如66)之開口面積相比,一端開口部(例如65a)之開口面積更大。例示了與排出口(例如66)之開口面積相比,另一端開口部(例如65b)之開口面積更小,但亦可為排出口(例如66)之開口面積與另一端開口部(例如65b)之開口面積相同,抑或為與排出口(例如66)之開口面積相比,另一端開口部(例如65b)之開口面積更大。例示了藉由抽吸單元(例如6A)從排出口66及投放口(例如65a、65a')抽吸空氣,亦可使從排出口66抽吸之空氣之量多於從投放口(例如65a、65a')抽吸之空氣之量。可藉由使另一端開口部(例如65b)朝分離室內突出,或使排出口66之截面面積之大小大於一端開口部(例如65a)之開口面積之大小來實現,亦可藉由使排出口66之截面面積之大小大於另一端開口部(例如65b)之開口面積之大小來實現,亦可藉由使排出口66距分離室之距離較一端開口部(例如65a)距分離室之距離近來實現,亦可藉由使排出口66距排氣筒61b之距離較一端開口部(例如65a)距排氣筒61b之距離近來實現,亦可藉由使排出口66距豆殼風扇單元60A之距離較一端開口部(例如65a)距豆殼風扇單元60A之距離近來實現。亦可構成為,形成單元6B、構成分離室SC之構件(63~65)之內壁部之任一者、筒狀部65或另一端開口部(例如65b),與研磨機(5A及5B中之至少一者)直接接觸或經由其他構件間接接觸,被傳遞由該研磨機之旋轉引起之振動而振動。例如,於實施例之咖啡豆磨碎機1之情形時,其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因此於研磨機之動作中,形成單元6B、構成分離室SC之構件(63~65)之內壁部之任一者、筒狀部65或另一端開口部(例如65b)振動,藉由因振動而於該分離室SC內產生之湍流空氣,使得從另一端開口部(例如65b)進入分離室SC之較輕之多餘物質速度放緩,容易利用抽吸單元(例如6A)來抽吸該多餘物質。尤其是,亦可如實施例之咖啡豆磨碎機1般,形成單元6B與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中之第1研磨機5A直接接觸,藉由與一研磨機直接接觸而對形成單元6B賦予適度之振動,使得易於抽吸較輕之多餘物質。
利用抽吸單元6A抽吸之空氣主要是從排出口66抽吸。因此,如圖13所示,於排出口66與第2研磨機5B之投放口50b之間設置有間隙,可促進空氣之抽吸。圖15所示之箭頭d4模式性地表示利用抽吸單元6A抽吸之空氣之氣流的流向。藉由從排出口66抽吸空氣,多餘物質不易從排出口66排出,可提高咖啡粒與多餘物質之分離性能。再者,利用抽吸單元6A抽吸之空氣亦被從開口部65a抽吸。
於劃定排出口66之周壁,形成有湍流促進部67。湍流促進部67使從排出口66抽吸至分離室SC之空氣產生湍流。藉由形成湍流促進部67,尤其是於開口部65b與排出口66之間之區域R2容易產生湍流。又,於圖15所示之形成單元6B中,在筒狀部65之周圍風速提高,故可協同促進區域R2中產生湍流。
投放至投放口65a之咖啡粒於通過區域R2時受到湍流之影響而被攪拌。尤其是,因如上所述,排出口66之截面面積SC2大於開口部65b之截面面積SC1,故咖啡粒必定通過區域R2。藉由湍流,容易將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從咖啡粒中分離出。由此,即便分離室SC為較小之空間,亦可提高多餘物質之分離效率,尤其有助於縮小分離室SC之上下方向之長度,有利於使利用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進行兩階段之粉碎之情形時之裝置小型化。
如圖15及圖16所示,湍流促進部67包含複數個湍流促進要素67a。湍流促進要素67a係於上下方向上朝下突出之突起。湍流促進要素67a之突出方向可為任意方向,但就使分離室SC內更易產生湍流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從下方向起徑向內側方向之範圍內之方向。若突出方向為下方向,則落下之咖啡粒不會被卡住,因而更佳。
湍流促進要素67a之截面形狀成為如下形狀:將梯形形狀之四角柱以截面之上底朝向中心線CL方向之方式配置,且如圖16所示,對前端部之內側實施了倒角67b。湍流促進要素67a之形狀不限於該形狀,較佳為使排出口66之形狀為三維複雜之形狀。
如圖16所示,湍流促進要素67a沿排出口66之周圍方向d5反覆形成。藉此,從多方向朝區域R2吹入空氣,而促進湍流之產生。鄰接之湍流促進要素67a之間距為等間距,但亦可為不同間距。又,湍流促進要素67a形成有12個,但湍流促進要素67a之數量為任意。
以上,使用圖12~圖17加以說明之粉碎裝置5組裝於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但亦可將粉碎裝置5單獨用作咖啡豆磨碎機。於此情形時,追加有如下裝置:收容烘焙後之咖啡豆並向投放口50a供給該咖啡豆之貯存裝置;控制裝置,其進行粉碎裝置5之控制;及資訊顯示裝置。
圖18係咖啡豆磨碎機之外觀立體圖,圖19係咖啡豆磨碎機之控制裝置之方塊圖。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之基本構成與使用圖12~圖17加以說明之粉碎裝置5之基本構成大致相同。以下,對與目前為止說明之構成要素之名稱相同名稱之構成要素附上與目前為止使用之符號相同之符號,以與使用圖12~圖17加以說明之粉碎裝置5之不同點為中心進行說明。
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具有貯存裝置4及粉碎裝置5、以及控制其等之圖19所示之控制裝置11。又,咖啡豆磨碎機GM亦具有與控制裝置11無線連接之資訊顯示裝置12(參照圖19)。資訊顯示裝置12係用以進行咖啡豆磨碎機GM之各種控制之指示或設定值等之輸入的觸控面板式顯示器,除可受理各種資訊之顯示以外,亦可受理管理者或使用者之輸入。又,於資訊顯示裝置12設置有揚聲器或相機。
控制裝置11控制咖啡豆磨碎機GM之整體。控制裝置11包含處理部11a、記憶部11b及I/F(介面)部11c。處理部11a例如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處理器。記憶部11b例如為RA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或RO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於該記憶部11b記憶有食譜。食譜包含用以磨碎咖啡豆之各種條件之資訊、咖啡豆資訊、食譜制定者資訊、及食譜制定者之註解等。I/F部11c包含進行外部裝置與處理部11a之間之信號輸入輸出的輸入輸出介面。又,I/F部11c包含可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15與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等外部終端進行資料通信之通信介面。伺服器16可經由通信網路15與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17進行通信,例如可從需求者之移動終端17接收製造研磨咖啡粒之預約或感想等資訊。包含咖啡豆磨碎機1、伺服器16及移動終端17而構成用於磨碎咖啡豆之咖啡豆磨碎系統GS。
處理部11a執行記憶部11b中記憶之程式,按照食譜而控制貯存裝置4及粉碎裝置5。更詳細而言,處理部11a按照食譜而控制致動器群14,或者基於來自資訊顯示裝置12之指示、感測器群13之檢測結果、或來自伺服器16之指示而控制該致動器群14。感測器群13係設置於貯存裝置4及粉碎裝置5之各種感測器(例如機構之動作位置檢測感測器等)。致動器群14係設置於貯存裝置4及粉碎裝置5之各種致動器(例如馬達等)。
圖18所示之貯存裝置4具有圓筒狀之罐體收納單元401及卸除自如之蓋401c,該蓋401c螺合於該罐體收納單元401之上端部且覆蓋罐體收納單元401之上表面。於罐體收納單元401之內側設置有未圖示之罐體收納室。罐體收納室沿圓圓周方向設置有複數個,於罐體收納單元401之內側,可收納複數個罐體。此處,未圖示之罐體除未設置把手40b之方面以外,為與圖1、圖2所示之罐體相同之構造。於貯存裝置4中,可選擇性地使用所收納之複數個罐體。因此,既可選擇品種不同之烘焙咖啡豆、或烘焙度不同之烘焙咖啡豆進行研磨處理,亦可將品種或烘焙度不同之複數種烘焙咖啡豆混合後進行研磨處理。
又,罐體收納單元401裝卸自如地安裝於加選安裝部GM11,該加選安裝部GM11設置於咖啡豆磨碎機GM之中心殼體GM10之上部。於該加選安裝部GM11中,除了可安裝罐體收納單元401以外,亦可安裝複數種單元。中心殼體GM10之上部覆蓋安裝於加選安裝部GM11之單元之下部。再者,亦可構成為於可與咖啡豆磨碎機GM進行通信之移動終端17等外部終端,顯示安裝於加選安裝部GM11之單元之種類。
圖20(a)係表示代替圖18所示之罐體收納單元401而安裝有料斗單元402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圖,圖20(b)係表示安裝有漏斗單元403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圖。
圖18係從左斜前側觀察咖啡豆磨碎機GM之立體圖,圖20係從右斜前側觀察咖啡豆磨碎機GM之立體圖。
圖18所示之加選安裝部GM11設置於中心殼體GM10之內周面。各單元向該加選安裝部GM11之安裝方式可為螺合方式,亦可為由設置於各單元之卡止爪卡止於加選安裝部GM11之方式,亦可為由設置於加選安裝部GM11之卡止爪卡止於各單元之方式。
圖20(a)所示之料斗單元402為透明之容器,內部收容有烘焙咖啡豆,上表面由卸除自如之蓋402c覆蓋。該料斗單元402相當於較大之單獨罐體。
另一方面,圖20(b)所示之漏斗單元403為內側朝向加選安裝部GM11側逐漸變細之漏斗狀者,上端開口。於該漏斗單元403中亦收容烘焙咖啡豆。漏斗單元403與罐體或料斗單元402相比,向下游側之烘焙咖啡豆之供給更為順暢。罐體收納單元401、料斗單元402、漏斗單元403均為可貯存烘焙咖啡豆之貯存單元。於該等貯存單元(401~403),設置有將烘焙咖啡豆朝下游側供給之供給口。
又,於加選安裝部GM11,亦可安裝計量單元。
圖21(a)係模式性地表示於加選安裝部GM11安裝有計量單元404之狀態之圖。
圖21(a)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於安裝在加選安裝部GM11之計量單元404,進而安裝有圖20所示之罐體收納單元401。於計量單元404,可裝卸自如地安裝能貯存烘焙咖啡豆之貯存單元(401~403)。貯存單元對計量單元404之安裝方式,與各單元對加選安裝部GM11之安裝方式相同,可為螺合方式,可為使設置於各單元之卡止爪卡止於計量單元404之方式,亦可為由設置於計量單元404之卡止爪卡止於貯存單元之方式。圖21(a)所示之例中,設置於計量單元404之卡止爪404k卡止於加選安裝部GM11之突起部GM11t。又,設置於罐體收納單元401之卡止爪401k卡止於突起部404t,該突起部404t設置於計量單元404之內周壁上部。
計量單元404具有接收口4040、導引通路4041、搬送通路4042及送出口4043。當將貯存單元(401~403)安裝於計量單元404時,貯存單元之供給口USP連接於計量單元404之接收口4040,將貯存單元中貯存之烘焙咖啡豆供給至接收口4040。接收口4040與搬送通路4042之上游側係藉由導引通路4041而連接。於圖21(a)所示之搬送通路4042中,右側為上游側,左側為下游側。於搬送通路4042內配置有電動螺旋輸送器ESC,在搬送通路4042內搬送烘焙咖啡豆,從送出口4043朝向粉碎裝置5送出。即,被供給至接收口4040之烘焙咖啡豆通過導引通路4041被引導至搬送通路4042,從圖21(a)所示之搬送通路4042之右側朝向左側搬送。圖21(a)所示之搬送路徑4042雖水平地設置,但搬送路徑4042之下游端開口4042o係以朝向斜上方開口之方式形成。再者,搬送路徑4042亦可以下游側較上游側高之方式傾斜。
圖21(b)係表示電動螺旋輸送器ESC之立體圖。
圖21(b)所示之電動螺旋輸送器ESC中,右深側成為上游側,左近前側成為下游側。電動螺旋輸送器ESC具有螺旋軸ESC1及螺旋葉片ESC2,該螺旋葉片ESC2呈螺旋狀設置於該螺旋軸ESC1之外周面。又,於電動螺旋輸送器ESC之上游端部,內置有將螺旋軸ESC1旋轉驅動之馬達ESC3。被引導至搬送通路4042之烘焙咖啡豆係藉由旋轉之螺旋葉片ESC2而於搬送通路4042內搬送。控制裝置11控制馬達ESC3之旋轉,根據螺旋軸ESC1之旋轉量,自動計量烘焙咖啡豆量。電動螺旋輸送器ESC自動計量貯存單元(401~403)中收容之烘焙咖啡豆並朝向下游側搬送。
如圖21(a)所示,於搬送通路4042之下游端開口4042o設置有遮蓋構件460。如上所述,下游端開口4042o係朝向斜上方形成,遮蓋構件460亦傾斜地配置。遮蓋構件460具有遮蓋板461及帶狀構件451。
圖22係表示配置於搬送通路4042之下游端開口4042o之遮蓋構件460之若干個態樣的圖。
圖22(a)所示之下游端開口4042o之上半部分由遮蓋板461覆蓋。遮蓋板461係樹脂製之剛體。
又,於搬送通路4042之下游端設置有出口部45。該出口部45係由具有可撓性之帶狀構件451空開間隔W1沿橫向排列而成者。帶狀構件451比遮蓋板461更具有可撓性。帶狀構件451之間隔W1較通常之烘焙咖啡豆B之大小更窄。又,帶狀構件451之上端固定於遮蓋板461之下緣部,而帶狀構件451之下端為自由端。又,帶狀構件451之下端位於較劃定下游端開口4042o之緣4042e更往內側退縮了較烘焙咖啡豆B之大小之更短之長度量之處。帶狀構件451使得下游端開口4042o之面積變小,但因具有可撓性而容許由旋轉之螺旋葉片ESC2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通過。即,原本,下游端開口4042o之面積因遮蓋板461而變窄到一半左右,從螺旋葉片ESC2之旋轉停止之時間點起烘焙咖啡豆B不易從下游端開口4042o落下。並且,帶狀構件451使得下游端開口4042o之面積進一步變窄,烘焙咖啡豆B更不易從下游端開口4042o落下。因此,能抑制烘焙咖啡豆B意外地進入下游側。另一方面,帶狀構件451具有可撓性,且下端為自由端,故會因藉由旋轉之螺旋葉片ESC2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之擠壓力(相當於搬送力)而朝外側翻捲。其結果,帶狀構件451之間隔W1、帶狀構件451之下端與劃定下游端開口4042o之緣4042e之間隙擴大,從擴大之間隔或間隙中送出烘焙咖啡豆B。
又,於朝向斜上方配置之遮蓋構件460中,帶狀構件451亦傾斜,出口部45亦朝向斜上方。圖22(a)~圖22(f)所示之出口部45朝向斜上方。藉由如此因出口部45朝向斜上方,故烘焙咖啡豆B亦不易從出口部45落下。惟,圖22(a)~圖22(f)所示之出口部45亦可朝向平側面。
圖22(a)所示之下游端開口4042o之上半部分被遮蓋板461覆蓋。遮蓋板461係樹脂製之剛體。
圖22(b)及圖22(c)所示之遮蓋構件460與圖22(a)所示之遮蓋構件460相比,除帶狀構件451較長以外,其他均相同。圖22(b)所示之帶狀構件451超過劃定下游端開口4042o之緣4042e而朝下方延伸,該帶狀構件451之下端位於較緣4042e更為外側處。圖22(c)所示之帶狀構件451朝下方延伸至剛好到劃定下游端開口4042o之緣4042e,該帶狀構件451之下端與緣4042e重疊。因此,圖22(b)及圖22(c)所示之遮蓋構件460,與圖22(a)所示之遮蓋構件460相比,均可使下游端開口4042o之面積更窄,烘焙咖啡豆B之通過容許度降低。然而,不論是圖22(b)所示之帶狀構件451,還是圖22(c)所示之帶狀構件451,均具有可撓性,且下端為自由端,故會因藉由旋轉之螺旋葉片ESC2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之擠壓力而朝外側翻捲。藉此,烘焙咖啡豆B因擠壓力而從圖22(b)所示之出口部45及圖22(c)所示之出口部45被送出。
圖22(d)及圖22(e)所示之遮蓋構件460與圖22(a)所示之遮蓋構件460相比,除遮蓋板461之大小不同以外,其他均相同。圖22(d)所示之遮蓋構件460中,利用遮蓋板461覆蓋下游端開口4042o之相當於1/3大小之上方部分。圖22(e)所示之遮蓋構件460中,利用遮蓋板461覆蓋從下游端開口4042o之相當於2/3大小之上方至中間之部分。因此,圖22(d)所示之遮蓋構件460中,與圖22(a)所示之遮蓋構件460相比,未縮小下游端開口4042o之面積,烘焙咖啡豆B之通過容許度提高。但,若亦結合帶狀構件451,則下游側開口41h之面積縮小一半以上,從螺旋葉片ESC2之旋轉停止之時間點起,烘焙咖啡豆B不易從出口部45落下。又,圖22(e)所示之遮蓋構件460中,與圖22(a)所示之遮蓋構件460相比,進一步縮小下游端開口4042o之面積,烘焙咖啡豆B之通過容許度相當低。因此,較佳為使用可撓性較圖22(a)所示之帶狀構件451優異之帶狀構件。
圖22(f)所示之遮蓋構件460去除了遮蓋板461,僅由包含帶狀構件451之出口部45構成。帶狀構件451之兩端固定於劃定下游端開口4042o之緣4042e。圖22(f)所示之遮蓋構件460中,藉由帶狀構件451而縮小下游端開口4042o之面積。又,帶狀構件451由於兩端固定,故一側之端部不會向外側翻捲。但,因藉由旋轉之螺旋葉片ESC2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之擠壓力,帶狀構件451之間隔W2擴大。圖22(f)所示之帶狀構件451較圖22(a)所示之帶狀構件451細。又,圖22(f)所示之帶狀構件451之間隔W2較通常之烘焙咖啡豆B之大小窄,但較圖22(a)所示之帶狀構件451之間隔W1寬。因此,圖22(f)所示之帶狀構件451與圖22(a)所示之帶狀構件451相比,間隔W2容易因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之擠壓力而擴大,又,擴大後之間隔亦較大。由此,烘焙咖啡豆B因擠壓力而亦被從圖22(f)所示之出口部45送出。
圖23係表示遮蓋構件460之又一態樣之概要圖。
圖23(a)所示之遮蓋構件460與圖22(a)所示之遮蓋構件460相比,除出口部45之構成不同以外,其他均相同。即,利用遮蓋板461覆蓋下游端開口4042o之上半部分,於下半部分設置有出口部45。圖23(a)所示之出口部45包含:旋動軸452,其沿水平方向延伸;及蓋構件453,其以該旋動軸452為旋動中心沿上下方向旋動。蓋構件453覆蓋下游端開口4042o之下半部分全部,外形為矩形。圖23(a)所示之蓋構件453係覆蓋下游端開口4042o之下半部分全部之狀態,從螺旋葉片ESC2之旋轉停止之時間點起,烘焙咖啡豆B不易從出口部45落下。並且,圖23所示之各出口部45亦朝向斜上方。因此,蓋構件453亦朝向斜上方,不易朝上方向旋動。然而,因藉由旋轉之螺旋葉片ESC2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之擠壓力,蓋構件453如圖中箭頭所示朝上方旋動,烘焙咖啡豆B亦被從圖23(a)所示之出口部45送出。
圖23(b)所示之遮蓋構件460與圖23(a)所示之遮蓋構件460相比,除蓋構件453之大小及形狀不同以外,其他均相同。圖23(b)所示之蓋構件453覆蓋下游端開口4042o之下半部分中之一部分,外形為半圓。因此,劃定下游端開口4042o之緣4042e與蓋構件453之間產生間隙W3,該間隙W3較通常之烘焙咖啡豆B之大小窄。就圖23(b)所示之遮蓋構件460而言,從螺旋葉片ESC2之旋轉停止之時間點起,烘焙咖啡豆B亦不易落下。另一方面,因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之擠壓力,蓋構件453如圖中箭頭所示朝上方旋動,從圖23(b)所示之出口部45亦送出烘焙咖啡豆B。尤其是,圖23(b)所示之出口部45由於存在間隙W3,故烘焙咖啡豆B之通過容許度較圖23(a)所示之出口部45高。
圖23(c)所示之遮蓋構件460去除了遮蓋板461,僅由具有2根旋動軸452L、452R、及左右一對蓋構件453L、453R之出口部45構成。2根旋動軸452L、452R因下游端開口4042o朝向斜上方而從垂直方向傾斜。左側之蓋構件453L覆蓋下游端開口4042o之左半部分全部,外形為半圓。右側之蓋構件453L覆蓋下游端開口4042o之左半部分全部,外形為半圓。就圖23(c)所示之出口部45而言,從螺旋葉片ESC2之旋轉停止之時間點起,烘焙咖啡豆B亦不易落下。另一方面,因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之擠壓力,如圖中箭頭所示,左側之蓋構件453L朝左側旋動,右側之蓋構件453R朝右側旋動,烘焙咖啡豆B亦被從圖23(c)所示之出口部45送出。
再者,圖23所示之各出口部45亦朝向斜上方,但亦可朝向平側面。
以上之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例如,飲料製造裝置1、咖啡豆磨碎機GM],其特徵在於使用咖啡豆進行調製,且具有: 搬送機構[例如,電動螺旋輸送器ESC],其將咖啡豆朝向開口[例如,下游端開口4042o]搬送;及 出口部[例如,出口部45],其使上述開口之面積縮小,且容許藉由上述搬送機構搬送來之上述咖啡豆通過。』。
再者,上述搬送機構配置於筒體中,上述筒體可為上游側處於貯存有上述咖啡豆之貯存側,下游側具有上述開口者。
此處,亦可為如下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有:貯存部,其貯存有咖啡豆;搬送機構,其將來自上述貯存部之上述咖啡豆朝向開口搬送;及出口部,其使上述開口之面積縮小,且容許藉由上述搬送機構搬送來之上述咖啡豆通過。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出口部係使具有可撓性之帶狀構件[例如,帶狀構件451]空開間隔[例如,間隔W1、W2]沿著一方向[例如,橫向]排列。』。
再者,上述一方向可為橫向,可為縱向,亦可為斜向。
又,上述出口部亦可為梳齒狀者。
又,上述帶狀構件亦可為兩端固定者[例如,圖22(f)所示之帶狀構件451]。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帶狀構件之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自由端[例如,圖22(a)~圖22(e)所示之帶狀構件451]。』。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另一端位於較劃定上述開口之緣更為內側處[例如,圖22(a)、圖22(d)及圖22(e)所示之帶狀構件451]。』。
再者,上述另一端朝內側以第一長度遠離劃定上述開口之緣[例如,緣4042e],上述第一長度可為較咖啡豆之大小短之長度。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飲料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帶狀構件之處於上述另一端之一側[例如,自由端側]之一部分與劃定上述開口之緣[例如,緣4042e]重疊[例如,圖22(b)及圖22(c)所示之帶狀構件451]。』。
即,上述另一端可為位於較上述緣更為外側者[例如,圖22(b)所示之帶狀構件451之前端],亦可為位於上述緣者[例如,圖22(c)所示之帶狀構件451之前端]。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間隔[例如,間隔W1、W2]較上述咖啡豆之大小窄。』。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與上述出口部分開地具備覆蓋上述開口之一部分之遮蓋部[例如,遮蓋板461]。』。
再者,上述遮蓋部亦可沿著上述開口之外周固定配置。又,上述遮蓋部亦可為板狀。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出口部係因上述搬送機構搬送來之咖啡豆之搬送力[例如,因藉由旋轉之螺旋葉片ESC2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之擠壓力]而打開之蓋構件[例如,圖23所示之蓋構件453、左側之蓋構件453L及右側之蓋構件453R]。』。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出口部朝向斜上方[例如,參照圖21(a)所示之下游端開口4042o]。』。
繼而,對豆取出口進行說明。
圖24(a)係表示咖啡豆磨碎機GM之設置於中心殼體GM10之使豆取出口GM20開閉的蓋單元GM21處於關閉狀態之圖,圖24(b)係表示該蓋單元GM21處於打開狀態之圖。
如上所述,咖啡豆磨碎機GM之中心殼體GM10之上部設置有加選安裝部GM11。又,於該中心殼體GM10之高度方向中間部分,設置有藉由按下而指示開始研磨處理之啟動按鈕GM15。進而,中心殼體GM10之下部覆蓋第1研磨機5A。圖24(b)所示之豆取出口GM20設置於較加選安裝部GM11更為下游處,且較第1研磨機5A更為上游處。即,關於豆取出口GM20之位置,於在加選安裝部GM11安裝有計量單元404之情形時,為較計量單元404之送出口4043(參照圖21(a))更為下游側之位置,於在加選安裝部GM11安裝有貯存單元(401~403)之情形時,為較貯存單元之供給口USP(參照圖21(a))更為下游側之位置。從豆取出口GM20,排出貯存單元(401~403)中貯存之烘焙咖啡豆。又,於在加選安裝部GM11安裝有計量單元404之情形時,根據計量之結果,有時亦會有多餘之豆從豆取出口GM20排出。為了不使從豆取出口GM20排出之烘焙咖啡豆飛濺,於中心殼體GM10安裝有導引路徑形成構件GM22。如圖24(b)所示,從豆取出口GM20排出之烘焙咖啡豆B經該導引路徑形成構件GM22導引而朝斜下方滑落。若回收容器緊靠導引路徑形成構件GM22之前端附近,則可容易地將經排出之烘焙咖啡豆回收至回收容器。
如圖24(b)所示,蓋單元GM21具有內蓋GM211及外蓋212。內蓋GM211於圖24(a)所示之關閉狀態下,係構成設置於中心殼體GM10之內側的未圖示之豆搬送路徑之周壁之一部分。另一方面,外蓋GM212於圖24(a)所示之關閉狀態下,係構成中心殼體GM10之一部分之構件。設置於中心殼體GM10之豆取出口GM20被該外蓋GM212蓋住。
蓋單元GM21例如於計量單元404之計量結束,將計量出之烘焙咖啡豆送入第1研磨機5A之後,藉由控制裝置11之控制從關閉狀態自動地成為打開狀態。當蓋單元GM21成為打開狀態時,螺旋葉片ESC2重新開始旋轉,多餘之烘焙咖啡豆被搬送,於到達第1研磨機5A之前,從豆取出口GM20排出。當電動螺旋輸送器ESC內殘留有烘焙咖啡豆時,於接下來對種類不同之烘焙咖啡豆進行研磨處理時,種類不同之烘焙咖啡豆會混合。因此,必須將多餘之烘焙咖啡豆從電動螺旋輸送器ESC內取出至外部。又,即便於未安裝計量單元404,而將相同種類之烘焙咖啡豆磨碎之情形時,豆取出口GM20亦有效地發揮功能。通常,於第1研磨機5A之第1馬達之轉速達到定速之前,不對第1研磨機5A供給烘焙咖啡豆,但處於第1研磨機5A之近前之剩餘之豆會被第1研磨機5A磨碎而只能丟棄。然而,若存在豆取出口GM20,則可從豆取出口GM20回收處於第1研磨機5A之近前之剩餘之豆,不會浪費豆。當第1研磨機5A之驅動停止時,蓋單元GM21受控制裝置11之控制而從關閉狀態自動地成為打開狀態。再者,於自動成為打開狀態之情形時,預先報知成為打開狀態。又,不限於多餘之烘焙咖啡豆,於中途中止研磨處理之情形時,亦可打開蓋單元GM21,從咖啡豆磨碎機GM內部將烘焙咖啡豆取出至外部。進而,亦可為能夠手動使蓋單元GM21成為打開狀態。例如亦可為如下態樣:於第1研磨機5A處於驅動中之情形時,蓋單元GM21經自動鎖定而無法打開,於第1研磨機5A處於停止中之情形時,該自動鎖定解除,可隨時手動打開。或者,亦可為能夠根據來自移動終端17等外部終端之指示,打開蓋單元GM21。
於以上說明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研磨方法中,首先,於設置在第1研磨機5A之上游之加選安裝部GM11,安裝可貯存咖啡豆之貯存單元(401~403)(安裝步驟)。隨後,將安裝於加選安裝部GM11之貯存單元中貯存之咖啡豆供給至第1研磨機5A(供給步驟)。然後,利用第1研磨機5A將供給之咖啡豆磨碎(研磨步驟)。最後,將貯存單元(401~403)與第1研磨機5A之間殘留之咖啡豆從豆取出口GM20取出至外部(取出步驟)。
再者,豆取出口GM20及使該豆取出口GM20開閉之外蓋212亦可應用於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豆取出口GM20亦可變更資訊顯示裝置12之安裝位置,設置於較粉碎裝置5更為上游處之咖啡豆投放口103之下方之位置。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例如,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其特徵在於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例如,粉碎裝置5], 於上述研磨機之上游具備加選安裝部[例如,加選安裝部GM11], 於上述加選安裝部,可安裝能夠貯存咖啡豆之貯存單元[例如,圖18所示之罐體收納單元401、圖20(a)所示之料斗單元402]。』。
根據該咖啡豆磨碎機,可於上述加選安裝部安裝各種加選單元,發展性優異。作為加選單元之一例,可例舉能夠貯存對上述研磨機供給之烘焙咖啡豆之貯存單元。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可於上述加選安裝部安裝供導入咖啡豆之漏斗單元[例如,圖20(b)所示之漏斗單元403]。』。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可於上述加選安裝部安裝計量單元[例如,圖21所示之計量單元404],該計量單元對咖啡豆進行計量並朝向下游側搬送。』。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於上述研磨機之上游且上述加選安裝部之下游,設置有可將咖啡豆取出至外部之取出口[例如,豆取出口GM20]。』。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設置有使上述取出口開閉之蓋[例如,外蓋212]。』。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系統(例如,圖10及圖19),其特徵在於具備可與上述咖啡豆磨碎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之研磨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將咖啡豆磨碎之研磨機中之咖啡豆之研磨方法,且具有: 安裝步驟,其係於設置在上述研磨機之上游之加選安裝部[例如,加選安裝部GM11],安裝可貯存咖啡豆之貯存單元[例如,圖18所示之罐體收納單元401、圖20(a)所示之料斗單元402、圖20(b)所示之漏斗單元403];及 研磨步驟,其係利用上述研磨機將安裝於上述加選安裝部之貯存單元中貯存之咖啡豆磨碎。」。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例如,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或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其特徵在於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例如,粉碎裝置5],且 於上述研磨機之上游具備可將咖啡豆取出至外部之取出口[例如,豆取出口GM20]。』。
根據該咖啡豆磨碎機,可將無需供給至上述研磨機之咖啡豆從上述取出口取出至外部。其結果,可回收無需進行研磨處理之咖啡豆。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使上述取出口開閉之蓋[例如,外蓋212]。』。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於上述研磨機之上游具備可貯存咖啡豆之貯存部[例如,貯存裝置4], 可從上述取出口取出上述貯存部中貯存之咖啡豆。』。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覆蓋上述研磨機之至少一部分之罩蓋體[例如,中心殼體GM10], 於上述蓋為打開狀態之情形時,上述罩蓋體之一部分亦成為打開狀態,可取出咖啡豆。』。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覆蓋上述貯存部之至少一部分之罩蓋體[例如,中心殼體GM10], 於上述蓋為打開狀態之情形時,上述罩蓋體之一部分亦成為打開狀態,而可取出咖啡豆。』。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導引從上述取出口取出之咖啡豆之導引路徑[例如,由導引路徑形成構件GM22形成之導引路徑]。』。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系統(例如,圖10或圖19),其特徵在於具備可與上述咖啡豆磨碎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之研磨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將咖啡豆磨碎之研磨機中之咖啡豆之研磨方法,且具有: 供給步驟,其係對上述研磨機供給咖啡豆; 研磨步驟,其係利用上述研磨機將上述供給步驟中供給之咖啡豆磨碎;及 取出步驟,其係從設置於上述研磨機之上游之取出口將咖啡豆取出至外部。」。
其次,對咖啡豆磨碎機GM之粉碎裝置5進行說明。該粉碎裝置5之基本構成與使用圖12~圖17加以說明之粉碎裝置5之基本構成相同,且具有第1研磨機5A、第2研磨機5B及分離裝置6。以下,以與使用圖12~圖17加以說明之粉碎裝置5之不同點為中心進行說明,有時省略重複之說明。
圖25係表示圖24所示之導引路徑形成構件GM22朝向正面之姿勢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內置的粉碎裝置5之主要構成之圖。
該圖25中,從上游側起配置有第1研磨機5A、形成單元6B及第2研磨機5B。即,形成單元6B設置於第1研磨機5A之下游,且設置於第2研磨機5B之上游。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係將從罐體收納單元401、料斗單元402、或者漏斗單元403等貯存單元供給之烘焙咖啡豆磨碎之機構。又,於安裝有圖21(a)所示之計量單元404之情形時,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係將藉由電動螺旋輸送器ESC搬送來之烘焙咖啡豆磨碎之機構。第1研磨機5A與形成單元6B之連接構造和使用圖13加以說明之連接構造相同,即,此處,於形成單元6B設置有未圖示之筒狀部65(參照圖13),第1研磨機5A之排出口51a(參照圖13或圖26)連接於該筒狀部65之上端之開口部65a(參照圖13)。
連結管道661之上端連接於形成單元6B之排出口66。圖25中,該連結管道661之下側部分被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遮擋。連結管道68及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僅設置於咖啡豆磨碎機GM,詳情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又,圖25中示出構成第2研磨機5B之、配置於上側之固定刃57b及配置於下側之旋轉刃58b。
又,固定刃57b可相對於旋轉刃58b升降,可藉由調整旋轉刃58b與固定刃57b之間隔而調整咖啡粒之粒度。圖25中,作為固定刃57b之升降機構之一部分,亦示出蝸輪691、及嚙合於蝸輪691之蝸形齒輪692。關於固定刃57b之升降機構,詳情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首先,對第1研磨機5A進行說明。
圖26係表示第1研磨機5A之立體圖。
圖26所示之第1研磨機5A係用以將咖啡豆粉碎為某程度(例如1/4左右)之大小之研磨機,以便容易分離出咖啡豆上附著之多餘物質。圖26中圖示省略之旋轉軸從上方延伸,於該旋轉軸設置有作為切刃之旋轉刃58a。又,於旋轉刃58a之周圍,固定有作為切刃之固定刃57a。圖26所示之固定刃57a設置於本體部53a之內周面。旋轉軸係藉由未圖示之第1馬達(參照圖12所示之馬達52a)而旋轉,從而使旋轉刃58a旋轉。
被導入至中心殼體GM10之內側所設之豆搬送路徑的烘焙咖啡豆通過經圖24(b)所示之內蓋GM211蓋住的部分,到達第1研磨機5A。
圖27係表示藉由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執行之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的流程圖。
圖27所示之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係相應於按下圖24所示之啟動按鈕GM15而開始。又,於將圖21所示之計量單元404安裝於加選安裝部GM11之情形時,上述研磨處理可相應於螺旋葉片ESC2開始旋轉而開始執行。另一方面,當電動螺旋輸送器ESC結束搬送設定量之烘焙咖啡豆後經過特定時間時,滿足結束條件,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結束。再者,亦可設置對通過第1研磨機5A之投放口之烘焙咖啡豆加以偵測之感測器,根據該感測器之偵測結果,開始或結束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
首先,處理部11a使第1馬達開始正向旋轉(步驟S11),從而使旋轉刃58a開始正向旋轉。隨後,根據是否滿足上述結束條件,來判定是否使第1馬達之正向旋轉繼續(步驟S12),若滿足結束條件,則判定結果為否(No),使第1馬達之正向旋轉停止(步驟S17),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結束。另一方面,若不滿足結束條件,則判定結果為是(Yes),進入步驟S13,使第1馬達之正向旋轉繼續。
旋轉刃58a之上表面58a1朝向正向旋轉方向下游側朝下方傾斜。至少旋轉刃58a之上表面58a1之最高位置位於較固定刃57a靠上之位置。到達第1研磨機5A之烘焙咖啡豆被導引至旋轉之旋轉刃58a之上表面58a1,並且因離心力而向固定刃57a移動,或者即便未被導引至旋轉刃58a之上表面58a1,亦向固定刃57a移動,夾在固定刃57a與旋轉之旋轉刃58a之間而被粉碎。經粉碎之咖啡粒從排出口51a(參照圖26(a))排出至形成單元6B。
雖少見,但到達第1研磨機5A之烘焙咖啡豆B中有時會混入石頭或釘子等較烘焙咖啡豆B硬之異物。此種異物於固定刃57a與旋轉刃58a之間無法磨碎,而夾在兩者之間,導致旋轉刃58a無法正常旋轉。
圖26(a)中,固定刃57a與旋轉刃58a之間夾有石頭St,旋轉刃58a無法正常地正向旋轉。即,旋轉停止,或轉速大幅變慢。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監視流經第1馬達之電流值。當旋轉刃58a無法正常地正向旋轉時,電流值會變為異常值(超過基準值之值)。圖27所示之步驟S13中,處理部11a進行該電流值是否為異常值之判定,若電流值為正常值,則返回至步驟S12。另一方面,於判定電流值為異常值之情形時,使第1馬達反向旋轉(步驟S14),從而使旋轉刃58a開始反向旋轉。
圖26(b)中,第1馬達開始反向旋轉,夾在固定刃57a與旋轉刃58a之間之石頭St落下。再者,處理部11a除監視電流值以外,亦可監視轉矩,進行轉矩之值是否為異常值之判定。或者,處理部11a亦可並非監視第1馬達,而是監視旋轉刃58a之轉數或轉速,並進行該等值是否為異常值之判定。
於繼圖27所示之步驟S14之後之步驟S15中,指示輸出與檢測出異常值相關之報知。此處之報知係資訊顯示裝置12之顯示畫面上顯示之錯誤顯示(例如,「第1研磨機5A中發生卡豆錯誤」之文字顯示),但亦可從設置於資訊顯示裝置12之揚聲器,輸出錯誤報知音。又,處理部11a將表示檢測出異常值之日誌記錄於記憶部11b(步驟S16)。再者,關於異常報知與異常日誌記錄,可先執行其中任一者,亦可同時執行。或者,可僅執行任一者,亦可兩者均不執行。
當步驟S16之執行完成時,返回至步驟S11,處理部11a輸出第1馬達之正向旋轉開始之指示。
圖26(c)中表示第1馬達之旋轉恢復為正向旋轉,烘焙咖啡豆B被正常粉碎之情況。圖26(b)所示之第1馬達之反向旋轉發生於一瞬間,且會立即恢復為正向旋轉。再者,亦可使第1馬達之反向旋轉持續某程度之時間。例如,亦可於進行異常報知期間使第1馬達之反向旋轉持續,當恢復為正向旋轉後,輸出「卡豆錯誤解除」這一錯誤解除報知。
再者,圖26(b)中落下之石頭St到達第2研磨機5B。第2研磨機5B係細磨碎用之研磨機,故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隙較窄,石頭St不太可能進入該間隙,而是一直處於固定刃57b之上。根據步驟S15中之錯誤報知及步驟S16之異常日誌之記憶,此後,進行粉碎裝置5之維護,於此時去除石頭St。
如以上所作說明,於處理部11a執行之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中,第1馬達進行反向旋轉,但亦可為能夠從圖19所示之移動終端17等外部終端輸出第1馬達之反向旋轉開始之指示。或者,亦可為能夠從外部終端輸出第1馬達之旋轉停止之指示。進而,亦可為能夠從外部終端輸出咖啡豆磨碎機GM整體之動作停止之指示。處理部11a根據此種來自外部終端之指示,進行致動器群14之控制。
又,於使用圖26之說明中,以固定刃57a與旋轉刃58a之間夾有石頭之情形為例,但視情形不同,有時亦可能夾有非常硬且變質之烘焙咖啡豆,此種情形時,亦可藉由進行步驟S14之反向旋轉控制而繼續進行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又,第1馬達、固定刃57a或旋轉刃58a不會受到損傷。
再者,亦可為設置使第1馬達反向旋轉之反向旋轉按鈕,檢測出異常值後,不進行步驟S14之反向旋轉控制,而進行步驟S15之異常報知之指示,第1馬達之反向旋轉係藉由該咖啡豆磨碎機GM之使用者操作反向旋轉按鈕而進行。
又,若使用圖21所示之計量單元404,則可更準確地進行烘焙咖啡豆之計量,即便未使用該計量單元404,只要以對第1研磨機5A每單位時間持續供給特定量之烘焙咖啡豆為前提,便可利用第1研磨機5A進行計量。即,藉由計測第1研磨機5A之第1馬達之電流值從開始磨碎豆至變高後之時間,可算出第1研磨機5A咖啡粒之量。
以上,使用圖26及圖27加以說明之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亦可應用作為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中之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進而,使用圖26及圖27加以說明之第1研磨機5A之研磨處理亦可應用於第2研磨機5B之研磨處理。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例如,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或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其特徵在於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例如,第1研磨機5A],且 上述研磨機包含可進行特定之旋轉動作之磨碎部[例如,旋轉刃58a], 上述咖啡機具備判定裝置[例如,執行圖27所示之步驟S13之處理部11a],該判定裝置判定上述磨碎部是否能夠進行正常之旋轉動作之正常狀態。』。
根據該咖啡機,可藉由上述判定裝置之判定結果,偵測上述磨碎部未進行正常之旋轉動作等異常狀態。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控制上述研磨機之控制裝置[例如,圖10或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 當上述判定裝置判定上述磨碎部非為上述正常狀態時,上述控制裝置可使上述磨碎部進行與特定之旋轉動作相反之方向之旋轉動作[例如,圖27所示之步驟S14]。』。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將上述磨碎部驅動之驅動部[例如,圖12所示之馬達52a或第1馬達], 上述判定裝置根據流經上述驅動部之電流是否超過特定值,而判定上述磨碎部是否為上述正常狀態[例如,圖27所示之步驟S13]。』。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報知裝置[例如,資訊顯示裝置12],當上述判定裝置判定上述磨碎部非為上述正常狀態時,該報知裝置報知異常狀態之意旨[例如,錯誤顯示或錯誤報知音之輸出]。』。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記憶裝置[例如,圖10或圖19所示之記憶部11b],當上述判定裝置判定上述磨碎部非為上述正常狀態時,該記憶裝置可記憶異常狀態之意旨[例如,異常日誌]。』。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例如,圖10或圖19),其特徵在於具備可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之研磨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 開始步驟[例如,圖27所示之步驟S11],其係開始磨碎咖啡豆之磨碎部之旋轉動作;及 判定步驟[例如,圖27所示之步驟S13],其係判定上述磨碎部是否進行正常之旋轉動作。」。
繼而,對圖25中未圖示之抽吸單元6A進行說明。
圖28(a)係表示分離裝置6之圖。該圖28(a)中示出構成分離裝置6之、抽吸單元6A及形成單元6B。
圖28(a)所示之形成單元6B之構成與使用圖13~圖17加以說明之形成單元6B之構成相同,此處省略詳細之說明。
