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7829A - 洗衣機 - Google Patents

洗衣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7829A
TW202317829A TW111128149A TW111128149A TW202317829A TW 202317829 A TW202317829 A TW 202317829A TW 111128149 A TW111128149 A TW 111128149A TW 111128149 A TW111128149 A TW 111128149A TW 202317829 A TW202317829 A TW 2023178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gent
tank
tank body
washing machine
reduc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8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外薗洸佑
手島賢
辻啓吾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7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782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2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之洗衣機具備:外槽,彈性支撐於殼體內;至少2個槽體,容置被供給至外槽的液劑,並且沿著第1方向來配置;及至少2個自動投入裝置,連接於已形成在各個槽體的連接部,並且沿著第1方向來配置,各個自動液劑投入裝置具有:動力部;減速機構,與動力部卡合;及泵機構,連接於減速機構的輸出軸,減速機構的徑向與第1方向大致正交。

Description

洗衣機
本揭示是有關於一種洗衣機。
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搭載液劑自動投入裝置的洗衣機。
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洗衣機具備包含容置盒的液劑自動投入裝置,前述容置盒可裝設2個槽體,亦即洗劑槽及柔軟劑槽。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9/044306號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洗衣機中,在與液劑之自動投入有關的構成的功能提升這一點仍有改善的餘地。
從而,本揭示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課題,並且在於提供一種已實現與液劑之自動投入有關的構成的功能提升之洗衣機。
本揭示之一態樣的洗衣機具備:外槽,彈性支撐於殼體內;至少2個槽體,容置被供給至外槽的液劑,並且沿著第1方向來配置;及至少2個自動液劑投入裝置,連接於已形成在各個槽體的連接部,並且沿著第1方向來配置,各個自動液劑投入裝置具有:動力部;減速機構,與動力部卡合;及泵機構,連接於減速機構的輸出軸,減速機構的徑向與第1方向大致正交。
根據本揭示,可以提供一種已實現與液劑之自動投入有關的構成的功能提升之洗衣機。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實施形態) 針對本揭示之實施形態的洗衣機進行說明。 [整體構成]
圖1是顯示本揭示之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的示意剖面圖。圖2是洗衣機1的示意正面圖。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是具有液劑之自動投入功能的洗衣乾燥機。在本說明書中,液劑是指為了洗淨衣物等之洗滌物15而使用的液劑,包含洗劑、柔軟劑、中性洗劑等。
如圖1所示,洗衣機1具備殼體2、外槽3、內槽4、驅動部5、自動投入單元6、連接流路8、供水口10、排水閥11及控制部(未圖示)。 <殼體>
殼體2是形成洗衣機1的外觀的構件。在殼體2的前面設置有開口20及覆蓋開口20之開閉自如的門21。 <外槽>
外槽3是大致圓筒狀的構件,設置於殼體2的內部,並且具有積存洗滌水的功能。外槽3亦可稱為水槽。外槽3具有筒部34及關閉筒部34的一端之底部36。外槽3的中心軸V0通過底部36的中心。中心軸V0相對於水平呈傾斜。外槽3是藉由阻尼器30與線圈彈簧(未圖示)而彈性支撐於殼體2。阻尼器30及線圈彈簧會吸收洗滌、脫水時的外槽3的振動。外槽3在面向殼體2的開口20的位置具有開口31,並且藉由波紋管(bellows)32來與殼體2的開口20密閉連結。在外槽3更設置用於通水的開口33、35。開口33是連接於連接流路8的開口。開口35是用於將外槽3的水排水至外部的排水口。
又,在後述中,將沿著中心軸V0的水平方向設為前後方向M(圖1),並且將正交於包含中心軸V0的平面的水平方向設為寬度方向K(圖2)。前後方向M具有朝向開口31的前側M1與朝向底部36的後側M2,寬度方向K具有遠離中心軸V0的外側K1與朝向中心軸V0的中心側K2。 <內槽>
內槽4是大致圓筒狀的構件,在外槽3的內側中設置成可繞著中心軸V0旋轉,並且容置衣物等之洗滌物15。內槽4亦可稱為滾筒。在內槽4形成多數個貫通孔40。貫通孔40使內槽4與外槽3連通,可使洗滌水從內槽4移動至外槽3。內槽4在面向殼體2的開口20及外槽3的開口31的位置更具有開口41。 <驅動部>
驅動部5是使內槽4旋轉驅動的構件。驅動部5例如具有使內槽4旋轉的動力部。 <自動投入單元>
自動投入單元6是用於將預定量的液劑從貯存液劑的槽體以自動方式投入外槽3的單元。自動投入單元6在不以手動方式投入液劑的情況下,在洗衣步驟或洗清步驟等時,例如因應於洗滌物15的量或種類,在適當的量之下,將適當種類的液劑投入外槽3。自動投入單元6為了將液劑供給至外槽3,而透過連接流路8連接於外槽3。
自動投入單元6具備盒體61、槽體62A、62B、62C(槽體62B、62C未圖示)、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液劑投入裝置63B、63C未圖示)、液劑吐出流路64、手動投入部65及供水電磁閥66。
如圖2所示,自動投入單元6在殼體2的內部中,設置於外槽3的斜上方。盒體61的底面55具有沿著外槽3的筒部34的外周的形狀。底面55是朝向外側K1往下方傾斜。此外,如圖1所示,底面55是朝向後側M2往下方傾斜。自動投入單元6的上部面向已設置於殼體2的上表面之可開閉的蓋體60。 <連接流路>
