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5283A - 馬達單元 - Google Patents

馬達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5283A
TW202315283A TW110135546A TW110135546A TW202315283A TW 202315283 A TW202315283 A TW 202315283A TW 110135546 A TW110135546 A TW 110135546A TW 110135546 A TW110135546 A TW 110135546A TW 202315283 A TW202315283 A TW 2023152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housing
bus bar
axial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5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4089B (zh
Inventor
藤本祥平
田村翼
麻生啓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電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5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40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5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5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4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408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Brushes (AREA)

Abstract

馬達單元具有:外殼,所述外殼具有馬達收容部和逆變器收容部,所述馬達收容部收容馬達和冷卻液供給部,所述逆變器收容部收容逆變器;以及母線,所述母線將馬達與逆變器連接。外殼具有分隔壁部,所述分隔壁部形成於逆變器收容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並將逆變器收容部與馬達收容部在軸向上分隔開,外殼具有壁部,所述壁部配置於馬達收容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的母線收容孔與冷卻液供給口之間。

Description

馬達單元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馬達單元。
以往,已知有一種逆變器(inverter)和馬達一體構成的馬達單元。此外,已知有一種藉由對齒輪機構進行潤滑的潤滑油來對馬達進行冷卻的油冷式馬達單元。逆變器和馬達藉由母線(busbar)連接(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11-234590號公報)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234590號公報
在上述以往的馬達單元中,母線配置成將收容逆變器的殼體與收容馬達的殼體之間的部分貫穿。因此,存在對馬達進行冷卻的潤滑油由於母線的位置而飛散並流入收容逆變器的殼體內部的擔憂。
因而,本發明是一種具有馬達和逆變器的馬達單元,其目的在於抑制逆變器與對馬達進行冷卻的冷卻液的接觸。
本發明例示性的馬達單元包括:馬達,所述馬達具有轉子和定子,所述轉子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馬達軸線為中心旋轉,所述定子與所述轉子在徑向上隔著間隙相向;逆變器,所述逆變器對供給至所述馬達的電力進行控制;冷卻液供給部,所述冷卻液供給部配置於所述馬達的上方,並將冷卻液供給至所述馬達;外殼,所述外殼具有馬達收容部和逆變器收容部,所述馬達收容部收容所述馬達和所述冷卻液供給部,所述逆變器收容部收容所述逆變器;以及母線,所述母線將所述馬達與所述逆變器連接。所述定子具有定子芯部和多個線圈。所述冷卻液供給部具有冷卻液供給口,所述冷卻液供給口配置於比所述定子芯部的軸向一側端部靠軸向一側且所述線圈的上方處。所述外殼具有分隔壁部,所述分隔壁部形成於所述逆變器收容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並將所述逆變器收容部與所述馬達收容部在軸向上分隔開。在所述分隔壁部形成有母線收容孔,所述母線收容孔沿軸向貫穿並收容所述母線的一部分。所述母線收容孔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在軸向上配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與所述冷卻液供給口之間。從軸向觀察時,所述母線收容孔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比所述馬達的上端靠下方處。所述外殼配置在所述馬達收容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的所述母線收容孔與所述冷卻液供給口之間。
根據本發明例示性的馬達單元,具有馬達和逆變器的馬達單元能抑制逆變器與對馬達進行冷卻的冷卻液的接觸。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進行說明。另外,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方式,而是能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範圍內任意改變。
此外,在附圖中,適當地將XYZ坐標系表示為三維直角坐標系。即,在以下說明中,XYZ坐標系以圖1的狀態為基準。更詳細而言,以如下方式定義。
將鉛垂方向設為Z方向。在馬達單元1中,Z方向為上下方向。X方向和Y方向彼此正交,並且分別與Z方向正交。在本說明書中,將與馬達2的馬達軸線J2平行的方向設為馬達單元1的“軸向”。如圖1所示,軸向與Y方向平行,並設為軸向一側N和軸向另一側T(參照圖1)。另外,將與馬達軸線J2正交的徑向簡稱為“徑向”,將以馬達軸線J2為中心的周向簡稱為“周向”。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平行的方向”不僅包括完全平行的情況,還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此外,“沿著”規定方向或平面“延伸”除了包括嚴格地沿規定方向延伸的情況以外,還包括沿相對於嚴格的方向在小於45°的範圍內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況。
<馬達單元1> 以下,基於附圖對本發明例示性的一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1進行說明。圖1是從馬達單元1的軸向一側N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圖2是一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1的示意圖。圖3是將馬達單元1的一部分分解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從軸向一側N觀察將第一蓋部52拆下的馬達單元1的圖。另外,各圖中圖示的馬達單元1是示意圖,有時各部分的配置及尺寸與實際的馬達單元1的配置及尺寸不同。此外,在圖2中,用箭頭線表示油CL的流動方向。