圖28(a)所示之抽吸單元6A係於與咖啡粒之通過方向BP(該例中為上下方向)交叉之方向(該例中為左右方向)上和分離室SC(亦參照圖13及圖15)連通,抽吸分離室SC內之空氣之單元。藉由抽吸分離室SC內之空氣,而抽吸豆殼或細粉末等輕量之物體。藉此,可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
抽吸單元6A係離心分離方式之機構。抽吸單元6A具有豆殼風扇單元60A及回收容器60B。豆殼風扇單元60A具有豆殼風扇60A1及豆殼風扇馬達60A2(參照圖30),豆殼風扇60A1藉由該豆殼風扇馬達60A2而驅動,藉此抽吸分離室SC內之空氣,將豆殼或細粉末等輕量之物體收集至回收容器60B內。該豆殼風扇單元60A被圖18所示之殼體60C覆蓋,於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外觀立體圖中觀察不到豆殼風扇單元60A。於殼體60C之背面側,設置有未圖示之排氣狹縫,經豆殼風扇單元60A抽吸之空氣從該排氣狹縫排出至咖啡豆磨碎機GM之外。於豆殼風扇單元60A之上方,設置有風量撥盤60D(參照圖18)。藉由操作該風量撥盤60D,可改變豆殼風扇單元60A之風扇馬達之吸入量。
圖28(a)所示之回收容器60B與使用圖13及圖14加以說明之回收容器60B相同,包含上部61及下部62。
圖28(b)係表示將回收容器60B之上部61之外周壁61a(參照圖28(a))除去後之情況之圖。
圖28(b)中示出安裝於經除去之外周壁61a之豆殼風扇單元60A。又,亦示出上部61之排氣筒61b。圖28(b)所示之排氣筒61b亦與圖14所示之排氣筒61b相同,於周面形成有複數個散熱片61d。複數個散熱片61d沿排氣筒61b之圓圓周方向排列。各個散熱片61d相對於排氣筒61b之軸向朝斜向傾斜。藉由設置此種散熱片61d,而促進包含多餘物質之空氣於排氣筒61b之周圍回旋。
又,圖28(b)中可觀察到回收容器60B之下部62之內部構造。圖28(b)所示之下部62與圖14所示之下部62不同,係由外側盒60Bo與內側盒60Bi形成之雙重構造。圖28(b)中可觀察到配置於外側盒60Bo之內側的內側盒60Bi之一部分。內側盒60Bi具有朝向上方開口之上端開口6uo,排氣筒61b位於該上端開口6uo之內側上方。
圖29(a)係從斜下方觀察將外側盒60Bo卸除後之分離裝置6所得之立體圖。
該圖29(a)中示出內側盒60Bi。於內側盒60Bi之周壁6iw之下部分,沿圓圓周方向空開間隔而設置有複數個(該例中為4個)開口6io。劃定各開口6io之緣中之下緣6ioe成為內側盒60Bi之底面6ibs之外周緣之一部分。
圖29(b)係藉由透視觀察外側盒60Bo而示出外側盒60Bo與內側盒60Bi之位置關係之圖。
如圖29(b)所示,內側盒60Bi之底面6ibs位於外側盒60Bo之高度方向中間位置附近。又,於外側盒60Bo之內周面6ois與內側盒60Bi之外周面6ios之間設置有某程度之間隙。
圖30(a)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9所示之分離裝置內之空氣之流動等現象的圖。圖30(a)及下述圖30(b)中,以實線或虛線之箭頭表示包含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之空氣之流動,以單點鏈線之箭頭表示多餘物質之移動,以二點鏈線之箭頭表示已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空氣之流動。
藉由利用豆殼風扇馬達60A2旋轉驅動豆殼風扇60A1,包含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之空氣從圖29(a)所示之形成單元6B內之分離室SC通過連接部61c到達回收容器60B之上部61之內部。連接部61c於排氣筒61b之側方開口,包含多餘物質之空氣如圖30(a)中實線及虛線之箭頭所示,於排氣筒61b之周圍回旋,不久後從內側盒60Bi之上端開口6uo進入內側盒60Bi內。於內側盒60Bi內之上方部分,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因其重量而落下(參照單點鏈線之箭頭),從設置於內側盒60Bi之底面6ibs附近之複數個開口6io,進而落下至外側盒60Bo內(參照單點鏈線之箭頭),堆積於外側盒60Bo之底面6obs。於內側盒60Bi內多餘物質落下而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空氣如二點鏈線之箭頭所示,從內側盒60Bi內成為上升氣流而沿著排氣筒61b之中心軸上升,從圖18所示之殼體60C之背面側所設之未圖示之排氣狹縫排出至咖啡豆磨碎機GM外。其結果,堆積有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之盒(外側盒60Bo)與產生上升氣流之盒(內側盒60Bi)成為不同盒,多餘物質不易揚起,可減少多餘物質逆流之情況。
再者,外側盒60Bo及內側盒60Bi整體上均透明,可從外部確認內部之情況。因此,可從外部確認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之堆積狀況、或氣流之流動。再者,亦可並非整體上透明而為一部分透明,又,亦可代替透明而為半透明。
圖30(b)係模式性地表示變化例之分離裝置內之空氣之流動等現象的圖。
該變化例中,內側盒60Bi之上端未開口,而被圓環狀之頂板6ub蓋住。於排氣筒61b之周圍回旋之包含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之空氣隨後沿著內側盒60Bi之外周面6ios繼續回旋,流向內側盒60Bi之底面6ibs(參照實線及虛線之箭頭)。不久後,從設置於內側盒60Bi之底面6ibs附近之複數個開口6io進入內側盒60Bi。此時,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因其重量而落下(參照單點鏈線之箭頭),堆積於外側盒60Bo之底面6obs。多餘物質落下而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空氣如二點鏈線之箭頭所示,於內側盒60內成為上升氣流,沿著內側盒60之中心軸上升,通過排氣筒61b之內側而流向上方,從圖18所示之殼體60C之背面側所設之未圖示之排氣狹縫排出至咖啡豆磨碎機GM外。於該變化例中,堆積有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之盒(外側盒60Bo)與產生上升氣流之盒(內側盒60Bi)成為不同盒,多餘物質不易揚起,可減少多餘物質逆流之情況。
以上,使用圖28~圖30加以說明之分離裝置6亦可應用作為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之分離裝置。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例如,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或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其特徵在於具備: 研磨機[例如,第1研磨機5A],其將咖啡豆磨碎; 分離部[例如,分離室SC],其從咖啡豆分離出多餘物質[例如,豆殼或細粉末];及 貯存部[例如,回收容器60B之下部62],其貯存上述分離部中從咖啡豆分離出之上述多餘物質;且 上述貯存部具有外側盒體[例如,圖28或圖29(b)所示之外側盒60Bo]、及位於該外側盒體之內部之內側盒體[例如,圖29所示之內側盒60Bi], 上述內側盒體於周壁[例如,圖29(a)所示之周壁6iw]設置有與上述外側盒體之內部相連之開口[例如,開口6io]。』。
上述開口有時可供上述多餘物質通過,有時亦可供氣流通過。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於較上述貯存部更為上方具備抽吸部[例如,豆殼風扇單元60A]。 上述內側盒體於較上述周壁更為內側處流入包含上述多餘物質之氣流,於該內側,上述多餘物質因自重而落下[例如,圖30(a)所示之單點鏈線],另一方面,產生經上述抽吸部抽吸而上升之氣流[例如,圖30(a)所示之二點鏈線], 上述外側盒體貯存通過上述開口之上述多餘物質[例如,圖30(a)所示之單點鏈線]。』。
再者,亦可為上述內側盒體中,包含上述多餘物質之氣流沿著上述周壁回旋,於上述開口附近,上述多餘物質因自重而落下[例如,圖30(b)所示之單點鏈線之箭頭],另一方面,產生經上述抽吸部抽吸而上升之氣流[例如,圖30(b)所示之二點鏈線之箭頭],上述外側盒體貯存從上述開口附近落下之上述多餘物質[例如,圖30(b)所示之單點鏈線之箭頭]。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外側盒體設置有透明部[例如,整體透明]。』。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內側盒體設置有透明部[例如,整體透明]。』。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於較上述貯存部更為上方,設置有將該貯存部之空氣向外部排出之排出部[例如,設置於殼體60C之背面側之排氣狹縫]。』。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研磨機具有第一研磨機[例如,第1研磨機5A]及第二研磨機[例如,第2研磨機5B], 上述分離部設置於上述第一研磨機之下游,且設置於上述第二研磨機之上游。』。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例如,圖10或圖19),其特徵在於具備可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多餘物質之回收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於對咖啡豆進行研磨處理時從該咖啡豆產生之多餘物質之回收方法,且包括: 分離步驟,其係從咖啡豆分離出多餘物質; 第1步驟,其係使包含上述多餘物質之氣流,流向較配置於外側盒體之內部且於周壁設置有與該外側盒體之內部相連之開口的內側盒體之該周壁更為內側處;及 第2步驟,其係藉由從上方對較上述周壁更為內側處進行抽吸,而於該內側產生上升氣流。」。
根據該多餘物質之回收方法,於上述第2步驟中,上述多餘物質有時會因自重而落下至上述內側盒體之底壁,進而,從上述開口落下至上述外側盒體之底壁。
隨後,對連結管道661進行說明。
圖31係將圖25所示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卸除而可觀察到之連結管道661之整體之圖。
圖31中示出構成第2研磨機5B之旋轉刃58b、可相對於該旋轉刃58b升降之固定刃57b、及作為固定刃57b之升降機構之一部分之蝸輪691、及嚙合於蝸輪691之蝸形齒輪692。蝸輪691具有齒輪部691g、連接部691c及連結口691j(參照圖32)。又,圖31中示出設置於固定刃57b與蝸輪691之間之支座部693。固定刃57b經由支座部693,螺固於蝸輪691之連接部691c。因此,當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旋轉時,固定刃57b亦與支座部693一起旋轉。於支座部693之外周面設置有螺紋槽693s。
又,蝸輪691之連結口691j與連結管道661之下端連接。藉此,形成了形成單元6B之排出口66→連結管道661→蝸輪691→支座部693→固定刃57b→旋轉刃58b等烘焙咖啡豆之通過路徑。再者,如圖31所示,於連結管道661之下部設置有空氣吸入口661a。該空氣吸入口661a具有與圖13所示之、排出口66與第2研磨機5B之投放口50b之間之間隙相同之功能,藉由從空氣吸入口661a抽吸空氣而提高咖啡粒與多餘物質之分離性能。
圖32係模式性地表示第2研磨機5B之構成之圖。
第2研磨機5B具有第2馬達52b、馬達基座502、基座部505a及粒度調整機構503。
第2馬達52b係第2研磨機5B之驅動源,支持於馬達基座502之上方。又,於馬達基座502之上,配置有固定於第2馬達52b之輸出軸之小齒輪52b'、及與該小齒輪嚙合之齒輪502a。
於基座部505a之上,配置有與齒輪502a嚙合之齒輪55b'。於齒輪55b'固定有旋轉軸54b,旋轉軸54b旋轉自如地支持於基座部505a。經由齒輪502a傳遞至齒輪55b'之第2馬達52b之驅動力使旋轉軸54b旋轉。於旋轉軸54b之端部設置有旋轉刃58b,於旋轉刃58b之上側設置有固定刃57b。即,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對向地配置。
粒度調整機構503具有作為其驅動源之馬達503a、及藉由馬達503a之驅動力而旋轉之蝸形齒輪692。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與蝸形齒輪692嚙合。
又,該圖32中示出框架構件694。框架構件694固定配置於未圖示之殼體,於內周面設置有螺紋槽。設置於支座部693之外周面之螺紋槽693s與該框架構件694之螺紋槽嚙合。如上所述,固定刃57b經由支座部693,螺固於蝸輪691之連接部。因此,當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旋轉時,固定刃57b沿其軸向升降。再者,蝸輪691之連結口691j係以與連結管道661之下端搭接之方式連接,即便蝸輪691下降,亦可維持與連結管道661之下端之連接。圖32所示之固定刃57b位於初始位置,處於與旋轉刃58b相隔最遠之狀態。
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控制馬達503a之旋轉量,並調節旋轉刃58b與固定刃57b之間隙。藉由調節該間隙,可調節第2研磨機5B中之咖啡粒之粒度。
升降之固定刃57b距離旋轉刃58b特定長度(例如0.7 mm)之位置成為檢測位置。檢測位置係較固定刃57b之初始位置更靠近旋轉刃58b之位置。於第2研磨機5B設置有感測器57c,該感測器57c對固定刃57b位於檢測位置進行檢測。
以上說明之第2研磨機5B係當咖啡豆磨碎機GM接通電源時,進行初始動作。於第2研磨機5B之初始動作中,執行校準。
圖33係表示於初始動作中執行之校準之程序的流程圖。又,圖34係階段性地表示校準之情況之圖。
於第2研磨機5B中,當烘焙咖啡豆之粉碎結束時,固定刃57b返回至初始位置。
於初始動作開始之時間點,固定刃57b位於初始位置,執行圖33所示之接觸程序(步驟S51)作為校準之首先之程序。於接觸程序中,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使圖32所示之馬達503a驅動。藉由馬達503a之驅動而使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旋轉,位於初始位置之固定刃57b下降至與旋轉刃58b接觸為止。圖34(a)係表示執行第1次之接觸程序之情況之圖。於該圖34(a)中,利用二點鏈線表示位於初始位置之固定刃57b。於組裝第2研磨機5B時,即便計劃按照設計來安裝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亦可能會產生微小之安裝誤差,而導致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安裝姿勢產生歪斜。又,亦可能因長時間之使用等而導致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安裝姿勢產生歪斜。進而,有時亦朝斜向安裝框架構件694或旋轉軸54b。圖34中,誇張地示出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安裝姿勢產生歪斜。若按照設計,則固定刃57b及旋轉刃58b均始終保持水平姿勢,但圖34(a)所示之旋轉刃58b為朝向右上方傾斜之姿勢,固定刃57b為朝向右下方傾斜之姿勢。當執行接觸程序時,固定刃57b如圖中箭頭所示般下降,且如圖34(a)中實線所示,固定刃57b之因傾斜而位於最下方之部分與旋轉刃58b中因傾斜而位於最上方之部分接觸。若固定刃57b之任何一部分與旋轉刃58b之任何一部分接觸,則馬達503a之轉矩或電流值上升。處理部11a當偵測到轉矩之上升或電流值之上升時,使馬達503a停止,接觸程序結束。
繼而,執行移動程序(步驟S52)。於移動程序中,處理部11a使馬達503a朝與接觸程序相反之方向旋轉,使固定刃57b上升至檢測位置為止。圖34(b)係表示執行第1次之移動程序之情況之圖。當執行移動程序時,固定刃57b如圖中箭頭所示般上升,固定刃57持續上升,直至圖32所示之感測器57c檢測出固定刃57b為止。處理部11a當獲取來自感測器57c之檢測信號時,使馬達503a之旋轉停止。馬達503a係步進馬達,處理部11a對移動程序中馬達503a開始旋轉後至停止為止之步進數進行計數,並記憶於圖19所示之記憶部11b。於圖34(b)之移動程序中為20150步。
隨後,執行旋轉程序(步驟S53)。於旋轉程序中,處理部11a使圖32所示之第2馬達52b以特定之旋轉角度旋轉。此處所提及之特定之旋轉角度只要為360度以外之角度即可,此處為了易於理解而設為90度,但實際上例如為35度左右之特定之角度。其結果,圖34(c)所示之旋轉刃58b之狀態變化為朝向紙面深側朝上方傾斜之姿勢。再者,亦可使第2馬達52b以特定時間(例如,0.1秒)旋轉。
其次,執行步驟S54,判定開始校準後旋轉刃58b是否僅旋轉了一圈。該例中,因步驟S53之旋轉程序中之特定之旋轉角度未達360度,故於步驟S54中判定旋轉刃58b僅旋轉了一圈,步驟S54係用以判定能否獲取複數次之步進數之計數值之步驟。又,為了提高精度,步驟S54亦可為用以判定能否獲取特定次之步進數之計數值的步驟。特定次之次數越多,校準之精度越提高,但直至結束校準為止所花費之時間越長。作為特定次之次數之一例,可例舉10次左右。
於步驟S54之判定中為「否(NO)」之情形時,再次執行包含接觸程序(步驟S51),移動程序(步驟S52)及旋轉程序(步驟S53)這三個程序之資料獲取處理。於圖34(d)中,執行第2次之接觸程序,固定刃57b如圖中箭頭所示般下降。藉由執行旋轉程序,故旋轉刃58b中之位於最上方之部分之圓圓周方向之位置與第1次之接觸程序時不同。因此,圖34(d)所示之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與第1次之接觸程序時不同之部分彼此接觸。於圖34(e)中,執行第2次之移動程序。該第2次之移動程序為20170步。於圖34(f)中,執行第2次之旋轉程序,旋轉刃58b旋轉90度。其結果,圖34(f)所示之旋轉刃58b之狀態變化為朝向左上方傾斜之姿勢。
於結束圖34(f)中之旋轉程序之時間點,旋轉刃58b處於從開始校準起旋轉了180度之狀態,執行第3次之資料獲取處理。於圖34(g)中,執行第3次之接觸程序,固定刃57b如圖中箭頭所示般下降。藉由執行第2次之旋轉程序,故圖34(g)所示之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與目前為止之接觸程序時不同之部分彼此接觸。於圖34(h)中,執行第3次之移動程序。該第3次之移動程序為20160步。於圖34(i)中,執行第3次之旋轉程序,旋轉刃58b旋轉90度。其結果,圖34(i)所示之旋轉刃58b之狀態變化為朝向紙面近前側朝上方傾斜之姿勢。
於結束圖34(i)中之旋轉程序之時間點,旋轉刃58b處於從開始校準起旋轉了270度之狀態,執行第4次之資料獲取處理。圖34中,對第4次之資料獲取處理之情況省略圖示,但該情況為與圖34(d)~圖34(f)相似之情況。第4次之移動程序為20168步。又,當執行第4次之旋轉程序時,旋轉刃58b成為從開始校準起旋轉了360度旋轉之狀態,於圖33所示之步驟S54之判定中成為「是(Yes)」,進入步驟S55。
於步驟S55中,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執行校正值之算出程序。記憶部11b中記憶有於4次資料獲取處理中分別獲取之馬達503a之步進數之計數值。處理部11a根據該等4次計數值,算出校正值。校正值可為4次計數值之平均值,亦可為4次計數值之中央值(最小值與最大值相加所得之值之1/2之值)。若為圖34所示之例,則平均值為20162步,中央值為20160步。將算出之校正值記憶於記憶部11b中。校正值係於咖啡豆磨碎機GM每次接通電源、進行初始動作時更新。當步驟S55執行完成時,校準結束。
圖35係表示研磨處理中之第2研磨機5B之圖。
圖35(a)係表示固定刃57b及旋轉刃58b均按照設計,始終保持水平姿勢之理想狀態下之一例的圖。
圖35(a)之左側所示之圖係表示固定刃57b位於初始位置之狀態之圖。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根據記憶部11b中記憶之用以磨碎烘焙咖啡豆之各種製造條件(食譜),使用圖32所示之粒度調整機構503來調節第2研磨機5B中之咖啡粒之粒度。上述食譜界定了理想狀態下之製造條件,於第2研磨機5B中之咖啡粒之粒度調整中,使馬達503a旋轉20160步,使固定刃57b從初始位置下降。圖35(a)之右側所示之圖係模式性地表示進行烘焙咖啡豆B之粉碎之情況之圖。該右側之圖中之固定刃57b位於使馬達503a從初始位置起旋轉20160步而下降之如食譜所界定之位置。
圖35(b)係表示圖34所示之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安裝姿勢產生歪斜之狀態下之一例的圖。
圖35(b)之左側所示之圖亦為表示固定刃57b位於初始位置之狀態之圖。圖35(b)所示之固定刃57b為朝向右下方傾斜之姿勢。另一方面,圖35(b)所示之旋轉刃58b為朝向右上方傾斜之姿勢。此處亦使用與圖35(a)所示之例相同之食譜。因此,理應使馬達503a旋轉20160步,使用圖33所示之步驟S55中求出之校正值,來修正馬達503a之旋轉量。於圖35(a)所示之理想之情形時,使固定刃57b從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接觸之狀態上升至檢測位置所需之馬達503a之步進數係作為基準值而預先記憶於圖19所示之記憶部11b中。於馬達503a之旋轉量之修正中,根據圖33所示之步驟S55中求出之校正值與記憶部11b中預先記憶之基準值之比率,算出修正後之旋轉量。該例中,修正後之旋轉量為20140步。圖35(b)之右側所示之圖亦為模式性地表示進行烘焙咖啡豆B之粉碎之情況之圖。該右側之圖中之固定刃57b位於從初始位置使馬達503a旋轉20140步後所下降到之修正後之位置。其中,圖35(b)所示之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平均間隔和圖35(a)所示之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隔大致相同。因此,即便於圖35(b)之右側所示之狀態下進行烘焙咖啡豆B之粉碎,亦可獲得與於圖35(a)之右側所示之狀態下進行烘焙咖啡豆B之粉碎之情形時相同粒度之咖啡粒。
以上說明中,使用令固定刃57b上升至檢測位置時之馬達503a之步進數來求出校正值,但亦可使用令固定刃57b從檢測位置下降至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接觸為止之步進數來求出校正值。
又,以上說明中為僅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中之固定刃57b升降之構成,但亦可為旋轉刃58b亦升降之構成,於此情形時,使用兩刃之步進數求出校正值即可。進而,刃之移動不限於升降,例如亦可沿左右方向移動。又,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位置可顛倒,可將固定刃57b配置於下方,將旋轉刃58b配置於上方。
又,於粉碎烘焙咖啡豆B時,固定刃57b不旋轉,但於固定刃57b旋轉之情形時,仍可應用圖33所示之校準之方法。又,圖33所示之校準之方法係針對第2研磨機5B之方法,但針對第1研磨機5A亦可同樣地執行圖33所示之校準之方法。
又,圖33所示之步驟S55之校正值算出程序不於校準階段執行,而僅將複數次之計數值記憶於記憶部11b,可於由所使用之食譜決定之階段算出校正值,亦可根據所記憶之複數次之計數值直接修正向旋轉量。再者,校正值之算出、或旋轉量之修正亦可由資訊顯示裝置12之控制部代替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來進行。
以上之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 『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例如,第2研磨機5B],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粉碎部[例如,旋轉刃58b]; 第二粉碎部[例如,固定刃57b]; 旋轉機構[例如,第2馬達52b、小齒輪52b'、齒輪502a、齒輪55b'、旋轉軸54b],其使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至少任一粉碎部[例如,旋轉刃58b]旋轉; 移動機構[例如,粒度調整機構503],其使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中之至少該第二粉碎部移動[例如,升降],調整該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間隔; 感測器[例如,感測器57c],其檢測位於與上述第一粉碎部相隔特定長度[例如,0.7 mm]之位置[例如,檢測位置]之上述第二粉碎部;及 控制部[例如,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其控制上述移動機構;且 將萃取對象[例如,貯存裝置4中貯存之烘焙咖啡豆、或經第1研磨機5A磨碎之烘焙咖啡豆B(咖啡粒)]於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間粉碎, 藉由上述旋轉機構之旋轉而改變粉碎部之狀態[例如,旋轉刃58b之方向],進行複數次從上述第二粉碎部與上述第一粉碎部接觸之狀態[例如,圖34(a)、圖34(d)、圖34(g)所示之狀態]使該第二粉碎部移動、直至上述感測器檢測出該第二粉碎部為止之動作[例如,圖34(b)、圖34(e)、圖34(h)中箭頭所示之動作], 上述控制部基於複數次上述動作中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相關之值[例如,馬達503a之步進數之計數值],控制上述移動機構[例如,求出校正值,使馬達503a以使用該校正值而修正後之旋轉量旋轉]。』。
再者,上述旋轉機構可為使上述第一粉碎部旋轉者,亦可為使上述第二粉碎部旋轉者,亦可為使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兩者之刃旋轉者。
又,上述移動機構可為僅使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中之該第二粉碎部移動者,亦可為亦使該第一粉碎部移動者。
又,上述動作可為僅使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中之該第二粉碎部移動之動作,亦可為使該第一粉碎部與該第二粉碎部兩者之刃移動之動作。
又,上述動作中之粉碎部之狀態變更可為上述第一粉碎部之狀態變更,亦可為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狀態變更,亦可為該第一粉碎部與該第二粉碎部兩者之粉碎部之狀態變更。又,此處所提及之狀態變更,可指方向變更,亦可指姿勢變更。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例如,第2研磨機5B],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粉碎部[例如,旋轉刃58b]及第二粉碎部[例如,固定刃57b]; 旋轉機構[例如,第2馬達52b、小齒輪52b'、齒輪502a、齒輪55b'、旋轉軸54b],其使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至少任一粉碎部[例如,旋轉刃58b]旋轉; 移動機構[例如,粒度調整機構503],其使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中之至少該第二粉碎部移動[例如,升降],調整該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間隔; 感測器[例如,感測器57c],其檢測位於與上述第一粉碎部相隔特定長度[例如,0.7 mm]之位置[例如,檢測位置]之上述第二粉碎部;及 控制部[例如,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其控制上述移動機構;且 將萃取對象於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間粉碎, 藉由上述旋轉機構之旋轉[例如,圖34(c)、圖34(f)、圖34(i)中箭頭所示之旋轉]而改變粉碎部之狀態[例如,旋轉刃58b之方向],進行複數次從上述第二粉碎部與上述第一粉碎部相隔特定長度之狀態[例如,圖34(b)、圖34(e)、圖34(h)所示之狀態]使該第二粉碎部移動、直至與該第一粉碎部接觸為止之動作[例如,圖34(a)、圖34(d)、圖34(g)中箭頭所示之動作], 上述控制部基於複數次上述動作中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相關之值[例如,馬達503a之步進數之計數值],控制上述移動機構[例如,求出校正值,令馬達503a以使用該校正值加以修正後之旋轉量旋轉]。」。
又,亦可為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第一粉碎部;第二粉碎部,其與上述第一粉碎部對向而安裝;旋轉機構,其使上述第一粉碎部旋轉;移動機構,其使上述第二粉碎部朝與上述一刃相接/分離之方向移動;感測器,其檢測位於與上述第一粉碎部相隔特定長度之位置之上述第二粉碎部;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移動機構;且將萃取對象於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間粉碎,藉由上述旋轉機構之旋轉而改變該第一粉碎部之方向,進行複數次從上述第二粉碎部與上述第一粉碎部接觸之狀態使該第二粉碎部移動、直至上述感測器檢測出該第二粉碎部為止之動作,上述控制部基於複數次上述動作中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相關之值,控制上述移動機構。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控制部基於複數次上述動作中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相關之值之平均值或中央值[例如,最小值與最大值相加所得之值之1/2之值],控制上述移動機構。』。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動作係於電源接通時之初始動作中進行。』。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控制部係根據上述萃取對象之粉碎後之所期望之粒度[例如,咖啡粒之粒度]而控制上述移動機構,使該移動機構調整上述間隔。』。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移動機構採用馬達[例如,第2馬達52b]作為驅動源, 所謂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相關之值,係指與上述馬達之旋轉量相關之值[例如,馬達503a之步進數之計數值]』。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 上述第一粉碎部係第一刃[例如,旋轉刃58b], 上述第二粉碎部係第二刃[例如,固定刃57b], 上述第二粉碎部係與上述第一粉碎部對向而安裝。』。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萃取對象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 藉由上述旋轉機構之旋轉而改變粉碎部之方向,進行複數次從上述第二粉碎部與上述第一粉碎部接觸之狀態使該第二粉碎部移動、直至上述感測器檢測出該第二粉碎部為止之動作[例如,圖34所示之例]。』。
以上之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 『一種校準方法[例如,圖33所示之校準之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於萃取對象粉碎裝置[例如,第2研磨機5B]接通電源時執行,且包括: 移動程序[例如,步驟S52之移動程序,圖34(b)、圖34(e)及圖34(h)],其係從第一粉碎部[例如,旋轉刃58b]與第二粉碎部[例如,固定刃57b]接觸之狀態使該第二粉碎部移動、直至成為該第二粉碎部與該第一粉碎部相隔特定長度[例如,0.7 mm]之狀態為止; 狀態變更程序[例如,步驟S53之旋轉程序,圖34(c)、圖34(f)及圖34(i)],其係於實施上述移動程序之後,變更上述第一粉碎部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至少任一粉碎部[例如,旋轉刃58b]之狀態; 接觸程序[例如,步驟S51、圖34(a)、圖34(d)及圖34(g)],其係於上述粉碎部之狀態藉由上述狀態變更程序而變更後之狀態下,使與上述第一粉碎部相隔特定長度之上述第二粉碎部對該第一粉碎部接觸;及 藉由反覆執行上述移動程序、上述狀態變更程序及上述接觸程序[例如,圖33所示之資料獲取處理],而變更上述粉碎部之狀態[例如,旋轉刃58b之方向],複數次獲取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相關之值[例如,馬達503a之步進數之計數值]。』。
再者,亦可為如下態樣,即,上述狀態變更程序係於實施上述移動程序後,使該第一粉碎部與該第二粉碎部之至少任一粉碎部旋轉而改變該粉碎部之方向的旋轉程序,藉由反覆執行上述移動程序、上述旋轉程序及上述接觸程序,而改變上述粉碎部之方向,複數次獲取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相關之值。
又,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相關之值可為上述移動程序中之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例如,上升量]相關之值,亦可為上述接觸程序中之與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例如,下降量]相關之值。抑或可兩者併用。
又,亦可具有基於複數次獲取之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而算出校正值之校正值算出處理[例如,步驟S55之校正值算出程序]。上述校正值可為複數次獲取之上述第二粉碎部之移動量之平均值,亦可為中央值。
以上說明中,固定刃57b藉由第2馬達52b之驅動而升降,但亦可手動使固定刃57b升降,設定咖啡粒之粒度。要手動進行咖啡粒之粒度設定,可使用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及微調整用旋鈕撥盤進行。
圖36(a)係將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及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與第2馬達503a一起示出之圖,圖36(b)係卸除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及第2馬達503a,示出連結撥盤697、及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之旋轉軸6961之圖。再者,圖36中示出連結管道661或形成單元6B之一部分。又,圖36(b)中亦示出詳細內容在下文敍述之錘擊構件GM32。
圖36中亦示出桿構件698。如圖36(a)所示,與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嚙合之蝸形齒輪692之旋轉軸6921受該桿構件698軸支。又,桿構件698受圖36(b)所示之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之旋轉軸6961軸支。圖36所示之桿構件698之姿勢為初始姿勢。於桿構件698處於初始姿勢之狀態下,為蝸形齒輪692嚙合於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之狀態,藉由蝸形齒輪692旋轉,蝸輪691旋轉1圈,固定刃57b升降。桿構件698能以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之旋轉軸6961為旋動中心,朝圖36(b)所示之箭頭方向旋動。桿構件698係藉由朝箭頭方向旋動而抬起,變化為釋放姿勢,且可維持該釋放姿勢。當桿構件698抬起而變化為釋放姿勢後,受桿構件698軸支之蝸形齒輪692與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分離,與該齒輪部691g之嚙合釋放。再者,桿構件698雖可於初始姿勢與釋放姿勢之間變化姿勢,但由設置於旋轉軸6961之彈簧構件6981朝返回至初始姿勢之方向作用彈推力。當桿構件698處於釋放姿勢時,蝸輪691為旋動自如之狀態,固定刃57b亦為旋轉自如之狀態。當於該狀態下進行研磨處理時,伴隨旋轉刃58b之旋轉,固定刃57b亦旋轉,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隔變寬。因此,研磨處理中必須使桿構件698恢復為初始姿勢。
圖36(a)中示出安裝於第2馬達503a之旋轉軸之小齒輪503b,於除去該第2馬達503a後之圖36(b)中,亦示出小齒輪503b。第2馬達503a之旋轉驅動力從該小齒輪503b,經由下述二級齒輪及傳遞齒輪6962從蝸形齒輪692傳遞至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
圖36(b)所示之連結撥盤697連結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與蝸形齒輪692。圖36(b)中示出連結於蝸輪691之連結撥盤697,兩者均旋轉。於連結撥盤697之上表面設置有連結齒輪697g。於圖36(a)所示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設置有與該連結齒輪697g嚙合之未圖示之齒輪,當將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載置於連結撥盤697之上時,未圖示之齒輪與連結齒輪697g嚙合。
於桿構件698為初始姿勢之狀態下,蝸形齒輪692與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嚙合,因此無法旋轉操作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另一方面,於桿構件698為釋放姿勢之狀態下,蝸形齒輪692不與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嚙合,因此可將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操作。當旋轉操作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時,可經由連結齒輪697g使蝸形齒輪692旋轉,從而使固定刃57b升降。
可藉由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之旋轉操作來加以調整之最小單位為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之一齒。即,除非使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旋轉一齒,否則蝸形齒輪692無法與齒輪部691g嚙合,桿構件698無法從釋放姿勢恢復為初始姿勢。因此,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無法實現上述未達一齒之調整。
另一方面,於第2馬達503a旋轉而使得蝸形齒輪692旋轉之情形時,根據該蝸形齒輪692之減速比,進行較大調整(一齒以上之之整)需要時間。因此,為了進行較大之調整,藉由操作可直接旋轉操作蝸輪691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可實現快速之調整。於使用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之調整中,將使固定刃57b下降並觸碰到旋轉刃58b之瞬間之固定刃57b之位置設為基準點(零點)。該觸碰之瞬間可根據刃觸碰之聲音而得知。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沿圓圓周方向附有包含0之刻度,但省略圖示。又,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係於圖18等所示之中心殼體GM10之下方旋轉,於中心殼體GM10之下端部,標記有基準線GM10k。旋轉操作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而使固定刃565下降,但該固定刃57b觸碰到旋轉刃58b時,於該時間點停止旋轉操作。抬起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使刻度0對準中心殼體GM10上標記之基準線GM10k後,將抬起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朝正下方放下。藉由如此,可記錄基準點(零點)。於設定咖啡粒之粒度時,以如此記錄之基準點(零點)為基準使固定刃57b升降,調整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隔。
又,於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之旋轉軸6961之末端設置有傳遞齒輪6962。該傳遞齒輪6962與二級齒輪之第2齒輪503c2(參照圖36(b))嚙合,並且亦與蝸形齒輪692嚙合。該二級齒輪之第1齒輪503c1與小齒輪503b嚙合。因此,當第2馬達503a旋轉驅動時,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亦旋轉,且蝸輪691亦旋轉。又,於第2馬達503a停止之狀態下,可將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旋轉操作,藉由旋轉操作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蝸輪691亦會旋轉。使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旋轉1圈時,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僅旋轉一齒。因此,於旋轉操作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之情形時,與第2馬達503a旋轉驅動從而使蝸輪691旋轉之情形時同樣地,可實現蝸形齒輪692之未達一齒之調整。要手動進行咖啡粒之粒度設定時,藉由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先進行粗略之粒度設定,然後藉由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進行設定粒度之微調整。藉由如此,可進行迅速且精細之粒度設定。
再者,利用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及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之手動設定亦可應用於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之第2研磨機5B。
繼而,對控制向第2研磨機5B投放咖啡粒之投放量之設計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藉由第1研磨機5A將烘焙咖啡豆粉碎成某程度(例如1/4左右)之大小。以下,為了與咖啡粒(尤其是粗研磨咖啡粒)做區別,將藉由第1研磨機5A粉碎成某程度之大小之豆稱為粉碎豆。第2研磨機5B係將經第1研磨機5A粉碎之粉碎豆磨成所期望之粒度之咖啡粒。此處,當從第1研磨機5A大量地輸送來粉碎豆,超過第2研磨機5B之研磨處理之適當之容許量時,粉碎豆會過多地進入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導致咖啡粒滯留於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滯留之咖啡粒從旋轉之旋轉刃58b接收到摩擦熱而變熱。尤其是,於精細磨碎之狀態下容易受到熱之影響,而於咖啡粒之表面容易過多地出油。於是,從經磨碎之咖啡粒中萃取出之咖啡飲料易散發焦苦味。
將第1研磨機5A以處理能力之上限驅動時,若使第1研磨機5A用之第1馬達之轉數下降,則從第1研磨機5A輸送之粉碎豆之每單位時間之量減少。
圖37係表示研磨處理中之處理部11a之控制處理之流程圖。
圖37所示之控制處理係相應於按下圖24所示之啟動按鈕GM15而開始。又,於將圖21所示之計量單元404安裝於加選安裝部GM11之情形時,上述控制處理可相應於圖21(b)所示之螺旋葉片ESC2開始旋轉而開始執行。