連接流路8是用於使液劑從自動投入單元6朝外槽3流動的流路。連接流路8從自動投入單元6的液劑出口81往下方延伸至外槽3的開口33。 <供水口>
供水口10是用於連接軟管的連接口,前述軟管透過自動投入單元6將水供給至外槽3。供水口10設置於殼體2的上部。 <排水閥>
排水閥11構成為可開閉,是用於在開啟時,將已積存於外槽3的水通過外槽3的開口35進行排水的閥。排水閥11設置於殼體2的下部。 <控制部>
控制部(未圖示)是控制洗衣機1的運轉的構件。控制部控制驅動部5、自動投入單元6的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供水口10及排水閥11等之洗衣機1的構成要素。控制部亦可具備例如已儲存程式的記憶體(未圖示)及與CPU等之處理器對應的處理電路(未圖示),並且藉由處理器執行程式來作為該等要素而發揮功能。
接著,針對自動投入單元6的構成要素,一邊參照圖3到圖6,一邊進行說明。圖3及圖4是自動投入單元6的立體圖。圖5是自動投入單元6的俯視圖。圖6是自動投入單元6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盒體>
如圖3所示,盒體61是容置構成自動投入單元6的槽體62A、62B、62C及手動投入部65的構件。盒體61的底面55是沿著藉由虛線示意地顯示之外槽3的外形輪廓往外側K1傾斜。盒體61的上部有開口。
在此,將盒體61的前側M1的面設為前面56,並且將盒體61的後側M2的面設為背面57。如圖4及圖6所示,在盒體61的背面57連接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圖6)、液劑吐出流路64、供水電磁閥66(圖4)及連接流路8(圖4)。
如圖5所示,在盒體61的上部形成供給流路67。供給流路67是沿著盒體61的外周來形成複數個已獨立的路徑。各個路徑將水從供水電磁閥66供給至盒體61的內部。 <槽體>
在盒體61中,3個槽體62A、62B、62C是以在寬度方向K上排列配置的狀態被容置。槽體62A、62B、62C是貯存在洗衣步驟及洗清步驟中使用之液劑的容器。槽體62A、62B、62C具有大致長方體的形狀,且大致長方體的長邊方向與前後方向M平行。
槽體62A、62B、62C可從盒體61卸除。在已從盒體61取出手動投入部65的狀態下,會在盒體61的前側M1形成空出的空間。因此,可以將槽體62A、62B、62C拉向前側M1來從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圖6)卸除,並朝上方取出。 <液劑投入裝置>
如圖6所示,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是從槽體62A、62B、62C吸出既定量的液劑,並吐出至液劑吐出流路64的裝置。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是透過盒體61的背面57來連接於各個槽體62A、62B、62C。液劑投入裝置63A連接於槽體62A。液劑投入裝置63B連接於槽體62B。液劑投入裝置63C連接於槽體62C。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是在寬度方向K上排列配置。
針對盒體61、槽體62A、62B、62C、及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的詳細構造,將於後敘述。 <液劑吐出流路>
如圖6所示,液劑吐出流路64是透過盒體61將液劑及水供給至外槽3的流路構件。液劑吐出流路64設置於盒體61的背面57,並且連接於3個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液劑吐出流路64是朝向外側K1往下方傾斜而延伸。在液劑吐出流路64中流動的流體是因應於液劑吐出流路64的傾斜而往一個方向流動。 <手動投入部>
如圖5所示,手動投入部65是用於在每次洗滌運轉時,供使用者將作為1次分之洗滌處理劑的液劑以手動方式投入的機構。手動投入的液劑是在已投入的量之下,從盒體61透過連接流路8(圖1)流入外槽3(圖1)。投入手動投入部65的液劑可為液體或粉末狀。手動投入部65在盒體61內,是以可卸除的方式容置於槽體62A、62B、62C的前側M1。 <供水電磁閥>
如圖4及圖5所示,供水電磁閥66是藉由3個電磁閥所構成,並且藉由各個閥的開閉來變更成為供水目的地之供給流路67(圖5)的路徑。水透過盒體61流入外槽3。
接著,針對自動投入單元6的盒體61的構造,一邊參照圖7,一邊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圖7是盒體61的立體圖。
如圖7所示,盒體61具有內底面B1、B2、B3。內底面B1、B2、B3是沿著外側K1依序排列。內底面B1是位於槽體62A(圖6)的正下方的面。內底面B2是位於槽體62B(圖6)的正下方的面。內底面B3是位於槽體62C(圖6)的正下方的面。換言之,內底面B1、B2、B3各自形成容置槽體62A、62B、62C的區域P1、P2、P3。
在盒體61的背面57形成槽體連接口77A、77B、77C、第1盒體連接口78、第2盒體連接口79及液劑出口81。
槽體連接口77A、77B、77C是為了容置於盒體61的槽體62A、62B、62C與配置於盒體61的外部的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的連接而設置的開口。
又,第1盒體連接口78是使從供給流路67流動的水流入液劑吐出流路64的開口。第2盒體連接口79是使來自液劑吐出流路64的水與自動投入的液劑流入盒體61的開口。液劑出口81是將從第2盒體連接口79流入盒體61的流體與來自手動投入部65的流體通過連接流路8朝向外槽3排出的開口。第1盒體連接口78設置於比第2盒體連接口79更高的位置。
針對在如上述地構成的盒體61安裝了槽體62A、62B、62C的狀態,一邊參照圖8A及圖8B,一邊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圖8A是自動投入單元6的立體剖面圖。圖8B是自動投入單元6的剖面圖。
如圖8A及圖8B所示,將深度L1、L2、L3設為各個槽體62A、62B、62C的上表面到最深部的距離。3個槽體62A、62B、62C的深度L1、L2、L3是朝向外側K1增加。槽體62B的深度L2比槽體62A的深度L1更大。槽體62C的深度L3比槽體62B的深度L2更大。
在此,針對槽體62A、62B、62C的容積進行說明。回到圖5,槽體62A、62B、62C的上表面具有共通的形狀。槽體62A、62B、62C的寬度方向K及前後方向M上的尺寸亦可互相一致。由於上表面的形狀是共通的,因此槽體62A、62B、62C的容積會因應於深度L1、L2、L3而沿著外側K1增加。