如圖1~圖3等所示,馬達單元1具有馬達2、齒輪部3、逆變器4、外殼5、母線單元6和冷卻液循環部7。
<馬達2> 如圖2所示,馬達2包括:轉子21,所述轉子21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馬達軸線J2為中心旋轉;以及定子24,所述定子24與轉子21在徑向上隔著間隙相向。更詳細而言,馬達2是轉子21配置於定子24的徑向內側的所謂內轉子型馬達。馬達2收容於外殼5的後述馬達收容部501。
<轉子21> 轉子21藉由將電力供給至定子24而旋轉。轉子21具有馬達轉軸22、轉子芯部23和轉子磁體(未圖示)。
馬達轉軸22以沿水平方向和軸向延伸的馬達軸線J2為中心延伸。馬達轉軸22以馬達軸線J2為中心旋轉。馬達轉軸22是在內部設置有中空部220的中空轉軸,所述中空部220具有沿著馬達軸線J2延伸的內周面。
馬達轉軸22跨及外殼5的馬達收容部501和齒輪收容部503延伸。馬達轉軸22從馬達收容部501朝軸向另一側T延伸並朝齒輪收容部503一側突出。在朝齒輪收容部503內突出的馬達轉軸22的端部固定有齒輪部3的後述第一齒輪311。馬達轉軸22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外殼5。
另外,馬達轉軸22也能分割。在馬達轉軸22能分割的情況下,分割的馬達轉軸22例如能採用使用了花鍵嵌合的耦合、使用了陽螺紋和陰螺紋的螺紋耦合等。此外,也可以藉由熔接等固定方法接合。
轉子芯部23例如是將矽鋼板層疊而形成的。轉子芯部23是沿著軸向延伸的圓柱體。在轉子芯部23固定有多個轉子磁體。多個轉子磁體以磁極在周向上交替地出現的排列配置。
<定子24> 定子24從徑向外側包圍轉子21。定子24保持於外殼5。
定子24具有定子芯部25、多個線圈26和絕緣件(未圖示),所述絕緣件夾設在定子芯部25與線圈26之間。即,定子24具有定子芯部25和多個線圈26。定子芯部25具有從圓環狀的軛部的內周面朝徑向內側突出的多個磁極齒。線圈26是將導線捲繞於磁極齒而形成的。線圈26經由後述母線61與逆變器4電連接。
<齒輪部3> 齒輪部3具有多個齒輪,並收容於外殼5的齒輪收容部503。齒輪部3在軸向另一側T與馬達轉軸22連接。齒輪部3具有減速部31和差動部32。
<減速部31> 如圖2所示,減速部31與馬達轉軸22連接。減速部31將從馬達2輸出的轉矩傳遞至差動部32。減速部31使馬達2的旋轉速度減小,使從馬達2輸出的轉矩根據減速比增大。
減速部31是各齒輪的軸芯平行配置的平行軸齒輪式減速機。減速部31具有:作為中間驅動齒輪的第一齒輪311;作為中間齒輪的第二齒輪312;作為最終驅動齒輪的第三齒輪313;以及中間轉軸314。
第一齒輪311配置於馬達轉軸22的外周面。第一齒輪311與馬達轉軸22一起以馬達軸線J2為中心旋轉。中間轉軸314沿著與馬達軸線J2平行的中間軸線J4延伸。中間轉軸314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外殼5的後述凸緣部515和第三蓋部54。
中間轉軸314能以中間軸線J4為中心旋轉。第二齒輪312和第三齒輪313配置於中間轉軸314。第二齒輪312與第一齒輪311嚙合。第三齒輪313與差動部32的齒圈321嚙合。馬達轉軸22的轉矩從第一齒輪311傳遞至第二齒輪312。然後,傳遞至第二齒輪312的轉矩經由中間轉軸314傳遞至第三齒輪313。傳遞至第三齒輪313的轉矩傳遞至差動部32的齒圈321。這樣一來,減速部31將從馬達2輸出的轉矩傳遞至差動部32。各齒輪的齒輪比和齒輪的個數等能根據需要的減速比進行各種改變。
<差動部32> 差動部32將從馬達2輸出的轉矩傳遞至輸出轉軸33。輸出轉軸33分別安裝於差動部32的左右。差動部32例如具有以下功能:將車輛回轉時左右驅動輪、即輸出轉軸33的速度差吸收,並將相同的轉矩傳遞至左右的輸出轉軸33。輸出轉軸33貫穿形成於凸緣部515的第一輸出轉軸穿過孔517和形成於第三蓋部54的第二輸出轉軸穿過孔543。輸出轉軸33供連接至車輛的驅動輪的驅動轉軸(未圖示)連接。
<逆變器4> 逆變器4與馬達2電連接。逆變器4對供給至馬達2的電力進行控制。更詳細而言,逆變器4對從未圖示的電池等電源供給至馬達2的電力進行控制。逆變器4具有:IGBT電路部(未圖示),所述IGBT電路部包括作為整流元件的IGBT;平滑化電路部(未圖示),所述平滑化電路部包括用於使整流後的電流平滑化的電容器;以及控制器部(未圖示),所述控制器部對IGBT電路部的IGBT進行控制。也就是說,逆變器4具有電氣回路和電子回路。逆變器4配置在外殼5的後述逆變器收容部502的內部。逆變器收容部502具有抑制水、塵埃、油等異物侵入的結構,稍後詳述。
<外殼5> 圖5是外殼主體51的立體圖。在圖5中圖示出從外殼主體51拆下的母線單元6。
如圖2、圖3等所示,外殼5具有外殼主體51、第一蓋部52、第二蓋部53和第三蓋部54。外殼5例如由鐵、鋁、鐵和鋁的合金等金屬形成,但並不限定於此。外殼5具有:馬達收容部501,所述馬達收容部501收容馬達2和冷卻液供給部74;以及逆變器收容部502,所述逆變器收容部502收容逆變器4。此外,外殼5具有收容齒輪部3的齒輪收容部503。齒輪收容部503配置於馬達收容部501的軸向另一側T。即,外殼5在馬達收容部501的軸向另一側T具有收容多個齒輪的齒輪收容部503。
<外殼主體51> 如圖3、圖5所示,外殼主體51具有筒部511、箱部512、分隔壁部513、蓋部安裝肋514和凸緣部515。筒部511呈沿軸向延伸的圓筒狀。筒部511朝軸向一側N開口。筒部511的開口被第一蓋部52封堵。筒部511的中心線與馬達軸線J2重疊。在筒部511的內部空間的上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5111。在凹部5111中收容有冷卻液循環部7的後述冷卻液供給部74。
箱部512與筒部511在X方向上相鄰。外殼主體51的箱部512和筒部511由單個構件形成。箱部512的上部開口。箱部512的上部開口被第二蓋部53封堵。此外,箱部512的一部分被筒部511的外周壁封閉。換言之,筒部511的外周壁將筒部511的內部與箱部512的內部隔離開。另外,沿軸向觀察時,箱部512的上表面形成為隨著遠離筒部511而朝向下方的傾斜狀。然而,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是水平或大致水平。
分隔壁部513是箱部512的軸向一側N的側壁的筒部511一側的部分,並與筒部51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連接。換言之,分隔壁部513從筒部51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朝徑向擴展。在分隔壁部513形成有母線配置部55和壁部56。稍後對母線配置部55和壁部56的詳細情況進行描述。
蓋部安裝肋514是比將筒部511的軸向一側N的端面與分隔壁部513的軸向一側N的端面連接的部分的面的外周部更朝軸向一側N突出的肋。蓋部安裝肋514的軸向一側N的端面配置在與馬達軸線J2正交的面內。在蓋部安裝肋514的軸向一側N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一蓋部52。