首先,處理部11a使第1研磨機5A用之第1馬達及第2研磨機5B用之第2馬達503a開始旋轉(步驟S21)。於該步驟S21中,第1馬達及第2馬達503a分別以預先設定之設定轉速開始旋轉。其結果,於第1研磨機5A中旋轉刃58a開始旋轉,於第2研磨機5B中旋轉刃58b開始旋轉。再者,第1馬達之旋轉與第2馬達503a之旋轉亦並非同時開始,可於使第1馬達開始旋轉後,使第2馬達503a開始旋轉。例如,若利用第1研磨機5A開始研磨處理,則第1馬達之轉矩及電流值上升。處理部11a可於偵測到第1馬達之轉矩之上升或電流值之上升時,使第2馬達503a開始旋轉。藉由第1研磨機5A用之第1馬達開始旋轉,而將粉碎豆輸送至第2研磨機5B。
於隨後之步驟S22中,判定是否繼續使第1馬達旋轉。例如,當電動螺旋輸送器ESC搬送結束後經過特定時間,或第1馬達之轉矩下降後經過特定時間,或第1馬達之電流值下降後經過特定時間時,判定結果為否(No),使第1馬達之旋轉停止(步驟S27)。另一方面,於判定結果為是(Yes)之情形時,進入步驟S23。
於第2研磨機5B之投放口附近設置偵測粉碎豆之通過之感測器,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監視向第2研磨機5B投放之粉碎豆之每單位時間的投放量。於步驟S23中,判定該單位時間之投放量是否超過基準值。基準值係根據咖啡豆種類、咖啡粒之粒度、或對第2馬達503a設定之轉速等而改變之變數,複數種基準值記憶於圖19所示之記憶部11b。例如,咖啡豆越硬,基準值越小。食譜指定了咖啡豆種類、或咖啡粒之粒度等,處理部11a根據食譜來選擇基準值,執行步驟S23之判定處理,或根據各種設定值來選擇基準值,執行步驟S23之判定處理。於單位時間的投放量超過基準值之情形時,使第1馬達之轉速減速(步驟S24),返回至步驟S22。使第1馬達之轉速減速之比率可為預先決定之比率,亦可為與上述投放量超過基準值之程度對應之比率。當第1馬達之轉速變慢時,從第1研磨機5A送出之每單位時間的粉碎豆之量減少。其結果,可使上述投放量亦減少,能抑制咖啡粒滯留於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咖啡粒不易受到熱之影響。於是,從經磨碎之咖啡粒中萃取出之咖啡飲料不會受到油份之不良影響,易散發清新之口感。
於步驟S23之判定中,當上述投放量為基準值以下時,判定是否為使第1馬達之轉速減速之狀態,若並非減速之狀態,則返回至步驟S22,若為減速之狀態,則恢復為上述設定轉速(步驟S26)後,返回至步驟S22。
於繼令第1馬達之旋轉停止之步驟S27之後之步驟S28中,判定是否令第2馬達503a之旋轉停止。例如,當第2馬達503a之轉矩下降後經過特定時間,或第2馬達503a之電流值下降後經過特定時間時,判定結果成為是(Yes),使第2馬達之旋轉停止(步驟S29),該控制處理結束。
於以上說明之控制處理中,藉由控制第1研磨機5A用之第1馬達之轉速,而控制向第2研磨機5B投放咖啡粒之投放量,但藉由控制使圖21所示之計量單元404之螺旋葉片ESC2旋轉之馬達ESC3之轉速,亦能控制向第2研磨機5B投放咖啡粒之投放量。又,藉由控制第1馬達之轉速與馬達ESC3之轉速兩者,亦能控制向第2研磨機5B投放咖啡粒之投放量。
再者,圖37所示之控制處理亦可藉由圖10所示之處理部11a來執行,藉由控制圖12所示之第1研磨機5A用之馬達52a之轉速,或者控制圖2所示之輸送器41之搬送速度,可控制圖2所示之向第2研磨機5B投放咖啡粒之投放量。
又,第1研磨機5A之旋轉刃58a之轉速有時會根據烘焙咖啡豆之硬度等而發生變化。原本係以不超過第2研磨機5B之研磨處理之容許量之方式設定第1研磨機5A之第1馬達之轉速,但於監視第1研磨機5A之旋轉刃58a或第1馬達之每單位時間之轉數(轉速),而其單位時間之轉數超過基準值之情形時,亦可使第1馬達之轉速減速。
以上,使用圖37加以說明之研磨處理中之控制處理亦可應用作為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之粉碎裝置的研磨處理中之控制處理。又,亦可從圖19所示之移動終端17等外部終端輸出使第1馬達之轉速減速或恢復之指示。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例如,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或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其特徵在於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第二研磨機[例如,第2研磨機5B],且 控制投放至上述第二研磨機之咖啡豆之投放量[例如,圖37所示之步驟S24]。』。
根據該咖啡機,考量研磨機中之咖啡豆之磨碎狀態而進行上述投放量之控制。
再者,此處所提及之咖啡豆可為碎豆,亦可為咖啡粒,亦可並非為碎豆或咖啡粒。
控制上述投放量之目的在於,防止咖啡粒滯留於上述第二研磨機中之時間過長。於上述第二研磨機中,當投放之咖啡豆之量多於送出之咖啡粒之量時,咖啡粒滯留於上述第二研磨機中之時間變長,咖啡粒容易受到熱之不良影響。因此,為了防止上述咖啡機發生此種問題,而控制投放量。由此,考量研磨機中之咖啡豆之磨碎狀態而進行機器之控制。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根據咖啡豆種類而控制上述投放量。』。
再者,上述咖啡豆種類可為咖啡豆之品種,可為咖啡豆之烘焙度,亦可為品種與烘焙度之組合。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於較上述第二研磨機更為上游處,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第一研磨機[例如,第1研磨機5A], 藉由控制上述第一研磨機磨碎咖啡豆之速度[例如,第1馬達之轉速],而控制投放至上述第二研磨機之咖啡豆之投放量。』。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於較上述第二研磨機更為上游處,具備將咖啡豆供給至下游之供給裝置[例如,圖21所示之計量單元404、圖2所示之輸送器41], 藉由控制上述供給裝置之咖啡豆之供給速度,而控制投放至上述第二研磨機之咖啡豆之投放量。』。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研磨機[例如,第1研磨機5A],其配置於較上述第二研磨機更為上游處,將咖啡豆磨碎;及 供給裝置[例如,圖21所示之計量單元404、圖2所示之輸送器41],其配置於較上述第一研磨機更為上游處,將咖啡豆供給至下游;且 藉由控制上述第一研磨機及上述供給裝置中之至少任一者,而減少投放至上述第二研磨機之咖啡豆之投放量。』。
例如,亦可藉由控制上述第一研磨機及上述供給裝置兩者,而減少投放至上述第二研磨機之咖啡豆之投放量。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例如,圖10或圖19),其具備可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之研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開始向第二研磨機投放咖啡豆(圖37所示之步驟S21);及 控制投放至第二研磨機之咖啡豆之投放量(圖37所示之步驟S24)。」。
經第2研磨機5B磨碎之咖啡粒從圖18所示之滑槽GM31排出。
圖18所示之滑槽GM31將沿大致水平方向送出之咖啡粒朝下導引。於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設置有敲擊滑槽GM31之錘擊構件GM32。該錘擊構件GM32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動軸GM321為中心旋動。沿大致水平方向送出之咖啡粒有時會碰撞滑槽GM31之內壁而附著於其內壁。使用者使錘擊構件GM32旋動而敲擊滑槽GM31,對該附著之咖啡粒賦予衝擊而使其等落下。
繼而,對按照來自咖啡豆磨碎機GM之外部(例如,圖19所示之伺服器16或移動終端17)之訂單資訊,執行研磨處理之例進行說明。
圖38係表示按照訂單資訊來執行研磨處理之情形時之處理部11a所執行之控制處理的流程圖。
於步驟S31中,判定是否已受理訂單資訊。於未受理訂單資訊之情形時,反覆執行該步驟S31。然後,於已受理訂單資訊之情形時進入步驟S32。再者,關於訂單資訊之具體內容將在下文進行敍述。
於步驟S32中,將接收到之訂單資訊顯示於圖19所示之資訊顯示裝置12中,進入步驟S33。
於步驟S33中,判定是否已受理咖啡豆之研磨開始操作。此處之研磨開始操作之詳細內容將於下文敍述,該操作為資訊顯示裝置12之操作。於未受理研磨開始操作之情形時進入步驟S34,於已受理研磨開始操作之情形時進入步驟S36。
於步驟S34中,判定是否已受理訂單資訊之變更操作。關於此處之訂單資訊之變更操作之詳細內容,亦於下文進行敍述,該操作為資訊顯示裝置12之操作。於已受理訂單資訊之變更操作之情形時進入步驟S35,於未受理訂單資訊之變更操作之情形時,返回至步驟S33。
於步驟S35中,根據訂單資訊之變更操作來更新已受理之訂單資訊,返回至步驟S33。
於受理訂單資訊後至受理研磨開始操作期間,可藉由步驟S34、步驟S35來變更已受理之訂單資訊。研磨開始操作或訂單資訊之變更操作不限於資訊顯示裝置12之操作,亦可受理來自移動終端17之操作,又,該操作之資訊只要是發送至咖啡豆磨碎機GM,則其發送路徑可為任意路徑。
於步驟S36中,執行咖啡豆之研磨處理。首先,將訂單資訊所指定之分量之烘焙咖啡豆從貯存裝置4供給至第1研磨機5B。於第1研磨機5B中經粉碎之粉碎豆在藉由分離裝置6分離出多餘物質之後,被供給至第2研磨機5B。於該第2研磨機5B中,一面按照訂單資訊以特定間隔(例如,以50 μm為單位)來變更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隔,一面將咖啡豆磨碎,研磨咖啡粒從圖18所示之滑槽GM31排出。該研磨處理結束後,研磨咖啡粒之製造處理結束。
於上述之例中,對按照來自咖啡豆磨碎機GM之外部之訂單資訊執行研磨處理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亦可設為使用資訊顯示裝置12直接對咖啡豆磨碎機GM輸入訂單資訊之構成。於該構成之情形時,亦可設為刪除了圖38所示之步驟S32、步驟S34及步驟S35之構成。
又,於上述之例中,在從受理訂單資訊後至受理研磨開始操作為止之期間,可變更訂單資訊,但亦可不設置此種變更之機會,而從受理訂單資訊後直接按照該訂單資訊開始研磨處理。
此處,對食譜進行詳細敍述。食譜包括:研磨食譜,其僅包含用以磨碎咖啡豆之研磨資訊;及飲料製造食譜,其除包含研磨資訊以外,還包含咖啡飲料之萃取條件等用以製造咖啡飲料之各種製造條件之資訊。咖啡豆磨碎機GM只要具有研磨食譜,便可執行研磨處理,但若使飲料製造食譜顯示於資訊顯示裝置12上,有時便可鑒於研磨處理後執行之咖啡飲料之萃取處理之條件來修正研磨條件,從而可能會獲得更優質之咖啡飲料。
圖19所示之記憶部11b可持續記憶食譜,亦可於研磨處理開始之前從伺服器16獲取食譜,僅於執行研磨處理期間記憶該食譜,研磨處理結束之後,從記憶部11b抹除食譜。或者,亦可為記憶部11b僅記憶有食譜中之一部分資訊(例如,咖啡豆資訊或食譜制定者資訊),於研磨處理開始之前從伺服器16獲取食譜之其餘資訊(例如,用以磨碎咖啡豆之各種條件之資訊),研磨處理結束之後,從記憶部11b抹除其餘之資訊。再者,記憶部11b中記憶之食譜被加密。
又,食譜於伺服器16中經資料庫化而加以管理。
圖39(A)~圖39(C)係表示伺服器16中記憶之資料之一例的圖。圖39(A)係飲料資訊資料庫中儲存之資料1500。資料1500包含食譜ID(Identifier,識別符)1501、表示食譜之設計者之設計者資訊1502、表示使用者以往選擇飲料資訊並進行製造之次數之製造次數資訊1503、原材料資訊、製造方法、類型1512、1513。原材料資訊包含表示咖啡豆種類之咖啡豆資訊1504、表示咖啡豆產地之產地資訊1505及表示咖啡豆烘焙度之烘焙度資訊1506。又,製造方法包含1次萃取所使用之咖啡豆量1507、咖啡豆磨碎粒度1508、蒸煮熱水量1509、蒸煮時間1510、萃取熱水量1511。該等資訊中,研磨處理中最需要之資訊係咖啡豆磨碎粒度1508,其他資訊於研究咖啡豆磨碎粒度1508時亦可能會需要。類型1(1512)係表示飲料為熱飲還是冰飲之類型資訊,類型2(1513)係表示飲料之風味之類型資訊。再者,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製造次數資訊1503係複數個飲料製造裝置製造與製造次數資訊1503對應之飲料之次數,但亦可逐一飲料製造裝置地儲存製造次數資訊1503。
圖39(B)係使用者資訊資料庫之例示性資料1520。使用者為店鋪,或該店鋪之店員或顧客。資料1520包含表示使用者識別碼之ID資訊1521、表示使用者姓名之姓名資訊1522、表示使用者年齡之年齡資訊1523、表示使用者性別之性別資訊1524。於一例中,資料1520可進而包含對應於使用者之住址之資訊、使用者之暱稱資訊、或使用者之照片資料。
圖39(C)係研磨歷程資料庫之例示性資料1530。資料1530包含:與指示研磨之使用者相關之使用者資訊1531、與研磨日期相關之日期資訊1532、研磨處理中所使用之食譜ID1533、與進行研磨處理之咖啡豆磨碎機GM對應之機器ID1534、與設置有該咖啡豆磨碎機GM之店鋪對應之店鋪ID1535。於一例中,資料1530可進而包含與經研磨之研磨咖啡粒之價格對應的價格資訊等。又,亦可與研磨歷程資料庫類似地記憶有咖啡飲料之製造歷程資料庫。
以上說明之資料1500、1510、1530亦可記憶於咖啡豆磨碎機GM之控制裝置11之記憶部11b。
繼而,參照使用圖38加以說明之控制處理之流程,使用圖40~圖45來說明針對訂單資訊之動作之例。圖40~圖42係表示訂單資訊輸入時之情況之圖。圖43係表示訂單資訊變更時之情況之圖。圖44係表示針對訂單之第2研磨機5B之控制參數之一例的圖。圖45係表示研磨處理執行中之顯示之一例之圖。
該例中,於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17安裝有用以發送與研磨咖啡粒有關之訂單資訊的應用。圖40中示出使用該應用之訂單資訊之輸入畫面之一例。於該輸入畫面中,顯示有:訂單之標題輸入欄170、期望之咖啡豆種類1711、咖啡豆量1712、指定相對於磨碎咖啡豆時之粒度之比率的輸入表格172、指示從細磨碎狀態成為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之細→粗磨碎按鈕173a、指示從粗磨碎狀態成為細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之粗→細磨碎按鈕173b、用於以曲線圖之形式顯示輸入至輸入表格172之內容的曲線圖區域174、用以發送訂單資訊之發送按鈕175及用以將訂單資訊登錄為研磨食譜之食譜登錄按鈕176。期望之咖啡豆種類係藉由從該移動終端17進行通信之咖啡豆磨碎機GM發送可選擇之咖啡豆種類,觸按右端之下拉按鈕,而顯示出所有發送來之可選擇之咖啡豆種類。例如,顯示出當前收納於圖18所示之罐體收納單元401之罐體中所貯存之所有咖啡豆種類。或者,有時可顯示出設置有該咖啡豆磨碎機GM之店鋪中準備之所有咖啡豆種類。咖啡豆種類除根據咖啡豆之品種區分以外,亦可根據種植之農場名來區分。又,亦可根據烘焙度(極淺烘焙、淺烘焙、中淺烘焙、中烘焙、中深烘焙、深烘焙、法式烘焙、意式烘焙)來區分。咖啡豆量1712亦可根據下拉選單,以5 g為單位來指定。再者,亦可為能夠直接輸入。關於咖啡豆之磨碎方法之詳細內容將於下文進行敍述。
圖41中表示已輸入訂單資訊之狀態之輸入畫面之一例。於該輸入畫面中,在標題輸入欄170輸入有「瑰夏 適合法壓壺」之文字。又,咖啡豆種類1711係選擇科佩(Copey)農場所種植之品種名為瑰夏之咖啡豆,且經烘焙至法式烘焙程度,咖啡豆量選擇60 g。於輸入表格172中,輸入表示粒度200 μm之比率之「40」及表示粒度800 μm之比率之「60」,顯示出其合計比率為「100」%。又,顯示出輸入了與粒度200 μm、粒度800 μm、及合計之各者對應之註解。又,選擇細→粗磨碎按鈕173a。於曲線圖區域174,以曲線圖之形式顯示出輸入表格172中輸入之內容。該曲線圖中示出2個峰值,其中左側之峰值表示200 μm之粒度之比率為40%,右側之峰值表示800 μm之粒度之比率為60%。
於曲線圖區域174中,藉由拖曳曲線圖之一部分,可間接地變更輸入表格172中輸入之內容。圖42中表示使圖41所示之曲線圖區域174之2個峰值中之右側之峰值朝左移動之例。然後,顯示出藉由該操作,表示輸入表格172中輸入之粒度800 μm之比率之「60」變為「0」,表示粒度600 μm之比率之「0」變更為「60」。此種拖曳曲線圖之輸入方法不限於變更粒度,亦可變更比率。例如亦可為藉由將曲線圖之一部分上下拖曳,可使對應之粒度之比率增減。
又,於圖42所示之例中,對輸入表格172輸入值後,藉由拖曳曲線圖之一部分而變更輸入表格172中輸入之值。不限於該構成,亦可為從對輸入表格172輸入值之前之狀態(初始狀態)起便於曲線圖區域174中顯示初始狀態之曲線圖(平直線,圖39中粗實線所示),藉由拖曳該曲線圖,可設定輸入表格172之值。
藉由使用如上所述之曲線圖之輸入方法,使用者可更直觀地設定粒度之比率。
又,可藉由針對一峰值增減其大小,而使另一峰值之大小相對地增減,例如當增加某峰值之大小時,另一峰值之大小相對減少,等等。於如曲線圖區域174之大小有限之情形時,可更有效地利用曲線圖區域174。
藉由於設定標題、咖啡豆之種類與量、粒度之比率及磨碎方法(細→粗、粗→細)之後,觸按發送按鈕175,而經由圖19所示之通信網路15對咖啡豆磨碎機GM之控制裝置11發送訂單資訊。再者,亦可為暫時發送至伺服器16之後,經由伺服器16及通信網路15發送至咖啡豆磨碎機GM。
又,此處,進行了標題、咖啡豆之種類與量、粒度之比率及磨碎方法(細→粗、粗→細)等訂單資訊之設定,但亦可保存該等訂單資訊,並用作研磨食譜。於此種情形時,藉由觸按食譜登錄按鈕176,而經由通信網路15對伺服器16發送訂單資訊。於伺服器16中,研磨食譜亦經資料庫化而加以管理,對此處發送來之訂單資訊賦予研磨食譜ID,並記憶。亦可為於發送至伺服器16時,可設定食譜之限制。例如,亦可於移動終端17顯示供選擇禁止製造(研磨),禁止顯示、禁止下載、禁止複製、禁止改變等各種限制之畫面。又,亦可為能於上述畫面中設定該等限制之解除方法(收費、到期、收費使用一定次數以上,等等)。又,輸入之制定者之註解亦被記憶為研磨食譜之一部分,於顯示食譜時亦可顯示註解。
進而,作為訂單資訊及研磨食譜,亦可為能夠設定豆殼去除強度(豆殼之去除率)(%)。
抵接收到訂單資訊時,資訊顯示裝置12會顯示所接收到之訂單資訊之內容(圖38之步驟S31中為是,步驟S32)。圖43(A)中表示控制裝置11接收到以圖42所示之內容發送之訂單資訊,於資訊顯示裝置12顯示出其內容之例。具體而言,於接收表格121顯示出除圖42之標題輸入欄170中輸入之標題、及輸入表格172中之比率為0且註解欄為空欄之粒度之列(圖42中為粒度400 μm、1000 μm之列)以外之部分之內容。進而,磨碎方法指示欄122表示藉由於圖42中選擇細→粗磨碎按鈕173a,而指示從細磨碎狀態成為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又,咖啡豆種類欄1231表示所接收到之咖啡豆種類,咖啡豆量欄123表示所接收到之咖啡豆之量。再者,咖啡豆之量亦可由店方另行設定。
於該狀態下觸按研磨開始按鈕124後執行咖啡豆之研磨處理(詳細內容將於下文敍述),於觸按研磨開始按鈕124之前之狀態下,可變更訂單資訊(圖38之步驟S33中為否,步驟S34中為是,步驟S35)。於變更訂單資訊之情形時,按照該資訊來執行咖啡豆之研磨處理。根據研磨時之氣溫或濕度,研磨咖啡粒之粒度有時為細粒(或粗粒),但店方可變更並調整訂單資訊。
例如,雖接收到圖43(A)之訂單資訊,但因濕度較低,故有研磨咖啡粒之粒度會變成細粒之狀況。此時,例如圖43(B)所示,於接收表格121中,將表示粒度200 μm之比率之「40」變更為「45」,進而將表示粒度600 μm之比率之「60」變更為「55」,藉此,能以研磨咖啡粒之粒度變為粗粒而成為所期望之粒度之方式加以調整。再者,於該圖43(B)之例中,在註解欄中追加有「低濕度→比率增加」之記載,因存在此種註解,故有時可傳達例如修正理由之類之資訊。如以上所作說明,可根據咖啡豆磨碎機GM之設置環境,調整訂單資訊(此處為咖啡粒之粒度)。
又,於資訊顯示裝置12之顯示畫面中亦準備有食譜登錄按鈕125,亦可從資訊顯示裝置12(咖啡豆磨碎機GM)將訂單資訊登錄至伺服器16中作為研磨食譜。可將包含根據咖啡豆磨碎機GM之設置環境進行了修正之參數之研磨食譜以附註解之方式保存於伺服器16中。又,研磨食譜中亦可包含訂單資訊(食譜)制定時之環境資訊(溫度、濕度、氣壓等)。亦可為於咖啡豆磨碎機GM設置有溫濕度感測器或氣壓感測器,觸按食譜登錄按鈕125後,將藉由該等感測器獲取之環境資訊自動地追加至研磨食譜中。進而,亦可為於從咖啡豆磨碎機GM發送至伺服器16時,可在資訊顯示裝置12之顯示畫面中顯示選擇畫面,設定食譜之限制。又,亦可為能於上述選擇畫面中設定該等限制之解除方法。
此外,亦可為能夠將訂單資訊作為研磨食譜加密後記憶於咖啡豆磨碎機GM之控制裝置11之記憶部11b。又,亦可為能夠從移動終端17,作為研磨食譜加密後記憶於該記憶部11b中。
又,如此登錄之研磨食譜亦可使用於咖啡豆磨碎機GM及搭載有咖啡萃取裝置之咖啡飲料製造裝置中。
其次,關於觸按研磨開始按鈕124之後之動作,以於圖43(B)所示之狀態下觸按了研磨開始按鈕124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觸按研磨開始按鈕124後,按照訂單資訊執行咖啡豆之研磨處理(圖38之步驟S33中為是,步驟S36)。再者,於指定了除貯存裝置4中貯存之咖啡豆以外之咖啡豆之情形時,將經指定之咖啡豆裝入貯存裝置4後開始研磨處理。
又,亦可於進行了使用圖33加以說明之在初始動作中執行之校準之後,開始研磨處理。有無執行該校準係與訂單資訊一起從移動終端17發送來。即,可利用移動終端17來指定在開始基於訂單資訊之研磨處理之前執行校準。
圖44(A)表示圖43(B)中所指定之粒度及其比率。於該研磨處理中,為了使要製造之研磨咖啡粒之粒度分佈相對於訂單資訊中指定之研磨咖啡粒之粒度擴大至某程度之範圍(本實施方式中為±100~150 μm之範圍),一面以特定間隔(例如以50 μm為單位)變更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隔),一面藉由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執行磨碎咖啡豆之控制。例如,圖44(B)表示針對圖44(A)中指定之粒度200 μm之指定,一面於50~350 μm之範圍內變更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一面設定用以執行動作之動作時間。又,圖44(B)表示針對圖44(A)中指定之粒度600 μm之指定,一面於450~700 μm之範圍內變更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一面設定用以執行動作之動作時間。進而,圖44(D)中以曲線圖表示圖44(B)所示之第2研磨機5B之刃之每段間隔之動作時間之長度。再者,亦可以說,此處設定之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及其動作時間係由處理部11a基於訂單資訊而算出,與要製造之研磨咖啡粒之粒度分佈對應,據此來設定粒度分佈。又,於在研磨處理開始前之初始動作中執行校準之情形時,處理部11a一面使用圖33所示之步驟S55中求出之校正值來修正馬達503a之旋轉量,一面進行變更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之控制。
於上述之例中,假設了製造訂單資訊中所指定之分量為60 g之研磨咖啡粒需花費合計30秒之情形。而且,將該動作時間中之45%(13.5秒)分配給針對粒度200 μm之動作。於上述之例中,針對粒度200 μm之指定,一面於50~350 μm之範圍內變更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一面執行動作,故對該範圍內之研磨機動作分配13.5秒之動作時間。再者,圖44(B)中,間隔50~350 μm之範圍內之研磨機之動作時間之合計為13.5秒。又,將合計30秒之動作時間中之55%(16.5秒)分配給針對粒度600 μm之動作。於上述之例中,針對粒度600 μm之指定,一面於450~700 μm之範圍內變更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一面執行動作,故對該範圍內之研磨機動作分配16.5秒之動作時間。再者,於圖44(B)中,間隔450~700 μm之範圍內之研磨機之動作時間之合計為16.5秒。如上述所作說明,圖44(B)所示之動作時間係根據研磨咖啡粒之製造所需之時間而導出。再者,圖44(B)中說明了針對兩種粒度之指定的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之範圍不重疊之例,但於該等範圍重疊之情形時,將該部分之動作時間加算。
如圖44(B)之例所作說明般,藉由一面變更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一面製造研磨咖啡粒,可使研磨咖啡粒之粒度分散。從粒度分散之研磨咖啡粒萃取之咖啡與粒度未分散之研磨咖啡粒萃取之咖啡相比,可包含各種口感。再者,亦可面向不喜愛此種口感之人,設置例如設定圖44(C)所示之動作時間之情形。該圖44(C)中,僅針對與訂單資訊中指定之粒度為相同值之刃之間隔下之動作,設定第2研磨機5B之動作時間,對應於抑制粒度分散之粒度分佈。該等構成為一例,亦可為於指定粒度時能夠指定粒度分佈之範圍。
又,於圖44(B)之例中,與訂單資訊中指定之粒度為相同值之刃之間隔下之動作時間最長,隨著指定之粒度與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之差變大,動作時間變短,例如,關於相對於指定之粒度為±50 μm之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下之動作,可將動作時間設定為相同值等等,亦可設置複數個粒度分佈之方式,以便可從中加以選擇。
又,亦可為,可於訂單資訊制定時輸入如圖44(B)之動作時間之資訊,於訂單資訊中包含動作時間之資訊之情形時,可按照該資訊來執行研磨處理。
進而,亦可將圖44(B)或圖44(c)所示之動作時間之資訊(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之變更方式)亦作為研磨食譜之一部分,保存於伺服器16或記憶部11b中。即,亦可與咖啡粒之粒度建立關聯而將各種資訊保存於伺服器16或記憶部11b。此外,記憶部11b中保存之該等資訊或研磨食譜亦可為能夠經由通信網路15輸出至伺服器16或移動終端17等外部終端。
再者,圖44(A)中設定了兩種粒度之值,關於指定了值之粒度之種類之數量,亦可為一種而非複數種。例如,於設定一種粒度之值之情形時,基於該值來設定動作時間。
又,使用圖40~圖45加以說明之、來自外部終端(移動終端17)之訂單資訊之輸入與基於該訂單資訊之第2研磨機5B之控制參數之算出亦可應用於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例如,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或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其特徵在於具備: 研磨機[例如,第2研磨機5B],其以設定之條件[例如,圖44(B)或圖44(C)所示之與訂單資訊中指定之粒度對應之刃之間隔及動作時間]來磨碎咖啡豆; 受理部[例如,圖10或圖19所示之I/F部11c],其受理使用者之指定[例如,來自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17之訂單資訊];及 設定部[例如,圖10或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其可設定上述條件;且 上述設定部可根據由上述受理部受理之上述指定,來設定上述條件[例如,處理部11a基於訂單資訊算出圖44(B)或圖44(C)所示之控制資料,基於該控制資料而控制第2研磨機5B], 上述受理部可從外部輸入包含上述指定之信號[例如,圖10或圖19]。』。
根據該咖啡豆磨碎機,可簡單地進行使用者之指定。
再者,上述指定係咖啡粒之粒度之指定,或於上述研磨機之初始動作中執行校準之指定。又,上述指定亦可為研磨食譜中之各種指定(例如,使用之咖啡豆種類或量之指定、磨碎方法之指定)。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設定部可根據由上述受理部受理之上述指定[例如,於第2研磨機5B之初始動作中進行關於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隔之校準的指定],可獲取設定上述條件時之校正值[例如,於圖33所示之步驟S55中算出之校正值]。』。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記憶裝置[例如,圖10或圖19所示之記憶部11b],該記憶裝置記憶由上述受理部受理之指定[例如,研磨食譜或飲料製造食譜]。』。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受理部至少受理咖啡粒之粒度之指定[例如,圖41所示之輸入表格172中之粒度之指定]作為上述指定, 上述記憶裝置可與上述咖啡粒之粒度建立關聯地記憶各種資訊[例如,圖44(B)或圖44(C)所示之控制資料]。』。
再者,上述粒度亦可指粒度分佈中之峰值所示之粒度。又,上述各種資訊亦可指為了利用上述研磨機將咖啡豆磨碎為上述粒度而對該研磨機設定之條件。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可將上述記憶裝置中記憶之資訊輸出至外部[例如,伺服器16或移動終端17]。』。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系統(例如,圖10或圖19),其特徵在於, 具備可與上述咖啡豆磨碎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且 上述外部裝置進行使用者之指定操作。」。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之研磨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以設定之條件將咖啡豆磨碎之研磨機中之咖啡豆之研磨方法,且包括: 受理步驟[例如,作為圖38所示之步驟S31之前提之處理],其係受理使用者之指定[例如,來自智慧型手機等移動終端17之訂單資訊];及 條件設定步驟[例如,於圖38所示之步驟S32與步驟S33之間進行之處理、或者於步驟S34與步驟S33之間進行之處理],其係根據由上述受理步驟受理之上述指定,來設定上述條件。」。
又,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例如,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或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其特徵在於具備: 研磨機[例如,第2研磨機5B],其以設定之條件[例如,圖44(B)或圖44(C)所示之與訂單資訊中指定之粒度對應之刃之間隔及動作時間]來磨碎咖啡豆; 設定部[例如,圖10或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其可設定上述條件;及 操作部[例如,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其可供使用者操作;且 上述設定部可基於輸入資訊來設定上述條件[例如,處理部11a基於訂單資訊來算出圖44(B)或圖44(C)所示之控制資料,且基於該控制資料而控制第2研磨機5B], 上述操作部可根據操作來變更上述條件中之與咖啡粒之粒度相關之條件[例如,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間隔]。』。
根據該咖啡豆磨碎機,可基於輸入資訊來設定上述條件,且亦可手動調整與咖啡粒之粒度相關之條件。
再者,上述粒度亦可指粒度分佈中之峰值所示之粒度。又,上述輸入資訊係咖啡粒之粒度之資訊,或於上述研磨機之初始動作中指示執行校準之資訊。又,上述輸入資訊亦可為研磨食譜中之各種資訊(例如,使用之咖啡豆之種類或量之資訊、磨碎方法之資訊)。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設定部可獲取設定上述條件時之校正值[例如,於圖33所示之步驟S55中算出之校正值]。』。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記憶上述輸入資訊[例如,研磨食譜或飲料製造食譜]之記憶裝置[例如,圖10或圖19所示之記憶部11b]。』。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設定部可基於上述輸入資訊[例如,圖41所示之輸入表格172中之粒度之指定]來設定與咖啡粒之粒度相關之條件[例如,圖44(B)或圖44(C)所示之與訂單資訊中指定之粒度對應之刃之間隔及動作時間], 上述記憶裝置可與上述咖啡粒之粒度建立關聯地記憶各種資訊[例如,圖44(B)或圖44(C)所示之控制資料]。』。
再者,上述各種資訊亦可指為了利用上述研磨機將咖啡豆磨碎為上述粒度而對該研磨機設定之條件。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可將上述記憶裝置中記憶之資訊輸出至外部[例如,伺服器16或移動終端17]。』。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系統(例如,圖10或圖19),其特徵在於, 具備可與上述咖啡豆磨碎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 上述外部裝置係由指定上述條件之使用者進行操作。」。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之研磨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以設定之條件將咖啡豆磨碎之研磨機中之咖啡豆之研磨方法,且可執行: 自動設定步驟,其係基於輸入資訊來自動設定上述條件;及 手動變更步驟,其係根據操作來變更上述條件中之與咖啡粒之粒度相關之條件。」。
再者,上述自動設定步驟與上述手動變更步驟可先執行其中任一者,有時亦可僅執行任一者。
又,本實施方式中之第2研磨機5B之磨碎方法具有從細磨碎狀態成為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及從粗磨碎狀態成為細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這兩種,使用圖40中加以說明之細→粗磨碎按鈕173a及粗→細磨碎按鈕173b來指定任一種磨碎方法。於指定從細磨碎狀態成為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之情形時,將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從50 μm擴大至1000 μm,且以對各間隔設定之動作時間使第2研磨機5B動作。另一方面,於指定從粗磨碎狀態成為細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之情形時,將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從1000 μm縮小至50 μm,且以對各間隔設定之動作時間使第2研磨機5B動作。藉由該磨碎方法,所製造之研磨咖啡粒之粒度分佈有時會產生微妙之差異,口感可能產生差異,故本實施方式中採用可設定該等磨碎方法之構成。
圖43(B)中,指定了從細磨碎狀態成為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因此將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從50 μm擴大至1000 μm,且以對各間隔設定之動作時間使第2研磨機5B動作。此時,資訊顯示裝置12顯示出圖44(D)所示之曲線圖,根據該動作之進展,曲線圖內之區域之顏色發生變化。圖45(A)表示從研磨開始經過12.4秒時之情況。此時,第2研磨機5B之刃之間隔成為被設定為250 μm之狀態,圖45(A)中,利用影線來表示以該250 μm為分界,左側之區域之顏色發生了變化。該影線係表示相應之區域之研磨處理結束。又,圖45(B)表示從研磨開始經過30秒後研磨處理結束時之情況。該圖45(B)中所有區域均附有影線之情況係表示所有研磨處理均完成之一例。如圖45(A)(B)之例,藉由顯示研磨處理之進展情況,可能能夠實現有效率之作業,例如顧客於等待時間中不感到無聊,或店員在此期間進行其他作業,等等。
圖46(a)係表示製造濃縮咖啡飲料時使用之過濾手柄之一例之圖。圖46(a)所示之過濾手柄PF係無底(Naked)類型,於底面為過濾網構造之金屬製粉碗PFb(參照圖46(c))填充咖啡粒,利用圓筒狀之保持部PFr保持該粉碗PFb。於保持部PFh設置有把手PFh。
圖46(b)係表示手持把手PFh將受保持部PFr保持之粉碗PFb緊靠咖啡豆磨碎機之滑槽GM31之情況之圖。從滑槽GM31排出咖啡粒,咖啡粒被裝入粉碗PFb。該作業被稱為接粉(Dosing)。再者,為了省去操作者手持把手PFh緊靠之工夫,亦可將粉碗PFb固定於滑槽GM31之排出口。隨後,以於粉碗PFb中均勻地裝入咖啡粒之方式,進行平整作業(佈粉)。最後,進行將均勻地裝入之咖啡粒壓實之稱為填壓之作業。
圖46(c)係模式性地表示將利用從細磨碎狀態成為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磨碎之咖啡粒裝入粉碗PFb,實施佈粉及填壓之情況之圖。
圖46(c)表示受保持部PFr保持之粉碗PFb。該粉碗PFb之底面PFf為過濾網構造,圖46(c)中模式性地表示過濾網之網眼Fi,但實際上為更細之網眼。於該底面PFf側之區域,填充有具有粒度分佈為200 μm之粒度作為峰值之極細咖啡粒Bvt。圖46(c)中,以細網格之交叉影線表示填充有極細咖啡粒Bvt。又,於該區域之上之區域中,填充有具有粒度分佈為600 μm之粒度作為峰值之細咖啡粒Bmt。圖46(c)中以粗網格之交叉影線表示填充有中細咖啡粒Bmt之情況。即,於靠近過濾網之區域收容粒度相對較細之咖啡粒,於遠離過濾網之區域收容粒度相對較粗之咖啡粒。
若使用如此準備之過濾手柄PF進行萃取作業,則於粒度較大之區域熱水容易排出,作為口感之提取指標之萃取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於粒度較小之區域熱水之排出變差,萃取效率上升。從上方(與過濾網為相反側)注入之熱水首先通過萃取效率較低之區域,且最後通過萃取效率較高之粒度。此處,考量到相反情況,預測注入之熱水於首先之區域成為濃郁之咖啡飲料,於最後之區域難以從粒度較大之咖啡粒中萃取出咖啡成分,處於最後之區域之咖啡粒容易浪費。該預測係基於熱水往往容易萃取咖啡成分,但咖啡飲料往往難以萃取咖啡成分。藉由使注入之熱水首先通過萃取效率較低之區域,能從該區域之咖啡粒充分地萃取咖啡飲料。但為寡淡之咖啡飲料。然而,正因是寡淡之咖啡飲料,故咖啡飲料之濃度仍有餘裕,即便通過萃取效率較高之區域,亦可充分地萃取咖啡飲料。為了如此有效利用過濾手柄PF內之所有咖啡粒,認為較佳的是,越靠近過濾網之區域,則為顆粒越細之咖啡粒。尤其是,於萃取濃縮咖啡之類之濃郁之咖啡飲料時較有效。
又,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中之第2研磨機5B亦可同樣地執行從細磨碎狀態成為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及從粗磨碎狀態成為細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中,咖啡粒收容於萃取容器9中。該萃取容器9能翻轉,於咖啡粒之收容時間點(萃取容器9翻轉前),在下方之區域收容粒度相對較粗之咖啡粒,在上方之區域收容粒度相對較細之咖啡粒,藉由將萃取容器9翻轉,而使粒度相對較細之咖啡粒位於下方之區域,粒度相對較粗之咖啡粒位於上方之區域。但是,若以設置於圖6等所示之蓋單元91之過濾網為基準,則與粉碗PFb同樣,於靠近過濾網之區域收容粒度相對較細之咖啡粒,於遠離過濾網之區域收容粒度相對較粗之咖啡粒。
再者,亦可以利用1次研磨開始操作將複數次萃取用之咖啡粒磨碎之方式,進行複數組研磨處理。藉由如此,只要準備複數個粉碗PFb,且於每組研磨處理時將新的粉碗PFb緊靠滑槽GM31即可。
又,於圖45(A)(B)之例中說明了在指定了從細磨碎狀態變成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之情形時,從曲線圖之左側朝向右側,影線變寬之顯示例,但在指定了從粗磨碎狀態變成細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之情形時,與圖45(A)(B)之例不同,為從曲線圖之右側朝向左側,影線變寬之顯示。
進而,於上述之例中,說明了於資訊顯示裝置12顯示研磨處理之進展情況之構成,但亦可設為於發送訂單資訊之移動終端17顯示研磨處理之進展情況之構成。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例如,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或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其特徵在於具備: 研磨機[例如,第2研磨機5B],其將咖啡豆磨碎;及 容器[例如,粉碗PFb或萃取容器9],其收容經上述研磨機粉碎之咖啡粒;且 根據使用者進行之啟動操作[例如,觸按研磨開始按鈕124或按下啟動按鈕GM15、或者咖啡飲料之製造指示],可執行一組磨碎動作, 上述一組磨碎動作係指,以於上述容器之第一區域[例如,相對靠近過濾網之區域或下方之區域]收容第一粒度[例如,相對較細之粒度或較粗之粒度]之咖啡粒,於該容器之第二區域[例如,距離過濾網相對較遠之區域或上方之區域]收容第二粒度[例如,相對較粗之粒度或較細之粒度]之咖啡粒之方式,將咖啡豆磨碎為不同粒度之動作。』。
咖啡粒之粒度越細,則熱水越不易排出,萃取效率呈提高趨勢。根據該咖啡機,利用該趨勢而設置收容粒度不同之咖啡粒之區域,根據區域不同而使得萃取效率不同,從而可提昇咖啡飲料之口感。
再者,經上述一組磨碎動作研磨之咖啡粒量可為萃取1杯咖啡飲料所需之量,亦可為1次萃取所需之量。又,上述第一粒度亦可為較上述第二粒度粗之粒度。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第一粒度係較上述第二粒度細之粒度。』。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容器具有過濾網[例如,圖46(c)所示之設置於底面PFf之過濾網之網眼Fi、或者圖6等所示之設置於蓋單元91之過濾網], 上述第一區域係上述容器中之較上述第二區域靠近上述過濾網之區域。』。
再者,上述第一區域亦可為上述容器中之較上述第二區域更為下方之區域。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可將上述一組磨碎動作作為食譜加以記憶之記憶裝置[例如,圖10或圖19所示之記憶部11b]。』。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可根據使用者進行之啟動操作,執行複數次上述一組磨碎動作[例如,可將複數次萃取用之咖啡粒磨碎]。』。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系統(例如,圖10或圖19),其特徵在於具備可與上述咖啡豆磨碎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之研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1步驟,其係於容器[例如,粉碗PFb或萃取容器9]之第一區域[例如,相對靠近過濾網之區域或下方之區域]收容第一粒度[例如,相對較細之粒度或較粗之粒度]之咖啡粒;及 第2步驟,其係於上述容器之第二區域[例如,距離過濾網相對較遠之區域或上方之區域]收容第二粒度[例如,相對較粗之粒度或較細之粒度]之咖啡粒。」。
其次,對第1研磨機5A與第2研磨機5B之組合進行說明。
如圖25等所示,從咖啡豆之搬送方向觀察,第1研磨機5A與第2研磨機5B處於設置在上游與下游之串列關係。第1研磨機5A相較第2研磨機5B,可高精度地將粒度較粗之咖啡豆磨碎,第2研磨機5B相較第1研磨機5A,可高精度地將粒度較細之咖啡豆磨碎。更具體而言,第1研磨機5A可將烘焙咖啡豆粉碎成某程度(例如1/4左右)之大小,使之成為粉碎豆。第2研磨機5B使經第1研磨機5A粉碎之粉碎豆成為所期望之粒度之咖啡粒。例如,第2研磨機5B可進行粗磨碎、中磨碎、中細磨碎、細磨碎、極細磨碎,第1研磨機5A無法如粗磨碎般精細地磨碎。但是,為了容易分離出咖啡豆上附著之多餘物質,較佳為利用第1研磨機5A粉碎成某程度之大小。
然而,若忽略分離裝置6之豆殼或細粉末等多餘物質之分離容易度,則亦可不驅動第1研磨機5A,而僅藉由第2研磨機5B進行咖啡豆之研磨處理。
圖47(a)係單獨示出構成第1研磨機5A之旋轉刃58a之立體圖。
於旋轉刃58a,設置有從4片刃58a1~58a4分別繞旋轉軸58as朝斜下方延伸之導引路徑58ag。如圖47(a)所示,於旋轉刃58a未旋轉之情形時,從貯存裝置4送來之烘焙咖啡豆B通過該導引路徑58ag,維持其形狀及大小而被送入第2研磨機5B。然後,由第2研磨機5B磨碎為所期望之粒度。於此情形時,並非利用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之兩階段之粉碎,而為僅利用第2研磨機5B之一階段之粉碎。
再者,亦可代替第1研磨機5A,設置與第2研磨機5B相同之研磨機,從而亦可利用上游側之研磨機來進行粗磨碎、中磨碎、中細磨碎、細磨碎、極細磨碎。於此情形時,例如亦可利用上游側之研磨機進行粗磨碎,利用分離裝置6分離出多餘物質後,利用第2研磨機5B實施中磨碎以下之細磨碎方法。或者,亦可利用上游側之研磨機進行中細磨碎,利用分離裝置6分離出多餘物質後,於第2研磨機5B中不進行研磨處理,而從滑槽GM31排出經中細磨碎之咖啡粒。
圖47(b)係表示圖25等所示之粉碎裝置5之變化例之圖。