亦可在3個槽體62A、62B、62C中容置不同的或相同的液劑。亦可考量到液劑的種類及槽體62A、62B、62C的容積,從液劑的使用頻率低者依序容置於槽體62A、62B、62C。例如,在槽體62A貯存中性洗劑,在槽體62B貯存柔軟劑,在槽體62C貯存洗劑。
如圖8A及圖8B所示,包含最深部的槽體62A、62B、62C的底面是沿著寬度方向K,且按每個槽體朝向外側K1變低。亦即,槽體62B的底面位於比槽體62A的底面更低的位置。槽體62C的底面位於比槽體62B的底面更低的位置。據此,槽體62A、62B、62C的底面是排列成階梯狀。盒體61的內底面B1、B2、B3位於槽體62A、62B、62C的底面的正下方。內底面B1、B2、B3也是在朝向外側K1依序降低的位置,亦即形成為階梯狀。據此,區域P1、P2、P3的深度是朝向外側K1依序增加。
又,如圖8B所示,在各個槽體62A、62B、62C與內底面B1、B2、B3之間形成間隙H1、H2、H3。內底面B3與槽體62C的底面之間的間隙H3比間隙H1、H2更大。
槽體62C的正下方靠近殼體2的外側,相較於槽體62A、62B,容易確保上下方向的空間,因此可以形成較大的間隙H3。因此,可以輕易地形成使液劑及水沿著內底面B3流動至外槽3的投入流路82。藉由這種構成,可以將槽體62A、62B的容積最大化,並且也確保投入流路82的空間。投入流路82的下端形成液劑出口81(圖7),並且透過液劑出口81連通於外槽3。
槽體62A、62B、62C的後側M2的面,亦即包含短邊方向的面形成連接部76A、76B、76C。連接部76A、76B、76C是連接於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的構造。連接部76A、76B、76C各自具備止回閥(未圖示)及連接口。當裝設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時,止回閥會開放,將槽體62A、62B、62C與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連通。連接口是讓液劑被吸出的開口,且面向圖7所示的槽體連接口77A、77B、77C。另外,連接部76A、76B、76C亦可更具備其他構造。連接部76A、76B、76C是在槽體62A、62B、62C的最深部中形成。據此,連接部76A、76B、76C的深度L1、L2、L3是朝向外側K1增加。
接著,針對連接於槽體62A、62B、62C的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一邊參照圖9及圖10,一邊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圖9是槽體62A、62B、62C、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及液劑吐出流路64的部分分解圖。圖10是槽體62A、62B、62C、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及液劑吐出流路64的背面圖。在此,將槽體62、液劑投入裝置63及連接部76各自設為槽體62A、62B、62C、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及連接部76A、76B、76C的總稱。
如圖9及圖10所示,因應於槽體62的連接部76的深度的變化,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會朝向外側K1變低。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是以液劑投入裝置63的後述之液劑流入口91與已形成在槽體62的包含短邊方向的面之連接部76相向的方式來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液劑投入裝置63A、63B、63C是配置成階梯狀。階梯狀中的液劑投入裝置63與槽體62及連接部76在深度方向上具有相等的間距。藉由這種構造,變得可在3個槽體62中,使液劑從連接部76流動至液劑投入裝置63的距離相等。因此,可以在連接部76與液劑投入裝置63之間的路徑中,縮小使後述之泵機構73驅動時所產生的壓力損失的偏差。從而,可以抑制由液劑投入裝置63所進行之液劑的供給量的偏差。
此外,如圖9所示,槽體62具備本體87與蓋88。本體87的上部有開口,且被蓋88所覆蓋。蓋88是以可卸除的方式保持於本體87。如前述,槽體62的上表面具有共通的形狀,據此,本體87的上表面具有共通的形狀。又,用於保持蓋88的構造也是共通的。因此,可共通地形成各個槽體62的蓋88,且蓋88可交換。更具體而言,任意的槽體62A、62B、62C的蓋88也可安裝於其他的槽體62A、62B、62C。另一方面,附加於蓋88的顏色、圖樣、文字等之使其他槽體62的識別性提升的顯示亦可不同。蓋88在槽體62的前側M1具有可對蓋88開閉的小蓋88A。
以連接於1個任意的槽體62的液劑投入裝置63為例,一邊參照圖11A、圖11B、圖12A,一邊針對1個液劑投入裝置63的構造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圖11A是單一的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的分解圖。圖11B是單一的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的分解圖。圖12A是液劑投入裝置63的示意圖,且省略一部分的構成,以便可以看到液劑投入裝置63的內部。
如圖11A及圖11B所示,液劑投入裝置63是沿著前後方向M可裝卸地連接於槽體62的背面90。換言之,槽體62與連接於槽體62的液劑投入裝置63各自是沿著前後方向M來配置。
如圖11A所示,液劑投入裝置63具備動力部71、減速機構72及泵機構73。動力部71是繞著旋轉軸V1旋轉的電子零件。減速機構72是配置於動力部71的周圍,且具備以比動力部71更小的旋轉速度旋轉的輸出軸V2(圖12A)的機構。輸出軸V2與旋轉軸V1平行。泵機構73是連接於輸出軸V2,且將來自槽體62的液劑吸起並吐出的正排量式泵(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當動力部71的旋轉軸V1旋轉時,減速機構72的輸出軸V2會旋轉,使泵機構73中的後述之活塞83上下運動。
針對液劑投入裝置63的配置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圖11A所示,減速機構72及動力部71是沿徑向R1延伸。徑向R1是指在正交於輸出軸V2的平面中,遠離輸出軸V2的水平方向。徑向R1與動力部71及減速機構72旋轉的平面平行。徑向R1與寬度方向K大致正交。在徑向R1與寬度方向K之間所形成的角度為60°以上且120°以下。在本實施形態中,徑向R1與寬度方向K正交,且徑向R1與前後方向M平行。此外,徑向R1與液劑投入裝置63連接於槽體62的方向,亦即液劑流入液劑投入裝置63的方向平行。