凸緣部515配置於外殼主體51的軸向另一側T。凸緣部515呈與馬達軸線J2正交的平板狀。凸緣部515從筒部51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朝徑向內側和外側擴張。也就是說,筒部51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被凸緣部515封閉。凸緣部515具有通孔516,所述通孔516從軸向觀察時形成於筒部511的中心部,並供馬達轉軸22貫穿(參照圖2)。另外,馬達轉軸22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凸緣部515。
凸緣部515是箱部512的軸向另一側T的側壁的一部分。凸緣部515是與軸向正交的平板,且比箱部512的下端部更朝下方擴展。在凸緣部515的朝下方擴展的部分形成有第一輸出轉軸穿過孔517(參照圖2)。在第一輸出轉軸穿過孔517中能旋轉地配置有輸出轉軸33(參照圖2)。
此外,在凸緣部515的軸向一側N的面的筒部511和箱部512的下方沿軸向安裝有泵72(參照圖4等)。泵72是冷卻液循環部7的一部分,其將齒輪收容部503下部的後述油貯存部57中積存的油提升。稍後對泵72的詳細情況進行描述。
<第一蓋部52> 如圖2、圖3所示,第一蓋部52具有第一平板部521和第一腿部522。第一蓋部52安裝於蓋部安裝肋514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第一平板部521沿與軸向正交的方向擴展。第一腿部522從第一平板部521的與軸向正交的方向的外緣部朝軸向另一側T延伸。第一腿部522形成為環狀。
第一腿部522與蓋部安裝肋514在軸向上接觸。另外第一腿部522與蓋部安裝肋514接觸、緊貼。在此,緊貼是指具有藉由冷卻液循環部7而循環的油不會漏出至外部和外部的水、塵埃、灰塵等異物不會侵入的程度的密封性。緊貼在以下設為同樣的結構。
藉由將第一蓋部52安裝於蓋部安裝肋514,從而使被筒部511、分隔壁部513、蓋部安裝肋514、凸緣部515和第一蓋部52圍成的部分成為馬達收容部501。在馬達收容部501的內部收容有馬達2。詳細而言,馬達2配置在筒部511的內部。
此時,馬達轉軸22的軸向另一側T配置成貫穿通孔516(參照圖2)。此外,藉由將第一蓋部52安裝於蓋部安裝肋514,從而將馬達2收容在馬達收容部501的內部。另外,在將馬達2收容於馬達收容部501時,馬達轉軸2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第一蓋部52的第一平板部521。
<第二蓋部53> 第二蓋部53具有第二平板部531和第二腿部532。使第二蓋部53的第二腿部532與箱部512的上表面接觸。由此,第二蓋部53安裝於箱部512的上部。第二腿部532從第二平板部531的與Z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外緣部朝下方延伸。第二腿部532的Z方向的下端面是從軸向觀察時隨著遠離筒部511而朝向下方的傾斜面。
在使第二腿部532的下端與箱部512的上表面接觸而將第二蓋部53安裝於箱部512時,第二蓋部53的第二平板部531是沿與Z方向正交的方向擴展的平板。
藉由將第二蓋部53安裝於箱部512的上部,從而使被箱部512、分隔壁部513、凸緣部515和第二蓋部53圍成的部分成為逆變器收容部502。在逆變器收容部502的內部收容有逆變器4。另外,第二腿部532的下端與箱部512的上表面緊貼。因此,可抑制油、水、塵埃等異物從第二蓋部53與箱部512的接合部分侵入至逆變器收容部502的內部。
在由馬達收容部501的蓋部安裝肋514及第一蓋部52圍成的空間與逆變器收容部502之間配置有分隔壁部513。即,外殼5具有分隔壁部513,分隔壁部513形成於逆變器收容部50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並將逆變器收容部502與馬達收容部501在軸向上分隔開。另外,分隔壁部513也是馬達收容部501的一部分。
<第三蓋部54> 第三蓋部54具有第三平板部541和第三腿部542。第三蓋部54安裝於凸緣部515的軸向另一側T。第三平板部541沿與軸向正交的方向擴展。第三腿部542從第三平板部541的與軸向正交的方向的外緣部朝軸向一側N延伸。第三腿部542呈環狀。
第三蓋部54安裝於凸緣部515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面。馬達轉軸22從凸緣部515的通孔516朝向軸向另一側T突出。第三蓋部54覆蓋馬達轉軸22的比凸緣部515靠軸向另一側T的部分。此時,馬達轉軸22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第三蓋部54的第三平板部541的內表面。
第三蓋部54的第三腿部542的軸向一側N的端面與凸緣部515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面緊貼。由此,在凸緣部515的軸向另一側T形成有由凸緣部515和第三蓋部54圍成的空間。由凸緣部515和第三蓋部54圍成的空間是齒輪收容部503。在齒輪收容部503的內部收容有第一齒輪311、第二齒輪312、第三齒輪313和齒圈321。
如圖2所示,馬達轉軸2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第一蓋部52的第一平板部521,馬達轉軸22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第三蓋部54的第三平板部541,馬達轉軸22的中間部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凸緣部515。這樣,經由軸承對馬達轉軸22的軸向的中間部進行支承,可抑制馬達轉軸22旋轉時的撓曲。
在凸緣部515的通孔516的下部形成有第一輸出轉軸穿過孔517。在第三平板部541形成有第二輸出轉軸穿過孔543。輸出轉軸33從第一輸出轉軸穿過孔517和第二輸出轉軸穿過孔543貫穿至外部。
在齒輪收容部503的下部貯存有用於進行例如齒輪、軸承的潤滑的油CL。也就是說,齒輪收容部503的下部是油貯存部57。詳細而言,由第三蓋部54的第三平板部541、第三腿部542和凸緣部515圍成的部分的比第一輸出轉軸穿過孔517和第二輸出轉軸穿過孔543靠下側處為油貯存部57。凸緣部515具有油流通孔518,所述油流通孔518使油CL從馬達收容部501返流至齒輪收容部503。
<母線單元6> 逆變器4與馬達2的線圈26經由母線單元6的母線61電連接。即,母線61將馬達2與逆變器4連接。如圖5所示,母線單元6具有三個母線61、母線保持件62和密封構件63。母線61具有導電性。母線61經由母線保持件62安裝於母線配置部55,所述母線配置部55設置於外殼主體51的分隔壁部513。
馬達2例如是直流無刷馬達。在馬達2的線圈26中供給有相位不同的U相電流、V相電流和W相電流。因此,三個母線61中的每一個分別連接有三根線圈線261。此外,三個母線61分別與從逆變器4輸出U相電流、V相電流、W相電流的端子(未圖示)連接。
母線61具有母線主體611和端子連接部612。母線主體611是沿軸向延伸的板狀的導電體。母線主體61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設置有沿板厚方向折彎的折彎部613。端子連接部612呈從折彎部613朝軸向一側N突出的圓柱狀。在端子連接部612處電連接有端子262,所述端子262安裝於線圈線261的端部。端子連接部612與端子262的連接能夠列舉螺紋緊固、錫焊等,但並不限定於此,能廣泛地採用能可靠地電連接的方法。
母線保持件62例如由樹脂等絕緣性材料形成。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只要是具有絕緣性的材料,則並不限定於樹脂。母線保持件62具有保持件主體621和保持件凸緣622。