圖25等所示之粉碎裝置5係將2個研磨機串列配置而得者,該變化例之粉碎裝置5'中,3個研磨機中之下游側之2個研磨機並列配置。於圖47(b)所示之貯存裝置4之下游側,配置有第1研磨機5A。於圖25等所示之粉碎裝置5中,在第1研磨機5A之下游設置有形成單元6B,但該變化例中,省略了形成單元6B,設置有筒狀之導引通路6C。於導引通路6C之下游側,配置有2個分別連接有連結管道661之第2研磨機5B。導引通路6C係將由第1研磨機5A研磨處理之粉碎豆分配至該等2個第2研磨機5B中之任一者的通路。再者,第2研磨機5B之數量不限於2個,亦可為3個以上。藉由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來執行導引通路6C之通路切換。又,導引通路6C之通路切換亦可手動進行。或者,亦可根據來自移動終端17等外部終端之指示而進行通路切換。於該變化例中,執行:選擇步驟,其係於具備1台第1研磨機5A及2台第2研磨機5B等合計3台研磨機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從該等3台研磨機中選擇將咖啡豆磨碎之研磨機;供給步驟,其係對被選擇之研磨機供給咖啡豆;及研磨步驟,其係利用研磨機將供給步驟中供給之咖啡豆磨碎。於供給步驟中,在選擇2台第2研磨機5B中之任一第2研磨機5B之情形時,藉由導引通路6C對該被選擇之第2研磨機5B供給咖啡豆。再者,於選擇步驟中,亦可為任意選擇1台第1研磨機5A,於2台第2研磨機5B選擇中必須選擇任一第2研磨機5B。或者,於2台第2研磨機5B均未被選擇之情形時,亦可從導引通路6C直接排出咖啡豆。
根據該變化例,藉由設置複數個第2研磨機5B,可並行進行第2研磨機5B之研磨處理。例如,於使用圖37加以說明之向第2研磨機5B投放咖啡粒之投放量控制中,在必須減少向第1個第2研磨機5B之投放量之情形時,進行導引通路6C之通路切換,只要開始向第2個第2研磨機5B投放,則不必再減少投放量,可避免研磨處理之效率下降。
再者,於圖47(b)所示之變化例中,省略了形成單元6B,但亦可於導引通路6C之上游端設置形成單元6B,於通路切換完成後進行多餘物質之分離。又,亦可為如下態樣:設置固定通路來代替可切換之導引通路6C,藉由使複數個已準備之第2研磨機5B移動至該固定通路之下游端,而進行研磨機之切換。進而,亦可並列設置複數台功能不同之研磨機,而非並列設置複數台功能相同之研磨機。例如,亦可為可將粗磨碎專用之研磨機、中磨碎專用之研磨機、中細磨碎專用之研磨機、細磨碎專用之研磨機及極細磨碎專用之研磨機並列設置,而加以選擇。又,亦可省略上游側之第1研磨機5A。或者,亦可於較第2研磨機5B更為下游處進而設置研磨機。設置於較第2研磨機5B更為下游處之研磨機可為1台,亦可為複數台。於為複數台之情形時,可串列配置,亦可並列配置。
以上,使用圖47加以說明之粉碎裝置5之態樣亦可應用作為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之粉碎裝置。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例如,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或圖1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其特徵在於具備複數個研磨機[例如,串列關係之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或者並列關係之複數個第2研磨機5B],且 可從上述複數個研磨機中選擇將咖啡豆磨碎之研磨機[例如,選擇串列關係之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兩者,僅選擇第2研磨機5B,或者選擇並列關係之複數個第2研磨機5B各一台]。』。
根據該咖啡豆磨碎機,可從複數個研磨機中選擇將咖啡豆磨碎之研磨機,故容易響應較先前之咖啡豆磨碎機多之研磨處理之請求。
再者,所選擇之研磨機可為一個,亦可為複數個。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複數個研磨機包含第一研磨機[例如,第1研磨機5A]及第二研磨機[例如,第2研磨機5B], 可選擇是否藉由上述第一研磨機及上述第二研磨機中之一者[例如,僅第2研磨機5B]或兩者[例如,第1研磨機5A及第2研磨機5B]來磨碎咖啡豆。』。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相較上述第二研磨機,上述第一研磨機可將咖啡豆高精度地粗磨碎[例如,將烘焙咖啡豆粉碎為某程度(例如1/4左右)之大小], 相較上述第一研磨機,上述第二研磨機可將咖啡豆高精度地細磨碎[例如,可進行粗磨碎、中磨碎、中細磨碎、細磨碎、極細磨碎]。』。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於藉由上述第一研磨機[例如,第1研磨機5A]及上述第二研磨機[例如,第2研磨機5B]這兩個研磨機將磨碎咖啡豆之情形時,可藉由該第二研磨機[例如,下游側之第2研磨機5B]將由該第一研磨機[例如,上游側之第1研磨機5A]研磨咖啡粒進一步細磨碎。』。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其特徵在於, 於藉由上述第一研磨機[例如,圖47(b)所示之左側之第2研磨機5B]及上述第二研磨機[例如,圖47(b)所示之右側之第2研磨機5B]中之一研磨機將咖啡豆磨碎之情形時,咖啡豆被引導至該一研磨機[例如,藉由導引通路6C來導引]。』。
即,亦可為上述第一研磨機及上述第二研磨機中之任一研磨機具備導引咖啡豆之導引通路[例如,圖47(b)所示之導引通路6C]之態樣。可為藉由使上述導引通路相對於上述一研磨機移動,而將咖啡豆導引至該一研磨機之態樣,亦可為藉由使上述一研磨機相對於上述導引通路移動,而將咖啡豆導引至該一研磨機之態樣,亦可為藉由於使上述導引通路移動之同時,亦使上述一研磨機移動,而將咖啡豆導引至該一研磨機。
進而,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磨碎機系統(例如,圖10或圖19),其特徵在於具備可與上述咖啡豆磨碎機進行通信之外部裝置(例如,伺服器16、移動終端17)。」。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豆之研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選擇步驟,其係於具備複數個研磨機之咖啡豆磨碎機中,從該複數個研磨機中選擇將咖啡豆磨碎之研磨機; 供給步驟,其係對所選擇之研磨機供給咖啡豆;及 研磨步驟,其係利用上述研磨機將上述供給步驟中供給之咖啡豆磨碎。」。
再者,所選擇之研磨機可為一個,亦可為複數個。
繼而,對圖18所示之錘構件GM32之變化例進行說明。於以下說明中,對與目前為止所說明之構成要素之名稱相同名稱之構成要素附上與目前為止所使用之符號相同之符號來加以說明。
圖48係模式性地表示變化例之錘擊機構及滑槽之圖。該圖48係前視圖,紙面近前側為正面側,右側為咖啡豆磨碎機之左側。
錘擊機構H1相對於滑槽GM31,配置於咖啡豆磨碎機之左側、即操作者之右手側。因此,配置於與圖18所示之錘構件GM32相反之一側。圖48所示之錘擊機構H1具備錘H10、軸H20、及扭力螺旋彈簧H30。軸H20固定於未圖示之前罩蓋。錘H10從初始位置藉由手動而旋動,軸H20貫通錘H10之旋動中心。該軸H20上裝有扭力螺旋彈簧H30,從初始位置藉由手動而旋動之錘H10係藉由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而恢復至初始位置。關於錘H10之旋動動作之詳情將於下文進行敍述。錘H10係藉由將含有玻璃纖維之尼龍樹脂一體成形而獲得。該錘H10具有:軸貫通部H11;保持臂H12,其從軸貫通部H11朝下方延伸;擊打臂H13,其從軸貫通部H11朝滑槽GM31側延伸;及操作臂H14,其從軸貫通部H11朝與滑槽GM31側相反之一側延伸。
圖48中示出固定保持構件GM33,進而於其下方亦示出杯子CP,該杯子CP收容從滑槽GM31排出之咖啡粒。該杯子CP並非構成咖啡豆磨碎機之要素,為操作者手持之狀態。
圖48中,雖然僅示出1個固定保持構件GM33,但固定保持構件GM33係於咖啡豆磨碎機之深度方向上並排設置有2個,圖48中於該圖所示之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深側配置有另一個固定保持構件。固定保持構件GM33位於錘H10之保持臂H12與滑槽GM31之間。固定保持構件GM33具有固定於未圖示之前罩蓋之軸GM331、及安裝於軸GM331之下端之橡膠蓋GM332。
於錘H10之保持臂H12之前端部,設置有朝固定保持構件GM33側突出之保持部H121,圖48所示之保持部H121抵接於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橡膠蓋GM332。又,於圖48所示之錘H10之擊打臂H13之前端部,設置有擊打部H131,圖48所示之擊打部H131抵接於滑槽GM31之左側壁部分。進而,圖48所示之錘H10之操作臂H14朝操作者之右手側延伸。圖48所示之錘H10處於初始狀態。即,藉由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將錘H10朝順時針之箭頭方向彈推,使擊打部H131抵接於滑槽GM31,並且使保持部H121抵接於固定保持構件GM33,藉此使箭頭方向之旋動停止。
圖49係階段性地示出錘H10之擊打動作之圖。該圖49中未示出圖48所示之杯子CP。又,省略了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圖示。
圖49(A)係表示與圖48所示之錘H10同樣地處於初始狀態之錘H10的圖。即,為擊打部H131抵接於滑槽GM31之左側壁部分,並且保持部H121抵接於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橡膠蓋GM332之狀態。該初始狀態之錘H10之操作臂H14朝操作者之右手側延伸,操作者用手指觸碰操作臂H14前端之手指放置部H141之背側,並抬起手指放置部H141。錘H10對抗圖48所示之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推力而朝逆時針之箭頭方向旋動,錘H10成為擊打準備狀態。
圖49(B)係表示處於擊打準備狀態之錘H10之圖。處於擊打準備狀態之錘H10為擊打部H131與滑槽GM31相隔足夠遠之狀態。再者,圖49(B)中,擊打臂H13抵接於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橡膠蓋GM332,阻礙錘H10之進一步之朝逆時針方向之旋動。但,亦可使擊打臂H13能通過在深度方向上並排之2個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間,進而使錘H10能朝逆時針方向旋動。該圖49(B)中,手指放置部H141仍被操作者抬起。
圖49(C)中示出操作者之手指離開手指放置部H141後之狀態。錘H10藉由圖48所示之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而朝順時針之箭頭方向猛烈地旋動,擊打部H131敲擊滑槽GM31之左側壁部分,對滑槽GM31賦予衝擊。藉由該衝擊,附著於滑槽GM31之內周壁之咖啡粒Bdp剝落,自滑槽GM31之排出口GM311排出。敲擊過滑槽GM31之左側壁部分之錘H10恢復為圖49(A)所示之初始狀態。
圖50係階段性地示出利用錘H10之保持部H121與固定保持構件GM33保持杯子CP之保持動作的圖。該圖50中亦省略了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圖示。
圖50(A)係表示與圖48所示之錘H10同樣地處於初始狀態之錘H10之圖。因此,保持部H121為抵接於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橡膠蓋GM332之狀態。與擊打動作時同樣,抬起該初始狀態之錘H10之手指放置部H141。但此處,無需抬起得如擊打動作那般高,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只要形成可供杯子CP之周壁CP1放入之程度之間隙即可。該圖50(A)中,於錘H10之下方準備有杯子CP。
如圖50(B)所示,若於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形成此種間隙,則拿起杯子CP,將杯子CP之周壁CP1插入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插入完成後,於手持杯子CP之狀態下,從手指放置部H141鬆開手指。
圖50(C)中示出操作者從手指放置部H141鬆開手指後之狀態。錘H10藉由圖48所示之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而朝順時針之方向返回,保持部H121靠近橡膠蓋GM332,如圖50(C)所示,係橡膠蓋GM332與保持部H121之間夾入有杯子CP之周壁CP1之狀態。即,此處雖僅示出1個、但沿咖啡豆磨碎機之深度方向並排設置有2個之固定保持構件GM33從杯子CP之周壁CP1之內側在2個部位與該周壁CP1接觸,錘H10之保持部H121從該周壁CP1之外側在1個部位與該周壁CP1接觸。將圖50(C)所示之錘H10之狀態稱為保持狀態。就該保持狀態之錘H10而言,即便手離開杯子CP,亦可藉由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而保持杯子CP。並且,設置於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橡膠蓋GM332作為杯子CP之防滑部發揮功能,從而可更穩定地保持杯子CP。再者,保持部H121係含有玻璃纖維之尼龍樹脂製,未附加有防滑材料,但亦可如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橡膠蓋GM332般,於保持部H121亦附加防滑材料。
如以上所作說明,藉由操作手指放置部H141而從初始狀態轉變為保持狀態,但亦可不操作手指放置部H141,而以拿起杯子CP之力量使該周壁CP1進入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尤其是,若杯子CP為金屬製等而碎裂之可能性較低,則如下所述,無需使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強達必要以上,因此能以拿起杯子CP之力容易地從初始狀態轉變為保持狀態。
圖50(C)所示之杯子CP之杯口CP2位於較滑槽GM31之排出口GM311更靠上方,自該排出口GM311排出之咖啡粒被確實地收容至杯子CP內。
圖50(D)係表示自處於保持狀態之錘H10之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卸除杯子CP之情況之圖。
當來自滑槽GM31之咖啡粒之排出結束時,卸除杯子CP。首先,左手拿杯子CP,用右手之手指將處於保持狀態之錘H10之手指放置部H141與圖50(A)時同樣地稍稍抬起。於是,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形成間隙,將杯子CP朝下方拉下便可卸除杯子CP。此後,實施使用圖49加以說明之錘H10之擊打動作,將附著於滑槽GM31之內周壁之咖啡粒擊落即可。
就先前之咖啡豆磨碎機而言,在研磨處理中,必須始終手持杯子CP,難以進行其他作業。然而,於該變化例中,藉由咖啡豆磨碎機而保持杯子CP,故在研磨處理中,容易進行其他作業。並且,由於將錘H10兼用於杯子CP之保持與滑槽GM31之擊打之類的兩種用途,故與為了實現該等兩種用途而設置不同之構件相比,構件之設置空間更為小型化且成本亦更為低廉。又,藉由手動擊打滑槽GM31,與電動擊打之情形相比,設置空間更為小型化且成本亦更為低廉。進而,手動擊打滑槽GM31時,使用扭力螺旋彈簧H30,藉此,可利用該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而保持杯子CP。如此,當滑槽GM31之擊打與杯子CP之保持利用共通之扭力螺旋彈簧H30時,由於在不同情況下進行擊打與保持,故想到利用錘G10之共通之部位進行擊打與保持。例如,想到將杯子CP夾在滑槽GM31與擊打部H131之間。此種情形時,必須於滑槽GM31與擊打部H131中之至少一者設置橡膠蓋GM332等防滑構件。然而,橡膠蓋GM332等防滑構件通常亦有削弱衝擊之功能,於擊打滑槽GM31時,削弱了該擊打帶來之衝擊。因此,必須增強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有操作臂H14之操作變複雜之虞。對此,於上述變化例中,藉由使擊打部H131與保持部H121為不同部位,無需使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強達必要以上,操作臂H14之操作變得容易。
繼而,對採用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作為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之情形時的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進行說明。於以下說明中,亦對與目前為止所說明之構成要素之名稱相同名稱之構成要素附上與目前為止所使用之符號相同之符號來加以說明。又,對與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之不同點進行說明,有時省略重複之說明。再者,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具備與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具備之粉碎裝置5相同之粉碎裝置5,但於該第2實施方式之說明中,將第1研磨機5A稱為上磨豆機5AM,將第2研磨機5B稱為主磨豆機5BM。又,將使上磨豆機5AM旋轉之馬達稱為上磨豆機馬達(相當於第1馬達),將使主磨豆機5BM旋轉之馬達稱為主磨豆機馬達(相當於圖32所示之第2馬達52b)。
圖51係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之立體圖。圖51(A)係從機械之左斜前側、即就操作者而言從右斜前側觀察保持有杯子CP之狀態之咖啡豆磨碎機GM時之立體圖,圖51(B)係從機械之右斜前側、即就操作者而言從左斜前側觀察將杯子CP卸除後之咖啡豆磨碎機GM時之立體圖。
圖51所示之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具備與使用圖48~圖50加以說明之錘擊機構H1類似之機構,圖51中示出錘H10之操作臂H14。又,圖51(A)中示出於各自之下端安裝有橡膠蓋GM332之2個固定保持構件GM33。進而,圖51(B)中示出錘H10之保持部H121。圖51(A)所示之錘H10成為保持狀態,圖51(B)所示之錘H10成為初始狀態。
於圖18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錘構件GM32設置於機械之右側,操作者必須用左手操作該錘構件GM32,於圖51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操作臂H14朝機械之左側延伸,操作者可用右手操作操作臂H14。又,滑槽GM31之左半部分之大部分被前罩蓋GM40覆蓋,錘H10之擊打部H131亦被前罩蓋GM40遮擋。再者,排出口GM311未被前罩蓋GM40覆蓋。
其次,對圖51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錘擊機構H1進行詳細說明。再者,以與使用圖48~圖50加以說明之錘擊機構H1之不同點為中心進行說明,有時省略重複之說明。
圖52(A)係將自圖51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卸除前罩蓋GM40後之情況放大地表示之圖,圖52(B)係錘擊機構H1之分解立體圖。
如圖52(B)所示,錘擊機構H1具備錘H10及軸H20。軸H20固定於已卸除之前罩蓋GM40。又,圖52中亦示出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軸GM331。該軸GM331之上端部分亦固定於已卸除之前罩蓋GM40。
錘H10係藉由將含有玻璃纖維之尼龍樹脂一體成形而獲得,具有軸貫通部H11、保持臂H12、擊打臂H13及操作臂H14。又,錘擊機構H1亦具備扭力螺旋彈簧H。扭力螺旋彈簧H具有呈螺旋狀捲繞之螺旋部分、及自螺旋部分朝兩方向延伸之臂部。該扭力螺旋彈簧H被嵌入軸貫通部H11之內部,軸H20貫通上述螺旋部分。圖52中可看見自上述螺旋部分朝兩方向延伸之其中一臂部H31。又,圖52(B)中亦示出安裝於軸H20之前端之防脫構件H21。
於保持臂H12之前端部,設置有朝固定保持構件GM33側突出之保持部H121,圖52(A)中,該保持部H121抵接於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橡膠蓋GM332。
圖52(A)中示出處於初始狀態之錘H10。就搭載於該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錘擊機構H1而言,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之彈推方向與圖48所示之錘擊機構H1為相反方向。即,圖52(A)所示之錘H10被朝逆時針方向彈推,藉由擊打部H131抵接於滑槽GM31,並且保持部H121抵接於固定保持構件GM33之橡膠蓋GM332,而使逆時針方向之旋動停止。圖52(A)中看不見滑槽GM31之供擊打部H131抵接之部位,但圖52(B)中可看見該部位。於滑槽GM31之供擊打部H131抵接之部位,設置有L字狀之承收部GM312。滑槽GM31亦與錘H10同樣,係藉由利用射出成形將含有玻璃纖維之尼龍樹脂一體成形而獲得。該承收部GM312亦與筒部GM313等一同一體成形。承收部GM312壁厚較厚,以提高強度。於該承收部GM312設置有狹縫,狹縫成為空心部,以防止製造上之脫出。
此處,使用圖52(B),進一步說明滑槽GM31之構造。該圖52(B)中,示出作為與圖36所圖示之框架構件694相同之構件之框架構件694。滑槽GM31能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旋動軸GM314為旋動中心橫向開閉。當滑槽GM31橫向打開時,可進入經主磨豆機5BM進行了研磨處理之咖啡粒之排出口,容易進行該排出口周圍之清理等維護。圖52(B)所示之滑槽GM31係藉由磁力而於上部接合部GM315之部位與框架構件694側接合,能防止滑槽GM31意外打開。於滑槽GM31之筒部GM313中,上部接合部GM315之平側面附近之位置成為入口3130(參照圖53(B))。經主磨豆機5BM進行了研磨處理之咖啡粒之排出口設置於框架構件694,入口3130連接於該排出口,咖啡粒自該排出口猛烈地排出。咖啡粒於該入口3130與承收部GM312之間之高度位置會撞擊筒部313之內周壁,若放任不管,則咖啡粒會堆積於撞擊位置,有時會阻礙來自滑槽GM31之咖啡粒之排出。因此,實施錘H10之擊打動作。
於圖52所示之錘H10之擊打動作中,將手指放置於作為處於初始狀態之錘H10之操作臂H14之前端部分的手指放置部H141,並朝下方向壓入(參照圖52(A)所示之箭頭)。錘H10以擊打部H131抬起之方式旋動,成為擊打準備狀態。若於該狀態下從手指放置部H141鬆開手指,則錘H10會因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而朝逆時針方向猛烈地旋動。即,擊打部H131自10點鐘側之位置朝向設置於9點鐘側之位置之承收部GM312猛烈地旋動,且擊打部H131敲擊承收部GM312,藉此對滑槽GM31賦予衝擊。藉由該衝擊,附著於筒部GM313之內周壁之咖啡粒掉落,並從滑槽GM31之排出口GM311排出。承收部GM312具有:傾斜面3121,其以越靠下方則越朝錘H10側突出之方式傾斜;及突出面3122,其從傾斜面3121之下端朝錘H10側突出。
圖53(A)係錘H10之側視圖,圖53(B)係從下方示出錘H10與滑槽GM31之立體圖。該圖53(B)中,滑槽GM31之排出口GM311朝向紙面近前側開口。又,圖53(B)中,圖下方成為主磨豆機5BM側,亦示出滑槽GM31之與主磨豆機5BM之排出口連接之入口3130。
圖53(A)中示出擊打部H131之與承收部GM312之傾斜面3121抵接之第1擊打面1311。於錘H10為初始狀態之情形時,該第1擊打面1311抵接於整個傾斜面3121。又,圖53(A)中亦示出擊打部H131之抵接於承收部GM312之突出面3122的第2擊打面1312。進而,如圖53(B)所示,於錘H10為初始狀態之情形時,第2擊打面1312亦抵接於整個突出面3122。又,圖53(B)中,各部之橫寬之長度係箭頭Wt所示之上下方向之長度。圖53(B)所示之第2擊打面1312之橫寬大於突出面3122之橫寬,第1擊打面1311之橫寬大於傾斜面3121之橫寬。即,成為擊打部H131之橫寬大於承收部GM312之橫寬,擊打部H131確實地抵接於承收部GM312之構造。
關於旋動之擊打部H131,首先,其第1擊打面1311碰撞傾斜面3121,同時進一步持續旋動,最後,第2擊打面1312碰撞突出面3122而停止。其結果,滑槽GM31被斜向敲擊。即,對滑槽GM31,施加下方向之衝擊與橫向之衝擊,產生複數個方向之振動,附著於內周壁之咖啡粒更易剝落。再者,即便是圖52所示之錘擊機構H1,其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亦未強達必要以上,故藉由將處於初始狀態之錘H10之手指放置部H141朝下方略強地撥動,可輕鬆地執行擊打動作。若反覆地連續進行該撥動操作,則對滑槽GM31之擊打可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其次,使用圖51等來說明杯子CP之保持動作。
將右手手指放置於圖51(B)所示之處於初始狀態之錘H10之手指放置部H141並輕微地按壓,在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形成可供杯子CP之周壁CP1進入之程度之間隙。左手拿起杯子CP,將杯子CP之周壁CP1插入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插入完成後,保持手拿杯子CP之狀態,從手指放置部H141鬆開手指。錘H10藉由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而朝逆時針方向返回,成為杯子CP之周壁CP1夾在橡膠蓋GM332與保持部H121之間的圖51(A)所示之狀態(保持狀態)。即,2個並排設置之固定保持構件GM33從杯子CP之周壁CP1之外側在2個部位與該周壁CP1相接,錘H10之保持部H121從該周壁CP1之內側在1個部位與該周壁CP1相接。該狀態下即便從杯子CP鬆開手,亦能藉由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來保持杯子CP。並且,橡膠蓋GM332作為杯子CP之防滑部發揮功能,可更穩定地保持杯子CP。
於咖啡豆磨碎機GM中執行研磨處理,且從滑槽GM31排出咖啡粒,將咖啡粒收容於咖啡豆磨碎機GM所保持之杯子CP中。來自滑槽GM31之咖啡粒之排出結束後,左手拿住杯子CP,將右手手指放置在處於保持狀態之錘H10之手指放置部H141並輕微按壓。於是,保持部H121與橡膠蓋GM332之間形成間隙,只要將杯子CP朝下方拉拽,便可卸除杯子CP。此後,只要實施錘H10之擊打動作,將附著於滑槽GM31之內周壁之咖啡粒擊落即可。
再者,該第2實施方式之錘擊機構H1亦無須使扭力螺旋彈簧H30之彈性力強達必要以上,故從初始狀態向保持狀態之轉變、或從保持狀態向初始狀態之轉變僅以操作杯子CP之力便可實現,無須操作手指放置部H141。
根據以上記載,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例如,飲料製造裝置1、咖啡豆磨碎機GM],其特徵在於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例如,粉碎裝置5];及 滑槽[例如,滑槽GM31],其供排出上述研磨機磨碎之咖啡粒;且該咖啡機具備: 可旋動之錘[例如,錘H10];及 第一保持構件[例如,固定保持構件GM33];且 上述錘具有:擊打構件[例如,擊打部H131],其於初始狀態[例如,圖48、圖49(A)、圖50(A)、圖51(B)、圖52(A)]下藉由彈性力而抵接於上述滑槽;及第二保持構件[例如,保持部H121],其藉由該彈性力而將收容從該滑槽排出之咖啡粒之杯子[例如,杯子CP]夾在其與上述第一保持構件之間並保持;藉由從該初始狀態旋動而使該擊打構件成為暫時離開該滑槽之擊打準備狀態[例如,圖49(B)], 上述第二保持構件於上述初始狀態下配置於與上述第一保持構件之間隔較上述杯子之周壁[例如,周壁CP1]之厚度小之位置, 上述擊打構件係於上述錘藉由上述彈性力從上述擊打準備狀態恢復為上述初始狀態時,對上述滑槽賦予衝擊[例如,圖49(C)]。』。
根據該咖啡機,其結構為利用彈性力對上述滑槽賦予衝擊,故可精巧且價格低廉地搭載抑制咖啡粒堆積於該滑槽之內周壁之機構。並且,上述錘亦作為保持上述杯子之構件發揮功能,故不僅可使操作性變得良好,亦可較分開設置擊打構件與保持構件更為小型化且得以抑制成本。
再者,咖啡機只要是使用咖啡豆進行調製之機器,便可廣泛應用,可為咖啡飲料製造裝置,亦可為咖啡豆磨碎機。
又,亦可為具有賦予上述彈性力之彈性力賦予構件(例如,彈簧構件)之態樣。
上述錘亦可為當於上述第一保持構件與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之間放入該杯子時成為保持狀態者。上述保持狀態亦可為於上述擊打構件與上述滑槽之間形成有間隙之狀態。
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亦可為於上述初始狀態下配置在與上述第一保持構件相接之位置。
上述錘於不同部位具有上述擊打構件及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例如,上述擊打構件與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亦可設置於分支之部位。即,亦可為上述錘具有第一臂部[例如,擊打臂H13]及與該第一臂部不同之第二臂部[例如,保持臂H12],上述第一臂部設置有上述擊打構件[例如,擊打部H131],上述第二臂部設置有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例如,保持部H121]。更具體而言,亦可為上述錘具有:第一臂部,其於上述初始狀態下抵接於上述滑槽;及第二臂部,其於上述保持狀態下抵接於上述杯子之上述周壁;上述第一臂部於上述初始狀態下抵接於上述滑槽之部位設置有上述擊打構件,上述第二臂部於上述保持狀態下抵接於上述杯子之上述周壁之部位設置有上述第二保持構件。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第一保持構件與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中之至少一者具有防滑部[例如,橡膠蓋GM332]。』。
藉由具備上述防滑部,可更穩定地保持上述杯子。又,上述擊打構件係與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不同之構件,故即便設置有上述防滑部,亦不會影響到該擊打構件對上述滑槽之擊打。
再者,亦可為兩者均具有防滑部。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第一保持構件與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中之一保持構件[例如,圖51所示之保持部H121]從上述周壁[例如,周壁CP1]之內側在1部位與該周壁相接, 上述第一保持構件與上述第二保持構件中,和上述一保持構件相對之另一保持構件[例如,圖51所示之固定保持構件GM33]從上述周壁[例如,周壁CP1]之外側在2個部位與該周壁相接。』。
藉由於3個部位保持上述周壁,可進一步穩定地保持上述杯子。
進而,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第一保持構件經固定配置,相當於上述另一保持構件[例如,圖51所示之固定保持構件GM33], 上述第二保持構件相當於上述一保持構件[例如,圖51所示之保持部H121]。』。
根據本態樣,由於可旋動之錘所具有之上述第二保持構件在1部位與上述周壁相接,故可使該錘輕量化,有該錘之操作變得容易之優點。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錘具有從上述初始狀態轉變為上述擊打準備狀態時被操作之操作部[例如,手指放置部H141], 上述操作部位於操作者之右手側。』。
對用右手之操作者而言上述操作部易於操作。
再者,上述操作部不論從上述初始狀態轉變為上述保持狀態時,還是從該保持狀態恢復為上述初始狀態時均可操作。
繼而,對搭載於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主磨豆機5BM所具備之固定刃57b及旋轉刃58b進行詳細敍述。固定刃57b雖不旋轉,但相對於旋轉刃58b升降。旋轉刃58b雖旋轉,但上下方向之位置固定。
圖54(A)係表示旋轉刃58b、及位於初始位置且處於與該旋轉刃58b相隔最遠之狀態之固定刃57b的立體圖,圖54(B)係從圖54(A)所示之狀態除去固定刃57b而僅示出旋轉刃58b之立體圖。
於圖54(A)所示之固定刃57b之中心部分,設置有貫通孔571。又,亦沿圓周方向以120度間隔設置有安裝孔579。
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對向之面(以下,稱為刃面)兩者均為相同之構成,故以下例舉旋轉刃58b為例進行說明。
刃面於最外周之緣部一周連續地設置有用以將咖啡豆磨碎成設定之粒度之研碎部582,該研碎部582於外側與內側深度不變。另一方面,刃面中較研碎部582更為內側成為傾斜面583,該傾斜面583形成為越是趨向中心則越深之碟狀。
圖55(A)係表示旋轉刃58b之俯視圖之圖。
圖55(A)所示之旋轉刃58b之旋轉方向係圖中箭頭所示之逆時針方向。於該旋轉刃58b之中心部分亦設置有貫通孔581,旋轉刃58b於俯視下為圓環狀。又,亦沿圓周方向以120度間隔設置有安裝孔589。利用該等安裝孔589,旋轉刃58b固定於旋轉底座上而無法旋轉。
圖54(C)係表示旋轉底座59之圖。
於圖54(C)所示之旋轉底座59,沿圓周方向以120度間隔設置有螺栓承收孔591,旋轉刃58b之安裝孔589中插通之未圖示之螺栓螺合於該等螺栓承收孔591。又,於旋轉底座59之中心部分,亦設置有供圖32所示之旋轉軸54b嵌合之嵌合孔592。當旋轉軸54b旋轉時,旋轉底座59朝箭頭方向旋轉,從而使安裝於旋轉底座59之旋轉刃58b旋轉。進而,於旋轉底座59之外周部分,沿圓周方向空開間隔而豎立設置有6個葉片593。該等6個葉片593位於旋轉刃54b與圖52(B)所示之框架構件694之內周壁之間的排出空間,與旋轉刃58b一起旋轉,藉此沿圓周方向於上述排出空間內移動。於旋轉刃54b之刃面與固定刃57b之刃面之間磨碎後之咖啡粒被排出至上述排出空間,藉由該等6個葉片593而沿圓周方向移動。藉由葉片593而移動之咖啡粒到達設置於框架構件694之排出口後,咖啡粒從該排出口朝滑槽GM內猛烈地排出。
圖54(C)中,近前側示出之2個葉片593之形狀尤為容易理解,推擠旋轉方向下游側之咖啡粒之第1面5931形成為圓弧狀之曲面(下游側凹下之曲面)。另一方面,從第1面5931與旋轉方向上游側相連之第2面5932傾斜地配置為波形形狀(以下游側朝向外側凸出且上游側朝向內側凹下之方式起伏之形狀),以使越過第1面5931之咖啡粒容易朝上游側移動。
圖55(A)中,於較貫通孔581更為內側以單點鏈線示出假想圓。該假想圓之中心與旋轉刃58b之中心(貫通孔581之中心)一致。整個刃面者只有多個刃580。該等刃580朝該假想圓之虛線所示之切線方向延伸,嚴格而言,以朝箭頭所示之旋轉方向之上游側傾斜之方式略微彎曲。又,各刃580除設置有安裝孔589之部位以外,延伸至最外周之研碎部582。
傾斜面583具有未設置有刃580之複數個平滑部584~587。該等複數個平滑部584~587以從貫通孔581朝向外周側(研碎部582側),朝箭頭所示之旋轉方向之上游側傾斜之方式設置,越是趨向外周則前端越細。以下,將面積最大之平滑部稱為第1平滑部584,將面積第二大之平滑部稱為第2平坦部585,將面積第三大之平滑部稱為第3平坦部586,將面積最窄之平滑部稱為第4平滑部587。傾斜面583具有2組第1平滑部584~第4平滑部587組。即,各平滑部584~587沿圓周方向以180度間隔設置,平滑部共存在8個。再者,有時亦將各平滑部584~587稱為內刃,將較各平滑部584~587更為外側之部分稱為外刃。
第1平滑部584~第3平滑部586沿圓周方向連續地設置,僅第4平滑部587沿圓周方向空開間隔而設置。又,平滑部面積越大則朝箭頭所示之旋轉方向之上游側傾斜之傾斜角度越小。因此,第1平滑部584以最小之傾斜角度橫臥。另一方面,第4平滑部587以最大之傾斜角度立起。再者,各平滑部(內刃)584~587之外側之緣、即外刃之內側之緣從各刃580來看,為鋸齒形狀。
進而,平滑部面積越大則越朝外周側延伸。因此,第1平滑部584延伸至最靠外周側,圖55(A)所示之第1平滑部584之前端到達研碎部582。再者,亦可為即便是第1平滑部584亦未到達研碎部582。
又,圖55(B)係以可看見第1平滑部584~第3平坦部586之方式切出截面時之圖,圖55(C)係以可看見第3平滑部586及第4平坦部587之方式切出截面時之圖。
第1平滑部584~第4平滑部587之任一平滑部亦為越趨向箭頭所示之旋轉方向之上游側則越深,如圖55(A)之俯視圖所示,各平滑部之旋轉方向上游端部成為朝向外周呈直線狀延伸之槽5841~5861。有時亦將該槽5841~5861稱為破碎刃。
又,於刃面之最內側之位置(貫通孔581之緣之位置),第1平滑部584下降至最深之位置,以下,若按照由深及淺之順序記載,則為第2平滑部585、第3平滑部586、第4平滑部587。貫通孔581之緣中,未設置有各平滑部584~587之區域較設置有各平滑部584~587之區域窄。該未設置有各平滑部584~587之區域成為貫通孔581之緣中沿旋轉方向觀察時相鄰之第1平滑部584與第4平滑部587之間的第1區域α、及同樣相鄰之第4平滑部587與第3平滑部586之間的第2區域β。第1區域α及第2區域β中,從貫通孔581之緣起存在刃580。
於固定刃57b,亦同樣設置有第1平滑部574、第2平滑部575、第3平滑部576及第4平滑部577。圖54(A)中示出固定刃57b之一部分,可看見第1平滑部574、第2平滑部575及第3平滑部576各自之緣。圖54(A)所示之旋轉刃58b相對於固定刃57b在圓周方向上稍許偏移。
對主磨豆機5BM,從上磨豆機5AM向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中心側供給粉碎豆。供給之粉碎豆於固定刃57b之刃面與旋轉刃58b之刃面之間被磨碎。固定刃57b之刃面與旋轉刃58b之刃面之間的豆之移動複雜,難以籠統地說明,以下說明旋轉刃58b之刃面處之豆之移動的一例。供給至固定刃57b之刃面與旋轉刃58b之刃面之間之豆中,進入任一平滑部584~587之豆藉由離心力而趨往平滑部584~587之旋轉方向下游側且趨往外側。就平滑部584~587而言,隨著趨向旋轉方向下游側,平滑部584~587之面積逐漸變窄。因此,進入平滑部584~587之豆隨著趨往旋轉方向下游側而容易從平滑部584~587移動至外側之刃580(外刃)。移動至外側之刃580(外刃)之豆被外刃磨碎,最終,藉由研碎部582而精研磨為利用圖32所示之粒度調整機構503調整後之粒度、或者使用圖36所示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或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設定之粒度(以下,將該等粒度統稱為所需粒度),從上述滑槽GM31排出。另一方面,落至旋轉方向下游側之相鄰之平滑部之槽(破碎刃)5851、5861中的豆既有被導引至該槽(破碎刃)5851、5861後趨往外周之豆,亦有因離心力而從該槽(破碎刃)5851、5861脫出後趨往旋轉方向下游側且外側,反覆進行與上述相同之移動之豆。又,被導引至槽(破碎刃)5851、5861且到達研碎部582之間的外刃之豆被該外刃磨碎,最終由研碎部582精研磨為所需粒度,從滑槽GM31排出。又,移動至較第3平滑部586更為旋轉方向下游側之豆經第2區域β之刃580磨碎後,有時會落至旋轉方向下游側之相鄰之第4平滑部587(破碎刃)5871。於此情形時,被導引至槽(破碎刃)5871且到達研碎部582之間的外刃之豆由經該外刃磨碎,最終由研碎部582經研碎為所需粒度,從滑槽GM31排出。移動至較第4平滑部587更為旋轉方向下游側之豆經第1區域α之刃580磨碎後,到達研碎部582,由該研碎部582精加工為所需粒度,從滑槽GM31排出。或者有時會落至旋轉方向下游側之相鄰之第1平滑部584之槽(破碎刃)5841。落至該槽(破碎刃)5841中之豆直接被導引至研碎部582,由研碎部582精研磨為所需粒度,從滑槽GM31排出。
繼而,對主磨豆機5BM中,手動進行之旋轉刃58b與固定刃57b之間隔調整進行詳細敍述。以下說明中,將旋轉刃58b與固定刃57b之間隔稱為主磨豆機間隔。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亦具備與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連結管道661相同之連結管道(不圖示)。又,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設置有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未設置之機械開關單元600。
圖56(A)係卸除圖51所示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及未圖示之連結管道,以便可看見機械開關單元600之立體圖,圖56(B)係圖56(A)所示之部位之俯視圖。
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藉由圖36所示之第2馬達503a旋轉驅動,可實現較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之手動調整更為精細之微調整。又,亦設置有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即便手動操作亦可實現微調整。另一方面,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未設置有第2馬達503a或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僅可藉由使用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之手動操作來實現主磨豆機間隔之調整。即,無法進行利用馬達驅動之調整、或較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更為精細之微調整。其目的在於降低裝置之成本,於相較成本更重視性能之情形時,亦可與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同樣,設置第2馬達503a或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
圖56中除示出滑槽GM31以外,亦示出蝸輪691、及連結未圖示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與蝸輪691之連結撥盤697。於圖56所示之連結撥盤697之上表面亦設置有連結齒輪697g,將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載置於連結撥盤697之上時,連結齒輪697g與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之齒輪嚙合。
又,亦示出設置於蝸輪691之外周之齒輪部691g。機械開關單元600偵測構成齒輪部691g之齒之移動。因此,機械開關單元600以與齒輪部691g對向之方式固定配置。圖56(B)所示之機械開關單元600朝2點鐘方向固定配置,被單點鏈線之框包圍。
圖57(A)係將圖56(B)中之單點鏈線之框內放大表示之圖,圖57(B)係表示圖57(A)所示之機械開關單元600之內部構造之圖。
如圖57(B)所示,機械開關單元600具有第1機械開關610及第2機械開關620。第1機械開關610具備鐵製之偵測球611、吸引該偵測球611之磁鐵構件612、及具有彈性之偵測片613。第2機械開關620亦為相同構成,具備鐵製之偵測球621、吸引該偵測球621之磁鐵構件622、及具有彈性之偵測片623。位於初始位置之偵測球611、621於齒輪部691g之齒通過時被齒壓住,磁鐵構件612、622朝向外側擠出,將偵測片613、623壓下。偵測片613、623被壓下後成為通電狀態而輸出檢測信號。另一方面,齒通過結束後,藉由偵測片613、623之彈性使通電狀態結束,磁鐵構件612、622後退,偵測球611、621返回至初始位置。即,偵測球611、621與磁鐵構件612、622結合所得者相當於追隨於齒輪部691g之齒頂與齒底之凹凸而進退之移動體。再者,偵測球611、621由具有磁性之材料形成以使其不會偏離磁鐵構件612、622之位置,且不限於鐵製。
齒輪部691g包含60個齒。即,每當蝸輪691旋轉6°時,便從第1機械開關610輸出檢測信號,亦從第2機械開關620輸出檢測信號。第1機械開關610之偵測球611及第2機械開關620之偵測球621均配置於從蝸輪691之中心軸沿放射方向延伸之直線(參照圖57(A)中之二點鏈線)上。即,偵測球611及磁鐵構件612整體以面向蝸輪691之中心之方式配置,偵測球621及磁鐵構件622整體亦以面向蝸輪691之中心之方式配置。機械開關單元600為了偵測蝸輪691之正向旋轉與反向旋轉,而錯開地配置2個偵測球611、621之相位,以使反應時點不一致。此處,以錯開1.5°之方式,以6°×2+1.5°=13.5°間隔,配置第1機械開關610之偵測球611與第2機械開關620之偵測球621。