又,徑向R1中的減速機構72的尺寸D1比沿旋轉軸V1延伸的減速機構72的厚度T1更大。藉由減速機構72的配置,可以在液劑投入裝置63連接於槽體62的狀態下,將液劑投入裝置63的寬度方向K上的尺寸縮小。另一方面,徑向R1上的減速機構72的尺寸D1比寬度方向K上的槽體62的尺寸D2更大。因此,相較於減速機構72的徑向R1配置於寬度方向K的情況,可以將液劑投入裝置63連接於槽體62的構成之寬度方向K上的尺寸縮小,且將槽體62之間的間距縮小。藉由小間距配置,變得可在外槽3(圖2)的上方的有限空間中,例如配置3個槽體62,而且不損及各槽體62的容積。
針對動力部71及減速機構72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圖12A所示,動力部71具有線圈71A、磁鐵71B及連接器端子71C。當對連接器端子71C管施加電壓時,電流會流動於線圈71A內。藉由電流,線圈71A會在周圍產生磁場。磁鐵71B會接收線圈71A產生的磁場而產生轉矩,且繞著旋轉軸V1旋轉。磁鐵71B的旋轉會傳達至減速機構72。
減速機構72是藉由複數個減速齒輪102所構成。由於1個減速齒輪102卡合於磁鐵71B,因此磁鐵71B的旋轉會透過減速齒輪102而傳達至輸出軸V2。另一方面,輸出軸V2的旋轉會透過偏心凸輪89而轉換為上下運動,並傳達至泵機構73。
藉由設置減速機構72,可以將通用的動力部71適用於液劑投入裝置63,而可以抑制自動投入單元6的成本。
又,動力部71與減速機構72亦可一併稱為馬達70。
針對泵機構73更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圖12A所示,泵機構73具有活塞83、汽缸84、入口流路85及出口流路86。活塞83是連接於減速機構72的輸出軸V2,並且伴隨於輸出軸V2的旋轉而在上下方向上往返運動的構件。汽缸84是容置活塞83,並且形成可吸起液劑的空間的構件。入口流路85是為了通過液劑流入口91從槽體62吸起液劑,而將槽體62與汽缸84的下端連接的流路。液劑流入口91插入槽體62的連接部76。出口流路86是為了將汽缸84內的液劑排出至液劑吐出流路64,而將汽缸84的下端與液劑吐出流路64連接的流路。
圖12B是汽缸84及減速機構72的立體圖。圖12C是汽缸84的側面圖。
如圖12B所示,汽缸84是與托架92一體地形成,前述托架92是用於將動力部71及減速機構72(亦即馬達70)安裝於汽缸84。托架92形成安裝導件92A與螺絲孔92B。安裝導件92A插入形成在減速機構72的導引孔72A,來實現減速機構72的定位。螺絲孔92B是在面向形成在減速機構72的螺絲孔72B的狀態下被插入螺絲釘,來實現汽缸84與減速機構72的固定。安裝導件92A與螺絲孔92B各有2個形成在相對於減速機構72的徑向而相向的位置。
如圖12C所示,汽缸84沿著活塞83(圖12A)朝上下滑動的範圍Z1,在與托架92之間形成間隙84A。因此,汽缸84在活塞83滑動的範圍Z1中具有均一的厚度。藉由這種構造,可以抑制樹脂成形時的收縮。據此,由於在範圍Z1中實現活塞83的密封性,因此可以確保汽缸84中所需的尺寸精度。
又,回到圖12A,馬達70是以動力部71相對於輸出軸V2遠離入口流路85的姿勢,安裝於托架92(圖12C)。從而,由於減速機構72比汽缸84的中心軸更往遠離入口流路85的方向大幅地突出,因此可以將槽體62與汽缸84靠近來配置。此外,可以抑制動力部71所包含的連接器等之電子零件與流路的干涉。 [動作]
在如以上的構成中,接著針對自動投入單元6的動作之一例,一邊參照圖12A及圖13A~圖13C,一邊進行說明。圖13A及圖13B是顯示水的流動之盒體61的俯視圖。圖13C是顯示水及液劑S1、S2的流動之盒體61的立體圖。
自動投入單元6是在洗衣機1的洗衣步驟與洗清步驟時動作。自動投入單元6的動作可藉由控制部來控制。控制部控制例如供水電磁閥66的開閉及投入的液劑的種類、投入量或投入的時間點等。
如圖13A~圖13C所示,在洗衣步驟及洗清步驟中,自動投入單元6將水及液劑供給至外槽3。
在此,針對水的流動,更詳細地進行說明。水從供水電磁閥66被供給至箭頭X1~X3所示的路徑。路徑從供水電磁閥66透過供給流路67及盒體61而到達外槽3。
如圖13A所示,在洗衣步驟中,為了執行洗劑的自動或手動投入,供水電磁閥66的第1電磁閥(未圖示)會被開放。在該狀態下,水會從供水電磁閥66在供給流路67中朝以箭頭X1及箭頭X2所示的路徑分歧而流動。
沿著箭頭X1流動的水會從形成在槽體62的背面90的上方的開口94流入盒體61。沿著箭頭X2流動的水會通過形成在手動投入部65附近的開口95,並且從形成在手動投入部65的水投入開口96與被手動投入的洗劑一起朝向盒體61往下方流動。
如圖13B所示,沿著箭頭X1流入盒體61的水會進一步朝以箭頭X11及箭頭X12所示的2個路徑分歧。沿著箭頭X11流動的水會從盒體61透過第1盒體連接口78流入液劑吐出流路64(未圖示)。水在已傾斜的液劑吐出流路64中沿著重力流動,並且從第2盒體連接口79流入盒體61的投入流路82。沿著箭頭X12流動的水會沿著盒體61的內底面流動,以依序通過3個液劑投入裝置63的前端的下方。藉由該流動,可以將因槽體62的裝卸動作而漏出且附著於盒體61的內底面的液劑洗掉。沿著箭頭X12流動的水與沿著箭頭X11流動的水會在投入流路82匯流。沿著箭頭X2流入盒體61的水會朝向連接流路8在投入流路82中流動。沿著箭頭X2流動的水與沿著箭頭X11、X12流動的水會在投入流路82匯流。
如圖13C所示,在投入流路82中流動的水會從液劑出口81通過連接流路8(圖13B)而流入外槽3。
又,回到圖13A,為了在洗清步驟中執行柔軟劑的手動投入,供水電磁閥66的第2電磁閥(未圖示)會被開放。在該狀態下,水會在供給流路67中在以箭頭X3所示的路徑中流動。沿著箭頭X3流動的水會通過形成在手動投入部65附近的開口97,並且從手動投入部65與被手動投入的柔軟劑一起流入盒體61。
如圖13B所示,沿著箭頭X3流入盒體61的水會在盒體61中沿著內底面B4朝向投入流路82流動。內底面B4形成在槽體62的正下方所形成的內底面B1~B3的前側,並且沿著從內底面B1朝向內底面B3的方向往下方傾斜。藉由傾斜,水會在內底面B4中沿著重力流動。然後,如圖13C所示,水會從液劑出口81通過連接流路8(圖13B)而流入外槽3。
接著,針對自動投入的液劑的流動,更詳細地進行說明。藉由洗衣步驟中的控制部的動作,連接於容置洗劑的槽體62C(圖9)的液劑投入裝置63C(圖9)會被驅動。如圖12A所示,液劑投入裝置63C中的動力部71進行旋轉,動力部71的旋轉會透過減速機構72而減速,並傳達至泵機構73的活塞83。當活塞83從下止點(bottom dead centre)上升時,槽體62C的洗劑S1會通過入口流路85被吸起至汽缸84。當活塞83到達上止點(top dead centre)而開始下降時,汽缸84內的洗劑S1會通過出口流路86而排出至液劑吐出流路64。