保持件主體621呈沿著軸向延伸的四棱柱形。保持件主體621插入至後述母線配置部55所包括的母線收容孔552。在保持件主體621的內部設置有四棱柱狀的孔。三個母線61的母線主體611在保持件主體621的孔的長邊方向上排列配置。
保持件凸緣622位於保持件主體62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處。保持件凸緣622從保持件主體62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的外周面朝與軸向正交的方向擴展。保持件凸緣622以在保持件主體621的周圍遍及一周的方式形成。另外,從軸向觀察時,保持件凸緣622呈長方形(參照圖4等)。
在保持件主體621的內周面與母線主體611之間例如注入有粘接劑。粘接劑將母線主體611固定於保持件主體621,並且將保持件主體621的內周面與母線主體611的間隙封堵密封。母線主體611從保持件主體62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朝軸向另一側T突出。此外,在保持件主體62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排列配置有折彎部613和端子連接部612,所述端子連接部612從折彎部613突出。另外,三個母線61在彼此電絕緣的狀態下保持於母線保持件62。
如圖5所示,在母線保持件62的保持件主體621處設置有配置成與外周面接觸的環狀的密封構件63。密封構件63由例如橡膠、矽膠等能彈性變形的材料形成。在將保持件主體621插入至母線收容孔552時,密封構件63配置在保持件主體621的外周面與母線收容孔552的內周面之間,從而將母線收容孔552密封。即,在母線收容孔552處設置有密封構件63。
另外,能舉出由橡膠、矽膠等形成的O形環作為密封構件63,但並不限定於此。密封構件63也可以是配置在保持件凸緣622與母線配置部55的母線配置凹部551之間以進行密封的結構。此外,在能藉由母線保持件62進行密封的情況下,也可以省略密封構件63。
<母線配置部55和壁部56> 母線配置部55和壁部56形成於分隔壁部513。
<母線配置部55> 母線配置部55具有母線配置凹部551和母線收容孔552。母線配置凹部551是從分隔壁部513的軸向一側N的端面朝軸向另一側T凹陷的凹部。母線配置凹部551的軸向的底面553比分隔壁部513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朝軸向另一側T偏移。
母線配置凹部551的一部分與筒部511的內部空間相連接。藉由這樣形成,在將母線單元6安裝於母線配置部55時,外殼5的一部分沒有配置在端子連接部612與筒部511之間。由此,能容易地將連接至線圈線261的端部的端子262與端子連接部612連接。
母線收容孔552是沿軸向貫穿分隔壁部513的通孔。母線收容孔552是從軸向觀察時呈長方形的通孔。母線收容孔552的軸向一側N在母線配置凹部551的軸向的底面553開口。
母線配置部55供母線單元6配置。母線保持件62的保持件主體621收容於母線收容孔552。在母線保持件62的保持件主體621的外周面與母線收容孔552的內周面之間配置有密封構件63。
此外,在將母線單元6配置於母線配置部55的狀態下,保持件凸緣622固定於母線配置凹部551。保持件凸緣622朝母線配置凹部551的固定例如能舉出螺紋緊固,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能夠廣泛地採用粘接劑實現的粘接、灌封和壓入等能將母線單元6牢固地固定於母線配置部55的方法。
母線保持件62的保持件凸緣622配置於母線配置凹部551。藉由使保持件凸緣622的軸向另一側T的面與母線配置凹部551的底面553接觸,從而將母線單元6相對於分隔壁部513在軸向上定位。此外,保持件凸緣622的外周面與母線配置凹部551的內周面接觸。由此完成母線單元6的徑向和周向的定位。
藉由將母線單元6配置於母線配置部55,從而將母線61的一部分配置於母線收容孔552。此外,母線6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貫穿分隔壁部513並朝逆變器收容部502的內部突出。即,在分隔壁部513形成有母線收容孔552,所述母線收容孔552沿軸向貫穿並收容母線61的一部分。
母線收容孔552形成於配置在外殼主體51的軸向一側N的分隔壁部513。由此,能夠在外殼5的與齒輪收容部503相反一側的端部處進行將母線61與線圈26連接的線圈線261的穿繞。因此,在齒輪部3組裝時線圈線261不易干擾。此外,在馬達單元1驅動時,能抑制線圈線261與齒輪部3的接觸。
<壁部56> 在本實施方式的外殼5中,壁部56從分隔壁部513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朝軸向一側N突出。也就是說,壁部56和分隔壁部513由單個構件形成。然而,並不限定於此,壁部56只要與分隔壁部513連接即可,也可以由與分隔壁部513不同的構件來形成壁部56,並將壁部56固定於分隔壁部513。
另外,壁部56既可以與蓋部安裝肋514,也可以不連接。在本實施方式的外殼5中,壁部56與蓋部安裝肋514連接。壁部56和蓋部安裝肋514也可以由單個構件形成。此外,也可以將由與分隔壁部513不同的構件形成的壁部56安裝至分隔壁部513,從而將壁部56與蓋部安裝肋514連接。
稍後對母線收容孔552和壁部56在外殼5中的位置的詳細情況進行描述。
<冷卻液的循環> 在馬達單元1的外殼5的內部填充有用於對齒輪部3的各齒輪和軸承進行潤滑的油CL。在馬達單元1中,油也用於馬達2的冷卻。也就是說,馬達單元1的潤滑用的油CL是馬達冷卻用的冷卻液。
如圖2所示,在齒輪收容部503內的下部區域設置有供油CL積存的油貯存部57。差動部32的一部分浸入油貯存部57。積存於油貯存部57的油CL藉由差動部32的動作而被揚起,並擴散至齒輪收容部503的內部。擴散至齒輪收容部503內的油被供給至配置在齒輪收容部503內部的各齒輪,以用於潤滑。此外,擴散至齒輪收容部503的油CL的一部分還被供給至各軸承,以用於潤滑。
在齒輪收容部503配置有儲油盤544。儲油盤544朝上方開口。從油貯存部57揚起的油CL朝齒輪收容部503的上方移動,並流入儲油盤544。
積存於儲油盤544的油CL經由未圖示的油供給路徑從馬達轉軸22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流入馬達轉軸22的中空部220。馬達轉軸22的中空部220的油CL流向馬達2。在中空部220內流動的油CL朝向定子24散佈。藉由油CL將定子24冷卻。
<冷卻液循環部7> 此外,在馬達單元1設置有使油CL循環的冷卻液循環部7。冷卻液循環部7具有泵72、配管部71、油冷卻器73和冷卻液供給部74。
如圖2所示,配管部71是形成在外殼主體51內部的配管。配管部71與配置於筒部511的凹部5111的冷卻液供給部74連接。配管部71將泵72與冷卻液供給部74相連接,並將油CL供給至冷卻液供給部74。
在配管部71的泵72與冷卻液供給部74之間配置有油冷卻器73。也就是說,從油貯存部57被泵72吸引的油CL經由配管部71穿過油冷卻器73輸送至冷卻液供給部74。
泵72使收容在外殼5內的油CL循環。藉由泵72循環的油CL被供給至馬達2。馬達2被油CL冷卻。泵72是電動泵。
如圖2、圖4等所示,泵72安裝於凸緣部515。如圖2所示,泵72的吸入口與油貯存部57連接。此外,泵72的吐出口經由配管部71與油冷卻器73連接。從泵72吐出的油CL被輸送至油冷卻器73。