圖58(A)係表示鎖定桿640與齒輪鎖定部641之圖。
圖58(A)所示之鎖定桿640處於鎖定位置,齒輪鎖定部641與蝸輪691之齒輪部691g之一部分之齒嚙合。於鎖定桿640位於鎖定位置之狀態下,蝸輪691無法旋轉。鎖定桿640以未圖示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自如。
該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亦與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同樣,當旋轉操作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參照圖51)時,蝸輪691經由連結撥盤697而直接旋轉,從而可使圖54(a)所示之固定刃57b升降。為了旋轉操作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使鎖定桿640以如圖中箭頭所示般抬起之方式旋動。於是,齒輪鎖定部641之與齒輪部691g之嚙合解除,蝸輪691變得可旋轉,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變得既可正向旋轉亦可反向旋轉。
又,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亦具備圖19所示之控制裝置11。第2實施方式之控制裝置11亦控制咖啡豆磨碎機GM之整體。如圖19所示,該控制裝置11具有處理部11a、記憶部11b及I/F部11c。處理部11a例如為CPU等處理器。記憶部11b例如為RAM或ROM。再者,咖啡豆磨碎機GM中不具備圖19所示之資訊顯示裝置12,如下所述,可使用終端來掌握機器之狀態或歷程。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藉由省略資訊顯示裝置12,可實現機器之成本降低。
於控制裝置11,設置有粒度調整計數器,處理部11a根據從機械開關單元600輸出之檢測信號,而增減該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
圖58(B)係表示從機械開關單元600輸出之檢測信號之一例、及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之圖。
第1機械開關610與第2機械開關620分別偵測齒輪部691g之齒,控制裝置11中,對以手動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之方向與距離進行計算並記憶。從第1機械開關610輸出之檢測信號之型樣為四種,從第2機械開關620輸出之檢測信號之型樣亦為四種。即,為「1」→「1」、「1」→「0」、「0」→「1」、「0」→「0」這四種型樣。
例如,於來自第1機械開關610之檢測信號所代表之值為「1」→「1」,來自第2機械開關620之檢測信號所代表之值為「1」→「0」之情形時,藉由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右旋轉而對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進行遞增計數。於來自第1機械開關610之檢測信號所表示之值為「1」→「0」,來自第2機械開關620之檢測信號所表示之值為「1」→「1」之情形時,藉由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左旋轉而對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進行遞減計數。
圖58(B)所示之例中,第1機械開關610於t1~t3期間檢測「齒1」,並將檢測信號(接通位準之信號)從第1機械開關610輸出。又,當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朝一方向持續旋轉(例如右旋轉)時,第1機械開關610繼「齒1」之後檢測「齒2」。第1機械開關610於t5~t8之間檢測該「齒2」,並將檢測信號(接通位準之信號)從第1機械開關610輸出。另一方面,第2機械開關620於t1~t2之間檢測「齒A」,並將檢測信號(接通位準之信號)從第2機械開關620輸出。又,當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持續朝上述一方向旋轉(例如,右旋轉)時,第2機械開關620繼「齒A」之後檢測「齒B」。第2機械開關620於t4~t6之間檢測該「齒B」,並將檢測信號(接通位準之信號)從第2機械開關620輸出。第2機械開關於t7之後亦開始檢測「齒B」,並將檢測信號(接通位準之信號)從第2機械開關620輸出。
於控制裝置11中,將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逐一進行遞增計數直至t7為止,於t7之後進行遞減計數。即,於圖58(B)所示之例中,係以t7之時點為分界而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之旋轉方向變得相反之例。
再者,於電源接通時之初始化動作中,在切斷電源之狀態下,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直至出現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碰撞之聲音為止,出現碰撞聲音後,停止旋轉操作,將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抬起,將刻度0對準中心殼體GM10上標記出之基準線GM10k(參照圖51)後,使抬起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下降至正下方。繼而,藉由按下圖51所示之反向旋轉按鈕GM52而打開電源開關GM51,可將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重設為0。
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1圈時,主磨豆機間隔發生1000 μm之變化。如上所述,齒輪部691g包含60個齒,根據1000 μm/60齒可知,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1齒之量時,主磨豆機間隔發生16.6 μm之變化。於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僅在0 μm以上830 μm以下之間標記有刻度,830 μm~1000 μm之間未標記有刻度。即,於0 μm以上830 μm以下之間標記有11個刻度作為大刻度,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1個大刻度之量時,主磨豆機間隔發生83 μm之變化。進而,根據1齒之量之16.6 μm,於1個大刻度中標記有將1個大刻度劃分為5個之4個小刻度。計算上,當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1個小刻度之量時,主磨豆機間隔會發生1齒質量(16.6 μm)之變化。
圖59係表示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與主磨豆機間隔之關係之一部分之表。
粒度調整計數器係針對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1圈,分辨率為240次計數之計數器。如上所述,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1圈時,主磨豆機間隔發生1000 μm之變化,故對於1次計數,主磨豆機間隔成為4.166… μm。於圖59所示之表中,4.166… μm/計數代表「計算上之主磨豆機間隔(μm)」。另一方面,於操作機器方面,計算上之值過於精細,故針對1次計數將主磨豆機間隔視為4 μm。於此情形時,當成為4 μm×240次計數,使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旋轉1圈時,主磨豆機間隔發生960 μm之變化。圖59所示之表中,4 μm/計數代表「機器操作上之主磨豆機間隔(μm)」。
此處,即便嚴格處理主磨豆機間隔,旋轉刃58b、固定刃57b最終也會有所磨耗,故實際上容易產生偏移。又,操作資料之值合適者容易進行操作。根據該等理由,於將主磨豆機間隔以日誌形式保存於資料中之情形時,較佳為以10 μm為單位來處理。於圖59所示之表中,以10 μm為單位處理主磨豆機間隔所得者為「資料操作上之主磨豆機間隔(μm)」。
以上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刃[例如,旋轉刃58b]; 第二刃[例如,固定刃57b],其將咖啡豆在其與上述第一刃之間粉碎,且可變更與該第一刃之間隔; 動作部[例如,蝸輪691],其相應於上述間隔之長度而動作;及 偵測部[例如,機械開關單元600],其偵測上述動作部之動作。』。
根據該咖啡機,使用上述偵測部之偵測結果,容易掌握上述間隔。又,適於將上述間隔之變更轉變為資料。
再者,咖啡機只要為使用咖啡豆進行調製之裝置即可,可為咖啡豆磨碎機,亦可為搭載該咖啡豆磨碎機而製造咖啡飲料之飲料製造裝置(以下亦相同)。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動作部包含齒輪,且相應於上述間隔之長度而進行旋轉動作, 上述偵測部偵測上述齒輪之齒[例如,構成齒輪部691g之齒]之移動。』。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偵測部係藉由與上述齒輪之齒相接而偵測該齒之移動。』。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偵測部具有追隨於上述齒輪之齒頂與齒底之凹凸而進退之移動體[例如,偵測球611、621與磁鐵構件612、622結合而得者]、及偵測該移動體之擠出之偵測片[例如,偵測片613、623]。』。
再者,亦可為上述偵測片偵測到上述移動體之擠出後成為通電狀態,輸出檢測信號。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偵測部藉由與上述齒輪中之2個齒相接而偵測該齒之移動[例如,第1機械開關610與第2機械開關620]。』。
根據本態樣,可將上述齒輪之正向旋轉與反向旋轉加以區分。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根據上述偵測部之偵測結果而增減計數值之計數器[例如,粒度調整計數器], 上述計數器於上述齒輪朝特定方向旋轉之情形時,上述計數值增加,於該齒輪朝與該特定方向相反之方向旋轉時該計數值減少。』。
根據該咖啡機,可根據上述計數器之計數值而記錄上述間隔之長度,從而可容易地進行該間隔之長度之資料管理。
繼而,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亦具備圖30所示之豆殼風扇60A1及豆殼風扇馬達60A2。如使用圖30所作說明,已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空氣如二點鏈線之箭頭所示般通過豆殼風扇60A1而排氣。本來,多餘物質其實會因自重而落下,不會通過豆殼風扇60A1,但於存在非常輕之多餘物質(豆粉等)或豆殼風扇60A1之抽吸力較強之情形等時,上升之空氣中有時會殘留有多餘物質,或殘留之多餘物質有時會附著於豆殼風扇60A1。又,附著於豆殼風扇60A1之多餘物質有時亦會掉落。於該等情形時,要增減豆殼風扇60A1之轉速。或者,亦可能會因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劣化而導致豆殼風扇60A1之轉速降低。因此,盡可能使豆殼風扇60A1之轉速接近設定速度,並將風量保持為目標風量,故控制裝置11之處理部11a(參照圖19)進行豆殼風扇60A1之風量監視控制。豆殼風扇馬達60A2係脈衝馬達,處理部11a進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衝寬度調變)控制。
圖60係表示處理部11a進行之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PWM控制下的基準表之第0~105個脈衝之表,圖61係表示基準表之第106~255個脈衝之表。
該基準表中之「脈衝數」成為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每單位時間(500 ms)之旋轉脈衝數,「PWM值」成為與旋轉脈衝數對應之工作(Duty)比之值(%)。圖60及圖61所示之基準表被記憶於控制裝置11之記憶部11b(參照圖19)。
圖62係表示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與PWM控制下之工作比之關係的表。
作為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準備有設定1~設定5這五個階段。該等設定之選擇係藉由操作圖51所示之風量撥盤60D而進行。設定1中,不使豆殼風扇馬達60A2旋轉。另一方面,於使豆殼風扇60A1最強力地旋轉之設定5中,PWM值(工作比)成為60%。豆殼可能成為咖啡飲料之苦味、雜味成分,可期待藉由除去豆殼而給咖啡飲料之口感帶來清新感。但,亦有人喜歡苦味、雜味。因此,一律將豆殼全部除去並非較佳之選。目前為止之說明中雖將豆殼表述為多餘物質,但以何種程度除去豆殼屬於喜好問題,豆殼嚴格而言並非簡單之多餘物質。因此,作為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準備有五個階段。
處理部11a獲取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實際之每單位時間(500 ms)之旋轉脈衝數,於滿足對設定2~設定5之各者設置之修正必要條件之情形時進行PWM值之修正。於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旋轉開始後,每隔6秒獲取旋轉脈衝數。處理部11a於每次獲取旋轉脈衝數時判定是否需要修正。修正必要條件係所獲取之旋轉脈衝數(獲取值)一旦偏離容許範圍便成立之條件。容許範圍係針對每個設定值而準備。
例如,於選擇了設定2之情形時,“當前之PWM值”成為5(%)。又,“與設定值對應之PWM值”亦成為5(%)。此處,於所獲取之旋轉脈衝數(獲取值1)為79之情形時,低於容許範圍,因而滿足修正必要條件。根據圖60之基準表,與獲取值1對應之PWM值成為3(%)。處理部11a根據修正式而求出“修正PWM值”。於此情形時,“修正PWM值”成為5+(5-3)=7(%)。另一方面,於所獲取之旋轉脈衝數(獲取值2)為98之情形時,超過容許範圍,於此情形時亦滿足修正必要條件。根據圖60之基準表,與獲取值2對應之PWM值成為8(%)。處理部11a根據修正式而求出“修正PWM值”。此情形時之“修正PWM值”成為5+(5-8)=2(%)。
處理部11a按照根據修正式算出之修正PWM值而控制豆殼風扇馬達60A2。修正PWM值被記憶於記憶部11b,於每次滿足修正必要條件時,更新修正PWM值。於設定值變更後,再次恢復為該設定值之情形時,繼續使用設定值即將變更之前之修正PWM值。又,即便機器之電源被切斷,亦可保存修正PWM值,於下一次電源接通時,繼續使用電源切斷時之修正PWM值。
以上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磨碎咖啡豆之第一研磨機[例如,上磨豆機5AM]; 風扇[例如,豆殼風扇60A1],其藉由旋轉而產生從上述第一研磨機磨碎之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風壓; 風扇馬達[例如,豆殼風扇馬達60A2],其使上述風扇旋轉;及 控制部[例如,處理部11a],其根據設定值[例如,PWM值]而控制上述風扇馬達之旋轉; 上述控制部獲取與實際旋轉之上述風扇馬達之轉速相關之資訊[例如,旋轉脈衝數],基於所獲取之資訊而修正上述設定值,按照修正後之設定值而控制上述風扇馬達之旋轉。』。
根據該咖啡機,可使風扇之風量盡可能地接近目標風量。
再者,於上述風扇馬達為脈衝馬達,上述控制部進行PWM控制之情形時,上述設定值係表示工作比之值,上述資訊亦可為每單位時間之旋轉脈衝數(脈衝速度)。預先記憶旋轉脈衝數相對於工作比之容許範圍作為資料,上述控制部監視每單位時間之旋轉脈衝數,於該旋轉脈衝數偏離該容許範圍之情形時,從上述資料獲取與實際之旋轉脈衝數對應之工作比,使用所設定之設定工作比與從上述資料獲取之工作比之差量來修正該設定工作比。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控制部係以特定週期[例如,每隔6秒]獲取上述資訊,且每次獲取該資訊時可對上述設定值進行修正。』。
藉由如此,於風扇之旋轉中,可持續地使風扇之風量盡可能地接近目標風量。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對上述控制部設定上述設定值之設定部[例如,風量撥盤60D], 上述設定部將從複數個設定值[例如,「設定1」~「設定5」]中選擇之一個設定值設定為上述設定值, 上述控制部按照針對上述複數個設定值之各者準備之修正必要條件[例如,圖62所示之修正必要條件]中由上述設定部選擇之一設定值之修正必要條件,判定該設定值是否需要修正。』。
根據該咖啡機,設定值之設定變得容易,可針對複數個設定之各者判定是否需要修正,可實現精細之控制。
再者,亦可為具備針對上述複數個設定值之各者記憶修正必要條件之記憶部之態樣。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控制部即便於按照不同之上述修正必要條件判定上述設定值是否需要修正之情形時,亦使用該設定值之修正方法相同的方法進行修正]。』。
藉由如此,控制程式之容量變小,處理負擔亦減輕。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控制部於上述風扇馬達之旋轉中,按照已修正之設定值之修正必要條件而判定該設定值是否需要進一步之修正。』。
藉由如此,可持續地使風扇之風量接近目標風量。
繼而,對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複數個動作狀態進行說明,對各動作狀態下之控制處理進行詳細敍述。
圖63係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動作狀態之變遷圖。
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具有初始化處理中狀態、通常待機狀態、研磨狀態、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待機狀態(清洗中),條件不足狀態、卡豆狀態及異常狀態等複數個動作狀態。再者,所謂通常待機狀態是指可動作之狀態,相當於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基本狀態。於咖啡豆磨碎機GM中,改變圖51所示之研磨按鈕150(相當於圖24所示之開始按鈕GM15)中內置之按鈕LED151之發光色,而報知各動作狀態。初始化處理中狀態亮黃燈,通常待機狀態、待機狀態(上磨豆機5AM停止中)及待機狀態(清洗中)亮白燈,研磨狀態亮藍燈,條件不足狀態亮橘燈,卡豆狀態亮紫燈,異常狀態亮紅燈。再者,亮白燈限於下述通常模式之情形。
圖64係表示接通電源後咖啡豆磨碎機GM啟動時之處理部11a之啟動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打開圖51所示之電源開關GM51而接通電源時,處理部11a使按鈕LED151亮黃燈(步驟Sg100),執行初始化處理(步驟Sg101)。於初始化處理中,進行對處理部11a即CPU之堆疊指標之堆疊初始值之設定(暫時設定),中斷遮罩之設定、I/F部11c之初始設定、及記憶於記憶部11b之一即RAM之各種變量的初始設定等。
初始化處理結束後,處理部11a從RAM讀出前一次斷電時之狀態(步驟Sg102),首先,判定是否為未產生RAM異常之狀態(步驟Sg103)。若前一次斷電時之狀態為產生了RAM異常之狀態,則使按鈕LED151亮紅燈,將機器之動作狀態設定為異常狀態(步驟Sg105),圖64所示之啟動處理結束。若未產生RAM異常,則判定圖51所示之反向旋轉按鈕GM52是否被操作,若未被操作,進入步驟Sg107。另一方面,若反向旋轉按鈕GM52被操作,則將上述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重設為“0”(步驟Sg106),進入步驟Sg107。
於步驟Sg107中,設定為前一次斷電時之狀態。若前一次斷電時之狀態為RAM異常以外之異常狀態,則使按鈕LED151亮紅燈,將機器之動作狀態設定為異常狀態。又,若下述G計數器之計數值大於“0”,則啟動將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空氣冷卻風扇(未圖示),使按鈕LED151亮橘燈,將機器之動作狀態設定為條件不足狀態。若前一次斷電時之狀態為卡豆狀態,則使按鈕LED151亮紫燈,將機器之動作狀態設定為卡豆狀態。又,若前一次斷電時之狀態為通常模式之通常待機狀態,則使按鈕LED151亮白燈,將機器之動作狀態設定為通常待機狀態。
步驟Sg107執行完成後,圖64所示之啟動處理結束。
圖65(A)係表示通常待機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通常待機狀態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首先,判定圖51所示之研磨按鈕150是否被操作(步驟Sg200),若被操作,則判定圖51所示之反向旋轉按鈕GM52是否被操作(步驟Sg201),若反向旋轉按鈕GM52亦未被操作,則返回至步驟Sg200。
另一方面,於研磨按鈕150被操作之情形時,開始主磨豆機啟動計時(步驟Sg202)。主磨豆機啟動計時係進行主磨豆機馬達之啟動時點之前之計數(例如,30 ms之計數)者。繼而,啟動將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空氣冷卻風扇(不圖示)(步驟Sg203),最後使按鈕LED151亮藍燈(步驟Sg204),通常待機狀態處理結束。於研磨按鈕150被操作之情形時,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研磨狀態,處理部11a下一次將執行研磨中斷處理1。
於反向旋轉按鈕GM52被操作之情形時,判定杯測模式旗標是否設定為開啟(步驟Sg205)。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具有通常模式及杯測模式作為動作模式。杯測模式係不使圖30所示之豆殼風扇60A1旋轉,而不進行豆殼分離之模式,通常模式係可使豆殼風扇60A1旋轉而進行豆殼分離之模式。杯測係對咖啡豆本身進行評估,故不可取出豆殼,因此,準備有杯測模式。此處,反向旋轉按鈕GM52作為切換通常模式與杯測模式之觸變開關發揮功能,若杯測模式旗標開啟,則將杯測模式旗標設定為關閉(步驟Sg206),而轉變為通常模式,使按鈕LED151亮白燈(步驟Sg207)通常待機狀態處理結束。若杯測模式旗標關閉,則將杯測模式旗標設定為開啟(步驟Sg208),轉變為杯測模式,使按鈕LED151亮綠燈(步驟Sg209),通常待機狀態處理結束。於研磨按鈕150未被操作之情形時,通常待機狀態持續,於杯測模式時之通常待機狀態下,按鈕LED151亮綠燈。
圖65(B)係表示通常待機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通常待機狀態中斷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處理部11a以按特定週期(例如,約1 ms為1次)產生之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各種中斷處理(待機狀態中斷處理、研磨中斷處理、條件不足狀態中斷處理、卡豆狀態中斷處理)。
於步驟Sg10中,執行G計數器減算處理。關於G計數器減算處理將於下文進行詳細敍述。繼而,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例如,於檢測出RAM異常、非驅動時之上磨豆機馬達電流值異常、同樣之非驅動時之主磨豆機馬達電流值異常之情形時,使按鈕LED151亮紅燈,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異常狀態。又,於因未安裝圖51所示之料斗單元402而未偵測到料斗單元402、或因使用圖52(B)加以說明之滑槽GM31打開而未偵測到滑槽GM31之情形時,使按鈕LED151亮橘燈,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
於後續之步驟Sg212中,判定將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空氣冷卻風扇是否產生異常,於空氣冷卻風扇未產生異常之情形時,通常待機狀態中斷處理結束。相反,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結束對空氣冷卻風扇之驅動馬達之電力供給而使空氣冷卻風扇停止(步驟Sg213),通常待機狀態中斷處理結束。
藉由主磨豆機5BM進行一定時間之研磨處理後,主磨豆機馬達溫度上升,主磨豆機馬達自身產生故障,或主磨豆機馬達周圍之零件產生故障。於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設置有監視主磨豆機5BM之可研磨時間之G計數器。該G計數器於主磨豆機馬達之旋轉中每隔特定時間(該例中為1 ms)進行遞增計數,於主磨豆機馬達之旋轉中以外,在達到下限閾值(該例中為“0”)之前每隔特定時間(該例中為1 ms)進行遞減計數。G計數器達到上限閾值後,使主磨豆機馬達停止,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後,在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下限閾值(該例中為“0”)之前,條件不足狀態持續,而不恢復為通常待機狀態。即,主磨豆機馬達無法旋轉,而無法進行研磨處理。將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空氣冷卻風扇於G計數器之計數值為下限閾值以下時停止,當其計數值超過下限閾值時啟動。又,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從監視空氣冷卻風扇之驅動之感測器輸出風扇鎖定信號。於上述步驟Sg213中,處理部11a基於是否輸出該風扇鎖定信號,若輸出了風扇鎖定信號則判定為產生異常。
圖66係表示G計數器之計數值之變動例之時序圖。該時序圖中,時間從圖左側朝向右側流逝。又,於表示G計數器之計數值之增減之曲線之下,示出將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空氣冷卻風扇之驅動信號、及表示空氣冷卻風扇之故障之風扇鎖定信號之輸出例。
於最左端之通常待機狀態下,G計數器之計數值為下限閾值(以下,具體稱為數值“0”)。空氣冷卻風扇停止,未從監視空氣冷卻風扇之驅動之感測器輸出風扇鎖定信號。
操作圖51所示之研磨按鈕150,主磨豆機馬達開始旋轉(下述步驟Sg316)。主磨豆機馬達開始旋轉後,於每隔1 ms開始之中斷處理中,進行G計數器之計數值之加算處理(下述步驟Sg310、步驟Sg330、步驟Sg350)(參照圖68(B))。由於未輸出風扇鎖定信號,故對計數值反覆加算特定之正常值(m(m為自然數,例如“10”))。該時序圖中,空氣冷卻風扇之驅動接通信號之輸出時點表現為與G計數器之計數值之增加開始時點一致,但嚴格而言,為主磨豆機馬達開始旋轉前之圖65(A)所示之步驟Sg203之執行時點。
主磨豆機馬達停止旋轉後,於每隔1 ms開始之中斷處理中,進行G計數器之計數值之減算處理(上文說明之步驟Sg210、下述步驟Sg230、步驟Sg260、步驟Sg400、步驟Sg510、步驟Sg520、步驟Sg540)(參照圖67)。該時序圖中,於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之前恢復為通常待機狀態,不輸出風扇鎖定信號,故從計數值減去特定之正常值(2n(n為自然數,例如為“10”))。
G計數器之計數值藉由反覆執行減算處理而於通常待機狀態中達到“0”。G計數器之計數值成為“0”後,主磨豆機馬達被充分地冷卻,空氣冷卻風扇停止(下述步驟Sg210g)。
再次操作研磨按鈕150,主磨豆機馬達開始旋轉,將恢復為“0”之G計數器之計數值加算。此處亦未輸出風扇鎖定信號,故對計數值反覆加算特定之正常值。又,空氣冷卻風扇亦開始驅動。間隔短暫之通常待機狀態,轉變為第3次之研磨狀態。於該短暫之通常待機狀態下。G計數器之計數值不會恢復至“0”值,開始第3次之研磨狀態之加算。於第3次之研磨狀態下,亦不輸出風扇鎖定信號,故對計數值反覆持續地加算特定之正常值,最終,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後,為了避免主磨豆機馬達及周邊零件發生故障之風險,而使主磨豆機馬達停止,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即便主磨豆機馬達停止,空氣冷卻風扇亦持續驅動,不輸出風扇鎖定信號,故從計數值反覆減去特定之正常值。其結果,計數值達到“0”,恢復為通常待機狀態。又,空氣冷卻風扇停止。
於轉變為第4次之研磨狀態時,空氣冷卻風扇發生故障,從監視空氣冷卻風扇之驅動之感測器輸出風扇鎖定信號。於下述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參照圖69(B))中,根據是否輸出風扇鎖定信號,判定空氣冷卻風扇是否產生異常(下述步驟Sg338a)。於輸出風扇鎖定信號之情形時,對G計數器之計數值反覆加算特定之異常值(5m(例如“50”))。加算之特定之異常值係加算之特定之正常值的5倍之值,與將正常值加算之情形相比,計數值以5倍之速度達到上限閾值。因旋轉而發熱之主磨豆機馬達之冷卻於無法利用空氣冷卻風扇進行主磨豆機馬達之強制空氣冷卻之狀態下,必須依賴於自然空氣冷卻,自然空氣冷卻與強制空氣冷卻相比冷卻能力更低,故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G計數器之計數值之增加比率較正常之情形時大,計數值會於短時間內達到上限閾值。
因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故使主磨豆機馬達停止,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風扇鎖定信號之輸出持續,從計數值反覆減去特定之異常值(n(例如“5”))。減去之特定之異常值為減去之特定之正常值的1/2倍之值,與減去正常值之情形相比,計數值以1/2倍之速度達到“0”。如上所述,於無法利用空氣冷卻風扇進行主磨豆機馬達之強制空氣冷卻之狀態下,必須依賴於冷卻能力較低之自然空氣冷卻,故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G計數器之計數值之減少比率較正常之情形時小,達到“0”之前要花費時間。計數值達到“0”後,恢復為通常待機狀態。
處理部11a可算出計數值成為“0”之前所需之時間。圖51所示之研磨按鈕150係將圓形按鈕LED151沿圓周方向分割成4個部分,根據計數值成為“0”之前之剩餘時間,將橙色之點亮區域置換為白色之點亮區域,顯示計數值成為“0”之前所需之時間資訊。例如,於計數值成為“0”之前要花費60秒之情形時,減算開始時分割之4個部分全部亮橘燈,每經過15秒便朝順時針方向逐一分割部分地置換為亮白燈,從減算開始時經過60秒後,分割之4個部分全部亮白燈。再者,亦可設置7段式LED,用數字顯示剩餘時間。
以上所說明之圖66所示之例中,不論於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後開始減去計數值之情形時(第3次之研磨結束後之情形時),還是於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之前開始減去計數值之情形時(第2次之研磨結束後之情形時),減算值相同。即,於空氣冷卻風扇未產生異常之情形時,減算值為2n(“10”),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減算值為n(“5”)。與此相對,亦可使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後開始減去計數值之情形時之減算值(以下,稱為「第一減算值」)小於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之前開始減去計數值之情形時之減算值(以下,稱為「第二減算值」)。例如,亦可為於空氣冷卻風扇未產生異常之情形時,將第一減算值設為“8”,將第二減算值設為“10”,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將第一減算值設為“3”,將第二減算值設為“5”。
又,圖66所示之例中,於空氣冷卻風扇未產生異常之情形時,加算值(m=10)與減算值(2n=10)相同,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加算值(5m=50)大於減算值(n=5),但即便於空氣冷卻風扇未產生異常之情形時,亦可使加算值大於減算值。即,亦可使主磨豆機馬達旋轉中之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之絕對值大於主磨豆機馬達停止中之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之絕對值。
圖67係表示G計數器減算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於G計數器減算處理中,首先,判定G計數器之計數值是否達到下限閾值,即是否大於“0”(步驟Sg210a),若達到下限閾值(若為“0”以下),則該G計數器減算處理結束。若未達到下限閾值(若大於“0”),則判定空氣冷卻風扇異常旗標是否設定為開啟(步驟Sg210b)。空氣冷卻風扇異常旗標係如下旗標,即,根據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若將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則設定為開啟,若空氣冷卻風扇正常則設定為關閉。若將該空氣冷卻風扇異常旗標設定為開啟,則從G計數器之計數值減去特定之異常值(例如,n(n為自然數))(步驟Sg210c),進入步驟Sg210e,若設定為關閉,則從G計數器之計數值減去特定之正常值(例如,2n)(步驟Sg210d),進入步驟Sg210e。異常值之絕對值係較正常值之絕對值小之值。
步驟Sg210e中,判定G計數器之計數值是否達到下限閾值(“0”以下),若未達到下限閾值,則G計數器減算處理結束。另一方面,若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下限閾值,G計數器之計數值有時亦會低於下限閾值,因此將該計數值重設為“0”(步驟Sg210f),由於計數值達到下限閾值,故主磨豆機馬達被充分地冷卻,空氣冷卻風扇停止(步驟Sg210g),G計數器減算處理結束。
圖68(A)係表示研磨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研磨中斷處理1之流程之流程圖。
處理部11a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研磨中斷處理1。首先,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311)。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311)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繼而,判定上限閾值達到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開啟。上限閾值達到旗標係於下述G計數器加算處理中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情形時被設定為開啟之旗標。若該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則停止步驟Sg202中開始之主磨豆機啟動計時(步驟Sg313),使按鈕LED151亮橘燈(步驟Sg314),研磨中斷處理1結束。因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故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
另一方面,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關閉,則判定主磨豆機啟動計時是否期滿(是否進行遞增計數)(步驟Sg315)。若主磨豆機啟動計時期滿,則執行G計數器加算處理(步驟Sg310)。關於G計數器加算處理之詳細情況將於下文敍述。繼而,啟動主磨豆機馬達(步驟Sg316),判定杯測模式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關閉(步驟Sg317a)。若杯測模式旗標關閉、即為通常模式,則使豆殼風扇馬達60A2旋轉而啟動豆殼風扇60A1步驟Sg317b),進入步驟Sg318。處理部11a於1 ms中斷之感測器任務中,始終監視利用風量撥盤60D選擇之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設定1~設定5)。於執行特定次(例如,500次)感測器任務之期間或者特定時間(500 ms)之期間,設定值無變更之情形時,將該設定值設為確定值。步驟Sg317b中,以該確定值使豆殼風扇馬達60A2旋轉而啟動豆殼風扇60A1。再者,主磨豆機馬達之啟動時點與豆殼風扇60A1之啟動時點可為任一者在先,亦可為同時。另一方面,若杯測模式旗標開啟,即若為杯測模式,則不啟動豆殼風扇馬達60A2而進入步驟Sg318。
步驟Sg318中,開始上磨豆機啟動計時。上磨豆機啟動計時係於上磨豆機馬達之啟動時點之前進行計數(例如,150 ms之計數)。於研磨狀態下,先啟動主磨豆機5BM,之後再啟動上磨豆機5AM。繼而,基於上述風扇鎖定信號之有無而判定將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空氣冷卻風扇是否產生異常(步驟Sg319),於空氣冷卻風扇未產生異常之情形時,研磨中斷處理1結束。相反,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結束對空氣冷卻風扇之驅動馬達之電力供給而使空氣冷卻風扇停止(步驟Sg320),研磨中斷處理1結束。於如此開始主磨豆機5BM之驅動之情形時,處理部11a下一次執行研磨中斷處理2。
若主磨豆機啟動計時未期滿,則與步驟Sg319同樣,判定空氣冷卻風扇是否產生異常(步驟Sg321),於空氣冷卻風扇未產生異常之情形時,研磨中斷處理1結束,於空氣冷卻風扇產生異常之情形時,此處亦使空氣冷卻風扇停止(步驟Sg322),研磨中斷處理1結束。於主磨豆機啟動計時未期滿之情形時,處理部11a下一次仍執行研磨中斷處理1。
圖68(B)係表示G計數器加算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G計數器加算處理中,首先,判定空氣冷卻風扇異常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關閉(步驟Sg310a),於被設定為開啟之情形時,對G計數器之計數值加算特定之異常值(例如,5m(m為自然數))(步驟Sg310b),進入步驟Sg310d,若被設定為關閉,則對G計數器之計數值加算特定之正常值(例如,m)(步驟Sg310c),進入步驟Sg310d。異常值之絕對值係較正常值之絕對值大的值。
步驟Sg310d中,判定G計數器之計數值是否達到上限閾值,若未達到上限閾值,則G計數器加算處理結束。另一方面,若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上限閾值,則將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設定為開啟(步驟Sg310e),G計數器加算處理結束。
圖69(A)係表示研磨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研磨中斷處理2之流程的流程圖。
處理部11a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研磨中斷處理2。首先,於步驟Sg330中,執行與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相同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繼而,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331)。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331)亦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繼而,執行豆殼風扇設定值確認處理(步驟Sg317c)。於該豆殼風扇設定值確認處理中,若變更為上述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之確定值,則為以變更後之確定值使豆殼風扇馬達60A2旋轉之設定。其次,判定上限閾值達到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開啟(步驟Sg332)。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則使步驟Sg316中啟動之主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333),並使步驟Sg318中開始之上磨豆機啟動計時停止(步驟Sg334),使按鈕LED151亮橘燈(步驟Sg335),研磨中斷處理2結束。因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故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
另一方面,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關閉,則判定上磨豆機啟動計時是否期滿(是否進行遞增計數)(步驟Sg336)。若上磨豆機啟動計時期滿,則啟動上磨豆機馬達(步驟Sg337),執行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步驟Sg338)。關於該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步驟Sg338)將在下文進行敍述。處理部11a執行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時,使按鈕LED151亮藍燈(步驟Sg339),研磨中斷處理2結束。於如此開始上磨豆機5AM之驅動之情形時,處理部11a下一次執行研磨中斷處理3。
若上磨豆機啟動計時未期滿,則與步驟Sg338同樣,執行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步驟Sg340),研磨中斷處理2結束。於上磨豆機啟動計時未期滿之情形時,處理部11a下一次仍執行研磨中斷處理2。
圖69(B)係表示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於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中,首先,判定將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空氣冷卻風扇是否產生異常(步驟Sg338a)。具體而言,如使用圖66之說明中所記載,若從監視空氣冷卻風扇之驅動之感測器輸出風扇鎖定信號,則處理部11a判定產生異常。若產生異常,則將空氣冷卻風扇異常旗標設定為開啟(步驟Sg338b),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結束。另一方面,若正常,則將空氣冷卻風扇異常旗標設定為關閉(步驟Sg338c),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結束。
圖70(A)係表示研磨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研磨處理3之流程之流程圖。
該研磨處理3並非中斷處理,處理部11a反覆判定研磨按鈕150是否被操作,直至圖51所示之研磨按鈕150被操作為止(步驟Sg340)。此處之研磨按鈕150之操作係研磨中止請求之操作,當研磨按鈕150被操作時,上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341)。繼而,開始主磨豆機停止計時(步驟Sg342),該研磨處理3結束,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主磨豆機停止計時係於主磨豆機馬達之停止時點之前進行計數(例如,500 ms之計數)。於研磨狀態下,先使上磨豆機5AM停止,其後使主磨豆機5BM停止。
圖70(B)係表示研磨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研磨中斷處理3之流程之流程圖。