如圖13C所示,洗劑S1在已傾斜的液劑吐出流路64中沿著重力流動。洗劑S1亦可在液劑吐出流路64中,與沿著箭頭X11流動的水匯流。洗劑S1從第2盒體連接口79流入盒體61的投入流路82,並且藉由投入流路82的傾斜而被引導至液劑出口81,並透過連接流路8流入外槽3。
又,根據已選擇的運轉行程及使用者的選擇操作之至少一者,來決定投入外槽3的液劑。當選擇時尚衣物洗滌來作為運轉行程時,亦可將中性洗劑投入外槽3。在此情況下,容置中性洗劑的槽62A的液劑投入裝置63A會被驅動,來代替容置洗劑S1的槽體62C的液劑投入裝置63C。
藉由洗清步驟中的控制部的動作,容置柔軟劑S2的槽體62B的液劑投入裝置63B會被驅動。
當重複洗衣步驟及洗清步驟時,容置於槽體62的液劑的量便會減少。洗衣機1的使用者可以對槽體62補充液劑。在槽體62已配置於盒體61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可以開啟小蓋88A來補充液劑。另一方面,在已將槽體62從盒體61取出的情況下,可以卸除蓋88,或是開啟小蓋88A來補充液劑。
統整上述說明來記述本揭示之特徵。
在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中,將液劑投入裝置63與面62配置成使減速機構72的徑向R1與寬度方向K正交。藉由這種構成,第一,變得可將液劑投入裝置63的寬度方向K的尺寸縮小,並且以較小的間隔來配置槽體62。因此,變得可在寬度方向K上實現自動投入單元6的省空間化,並且在殼體2中的有限空間中,設置3個槽體62。第二,變得可對各個槽體62設置個別的液劑投入裝置63。相較於複數個槽體62共有1個液劑投入裝置63的情況,在將液劑投入裝置63連接於1個槽體62時,可抑制因為與其他槽體62之間的關係而造成之液劑投入裝置63的配置的限制。據此,變得可做成使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靠近的配置。因此,可以抑制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之間的路徑中的壓力損失。此外,在將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之間的距離設成固定的情況下,可以抑制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之間的壓力損失的偏差。從而,可以使由液劑投入裝置63所進行之液劑投入的效率及穩定性提升。
又,由於將槽體62的容積更加增大,因此槽體62的深度L1、L2、L3會朝向外側K1增加。藉由這種構成,可以在盒體61的內部中,將槽體62的合計容積增大。據此,使用者補充槽體62的次數會減少。又,可以因應於液劑的使用頻率,在適當的容積中容置液劑。從而,自動投入單元6的使用方便度會提升。根據上述,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可以提升自動投入單元6的功能。 [效果1]
根據實施形態1之洗衣機1,可以發揮以下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具備外槽3、至少2個槽體62及至少2個液劑投入裝置63(自動液劑投入裝置)。外槽3彈性支撐於殼體2內。至少2個槽體62容置被供給至外槽3的液劑,並且沿著寬度方向K(第1方向)來配置。至少2個液劑投入裝置63連接於已形成在各個槽體62的連接部76,並且沿著寬度方向K來配置。各個液劑投入裝置63具有:動力部71;減速機構72,與動力部71卡合;及泵機構73,連接於減速機構72的輸出軸。減速機構72的徑向R1與寬度方向K大致正交。
藉由這種構成,在設置了2個液劑投入裝置63的構成中,可抑制液劑投入裝置63的寬度方向K的尺寸,因此變得可將槽體62的間隔縮小來配置。因此,可以實現寬度方向K上的自動投入單元6的省空間化。此外,由於槽體62各自具有個別的液劑投入裝置63,因此相較於槽體62共有1個液劑投入裝置的情況,變得可做成使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靠近的構成。因此,可以抑制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之間的壓力損失,使由液劑投入裝置63所進行之液劑投入的效率及穩定性提升。從而,可以提升自動投入單元6的功能。
又,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是槽體62設置3個,液劑投入裝置63設置3個。
藉由這種構成,可抑制液劑投入裝置63的寬度方向K的尺寸,因此即使在有限空間中,也可以設置各自具有個別的液劑投入裝置63的3個槽體62。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中,已形成在槽體62的連接部76是形成在槽體62的背面90。
藉由這種構成,液劑投入裝置63可配置成與形成連接部76的槽體62的背面90相向。藉由將具備泵機構73的液劑投入裝置63配置於槽體62的背面90的正後方,變得可做成使各個槽體62與泵機構73的距離相等的配置。因此,可以抑制由液劑投入裝置63所造成之壓力損失,並且以更高精度來投入既定量的液劑。又,藉由將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的距離縮短,可以將動力部71中所需的轉矩縮小。因此,可以採用寬度方向K的尺寸更小的動力部71。藉此,可以實現動力部71中的寬度方向K的省空間化及低成本化。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中,在槽體62的安裝狀態下,已形成在各個槽體62的連接部76配置於不同的高度。
藉由這種構成,變得可做成將連接於連接部76的液劑投入裝置63配置於不同的高度,使液劑投入裝置63的下游側的流路(例如,液劑吐出流路64)傾斜來設置的構成。藉由流路的傾斜,可以促進流體的流動。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中,動力部71的旋轉軸V1及減速機構72的輸出軸V2是沿著寬度方向K。
藉由這種構成,動力部71及減速機構72的徑向R1是沿著正交於寬度方向K的方向。即使動力部71及減速機構72在徑向R1上具有較大的尺寸的情況下,也可抑制寬度方向K上的液劑投入裝置63的尺寸。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中,泵機構73具有:活塞83,連接於減速機構72,並且在上下方向上往返運動;及汽缸84,容置活塞83。