油冷卻器73進行油CL與由不同於油CL的路徑供給的冷卻水的熱交換,以對油CL進行冷卻。在油冷卻器73的內部配置有均未圖示的油流動管部和製冷劑流動管部。油流動管部和製冷劑流動管部由鋁、銅等高導熱率的材料隔離開,使油與製冷劑熱交換。
油冷卻器73的油CL的排出部經由配管部71與冷卻液供給部74連接。被油冷卻器73冷卻後的油CL被輸送至冷卻液供給部74。
冷卻液供給部74配置於凹部5111,所述凹部5111形成於外殼主體51的筒部511內部的上部。在筒部511的內部配置有馬達2。因此,冷卻液供給部74配置於比馬達2靠鉛垂方向上方處。即,冷卻液供給部74配置於馬達2的上方,並將冷卻液供給至馬達2。
冷卻液供給部74具有管道741、冷卻液供給口742、保持件743和固定構件744。冷卻液供給部74具有兩根管道741。兩根管道741從被凸緣部515的軸向一側N的面的筒部511包圍的部分沿著軸向朝軸向一側N延伸。管道74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與配管部71連接。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被封閉。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冷卻液供給部74中,將管道741設為兩根,但並不限定於此,既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三根以上。
冷卻液供給部74是使用管道741來供給作為冷卻液的油CL的結構。藉由使用管道741,能對管道741內的油CL施加一定以上的壓力。藉由將施加有這樣的壓力的油CL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吐出,能使大量的油CL擴散並吐出。
冷卻液供給口742是將管道741的內部和外表面貫穿的通孔。冷卻液供給口742的位置是將油CL供給至馬達2的發熱的線圈26和定子芯部25的位置。軸向一側N的冷卻液供給口742配置於從定子芯部25朝軸向一側N突出的部分的線圈26的上方。藉由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吐出油CL,從而將油CL供給至線圈26。即,冷卻液供給部74具有冷卻液供給口742,所述冷卻液供給口742配置於比定子芯部25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靠軸向一側N且線圈26的上方處。另外,將油CL吐出的開口也可以設置於軸向另一側T和軸向中間部。
從冷卻液供給口742供給的油作為冷卻液對馬達2進行冷卻。因此,冷卻液供給口742設置於管道741的下部。另外,冷卻液供給口742並不限定於管道741的下部。
保持件743對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進行保持。保持件743是板狀的構件,保持件743藉由固定構件744固定於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此外,保持件743藉由固定構件744固定於壁部5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此外,保持件743藉由固定構件744固定於筒部51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由此,管道741經由保持件743保持於壁部56。即,冷卻液供給部74保持於壁部56。
由此,壁部56能承擔冷卻液供給部74的固定和後述的對油CL流入至母線收容孔552進行的抑制這兩個作用,能減少馬達單元1的部件數量。
壁部56與外殼主體51以單個構件形成。因此,冷卻液供給部74的管道741穩定地固定於外殼主體51、即外殼5。據此,也能高精度地將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吐出的油CL供給至線圈26的軸向一側N。
此外,冷卻液供給部74的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經由保持件743和固定構件744固定於壁部5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即,冷卻液供給部74保持於壁部5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由此,能抑制因馬達2的驅動而導致的冷卻液供給部74的振動,能高精度地將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吐出的油CL供給至線圈26的軸向一側N。
壁部5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配置於由分隔壁部513、蓋部安裝肋514和第一蓋部52包圍的部分。如上所述,馬達轉軸2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經由軸承能旋轉地支承於第一平板部521。據此,壁部5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配置於比馬達轉軸2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靠軸向另一側T處。也就是說,壁部56朝軸向一側N的突出長度被抑制在一定範圍內。
由此,能抑制因具有壁部56而導致外殼5的軸向長度變長。除此以外,壁部56還能承擔冷卻液供給部74的固定和後述的對油CL流入至母線收容孔552進行的抑制這兩個作用。
管道741的固定並不僅限定於壁部56,例如,也可以將管道741的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固定於凸緣部515。由此,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固定於壁部56,軸向另一側T的端部固定於凸緣部515,因此,能在更穩定的狀態下將管道741固定於外殼5。由此,能進一步提高抑制管道741振動的效果。
在此,固定構件744是螺釘。使用固定構件744將保持件743螺紋緊固。另外,也可以將沿軸向貫穿的筒體用作管道741,將固定構件744擰入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的內表面,從而將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封閉。此外,也可以使用預先將軸向一側N的端部封閉的有底筒體,並且藉由固定構件744將軸向一側N的端部固定於保持件743。另外,除了螺釘以外,還能夠廣泛地採用能將保持件743牢固地固定於管道741、壁部56和筒部511的軸向一側N的結構作為固定構件744。
藉由將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封閉,能將流入管道741的油CL從冷卻液供給口742供給至馬達2。此外,能將流入管道741內部的油CL設為一定以上的壓力。由此,能使被加壓的油CL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吐出。由此,能將油CL吹拂至馬達2的較寬範圍。
另外,也可以採用上方開口而在底部的適當部位具有油下滴用的孔的容器狀的構件來代替冷卻液供給部74的管道741。
<母線收容孔552和壁部56的配置> 參照附圖,對外殼主體51中的母線收容孔552和壁部56的相對位置進行說明。圖6是從軸向一側N沿軸向觀察將第一蓋部52和母線單元6拆下的狀態的外殼主體51的圖。圖7是表示馬達2、母線收容孔552、壁部56和冷卻液供給口742的軸向位置的示意配置圖。