處理部11a係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研磨中斷處理3。首先,於步驟Sg350中,執行與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相同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繼而,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351)。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351)亦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進而,執行與圖69(A)中之步驟Sg317c相同之豆殼風扇設定值確認處理(步驟Sg317d)。
繼而,判定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是否為異常值(步驟Sg352)。如使用圖26及圖27所作說明,於上磨豆機5AM中,固定刃57a與旋轉刃58a之間有時會夾雜石頭等異物、或非常硬且變質之焙煎咖啡豆。於此情形時,使旋轉刃58a旋轉之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變為異常值。
圖71(A)係表示卡豆狀態解除之例之圖。
當於卡豆狀態下操作圖51所示之反向旋轉按鈕GM52時,輸出朝與圖69(A)所示之步驟Sg337中啟動上磨豆機馬達時相反之方向啟動上磨豆機馬達之驅動信號。反向旋轉按鈕GM52於圖64所示之電源接通時之初始化處理後不久,在步驟Sg106中作為粒度調整計數器之重設按鈕發揮功能,於圖65(A)所示之通常待機狀態處理中,在步驟Sg206及步驟Sg208中作為通常模式與杯測模式之切換按鈕發揮功能,但僅於卡豆狀態下,作為使上磨豆機馬達反向旋轉之本來之按鈕發揮功能。藉由如此,即便於卡豆狀態以外之狀態下誤操作了反向旋轉按鈕GM52時,上磨豆機馬達亦安全,不會反向旋轉。
再者,上磨豆機馬達亦為脈衝馬達,進行PWM控制。
於圖71(A)之下方,示出表示監視上磨豆機馬達中流通之電流值,並輸出與該電流值相應之強度之信號的電流監視輸入信號之信號強度之曲線。待機中(停止中)之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為0 A,電流監視輸入信號之信號強度亦為0。又,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未粉碎焙煎咖啡豆之空轉時之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為0.1 A左右,正常粉碎焙煎咖啡豆時之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為0.6 A左右。
步驟Sg352中,將3 A以上視為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之異常值。
關於圖71(A)之下方所示之電流監視輸入信號,當上磨豆機馬達之反向旋轉開始時,輸出與3 A以上之電流值對應之非常高之信號強度的波形,但信號強度即刻變低。該信號強度之降低係藉由反向旋轉解除卡豆,而成為空轉狀態之結果。於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根據正常粉碎焙煎咖啡豆時之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將視作卡豆解除之電流值(以下,稱為「卡豆解除電流值」)設為0.6 A。關於圖71(A)之下方所示之電流監視輸入信號,輸出與信號強度瞬間變低,降低為0.6 A以下之電流值對應的信號強度之波形。於是,使上磨豆機馬達反向旋轉之驅動信號斷開,並且轉變為通常待機狀態。
圖71(B)係表示即便使上磨豆機馬達反向旋轉之驅動信號隔開時間間隔地輸出3次,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仍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時之例之圖。
當於卡豆狀態下操作反向旋轉按鈕GM52時,在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未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之情形時,1秒內持續輸出使上磨豆機馬達反向旋轉之驅動信號。因此,上磨豆機馬達持續反向旋轉1秒。該1秒由下述反向旋轉計時管理。然後,間隔1秒之暫停,再次輸出使上磨豆機馬達反向旋轉之驅動信號。此處,於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未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之情形時,反向旋轉之驅動信號亦持續輸出1秒。進而,於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未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之情形時,間隔1秒之暫停而使上磨豆機馬達反向旋轉之第3次之驅動信號持續輸出1秒。1秒之暫停由下述暫停計時管理。又,反向旋轉之驅動信號之3次輸出由下述反向旋轉再試計數器管理。即便使上磨豆機馬達反向旋轉之第3次之驅動信號持續輸出1秒,於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未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之情形時,仍轉變為異常狀態,不輸出第4次以後之反向旋轉之驅動信號。
之後,返回至使用圖70(B)之研磨中斷處理3之說明。於該研磨中斷處理3中,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為異常值之情形時,分別使豆殼風扇馬達停止(步驟Sg353),使主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354),使上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356)。再者,該等馬達之停止順序不限於該順序,亦可為上磨豆機馬達最先停止,或者同時停止。各馬達停止後,使按鈕LED151亮紫燈(步驟Sg356),研磨中斷處理3結束。於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成為異常值之情形時,不論通常模式還是杯測模式,機器之動作狀態均轉變為卡豆狀態。即,無關於機器之動作模式而轉變為卡豆狀態。
另一方面,於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並非異常值之情形時,判定上限閾值達到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開啟(步驟Sg357)。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則分別使豆殼風扇馬達停止(步驟Sg358),使主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359),使上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360)。再者,此處,該等馬達之停止順序亦不限於該順序。各馬達停止後,使按鈕LED151亮橘燈(步驟Sg361),研磨中斷處理3結束。因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故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相反,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關閉,則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362),研磨中斷處理3結束,處理部11a下一次仍執行研磨中斷處理3。
圖72(A)係表示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該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處理並非中斷處理,與使用圖70(A)所作說明之研磨處理3同樣,處理部11a反覆判定研磨按鈕150是否被操作,直至圖51所示之研磨按鈕150被操作為止(步驟Sg220)。此處之研磨按鈕150之操作係研磨重新執行請求之操作,當研磨按鈕150被操作時,重新開始上磨豆機啟動計時(步驟Sg221)。繼而,使步驟Sg342中開始之主磨豆機停止計時停止(步驟Sg222),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223),使按鈕LED151亮藍燈(步驟Sg224),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結束。於存在研磨之重新開始請求之情形時,處理部11a下一次執行研磨中斷處理2。
圖72(B)係表示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中斷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處理部11a係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中斷處理。首先,於步驟Sg230中,執行與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相同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繼而,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31)。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31)亦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繼而,判定上限閾值達到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開啟(步驟Sg232)。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則豆殼風扇馬達停止(步驟Sg233)且主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234),使按鈕LED151亮橘燈(步驟Sg235),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中斷處理結束。因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故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再者,豆殼風扇馬達停止(步驟Sg233)與主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234)之順序可顛倒,亦可為同時。
另一方面,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關閉,則判定主磨豆機停止計時是否期滿(是否進行遞增計數)(步驟Sg236)。若主磨豆機停止計時未期滿,則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237),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中斷處理結束。處理部11a下一次仍執行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中斷處理。若主磨豆機停止計時期滿,則使主磨豆機馬達停止(步驟Sg238),此處亦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239)。繼而,判定杯測模式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關閉。即,判定是否設定為使豆殼風扇60A1旋轉而實施豆殼分離之通常模式。於杯測模式旗標被設定為開啟之情形時,即為未實施豆殼分離之杯測模式之情形時,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中斷處理結束,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通常待機狀態。
於杯測模式旗標被設定為關閉之情形時,即為通常模式之情形時,執行後清洗。於通常模式下,在上磨豆機5AM之旋轉中使豆殼風扇60A1旋轉而抽吸豆殼等多餘物質。如上所述,藉由操作風量撥盤60D而可選擇之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係設定1~設定5這五個階段,即便為使豆殼風扇60A1最強力地旋轉之設定5,PWM值(工作比)亦為60%。
另一方面,於後清洗中,將PWM值(工作比)設為100%而對管部63及分離室形成部64之內周壁進行清潔。步驟Sg241中,將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PWM值(工作比)設定為100%。豆殼風扇60A1以利用風量撥盤60D選擇之設定值持續旋轉,直至執行步驟Sg241為止,執行步驟Sg241時,不停止而提高抽吸力繼續旋轉。
圖73係表示咖啡豆之路徑、豆殼等多餘物質之路徑及後清洗之路徑之圖。
圖73中示出上磨豆機5AM、從上磨豆機5AM之上部將上側覆蓋之上磨豆機上部盒501、分離室形成部64、連結管道661、連結撥盤697、蝸輪691、覆蓋主磨豆機5BM之框架構件694、滑槽GM31、管部63、回收容器60B之上部61、配置於回收容器60B之下部62之內側盒60Bi及風扇單元60A。再者,省略配置於回收容器60B之下部62之外側盒60Bo之圖示。
又,圖73中,以單點鏈線示出咖啡豆之路徑。即,焙煎咖啡豆藉由上磨豆機5AM而成為粉碎豆,粉碎豆經過分離室形成部64後通過連結管道661,經過主磨豆機5BM而成為咖啡粒,咖啡粒從滑槽GM31排出。
進而,圖73中,以二點鏈線示出豆殼等多餘物質之路徑。即,與粉碎豆一起進入分離室形成部64之豆殼等多餘物質因風扇單元60A之豆殼風扇之旋轉而被抽吸,從分離室形成部64通過管部63到達回收容器60B。回收容器60B中,如使用圖30所作說明,豆殼等多餘物質因自重而堆積於回收容器60B之下部62之底(未圖示之外側盒60Bo之底面)。再者,已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空氣從內側盒60Bi內成為上升氣流後通過風扇單元60A,朝咖啡豆磨碎機GM外排氣。如此,即便於上磨豆機5AM之旋轉中藉由風扇單元60A抽吸豆殼等多餘物質,於設定值較低之情形(抽吸力較弱之情形)時,管部63及分離室形成部64之內部區域亦可能會殘留有豆殼等多餘物質。又,即便於設定值較高之情形時,管部63及分離室形成部64之內周壁亦可能附著有豆殼等多餘物質而無法完全除去。因此,於研磨處理結束後,以更強之抽吸力對管部63及分離室形成部64之內部區域(圖73中以粗實線包圍之部分之內部區域)進行抽吸,從而將殘留於內部區域之豆殼等多餘物質回收,或將附著於內周壁之豆殼等多餘物質剝離。殘留於內部區域或附著於內周壁之豆殼等多餘物質如粗實線箭頭所示到達回收容器60B,並因自重而落下。又,藉由於每次研磨處理結束時進行後清洗,可防止豆殼等多餘物質堆積於內周壁。
圖74係表示於上磨豆機5AM之旋轉中抽吸豆殼等多餘物質,且即便上磨豆機5AM停止亦不結束抽吸而以更強力之抽吸進行後清洗之例的圖。
於該圖74最上方,表示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動作狀態,繼而,示出表示圖51所示之研磨按鈕150之接通/斷開之時序圖。又,其下示出表示上磨豆機馬達之驅動信號之接通/斷開之時序圖、表示主磨豆機馬達之驅動信號之接通/斷開之時序圖、表示豆殼風扇馬達之驅動信號之接通/斷開之時序圖。進而,於最下方示出控制豆殼風扇馬達之旋轉之PWM值。
當於通常待機狀態下操作研磨按鈕150時,轉變為研磨狀態。於圖68(A)所示之步驟Sg316中對主磨豆機馬達輸出驅動接通信號,主磨豆機馬達開始正向旋轉。又,於後續之步驟Sg317中對豆殼風扇馬達輸出驅動接通信號,豆殼風扇馬達亦開始正向旋轉。此時,根據與利用圖51所示之風量撥盤60D選擇之設定值(撥盤設定值)相應之PWM值而控制豆殼風扇馬達之旋轉。最終,上磨豆機啟動計時期滿,於圖69(A)所示之步驟Sg337中對上磨豆機馬達輸出驅動接通信號,上磨豆機馬達開始正向旋轉。
當於研磨狀態下操作研磨按鈕150時,於圖70(A)所示之步驟Sg341中結束對主磨豆機馬達之驅動接通信號之輸出,轉變為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最終,於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下主磨豆機停止計時期滿,於圖72(B)所示之步驟Sg238中結束對主磨豆機馬達之驅動接通信號之輸出。然後,如上所述,若為通常模式,則於步驟Sg241中,將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PWM值(工作比)設定為100%,豆殼風扇提高抽吸力繼續旋轉,而不停止。
如圖72(B)所示,步驟Sg241之處理完成後,處理部11a開始清洗計時(步驟Sg242),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中斷處理結束。於如此開始後清洗之情形時,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待機狀態(清洗中)。清洗計時係於後清洗之結束時點(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停止時點)之前進行計數(例如,5000 ms之計數)。
圖75(A)係表示待機狀態(清洗中)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待機狀態(清洗中)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該待機狀態(清洗中)處理亦並非中斷處理,與先前之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處理同樣,處理部11a反覆判定研磨按鈕150是否被操作,直至圖51所示之研磨按鈕150被操作為止(步驟Sg250)。當研磨按鈕150被操作時,主磨豆機啟動計時重新開始(步驟Sg251)。繼而,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252),使按鈕LED151亮藍燈(步驟Sg253),待機狀態(清洗中)結束。處理部11a下一次執行研磨中斷處理1。
圖75(B)係表示待機狀態(清洗中)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待機狀態(清洗中)中斷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處理部11a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待機狀態(清洗中)中斷處理。首先,於步驟Sg260中,執行與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相同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繼而,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61)。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61)亦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繼而,判定上限閾值達到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開啟(步驟Sg262)。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則使豆殼風扇停止(步驟Sg263),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264),使按鈕LED151亮橘燈(步驟Sg265),待機狀態(清洗中)中斷處理結束。因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故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
另一方面,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關閉,則判定步驟Sg242中開始之清洗計時是否期滿(是否進行遞增計數)(步驟Sg266)。若清洗計時未期滿,則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267),待機狀態(清洗中)中斷處理結束。處理部11a下一次亦執行待機狀態(清洗中)中斷處理。若清洗計時期滿,則使豆殼風扇停止(步驟Sg268),後清洗結束。繼而,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269),待機狀態(清洗中)中斷處理結束。如此一來,於後清洗結束之情形時,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通常待機狀態。
圖76係表示條件不足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條件不足狀態中斷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處理部11a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條件不足狀態中斷處理。首先,於步驟Sg400中,執行與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相同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繼而,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401),進而,亦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402)。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402)亦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繼而,判定上限閾值達到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開啟(步驟Sg403)。除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之情形以外,於在各種異常檢測處理中未偵測到料斗單元402或未偵測到滑槽GM31之情形時亦會轉變為條件不足狀態,故進行步驟Sg403之判定。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關閉,條件不足狀態中斷處理結束,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通常待機狀態。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則下一次判定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是否未達到下限閾值,即是否大於“0”(步驟Sg404)。若未達到下限閾值(大於“0”),則使按鈕LED151亮橘燈(步驟Sg265),條件不足狀態中斷處理結束。處理部11a下一次仍執行條件不足狀態中斷處理。另一方面,若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下限閾值(若為“0”以下),則將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設置為關閉(步驟Sg406),條件不足狀態中斷處理結束。於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下限閾值之情形時,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通常待機狀態。
圖77(A)係表示卡豆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卡豆狀態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該卡豆狀態處理並非中斷處理,處理部11a反覆判定反向旋轉按鈕GM52是否被操作,直至圖51所示之反向旋轉按鈕GM52被操作為止(步驟Sg500)。卡豆狀態下之反向旋轉按鈕GM52之操作係上磨豆機5AM之反向旋轉請求之操作,當反向旋轉按鈕GM52被操作時,利用反向旋轉啟動上磨豆機馬達(步驟Sg501)。即,不論通常模式還是杯測模式,均朝與圖69(A)所示之步驟Sg337中啟動上磨豆機馬達時相反之方向啟動上磨豆機馬達。換言之,無關於機器之動作模式,而使上磨豆機馬達進行反向旋轉。繼而,開始反向旋轉計時(步驟Sg502)。反向旋轉計時係於上磨豆機馬達之反向旋轉之結束時點進行計數。即係對使用圖71(B)加以說明之1秒時間進行計測之計時。當上磨豆機馬達之反向旋轉開始時,使按鈕LED151呈紫色閃爍(步驟Sg503),卡豆狀態處理結束。處理部11a下一次執行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
圖77(B)係表示卡豆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卡豆狀態中斷處理1之流程之流程圖。
處理部11a係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卡豆狀態中斷處理1。首先,於步驟Sg510中,執行與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相同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繼而,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511),進而,亦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512)。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512)亦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繼而,判定上限閾值達到旗標是否被設定為開啟(步驟Sg513),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關閉,則卡豆狀態中斷處理1結束。若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被設定為開啟,則下一次判定G計數器之計數值是否未達到下限閾值,即是否大於“0”(步驟Sg514)。若未達到下限閾值(若大於“0”),則卡豆狀態中斷處理1結束。另一方面,若G計數器之計數值達到下限閾值(若為“0”以下),則將上限閾值達到旗標設置為關閉(步驟Sg515),卡豆狀態中斷處理1結束。卡豆狀態中斷處理1結束後,於任何情形時,處理部11a下一次仍卡豆狀態中斷處理1。
圖78係表示卡豆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之流程之流程圖。
處理部11a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首先,於步驟Sg520中,執行與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相同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繼而,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521),進而,亦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522)。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522)亦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繼而,與圖70(B)所示之步驟Sg352之判定處理同樣,判定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是否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0.6 A)(步驟Sg523)。若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0.6 A),則卡豆解除,使按鈕LED151亮白燈(步驟Sg524),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結束。如此一來,於判定為卡豆解除之情形時,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通常待機狀態。再者,機器之動作模式未變更,維持發生卡豆之前之動作模式(通常模式或杯測模式)。若轉變為通常待機狀態,則可於圖65(A)所示之步驟Sg205~步驟Sg209中進行動作模式之變更。
另一方面,於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未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之情形時,判定步驟Sg502中開始之反向旋轉計時是否期滿(是否進行遞增計數)(步驟Sg525)。若反向旋轉計時未期滿,則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結束。處理部11a下一次仍執行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若反向旋轉計時期滿,則重設反向旋轉計時(步驟Sg526),使上磨豆機馬達之反向旋轉停止(步驟Sg527)。繼而,對反向旋轉再試計數器加算1(步驟Sg528)後,判定反向旋轉再試計數器之值是否為特定值(步驟Sg529)。如使用圖71(B)所作說明,特定值為“3”,但亦可為除“3”以外之2以上之自然數。於為特定值之情形時,使按鈕LED151亮紅燈(步驟Sg530),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結束。於反向旋轉再試計數器之值為特定值之情形時,機器之動作狀態轉變為異常狀態。相反,於反向旋轉再試計數器之值並非特定值之情形時,開始暫停計時(步驟Sg531)。暫停計時係於上磨豆機馬達之下一次反向旋轉開始時點之前進行計數。即係對使用圖71(B)加以說明之1秒時間進行計測之計時。繼而,使按鈕LED151亮紫燈(步驟Sg532),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結束。於開始暫停計時之情形時,處理部11a下一次執行卡豆狀態中斷處理3。
圖79係表示卡豆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卡豆狀態中斷處理3之流程之流程圖。
處理部11a係以計時中斷信號為契機開始該卡豆狀態中斷處理3。首先,於步驟Sg540中,執行與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相同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繼而,執行與圖69(B)所示之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相同之處理(步驟Sg541),進而,亦執行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542)。此處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542)亦與上述異常檢測處理(步驟Sg211)相同。繼而,判定之前之步驟Sg531中開始之暫停計時是否期滿(是否進行遞增計數)(步驟Sg543)。若暫停計時未期滿,則卡豆狀態中斷處理3結束。處理部11a下一次仍執行卡豆狀態中斷處理3。若暫停計時期滿,則利用反向旋轉啟動上磨豆機馬達(步驟Sg544),開始反向旋轉計時(步驟Sg545),使按鈕LED151呈紫色閃爍(步驟Sg546),卡豆狀態中斷處理3結束。於利用反向旋轉啟動上磨豆機馬達之情形時,處理部11a下一次執行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
以上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研磨機[例如,主磨豆機5BM],其具有馬達[例如,主磨豆機馬達],藉由該馬達旋轉而磨碎咖啡豆;及 計數器[例如,G計數器],反覆執行計數值之更新;且 關於上述計數器,於上述馬達旋轉中藉由加算計數值而更新該計數值[例如,圖68(B)所示之G計數器加算處理],於該馬達停止中藉由減算該計數值而更新該計數值[例如,圖67所示之G計數器減算處理],且設置有藉由加算該計數值而達到之第一閾值[例如,上限閾值]、及藉由減算該計數值而達到之第二閾值[例如,下限閾值(“0”)], 上述馬達於上述計數值達到上述第一閾值之前可旋轉,且當該計數值達到該第一閾值時停止旋轉[例如,圖69所示之步驟Sg333],於該計數值達到該第一閾值之後且該計數值達到上述第二閾值之前一直停止旋轉[例如,經過圖76所示之步驟Sg406恢復為通常待機狀態]。』。
根據該咖啡機,可根據上述計數器之計數值而管理上述馬達之旋轉時間、停止時間,從而可抑制該馬達之溫度上升,減少該馬達自身或該馬達周圍之零件發生故障之情況。
再者,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可為正數,亦可為負數。於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為正數之情形時,上述第一閾值成為上限閾值,上述第二閾值成為下限閾值。另一方面,於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為負數之情形時,上述第一閾值成為下限閾值,上述第二閾值成為上限閾值。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將上述馬達[例如,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冷卻風扇[例如,空氣冷卻風扇], 相較上述冷卻風扇正常驅動中[例如,m(“10”)],該冷卻風扇處於故障中[例如,5m(“50”)]時上述馬達之旋轉中之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的絕對值[例如,加算值]更大。』。
可將上述冷卻風扇之冷卻亦考慮在內來管理上述馬達之旋轉時間,可更準確地抑制該馬達之溫度上升。
再者,上述馬達之旋轉中之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可為正數,亦可為負數。
又,亦可為相較上述冷卻風扇正常驅動中,該冷卻風扇處於故障中時上述馬達之停止中之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的絕對值更小。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將上述馬達[例如,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冷卻風扇[例如,空氣冷卻風扇], 相較上述冷卻風扇正常驅動中[例如,2n(“10”)],該冷卻風扇處於故障中[例如,n(“5”)]時上述馬達之停止中之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的絕對值[例如,減算值]更小。』。
可將上述冷卻風扇之冷卻亦考慮在內來管理上述馬達之停止時間,可更準確地管理該馬達之溫度降低。
再者,上述馬達之停止中之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可為正數,亦可為負數。但,於上述馬達之停止中之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為正數之情形時,該馬達之旋轉中之該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亦為正數,於該馬達之停止中之該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為負數之情形時,該馬達之旋轉中之該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亦為負數。
又,亦可為如下態樣,即,具備將上述馬達[例如,主磨豆機馬達]冷卻之冷卻風扇[例如,空氣冷卻風扇],相較上述冷卻風扇正常驅動中[例如,m(“10”)],該冷卻風扇處於故障中[例如,5m(“50”)]時上述馬達之旋轉中之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之絕對值[例如,加算值]更大,相較上述冷卻風扇正常驅動中[例如,2n(“10”)],該冷卻風扇處於故障中[例如,n(“5”)]時上述馬達之停止中之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之絕對值[例如,減算值]更小。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關於藉由減算上述計數值而更新之情形時之該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之絕對值,相較該計數值達到該第一閾值之前開始該計數值之減算之情形,藉由該計數值達到上述第一閾值而開始該計數值之減算之情形時之絕對值更小。』。
即,於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為正數之情形時,相較該計數值達到該第一閾值之前開始減少之情形,藉由該計數值達到上述第一閾值而使該計數值開始減少之情形時之上述計數值之減少比率更小。
藉由如此,可於達到上述第一閾值後花費時間將上述馬達冷卻。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相較上述馬達處於停止中[例如,減算值],該馬達處於旋轉中[例如,加算值]時上述計數值之一次更新量之絕對值更大。』。
藉由如此,即便為由旋轉引起之發熱較大之馬達,亦可抑制該馬達之溫度上升,可減少該馬達自身或該馬達周圍之零件發生故障之情況。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顯示裝置[例如,使用圓形按鈕LED151而分割點亮],該顯示裝置顯示上述計數值達到上述第一閾值後至該計數值達到上述第二閾值之前所需之時間資訊。』。
根據本態樣,可掌握上述馬達能重新開始旋轉之前之剩餘時間。
以上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研磨機[例如,上磨豆機5AM],其於正常狀態下藉由特定之旋轉動作而磨碎咖啡豆;及 操作部[例如,圖51所示之反向旋轉按鈕GM52];且 上述研磨機於成為無法進行上述特定之旋轉動作之異常狀態[例如,卡豆狀態]之情形時,一旦上述操作部被操作,便執行與該特定之旋轉動作相反方向之反向旋轉動作[例如,圖77所示之步驟Sg501],但於上述正常狀態下,即便該操作部被操作,亦不執行該反向旋轉動作[例如,圖64所示之步驟Sg106、圖65所示之步驟Sg206及步驟Sg208]。』。
根據該咖啡機,即便於上述正常狀態下上述操作部被誤操作之情形時,亦不執行上述反向旋轉動作,不會對上述研磨機之研磨處理帶來不良影響。另一方面,於上述異常狀態下,根據上述操作部之操作而執行上述反向旋轉動作,有時可解除該異常狀態。
再者,於上述研磨機成為無法進行上述特定之旋轉動作之異常狀態之情形時,當上述操作部被操作時,使上述研磨機進行與該特定之旋轉動作相反方向之反向旋轉動作。
亦可為上述咖啡機具備偵測上述研磨機處於上述異常狀態之偵測部,上述操作部僅於上述偵測部偵測到上述異常狀態之情形時,可能會藉由被操作而使上述研磨機進行上述反向旋轉動作。
上述偵測部亦可為根據使上述研磨機進行上述特定之旋轉動作之驅動部中流通之電流值而偵測上述異常狀態者,更具體而言,亦可為於上述電流值為特定值[例如,3 A]以上之情形時偵測上述異常狀態者。
上述研磨機亦可為當恢復成上述正常狀態時,即便上述操作部被操作亦不執行上述反向旋轉動作者[例如,圖64所示之步驟Sg106、圖65所示之步驟Sg206及步驟Sg208]。即,上述操作部亦可為當上述研磨機恢復成上述正常狀態時,即便被操作亦不會使上述研磨機進行上述反向旋轉動作者。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具備控制機器之模式轉變之模式轉變控制部[例如,執行圖65(A)所示之步驟Sg205~步驟Sg209之處理部11a], 上述模式轉變控制部係從複數種模式[例如,通常模式與杯測模式]中轉變為一模式, 上述研磨機不論為上述複數種模式中之哪一模式,於成為上述異常狀態之情形時,當上述操作部被操作時均執行上述反向旋轉動作[例如,圖77所示之步驟Sg501]。』。
並非因上述複數種模式而產生或未產生上述異常狀態,該複數種模式與該異常狀態之產生無關,因此,上述研磨機不論為上述複數種模式中之哪一模式,於成為上述異常狀態之情形時,當上述操作部被操作時均執行上述反向旋轉動作。
再者,上述複數種模式亦可為機器之動作模式,作為該複數種模式,例如可例舉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第一模式(通常模式)、及不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第二模式(杯測模式)。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複數種模式包含可從上述研磨機磨碎之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例如,豆殼等]之通常模式、及不從該研磨機磨碎之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杯測模式。』。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當上述研磨機從上述異常狀態[例如,卡豆狀態]恢復為上述正常狀態[例如,通常待機狀態]時,上述模式轉變控制部維持該研磨機成為該異常狀態之前之模式。』。
同樣,並非因上述複數種模式而產生或未產生上述異常狀態,該複數種模式與該異常狀態之產生無關,因此,當上述研磨機從上述異常狀態恢復為上述正常狀態時,上述模式轉變控制部維持該研磨機成為該異常狀態之前之模式。
上述模式轉變控制部亦可為當上述研磨機從上述異常狀態恢復為上述正常狀態時,可進行模式轉變[例如,圖65(A)所示之步驟Sg205~步驟Sg209]者。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研磨機於雖在上述異常狀態下反覆進行特定次[例如,3次]上述反向旋轉動作但仍未恢復為上述正常狀態之情形時,停止旋轉動作[例如,於圖78所示之步驟Sg527中停止反向旋轉,經過步驟Sg530轉變為異常狀態]。』。
於雖進行上述特定次上述反向旋轉動作但仍未解除上述異常狀態之情形時,放棄利用該反向旋轉動作之該異常狀態之解除,可抑制對上述研磨機帶來進一步之負擔。
再者,上述研磨機存在如下情形:於上述異常狀態下,當上述操作部被操作時執行上述反向旋轉動作;及即便該操作部被操作亦不執行該反向旋轉動作。
以上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研磨機[例如,上磨豆機5AM],其藉由驅動而磨碎咖啡豆;及 分離區域[例如,分離室形成部64之內部區域],其從上述第一研磨機磨碎之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且 上述分離區域係於上述第一研磨機停止之狀態下利用風壓而清潔之區域。』。
根據該咖啡機,可將殘留於上述分離區域之豆殼等多餘物質回收,或將附著於該分離區域之內周壁之豆殼等多餘物質剝離,從而可從該分離區域去除豆殼等多餘物質。
上述分離區域可為利用吸氣之風壓而清潔之部位,亦可為利用送風之風壓而清潔之區域。
該咖啡機可為僅具備上述第一研磨機作為研磨機者,亦可為除該第一研磨機外還具備其他研磨機者。
亦可為該咖啡機具備與上述分離區域連接之供上述多餘物質通過之通過區域[例如,管部63之內部區域],上述通過區域係與上述分離區域一起,於上述第一研磨機停止之狀態下利用風壓而清潔之區域。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二研磨機[例如,主磨豆機5BM],其配置於較上述第一研磨機更為下游側;及 吸氣部[例如,具有豆殼風扇60A1之風扇單元60A],其對上述分離區域之空氣進行吸氣;且 上述分離區域係位於上述第一研磨機與上述第二研磨機之間,藉由上述吸氣部之吸氣而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區域, 上述吸氣部係藉由於上述第一研磨機停止之狀態下對上述分離區域進行吸氣而清潔上述分離區域。』。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吸氣部係以較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吸氣[例如,設定1~設定5之吸氣]更強之吸氣[例如,工作比100%之吸氣]來清潔上述分離區域。』。
藉由如此,可去除分離時殘留之多餘物質、或於分離時無法完全除去之多餘物質。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吸氣部係即便上述第一研磨機停止亦不結束吸氣,而執行清潔上述分離區域之吸氣[例如,豆殼風扇60A1不停止而提高抽吸力繼續旋轉]。』。