又,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具備:外槽3,彈性支撐於殼體2內;至少2個槽體62,容置被供給至外槽3的液劑,並且沿著寬度方向K(第1方向)來配置;及至少2個液劑投入裝置63(自動液劑投入裝置),連接於已形成在各個槽體62的連接部76,並且沿著寬度方向K來配置,各個液劑投入裝置63具有:馬達70;及泵機構73,藉由馬達70來驅動,吸引並吐出槽體62的液劑,馬達70從寬度方向K連接泵機構73。
藉由這種構成,即使馬達70在與連接泵機構73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較大的尺寸的情況下,也變得可將槽體62的間隔縮小來配置。
又,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具備:外槽3,彈性支撐於殼體2內;至少2個槽體62,容置被供給至外槽3的液劑,並且沿著寬度方向K(第1方向)來配置;及至少2個液劑投入裝置63(自動液劑投入裝置),連接於已形成在各個槽體62的連接部76,並且沿著寬度方向K來配置,連接部76形成在槽體62的包含短邊方向的面,各個液劑投入裝置63是配置成與形成連接部76的槽體62的包含短邊方向的面相向。
藉由這種構成,變得可做成將液劑投入裝置63配置於槽體62的包含短邊方向的面的正後方,使各個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的距離相等的配置。
槽體62設置成可沿著前後方向M(第2方向)來與液劑投入裝置63進行裝卸,各個槽體62及液劑投入裝置63是沿著前後方向M來配置。
藉由這種構成,變得可做成使各個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靠近的配置。
槽體62是形成為前後方向M成為長邊方向。
藉由這種構成,可以抑制槽體62中的寬度方向K的尺寸。 [效果2]
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具備外槽3、槽體62A(第1槽體)及槽體62B(第2槽體)。外槽3彈性支撐於殼體2內。槽體62A容置被供給至外槽3的液劑。槽體62B容置被供給至外槽3的液劑,並且與槽體62A排列配置。槽體62B的深度是沿著外槽3的外周,且比槽體62A的深度更大。
藉由這種構成,變得可將由2個槽體62A、62B所合計的合計容積增大。又,在殼體2內,可以在不同的量之下,貯存不同種類的液劑。從而,可以提升自動投入單元6的功能。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中,槽體62B相對於槽體62A,(沿著從通過外槽3的底部36之中心軸V0遠離的第1方向)配置於外側K1。
藉由這種構成,變得可沿著下降至外側K1的外槽3的外周,將由2個槽體62A、62B所合計的合計容積增大。
另外,槽體62B亦可相對於槽體62A,沿著中心軸V0來配置。槽體62C亦可相對於槽體62B,沿著中心軸V0來配置。
又,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更具備液劑投入裝置63A(第1自動液劑投入裝置)及液劑投入裝置63B(第2自動液劑投入裝置)。液劑投入裝置63A連接於已形成在槽體62A的連接部76A(第1連接部)。液劑投入裝置63B連接於已形成在槽體62B的連接部76B(第2連接部)。
藉由這種構成,由於槽體62各自具有個別的液劑投入裝置63,因此相較於槽體62共有1個液劑投入裝置的情況,變得可做成使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靠近的構成。可以抑制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之間的壓力損失,並且以更高精度來投入既定量的液劑。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中,連接部76B的深度比連接部76A的深度更大。
藉由這種構成,可以在槽體62B中,促進液劑的吐出,並且將槽體62B的容積增大。又,變得可做成使槽體62A、62B的下游側的流路(例如,液劑吐出流路64)傾斜來設置的構成。
又,在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中,槽體62A與槽體62B具有蓋,前述蓋是具有覆蓋各個上部的共通的形狀而形成的蓋。
藉由這種構成,由於蓋88在槽體62A與槽體62B之間具有互換性,因此可以提升槽體62A、62B的使用方便度。
又,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1更具有槽體62C(第3槽體)及液劑投入裝置63C(第3自動液劑投入裝置)。槽體62C容置液劑,並且相對於槽體62B配置於與槽體62A相反之側。液劑投入裝置63C連接於已形成在槽體62C的連接部76C(第3連接部)。槽體62C的深度比槽體62B的深度更大。
藉由這種構成,可以將由3個槽體62A、62B、62C所合計的合計容積更加增大。
具備:外槽3,彈性支撐於殼體2內;槽體62A(第1槽體),容置被供給至外槽3的液劑;槽體62C(第2槽體),容置被供給至外槽3的液劑,並且相對於槽體62A,沿著從通過外槽3的底部之中心軸V0遠離的寬度方向K(第1方向)來配置;盒體61,容置槽體62A及槽體62C;及供水電磁閥66(注水部),將水供給至盒體61,盒體61包含:區域P1(第1區域),容置槽體62A;及區域P3(第2區域),容置槽體62C,區域P3的深度比區域P1的深度更大,在區域P3的內底面B3形成有讓從注水部注水的水流下的投入流路82。
藉由這種構成,可以形成投入流路82,有效活用槽體62C的正下方的空間。
投入流路82與槽體62C的底面之間的間隙比區域P1的內底面B1與槽體62A的底面之間的間隙更大。
藉由這種構成,即使在槽體62C的深度L3比槽體62A的深度L1更大的情況下,也可以輕易地形成投入流路82。
在投入流路82的上游設置有容置被手動投入的液劑的手動投入部65,供水電磁閥66將水供給至手動投入部65。
藉由這種構成,能夠以自動或手動方式投入液劑。此外,藉由將水供給至手動投入部65,可以抑制手動投入部65中的液劑的殘留。
另外,本揭示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可以藉其他各種的態樣來實施。
另外,在實施形態中,雖然針對自動投入單元6具有3個槽體62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這種情況。自動投入單元6亦可具有2個槽體62或4個以上的槽體62。