如圖7所示,冷卻液供給口742形成於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此外,冷卻液供給口742配置於從定子芯部25朝比軸向一側N的端部更靠軸向一側N突出的線圈26的上方。此外,母線收容孔55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5521(用Y1表示)在軸向上配置於比定子芯部25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251靠軸向一側N處。此外,母線收容孔55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5521在軸向上配置於比冷卻液供給口742靠軸向另一側T處。即,母線收容孔552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5521在軸向上配置在定子芯部25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251與冷卻液供給口742之間。
此外,從軸向觀察時,母線收容孔552配置於比馬達2的上端(用Z1表示)靠下方處。即,從軸向觀察時,母線收容孔55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比馬達2的上端靠下方處。由此,能將馬達單元1的高度抑制得較低。即,能使馬達單元1扁平化。
此外,壁部56從分隔壁部513的軸向一側N的端面沿軸向突出。此外,如圖6所示,壁部56配置在母線收容孔552與形成於管道74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處的冷卻液供給口742的周向之間。即,外殼5具有配置於馬達收容部50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處的壁部56,壁部56配置在母線收容孔552與冷卻液供給口742之間。
進一步而言,壁部56的上端561配置於比冷卻液供給口742靠上方處。此外,壁部56的下端562(用Z2表示)配置於比冷卻液供給口742靠下方處。如圖7所示,壁部5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配置於比冷卻液供給口742靠軸向一側N處。
在冷卻液供給口742與母線收容孔552之間存在壁部56,從而能抑制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吹出的油CL直接施加到母線收容孔552。此外,壁部56的上端561位於比冷卻液供給口742靠上方處,下端562位於冷卻液供給口742的下方。由此,還能抑制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吐出的油CL從壁部56的上端561或下端562繞流並流入母線收容孔522。也就是說,能更可靠地抑制油CL流入至母線收容孔552。
此外,藉由使壁部56從分隔壁部513突出,從而在壁部56與分隔壁部513之間沒有形成間隙。因此,能防止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吹出的油CL從壁部56與分隔壁部513之間流入母線收容孔552。此外,藉由設置壁部56,即使在被加壓的油CL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吐出的情況下,也能抑制油CL流入母線收容孔522。
如上所述,藉由設置壁部56,能防止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吹出的油CL從母線收容孔552侵入逆變器收容部502的內部。此外,油CL因壁部56而不易到達母線收容孔552。由此,油CL不易附著於母線單元6的母線保持件62、密封構件63等,密封構件63等不易劣化。由此,在較長期間內,母線單元6與母線收容孔552之間不易產生間隙,能在較長期間內抑制油、水、塵埃、灰塵等異物侵入逆變器收容部502。由此,馬達單元1能在較長期間內穩定地持續輸出驅動力。
<第一變形例> 參照附圖,對第一變形例的馬達單元1a進行說明。圖8是將第一變形例的馬達單元1a的第一蓋部52拆下的外殼主體51a的從軸向觀察的圖。如圖8所示,馬達單元1a的外殼主體51a與馬達單元1a的外殼主體51不同。詳細而言,外殼主體51a的母線配置部55a及壁部56a與外殼主體51的母線配置部55及壁部56不同。馬達單元1a的其他部分具有與馬達單元1相同的結構。因此,對馬達單元1a的與馬達單元1實質上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符號,並且省略相同部分的詳細說明。
如圖8所示,外殼主體51a的壁部56a具有第一壁部5601和第二壁部5602。第一壁部5601配置在冷卻液供給口742與母線收容孔552的周向之間。第一壁部5601和蓋部安裝肋514由單個構件形成。
第二壁部5602配置在線圈26與母線收容孔552的徑向之間。由於配置有第二壁部5602,因此母線配置部55a的母線配置凹部551a與筒部511的內表面分離。由此,母線配置凹部551a與筒部511的內部之間被第二壁部5602遮蔽。另外,第二壁部5602也可以與第一壁部5601的下端連接。藉由使第二壁部5602與第一壁部5601的下端連接,能更可靠地抑制油CL流入逆變器收容部502。
即,壁部56a具有:配置在冷卻液供給口742與母線收容孔552之間的第一壁部5601;以及配置在母線收容孔552與線圈26之間的第二壁部5602。
第一壁部5601能抑制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吹拂的油CL直接流至母線收容孔552。此外,如上所述,馬達2的馬達轉軸22具有中空部220,油CL在中空部220內流動。在轉子21旋轉時,在中空部220內流動的油CL被吹向線圈26。此外,在油CL積存於馬達2的定子24內部的情況下,積存於定子24的油CL有時會因轉子21的旋轉而被揚起。
藉由將第二壁部5602配置在線圈26與母線收容孔552之間,能抑制從馬達轉軸22噴出的油CL和被轉子21揚起的油CL到達母線收容孔552。由此,能抑制油CL流入逆變器收容部502的內部。
<第二變形例> 圖9是表示第二變形例的馬達單元1b的各部分的軸向配置的示意配置圖。在圖9所示的馬達單元1b中,省略了壁部56,並且外殼主體5b的母線收容孔552b與外殼主體51的母線收容孔552不同。馬達單元1b的其他部分是與馬達單元1實質相同的結構。因此,對馬達單元1b的與馬達單元1實質上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符號,並且省略相同部分的詳細說明。
如圖9所示,母線收容孔552b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5522配置於比冷卻液供給口742(用Z3表示)靠軸向一側處。由此,即使沒有形成壁部,也能抑制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噴出的油CL到達母線收容孔552b。
與母線收容孔552相同,母線收容孔552b具有配置於從軸向觀察時比馬達2的上端靠下方處的部分。即,從軸向觀察時,母線收容孔552b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比馬達2的上端靠下方處。由此,能使馬達單元1a扁平化。