根據該咖啡機,可縮短從上述第一研磨機停止至清潔完成為止之時間,並且藉由不暫時停止吸氣而可實現節能之驅動。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 上述第二研磨機係於上述第一研磨機停止之後停止, 上述吸氣部執行從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吸氣直至上述第二研磨機停止為止,於上述第二研磨機停止之後執行清潔上述分離區域之吸氣[例如,圖74]。』。
根據該咖啡機,可縮短從研磨處理結束至清潔完成為止之時間。
以上所說明之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構成既可應用於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亦可應用於圖1等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
繼而,對包含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機GM、智慧型手機或平板型電腦等具有顯示畫面之終端、及雲伺服器之咖啡機系統進行說明。該咖啡機系統中,咖啡機GM與終端可藉由數位機器用近場無線通信(例如,藍牙(註冊商標))進行通信,終端與雲伺服器可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進行通信。再者,為了實現成本降低,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機GM成為無法經由通信網路與雲伺服器直接連接之規格。
圖80係表示終端之顯示畫面之圖。
該圖80(C)中示出咖啡機系統GMS。即,於圖80(C)之右上方示出與圖51所示之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機GM相同之機器類型(以下,稱為「A類型」)之咖啡機GM,於右下方示出與圖18所示之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機GM相同之機器類型(以下,稱為「B類型」)之咖啡機GM。又,於左側,放大示出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係觸控面板。進而,亦示出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15與該終端18連接之雲伺服器19。再者,終端18與咖啡機GM之藉由近場無線通信之連接係以中空之閃電形圖形(附有圓圈包圍之數字1、及圓圈包圍之數字3之圖形)表示。於該近場無線通信中,可與進行了配對之咖啡機相互連接。
於圖80所示之終端18,預先安裝有咖啡機系統GMS專用之應用程式(以下,簡稱為「專用應用」),於顯示畫面181中顯示有該專用應用之畫面。再者,關於專用應用,使用圖86(B)於下文進行敍述。
於圖80(A)所示之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顯示有專用應用初次啟動時之頁面。該頁面係近場無線通信之在線模式之頁面。專用應用之畫面中,於上部欄180a顯示有與每種通信方式之通信狀況相關之圖標。最左側之電波形圖標1801係表示經由Wi-Fi(註冊商標)向網際網路之接入狀況之圖標。再者,除經由Wi-Fi以外,亦可經由通信共用業者之網路連接於網際網路,該情形時顯示有其他圖標。圖80(A)所示之電波形圖標1801未附加斜線,表示正經由Wi-Fi連接於網際網路之狀態。左起第2個閃電形圖標1802係表示近場無線通信之通信狀況之圖標,圖80(A)所示之閃電形圖標1802亦未附加斜線,表示正進行近場無線通信之狀態。左起第3個圖標係模式圖標1803,於正進行近場無線通信之情形時顯示為“在線模式”,於未進行近場無線通信之情形時顯示為“離線模式”。又,於上部欄180a之右端,顯示有形似鈴鐺之通知圖標1804。圖80(A)所示之通知圖標1804未行使有表示收到通知之標記1804a(參照圖85(B))。
於上部欄180a之下,顯示有登錄機器清單1811、及可通信機器清單1812。登錄機器清單1811中顯示有專用應用上已登錄之咖啡機GM之資訊。即,顯示有終端18之記憶部(ROM等)中記憶之已配對的咖啡機GM之資訊。具體而言,顯示有機器類型(例如,A類型)、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體存儲控制位址)位址(例如,11.22.33.44.55)、及機器之序列號(例如,M0001)。可通信機器清單1812中顯示有位於可進行近場無線通信之範圍內但尚未進行配對之咖啡機GM之資訊(咖啡機GM之機器類型與MAC位址)。
當觸按未附加斜線之閃電形圖標1802時,切換為離線模式。
圖80(B)係表示已切換為離線模式之顯示畫面181之圖。模式圖標1803顯示為“離線模式”,閃電形圖標1802附加有斜線。另一方面,電波形圖標1801未附加有斜線。在線模式下,雖為未進行近場無線通信之狀態,但處於連接於網際網路之狀態。離線模式之顯示畫面181中,顯示有登錄機器清單1811,但未顯示有可通信機器清單1812。
當觸按附加有斜線之閃電形圖標1802時,下一次切換為在線模式。
又,專用應用之畫面中,於下部欄180b顯示有4個圖標。最左側之連接圖標1806係於確立與可通信機器清單1812中顯示之咖啡機GM之近場無線通信之配對,或解除與登錄機器清單1811中顯示之咖啡機GM之配對之情形時被操作的圖標。藉由觸按登錄機器清單1811或可通信機器清單1812中之咖啡機GM之顯示而選擇目標咖啡機,並觸按連接圖標1806。顯示畫面181切換為未圖示之連接頁面,於選擇了登錄機器清單1811中顯示之咖啡機GM之情形時,連接頁面中會顯示該咖啡機GM之資訊,並且顯示連接解除圖標。當觸按該連接解除圖標時,與該終端18之配對解除,返回至圖80(A)所示之初次啟動時之頁面。如此解除了配對之咖啡機之後被從登錄機器清單1811刪除。另一方面,於選擇了可通信機器清單1812中顯示之咖啡機GM之情形時,確立與該終端18之配對,於連接頁面顯示作為配對目標之咖啡機GM之資訊。如此確立了配對之咖啡機之後被添加至登錄機器清單1811。
左起第二個現狀圖標1807係執行狀態資訊之獲取之圖標。從登錄機器清單1811中顯示之咖啡機GM中選擇所期望之咖啡機GM,觸按該咖啡機GM(以下,稱為「第1選擇機器」)之顯示。繼而,當於在線模式下觸按現狀圖標1807時,顯示畫面181中會顯示第1選擇機器之狀態頁。
圖80(C)所示之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顯示有狀態頁。又,如上所述,圖80(C)中示出咖啡機系統GMS所包含之A類型之咖啡機GM、B類型之咖啡機GM及雲伺服器19。
圖81係表示藉由於在線模式下觸按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顯示之現狀圖標1807而執行之咖啡機系統GMS中之各種資訊之更換的圖。
該圖81中亦示出咖啡機系統GMS所包含之咖啡機GM、終端18及雲伺服器19。
作為咖啡機系統GMS所處理之資訊,有咖啡機GM之「狀態資訊」、「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及「異常歷程」。
咖啡機GM之「狀態資訊」包含:圖63所示之咖啡機GM之動作狀態(初始化處理中狀態、通常待機狀態、研磨狀態、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待機狀態(清洗中),條件不足狀態、卡豆狀態及異常狀態)之資訊;或咖啡機GM之設定值資訊(例如,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主磨豆機間隔(豆粒度設定值)等資訊);動作模式資訊(通常模式、杯測模式);感測器資訊(例如,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每單位時間之旋轉脈衝數等);操作部之狀態資訊(研磨按鈕150之狀態資訊、反向旋轉按鈕GM52之狀態資訊);各種計數器之計數值資訊(例如,G計數器之計數值等之資訊);各種旗標之狀態資訊(例如,上限閾值達到旗標之狀態資訊、空氣冷卻風扇異常旗標之狀態資訊等);機器設置環境資訊(例如,周圍溫度、周圍濕度等);及告警資訊等。咖啡機GM可根據來自終端18之請求,將該等「狀態資訊」輸出至終端18。
又,咖啡機GM中管理著各種運轉累積值。作為咖啡機GM之「運轉累積值」,可例舉累積通電時間、上磨豆機馬達驅動時間、主磨豆機馬達驅動時間、上磨豆機馬達磨豆時間、主磨豆機馬達磨豆時間、上磨豆機馬達磨豆量、主磨豆機馬達磨豆量、研磨機動作次數、豆殼風扇分離驅動時間、空氣冷卻風扇驅動時間、電源接通次數、主磨豆機刃磨耗度等。咖啡機GM之記憶部11b預先記憶有「運轉累積值」,與「狀態資訊」同樣,咖啡機GM可根據來自終端18之請求,將「運轉累積值」輸出至終端18。
咖啡機GM之「動作歷程」係咖啡機GM中研磨處理每次結束時,咖啡機GM之記憶部11b中記錄之日誌資訊。即,基於藉由圖70所示之步驟Sg340中之判定處理而判定之進行了研磨按鈕150之操作的情況,來記錄動作歷程。於動作歷程之記錄時,與年月日及時刻建立對應附上稱為索引(0~特定數)之管理編號,按索引予以記錄。年月日與時刻可為研磨處理之開始時點,亦可為結束時點。索引之編號越大則為越新之動作歷程。當記錄至特定數時,返回至0而被覆寫。作為「動作歷程」之具體例,例如可例舉上磨豆機馬達驅動時間、主磨豆機馬達驅動時間、豆殼風扇驅動時間、空氣冷卻風扇驅動時間、上磨豆機馬達磨豆時間、主磨豆機馬達磨豆時間、上磨豆機馬達磨豆量、主磨豆機馬達磨豆量、主磨豆機間隔(咖啡粒之粒度),豆殼風扇之設定值、豆殼風扇強度(PWM值)、周圍溫度、周圍濕度、主磨豆機刃之原點調整之有無及主磨豆機刃磨耗度等。
咖啡機GM之「異常歷程」係咖啡機GM之處理部11a每次偵測到異常狀態時,與所偵測到之年月日及時刻建立對應而記錄於咖啡機GM之記憶部11b之日誌資訊。對「異常歷程」亦附上與「動作歷程」不同之索引而記錄。作為異常狀態,可例舉步驟Sg211等之各種異常檢測處理中檢測出之異常狀態(例如,RAM異常或非驅動時之馬達電流值異常等)、步驟Sg352中判定之驅動中之上磨豆機馬達電流值異常之狀態(卡豆異常狀態)、或步驟Sg338a中判定之空氣冷卻風扇異常之狀態等。
再者,與咖啡機GM之狀態或狀況相關之狀態資訊包含「狀態資訊」及「運轉累積值」,歷程資訊包含「動作歷程」及「異常歷程」。又,每個咖啡機GM之個別機器資訊包含狀態資訊及歷程資訊。
於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當指定第1選擇機器並觸按現狀圖標1807時,如圖81所示,終端18藉由近場無線通信而與第1選擇機器(此處為圖80(C)之右上方所示之類型A之咖啡機GM)連接,從第1選擇機器獲取「狀態資訊」、「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及「異常歷程」。首先,終端18對第1選擇機器發送狀態更新請求指令,並接收該指令,第1選擇機器將當前之「狀態資訊」發送至終端18。終端基於從第1選擇機器發送來之「狀態資訊」而更新顯示畫面181之狀態頁之顯示內容。繼而,終端18對第1選擇機器發送運轉累積值請求指令,並接收該指令,第1選擇機器將當前為止之「運轉累積值」發送至終端18。終端18將從第1選擇機器發送來之「運轉累積值」保存於記憶部186(參照圖86(A))。
圖80(C)所示之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閃電形圖標1802未附加有斜線,模式圖標1803顯示為“在線模式”。該顯示畫面181中顯示有表示第1選擇機器之當前之動作狀態之動作狀態顯示1821。該動作狀態顯示1821係基於「狀態資訊」中包含之動作狀態之資訊而顯示。於動作狀態顯示1821之下,顯示有研磨次數顯示1822。該研磨次數顯示1822係基於「運轉累積值」中包含之研磨機動作次數之資訊而顯示。於研磨次數顯示1822之下,顯示有各種參數顯示1823。溫度、濕度係基於「狀態資訊」中包含之機器設置環境資訊而顯示,粒度係基於「狀態資訊」中包含之設定值資訊中之主磨豆機間隔而顯示,豆殼風扇設定值同樣基於設定值資訊中之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而顯示。各種參數顯示1823可於上下方向上滾動,藉由滾動而顯示其他參數。
圖82(A)係表示藉由觸按圖80(C)所示之動作狀態顯示1821之詳情顯示而顯示有異常狀態詳情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
根據該異常狀態詳情頁,可確認陷入異常狀態之原因。該例中可知原因在於產生了RAM異常、驅動中之上磨豆機馬達電流值之異常。
圖82(B)係表示藉由觸按圖80(C)所示之研磨次數顯示1822之下一頁顯示圖標1822a而顯示有動作資訊詳情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
根據該動作資訊詳情頁,可確認該日目前為止之研磨次數、上磨豆機馬達驅動時間、主磨豆機馬達驅動時間、豆殼風扇馬達驅動時間。該等資訊亦基於「運轉累積值」中包含之資訊而顯示,均為該日之累積值。
返回至圖81繼續說明。接收到「運轉累積值」之終端18下一次對第1選擇機器發送動作歷程請求指令,接受該指令後,第1選擇機器將「動作歷程」與動作歷程用索引一起發送至終端18。終端18將發送來之「動作歷程」按機器保存於記憶部186。此時,附上與第1選擇機器相同之動作歷程用索引,並按索引予以保存。動作歷程請求指令成為請求較當前保存之最新之動作歷程用索引更新的索引之「動作歷程」之指令,於第1選擇機器中,僅將符合之索引之動作歷程」發送至終端18。例如,動作歷程請求指令係請求較索引123更新的索引之「動作歷程」之指令,於第1選擇機器之記憶部11b僅記憶有索引123之前之「動作歷程」之情形時,將無符合之索引之「動作歷程」之主旨發送至終端18。另一方面,於第1選擇機器之記憶部11b記憶有索引130之前之「動作歷程」之情形時,將索引124~索引130之「動作歷程」發送至終端18。其結果,終端18僅將第1選擇機器中保存之最新之「動作歷程」與目前為止保存於記憶部186之「動作歷程」的「動作歷程」之差量保存於記憶部186。
接收到「動作歷程」之終端18下一次對第1選擇機器發送異常歷程請求指令,接受該指令後,第1選擇機器將「異常歷程」與異常歷程用之索引一起發送至終端18。終端18將發送來之「異常歷程」按機器保存於記憶部186。此時,附上與第1選擇機器相同之異常歷程用之索引,並按索引予以保存。異常歷程請求指令成為請求較當前保存之最新之異常歷程用之索引更新的索引之「異常歷程」之指令,第1選擇機器僅將符合之索引之「異常歷程」發送至終端18。其結果,終端18僅將第1選擇機器中保存之最新之「異常歷程」與目前為止保存於記憶部186之「異常歷程」的「異常歷程」之差量保存於記憶部186。
當異常歷程之獲取結束後,終端18切斷與第1選擇機器之近場無線通信。
再者,終端18依照「狀態資訊」、「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異常歷程」之順序從第1選擇機器獲取資訊,但不限於該順序。
繼而,終端18經由網際網路與雲伺服器19連接,對雲伺服器19上傳之前與第1選擇機器之近場無線通信中獲取且保存於記憶部186之資訊。即,終端18於未與咖啡機GM進行通信之狀態下對雲伺服器19上傳「運轉累積值」,繼而,僅上傳「動作歷程」之差量,最後僅上傳「異常歷程」之差量。上傳之「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之差量及「異常歷程」之差量按照咖啡機GM而區分,保存於雲伺服器19之記憶部。
本實施方式之咖啡機系統GMS中可包含複數個終端,該等複數個終端可分別與咖啡機GM個別地進行近場無線通信。即,複數個終端可分別於互不相同之時點與咖啡機GM進行近場無線通信。其結果,有時會產生已從其他終端18對雲伺服器19上傳了「動作歷程」或「異常歷程」之類之狀況。終端18與雲伺服器19由於均使用共通之索引進行管理,故可掌握此種狀況,於此情形時,已上傳之「動作歷程」或「異常歷程」不上傳,而僅上傳尚未上傳之所謂之差量之資訊。例如,自身之終端18從第1選擇機器獲取最近之「動作歷程」之資訊即第二資訊、及其前一個「動作歷程」之資訊即第一資訊這兩者,於已從其他終端18對雲伺服器19上傳了第一資訊之情形時,自身之終端18僅對雲伺服器19上傳第二資訊。
又,亦可利用他人之終端18下載從自身之終端上傳至雲伺服器19之「動作歷程」等,下載之「動作歷程」等可於他人之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上進行參照。
當向記憶部之保存完成時,雲伺服器19切斷與終端18網際網路連接。
再者,終端18依照「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之差量、「異常歷程」之差量之順序對雲伺服器19進行上傳,但不限於該順序。
圖80(C)中,以圓圈包圍之數字1表示終端18與作為第1選擇機器之右上方所示之類型A之咖啡機GM的使用近場無線通信之連接,以圓圈包圍之數字2表示經由網際網路之終端18與雲伺服器19之連接。
終端18將圖81所示之從咖啡機GM獲取各種資訊、與將獲取之資訊之一部分上傳至雲伺服器19等一系列之資訊之交接設為一組動作,於存在複數個近場無線通信之配對已確立之咖啡機GM之情形時,針對該等咖啡機GM之每一個反覆執行該組動作。於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顯示有狀態頁期間,持續反覆進行該組動作。即,只要未移動至其他頁面,則反覆進行上述一組動作。即便獲取第1選擇機器以外之咖啡機GM之「狀態資訊」或「運轉累積值」,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亦始終顯示有第1選擇機器之狀態頁。終端18從配對已確立之所有咖啡機GM獲取資訊後,再次從第1選擇機器獲取資訊,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按照新獲取之「狀態資訊」或「運轉累積值」而更新。
圖80(C)所示之終端18繼第1選擇機器之後,開始從與該第1選擇機器不同之右下方所示之類型B之咖啡機GM獲取各種資訊。圖80(C)中,以圓圈包圍之數字3表示終端18與類型B之咖啡機GM之使用近場無線通信之連接,圖80(C)所示之咖啡機系統GMS中,依照圓圈包圍之數字順序而連接。
咖啡機GM僅可與終端18進行一對一之通信。因此,專用應用啟動中,終端18對咖啡機GM反覆發出連接請求,連接並獲取必要之資訊後,立即切斷與咖啡機GM之連接。藉由立即切斷,咖啡機GM可響應來自其他終端之連接請求。再者,亦可為於與某終端18進行一次連接後切斷之情形時,於特定時間內(例如,10秒內)無法進行與該某終端18之重新連接。
又,當未從終端18發送來指令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例如,3分鐘)時,咖啡機GM強制切斷與該終端18之近場無線通信。有時當某一台終端18發生故障時,將不再從該某終端18發送指令。又,該某終端18無需切斷與咖啡機GM之連接。如此一來,其他終端只能等待某終端18與咖啡機GM之連接結束。若可於咖啡機GM側強制地切斷與該某終端18之近場無線通信,則可將成為始終無法與其他終端進行通信之狀態防患於未然。
本實施方式之咖啡機系統GMS中,複數個人(例如,同一店鋪內之工作人員彼此)連接於一台咖啡機GM,將各自之終端上之專用應用內之記錄資訊更新為最新之資訊。藉由如此,複數個人可共有一台咖啡機GM之當前之狀態或歷程資訊。
返回至圖80(A)所示之頁面,從登錄機器清單1811中顯示之咖啡機GM之中選擇與第1選擇機器不同之咖啡機GM,若觸按該咖啡機GM(以下,稱為「第2選擇機器」)之顯示後,再觸按現狀圖標1807,則於顯示畫面181中顯示第2選擇機器之狀態頁。
再者,亦可於顯示畫面181同時顯示第1選擇機器之狀態頁之顯示內容、及第2選擇機器之狀態頁之顯示內容。藉由如此,可將2台咖啡機GM之當前之狀態加以比較。又,亦可為於登錄機器清單1811中可選擇3台以上之複數個咖啡機GM而不限於2台,顯示畫面181上可同時顯示3台以上之咖啡機GM之當前之狀態。
又,即便為離線模式,當觸按現狀圖標1807時,顯示畫面181上仍會顯示第1選擇機器之狀態頁。
圖83係表示離線模式下之顯示有第1選擇機器之狀態頁之顯示畫面181的圖。
於圖83所示之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閃電形圖標1802附加有斜線,模式圖標1803顯示為“離線模式”。離線模式下,無法與咖啡機GM進行近場無線通信,故終端18無法獲取第1選擇機器之「狀態資訊」及「運轉累積值」。因此,動作狀態顯示1821以雙劃線顯示圓形之框顯示1821a,其中無任何顯示。又,研磨次數顯示1822顯示條形符號而非次數,各種參數顯示1823亦顯示條形符號來代替數值。
又,圖83中,對表示利用近場無線通信實現連接的中空之閃電形圖形附上叉記號,表示為未連接之狀態。另一方面,終端18可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15實現與雲伺服器19之連接。
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顯示之下部欄180b中的最右側之歷程圖標1809係於該顯示畫面181上,基於終端18之記憶部186(參照圖86(A))中保存之「動作歷程」及「異常歷程」而顯示歷程資訊之圖標。當觸按該歷程圖標1809時,顯示畫面181上顯示出專用應用上已登錄之咖啡機GM之日誌頁。
圖82(C)所示之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顯示有日誌頁。又,圖82(C)中示出咖啡機系統GMS所包含之A類型之咖啡機GM及雲伺服器19。雲伺服器19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15與終端18連接。於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顯示有日誌頁期間,與咖啡機GM之近場無線通信斷開(未連接)。圖82(C)中,對表示利用近場無線通信實現連接的中空之閃電形圖形附上叉記號,表示未連接之狀態。另一方面,終端18可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15與雲伺服器19連接。
日誌頁中,最上方顯示有登錄機器選擇欄1831,該登錄機器選擇欄1831之下顯示有日誌類別選擇欄1832,進而,該日誌類別選擇欄1832之下顯示有檢索期間輸入欄1833。於終端18之記憶部186,記憶有配對確立過之咖啡機GM之資訊。登錄機器選擇欄1831係下拉選單,該下拉選單中顯示有終端18之記憶部186中記憶之咖啡機GM之序列號之一覽。日誌類別選擇欄1832亦為下拉選單,可選擇「異常歷程」與「研磨歷程」中之任一者。日誌類別選擇欄1832中可選擇之「異常歷程」係記錄於咖啡機GM之記憶部11b中之上述「異常歷程」,如使用圖81所作說明,亦記錄於終端18之記憶部186。日誌類別選擇欄1832中可選擇之「研磨歷程」係對咖啡機GM之記憶部11b中記錄之上述「動作歷程」追加有主磨豆機刃(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之商品號(表示刃之種類及形狀之編號)、下述評估及註解者,記錄於終端18之記憶部186與雲伺服器19之記憶部中。檢索期間輸入欄1833係供輸入欲於日誌頁之下方所準備之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中顯示之歷程期間之欄。
於檢索期間輸入欄1833與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之間,顯示有更新圖標1836。當於登錄機器選擇欄1831及日誌類別選擇欄1832中之選擇結束,且向檢索期間輸入欄1833之輸入完成之狀態下觸按更新圖標1836時,在終端18之記憶部186中已記憶有滿足該等3個欄中指定之條件之歷程資訊之情形時,從終端18之記憶部186中讀出該歷程資訊,以1件1列之方式顯示於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另一方面,於終端18之記憶部186未記憶有滿足該等3個欄中指定之條件之歷程資訊之情形時,經由網際網路與雲伺服器19連接,從該雲伺服器19之記憶部獲取滿足該等3個欄中指定之條件之歷程資訊,將所獲取之歷程資訊保存於終端18之記憶部186,並且以1件1列之方式顯示於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
圖82(C)所示之終端18為在線模式,但即便為離線模式,仍會顯示日誌頁,當觸按更新圖標1836時,以與在線模式相同之方式從終端18之記憶部186讀出歷程資訊,並顯示於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或於未記憶在終端18之記憶部186之情形時,經由網際網路與雲伺服器19連接,從該雲伺服器19之記憶部獲取歷程資訊,將所獲取之歷程資訊保存於終端18之記憶部186並且顯示於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
於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之下,顯示有前進圖標1836a與返回圖標1836b。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中,越早之歷程資訊顯示於越上方。當觸按一次前進圖標1836a時,最上方一列之歷程資訊消失,新的歷程資訊繼目前為止顯示於最下方一列之歷程資訊之後新顯示於最下方一列。又,當觸按一次返回圖標1836b時,最下方一列之歷程資訊消失,較目前為止顯示於最上方一列之歷程資訊早一步之歷程資訊新顯示於最上方一列。
於圖82(C)之日誌頁中選擇「異常歷程」,在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逐列顯示有產生異常之年月日、時刻及異常類別,作為「異常歷程」之歷程資訊。藉由觸按顯示於各列之右端之下一頁顯示圖標1835a,而顯示出未圖示之異常歷程詳情頁,從而可獲得更詳細之資訊。
圖84(A)係表示顯示有選擇「研磨歷程」後之日誌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
於圖84(A)中之日誌頁之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逐列顯示有已進行研磨之年月日與時刻、豆殼風扇之設定值、主磨豆機間隔(咖啡粒之粒度)、及主磨豆機之固定刃及旋轉刃之商品號,作為「研磨歷程」之歷程資訊。又,於其右側設置有評估欄1835b。就圖84(A)中之日誌頁之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之最下方一列之研磨歷程而言,主磨豆機之固定刃及旋轉刃之商品號顯示為條形符號而非編號,為未輸入之狀態。又,評估欄1835b為空欄,尚未進行評估。
藉由觸按顯示於各列之右端之下一頁顯示圖標1835a,而顯示研磨歷程詳情頁。
圖84(B)係表示顯示有研磨歷程詳情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
圖84(B)所示之研磨歷程詳情頁係藉由觸按圖84(A)所示之日誌頁之歷程一覽顯示部1835之最下方一列之下一頁顯示圖標1835a而顯示之頁面。
於研磨歷程詳情頁,除顯示有已進行研磨之年月日與時刻、豆殼風扇之設定值、主磨豆機間隔及主磨豆機之固定刃及旋轉刃之商品號(主磨豆機刃)以外,亦顯示有周圍溫度、周圍濕度、主磨豆機馬達驅動時間。又,與評估一起還顯示有註解。
於該研磨歷程詳情頁中,可輸入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評估及註解。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之輸入欄1837為下拉選單。於專用應用上預先登錄有複數種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
評估之輸入欄1838亦為下拉選單。
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評估或註解之輸入需要權限。於咖啡機GM之記憶部11b記錄有「動作歷程」時,權限應當賦予進行該「動作歷程」中包含之研磨者。例如,亦可賦予密碼作為權限。密碼亦可為索引之編號。於使用圖81加以說明藉由終端18獲取「動作歷程」時,終端18之操作者可掌握密碼。於該研磨歷程詳情頁上進行輸入者被要求密碼。進行輸入者回答出在動作歷程獲取時掌握之密碼後,進行輸入。僅於密碼一致之情形時,下拉選單中之下拉有效。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之輸入係藉由從下拉選單選擇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而進行。評估之輸入係藉由從下拉選單選擇圓圈記號或叉記號之任一者而進行。此處之評估係與研磨相關之評估(例如,關於咖啡粒之評估或關於咖啡機GM(粉碎裝置5)之評估)。於圖84(B)所示之研磨歷程詳情頁中選擇圓圈記號。註解之輸入係藉由於註解輸入欄1839輸入與研磨相關之註解而進行。僅於密碼一致之情形時,認可對註解輸入欄1839之輸入。該例中,輸入針對從研磨之咖啡粒中萃取之咖啡飲料之口感之感想,但有時亦輸入關於咖啡機GM之粉碎裝置5之操作性的註解等。
就僅包含A類型之咖啡機GM作為咖啡機GM之咖啡機系統GMS而言,於A類型之咖啡機GM中為了降低成本而未搭載輸入器件,研磨歷程詳情頁中輸入之事項僅可於研磨歷程詳情頁中輸入。於研磨歷程詳情頁中輸入之資訊係藉由觸按該頁面之右下方所準備之上傳圖標1830,而經由網際網路上傳至雲伺服器19。於雲伺服器19中,將上傳之資訊追加並保存於對應之「動作歷程」之索引之保存區域。其結果,亦可利用他人之終端18下載從自身之終端上傳至雲伺服器19之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評估或註解等資訊,下載之該等資訊可於他人之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上進行參照。
再者,下拉選單之輸入欄可為直接輸入之輸入欄,相反,直接輸入之輸入欄亦可為下拉選單之輸入欄。
本實施方式之咖啡機系統GMS中,例如即便位於遠離設置有咖啡機GM之店鋪之場所之情形時,終端18之持有者可經由網際網路與雲伺服器19連接,並參照雲伺服器19中保存之研磨歷程。
繼而,對從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顯示之下部欄180b之右起第二個設定圖標1808進行說明。
專用應用具備通知功能。設定圖標1808係於對該通知功能進行設定時使用之圖標。當觸按設定圖標1808時,於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顯示有未圖示之通知設定頁面。於通知設定頁面中,可選擇是否允許各通知。
圖85(A)係針對每個通知,將通知時點與通知內容彙總之表。
各通知係基於從咖啡機GM獲取之「狀態資訊」、「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及「異常歷程」之判定處理之結果通知,或者根據該判定處理之結果進行導引或喚起注意。
「本體清潔」通知係終端18之處理部185(參照圖86(A))對所獲取之「運轉累積值」中包含之研磨機動作次數進行判定所得之結果。每當研磨機動作次數達到特定次數(例如,每10次),便於專用應用上發出「請清潔本體」等通知。再者,亦可為能於未圖示之通知設定頁面設定上述特定次數。
「登入」通知係於存在如使用圖81加以說明之從終端18向咖啡機GM之藉由近場無線通信之連接之情形時,在專用應用上發出「A已連接至○○○○○」等通知。○○○○○係各咖啡機GM所附有之序列號。
「異常」通知係基於所獲取之「異常歷程」中包含之咖啡機GM之異常狀態的通知。該「異常」通知係於專用應用上發出「產生○○異常」等通知。
「卡豆」通知係基於所獲取之「異常歷程」中包含之作為感測器資訊之一的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終端18之處理部185判定為異常值之情形時的通知。於此情形時,在專用應用上發出「產生卡豆」等通知。
「主磨豆機間隔」通知係基於所獲取之最近之「動作歷程」中包含之主磨豆機間隔之值、及其前一個「動作歷程」中包含之主磨豆機間隔之值,終端18之處理部185判定為主磨豆機間隔變更之情形時的通知。例如,於專用應用上發出「主磨豆機間隔之設定已變更 2-2→3-4」等通知。“2-2”係變更前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之刻度之記載,“3-4”係變更後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之刻度之記載。例如,“3-4”之顯示意指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對準第3個大刻度與第4個大刻度之間之第4個小刻度。
「豆殼風扇設定值」通知係基於所獲取之最近之「動作歷程」中包含之豆殼風扇之設定值、及其前一個「動作歷程」中包含之豆殼風扇之設定值,終端18之處理部185判定為豆殼風扇之設定值已變更之情形時之通知。例如,於專用應用上發出「豆殼風扇之設定值已變更 1→3」等通知。“1→3”之顯示意指設定值從1變更為3。
再者,於「主磨豆機間隔」通知或「豆殼風扇之設定值」通知等通知中,可存在將「狀態資訊」中包含之當前之資訊與「動作歷程」中包含之過去之資訊加以比較而進行判定之情形。
「刃更換」通知係當於圖84(B)所示之研磨歷程詳情頁中輸入有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時,基於所獲取之「動作歷程」中包含之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終端18之處理部185判定主磨豆機刃(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已變更之情形時的通知。於此情形時,在專用應用上發出「刃已更換 請進行原點調整」等通知。
「原點調整」通知係基於所獲取之「動作歷程」中包含之主磨豆機刃之原點調整之有無的歷程,終端18之處理部185判定已進行原點調整之情形時的通知。於此情形時,在專用應用上發出「已進行原點調整」等通知。
「刃更新」通知係基於所獲取之「運轉累積值」中包含之主磨豆機馬達磨豆時間,終端18之處理部185判定主磨豆機刃(固定刃57b與旋轉刃58b)需要更換之情形時的通知。例如,於主磨豆機馬達磨豆時間超過1000小時之情形時,判定刃需要更換。於此情形時,在專用應用上發出「到更換刃之時間了 麻煩您聯繫維護支持」等通知。再者,主磨豆機馬達磨豆時間係由咖啡機GM之處理部11a根據包含空轉時之時間與磨豆時之時間之主磨豆機馬達驅動時間,基於空轉時之主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與磨豆時之主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之差異算出之值。
「檢修(Overhaul)」通知係基於所獲取之「運轉累積值」中包含之累積通電時間,終端18之處理部185判定需要機器整體之保養之情形時的通知。於此情形時,在專用應用上發出「需要保養 麻煩您聯繫維護支持」等通知。例如,於累積通電時間超過36000小時之情形時,判定需要機器整體之保養。
「豆殼風扇馬達更換」通知係基於所獲取之「運轉累積值」中包含之豆殼風扇分離驅動時間,終端18之處理部185判定豆殼風扇馬達需要更換之情形時的通知。於此情形時,在專用應用上發出「到更換豆殼風扇馬達之時間了 麻煩您聯繫維護支持」等通知。再者,亦可將使用圖62加以說明之豆殼風扇馬達之PWM值之修正值預先保存為「動作歷程」,於終端18之處理部185根據該修正值判定修正已執行至極限之情形時,發出通知。
當發出以上所說明之各種通知時,顯示於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所顯示之上部欄180a的右端且形似鈴鐺之通知圖標1804上,顯示有表示收到通知之標記1804a。當觸按顯示有該標記1804a之通知圖標1804時,於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顯示出通知頁。
圖85(B)係表示顯示有通知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
於圖85(B)所示之通知頁,顯示有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於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之左端顯示有類別圖標。於最上方一列,顯示有警告圖標1841a,且與檢測出產生異常之年月日及時刻一起顯示有「產生卡豆異常」之通知作為「異常」通知。再者,所謂卡豆異常之狀態,係指轉變為於圖78所示之步驟Sg529中檢測出反向旋轉再試計數器成為特定值之情形的異常狀態。
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之上起第二列顯示有注意圖標1841b,「卡豆」通知與檢測出卡豆之年月日及時刻一起顯示。再者,卡豆如上所述可能會藉由上磨豆機馬達之反向旋轉而解除,於未解除之情形時成為上述之卡豆異常之狀態。
於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之上起第三列亦顯示有注意圖標1841b,且顯示有「豆殼風扇設定值」通知。
於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之下兩列顯示有導引圖標1841c,均顯示有「登入」通知。
又,於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之右上方,顯示有可將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中顯示之通知總括刪除之總括刪除圖標1842。再者,亦可將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中顯示之通知個別地刪除。
以上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例如,咖啡機系統GMS],其特徵在於包含: 咖啡機[例如,咖啡機GM],其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例如,粉碎裝置5];及 終端[例如,終端18],其具有顯示部[例如,顯示畫面181]且可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且 上述咖啡機預先記憶有表示上述研磨機之狀態之狀態資訊[例如,包含「狀態資訊」與「運轉累積值」之資訊], 上述終端從上述咖啡機獲取表示第一時點之該咖啡機之狀態之第一狀態資訊,並於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該第一狀態資訊之第一顯示[例如,圖80(C)所示之狀態頁], 上述終端可從上述咖啡機獲取表示上述第一時點之後之第二時點之該咖啡機之狀態的第二狀態資訊,當獲取該第二狀態資訊時,將上述顯示部之顯示從上述第一顯示更新為基於該第二狀態資訊之第二顯示。』。
根據該咖啡機系統,可於上述終端之顯示部掌握上述第一時點與上述第二時點等不同時點之上述咖啡機之狀態。
圖86(A)係表示終端18之構成之圖。
該圖86(A)所示之處理部185例如包含CPU,統括地控制終端18。本實施方式之終端18之動作係例如藉由處理部185將記憶部186中記憶之程式載入記憶體187並執行而實現。記憶體187亦被用作處理部185之CPU之工作記憶體。記憶部186記憶用以使終端18動作之基本之控制程式即作業系統(OS)186a、包含專用應用之各種應用程式186b、資料或參數等。又,記憶部186中構建有各種資料庫186c。例如可例舉:附上索引而記錄之「動作歷程」之資料庫、或附上與動作歷程之索引不同之索引而記錄之「異常歷程」之資料庫等。
通信介面(I/F)188係相應於近場無線通信或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之媒體而構成。觸控面板之顯示畫面181包含顯示部181a及操作部181b。
圖86(A)所示之各部185~188經由匯流排189而相互連接。
圖86(B)係表示圖86(A)所示之記憶部186中安裝之咖啡機系統GMS專用之應用程式(專用應用)之概要的模式圖。
該專用應用1861包含獲取部1861a、判定部1861b、顯示控制部1861c、上傳部1861d及下載部1861e。
圖86(A)所示之終端18中,安裝有該圖86(B)所示之 「一種咖啡機系統用程式,其特徵在於,其係可與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粉碎裝置5)之咖啡機GM進行通信且安裝於具有顯示部181之終端18的咖啡機系統用程式(圖86(B)所示之專用應用), 於上述終端構建: 獲取部1861a,其從上述咖啡機獲取表示第一時點之該咖啡機之狀態的第一狀態資訊;及 顯示控制部1861c,其使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上述第一狀態資訊之第一顯示;且 上述獲取部1861a可從上述咖啡機獲取表示上述第一時點之後之第二時點之該咖啡機之狀態的第二狀態資訊, 當上述獲取部獲取上述第二狀態資訊時,上述顯示控制部1861c將上述顯示部之顯示從上述第一顯示更新為基於該第二狀態資訊之第二顯示。」。
圖86(C)係表示圖86(A)所示之終端18執行之狀態資訊顯示方法之流程的流程圖。
於圖86(A)所示之終端18中,執行該圖86(C)所示之 「一種狀態資訊顯示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使顯示部顯示基於狀態資訊之狀態資訊顯示,該狀態資訊表示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粉碎裝置5)之咖啡機GM中的該研磨機之狀態,且該狀態資訊顯示方法包括: 第一獲取步驟St10,其係從上述咖啡機獲取表示第一時點之該咖啡機之狀態的第一狀態資訊; 顯示步驟St11,其係使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上述第一獲取步驟中獲取之上述第一狀態資訊的第一顯示; 第二獲取步驟St12,其係從上述咖啡機獲取表示上述第一時點之後之第二時點之該咖啡機之狀態的第二狀態資訊;及 更新步驟St13,其將上述顯示部中顯示之上述第一顯示更新為基於上述第二獲取步驟中獲取之上述第二狀態資訊的第二顯示。」。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包含複數個上述咖啡機, 上述終端可於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複數個上述咖啡機[例如,第1選擇機器與第2選擇機器]之每一者之上述狀態資訊的顯示。』。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終端可於使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複數個上述咖啡機中之一咖啡機[例如,圖80(C)之右上方所示之類型A之咖啡機GM]之上述狀態資訊的顯示之狀態下,從複數個該咖啡機中之另一咖啡機[例如,圖80(C)之右下方所示之類型B之咖啡機GM]獲取該另一咖啡機之狀態資訊。』。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終端可於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複數個上述咖啡機中被選擇之一個或複數個咖啡機[例如,第1選擇機器與第2選擇機器]之狀態資訊的顯示。』。
又,亦可為圖86(B)所示之上述顯示控制部1861c可使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複數個上述咖啡機之每一者之上述狀態資訊的顯示。
又,亦可為圖86(B)所示之上述獲取部1861a可於上述顯示部顯示有基於複數個上述咖啡機中之一咖啡機之上述狀態資訊的顯示之狀態下,從複數個該咖啡機中之另一咖啡機獲取該另一咖啡機之狀態資訊。
又,亦可為圖86(B)所示之上述顯示控制部1861c可使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複數個上述咖啡機中被選擇之一個或複數個咖啡機之狀態資訊的顯示。
又,圖86(C)所示之上述顯示步驟St11亦可為如下步驟,即,可使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複數個上述咖啡機之每一者之上述狀態資訊的顯示。
又,圖86(C)所示之上述顯示步驟St11亦可為如下步驟,即,可使上述顯示部顯示基於複數個上述咖啡機中被選擇之一個或複數個咖啡機之狀態資訊的顯示。
以上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例如,咖啡機系統GMS],其特徵在於包含: 咖啡機[例如,咖啡機GM],其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例如,粉碎裝置5];及 終端[例如,終端18],其具有顯示部[例如,顯示畫面181]且可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且 上述咖啡機預先記憶有與該咖啡機相關之個別機器資訊, 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係如下資訊,即,包含表示上述研磨機之狀態之狀態資訊[例如,包含「狀態資訊」與「運轉累積值」之資訊]及該研磨機之歷程資訊[例如,包含「動作歷程」與「異常歷程」之資訊], 上述終端從上述咖啡機獲取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並基於所獲取之該個別機器資訊而進行判定處理[例如,用於「本體清潔」通知之研磨次數的判定處理;用於「異常」通知之「狀態資訊」中之咖啡機GM之動作狀態是否包含異常狀態的判定處理;用於「卡豆」通知之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是否為異常值之判定處理;用於「主磨豆機間隔」通知之主磨豆機間隔是否變更之判定處理;用於「豆殼風扇設定值」通知之豆殼風扇之設定值是否變更之判定處理;用於「刃更換」通知之主磨豆機刃是否變更之判定處理;用於「檢修」通知之累積通電時間是否超過特定時間之判定處理;用於「豆殼風扇馬達之更換」通知之豆殼風扇分離驅動時間是否超過特定時間之判定處理等], 上述終端於上述顯示部顯示上述判定處理之結果[例如,圖85(B)所示之通知頁中之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