另外,在實施形態中,雖然針對槽體62沿著寬度方向K來配置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在外槽3相對於殼體2的設置面被彈性支撐成朝向後側M2往下方傾斜的情況下,亦可沿著前後方向M來配置槽體62。換言之,槽體62B亦可相對於槽體62A,沿著通過外槽3的底部36之中心軸V0來配置。在此情況下,槽體62的階梯狀配置朝向後側M2變低,且液劑吐出流路64朝向後側M2往下方傾斜。藉由這種構成,也可以將槽體62的合計容積增大。
另外,在實施形態中,雖然針對槽體62A、62B、62C的深度L1、L2、L3沿著寬度方向K往外側K1呈階梯狀地變化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槽體62B、62C的深度只要比槽體62A的深度更大即可。例如,槽體62B與槽體62C的深度亦可相等。另一方面,若槽體62A、62B、62C的深度不同,在盒體61中,便可以防止槽體62A、62B、62C的安裝位置的錯誤。
另外,在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了泵機構73為正排量式泵,但並不限定於此。泵機構73亦可為抽氣式泵。
另外,在實施形態中,雖然針對泵機構73延伸的方向(上下方向),亦即活塞83移動的方向在3個液劑投入裝置63中一致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任意的泵機構73延伸的方向亦可為前後方向M。另一方面,若泵機構73延伸的方向一致,便可以將動力部71配置於相鄰的活塞83間的間隙,而可以有效利用空間。
另外,馬達70亦可相對於泵機構73,從中心側K2或外側K1來進行安裝。又,亦可讓從外側K1安裝的馬達70與從中心側K2安裝的馬達70混合存在。
另外,在實施形態中,雖然說明了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的連接方向為前後方向M,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如後述之變形例1,槽體62與液劑投入裝置63的連接方向亦可沿著上下方向。 [變形例1]
圖14是變形例1之自動投入單元106的示意剖面圖。如圖14所示,在變形例1中,是在從盒體161朝上下方向(Z方向)卸除槽體162這點上,與實施形態的自動投入單元6不同。為了朝上下方向卸除槽體162,與液劑投入裝置163連接的連接部176形成在槽體162的底面。在這種構成中,也可以使減速機構72的徑向R1正交於寬度方向K,來實現槽體62的小間距配置及自動投入單元6的功能提升。又,汽缸184是沿著水平方向(X方向)來延伸,活塞183是沿著水平方向來移動。藉由這種構成,可以抑制自動投入單元106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的增加。
另外,在實施形態中,雖然針對液劑投入裝置63在出口側連接於液劑吐出流路64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如後述之變形例2,液劑投入裝置63亦可在出口側連接於槽體62的正下方的盒體61。 [變形例2]
圖15是變形例2之自動投入單元206的示意剖面圖。如圖15所示,在變形例2中,是在液劑投入裝置263在出口側直接連接於盒體261這點上,與實施形態的自動投入單元6不同。在這種構成中,也可以使減速機構72的徑向R1正交於寬度方向K,來實現槽體62的小間距配置及自動投入單元6的功能提升。又,取代設置實施形態的液劑吐出流路64,改成在盒體261中,由槽體262的正下方的內底面B200形成液劑吐出流路264。藉由這種構成,可以將自動投入單元206的構造簡化,抑制零件數量及製造成本。
本揭示雖然已一邊參照附加圖式,一邊有關於較佳之實施形態充分地做出記載,但對熟練該技術之人們而言,各種變形或修正是無庸置疑的。只要不脫離由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訂定之本發明之範圍,該種變形或修正就應理解為有包含於其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揭示之洗衣機由於可以使與液劑投入有關的構成的功能提升,因此作為家庭用的洗衣機、業務用的洗衣機或是任意種類的洗衣乾燥機(例如,家庭用的滾筒式洗衣機)是有用的。
1:洗衣機 2:殼體 3:外槽 4:內槽 5:驅動部 6,106,206:自動投入單元 8:連接流路 10:供水口 11:排水閥 15:洗滌物 20,31,33,35,41,94,95,96,97:開口 21:門 30:阻尼器 32:波紋管 34:筒部 36:底部 40:貫通孔 55:底面 56:前面 57:背面 60:蓋體 61,161,261:盒體 62,62A,62B,62C,162,262:槽體 63,63A,63B,63C,163,263:液劑投入裝置 64,264:液劑吐出流路 65:手動投入部 66:供水電磁閥 67:供給流路 70:馬達 71:動力部 71A:線圈 71B:磁鐵 71C:連接器端子 72:減速機構 72A:導引孔 72B,92B:螺絲孔 73:泵機構 76,76A,76B,76C,176:連接部 77A,77B,77C:槽體連接口 78:第1盒體連接口 79:第2盒體連接口 81:液劑出口 82:投入流路 83,183:活塞 84,184:汽缸 84A,H1,H2,H3:間隙 85:入口流路 86:出口流路 87:本體 88:蓋 88A:小蓋 89:偏心凸輪 90:背面 91:液劑流入口 92:托架 92A:安裝導件 102:減速齒輪 B1,B2,B3,B4,B200:內底面 D1,D2:尺寸 K:寬度方向 K1:外側 K2:中心側 L1,L2,L3:深度 M:前後方向 M1:前側 M2:後側 P1,P2,P3:區域 R1:徑向 S1:液劑,洗劑 S2:液劑,柔軟劑 T1:厚度 V0:中心軸 V1:旋轉軸 V2:輸出軸 X,Y,Z:方向 X1,X2,X3,X11,X12:箭頭 Z1:範圍
圖1是本揭示之實施形態的洗衣機的示意剖面圖。
圖2是洗衣機的示意正面圖。
圖3是自動投入單元的立體圖。
圖4是自動投入單元的立體圖。
圖5是自動投入單元的俯視圖。
圖6是自動投入單元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圖7是盒體的立體圖。
圖8A是自動投入單元的立體剖面圖。
圖8B是自動投入單元的剖面圖。
圖9是槽體、液劑投入裝置及液劑吐出流路的部分分解圖。
圖10是槽體、液劑投入裝置及液劑吐出流路的背面圖。
圖11A是單一的槽體與液劑投入裝置的分解圖。
圖11B是單一的槽體與液劑投入裝置的分解圖。
圖12A是液劑投入裝置的示意圖。
圖12B是汽缸、動力部及減速機構的立體圖。
圖12C是汽缸的側面圖。
圖13A是顯示水的流動之盒體的俯視圖。
圖13B是顯示水的流動之盒體的俯視圖。
圖13C是顯示水及液劑的流動之盒體的立體圖。
圖14是變形例1之自動投入單元的示意剖面圖。
圖15是變形例2之自動投入單元的示意剖面圖。
62:槽體
63:液劑投入裝置
71:動力部