此外,如圖9所示,母線收容孔552b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5522配置於比線圈26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263靠軸向另一側T處。由此,能抑制在線圈線261拉繞時施加過度的力。
另外,母線收容孔552b形成於配置在外殼主體51b的軸向一側N的分隔壁部513。即,外殼5在馬達收容部501的軸向另一側T具有收容多個齒輪的齒輪收容部503。由此,能夠在外殼5的與齒輪收容部503相反一側的端部處進行將母線61與線圈26連接的線圈線261的處理。因此,在齒輪部3組裝時線圈線261不易干擾。此外,在馬達單元1驅動時,能抑制線圈線261與齒輪部3的接觸。
此外,如圖10所示,也可以包括從外殼主體51b的分隔壁部513的軸向一側N的端面朝軸向一側N突出的壁部56b。壁部56b配置在母線收容孔552b與冷卻液供給口742之間以及母線收容孔552b與線圈26之間中的至少一方。
即,外殼5具有配置於馬達收容部501的軸向一側N的端部處的壁部56b,壁部56b配置在母線收容孔552b與冷卻液供給口742之間以及母線收容孔552b與線圈26之間中的至少一方。
在壁部56b配置在母線收容孔552b與冷卻液供給口742之間的情況下,能更可靠地抑制從冷卻液供給口742噴出的油CL流入母線收容孔552b。此外,在壁部56b配置在母線收容孔552b與線圈26之間的情況下,能更可靠地抑制轉子21所揚起的或是從馬達轉軸22噴射的油CL流入至母線收容孔552b。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實施方式中的各結構及其組合等為一例,能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範圍內進行結構的附加、省略、替換及其他改變。此外,本發明並不受實施方式的限定。
工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的馬達單元例如能用作混合動力汽車(H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V)和電動汽車(EV)的動力源的至少一部分。
1:馬達單元 1a:馬達單元 1b:馬達單元 2:馬達 21:轉子 22:馬達轉軸 220:中空部 23:轉子芯部 24:定子 25:定子芯部 251:端部 26:線圈 261:線圈線 262:端子 263:端部 3:齒輪部 31:減速部 311:第一齒輪 312:第二齒輪 313:第三齒輪 314:中間轉軸 32:差動部 321:齒圈 33:輸出轉軸 4:逆變器 5:外殼 501:馬達收容部 502:逆變器收容部 503:齒輪收容部 51:外殼主體 511:筒部 5111:凹部 512:箱部 513:分隔壁部 514:蓋部安裝肋 515:凸緣部 516:通孔 517:第一輸出轉軸穿過孔 518:油流通孔 52:第一蓋部 521:第一平板部 522:第一腿部 53:第二蓋部 531:第二平板部 532:第二腿部 54:第三蓋部 541:第三平板部 542:第三腿部 543:第二輸出轉軸穿過孔 544:儲油盤 55:母線配置部 551:母線配置凹部 552:母線收容孔 5521:端部 5522:端部 553:底面 56:壁部 5601:第一壁部 5602:第二壁部 561:上端 562:下端 57:油貯存部 6:母線單元 61:母線 611:母線主體 612:端子連接部 613:折彎部 62:母線保持件 621:保持件主體 622:保持件凸緣 63:密封構件 7:冷卻液循環部 71:配管部 72:泵 73:油冷卻器 74:冷卻液供給部 741:管道 742:冷卻液供給口 743:保持件 744:固定構件 51a:外殼主體 55a:母線配置部 551a:母線配置凹部 56a:壁部 51b:外殼主體 56b:壁部 552b:母線收容孔 J2:馬達軸線 X、Y、Z:座標軸
圖1是從一實施方式的馬達單元的軸向一側的上方觀察的立體圖。 圖2是馬達單元的示意圖。 圖3是將馬達單元的一部分分解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從軸向一側觀察將第一蓋部拆下的馬達單元的圖。 圖5是外殼主體的立體圖。 圖6是從軸向一側沿軸向觀察將第一蓋部和母線單元拆下的狀態的外殼主體的圖。 圖7是表示馬達、母線收容孔、壁部和冷卻液供給口的軸向位置的示意配置圖。 圖8是將第一變形例的馬達單元的第一蓋部拆下的外殼主體的從軸向觀察的圖。 圖9是表示第二變形例的馬達單元的各部分的軸向配置的示意配置圖。 圖10是表示第二變形例的另一例的馬達單元的各部分的軸向配置的示意配置圖。
1:馬達單元
21:轉子
22:馬達轉軸
24:定子
25:定子芯部
26:線圈
261:線圈線
262:端子
5:外殼
501:馬達收容部
502:逆變器收容部
51:外殼主體
511:筒部
5111:凹部
512:箱部
513:分隔壁部
514:蓋部安裝肋
515:凸緣部
517:第一輸出轉軸穿過孔
53:第二蓋部
55:母線配置部
551:母線配置凹部
56:壁部
6:母線單元
612:端子連接部
62:母線保持件
622:保持件凸緣
72:泵
73:油冷卻器
74:冷卻液供給部
741:管道
743:保持件
744:固定構件
J2:馬達軸線
X、Y、Z:座標軸

Claims (13)

  1. 一種馬達單元,其特徵在於包括: 馬達,所述馬達具有轉子和定子,所述轉子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馬達軸線為中心旋轉,所述定子與所述轉子在徑向上隔著間隙相向; 逆變器,所述逆變器對供給至所述馬達的電力進行控制; 冷卻液供給部,所述冷卻液供給部配置於所述馬達的上方,並將冷卻液供給至所述馬達; 外殼,所述外殼具有馬達收容部和逆變器收容部,所述馬達收容部收容所述馬達和所述冷卻液供給部,所述逆變器收容部收容所述逆變器;以及 母線,所述母線將所述馬達與所述逆變器連接, 所述定子具有定子芯部和多個線圈, 所述冷卻液供給部具有冷卻液供給口,所述冷卻液供給口配置於比所述定子芯部的軸向一側端部靠軸向一側且所述線圈的上方處, 所述外殼具有分隔壁部,所述分隔壁部形成於所述逆變器收容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並將所述逆變器收容部與所述馬達收容部在軸向上分隔開, 在所述分隔壁部形成有母線收容孔,所述母線收容孔沿軸向貫穿並收容所述母線的一部分, 所述母線收容孔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在軸向上配置在所述定子芯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與所述冷卻液供給口之間, 從軸向觀察時,所述母線收容孔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比所述馬達的上端靠下方處, 所述外殼具有配置於所述馬達收容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處的壁部,所述壁部配置在所述母線收容孔與所述冷卻液供給口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從軸向觀察時,所述壁部的上端配置於比所述冷卻液供給口靠上方處,所述壁部的下端配置於比所述冷卻液供給口靠下方處。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所述壁部從所述分隔壁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面沿軸向突出。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所述外殼在所述馬達收容部的軸向另一側具有收容多個齒輪的齒輪收容部。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所述冷卻液供給部保持於所述壁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所述冷卻液供給部保持於所述壁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所述壁部具有: 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配置在所述冷卻液供給口與所述母線收容孔之間;以及 第二壁部,所述第二壁部配置在所述母線收容孔與所述線圈之間。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在所述母線收容孔中設置有密封構件。