根據該咖啡機系統,上述終端進行上述判定處理,且於上述顯示部顯示該判定處理之結果,故可有效利用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個別機器資訊。
作為上述判定處理,例如可為上述咖啡機是否需要維護之判定處理,亦可為該咖啡機是否陷入異常狀態(產生故障或產生錯誤之狀態)之判定處理,還可為上述咖啡機之設定是否變更之判定處理。
又,圖86(A)所示之終端18中,安裝有圖86(B)所示之 「一種咖啡機系統用程式,其特徵在於,其係可與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粉碎裝置5)之咖啡機GM進行通信且安裝於具有顯示部181之終端18的咖啡機系統用程式(圖86(B)所示之專用應用),且 於上述終端構建: 獲取部1861a,其從上述咖啡機獲取包含表示上述研磨機之狀態之狀態資訊及該研磨機之歷程資訊的個別機器資訊; 判定部1861b,其基於上述獲取部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而進行判定處理;及 顯示控制部1861c,其使上述顯示部顯示上述判定處理之結果。」。
圖87(A)係表示圖86(A)所示之終端18執行之資訊處理方法之流程的流程圖。
於圖86(A)所示之終端18中,執行該圖87(A)所示之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基於與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粉碎裝置5)之咖啡機GM相關之個別機器資訊而執行,且 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係包含表示上述研磨機之狀態之狀態資訊及該研磨機之歷程資訊的資訊,且上述資訊處理方法包括: 獲取步驟St20,其係從上述咖啡機獲取上述個別機器資訊; 判定步驟St21,其係基於上述獲取步驟中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而進行判定處理;及 顯示步驟St22,其使上述顯示部顯示上述判定處理之結果。」。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終端有時基於所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而進行複數種判定處理,上述顯示部可顯示該複數種判定處理之結果[例如,圖85(B)所示之通知頁中之通知一覽顯示部1841]。』。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終端可獲取第一時點[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之前一個「動作歷程」之時點]之上述研磨機之第一歷程資訊[例如,前一個「動作歷程」],且可獲取該第一時點之後之第二時點[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之時點]之該研磨機之第二歷程資訊[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基於該第一歷程資訊與該第二歷程資訊而進行判定處理[例如,用於「主磨豆機間隔」通知之判定處理、用於「豆殼風扇之設定值」通知之判定處理]。』。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包含可從上述終端接入之雲伺服器[例如,雲伺服器19], 上述終端可將從上述咖啡機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例如,「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之差量、「異常歷程」之差量]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 上述雲伺服器預先記憶有從上述終端上傳之資訊。』。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包含可從上述終端接入之雲伺服器[例如,雲伺服器19], 上述終端可將從上述咖啡機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例如,「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之差量、「異常歷程」之差量]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 上述雲伺服器上述雲伺服器預先記憶有從上述終端上傳之資訊, 即便已獲取上述第一歷程資訊[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之前一個「動作歷程」]與上述第二歷程資訊[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這兩者時,於上述雲伺服器已記憶有該第一歷程資訊之情形[例如,藉由其他終端而上傳之情形]時,上述終端亦會對該雲伺服器上傳該第二歷程資訊[例如,所謂之差量之資訊],而不上傳該第一歷程資訊。』。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終端當不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時,將從上述咖啡機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例如,參照圖81]。』。
又,亦可為圖86(B)所示之判定部1861b有時基於所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而進行複數種判定處理, 圖86(B)所示之上述顯示控制部1861c可使上述顯示部顯示該複數種判定處理之結果。
又,亦可為圖86(B)所示之上述獲取部1861a能獲取第一時點之上述研磨機之第一歷程資訊,且能獲取該第一時點之後之第二時點之該研磨機之第二歷程資訊, 圖86(B)所示之上述判定部1861b基於上述第一歷程資訊與上述第二歷程資訊而進行判定處理。
又,亦可為如下咖啡機系統用程式,其特徵在於,於上述終端構建上傳部,該上傳部可將上述獲取部所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上傳至雲伺服器。
又,上述上傳部亦可為,即便上述獲取部已獲取上述第一歷程資訊與上述第二歷程資訊這兩者時,於上述雲伺服器已記憶有該第一歷程資訊之情形時,亦會對該雲伺服器上傳該第二歷程資訊,而不上傳該第一歷程資訊。
又,上述上傳部亦可為,當不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時,將上述獲取部所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
又,亦可為如下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上傳步驟,該上傳步驟係將圖87(A)所示之上述獲取步驟St20中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上傳至雲伺服器。
又,上述上傳步驟可為於上述判定步驟St21之前執行之步驟,亦可為於該判定步驟St21之後執行之步驟,亦可為於上述顯示步驟St22之前執行之步驟,還可為於該顯示步驟St22之後執行之步驟。
又,上述上傳步驟亦可為,即便已獲取上述第一歷程資訊與上述第二歷程資訊這兩者時,於上述雲伺服器已記憶有該第一歷程資訊之情形時,亦會對該雲伺服器上傳該第二歷程資訊,而不上傳該第一歷程資訊。
又,上述上傳步驟亦可為如下步驟,當不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時,將上述獲取步驟St20中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
以上記載中,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例如,咖啡機系統GMS],其特徵在於包含: 咖啡機[例如,咖啡機GM],其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例如,粉碎裝置5];及 複數個終端[例如,終端18],其等分別具有顯示部[例如,顯示畫面181]且可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及 雲伺服器[例如,雲伺服器19],其可從上述複數個終端接入;且 上述複數個終端中之一終端從上述咖啡機獲取與該咖啡機相關之個別機器資訊,並將所獲取之該個別機器資訊顯示於上述顯示部, 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係包含表示上述研磨機之狀態之狀態資訊[例如,包含「狀態資訊」與「運轉累積值」之資訊]及該研磨機之歷程資訊[例如,包含「動作歷程」與「異常歷程」之資訊]之資訊, 上述一終端可將從上述咖啡機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 上述雲伺服器預先記憶有從上述一終端上傳之資訊[例如,「運轉累積值」、「動作歷程」之差量、「異常歷程」之差量], 上述複數個終端中與上述一終端[例如,自身之終端]不同之另一終端[例如,他人之終端]可下載上述雲伺服器中記憶之從該一終端上傳之資訊,使從該雲伺服器下載之資訊顯示於該另一終端之上述顯示部[例如,圖84(B)所示之研磨歷程詳情頁]。』。
根據該咖啡機系統,上述一終端與上述另一終端可經由上述雲伺服器而共有相同之資訊,故可於複數個終端分別有效利用與咖啡機相關之資訊。
又,圖86(A)所示之終端18中,安裝有圖86(B)所示之 「一種咖啡機系統用程式,其特徵在於,其係可與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粉碎裝置5)之咖啡機GM進行通信且安裝於具有顯示部181之終端18的咖啡機系統用程式(圖86(B)所示之專用應用),且 於上述終端構建: 獲取部1861a,其可從上述咖啡機獲取包含表示上述研磨機之狀態之狀態資訊及該研磨機之歷程資訊的個別機器資訊; 上傳部1861d,其將上述獲取部所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上傳至雲伺服器; 下載部1861e,其下載上述雲伺服器中記憶之從另一終端上傳的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資訊;及 顯示控制部1861c,其使上述顯示部顯示上述下載部下載之從上述另一終端上傳的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資訊。」。
再者,從上述另一終端上傳之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資訊亦可為該終端先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該另一終端暫時下載後重新上傳至該雲伺服器的資訊。
又,亦可為構建輸入部,該輸入部對上述下載部下載之從上述另一終端上傳的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下載資訊輸入附加資訊, 上述上傳部將對上述下載資訊中附加有上述附加資訊之資訊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
圖87(B)係表示圖86(A)所示之終端18執行之資訊顯示方法之流程的流程圖。
於圖86(A)所示之終端18中,執行該圖87(B)所示之 「一種資訊顯示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使顯示部顯示與具備磨碎咖啡豆之研磨機(粉碎裝置5)之咖啡機GM相關的個別機器資訊者,且 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係包含表示上述研磨機之狀態之狀態資訊及該研磨機之歷程資訊的資訊,且上述資訊顯示方法包括: 獲取步驟St30,其係從上述咖啡機獲取上述個別機器資訊; 上傳步驟St31,其係將上述獲取步驟中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的資訊上傳至雲伺服器; 下載步驟St32,其係下載上述雲伺服器中記憶之從另一終端上傳的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資訊;及 顯示步驟St33,其係使上述顯示部顯示上述下載部下載之從上述另一終端上傳的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資訊。」。
再者,從上述另一終端上傳之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資訊亦可為該終端先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該另一終端暫時下載並重新上傳至該雲伺服器的資訊。
又,上述資訊顯示方法亦可包括:輸入步驟St34,其係對上述下載步驟中下載之從上述另一終端上傳的與上述咖啡機相關之下載資訊輸入附加資訊;及 第2上傳步驟St35,其係將上述下載資訊中附加有上述附加資訊之資訊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複數個終端可分別與上述咖啡機個別地進行通信,可從該咖啡機獲取第一時點[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之前一個「動作歷程」之時點]之上述研磨機之第一歷程資訊[例如,前一個「動作歷程」],且可獲取該第一時點之後之第二時點[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之時點]之該研磨機之第二歷程資訊[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複數個終端分別於互不相同之時點與上述咖啡機進行通信。』。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複數個終端之各者即便已獲取上述第一歷程資訊[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之前一個「動作歷程」]與上述第二歷程資訊[例如,最近之「動作歷程」]這兩者時,於上述雲伺服器已記憶有該第一歷程資訊之情形[例如,藉由其他終端而上傳之情形]時,對該雲伺服器上傳該第二歷程資訊[例如,所謂之差量之資訊],而不上傳該第一歷程資訊, 上述雲伺服器預先記憶有已上傳之上述第二歷程資訊, 上述複數個終端中與將上述第二歷程資訊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之終端不同之終端可下載該雲伺服器中記憶之該第二歷程資訊。』。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咖啡機於與上述一終端之連接中[例如,藉由近場無線通信之連接中],在特定時間[例如,3分鐘]內無來自該一終端之通信之情形時,切斷與該一終端之連接。』。
藉由如此,可將因上述一終端之故障而導致始終無法與上述另一終端進行通信之狀態防患於未然。
又,亦對如下內容進行了說明,即, 『一種咖啡機系統,其特徵在於, 上述一終端可將從上述咖啡機獲取之上述個別機器資訊中至少包含上述歷程資訊之研磨相關資訊上傳至上述雲伺服器, 上述研磨相關資訊係包含從上述一終端輸入之附加資訊[例如,於圖84(B)所示之研磨歷程詳情頁輸入之主磨豆機刃之商品號、評估或註解]之資訊[例如,包含「動作歷程」、「異常歷程」及研磨歷程詳情頁中之輸入資訊之資訊], 上述雲伺服器預先記憶有從上述一終端上傳之上述研磨相關資訊, 上述複數個終端中與上述一終端不同之另一終端可下載上述雲伺服器中記憶之從該一終端上傳之上述研磨相關資訊,使從該雲伺服器下載之該研磨相關資訊顯示於該另一終端之上述顯示部。』。
又,亦可為圖86(B)所示之上述獲取部1861a可從上述咖啡機獲取第一時點之上述研磨機之第一歷程資訊,且可獲取該第一時點之後之第二時點之該研磨機之第二歷程資訊。
又,亦可為圖86(B)所示之上述上傳部1861d即便當上述獲取部1861a已獲取上述第一歷程資訊與上述第二歷程資訊兩者時,於上述雲伺服器已記憶有該第一歷程資訊之情形時,亦對該雲伺服器上傳該第二歷程資訊而不上傳該第一歷程資訊。
又,圖87(B)所示之上述獲取步驟St30亦可為如下步驟,即,從上述咖啡機獲取第一時點之上述研磨機之第一歷程資訊,並獲取該第一時點之後之第二時點之該研磨機之第二歷程資訊。
又,圖87(B)所示之上述上傳步驟St31亦可為如下步驟:即便已於上述獲取步驟St30中獲取了上述第一歷程資訊與上述第二歷程資訊這兩者時,於上述雲伺服器已記憶有該第一歷程資訊之情形時,對該雲伺服器上傳該第二歷程資訊,而不上傳該第一歷程資訊。
以上所說明之咖啡機系統GMS除包含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以外,還可包含第1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還可包含圖1等所示之飲料製造裝置1。
本發明不限於以上所示之若干個態樣及示例,該等內容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相互組合,又,亦可根據目的等而局部變更。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各術語僅用於說明本發明,毋庸贅述,本發明不限於上述術語之嚴格含義,亦可包含其同等物。例如「裝置」、「部」等表達有時可改稱為「單元」、「模組」等。
1:飲料製造裝置 2:豆處理裝置 3:萃取裝置 4:貯存裝置 5:粉碎裝置 5A:第1研磨機 5AM:上磨豆機 5B:第2研磨機 5BM:主磨豆機 5C:排出管 5':粉碎裝置 6:分離裝置 6A:抽吸單元 6B:形成單元 6C:導引通路 6ibs:底面 6io:開口 6ioe:下緣 6ios:外周面 6iw:周壁 6obs:底面 6ois:內周面 6ub:頂板 6uo:上端開口 7:流體供給單元 8A:上部單元 8B:中部單元 8C:下部單元 9:萃取容器 10:切換單元 10a:切換閥 10b:馬達 10c:加注部 11:控制裝置 11a:處理部 11b:記憶部 11c:I/F部 12:資訊顯示裝置 12a:移動機構 13:感測器群 14:致動器群 15:通信網路 16:伺服器 17:移動終端 18:終端 19:雲伺服器 40:罐體 40a:本體 40b:手持部 41:輸送器 42:集合搬送部 42a:導引部 45:出口部 50a:投放口 50b:投放口 51a:排出口 51b:排出口 52a:馬達 52b:馬達 52b':小齒輪 53a:本體部 53b:本體部 54a:旋轉軸 54b:旋轉軸 55a:齒輪 55b:皮帶輪 55b':齒輪 56a:抑制板 57a:固定刃 57b:固定刃 57c:感測器 58a:旋轉刃 58ag:導引路徑 58as:旋轉軸 58a1~58a4:刃 58b:旋轉刃 59:旋轉底座 59b:皮帶 60:抽吸單元 60A:豆殼風扇單元 60A1:豆殼風扇 60A2:豆殼風扇馬達 60B:回收容器 60Bo:外側盒 60Bi:內側盒 60C:殼體 60D:風量撥盤 61:上部 61a:外周壁 61b:排氣筒 61c:連接部 61d:散熱片 62:下部 63:管部 63a:連通路 64:分離室形成部 65:筒狀部 65a:開口部 65b:開口部 66:排出口 67:湍流促進部 67a:湍流促進要素 67b:倒角 70:壓縮機 71:備貯箱(儲蓄器) 71a:止回閥 71b:壓力感測器 72:水槽 72a:加熱器 72b:溫度感測器 72c:水位感測器 72d:電磁閥 72e:調壓閥 72f:電磁閥 72g:壓力感測器 72h:電磁閥 72i:電磁閥 72j:止回閥 73a:調壓閥 73b:電磁閥 73c:電磁閥 73d:壓力感測器 81A:操作單元 81B:支持單元 81B':單元本體 81C:操作單元 90:容器本體 90a:開口 90b:頸部 90c:凸緣部 90d:肩部 90e:主體部 90f:底部 91:蓋單元 100殼體 101:本體部 101a:凹部 102:罩蓋部 102a:鉸鏈 102b:卡合部 103:咖啡豆投放口 103a:開閉擋板 110:杯子載置部 121:接收表格 122:磨碎方法指示欄 123:咖啡豆量欄 124:研磨開始按鈕 125:食譜登錄按鈕 150:研磨按鈕 151:按鈕LED 170:標題輸入欄 172:輸入表格 173a:細→粗磨碎按鈕 173b:粗→細磨碎按鈕 174:曲線圖區域 175:發送按鈕 176:食譜登錄按鈕 180a:上部欄 180b:下部欄 181:顯示畫面 181a:顯示部 181b:操作部 185:處理部 186:記憶部 186a:作業系統(OS) 186b:各種應用程式 186c:資料庫 187:記憶體 188:通信介面(I/F) 189:匯流排 401:罐體收納單元 401c:蓋 401k:卡止爪 402:料斗單元 402c:蓋 403:漏斗單元 404:計量單元 404k:卡止爪 404t:突起部 451:帶狀構件 452:旋動軸 452L,452R:旋動軸 453:蓋構件 453L,453R:蓋構件 460:遮蓋構件 461:遮蓋板 501:上磨豆機上部盒 502:馬達基座 502a:齒輪 503:粒度調整機構 503a:馬達 503b:小齒輪 503c1:第1齒輪 503c2:第2齒輪 505a:基座部 571:貫通孔 574:第1平滑部 575:第2平滑部 576:第3平滑部 579:安裝孔 580:刃 581:貫通孔 582:研碎部 583:傾斜面 584:第1平滑部 585:第2平滑部 586:第3平滑部 587:第4平滑部 589:安裝孔 591:螺栓承收孔 592:嵌合孔 593:葉片 600:機械開關單元 610:第1機械開關 611,621:偵測球 612,622:磁鐵構件 613,623:偵測片 620:第2機械開關 630a:通路部 630b:通路部 640:鎖定桿 641:齒輪鎖定部 661:連結管道 661a:空氣吸入口 691:蝸輪 691c:連接部 691g:齒輪部 691j:連結口 692:蝸形齒輪 693:支座部 693s:螺紋槽 694:框架構件 695: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 696:微調整用旋鈕撥盤 697:連結撥盤 697g:連結齒輪 698:桿構件 800:支持構件 800a:連通部 801:保持構件 801a:連通孔 802:升降軸 802a:螺桿 803:探針 803a:螺桿 804a:馬達 804b:螺帽 805a:馬達 805b:螺帽 810:支持構件 810a:連通部 811:保持構件 811a:連通孔 812:升降軸 812a:螺桿 813:探針 813a:螺桿 814a:馬達 814b:螺帽 815a:馬達 815b:螺帽 820:臂構件 820a:保持構件 820b:軸構件 821:鎖定機構 821a:抓持構件 822:馬達 823:馬達 824:馬達 825:軸 900:本體構件 901:底構件 901c:凸部 902:密封構件 903,913:閥 908:密封構件 911:基座構件 911c:凸邊部 911d:凸部 918a:密封構件 919:密封構件 1231:咖啡豆種類欄 1232:咖啡豆量欄 1311:第1擊打面 1312:第2擊打面 1500:資料 1501:食譜ID 1502:設計者資訊 1503:製造次數資訊 1504:咖啡豆資訊 1505:產地資訊 1506:烘焙度資訊 1507:咖啡豆量 1508:咖啡豆磨碎粒度 1509:蒸煮熱水量 1510:蒸煮時間 1511:萃取熱水量 1512,1513:類型 1520:資料 1521:ID資訊 1522:姓名資訊 1523:年齡資訊 1524:性別資訊 1530:資料 1531:使用者資訊 1532:日期資訊 1533:食譜ID 1534:機器ID 1535:店鋪ID 1801:電波形圖標 1802:閃電形圖標 1803:模式圖標 1804:通知圖標 1804a:標記 1806:連接圖標 1807:現狀圖標 1808:設定圖標 1809:歷程圖標 1811:登錄機器清單 1812:可通信機器清單 1821:動作狀態顯示 1822:研磨次數顯示 1822a:下一頁顯示圖標 1823:參數顯示 1830:上傳圖標 1831:登錄機器選擇欄 1832:日誌類別選擇欄 1833:檢索期間輸入欄 1835:歷程一覽顯示部 1835a:下一頁顯示圖標 1835b:評估欄 1836:更新圖標 1836a:前進圖標 1836b:返回圖標 1837:輸入欄 1838:輸入欄 1839:註解輸入欄 1841:通知一覽顯示部 1841a:警告圖標 1841b:注意圖標 1841c:導引圖標 1842:總括刪除圖標 1861:咖啡機系統專用應用程式 1861a:獲取部 1861b:判定部 1861c:顯示控制部 1861d:上傳部 1861e:下載部 1711:咖啡豆種類 1712:咖啡豆量 3121:傾斜面 3122:突出面 3130:入口 4040:接收口 4041:導引通路 4042:搬送通路 4042e:緣 4042o:下游端開口 4043:送出口 5841:槽(破碎刃) 5851,5861:槽(破碎刃) 5871:槽(破碎刃) 5931:第1面 5932第2面 6921:旋轉軸 6961:旋轉軸 6962:傳遞齒輪 6981:彈簧構件 B:烘焙咖啡豆 Bdp:咖啡粒 Bmt:中細咖啡粒 Bvt:極細咖啡粒 C:杯子 CP:杯子 CP1:周壁 CP2:杯口 D:多餘物質 ESC:電動螺旋輸送器 ESC1:螺旋軸 ESC2:螺旋葉片 ESC3:馬達 F:框架 F1,F2:樑部 F3:柱部 Fi:過濾網之網眼 GM:咖啡豆磨碎機 GM10:中心殼體 GM10k:基準線 GM11:加選安裝部 GM11t:突起部 GM15:啟動按鈕 GM20:豆取出口 GM21:蓋單元 GM22:導引路徑形成構件 GM31:滑槽 GM32:錘擊構件 GM33:固定保持構件 GM40:前罩蓋 GM51:電源開關 GM52:反向旋轉按鈕 GM211:內蓋 GM212:外蓋 GM311:排出口 GM312:承收部 GM313:筒部 GM314:旋動軸 GM315:上部接合部 GM321:旋動軸 GM331:軸 GM332:橡膠蓋 GMS:咖啡機系統 GS:咖啡豆磨碎系統 H1:錘擊機構 H10:錘 H11:軸貫通部 H12:保持臂 H13:擊打臂 H14:操作臂 H20:軸 H21:防脫構件 H31:臂部 H121:保持部 H131:擊打部 H141:手指放置部 L1~L3:配管 PF:過濾手柄 PFb:粉碗 PFf:底面 PFh:把手 PFr:保持部 R1:區域 SC:分離室 St:石頭 T:廢棄槽 USP:供給口 α:第1區域 β:第2區域
圖1係飲料製造裝置1之外觀圖。 圖2係飲料製造裝置1之局部前視圖。 圖3係飲料製造裝置1之功能之概要圖。 圖4係分離裝置6之局部破斷立體圖。 圖5係驅動單元8及萃取容器9之立體圖。 圖6係表示萃取容器9之關閉狀態及打開狀態之圖。 圖7係表示上部單元8A及下部單元8C之局部構成之前視圖。 圖8係圖7之縱截面圖。 圖9係中部單元8B之模式圖。 圖10係控制裝置11之方塊圖。 圖11(A)係一次咖啡飲料製造動作相關之控制處理之流程圖,圖11(B)係S3之萃取處理之流程圖。 圖12係粉碎裝置5之立體圖。 圖13係圖12所示之粉碎裝置5之縱截面圖。 圖14係分離裝置6之局部破斷立體圖。 圖15係形成單元6B之縱截面圖。 圖16係形成單元6B之立體圖及局部放大圖。 圖17係形成單元6B之俯視圖,且係截面面積之比較說明圖。 圖18係咖啡豆磨碎機之外觀立體圖。 圖19係咖啡豆磨碎機之控制裝置之方塊圖。 圖20(a)係表示代替圖18所示之罐體收納單元401,而安裝有料斗單元402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圖,圖20(b)係表示安裝有漏斗單元403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圖。 圖21(a)係模式性地表示於加選安裝部GM11安裝有計量單元404之狀態之圖,圖21(b)係表示電動螺旋輸送器ESC之立體圖。 圖22(a)~(f)係表示配置於搬送通路4042之下游端開口4042o之遮蓋構件460之若干個態樣之圖。 圖23(a)~(c)係表示遮蓋構件460之又一態樣之概要圖。 圖24(a)係表示將咖啡豆磨碎機GM之設置於中心殼體GM10之豆取出口GM20開閉之蓋單元GM21處於關閉狀態之圖,圖24(b)表示該蓋單元GM21處於打開狀態之圖。 圖25係表示朝向正面之姿勢之咖啡豆磨碎機GM中內置有導引路徑形成構件GM22之粉碎裝置5的主要構成之圖。 圖26(a)~(c)係表示第1研磨機5A之立體圖。 圖27係表示由圖19所示之處理部11a執行之第1研磨機5A的研磨處理之流程圖。 圖28(a)係表示分離裝置6之圖,圖28(b)係表示將回收容器60B之上部61之外周壁61a除去後之情況的圖。 圖29(a)係從斜下方觀察卸除外側盒60Bo後之分離裝置6所得之立體圖,圖29(b)係藉由透視外側盒60Bo而示出外側盒60Bo與內側盒60Bi之位置關係之圖。 圖30(a)係模式性地表示圖29所示之分離裝置內之空氣之流動等現象的圖,圖30(b)係模式性地表示變化例之分離裝置內之空氣之流動等現象的圖。 圖31係卸除圖25所示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而可看到整個連結管道661的圖。 圖32係模式性地表示第2研磨機5B的構成的圖。 圖33係表示初始動作中執行之校準程序之流程圖。 圖34(a)~(i)係階段性地示出校準之情況之圖。 圖35(a)、(b)係表示研磨處理中之第2研磨機5B之圖。 圖36(a)係將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及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與第2馬達503a一併示出之圖,圖36(b)係表示卸除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及第2馬達503a,示出連結撥盤697、微調整用旋鈕撥盤696之旋轉軸6961之圖。 圖37係表示研磨處理中之處理部11a之控制處理之流程圖。 圖38係表示按照訂單資訊來執行研磨處理時之處理部11a所執行之控制處理的流程圖。 圖39(A)~(C)係表示伺服器16中記憶之資料之一例之圖。 圖40係表示訂單資訊之輸入畫面之一例之圖。 圖41係表示已輸入訂單資訊之狀態之輸入畫面之一例的圖。 圖42係表示訂單資訊輸入時之情況之圖。 圖43(A)、(B)係表示訂單資訊變更時之情況之圖。 圖44(A)~(D)係表示第2研磨機5B針對訂單之控制參數之一例之圖。 圖45(A)、(B)係表示研磨處理執行中之顯示之一例之圖。 圖46(a)係表示製造濃縮咖啡飲料時使用之過濾手柄(Portafilter)之一例之圖,圖46(b)係表示手持把手PFh將受保持部PFr保持之粉碗PFb緊靠咖啡豆磨碎機之滑槽GM31之情況的圖,圖46(c)係模式性地表示將利用從細磨碎狀態變為粗磨碎狀態之磨碎方法磨碎的咖啡粒裝入粉碗PFb,實施佈粉(leveling)與填壓(tamping)之情況的圖。 圖47(a)係單獨示出構成第1研磨機5A之旋轉刃58a之立體圖,圖47(b)係表示圖25等所示之粉碎裝置5之變化例之圖。 圖48係模式性地表示變化例之錘擊機構及滑槽之圖。 圖49(A)~(C)係階段性地示出錘H10之擊打動作之圖。 圖50(A)~(D)係階段性地示出利用錘H10之保持部H121與固定保持構件GM33保持杯子CP之保持動作的圖。 圖51(A)、(B)係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之立體圖。 圖52(A)係將自圖51所示之咖啡豆磨碎機GM卸除前罩蓋GM40後之情況放大地表示之圖,圖52(B)係錘擊機構H1之分解立體圖。 圖53(A)係錘H10之側視圖,圖53(B)係自下方示出錘H10與滑槽GM31之立體圖。 圖54(A)係表示旋轉刃58b、及位於初始位置且處於與該旋轉刃58b相隔最遠之狀態之固定刃57b之立體圖,圖54(B)係自圖54(A)所示之狀態除去固定刃57b而僅示出旋轉刃58b之立體圖,圖54(C)係表示旋轉底座59之圖。 圖55(A)係表示旋轉刃58b之俯視圖之圖,圖55(B)係以能觀察到第1平滑部584~第3平坦部586之方式切出截面時之圖,圖55(C)係以能觀察到第3平滑部586及第4平坦部587之方式切出截面時之圖。 圖56(A)係將圖51所示之手動設定用圓盤撥盤695及未圖示之連結管道卸除而可觀察到之機械開關單元600之立體圖,圖56(B)係圖56(A)所示之部位之俯視圖。 圖57(A)係將圖56(B)中之單點鏈線之框內放大地表示之圖,圖57(B)係表示圖57(A)所示之機械開關單元600之內部構造之圖。 圖58(A)係表示鎖定桿640與齒輪鎖定部641之圖,圖58(B)係表示自機械開關單元600輸出之檢測信號之一例與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之圖。 圖59係表示粒度調整計數器之計數值與主磨豆機間隔之關係之一部分的表。 圖60係表示處理部11a進行之豆殼風扇馬達60A2之PWM控制下的基準表之第0~105個脈衝之表。 圖61係表示基準表之第106~255個脈衝之表。 圖62係表示豆殼風扇60A1之設定值與PWM控制下之工作比之關係的表。 圖63係第2實施方式之咖啡豆磨碎機GM之動作狀態之變遷圖。 圖64係表示接通電源後咖啡豆磨碎機GM啟動時之處理部11a之啟動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65(A)係表示通常待機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通常待機狀態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圖65(B)係表示於通常待機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通常待機狀態中斷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66係表示G計數器之計數值之變動例之時序圖。 圖67係表示G計數器減算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68係表示研磨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研磨中斷處理1之流程之流程圖,圖68(B)係表示G計數器加算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69(A)係表示研磨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研磨中斷處理2之流程之流程圖,圖69(B)係表示空氣冷卻風扇監視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70(A)係表示研磨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研磨處理3之流程之流程圖,圖70(B)係表示研磨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研磨中斷處理3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71(A)係表示卡豆狀態解除之例之圖,圖71(B)係表示即便使上磨豆機馬達反向旋轉之驅動信號隔開時間間隔地輸出3次,上磨豆機馬達之電流值降低至卡豆解除電流值時之例之圖。 圖72(A)係表示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圖72(B)係表示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待機狀態(上磨豆機停止中)中斷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73係表示咖啡豆之路徑、豆殼等多餘物質之路徑及後清洗之路徑之圖。 圖74係表示於上磨豆機5AM之旋轉中抽吸豆殼等多餘物質,且即便上磨豆機5AM停止亦不結束抽吸而以更強力之抽吸進行後清洗之例的圖。 圖75(A)係表示待機狀態(清洗中)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待機狀態(清洗中)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圖75(B)係表示待機狀態(清洗中)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待機狀態(清洗中)中斷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76係表示條件不足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條件不足狀態中斷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77(A)係表示卡豆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卡豆狀態處理之流程之流程圖,圖77(B)係表示卡豆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卡豆狀態中斷處理1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78係表示卡豆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卡豆狀態中斷處理2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79係表示卡豆狀態下由處理部11a執行之卡豆狀態中斷處理3之流程之流程圖。 圖80(A)~(C)係表示終端之顯示畫面之圖。 圖81係表示藉由於在線模式下觸按終端18之顯示畫面181中顯示之現狀圖標1807而執行之咖啡機系統GMS中之各種資訊之更換的圖。 圖82(A)係表示藉由觸按圖80(C)所示之動作狀態顯示1821之詳情顯示而顯示有異常狀態詳情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圖82(B)係表示藉由觸按圖80(C)所示之研磨次數顯示1822之下一頁顯示圖標1822a而顯示有動作資訊詳情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圖82(C)係表示顯示有日誌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 圖83係表示離線模式下之顯示有第1選擇機器之狀態頁之顯示畫面181的圖。 圖84(A)係表示顯示有選擇「研磨歷程」後之日誌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圖84(B)係表示顯示有研磨歷程詳情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 圖85(A)係針對每次通知,將通知時點與通知內容彙總之表,圖85(B)係表示顯示有通知頁之顯示畫面181之圖。 圖86(A)係表示終端18之構成之圖,圖86(B)係表示圖86(A)所示之記憶部186中安裝之咖啡機系統GMS專用之應用程式(專用應用)之概要的模式圖,圖86(C)係表示由圖86(A)所示之終端18執行之狀態資訊顯示方法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87(A)係表示由圖86(A)所示之終端18執行之資訊處理方法之流程之流程圖,圖87(B)係表示由圖86(A)所示之終端18執行之資訊顯示方法之流程之流程圖。

Claims (5)

  1. 一種咖啡機,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研磨機,其將咖啡豆磨碎; 風扇,其藉由旋轉而產生從上述第一研磨機磨碎之咖啡粒中分離出多餘物質之風壓; 風扇馬達,其使上述風扇旋轉;及 控制部,其按照設定值而控制上述風扇馬達之旋轉;且 上述控制部獲取與實際旋轉之上述風扇馬達之轉速相關之資訊,基於所獲取之資訊修正上述設定值,並按照修正後之設定值控制上述風扇馬達之旋轉。
  2. 如請求項1之咖啡機,其中 上述控制部係以特定週期獲取上述資訊,且每次獲取該資訊時可對上述設定值進行修正。
  3. 如請求項1或2之咖啡機,其具備: 對上述控制部設定上述設定值之設定部, 上述設定部將選自複數個設定值中之一設定值設定為上述設定值, 上述控制部按照針對上述複數個設定值之各者準備之修正必要條件中、由上述設定部選擇之一設定值之修正必要條件,判定該設定值是否需要修正。
  4. 如請求項3之咖啡機,其中 上述控制部即便於按照不同之上述修正必要條件判定上述設定值是否需要修正之情形時,就該設定值之修正方法上仍使用相同的方法進行修正。
  5. 如請求項3或4之咖啡機,其中 上述控制部於上述風扇馬達旋轉期間,按照已修正之設定值之修正必要條件而判定該設定值是否需要進一步之修正。
TW111124262A 2021-11-16 2022-06-29 咖啡機 TWI829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86504 2021-11-16
JP2021186504A JP7178134B1 (ja) 2021-11-16 2021-11-16 コーヒーマシ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0683A true TW202320683A (zh) 2023-06-01
TWI829226B TWI829226B (zh) 2024-01-11

Family

ID=8419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4262A TWI829226B (zh) 2021-11-16 2022-06-29 咖啡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78134B1 (zh)
TW (1) TWI829226B (zh)
WO (1) WO20230898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52081A (ja) * 1994-08-15 1996-02-27 Shoei:Kk コーヒー粉の分離装置
JPH09282552A (ja) * 1996-04-17 1997-10-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コーヒー飲料の製造装置
JP3738685B2 (ja) 2000-11-21 2006-0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および送風装置
KR20140107850A (ko) * 2013-02-28 2014-09-05 주식회사 스트롱홀드테크놀로지 온도 프로파일에 따른 커피 로스터 제어방법
CA3020595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Sorry Robots Llc Grinders, analyzer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JP7052983B6 (ja) 2017-08-07 2022-07-15 株式会社大都技研 粉砕装置及び飲料製造装置
JP6467615B1 (ja) 2017-08-07 2019-02-13 株式会社Tree Field 飲料製造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78134B1 (ja) 2022-11-25
WO2023089842A1 (ja) 2023-05-25
JP2023073812A (ja) 2023-05-26
TWI829226B (zh)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241329A (zh) 咖啡機
TW202243633A (zh) 咖啡機
JP7185355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7257065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システム
TW202320683A (zh) 咖啡機
TW202327500A (zh) 咖啡機
TW202320686A (zh) 咖啡機
TW202322739A (zh) 咖啡機
JP7385967B2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システム
TW202312920A (zh) 咖啡機
KR102637246B1 (ko) 커피머신
JP7271033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JP7166674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TW202241331A (zh) 咖啡機
JP7257064B1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システム
TWI856297B (zh) 咖啡機
JP2023083206A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