72:減速機構
73:泵機構
76:連接部
84:汽缸
85:入口流路
86:出口流路
90:背面
91:液劑流入口
D1,D2:尺寸
K:寬度方向
K1:外側
K2:中心側
M:前後方向
M1:前側
M2:後側
R1:徑向
T1:厚度
V1:旋轉軸

Claims (6)

  1. 一種洗衣機,具備: 外槽,彈性支撐於殼體內; 至少2個槽體,容置被供給至前述外槽的液劑,並且沿著第1方向來配置;及 至少2個自動液劑投入裝置,連接於已形成在各個前述槽體的連接部,並且沿著前述第1方向來配置, 各個前述自動液劑投入裝置具有: 動力部; 減速機構,與前述動力部卡合;及 泵機構,連接於前述減速機構的輸出軸, 前述減速機構的徑向與前述第1方向大致正交。
  2. 如請求項1之洗衣機,其中前述槽體設置3個,前述自動液劑投入裝置設置3個。
  3. 如請求項1或2之洗衣機,其中已形成在前述槽體的前述連接部是形成在前述槽體的背面。
  4. 如請求項3之洗衣機,其中在前述槽體的安裝狀態下,已形成在各個前述槽體的前述連接部配置於不同的高度。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洗衣機,其中前述動力部的旋轉軸及前述減速機構的前述輸出軸是沿著前述第1方向。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洗衣機,其中前述泵機構具有: 活塞,連接於前述減速機構,並且在上下方向上往返運動;及 汽缸,容置前述活塞。
TW111128149A 2021-08-30 2022-07-27 洗衣機 TW2023178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0172A JP7320740B2 (ja) 2021-08-30 2021-08-30 洗濯機
JP2021-140172 2021-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7829A true TW202317829A (zh) 2023-05-01

Family

ID=85412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8149A TW202317829A (zh) 2021-08-30 2022-07-27 洗衣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2) JP7320740B2 (zh)
CN (1) CN117881836A (zh)
TW (1) TW202317829A (zh)
WO (1) WO20230325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96969B1 (ko) * 2014-03-21 2021-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탁기
JP6553550B2 (ja) * 2016-07-19 2019-07-31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洗濯機
KR102643589B1 (ko) * 2019-04-12 2024-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 및 세탁기의 제어방법
KR20210026229A (ko) * 2019-08-29 2021-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저장 용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의류 처리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34093A (ja) 2023-03-13
JP7320740B2 (ja) 2023-08-04
JP2023126720A (ja) 2023-09-08
CN117881836A (zh) 2024-04-12
WO2023032525A1 (ja)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865E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detergent case thereof
CN109281116B (zh) 衣物处理装置
US11332873B2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101384759B1 (ko) 세탁기
KR102071704B1 (ko) 세제공급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KR102565746B1 (ko) 세제공급장치 및 세탁기
TW202317829A (zh) 洗衣機
TW202317828A (zh) 洗衣機
KR20190044228A (ko) 세탁기
CN110670311A (zh) 滚筒式洗衣机
JP7233017B1 (ja) 洗濯機及びポンプ
CN115247357A (zh) 洗衣机
WO2023032587A1 (ja) 洗濯機
KR102474239B1 (ko) 세탁기
JP2021020048A (ja) 衣類処理装置
JP2023034105A (ja) 洗濯機
CN113302351A (zh) 洗衣机
JP2023054679A (ja) 逆止弁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ポンプ、洗濯機
KR20130064847A (ko) 세제공급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드럼 세탁기
KR20230127796A (ko) 세제공급장치 또는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CN211596115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自动投放盒及洗衣机
KR20230124339A (ko) 세제공급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JP2023056286A (ja) 洗濯機
CN112301674A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2022167524A (ja) 衣類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