  9. 一種馬達單元,其特徵在於包括: 馬達,所述馬達具有轉子和定子,所述轉子以沿著水平方向延伸的馬達軸線為中心旋轉,所述定子與所述轉子在徑向上隔著間隙相向; 逆變器,所述逆變器對供給至所述馬達的電力進行控制; 冷卻液供給部,所述冷卻液供給部配置於所述馬達的上方,並將冷卻液供給至所述馬達; 外殼,所述外殼具有馬達收容部和逆變器收容部,所述馬達收容部收容所述馬達和所述冷卻液供給部,所述逆變器收容部收容所述逆變器;以及 母線,所述母線將所述馬達與所述逆變器連接, 所述定子具有定子芯部和多個線圈, 所述冷卻液供給部具有冷卻液供給口,所述冷卻液供給口配置於比所述定子芯部的軸向一側端部靠軸向一側且所述線圈的上方處, 所述外殼具有分隔壁部,所述分隔壁部形成於所述逆變器收容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並將所述逆變器收容部與所述馬達收容部在軸向上分隔開, 在所述分隔壁部形成有母線收容孔,所述母線收容孔沿軸向貫穿並收容所述母線的一部分, 所述母線收容孔的軸向一側的端部配置於比所述冷卻液供給口靠軸向一側處。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從軸向觀察時,所述母線收容孔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比所述馬達的上端靠下方處。
  11. 如請求項9或10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所述母線收容孔的軸向一側的端部配置於比所述線圈的軸向一側的端部靠軸向另一側處。
  12. 如請求項9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所述外殼在所述馬達收容部的軸向另一側具有收容多個齒輪的齒輪收容部。
  13.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達單元,其中, 所述外殼具有配置於所述馬達收容部的軸向一側的端部處的壁部,所述壁部配置在所述母線收容孔與所述冷卻液供給口之間以及母線收容孔與線圈之間中的至少一方。
TW110135546A 2021-09-24 2021-09-24 馬達單元 TWI814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5546A TWI814089B (zh) 2021-09-24 2021-09-24 馬達單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5546A TWI814089B (zh) 2021-09-24 2021-09-24 馬達單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5283A true TW202315283A (zh) 2023-04-01
TWI814089B TWI814089B (zh) 2023-09-01

Family

ID=8694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5546A TWI814089B (zh) 2021-09-24 2021-09-24 馬達單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408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4590A (ja) * 2010-04-30 2011-11-17 Toyota Motor Corp 駆動装置
JP5815846B2 (ja) * 2012-03-30 2015-11-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20140202279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ransmission for a vehicle
DE112015004417T5 (de) * 2014-12-15 2017-07-13 Aisin Aw Co., Ltd. Fahrzeugantriebs-Vorrichtung
JP6628779B2 (ja) * 2017-10-25 2020-01-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機電一体型回転電機装置
JP7318287B2 (ja) * 2019-04-11 2023-08-01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JP7347074B2 (ja) * 2019-09-25 2023-09-20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4089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6443B2 (ja) 駆動装置
US11996756B2 (en) Motor unit
US20220173641A1 (en) Motor unit
TWI786854B (zh) 動力傳遞裝置及電動機單元
CN109565226B (zh) 驱动装置
JP6947774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電気圧縮機用エンジンハウジング及びその組立体
US11784533B2 (en) Drive device
CN212155140U (zh)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US11139720B2 (en) Drive apparatus
US10958136B2 (en) Drive apparatus
CN213243690U (zh) 马达以及电动泵
CN212563632U (zh)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US20230090548A1 (en) Drive apparatus
TWI814089B (zh) 馬達單元
US20230006507A1 (en) Drive device and vehicle
JP7363642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212318287U (zh) 电动泵装置及电动泵装置的安装结构
JP7424021B2 (ja)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WO2023132201A1 (ja) 回転機
JP2021087315A (ja) モータ及びポンプ